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的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它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

1.有教无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的学校被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的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这一思想的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的起点平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说的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的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的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的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的生动的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思想一致。

这一伟大的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的。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说的是:?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诠释,至今仍在沿用,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这是孔子对后人教育上的最大贡献。

孔子一向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钝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采取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人。应该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一思想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论语十一》中也有一则堪称孔子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说的是,有一次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朋友穷困,是不是可以送些财物去帮助他?孔子对子路说:有爸爸哥哥活着,怎能不商量一下就自作主张呢?对冉求却说:应该立刻去帮助他。公西华知道后很不理解,就问孔子为什么他们问同一个问题,而老师的回答却不一样,孔子说:因为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促他一下,鼓励他去做;子路勇于作为,好自以为是,所以我抑制他一下。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此节出自《论语·述而第七》。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和《学记》中提出的?善喻?的教学原则一致。

说的是:?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

南宋时期教育家朱熹作了这样的解释:?愤者,心求其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是说要调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然后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而举一反三,着眼的是?思其类?,要求?闻一知士?,就是要培养学生推理、演绎的思维能力,能够由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知识出发推断或思考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孔子同时强调?一以贯之?,要求学生?多闻?、?多见?、?由博返约?,进行归纳,从已知的个别或特殊的知识出发,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结论。由于孔子教学生不是把咀嚼过的知识和盘托出,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以激发。变得?好学?、?乐学?,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上述是启发式教学的?原型。它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强调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要一开始就将知识和盘托给学生,而是要相机诱导,促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节出自《论语·学而第一》。

孔子的这几句话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主张在《论语》中多处可见。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孔子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不应只专注于书本,更应结合实际,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就像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要把书本知识读活,做到活学活用,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此节出自《论语·为政第二》。这是孔子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

说的是:?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这里强调了举一反三、领会精神实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抓住了学习的本质规律:人的认知是由低到高,连续的,新知识,新学问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都基本规律。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此节出自《论语?为政第二》。这里孔子指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

这两句话提出了学习和思考都关系,指出学与思要相结合。这是孔子治学方法的重要总结。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就会徒劳无功,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是不学无术。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既有思想,又有学识的人。

这也是我们时下提到都?知行统一?的教育原则。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讲的是学与思之间的干系。

说的是,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结果没好处,还不如学习。

在《论语?为政第二》中,孔子已经提到了?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的思想,这里有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果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这和荀子提到的?吾尝终日而思之,不如须臾之所见?以及《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思想一脉相承。

8.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此节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指出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

说的是:?读了许多书,让他干工作,却完成不了任务;让他搞公关,却完成不了使命。这样的人,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诗》,也是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是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知道政治活动中去。儒家不主张培养呆读死记的迂腐之人,而是要学以致用,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知?与?行?相统一。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这既是教的方法,也是学的方法。

说的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孔子在这里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即知之、好之和乐之。这段话强调了爱好和兴趣在人们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孔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孔子在理没有具体只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后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此节出自《论语·述而第七》。

说的是:?三人走路,必有人可作为我的老师。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它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不以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不仅对我们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都是有益的。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此节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是告诫我们如何学习的。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

?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奋学习。强调了要想真正学到真东西,必须下一番苦功夫不可;?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作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向自己的学生学习,这在《论语》中有诸多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很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段论述与《论语第五》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学记》中所提出的?教学相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此节出自《论语·述而第七》。反映了孔子治学方法的问题。

说的是,学习要有耐心,不应该感到满足和厌烦;教育别人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应该感到疲倦。这里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致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1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此节出自《论语·泰伯第八》。阐述了孔子学习态度的问题。

说的是,学习如同赛跑,惟恐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超过。这是一种学习永远不满足的态度。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欲望和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样用这样的态度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的最好的注脚。

1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此节出自《论语·子罕第九》。这里既阐明了尊师重道,又提出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问题。

这是颜渊对老师的评价。说的是,?(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颜渊在这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遇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其实这是一种对老师无限崇敬和尊重之情。此外,他还谈到了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这一方法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15.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此节出自《论语?学而第一》。指出了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说的是?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离开家要尊敬师长、兄弟;言行要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的时间和余力,则应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认为,没有品德之人学文不能持久,就算是学到了文也只会祸害人间。这个观点非常正确,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也非常有现实意义。这和我们当下所提出的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的观点一脉相承。立国先立人,而立人必先立心,先立魂,因此,通过教育,全面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尤其是心灵质量,灵魂质量,这是最重要的。孔子之所以称其为伟大的教育家,就是因为他抓住了教育的?硬核?,这个硬核就是品格。用他的话说即是?德?。

16.博学而笃志,且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此节出自《论语?子张第十九》。

说的是:?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此节重点在于激励学生要博览群书,当书读得多了,自然就修养了人的思想境界了。

1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节出自《论语·为政第二》。

说的是:?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

这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的修养过程。这一过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的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又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适用的。

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所学尽数融于思想之中,使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达到统一。但学习是一个持久和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可以说,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有进步。这一点毛泽东主席的体会最深刻,他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子女:可以少吃饭,也可以少睡觉,但是不能不读书。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就,一是要刻苦读书;二是要把握好时间,读书是没有其他窍门和捷径可走的。毛泽东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为了解决在发展中的出现的实际问题,他孜孜以求地阅读大量的书籍。他总是挤时间读书,有时太忙,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来读书。他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到尽兴处,都忘记了睡觉。每次外出时,他总会带很多书,没有书读是他无法忍受的事。

18.君子不器

此节出自《论语·为政第二》。

说的是:?君子不像器物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的人格的人,而非凡夫俗子。君子应当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它可以统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教育工作者而言,讲究的是术业专攻,这里指的是在学术领域中有独到的建树。但在领导教学时也应该是个多才多艺者。教育家靳家彦曾指出:?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气概。?总之,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你产生道德上的折服、情感上的依恋、人格上的崇拜、学识上信服。一句话,应该是他人无可替代的?这一个?。而从培养学方面而言,则与时下倡导的?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思想一致。

1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此节出自《论语·里仁第四》。

说的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没有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重视的问题。古人云:?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德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就会受到仁德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反之,则不可能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很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一开始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学那些扫墓的人跪拜、哭嚎的样子。孟母很不高兴,说:?不行!这样下去绝对不行,一定要搬家!?于是他们搬到了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到了市集,孟子又学起商人做生意。孟母看到后,又皱皱眉头:?看来还得搬家!?于是,他们又搬到了学校的附近,夏历每月初一,就有官员来到文庙,行礼跪拜,孟子也学了很多礼仪。孟母才高兴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们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他们就在这个地方定居了。

2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此节出自《论语·述而第七》。指出了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

即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指文献典籍,是知识;行,是社会生活实践;忠,指所存在之心;信,指人所展现的行为,也就是知与行要合一的问题。

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非全部。孔子注重对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他认为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实践活动。这便是后人经常要求的教学不仅要做到?知?,而且还要做到?行?;不仅要懂得理论,更要知道怎样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才是学习的真谛。因此,《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令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往的信实。概括起来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孔子的教育方法很科学,同样适用于现代教学。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知识,学生可以先自学,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老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同时老师则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用真心诚意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学生们也用相同的态度来对待学习。这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主动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这也正是孔子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

《论语》最具教育智慧八句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有关教育、学习的言论在《论语》中处处皆是,孔子的这些经典言论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极具指导意义。《论语》中有几个关于教育、学习的?最?,每个?最?都蕴涵着教育大智慧!我们一起来瞧瞧。

勤思与乐学

最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勤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若不加思考,学得越多,可能受蒙蔽越深,此就是所谓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然后去伪存真,为己所用。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不能汲取前人的知识养分,疑惑也不能得解,此种人可谓百思不如一学。学习中的?思?,要注重独立思考。

最明智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强弱,获得的知识有先后。但能力、智力都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上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人非圣贤,孰能都懂?不知者不可怕,不知而装知者才真正可怕,所谓害人害己呀。

引导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爱好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特别是小学生,兴趣爱好还容易转移,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喜欢那样。教师要引导其形成自觉而快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这是最理想的教学,学生会在?学习—兴趣—成功快乐—更有兴趣—更成功快乐?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成长。

诲人与自省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在今天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特别需要终身学习,永不满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大脑里唯有不断有活水注入,才能保证其教育教学有生命的活力。

?诲人不倦?,永远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要在学生面前有丝毫的厌烦之情和工作倦怠之意。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理,甚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要永远做好学生幼小心灵的守护神。

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法:?启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可能是中国,也是世界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最早言论。教师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其效果最佳应是在学生的愤、悱状态。教师要有意识地使学生逐渐进入愤、悱状态,让学生真正地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最严格的自我教育者:?一日三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是孔子的大弟子,就领会了其老师思想之精髓,一生尽心尽力做事,将每一件事能做得圆满,做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真诚地对待和自己交往的朋友;及时温习、领会老师所授的知识,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作为古人,每天都能多次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工作,不辜负别人的重托;对得起朋友,不辜负朋友的信任;对得起老师,不辜负老师的教诲。曾子也大概能算得上那个时代自我反省最深刻的人了。

仁与爱

最早倡导教学民主者:?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倡导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为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反对学生对老师的盲目服从,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主张?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由此可知,孔子非常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并对他们寄予很大的希望。

最忠实的教育工作者:热爱学生,忠于教育。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因为热爱学生,自己就能不为他们任劳任怨吗?忠于教育这项事业,自己能不对学生谆谆教诲吗?每次读到孔子的这句话,心灵就能受到一次洗礼,孔子的这种精神品质,不正是我们现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吗!孔子不仅这么说,也是怎么做的。他三十岁开始授徒讲学,一直到了七十二岁离开人世,为了他自己钟情的教育事业,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十五岁就立志学习礼,三十岁确立了人生目标——礼,四十岁就更加坚定三十岁的思想,五十岁知道天道与人道是合一的,到了六十岁,听到什么话都能宠辱不惊,到了七十岁时,一切世事都能随心所欲,又不会违背规矩。

孔子一辈子追求人生之完善完美,追求自己健全之人格,并且每十年,就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到了七十岁时终于达到了人生道德修炼的最高境界,成为千古一人的万世师表。

《论语》中关于教学的句子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⑩《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食不语,寝不言。 5、寝不尸,居不容。 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7、巧言令色,鲜亦仁! 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德不孤,必有邻。 1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6、言必信,行必果。 1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8、君子周急不继富。

1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中所蕴含地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地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地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地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地文章.全书篇,共章,约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地是每篇开头地几个字.它所记录地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地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 .有教无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说地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地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地学校被世袭地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地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地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地.孔子所提出地“有教无类”地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地人人平等.这一思想地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地局面,适应了“士”阶层地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地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地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地理念是一脉相承地,目地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地起点平等,让所有地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地“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地两个方面.二者说地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地结合,是共性与个性地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地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地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地生动地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地思想一致. 这一伟大地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地具体体现.

最新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资料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答者:teacher073 《论语》中的教育名言读论语,抓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样令人赞颂的光辉业绩,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他的教学理念,探讨他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

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1.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外,绝大多数的人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的首要目的是教给学习者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才能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单纯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正确、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 3.德智并重。孔子是历来主张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立志于“道”,执守于“礼”,遵循于“仁”,而博览、涉猎、游学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他的教学内容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学生的人,在家便要孝顺父母,出外便要敬爱尊长,做事则要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的人,如此躬行实践,注意道德修养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德、智并重,但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注重德育为先,他对弟子的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的主线。我们只有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真正扭转“以考试成绩定成败”的指向,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学考试之中,尤其是后者要定出相应的有权威的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重智轻德现象。 二、教学态度

论《论语》教育思想

论《论语》中的教育学习思想及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 1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2.关于教学的思想 ①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如德行方面有:颜渊, 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方面的::宰我,子贡;.政事方面:冉有,季路.文学上的::子游,子夏".(《论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日期:

浅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荣昌安富中学 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有批判的部分,从中可以得到借鉴,也有继承的部分。当然,继承也不是毫无批判地硬搬和摸仿,而是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加以弘扬、改造和创新,使之有用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下面对《论语》一书中的教育思想,作些粗浅分析。 一、“博文”“约礼”,德智并重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包括思想意识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前者的阶级性是明显的,后者中有的文化知识具有阶级性,有的则不具有阶级性。然而,作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包含教育目的、培养为谁服务的人等则在本质上具有阶级性。《论语》于此有充分反映。 在《论语》中,孔子十分强调“礼”,他明确地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认为“仁”是“礼”的本质和核心。孔子不仅多次地向弟子们讲解“礼”、“仁”的涵义和要求,教导他们遵“礼”、依“仁”,还提出了对弟子们的全面要求。孔子两次谈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即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献,并用礼节来加以约束规范,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孔子也正是这样要求弟子的,所以颜渊说:“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使弟子们“弗畔”,这就是孔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很明显,孔子是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在“道”,执守于“礼”,遵依于“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

论语中经典名句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论语》中的教育观

《论语》中的教育观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 主要包括: “有教无类”(卫灵公15·39)、 “因材施教”、 “尊师爱生”、 “践行兼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方面。 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据史书记载,孔子一生教育培养了三千多学生。但有名字记录流传的,大约有七十余位。其中有十位,更是孔子最赏识的优秀弟子。他们是:德行: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 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 言语: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 政事: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 文学: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先进11·3)从学生们的年龄及其籍贯看,大致可以推定孔子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吸收了三批重要的学生。 第一批是孔子30岁到45岁之间所收的早年学生,这批学生比孔子大约要年轻七八岁到十五岁之间。他们大都是在鲁国出生的青年。这批学生有: 仲由(子路,少孔子9岁)鲁人,卞之野人,尝食藜霍,负米百里之外。

颜由(季路,颜回之父)鲁人。 曾点(曾参之父)鲁人。 公冶长(孔子之侄女婿)齐人,曾坐过牢。 孟懿子(鲁国贵族)。 南宫敬叔(鲁国贵族)。 冉耕(伯牛,少孔子7岁,冉雍之叔伯辈)鲁人。 闵损(子骞、少孔子15岁)鲁人,事父母至孝。 第二批是孔子45至60岁左右,由出仕鲁国到周游列国期间所收的弟子。这批学生年龄大多少孔子三十岁左右,以鲁国和卫国年青人为主。孔子游历列国,停留最长时间是在卫国。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这一期间,孔子开始在政治上(51岁为鲁中都宰,54岁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事)和学术上都取得很大成就,颇有声望,因此得以举荐他的学生出仕于多国,诸如举荐冉求、冉雍为季氏宰,举荐子路为季氏宰及卫国大夫孔悝(kuī)为邑宰,举荐子贡代表鲁国出使齐、吴、越、晋等国。 这批学生有: 冉求(少孔子29岁)鲁人,助季氏聚敛,孔子叫学生“鸣鼓而攻之”。端木赐(子贡,少孔子31岁)卫人,利口巧辩,善于外交。 冉雍(仲弓,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 颜回(少孔子30岁)鲁人,《论语》称:“回也,屡空”,“贤哉,回也”。高柴(子羔,少孔子30岁)卫人,《史记》载:“柴也愚,长不盈五尺”。宰我(前522-458),与子贡大抵同年辈,鲁人,利口辩词,与孔子辩三年二丧。孔子斥之为“不仁”。昼寝,孔子斥之为“朽木不可雕”。 商瞿(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传《易》于瞿。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的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它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 1.有教无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的学校被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的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这一思想的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的起点平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说的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的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的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的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的生动的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思想一致。 这一伟大的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的。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说的是:?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诠释,至今仍在沿用,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这是孔子对后人教育上的最大贡献。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鲁迪格尔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读书人有志于道,却又以自己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谈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20)——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事业,懂得他的人不如喜爱他的人,喜爱他的人不如嗜好他的人。”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 ——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加以讲习,听到合于义的道理不能去照着做,有缺点却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 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处。”——陶行知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6、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 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7、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8、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斯宾塞 9、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10、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1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1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1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食不语,寝不言。 5、寝不尸,居不容。 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7、巧言令色,鲜亦仁! 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德不孤,必有邻。 1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6、言必信,行必果。

1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8、君子周急不继富。 1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的着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着作。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它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 1.有教无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的学校被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的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这一思想的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的起点平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说的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的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的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的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的生动的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思想一致。 这一伟大的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的。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导读:今天,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我们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仍会感到有当代教师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设立私学,“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但一般平民百姓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文化的传播范围是很有限的。孔子恐怕是创办私立学校的第一人,而且,他的学生中大多出身贫贱。为什么穷人的孩子能上得起学?因为孔子收费十分低廉。《述而》篇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即干肉,十条为束,“束”即十条干肉。这是古代用来作为初次拜见的礼物,但这礼物是微不足道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孔子设立私学而不以赢利为目的,又能平等地对待他的学生,有利于文化在下层人民中间的传播。这一办学指导思想是值得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民办私立学校的办学者们学习的。 二、“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寓教于乐”思想 孔子教学不是单纯的灌输,他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引导学生去“乐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可能是孔子的首创,至尽仍被视为经典之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等,都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乐学”思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运用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了

很好的效果。颜渊就曾感慨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启发式”是“乐学”的前提,“乐学”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孔子弟子能达到三千人之多,且“贤者七十二”,这与他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乐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反省当代许多人奉为法宝的“苦学”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应该从孔子身上学到点什么?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孔子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他也确实是这样实践的。《颜渊》篇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而孔子针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学识,便有三种回答。在《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竟然用完全相反的话回答他们,公西华提出疑问,孔子说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学中看对象,有的放矢,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孔夫子的确了不得! 四、“终身学习”的观念 许多人认为,“终身学习”的观念是舶来品,是开放后才传入我国的一种学习理念上的革命。其实,《论语》中的很多记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里仁》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述而》篇中的“学而不厌”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有一次,孔子站立于黄河岸边,看到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河水时,由衷地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的感叹。而且,即使他经常处于清贫,甚至饥饿之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

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8.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中的哪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论语》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论语》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6、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什么?择其善者而从之。 17、《论语》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 18、《论语》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19、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

论语中有关教育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 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 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答者:teacher073 《论语》中的教育名言读论语,抓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样令人赞颂的光辉业绩,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

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他的教学理念,探讨他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1.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

论语中关于老师的名句

论语中关于老师的名句 (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 (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梁杰 今天,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我们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仍会感到有当代教师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设立私学,“有教无类”。孔子以前,学在官府,但一般平民百姓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文化的传播范围是很有限的。孔子恐怕是创办私立学校的第一人,而且,他的学生中大多出身贫贱。为什么穷人的孩子能上得起学?因为孔子收费十分低廉。《述而》篇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即干肉,十条为束,“束”即十条干肉。这是古代用来作为初次拜见的礼物,但这礼物是微不足道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孔子设立私学而不以赢利为目的,又能平等地对待他的学生,有利于文化在下层人民中间的传播。这一办学指导思想是值得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民办私立学校的办学者们学习的。 二、“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寓教于乐”思想。孔子教学不是单纯的灌输,他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引导学生去“乐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可能是孔子的首创,至尽仍被视为经典之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等,都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乐学”思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运用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颜渊就曾感慨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启发式”是“乐学”的前提,“乐学”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孔子弟子能达到三千人之多,且“贤者七十二”,这与他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乐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反省当代许多人奉为法宝的“苦学”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应该从孔子身上学到点什么?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他也确实是这样实践的。《颜渊》篇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而孔子针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学识,便有三种回答。在《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竟然用完全相反的话回答他们,公西华提出疑问,孔子说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学中看对象,有的放矢,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孔夫子的确了不得!

论语中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

论语中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 1.体现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句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强调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体现教育中的平等公正: 有教无类 4.因材施教,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5.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学以致用: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7.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 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强调实践的作用: “听其行而观其行” 10.强调榜样的作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11.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以友辅仁” 12..强调受教育者端正态度的重要性,不要迁怒他人,知错能改: “不迁怒不贰过” 13.强调严于律己: “讷于言而敏于行” 14.强调因材施教: “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6.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