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淬火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

淬火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

计算机应用

淬火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

顾剑锋,潘键生,胡明娟

(上海交通大学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30)

摘要:籍助于温度场-相变-应力和应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FEM),实现了复杂形状工件淬火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直观地显示任一时刻工件内部的温度分布、组织分布、应力分布、应变状况及工件任意位置上的冷却曲线,为使用者提供了用虚拟现实方法详尽分析和研究淬火工艺的工具。本文列举了几个实际应用的例子,计算机模拟将成为虚拟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淬火;相变;温度场;应力场;有限元法;计算机模拟;虚拟制造

中图分类号:TB115;TG15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26051(2000)0520035203

Computer Simulation of Q uenching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

GU Jian2feng,PAN Jian2sheng,HU Ming2jua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Public Laboratory for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and High Temperature Tests,Shanghai200030,China)

Abstract:Computer simulation on complicate shaped parts during quenching process has been realized by using FEM analysis of temper2 ature field2phase transformation-stress and strain.The simulation results vividl y display the transient temperatrue field,microstructure distribution,stress and strain of the parts on any time,and show the cooling curve on any position of the parts.These results provide the user a tool for analyzing and studying on quenching technique in detail using virtual reality method.Several practically used examples are listed in this paper,and computer simulation will become im portant part of virtual manufacture technology.

K ey w ords:quenching;phase transformation;temperature field;stress field;finite element method;com puter simulation;virtual manufac2 ture

1 前言

与淬火过程计算机模拟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近年来发展很快,例如温度2相变2应力/应变相互耦合的模型不断改进,已经可以考虑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1~3]。在相变计算方面文献[4]发展了多相转变的计算方法。就应力对相变的影响,近期工作[5,6]指出应力对相变动力学存在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这些研究成果都有助于使计算机模拟的结果逐步接近于实际情况,引起热处理界的重视。淬火过程计算机模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些作者已就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7,8]。尽管目前的淬火过程计算机模拟计算还远远未能被认为是成熟的技术,其准确性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是它与必要的试验测试相结合,可以成为研究淬火方法和制订工艺参数的辅助决策工具。本文介绍了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几种形状复杂的零件的淬火过程虚拟生产试验的初步尝试。模拟计算是以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结合作者的二次开发程序来实现的。

2 数学模型

211 相变量计算

本文相变量计算与文献[9~11]所介绍的方法基本相同。用孕育期叠加法判断相变的开始,用avrami方程计算扩散型相变的转变量,用K oistinen2Marbuger方程计算马氏体转变

作者简介:顾剑锋(1970—),博士,讲师,江苏江阴人,主要从事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发表论文10余篇,获99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E2mail:jianfeng.gu@univ2troyes.fr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59371073);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重点项目(No.962A01202201)。

收稿日期:1999211201量。在相变量的计算中考虑了应力状态的影响,因而对上述公式进行了修正[5,6]。

212 应力场分析

对淬火过程中应力应变以及淬火后残余应力和变形的预测的准确程度与所采用的材料力学模型密切相关。目前的淬火模拟已经从原来的弹性模型改进为弹塑性模型,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加工硬化特性、塑性流动法则、屈服准则等等,通常采用Von2Mises准则、等向硬化条件和普朗特尔-劳埃斯(Prandtl2Reuss)塑性流动法则[5,6]。淬火过程中应力分析还必须考虑相变的影响,因此塑性区的处理远远较普通的应力分析复杂。总应变包括了弹性应变、塑性应变、热应变、相变应变和相变塑性应变等多项。

213 复杂淬火操作的模拟以及非线性处理

淬火过程的模拟涉及多因素非线性问题,因为界面换热系数、钢的热物性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都是温度的函数。相变潜热的引入更使问题变成高度非线性。实际生产中常遇到一些复杂的淬火操作,例如预冷淬火、控时浸淬、双液淬火、间歇淬火以及淬火2自回火等,都属于界面条件剧变的冷却过程,本文用下述方法处理:①模拟过程中,不同的冷却阶段调用不同的换热系数与温度的函数;②采用改进的增量迭代法处理非线性问题;③在边界附近采用较密的有限元网格;④在不同的冷却阶段,根据冷却速度的大小调整计算时间步长。3 借助于计算机模拟进行热处理虚拟生产试验

计算机模拟技术不仅有强大的计算功能,而且可以显示任意时刻工件内任意截面上的温度场、组织分布和应力场,能使操作者观察到各种等值面(温度值、应力值、应变值、组织分布

值)、等值线随着时间推移的情况,也可以显示出用户所感兴趣的任何点上的温度2时间曲线、组织分布2时间曲线、应力2时间曲线和位移2时间曲线。这样就为热处理研究工作提供一个虚拟现实的环境,或者说进行虚拟生产试验的工具。本文选择了几种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在预冷2双液淬火或预冷2浸淬2自回火条件下,测定了有代表性的位置上的冷却曲线和淬火后截面上的组织分布。根据实测结果,检验和修正数学模型,使计算机模拟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12],然后就可以用来进行虚拟生产试验,选择合理的淬火方法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4 应用实例

411 预冷淬火(延时淬火)工艺设计

卡爪用1045钢制造,要求表面有高硬度,但在齿根和侧面的槽口之间,截面变化很大,淬火时很容易开裂。用计算机模拟进行卡爪的虚拟淬火试验,可以连续“观察”在冷却过程中截面上的组织转变,卡爪在850℃奥氏体化后,预冷到20s 时,齿和槽口边缘温度降低100℃(见图1),但并无铁素体析出,随后淬入盐水中,在卡爪工作面上仍得到100%马氏体(见图2),但在马氏体转变区间内的温度梯度明显减小(见图3)。预冷时间延长至30s ,虽然表面仍可获得100%马氏体,但全马氏体层变薄,因此预冷20~30s 是合理的。

412 锚环淬火工艺设计

锚环用5140钢制造,要求淬火、回火处理,硬度为26

图1 卡爪在空气中预冷20s

后的温度场分布

图2 

卡爪淬火后马氏体分布

图3 马氏体相变区域内的温度梯度

(a )B 线:温度梯度图示位置,方向如箭头所示(b )沿B 2B 线位置,从顶端到底部的温度梯度

30HRC ,锥孔的内表面是工作面,生产中原用盐水淬火。在两

孔之间壁厚最小的地方淬火时很容易开裂,而用油淬则硬度

不足。用计算机模拟进行虚拟淬火生产试验,采用15%NQ 2C 水溶液为淬火介质。淬火后内孔表面可得到马氏体和少量残留奥氏体组织。虚拟生产试验可以动态显示淬火过程中锚环内温度场和组织分布的变化情况(见图4、5)

和用户感兴趣

图4 淬火38s

时的温度场分布

图5 淬火后的马氏体分布

6

3《金属热处理》2000年第5期

的任意点上的温度变化曲线和转变量曲线,为选择工艺参数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例如从图6可以看出,控制浸淬,当工件表面完成马氏体转变后立即将工件转移到空气中自回火,可以保证承载表面的组织和性能。浸液15s 和20s 后出水,对工件心部在珠光体转变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因而淬火后整个截面上的组织分布也不会有明显的影响。虚拟生产试验的结果还说明,提前出水使工件及时自回火,进一步减小了淬火开裂的危险。经过60min 后工件内外温度基本均匀,如在此时及时进入550℃回火炉中回火,就能起到利用淬火余热的作用

图6 淬火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冷却曲线的比较

———预冷15s ,浸液10s ,空冷;……预冷15s ,浸液15s ,空冷;

++++预冷

15s ,浸液20s ,空冷;———?预冷15s ,浸液60s ,空冷

413 高硬冷轧辊淬火工艺的研究

(1)奥氏体化时间的确定 9Cr2Mo 钢制造的小型冷轧

辊(辊身直径<132mm ),生产中原来采用的工艺奥氏体化温

度为850℃,时间为135min ,用虚拟生产的方法观察加热时截面上的组织变化情况,可以看到46min 时轧辊表面已经奥氏体化(见图7a ),及至58min ,除了心部以外,奥氏体化的深度扩大已远远超过预期的淬硬层深度(见图7b )。显然奥氏体化时间定为1h 是合理的。 (2)淬火介质的选择 用虚拟淬火试验的方法比较了用不同的淬火介质得到的淬火后组织和应力分布。其结果表明,选用三硝淬火液(25%NaNO 3、20%NaNO 2、20%KNO 3、35%H 2O )可得到足够厚的马氏体层(见图8),应力分布状态也比较合理。

(3)残余应力的预测 用虚拟淬火试验观察轧辊内应力发展过程说明,轧辊在三硝水溶液中冷却40s 后,工件表面层已经发生了马氏体转变,而心部温度依然在800℃以上。继续冷却时心部温度降低,体积收缩,使得表面层应力状态向压应力方向转化,最终使压应力层的深度接近20mm ,(见图9a 、b ),有利于提高轧辊对接触疲劳的抗力,使用寿命高于中频加热淬火,这一结论已为生产实践所证实。

4 结论

本文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复杂形状零件淬火过程中,温度场2相变2应力/应变计算机模拟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作为具体工件虚拟淬火生产试验的工具,正确地选择卡爪预冷淬火的淬火时间,设计了锚环预冷2浸淬2自回火工艺。在生产应用中防止了这种工件淬火开裂,消除了废品。轧辊虚拟淬火生产试验收到了缩短奥氏体化加热时间,正确选择淬火介质获得理想的组织分布和应力状态等效果。在淬火过程计算机模拟的工业应用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图7 不同加热时间下的奥氏体分布

(a )加热时间46min (b )加热时间

58min

图8 淬火后的马氏体分布

(下转第44页)

[4] Ensor T F.G lass Technol.[J ],1970,(11):42~7.

[5] 杨兰英等.奥氏体不锈钢渗硼工艺研究[J ].金属热处理,1992

(5):28~30.

[6] 雷天同等.特种钢固体渗硼的研究[J ].金属热处理,1987,(8).

[7] 马英仁.封接玻璃[J ].玻璃与陶瓷,1992,(5,6):59~68;52~

57.

[8] 张飞鹏.玻璃与金属封接的热力学基础[J ].玻璃与陶瓷,1988,

(4~6);1989,(1,2)

(上接第37页

)图9 淬火后的残余应力分布

(a )径向应力 (b )轴向应力

参考文献:

[1] Denis S ,Archambault P ,Aubrg C ,Mey A ,Louin Ch ,Simon A.Pro 2

ceedings of 3rd Europea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Conference [C ],Oxford U.K.,1998.

[2] Inoue T ,Inoue H ,Ikuta F and Horino T.Proceedings of 3rd Inter 2

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enching and Control of Distortion[C],24

~26March ,1999.Prague ,Czech Republic ,243~250.

[3] Xiao (Leo )Chen.Advanced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J ],1997,152

(6):44w ~44y.

[4] Tamas Reti ,Z oltan Fried and Imre Felds.Proceedings of 3rd Inter 2

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enching and Control of Distortion[C],24

~26March ,1999.Prague ,Czech Republic ,157~173.[5] 刘 庄,吴肇基,吴景之,张 毅.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M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19~158.[6] 李自刚,张鸿冰,徐祖耀.金属热处理学报,1999,(4).[7] 潘健生,胡明娟,田 东,顾剑锋.金属热处理,1998,(12):30~

31

[8] Shabnam Rasouli Y azdi and Jian Lu.Proceedings of 3rd Interna 2

tional Conference on Quenching and Control of Distortion[C],24~26March ,1999.Prague ,Czech Republic ,182~186.

[9] Fletcher A J.Thermal Stress and Strain G eneration in Heat Treat 2

ment[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L TD ,New Y ork ,1989:349

~421.

[10] Fernandes F M B ,Denis S ,Simon A.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 2

nology[J ],1985,1(10):838~844.

[11] Sjostrom S.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1985,1(10):

823~829.

[12] Pan J S ,Gu J F ,Tian D ,Ruan D.Proceedings of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enching and Control of Distortion [C ],24~26March ,1999.Prague ,Czech Republic ,251~259.

44《金属热处理》2000年第5期

中频表面淬火工艺技术报告

关于中频表面淬火工艺的技术报告 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热加工工艺的一种。它对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有着重大的作用。钢的热处理就是利用钢在加热、保温和冷却作用下,其内部发生组织状态(晶体结构、组织形态)、物理状态(比容、残余内应力等)和化学成分分布的变化,而使工件具有预期的工艺性能、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以达到便于冷热加工,提高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材料潜力的目的。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化学热处理等。根据在车间实习和工作情况,我将主要负责车间中频表面淬火工序的工艺编制。所以将重点放在中频表面淬火工序上。 一、感应加热原理及分类 中频加热是感应表面加热的一种。感应表面加热是利用导体(零件)在高频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感应电流(涡流损耗)以及导体内磁场的作用(磁滞损耗)引起导体自身发热而进行加热的。根据设备的频率不同分为:①高频加热,频率为100~500千赫。淬硬层深度为0.3~3㎜,加工工件最小直径为Φ28㎜;②中频加热,一般采用8000赫兹和2500赫兹二种,淬硬层深度:8000赫兹 1.3-5.5㎜,加工工件最小直径为Φ16㎜;2500赫兹 2.4-10㎜,加工工件最小直径为Φ28㎜;③工频加热,频率为50赫兹,淬硬层深度为17-70㎜,加工工件最小直径为Φ200㎜。目前,我车间使用的设备是中频立式淬火机床,频率为8000赫兹。而多年不用的高频淬火机床在车间搬、拆迁过程中已经拆除了。 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艺及选择 感应加热工艺参数包括着热处理参数和电参数。热处理参数包括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加热速度以及淬火层深度。电参数包括设备的频率、零件单位面积功率等。 感应加热淬火工艺中几个主要问题: 1、确定零件的技术要求 表面淬火零件的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硬度、淬火层深度及淬硬区分布、淬火层组织等。 ⑴.表面硬度:感应淬火后零件的表面硬度要求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使用的条件有关。 ⑵.淬火层深度:淬火层深度主要是根据零件的机械性能确定的。 ⑶.淬硬区分布:按零件的几何形状与工作条件的不同,各种表面淬火零件的硬化区部分和尺寸有不同的要求。 ⑷.金相组织:按零件的材料及工作条件,规定各格的等级范围。按评级标准进行金相评级。 2、加热温度的选择 感应加热速度快,与一般加热相比,必须选用较高的加热速度,适宜的加热温度是与钢材的化学成分、原始组织状态及加热速度等因素有关。我车间由于设备的限制,只能采取目测加热温度的方法。 3、设备频率的选择 频率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淬火层深度和零件的尺寸大小来确定。当设备给定或选定以后,设备的频率就是一个不可调的参数。我车间的设备只有立式淬火机床一台,故工艺选择中不再考虑设备频率。 4、感应加热方法及工艺操作 感应加热方法基本分为两种: ⑴.同时加热法,这种加热法是被加热的表面同时共热升温,零件需要加热的整个部分都被感应器包围着。在大批量生产时,为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只要设备输出功率足够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同时加热。 ⑵.连续加热法,零件表面的加热和冷却时连续不断进行的。连续加热生产率较低,但加

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模拟220

[模拟] 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模拟220 选择题 第1题: 在计算机运行时,把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内存中,这是1946年由谁领导的研究小组正式提出并论证的? A.图灵 B.布尔 C.冯.诺依曼 D.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C 1946年6月,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为了解决ENIAC的问题,率先提出了“存储程序、自动运行”的设想,并在第一台存储计算机EDVAC 中得到了应用,这就是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框架。 第2题: 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特点的是 A.存储程序控制,工作自动化 B.具有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 C.处理速度快、存储量大 D.不可靠、故障率高 参考答案:D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判断功能,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第3题: 字长为7位的无符号二进制整数能表示的十进制整数的数值范围是 A.0~128 B.0~255 C.0~127 D.1~127 参考答案:C 无符号数,即自然数。7位无符号的二进制数的范围是0000000~1111111,转换成十进制就是0~127。 第4题:

无符号二进制整数01110101转换成十进制整数是 A.113 B.115 C.116 D.117 参考答案:D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是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01110101)2 =0×27+1×26+1×25+1×24+0×23+1×22+0×21+1×20=117 第5题: 十进制整数64转换为二进制整数等于 A.1100000 B.1000000 C.1000100 D.1000010 参考答案:B 十进制整数转二进制的方法是除2取余法。“除2取余法”:将十进制数除以2得一商数和一余数。再用商除以2……以此类推。最后将所有余数从后往前排列。 第6题: 十进制数111转换成二进制整数是 A.01100101 B.01101001 C.01100111 D.01101111 参考答案:D 十进制整数转二进制的方法是除2取余法。“除2取余法”:将十进制数除以2得一商数和一余数(111÷2得商为为55,余为1)。再用商除以2(55÷2得商为27,余为1)……以此类推。直到商为0,最后将所有余数从后往前排列。 第7题: 已知英文字母m的ASCII码值为109,那么英文字母p的ASCII码值是 A.112 B.113 C.111 D.114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2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二微分与平滑仿真实验 实验时间2017.10.31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陈珺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微分对采样噪音的灵敏响应。 2、了解平滑算法抑制噪音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MATLAB 及其仿真环境SIMULINK 的使用。 二、仿真软硬件环境 PC 机,MATLAB R2012b 。 三、实验原理 如图微分加在正反馈输入端,计算机用D(Z)式进行微分运算。R 为阶跃输入信号,C 为系统输出。由于微分是正反馈,当取合适的微分时间常数时,会使系统响应加快。若微分时间常数过大,则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四、D(Z)设计 1、未平滑时的D(Z) 用一阶差分代替微分运算: )1()()()(1--==Z T T Z X Z Y Z D D 式中T D为微分时间常数,T 为计算机采样周期。 2、平滑后的D(Z) 微分平滑运算原理如图: 取Y *(k)为四个点的微分均值,有 )331(6)()()( )33(6 )5 .15.05.05.1(4)( 321321221*-----------+==∴--+=-+-+-+-= Z Z Z T T Z X Z Y Z D X X X X T T X X X X X X X X T T K Y D K K K K D K K K K D x t + ○R

五、SIMULINK仿真结构图 七、思考题 1、微分噪音与采样噪音和采样周期T有什么关系?与微分时间常数有什么关系? 2、平滑后系统输出有无改善?是否一定需要平滑?

激光淬火技术工艺介绍及应用

激光淬火技术是利用聚焦后的激光束快速加热钢铁材料表面,使其发生相变,形成马氏体淬硬层的过程。 激光淬火前后工件的变形几乎可以忽略,因此特别适合高精度要求的零件表面处理。激光淬硬层的深度依照零件成分、尺寸与形状以及激光工艺参数的不同,一般在0.3~2.0mm 范围之间。对大型齿轮的齿面、大型轴类零件的轴颈进行淬火,表面粗糙度基本不变,不需要后续机械加工就可以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 激光淬火现已成功地应用到冶金行业、机械行业、石油化工行业中易损件的表面强化,特别是在提高轧辊、导卫、齿轮、剪刃等易损件的使用寿命方面,效果显著,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年来在模具、齿轮等零部件表面强化方面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激光淬火的特点 1.淬火零件不变形、激光淬火的热循环过程快、中碳钢、大型轴类; 2.几乎不破坏表面粗糙度、采用防氧化保护薄涂层、模具钢、各种模具; 3.激光淬火不开裂、精确定量的数控淬火、冷作模具钢、模具、刃具; 4.对局部、沟、槽淬火、定位精确的数控淬火、中碳合金钢、减振器;

5.激光、淬火清洁、高效、不需要水或油等冷却介质、铸铁材料、发动机汽缸; 6.淬火硬度比常规方法高、淬火层组织细密、强韧性好、高碳合金钢、大型轧辊。 二:激光淬火工业应用实例 激光淬火技术可对各种导轨、大型齿轮、轴颈、汽缸内壁、模具、减振器、摩擦轮、轧辊、滚轮零件进行表面强化。适用材料为中、高碳钢,铸铁。 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激光增材制造装备(3D打印、激光修复)、智能激光焊接装备、自动化生产线、核心器件(工艺软件、送粉器、加工头)和金属粉末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咨询了解一下。

计算机模拟在工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模拟在工程中的应 用 姓名:曾亚维 班级:研机械工程1402班 学号:S1403066

2015年6月30日 滑动摩擦的有限元仿真研究 引言 计算机数值仿真是数值计算理论与计算机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在众多工程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数值仿真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软件的出现,在摩擦学领域,摩擦磨损仿真技术的研究也正蓬勃兴起。数值仿真的实质是将连续的过程离散化,从而使复杂的动态问题转化成较简单的准静态问题。该技术应用于复杂的摩擦学磨损问题是十分有效的,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人们己经将其用在摩擦副的接触分析、寿命预测、优化设计、状态监测及建立相应的耐磨损强度校核及设计准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基于计算机的数值仿真方法进行各种方案的计算,则可以使大难度的工作轻易完成,并可以大大缩短新技术的开发和生产的时间周期。而且对于不同条件(如材料、载荷、运转速度、温度、工作条件等)下的同类问题,只须改变数学模型中相应的参数,就能够获得对应的仿真结果,给工程设计分析带来质的飞跃。 1、国内外摩擦磨损仿真研究 国际上许多学者都对摩擦学仿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摩擦学在新技术时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如1977年首次召开专门涉及磨损领域的国际材料磨损会议(Wear of Materials,简称WOM),专门讨论和交流磨损研究的进展,并且每隔两年召开一次,现在已经召开了14届国际材料磨损会议。在第14届会议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Mark Robbins教授作了“摩擦学的计算机仿真”特邀报告。Robbin教授指出,利用摩擦学仿真,可以用理想化的试验来对几何参数、化学参数和滑动条件等进行全面控制,使得对摩擦、润滑和磨损等每个变量的影响的控制成为可能;同时,他就违反人们直觉的几种摩擦学现象在纳米尺度上的摩擦学仿真进行了有益而成功的探索,运用表面吸附膜和2个表面间存在的“第三体”解释了Amonton摩擦定理及其它的摩擦学现象等。 计算机仿真技术运用到摩擦学领域,国内的部分专家学者在80年代就开始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对摩擦副的影响因素较多和磨损机理的复杂性,国内因此在摩擦学的仿真研究方面,多集中在对具体的工程机械摩擦构件上。如大连大学的江亲瑜教授、大连海事大学的严立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方亮教授、洛阳工学院的林纲等人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江亲瑜教授等人在初期进行有关数值仿真技术在磨损研究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研究磨损问题的数值仿真模型,并探讨了该模型在多种磨损问题中的应用前景。严立教授等人提出一种利用智能仿真技术求解磨损问题的方法。其思路是在磨损试验、机理研究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推理和智能仿真方法对磨损状况进行演绎。他并不勉强去建立磨损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显式数值关系,而是利用

计算机控制与仿真复习大纲答案整理

计算机控制与仿真总复习大纲 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控制器,D/A转换,D/A转换,执行机构,被控对象。 分类:按功能分为:数据处理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 按控制规律分为:程序和顺序控制系,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最少拍控制,复杂规律的控制,智能控制。 第二章 采样的定义,离散系统的定义; 采样: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采样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离散系统:当系统各个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能用连续函数描述时,而只在离散的瞬间给出数值,这种系统称为离散系统。 采样周期的定义,周期采样、同步周期采样、多速率采样、随机采样的定义;相邻两次闭合瞬间的时间间隔T成为采样周期。 如果在采样过程中,采样周期T保持不变,则称为周期采样。 若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多个采样开关,这些开关的采样周期都为相等的常数,并且所有的开关都同时开闭,则称为同步周期采样。 若各采样开关以各自不同的采样周期进行采样,则称为多速率采样。 采样间隔大小随机变换的采样称为随机采样 香农定理的内容、意义及确定ωs≥2ωmax的依据; 内容:若f(t)是一个带宽为2ωmax的有限带宽信号,则由采样信号(t)能够无失真地恢复到原信号f(t)的条件为ωs≥2ωmax。其中ωs=为采样 频率。 意义:给出了采样后的离散信号能保持原连续信号全部特征所需的最低采样频率; 依据:离散信号(采样信号)频谱的主频谱和辅频谱互相分离,不产生频谱混叠; 保持器的定义、作用,采样周期的选择原则及需考虑的因素。 保持器:将离散的采样信号恢复到原连续信号的装置。 保持器的作用:将模拟信号在t=KT时刻的采样值保持到A/D转换结束,减少转换误差。 Z变换及Z反变换,要求熟记公式1~5、10、18; Z变换的方法有:级数求和法(直接定义法)、查表法 Z反变换的方法有:长除法(要变成Z-1的形式)、部分分式法(F(z)/z)+查表; 初值定理及终值定理的应用,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

计算机模拟

题目要求 1.设置文章标题为三号、隶书、下划线、分散对齐的文字宽度为8厘米。 2.设置第一段的大纲级别为正文6级。 3.给文章的最后三段分别加上项目编号X.、Y.、Z.。 4.将第二段文字的样式改为标题5。 5.设置整篇文档的装订线1厘米,装订线位置为顶端。 注意:全文内容、位置不得随意变动,否则后果自负! 红框内的文字不得操作,否则后果自负! 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 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 他的早慧是独一无二的。 四岁学钢琴,不久就开始作曲;就是说他写音乐比写字还早。五岁那年,一天下午,父亲雷沃博带了一个小提琴家和一个吹小号的朋友回来,预备练习六支三重奏。孩子挟着他儿童用的小提琴也要加入。父亲呵斥道:“学都没学过,怎么来胡闹!”孩子哭了。吹小号的朋友过意不去,替他求情,说让他在自己身边拉吧,好在他音响不大,听不见的。父亲还咕噜着说:“要是听见你的琴声,就得赶出去。”孩子坐下来拉了,吹小号的乐师慢慢地停止了吹奏,流着惊讶和赞叹的眼泪;孩子把六支三重奏从头至尾都很完整地拉完了。 八岁,他写了第一支交响乐;十岁写了第一出歌剧。十四至十六岁之间,在歌剧的发源地意大利(别忘了他是奥地利人),写了三出意大利歌剧在米兰上演,按照当时的习惯,由他指挥乐队。十岁以前,他在日耳曼十几个小邦的首府和维也纳、巴黎、伦敦各大都市作巡回演出,轰动全欧。有些听众还以为他神妙的演奏有魔术帮忙,要他脱下手上的戒指。 正如他没有学过小提琴而就能参加三重奏一样,他写意大利歌剧也差不多是无师自通的。童年时代常在中欧西欧各地旅行,孩子的观摩与听的机会多于正规学习的机会:所以莫扎特的领悟与感受的能力,吸收与消化的迅速,是近乎不可思议的。我们古人有句话,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欧洲人也认为早慧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真正伟大的成就。的确,古今中外,有的是神童;但神童而卓然成家的并不多,而像莫扎特这样出类拔萃、这样早熟的天才而终于成为不朽的大师,为艺术界放出万丈光芒的,至此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例子。 他的创作数量的巨大,品种的繁多,质地的卓越,是独一无二的。 巴哈、韩德尔、海顿,都是多产的作家;但韩德尔与海顿都活到七十以上的高年,巴哈也有六十五岁的寿命;莫扎特却在三十五年的生涯中完成了大小622件作品,还有132件未完成的遗作,总数是754,举其大者而言,歌剧有22出,单独的歌曲、咏叹调与合唱曲67支,交响乐49支,钢琴协奏曲29支,小提琴协奏曲13支,其他乐器的协奏曲12支,钢琴奏鸣曲及幻想曲22支,小提琴奏鸣曲及变体曲45支,大风琴曲17支,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47支。没有一种体裁没有他登峰造极的作品,没有一种乐器没有他的经典文献:在一百七十年后的今天,还象灿烂的明星一般照耀着乐坛。在音乐方面这样全能,乐剧与其他器乐的制作都有这样高的成就,毫无疑问是绝无仅有的。莫扎特的音乐灵感简直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水源,随时随地都有甘泉飞涌,飞涌的方式又那么自然,安详,轻快,妩媚。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近于“天籁”了。 融和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吸收最优秀的外国传统而加以丰富与提高,为民族艺术形式开创新路而树立几座光辉的纪念碑:在这些方面,莫扎特又是独一无二的。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仿真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它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包括其他多种控制器)来实现生产过程或运动对象自动控制的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和被控生产过程对象两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又包括硬件和所匹配的软件。 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实时数据采集:利用检测、变送装置,实时地对被控制量的瞬时值进行采集和输入。 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输入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处理,并按照预定的控制策略(算法)进行运算,产生决策信号。 实时控制输出:根据决策信号实时控制执行机构,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控制任务。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QICS:优点: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和安全。缺点:由人工控制,速度受到限制,不能控制对象。(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S:优点: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和适应性强。(3)监督控制系统SCCS:优点: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有工况。(4)集散控制系统:优点: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优点:与DOS相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6)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4.试列举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最新发展趋势,说明研究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性价比,从而使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5.略 6.略 第三章硬件设计基础 1.请说出计算机控制系统常用的主控制器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常用主控制器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IPC)、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智能工业调节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单片机(MCU)、ARM处理器等。IPC:性能可靠、软件丰富、价格低廉。PLC:可靠性高,抗干扰嫩力强,硬件配套齐全,功能完善,易学易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智能工业调节器:测控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强,功能完备,操作简单。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单片机;ARM处理器:性能高、成本低、耗能省 2.总线可分为哪几类?分别用于什么场合?试各举几个。 总线按功能和规范可分为三大类型:片总线、内总线和外总线。 片总线:是把各种不同的芯片连接在一起构成特定功能模块的信息传输通路。 内总线:是微机系统中各插件之间的信息传输通路。 外总线:是微机系统之间或微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信息传输的通路,它用于设备一级的互联。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关量输出信号分别用于控制什么对象?试举例说明。 控制开关器件的闭合、断开、亮灭等,如指示灯、继电器等。 4.试用AEN(DMA地址使用信号,高电平有效)信号、地址信号A0~A9、74HCT138芯片,以及其他门电路,搭建一个地址译码电路,可寻址的地址分别为3A0H~3A7H. 5.试用PCI-1710HG总线工业板卡实现模拟量采集。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画出A/D转换程序。

激光表面淬火的应用领域

激光表面淬火的应用领域 激光表面淬火技术原理 激光淬火,也称激光热处理、激光硬化,即利用聚焦后的激光束快速加热金属材料表面,使其发生相变,形成马氏体淬硬层的一种高新技术,分为激光相变硬化、激光熔凝硬化和激光冲击硬化三种工艺方法。 技术特点 1.激光淬火马氏体晶粒更细、位错密度更高,硬度更高,耐磨性更好。 2.变形极小,甚至无变形,适合于高精度零件处理,部分场合可作为材科和零件的最后处理工序。 3.无需回火,淬火表面得到压应力,不易产生裂纹。 4.如工柔牲好,适用面广,可方便地处理大尺寸工件和沟、槽、深孔、内孔、盲孔等局部区域。 5可根据需要调整硬化层深浅。 6.硬度梯度非常小,硬度基本不随激光硬化层深变化而变化。 7.适合的材料广泛,包括各种中高碳钢、工具钢、模具钢以及铸铁材料等。 8.加工过程自动化控制,工期短,质量稳定。 9.低碳环保,无需冷却介质,无废气废水排放。 技术参数 适合材质:各类中高碳钢、铸铁 淬火硬度:一般可比感应淬火高1-5HRC 淬火深度:0.1-1.2mm 应用领域 激光淬火技术解决了许多常规热处理工艺无法解决的难题,已大量应用于冶金、汽车、模具、五金、轻工、机械制造等行业。适合各类型零件的热处理: 1.难以进入热处理炉的大型工件。 2.仅需对沟、槽、孔、边、刃口等局部表面进行热处理的工件。 3.常规热处理工艺难以处理到的部位。 4.对热处理变形量要求高的精密零件。 5.铸铁工件表面的热处理。 6.常规热处理工艺易产生裂纹的零件。 7.常规热处理工艺达不到硬度要求的零件。 模具钢激光淬火技术及应用 模具钢激光淬火技术,是利用聚焦后的激光束快速加热钢铁材料表面,使其发生相变,形成马氏体淬硬层的过程。模具钢激光淬火的功率密度高,冷却速度快,不需要水或油等冷却介质,是清洁、快速的淬火工艺。与感应淬火、火焰淬火、渗碳淬火工艺相比,激光淬火淬硬层均匀,硬度高(一般比感应淬火高1-3HRC),工件变形小,加热层深度和加热轨迹

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模拟242

[模拟] 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模拟242 选择题 第1题: 假设某台式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容量为256MB,硬盘容量为20GB。硬盘的容量是内存容量的( )。 A.40倍 B.60倍 C.80倍 D.100倍 参考答案:C 1GB=1024MB=4*256MB,则20GB=80*256MB。 第2题: 一个字长为8位的无符号二进制整数能表示的十进制数值范围是( )。 A.0~256 B.0~255 C.1~256 D.1~255 参考答案:B 无符号二进制数的第一位可为0,所以当全为0时最小值为0,当全为1时最大值为28-1=255。 第3题: 完整的计算机软件指的是( )。 A.程序、数据与相应的文档 B.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C.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 D.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 参考答案:B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两个部分。 第4题: Internet网中不同网络和不同计算机相互通讯的基础是( )。 A.ATM B.TCP/IP

D.X.25 参考答案:B TCP/IP协议主要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 第5题: 已知三个字符为:a、X和5,按它们的ASCII码值升序排序,结果是( )。 A.5,a,X B.a,5,X C.X,a,5 D.5,X,a 参考答案:D ASCII码(用十六进制表示)为:a对应61,X对应58,5对应35。 第6题: 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应该是( )。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主机和它的外部设备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参考答案:D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第7题: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加法运算 D.算术和逻辑运算 参考答案:D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 第8题: 已知一汉字的国标码是5E38,其内码应是( )。 A.DEB8 B.DE38

《计算机控制仿真与应用(Multisim)》模拟题目

一.填空(20分) 1.电子设计技术的核心就是技术,它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电子技术、计 算机技术等方面最新成果而研制的通用软件。他主要能辅助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电路设计。 2.Multisim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训练工具,是能够替代电子实验室中的多种传统仪器的虚拟电子实验室,具有、、等特点,Multisim的前身是加拿大IIT公司推出的用于的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Multisim还将最新的测试仪器引入了虚拟仪器中,这些优良的测试仪器是其他仿真软件所没有的。加拿大IIT公司还向用户提供了PCB软件。PCB中文含意是。 3.目前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发布的Multisim11电路仿真软件和LabVIEW测量软件相集成,需要设计制作自定义PCB的工程师能够非常方便地比较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规避了设计上的反复,减少了原型错误。 4、Multisim11的基本操作界面包括:、、、 、、等,这个基本操作界面就相当于一个虚拟。 5、Place菜单提供绘制仿真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各种连接接口,以及文本框、标题栏等文字内容。 6、Transfer传送菜单提供仿真电路的各种数据与的数据相互传送的功能。 7、Tools菜单主要提供各种常用电路如:放大电路、、的快速创建向导。 8、选择元器件时,首先应确定某一数据库,然后确定,接着确定某种。二.画图 下图是通过Multisim实现的半波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和电容滤波电路,请根据仪表设置情况将示波器各自的波形图画完整,并说明你的理解。(20分)

半波整流电路 全波整流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

三.简答题 1、列举你所知道的电路制图软件,并简要说出他们的特点和区别。(10分) 2、请说出Multisim10所能实现的虚拟仪器种类,至少说出十种。(10分) 3、请说出Multisim10仿真元件库包含的种类,至少5种,并请详细说明其中的一种。(10分)

热处理--表面淬火技术

我所关注的表面工程领域——表面淬火技术 一、表面淬火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采用特定热源将钢铁材料表面快速加热到Ac3(对亚共析钢)或者Ac1(对过共析钢)之上,然后使其快速冷却并发生马氏体相变,形成表面强化层的工艺过程,就称为表面淬火技术。实际上,不仅仅是钢铁,凡是能通过整体强化的金属材料,原则上都可以进行表面淬火。需要注意的是,表面淬火只对工件的表面或部分表面进行热处理,所以只改变表层的组织,使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均高。而心部或其它部分的组织仍保留原来的低硬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性能,这样工件截面上由于组织不同性能也就不同。表面淬火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质量稳定,变形小,热处理周期短,费用少,成本低,还可用碳钢代替一些合金钢。 对于表面淬火的使用材料,原则上,碳的质量分数在0.35%--1.20%的中、高碳钢及基体相当于中碳钢的普通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合金铸铁均可以实现表面淬火,但中碳钢与球墨铸铁是最适宜于表面淬火的材料。 根据加热方法不同,表面淬火可分为感应加热(高频、中频、工频)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激光加热表面淬火、电子束表面淬火、接触电阻加热表面淬火、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等。工业上应用最多的为感应加热、火焰加热、激光加热表面淬火。这里我主要介绍了感应加热、激光加热表面淬火技术,以及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法是采用一定方法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频率的感应电流,将零件表面迅速加热,然后迅速淬火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操作方法。生产中把工件放入由空心铜管绕成的感应线圈中,当感应线圈通以交流电时,便会在工件内部感应产生频率相同、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工件内自成回路,故称为“涡流”。涡流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表面电流密度最大,心部电流密度几乎为零,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由于钢本身具有电阻,因而集中于工件表面的涡流,几秒种可使工件表面温度升至800~1000℃,而心部温度仍接近室温,在随即喷水(合金钢浸油)快速冷却后,就达到了表面淬火的目的。 根据输出加热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将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分为高频感应加热淬

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模拟200

[模拟] 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模拟200 选择题 第1题: 人们将以下哪个作为硬件基本部件的计算机称为第1代计算机( ) A.电子管 B.ROM和RAM C.小规模集成电路 D.磁带与磁盘 参考答案:A 把计算机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其依据是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件不同。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管时代。 第2题: 以下不属于第1代计算机特点的是( ) A.其基本元件是电子管 B.时间段为1946~1966年 C.用机器语言编程 D.主要应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研究 参考答案:B 第一代计算机是为计算弹道和射击表而设计的,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用一串0和1表示的机器语言编程。第一代计算机的时间段是1946~1958年。 第3题: 以下关于计算机4个发展阶段的描述,哪句话是不正确的( ) A.第1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军事目的 B.第2代计算机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 C.第3代计算机刚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BASIC D.第4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参考答案:C 第二代计算机时代已经出现了BASIC、FORTRAN和COB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到第三代计算机时代,出现了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Pascal。 第4题: 下列的英文缩写和中文名字的对照中,正确的一个是( ) A.URL——用户报表清单

B.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482159748.html,B——不间断电源 D.RAM——只读存储器 参考答案:B URI一统一资源定位符,UPS——不间断电源,ROM——只读存储器。 第5题: 计算机技术中,下列英文缩写和中文名字的对照,正确的是() A.CAD——计算机辅助制造 B.CAM——计算机辅助教育 C.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D.CAI——计算机辅助设计 参考答案:C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就是利用计算机的图形能力来进行设计工作;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操作的过程。将CAD 和CAM的数据库技术集成在一起,就形成了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迅猛发展的一个领域,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图、文、声功能实施教学,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 第6题: CAD指的是() A.计算机辅助制造 B.计算机辅助教育 C.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D.计算机辅助设计 参考答案:D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就是利用计算机的图形能力来进行设计工作;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操作的过程。将CAD 和CAM。的数据库技术集成在一起,就形成了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第7题: 下列各进制的整数中,值最大的一个是() A.十六进制数78 B.十进制数125 C.八进制数202 D.二进制数10010110 参考答案:D

淬火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

计算机应用 淬火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 顾剑锋,潘键生,胡明娟 (上海交通大学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30) 摘要:籍助于温度场-相变-应力和应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FEM),实现了复杂形状工件淬火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直观地显示任一时刻工件内部的温度分布、组织分布、应力分布、应变状况及工件任意位置上的冷却曲线,为使用者提供了用虚拟现实方法详尽分析和研究淬火工艺的工具。本文列举了几个实际应用的例子,计算机模拟将成为虚拟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淬火;相变;温度场;应力场;有限元法;计算机模拟;虚拟制造 中图分类号:TB115;TG15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26051(2000)0520035203 Computer Simulation of Q uenching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 GU Jian2feng,PAN Jian2sheng,HU Ming2jua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Public Laboratory for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and High Temperature Tests,Shanghai200030,China) Abstract:Computer simulation on complicate shaped parts during quenching process has been realized by using FEM analysis of temper2 ature field2phase transformation-stress and strain.The simulation results vividl y display the transient temperatrue field,microstructure distribution,stress and strain of the parts on any time,and show the cooling curve on any position of the parts.These results provide the user a tool for analyzing and studying on quenching technique in detail using virtual reality method.Several practically used examples are listed in this paper,and computer simulation will become im portant part of virtual manufacture technology. K ey w ords:quenching;phase transformation;temperature field;stress field;finite element method;com puter simulation;virtual manufac2 ture 1 前言 与淬火过程计算机模拟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近年来发展很快,例如温度2相变2应力/应变相互耦合的模型不断改进,已经可以考虑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1~3]。在相变计算方面文献[4]发展了多相转变的计算方法。就应力对相变的影响,近期工作[5,6]指出应力对相变动力学存在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这些研究成果都有助于使计算机模拟的结果逐步接近于实际情况,引起热处理界的重视。淬火过程计算机模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些作者已就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7,8]。尽管目前的淬火过程计算机模拟计算还远远未能被认为是成熟的技术,其准确性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是它与必要的试验测试相结合,可以成为研究淬火方法和制订工艺参数的辅助决策工具。本文介绍了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几种形状复杂的零件的淬火过程虚拟生产试验的初步尝试。模拟计算是以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结合作者的二次开发程序来实现的。 2 数学模型 211 相变量计算 本文相变量计算与文献[9~11]所介绍的方法基本相同。用孕育期叠加法判断相变的开始,用avrami方程计算扩散型相变的转变量,用K oistinen2Marbuger方程计算马氏体转变 作者简介:顾剑锋(1970—),博士,讲师,江苏江阴人,主要从事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发表论文10余篇,获99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E2mail:jianfeng.gu@univ2troyes.fr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59371073);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重点项目(No.962A01202201)。 收稿日期:1999211201量。在相变量的计算中考虑了应力状态的影响,因而对上述公式进行了修正[5,6]。 212 应力场分析 对淬火过程中应力应变以及淬火后残余应力和变形的预测的准确程度与所采用的材料力学模型密切相关。目前的淬火模拟已经从原来的弹性模型改进为弹塑性模型,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加工硬化特性、塑性流动法则、屈服准则等等,通常采用Von2Mises准则、等向硬化条件和普朗特尔-劳埃斯(Prandtl2Reuss)塑性流动法则[5,6]。淬火过程中应力分析还必须考虑相变的影响,因此塑性区的处理远远较普通的应力分析复杂。总应变包括了弹性应变、塑性应变、热应变、相变应变和相变塑性应变等多项。 213 复杂淬火操作的模拟以及非线性处理 淬火过程的模拟涉及多因素非线性问题,因为界面换热系数、钢的热物性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都是温度的函数。相变潜热的引入更使问题变成高度非线性。实际生产中常遇到一些复杂的淬火操作,例如预冷淬火、控时浸淬、双液淬火、间歇淬火以及淬火2自回火等,都属于界面条件剧变的冷却过程,本文用下述方法处理:①模拟过程中,不同的冷却阶段调用不同的换热系数与温度的函数;②采用改进的增量迭代法处理非线性问题;③在边界附近采用较密的有限元网格;④在不同的冷却阶段,根据冷却速度的大小调整计算时间步长。3 借助于计算机模拟进行热处理虚拟生产试验 计算机模拟技术不仅有强大的计算功能,而且可以显示任意时刻工件内任意截面上的温度场、组织分布和应力场,能使操作者观察到各种等值面(温度值、应力值、应变值、组织分布

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模拟230

[模拟] 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模拟230 选择题 第1题: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 A.计算机中使用最广的应用软件 B.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核心 C.微机的专用软件 D.微机的通用软件 参考答案:B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系统性能检测、实用工具软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操作系统。 第2题: 已知“装”字的拼音输入码是“zhuang”,而“大”字的拼音输入码是“da”,它们的国标码的长度的字节数分别是( )。 A.6,2 B.3,1 C.2,2 D.4,2 参考答案:C 国标码中每个汉字都是用两个字节,不管汉字的形状及拼写。 第3题: 下列的英文缩写和中文名字的对照中,错误的是( )。 A.CPU——控制程序部件 B.ALU——算术逻辑部件 C.CU——控制部件 D.OS——操作系统 参考答案:A CPU为中央处理器。 第4题: 在计算机网络中,英文缩写LAN的中文名是( )。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无线网 参考答案:A WAN为广域网,MAN为城域网。 第5题: 在标准ASCII码表中,根据码值由小到大的排列原则,下列字符组的排列顺序是( )。 A.空格字符、数字符、小写英文字母、大写英文字母 B.数字符、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空格字符 C.空格字符、数字符、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 D.数字符、小写英文字母、大写英文字母、空格字符 参考答案:C ASCII码编码顺序从小到大为:空格、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第6题: 根据数制的基本概念,下列各进制的整数中,值最小的一个是( )。 A.十进制数10 B.八进制数10 C.十六进制数10 D.二进制数10 参考答案:D 8进制10是十进制的8,十六进制的10是十进制的16,二进制的10是十进制的2,所以选D。 第7题: 电子数字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 )。 A.辅助制造工程 B.过程控制 C.信息处理 D.数值计算 参考答案:D 计算机问世之初,主要用于数值计算,计算机也因此得名。 第8题: 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也应以“预防为主”。下列各项措施中,错误的预防措施

全国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真题及答案

2016年9月全国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真题 试卷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每秒可完成大约_C_____次加法运算。 A.50 B.500 C.5000 D.50000 2.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__B____。 A.源程序 B.机器语言程序 C.高级语言程序 D.汇编语言程序 3.目前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冯·诺依曼提出的__A____原理。 A.二进制数 B.布尔代数 C.开关电路 D.存储程序 4.微型计算机的分代是根据___C___划分的。 A.体积 B.速度 C.微处理器 D.内存 5.用计算机管理图书馆的借书和还书,这种计算机应用属于___B___。 A.科学计算 B.信息管理 C.实时控制 D.人工智能 6.高级语言程序的编译执行方式是______。 A.逐条语句,边解释边执行,即解释一条语句就执行一条语句

B.将整个程序编译完成后再执行,且不生成目标程序 C.将源程序编译成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执行,生成并保留目标程序 D.将整个程序解释完毕再执行,且保留解释结果 7.在计算机中,1KB等于______。 A.1024B B.1204B C.1402B D.1240B 8.在下列设备中,______不能作为微型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A.ZIP B.CRT C.LQ-1600K D.扫描仪 9.在计算机中BUS是指______。 A.总线 B.基础用户系统 C.大型联合用户 D.公共汽车 10.主机箱上“RESET”按钮的作用是______。 A.关闭计算机的电源 B.使计算机重新启动 C.设置计算机的参数 D.相当于鼠标的左键 11.运算器一次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最多位数,被称为______。 A.字长 B.主频 C.存取周期 D.运算速度 12.微型计算机又被称为______。 A.工作站 B.个人计算机 C.服务器 D.终端

奥鹏作业《冶金工程计算机控制与仿真》在线平时作业1

20秋学期《冶金工程计算机控制与仿真》在线平时作业1 如图为一个加热器控制系统,通过将进料与蒸汽进行换热达到对物料进行加热的目的,希望出料温度恒定。其中已知进料流量为最主要的干扰,有人据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控制系统。这是一个()。 选项【A】:前馈控制系统选项【B】:反馈控制系统选项【C】:闭环控制系 统选项【D】:单回路控制系统正确选项:A 闭环控制系统是根据___________信号进行控制的。 选项【A】:被控量选项【B】:偏差选项【C】:扰动选项【D】:给定值正确选项:B 在仿人智能控制中,选误差e为输入变量,( )构成了一个新的描述系统动态过程的特征变量。利用该特征变量的取值是否大于零,可以描述系统动态过程误差变化的趋势。 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正确选项:B 下列控制系统中,()是开环控制。

选项【A】:定值控制系统选项【B】:随动控制系统选项【C】:前馈控制系统 选项【D】:程序控制系统正确选项:C 过渡过程常出现如下几种形式: ①非振荡衰减过程 ②衰减振荡过程 ③等幅振荡过程 ④发散振荡过程 ⑤非振荡发散过程 其中,属于稳定过程的有()。 选项【A】:①③选项【B】:②④选项【C】:③⑤选项【D】:①②正确选项:D 单纯的前馈调节是一种能对()进行补偿的控制系统。 选项【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选项【B】:被控变量的变化选项【C】:干扰 量的变化正确选项:C 从模糊控制查询表中得到控制量的相应元素后,乘以量化因子即为控制量的变化值。 ( ) 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正确选项:A 相同的温度下,所有种类的热电 偶都产生相同的热电势。() 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正确选项:A 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物料 流量一般选为主流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