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课堂演练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课堂演练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课堂演练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课堂演练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5课戊戌变法

1.“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的“大梦之唤醒”表现为( )

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运动

B.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富强

C.暴露清政府的腐败,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D.认识到日本的先进,大批知识分子赴日留学

解析:甲午战败,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当时的呼声。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领导维新变法运动。

答案:A

2.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 A.洋务派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D.顽固派

解析:材料体现号召商战,争夺利权。主张商战,挽回利权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答案:B

3.19世纪末,某组织的章程开宗明义地提出:“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该组织最有可能是( )

A.兴中会B.保国会

C.强学会D.同盟会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故开斯会以冀保全”。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救亡团体保国会,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答案:B

4.戊戌变法法令中哪一措施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本,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

A.裁撤冗员B.裁汰绿营

C.废除八股取士D.裁撤闲散衙门

解析:八股取士制度是旧时守旧迂谬的文人可以加官晋爵、光宗耀祖的根本,废除了这个制度,就造成一大批守旧势力看不到前途,故起来反对新政。

答案:C

5.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活动,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完整、准确地理解维新变法的爱国启蒙作用。然后,结合相关知识点,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B

6.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图1 《马关条约》的签订图2 “公车上书”题名记

图3 瓜分中国漫画

请回答:

(1)图2反映的事件与图1是什么关系?

(2)图3反映了什么问题?此后,康、梁维新派是怎样推动维新运动发展的?

(3)上述信息说明维新运动首先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解析:本题为图片材料题,要结合时代背景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根据问题要求组织答案。第(1)问考查民族危机与维新思潮演变为政治运动的关系。第(2)问围绕瓜分狂潮和维新运动的开展来组织答案。第(3)问结合时代背景和材料分析维新运动的性质。

答案:(1)《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引起反响,康梁发动各省举人“公车上书”。

(2)问题: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推动: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推行维新变法,康有为三次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施政纲领,组织救亡团体——保国会。

(3)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1.百日维新期间没有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维新派( )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些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解析:这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反映了他们不敢彻底与封建制度决裂,以此来减少变法的阻力。

答案:D

2.在维新运动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人考究较勤,故可以补我所未及。”这反映了光绪帝( ) A.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C.变更国体的主张D.主张大兴民权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光绪帝的目的是向西方学习,所以B项正确。光绪帝支持变法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因此不会变更国体和大兴民权,所以C、D两项说法错误。A 项从题干中无法得出。

答案:B

3.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梁维新派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变法维新,其主要贡献是( )

A.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B.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C.明确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方针

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比较能力。关键是注意题干“突破”二字。维新派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局限,要求改革封建政治体制,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

答案:A

能力提升

4.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梁维新派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变法维新,其主要贡献是( )

A.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B.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C.明确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方针

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比较能力。关键是注意题干“突破”二字。维新派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局限,要求改革封建政治体制,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

答案:A

5.面临瓜分大祸的严重民族危机,康有为的活动有( )

①《应诏统筹全局折》②成立保国会③帮助光绪帝推行变法④写了著名的《变法通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的主要活动。①②③都是其活动;④中的《变法通议》是梁启超的作品,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答案:D

6.“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C.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

D.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

解析:百日维新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鼓舞欢蹈”是他们备受鼓舞的体现。

答案:B

7.维新运动在19世纪末能够取代洋务运动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革命思想还没有广泛传播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光绪帝进行变法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解析: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为新的政治力量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答案:D

8.“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起了重要思想启蒙作用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讲的是一千三百多名举人在1895年甲午战败后公车上书的情形,它留下的“现代化”运动指的是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功绩在于思想启蒙。

答案:D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今天下之治之不举,由教学之不修也。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1898年康有为《请开学校折》材料二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则其教法亦当不同……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成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份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

——1898年5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

《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材料三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康有为的观点。结合所学,分析提出此观点的国内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教法”及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戊戌变法期间除办京师大学堂以外的教育措施。

(4)上述材料体现了维新派一种怎样的追求?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可知其主要观点是日本战胜中国主要因为教育先进;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背景根据材料所述的时间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成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可知是将中学与西学相结合。根据材料二中的“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等信息可知其目的是培养人才和开启民智。第(3)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4)问综合上述三个材料可以看出,维新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2011.06.12 1、“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主要是由于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历史的融合、统一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以下历史事件和现象,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是 A、明朝时期中国人的食谱发生了变化 B、欧洲市场上出现了烟草、可可等新的商品 C、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岩 D、欧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时期“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开展 4、对于哥伦布到达美洲,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和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观点的是 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 C、证实了“地圆说” D、找到了“无主地” 5、《青年博览》2008年11月上半月刊有一段话:“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呼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 B、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 C、工业革命的成果随着哥伦布手扩展到美洲 D、美洲的传统社会随哥伦布遭到灭顶之灾 6、某同学正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8、某班同学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下列提出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 C、其目的是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9、对下图中b处对应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这一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②石油的 利用促进了内燃同、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 联系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市、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巾人中囤,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人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表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①使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开始改变②使中国传统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③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④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的经济状况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是 ①资金少②规模小③技术力量弱④具有分散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 D、①②③ 1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 戊戌变法岳麓版习题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近年来,许多史学家在研究戊戌变法时,认为康有为依靠光绪帝进行变法,反映出他具有高超的政治艺术。所谓“高超”应是指这种方式有利于( ) ①减少变法阻力②弥补资产阶级力量的不足 ③获得列强的支持④取得顽固派的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内容基本相同,但是结果却相反,下列原因中不包括( ) A、新兴阶级力量的强弱有关 B、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C、群众发动的程度与领导的强弱有关 D、皇帝(天皇)是否支持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 ) A、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B、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 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 D、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 )①解放思想②建立社团③兴办学堂④创办报刊⑤提倡女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海国图志》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近代,康有为将《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传统句读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引起了思想界不小的震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侧面反映了文言文不加标点容易引起歧义的局限性 B、体现了康有为借传统儒学阐述政治主张的思想特点 C、表明了资产阶级有启发民智以推进民主的思想认识 D、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在当时已经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世界古代文明尔雅答案

世界古代文明尔雅答案 1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 A、爱星觉罗·福临 B、爱星觉罗·载淳 C、爱星觉罗·溥仪 D、爱星觉罗·弘历我的答案:C得分:分 2 以法老时代的终结为标志,古埃及文明截止于以下哪一年:() A、公元前252年 B、公元252年 C、公元前525年 D、公元525年我的答案:C得分:分 3 以下哪一项是欧洲文明的摇篮:()A、古巴比伦和古印度 B、古巴比伦和古罗马 C、古希腊和古印度 D、古希腊和古罗马我的答案:D得分:分 4 根据文字学的划分方式,古埃及象形文字属于图画文字。() 我的答案:√得分:分 1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一组反应是对古埃及纸和古中国纸的正确描述:()A、量子反应和引力反应 B、引力反应和量子反应 C、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 D、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 我的答案:C得分:分

2 罗塞塔石刻是哪一国家首先发现和挖掘而出的着名文物:() A、埃及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的着名历史人物。()我的答案:√得分:分 4 稻草是古代中国纸张制作唯一的原材料。() 我的答案:×得分:分 1 罗塞塔石刻上记载的文字字体不包括()。 A、古印度文 B、古希腊文 C、古埃及文 D、通俗体文字 我的答案:A得分:分 2 以下哪一项是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主要使用的文字:()A、古埃及文 B、古巴比伦文 C、古印度文 D、古希腊文 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以下哪一位着名人物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A、柏拉图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托勒密我的答案:C得分:分 4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埃及文明的着名神话故事。() 我的答案:×得分:分 1 根据雅思贝尔斯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世界最早的轴心时代:()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玛雅 D、古希腊 我的答案:C得分:分 2 一项不属于楔形文字:() A、赫梯文 B、亚述文 C、苏美尔文 D、腓尼基文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英语直接起源于拉丁语系的罗曼语族。() 我的答案:√得分:分 4 《薄迦梵歌》是古罗马时期的名着。() 我的答案:×得分:分 1 根据恩格斯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原始社会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A、栖息环境 B、饮食偏好 C、行走方式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教师用书: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12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课标要求]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 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 的作用。3?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4?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 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目标导航]1?了解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说明改革的必要性。(重点)2?从近代化的角度把握改革的内容和影响。(难点) 自主當习▼基础知识,吧 ' 一、克里木战争和变革的呼声 1. 克里木战争 (1) 战争目的:俄国与英、法瓜分和争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溃产”的斗争。 ⑵战争进程 ①1853年,俄国以保护生活在土耳其的东正教徒为名,对土耳其发动战争。 ②1854年,法国和英国加入土耳其一方作战,战争转到俄国的克里木半岛进行。 ③英法联军攻占俄国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战败。 ④1856年,俄国被迫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⑶影响: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4)失败根源:落后的农奴制。 ①农奴制下,农奴劳动积极性低。农奴被地主所占有,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从事徭役;地主对农奴拥有家

长式的“保护”责任,甚至可以买卖农奴。 ②农奴制下,农业耕作方式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生活贫困;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不求进取。 ③19世纪中期,农奴制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2. 变革的呼声 (1) 十二月党人:1825年12月,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起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 (2) “知识分子”群体: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为代表,揭露和抨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 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3) 亚历山大二世的准备:主持成立“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发起酝酿农奴制改革的“大讨论”。 [思维点拨] 1. 克里木战争是一场局部的国际性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各有其如意算盘,但战争结局是俄国战败,说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之间是无法抗衡的,战争加剧了俄国社会矛盾,证明了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 2. 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二、“解放”法令 1. 措施: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2?主要内容 (1) 政治上: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 (2) 经济上: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3?局限性 (1)农民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⑵虽使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又受到村社的束缚。 4.结果 (1) 由于“解放”法令与农民的要求相差太远,各地发生了严重的农民暴动,受到政府的严厉镇压。 (2) 激进知识分子对改革深感失望和不满。 [易错提醒] 1. 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主要目的是缓解社会矛盾,发展经济。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汇编:专题二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专题二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考纲要求】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4、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5、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将世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西欧国家通过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原料和广阔 的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前提。 3、两次工业革命后,亚、非、拉美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终于形成。 4、单元线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曲折发展。 ◇【知识整合】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开辟瓣航路的背景: (1)、必要性(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欧洲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动机); ③、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④、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⑤、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一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 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条件):①、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②、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过程: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暴风角); ②、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直达印度; ③、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讲学案

第六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分析解读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古老的中国发生巨大变化,开始向近代社会缓慢转型。 就命题规律而言,有以下特点:(1)从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2)从内容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 动、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等均是高考重点。(3)从形式看,多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加以考查。⑷从难易度看,政治部分相对简单,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等经济部分难度相对较大。 从备考的角度,有如下建议:(1)用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从新的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事件 , 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2)注意归纳单元特征,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命题探究

五年高考 考点一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1. (2017天津文综,5,4分)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 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 ,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 ,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 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 A ?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 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 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 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答案 C 2. (2017江苏单科,6,3分)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 ,官犹诩诩自 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答案 D 3. (2016江苏单科,6,3分)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 ,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 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 ,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 是() A. 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 基督教平等思想 C. 《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 “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 D 4. (2015安徽文综,15,4分)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 ,在那 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 ,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 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B o 命題技巧 试聽母洋务企业产踊出11視的喪化 为取廉”樽賁禪强适动的发腿“ ?能力宴求 雀廟解谀材刪當2,调功诽芳企业礙 腫的棚关加识.说喇材料屮的出.址现 彖并蘇释尺实质:. ?命趙规律 1 一近代中幅经济站构的变功圧裔芋常 考点之-,通曲考杏晚暗婭济结枸陛 优的原因*去现、荻加讐,时械龊5( 本上义的曲折爲罐也案打渉茂。 £爭妾舉氏:进禅越村非选澤题柿有 茹股q 常常以文字史料址鑫1#境.戍 活运用圉表幣塢書考克? 3出值:轴4“対九 ?审題结果 洋务佚业輕热确轻对欝务运曲的世啊 ?易错提醍 餐注童从材料屮得山结论.不嗚主 畑断U o 樓心巻点 近比中国 鉅济站构的 懂动——洋务运戍 ?关联知识 洋务厳创冉的近优工业尤其凰民用工业, ?+ I -良戍利拥、市场为%iL 祥务运动 便中国迈thfiE 牴此前第一库。 ?解题思路 分靳材科屮視酚聲化,联索经 挤学常识解罄a 开平煤献正式投产吋+ 土煤在園内从 一个通商口栉裝蝸到另一个適商可K 卸货,须耀纳出「1税和复进H 税.毎 ni 税金达】筒以上,比洋煤进口税鄴?I 余1乳、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 廉擁盹减片」铁"这一 , A 脯强r 睜务旅兴jn 茁业也值心 u 加强r 对开平煤旷的骨理 心舉脱了和慚对煤扩业的酬' ’探吐了煤矿业榻健医匪 *蔓”即闺产雜 砕會龜蠹韭耗變兀重 範更观鉄靖创扌錘业嶽苹 範芟减益荒爭4■加殛"幣AT 傷札丁 ” 一圈在爭畚史実 匪4血很定左麻崔參書閒泰怨盘边柱卑” 範英观脂缶址悔赫儒焙呉M 城再 中试題斛札| - 罄益A 解折:方送-直选法 据埋「对料可和,土煤税宝不利于煤矿业的盂展以矗T 列强煤矿企业的竟令,夢鸿吐赛碟降低开甲煤旷所产之 煤的阳口税”有利于减轻黴摊空业的负报.-定程攬上加昴了洋务据天删业的停MZ 故迭A 坝n 池二推除眩 材料菲低现对幵平操虻啊恃理+攜除u 项;降低开Yser 的上煤出门税.一建Kffit 达削了 “井诈-耐之利”的 目的,何不能说明近代中国按脱了列强时煤矿业的控制,排除穴;咆題严材料术体见 脚驚答案为卫L (2017^ 标 I , 28,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997 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 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 [1] 。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 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 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2] ,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来“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有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结合近几年教

2017年年尔雅通识课 世界古代文明 期末答案

选择题 1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的古犹太国是以下哪一种制度的国家:()(1.0分)1.0 分A、 世袭君主制国家 B、 君主立宪制国家 C、 城邦民主制国家 D、 军事独裁制国家 我的答案:A 2以下哪一项是古埃及宗教的起源:()(1.0分)1.0 分 A、 植物崇拜 B、 偶像崇拜 C、 祖先崇拜 D、 动物崇拜 我的答案:D 3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前三头联盟”:()(1.0分)1.0 分A、 庞培 B、 恺撒 C、 克拉苏 D、 汉尼拔 我的答案:D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1.0分)1.0 分 A、 工具的产生 B、 战争的产生 C、 阶级的产生 D、 父系氏族的产生 我的答案:A 5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古埃及与以下哪一个国家频繁发动战争:()(1.0分)1.0 分A、 印度

殷商 C、 赫梯 D、 玛雅 我的答案:C 6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以下哪一时期的建筑:()(1.0分)1.0 分 A、 古王国时期 B、 中王国时期 C、 新王国时期 D、 马木留克时期 我的答案:A 7在两河流域的范围之内,以下哪一时期的文明具有最高的建筑水准:()(1.0分)1.0 分A、 赫梯 B、 古巴比伦 C、 新巴比伦 D、 腓尼基 我的答案:C 8现存的古巴比伦城门被以下哪一国家挖掘和收藏:()(1.0分)1.0 分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我的答案:C 9以下哪一项不是罗马成功崛起的因素:()(1.0分)1.0 分 A、 内部团结 B、 军事制度完善 C、 将被征服者分而治之

工业革命 我的答案:D 10根据传播的方式,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佛教三大流派:()(1.0分)1.0 分A、 汉传佛教 B、 南传佛教 C、 日本佛教 D、 藏传佛教 我的答案:C 11胡夫金字塔是埃及历史上哪一时期建造的法老陵墓:()(1.0分)1.0 分A、 古王国时期 B、 中王国时期 C、 新王国时期 D、 马木留克时期 我的答案:A 12以下哪一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法书:()(1.0分)1.0 分 A、 《十诫》 B、 《因明》 C、 《八章书》 D、 《奥义书》 我的答案:C 13“奥古斯都”月是指以下哪一月份:()(1.0分)1.0 分 A、 3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 我的答案:C 14根据犹太人的神话,击败歌利亚的是()。(1.0分)1.0 分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教案岳麓版选修1

第九讲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掌握维新思想的发展情况;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了解“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等事件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分析19世纪末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与本课知识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期中国所而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维新思想内容和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一思想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 1.戊戌变法的背景。 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2.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实质。 授课时间:2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教学主题: 一、变法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5.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政治团体的建立。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一)开始:“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后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二)发展: 1.变法宣传: ①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后改为《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②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③创办学堂: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 影响: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2.施政纲领:1898年,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 3.组织机构:保国会。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影响: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三)高潮:百日维新(措施)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2.目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专题二 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专题二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考纲要求】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4、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5、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将世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西欧国家通过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 金、原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前提。 3、两次工业革命后,亚、非、拉美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终于形成。 4、单元线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曲折发展。 ◇【知识整合】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开辟瓣航路的背景: (1)、必要性(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欧洲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动机); ③、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④、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⑤、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一人文主义鼓励冒险、 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 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条件):①、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 理知识的提高);②、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过程: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暴风角); ②、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直达印度; ③、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影响 (1)、对世界:①、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对欧洲:①、欧洲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

扎实做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扎实做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以往历史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是历史课由于被学生认为是实用性差和内容偏多,而排在最不愿意学的课程的第三位。二是在喜欢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中,历史课靠后。三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与现实结合得不太紧密”,教学内容离他太遥远,如《中国近现代史》,几乎就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而实际上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并不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全部,说明教学内容必须改革。四是多数学生认为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很一般,谈不上趣味性,也说不上特别枯燥”。五是大部分学生反映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以讲授为主,多数学生反映喜欢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大多数学生要求自我参与,说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六是多数学生认为目前自己学习历史课程的主要方式“以背诵记忆史实为主”,说明学生学习方式必须改革。七是多数学生认为现在的考试方式只能“部分反映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应是试卷考试与其他方式相结合,说明评价测量的体制必须改革。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可能存在的优缺点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国家研究制定

的新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研究史观也首次采用文明史观,文明史观则是反映了我国历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课标历史教材的三个必修模块,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六个选修模块也主要是针对文明史相关问题的。教材的一些具体内容,也都不同程度的渗透了这一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程在使用中也可能出现一些缺点:一是理论性太强,缺乏感染力;二是教材内容多,容量太大,课堂教学处理困难,且主线不突出;三是有些内容未能完全达标,例如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只是轻描淡写,对国际不同力量的联合,对广大华侨的经济援助等内容只字未提;四是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五是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而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时间很有限,上网查阅的条件并不具备。 三、高中历史新课改下教学可能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时间不足。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师生平等交往,教学互动,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课堂气氛。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往往由于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过多的内容与有

尔雅《世界古代文明》期末考试(推荐文档)

世界古代文明陈仲丹 《世界古代文明》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伯罗奔泥撒战争时期,战争双方各自建立了哪一组同盟关系而相互抗衡:(C) A、商邦同盟和以撒同盟 B、轴心同盟和腓尼基同盟 C、伯罗奔泥撒同盟和提洛同盟 D、开罗同盟和特洛伊同盟 2 以下哪一项是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时雅典政府公布的罪名:(A ) A、毒害青年和毒神 B、叛国和谋反 C、逃税和走私 D、谋杀和逃匿 3 以下哪一位著名人物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C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托勒密 4 以下哪一项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分裂的主要原因:(C ) A、教育 B、地理 C、宗教 D、经济 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古希腊文明的发展阶段:(D) A、爱琴文明时期 B、荷马时代 C、古典时代 D、埃及化时代 6 以下哪一国王在位时期两河流域文明占领了古代以色列:(B) A、辛那赫里布 B、亚述巴尼拔 C、提格拉特帕拉萨尔 D、吉尔伽美什

7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是《生物进化论》和《人类的起源》的作者:(C) A、孟德尔 B、欧立希 C、达尔文 D、巴斯德 8以下哪一项不是印度耆那教派的教义:(D) A、苦行 B、灵魂解脱 C、非暴力 D、一神论 9 以法老时代的终结为标志,古埃及文明截止于以下哪一年:(C) A、公元前252年 B、公元252年 C、公元前525年 D、公元525年 10 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古埃及与以下哪一个国家频繁发动战争:(C) A、印度 B、殷商 C、赫梯 D、玛雅 11 在罗马扩张和崛起的过程中,意大利哪一地区首先被罗马统一:(C) A、南部 B、西部 C、北部 D、东部 12 以下哪一项不是罗马成功崛起的因素:(D) A、内部团结 B、军事制度完善 C、将被征服者分而治之 D、工业革命 13 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是在以下哪一国家发现的著名史前岩画:(C) A、葡萄牙 B、卢森堡 C、西班牙 D、意大利 14 希伯来文是以下哪一古代民族的语言:(A )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 戊戌变法岳麓版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岳麓版知识点练习二十五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 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 B、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 C、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准许民间创办报馆,鼓励私人办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 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英、日等国都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A、帮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推翻慈禧太后的统治 D、与他国争夺在华的利益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是( ) A、列强掠夺中国高峰时的产物 B、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内容 C、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D、中国已被肢解的具体表现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热衷于“大誓群臣”,为此一再拟疏上奏,却没有想到要从京都至各省分批召集官绅,讲习新法,以理服人,减少阻力。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维新思想的影响极其深远 B、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发生变化 C、康有为反对改革集权体制 D、社会变革需要重视思想启蒙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今天北京菜市口是繁荣祥和的,而1898年北京菜市口却承载了一段悲痛的历史。刽子手操起屠刀,戊戌六君子的鲜血染红了他们脚下那片多灾多难的大地。他们生命的终结宣告了戊戌变法的悲壮失败。那波澜壮阔的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是( ) A、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C、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的策略不当 D、旧势力的阶级根基很深厚 【答案】: 【解析】:

世界古代文明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
1
罗马人自称是特洛伊人()的后代。
?
A、
普里阿姆
?
B、
卡珊德拉
?
C、
潘修斯
?
D、
阿涅阿斯
我的答案:D
2
皇帝尼禄的老师是()。
?
A、
西塞罗
?
B、
琉善
?
C、

塞涅卡
?
D、
波菲利
我的答案:C
3
马萨达城堡是多少年前犹太人在罗马人进攻下坚守最后的一座壁垒?()
?
A、
1000 多
?
B、
1500 多
?
C、
1800 多
?
D、
2000 多
我的答案:D
4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法书是()。
?
A、
《八章书》
?
B、

《德文尼纸草》
?
C、
《莱茵德纸草》
?
D、
《法尔西文法》
我的答案:A
5
阿尔塔米拉洞穴是 19 世纪哪国人发现的。()
?
A、
美国
?
B、
英国
?
C、
法国
?
D、
西班牙
我的答案:D
6
希腊化时期,马其顿国王()征服了古希腊各城邦。
?
A、

卡拉努斯
?
B、
科伊诺斯
?
C、
腓力一世
?
D、
亚历山大
我的答案:D
7
希腊化时代最大的文化中心在()。
?
A、
雅典
?
B、
亚历山大城
?
C、
巴比伦
?
D、
马其顿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单元练习卷: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政府曾经大力推行官营工业建设,动用国家力量尽快完成工业化。结果造成政府财政恶化,贸易逆差严重,货币贬值。日本政府对此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土地私有制,增加国家农业税收入 B.政府增加官办企业拨款,扩大经营规模 C.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取代传统手工业 D.将大量官办企业以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 2.有同学按照时序整理了19世纪下半叶部分国家的重要文献(见下图)。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 ) A.《法国民法典》B.《共产党宣言》 C.《大日本帝国宪法》D.《钦定宪法大纲》 3.“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这段话出自谁之口( ) A.亚历山大二世 B.日本明治天皇 C.清朝光绪皇帝 D.德国威廉二世 4.19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俄国和日本为摆脱落后境地都进行了改革。这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有( ) ①废除农奴制度②设立议会机构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挽救民族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剑桥欧洲经济史》一书中写道:“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这一天颁布的“二一九法令”() A.废除了臭名昭著的农奴制度 B.规定没收地主土地转归农民

C.主要由俄国的资产阶级制定 D.为俄皇签署,具有封建性质 6.如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 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7.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曾发表对穆罕默德·阿里的看法:“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帕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 ) ①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严重威胁英国的殖民利益 ②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③从英国前往印度,走陆路比走海路更加便捷④穆罕默德·阿里性格暴躁,仇视西方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8.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进步之处突出表现在(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改革了政治体制 C.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科技D.铲除了马木路克的威胁 9.教育寄托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下列19世纪的改革中体现变革传统教育的是( ) ①戊戌变法②俄国1861年的改革③明治维新 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某班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为论据,可以拟定的论题是( ) A.近代工业与文明开化 B.中央集权与封建割据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课时2

§课题《 工业文明的崛起》序列号 18 【班级 姓名 学号 】 【编制:高立涛 审核 李方英 包组领导签字: 使用时间 5-15 】 一、选择题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回答1—5题。 1.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到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西、葡殖民扩张 C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黑奴贸易 2.下列哪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发现了好望角( ) A .达·伽马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迪亚士 3.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 A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B .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C .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 D .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受到严重冲击 4.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 A .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 .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 .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 .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5.原产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等农作物,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A .郑和下西洋 B .世界人口的流动 C .工业革命的进行 D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请回答6~7题。 6.17世纪的荷兰(或荷兰人)被称作“海上马车夫”,主要是因为1 7世纪的荷兰(或荷兰人)有( ) A .众多商船出人世界各地,贩运商品,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 B .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C .赢得了国家独立 D .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7.下列关于早期殖民侵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手段是赤裸裸的抢劫 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全面肯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工业革命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请回答8~13题。 8.促使以下交通工具出现重大变革的分别是 ( ) A .蒸汽机、电动机 B 电动机、蒸汽机 C 电动机、内燃机 D .蒸汽机、内燃机 9.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 .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 .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10.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 .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 .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1.促使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度再到大企业演变的根本动力是( ) A .工业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世界市场扩大 D .殖民扩张 12.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其特征是( ) A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 .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C .垄断组织控制生产和销售 D .跨国公司纷纷成立 13.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 径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④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威逼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请回答14题。 14.鸦片战争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这种状况直接表明( ) A .东南沿海的商品经济日益萧条 B .外国的洋纱洋布质量优于中国的土纱土布 C .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D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请回答15~18题。 15.以下企业中性质完全不同于其他三者的一个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C .开平煤矿 D .上海发昌机器厂 16.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1913年)不能说明( ) A .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B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 .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D .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17.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有( ) ①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乐于投资 ②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 ③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④封建帝制被推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民国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其原因不包括( ) A .国民党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 B .官僚资本的压迫 C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 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通讯、交通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请回答19~20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