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1、我们的祖先大约在黄帝时已开始向文明时代过渡。从夏代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商和西周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2、(理解)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除了使用国家机器外,还把原始的宗教迷信加以改造,使它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夏代的统治者已利用宗教迷信和天命论来欺骗人民了。到了商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王权的加强,奴隶主贵族便按照地上最高统治者的模样,炮制了一个他们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主宰,编造了政权神授的谎言,说“帝立子生商”。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上帝的意志和命令呢?其办法是通过“卜筮”。“卜”“筮”都是一种预测吉凶祸福的迷信活动。西周统治者承继了商奴隶主贵族祭天祀祖、敬事鬼神和政权神授的思想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之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永恒性,又提出了“德”和“以德配天”的理论,《尚书召告》说“惟天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3、(小题)周朝奴隶主所谓的“德”,其具体内容是:一是“敬天”,二是“保民”,三是“孝祖”。

4、中国古代哲学的真正诞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阴阳说和五行说,早期的阴阳说可以追朔到《易经》。现存《周易》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所谓《经》,另一部分是所谓《传》,记录了后人对卦辞和爻辞的各种解释和理论上的发挥。

5、《易经》大概是在殷周之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卜筮记录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而编纂成的一本书,以供人们卜筮时参考。《易经》64卦是由八卦重叠组成的,而八卦又是由“一”“一一”两个符号排列组合而成。《易经》中包含有由对立而引起变化和“物极必反”的思想。如乾()卦。泰()卦,九三爻卦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把互相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指出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早期五行说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篇。《洪范》说:“五行。”水、火、木、金、土。

6、阴阳说和五行说在西周时期又有了发展?

A 、周幽王时,伯阳父曾用阴阳二气失调来解释地震现象。B、西周末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并且土是其中最基本的,表明史伯已初步意识到了土地是人类一切财富的最基本的自然条件。总之,早期的“阴阳”“五行”说的产生和初步的发展,是与当时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状况相联系的,正是这些关于昼夜、寒暑变化的知识,对于地势阴阳的观察,以及对于人分男女、畜有雌雄、数有奇偶的认识等等,使得人们能够概括出早期的阴阳学说。同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人们日益认识到水和土的重要性;殷周之际,实际上已广泛利用水、火、木、金、土等物质材料于生产,并对他们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产生早期的五行说也不是偶然的。

7、春秋战国时期哲学论争中的中心——“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大变动的时代,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变革是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随着新的封建主开垦的私田的规模越来越大,并越来越激烈地与奴隶主贵族争夺劳动力。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这就使土地私有合法化,标志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上层建筑也相应地发生了变革。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正是当时经济基础的变化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制定了新的法律条文,并将这些条文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就是“铸刑书”。晋国叔向曾写信表示反对铸刑书,这就是“礼法”之争。“礼法”之争与“古今”之争相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今”“礼法”之争,是当时整个政治思想领域斗争的焦点,文化思想上的百家争鸣首先就是围绕着这个焦点而展开的。

8、(小题)孔子、墨子等人都是属于士阶层,他们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大兴私人讲学之风。

9、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争论的中心是“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

随着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崩溃和瓦解。“天命”鬼神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打击,西周末年以来形

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无神论思想,到了春秋时期,就有不少人从理论上批判宗教天命论。周内史叔兴却说:“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在叔兴、藏文仲眼里,根本不存在神,他们把人事和自然现象分开来,并从自然界内部寻找原因来说明自然现象的变化,这是明显的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如子产就明确主张无神论。子产驳斥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史墨说:自然界的事物都有“陪贰”“妃耦”。他认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史墨认为这种对立双方的转化是“天之道也”,这样就从哲学高度对那种主张奴隶制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作了有力批判。到春秋末和战国时“天人”关系的争论更加活跃了。孔子虽然相信天命,但很注重人为,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孟子的态度和孔子相近,但更崇尚人为,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老子和庄子认为人应该顺从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的消极态度,强调“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既把“天”看作是“行有常”的自然界,又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对先秦“天人”只辩作了总结。

“ 名实”之辩也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哲学论争。春秋末期随着旧制度的崩坏,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孔子提出“正名”,他说:“政者,正也”。又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张按照周礼规定的等级名分来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他还说“名失则愆”,认为社会的混乱是由“名”“实”的混乱所引起。孔子用名称或概念去规定客观实在,把概念说成是第一性的,把客观实在说成是第二性的,这显然是一种先验论的观点,而墨子是第一个明确把“名实”关系作为哲学问题提出来的哲学家。他说:“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客观实际),认为只有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认识事物。老子否定名称概念能正确反映实在。庄子继承了老子思想,认为“名者,实之宾也”名是从属于实,由实派生的,不能完全符合“实”,后来名实问题又发展为逻辑问题的争论,名家

名家惠施主张“合同异”。公孙龙主张“离坚白”,对名实关系作了不同方面的考察,尔后,后期墨家建立了形式逻辑体系,荀子对名实之辩作了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争论并不只是“天人”“名实”问题,其它如“形神”关系,“言意”关系,“理气”关系,“道器”关系,“有无”“动静”等问题都已经提出来了,但这些问题都没有充分展开。10,孔子祖先是宋国的没落贵族,幼年生活贫贱,地位低微,晚年回到鲁国,专力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

11、孔子作为一个政治思想家,他对当时政治思想斗争的中心问题——“古今”“礼法”之争,是站在没落奴隶主阶级立场上主张尊古、复礼的。他标榜自己“信而好古”,主张“为国以礼”,所谓“礼”就是“周礼”,即西周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和各种礼节仪式,中心是奴隶制的宗法等级制度。

孔子的这种以名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但是,孔子并不是一个顽固派,他在从根本上维护奴隶制等级制和伦理规范的前提下,A、主张作一些局部的改良。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即在维护周礼亲亲的原则下,用“贤贤”作补充,把有能力的人要放到领导地位。其次,B,孔子提出对劳动者要宽大一点,实行德治教化与政令刑罚相结合的方针。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还把礼和“让”联系起来,主张“以礼让国”。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这些都表现了某种妥协和调和的精神。C、再次,对周礼的修正,补充和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在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上,他认为只有把“仁”作为“礼”的基础和内容,才能使当时已经流于形式的礼重新发挥作用。

(他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孔子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即人人应该受教

育的主张)。

12、论述“仁”的学说

孔子贵“仁”。“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孔子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文献整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A、《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孔子首先说明了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周礼的规范。一旦做到这点,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他是仁人了。其次,孔子说明了求仁完全是自觉的,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再次,说明了求仁的具体条目,即必须在视、听、言、行各方面符合周礼,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B、孔子还把“亲亲”作为“仁”的一条根本原则。。孔子把孝第说成是人的根本。在家族内部对父兄尽孝弟,就能在政治上对君主尽贵。可见孔子提倡“孝弟”为“仁”之本。目的还是在于维护奴隶制的宗法等级制度,这也是“仁”的旧观念。不过,孔子对“仁”也灌注了新意,这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上。“爱人”自然不是爱一切人,更不是去爱奴隶。仁是君子的德性,小人是不可能有仁德的,但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孔子讲“仁”就是“爱人”,强调人道的原则,仍有进步意义。

C、孔子讲“爱人”是春秋以来重民思想的发展,在孔子看来,在天下万物中人是最重要的。“伤人乎”?“不问马”。孔子讲“爱人”虽然是有阶级性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强调人道原则,却也反映出他对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认识比以前深入了,他朦胧地看到了人的类存在,承认人的人格。

D、孔子不仅用“爱人”来解释人,而且提出“忠恕”来作为实行“仁”的途径。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是孔子的行仁之方,即用推己及人的方式来实行仁。不过,从理论上讲,孔子讲“推己及人”,实际上是以两个原则为前提:一是人道的原则,即肯定人的尊严,主张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建立爱和信任的关系,二是理性原则,即肯定人同此心,每个人的理性都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孔子强调“为仁由己”就是强调道德行为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理性)的要求。这种尊重理性的态度,在当时是新观念,对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具有破坏的作用。

孔子讲仁者“爱人” ,不仅是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同时也是“情”和“理”的统一,他认为一切符合仁的行为都是既合情又合理的。这种“情”和“理”的统一也就是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统一,是孔子“仁”的学说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他哲学中理性主义的表现。

13、“仁”与“智”并提(“仁”与“智”统一,也就是论理学与认识论的统一。)

14、在知行关系上,孔子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学而时习之”,这里的“习”字都含有践履的意思。

15、知、仁、勇在孔子看来是一个仁者的必备品质。

16、孔子尊重理性,有见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使他能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但是他又把理性原则和主观精神绝对化了,引导到唯心主义。

17、墨子名翟,当时人们把儒、墨并称为“显学”,现存“墨子”一书。墨子自称“贱人”,当过工匠,他的门徒大多来自社会下层,他们结成一个严密的团体,有严格的纪律,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墨子的思想原则。墨家学派主要代表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过程中平民和小私有财产者的利益。

18、从“古今”“礼法”之争来说,儒墨是对立的。墨子反对儒家的复古主义。对待劳动和劳动成果的态度,儒墨也是对立的。“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与其劳,获其实”就是不仁不义。在政治思想上,墨子提出“尚贤”“尚同”的主张。墨子还主张“尚同”,“尚同”也就是“上同”。“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天子又“上同于天”。在哲学上,墨子的经验论的哲学体系与孔子先验论的哲学体系也是相对立的。

19、简答、墨子兼爱思想与孔子“贵仁”思想的异同。

孔子贵“仁”,墨子贵“兼”,墨子提出“兼爱”来与孔子的“仁”相对立,“兼爱”是墨子人道观(伦理思想)的中心观念。

A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由此产生了“交相恶”的现象。墨子认为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所谓“兼相爱”,就是使彼此的利益兼而为一。就会彼此相爱,从而达到“交相利”的结果。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国家也就治理好了。

B 但是,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是不同的,一,孔子虽然也说仁是“爱人”,但却不承认奴隶或“小人”具有仁的德性。墨子认为,即使是“贱人”,实行兼爱的原则,也就是“仁也,义矣”,二,孔子讲“爱人”是有差异的,即所谓“亲亲有术,尊贤有异”,并非什么人都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却认为不应有亲疏厚薄之别,要求对待别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墨子兼爱学说所包含的这种对传统“亲亲”“尊尊”的宗法观念的批判,反映了广大平民对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度的不满。

C:不过,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也有相通之处,他们都肯定了人道(仁爱)的原则。孔子的人道原则是理性原则相联系,而墨子的人道原则却是与感性原则相结合。这是孔、墨又一不同之点。爱人如己,就是要从这感性的、肉体的要求来替人打算。因此,儒、墨关于人道原则的不同见解,也表现了感性原则与理性原则的对立。

D:墨子是把利作为人、义的内容和目的,体现了墨子的功利主义原则。在孔子那里,“义”和“利”是对立的,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一种非功利主义观点。

20、经验主义。在先秦,认识论主要是围绕着“名实”之辩而展开的。“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墨子朴素地表达了这样的一个重要思想:“客观实在是第一性的,名称、概念是第二性的,概念应该受到实践经验的检验。

21、简答:三表

关于名与实是否相符的标准问题,墨子提出“三表或“三法”来作为判断是非、真伪的客观标准。

首先,是说判断一种学说的是非真伪,必须是在历史的记载中寻找前人的经验作为根据。墨子重视历史是对的,但把历史说成是“古者胜王之事”,这就错了,因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其次,是以直接经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三,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墨子认为一种好的学说,一定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并获得好的效果。

墨子的“三表”足以说明他是个朴素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他对人们的感性经验抱着十分天真的信赖,毫不怀疑感觉能给予客观实在,肯定人们能凭经验来检验认识。但是,墨子把感性原则绝对化了,陷入了形而上学。夸大了感觉经验的作用,是一种狭隘经验论的观点。22、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老聃做过管理图书馆的官吏。《老子》包含老聃的基本思想,但成书可能在战国初期,即在儒、墨盛行之后,因为《老子》书中有些思想显然是针对儒、墨而提出的。《老子》又称《道德经》,过去流传的各种版本,都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掘出帛书《老子》甲、乙本,是迄今所见的《老子》最古的本子,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道家学派反映了没落贵族的思想意识。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一书,既批评法家的变法、革新的主张,又批评儒、墨的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对于礼,《老子》尤其反对,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对于仁义,《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把道、德、仁、义依次排了次序,在《老子》看来,只有丢掉礼治和道德仁义,才能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在“古今”之争上《老子》所持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倒退论。

《老子》哲学对儒、墨、法所持这种批评态度,可看作是对奴隶社会的自我批判,当然,它是站在没落贵族的立场上来进行自我批判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老子》的“无为而治”也是对奴隶主统治经验的一个方面的总结。“君人南面之术”后来为代表地主阶级的法家所吸取。

23、简答(或论述)老子“道”的学说。

《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

《老子》书中的“道”既是指世界的统一原理,又是世界的发展原理。

A、“道”是一个精神性的东西,它先天地而存在,是万物的根本,宗主。它不依靠外来的力量,不停地循环运动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这个东西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正是这个什么也没有的“道”却产生了天下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气在外,气之先,有一个更根本的东西,就是“道”。气是从“道”产生的,这就把精神说成是第一性的,物质说成是第二性的,颠倒了“道”和“物”的关系。“道”是超越宇宙万物的本体,但它又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现于具体事物中的“道”称为“德”,“道生之”是说万物由“道”而生,“德蓄之“是说万物生出后有靠自己的本性蓄而生长,万物的存在和生长主要靠道和德,《老子》认为“道”和“德”是相通的,即万物的本性体现了作为万物本源的道的性质。

B、“道”作为世界的发展原理,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不停地循环运行,永远不会改变。《老子》认为具体事物有变化,但“道”却是绝对不变的;一切具体事物都是不会长久的,多种多样的万有世界,最后终究要回到老根,即复归于“道”,而“道”是静止的,《老子》把虚静看作世界的第一原理,以为世界是从“静”产生“动”,而“动”又最后复归于“静”的循环往复过程。《老子》一书这样来描绘世界的图画,从总体上说是形而上学的。但他认识到事物变化发展要遵循一定客观规律。

24、简答;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解释。

《老子》哲学的主要贡献在辩证法,它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合乎规律的运动。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提出了否定的原理,构成了辨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A、,《老子》认为“道”是不能用普通的语言概念来表达的,在它看来,要如实表达“反者道之动”的发展法则,只有采用“正言若反”的方式,即用一些朴素辩证法的语言来表达。“正言若反”即正与反的矛盾统一。《老子》认为这些矛盾的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和互相转化的。“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所有这些具体对立面的转化,在《老子》看来都是“反者道之动”这一矛盾转化的普遍法则的具体运用。《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包含了否定是辨证发展的必经环节的思想,认为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即自我否定,是合乎规律的运动。

B、《老子》一书还认为事物向对立面转化,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虽然是从事物的量变讲起,但也直观地看到了事物的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会自我否定,这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可爱之处。

25、不过,《老子》朴素辩证法,也有局限性。它讲“反者道之动”,“正言若反”,虽然正确地指出了简单的、肯定的论断中包含有差别,联系和转化,有见于从肯定到否定的辨证推移,但它没有再往前进,它不知道在指出了在肯定中有否定因素后,还指出“从否定到与肯定的东西的统一”。《老子》一书看不到发展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运动。其次,《老子》作者的没落阶级的立场,决定了他只能是向后看而不能是向前看。书中还把“柔弱胜刚强”抽象化、绝对化。但是,它没有区别垂死的、腐朽事物的柔弱与新生事物的柔弱在性质上的差别。它对于新生事物表示淡漠,采取“不敢为天下先”的保守态度。再次,《老子》还以虚静为世界第一原理,把一切运动变化都看作是出于虚无又复归于虚无的循环往复过程,这种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和循环论的观点,最终使《老子》的辩证法窒息了,总之,《老子》一书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它看到了事物的普遍矛盾及其向相反方向转化。提出了辩证法的否定原理,这在中国哲学史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哲学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26、先秦诸学派中除儒、墨、道诸家外还有兵家和法家。兵家和法家都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者,生气勃勃,很有战斗精神。《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出现的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作

者孙武。孙武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也是极其丰富的。孙武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突出的表现在他关于战争形势的“奇正相生”、奇正转化的问题上。他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敌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之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与孙武同时,越过的范蠡可视为法家的先驱之一,其思想渊源可上溯到春秋时的管仲、子产,而实际始祖当推战国初期的李悝,被称为“前期法家”的,除李悝外有吴起、慎到、申不害、商鞅等。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各家之长,兼言法、术、势。(在范螽看来,天与人是支互作用的。)

27、开始于春秋末期的“百家争鸣”在战国中、后期达到了高潮,当时,齐国临淄成了战国时期的学术中心。

28、在稷下的学者中,有不少属于法家和黄老学派。《管子》一书可以看作是两派思想的合流,这种合流客观上为法家的主张提供了哲学基础。

29、“精气”说。《管子》

30、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子思,姓孔,名及,孔子之孙,相传《中庸》为子思所著,孟子的学术思想,正是通过子思而上继孔子。

31、“孟子道性善,言必成尧舜”,“道性善”是孟子哲学的中心思想,“称尧舜”则是孟子的政治主张。

孟子对地主阶级内部两派的争论,也可以把它概括为“王霸”“义利”之辩。在他看来有两种政治思想,两条统一天下的道路:一条是王道,行仁政,以德服人;另一条就是法家主张的霸道,它假仁义之名,以力服人。

在“王霸”关系问题上儒法两家观点是对立的。

与“王霸”之辩相联系,还有“义利”之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反对功利主义。

法家是公开讲“利”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32、简答,孟子“性善说“。

“性善”说是孟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也是他“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A、人性问题作为“天人”之辩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时有各种说法。至少有四种不同的人性说:第一,性无善无不善说;第二,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不善说;第三,有性善有性不善说,第四,性善说。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天生有善端。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人都有这四端,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认为正是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先王可以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这样,他的性善说就为他的仁政的政治主张提供了哲学依据。B、为了论证性善说,孟子诉诸于人们的直接经验。这是从每个人的直接经验推论出人人都有天赋道德,是一种先验主义的论证方法。孟子还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来论证性善说。人和动物区别究竟在哪里呢?区别就在理性。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理性使人能明察而自觉,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他讲圣人能根据天赋的理性,自觉地“由仁义行”,而不是自发地“行仁义”。这里孟子强调了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自觉的,是和理性认识相联系的,这与孔子的仁智统一说相一致,表现了唯理论的倾向。

孟子还用可能和现实这对范畴来为性善论作论证。只有顺着自然本性,才能使杞柳成为杯棬;只有顺着人性,才可以到达仁义。正因为杞柳有成为杯棬的可能性,才能制成现实的杯棬;也正因为人性中本来具有发展成为仁义的可能性。

C、孟子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了“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的性善说对整个封建社会的论理学说产生深刻影响,他所讲的“人性”只不过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性,加以抽象和美化,硬说是全人类的人性而已,孟子口头说:“性善”是人皆有之,“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在实践中,他却严格区分“君子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性,只有君子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

的,这就充分暴露了孟子“性善”说的阶级性。

33、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庄子富于形象思维,以寓言写哲理。

34、关于“道”和“物”的关系,《庄子则阳》记载当时有两种学说,季真之“莫为”说和接子的“或使”说。“或使”说是说有一个超越万物的实体,它“有使物之功”,是万物生成、变化的原因。如宗教讲“上帝创造世界”或“天命论”都是一种“或使”说。

季真那样的“莫为”说把道看成是在物之虚而莫为于物,把道和物、虚和实截然对立起来。在庄子看来,人的主观世界的变化也和客观世界的变化一样,都是“咸其自取”,自然而然在那里进行的,这是“莫为”说的观点。

35、简答,庄子的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这种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理论根源。庄子的相对主义正是从消极方面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矛盾和苦闷。从理论上讲,庄子的相对主义一方面是对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中消极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哲学史上的相对主义通常是作为独断论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庄子用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在理论上陷入了另一个极端,但这也是人类认识的必经环节。

庄子的相对主义,首先表现为否认客观事物的质的区别。从“道”来看,任何对立相反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质的差别。事物性质的区别根本没有客观标准,完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事物的有和无,是和非也都决定于你从哪个角度去观察它。一切事物的客观差别都不存在,都是随主观而转移的。相对的,庄子所说的“差别”相对性,正是排斥了绝对的相对。这是他陷入了相对主义的一个重要认识论根源。

其次,庄子从相对主义出发对人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的可靠性也表示怀疑。色味的“正”与“邪”是依认识者的主观感觉经验而决定的,但感觉经验千差万别,因而“正”“邪”并无客观标准,感觉经验是相对的,理论思维更是如此。他以为,善和恶、是和非的界限是无法辩明的。庄子不仅对人的认识能力抱怀疑态度,而且对人类获得的知识的可靠性也表示怀疑。庄子以为人们永远弄不懂知与不知的界限,也许有知正是无知,无知反倒是有知,不仅如此,他甚至认为人生究竟是在做梦还是醒着,人究竟是否可能有认识,等等,他都表示怀疑。(例如:庄子讲的寓言“庄周梦蝶”)

C、再次,庄子的相对主义还表现在否认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上,庄子用相对主义来反对独断论,走到了另一极端,他以为诸子百家“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他们之间的是非,是无法辩明的,找不到一个客观的标准。

那么,庄子究竟如何解决诸子百家之间的是非之争呢?用和释泥、齐是非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让诸子百家在争论中去达到自然的均衡,这样就把握了“道”的枢要。这就是庄子齐是非的认识论和幻想超脱是非的相对主义方法。不过,庄子在用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用“齐是非”来论证无是无非的时候,却认真分析了产生是非的原因。是非完全是由于人们的“成心”即主观意愿造成的,他这个论断包含有要求克服主观片面性的意思。

总之,庄子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基础,怀疑人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的可靠性,否则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对人的逻辑思维提出了种种责难,这些都是错误的,不过,他所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包括着“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人类的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这样一些重大的认识论的问题,他揭露了逻辑思维中的抽象和具体、静止和运动、有限和无限的矛盾,这些都是有深刻意义的。

36、庄子的“逍遥游”。

庄子相对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即所谓“逍遥游”。

37、随着百家争鸣的展开和科学的进步,出现了“名辩”思潮,有些被称为“辩者”、“名家”的学者,他们把名实关系的争论发展成对逻辑问题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

惠施讲“合同异”,强调现实事物之间的同异关系的相对性,认为一切概念都是可以变的,

由此导致相对主义,公孙龙讲“离坚白”,把观念之间的差异绝对化,从而断言现实事物(石)的性质(坚、白)是彼此分离的,导致绝对主义。(小题)

38、惠施的“合同异”和公孙龙的“离坚白”(命题解释)

惠施主张“合同异”。“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认为“大同”属于一大类,“小同”属于一小类,从种属关系来考察事物之间的同异,叫做“小同异”。万事万物之间即有相同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这叫“大同异”。事物按其共性来说,它们是相同的,而按其个性来说,它们都是相异的,都有其不同于它物的各自特性。惠施揭露出事物之间的同异关系的相对性,有其合理因素,但他过分夸大了这种相对性,以致抹煞了事物质的区别,陷入了相对主义。

把抽象的“毕同”说成是实在的一体,混淆了“类同”和“体同”。从而也就否定了事物“同”“异”的客观界限。

公孙龙还主张“离坚白”,他认为“坚”与“白”这两种属性不能同时是石头的属性,,“坚”和“白”是分离的,人们用眼睛看到石时,只能得到白的感觉而得不到坚硬的感觉,这时就没有坚;同样,用手摸石头时,只能得到坚硬的感觉,而得不到白的感觉,这时便没有白。那么,看不见坚,又摸不到白,坚与白哪里去了呢?它们自己藏起来了。这种藏与不藏,见与不见的情况,又叫做“一一不相盈”,即坚与白不能互相包含在石头中。在这里,公孙龙接触到了事物的一般属性与个别属性本身的关系问题,但他割裂了人的认识过程的统一性,从而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公孙龙说坚或白的属性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可以自己藏起来,这显然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9、比惠施稍后,公孙龙提出了“白马非马”“离坚白”等命题,也接触到了共性和个性,同一性与差别性的矛盾关系。

40、命题解释名实观(后期墨家思想) P93

在名实之辩上,后期墨家继承和发展了墨子朴素唯物主义的名实观,明确承认客观事物,“实”是第一性的,而观念、名称是第二性的,他们认为“名”与“实”的关系应是“以名举实”。名是摹木以实在,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仅仅有认识能力和主观的求索,还不能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只有当感官与外界事物接触后才能形成认识。人的官能接触外物,能把客观事物摹写下来,即感性认识,人们能够用心知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以把握事物的规律,达到更为深切的认识。

41、命题“知”

后期墨家还对知识作了分类。“知、闻、说、亲、名、实、合、为。”。这里讲的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方式有三种;闻、说、亲。“闻知”,是指由传授得来的知识分为直接传授和间接传授,“说知”是指用推理方法去得到的知识,“亲知”是指亲身观察得来的知识。“闻”“说”“亲”是从人们获得知识的方式上来划分的。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考察。“以名举实”的认识过程又有四个环节:“名”“实”“合”“为”。“名”是“所以谓”的形式,用来表述事物:而“实”是“所谓”的客观内容、对象;“名实耦”,指主观形式和客观对象的统一,即达到真理性的认识(“合”)。“志行,为也”,是说认识表现为意向,见诸于行动。“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也是对名实是否符合的检验。后期墨家把“为”看作是“知”即认识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这是合理的见解。

42、荀子名况,著名法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担负起了这个批判总结的任务,他对“天人”、“名实”之辩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

43、荀子提出“法后王”的口号来反对孟子的“法先王”。

44、荀子所说的礼义已经不是奴隶制的礼义,而是地主阶级用以剥夺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的武器。他还说:“礼者,法之大分”“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

45、由“霸”发展为“王”,有“重法”进而“隆礼”,荀子是王霸、德力统一论者。

46、简答“明于天人之分” 命题解释

荀子批判地审查了诸子百家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命题。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自然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治乱;人的职分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用规律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荀子的这一基本论点,我们可以用天道观和人道观两方面来说明。

47、表明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决不是由上帝或某种精神力量创造的,而是由天地合气、阴阳交接所引起;意识活动只有人类才有。“天行有常,不为尧成,不为桀亡”。自然界的运行有其恒常的规律,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荀子特别强调自然现象的变化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这就有力地批判了把国家兴亡,社会治乱归结为“天命”的唯心主义观点。荀子认为自然界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同时又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依存关系。自然界的一切,从无机物、植物、动物到人类,都是又气构成的,而在这多种的物质形态中,只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即人类,才既有生命和知觉,又有道德意识。在荀子看来,知觉依存于某种有生命的物质,而道德、情感和“辩物”的智慧依存于人的形体。

48、荀子在“明于天人之分”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命题解释)在他看来,虽然自然界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改变自然,为人类造福。他坚决反对人类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消极等待的态度。

在这里,荀子肯定人类掌握规律,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他自然观中最重要的部分。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既反对孟子片面夸大主观作用的唯心主义天人合一论,也反对了庄子片面强调顺从自然,抹煞人的能动作用的宿命论。荀子认为人有能力成为大自然的主人。显然,荀子的这一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新兴地主阶级生气勃勃的精神面貌。

荀子在天道观上的这些成就,也是古代哲学和科学长期发展的产物,他清楚地看到从物质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知识,反过来又对生产起指导作用。

49、荀子虽然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提出了“阴阳接而变化起”的命题,并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但他同《老子》一样,不能克服循环论。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并不完全是指劳动人民的改造自然的活动,而主要是指“圣人”、“君子”。他认为只有“圣人”“君子”才能“理天地”,才能“明于天人之分”,这是剥削阶级思想家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50、简答(命题解释)“化性为伪”的人道观

A荀子从“明于天人之分”引申出的另一个论点,即“性伪之分”,在先秦,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则提出“性恶论”,在荀子看来,首先要明确“善”“恶”的涵义。荀子认为“善”在人们的本性中是没有的,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才需要圣人、君子对臣民教化,需要用礼义法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总之,“人之性恶,其善直伪也”,人性是恶的,所谓“善”是人为(伪)的结果。

B荀子批评孟子没有把本性和人为区别开来,不晓得“性伪之分”。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礼义道德是人为(伪)的,没有原始材料,封建礼义道德也就没有加工对象;没有礼义道德的加工,人的本性也不能自己变的美好。“圣人”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成就天下的大功。所以,荀子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C荀子的性恶论在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论,肯定人们的德性是后天形成的这一点上有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条件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他不可能认识到人性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以及在阶级社会中人性的阶级本质。他把人的好恶、欲望归结为人的生理要求,感官的自然本能,这是错误的。

D荀子的“性恶论”和“化性为伪”说,强调学习和环境对人性的改造作用,这有合理的因素。人的道德是可以教育成的,这是儒家的共同观点,不过,孟子以为道德是天赋的,教育在于

唤起本心,把理性中自在的东西变为自觉,所以德性的形成即是复归于天性;而荀子以为道德出于人为教育,在于“化性起伪”,是不断地积累观摩、学习之所得。当然,荀子并不懂得“善”“恶”作为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可不能一人下来就性善,同样也不能一生下来就性恶,因此,他的性恶论实质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不过,他的“化性起伪”说有明显的合理因素。

51、简答荀子“解蔽”的思想方法。

52、荀子的思想方法有三个要点;“符验”“辩合”和“解蔽”。

A所谓“符验”,就是以事实来检验理论,看其是否相合,一切言辩和理论,只有经过事实验证,才能定其真伪,并最后见诸实行。理论与事实一致,知与行统一,就是荀子之所说的“符验”。正是从这一唯物主义的原则出发,他要求以制名以指实的观点来辩同异,并以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否定了先验主义的思想方法。

B、“辩合”就是分析和综合,在荀子看来,分析和综合的客观根据是事物的同异关系,要正确地进行“辩合”还必须运用“类”“故”“理”的范畴。荀子认为“辩合”与符验是不能分割的,思想方法要遵循客观规律。思维要符合客观规律,推理要符合逻辑思维,判断要符合推理形式,运用正确的名称来表示物象,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来说明事物,这才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之间的正确关系。这实际肯定了逻辑与合乎事实的统一。

53、“解蔽”——破除思想上的主观片面性。

要正确地进行“辩合”就要“解蔽”,即破除人们思想上的主观片面性,以便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事物的道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差异,差异就是矛盾,观察事物如果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知其一不知其二,为矛盾的一个方面所蔽,这就产生了认识的片面性。为了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荀子提出了“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的原则,也就是要从各方面去观察事物,并且根据正确的标准对各方面的观察作出判断和结论。

54、如何才能认识“道”呢?荀子认为要依靠思维器官——心的作用,“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命题)

把“虚壹而静”看作是心正确发挥的条件,不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妨碍接受新知识,就是“虚”所谓“壹”就是要专一,不要分心,心有辨别差异,同时兼知各种事物的能力,而要深刻认识事物,精通一种知识,就必须专心一意。荀子的这些说法包含有辩证法因素,它带有明显的直观反映论的色彩。

55、韩非子法治思想与历史进化观念。

韩非继承了前期法家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的思想,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在韩非看来,法是治国之本。但是,只讲“法”不讲“术”是片面的,虽有“法”以致富强,“然而无术以知奸”,另一方面,只讲“术”不讲“法”也是片面的。韩非接着又指出,只讲“法”“术”,不讲“势”也不行。离开“势”,“法”“术”都是空话。

56、简答命题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进化观念?

这一历史观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社会历史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野蛮到文明的进化过程,反对各种“是古非今”的复古主义;一是比较重视物质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中国哲学史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中国哲学史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D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全盘西化论胡适根本西化论 2、容闳《西学东渐记》 3、科学哲学 4、哥伦比亚杜威《先秦名学史》 5、中国哲学的史在中国的哲学史 6、艺术化宗教化哲学化 7、张君劢人生观 8、性体中国哲学牟宗三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 1、①②④ 2、①③④ 3、① 4、④ 5、①②③ 6、① 7、②③ 8、③ 9、②③10、①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广义上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2分)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3分) 2、充分西化 “充分西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化思潮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主张,其代表人物是胡适。(1分)胡适曾主张全盘西化,但这只是他的出发点,或手段。其目的其实是通过中西文化的碰撞来打磨改造确立“中国本位文化”。所以其所主张的“全盘西化”并非百分百的西化,而是“充分西化”。(3分)其立论的基础是“文化惰性论”。(1分) 3、觉解 觉解,是冯友兰人生哲学核心概念之一(1分)。解是指了解,觉是指自觉,觉比解更进一步。(2分)了解是一种活动,自觉是一种心理状态。(1分)我们对人生意义的了解,有赖于我们觉解程度的深浅。(1分) 4、两层存有论 是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哲学体系的基本内容。(1分)在存有论的领域,牟氏从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别出发,提出了两层存有论:无执的存有论与执的存有论。(2分)牟宗三将佛家消极意义的“执”转为积极意义的“执”,认为在无执的存有境界,执是不存在的,而在执的存有论中,执是绝对需要的。两层存有并非隔绝的,而是可以通过“坎陷”来沟通。(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何在? (1)政治意义:五四运动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2分)(2)思想意义:新文学、新哲学等新文化的产生。革命需要启蒙。思想需要创造。(4分) 2、简述张君劢对人生观之特点的看法。 张君劢将科学与人生观加以比较,指出了两者的五点区别,即人生观之特点所在,曰主观

中国哲学史练习题

中国哲学史练习题 1、清代学者大多认为初学历史者,最急迫是读《史记》、《汉书》、《后汉书》和《》。 2、有一种观点认为政书体史籍起源于三礼,即《仪礼》、《》和《周礼》。 3、《隋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经、、子、集四部分类著录存书和佚书。 4、( )是中华民族凝聚结合的核心和主体。 5、西藏三大地区流行的一种圆圈舞是()。 6、()主要分布今贵州省黄平县以西至云南省东部及与广西西部连接地带。 7、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是上法《_________》的。 8、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将《__________》列为“政书类”之首。 9、元朝在藏区设置的行政机构名为()或()。 10、匈奴政权的最高权力机构为()。 11、东北地区最早和中原地区交往的民族是()。 12、唐宋时期西南地区民族乌蛮和白蛮分别建立了()国和()国。 13、《晋书》中《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和《王羲之》的" "唐太宗撰写的,故《晋书》又名为。 14、《南史》和《北史》均为唐_________所撰。 15、_________所撰的《贞观政要》,专谈唐太宗贞观时的政治,全书主要有三大部分:即朝廷之设施、 君臣之问对和。 24、【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___________,以仁为___________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___________,主张人与人之间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 ___________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___________”,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25、【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___________不等于___________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___________的一部分,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C 一、选择题(下列各项给出的选择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择项填在题目后面。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有() A.天人合一D、注重辩证逻辑 B.天人相分E、本体论与伦理学高度一致 C.注重形式逻辑 2.墨子哲学中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是() A.学思结合D、效验 B.格物致知F、是非无定质 C.三表法 3.魏晋时期的“三玄”是() A.《鬼谷子》D、《庄子》 B.《列子》E、《周易》 C.《老子》 4.佛教哲学的“四谛”是() A.真假空中D、贪嗔痴忍 B.真假空幻E、地水火风 C.苦集灭道 5.华严宗的四法界是指() A.事法界D、事事无碍法界 B.理法界E、理事无碍法界 C.心法界 6.提出“无情有性”观点的是() A.法藏D、玄奘 B.湛然E、窥基 C.惠能 7.张载的主要著作是() A.《张子正蒙注》D、《太极图说》 B.《四书集注》E、《正蒙》 C.《大学解》 8.下面哪些观点属于二程() A.天即理D、心即理

B.理先气后E、理依于气 C.理本气末 9.陆九渊对“格物”的理解是() A.到那般所在D、实际接触物 B.正物E、减担 C.穷理尽性 10.戴震对理的规定有() A.真理D、分理 B.条理E、整理 C.情理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在括号之后根据自己的判断打√或打×。每题2分,共20分) 1、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学说。() 2、墨提出了性恶论的思想。() 3、孟子的哲学思想是相对主义。() 4、王充提出了重效验的理论。() 5、郭象著有《崇有论》。() 6、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是玄奘。() 7、八识说是法相宗的主要思想。() 8、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9、王守仁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良知”。() 10.王夫之坚持心外无理的观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克己复礼 2、天人感应 3、明心见性 4、心外无物 5、以理杀人 四、简单问答(每题8分,共24分) 1、荀子天人相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简述佛教的主要修持方法。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

中国哲学题: 儒家部分: 一、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的;2,含义,前后展开;3, 在……中处处于何地位,小评价) 为仁由己: 由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的解答“人何以成仁”的理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P33 克己复礼: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时,在道德自律的意识中提到:“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 。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西周之礼. 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主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杀身以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P34 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的道德“本心”并确证人本性的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 ,认为人的“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 ,并再推及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P92 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确认天道可知性的认识论思想。荀子首先承认 物本来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 心。感官接触与其相当的对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感性认识,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的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和取舍的作用,谓之“征知” 。在荀子看来“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的,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P174 荀子以“当薄其类” 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的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1]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二、简述 1、章太炎的“俱分进化”是怎样的一种观点? 章太炎写了一篇文章,叫《俱分进化论》,意思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道德上讲,善进化,恶也进化,即是善恶俱进。章太炎观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达,知识丰富,物质生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贫富悬殊,道德败坏,人们更加痛苦,人与人之间虚伪奸诈,诲淫诲盗,穷奢极欲,帝国主义侵略殖民地,号称“文明”,实际上进行着兽性的屠杀,因此,他得出了善恶俱分进化的结论。当然,他没有探讨其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仅从种子、我慢、好胜的心理去解释则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2、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差异。 孔子思想是某些氏族贵族社会性格的表现,孔子对“周礼”的态度,反映了对早期奴隶制的氏族统治体系和这种体系所保留的原始礼仪的维护。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仁”而非“礼”。“仁”的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其当时的具体内容是氏族贵族)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 的重要标准。“仁学思想”在外在方面突出了原始氏族体制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孔子的政治经济主张是既竭力维护氏族统治体系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又强调这个体制所仍然留存的原始民主和原始人道主义,坚决反对过分的、残暴的赤裸裸的压迫与剥削。 墨子具有小生产劳动者思想代表的特征,墨子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概括起来,似乎可说是强调劳动特别是物质生产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亦即对所谓 “力”“强”的强调。墨子并不反对“劳心”与“劳力”、统治与被统治的“分工”,而且还特别强调要“尚贤使能”来治理天下,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这里与孔孟的区别是;第一,孔孟虽讲举贤,但基本是限制在和服从于尊尊亲亲的氏族血缘传统范围内,反映着上层贵族们的利益;墨子的“尚贤”则是要打破这种传统,认为应该不管出身贵贱、血缘远近,唯贤是“尚”第二,孔孟举贤是为了修礼乐行仁义,然后才天下太平,百姓富庶;墨子则首先和直接强调百姓的食饱衣暖,作为“为政之本”的“尚贤”。是直接服务于物质生产以满足人民生存需要这个总目标的。至于其它的一切如礼乐等等,都是次要的何应直接从属于这个根本目标而不应违反它的。墨子最著名的兼爱说便是现实功利为根基的,即所谓“兼相爱,交相利”,这正是小生产劳动者的交换关系观念的扩大化。同样讲爱,它与儒家把“爱”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的心理基础又根本不同。第一,儒家的“爱”是无条件的、超功利的;墨家的“爱”是由条件而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根基的。它不是出自内在心理的“仁”,而是来于外在互利的“义”。第二、由于儒家从亲子血缘和心理原则出发,于是强调“爱又差等”,由近及远;墨子的“兼爱”是以“交相利”出发,所以不主张甚至反对爱有差等。 3、什么叫做“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为,也像别的许多事物一样。一个人若是为得太多,就变得有害无益。况且为的目的,是把某件事情做好。如果为得过多,这件事情就做得过火了,其结果比完全没有做可能还要坏。(人为、任意,都与自然、自发相反。顺应自然规律从而无所不为。) 4、简述“孔颜乐处”的思想。 所谓"孔颜乐处",最早由孔夫子表述出来。《论语》"雍也篇"中,孔子感叹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也曾自己描述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在这里孔子从其弟子颜回和他自己的生活状态中,抽象出了一种人生境界,在这种境界底下,尽管物质生活简单,但精神生活中仍有一种愉悦的享受,这种人生的境界就是"孔颜乐处"。

中国哲学史选修课期末试题及答案

1、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释义和: 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所谓“和而不同” ,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 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泰而不骄 -- 解释:出处: 1《论语·尧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 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凡事保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 2.四端、四德 四端即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 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四德即妇德:一切言行要符合忠、孝、节、义 妇言:妇女说话要小心谨慎 妇容:女子容貌打扮要整齐美观 妇功:出嫁女要把侍奉公婆和丈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3、道法自然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其本身。 1 最高实体范畴;道法自然——这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的方法论。 2 人类社会必须遵循的准则 -- 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 4、心斋、坐忘 “心斋、坐忘”出现于庄子。是用孔子与其学生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修行方法。 “心斋”的原文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 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 “坐忘”的原文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是 通过废除肢体,停止思想。开窍而去真正感知宇宙,与道大通。“心斋”的境界是虚以 待物,“坐忘”的境界是同于大通。“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 基本范畴,其修养历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 5.兼爱、非攻

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阴阳: 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 二五行: 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 三四端: 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 四白马非马: 公孙龙的用语,“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看到了“”和“白马”两个概念的区别,但否认了两者的联系。这是他多元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形而上学逻辑思想,否认概念之间的联系。 五参验 韩非的用语,强调必须考察认识、言论与客观事物和规律是否符合,才能确定是非,只有比较各种言论、判断,才能确定哪种言论或判断是正确的。 六兼爱: 兼爱学说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基本内容的。墨子认为社会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之间不能相爱。墨子将他的兼爱也称仁义,注重效果以利人作为具体内容的,体现其功利主义原则,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以注重主观动机的忠怒为仁。君子小人都可以通过兼爱大道仁。 “兼”是“天下之大利”所产生的根源,墨子主张“为彼犹为己也”,冲破了旧的宗法关系,认为爱人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别”。兼爱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要求,具有进步作用但所谓兼爱实际上也是主张所谓人类之爱的一种抽象形态,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从观念出发是不能实现的。 七三表法: 墨子的用语,“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国家百姓人民之力”,是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提出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1、有本之者,即以过去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标准,2、有原之者,即以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3、有用之者,即以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 八坐忘: 庄子认为:“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即彻底忘掉自己,从而消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五行:构成自然界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在《上书*五行》中记载。具有朴素唯物 主义的思想萌芽 2、仁 3、中庸:不走极端,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的道,是维护孔子的道的方法,要求不偏不倚。 4、小国寡民:政治理想,国要小,民要少,使人民重视生命,老死不相往来,鸡犬相闻 5、玄览:老子哲学中的一种直觉方法。《老子》第十章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 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 6、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 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7、非攻:墨子的思想,不应该发动侵略战争,这是墨子的一种战争论 8、四端:孟子的思想,他认为人性本善,人的四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恻 隐之心人人都有,与生俱来 9、坐忘:这是庄子体道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要彻底忘掉精神和肉体,就能达到一种忘我的 境界 10、“性三品”说: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讲人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种又包含不同的人,人通过教化可以向善,不教化便会向恶。韩愈也有过这样的说法 11、谶:为政治斗争服务的一种预言 12、纬:儒生用阴阳五行直说解释儒家经典 13、得意忘相:王弼用来解释周易的说法,意思是说理解了意思,卦象也可以忘记 14、涅槃: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无私无欲,不拖累生命 15、不真空:显示中并非是没有,而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存在于关系之中,没有关系就什么都没了,是一种不真实的有。 16、重玄:对有和无进行排斥,二者皆不执著,还不能执著这种执著 17、唐佛的中道:三论宗的思想,世间万物在世俗人眼中和在佛眼中看到的不一样 18、一心三观:一心能观中假空三谛。 19、华岩中的“四法界说”:世事无外法界,礼法界、世法界???? 20、顿悟成佛“禅宗体会佛法的一种境界。通过突然顿悟感悟佛法 21、周敦颐“太极图说”:宇宙生成理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 22、理——分殊:朱熹的思想,太极包含外物之内,万物分别体现太极 23、“格物穷现”:朱熹的观点,格物,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格物致知 24、陆九渊“心即理”:理在人心中,主观主义认识论 25、王守仁“致良知”:只需发现本心中的良知 26、王夫之“天下唯器”:唯物主义的观点,天下只有具体的事物 27、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28、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9、兼爱:中国战国时期墨子的主要思想,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中国哲学史真题1998-2013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考生:中国哲学、伦理学 一、名词解释(6*5,30) 1,忠恕 2,兼爱 3,坐忘 4,万法唯识 5,德性之知 6,俱分进化 二、标点、今译并分析下列短文(20分)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有止道无止也非知道者不能该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虽广大理备事足而终归之于物不使散流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50) 1、简析《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2、试论朱熹的格物致知说 3、略论严复的天演哲学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考生:中国哲学、伦理学 一、简释以下概念(6*5,30) 1,复性说 2,化性起伪 3,俱分进化论 4,四分说 5,白马非马 6,坐忘 二、标点、今译并简要评点(2*15,30)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人之道天之道也天之道人不可以之为道者也语相天人之大业则必举而归之于圣人乃其弗能相天与则任天而已矣鱼之游泳禽之翔集皆其任天者也人弗敢以圣人自尸抑岂曰同禽鱼之化哉……夫天与之目力必竭而后明焉天与之耳力必竭而后聪焉天与之心思必竭而后睿焉天与之正气必竭而后强以贞焉可竭者天也竭之者人也 三、回答下列问题(50) 1、孔子贵“仁”,墨子贵“兼”,请对这两种学说加以比较。(10分) 2、试评析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论。(15分) 3、中国古代哲学“力命之争”的大致线索是怎样的?(15分)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1、我们的祖先大约在黄帝时已开始向文明时代过渡。从夏代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商和西周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2、(理解)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除了使用国家机器外,还把原始的宗教迷信加以改造,使它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夏代的统治者已利用宗教迷信和天命论来欺骗人民了。到了商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王权的加强,奴隶主贵族便按照地上最高统治者的模样,炮制了一个他们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主宰,编造了政权神授的谎言,说“帝立子生商”。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上帝的意志和命令呢?其办法是通过“卜筮”。“卜”“筮”都是一种预测吉凶祸福的迷信活动。西周统治者承继了商奴隶主贵族祭天祀祖、敬事鬼神和政权神授的思想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之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永恒性,又提出了“德”和“以德配天”的理论,《尚书召告》说“惟天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3、(小题)周朝奴隶主所谓的“德”,其具体内容是:一是“敬天”,二是“保民”,三是“孝祖”。 4、中国古代哲学的真正诞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阴阳说和五行说,早期的阴阳说可以追朔到《易经》。现存《周易》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所谓《经》,另一部分是所谓《传》,记录了后人对卦辞和爻辞的各种解释和理论上的发挥。 5、《易经》大概是在殷周之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卜筮记录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而编纂成的一本书,以供人们卜筮时参考。《易经》64卦是由八卦重叠组成的,而八卦又是由“一”“一一”两个符号排列组合而成。《易经》中包含有由对立而引起变化和“物极必反”的思想。如乾()卦。泰()卦,九三爻卦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把互相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指出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早期五行说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篇。《洪范》说:“五行。”水、火、木、金、土。 6、阴阳说和五行说在西周时期又有了发展? A 、周幽王时,伯阳父曾用阴阳二气失调来解释地震现象。B、西周末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并且土是其中最基本的,表明史伯已初步意识到了土地是人类一切财富的最基本的自然条件。总之,早期的“阴阳”“五行”说的产生和初步的发展,是与当时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状况相联系的,正是这些关于昼夜、寒暑变化的知识,对于地势阴阳的观察,以及对于人分男女、畜有雌雄、数有奇偶的认识等等,使得人们能够概括出早期的阴阳学说。同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人们日益认识到水和土的重要性;殷周之际,实际上已广泛利用水、火、木、金、土等物质材料于生产,并对他们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产生早期的五行说也不是偶然的。 7、春秋战国时期哲学论争中的中心——“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大变动的时代,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变革是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随着新的封建主开垦的私田的规模越来越大,并越来越激烈地与奴隶主贵族争夺劳动力。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这就使土地私有合法化,标志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上层建筑也相应地发生了变革。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正是当时经济基础的变化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制定了新的法律条文,并将这些条文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就是“铸刑书”。晋国叔向曾写信表示反对铸刑书,这就是“礼法”之争。“礼法”之争与“古今”之争相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今”“礼法”之争,是当时整个政治思想领域斗争的焦点,文化思想上的百家争鸣首先就是围绕着这个焦点而展开的。 8、(小题)孔子、墨子等人都是属于士阶层,他们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大兴私人讲学之风。 9、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争论的中心是“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 随着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崩溃和瓦解。“天命”鬼神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打击,西周末年以来形

2020年东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东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四心 【答案】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四心在孟子又叫做良心和本心,孟子认为人所固有“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良心本心为“天所与我者”,“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2.阴阳 【答案】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 3.天志 【答案】中国古代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的天道观。认为天是有意志、能对人的善恶进行赏罚的最高主宰。 4.达名 【答案】反映事物最普遍属性的概念。《墨子·经上》“名达、类、私。”《经说上》“名物,达也。有实必待文名也。”认为“物”即达名,泛指一切物体。荀子称为大共名。《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 5.玄览玄 【答案】玄冥;览,观察,指一种直观的认识方法。《老子·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具体做法为“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排除感性经验、语言概念和欲望的干扰,让内心宁静地体验和直观万物。帛书《老子》“览”作“鉴”,即玄妙的心境。指保持心境的洁净,便能观照万物。 6.太一 【答案】“太”是至高至极;“一”是唯一。1“道”的别称。3星宿名或天神之别称。 7.恍惚 【答案】“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恍惚超越于感官之知,但是其中有物有象,包含一切。“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桉要点2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道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等意义。春秋时“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儒家后学则着重阐发了“道”的伦理意义,所关心的仍是人道。到《易传》,才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道”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规律。这种理论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韩非子把“道”说成是万物所依循的总规律。西汉董仲舒用道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宋明理学家在发扬儒学之时,吸收了道家和《易传》的思想,把道规定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 德道德,品德。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西周统治者提出“德以配天”。春秋以后,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品性。儒家以德为人的本性,恭宽信敏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道家也以道为本,德为道之用,但认为大道自然无为,朴素无德,主张绝圣弃智,至德即是无德。 礼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规范与礼仪的总和。 理又称天理。主要涵义有: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秩序和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事物的本质和本性、宇宙万物的本体等。 性中国古代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孟子强调以人的道德素质(仁义礼智)为人性的主要特征,并认为在性中已蕴有这些道德素质之萌芽。荀子则提出性作为人生来就有的本性应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的改造才能产生善的德行(礼义)。宋明理学中,强调性即是理,或同时又强调心即性。因而性具有联结人的精神活动与宇宙本体的超验的性质。 气本义为云烟、云气。后用以指无形状的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弥漫性物质,是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元素。 天人之辩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王霸之辩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秦汉以后王霸并用。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中国哲学史作业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期末作业及答案 1.荀子的性恶论 (1)荀子反对孟子宣扬的天赋道德观念的“性善论”,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 (2)荀子以自然资质为“性”,认为“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这种天就的、自然禀得的性与欲相连,是恶的,所以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等。人性是恶的,若顺其自然发展,就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残杀,导致社会混乱。 (3)“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观。荀子明确了“善”“恶”的含义,认为“善”即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仪制度,“恶”即是破坏封建统治秩序。正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才需要圣人去引导、教化。“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是人为的结果。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人为则是用礼仪道德加工后的成品。没有礼仪道德的加工,人的本性也不能变得完满美好,圣人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地结合起来。“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4)“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荀子认为道德的最高要求便是“成圣”。他认为在天生的情性方面,君子与小人无异,君子之所以能成圣,在于后天的努力。荀子在强调要努力修习“成圣”的根本途径的同时,也强调了以礼义去导化百姓的巨大作用。 (5)荀子的性恶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又企图把它说成是具有超阶级性的。 2.荀子的认识论 (1)荀子认为“形具而神生”,即先有人的形体,然后才有人的精神活动。人的精神活动必须依赖于“耳目鼻口形”和“心”等器官。肯定了人具有认识能力,客观事物可以被认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可知论) (2)他肯定了知识、才能来自客观,人只有与客观事物相接触才能构成知识和才能。他把认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获得初步的认识,并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次,通过“心”的思维作用,对感官得到的初步知识加以综合、分类、整理。“心有征知”,即“心”的认识作用更深入,有统率感官,检验感觉,得到正确认识的作用。“征”即“检验”之意。 (3)他认为,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必须使“心”保持“虚壹而静”(是对《管子》四篇关于认识主体思想的发展)。“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虚”,是指不要为已有的认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壹”是说不使同时接受的不同知识互相妨碍;“静”,就是不要使幻想、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保持“心”的“虚壹而静”十分重要,可使头脑达到“大清明”,而不为客观的片面性所蒙蔽,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4)荀子重视理性认识,看到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准确,克服了墨子经验主义缺陷,具有积极意义,但却夸大了“心”的作用,表现出唯理论倾向。 3.荀子的逻辑思想 (1)在名实关系上,荀子认为“实”是第一性的,“名”是第二性的,“制名以指实”,“实”是客观存在,“名”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用来说明客观事物,用以表达、交流思想的,名由实派生。 (2)荀子分析了概念的分类。事物的类有大小、种属,所以概念也有大小、种属关系,高一级的类概念,称为“共名”,低一级的类概念,称为“别名”。两级的区分是相对的,最高最普遍的概念是“大共名”,如“物”之概念。事物的一个大类是“大别名”,如“乌兽”。 (3)荀子研究了判断和推理的性质和作用,认为判断是用几个不同概念来表达一种意思,推理是用前后一致的概念来反复说明事物的情况,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3)荀子指出了当时诡辩论中的三大谬误:(一)“惑于用名以乱名”,就是说混淆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杀盗非杀人”;(二)“惑于用实而乱名”,即是说,用个别事物的相对现象,否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