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秋战国诸侯国名称3

春秋战国诸侯国名称3

春秋战国诸侯国名称3
春秋战国诸侯国名称3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

秦国嬴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约前900年- 前206年西楚、汉朝《秦本纪》《始皇本纪》

齐国姜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 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 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宋国子河南省商丘市、通许县一带公前11世纪- 前286年田氏齐国《宋世家》

卫国姬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侯前11世纪- 前209年秦国《卫世家》

陈国妫(音:归)河南省淮阳县侯前11世纪- 前478年楚国《陈杞世家》

《左传.哀十七年》

蔡国姬河南省新蔡县侯前11世纪- 前447年楚国《管蔡世家》

吴国姬江苏省、安徽省东部一带子、王前11世纪- 前473年越国《吴世家》

越国姒浙江省一带子、王前20世纪- 前306年- 前222年- 前110年楚国《勾践世家》

《战国史》

初亡于楚国,后降秦,建闽中郡,秦亡后受汉封为闽越、东瓯二国。

唐国

后改称晋国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西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49年韩国、赵国、魏国三家分晋《晋世家》

《战国史》

楚国芈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后扩张至安徽、江西、湖南、江苏子(自称为王)建于商代前11世纪受封- 前223年秦国《楚世家》

《战国史》

[编辑] 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酆国姬陕西省户县东侯前11世纪- 成王十九年周朝

温国己河南省温县西南子?- 前650年狄国

刘国姬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前712年- 前455年周朝

荣国姬河南省巩义市一带公

甘国姬河南省原阳县公周襄王时立

樊国姬仲

尹国姬公

周国姬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公前11世纪- ?

王叔国姬公周襄王时立

成国姬陕西省境内

一部迁入山东省境内公

原国姬公

召国姬陕西省岐山县西南公前11世纪- ?

苏国姬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公

单国姬河南省济源市东南伯周朝

詹国姬伯

巩国姬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西康店村?- 前516年晋国

毛国姬陕西岐山县、扶风县一带

后迁河南省宜阳县伯前11世纪- 前516年晋国

毕国姬陕西省咸阳市公前11世纪- 春秋早期西戎

应国姬河南省平顶山市公

明国公

溓国公

益国公

穆国公

井国公

武国公

[编辑] 位于山东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

祝国姬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北祝阿故城?- 前768年齐国

聂国姜山东省茌平县西

纪国姜山东省寿光市南侯?- 前690年齐国

鄅国妘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沂南县一带子鲁国

邾国(又称邹国)曹山东省邹城市子前11世纪- 前281年楚国

莒国己

(一说嬴姓)山东省胶州市、莒县子前11世纪- 前431年楚国《左传.隐二年》《楚世家》楚简王元年

向国姜山东省莒县西南子?- 前721年莒国

极国姬?- 前721年鲁国

邿国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 前560年鲁国

滕国姬山东省滕州市侯

又称子前11世纪- 前297年宋国

薛国任山东省滕州市侯夏代- 前322年田氏齐国

小邾国(又称郳国、小邾娄)颜山东省滕州市东子楚国

滥国齐国

郯国(即炎国)己山东省郯城县西南子?- 前414年楚国(一说是越国)

鄟国山东省郯城县东北?- 前585年鲁国

郕国(又称成国、宬国)姬山东省汶上县北伯前11世纪- 前408年齐国(一说是楚国)

宿国风山东省东平县西南男齐国

谭国子山东省济南市东南子前11世纪- 前684年齐国

遂国妫山东省宁阳县西北夏代- 前681年齐国

须句国风山东省东平县西须句城子?- 前639年邾国

鄫国(缯国)姒山东省枣庄市东子夏代- 前567年莒国

鄣国姜山东省平阴县前11世纪- 前664年齐国

州国姜山东省安丘市公杞国

淳于国姜山东省安丘市东北部公杞国

郜国姬山东省成武县东南子前11世纪- ?宋国

茅国姬山东省金乡县伯前11世纪- ?邾国

任国风山东省济宁市齐国

邳国楚国

牟国山东省莱芜市

于余邱国山东省临沭县

根牟国姜山东省莒县?- 前600年鲁国

逼阳国妘山东省枣庄市子?- 前563年晋国

邢国姬河北省邢台市

后迁山东省聊城市西南公前11世纪- 前563年晋国

郭国山东省东昌府东北

颛臾国风山东省费县

铸国祁山东省肥城、宁阳县界之铸乡

阳国姬山东省沂水县侯

曹国姬山东省定陶县西南伯前11世纪- 前478年宋国

[编辑] 位于河南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殷国子河南省安阳市侯西周初期周朝

南燕国姞河南省延津县东北伯

鄢国河南省鄢陵县西北

苏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带

密国姬河南省新密市郑国

胡国姬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舞阳县一带?- 前763年郑国焦国姬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十里铺一带西虢国

共国姬河南省辉县市西北

(一说甘肃省泾川县)伯卫国

凡国姬河南省辉县市西南伯前11世纪-前716年北戎

葛国嬴河南省修武县伯宋国

于国姬河南省沁阳市西北15公里叔郑国

东虢国姬河南省荥阳市前11世纪- 前767年郑国

杞国姒河南省杞县

后迁山东省昌乐县

又迁山东省安丘市伯

子商代- 前445年楚国

申国姜河南省南阳市侯?- 前668年楚国

吕国姜河南省南阳市侯楚国

郐国河南省新密市东北?- 前769年郑国

戴国子河南省兰考县公?- 前713年宋国

息国(即鄎国)姬河南省息县侯?- 前680年楚国

黄国嬴河南省潢川县子?- 前648年楚国

蓼国(即鄝国)河南省唐河县?- 前622年楚国

潘国己河南省温县?- 前504年吴国

光国

逼国姞吴国

弦国隗河南省光山、潢川县界子?- 前655年楚国

滑国姬河南省偃师市南缑氏城伯?- 前627年秦国

原国姬河南省济源市伯前11世纪- 前635年晋国

江国嬴河南省正阳县、息县一带?- 前623年楚国

邘国姬河南省泌阳市北西万镇邘邰村

(一说陕西省郿县)

应国河南省平顶山市西郊薛庄乡原蚩阳镇前11世纪- ?楚国

蒋国姬河南省固始县前11世纪- 前617年楚国

邶国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祭国姬河南省郑州市东北祭城村伯前11世纪- 前769年郑国

沈国姬河南省平舆县、安徽省临泉县一带子?- 前506年蔡国

过国

道国河南省确山县或息县楚国

柏国河南省舞阳、西平县界楚国

樊国姬河南省济源市侯?- 前664年周朝

胙国姬河南省延津县北古胙城前11世纪- ?

雍国姬河南省修武县前11世纪- ?晋国

项国河南省项城市?- 前643年鲁国

顿国河南省项城、商水界子?- 前496年楚国

管国河南省郑州市西周初期灭亡

檀国河南省济源市伯

姒国晋国

蓐国晋国

焦国姬河南三门峡市西旧焦城伯晋国

房国河南省遂平县

后迁至楚国境内楚国

许国姜河南省许昌市,后迁叶县男前11世纪- 前375年楚国

[编辑] 位于山西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西虢国(即南虢国) 姬山西省平陆县公前11世纪- 前655年晋国

北虢国姬春秋初期- ?

荀国(即郇国)姬山西省新绛县东北侯前11世纪- 春秋早、中期晋国虞国姬山西省平陆县、夏县一带公前11世纪- 前655年晋国

魏国姬山西省芮城县前11世纪- 前661年晋国

贾国姬山西省容城县西南

(一说今山西省襄汾县东)伯前11世纪- 前678年晋国

霍国姬山西省霍州市西南侯前11世纪- 前661年晋国

耿国姬山西省河津市耿城?- 前661年晋国

杨国姬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侯

仇由国晋国

倗国

冀国山西省河津市旧冀亭

黎国山西省黎城县东北侯

[编辑] 位于陕西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梁国嬴陕西省韩城市南伯?- 前641年秦国

芮国姬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旧芮城

一说山西省芮城县伯西周初期- 前640年秦国

小虢国春秋初期- 前687年秦国

崇国陕西省户县东

韩国姬陕西省韩城市

一说河北省固安县侯?- 春秋早期晋国

杜国祁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南伯

[编辑] 位于湖北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鄀国河南省内乡县

后迁湖北省宜城市东南楚国

轸国湖北省应城市西楚国

鄂国楚国

随国姬湖北省随州市侯楚国

曾国(即鄫国)湖北省枣阳市侯

夔国(又称隗国、归国)芈湖北省秭归县子?- 前634年楚国罗国湖北省宜城市楚国

邓国曼湖北省襄樊市北

一说河南省邓州市侯?- 前678年楚国

权国子

一作芈湖北省当阳市东南公楚国

郧国(云阝国)湖北省安陆县子楚国

绞国湖北省郧县西北楚国

赖国(即厉国)姜湖北省随州市东北

一说河南省鹿邑县或商城县前11世纪- 前538年楚国

析国

鄾国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东北子

廪国楚国

谷国嬴湖北省谷城县西北楚国

贰国湖北省广水市楚国

西州国湖北省监利县东州陵城楚国

庸国(即鄘国)湖北省竹山县上庸胡城?- 前611年楚国

唐国祁湖北省随县、枣阳市一带

侯?- 前505年楚国

南沈国

麇国湖北省郧县子楚国

聃国姬湖北省荆门市

一疑在河南省开封市前11世纪- ?楚国

[编辑] 位于安徽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六国偃安徽省六安市?- 前622年楚国

英国安徽省六安市?- 前646年楚国

钟离国安徽省沂河东岸楚国

舒国偃安徽省舒城县子楚国

舒庸国偃安徽省舒城县?- 前574年楚国

舒鸠国偃安徽省舒城县子楚国

舒蓼国(蓼国)偃河南省固始县、安徽省霍邱县一带?- 前601年楚国

舒龙国楚国

舒龚国楚国

舒鲍国楚国

桐国偃安徽省桐城市楚国

养国?- 前528年楚国

巢国安徽省巢湖市伯?- 前518年吴国

徐国嬴子?- 前512年吴国

宗国安徽省舒城县、庐江县一带楚国

萧国子安徽省萧县西北侯?- 前579年楚国

皖国楚国

泉国

妢国

妣国

庐国

州来国安徽省凤台县

南胡国归安徽省阜阳市子?- 前496年楚国

[编辑] 位于河北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肥国?- 前530年晋国

鼓国姬?- 前527年晋国

北燕国姬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222年秦国

邢国姬河北省邢台市公前11世纪- 前635年晋国

甘国姬陕西省户县南伯前11世纪- ?

[编辑] 位于四川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蜀国四川省中部一带没有臣服于中原王朝,所以没有爵位。后代君主称“帝”。?- 前316年秦国

巴国姬四川省东部一带子?- 前316年秦国

都国楚国

西黄国楚国

[编辑] 位于江苏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邗国江苏省扬州市东南

钟吾国江苏省宿迁市子?- 前518年吴国

[编辑] 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莱国(即莱夷国)姜山东省龙口市东南莱子城子?- 前567年齐国

夷国妘山东省青岛市

鲜虞国

义渠国商代- 前272年秦国

骊戎晋国

燕京戎山西省静乐县、祁县、介休市一带

绵诸国

山戎

犬戎

西戎

戎蛮

白狄

赤狄

长狄

鄋瞒

翟国

东不羹国河南省舞阳县北楚国

西不羹国河南省襄城县东南楚国

户戎国楚国

陆浑戎楚国

无终国

令支国燕国

孤竹国墨胎辽宁省朝阳市西南侯?- 前660年燕国、齐国

[编辑] 战国时期诸侯国

[编辑] 周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东周姬名义上统治全国,实际上只控制首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的狭小地区王(天子)前770年- 前256年秦朝

[编辑] 主要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齐国田氏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王前386年- 前221年秦

楚国芈姓湖北省、湖南省北部、安徽省西部、江西省西部、河南省南部一带王前11世纪- 前223年秦国

秦国嬴姓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王、皇帝约前900年- 前206年西楚、西汉

越国姒姓以浙江省为中心,曾经达到山东省南部和福建省北部王前20世纪- 前306年楚国

燕国姬姓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部一带侯、王前11世纪- 前222年秦国

赵国赵氏河北省西部、山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侯、王前403年- 前222年秦国

魏国魏氏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和陕西东部、河北省部分地区侯、王前403年- 前225年秦国

韩国韩氏河南省一带侯、王前403年- 前230年秦国

[编辑] 其他中原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东周国姜河南省巩义市西南君前367年- 前249年秦国

西周国姬河南地区君前440年- 前256年秦国

姜齐国姜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79年田齐国

晋国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东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49年韩国、赵国、魏国三家分晋

鲁国姬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043年- 前256年楚国

郑国姬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 前375年韩国

宋国子河南省商丘市、通许县一带公、王前11世纪- 前286年齐国

卫国姬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侯、子、君前11世纪- 前209年秦国

许国姜河南省许昌市、安徽省亳州市附近男前11世纪- 战国初期楚国

蔡国姬河南省新蔡县、上蔡县一带侯前11世纪- 前447年楚国

邾国(邹国)曹山东省邹城市子前11世纪- 前281年楚国

滕国姬山东省滕州市侯

又称子前11世纪- 战国时期宋国/越国

杞国姒河南省杞县伯前11世纪- 前445年楚国

郯国己山东省郯城县西南子?- 前414年楚国/越国

任国山东省济宁市

薛国任山东省滕州市侯- 前322年田齐

费国季鲁穆公时期- ?

小邾国(郳国)(小邾娄国)颜山东省滕州市东子楚国

鄫国莒国

邳国楚国

中山国王?- 前296年赵国

蜀国四川省中部一带未臣服于中原,故无爵位。后世称“帝”。?- 前316年秦国

巴国四川省东部一带子?- 前316年秦国

苴国

杨国侯

安陵国侯

[编辑] 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戎翟姜河南省巩义市西南君前367年- 前249年秦国

伊洛阴戎河南洛河流域一带

代戎河北省蔚县赵国

河宗氏内蒙古黄河以南

肃慎长白山以北

东胡辽河上流一带

匈奴蒙古高原

楼烦山西省北部、内蒙古、河北西北部

林胡陕西省东北部、内蒙古

夜郎贵州省西部、北部

且兰贵州省贵阳一带

滇云南省滇池一带

昆明云南省西北部

瓯越浙江温州

闽越浙江南部、福建福州

南越广东、广西?- 前214年秦国

淮夷楚国

义渠陕西省、甘肃省北部商代- 前272年秦国大荔陕西省大荔县东南秦国

绵诸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

豲甘肃省陇西县东南

(2020年编辑)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周(前1044——前256)西周(前1044——前771)东周(前770——前256)

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国。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 前367年,西周威公去世,少子根在东部争立,赵国、韓国用武力加以支持,遂分裂成西周、东周 吴(?——前473) 齐(前1046——前378) 鲁(前1046——前256)

燕(前1046——前222) 燕召公姬奭→1燕侯克 └2燕侯旨→3燕侯舞→4燕侯憲→5燕侯和→□→□→□→6燕惠侯→7燕釐侯姬莊→8燕頃侯→9燕哀侯→10燕鄭侯→11燕穆侯→12燕宣侯→13燕桓侯→14燕莊公→15燕襄公→ (以下至文公親子關係不詳)16燕前桓公17燕宣公18燕昭公19燕武公20燕前文公 21燕懿公→22燕惠公 (以下至簡公親子關係不詳)23燕悼公24燕共公25燕平公26燕孝公(43年) 27燕成公28燕閔公29燕簡公姬戴30燕後桓公→31燕後文公→32燕易王→33燕王噲姬噲→34燕昭王姬職→35燕惠王→36燕武成王→37燕孝王→38燕王喜姬喜

蔡(前1046——前447) 曹(前1046——前487) 陈(前1046——前478) 杞(前1046——前445)侯爵 01东楼公→02西楼公→03题公→04谋娶公(24,721-698)→05武公(47,前697-651/前679-633)→06靖公(23,前650-628/前632-前610)→07共公(8,前627-620/前609-602)→08惠公(18,前619-602)→09成公(德公)(18,601-584) →弟10桓公姑容(17,前583-567)→11孝公匄(17,前566-550)→弟12文公益姑(14,前549-536)→弟13平公郁(18,前535-518)→14悼公成(12,前517-506)→15隐公乞(1,前505)→弟16釐公(僖公)遂(,19,前504-485/前505—487)→17湣公维(愍公) (16,前484-469/前486—471)→弟18哀公阏路(湣公弟,10,前468-459/前470—461)→侄19出公敕(12,前458-447/前460—449)→20简公春(1,前446-445)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数不胜数,今天就让为你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确实有几百个小国,但具体多少,估计永远是一个谜。非常遗憾的是,那些国家本来都有各自的历史记载,但是,只有鲁国的记载保存下来了,也就是“春秋”。如此的结果,估计是鲁国历史是孔子写的,至少他参与写了,而中国的历史基本是儒教写的,所以,孔子这个儒教祖师爷的东西才能保存,并且被扩张,而非儒教的墨家以及其他历史则被忽视,直到彻底消失。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

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与此相关的有汉语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挟天子令诸侯就出自这个时代”。 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几百里。进入春秋时期后,基本为混战时期,北方有燕、山戎;东边有齐;西方有秦、蜀、巴;南方楚、吴、越;中部从西至东依次为晋、卫、鲁,另外还有郑、陈、蔡、宋。诸侯列国实力不均,强国齐、晋、秦、楚、吴、越,春秋五霸在这一时期出现。客观上促进了诸侯各国分裂和统一。这一时期产生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哲学理论,如儒家学说、道家理论,学术气息极为浓厚,涌现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以后,原来的晋国被赵、魏和韩“三家分晋”;吴被越所灭,越又被楚所灭;诸侯国只剩下了秦、楚、齐、燕、赵、魏、韩。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於是由宋发起,於周简王七年(前579)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从此,战争大大减少。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馀次。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馀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春秋战国130余个国家的简介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齐国 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前221年灭于秦国。中间什么齐桓公呀管仲啊称霸啊什么的略,不废话。 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附:1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周朝诸侯国列表

周朝诸侯国列表 西周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为中国历史上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及各诸侯国的姓氏、位置、爵位、开始灭亡年限、灭国者和资料来源等简要情况的汇编。 春秋诸侯国分布图 目录[隐藏] 1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国 1.1周王朝 1.2重要诸侯国 1.3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1.4位于山东省的诸侯国 1.5位于河南省的诸侯国 1.6位于山西省的诸侯国 1.7位于陕西省的诸侯国 1.8位于湖北省的诸侯国 1.9位于安徽省的诸侯国 1.10位于河北省的诸侯国 1.11位于四川省的诸侯国 1.12位于江苏省的诸侯国 1.13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2战国时期诸侯国 2.1周 2.2主要诸侯国 2.3其他中原诸侯国 2.4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3参考条目 4注释 5参考书籍 [编辑]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国[编辑]周王朝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西周姬名义上统治全国,控有首都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及周边的广大地区王(天子)前1046年-前771年犬戎《周本纪》 东周姬名义上统治全国,实际上只控制首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的狭小地区王(天子)前770年-前256年秦国《周本纪》 [编辑]重要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秦国嬴姓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前770年-前207年九月西楚、汉朝《秦本纪》 《始皇本纪》 齐国姜姓吕氏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姓鲁氏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姓郑氏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

春秋战国周及各主要诸侯国年表 周历代天子年表 西周 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 4 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 22 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 25 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 19 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 55 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 23 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 8 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 6 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 8 周厉王胡前877年—前841年 37 (共伯和) 和前841年—前828年 14 周宣王静前827年—前782年 46 周幽王宫涅前781年—前771年 11 春秋时期(14位): 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年至前720年 周携王姬余臣前770年至前750年 周桓王姬林前719年至前697年 周庄王姬佗前696年至前682年 周釐王姬胡齐前681年至前677年 周惠王姬阆前676年至前652年 周前废王(王子颓)姬颓前675年至前673年 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 周中废王(王子带)姬带前635年? 周顷王姬壬臣前618年至前613年 周匡王姬班前612年至前607年 周定王姬瑜前606年至前586年 周简王姬夷前585年至572年 周灵王姬泄心前571年至前545年 周景王姬贵前544年至前521年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 周敬王姬丐前520年至前477年 周后废王(王子朝)姬朝前520年至前516年 战国时期(12位): 周元王姬仁前476年至前469年 周贞定王姬介前468年至前441年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 周考王姬嵬前441年至前426年 周威烈王姬午前425年至前402年 周安王姬骄前401年至前376年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 秦国嬴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约前900年- 前206年西楚、汉朝《秦本纪》 《始皇本纪》 齐国姜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 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 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宋国子河南省商丘市、通许县一带公前11世纪- 前286年田氏齐国《宋世家》

卫国姬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侯前11世纪- 前209年秦国《卫世家》 陈国妫(音:归)河南省淮阳县侯前11世纪- 前478年楚国《陈杞世家》 《左传.哀十七年》 蔡国姬河南省新蔡县侯前11世纪- 前447年楚国《管蔡世家》 吴国姬江苏省、安徽省东部一带子、王前11世纪- 前473年越国《吴世家》 越国姒浙江省一带子、王前20世纪- 前306年- 前222年- 前110年楚国《勾践世家》 《战国史》 初亡于楚国,后降秦,建闽中郡,秦亡后受汉封为闽越、东瓯二国。 唐国 后改称晋国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西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49年韩国、赵国、魏国三

家分晋《晋世家》 《战国史》 楚国芈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后扩张至安徽、江西、湖南、江苏子(自称为王)建于商代前11世纪受封- 前223年秦国《楚世家》 《战国史》 [编辑] 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酆国姬陕西省户县东侯前11世纪- 成王十九年周朝 温国己河南省温县西南子?- 前650年狄国 刘国姬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前712年- 前455年周朝 荣国姬河南省巩义市一带公 甘国姬河南省原阳县公周襄王时立 樊国姬仲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 鲁 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 孝公/姬称 28 公元前796 乙巳年 惠公/姬弗涅 46 公元前768 癸酉年 隐公/姬息姑 11 公元前722 己未年 桓公/姬允 18 公元前711 庚午年 庄公/姬同 32 公元前693 戊子年 泯公/姬启 02 公元前661 庚申年 釐公/姬申 33 公元前659 壬戌年 文公/姬兴 18 公元前626 乙未年 宣公/姬馁 18 公元前608 癸丑年 成公/姬黑肱 18 公元前590 辛未年 襄公/姬午 31 公元前572 己丑年 昭公/姬稠 32 公元前541 庚申年 定公/姬宋 15 公元前509 壬辰年 哀公/姬将 19 公元前494 丁未年 齐 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 庄公/姜赎 64 公元前794 丁未年 僖公/姜禄父 33 公元前730 辛亥年 襄公/姜诸儿 12 公元前697 甲申年 桓公/姜小白 43 公元前685 丙申年 孝公/姜昭 10 公元前642 己卯年 昭公/姜潘 20 公元前632 己丑年懿公/姜商人 04 公元前612 己酉年 惠公/姜元 10 公元前608 癸丑年 顷公/姜无野 17 公元前598 癸亥年 灵公/姜环 28 公元前581 庚辰年 庄公/姜光 06 公元前553 戊申年 景公/姜杵臼 58 公元前547 甲寅年 晏儒子/姜茶 01 公元前489 壬子年 悼公/姜阳生 04 公元前488 癸丑年 简公/姜任 04 公元前484 丁巳年 平公/姜骜 05 公元前480 辛酉年 晋 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 文侯/姬仇 35 公元前780 辛酉年 昭侯/姬伯 06 公元前745 丙申年 孝侯/姬平 16 公元前739 壬寅年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诸小国世系 纪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纪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纪文侯.(姜静)>1046-1026 纪景侯996-1026 纪昭侯975-996 纪穆侯964-975 纪烈侯948-964 纪历侯942-948 纪灵侯930-942 纪怀侯903-930 纪愍侯899-903 纪悼侯897-899 纪成侯891-897 纪康侯889-891 纪殇侯880-889 纪炀侯880-865公元前 纪献侯前862年至前865年 纪泯侯前859年至前862年 纪厘侯前859年至前848年

纪襄侯前837年至前828年 纪定侯前827年至前822年 纪闵侯前821年至前800年 纪共侯前799年至前791年 纪懿侯前790年至前764年 纪孝侯前763年至前758年 纪夷侯前757年至前741年 纪厉侯前740年至前708年 纪武侯708-696公元前707年齐国和郑国想灭纪国特地来访问纪国,公元前706年他想和鲁国结盟,鲁国不同意,于是他把女儿嫁给周天子周恒王.然而齐国等仍敌对我国,与是他取得鲁国郑国的信任结盟击败了齐宋燕卫四国联盟 纪哀侯(姜叔姬)696-690前695齐国入侵,693齐二次入侵并占据三城移走人民,691秋季,齐吞并纪国 纪威侯,(姜季.上任之弟)690-673在纪国灭后作为一城之主并作为齐国的附庸国而又存在了167年 纪宣侯前674年至前672年 纪幽侯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纪庄侯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纪平侯前590年至前560年 纪桓侯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纪荘侯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纪僖侯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纪隐侯前528年至前523年九月 公元前693年,齐国军队驱走纪国的郱鄑郚三邑居民,占有三邑土地。公元前691年,纪国分裂。纪侯之弟纪季以纪国的酅地投降齐国,做齐国的附庸。同年鲁庄公试图和郑君子婴商量保全纪国,郑君以国内部不安定为由拒绝。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纪侯将剩下的国土交给纪季,出国逃亡一去不返。纪国灭亡。 薛(?-前481) 薛侯 薛伯 献公(任榖) (68) 癸未前578 襄公(~定) (3) 庚寅前511 薛比君(1) 癸卯前498 惠公(~夷) (4) 甲辰前497 薛国

中国朝代皇帝表

中国朝代皇帝表 春秋战国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秦朝(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 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2]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3]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 秦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画像) 秦惠文王嬴驷 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嬴则 秦孝文王嬴柱 秦庄襄王嬴子楚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嬴胡亥 秦三世嬴子婴 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汉朝前202—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代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1-2] 公元前206年刘邦封为汉中王。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西汉王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达到极盛,史称“汉武盛世”,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篡夺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结束。不久之后发生了绿林和赤眉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23年新朝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3]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朝政黑暗,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皇帝皇后历代列表 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有14个皇帝,历经211年。 秦朝灭亡后,经过楚汉之争,刘邦获胜。[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领域均取得明显进步,史称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景象。 西汉皇帝表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前少帝刘恭

春秋战国诸侯国名称3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 秦国嬴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约前900年- 前206年西楚、汉朝《秦本纪》《始皇本纪》 齐国姜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 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 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宋国子河南省商丘市、通许县一带公前11世纪- 前286年田氏齐国《宋世家》 卫国姬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侯前11世纪- 前209年秦国《卫世家》 陈国妫(音:归)河南省淮阳县侯前11世纪- 前478年楚国《陈杞世家》 《左传.哀十七年》 蔡国姬河南省新蔡县侯前11世纪- 前447年楚国《管蔡世家》 吴国姬江苏省、安徽省东部一带子、王前11世纪- 前473年越国《吴世家》 越国姒浙江省一带子、王前20世纪- 前306年- 前222年- 前110年楚国《勾践世家》 《战国史》 初亡于楚国,后降秦,建闽中郡,秦亡后受汉封为闽越、东瓯二国。 唐国 后改称晋国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西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49年韩国、赵国、魏国三家分晋《晋世家》 《战国史》 楚国芈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后扩张至安徽、江西、湖南、江苏子(自称为王)建于商代前11世纪受封- 前223年秦国《楚世家》 《战国史》 [编辑] 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酆国姬陕西省户县东侯前11世纪- 成王十九年周朝 温国己河南省温县西南子?- 前650年狄国 刘国姬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前712年- 前455年周朝 荣国姬河南省巩义市一带公 甘国姬河南省原阳县公周襄王时立 樊国姬仲 尹国姬公 周国姬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公前11世纪- ? 王叔国姬公周襄王时立 成国姬陕西省境内 一部迁入山东省境内公 原国姬公 召国姬陕西省岐山县西南公前11世纪- ? 苏国姬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公 单国姬河南省济源市东南伯周朝 詹国姬伯

春秋战国纪年表

春秋战国纪年表 春秋战国纪年表 王正鹏(土家族)/文 春秋战国纪年表主要依据《史记》历史纪年资料,及《资治通鉴》历史纪年资料,起由周平王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阳为始,止由秦始王公元前221年灭挣齐国为终,春秋战国历时长达550年。以周室王室纪年为主干,旁以秦国、晋国、齐国、楚国作参考,在诸侯国众多,人物纵横交错的情况下,尽量接近精确。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称为战国。 周幽王无事举烽火,诸侯以为有外来的敌人入侵,带兵齐至,褒姒捧腹。后周幽王欲杀皇太子,申候(皇太子的娘舅)怒,结合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再举烽火,众诸侯以为欺己,不至,周幽王遂被杀于骊山之下,众人推选原皇太子为王,即周平王,周平王即位后,因忧于犬戎的威吓,遂东迁,迁都洛邑,从此周王室彻底式微,各诸侯起头壮大,春秋战国拉开序幕。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周室衰弱,齐国,楚国,秦国,晋国始大。 公元前722 年鲁隐公即位。同年郑庄公(郑因为辅佐王室迁都有功,主朝政,在五霸以前,郑强盛,庄公于公元前701年身后,诸子争立,内乱,郑国从此式微)之弟段反,庄公伐之,段败,出奔。因为庄公母与其弟同谋,庄公迁其母,并誓词:不到黄泉,勿相见(黄泉见母的故事由此而来)。 公元前719年桓王(平天孙)。 公元前717 年郑庄公入朝,桓王不礼(因桓王之父,曾为质于郑国,后死于郑国,桓王由此怨郑,后郑又擅自收割皇帝田之禾,其矛盾愈深)。 公元前712 年鲁杀其君隐公,立桓公。 公元前707 年周桓王伐郑,郑射伤桓公。 公元前696 年庄王元年。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及夫人(齐襄公妹妹)至齐,齐襄公(齐桓公之兄)与其妹私下勾结,鲁桓公察觉,震怒。齐襄公恐,令力士杀鲁桓公。襄公众弟因齐乱,纷纷出奔,次弟纠奔鲁,次弟小白(后来的齐桓公)奔莒。

1.春秋战国(解析版)

春秋战国(公元前5~前3世纪)时的社会转型 一、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二、具体表现: (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国家政局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战国后期): 宗法分封礼乐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秦朝一统天下;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 (2)经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 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田时代到土地 私有) (3 )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 “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 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礼乐制崩溃(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文化专制);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4)阶级:“士”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5)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三、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四、真题训练 1. (2019 ?新课标全国n卷高考?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大全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大全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齐国 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前221年灭于秦国。 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

7.周朝诸侯晋国历代君主传

晋国 (前11世纪——前349年) 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自唐叔虞之后,父子相继,历晋侯燮父、武侯宁族、成侯服人、厉侯福、靖侯宜臼,这几代记载缺失,没有年代和史事可据。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并杀死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的分裂局面长达六十余年。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年)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侯缗二十八年(前679年)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年—前628年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导致从此晋国政治无公族势力的独特局面。献公起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年—前573年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年—前558年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年—前526年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年—前475年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共灭智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49年),韩、赵两国杀晋公分其地,晋国灭亡。 晋国是一个奴隶制的诸侯国家。晋国的传统基础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也相当发达。晋国尊崇巫术。巫术是当时普遍的社会信仰,先后产生了史佚、史苏、郭偃、辛廖等卜筮大家。晋史谓之《晋乘》,是晋国载事之书。晋国使用的乐器为“八音”,在天文历法方面使用的夏历。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

秦国 秦嬴不详不详 秦侯不详不详 公伯不详不详 秦仲不详不详 秦庄公前821-前776 44 秦襄公前777-前766 12 秦文公前765-前714 51 秦宁公前715-前702 13 秦出公前703-前696 7 秦武公前697-前676 21 秦德公前677-前674 3 秦宣公前675-前662 13 秦成公前663-前660 3 秦穆公前659-前619 40 秦康公前620-前609 11 秦共公前608-前602 6 秦桓公前603-前577 26 秦景公前576-前537 39 秦哀公前536-前501 35 秦惠公前500-前491 9 秦悼公前490-前477 13 秦共公前476-前443 33 秦躁公前442-前429 13 秦怀公前428-前425 3 秦灵公前424-前415 9 秦简公前414-前400 14 秦惠公前399-前387 12 秦出子前386-前385 1 秦献公前384-前362 22 秦孝公前361-前338 23 秦惠文王前337-前311 26 秦悼武王前310-前307 3 秦昭襄王前306-前251 55 秦孝文王前250 1 秦庄襄王前249-前247 2 秦王(嬴政) 前246-前220 26 秦帝系表(公元前221 至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前221-前210 11 秦二世前209-前207 3 子婴前207 8个月

晋国 晋唐叔姬虞1042 晋侯燮姬燮 晋武侯姬宁族 晋成侯姬服人 晋厉侯姬福859 晋靖侯姬宜臼858 841 晋厘侯姬司徒840 823 晋献侯姬籍822 812 晋穆侯姬费王811 785 晋殇叔784 781 晋文侯姬仇780 746 晋昭侯姬伯745 740 晋孝侯姬平739 724 晋鄂侯姬却723 718 晋哀侯姬光717 710 晋小子侯姬小子709 707 晋侯泯姬泯706 689 曲沃桓叔姬成师744 732 曲沃庄伯姬鱓731 716 曲沃武伯姬称715 679 晋武公姬称678 677 晋献公姬诡诸676 651 晋惠公姬夷吾650 637 晋文公姬重耳636 628 晋襄公姬欢627 621 晋灵公姬夷皋620 607 晋成公姬黑臀606 600 晋景公姬据599 581 晋厉公姬寿曼580 573 晋悼公姬周572 558 晋平公姬彪557 532 晋昭公姬夷531 526 晋顷公姬弃疾525 512 晋定公姬午511 475 晋出公姬凿474 452 晋哀公姬骄451 434 晋幽公姬柳433 416 晋烈公姬止415 389 晋孝公姬颀388 晋静公姬俱酒249

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政策

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 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货币经济。各个诸侯国之间也相应地产生了不同的货币,铸造增加,并能够广泛的流通。形成了诸侯割据为特色的四大货币体系。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历史背景这四大货币体系所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货币原因诸侯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货币作为一种人们交易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在发展和日益进步着。“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①。中国的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夏代的贝,到清的白银,无不透露着中国的发展和古人的智慧。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变革时期,文化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在开放的文化背景的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很快,在这基础之上随之而来便是货币的发展和使用。 一、各诸侯国的特色货币 中原三晋地区的布币,“布币(铲形币,又名刀布或钱布)通行于秦、宋和韩、魏。”②是铲形的,由农耕经济中的铲演变发展而来的。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 北方燕赵和东方齐国的刀币,“刀币(刀形币)通行于齐,刀币和布币又通行于燕赵。” ③刀币是刀削形的,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刀币又分为“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它的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手有平首、尖首,是我国早期的一种青铜铸币。 西北秦国用环钱,“环钱通行于东周、秦及赵、魏两国的部分地区”④环钱分为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类,源于手工业经济工具的纺轮或璧环。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首先采用方孔圆钱,是比较先进的货币形制, 南方出国的铸文铜贝,“铜贝(蚁鼻钱或鬼脸钱)主要通行于楚。”⑤铜贝是由贝币演化而来的,并且像鬼脸。出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二、各诸侯国特色货币产生的原因 布币的产生,“根据实物的研究,各种文献的记载,以及商代商业已经发展的事实,我们大概可以提出:商末已有金属货币,可能有了布钱。”⑥从这段文字可以了解到,商末的布钱是随着商代的商业的发展而产生的。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是对商末时期的布钱的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

春秋战国周及各主要诸侯国年表周历代天子年表 西周 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4 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22 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25 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19 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55 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23 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8 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 6 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8 周厉王胡前877年—前841年37 (共伯和) 和前841年—前828年14 周宣王静前827年—前782年46 周幽王宫涅前781年—前771年11 春秋时期(14位): 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年至前720年 周携王姬余臣前770年至前750年 周桓王姬林前719年至前697年 周庄王姬佗前696年至前682年 周釐王姬胡齐前681年至前677年 周惠王姬阆前676年至前652年 周前废王(王子颓)姬颓前675年至前673年 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 周中废王(王子带)姬带前635年? 周顷王姬壬臣前618年至前613年 周匡王姬班前612年至前607年 周定王姬瑜前606年至前586年 周简王姬夷前585年至572年 周灵王姬泄心前571年至前545年 周景王姬贵前544年至前521年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 周敬王姬丐前520年至前477年 周后废王(王子朝)姬朝前520年至前516年 战国时期(12位): 周元王姬仁前476年至前469年 周贞定王姬介前468年至前441年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 周考王姬嵬前441年至前426年 周威烈王姬午前425年至前402年 周安王姬骄前401年至前376年 周烈王姬喜前375年至前369年 周显王姬扁前368年至前321年 周慎靓王姬定前320年至前315年 周赧王姬延前314年至前256年 周顺王姬杰前255年至前249年

东周各国国君列表

东周各国国君列表 ---------------------------------------------------------------------------------------------------------------------- 郑国国君列表 郑桓公姬友在位36年前806年-前771年 郑武公姬掘突在位27年前770年-前744年 郑庄公姬寤生在位43年前743年-前701年 郑昭公姬忽在位1年前700年 郑厉公姬突在位4年前700年-前697年 郑昭公姬忽在位2年前696年-前695年(复位)郑子亹姬子亹在位7月前694年 郑子姬婴在位14年前693年-前680年 郑厉公姬突在位7年前679年-前673年(复位)郑文公姬踕在位45年前672年-前628年 郑穆公姬子兰在位22年前627年-前606年 郑灵公姬子夷在位1年前605年 郑襄公姬子坚在位18年前604年-前587年 郑悼公姬沸在位2年前586年-前585年 郑成公姬睔在位14年前584年-前571年 郑厘公姬恽在位5年前570年-前566年 郑简公姬嘉在位36年前565年-前530年

郑定公姬宁在位16年前529年-前514年 郑献公姬趸在位13年前513年-前501年 郑声公姬胜在位38年前500年-前463年 郑哀公姬易在位8年前462年-前455年 郑共公姬丑在位31年前454年-前423年 郑幽公姬已在位1年前423年 郑繻公姬骀在位27年前422年-前396年 郑康公姬乙在位21年前395年-前375年 ---------------------------------------------------------------------------------------------------------------------- 晋国国君列表 晋唐叔姬虞1035 晋侯燮姬燮 晋武侯姬宁族 晋成侯姬服人 晋厉侯姬福859 晋靖侯姬宜臼858 841 晋厘侯姬司徒840 823 晋献侯姬籍822 812 晋穆侯姬费王811 785 晋殇叔784 781

春秋战国诸侯世系表及周天子世系表

春秋战国诸侯世系表及周天子世系表
西周朝: (公元前1106年—公元前770年) 周文王: 在位51年,文王姬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 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周武王: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 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武王死时54岁。 周成王:在位30年,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 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周康王: 在位25年, 康王姬钊, 成王子。 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 史称“成康盛世”。 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周昭王:在位19年,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 昭王南巡死于楚。 周穆王:在位55年,穆王姬满,昭王子。穆王时作《吕刑》 ,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 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周共王:在位23年,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周懿王:在位8年,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周孝王:在位6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周夷王:在位8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 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周厉王:在位37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 势日危,后被国人放逐。 周召共和:执政14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 的大贵族。

周宣王:在位46年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 革。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周幽王:在位11年, (前781-前771) 。 东周朝: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 周平王: (姬臼) ,在位51年, (公元前770—公元前719年) 。 周桓王: (姬林) ,在位23年, (公元前719—公元前696年) 。 周庄王: (姬佗) ,在位15年, (公元前696—公元前681年) 。 周釐王: (姬胡齐) ,在位5年, (公元前681—公元前676年) 。 周惠王: (姬阆) ,在位25年, (公元前676—公元前651年) 。 周襄王: (姬郑) ,在位33年, (公元前651—公元前618年) 。 周顷王: (姬壬臣) ,在位6年, (公元前618—公元前612年) 。 周匡王: (姬班) ,在位6年, (公元前612—公元前606年) 。 周定王: (姬瑜) ,在位21年, (公元前606—公元前585年) 。 周简王: (姬夷) ,在位14年, (公元前585—公元前571年) 。 周灵王: (姬泄心) ,在位27年, (公元前571—公元前544年) 。 周景王: (姬贵) ,在位25年, (公元前544—公元前520年) 。 周悼王: (姬猛) ,在位1年, (公元前520—公元前519年) 。 周敬王: (姬匄) ,在位44年, (公元前519—公元前475年) 。 周元王: (姬仁) ,在位7年, (公元前475—公元前468年) 。 周贞定王: (姬介) ,在位28年, (公元前468—公元前441年) 。 周哀王: (姬去疾) ,在位1年, (公元前441—公元前441年) 。 周思王: (姬叔) ,在位1年, (公元前441—公元前440年) 。 周考王: (姬嵬) ,在位15年, (公元前440—公元前425年)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