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图课件(全面经典)

矿图课件(全面经典)

最新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2、校园生物分布图习题精选三

最新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2、校园生物分布图习题精选 三 第1题【单选题】 选择题。 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的是( )。 A、鲸 B、白鳍豚 C、海象 下列动物中,( )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A、大熊猫 B、小熊猫 C、丹顶鹤 下列动物中已经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的是( )。 A、白鳍豚 B、大熊猫 C、人参 我国建立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 )。 A、大熊猫 B、金丝猴 C、丹顶鹤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产于我国东北,有极好的药用价值,被誉为“关东三宝”之一的珍稀植物的是( )。 A、珙桐 B、人参 C、银杏 D、水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珍稀动物扬子鳄主要分布在( )等地。 A、江苏、浙江 B、长江中下游 C、四川、陕西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地下、地上、空中分布的生物。( )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动物的分类的标准是科学家制定的,我们不能自己制定。(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珍稀动植物无论怎样保护,都是要灭绝的。( ) A、正确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随着季节的变化,校园生物的分布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______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______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 【答案】:

哈密尔顿图的充分必要条件

哈密尔顿图的充分必要条件 摘要 图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哈密尔顿图的非平凡充分必要条件尚不清楚,事实上,这是图论中还没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哈密尔顿图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又非常广泛,因此哈密尔顿图一直受到图论界以及运筹学学科研究人员的大力关注. 关键词:哈密尔顿图;必要条件;充分条件;

1 引言 (3) 2 哈密尔顿图的背景 (3) 3 哈密尔顿图的概念 (4) 4 哈密顿图的定义 (5) 4.1定义 (5) 4.2定义 (5) 4.3哈密顿路是遍历图的所有点。 (6) 4 哈密尔顿图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讨论 (7) 5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指导老师 (9)

1 引言 图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利用它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给你一个图,你怎么知道它是否是哈密尔顿图呢?当然如果图的顶点不多,你可以用最古老的”尝试和错误”的方法试试找哈密尔顿回路就可以解决和判断.但是,数学家们并不满足这样的碰得焦头烂额后才找到的真理方法.是否存在一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使得我们能够简单轻易地判断一个图是否是哈密尔顿图?有许多智者通过各种方式去尝试过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找到一个判别哈密尔顿回路和通路的充分必要条件.虽然有些充分非必要或必要非充分条件,但大部分还是采用尝试的办法,不过这些条件也是非常有用的. 2 哈密尔顿图的背景 美国图论数学家奥在1960年给出了一个图是哈密尔顿图的充分条件:对于顶点个数大于2的图,如果图中任意两点度的和大于或等于顶点总数,那这个图一定是哈密尔顿图。闭合的哈密顿路径称作哈密顿圈,含有图中所有顶的路径称作哈密顿路径. 1857年,哈密尔顿发明了一个游戏(Icosian Game).它是由一个木制的正十二面体构成,在它的每个棱角处标有当时很有名的城市。游戏目的是“环球旅行”。为了容易记住被旅游过的城市,在每个棱角上放上一个钉子,再用一根线绕在那些旅游过的城市上(钉子),由此可以获得旅程的直观表示(如图1)。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泥岩(Mudstone) 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 ①黑色页岩。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多呈红色或灰绿色。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由页岩组成的河岸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作者: ————————————————————————————————日期: ?

泥岩(Mudstone) 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 ①黑色页岩。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多呈红色或灰绿色。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由页岩组成的河岸

图论讲义第2章-连通性

第二章 图的连通性 在第一章中已经定义连通图是任二顶点间都有路相连的图。对于连通图,其连通的程度也有高有低。例如,下列三个图都是连通图。对于图G 1,删除一条边或一个顶点便可使其变得不连通;而对于图G 2,至少需要删除两条边才能使其不连通,也可以删除一个顶点使其不连通;对于图G 3,要破坏其连通性,则至少需要删除三条边或三个顶点。 本章主要讨论如何通过图的顶点集、边集和不交的路集合的结构性质来获知图的连通性程度。通过研究割边和割点来刻画1连通图的特性;定义连通度和边连通度来度量连通图连通程度的高低;通过不交路结构和元素的共圈性质来反映图的2连通和k 连通性。 §2.1 割点和割边 定义2.1.1 设)(G V v ∈,如果)()(G w v G w >?,则称v 为G 的一个割点。 (注:该定义与某些著作中的定义有所不同,主要是在环边的顶点是否算作割点上有区别)。 例如,下图中u , v 两点是其割点。 定理2.1.1 如果点v 是简单图G 的一个割点,则边集E (G)可划分为两个非空子集1E 和2E ,使得][1E G 和][2E G 恰好有一个公共顶点v 。 证明留作习题。 推论2.1.1 对连通图G ,顶点v 是G 的割点当且仅当v G ?不连通。 定理2.1.2 设v 是树T 的顶点,则v 是T 的割点当且仅当1)(>v d 。 证明:必要性:设v 是T 的割点,下面用反证法证明1)(>v d 。 若0)(=v d ,则1K T ?,显然v 不是割点。 若1)(=v d ,则v T ?是有1)(??v T ν条边的无圈图,故是树。从而)(1)(T w v T w ==?。因此v 不是割点。 以上均与条件矛盾。 充分性:设1)(>v d ,则v 至少有两个邻点u ,w 。路uvw 是T 中一条),(w u 路。因T 是树,uvw 是T 中唯一的),(w u 路,从而)(1)(T w v T w =>?。故v 是割点。证毕。

最新《校园生物分布图》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过程与方法 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学难点】 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教学准备】 为全班学生准备:两张大白纸、记号笔。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A4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各小组调查的结果怎样?现在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资料 二、整理分析调查信息: 1、各小组整理上节课调查的动植物,(注意:整理时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 2、各组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师边记录,把各小组的调查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

3、总结: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动植物?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意图:在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4、思考:我们校园里的生物是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为什么?(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 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师: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2、小组研究制定校园分布图方案,在制定中师点拔: 思考: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预设: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生物种类较多,分布图面积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将校园生物种类记录上去可用编号的方法;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用箭头指出它的位置;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制作生物分布图。制作中可借鉴校园平面图) 3、分组制定校园生物分布图 4、各组汇报制定的校园分布图,对制定好的组加星 5、分析与讨论: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发现校园哪些地方的生物种类较多?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会有多少?生物分布会有什么特点? 四、拓展性活动: 1、认识这些珍稀的动植物吗?他们各自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并把它们填在相应的图上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珍稀的动植物?它们生活在哪?目前数量怎样?(认识我国的珍稀生物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危机。) 五、课外延伸: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的分布的地方,制作世界珍稀动植物分布图(意图:一方面可以了解珍贵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意义。)

图论讲义2连通性

第二章 图的连通性 连通图:任二顶点间有路相连。 例 可见在连通图中,连通的程度也是有高有低。 本章的目的就是定义一种参数来度量连通图连通程度的高低。 §2.1 割边、割点与连通度 一、割点: 定义2.1.1 设)(G V v ∈,如果)()(G w v G w >?,则称v 为G 的一个割点。(该定义与某些著作有所不同,主要是在有环边的顶点是否算作割点上有区别)。 例 定理2.1.1 如果点v 是图G 的一个割点,则边集E (G)可划分为两个非空子集1E 和2E ,使得 ][1E G 和][2E G 恰好有一个公共顶点v 。 推论2.1.1 对连通图G ,顶点v 是G 的割点当且仅当v G ?不连通。 以上两个结论的证明留作习题。 定理2.1.2 设v 是树T 的顶点,则v 是T 的割点当且仅当1)(>v d 。 证明:必要性:设v 是T 的割点,下面用反证法证明1)(>v d 。 若0)(=v d ,则1K T ?,显然v 不是割点。 若1)(=v d ,则v T ?是有1)(??v T ν条边的无圈图,故是树。从而)(1)(T w v T w ==?。因此v 不是割点。 以上均与条件矛盾。 充分性:设1)(>v d ,则v 至少有两个邻点u ,w 。路uvw 是T 中一条),(w u 路。因T 是树,uvw 是T 中唯一的),(w u 路,从而)(1)(T w v T w =>?。故v 是割点。证毕。 推论2.1.2 每个非平凡无环连通图至少有两个顶点不是割点。 证明:设T 是G 的生成树,则T 至少有两个叶子u ,v ,由上一定理知,u ,v 都不是T 的割点,即1)()(==?T w u T w 。由于u T ?是图u G ?的生成树,故 )(1)()()(G w T w u T w u G w ===?=?,

某矿安全教育十大模式(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某矿安全教育十大模式(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某矿安全教育十大模式(通用版) 一、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 塔山矿积极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通过标语、口号、板报、专栏等形式。对广大员工群众进行舆论引导、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可依营造热烈、浓厚的安全舆论监督氛围和严肃、认真的安全警示氛围,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促进塔山矿安全生产。 二、典型案例的反思教育 塔山矿通过对本矿或其他兄弟矿发生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故的深入分析,以案例宣讲教育、现身说法、电化教育和形象化宣传、召开事故案例分析报告会。教育员工吸取血的教训,以事故为鉴,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 在屯兰事故发生后,我公司积极组织进行事故反思教育,这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在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国有大

型煤矿,伤亡惨重,暴露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还存在明显差距和问题。分析近年来发生的瓦斯事故,忽视通风系统短时间内的不稳定,对瓦斯浓度和火源认识不足。 三、安全为天的文化熏陶 塔山矿在煤矿安全思想宣传教育中运用文化熏陶,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由无意识的安全文化环境向有意识的安全文化环境转变。要根据煤矿工人文化程度的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努力创造一种适合煤矿工人特点、优具有安全思想教育目的的文化环境;二是五重点的安全文化熏陶向有重点的安全文化教育转换。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创造不同文化教育环境,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我公司在抓这项工作上,我们采取多种形式,使安全理念入心入脑。在安全理念贯彻过程中,我们体现八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宣传贯彻,充分利用一切媒体进行宣传贯彻;二是会议贯彻,通过举办各类会议进行贯彻;三是培训贯彻,我们以安全知识100%培训率,提高准入门槛。截至目前,先后进行了“人人都是通风员”准入考试、班组长准入培训、特殊工种培训等;四是活动贯彻,通

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

2.校园生物分布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学难点】 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教学准备】 两张大白纸、记号笔、中国珍稀动植物的图片、一张A4纸。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调查记录 1.上节课,同学们对校园生物进行了仔细的大搜索,现在,先请每个小组整理一下自己小组的记录,统计一下你们小组在校园里搜索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它们各有多少种?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 ——生小组整理。 2.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边将你们组的发现记录在黑板上。 ——小组汇报。 3.现在我们已经把各组的记录表汇集成了一份全班的调查表。让我们来看一看:校园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一共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 4(1)我们把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找到了吗? ——没有。 (2)是的,动物、植物一年四季都会有所不同,我们长期调查,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那我们怎样才能非常清晰地、一目了然地看到校园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呢?

——可以画一张图,我们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动植物,就在这张图上标出来。 2.大家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吗? ——学生讨论。 A.遇到不知名的动物或植物,我们可以在分布图上把它的图画或照片贴上。 B.如果某一个地方动植物很多的话,可以给它们分别编号。 3.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 ——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生物种类较多,分布图面积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将校园生物种类记录上去可用编号的方法;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用箭头指出它的位置;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制作生物分布图。制作中可借鉴校园平面图。 4.现在,让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直观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出示校园简图)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将你们发现的动植物贴到相应的位置上。 5(1)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校园生物分布图,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有的地方生物种类较多,有的地方生物种类较少。 (2)能具体说一说吗? ——花坛中的生物比较多,教室、操场中生物的种类比较少。 (3)为什么在不同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 ——因为花坛里有土壤,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动物也会来这里安家,在花坛中会形成食物链,甚至是食物网,因此花坛中的生物比较多。 5.推测一下,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会有什么变化? ——增多。 三、了解中国稀有植物、动物的分布 1.我国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有些珍稀的动植物是我国所特有的。老师收集了几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出示:扬子鳄、藏羚羊、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并说明它们生活的区域) 2.下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的分布,并将它们在我国分布的地方标注在我国的地图上。 【板书设计】

哈密尔顿图1

《哈密尔顿图》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专业: 理学--数学类 所属课程:《离散数学》 授课题目:哈密尔顿图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 选用教材:《离散数学》(第四版),耿素云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哈密尔顿图》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哈密尔顿图的定义和判定条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论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图论建模的思想方法,并且在前一节课刚学过与哈密尔顿图类似的欧拉图,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哈密尔顿图的定义,掌握常见的判断哈密尔顿图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哈密尔顿图求解,提高用图论方法建模的能力.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哈密尔顿图的定义和判定条件;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哈密尔顿图.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设计方案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普遍认为学习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如哈密尔顿图的判定条件,本课程主要采取诱导、启发的方式,采取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新知识给出的同时,及时通过实例进行巩固,例子的设置由浅入深,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课程内容.具体教学过程安排为: (一)由哈密尔顿图的起源引入: 哈密尔顿图起源于一种数学游戏,它是由爱尔兰数学家哈密尔顿于1859年提出的“周游世界问题”,即用一个正十二面体的20个顶点代表世界上20个著名城市,要求沿着正十二面体的棱,从一个城市出发,经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然后回到出发点.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没过多久,哈密尔顿先生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表明已成功周游世界的答案. 教师提出问题,并适当介绍相关数学史,激发起学生兴趣,许多同学马上就开始跃跃欲

第2课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过程与方法 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学难点】 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教学准备】 1.为全班学生准备:两张大白纸、记号笔。 2.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A4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各小组调查的结果怎样?现在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资料 二、整理分析调查信息:

1、各小组整理上节课调查的动植物,(注意:整理时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 2、各组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师边记录,把各小组的调查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 3、总结: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动植物?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意图:在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4、思考:我们校园里的生物是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为什么?(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 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师: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2、小组研究制定校园分布图方案,在制定中师点拔: 思考: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预设: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生物种类较多,分布图面积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将校园生物种类记录上去可用编号的方法;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用箭头指出它的位置;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制作生物分布图。制作中可借鉴校园平面图) 3、分组制定校园生物分布图 4、各组汇报制定的校园分布图,对制定好的组加星 5、分析与讨论: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发现校园哪些地方的生物种类较多?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会有多少?生物分布会有什么特点? 四、拓展性活动: 1、认识这些珍稀的动植物吗?他们各自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并把它们填在相应的图上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珍稀的动植物?它们生活在哪?目前数量怎样?(认识我国的珍稀生物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危机。) 五、课外延伸:

某矿安全教育十大模式

某矿安全教育十大模式 一、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 塔山矿积极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通过标语、口号、板报、专栏等形式。对广大员工群众进行舆论引导、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可依营造热烈、浓厚的安全舆论监督氛围和严肃、认真的安全警示氛围,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促进塔山矿安全生产。 二、典型案例的反思教育 塔山矿通过对本矿或其他兄弟矿发生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故的深入分析,以案例宣讲教育、现身说法、电化教育和形象化宣传、召开事故案例分析报告会。教育员工吸取血的教训,以事故为鉴,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 在屯兰事故发生后,我公司积极组织进行事故反思教育,这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在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国有大型煤矿,伤亡惨重,暴露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还存在明显差距和问题。分析近年来发生的瓦斯事故,忽视通风系统短时间内的不稳定,对瓦斯浓度和火源认识不足。 三、安全为天的文化熏陶 塔山矿在煤矿安全思想宣传教育中运用文化熏陶,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由无意识的安全文化环境向有意识的安全文化环境转变。要根据煤矿工人文化程度的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努力创造一种适合煤矿工人特点、优具有安全思想教育目的的文化环境;二是五重点的安全文化熏陶向有重点的安全文化教育转换。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创造不同文化教育环境,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我公司在抓这项工作上,我们采取多种形式,使安全理念入心入脑。在安全理念贯彻过程中,我们体现八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宣传贯彻,充分利用一切媒体进行宣传贯彻;二是会议贯彻,通过举办各类会议进行贯彻;三是培训贯彻,我们以安全知识100%培训率,提高准入门槛。截至目前,先后进行了“人人都是通风员”准入考试、班组长准入培训、特殊工种培训等;四是活动贯彻,通过举办各类安全相关的文艺活动,寓教于乐进行渗透;五是研讨贯彻,不间断地组织论文演讨,从理论和实践上引深贯彻;六是奖惩渗透、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鞭策后进;七是逐日考核渗透贯彻,通过微机对入井员工进行日考试,强化了渗透;八是月度考核促进贯彻,每月按照《“人人都是通风员”工作长效机制实施

矿床成矿模式(东华理工大学)

卷(Volu m e)35,期(Numb er)2,总(S UM )129页(Pages)249~258,2011,5(M ay ,201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 ica etM eta ll o genia 收稿日期:2010 02 02;改回日期:2010 04 30 项目资助:中国核工业地质局 相山、大洲地区火山岩型铀成矿系列、勘查模式及找矿预测研究 生产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5)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张万良(1962-),男,博士,研究员,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遥感及G IS 在铀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Em i a:l Z W L270@https://www.doczj.com/doc/4b4802894.html,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 张万良,余西垂 (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县330200) 摘 要:成矿综合模式由成矿模式和成矿后的变化改造因素构成。江西相山矿田是我国目前品位较高、矿量丰富的火山-侵入杂岩中的热液脉型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根据相山矿田铀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探讨了成矿作用机制和成矿后的隆升剥露,建立了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此模式表明,矿田东南部的铀矿遭受了强烈剥蚀,矿田西北部是找矿预测的靶区。关键词:成矿综合模式;找矿预测;相山矿田 中图分类号:P 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1552(2011)02 0249 10 笔者认为,成矿模式与成矿综合模式具有不同的概念和应用。成矿模式(m eta llogenic m odel)是矿床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对矿床形成机理和过程所进行的模拟和假设,其意义在于对矿床形成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梁新权和温淑女,2009),可以不涉及到矿床形成后的变化和改造。而成矿综合模式(integra ted m eta llogen ic m ode l)则是在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后的变化改造因素分析,而建立的矿床形成及形成后变化全过程的模拟和假设,对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山矿田在过去的矿床学研究中,多侧重于矿床的形成过程或成矿模式的研究,如陈肇博(1985)提出的双混合成因模式;邵飞等(2008)建立的铀成矿模式强调了火山岩成岩过程是成矿物质的富集过程,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演化孕育了相山火山盆地50M a 的成矿过程,流体降温、浓缩、混合等成矿机制的耦合,促使了铀沉淀、成矿。对于相山矿田的形成后的变化改造以及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则鲜有涉及。笔者通过收集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成矿作用以及矿床形成后的变化改造因素分析,建立了相山 矿田的成矿综合模式。 1 矿田地质概况 江西相山铀矿田受相山火山-侵入杂岩控制, 产于E W 向、NE 向等多组基底构造的复合部位,杂岩体平面形态呈椭圆形,东西长约26k m,南北宽 16km,面积约316km 2 (图1)。杂岩体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酸性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酸性熔岩及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岩组成,岩浆活动从喷发开始、火山侵出为主、浅成-超浅成岩浆侵入而结束(张万良,2005)。 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主要是花岗斑岩或斑状花岗岩和流纹英安斑岩)形态各异,花岗斑岩岩体露头规模在南部较大,呈岩株状,矿物粒度较粗,也有斑状花岗岩之称;由东部到北部,露头渐小,呈岩墙、岩脉状;至西部,露头少而小,为分散的岩滴状。流纹英安斑岩主要分布在西或西北部(张万良和李子颖,2007;何观生等,2009)。这种斑岩体分布特征与相山地区的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北或西北部的事实可能有内在的成因联系。 矿田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NE 向、NNW 向、

构造与成矿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 摘要: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而建立的成矿理论已日臻完善, 完好地解释了增生造山成矿作 用及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发育机制, 但却无法解释碰撞造山成矿作用及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本文在阅读大量前人有关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阅读有关侯增谦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以及陈衍景的“大陆碰撞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的前提下,简要介绍板块构造理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要点、与区域成矿理论的区别、大陆碰撞流体作用模式、最后作简要总结。 关键字: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流体作用模式研究进展 经典区域成矿理论,是指建立于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基础上的区域成矿理论。虽然不少矿床学家曾尝试借用基于大洋俯冲环境的斑岩铜矿模式,解释大陆内部古老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和矿床分布,特别是很多矿床学家依此解释华南造山带、秦岭-祁连-阿尔金-昆仑造山带以及天山-蒙古-兴安岭造山带的成矿作用和有关花岗岩类的形成,这些尝试都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由于经典的板块构造成矿理论难以很好地解释大陆碰撞带及其大陆内部的成矿作用,地质学家普遍认识到,适合于大洋和大陆边缘环境的理论或模式不可照搬到大陆内部,碰撞造山带也成为热点,通过一系列的地质工作,地质学家们对碰撞造山带的几何结构、造山机制和造山动力学过程等有了深入认识,最后导致了一系列找矿的突破和理论的提出。 一、板块构造成矿理论 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归根结底是与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从太古宙地幔柱构造到显生宙板块构造)有关,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必然造就不同的成矿系统和矿床类型。板块构造成矿理论已建立了三大成矿系统,包括离散边缘成矿系统、汇聚边缘成矿系统以及克拉通成矿系统[1],并且日臻完善,很好地解释了增生造山成矿作用及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发育机制。 离散边缘成矿系统:通常发育于超大陆裂解时期,产于被动大陆边缘乃至大洋扩张环境,分别形成沉积岩容矿的同生-后生矿床和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 矿床(图1.1)。同生沉积矿床主要是BIF 和SEDEX 型Pb-Zn矿。BIF矿床形成于部分缺氧的海底陆坡环境是海底热水系统中Fe大量堆积的产物;SEDEX型矿床形成于被动陆缘裂谷-裂陷环境。VMS矿床主要发育于弧后盆地或弧间裂谷,主要受岩浆热机驱动的海底热水对流循环控制。

图论第二章和第四章的课后习题

图论第二章和第四章书后练习题2.2 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图或说明这样的图为什么不存在

(a)没有奇点的图。 (b)所有顶点的度为三的图。 (c)阶至少为5的图G ,且对于G 中任意两个邻接的顶点,,v u 均有u deg v deg ≠。 (d)阶至少为5的非完全图H ,且对于H 中任意两个不邻接的顶点,,v u 均有u deg v deg ≠。 解:(a ) (b ) (c) (d) 2.4 给出一个阶为6且边数为10的图G ,满足.4)(,3)(=?=G G δ 解:所求图如下所示:

2.6 在一个阶为)1(3≥n n 的图中,若度为n n ,1-和1+n 的顶点数个数均为n ,则n 必为偶数。 证:∵n-1+n+n+1=3n; ∴图中仅有度为n+1,n,n-1三种度的顶点 ∑deg(v)=(n-1)n+n*n+(n+1)n=3n 2 由图论第一定理知,3n 2 为偶数 则n 为偶数。 2.8 设G 为n 阶图,若对G 中任意三个互不邻接的顶点v u ,和w ,都有 u d e g ,1d e g d e g -≥++n w v 则G 一定是连通的吗? 解:不一定,如下图: 2.10 我们已经知道,若n 阶图G 的任意两个不邻接的顶点u 和v 都满足 ,2d e g d e g -≥+n v u 则G 可能不连通。 (a) 证明:存在n 阶的连通图G ,它满足:对G 中两个任意不邻接的顶点u 和v ,都有,2deg deg -≥+n v u 且G 有两个不邻接的顶点x 和y ,使得y x deg deg +=2n -。 (b) 证明:若n 阶图G 的任意两个不邻接的顶点u 和v 都满足,2deg deg -≥+n v u 则G 至多有两个连通分支。 (c) (b)中的界是紧的吗? (a )证:假设deg deg 1u v n +≤-,则由定理4可知G 不是联通的,这与已知矛盾。 ∴原结论正确。 (b )证:假设存在G1,G2,G3 三个连通分支,其阶数分别为n1,n2,n3,且n1+n2+n3≤n;

2.校园生物分布图

《校园生物分布图》说课稿 西屯中心小学姚红娟 一、说教学内容 《校园生物分布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节《校园生物大搜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细致观察、合作交流、成果共享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置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难点是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并展示研究成果。 四、说教学流程 1本节课在上课之前和学生交流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每个小组就是果树的一个树枝,每个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为自己的小组赢得丰硕的果实。 2.交流回顾:上节课,学生对校园生物进行了仔细的大搜索,并进行回顾。请各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在校园里搜索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它们各有多少种?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

3.现在我们已经把各组的记录表进行了交流。让我们来看一看:校园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一共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 4.引导学生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5.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那我们怎样才能非常清晰地、一目了然地看到校园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呢?(提示学生:可以画一张图,我们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动植物,就在这张图上标出来) 6.大家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吗? 7.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A. 遇到不知名的动物或植物,我们可以在分布图上把它的图画或照片贴上。B.如果某一个地方动植物很多的话,可以给它们分别编号。 8.现在,让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直观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出示校园分布图)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将你们发现的动植物贴到相应的位置上。 5.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校园生物分布图,并对发现的进行描述。 6.引导学生具体说一说,花坛中的生物比较多,教室、操场中生物的种类比较少。 7.根据学生在分布图中填充提问为什么在不同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因为花坛里有土壤,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动物也会来这里安家,在花坛中会形成食物链,甚至是食物网,

常见矿床类型总结

1

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中的,金呈次显微-超显微的浸染状赋存于含金黄铁矿中的一类金矿床,因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发现于美国内达华州卡林地区而得名。 典型矿例:美国:Carlin,Getchell,Gold Quarry等;中国:东北寨、桥桥上、马脑壳、阳山、板其、牙他等。(小区域中的大资源) 矿床特征: 1.陆缘地壳减薄拉张区。 2.矿床常呈群呈带出现,构成巨大的矿集区。 3.含矿主岩为各种不纯的(泥质、粉砂质、炭质)碳酸盐岩、细碎屑岩(钙质、炭质粉砂岩、页岩)和硅质岩。 4.成矿受构造控制明显,尤其是高角度正断层与有利岩性层位交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场所。 5.常发育不同的围岩蚀变,蚀变带较宽,但蚀变较弱,矿体与围岩渐变过渡。 6.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形态产状受高角度断层及其旁侧褶皱构造控制。 7.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砷黄铁矿、毒砂,次为辉锑矿、雄黄、雌黄、辰砂、白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玉髓、方解石、铁白云石、绢云母、重晶石、钠长石。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角砾状构造为主。金以次显微-超显微形式出现(含砷硫化物中-不可见次显微金,中晚期硫化物与石英等脉石矿物中-显微金和明金)。 8.矿石中金品位一般低而分散,矿石储量一般在100万-1亿吨,品位1-15g/t。金储量一般为几吨至几十吨,个别达100t以上。 9.成矿流体具中低温、低盐度特征,含较高的CO2和一定量的H2S。成矿深度一般在1-3Km。 成因: 1.含矿流体的来源:水主要来自下渗的大气降水,部分来自沉积物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的同生水;金属组分和硫主要来自沉积地层。 2.含矿流体的迁移:含矿热液主要在重力(密度差)和构造应力等驱动下发生对流循环,并沿高角度断层向上运移,到达浅部后沿孔隙度和渗透率高的有利岩性层位渗透交代-充填成矿;金主要以硫氢化物络合物的形式搬运。 3.矿质沉淀机制:成矿流体由于温度降低、流体成分改变以及与近地表含氧酸性溶液的混合而使金络合物分解,导致金沉淀富集。 MVT型铅锌矿(碳酸盐岩层中的脉状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 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受地层层位控制,并具有显著的后生特征的,已铅锌为主要矿产的一类矿床。早期发现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得名。 品位:铅+锌:2-6%,很少超过15%。一般锌多于铅,银很少。 地质特征:1.大多数矿床产于相对稳定的地台或浅水碳酸盐岩中,尤其产在白云岩中。2.矿床常位于一些特大型盆地的边缘或其附近,或在盆地之间隆起处。3.成矿区域内缺少火成岩,成矿区域面积大,矿床规模大。4.矿床显示后生特征,硫化物渗透交代于碳酸盐岩先存的孔隙内。5.矿石成分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是方铅矿、闪锌矿,其次是黄铁矿、白铁 2

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科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一

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科版知识点练 习五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产于我国东北,有极好的药用价值,被誉为“关东三宝”之一的珍稀植物的是( )。 A、珙桐 B、人参 C、银杏 D、水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四种动物中,哪一种不属于珍稀动物。( ) A、朱鹮 B、褐马鸡 C、大鲵 D、蜜蜂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珍稀动物扬子鳄主要分布在( )等地。 A、江苏、浙江 B、长江中下游

C、四川、陕西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于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种类 B、给生物编号,将号码记录在分布图上,可以有空间记录更多生物 C、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必须独立完成 D、分布图是整理信息,找出研究成果的好方法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珙桐被誉为“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物种。(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判断题。 校园里的生物一年四季都一样。 A、正确 B、错误 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我们应该详细描述它的样子,还要记下是在哪里找到的。 A、正确 B、错误 在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时,可以按照树木、花草或其他标注将植物进行分类。 A、正确 B、错误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一次将校园里的生物彻底调查清楚。 A、正确 B、错误

校园生物分布图

校园生物分布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过程与方法 ● 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学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教学准备】为全班学生准备:两张大白纸、记号笔。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A4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各小组调查的结果怎样?现在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资料 二、整理分析调查信息: 1、各小组整理上节课调查的动植物,(注意:整理时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 2、各组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师边记录,把各小组的调查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 3、总结: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动植物?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意图:在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4、思考:我们校园里的生物是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为什么?(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 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师: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2、小组研究制定校园分布图方案,在制定中师点拔: 思考: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预设: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生物种类较多,分布图面积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将校园生物种类记录上去可用编号的方法;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用箭头指出它的位置;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制作生物分布图。制作中可借鉴校园平面图) 3、分组制定校园生物分布图 4、各组汇报制定的校园分布图,对制定好的组加星 5、分析与讨论: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发现校园哪些地方的生物种类较多?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会有多少?生物分布会有什么特点? 四、拓展性活动: 1、认识这些珍稀的动植物吗?他们各自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并把它们填在相应的图上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珍稀的动植物?它们生活在哪?目前数量怎样?(认识我国的珍稀生物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危机。) 五、课外延伸: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的分布的地方,制作世界珍稀动植物分布图(意图:一方面可以了解珍贵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意义。)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