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苁蓉多糖的研究

肉苁蓉多糖的研究

肉苁蓉多糖的研究

肉苁蓉多糖的研究

对肉苁蓉多糖的研究采用95%乙醇浸提脱脂,沸水提取,乙醇沉淀,三氯乙酸脱蛋白,透析除小分子化合物,最后冷冻干燥得到肉苁蓉粗多糖。

肉苁蓉粗多糖经DEAESepharoseFastFlow凝胶柱层析分成六个具有不同电荷性质的多糖部位,用HPLC法测定其分子量分布后选用合适的分子筛凝胶柱层析并结合醇沉分级,最后分离得到四个均一多糖RCR-Ⅰ-3、RCR-Ⅳ-1、RCR-Ⅴ-2和RCR-Ⅵ-C。HPLC法测定了四个均一多糖的分子量,RCR-Ⅰ-3分子量为8200,其余三个的分子量均大于1.5×106。RCR-Ⅰ-3为一淀粉类多糖。RCR-Ⅳ-1由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RCR-Ⅴ-2由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其中中性单糖的组成比为4.9:9.2:9.5:3.5:1.0,咔唑硫酸法测得糖醛酸含量为39.2%。RCR-Ⅵ-C为一结合有色素的杂多糖,由鼠李糖和葡萄糖组成,组成比为 1.00:1.76。体外活性筛选显示肉苁蓉多糖RCR-Ⅴ有抗前列腺癌活性。

肉苁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李媛

收稿日期:2009-03-18 作者简介:李媛(1987-),女,硕士,研究方向:抗炎免疫药 理学。E -m a i:l li yuan870214@https://www.doczj.com/doc/4b8090811.html, *通讯作者:张洪泉,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抗炎免疫 药理学。E -m a i:l hqzhangyz @126.co m do:i 10.3969/.j issn .1006-9690.2010.01.002 肉苁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 媛,宋媛媛,张洪泉 * (扬州大学医药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1) 摘 要 以近10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肉苁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布作了概述,并特别对化学成分及各种主要化学成分所具有的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关键词 肉苁蓉;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10)01-0007-05 Advances i n R esearch of Che m ical Constituents and M edici nal A cti vity of C istanche L iYuan ,Song Yuanyuan ,Zhang H ongquan (The M ed ica l and Phar m aceu tica lAcade m y o fY angzhou University ,Y angzhou 225001,China)Abst ract Tak i n g near 10years do m estic and f o reign pub lication s 'literature as the basis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tota l outline to the b i o log ical characteristics ofC istanche and its d istr i b ution.I n particu lar ,the che m ica l co mposition and the phar m acolog ical effects o fm a j o r che m ical constit u ents w ere rev ie w ed ,and look for w ard to its prospects for deve lopm en.t K ey w ords H erba C istanc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che m ical co m positi o n ;phar m acolog ical effects 肉苁蓉(H erba C istanche )是列当科(O roban -chaceae)肉苁蓉属(C istanche )植物肉苁蓉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又名地精、金笋、苁蓉、大芸。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其后古典 本草经疏 、 本草汇言 、 月华子本草 等多有记载。李时珍曰: 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兮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壮阳,填精补髓,养血润燥,悦色延年等功效,主治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在历代增力中药处方中出现率占第1位,而在抗老防衰类方剂中仅次于人参占第2位。由于肉苁蓉属植物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已被我国列为二级保护物种,并被收入 国际野生植物保护名录 [1] 。 本文结合最新国内外文献,着重对肉苁蓉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资参考。 1 肉苁蓉概述 肉苁蓉原植物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属的寄生植物,全世界约有20种,我国有6种及1变种:肉苁蓉C istanche deserticola M a .、盐生肉苁蓉C istanche sals a (C . A.M ey)G.Beck 、管花肉苁蓉C istanche tubulo -sa (Schenk)R.W i g ht 、沙苁蓉C istanche sinensis G.Beck 、兰州肉苁蓉C istanche lanzhouensis Z .Y.Zhang 、迷肉苁蓉C ist a nche am bi g ua (Bge .)G.B eck 6个种及1变种白花盐苁蓉C istanche salsa var .albi -flor P .F .Tu et Z .C .Lou [3] 。肉苁蓉主要生于盐碱地、干河沟、沙地、戈壁、沙漠环境中,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强烈,年降水量少于250mm ,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土壤发育不良,土层薄、质地粗而缺乏有机 7 第29卷第1期2010年2月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h i nese W il d P lant R esources V o.l 29N o .1 F eb .2010

肉苁蓉综述

肉苁蓉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肉苁蓉( Herha Cistanches ) 是列当科( Oorban - chaceae ) 肉苁蓉属植物( cistanche)肉苁蓉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习称、大芸。性温,味甘、咸归肾、大肠经, 为补肾壮阳、润肠通便之要药。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本文就关于肉苁蓉的各方面研究做一综述。 1 植物考证 肉苁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1 -2」。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宁夏一带, 因其生长在荒漠中,且有好的药用价值, 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分为: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 C. Ma 、盐生肉苁蓉Cistanche salsa( C.A.Mey )G. Beck 、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Schernk ) R. Wight 、沙苁蓉Cistanche sinensis G. Beck 、迷肉苁蓉Cistanche am - bigua ( Bge ) B Beck和白花盐苁蓉Cistanche salsavar. albiforaP. Tu et Z. C .Lou [ 3 ]。国内常使用的肉苁蓉除了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外,还有管花肉苁蓉,兰州肉苁蓉及白花盐苁蓉「6]。由于肉苁蓉具有较高的药食价值,近年来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其已属濒危植物。 2化学成分研究 肉苁蓉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1983年Kobayashi 等系统报道对荒漠肉苁蓉化学成分的研究开始,日本学者首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肉苁蓉的化学成分在同属植物中研究的最为深入,现已分离得到69个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对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8-11」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所述。2.1 苯乙醇苷类(p henylethanold glycosides, PhGs) 苯乙醇苷类是肉苁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国内外对这一成分的研究也比较深入。日本小林弘美( HiromiKobayashi )等「12]对我国内蒙产的C. salsa 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 先后从中分离得到10 种苯乙醇苷类成分: 肉苁蓉苷A( Cistanoside A) 、肉苁蓉苷B( Cistanoside B ) 、松果菊苷( Echinaco—side ) 、肉苁蓉苷 C ( Cistanoside C ) 、肉苁蓉苷 D

肉苁蓉抗衰老作用的研究综述

肉苁蓉抗衰老作用的研究综述 温秀芳,叶 苓 (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福建福州350108) 关键词:肉苁蓉;抗衰老;活性成分;药效学实验;临床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27(2006)05-0067-03 收稿日期:2006-06-07 作者简介:温秀芳(1982-),女,2002级中药学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中药学的研究。 肉苁蓉为多年生植物肉苁蓉(Cistanch deser -ticola Y.C.M a.)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具有暖腰膝、强筋骨、滋肾填精、润肠化燥的功效。5神农本草经6将肉苁蓉列为上品,谓之:/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瘕,久服轻身。0历代医家视其为抗衰老佳品。近年来对于肉苁蓉抗衰老的作用有较多的报道,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 活性成分的研究 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不仅可以阐明中药产生功效的本体究竟是何物的核心问题,也可为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机理提供物质基础。肉苁蓉活性成分的研究为探索其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杨明等[1]研究发现肉苁蓉的活性成分有麦角甾苷、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 、甜菜碱和甘露醇。屠鹏飞教授[2]指出肉苁蓉中起补肾壮阳作用的有效成分是苯乙醇苷类成分,如松果菊苷、洋丁香酚苷等。薛德钧等 [3] 分离和鉴定了肉苁蓉中抗衰老的2种 活性成分:D -甘露醇和肉苁蓉多糖(CDPS),且发现2种成分在延缓皮肤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降低体内脂质堆积方面均有显著作用。古力努尔.木特列夫等[4]的研究表明肉苁蓉中提取的松果菊苷(ECH )能够很好地抑制体外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自由基,提高谷胱甘肽酶(GSH -PX)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 DA )含量,抑制单胺氧化酶(MA O)活性,对D -半乳糖所致的衰老引起的氧自由基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2 药效学实验 2.1 对超微结构的影响:衰老的过程中伴随着组织器官形态的退变老化过程,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 的发展,越来越多学者使用电镜观察组织器官形态的变化,从而较直观地研究药物的抗衰老作用。孙云等[5~7]观察显示肉苁蓉对衰老模型小鼠的肝细胞核线粒体体积缩小、大脑皮质中央前回血管基底膜增厚及神经胶质细胞突起等超微结构的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CDPS 能延缓衰老小鼠肺细胞线粒体、板层小体等结构的退变,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王德俊等[8]通过观察小鼠大脑神经元发现CDPS 能抑制O 3所致衰老小鼠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化,与模型组相比,脂褐素颗粒明显减少,尼氏小体、溶酶体及核内异染色质增多,核仁明显,核孔分布密度正常,毛细管基底膜平均厚度(55~65)nm ,比模型组(95~120)nm 薄。王新源等 [9] 观察D -半 乳糖(D -g a1)脑化模型小鼠海马超微结构,结果肉苁蓉总苷(GCs)大剂量组(125mg/kg )与正常对照组的形态结构较接近,小鼠海马CA 1区神经细胞核圆,细胞器增多,染色质分布均匀。以上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肉苁蓉能够延缓肝、脑、肺、脾等组织器官的衰老退化,从而延缓机体衰老。 2.2 对老化相关酶的影响:老化相关酶主要是维持正常代谢有关的酶以及清除衰老产物有关的酶,前者主要有单胺氧化酶(M AO);后者包括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谷胱甘肽酶(GSH -PX)等。通过测定老化相关酶的活性可为研究药物的抗衰老作用提供依据。通过对不同的小鼠衰老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肉苁蓉能使臭氧所致小鼠衰老模型血清中的SOD 活力显著提高,大剂量组(200m g/kg )SOD 值高于对照组[10]。CDPS 能使D -半乳糖造成的小鼠衰老模型的肺组织及红细胞中的SOD 、GSH -Px 活力提高[11],使自然衰老小鼠的血清和肺的SOD 活力明显提高。吴波等[12] 67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16卷第5期Jo ur na l of F ujian College o f T CM O ctober 2006,16(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