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金匮

伤寒金匮

伤寒金匮
伤寒金匮

重读《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病名考辨

《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

《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

《灵枢·邪客》: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厥心痛:其五脏相干,名厥心痛。

温习:病因病机第1条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本条从脉象上论述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

知新:阳微阴弦的理解

阳微——寸脉微——上焦阳虚

1.脉象阴弦——尺脉弦——阴寒内盛

(寒邪、水邪、痰饮之邪等)

2.病机上焦阳虚,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不通则痛

3.病性实质:本虚标实。

4.说明“最虚之处,即是容邪之处”

知新:阳微阴弦的理解(文献)

阳微,寸口脉微也,阳得阴脉,为阳不及,上焦阳虚也; 阴弦,尺中脉弦也,阴得阴脉,为阴太过,下焦阴实也。——吴谦《医宗金鉴》

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阴气上逆之候也。

——喻嘉言

夫诸阳受气于胸中,必胸次空旷,而后清气转运,布息展舒,胸痹之脉,阳微阴弦,阳微知在上焦,阴弦则为心痛,以金匮、千金均以通阳主治也。——《类证治裁》

知新:阳微阴弦的理解(拓展)

(一)阳微

1. 首先是阳位的虚衰——上焦心肺的虚损

(如常见的心主血脉失常、肺朝百脉不利)

2. 衰微的不仅仅是阳气,还有气血和阴液、心气不

足,心血不充,心阴不足等发生于上焦的虚损。

3. 阳微是各脏器阳性的功能减退,即温煦推动激发兴

奋的功能下降。(心、肾、脾)

(二)阴弦

1.根植于以上所提到的阴阳气血的虚衰和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

产物: 水湿痰浊寒凝血瘀;

2.气滞:气虚、气郁而滞(阳微引起)(枳实、厚朴、橘皮、杏仁)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2)

原文1邪实所致胸痹短气。

1.联系6: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亦主之。

2.阳虚,痰气停积;外邪阻滞气道;食停气滞。

温习:胸痹证治第3条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三)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栝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煑,取二升,分温再服。

论述胸痹典型证候及治法方药。

知新:胸痹证治第3条

脉象寸口脉沉而迟—胸阳不振-阳微;关上小紧数—中焦停饮,阴寒内盛-阴弦

数:1. 误笔(程云来、沈目南、胡希恕)

《金匮要略直解》:“寸脉沉迟,关脉小紧,皆寒客上焦之脉,数字误”。

“人身之脉,皆随心脏跳动而现,故可有寸、关、尺部位形象之殊,断无三部脉同时迟数之异”。——关上小紧弦

“寸口脉沉而迟’者为虚寒之证,而‘关上小紧数’者乃寒实之证”

2.作“或然证”解(祝谌予,上海中医药大学校注)

“同一脉出现又迟又数之脉象是不可能的。应当是寸口脉沉而迟或关上小紧数,都是胸痹的脉象”。

”以上两句,是指脉象有时可见寸口脉沉而迟,有时可见关上小紧数”

:胸痹证治第3条

数:

3.作“阳微阴弦”的具体化(朱丹溪、陈修园、徐彬以及当代谭日强、陈仁旭)

A. “寸口沉迟,正阳脉微之互词也。关上小紧数,正阴脉弦之互词也。“——朱丹溪

B.“寸口主阳,因虚伏不鼓则沉而迟,关主阴,阴寒相搏则小紧数”,“数者,阴中挟燥火也】

——清代徐彬修订《四库全书》中《金匮要略》部分

C.关上之脉细小紧急而躁动不宁……实质上指的是弦脉——陈仁旭

4.作“阴凝于阳”解(尤怡、周扬俊、戈颂平)——阴阳失调

“反数者,阳气失位,阴反得而主之,《易》所谓‘阴凝于阳’,《书》所谓‘牝鸡司晨也’”

“阴寒凝泣,阳气不复自舒,故沉迟见于寸口,理自然也。乃小紧数复显于关上者,何耶?邪之所聚,自见小紧,而阴寒所积,正足以遏抑阳气,故反形数。”

知新:胸痹证治第3条

数:

5.作“脉势”解(赵进喜、张丽芬、李士懋)

这里的迟数不是说脉的快慢,而是指脉的动态,迟是指疲弱不前(因上焦阳微),数是指躁动不静(因中焦寒浊上逆)。

数,其实非五至以上之数脉,而是躁动不静之象,为邪盛。

6.作“讲解病机”解(王存芬)

“张仲景在此迟、数并提,已经完全脱离了迟数脉的本身含义,上升到阐述病机,特别是复杂病理机制的理论高度。”

知新:胸痹证治第3条

数:

7.作“迟数无疑问者”解(赵永刚,山田业广)

“阵发性室速常常突然起始、突然终止,可以设想,病人心动过速未发作时,张仲景正好单诊寸脉,其时,此人脉迟,于是,张仲景记下了‘寸迟’;而等到单诊关脉时,此人如正好心动过速发作,张仲景必然会记下‘关数’”。

8.作“观其大略”解(曹颖甫)无非是提供一种诊断的依据,文字理解上不当钻牛角尖;临证时必须重视脉象的观察。

胸痹脉症分析

(一)痹有微甚,轻者气塞,重者心痛,甚者心背彻痛相引。

(二)脉有常变,或微紧(阻痹),或微数(代偿)

温习:胸痹证治第3条

栝蒌薤白酒汤方药苦寒滑润,宽胸化痰,栝蒌实1枚辛温通阳,豁痰下气

薤白半斤辛温走窜,以行药势

白酒七升知新:“酒为百药之长”

汉代白酒=现代白酒?

1.曹颖甫:高粱酒(烧酒),元代,57℃,七升约1400ml,量太大。

2.绍兴黄酒,其色不白。

3.苦酒,即米醋。

4.第一道醋,又名白酱油,温上敛下。

5.初熟的米酒,醪糟为白酒,甜白酒。

(文化:“醫”。北魏郦道元所注《水经注》:取鬱草(金)与黑黍共酿为酒,名“鬯”(chàng 唱),为鬱人所贡,因以氏郡。)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3条

【选注】《直解》:诸阳受气于胸,而转行于背,气痹不行,则胸背为痛而气为短也。

【辨治要领】

胸背痛,短气—辨证关键。喘息,咳唾-可见于其它疾病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4条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本条论述痰涎壅盛的胸痹证治。

温习:胸痹证治第4条

【辨治要领与思路】

①本条胸痹病的主症是喘息不能平卧,心痛彻背,

据方论证,当有苔腻等症状。

②本条胸痹病较栝楼薤白半夏汤证为重,故在加入半

夏的基础上,白酒用至一斗,从一般日二服改至三服。

知新:

胸痹——上焦阳气不足,胸阳痹阻

病位:包括心、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瓜蒌薤白半夏汤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5条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五)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一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煑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煑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煑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条论述胸痹气结在胸虚实不同的证治

温故:条文

气机郁滞——枳实薤白桂枝汤证(5条)

人参汤证(5条)

心中痞: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

人参汤证

症状:

胸痹主症(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

病位:胸、胃、胁

病机:胸阳痹阻,气机痞塞

以方测证:

证偏实,

多由停痰蓄饮为患证偏虚,多由无形之气痞为患治则:通阳散结,泄满降逆

补中助阳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5条

方药

枳实薤白桂枝汤

栝蒌、薤白--宣痹通阳

理气散结消痞泄满

通阳化气平冲降逆

“去邪之实,即以安正”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5条

干姜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5条

【辨治要领与思路】

1.同为胸痹,偏于实的用枳实薤白桂枝汤,

以通为主。偏于虚的用人参汤,以补为主。

2.二方的应用也可提示胸痹发作性的特点,

急性发作偏于邪实,缓解期间偏于正虚。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6条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六)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煑取五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薑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煑取二升,分温再服。

原文

本条胸痹轻证的治法。

提要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6条

1.主症

★胸痹主证为“短气,胸背痛,喘息咳唾”

此条仅述:“胸中气塞,短气”

无疼痛或较轻,故为胸痹轻证。

胸痹,胸中气塞

短气

饮阻气滞

2.病机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6条

短气重,兼见咳逆,吐涎沫,小便不利等

饮邪偏盛

治法

宣肺利气化饮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6条

茯苓杏仁甘草汤

方药

杏仁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6条

气滞偏盛

气塞重,兼见心下痞满,呕吐气逆等症。

温胃理气散结

治法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6条

方药

橘枳姜汤

理气和胃止呕

橘皮

泄满散结

枳实

温胃止呕

生姜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6条

【辨治要领与思路】

病同证异则当同病异治。本条胸痹均伴有胸闷短气,但证候却有偏于饮阻和偏于气滞之不同,故偏于饮阻的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偏于气滞的则用橘枳姜汤。

原文分析胸痹证治第7条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七)

薏苡附子散方:

原文分析 胸痹证治 第7条 【词解】 ▲缓急:“缓急”二字是一个偏义复词,应着眼于 “急”字。胸痹缓急是说胸背痛等症突然发作,且 痛势急剧,此因阴寒凝聚而不散,阳气痹阻而不通。 1.主症 属发作性疾患,时缓时急 胸痹缓急 急证,胸痛剧烈、伴有筋脉拘挛 原文分析 胸痹证治 第7条 2.病机 寒湿壅盛,胸阳被遏,病势急迫 3.治法 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原文分析 胸痹证治 第7条 薏苡附子散 4.方药 温通止痛 炮附子10枚 1.除湿宣痹 2.缓解筋脉拘 急,止抽搐 (配炮附子, 缓急止痛) 薏苡仁15两 原文分析 心痛证治 第8条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 桂枝生薑枳实汤主之(八) 桂枝生薑枳实汤方: 桂枝 生薑各三两 枳实五枚上三味, 以水六升,煑取三升,分温三服。 原文 提要 本条论述寒饮气逆心痛的证治。 原文分析 心痛证治 第8条 1.主症 寒饮停聚于心下 ,阻遏气机 心中痞 心下寒饮向上冲逆 诸逆 心窝部向上牵引疼痛。 心悬痛 原文分析 心痛证治 第8条 寒饮内停,上逆攻冲心胸 2.病机 温阳化饮,消痞降逆 3.治法 原文分析 心痛证治 第8条 桂枝生姜枳实汤 4.方药 温阳散寒 平冲降逆 桂枝 和胃降逆 化饮止呕 生姜 行气泄满 枳实 三阴病与现代临床 主讲人:肖子曾 目录: ●

太阴系统病变 ●

少阴系统病变 ● 厥阴系统病变

一、太阴系统病变

太阴系统主人体水谷精微运化功能。以脾主运化水谷,输布津液,主升清,脾胃共居中焦,又为气机升降之枢,为气血生化之源,与大小肠同属于土脏。所以,太阴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脾胃、大小肠等脏腑功能的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脾胃健运,津液输布正常,气机升降有序,气血生化充足。病理情况下,人体脾胃失于健运,清阳不升,津液不布,气机升降失序,气血生化无源,就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症状,即太阴系统典型病变。

太阴系统病变的发生,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受外邪,如湿邪、寒邪,寒湿、风湿、湿热之邪,暑湿之邪等。其中,以脾为阴土,恶湿喜燥,所以湿邪及寒湿之邪为病,最为多见。另外,其发病与患者的体质也密切相关。临床上,多发生于脾胃素虚,胃肠功能不好的患者。可见于多种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其发病方式,可以是感受外邪,如寒邪直中,也可由太阳系统、阳明系统、少阳系统病变转化而来。但转化过程中,常常是曾经误治。如《伤寒论》279条所谓“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就属于这种情

况。其他如素嗜酒浆、久卧

湿地、居处潮湿及过食生冷

瓜果等也常成为太阴系统病

变发生的病因。

太阴系统病变的预后转归,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脾胃阳气渐复,可以痊愈。

《伤寒论》274条云:“太阴中风,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体质之人,感受外邪,风寒之邪,常挟湿邪,可表现为四肢烦痛,脉象寸脉变弱,说明风邪渐退,尺脉涩转而变长者,说明湿邪渐退,阳气渐长,所以说,“为欲愈”。

至若278条所谓“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原文分析 心痛证治 第9条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本条论述阴寒痼结心痛重证证治。 提要 原文分析 心痛证治 第9条 阴寒痼结、寒气攻冲 病机 温阳散寒、峻逐阴邪 治法 原文分析 心痛证治 第9条 乌头赤石脂丸 方药 炮乌头、炮附子、蜀椒、干姜 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止痛力强,峻逐阴邪 温涩调中,收敛阳气, 可制上四药辛散太过 赤石脂 原文分析 心痛证治 第9条 【辨治要领与思路】 1.本条心痛重证的辨证要点是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2.治疗心痛与胸痹一样应分别证情轻重而治,轻者用桂枝生姜枳实汤,重者用乌头赤石脂丸。 3.治疗重证,仲景喜用附子或乌头,或两者并用。 4.乌头-长于起沉寒痼冷,并可使在经的风寒得以疏散,附子-长于治在脏的寒湿,能使之得以温化。 英雄救美还是生不逢时? 早:300多年 辛温祛寒剂:辛夷,杜蘅,茅香,高良姜,生姜,花椒,官桂,藁本 桂枝,薤白,酒,川椒,干姜,乌头,附子等 一、体现辨证论治精神 小 结 1、证不同,治不同 分虚实 分轻重 分缓急 2、证变治亦变 小 结 二、药物运用 栝楼配薤白——胸痹 配枳实、桂枝、生姜——胸痹与心痛或短气合并 附子、乌头——阴寒痼冷 阳微阴弦,往往可引起气滞血瘀的病变,后世医家发展了仲景学说,补充了通补兼施,芳香温通,活血化瘀等治法。 小 结 三、治疗 以论阴证、寒证为主,擅于辛温通阳,行气豁痰宣痹。 扶正祛 邪,祛邪扶正,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疏通温补兼施。

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指出太阴病七八日,出现暴烦下利,“烦”说明阳气来复,“下利”说明脾气充实,将退却腐秽之邪,所以,虽日十余行,必自止。其后,病可望痊愈。

太阴系统病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其他系统病变。太阴脾胃阳虚,治疗不积极,或再经误治,或因调养失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进展而为脾肾阳虚,而呈现出少阴系统病变的表现;另外,由于太阴系统与阳明系统功能关系最为密切,太阴系统病变,有时也可转属阳明。《伤寒论》187条云:“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明确指出太阴系统病变可转属阳明。

384条也说:“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二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意思是说,外感病脉微涩,至四五日,到了太阴系统典型证候应该出现的时间会表现为呕吐、腹泻,与一发病就以呕吐、腹泻为突出症状的治疗困难的霍乱不同。似欲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大便者,属于阳明系统病变。当大便硬,十二日可愈。原因是六日为一经,为一周期,十二日为两个周期已尽。先见下利,后转大便硬,病在阳明,能食者,为胃气恢复故愈。先见不能食,到后一经下一个周期,稍能食,再过一经一个周期转能食,又过一日两个周期已尽,胃气恢复当愈。

(一)太阴系统病变本病

《伤寒论》273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所谓太阴病提纲证条文,说明典型太阴系统病变是表现为呕吐、下利、腹满、腹痛,病机是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司,气机阻滞。

277条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意思是说,太阴系统病变,脾胃虚寒,或脾胃阳虚,寒湿中阻,或寒邪直中,均可见腹泻而口不渴,腹满痛等症,应当是四逆汤、理中汤的适应证。可见于多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肠功能紊乱等。

但太阳病误治也可导致太阴系统功能失常,则另当别论。《伤寒论》279条云:“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是太阳病误用下法,脾胃阳气受伤,气血瘀滞,转属太阴。

所以表现为腹满时痛,治疗当用桂枝加芍药汤温中阳、行瘀滞,缓急止痛。而“大实痛”是形容疼痛剧烈,或有大便不通,提示气血瘀滞较甚,临床上易误诊为阳明腑实证,治疗可以用桂枝加大黄汤加强芍药祛瘀消积化滞之力,但用大黄之意,并非为了通大便。

280条云:“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明确把大黄与芍药相提并论,认为太阴体质脾胃不足经常大便质稀的患者,若遇到大黄、芍药适应证,因大黄、芍药易动胃气,宜适当减量。既然大便稀仍可能有大黄、芍药适应证,大黄应用当然就不是为了攻下、通大便,而是意在祛瘀化滞。我们临床上就见过了40岁女性病例,平时腹满时痛,偶尔腹部剧烈疼痛,曾误诊为肠梗阻剖腹手术,后用桂枝加芍药汤而安。

而《伤寒论》276条所谓“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则是支持“六经皆有表证”的又一有力证据,实际上是太阴体质之人,感受外邪,而早期出现表证。因为有表证存在者,当然仍应该当发汗解表,所以为桂枝汤的适应证,太阴体质之人,脾胃素虚,卫阳不足故也。属“虚人外感”范围,可见于部分感冒患者。

另外,以脾最恶湿,太阴体质受邪,湿邪较为常见,暑期尤其多发,所以现在看来,香苏散证、藿香正气散证也不少。李东垣清暑益气汤证也常发生于太阴脾虚体质的患者。

幻灯片18

(二)太阴系统病变兼变证

《伤寒论》278条云:“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指出,外感病如见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有可能与太阴系统病变有关。其小便不利者,以湿邪无下行之路,则可能发生黄疸,以脾胃阳虚,湿邪易从阴化,所以常表现为阴黄,即茵陈五苓散证、茵陈术附汤证、茵陈四逆汤证之类,可见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相对来说老年患者、慢性病人,较为多见。但如果小便自利,湿邪有下行之路,则一般不会发生黄疸。

(三)理中汤与现代临床

理中汤在《金匮要略》中,名人参汤,乃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四味药组成,煎服法要求服药后一食顷,须饮稀粥一升许,避寒保暖,勿揭衣被。是取其温阳补中、散寒除湿之用。中阳复、寒湿去,升降气机自顺,腹泻呕吐自止,腹胀腹痛等自可解除。该方作丸,名曰理中丸,要求蜜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温开水和丸,研碎温服,日3丸夜2丸,腹中不热,则加大剂量,较之理中汤力稍缓。

理中丸在《伤寒论》主要用治吐泻不欲饮水的寒霍乱和大病瘥后,阳虚饮聚所致的“喜唾、久不了了”。“喜唾”的病因,赵开美本作“胸有寒”,成无己本作“胃上有寒”。人参汤在《金匮要略》,主要用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乃阳微阴盛之证。中阳不足、寒结心下,心中痞气;胸阳不振、阴寒乘之,胸痹满闷,胁下逆抢心,治当心胃同治,扶阳气散翻寒,故方选理中汤。又名人参汤者,言其独具温补之力也。

二、少阴系统病变

少阴系统主司人体在里之阴阳互根互制。以肾主水,主藏精,内寓元阴元阳,居下焦;心主火,主藏神,“神明出焉”。所以,少阴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心肾等脏及其经络功能的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在里之阴阳之气固秘,精神充足,阴阳调和,水火交济,人身各方面功能可保持正常。病理情况下,人体在里之阴阳之气不足,精神衰减,阴阳失和,水火失济,就可出现精神萎靡、但欲眠、脉微细等症状,即少阴系统病变。幻灯片37

少阴系统病变的发生,病因可以是感受外邪,如风寒、风热、温热之邪、暑热之邪等,也可以是劳累过度、用脑过度、房劳过度和忧思惊恐等内伤因素。同时也与患者的体质和宿疾有关。临床多发生于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和心肾功能不足的人群。可见于多种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所致的呼吸循环衰竭、中毒性休克,以及多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病等。而患者平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者,发病易表现为少阴系统病变。

一般说来,少阴阳气不足或阴阳两虚体质的患者,感受外邪,病情可表现为恶寒、肢冷、精神萎靡、脉沉细,习称“少阴寒化证”。少阴阴虚体质的患者,感受外邪可表现为发热、口渴、心烦不眠、脉沉细数,习称“少阴热化证”。至于少阴阳虚体质者,又可挟痰饮、挟水气,或受风寒湿之邪,而表现为风寒湿痹,或成下利等;少阴阴虚体质的患者,也可挟水气、挟结热,或表现为咽痛、胃肠结热腑实证等,病机较为复杂。

说到少阴系统病变的预后转归,虽然说病情危重,但经过积极救治,仍有希望向愈。《伤寒论》287条云:“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少阴病,脉紧,下利是阴寒盛,脉转微,脉紧反去,阴寒退,手足温是阳气复,故为欲解。

288条云:“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289条云:“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以上两条所谓手足温、时自烦,欲去衣被,均提示阳气来复,故为可治。

325条云:“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是少阴病,下利,阴阳俱虚,下利呈减少之势,预后较好,可用温灸升提阳气的方法治疗。

292条云:“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吐利,一般说预后不良,但患者手足不逆冷而发热,是阳气未脱,所以尚有可复之机,可用灸法以救治。

292条云:“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吐利,一般说预后不良,但患者手足不逆冷而发热,是阳气未脱,所以尚有可复之机,可用灸法以救治。

291条云:“少阴病,欲解时,在子至寅上。”此条则是少阴病欲解时条文。因子至寅时阳气渐盛,故少阴病常在此时解除。而290条云:“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此少阴中风则是相对少阴中寒而言,与其他条文不同的是,病机属阴虚火旺,而“脉阳微阴浮”是指寸脉弱而尺脉起,提示心火退而肾水复,故为欲愈。

相反,少阴系统病变毕竟多为危急重证,可见于呼吸循环衰竭、多种原因所致的休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等,预后极差。《伤寒论》295条云:“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是纯阴无阳,寒盛阳衰,故为死症。

296条云:“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98条云:“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300条云:“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此三条论少阴病吐利,四肢逆冷,又出现躁扰等神志症状,紧接着就将转入昏迷,是阴盛格阳,阳气欲脱,可见于重证休克患者,治疗困难。297条云:“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是少阴病下利,而致的阴竭阳脱血压降低休克,故为死症。299条云:“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是少阴病所致呼吸循环衰竭,治疗困难。294条云:“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是少阴病误治动血证,可见于多种原因所致的休克继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应激性溃疡出血,即使在今日,仍属危急重,故为难治。

(一)少阴系统病变本病

《伤寒论》281条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作为所谓少阴病提纲证条文,指出少阴系统病变的典型表现是一组阴阳之气不足、精神虚衰的症状:但少阴系统病变进一步分析,又有“寒化证”和“热化证”,之分。

283条云:“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是少阴阳衰,故见吐利、汗出,虚阳浮越,故咽痛。

285条云:“少阴病,脉沉细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是少阴阴虚,故见脉沉细而数。

284条云:“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是少阴阴虚,或阴阳俱虚,强调误治可使津液受伤。

282条云:“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则是少阴阴阳俱虚,水火失济,虚火上扰,而下焦虚寒的复杂证候。

282条云:“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则是少阴阴阳俱虚,水火失济,虚火上扰,而下焦虚寒的复杂证候。

286条云:“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是论少阴阳虚者,不可发汗,而阴阳俱虚者,更不可攻下。总之,少阴系统病变,多见于虚人外感,临床多见虚证,多危症、重症,单纯汗法、下法皆非所宜。

少阴阳虚体质之人,感受外邪,尤其是风寒之邪,初期见表证者,仍须解表。但此表证与太阳病表证相比,又有其特点。一是发热常不甚高,二是脉沉而不浮。《伤寒论》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302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就是少阴阳虚外感,不可过汗,当助阳解表,微发其汗,是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的适应证。多见于老年人、虚人感冒,或慢性病患者合并呼吸系统感染者。

《伤寒论》323条云:“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是少阴阳虚体质之人,感受外邪,尤其是感受风寒之邪,如见脉沉而不浮说明阳气无力抗邪,很快就会出现典型少阴寒化证,甚至表现为亡阳证,所以当急用四逆汤温之。

临床上常有老年人冬季感冒,或慢性病患者因普通呼吸道感染,而很快诱发心衰、呼衰甚至发生休克者,就属于这种情况。而317条所谓“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则是少阴寒化证阴盛格阳的情况。可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急性心衰患者,治疗必须急投通脉四逆汤,以回阳救逆。

《伤寒论》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是少阴阴虚体质之人,感受外邪,尤其是温热之邪后,出现的典型少阴热化证,因阴虚火旺,水不济火,故见心烦失眠,是黄连阿胶汤适应证。黄连阿胶汤今多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心烦失眠等,卓有疗效。

(二)少阴系统病变兼变证

1、少阴寒化证兼变证

(1)咽痛:《伤寒论》313条云:“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是少阴阳虚体质之人,感受寒邪所致的少阴寒结咽痛证,所以是半夏散及汤

的适应证。一般认为:寒结咽痛临床比较少见。但宁波名医范文虎却常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即当属于寒凝一类。

(2)下利:《伤寒论》314条云:“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315条云:“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

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则是论少阴阳虚下利,单纯阳虚下利,可以用白通汤,阴寒内盛,有格阳之势者,则为白通加猪胆汁汤适应证。有学者曾报道一久泻患者,久治不效,投白通汤而愈。

而白通加猪胆汁汤适应证则是腹泻脱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厥逆无脉”、“烦”等。张仲景用猪胆汁是重视津液的意思,对此在今天看来确实也当重视补液,补充血容量。而单纯用四逆汤温阳,或用西药升血压药,未必能取得良好疗效。

(3)便脓血:《伤寒论》306条云:“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7条云:“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

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是少阴阳虚体质之人,脾肾阳虚,大肠失于传导,脾失统摄,肾失封藏,故见腹痛而脓血俱下,为桃花汤的适应证。可见于慢性菌痢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在温补的基础上,固摄治法应予重视。

308条云:“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则不排除是少阴阴虚体质的患者感染菌痢,可以用针刺治疗,也可在治疗痢疾的同时,养阴和营,可选用当归、白芍,甚至阿胶之类。

(4)痹痛:《伤寒论》304条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5条云:“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

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是少阴阳虚体质之人,感受寒邪,或寒湿之邪,痹阻经络气血,故可见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背恶寒,脉沉等症,为附子汤适应证。该方用治寒湿痹证和“老寒腰”、“老寒腿”等,有较好疗效。

(5)水气:《伤寒论》316条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

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是少阴阳虚体质之人发病,寒湿内侵,水气不化,所以出现一系列复杂症状,为真武汤适应证。可见于老年或慢性病患者外感病后出现的心衰、肾衰等。或然证多,说明病情复杂,涉及的病变脏腑范围广。

(6)痰饮:《伤寒论》324条云:“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

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是少阴阳虚体质之人,如有宿食等实邪阻于胸中,治疗当因势利导,用吐法,如是寒饮停于胸上,是阳虚水饮不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不可吐,当以四逆汤温化。是把因宿食等有形之邪积聚和阳虚寒饮内停之证予以鉴别。

(7)气滞:《伤寒论》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古今注家均不能解释四

逆散此条,原因是不知少阴病即少阴阳虚体质之人为病,故可有四肢不温。而少阴体质者,因情志抑郁,或感受外邪,皆可致气机郁滞,从而出现咳、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泄利下重等多种表现,治疗仍当以疏肝理气为主,兼顾阳虚。所以,四逆散方后注,诸或然证多加用桂枝、附子、干姜、薤白之类。

该方我们临床上多用于过敏性咳嗽和哮喘、冠心病心绞痛和心律不齐、肝胆和胰腺疾病、溃疡病、胃炎和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感染、肾病综合征和妇女特发性水肿、痢疾、外科阑尾炎、妇科月经病和乳房病等。认为只要存在气机阻滞病机,即可选用,并可根据阴虚、阳虚、痰湿、血瘀、湿热、水停等兼挟证,灵活加减,每获良效。

(8) 吐利:《伤寒论》309条云:“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是少阴阳虚体质之人,肾阳虚不能温暖中土,寒浊中阻,

气机升降失序,故见吐利交作,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症状虽然严重,但与少阴病阳气虚脱的吐利不止,手足厥冷、躁扰不宁等休克表现有本质不同,所以为吴茱萸汤适应证。可见于饮食失节,过嗜寒凉所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也可见于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消化道症状明显者。

●2、少阴热化证兼变证

●(1)咽痛:《伤寒论》310条云:“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311条云:“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

与桔梗汤。”312条云:“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此三条,皆论少阴阴虚咽痛,是在少阴阴虚体质基础上发生。

其中,猪肤汤治下利伤阴,心烦胸闷,咽中干痛。今之临床虽较少应用,但猪皮冻利咽、除烦,寒凉而不致泻的特点,却值得重视。甘草汤与桔梗汤,利咽解毒,缓急止痛,治咽中挛急而痛。治疗各种咽中急痛和感冒后咽部平滑肌痉挛所致的咽痒咳嗽等,均有疗效。苦酒汤用鸡子白润喉,并以半夏、苦酒散结,治咽中生疮,不能言语者。有散结之意,急性喉炎之类,可以试用。

(2)水气:《伤寒论》319条云:“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是少阴阴虚体质之人,阴虚内热,挟有水气,

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圣身,故出现一系列复杂症状。当养阴生津与淡渗利水相结合,为猪苓汤适应证。临床上可见于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和肾炎水肿等,可随方加入滋阴补肾、活血、解毒药物等。

(3)热结腑实:《伤寒论》320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1条云:“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

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322条云:“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三条被习称为“少阴病三急下证”,是少阴阴虚体质之人,以种种原因造成了热结腑实证,因阴液本虚,热结腑实一旦形成,更容易伤阴竭液,所以下之宜急。

如果像阳明腑实证应用承气汤那样,必待燥屎形成,方用攻下,则可能因当断不断,使阴竭液脱,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曾治一老年男性震颤麻痹合并肠梗阻患者,手术不能,低血压状态,危在旦夕,急行大承气汤合增液汤通下,结果一下而解,至今存活。因见古人所谓“中阴溜腑”等,皆未能理解张仲景真意。

(4)便血:《伤寒论》293条云:“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少阴病,一身手足尽热,是少阴阴虚体质之人,感

受外邪从阳化热,热邪结于下焦(膀胱泛指下焦部位),热灼血络,络破血溢,故必然会出现便血等动血证。可见于泌尿系感染膀胱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某些患者。治疗可参考后世导赤散、犀角地黄汤等方治疗。尿血者,导赤散、清营汤加白茅根、小蓟、仙鹤草;大便下血,可用地榆散、槐角丸加白芍等。

三、厥阴系统病变

厥阴系统主人体阴精阳气潜藏、条达气机、控制过度情绪反应。以肝主疏泄、主气机、主情志、主藏血、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所以,厥阴系统功能与肝关系最为密切。而肾主闭藏、主藏志、主藏精,为水脏,元阴元阳之宅;心主血脉,主火,主藏神;脾主土,主藏意,脾胃共居中焦,为升降之枢。

所以,厥阴系统功能与肾心和脾胃等脏腑也有关系。生理情况下,肝之疏泄功能正常,阳气潜藏,气机调和,情绪反应正常。病理情况下,肝之疏泄功能太过,阳气浮越,肝气横逆,脾胃失和,情绪反应过度,可出现头晕目眩、消渴、性急易怒、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症状,即厥阴系统病变。

厥阴系统病变的发生,常见原因包括:感受外邪,如风寒、风热、湿热之邪等;情志所伤,如暴怒、情绪高度紧张等。发病与患者的体质和性格也密切相关。临床可见于各种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也可见于多种心身疾病、精神心理行为异常性疾病、消化系统肝胆脾胃疾病和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一般说来,厥阴疏泄太过体质的患者,感受外邪,病情可表现为头痛、身热、胁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脉弦等。另外,情志所伤,肝气横逆,还可克伐脾胃,使脾胃升降失度;惹动肝阳,肝阳上亢,则可引起水不涵木、风阳内动之证。

但临床所见,厥阴系统病变,可以是本系统自病,也有由少阴病转属而来者。在邪热蕴结的基础上,邪与元气不两立,元阳虚衰,或阴竭阳衰,人体潜藏、布散阳气的功能,就必然失其常而不能归其位,阴阳气不相顺接,常可表现为手足厥冷与发热并见。或可见时而发热,时而厥冷的情况,古人称之为“厥热胜复”。主要见于现代医学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患者。

有人认为厥阴是两阴交尽、阴尽阳生之意,也是指厥阴病这种“厥热胜复”之机。不应该认作是典型的厥阴系统病变。其他如厥阴病篇论呕吐、下利、厥逆诸证治疗者,皆是作为需要鉴别的证候而论,并不是真正的厥阴系统病变。

对于厥阴系统病变的预后转归,可以说经积极治疗,部分病例可以归于痊愈的。《伤寒论》327条云:“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329条云:“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指出厥阴体质之人,感受外邪,尤其是在感受风热、温热之类阳邪之时,因为发病前,已具备阴虚的基础,所以常见口渴引饮症状,脉象也可见沉细而不起。

经过治疗,假如脉象转为微浮,说明阴液渐复,或者理解其正气呈现奋起抗邪之势,所以是其病向愈的表现。但如果脉浮大弦长,则说明邪气鸱张,肝阳上亢,也非佳兆。此时,虽仍可有渴欲饮水的症状,但与疾病严重阶段的消渴饮水不解,已有本质区别,所以稍稍给予饮水,即可望痊愈。328条云:“厥阴病,欲解时,在丑至卯上。”此条则为厥阴病欲解时条文,因丑至卯时,为阳气渐盛之时,厥阴病在此时得天阳之助,人体阳气可得以正常布散,而复其本位,气机可得以条达,而复其常性,则阴阳之气相顺接,可望好转。\

《伤寒论》厥阴病篇也收载了大量有关“死证”的预后不良的条文。这些条文主要是论述“厥证”和所谓“厥热胜复”证者。《伤寒论》343条云:“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指出外感病阳气虚衰,烦躁,是虚阳有浮越之势,是休克的神志改变,预后不良。\

344条云:“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345条云:“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348条云:“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此三条则指出外感病严重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在表现为发热的同时,如见到下利不止症状,则是亡津液,阴 346条云:“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强调外感病发热与下利、汗出不止同见者,预后差,体现了《伤寒论》“扶阳气、存津液”的思想。因其病阳气欲脱,有阴无阳,故死。以上诸条文皆可见于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

而347条云:“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是阳气脱、阴血也亡,可见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低血容量休克,即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治疗仍属困难。而具体治疗,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升高血压和补液补充血容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厥阴系统病变本病

《伤寒论》326条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作为所谓厥阴病提纲证条文,指出厥阴系统病变的典型表现口渴饮水不解,有气上撞心之感,胃中热痛,有饥饿感,而不欲进食,进食则呕吐,或吐蛔虫,用下法,则泄泻不止。归纳其病机当是阴虚内热,肝气横逆,脾胃失和,可见于外感热病晚期的某些患者,也可见于糖尿病酮症、胃病肠道疾病等内伤杂病。

治疗单纯泄下可能更伤脾胃,治疗当在养阴的基础上,平肝、柔肝,和胃降逆。有一首经验方百合丹参饮,药用百合、乌药、白芍、丹参、苏叶、黄连、陈皮、厚朴、茯苓、鸡内金、甘草组成,比较适合于厥阴系统典型病变病机。

厥阴阴虚肝旺体质之人,常因情绪紧张或情志因素等诱发疾病,临床表现为头晕胀痛,性急易怒,咽干目涩,舌暗红,脉弦大而长者,则为阴虚阳气失于潜藏,可见于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则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建瓴汤证。

而厥阴体质之人,感受风热、温热之邪,早期,其病在表,可表现为目干眼花,头晕头痛,咽干心烦,耳中堵塞等,为风热上扰清窍。我们认为可用经验方桑菊翘荷汤加减,药用桑叶、菊花、连翘、金银花、薄荷、钩藤、蝉衣、僵蚕、牡丹皮、桔梗、甘草等组成。温病晚期,温热、暑热之邪,影响到厥阴系统功能,症见消渴、心烦急躁、肢体麻木者,为邪热伤津,阴血不足,肝失其柔,筋脉失养,则为吴鞠通《温病条辨》连梅汤适应证。

(二)厥阴系统病变兼变证

1、厥热胜复证在厥阴病篇中,大量收载了与所谓“厥热胜复”相关的条文。

《伤寒论》337条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指出厥即手足厥冷,是阴阳二气不相顺接所致。但手足厥冷常与发热密切相关。335条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指出外感病发热,严重到极限,阳气虚衰,阳气潜藏不能,失其常位,可能出现手足逆冷和发热症状,可见于严重感染所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

感染越严重,休克就越不容易治疗,如中毒性菌痢常见高热、惊厥、休克等。有时反而无大便,治法当下,不可发汗,误治可使病情迁延,余邪不尽,热毒内郁,可见口舌生疮。

334条:“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非常类似于中毒性菌痢的表现。所以先厥后发热、下利止,不便脓血者,是热毒无下行之路,故其喉为痹。

336条云:“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通过厥与发热时间的长短,辨外感病的预后。认为:热多于厥者,预后好;厥多于热,预后差。

342条云:“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指出:所以通过厥与发热时间的长短,辨外感病的预后,原因是寒热的多少,体现了阳气的衰盛,病情的进退。\

341条云:“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意思也与336条、342条相同,身热久不除者,必便脓血,提示仍很可能是中毒性菌病患者。休克虽已解除,肠道细菌感染尚未解决,故见身热而便脓血。

而339条则说:“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则是论外感病“热少微厥”证候,消化道症状,较为突出,可见于肠伤寒等消化系统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数日,小便清利者,欲得食,此为热邪除、胃气复,故病方愈。厥而呕,胸胁烦满,是热邪内传,又见厥,阳气欲脱,故发生便血,可见于肠伤寒严重病例消化道出血和感染中毒性休克应激性溃疡等。

至于“厥热胜复”证的预后判断,《伤寒论》主要是根据厥与热的天数,同时非常强调阳气和津液的存亡。已如前述。另外,《伤寒论》厥阴病篇还提出了“除中”的概念和判断预后的具体方法。

如332条云:“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333条云:“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此“除中”是外感病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重症,胃气将绝,表现为突然能食的一种恶候。预后极差。可因阴寒重症,误用黄芩汤等除其热,伤及中阳,使胃气大伤所致。而对于厥热胜复、厥利、能食者,可根据食索饼后有无暴热来判断。但最终预后,还需根据发热与厥冷的时间长短来判定,厥热相应者,旦日夜半阳气复可愈。

热多于厥,厥去热不罢者,是休克已控制,原发感染未解除,热邪壅盛,故必发痈脓。临床所见这种情况,其原发病其实也可能本来就是痈肿,是化脓性感染导致的休克。而痈肿化脓,则邪有出路,也有利于休克解除和整个感染病情的好转。

2、厥证、呕吐、下利

另外,《伤寒论》厥阴病篇还有许多条文,是论述多种厥证、呕吐、下利者,如治疗寒热错杂寒格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干呕、吐涎沫、头痛的吴茱萸汤,治疗热利下重、便脓血、口渴的白头翁汤等,不乏真知灼见。但总的说来,是作为需要鉴别的证候而论,并不是真正的厥阴系统病变。

(三)乌梅丸与现代临床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在《伤寒论》原书中本是用于治疗蛔厥的方剂。从药物组成分析,乌梅丸重用乌梅,以苦酒(米醋)浸泡,取其味酸收敛,可以安蛔;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味辛性热,通阳散寒;人参、当归,味甘性温,益气养血;黄连、黄柏味苦性寒,清热坚阴。

全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更作蜜丸,甘以缓之。所以可用于寒热虚实错杂、气机逆乱所致的蛔厥症。当然也可用于寒热虚实错杂、气机逆乱所致的久利(慢性腹泻)。方后注云服用期间,当“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目的在于尽快恢复气机升降之序。注家多认为是厥阴病的主方,实误也。《伤寒论》原书虽将其置于“厥阴篇”,实际上目的在于与诸厥证鉴别,张仲景从来不曾说乌梅丸可治疗厥阴病。但厥阴病有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

者,借用乌梅丸治疗,则未尝不可。

(一)操作方法

小建中汤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

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

腹痛

刘渡舟医案:李妇,38岁。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涩,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是以拘急疼痛,而遇寒更甚。

桂枝10克P6芍30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7枚,当归10克,饴糖40克(烊化)。

胃脘痛(胃粘膜脱垂)

胡希恕医案:张某,男,42岁,1966年6月10日就诊。胃院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断为“胃粘膜脱垂。”近常饿时胃皖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塘,日二次行,下肢痪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尿频

儿尿频《千家妙方》:孙某,女,4岁,尿频月余,一日几十次,每次量少,喜甜食,食量不大。发育一般,较瘦,神情不活泼,面色稍苍黄,腹部较紧张。诊为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予小建中汤。十剂后,尿频好转,每日减至二十多次,面色转红。继服原方加黄耆七剂后,尿频愈,每昼夜小便仅十次左右,食量增,面色红润,体力增强,活泼,较前体胖。

血症

案例4:漆某,女,28岁。1989年5月25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于20天前行人流术,至今阴道出血不止,量不多,色淡,腹痛绵绵,头晕头昏,精神疲惫,气短懒言,乏力纳差。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7日,静滴抗生素、氨基酸等并口服生化丸、归脾丸等无效。刻诊: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少气懒言,不思饮食,头昏头晕,动则尤甚,阴道流血不止,量少色淡,少腹时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虚失统,冲任不固。治以补气摄血。方用小建中汤加味。处方:桂枝8克,白芍、生姜、艾叶炭、阿胶(烊)各10克,饴糖18克,大枣3枚,甘草6克。5剂后患者头昏头晕减轻,纳食增加,精神转佳,不需搀扶自己前来就医,述阴道出血止,腹痛消失。效不更方,继服5剂痊愈。

噎膈(贲门失弛缓症)

魏传余医案:李某,女.24岁,1987年6月6日就诊。于6个月前觉吞咽阻塞,食后吐逆,时轻时重。轻时,吞咽于食因难;重时,稀饭、开水均难咽下。伴胸胁难过,失眠易怒。经某医院查抄,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本日因吞咽阻塞,食后吐逆加剧,而来就诊。现时面无人色,语声低微,倦怠乏力,急躁易怒,舌质淡嫩,苔少而干,脉细弱。辨证:中焦灼寒,脾胃失健。治法:温中补虚,健脾强胃。小建中汤主之:桂枝30克,白芍60克,炙甘草、大枣、生姜各10克,馅糖l00克

8剂后,症状消逝,再做食道钡餐查抄数次,均末发觉反常。

虚劳低热(粟粒性肺结核)

李风翔医案;五岁女孩,三个月来低烧,久治不愈。面白,体瘦,食少,精力萎靡,大便干,日一次,脉象沉细无力,舌质淡,苔正常,诊为虚劳。处方:小建中汤加党参、黄芪、当归。

2剂后,热退神增,精力转佳。7剂后复诊,仍有低烧,依方继服14剂。

肾气丸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八味肾气丸主之。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肾气丸主之。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

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

宜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干地黄、山茱萸、芍药、丹皮、

茯苓、泽泻、桂枝、附子

右归饮:熟地黄、山药、山茱萸、

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

肉桂、制附子

伤寒金匮温病名句名方-100条

伤寒金匮温病名条名方(100 条) 一、伤寒部分(42 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 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 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4) 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6、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8) 7、"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 8、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3) 9、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4) 10、"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 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67) 1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 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1) 1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 地者,真武汤主之。 (82) 13、"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 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第009课~麻黄汤类方~《类方讲伤寒》

《类方讲伤寒》汉传中医免费教学群 2015-12-01 xx类方: --------xx老师主讲: 各位同学,今晚我们接着上课哈。葛根汤葛根汤加半夏葛根黄芩黄连汤。 1、xx汤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相关条文: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现来看条文:太阳病?--应该是太阳外感伤寒(证据:条文后诉无汗,并且葛根汤中的君药是对治太阳伤寒证)项背强几几:就是患者感觉到从腰的上部到脖子这个区域呢,紧张,酸痛,簌簌的,象有虫子或者风一样的窜。他严重了就要抽筋了,就是痉挛啊,那就要发展为“痉证”了。几几(疏音),也有解释为“酸唧唧”的那个样子。出现这个症状的原因呢,就是风邪损耗津液,津液不养肌肉了。 无汗恶风:提示是太阳外感伤寒表证。这条是说外感风寒,出现了无汗怕冷怕风等一系列太阳伤寒证,但是津液受损出现了轻微的阳明热,并且不能濡养肌肉故而多了项背强几几。寒邪伤人易产生肢体疼痛困重等,而风邪伤人最易损耗津液,产生津亏的烦温。所以选用了葛根汤。 君药:xx3两辛苦xx 臣药:xx2两生姜3两辛温 佐药:甘草2大枣12枚甘滋平

使药:xx4两甘苦微寒赤芍2两酸凉 太阳的伤寒证加葛根药症。又把桂枝汤的桂枝和芍药减了量。目的是用桂枝和芍药调和一下营卫。同时,减轻发汗的力量。毕竟是津液不足嘛。桂枝和芍药,还可以通上下表里,助葛根提升津液。 其他药症前几节课都已讲过了,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葛根:葛根,甘苦微寒。《神农本草经》: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甘滋补津液,苦涌泻病邪,微寒清热。这个药,专入阳明病位,生津液,除热,尤其是对背部脖子的“痹痛”有专门治疗作用。痹是个什么东西呢?是麻痹——阻滞不通而痛的意思。《素问》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起阴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把“水热”化为津液而上达外布。 ——这也是它能止阳明里热下利的机理。这个药,本身就是升达,用四两,取偶数,是沉降到下面,去“起阴气”。因为葛根能起阴气,故而能够治疗阳明湿热下利。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者,葛根汤主之。这条和上条类似,同时说明了葛根汤能够治疗下利。 2、xx加半夏汤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二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相关条文: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水饮不下趋而上逆了。半夏,降逆的作用很厉害,专门止呕逆。同时用它的辛散力量,还可以发越解表,气得旁流而平冲逆。 3、xxxxxx汤 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方歌括(伤寒,金匮)

长沙方歌括 1.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2.枝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3.桂枝加附子汤 汗因过发漏浸浸,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4.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俱。

5.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6.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7.白虎加人参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热成。 8.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9.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10.甘草干姜汤 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11.芍药甘草汤 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灼,苦甘相济即时伸。 12.调胃承气汤 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13.四逆汤 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加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14.葛根汤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15.葛根加半夏汤 二阳下利葛根夸,下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16.葛根黄芩黄连汤 二两连芩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17.麻黄汤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服休叫粥到牙。 18.大青龙汤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19.小青龙汤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伤寒金匮温病名句名方-100条

伤寒金匮温病名条名方(100条) 一、伤寒部分(42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 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 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4) 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6、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8)

7、"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 8、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3) 9、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4) 10、"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 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67) 1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 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1) 1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 地者,真武汤主之。 (82) 13、"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

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6) 14、"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 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6) 15、"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38) 1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 (146) 17、"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 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149) 18、"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54) 19、"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伤寒杂病论》类方背诵-桂枝类

一、桂枝汤类方证 1.桂枝汤方证 桂枝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寒论》第16条(续):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 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论方条文汇总方类排序

伤寒论方条文汇总(方类排序版)

————————————————————————————————作者:————————————————————————————————日期: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1、桂枝汤(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霍乱病) 歌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组成: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条文: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240.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2、桂枝加葛根汤(太阳病) 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伤寒金匮之四大类方方剂汇总

伤寒金匮方剂归纳........ 桂枝汤类 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生姜;方义:柯伯韵--此为仲景群方之首,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总方;曹颖甫--胃肠虚寒,血运不畅也。方中姜也、草也、同为温和肠胃之圣药。胃肠性喜微温,温则能和…桂枝汤功能疏肝补脾者也。故仲圣以本汤为温补主方,加桂即治逆气冲心,加附子即治遂漏不止,加龙骨、牡蛎即治盗汗、失精,加白芍、饴糖即治腹中痛,加人参、生姜、芍药即治发汗后身疼痛,更加黄芪、当归即泛治虚劳,去白芍加生地、麦冬、阿胶、人参、麻仁,即治脉结代、心动悸,无一非大补之方。 桂枝加附子汤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加炮附子一枚 桂枝附子汤伤寒八九日,风湿相博,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桂枝、附子、生姜、炙甘草、大枣桂枝加桂汤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炙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 加麻黄细辛 附子汤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水饮+阳虚阴凝,温阳散寒,通利气机) 桂枝去桂加 茯苓白术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表邪挟饮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饮而后表可解。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则不欲散邪于表,而但逐饮于里,饮去则不特满痛除,而表邪无附,亦自解矣。(小便利则愈) 桂枝加厚朴 杏仁汤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 桂枝加黄芪 汤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若身重,汗出已辄轻 者,久久必身瞤…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者,此为黄汗——气虚湿盛阳郁) 加黄芪2两 桂枝加葛根汤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加葛根4两 桂枝加芍药汤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加芍药3两 桂枝加大黄汤(接上)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加大黄1两,芍药6两 桂枝芍药知 母汤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附子麻甘姜术防茯苓甘草汤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

伤寒金匮类方条文

一、桂枝汤类 (一)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而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二)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三)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四)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五)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六)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七)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令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而愈,宜桂枝汤。 (八)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不外协,以卫气不共荣气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九)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十)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未可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 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比衄,宜桂枝汤。 (十一)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十二)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 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十三)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风邪者,宜桂枝汤。 (十四)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十五)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十六)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 下之;脉虚者,宜发汗。下之与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十七)下利腹胀满,身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 枝汤。(十八)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十九)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二十)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二十一)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 (二十二)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 枝加附子汤主之。 (二十三)烧针令其汗,针被寒处,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二十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二十五)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

伤寒论 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

伤寒金匮条文(三)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阳明病纲要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本证 (阳明热证) 栀子豉汤证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白虎汤证 176、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太阳篇】◎阳明病表里俱热。“里有寒”当作里热解。此证当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舌上干燥而烦,大烦渴引饮不解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末二句应接“谵语遗尿”下。证属三阳合病,而热皆聚于胃中,鼓荡从阳明热证主治也。“三阳合病者,必太阳之头痛发热,阳明之恶热不眠,少阳之耳聋寒热等证,皆具也。”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厥阴篇】◎无形热郁致厥,热邪郁遏于里,阳气不达于四肢,则手足厥逆。尚应有胸腹灼热、烦渴、口干、舌燥、小便黄赤等里热证 白虎加人参汤证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篇】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篇】◎津伤化燥而形成阳明热结在里之证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篇】◎阳明里热太盛气津两伤。本条背微恶寒,是恶寒在背,而非全身,且轻微,并与口燥渴心烦等证伴见。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篇】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十二)】◎肺胃热盛,气津两伤,治以清肺胃之热而补气生津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二十六、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猪苓汤证猪苓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 猪苓二苓胶滑泽,白虎膏知甘草粳。竹叶石膏除知母,加参半竹麦门冬。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承221条,阳明津伤水热互结。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猪苓汤禁例 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少阴篇】◎阴虚有热兼水气证

伤寒论方条文汇总(方类排序版)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1、桂枝汤(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霍乱病) 歌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组成: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条文: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240.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2、桂枝加葛根汤(太阳病) 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方歌括(伤寒、金匮)

方歌括 1.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2.枝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3.桂枝加附子汤 汗因过发漏浸浸,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4.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俱。

5.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6.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7.白虎加人参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热成。 8.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9.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10.甘草干姜汤 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11.芍药甘草汤 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灼,苦甘相济即时伸。 12.调胃承气汤 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13.四逆汤 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加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14.葛根汤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15.葛根加半夏汤 二阳下利葛根夸,下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16.葛根黄芩黄连汤 二两连芩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17.麻黄汤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服休叫粥到牙。 18.大青龙汤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19.小青龙汤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伤寒金匮总结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 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url] 〖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 〖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 【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 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 〖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 【宋代】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 --【《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 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 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4。 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6】1鸡子黄=1弹丸=40梧桐子=80粒大豆=160小豆(赤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 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约为三至九两,.(怀疑为汉代的容积计量) --【《方剂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第一版】 2、某些药物的剂量未用斤、两、钱、分表示,而是以个、枚、字、朵、抄、升、片、合等表示, 实测结果: *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乌梅100粒=90克, *栀子10枚=10克, *枳壳1枚=18克, 枳实1枚=1.5克, *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大者1枚=30克, *槟榔1枚=7克, 大腹皮1枚=5克, 贯众1枚=60克, 生草乌1枚=5克, *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2克, 郁李仁20粒=1克,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 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 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 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

《金匮要略》纯条文

伤寒论原序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振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斃,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顾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 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撰 金匮要略

方歌括(伤寒、金匮)

歌括 1.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2.枝枝加根汤 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3.桂枝加附子汤 汗因过发漏浸浸,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4.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义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俱。

5.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6.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两六铢芍与,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7.白虎加人参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热成。 8.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芍麻甘十八铢,生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9.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术芍苓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10.甘草干汤 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11.芍药甘草汤 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灼,苦甘相济即时伸。 12.调胃承气汤 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13.四逆汤 生附一枚两半,草须二两少阴,建功附加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14.根汤 四两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15.根加半夏汤 二阳下利根夸,下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16.根黄芩黄连汤 二两连芩二两甘,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17.麻黄汤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服休叫粥到牙。 18.大青龙汤 二两桂甘三两,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19.小青龙汤 桂麻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若

伤寒金匮

重读《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病名考辨 《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 《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 《灵枢·邪客》: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厥心痛:其五脏相干,名厥心痛。 温习:病因病机第1条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本条从脉象上论述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 知新:阳微阴弦的理解 阳微——寸脉微——上焦阳虚 1.脉象阴弦——尺脉弦——阴寒内盛 (寒邪、水邪、痰饮之邪等) 2.病机上焦阳虚,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不通则痛 3.病性实质:本虚标实。 4.说明“最虚之处,即是容邪之处” 知新:阳微阴弦的理解(文献) 阳微,寸口脉微也,阳得阴脉,为阳不及,上焦阳虚也; 阴弦,尺中脉弦也,阴得阴脉,为阴太过,下焦阴实也。——吴谦《医宗金鉴》 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阴气上逆之候也。 ——喻嘉言 夫诸阳受气于胸中,必胸次空旷,而后清气转运,布息展舒,胸痹之脉,阳微阴弦,阳微知在上焦,阴弦则为心痛,以金匮、千金均以通阳主治也。——《类证治裁》 知新:阳微阴弦的理解(拓展) (一)阳微 1. 首先是阳位的虚衰——上焦心肺的虚损 (如常见的心主血脉失常、肺朝百脉不利) 2. 衰微的不仅仅是阳气,还有气血和阴液、心气不 足,心血不充,心阴不足等发生于上焦的虚损。 3. 阳微是各脏器阳性的功能减退,即温煦推动激发兴 奋的功能下降。(心、肾、脾) (二)阴弦 1.根植于以上所提到的阴阳气血的虚衰和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 产物: 水湿痰浊寒凝血瘀; 2.气滞:气虚、气郁而滞(阳微引起)(枳实、厚朴、橘皮、杏仁)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2) 原文1邪实所致胸痹短气。 1.联系6: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亦主之。 2.阳虚,痰气停积;外邪阻滞气道;食停气滞。 温习:胸痹证治第3条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三)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栝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煑,取二升,分温再服。 论述胸痹典型证候及治法方药。 知新:胸痹证治第3条 脉象寸口脉沉而迟—胸阳不振-阳微;关上小紧数—中焦停饮,阴寒内盛-阴弦 数:1. 误笔(程云来、沈目南、胡希恕) 《金匮要略直解》:“寸脉沉迟,关脉小紧,皆寒客上焦之脉,数字误”。 “人身之脉,皆随心脏跳动而现,故可有寸、关、尺部位形象之殊,断无三部脉同时迟数之异”。——关上小紧弦 “寸口脉沉而迟’者为虚寒之证,而‘关上小紧数’者乃寒实之证” 2.作“或然证”解(祝谌予,上海中医药大学校注) “同一脉出现又迟又数之脉象是不可能的。应当是寸口脉沉而迟或关上小紧数,都是胸痹的脉象”。 ”以上两句,是指脉象有时可见寸口脉沉而迟,有时可见关上小紧数” :胸痹证治第3条 数: 3.作“阳微阴弦”的具体化(朱丹溪、陈修园、徐彬以及当代谭日强、陈仁旭) A. “寸口沉迟,正阳脉微之互词也。关上小紧数,正阴脉弦之互词也。“——朱丹溪 B.“寸口主阳,因虚伏不鼓则沉而迟,关主阴,阴寒相搏则小紧数”,“数者,阴中挟燥火也】 ——清代徐彬修订《四库全书》中《金匮要略》部分 C.关上之脉细小紧急而躁动不宁……实质上指的是弦脉——陈仁旭 4.作“阴凝于阳”解(尤怡、周扬俊、戈颂平)——阴阳失调 “反数者,阳气失位,阴反得而主之,《易》所谓‘阴凝于阳’,《书》所谓‘牝鸡司晨也’” “阴寒凝泣,阳气不复自舒,故沉迟见于寸口,理自然也。乃小紧数复显于关上者,何耶?邪之所聚,自见小紧,而阴寒所积,正足以遏抑阳气,故反形数。” 知新:胸痹证治第3条 数: 5.作“脉势”解(赵进喜、张丽芬、李士懋) 这里的迟数不是说脉的快慢,而是指脉的动态,迟是指疲弱不前(因上焦阳微),数是指躁动不静(因中焦寒浊上逆)。 数,其实非五至以上之数脉,而是躁动不静之象,为邪盛。 6.作“讲解病机”解(王存芬) “张仲景在此迟、数并提,已经完全脱离了迟数脉的本身含义,上升到阐述病机,特别是复杂病理机制的理论高度。” 知新:胸痹证治第3条 数: 7.作“迟数无疑问者”解(赵永刚,山田业广) “阵发性室速常常突然起始、突然终止,可以设想,病人心动过速未发作时,张仲景正好单诊寸脉,其时,此人脉迟,于是,张仲景记下了‘寸迟’;而等到单诊关脉时,此人如正好心动过速发作,张仲景必然会记下‘关数’”。 8.作“观其大略”解(曹颖甫)无非是提供一种诊断的依据,文字理解上不当钻牛角尖;临证时必须重视脉象的观察。 胸痹脉症分析 (一)痹有微甚,轻者气塞,重者心痛,甚者心背彻痛相引。 (二)脉有常变,或微紧(阻痹),或微数(代偿) 温习:胸痹证治第3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