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2.通过随堂讨论、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主动性,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大家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现象的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方法指导二:

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3题的知识点。第3题知识点相对较多难度较大,几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分类总结,对比记忆。要求学生学会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采用教育论坛。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二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老师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中,就有仁政

的内容。那么,孔子在其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老子

自主阅读课本P36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

代表作:《道德经》。

知识模块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自主阅读课本P36—38内容,完成第2题。

2.请你写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政治主张:核心思想“仁”,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成就:

A.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

B.注意因材施教。

C.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D.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E.编成《春秋》。

知识模块三百家争鸣

自主阅读课本P38—39内容,完成第3—4题。

3.阅读《百家争鸣》子目,完下成列表格。

4.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原因:(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并且势力不断壮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为他们解决社会大变革中的一系列问题。

(2)一批士人四处游学、讲学,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促使他们不断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探索,由于士人成分复杂、立场不同,因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

(3)各国国君为了实现称霸的目的,需要不断招揽人才。

(4)孔子创办私学,使私人办学盛行,为各学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1)想一想:孔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公元前381年某天,楚国一人少年因家中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钱财,邻人把他告到国王那里去了。如果你是国王的谋士,你建议国王怎样处理(分别从儒、墨、道、法四家的角度处理)

板书设计:

一、文字的演变 1、甲骨文商朝成熟文字文字可考的历史

2、金文商周时期大篆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 1、天文夏朝:日食

商朝:日食、月食

2、历法夏历——商朝历法:大小月——战国24节气

3、医学春秋战国扁鹊四诊法:望闻问切

三、诗歌和音乐 1、屈原和《离骚》战国末年楚国

2、音乐“钟鼓之乐”湖北随县编钟

课堂小结:

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第8课百家争鸣第课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 年月 日 执行时间: 年月 日 课程目标: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 响。 知识与能力 掌握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 物及主要思想;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 证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资料,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 以辩论法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辩驳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清 楚表达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 响,增进民族自豪感;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 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新的勇气,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批注: 教学重点: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 深入浅出的讲授,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 内在联系。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 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法、讨论法、列表法等,展开课堂教学 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 答之后,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 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对后世乃至世 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教学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采用故事法,让学生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然后提问: 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学生回答:反对暴政或提倡“仁” 的思想。 教师进而提问:“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从人际关系和

高中历史《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思想家、军事家和他们的思想主张,以及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属于思想化史,在历史发展中,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动荡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大变革时代的表现,同时百家争鸣也为统治者选择治国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课程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三、教学目标

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培养学生在对传统思想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编制表格,增强学生阅读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对儒、道、法等家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引导学生认同优秀传统 化,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孔子教育成就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话剧展示:《孔子设坛讲学》 时间:春秋末期 人物:孔子(班长饰),弟子1 (学生甲饰),弟子2 (学生乙饰),弟 子3 (学生丙饰),众弟子(全班学生饰) 场景:孔子高坐杏坛,弟子端坐听讲 孔子: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国家只有两个字一一“仁”和“礼”! 弟子1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礼” 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快乐汉语 第一册 第八课教案

《快乐汉语》教案第三单元饮食 第八课我要苹果,你呢 课型:汉语综合课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的中学生 教学目标:1.会话:购物时谈论需求(水果和饮料) 2. 语音:学习z、c、s的发音,并与zh、ch、sh辨析。 3. 词汇:认读生词“水果”、“苹果”、“果汁”、“汽水”、 “要”、“呢” 4. 语法:学习三种疑问句形式(要+什么;要+名词;A+要+名词,B+呢) 5.汉字:认读并书写“要”、“水”、“汽”、“茶”四个汉字教学重点:学会在购物或做客等语境中询问需求;7个生词;4个汉字。 教学难点:语言点:“你要什么”“你要水果吗”“我要苹果,你呢”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图片法;翻译法;交际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一课时45分钟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用师生问答方式询问早餐。 2.提前板书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词语。 3.听写上节课的4个汉字,并纠错。

二、导入新课 询问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可以用英语翻译一下。“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s”学生不会用汉语回答的话,可以用英语或者印尼语回答。 三、讲练新课 1.用PPT展示或者拿出画有水果的图片,让学生会认读几种重要的水果的生词。 2.练习水果名称。把学生分成两组,将自己制作的水果卡片分发给每一位同学,一组手持拼音卡,一组手持生词卡。老师念水果名字,持有该水果卡片的同学站起来,同时复述水果名称,哪一组最快得一分。 3.讲解生词“要”。首先PPT展示,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重要动词“喝”和“吃”,并用“要”将这两个动词代替。 4.讲解句型。老师拿出所有水果卡片,依次摆开。询问学生“你要水果吗”学生答“要”。再继续问“你要什么水果”学生答。最后老师带读这两个句子。 5.练习句型。情景表演,首先每两人一组,练习买水果情景的对话,再让两组学生自愿上台表演。 6.教写汉字“要”,“水”。首先播放flash笔顺视频,然后老师示范性的板书,学生模仿。最后检查纠错。 四、布置作业。两个汉字各写5遍;回家后把情景对话表演给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百家争鸣》 教材分析 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为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教学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同学们,下面是一个字的古汉语解释,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 ①婴儿;②孩子;③儿子或女儿;④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⑤泛指人;

⑥特称孔子;这个字呢?就是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常用到第四种“对人的尊称”,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思想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为“子”,今天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 二、讲授新课 (一)百家争鸣 (1)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发明和推广,生产力水平提高。这引起了经济、政治方面的巨大变革,也带来了社会秩序失衡、战争频繁等许多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前知识的回顾,有助于学生牢记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2)教师引入“百家争鸣”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第八课

第八课 【生词】 1.比价taux du change 2.上升monter;s'élever 3.运气fortune;chance 4.女士femme;madame 男士homme 5.优先priorité 6.天鹅cygne 7.国营national;étatique 8.货marchandises; articles produits 9.挑选choisir;sélectionner 10.衬衫chemise 11.丝绸(tissu de)soie 绸étoffe de soie 12.试衣间cabine d'essayage 13.牛仔裤jean 14.存conserver;garder; déposer de l'argent à la banque 15.受recevoir;accepter;subir;souffrir 受骗受教育受批评受欢迎受影响 16.后悔se repentir de; regret 17.吵faire du bruit;se quereller

18.影响affecter;influencer 19.朝en direction de;vers 20.墙壁mur 21.许permettre 22.所有tout 23.敢oser 【上升】 1.这几天气温上升得很快,看来夏天就要到了。 2.日用品的价格水平一直在上升。 3.因为经济发展得不错,中国的国际地位(position)在慢慢上升。 4.油价不断上升,我决定不再做汽车梦了。 5.水位还在上升,大家都很担心这座江边城市的安全。 反义词(antonyme):【下降】 6.最近你的成绩在下降,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7.大夫,我的视力(vue)下降得很厉害,是什么原因? 8.飞机突然下降,把乘客们都吓坏了。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Qui, de son vivant, fait partie de l ‘élite, devient, une fois mort, un fant?me héro?que.

第八课《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区级获奖教案)

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等不文明行为。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如何应对这种社会问题,2500多年的中国先贤也有他们的独到见解,就让我们今天进入第八课百家争鸣,看看先贤的智慧。 (板书)第八课百家争鸣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页到39页的内容,掌握以下知识: 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掌握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完成导学案学习内容(在6分钟内完成) 请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分享导学案学习成果,老师展示标准答案归纳总结。 自学完成后,这里将学生按小组分成几大学派制作诸子名片,分学派上台介绍本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著作,梳理本课的基本知识内容,最后由老师汇总,以表格方式展示。具体流程: 1、儒家:孔子(展示孔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孔子的基本资料,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论语》。展示《论语》的句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现“仁”;《礼记》中: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体现“以德治国”。《论语》:子曰:“有教无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展示孟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孟子的基本资料,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展示《孟子》内容: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体现“仁政”;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民贵君轻”。 2、道家:老子(展示老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老子的基本资料,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代表作《道德经》。 然后展示《道德经》的内容,分析老子的思想观点:“无为而无不为。”——体现无为而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展示庄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庄子的基本资料,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庄子》。展示《庄子》中的句子:“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3、墨家:墨子(展示墨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墨子的基本资料,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作《墨子》。展示《墨子》内容:“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翻译: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不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 3.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 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解题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 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 (一)教材自读 1.老子简介 姓名──李耳时期、国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人物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无为而治 片2:1.孔子简介 姓名──名丘、字仲尼时期、国家──春秋后期鲁国人人物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2)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片3:3.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1)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2)思想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片4: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片5: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找学生补充。 (二)合作析疑 1.你能举出哪些事例(成语)体会老子的思想──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3.结合课后活动1,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八下第八次备课教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 精】

1 第八次备课 教学目标: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2、初步了解因式分解在解决其他数学总是中的桥梁作用,如解方程、简化计算等方面都常用因式分解。3、理解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逆变形。 教学重点: 因式分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一、复习回顾: 问题一 整式乘法有几种形式? 问题二 乘法公式有哪些?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1)平方差公式::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a(m+n)= (2)完全平方公式: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a+b)(m+n)= 二、自主教学: 1、计算: (1) (2)(m+4)(m -4)=__________; (3)(y -3)2=__________; (4)3x (x -1)=__________; (5)m (a+b+c )=__________; (6)a (a+1)(a -1)=__________。 2、若a=101,b=99,则=___________;若a=99,b=-1,则=_______; 若x=-3,则= 小结:一般地,把一个含字母的 表示成若干个多项式的 的形式,称把这个多 项式因式分解。 思考:由a(a+1)(a-1)得到a 3-a 的变形是什么运算? 由a 3-a 得到a(a+1)(a-1)的变形与上面的变形有什么不同? 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3=?22a b -222a ab b -+22060x x +

1 三、合作探究: 四、课堂检测 1、下列代数式变形中,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1) -3x+1=x(x-3)+1 ; (2) (m +n)(a +b)+(m +n)(x +y)=(m +n)(a +b +x +y); (3) 2m(m-n)=2-2mn ; (4) 4-4x+1= ; (5) 3+6a=3a (a+2); (6) 2x 2m 2x ()2 21x -2a ()()243223x x x x x -+=-++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背景、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内容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2.地位和作用:《百家争鸣》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本课的学习是本专题学习的基础。有助于把握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及作出的贡献,有助于我国两个文明的建设。 3.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史料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从图片和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 值观 (1)认识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 一道亮丽风景线。 (2)感悟先秦哲人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智慧,它们为人类思想宝库作 出了卓越的贡献。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 化,加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三、【学情分析】 阶 段 学 情 已 知 (1)学生通过对高中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两个模块的学习,对春秋战国的 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2)通过以往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逐步具备了开放性学习的特点,他们 的思维更活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历史,能更理性地去分析和解决 问题。这些都有利于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探究思想家的思想成果。 未 知 但他们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方面的知识涉及甚少,也没有形成系统地认 识体系。 欲 知 在原来知识架构一知半解的基础上,学生对深入探究春秋战国时各派的主 要观点、代表人物等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图片 等资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更全面地学习。 重 点 各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主张。 难 点 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和法家思想受到重视的原因。

人教版美术上册第八课教案

第 8 周第 8 课 课题:山山水水课型:造型.表现 主备人: 谢友美审核人:闫永军 【教学目标】 认识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了解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幅表现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表现方法。 难点:墨色的浓淡、虚实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展示设备。 学生:中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曾游览过的美丽景色。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饱览祖国的锦绣河山。 出示山水作品图片,让学生们加深对壮丽山水的感受。 小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画叫什么画吗?在中国绘画中,

描绘美丽大自然风光的画叫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水画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情感,体现着东方艺术的审美情趣,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讲授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山水画作品,让学生充当导游介绍作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来感受美景。 2、小组研究讨论:教材中的画家是如何表现近处和远处的景色的。 小结:近景画得具体,远景简略;近景墨色浓,远景墨色淡。 讨论:如何表现画中的浓、淡、湿、干? 3、教师示范 教师讲解示范一幅山水画的全过程。先用中锋勾、皴的方法画近处测景色,再用侧锋、淡墨画出远景。 4、学生尝试 用浓、淡、干、湿画近、中、远的山。 5、展示并赏析学生作品 三、作业 尝试用中国画技法画出美丽的山水画,充分表现出远近关系。 【板书设计】 山山水水

【优质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

为农民告别饥荒的宣言书。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展示史料,并请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2.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首先看一下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 提示:农民甲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弊端。 3.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农村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觉得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4.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丙所说的企业是什么企业?它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乡镇企业。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5.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调整或改革? 提示:师生共同归纳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②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④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史料展示: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教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4.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 2.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 3.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 4.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多元的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对后世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代哲人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 难点和重点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 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引入 图片呈现诸子百家: 师生互动:从学生的答案人手,自然过渡到百家争鸣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回忆百家争鸣的背景,为学习百家争鸣概况作好铺垫。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其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特别是在面对相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时,古代哲人们所进行的思考即所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不仅表现在同家而不同派的思想中,也表现在不同家的思想中。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如此活跃的局面呢? 【师生互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然后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做出解释。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教师提问】当时出现主要学派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人是谁? 【师生互动】(一)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二)道家老子、庄子 (三)法家韩非子 (四)墨家墨子 【展示材料】材料一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八课教案

§Lesson 8 The best and the worst 最好的和最差的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生词和短语 ★competition n. 比赛, 竞赛 race : car race match : football match contest : baby contest 更广泛 beauty contest 选美 暗地里的竞争-competition game : 游戏, 运动 ★neat adj. 整齐的, 整洁的 neat=tidy adj / v tidy (up) the room 整理房间 ★path n. 小路, 小径亦作pathway ★wooden adj. 木头的 ★pool n. 水池(人工的) swimming pool 游泳池 pond 天然的《golden pond》—金色池塘 good bad 比较级-than 最高级-of all He is the tallest of all. He is the tallest in the room. the+ -est more interesting the most interesting 1、三个或者是三个音节以上——多音节 比较级的构成: more+原级最高级的构成: the most+原级 2、单音节的词用er 3、双音节以y结尾的双音节词去y后+ier(大多数情况) clever cleverer more clever slowly more slowly often more often fun:快乐more fun 美国人用 无规律: good well(better best) bad badly(worse worst) many much(more most) little(less least) far (farther further , farthest furthest) old(older elder,oldest eldest) farther:距离上的远和更远further:程度further more(更有甚者) older:比...大elder : 做定语修饰其他名词elder sister (年长的)姐姐 She is older than somebody 【Text】 Lesson 8 The best and the worst 最好的和最差的 First listen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听录音, 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Why is Joe's garden the most beautiful one in the town?

百家争鸣优质课教案

百家争鸣 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B重点与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形成。 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C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D教学过程 【单元解读】 本单元主要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主要介绍了以下四个问题: (1)主流思想是什么? (2)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3)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主流思想是什么呢? 时间上:主要指古代中国文化的内容 内容上: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 内涵上: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史 【导入新课】 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一次集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2500年前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 看到这些,老师感慨是:孔子究竟有什么价值,让这些政要精英们有如此行动、如此断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圣贤,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他们的魅力,寻找启迪。” 【讲述内容】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请同学们看书,思考什么是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概念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本课的课题。“百家争鸣”,所谓“百家”指的是什么? 生:所谓“百家”,是指“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的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优秀教案(含反思)

8静夜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第八课 教案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一课时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既是对前一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深化,同时又是后一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导入和铺垫,围绕本单元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核心,侧重强调提高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着重阐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自觉运用哲学观点正确指导自己的生活,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难点: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学情简要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本门课程的前期学习中,初步掌握了唯物论及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尤其是本单元第七课的学习,学生明确“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发展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过程”,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身心特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区分事物的真相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可以从媒体及身边接触到一些上当受骗、假象误导的案例,所以对于真相与假象、现象与本质有初步认识了解。 (结合所学专业特点略)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

要性。 3.运用目标: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考虑:以上漫画说明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补充: 漫画说明现象和本质不是等同的,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学习新课: 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案例“谷粒何以变成谷堆” 思考:国王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对现象的认识只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片段,这种认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程度比较低。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的样子。国王的错误就在于仅仅凭借感觉就作出了决定。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质教案

《百家争鸣》 第一课时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但是,教材在这方面的结构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几乎只是在介绍各派学说的观点,而没有能够很好体现地“争鸣”这一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体现“争鸣”这一重要的内容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另外,关于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一块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这方面的内容;进而体现整节课的深度。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组收集资料,并作一定分析,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进行联系和简单运用。同时将有关资料制作成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课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同学们还记得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吗?——(众答:儒家) 对,那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儒家这一学派,还有其他派别吗?——(众答:有)对,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大家可以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到春秋战国的哪两种局面?——(学生:乱,闹)那在这样一个乱纷纷的时代里,诸子百家们到底在闹什么?诸子是谁?百家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在今天的新课《百家争鸣》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6页。 二、进入新课: 知识模块一可以采用教育论坛。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二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老师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中,就有仁政的内容。那么,孔子在其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一)老子 自主阅读课本P36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善于从正

第8次课教案-差倍问题--四年级奥数

差倍问题 学员姓名:上课日期:教师姓名: 专题要点 已知两数之差和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出两数的应用题叫差倍问题。解答差倍应用题时,先要求出与两个数的差对应的倍数差。基本数量关系式:①差÷(倍数-1)=小数;②小数×倍数=大数;③小数+差=大数 王牌例题剖析 【精讲1】仓库里存放着大米和面粉两种粮食,面粉比大米多3900千克,面粉的千克数比大米的2倍还多100千克,问仓库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 分析与引导: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大米: 有多少千克?多3900千克 面粉: 大米的2倍多100千克 由图可知,如果面粉减少100千克,那么面粉的千克数就是大米的2倍,3900-100=3800千克,就是大米的2-1=1倍。所以,大米有3800÷1=3800千克,面粉有3800+3900=7700千克。 【精讲练习】 (1)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做游戏的人数比打球的人数的3倍多2人。已知做游戏的比打球的多38人,打球和做游戏的各有多少人? (2)学校今年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去年多41人,今年的人数比去年的3倍少35人,今年有多少人参加?

【精讲2】有大小两个书架,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是小书架上的4倍。如果从大书架上取出140本放到小书架上,那么大书架上的书还比小书架上的书多20本。大、小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分析与引导: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本 小书架: 由图可知,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比小书架多:4-1=3倍,如果从大书架上取出140本放到小书架上,大书架上的书还比小书架上的书还多20本,那么原来小书架上的书的3倍有:140×2+20=300(本),小书架上书的本数为:300÷3=100(本),大书架上书的本数为:4×100=400(本)。 【精讲练习】 (1)甲桶酒是乙桶酒的5倍,如从甲桶中取出18千克倒入乙桶,那么甲桶酒还比乙桶多4千克。两桶酒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2)小明的铅笔支数是小华的3倍,如果小明给小华5支,小明还比小华多2支。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支铅笔? 【精讲3】育红小学买了一些足球、排球和篮球,已知足球比排球多7个,排球比篮球多11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3倍。足球、排球和篮球各买了多少个?分析与引导: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百家争鸣优秀教案

百家争鸣 一、课题:百家争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了解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归纳“百家争鸣”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 (2)重点掌握儒家三子的思想: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和“性本善”以及荀子的“性本恶”思想。 (3)了解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探究其在当世和后世的产生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和早期儒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2)运用比较法、列表法和分析法指导学生对“百家争鸣”以及儒家思想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纳。 (3)最后以早期儒学为重点,组织学生对儒学的存在原因以及现代儒学复兴情况进行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2)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3)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

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4)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分钟 提供三则材料,让同学们猜是哪位大家。然后从孔子引入。让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 材料: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名人之首 2.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他:“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他那里寻找智慧。” 3.他的思想在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新概念第八课教案

Lesson 8 The best and the worst 一、词汇: https://www.doczj.com/doc/4c4141978.html,petition n.比赛,竞赛。 与它有类似意义的还有match, game, race这些词。下面我们来把这些词对比一下。 词汇比较 competition 主要指智力与脑力的一些竞赛,强调对抗性 match 主要指小型比赛 game 主要指球类运动 race 主要指速度类的竞赛,比如说car race等。 compete v. 竞争 compete against/ with 与…竞争 2.neat adj. 整齐的,整洁的不等于clean同义词有:tidy 3.path n. 小路,小径同义词:street/ road (扩展) 大家可能还记得“abroad 国外的”这个单词,就可以巧记为:国外的AB大街。 4.wooden adj. 木头的 e.g.: I want to built a wooden house. 我想建一个木制的房子。 5.pool n. 水池,是人工的游泳池:swimming pool 天然的叫池塘:pond 二、词组: 1.enter for 报名参加,只强调报名参加:take part in 扩展:大家要注意区分好这几个词:扩展词汇比较 enter 进入 join 一般指加入到一些团体组织 attend 多指出席一些正式场合(比如会议之类) take part in 参加一些常规的比赛或者活动 2. over 越过,超过。同时over还有强调“跨过两端的一个距离”的意思。扩展:这里有一个口诀来帮助大家记住over介词的用法 over under 正上下 above below则不然三、句子1.Nearly everybody enters for 'The Nicest Garden Competition' each year, but Joe wins every time . 几乎每个人都参加每年举办的“最佳花园竞赛”,而每次都是乔获胜。 (1)nearly和almost 意义相似,表示“几乎”、“差不多”、“差点儿”的意思: I'm nearly/ almost ready.我快准备好了。 I have nearly forgotten his name.我差点把他的名字忘了。 He nearly missed the train.他差点没赶上火车。 应届生求职季宝典开启你的职场征途简历撰写笔试真题面试攻略专业技能指导公务员专区 (2)each和every均可译为“每一个”,二者常常可以互相代替使用: Every/ Each time I wash the car it rains.每次我擦洗汽车,天总是下雨。但是each更强调个体。它常用以指一个确定的并通常是有限的数目: Each child in the school was questioned. 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被询问过了。 every却不那么强调个体,常用来指一个大的、不确定的数目: Every child enjoys Christmas. 所有的/每个孩子都喜欢过圣诞节。另外,each既可以作形容词又可以作代词,但every只能作形容词: They each have a share.他们每人都有一份。 Each of us has his own work to do.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干。 2.He has made neat paths and has built a wooden bridge over a pool. 他修筑了一条条整洁的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