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道是:成佛的法华,开彗的楞严,富贵的华严。

有道是:成佛的法华,开彗的楞严,富贵的华严。

有道是:成佛的法华,开彗的楞严,富贵的华严。

自古以来都认为愣严开悟,法华成佛。

都是大乘佛教经典,指导众生发心、修行、直到最终成佛。。。。。。

可以先读法华经,再读楞严经,后读华严经。这个次序比较容易。

华严经是真正的了义佛法,是最初的也是最后的佛法 .
华严经树立华藏世界观,讲大乘菩萨求学次第,纯是大乘境界。
“华严经”是佛教的重要典籍《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略名.《华严经》以其内容广博、卷帙众多,号称为“经中之王”。其思想精深博大,主要讲“事无碍,理无碍,事理无碍,事事无碍”、“法界圆融”的“华藏世界观”。
《华严经》主要讲因果缘起,其中提到了文殊菩萨。崇奉《华严经》的流派叫华严宗。如果在庙里看到佛祖、文殊和普贤在一起的塑像,叫“华严三圣”。
内容:主要发挥辗转一心,深入法界,无尽缘起的理论与普贤行愿的实践相一致的大乘瑜伽思想。汉译实叉难陀的80卷本,主要讲菩萨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法门行相和修行的感果差别,以及依此修行实践证得广大无量功德等,最后宣说诸菩萨依教证入清净法界、颂扬佛的功德海相等。中心内容是从“法性本净”的观点出发,进一步阐明法界诸法等同一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尽缘起等理论。在修行实践上依据“三界唯心”的观点出发,进一步阐明法界诸法等同一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尽缘起等理论。在修行实践上依据“三界唯心”的教义,强调解脱的关键是在心(阿赖耶识)上用功,指出依十地而辗转增胜的普贤愿行,最终能入佛地境界即清净法界。所提出的十方成佛和成佛必须经过种种十法阶次等思想,对大乘佛教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妙法莲华经》是佛教经典。简称《法华经》。
法华经、楞严经与华严经并称经中之王。不入法华,不知佛恩之浩瀚。
《法华经》谈的是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都是假设的方便,唯有一佛乘,余二皆非真。在讲法华之前,很多声闻罗汉还以为自己成佛无分,至此方放怀无忧。
《法华经》最言简意赅的意思是:全称《妙法莲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7卷。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为古来流传最广之经。妙法,意为所说之法微妙无上;莲华,比喻经典之洁净完美。该经称佛自说其出世说法的本怀在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说三乘终归于一佛乘,一切众生凡于佛法结缘者皆可成佛,佛常住不灭,观世音等菩萨有利益济度众生的功德等。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观世音菩萨示现三十二种身济度众生,寻

声救苦,无感不应,持诵者甚为广泛。
六祖认为,全部《法华经》说了那麼多,其主题是“诸佛世尊,唯此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这个最伟大的因缘是什麼呢?就是佛的知见、就是要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的智慧;也就是要让众生认识人生宇宙和万法的真实相。有了智慧就可以破烦恼,破了烦恼就可以出世。自己解脱了不行,还要叫众生解脱。要知道,佛的知见是人人有的,不要以为只有佛才有,我们凡夫就没有资格,决不要这样认为。所以六祖说。这样理解是“谛经毁佛”。为什麼呢?佛既然已经是开悟了,他自己还用开求悟入来干什麼呢?佛还需要开佛的知见,乃至入佛的知见吗?当然不。所以,开示悟入是对众生而言的。为什麼是对众生而言的呢?因为众生的无明烦恼把智慧遮障了,“自蔽光明,贪爱尘境”,所以才需要开示悟入啊!但就这个佛的知见,不是别的,也不在外面,就是你自己,“汝今当信佛之知见者,只当自心,更无别佛”。六祖的话,真是乾净透彻到了顶点。

惟贤老和尚说法华经的内容就是: 缘起 性空 中道

要保持中庸之心,过犹不及。
平常心是道。
求神异之心是非正心。
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1.六祖能大师对法达说,诵读法华万遍可以 “与吾偕行”
2.心迷则法华转,心悟则转法华
3.天台宗修行法华三昧,可以做到一心三观,一念三千

以《楞严》论,惟完美始能当大佛顶三字。
以《华严》论,完美此身纯真,立法界纯真。
以《法华》论,即完美即法,即完美即华。
惟完美乃佛大事因缘,惟完美至真至实,尔等皆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