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粹德国的兴衰

纳粹德国的兴衰

纳粹德国的兴衰
纳粹德国的兴衰

纳粹德国的兴衰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一五班的隋鹏涛,今天的红v大讲堂由我来为大家主持,我今天所讲的题目就是《纳粹德国的兴衰》

一提到纳粹,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词汇便是死亡,恐惧与灾难。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了滔天大罪,给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纳粹的历史。

一、时代背景

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成立魏玛共和国,被迫接受对德国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德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而且还要缩减其军备.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利用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暗中加紧恢复国力;

在魏玛共和国后期,1929年10月末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恐慌迅速蔓延,导致了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是靠美国发展起来的,所以受害最大。企业倒闭,产销萧条,失业人数直线上升,最高时达600万。战败的德国无力赔偿战争赔款.于是,德国人在失业,通货膨胀,外交屈辱的困境中,民族心理转趋

极端。

二、法西斯纳粹党兴起

从1930-1933年期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由所谓的“总统内阁”来治理,经济危机更使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对魏玛共和国政府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建立一个拯救德意志民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新政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希特勒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更强大的宣传,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一方面又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宣称该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的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这种宣传不能不打动处在绝望之中的德国人民,他们相信希特勒的诺言能够兑现,因而纷纷聚集在纳粹的旗帜下。

危机前,纳粹党只有10.8万人,到了1932年,人数超过了100万,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从此“纳粹党”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三.纳粹党统帅

阿道夫·希特勒

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任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919年,希特勒因军队任务而认识德国工人党,并在之后不久加入,1921

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之后,快速将德国从民主共和转变为

纳粹一党专政的极权独裁国家。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这次入侵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之后的

三年里,德国及联盟的轴心国占领了大部份的欧洲、北非、东亚及太平洋诸岛屿。

纳粹三名将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的军衔。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健康原因被释放了。随后

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并成为其名誉参谋长。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最高军阶为大将,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著名陆军战术“闪击战”创始人。古德里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屡屡击败敌军,古德里安也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古德里安现今成为了德国发展装甲兵力的代表人物,被历史学家称作“闪击战之父”。

埃尔温·隆美尔,二战的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通称“沙漠之狐”。他是德国极少数以中产阶级出身以及未进入过参谋学校而获得此头衔的军人。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也惟有他一人。支持他的人将其称为纳粹的战神,其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就曾评价他是一位大胆与熟练的对手,一位伟大的将军。

四、德国法西斯扩张

1、德国吞并奥地利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合并的意图。但是,《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严禁德奥合并。纳粹党上台以后,1938年3月14日,德国军队以受邀镇压共产党名义,长驱直入,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并宣布德奥合并。

2、慕尼黑阴谋----占领捷克

1938年,希特勒对捷克提出领土要求,在无捷方的参加下,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领在莫尼黑签订协议,将捷克苏台德地区划给德国。德国法西斯更猖狂,占领捷克。

德国法西斯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伟大胜利。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兴盛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10月波兰战役结束。德军入侵波兰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

1940年5月19日英国远征军敦刻尔大撤退,6月2日撤退完毕,

1940年6月14日法国投降,

1940年7月不列颠战役爆发。

六.经典战例

(一)法国沦陷

二战前,法国为防备德国进攻,在从瑞士到比利时之间建筑了一条以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名字命名的防线。他们视“马奇诺”为固若金汤的防线,甚至在守兵佩带的铜徽章上也刻有“他们休想通过”的题词,以为依赖这一防线就可以高枕无忧。同时英法统帅部又错误地估计德军的主攻方向为地势平坦的比利时中部地区。

至于阿登山区,道路崎岖,他们认为是敌人无法攻克的天险,防备薄弱。但德军正是从这个防备薄弱的地区攻入法国北部,使马奇诺防线丧失作用。反而造

成英法联军被德军东西夹击的不利局面。

5月23日,德国第一装甲师到达阿河一线,离敦刻尔克港口仅10公里,此时德军比大多数英法联军离敦刻尔克还近,德军与敦刻尔克之间只有英国远征军的一个营防守,德军已经稳操胜券,他们踌躇满志,准备给英法联军最后一击时,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命令:停止前进,而让德国的空军

去消灭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

这给了联军撤退的机会,丘吉尔动员了所有能动用的船只,将被困沙滩上英法联军撤回英国。为英军保存了有生力量.

(二)苏德战争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事先

拟好的一份代号“巴巴罗萨”行动计划,出师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190艘战舰,分兵三路以闪电战方式突袭苏联。

“巴巴罗萨”行动的第一天,德国空军就取得了空战史上最大的胜利。在苏联的66个前线机场上,至少有1 811架战机被德军摧毁,相比之下,德军仅损

失了35架战机。在这些损失的苏联飞机中,有322架是被德军战斗机和高射炮击毁的,而剩余的1 489架尚未起飞就被炸毁。截至6月26日,遭到德军空袭

的苏联机场已经攀升至123个。

在取得了绝对空中优势后,德国空军的战术轰炸机进一步袭击了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摧毁了一些苏军地面指挥部,还袭击了碉堡、工事、战壕等小型目标。德军的进攻切断了苏军前方部队和后方指挥部的联系,造成了苏军机械化部队的瘫痪,为后续部队提供了进攻的基础。

战争初期,苏军损失447万人。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300万人。

在苏德战争的头18天,苏联就损失了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全年的损失

基本无法计算,估计飞机和坦克的损失都超过1W

经典战例(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经过:1942年夏秋,德军对斯大林格勒久攻不克,为增强东线作战兵力,

利用美英盟军尚未开辟第二战场的机会,向苏德战场增调67个师并组建16个新锐兵团,使东线兵力在1942年11月前增加到62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5.1万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5000余辆、作战飞机3500架。。

苏联军工生产业已恢复并有所发展,同时还得到美英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的援助。苏军兵力已增加到约660万人,50毫米以上火炮和迫击炮7.7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7300余辆、作战飞机4500余架。

1942年11月19日,苏军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组成两个突击集团,从斯大林格勒南北两翼实施大规模反攻,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总计22个师共33万人。随后,击退前来援救被围集团的德军2个突击集团,至1943年2月2日围歼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主力。德国及其盟国在整个会战中损失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

经典战例(四)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6日

地点:法国西海岸诺曼底

双方力量对比:诺曼底登陆作战是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盟

军投入总兵力约278万人,计有36个师、13700架飞机、9000余艘各类舰艇。德国用于西线防御的军队为“B”、“G”两个集团军群共计58个师。当时德军已丧失海空优势,能够用于抗登陆的兵力只有500余架飞机和中小型舰艇500余艘。意义:诺曼底登陆标志着反法西斯第二战场正式开辟。它的军事意义在于使纳粹德国陷入了盟军两面夹击的困境,加速了德军最后失败。

七.德国纳粹的衰亡

苏联广袤的土地,为苏联赢得反击的时间,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反抗法西斯进攻,1942年11月19日,苏军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组成两个突击集团,从斯大林格勒南北两翼实施大规模反攻,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总计22个师共33万人。随后,击退前来援救被围集团的德军2个突击集团,至1943年2月2日围歼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主力。德国及其盟国在整个会战中损失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次战役后,纳粹德国由兴盛开始转入衰败。

为反抗法西斯暴行,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为首的联络等57个国家形成反法西斯同盟国,最终在同盟国的全力反攻才,从东西两线,攻占柏林,最终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结束了纳粹德国的暴政,希特勒被迫自杀。

八.战争胜利的意义

⒈给世界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⒉人类理性进一步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促进联合国诞生

⒊极大改变了世界格局

⒋促进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民族运动发展

九.战争反思录

1.不同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挑战

2.人民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

3.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4.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爱和平。

今天的红v学生大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浅析纳粹德国对占领区的管理及作用 (1)

浅析纳粹德国对占领区的管理及作用 刘剑枫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德国迅速完成了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占领。为了维护占领区统治秩序的稳定,纳粹德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统治和管理。这种野蛮粗暴毫无人性的管理方式为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纳粹德国;占领区;管理 引言: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了实现对占领区的控制和管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推行它的纳粹政策。这些政策给占领区人民造成了无法磨灭的创伤。从根源来看,这些统治政策的背后都有一个统一的统治思想。这种纳粹主义的思想,主要包括希特勒所鼓吹的优等民族理论,所以在占领区的所有的控制和管理措施都是为了实现对劣等民族的消灭,这也是在占领区中设立集中营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原因之一。这种纳粹思想的另一方面是鼓吹国家意志,也就是对希特勒这个国家元首的绝对服从,通过暴力和战争的手段来达到多占领区的统治。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就如希特勒,在入侵苏联时,曾经对部下形容说:我们所占领的地区,就是一块蛋糕。我们要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切割。他把这种切割描述为:统治,管理和榨取。本文具体分析纳粹德国对占领区的管理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极其作用。 一 纳粹德国对占领区从经济方面的管理 纳粹德国把被占领区的金融机构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掠夺和控制。一方面是把一些重要的金融机构直接进行合并,归自己所有。另一方面是派管理人员入驻进行监管,左右着这些金融机构的管理政策,无论是通过直接兼并的方式还是通过派员监管的方式,虽然在管理方式上不同,但本质上来讲,都是纳粹德国的金融工具。他们的存在就是随时为纳粹德国的扩充和统治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除此之外,为了最大限度的掠夺被占领区的经济资源,纳粹德国在被占领区强力征收各种赋税,例如每天要求被占领区法国或波兰征收上亿的占领税,除此之外,那就是赤裸裸的抢劫,各种资源,包括占领区的黄金、外汇储备以及各种可变现的金属甚至生产设备等。被占领区在二战期间,通过这种方式失去的直接物质财富就已经超过数十万亿。 具体来说,当纳粹德国战领一个国家和地区以后,他会首先奴役占领区的人民把他们当作劳动力,去为他们修仓库,修碉堡,修飞机场,制作战斗服装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岗位。另外除了掠夺劳动力资源外,纳粹德国还大肆抢夺被占领区的资源例如,煤矿、铁矿,石油特别是一些必须的军需资源。他们奉行以战养战的政策,在占领区,他们首先会做的是,强化占领区的银行、金库,把大量的现金和贵金属占为己有,以便为扩充军备提供足够的支持。 二 纳粹德国对占领区从政治方面的管理 从政治上,纳粹德国首先在占领区建立亲德的傀儡政权,推行纳粹德国的独裁统治。在占领区,纳粹军方是最高的权利拥有者,虽然在法国和波兰还存在着所谓的政府,但这种政府只是纳粹德国的统治工具,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政权。纳粹德国会根据自己统治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心腹力量进行对被占领区要害部门的监管和控制并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统治秩序的稳定,大量地裁撤被占领区的官员和进行机构的精简,来提高对被占领区的实际控制能力。 除此之外,需要格外说明的是,纳粹德国还在占领区设立特别警察。这些特别警察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来监督和镇压任何威胁占领区稳定的社团或派系,并且推行严格的种族灭绝政策。限制犹太人的发展并设立残酷的集中营,进行大面积的屠杀,让原本不过百万的犹太人群,在二战结束后,总人口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位于波兰西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根据战后数字的审判可以得知至少有五百万的占领区的居民死在集中营里,其中多数是犹太人。 另外,纳粹德国在占领区设立严格的统治区域管理。特别警察被赋予高度的权利,带领盖世太保搜寻反抗纳粹德国统治的人群,而且实行残酷的“连坐”政策,当发现一个反纳粹战士时,这个战士接触的所有人都要被杀害或者送往集中营,遭受更加惨无人道的迫害。 德国纳粹分子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众多集中营。集中营也被后来的研究者称为“死亡营”,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 刘剑枫(1991—)男。辽宁鞍山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 院学生。研究方向:德国文化。 作者简介: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在遵循原文作者表达的基础上,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日语翻译的准确度。简单来讲,就是在面临科技文献中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时,不要着急上手进行逐字的翻译,要先理清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然后分段、分节各个击破,最后统一行文。 例如,在一篇科技文献中,有这么一段文字。“これと同じように、そのとノートパソコンは精密機器、防水性に劣るの見方、歴史になるかもしれない”面对这样的语法关系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可以按照上文所描述的方法进行语法结构的分节,最后进行语句的连贯。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与此相同,那种认为笔记本电脑是精密设备,防水性较差的看法,也许将成为历史。另外一个例子,“私達を利用しようとしている精度が大幅に向上した数値予報結果を強化し、日常の観測データの品質管理、実現する観測システムの改良”。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进行翻译,可以翻译成:目前我们正试图通过利用精度大幅度提高的数值预报结果,加强日常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来实现观测系统的改良。结语:翻译的主要作用是把另一国的语言通过本国语言的传递来 实现双方语言的交流与合作。科技翻译是日语翻译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在世界发展舞台上,日本的科研开发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通过对日文科技文献的翻译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科研开发 能力,促进两国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科技没有国界,准确、流畅、严谨的科技日语翻译,将如同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连 接着两国的发展,影响着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姜秀丽. 科技日语翻译刍议[J].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5(02) [2]张志平. 科技日语长难句的分析及翻译[J]. 日语知识. 2003(06) [3]平海风. 日语科技文献的外来语问题[J]. 中国科技翻译. 1999(01) [4]廖建国. 科技日语的翻译技巧[J]. 中国科技翻译. 2007(01) 环球人文地理235

纳粹标志全解

纳粹:从字面上解释,其实是一个褒义词:“收纳精华”。不知道什么原因,前人把“Nazismus”译成了“纳粹”。而纳粹成了一个忌讳的贬义词。 政治上关于纳粹的相关解释: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纳粹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尽管纳粹通常声明支持极权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形式(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但纳粹主义通常与法西斯主义有关联。 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国家社会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这一政党的领袖。这一时期的德国也称为纳粹德国。纳粹主义也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纳粹主义的信徒称为纳粹。当代德国已取缔纳粹主义,尽管有少量的残余份子仍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活动,即新纳粹。一些历史修正主义者仍然散布否认和淡化大屠杀及其他纳粹行径的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

【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德意志帝国(原创首发)

【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德意志帝国(原创首发) 德意志帝国(德文:Deutsches Kaiserreich)亦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帝国为神圣罗马帝国),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统一(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11月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该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兼任德国皇帝和首相,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德国共经历了三个皇帝,分别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间十分信任俾斯麦,几乎所有政务都由首相俾斯麦处理,因此又称为“俾斯麦时代”。俾斯麦时代在位期间,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国一报普法战争之仇,他建立了同盟体系,与俄奥两国结盟,孤立法国。他的对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与列国发生冲突,但内政却一败涂地,文化斗争与反社会主义未能达到预其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后,由腓特烈三世继任,但他仅在任99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间,一手摧毁了俾斯麦体系,积极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军船舰,并带领德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德国腹背受敌,加上

齐默曼电报事件导致美国参战,最终导致帝国覆亡。战败后的德国建立了共和政体,被称为魏玛共和国。(一)历史(1)形成背景19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是一个民族分合无定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徒具虚名的松散诸侯联盟,最多时全国竟分有上千个邦国;经过几百年的苦苦奋斗,德意志终于在1871年由普鲁士王国实现了首次民族大统一,然而却又因两次大战的失败,国家再度分裂,直至1990才重新实现统一。可以说,一部德国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或曰谋求国家统一)就成为了贯穿整个德意志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为什么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就因为德国的统一大业最终是由普鲁士完成的。那么,身处在一个列强环伺的欧洲和一个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间,人口和领土原本都不算多的普鲁士,又究竟是凭借何种“神奇的力量”逐渐由弱变强,一步步壮大发展起来的呢?从1618-1648年,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们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旷日 持久的“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使英国资产阶级逃脱了欧洲封建君主们的干预而获得了胜利,却使德意志彻底衰落。作为这场残酷战争的主战场,德意志六分之五的乡村被毁灭,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农民变得一无所有,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战争结束后,德意志仍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名义上的“国家”。根据威斯特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闪电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奇袭、集中、速度。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是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后方做快速,大胆的袭击。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通讯中心,并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后使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快速冲锋,彻底摧毁敌军由空军轰炸而混乱的阵地。闪电战就是将奇袭、快袭集中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闪电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战略的基础。这理论要求在敌人未来得及完成动员和展开本国武装力量之前,用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的极短时间内夺取战争的胜利。闪电战理论是德国帝国主义毫无限制的扩张目的同达到这些目的的现实能力之间不能相适应的表现。德国力求以闪电形式的突击逐个粉碎敌对同盟各国,竭力避免持久战。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先于敌军迅速集中和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实施最强大的首次突击,以便在初期交战中即取得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性胜利,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进攻方向,以包围与合围的方法歼灭敌人武装力量。 运用包含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 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 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他们的兵力。 阻扰他们的后路。威胁他们的后路,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 讲求速度。 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就会被歼灭。(例如战争后期,德军发起的“突出部战役”就遭遇了这种情况。使得德军无功而返,并没有更多的装甲部队去抵抗盟军的攻击) 战术层面 由于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

从战败到解放--德国人对历史认知的转变

从"战败"到"解放"--德国人对历史认知的转变 最新文章新华网严建卫徐海清2013-03-0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德国人全面和深刻地反省了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从而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上,德国人与日本人截然不同。但是,人们也许并不清楚,对于德意志这样一个战前千百万人曾拥戴过希特勒、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男人都上过战场、战后家家都失去亲人的民族来说,要深刻反省战争,正确认识历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德国人曾忌谈“大屠杀” ○战争结束后最初几年,德国社会对二战的反思主要还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内。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1951年9月就发表声明说:“大多数德国人民反对纳粹针对犹太人的暴行,大多数德国人民与这种暴行无关。”但社会舆论很少揭露纳粹罪行。 ●确实如此。我曾询问过许多经历了二战的老人。提起战后年代,他们个个都对自己的经历刻骨铭心。战争结束时,德国许多城市变成了废墟。科隆、德累斯顿、维尔茨堡、多特蒙德和法兰克福等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当时,德国各地出现了大批“流民”,数百万原来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德裔居民被驱逐出境……因此,战后初年,许多德国人认为自己只是“受害者”,而较少考虑本民族给其他国家造成了多大伤害,也较少思考这场人类浩劫的因果关系。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德国人忌谈“大屠杀”,一些书刊甚至无视这个史实的存在,许多中学的历史教师也都对学生回避这个题目。 年轻一代开始提出疑问 ○那么,战后几十年来,德国人在认识历史问题方面经历了怎样一个痛苦的过程呢? ●可以历数一些重要事例:

1945年4月1日,驻魏玛美军组织当地一千多名居民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许多德国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们没有想到,就在自己家门口,曾发生过那么惨绝人寰的悲剧。 1945年至1946年,“纽伦堡国际战犯法庭”对纳粹战犯进行了审判,德国举国关注。 1946年10月,德国导演沃尔夫冈·施陶特斯执导的影片《杀人犯就在我们中间》上映,该片首次反映了德军在苏德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在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1958年11月,德国建立了“追查纳粹罪行总部”,开始对数以10万计的案件进行调查……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全社会开始讨论自己的历史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70年代的两个事件,它对德国民族正确认识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访问华沙。在纳粹受害者纪念碑前,勃兰特突然双膝跪下。这一举动震撼了全世界。另一个事件是美国电视连续剧《大屠杀》在德国上映,引起了巨大反响。2000多万德国人含着热泪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部片子。由此,德国社会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我们每个普通人是不是也有罪责?德国年轻一代人开始提出疑问:我们的父母在纳粹时期干了些什么? 经过公开和广泛的讨论,德国社会真正意识到了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责。转折性的标志是,在1985年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之际,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明确表态:“5月8日是解放之日,我们大家(在这一天)从纳粹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 ○从“战败”到“解放”的认知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飞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浅析黑格尔的政治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政治思想 一、黑格尔的生平简介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著名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重要的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符腾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他的一生没有多少重大事件。黑格尔青年时代非常热中于神秘主义,他后日的见解多少可以看成是最初他以为是神秘洞察的东西的理智化。1801年,在谢林的帮助下,他起先在耶拿大学当无俸讲师,他曾提到他在耶拿战役开始的前一天在耶拿写成了《精神现象学》,然后在纽伦堡大学当讲师,后来又在海德堡大学作教授(1816—1818),最后从1818年至逝世在柏林大学作教授,在以上各大学都讲授哲学。他晚年是一个普鲁士爱国者,是国家的忠仆,安享公认的哲学声望;但是在青年时代他却藐视普鲁士而景仰拿破仑,甚至为法军在耶拿的胜利而欢欣。柏林时期是黑格尔创作的高峰期。特别是1821年出版的《法哲学原理》。集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政治哲学。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二、黑格尔的主要政治思想 黑格尔的思想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在那个时期德国政治上的长期分裂,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市民等级中产生的资产阶级,依附于封建的政治势力,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曾激发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热情,但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害怕革命威胁自身的利益和安全,表现出既对封建制度不满,要求政治上统一的愿望,又害怕人民群众革命行动的两重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黑格尔针对这些弊病发表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再进一步应该说,黑格尔庞大的哲学体系是为他的政治思想服务的,他的哲学思辨也大量运用于其的政治著作中。黑格尔在年轻时代曾经是法国大革命的热情赞颂者,但此后他的观点渐趋保守,但一直支持君主宪政制度。 黑格尔的主要政治学著作是《法哲学原理》,该书论述了“自然法和政治科学的一般法则”。黑格尔开宗明义的宣布:他的目标不是向世人推荐一种政治思想,而是阐述和澄清现代国家的概念——也正是这个原则划清了现代政治学和以往政治学的界限。在黑格尔看来,政治理论不能规定只能描述,只有当“生活形式变得不合时宜时”,哲学才出场,即哲学是迟到的,它来不及教导人们生活是什么样子。“理解事物是什么,这是哲学的任务”,因为要对事物是什么做出回答,这需要理性。这种立场用黑格尔的名言来表述就是“密涅瓦的猫头鹰总在黄昏时候起飞”。黑格尔认为,古代国家和现代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整体上都是服务于表面上自给自足的私人追求。这个整体部分即现代国家的市民社会,涉及一定的社会结构如财产法、警察制度、行业同盟等等相伴随的经济生活领域。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权利就是法,即原来是自在的法,现在被制定为法律。”因此,这里的法所指的是法律基础,黑格尔主要是从意志自由的角度来谈。意志自由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意识从最初的感觉阶段发展到自由阶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充满着对立和统一,意志的自由就是通过每个环节的自我扬弃逐步实现的。因而黑格尔强调,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其结果,而要注重其结果及其产生过程。他对权利的论述就包括了一系列的辩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权利由潜在状态进一步步发展到自在自为状态,最后达到自己的高级阶段即自由形态。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象征着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一)关于政治学的观点黑格尔的主要政治学著作是《法哲学原理》,该书论述了“自然法和政治科

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班级:计1102柳颖超学号:41155051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对于纳粹暴行,德国负有道义和政治责任来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德国总理施罗德 在2007年的德国电影《拜见希特勒》中,电影的结尾时有一段十几分钟的真实采访,受访对象是今天的德国年轻人,访问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知道谁是阿道夫·希特勒吗?”年轻人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人回答说是演员、运动员,也有人模模糊糊回答说是个政客,还有人坦白地说不知道。能正确说出希特勒身份的人还不到整个采访人数的一半。电影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忧虑:对于历史的不断“重温”,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堂必不可少的功课。 战后60年来,德国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纳粹时期历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过反思历史和战争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德国人的反思真正触及到了民族的灵魂。 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对纳粹主义及其发动的战争、种族屠杀和其他暴行的记忆,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自身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学龄儿童到政治领袖,德国上下已经完成了深层意义的民族救赎。 那么德国是怎样实现不断对纳粹历史深刻反思的呢? 德国领导人的忏悔勇气 在莫斯科举行的欧洲胜利日纪念仪式上,德国总理施罗德和英、美、俄、中等二战的战胜国首脑一道出席纪念活动,并向打败本国军队的苏联阵亡将士鞠躬献花圈,“以德国人的名义”请求俄罗斯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民原谅德国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事实上,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从来没有为纳粹的侵略和屠杀行径进行过辩解。 德国教科书还原历史真相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 D ),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A.国之道 B.为政、从政的方法C.君臣关系、君民关系 D.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 2.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 )。 A.城邦 B.帝国 C.部落 D.村社 3.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 B )。 A.中央集权 B.小国寡民 C.政治中心 D.分权而立 4 .在古希腊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的是( D )。 A.奴隶 B.自由人 C.妇女 D.自由公民5.( C )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荷马史诗》 D.《法律篇》6.( A )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A.西塞罗 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7.奥古斯丁的传世作( B )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A.《世人之城》(或称《地上之城》)B.《上帝之城》C.《政治学》D.《理想国》 8.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 A ),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A.神学政治观 B.人文主义 C.权利政治观 D.自由主义 9.西欧中世纪社会突出的特征是( C )。 A.村社自治 B.公民平等 C.人的等级身份和公开的不平等 D.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10.( D )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A.自然政治观 B.共和制 C.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D.教会与国家的关系11.但丁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 B )。 A.《神学大全》B.《论世界帝国》C.《和平的保卫者》D.《君主论》 12.(A )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 A.人文主义 B.自然主义 C.自由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13.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C )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 A.公民 B.市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地主阶级 14.( B ),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 A.柏拉图 B.托马斯·莫尔 C.圣西门 D.托马斯·康帕内拉15.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 D )为主要特征的。 A.自然政治观决定政治意识 B.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C.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D.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16.与荷兰早期的殖民扩张相适应,荷兰的政治思想家在( A )方面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A.国际法 B.公法 C.商法 D.民法 17.荷兰政治思想家( B )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A.奥兰治 B.格老秀斯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18.以( C )这一概念为核心,格老秀斯改变了古代万民法的概念,阐释了近代国际法的概念;为近代西方国际政治学说奠定了基础。 A.教权 B.王权 C.主权 D.人权 19.荷兰政治思想家( D )主张唯物主义的自然权利观,提出并论证了信仰与思想自由

德意志论文

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特点 院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号:U201114890 姓名:上官赢 摘要: 提起德国,世人往往思绪多端:褒贬毁誉、掺杂各种感情。的确,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德国独具一格,有许多他国没有的特色。最近两个多世纪,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顶尖人物,正面的、反面的比比皆是。它有不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雄踞世界前列,广泛造福于整个人类;同时,它又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动者,给人类造成了旷古未闻的浩劫。它屡屡大分大合,大起大落,兴风作浪而又为风浪所摧挫。但它败而不馁,衰而不朽,依旧是当今世界一个超群出众的强国。举世公认,德国曾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抹杀不掉的痕迹。当代德国作为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欧洲联盟支柱成员和联合国重要成员之一,行为,动态仍然相当有力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德国人的性格,应该对此有着全方面,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性格形成,文化交汇,宗教改革,割据与集权 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发生、发展的。德意志学者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德尔说,“历史是置于特定地理中的运动”。人们只要看一看世界那些文明古国的今昔,看一看各个国家的状况,便知其言不假。 近代德意志民族是以古代日耳曼人的若干支系为基础,融合一些斯拉夫人及其他民族而逐步形成的。千余年来,德意志人的许多岁月都是在南征北战、左冲右突、内争外斗的急风暴雨中度过的。 公元4至5世纪,北匈奴西迁,强化了日耳曼人的大举南移。日耳曼人剽悍骁勇,所向披靡,在南欧、西欧、北非建立了一些蛮族王国,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促进了欧洲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八、九世纪,罗马贵族起事,将教皇利奥三世撵出罗马。教皇向查理求救。查理率部进入意大利,扶持教皇复位。利奥三世感恩不尽,给查理戴上皇冠,宣布他是“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于是,查理被称为大帝。查理帝国的领土扩及整个西欧。查理814年去世后,870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国,东法兰克王国大致包括今天的德国、瑞士、奥地利和荷兰,基本上通行德语,为近代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拿破仑的法国大军,横扫欧、亚、非,普、奥被肢解,莱茵河西岸的德意志地区并入法国版图,不少小邦国被强制合并。拿破仑军队的冲击教育了普鲁士人,他们开始改革;自1830年代起,普鲁士步英、法后尘,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实力渐增,其军国主义政策也变本加厉。普鲁士终于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在1871年实现了排除奥地利的“小德意志民族国家”统一,建立了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普王担任帝国皇帝,普鲁士首相任帝国宰相。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浸透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德国连续两次发动世界大战不是偶然的。德国人打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仍不服气,又打第二次,吃够了苦头儿,他们才在外国的帮助下幡然悔悟。在历史的磨难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显现了历史给与民族的巨大财富,人们说,苦难是最大的财富,这一点深深融入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在动乱的年代,德国人体会到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是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两次世界大战间,德国人由严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经历过失败后,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由此,德国人严谨而虔诚,并迅速崛起于西欧,称谓当今世界顶级。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

欧洲的二战反思

欧洲的二战反思 历史上,欧洲是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也是对战争的惨烈感受最深刻的地区之一,因而这里有着丰富的战争文化反思。 对一战,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无义战”,只是新老强权之间一场“竞于力气”的战争;对二战,由于法西斯主义的极端反人类性质,便有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分野,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战后思索。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是与对文明、文化和人性的深层思索相联系的。以德国法西斯主义为例,从表层看,它以种族优越感为精神基础,以反犹主义为煽情手段;从思想特征上看,它具有神秘主义和非理性崇拜的特点;从深层看,它与西方文明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暴力推崇倾向有相当的关联。60年来,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批判一直在进行,而且越来越深入,以至直指西方文明核心价值的某种缺失。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省具有一种全民性质。希特勒只是一狂热偏执的煽动者,但民众在狂热中迷失,在狂暴前怯懦,却是他得以登台的背景。历史证明,犯罪行为一旦披上一种“政治正确”的外衣,便是一场社会灾难。反犹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根源之一,但在欧洲,反犹主义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化。二战后,法国、波兰等国对此也进行过反思乃至道歉,说明反思并不是战败国的专利,而是人类对人性的再梳理和提升。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史上,恩怨之事所在多有,如无宽恕之心,或会化为冤冤相报的“西西里式仇杀”。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是非如不理清,历史的教训如不记取,战争罪犯如不被绳之以法,不仅受害者人心难以平复,加害者还会图谋东山再起,悲剧还会重演。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也是一种良知的拷问,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二战后,法国出现了对通敌者的街头追打、游街、妇女剃光头之事,法国人对此也进行了反思:如果你反对纳粹,就不能仿效纳粹对犹太人的行事方式。正义的裁判是基于人格尊重的法律裁判,并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今天,在欧洲,人们已安享了60年和平。但在世界范围并非如此。在二战之前和期间,犹太民族饱受磨难,流离失所;今天,在中东,另一个民族也在饱受磨难,流离失所。悲剧在角色转换后继续上演,令人长叹。6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仍然存在,借用伏契克的一句话: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 二战结束和德国统一的欧洲意义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笼罩欧洲的二战硝烟终于熄灭。今年,战争结束60年后,欧洲人将再一次打开历史的闸门,让痛苦、悲哀的记忆涌流。然而,不管是当初的失败者还是胜利者,欧洲人将不再沉湎于对战争的回忆,他们更着眼于未来。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来说,其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大陆保持和平的时间记录。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带来的欧洲人致力于开启永久和平之门的深刻启示。 欧洲是一个不断产生新事物的大陆,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战后的历史证明,欧洲文明正以一种新的制度在延续。欧洲人用创造新的共同发展模式来应对战争、冲突以及全球化的挑战。这个模式就是“欧洲一体化”,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追求“欧洲大同”宏伟理想的一个漫长过程。欧洲人从来没有这么自信与雄心勃勃。2004年5月1日,欧盟接纳了10个新成员国,并决定在2005年10月与土耳其正式举行入盟谈判,欧洲的政治家们正准备实现“一体化”模式跨出欧洲的梦想。 欧洲的真正的统一始于德国的统一。战后,德国人始终敢于直面纳粹历史,认真谢罪、深刻反省已成为德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1990年10月3日,德国结束了分裂的历史,欧洲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德国虽为统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德国人也因此成熟了许多,特别是他们融入欧洲的意识和促进欧洲一体化的主动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多的德国人首先会将自己视为欧洲人,然后再称自己是德国人。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八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据塔西佗说,德意志人是人口众多的民族。我们从凯撒的著作中可以得出一个关于各德意志民族人数的大致概念;他认为住在莱茵河左岸的乌济佩特人和邓克泰人的人口,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共为18万人。因而,每个民族大约有10万人[注:这里所举的数字,在狄奥多洛斯关于高卢的克尔特人的一节文字中可以得到证实。他说:“在高卢住着人口不等的许多民族,其中最大者,人口约为20万人,最小者约为5万人。”(Diodorus Siculus,V,25,)因而,平均起来是125000人:各个高卢民族,由于其发展程度较高,所以人口一定比德意志人多一些。],这已经大大超过例如易洛魁人在其全盛时代的总数,那时易洛魁人不到2万人,但已成为自大湖至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整个地区的可怕力量。如果我们根据现有材料,把莱茵河附近定居的比较著名的民族的位置在地图上画出来,那末每一个这样的民族所占的面积平均约等于普鲁士的一个行政区,即约为1万平方公里,或182平方地理里。但是,罗马人的Germania Magna〔大日耳曼尼亚〕,直到维斯拉河为止,占有依整数计共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如果一个民族的平均人口为10万人,那末整个Germania Magna 的人口总数,应达500万;对于野蛮时代的民族集团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虽然就今日的条件——一平方公里10人,或一平方地理里550人——来说这是极其微小的数目。但是这并不包括生活在那个时候的全部德意志人。我们知道,沿喀尔巴阡山脉直至多瑙河口,都居住着哥特系的德意志民族——巴斯塔尔人、佩夫金人以及其他人,——它们的人数非常之多,因而,普林尼认为他们是德意志人的第五个基本集团[169],而这些在公元前一百八十年已经替马其顿王柏修斯作过雇佣兵的部落,还在奥古斯都在位的初年就已突进到阿德里安堡附近了。假定他们的人数只有100万人,那末到公元初,德意志人的大概数目,就至少有600万了。 在他们定居日耳曼尼亚以后,人口一定是日益迅速地增长的;单是上面提到的工业方面的进步,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什列斯维希沼地所发现的古物,就其中的罗马硬币来判断,是属于三世纪的。由此可见,到这个时候,在波罗的海沿岸金属业和纺织业已经很发达了,跟罗马帝国已有频繁的商务往来,比较有钱的人已享有某些奢侈品,——这一切都是人口更为稠密的迹象。而在这个时期,德意志人在莱茵河、罗马边墙和多瑙河全线,从北海起到黑海止,也开始了总进攻,——这也是人口日益增多,竭力向外扩张的直接证明。斗争持续了三百年,在斗争期间,哥特民族的整个基本部分(斯堪的那维亚的哥特人和勃艮第人除外)向东南推进,形成了漫长的进攻线的左翼;进攻线的中央是高地德意志人(赫米奥南人),向多瑙河上游突进;右翼是易斯卡伏南人即现今所谓法兰克人,沿莱茵河突进;征服不列颠的任务,就落在印格伏南人身上。到五世纪末,罗马帝国已是那么衰弱,毫无生气和束手无策,因而为德意志人的入侵敞开了大门。 上面我们是站在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摇篮旁边。这里我们却站在这一文明的坟墓旁边了。罗马的世界霸权的刨子,刨削地中海盆地的所有地区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凡在希腊语未予抵抗的地方,一切民族语言都不得不让位于讹误百出的拉丁语;一切民族差别都消失了,高卢人、伊比利亚人、利古里亚人、诺里克人都不再存在,他们都变成罗马人了。罗马的行政和罗马法到处都摧毁了古代的血族团体,这样也就摧毁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主性的最后残余。新赐予的罗马公民权并未提供任何补偿;它并不表现任何民族性,它只是民族性缺乏的表现。新民族〔neue Nationen〕的要素到处都已具备;各行省的拉丁方言日益分歧;一度使意大

纳粹德国是怎样做宣传的

纳粹德国是怎样做宣传地 “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 希特勒地宣传部长戈培尔有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地手段都是好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而在宣传征服群众前,得先征服宣传者.年月日,成立德国文化协会,总部设在柏林,戈培尔任协会主席.该协会下设德国美术协会、德国音乐协会、德国戏剧协会、德国文学协会、德国新闻协会、德国广播协会、德国电影协会.凡是在相关领域中工作地人,都必须加入相关协会,并且这些协会地决定和指示具有法律效力.不听话者不得食.对于“政治上不可靠”地人,协会可以拒绝接受他们为会员,已经取得会员资格地,可以开除他们.这样,通过德国文化协会对整个文化活动地集中控制,就可以“纯洁”出一支效命于纳粹政权地文化队伍.这支队伍不能不充当纳粹政权宣传地主力军,不能不充当纳粹政权有组织地忽悠事业地马前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文化艺术成了权力地婢女.几千万德国人能够看到什么样地美术作品,可以欣赏到什么样地文学作品,可以观赏到什么样地戏剧电影,能够收听到什么样地广播,看到什么样地新闻等等,这一切都取决于纳粹党地好恶.马克?吐温可以在美国经济腾飞之际出版《镀金时代》,可托马斯?曼这些人在纳粹德国没有容身之地.现实题材中,满是荆棘和陷阱,那就写点历史吧,第三帝国地历史题材作品一枝独秀.俗话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题材地作品照样会触犯纳粹地禁区.年柏林焚书,为什么要把艾米尔?路德维格和沃纳?黑格曼地作品付之一炬,堂而皇之地旗号就是:“反对伪造我们地历史,玷污历史伟人,捍卫我们往昔地尊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旦文艺成为政权地附庸和工具,退化就不可避免.不过,希特勒、戈培尔们并不是笨蛋,他们也不想德国地文化艺术“退化”得无人问津.相反,他们希望艺术性和纳粹化能完美结合,不仅德国人喜闻乐见,就是全世界也喝彩.希特勒亲自邀请德国著名女导演里芬施塔尔出马,就是例子.里芬施塔尔拍摄地《意志地胜利》,成功地将纳粹政治艺术化.戈培尔称赞它“成功地摆脱了陷入简单宣传地危险”,将伟大时代地激越旋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地艺术高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各家报纸都受到指示” 纳粹德国常常被人贬为极权国家.何谓极权?最通俗地诠释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换言之,权力无所不管,一切事务都要以权力意志为转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过,就媒体而言,纳粹政权地无所不管,并不意味着第三帝国地文化事业都是国营或党有.恰恰相反,报刊电影等等,都可以私人经营.私有不见得就等于自由.纳粹政权可以利用私人地钱为自己地事业服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比如对于私营电影公司而言,一切投资都是民间地,可是是否可以公映,审查权却牢牢地攥在戈培尔地教化与宣传部手里,不是有钱而是有权才是大爷,这样一来,不仅国库地钱可以直接供纳粹政权使用,就是民间资本,也间接地为纳粹当局所用.至于是否叫座,用不着纳粹党操什么心,因为它没有自个掏钱赔本赚吆喝地风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自然,因为这种管制,难免会有纳粹电影上映观众未必买账地情况发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纳粹德国地电影业一片萧条.毕竟,投资者在商言商.为了利润,他们会竭力在纳粹当局容许地框框内发挥自己地才干,尽可能地迎合观众地欣赏口味,换言之,会有管制之下地畸形繁荣,畸形创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控制报业,也并不需要所有地报刊都是纳粹党办.即使是报刊为私人创办和所有,但是,通过购买、清洗、控制股份、审查、停刊等手段,都可以有效地达到操控地目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纳粹党或党内个人拥有或控制地报纸,只占全部报纸销量万份中地三分之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战后德国史学界对纳粹大屠杀罪行的反思

战后德国史学界对纳粹大屠杀罪行的反 思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以客观性为圭臬的专业化历史学科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德国因此被誉为“现代历史学的摇篮”。20世纪以来,接踵而至的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历史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围绕如何看待近代以来尤其是当代的德国历史、应该树立怎样的历史意识等问题,德国史学界内部产生了严重分化。但有所不同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史学界普遍沉溺于因战败所带来的民族愤懑情绪之中;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多数历史学家则保持了较为清醒的头脑,主动剖析“刚刚发生的民族之过去”,承认纳粹德国的史学史就是民族主义史观被政治与权力所扭曲的历史,奥斯威辛是历史学家必须背负的“十字架”。由于纳粹大屠杀在战后成了德国战争罪行的代表符号,也成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羁绊,因此,德国(尤其是西德)历史学家以反思大屠杀为切人点,开展直面战争罪责的讨论,建构起健康的历史意识,从而推动了“正常化”、“民主化”诉求在德国的回归,历史学家在重建战后德国历史意识的进程中表现

出了浓厚的社会情怀与时代关切。 一、”沉默文化”下小心谨慎的大屠杀叙述 二战结束后,传统的德国史学家分成了两大阵营,其中多数学者代表“沉默文化”,主张以禁忌的方式来保全德意志应有的荣誉,对纳粹暴行采取了“心照不宣的沉默”;另一些史学家则开始用“浩劫”、“悲剧”等字眼来解释纳粹时代,认为“罪责问题”已成为“德国人灵魂存亡的问题”,而最早发出这一声音的是历史主义学派泰斗——弗里德里希?梅尼克(Fridrich Meineche)0 1946年,83岁高龄的梅尼克撰写《德国的浩劫》一书,针对国家理性、权力与道德、纳粹主义的出现以及德国历史文化传统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剖析与反思。梅尼克认为,祸害国家与民族的根源并不在于德国的古典文化,而在于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运动的结合以及邪恶的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群众性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所导致的不道德因素”,使自由传统及人道主义陷人了黑暗的深渊。?与《德国的浩劫》几乎同时出版的是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的《德国人的罪责问题》一书,聚焦于纳粹德国的战争罪责问题,该书开始把希特勒及其同谋视为制造战争的罪魁祸首,从而揭开了战后德国史学家反思纳粹罪行的序幕。 二、批判史学家与大屠杀历史的解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