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习题ch1-2

气象习题ch1-2

气象习题ch1-2
气象习题ch1-2

第1章大气概况

一.简答题

1、简述大气的主要成分,并说明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的分布于作用。

2、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概况。

3、简述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二.选择题

1.1 大气概述

1.天气是指某一特定区域:

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B.在较长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C.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D.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

2.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的气象术语称为:

A.天气B.气候C.气象要素D.天气系统3.气候是指某一特定区域:

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B.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

C.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

D.天气形势

4.下列属于气象要素的是:

A 风云雾霜沙尘暴

B 气压高气压台风

C 风云雨冷峰暖锋

D 气温气压冷锋暖锋

5.气象要素主要包括:

I、气压、气温; II、雾、气团、锋面; III、相对湿度、沙尘暴; IV、风、云、能见度; V、温度、高压、低压;VI、雨、雪、雷暴

A.I、III、IV、VI B. I、II、IV ~VI C.II~IV、VI D. II、IV~VI

1.2 大气的组成

1.大气的主要成分为:

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 B.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质粒

C.氮气、氧气、二氧化、水汽 D.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水汽

2.干洁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

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B. 氮气、氧气、氩气

C.氩气、氧气、二氧化 D. 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

3.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

A.暖湿空气

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

D.干冷空气

4.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大的空气是:

A.暖湿空气

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

D.干冷空气

5.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

A.暖湿空气

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

D.干冷空气

6.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大的空气是:

A.暖湿空气

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

D.干冷空气

7.影响天气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包括: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

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

8.大气中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成分为:

A.臭氧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

9.在大气成分中,主要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气体成分为:

A.臭氧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

10.在自然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哪种大气成份能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者之间互相转化(即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份)?

A.氮气B.氧气C.水汽D.二氧化碳

11.在下列大气成分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是:

A.氧气 B.氮气 C.氩气 D.二氧化碳

12.通常在90千米高度以下,可将干空气作为单一成分的理想气体处理,其平均分子量为:

A.16摩尔

B.18摩尔

C.29摩尔

D.32摩尔

13.近地面层空气的平均密度为:

A.1.01~1.03克/厘米3

B.1.00克/厘米3

C.1293克/厘米3

D.0.86~0.92克/厘米3

14.从地面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

A.缓慢递减B.迅速递减C.缓慢递增D.迅速递增

15.从高空到地面向下随着高度的减小,空气密度:

A.缓慢递减

B.迅速递减

C.缓慢递增

D.迅速递增

16.在自然条件下能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分是:

A.氧 B.氮 C.水汽 D.氩

17.一般而言,大气中的水汽分布

A 低空多于高空

B 海洋多于陆地,低纬多于高纬

C 夏季多于冬季,白天多于夜间

D ABC都对

18.在水汽相变过程中,大气固体杂质可以充当:

A.凝结核,不利于相变过程发生B.催化剂,不利于水汽凝结

C.凝结核,有利于相变过程发生D.催化剂,有利于水汽凝结

19.对大气温度有较大影响的大气成分:

Ⅰ.氮气;Ⅱ.臭氧;Ⅲ.二氧化碳;Ⅳ.氧气;Ⅴ.水汽;Ⅵ.氢气。

A.Ⅰ、Ⅱ、Ⅲ、Ⅳ、Ⅴ、ⅥB.Ⅰ、Ⅱ、Ⅳ、Ⅴ、Ⅵ

C.Ⅱ、Ⅲ、ⅤD.Ⅱ、Ⅳ、Ⅴ

20.下列哪些大气成分能够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有较大的影响?

Ⅰ.氧气;Ⅱ.氮气;Ⅲ.臭氧;Ⅳ.二氧化碳;Ⅴ.氢气;Ⅵ.水汽。

A.Ⅰ、Ⅲ、Ⅳ、ⅥB.Ⅳ、Ⅵ

C.Ⅱ、Ⅲ、Ⅴ、ⅥD.Ⅱ、Ⅳ、Ⅴ

21.雾和云属于大气的:

A.干洁空气

B.水汽

C.杂质

D.水汽和杂质的混合物

22.通常大气中水汽的含量从地面向上随高度的增加而:

A.减少 B.增加 C.少变 D.不变

23.大气气溶胶粒子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

A.固体粒子 B.液体粒子C.固体和液体粒子D.固体、液体和气体粒子

24.气溶胶粒子包括:

I空气中的水滴、冰晶II悬浮着的固体灰尘微粒、烟粒III空气中的微生物IV植物的孢子V花粉VI带电离子

A.I、II、V

B.II、IV、V

C.I、II、IV、V

D.I、II、III、IV、V、VI

25.气溶胶粒子的可能来源包括:

I.船舶尾气排放II.浪花飞溅在空气中蒸发留下的微小盐粒 III.汽车尾气排放 IV.沙尘暴 V.工业尾气排放VI.烟尘

A.I~VI

B.II~V

C.I、II、IV、V

D.II、III、V、VI

26.城市大气污染监测的主要成分通常为:

I.氮气II.总悬乎颗粒物III.氮氧化合物IV.二氧化碳V.臭氧VI.二氧化硫

A.I、III、IV

B.II、III、VI

C.I~IV

D.II、III、IV、VI

27.一些大气污染成分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有害物质,最常见的有:

A.酸雨和粉尘B.氮氧化合物和粉尘

C.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D.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28.船舶尾气排放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包括:

I.机器燃烧产生的颗粒物II.硫氧化物III.氮氧化物IV.一氧化碳V.碳氢化合物

A.I~V B.I~IV C.I~III D.I、II、III、V

1.3 大气的垂直结构

1.大气的垂直层自下而上依次为:

A.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B.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散逸层、热层

D.散逸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2.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 .存在着强烈的对流和乱流运动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C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D.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

3、有关对流层的平均高度,正确的是:

A.东半球高,西半球低

B.低纬度低,高纬度高

C.夏季高,冬季低

D.南半球高,北半球低

4.下列大气的垂直分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有:

A.对流层、中间层、热层B.平流层、热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D.对流层、平流层

5.地球大气最低层称为对流层,其平均厚度约为:

A.1~2km B.10~12km C.6~8km D.17~18km

6.对流层厚度随着下列哪些因素变化:

Ⅰ.经度;Ⅱ.纬度;Ⅲ.温度;Ⅳ.季节;Ⅴ.气压。

A.Ⅰ、Ⅱ、ⅤB.Ⅰ、Ⅳ、Ⅴ

C.Ⅱ、Ⅲ、ⅣD.Ⅱ、Ⅲ、Ⅳ、Ⅴ

7.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较大的变化,最高出现在:

A.赤道低纬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极地地区8.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较大的变化,最低出现在:

A.赤道低纬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极地地区9.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厚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薄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对流层具有的特点之一是:

A.空气不易产生对流运动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均匀

C.气温随高度增加D.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12.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

A.1℃/100米B.1.25℃/100米C.0.5℃/100米D.0.65℃/100米13.大气中主要的天气现象发生在:

A.热层B.平流层C.对流层D.中间层14.云、雾、雨、雪等大气中的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热层D.中间层15.在对流层中通常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

A.降低B.升高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16.根据对流层中____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摩擦层和自由大气两个层次。A.气温B.气压C.湿度D.大气运动17.对流层可分为摩擦层和自由大气两层,摩擦层的平均厚度为:

A.7~8km B.1~1.5km C.3~4km D.5~6km 18.自由大气的起始高度大约为:

A.7~8km B.5~6km C.3~4km D.1~1.5km

19.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态的高度大约为:

A.0.5千米

B.1千米

C.5千米

D.10千米

20.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态的标准等压面为:

A.850百帕

B.700百帕

C.500百帕

D.300百帕

21.在中高纬地区对流层的中上层盛行,并且风随高度增大。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22.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

Ⅰ.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Ⅱ.具有强烈的对流和乱流运动;Ⅲ.没有明显的平流运动;Ⅳ.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Ⅴ.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Ⅵ.水汽含量很少。

A.Ⅰ、Ⅱ、ⅣB.Ⅰ、Ⅱ、Ⅳ、Ⅴ、Ⅵ

C.Ⅱ、Ⅲ、ⅣD.Ⅰ、Ⅳ、Ⅴ、Ⅵ

23.在远距离无线电通讯中,短波的传播依赖于的_______反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散逸层

24.气溶胶粒子主要集中

A.对流层上层 B.对流层中层C.对流层下层D.平流层

第2章大气温度

一.简答题

1.什么是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各自有什么特点。

2 简述地-气系统的热量收支状况。

3 控制气温变化的因子主要有哪些?

4 简述大气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5名称解释:

(1)等温线(2)非绝热变化(3)绝热变化(4)干绝热变化(5)湿绝热变化(6)气温垂直递减率(7)干(湿)绝热温度直减率(8)层结曲线

6 什么是逆温?主要有哪些种类?

7.全球海平面气温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选择题

2.1 气温的定义和温标

1.绝对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沸点温度分别为:

A.273K、212°F B.373K、212°F C.273K、32°F D.373K、100℃

2.5℃换算成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分别为:

A.41°F、278K B.37℃、273K C.41°F、273K D.37°F、278K

3.华氏温度77度换算成摄氏温度和绝对温度分别为:

A.28℃、302K B.25℃、298K C.25℃、248K D.30℃、303K

4.通过不同温标关系换算14℉、10℃分别为:

A.10℃、283K B.-10℃、283K C.-10℃、-263K D.10℃、263K

5. 5℉,5℃分别为:

A.-15℃,41℉

B.15℃,41℉

C.-15℃,-41℉

D.15℃,-41℉

6. 华氏温标的冰点和沸点分别为:

A.0℉,100℉

B.273℉,373℉

C.180℉,273℉

D.32℉,212℉

7.0℃分别相当于:

A.-32℉,273K

B.-32℉,373K

C.32℉,273K

D.32℉,373K

2.2 太阳、地面、大气辐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

B.辐射是太阳能传输到地球的唯一途径

C.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称辐射强度

D.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选定方向上的单位面积的辐射能,称为辐射通量密度

2.物体的温度越,辐射能力越,辐射出去的波长就越。

A.高;强;短B.高;强;长 C.低;强;短;D.低;强;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主要是可见光线

B.太阳辐射主要是红外线和紫外线

C.太阳辐射主要是不可见光

D.太阳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太阳、地面和大气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

A.组成成份

B.热力性质

C.物理结构

D.温度高低

5.下列正确的概念是:

A.太阳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又称为长波辐射

B.太阳辐射又称为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

C.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称为短波辐射

D.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称为长波辐射

6.驱动大气运动的初始能源是:

A.太阳长波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C.太阳短波辐射D.大气长波辐射7.大气受热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来自:

A.太阳短波辐射B.下垫面辐射C.太阳长波辐射D.大气辐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地表的全球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基本上成带状,纬度越高,所获得的辐射总量越大B.北半球夏至时,日辐射总量最小;冬至时,北半球日辐射总量最大

C.纬度愈高,日辐射总量变化愈小

D.地球四季变化的成因是由于太阳辐射随季节变化而导致的

9.地面的辐射能力取决于:

A.地表类型B.太阳辐射的强弱C.地面温度D.空气的温度

10.空气的增温主要靠吸收: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2.3 空气的增热和冷却

1.暖空气北上、冷空气南下的热量交换方式称为:

A.湍流B.平流C.辐射D.对流

2.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热量交换方式称为:

A.湍流B.平流C.辐射D.对流

3.湍流是大气受热和冷却的方式之一,但主要作用在:

A.大气上层B.大气中层C.摩擦层D.自由大气层4.“南风送暖,北风送寒”的热量交换方式称为:

A.湍流B.平流C.辐射D.对流

5.蒸发、凝结等过程的热量交换方式属于:

A.湍流B.水相变化C.辐射D.对流

6.下垫面与空气之间的垂直热量交换途径主要有:

Ⅰ.热传导;Ⅱ.辐射;Ⅲ.水相变化;Ⅳ.对流;Ⅴ.乱流;Ⅵ.平流。

A.Ⅰ、Ⅱ、Ⅲ、Ⅳ、ⅤB.Ⅰ、Ⅱ、Ⅲ、Ⅳ、Ⅴ、Ⅵ

C.Ⅱ、Ⅲ、Ⅳ、Ⅴ、ⅥD.Ⅱ、Ⅲ、Ⅳ、Ⅵ

7.空气增热和冷却的主要方式有:

Ⅰ.热传导;Ⅱ.辐射;Ⅲ.水相变化;Ⅳ.对流;Ⅴ.平流;Ⅵ.乱流。

A.Ⅰ、Ⅱ、Ⅲ、Ⅳ、Ⅴ、ⅥB.Ⅰ、Ⅱ、Ⅳ、Ⅴ、Ⅵ

C.Ⅱ、Ⅲ、Ⅳ、Ⅴ、ⅥD.Ⅱ、Ⅳ、Ⅴ、Ⅵ

8. 地球高纬和低纬之间热量的交换主要依靠:

A.对流B.平流C.热传导D.湍流

9. 暖湿空气遇到干冷空气而发生凝结的过程中,气团之间能量的交换主要是通过:

A.感热交换B.辐射交换C.潜热交换D.对流交换

10.地面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主要是通过:

A.对流B.平流C.热传导D.辐射

11. 气层(气团)之间的热量交换,主要是通过:

A.对流和湍流B.平流和湍流C.湍流D.平流

12.逆温层是指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A.升高的气层B.降低的气层C.先升后降的气层D.先降后升的气层

13.逆温层是指气温随着高度的下降而

A.升高的气层B.降低的气层C.先升后降的气层D.先降后升的气层

14.在晴朗微风的夜间,近地层空气降温而形成的逆温层称为:

A.平流逆温B.辐射逆温C.下沉逆温D.锋面逆温

15.暖湿空气流到冷的下垫面上,在近地层形成的逆温层称为:

A.平流逆温B.辐射逆温C.下沉逆温D.锋面逆温

16.在自由大气中,空气下沉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层称为:

A.平流逆温B.辐射逆温C.下沉逆温D.锋面逆温

17.在冷暖气团交界的过渡层内形成的逆温层称为:

A.平流逆温B.辐射逆温C.下沉逆温D.锋面逆温

18.逆温按其成因分为:Ⅰ.辐射逆温;Ⅱ.平流逆温;Ⅲ.对流逆温;Ⅳ.锋面逆温;Ⅴ.下沉逆温;Ⅵ.乱流逆温。

A.Ⅰ、Ⅱ、Ⅳ、Ⅴ、Ⅵ B.Ⅰ、Ⅲ、Ⅳ、Ⅴ、Ⅵ

C.Ⅱ、Ⅲ、Ⅳ、Ⅴ、Ⅵ D.Ⅰ、Ⅱ、Ⅳ、Ⅴ

19.逆温的种类不包括:

A.辐射逆温B.下沉逆温C.平流逆温D.上升逆温

20.辐射逆温常常出现在:

A.晴朗无风的白天B.阴天无风的白天C.晴朗无风的夜间D.阴天大风的夜间21.形成较厚云层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A.平流冷却B.辐射冷却C.乱流冷却D.绝热上升

22.形成海雾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A.绝热上升B.辐射冷却C.平流冷却D.接触冷却

23.形成露或霜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A.绝热上升B.辐射冷却C.平流冷却D.凝结冷却

2.4 气温随时间的变化

1、在陆面上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为

A 中午1230左右

B 午后14时左右

C 清晨日出前

D 半夜前后

2.在洋面上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通常为:

A.中午12:30左右

B.午后14时左右

C.清晨日出前

D.半夜前后

3.在洋面上日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通常为:

A.中午12:30左右

B.午后14时左右

C.清晨日出前

D.半夜前后

4.在陆面上日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通常为:

A.中午12:30左右

B.午后14时左右

C.清晨日出前

D.半夜前后

5.天空状况不同产生的影响使气温日较差:

A.晴天最小

B.少云最小

C.多云最小

D.阴天最小

6、当纬度相同时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方为

A 大洋

B 沿岸

C 内陆

D 沙漠

7.日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通常:

A.在洋面上为清晨日出前,在陆面上为半夜前后

B.在洋面上为半夜前后,在陆面上为清晨日出前

C.在洋面和陆面上都为清晨日出前

D.在洋面和陆面上都为半夜前后

8.当纬度相同时,气温的日较差:

A.海洋上大于内陆B.海洋上小于内陆C.海洋上大于近岸D.海陆相同

9.当只考虑纬度对气温日变化的影响时,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地区是:

A.极地附近B.热带地区C.温带地区D.副极地地区10.当只考虑地表性质对气温日变化的影响时,最小的气温日较差出现在:

A.沙漠B.草地C.海洋D.裸地

11.气温的日变化与天气状况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天气状况下,日较差:

A.晴天大于阴天B.阴天大于晴天C.阴天等于晴天D.多云大于晴天12.当只考虑纬度对气温日变化的影响时,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地区是:

A.极地附近B.副极地地区C.温带地区D.热带地区

13.中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4.中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5.阴天时,通常夜间的最低气温与晴夜时比较要:

A.低些B.高些C.相同D.忽高忽低

16.天空状况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为:

A.晴天最大B.少云最大C.多云最大D.阴天最大

17.当纬度相同时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方为:

A.大洋B.沿岸C.内陆D.沙漠

18.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取决于:

Ⅰ.经度;Ⅱ.纬度;Ⅲ.海拔高度;Ⅳ.季节;Ⅴ.地表性质;Ⅵ.天气状况。

A.Ⅰ、Ⅱ、Ⅲ、Ⅳ、Ⅴ、ⅥB.Ⅰ、Ⅱ、Ⅳ、Ⅴ、Ⅵ

C.Ⅱ、Ⅲ、Ⅴ、ⅥD.Ⅱ、Ⅲ、Ⅳ、Ⅴ、Ⅵ

19.气温的日较差具有:

Ⅰ.低纬大于高纬;Ⅱ.海洋大于陆地;Ⅲ.低海拔大于高海拔;Ⅳ.阴天大于晴天;Ⅴ.草原大于沙漠;Ⅵ.陆地大于海洋。

A.Ⅰ、Ⅱ、Ⅲ、Ⅳ、Ⅴ B.Ⅰ、Ⅳ、ⅥC.Ⅰ、Ⅲ、ⅥD.Ⅱ、Ⅳ、Ⅴ

20.气温年较差与纬度有关,最小年较差出现在:

A.赤道地区B.中纬地区C.高纬地区D.极地地区

21.气温的年较差很小,但一年中出现两个高值和两个低值的地区在:

A.极地地区B.中纬地区C.高纬地区D.赤道地区

22.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1月、2月B.7月、1月C.7月、8月D.1月、7月

23.北半球气温最低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7月、8月B.1月、2月C.7月、1月D.1月、7月

24.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1月,2月B.7月,8月C.7月,1月D.1月,7月

25.南半球气温最低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1月,2月B.7月,8月C.7月,1月D.1月,7月

26.在我国沿海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7.在我国沿海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8.气温的年变化幅度称为年较差。它是指一年中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A.日平均气温B.月平均气温C.季平均气温D.年平均气温

29.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A.地表性质和季节B.纬度和天气状况C.纬度和季节D.地表性质和纬度

30.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Ⅰ.纬度;Ⅱ.经度;Ⅲ.下垫面性质;Ⅳ.季节;Ⅴ.海拔高度;Ⅵ.天气状况。

A.Ⅰ、Ⅱ、Ⅲ、Ⅳ、Ⅴ、ⅥB.Ⅰ、Ⅱ、Ⅳ、Ⅴ、Ⅵ

C.Ⅰ、Ⅲ、ⅤD.Ⅱ、Ⅴ、Ⅵ

31.在通常情况下:

A.洋面上气温的日变化比水温的小B.陆面上气温的日变化比水温的大

C.洋面上气温的日变化比陆面的大D.陆面上气温的日变化比水温的小

32.太阳辐射对海面和陆面温度的敏感程度是:

A.海面、陆面均不敏感B.海面、陆面均敏感

C.海面不敏感、陆面敏感D.海面敏感、陆面不敏感

2.5 气温的空间分布

1.相同的太阳辐射对海面和陆面的温度变化是:

A.海面温度比陆面温度变化快B.海面温度比陆面温度变化慢

C.海面温度和陆面温度变化相同D.与海、陆面无关

2.海陆热力差异之一是:

A.海水热容量比土壤大B.海水热容量比土壤小

C.海水热容量与土壤相同D.海陆热力差异与热容量无关

3.海面和陆面是两种热属性很不相同的下垫面,如果吸收同样的热量,则温度的变化为:

A.海洋上大于内陆B.海洋上大于近岸C.海洋上小于内陆D.海陆相同

4.海面和陆面是两种热属性很不相同的下垫面,如果夜间散失同样的热量,则温度的变化为:

A.海洋上大于内陆B.海洋上大于近岸C.海洋上小于内陆D.海陆相同

5.当纬度相同时,气温的年较差:

A.海洋上小于内陆B.海洋上大于近岸C.海洋上大于内陆D.海陆相同

6.海平面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是:Ⅰ.等温线大致与纬圈平行;Ⅱ.冬季北半球大洋西部等温线向北突出;Ⅲ.冬半球的等温线稀疏,夏半球的则较密集;Ⅳ.夏半球的等温线稀疏,冬半球的则较密集;Ⅴ.冬季北半球大洋东部等温线向北突出;Ⅵ.等温线不与纬圈平行。

A.Ⅰ、Ⅱ、ⅢB.Ⅰ、Ⅱ、ⅣC.Ⅰ、Ⅲ、ⅤD.Ⅳ、Ⅴ、Ⅵ

7.在全球海平面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冬季北大西洋的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受哪支海流的影响?

A.东格陵兰海流B.黑潮C.墨西哥湾流D.拉布拉多海流

8.热赤道的平均位置在:

A.0?~5?N B.10?N附近C.0?~5?S D.20?N附近

9.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大致:

A.与纬圈平行B.凸向赤道C.凸向极地D.凹向极地

10.下列正确说法的是:

A.冬季北半球的冷极位于北极附近B.冬季南半球的冷极位于南极附近

C.冬季南半球的冷极位于澳大利亚D.冬季北半球的冷极位于冰岛和阿留申群岛

11.下列正确说法的是:

A.冬季北半球的冷极位于西伯利亚和格陵兰B.冬季南半球的冷极位于澳大利亚

C.冬季北半球的冷极位于北极附近D.冬季南半球的冷极位于咆哮西风带上

12.夏季,北半球的冷极位于:

A.西伯利亚,格陵兰B.冰岛、阿留申群岛C.盛行西风带D.北极附近

13.影响气温水平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Ⅰ.纬度;Ⅱ.海陆分布;Ⅲ.海拔高度;Ⅳ.季节变化;Ⅴ.大气辐射;Ⅵ.地面辐射

A.Ⅰ、Ⅱ、ⅢB.Ⅰ~ⅣC.Ⅰ、Ⅲ、ⅤD.Ⅳ、Ⅴ、Ⅵ

14.下列关于等温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等温线就是地面上气温相等的各地点的连线

B.等温线稀疏,则表示各地气温相差很大

C.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

D.等温线主要用于描述温度的空间分布

15.下列关于等温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悬殊

B.等温线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多

C.沿岸等温线的分布一般较大洋中稀疏

D.等温线的分布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较大

16.下列关于等温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全球海平面平均气温的分布来看,等温线主要沿东西向平行排列,主要是因为温度的变化随经度的变化影响较大

B.从全球海平面平均气温的分布来看,等温线主要沿南北向平行排列,表示温度随纬度而不同,纬度是影响气温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

C. 从全球海平面平均气温的分布来看,海陆交界区域等温比较平直,是因为海陆海拔差异对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

D.从全球海平面平均气温的分布来看,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表示气温因距海远近而不同,是因为距海远近是影响等温线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17.下列关于全球海平面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等温线7月比1月密集,这说明1月北半球南北温度差大于7月

B.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极地,在海洋上大致凸向赤道,这是因为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温度比海洋温度低,夏季大陆温度比海洋温度高的缘故

C. 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而且遇有陆地的地方,等温线不会发生弯曲,是因为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面积较大

D.北半球冬季,北欧比同纬度的亚洲及北美洲东岸气温高,是因为大规模洋流和气团的热量传输的结果

18.北半球1月海平面气温等温线向北凸出最显着的地区位于:

A.北美大陆

B.北大西洋

C.亚欧大陆

D.北太平洋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学习帮手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 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 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统称为气候系统。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黑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和冷低压。。 8、大气窗: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在8-12微米的吸收几乎为零,地面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进入宇宙中。 9、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气体成分的存在,使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6、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17、大气稳定度: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空气块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稳定度。 18、干绝热过程: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升降运动时,既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又没有发生水相变化的过程。 19、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0、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的反常现象。 2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的逆温。 22、阳伞效应:大气中云和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烈散射和反射作用,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23、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 2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 25、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26、露点:湿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条件下,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7、位温:气块循着干绝热过程移动到同一个标准高度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28、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29、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从水面或冰面进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空气中进入水面或冰面的水分子数相等时的水汽压。 30、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3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仅知识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教学要点及试题: 绪论 重点: 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 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 ●气象(meteor): ●气象学(meteorology)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数学物理方法,研究发生于大气中一切物理性质、物理现 象和物理过程的大气学科。 ●气象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大气一般的组成、范围、结构及各种要素等; ●(2)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能量来源; ●(3)探求大气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4)将大气现象中的规律应用于实践。 ● ●气候:某地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某时段内(一 般指30年以上)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 ●天气与气候简析。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况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 1.气候和天气关系密切,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个不同概念: ● a. 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态。 ●例如:三亚市某日的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20°C ,午后有雷阵雨 ● ● b.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某市年平均气温为25°C, 昆明四季如春,这些都属于气候现象。 ● ●气候学研究任务: ●气候系统及其组成: ●大气的物质组成:(1)干洁空气、(2)水汽、(3)固态、液态颗粒

●什么是气溶胶(Aerosols),其分布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大气的圈层组成及各圈层特点 ●饱和水汽压(E)与温度(t)按指数规律变化。 ●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比湿(q) ●混合比(γ) ●露点(T d)当 ●风(wind) ●云: ●降水变率 ●空气状态方程: ●虚温:T v, ●思考题: 1.某气象台站测得某日某时f=40%,t=15℃,p=1000hPa, 求该时段的e、d、a、q、γ值。 2.北纬30°处有一座海拔1000m高的山,试分析该山地坡麓与山顶在上、下午不同时间各气象要素(T、p、 e、E、 f、t d)的分布及山南与山北的差别。 3.简介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及微量气体(CO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4.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 臭氧层遭到破坏? 5.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 境有何影响? 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 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 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 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么? 10.一块湿空气,P=1000hpa,e=23.4hpa,t=20°, 求该湿空气密度. 一、填空题: 1.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中的一切()和()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用()表示。 2.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内大气中的()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 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第四章习题-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四章大气的运动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研究大气运动产生的原因,大气运动的形式、状况和大气环流。大气运动是气压分布的不均匀所造成的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重力以及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范围的大气运动就是大气环流,气压带、全球的行星风带、平均经圈环流、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大气活动中心构成了大气环流的平均状况。 [名词解释] 静力方程:gdZ dP ρ=- 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称为气压场 等压线: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各气压相等点的连线 等压面: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位势取为零)抬升到 Z 高度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又称重力位势,单位是位势米位势高度 位势米:重力位势的单位,是表示能量的单位,1 位势米定义为1 kg 空气上升1 m 时,克服重力作了9.8 J 的功,也就是获得9.8 J/kg 的位势能,即1位势米= 9.8J/kg 低压槽:是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的方突出的部分 高压脊:是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的方突出的部分 气压系统:在天气图上,用等压线表示的高、低气压或槽、脊系统 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 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 地转偏向力:空气是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着,当运动的空气质点依其惯性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时,对于站在地球表面的观察者看来,空气质点却受着一个使其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的作用,这种因地球绕自身轴转动而产生的非惯性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或科里奥利力 惯性离心力:是物体在作曲线运动时所产生的,由运动轨迹的曲率中心沿曲率半径向外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地转风: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 梯度风: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旋衡风:在低纬度地区或小尺度低压中,如果气压梯度力和惯性离心力都很大,而地转偏向力很小时,则可出现旋衡风 大气活动中心:冬、夏季在平均气压图上出现的大型高、低压系统,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哈德莱环流圈:低纬环流圈,直接热力环流圈(正环流圈),又称哈得莱环流圈 费雷尔环流圈:中纬环流圈,是间接热力环流圈(逆环流圈),又称费雷尔环流圈 极地环流圈:高纬环流圈,又称极地环流圈,也是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是三个环流圈中环流强度最弱的一个 沃克环流圈:由于赤道地区存在着大尺度的东西向热力差异引起的 急流:急流是指风速30 m/s 以上的狭窄强风带 环流指数:经向环流型,即500hPa 西风带上发展出深槽大脊,能引起强烈的冷、暖空气活动。纬向型和经向型环流经常交替出现,其交替周期大约2—6周。这种交替演变规律一般用环流指数来表示。环流指数分纬向环流指数(IZ )和经向环流指数(IM )两种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动力气象课后习题答案

1、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几个方程组成?那些是预报方程?哪些是诊断方程?答: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六个方程组成,分别是三个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状态方程;若是湿空气还要加一个水汽方程。 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是预报方程,状态方程是诊断方程。 2、研究大气运动变化规律为什么选用旋转参考系?旋转参考系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有什么不同? 答:地球以常值角速度Ω绕地轴旋转着,所以任何一个固定在地球上并与它一道运动的参考系,乃是一个旋转参考系。 为了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研究相对于旋转参考系的大气运动,不但要讨论作用于大气的真实力的性质,而且要讨论绝对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而言,旋转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加入了视示力(科里奥利力、惯性离心力)。 3、惯性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有哪些异同点? 答:都是在旋转参考系中的视示力;惯性离心力恒存在,而大气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会产生科里奥利力。 4、重力位势与重力位能这两个概念有何差异? 答:重力位势:重力位势表示移动单位质量空气微团从海平面(Z=0)到 Z 高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重力位能:重力位能可简称为位能。重力场中距海平面 z 高度上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具有的位能为Φ=gz,引进重力位势后, g等重力位势面(等Φ面)相垂直,方向为高值等重力位势面指向低等重力位势面,其大小由等重力位势面的疏密程度来确定。所以,重力位势的空间分布完全刻划出了重力场的特征。 5、试阐述速度散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有没有关系? 答:速度散度代表物质体积元的体积在运动中的相对膨胀率。 因,故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没有关系。 8、计算 45° N跟随地球一起旋转的空气微团的牵引速度。 答:由速度公式可知,牵引速度为: 大小为;方向为向东。 19、证明相对加速度可写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重要说明:复习应该扎实全面进行,此复习题只作为复习的重要线索和提示,并非考试的范围。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某地短时间气象要素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表现。 2.风压定律: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3.小气候:在一个大范围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地区地形、植被、土壤性质、建筑群等以及人或生物活动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如农田、城市、住宅区的气候。 4.对流层:大气垂直分层的最下层,平均厚度13-14千米左右。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5.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的水平分量。是一个向量,其方向与等压面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于作用于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力。 6.地转风:自由大气中运动的空气,当G、A这两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地转风。 7.气团: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相对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 8.气候分类:在对全球气候形成因素综合分析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对全球气候进行类型划分,使全球复杂的气候简单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分类的结果是把全球气候划为若干气候带和气候型,目的是便于气候研究和气候应用。 9.热成风原理:热成风与等温线平行,在北半球背热成风方向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南半球相反。10.高地气候:高原山地的气候,由于随着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具有明显垂直带性的气候,叫高地气候。 11.气象学:研究大气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12.露点(温度):是当时条件下,使空气达到饱和时应有的界限温度。 13.寒潮:强冷空气活动所产生的大范围的剧烈大风、降温、霜冻和降雪等灾害性天气。 14.天气:某地短时间气象要素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表现。 15.风压定律: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16.小气候:在一个大范围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地区地形、植被、土壤性质、建筑群等以及人或生物活动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如农田、城市、住宅区的气候。 17、饱和水汽压: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含达到最大值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也叫最大水汽压。 18、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一些,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 1、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2、由太阳喷焰中发射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空气分子相撞,使之电离,并在地球磁场作下偏于两极上空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极光-。 3、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 4、暖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温度,暖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暖,气团底部失热、冷却、气温直减率减小,气层趋于稳定。 5、气团形成的条件是(1、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2、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6、锋两侧的温度、湿度、稳定度以及云、风、气压等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差异。

2015年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答案---cuit

第一章 引论 1、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 (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 (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 (4)本站历史最高温度为43摄氏度; (5)成都明天天气阴有阵雨。 答: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1)概念不同 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某一地区多年间 大气的一般状况,既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极端状况。 (2)变化周期不同 天气:变化快,周期短;气候:变化慢,周期长。 联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 二者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 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判断:属于天气的为(1、2、5),属于气候的为(3、4) 2、(1)某一中纬度城市的海平面气温为10℃,探空资料显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部气温为-55℃,试问其对流层顶的高度是多少? (2)同一天赤道地区某地的气温是25℃,探空资料给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高16km ,那么对流层顶部的气温是多少? 答:(1)已知:T 0=10℃, γ=6.5℃/km ,T=-55℃, 根据T= T 0 +γZ → Z=10km (2)已知:T 0=25℃, γ=6.5℃/km ,Z=16km , 根据T= T 0 +γZ → T=-79℃ 3、已知在0℃、10℃、20℃、30℃和40℃时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分别为6.1hPa 、12.3 hPa 、23.9 hPa 、42.3 hPa 、73.9 hPa 。假设一教室内气温为30℃,经测定其露点温度为10℃,那么该教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是多少? 答: 4、已知空气温度在13.4℃时,饱和差为4.2hPa ,那么空气要冷却到多少度时才达饱和? 答:已知t=13.4℃ 5、已知相对湿度f=40%,气温为15℃,大气压为p=1000hPa ,求实际水汽压e 、比湿q 和水汽混合比γ。 答: 6、某湿空气气块的P=1000hPa ,e=25hPa , t=32℃,其中干空气为3000g ,试问: 17.2717.2713.4237.313.4237.36.11 6.1115.4t t s e e e hPa ????? ? ?++????=?=?=12.342.3 100%29.1%a s e RH e = = ?=s a a s d e e e e d hPa =- ? =- = 15.4-4.2=11.217.276.11exp()8.63237.3a t e hPa t t =11.2=? ? =+℃17.271540% 6.11exp() 6.8215237.3a a s s e RH e RH e e ?= ? =?=?? =+hPa 36.820.6220.622 4.2410/1000a e q g g P - = ==?36.820.6220.622 4.2710/1000 6.82a a e g g P e γ- = ==?--

气象气候1至8章复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 第一、二章 一、选择题 1、300千米以上大气层气温达1000℃以上,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原因() a 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动,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2、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有臭氧 b 臭氧在大气层中均匀分布 c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d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3、当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时() a 太阳辐射最强 b 地面辐射最强 c 大气辐射最强 d 气温最高 4、层具有无线电波的反射能力。() a 中间层 b平流层c暖层 d散逸层 5、关于等温线与等高线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等高线数值越大,等温线数值越大 b 等高线数值越大,等温线数值越小 c等高线数值越大,等温线越稀疏 d同一海拔高度上,气温相等 7、当天空出现青蓝色时,说明大气中的微粒直径是() a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 8、“大气保温效应”中起作用的是() a水b大气逆辐射c二氧化碳d尘埃 9、关于气温空间分布,正确的说法是() a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b 气温从山麓向山顶降 c 夏季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 d 冬季大陆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高 10、夏半年,北半球的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是()。 a.赤道 b.20°----25°N c.30°N----25°N d.副热带 11、在干洁空气中能够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气体成分是:() A、氮气; B、氧气; C、臭氧; D、二氧化碳。 12、在低纬度对流层顶的高度是:() A、8-9公里; B、10-11公里; C、11-12公里; D、17-18公里。 13、一天中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时刻在:() A、太阳高度最大时; B、12-13时; C、气温最高时; D、云量最多时。 14、我国年总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在:() A、新疆; B、西藏; 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 15、空气与地面交换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A、辐射交换; B、传导; C、对流运动; D、潜热交换。 16、有关空气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饱和差越小;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

答案: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答案) 1、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 2、在等压条件下,当干空气具湿空气密度时之温度即称为虚温,由此可知其代表干空气的温度,一般由Tv表示。定义虚温的用意在于,湿空气的分子量会随环境水气量改变而改变,使气体常数(R)成为变数,而较难正确计算出来。为使计算方便,所以利用干空气的气体常数来计算,因此定义虚温来代替湿空气的温度,如此就不用考虑变动的气体常数了,亦即可以处理掉复杂的水气效应,由此可知,虚温为水气的函数。因为实际观测环境大气所得的温度为湿空气温度,而所使用的气体常数为干空气气体常数(R),所以实际上状态方程(P=ρRT)(其中R=R*/md) 并不成立(因为其使用干空气气体常数(R),而温度却用湿空气的),所以为使其成立需使用虚温(即干空气之温度),如此才可使R与T均为干空气之值。由于虚温与实际观测之温度误差不算大(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因此目前大多数的人仍直接利用实际观测之温度来代替虚温。 Tv=T+W/6。其中T为实际大气温度,W为饱和混合比值。表示虚温与实际温度之差距,等于露点温度所在的饱和混合比数值的六分之一。 6、当气温为25 ℃,气压为 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 (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答案) 6、25℃时,饱和水汽压E=31.668,f=e/E,则e=fE=65%*31.668=20.5842 d=E-e=31.668-20.5834=11.0838, a=289*e/T=289*20.5834/(25+273)=19.9625 q=0.622*e/P=0.0119 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答案) 7、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水汽压E要增大,而f不变,所以水汽压e也要增大,q是比湿,q=0.622e\P,P不变,e增大,所以q要增大。a是绝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也是增大的。 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答案) 8、对流层有三个基本特征: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山常年积雪,高空的云多为冰晶组成,就是这一特征的明显表现。 (2)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主要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情况是:低纬较强,高纬较弱:夏季较强,冬季较弱。因此对流层的厚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很大,而地表面有海陆分异,地形起伏等差异,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答案) 9、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ozone layer)是指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层次。一般指高度在 10-50km之间的大气层,也有指20-30km之间臭氧浓度最大的大气层。即使在浓度最大处,臭氧对空气的体积比也只有百万分之几,因此它在大气中是痕量成分。将它折算到标准状态(气压为

第3课盛唐气象习题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 一、选择题 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 ①司母戊鼎 ②曲辕犁 ③筒车 ④地动仪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 A .青花瓷 B .冰裂纹瓷器 C .唐三彩 D .白瓷 3.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 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4.“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事实的是( ) A .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 .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 .吐蕃归属唐朝管辖 5.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说明唐与吐蕃的关系为( ) A .和同为一家 B .设立军事机构管辖 C .武力征服 D .战争对抗关系 6. 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 A. 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 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 C. 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 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7.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 A .顾恺之 B .吴道子 C .张择端 D .赵孟頫 8.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诗人辈出。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称赞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9.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问创作“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诗句的作者是谁,你的回答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D C B B A B B B A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风由山谷吹向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增温慢,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黄秀英 佳木斯大学理学院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佳大理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黄秀英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学习,应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大气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 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演变和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的基本规律;了解人类对天气的影响和改造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能胜任中学的教学任务,带领中学生开展课外气象活动? 教学任务: 第1-4章:气象学基础理论(讲授54学时,实习20学时) 第5章:天气学基础理论(讲授18学时,实习4学时) 第6-8章: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讲授38学时,实习12学时) *课程安排如下: *试题类型 1.选择题(含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15 - 20 分 2.填空题20 - 25 分 3.判断并改错(找出唯一的一处错词或字并改成正确 15 - 20 分 的) 4.根据要求作图10 - 20 分 5.连线题 5 - 10 分 6.根据要求填图10 - 20 分 7.根据温度、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5 - 10 分 8.根据所给温度、降水资料回答问题10 - 15 分 9.简答题10 - 20 分

10.读图并回答问题 10 -15 *教学参考书: *教学要点及试题: 绪论 重点: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 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 .选择题: 1. ( )是气象学的研究范围 a. 风 b. 雨 c. 冷却 d.台风 e.雪 f. 龙卷 g. 烝发 2. ( )是天气学的研究范围 a. 霜 b. 台风c .凝结d.龙卷e. 温度 3. 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关系是() a 气候学包含气象学 b. 气象学是气候学的基础 c. 气象学和气候学是独立的 、填空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带完整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带完整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 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过境时气

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D.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 它属()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

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 ) A .伏旱天气 B .梅雨天气 C .出现台风 D .寒冷 天气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 风 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 A .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 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 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 筑完。”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暖锋 D .暖气团 15.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 .台风——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反气旋 16.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① ② 1008 1010 1012 1014 单位:百帕 ③ ④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卷.doc

2012年春季学期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 注意: 1、本试卷共 4 页;2、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线 得分 名 姓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按照大气的温度结构,将大气依次分为、、中间层、暖层和散 逸层。 2、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月,最低值一般出 号 现在月。 封 (增强、减弱)。 学3、相比晴朗的夜晚来说,有云的晚上大气逆辐射 4、干绝热变化中气块绝热上升,气压下降,温度呈指数(升高、下降)。 5、自由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的等速直线水平 运动称为风,根据风压定律,北半球低压在(左、右)。 6、初夏中国江淮流域或日本一带经常出现的一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 时正好是江南梅子的黄熟期,故称这种连阴雨天为“”。 7、全球台风出现最多的地区是在洋面,它带来的天气特征是。 8、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大约升高了℃,其中人类活动大量排放出来的温室气 级体、CH 4、氟利昂、水汽等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 9、在世界各地的季风中,以季风和季风最为强盛。 班 密 得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卷 试 学 1、大气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大 峡 A 、氧B、氮C、二氧化碳D、臭氧三 2、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最高值出现在()。 A 、海南岛 B 、华北地区C、四川盆地D、西藏 3、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A、 12 时 B、 13 时 C、 14 时 D、 15 时 4、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是()。 A、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C、惯性离心力D、摩擦力 5、特大暴雨的强度是大于()mm/日。 A、 50 B 、 100C、 150D、 200 6. 下列地区中,进入雨季最早的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南沿海地区 7、如下图所示某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由此判断该地应属于()气候。 A 、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亚( C、地中海气候 D、副)热带季风气候 8、每年 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长江流域连续阴雨天气是()锋面天气形成的。 A 、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 D 、锢囚锋 9、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最主要的因子是()。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C、下垫面条件 D 、人类活动 10、下列天气系统中,属于中高纬度天气系统的是()。 A 、副热带高压B、温带气旋C、东风波D、台风 得分三、判断(正确√,错误X,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唯一能够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是水汽。() 2、对流层气温直减率约为0.65℃。 () 3、太阳辐射主要能量集中在紫外区。() 4、赤道地区的气温年较差一般要比两极地区大一些。() 5、根据风压定律,北半球低压区在右,高压区在左。() 6、气团温度低于流经地区下垫面温度的气团称为冷气团。() 7、寒潮一般多出现在隆冬季节,秋末、春初相对较少。() 8、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区的海洋气温年较差要比内陆大一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