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目前,中国环境治理结构呈现出纵横交错的复杂状态,且面临诸多困难。要走出困境,必须切实深化体制改革,重新构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结构,因为制度的变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还要强化区域之间的环境合作,尤其

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各级政府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并重视技术创新和政策环

境创新,把公众参与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本文对我国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环境治理;困境;出路

1环境治理困境

1.1观念困境

生态伦理上有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两种认识范式,生态治理问题上

依然存在自然本位和人类本位之争。要发展还是要环境,是代内权益优先还是兼

顾代际权益,从根本上讲,指的是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一种思想与观念,既包

括人们对环境持有的价值观和认识水平,也包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目前,这种环境价值观和自觉意识还比较欠缺。首先,宏观层面,国家和地方片面追求

经济GDP的思想仍比较严重,尚未形成绿色GDP的理念。其次,中观层面,企

业外部经济行为突出,社会责任感缺失,没有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再次,微观层面,公众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淡薄,缺乏环保权利与义务的认识。总之,思

想和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环保意识的缺失势必导致环境治理行为的滞后,治理行为的滞后势必导致治理效果的不佳。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

养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要真正意识到环保是一种关乎子孙后代的长期事业,也是

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1.2技术困境

第一,环境检测上对待检测对象污染指标的检测不够准确,侧重点仅限于单

项污染指标检测,缺乏整体环境状况的评定;第二,环境检测标准、方法及过程

较国外相对落后;第三,企业能源利用、污染防治、排污及废弃物处理技术不够

成熟;第四,对突发污染状况缺乏应急措施,监测预警和执法能力薄弱;第五,

环境治理科研成果转换率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研基础落后。

1.3执行困境

各级环保部门是否拥有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执法队伍,并对新环境法的执行

落实到位。如对超标企业追究刑事责任要严格取证,必须到省级监测站获得,取

证时间、力量、经费等是否能得到充足的保证;地方政府部门是否会摒弃地方保

护主义思想,以牺牲经济GDP和个人政治前途来保护治理环境。国家与国家间、

地方与地方间环境治理协调机制是否建立,如跨区域环境治理难的问题,归根究

底就是在跨县市、跨省市的区域合作防治中缺少一个责任主体,没有一个行政主

体直接负责,共同负责等于均不负责。对于环保成本如何分摊,环保责任如何划

定等都存在一系列执行难度。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执行障碍,比如环境污染问

题的长期性、复杂性;企业欺上瞒下,与行政机关打游击;行政机关执法懈怠、

时严时松,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环保部门既是监察部门,又是管理部门,既是裁

判员,又是运动员和教练,权责不明;环评机关尚未完全与环保部门脱离等。这

些都加大了我国环境治理的执行难度。

2环境管理转型和创新提升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2.1系统化

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对流域、区域、地上、地下、陆地、海洋进行整

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

2.2科学化

未来将加大环保科技投入,特别是强化科技与管理决策的深度融合,强化关

键技术的突破导向,还将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同其他地区及跨国企业的环保科技合作。

2.3法治化

中国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取得明显进展,各项法律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它还

透露,要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的垂直管理改革,加强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目

前已有九个省市组建了环境警察队伍。

2.4精细化

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环境管理方式,将区域流域污染类型进一步细分,落实到

控制单元和网格,将各级责任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采取更有针对性的。

2.5信息化

未来将在环境保护中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和融合。

目前,环保部正在实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工程,构建覆盖全国的环境监管执法、环境质量和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环评审批和管理、重污染天气应急会商和应对等

管理平台。

3走出环境治理困境的出路

3.1提倡现代化治理方案

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多变性和蔓延性的特点。只凭借政府的力量改善环境污染的现状是十分艰难的,在提倡府际协同治理

环境的同时也要使用现代化治理方案。比如物理法治理、化学法试验技术、生物

法治理技术和风险评估等技术的出现,使环境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我国政府

应利用现代化治理技术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并增强政府对治理手段的创新意识,

使其两者有机结合形成政府治理体系的工具性保障。

3.3坚持齐抓共管,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全面落实相关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协

同机制,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切实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让环境治理工作真正深入人心、家喻

户晓,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3.4加大宣传,健全我国环境管理治理体系

在全球环境治理新趋势以及我国积极参与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客观要求下,

需改进目前我国管理部门分割、各自为战、缺乏协调等环境管理问题,破除现行

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弊端,加大生态环保职能和相关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职能有

机统一、运行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在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方面,通

过设计完备周密、可操作性强、适时进行调整的环境法律制度,规范人们和企业

的行为,降低生产和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目前中国参

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技术支撑等方面与当前的需求严重不匹配,

要在资金、技术能力和人员队伍建设上下大功夫。在科技支撑方面,参与全球环

境治理必须按照国际思维来行动,遵循全球治理和环境治理的内在规律,过去几

年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投入较大,但在其他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的投入相当有限,

未来要抓紧开展专项研究,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制定科学策略。在公众

参与方面,一方面,发挥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利

用非政府组织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我国独特的国情和利益反映到全球环境治理中;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公开环境信息,保证公众的环境知情权,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

结束语:我国环境污染目前处于一个非常严峻的阶段,也引起了人们和政府的持续高度关注。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有效治理污染,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持续不断地全程跟踪监控与治理,抛弃只管处罚、不管处理治理的管理现状;建立责任追责、追踪体制,是目前我国环境治理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就环境治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凤蕾.WTO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困境与出路[J].生态经济,2006,06:37-40.

[2]李晓丽.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视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4,02:51-55.

[3]盛婷婷.新常态视角下我国政府治理环境的困境与出路[J].四川水泥,2016,01:118.

[4]艾丽娟,王子彦,韦芳慕.困境与出路:论环境危机背景下的县域治理[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01:20-25+36.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污染已 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寻求一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要实现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容易,我们必须面对许多困境。 一、困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 在许多行业中,特别是资源开采和能源行业,短期利益往往优先于长期利益。 这是因为开采和生产的成本和投资是相当大的,需要较长的回报周期。为了保证投资的回报和生产的盈利,企业往往会牺牲环境和社会利益。这种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带来长远的负面效应,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发展模式。 二、困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过去几十年里,世界上许多地区的经济增长都高于环境保护的速度。这就导致 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水资源不足,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必须减少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采,但这又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我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手段来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重增长。即少污染、高效率地生产,实现经济与生态平衡。 三、困境:政府和市场的矛盾 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资源,因此它的力量有限。 市场经济则以效率和利益为导向,往往忽略环境和社会责任。这导致政府无法有效地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市场也无法自行纠正环境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市场、民间社会的合力,才能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四、出路: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 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和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国家已经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促进了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这些技术和产业已经开始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尤其在这次疫情过后,在全球推动“绿色复苏”、构建“绿色金融”,绿色发展的理念也正逐渐得到投资者、社会和市场的共同认可。预计绿色产业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五、出路:政策和管制的不断强化 政策和管制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执法,对 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同时,政府也应该推出公共政策来引导投资和产业的绿色化,例如征收环保税、设置排放标准、鼓励投资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等。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可以在市场的基础上引导经济进入环境友好型的状态。 六、出路:消费者的选择和行动 消费者的选择和行动对于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非常重要。消费者可以通过 购买绿色产品、支持绿色企业和环保组织,来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消费者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废物和污染,从而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负担。在重视健康的一代,环保、绿色、健康也成为新的消费主流。 结语: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市场、企业 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强政策和管制,营造环保的氛围,同时也需要人们的行动和参与,共同去实践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让我们把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责任理念深入心底,积极应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目前,中国环境治理结构呈现出纵横交错的复杂状态,且面临诸多困难。要走出困境,必须切实深化体制改革,重新构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结构,因为制度的变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还要强化区域之间的环境合作,尤其 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各级政府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并重视技术创新和政策环 境创新,把公众参与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本文对我国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环境治理;困境;出路 1环境治理困境 1.1观念困境 生态伦理上有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两种认识范式,生态治理问题上 依然存在自然本位和人类本位之争。要发展还是要环境,是代内权益优先还是兼 顾代际权益,从根本上讲,指的是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一种思想与观念,既包 括人们对环境持有的价值观和认识水平,也包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目前,这种环境价值观和自觉意识还比较欠缺。首先,宏观层面,国家和地方片面追求 经济GDP的思想仍比较严重,尚未形成绿色GDP的理念。其次,中观层面,企 业外部经济行为突出,社会责任感缺失,没有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再次,微观层面,公众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淡薄,缺乏环保权利与义务的认识。总之,思 想和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环保意识的缺失势必导致环境治理行为的滞后,治理行为的滞后势必导致治理效果的不佳。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 养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要真正意识到环保是一种关乎子孙后代的长期事业,也是 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1.2技术困境 第一,环境检测上对待检测对象污染指标的检测不够准确,侧重点仅限于单 项污染指标检测,缺乏整体环境状况的评定;第二,环境检测标准、方法及过程 较国外相对落后;第三,企业能源利用、污染防治、排污及废弃物处理技术不够 成熟;第四,对突发污染状况缺乏应急措施,监测预警和执法能力薄弱;第五, 环境治理科研成果转换率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研基础落后。 1.3执行困境 各级环保部门是否拥有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执法队伍,并对新环境法的执行 落实到位。如对超标企业追究刑事责任要严格取证,必须到省级监测站获得,取 证时间、力量、经费等是否能得到充足的保证;地方政府部门是否会摒弃地方保 护主义思想,以牺牲经济GDP和个人政治前途来保护治理环境。国家与国家间、 地方与地方间环境治理协调机制是否建立,如跨区域环境治理难的问题,归根究 底就是在跨县市、跨省市的区域合作防治中缺少一个责任主体,没有一个行政主 体直接负责,共同负责等于均不负责。对于环保成本如何分摊,环保责任如何划 定等都存在一系列执行难度。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执行障碍,比如环境污染问 题的长期性、复杂性;企业欺上瞒下,与行政机关打游击;行政机关执法懈怠、 时严时松,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环保部门既是监察部门,又是管理部门,既是裁 判员,又是运动员和教练,权责不明;环评机关尚未完全与环保部门脱离等。这 些都加大了我国环境治理的执行难度。 2环境管理转型和创新提升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2.1系统化

我国基层环境保护执法困境与出路

我国基层环境保护执法困境与出路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基层环境执法是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最直接手段,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最有力措施。在新常态下,环境执法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群众反映强烈,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安全也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切实加强环境执法工作。 关键词:我国;基层环境保护执法困境;出路 引言 充分利用农村各项资源和优势,将农村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达到振兴农村的目的。在农村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容量越来越低,部分农村地区因为生态环境被破坏,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农村地区无论是与农民生产生活,还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法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农村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1新常态下环境执法的重点 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环境监察办法》相关规定和精神,基层环境执法部门主要承担以下重点环境执法任务:监督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执行;现场监督检查企事企业单位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等;积极履行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相关职责,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 2我国基层环境保护执法困境

基层环境保护执法是落实《环境保护法》的“最后一公里”,与社会环境建设息息相关。由于环保意识未全面普及,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存在漏洞,行业监管体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地区的基层环境保护执法存在不足,其困境体现在以下几点: 2.1对环境保护认识较浅显 在基层环境保护执法中,政府部门及环保执法相对人均存在环保观念薄弱问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较为浅显。就政府部门而言,部分地区的基层政府将经济发展为重点,为招商引资,允许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进入辖区。部分环保执法人员将区域工程污染管理为重点,缺乏对日常管理的重视。例如,某环保执法部门在进行湖泊管理时,将湖泊水利工程为监管重点,在民众非法捕捞、乱丢垃圾方面的监管不到位,引发更多环境问题。就环保执法相对人来说,面源污染治理执法相对人是指基层群众,其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表现出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向湖泊中倾倒生活污水等现象,加剧环境污染;点源污染治理执法相对人是指企事业单位,虽然我国大部分企业均能够落实环保责任,根据排放标准控制生产,仍有企业为获取更多利益,加大生产,进行违法排污,并在环保执法工作中推卸责任,导致环保执法难以高效开展,影响污染治理效率。 2.2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存在内容不全面、指导性不强等问题。就内容不全面而言,现行政策法规以环境保护禁令为主,关于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规定较少,且对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较低,违法获得的利益远高于违法成本,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使政策法规失去警示作用;就指导性不强而言,现有立法仅在水环境防治方面出台相关细则,废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缺乏详细实施细则,加大了环境保护执法难度。例如,对于居民生活常见的生活噪声污染,公安部门难以顾及,而法律法规未赋予环保部门处罚的权利,导致生活噪声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建设途径 3.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农村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农村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农村地区也逐渐被城市规划和建设所影响。然而,与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相比,许多农村地区还存在着诸多困境,如环境质量差、污染严重、垃圾难以清理等问题。本文将就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环境治理困境 1. 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相比城市环境治理,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还没有得到足够的政策支持和投入,落实不到位。 2. 缺乏环保设施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保设施缺乏,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3. 污染源较多 农村环境污染源较多,其中包括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 4. 农村乱建乱占现象严重 农村乱建乱占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乱排放、乱倾倒等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理。 5. 缺乏环保意识

农村地区缺乏环保意识,重视环境保护的程度相对较低,环境治理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二、农村环境治理对策 1. 加强政策支持和投入 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村环境治理领域的政策支持和投入,落实到位,并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2. 建立环保设施 农村地区应加快环保设施建设的进程,优先考虑建立大型污水处理设施,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管理,防止农业化学品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3. 完善治理制度 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乱开发、乱占用、乱增建问题,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杜绝农村环境污染行为。 4. 推广清洁能源 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的普及,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5. 增加环保投入 增加环保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成效。同时,加强对农村环境治理的专业民间组织的培育和支持。 三、总结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分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 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治理对策。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 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气、水体、 土壤等环境资源受到各种污染物的严重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已经成 为困扰人们的大问题。据统计,我国的环境质量总体较差,严重污染的城市数量居高不 下。 2.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随着城市建设、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大片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珍稀物种已 经濒临灭绝。 3. 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的资源消耗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资源的高度浪费, 导致了资源供给的不足。尤其是一些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短缺,已经严重威胁了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4. 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主要由环保部门和规划部门负责,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不够突出,治理效果不够显著。 1. 加强环境治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 违法成本,确保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 的扶持力度,引导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循环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提高资源的综合 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加大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修复受损的生 态系统,种植植被,保护野生动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5.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促进多部门协同治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环保监测和 评估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6. 推进环保技术研发,加强环保人才培养。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入 先进的环保技术,培养一批具有环保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技人才。

浅析我国环境政策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我国环境政策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我国环境政策的困境与出路 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被称为环境。环境政策是国家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管理、调节措施的总和。【1】中国的环境政策从范围上主要包括污染控制政策和生态保护政策,从层次上主要有环境保护的总政策、根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从内容上主要包括阶段性的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案。 1.现行环境政策的困境 1.1环境政策在制定上存在缺陷。我国的政府行为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与环节。在环境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我国的决策主体缺乏与企业、公民开展实质性的沟通和互动;这些利益相关群体缺乏连接政府的制度化民意传播渠道。目前中国制定环境政策的根底相对薄弱,统计信息不全,数据不真实的现象比拟普遍,情况不明、数据不准、信息不灵、统计不全、缺乏经济效益论证的情况相当严重。此种情况下政策主题制定出的政策,脱离实际的问题十分严重。 1.2环境政策在执行上存在缺乏。环境政策的执行容易受到目标群体的驱动与干扰,尤其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得一些环境政策出现执行偏软的情况。政绩要求和环保机构权力的有限性,造成了局部地区企业污染泛滥,环保机构靠收取污染费度日的“怪圈〞。【2】 1.3环境政策在监督上存在缺失。从监管主体的角度来看,政策法规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职责不同的部门在分工上存在重叠和交叉的问题,从而导致重复执行、甚至是政策冲突等矛盾,严重困扰了政策的有效执行。从监管对象的角度来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时有发生,出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目标群体存在主动逃避监管的博弈。 1.4环境政策过程公众参与较少。公众一直是环境政策的有力参与者,在我国的公众参与主要表达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其他方面如,环境政策制定领域中所说的公众参与,绝非是普通的群众,而是需要在社会上担任一定的职务,有着相关知识背景的专家,因此没有实现全民参与。而事后参与听证的行为无形中又降低了环境政策的效率。此外,由于地域造成的差异性,东中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公众参与的主要集中地区,学生团体和社会自愿者等是主要的参与群体,受过良好教育或有较好经济根底的人成为主要参与者,而广阔西北部地区由于环保理念落后、贫困等诸多原因,公众参与程度非常较低。 2.环境政策面临实质性出路 2.1完善环境政策的制定。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制度安排应有所改变。应该要确立可持续开展的全新的环保意理念,这是与中国当前环境问题密不可分的。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各级环保机构隶属于政府的管辖范围,因此,中国环境政策实施的成效如何关键是要处理好地方政府官员的环保意识、环保理念和监管缺位等问题。 此外,要改变行政机关在环保问题上的各办各事和消极散漫的局面,就要用统一的方针、政策和程序。就其作用而言,它能够迫使行政机关把对环境价值的考虑纳入到决策当中,改变了行政机关以往那种的无视环境价值的行政决策方式。 2.2加强环境政策的执行。突破环境政策执行力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构建一个廉洁高效

环境污染治理难点及对策

环境污染治理难点及对策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了更为严重的趋势。而环境污染治理难点不仅仅是在国内,全世界都面对这个问题。本文将就环境污染治理难点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环境污染治理难点 (一)多种污染物的存在 目前人类生活生产所排放的污染物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数量和种类,从能源的燃烧而产生的气态污染物到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各类污染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转化。这也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二)环境污染治理缺乏综合性、系统性思考 环境污染治理普遍采用的是单一性政策模式,例如空气质量治理只考虑减少颗粒物浓度和光化学污染物浓度等,而没有从全局性思考环境保护问题。 (三)治理成本高 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重度污染地区,倘若要全面治理,就需要大规模的清洁和改建环境等综合措施。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

对于突发环境问题的应对工作要求迅速高效,这点上具备发达技术和灵活的机制的国家较为容易应对。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和技术的缺乏,往往发生重大环境事故的后果更为严重。 二、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一)加强生态环保理念 强调生态保护,让保护环境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宣传,逐步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治理污染物流通问题 为了整体治理,有必要在治理污染物流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针对不同种类的污染物,建立统一的处理标准和处理技术。 (三)加强研究开发环保技术 加强环保技术研究,使用具有低污染性的能源也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主要目标。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破坏程度,同时提高效益。 (四)增加投资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以保障现行政策的有效执行,并将治理成本逐渐降低。 总之,加强环保意识的提高,创新环境保护机制、同步行动,必将有助于推动社会全面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和实践表明,积极有效的环境治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在环境治理能力,环境治理机制仍面临挑战。需要从国外经验中学习,在环保法例的执行,运用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方面,提高环境管理措施,促进环境治理。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治理;问题对策 目前,与工业化和生产过程有关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与此同时,我们一直将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污染治理,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主要污染物控制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环保投资显著增加;国家环境保护区,流域和取得的成果。但是,环境污染的形势依然严峻的,环境污染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愈演愈烈。在中国,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环保,同时也为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我国的环境现状 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在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04 年工业SO2排放量为1.89×107吨,生活SO2排放量为3.64×106吨;全年烟尘总1.1×107吨;总废水(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82×1010吨。随着大量污染物的肆意排放,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酸雨面积的扩大(其覆盖面积已占我国30%以上国土面积),使我国成为了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重酸雨污染区。 此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给大气带来更多的尾气。然而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2013年的1月,4次“雾霾”笼罩我国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环境问题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的绊脚石,也是阻碍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环境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环境治理相关法律体不健全 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能满足环

环境治理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环境治理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在现代化社会里,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污 染和破坏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土地退化等。面对着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以治理环境问题。但环境治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充满着各种难点。本文 将针对环境治理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难点一:各利益方的不同诉求 环境治理涉及到各不同利益方的诉求,比如企业、政府和公众等。企业可能会关心自身的利润,而政府可能会考虑到各种政治 因素。在此情况下,治理环境问题就变得异常困难。 解决方案: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协调各方的利益,以便 达成共识。我们需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众意识,让人们理解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发挥公众的影响力。同时,我们也需要 加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难点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环境问题往往还牵扯到了各种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些复杂的关 系使得环境治理变得非常困难。例如,环境治理中的一项因素可 能有不同的影响,相关的因素也会互相影响。而且,环境管理还 涉及到不同地域的问题,其中会有不同的环境特点,治理难度更 加困难。

解决方案:我们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的分 析和研究,寻找出其中的关键点,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同时,我 们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挑战,分享治理经验和技术,帮助解决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问题。 难点三:环境治理的成本 环境治理可能会导致很高的成本,比如治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治理 环境问题的成本可能会超过当地的承受能力。 解决方案:对于环境治理的成本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对违规行为进 行惩罚和制裁,增加环保投资的经济效益。同时,我们也应该通 过收紧污染排放的法规和标准,加强对有害化学物质的管理以及 技术研发,从而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 难点四: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 环境治理是一个需要持续监管和执法的过程,但缺乏有效的监 管和执法制度可以让环境污染得到纵容和扩散。通过管辖范围、 法律工具等方面的不足,环境监管和治理难点日益突出。 解决方案:完善监管和执法工作是必须的。我们需要建立更为 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政策,加强对环境损害的监测、评估,确保政 策的有效执行。在管辖范围上,当地政府可以采用更为实际的办

我国环保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环保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环保 问题更是备受关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的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加强环保工作、改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从我国环保工作的现状问题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环保工作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借鉴和 参考。 一、环保工作现状问题 1.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排放物和废水废气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 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 生活质量。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原始森林被开发,湿地被填埋,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许多珍稀的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给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带来了巨 大的困难。 3.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经济发展依赖高强度的资源开发,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大量被挥霍。资源 利用效率低下、循环利用率不高,严重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 了巨大的挑战。 4.环保管理不规范 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对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漠视甚至违法乱纪。环保 监管力度不够,对于一些环境违法行为和规范不到位的企业没有严厉的处罚和制裁。 5.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公众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还有待提高。环保知识的普 及和公众意识的培养还有待加强。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环保工作的进展,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 依然艰巨。亟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环保工作的进一步改善提 供借鉴和参考。

新时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新时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及 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 分析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加强农村生态 环境治理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困境,对策,治理。 引言: 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已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随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文旨在 深入分析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以期为 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一、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分析 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主要表现在土地沙化、水源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方面。其中,农村生活污水、 农药农化物质的排放成为严重问题,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另外,农村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也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的逐 步加剧。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首先,农村地域广阔,环境问题 错综复杂,治理难度较大。其次,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合理,使得农村环 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再次,农村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一些地区存在环境污 染问题,但受限于信息渠道和认知水平,部分农民对环境问题认知不足。此外,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相对有限,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着短缺。综上所述,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二、提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2.1加强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我国 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成为 了必然选择。首先,政策法规的制定可以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通过立法、规章制度等手段,可以规范农村环境管理,明确环保责任和权益,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政策法规的执行是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成效的关键。只有将政策法规真正落到实处,才能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推动农 村环境的持续改善。此外,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也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要充 分考虑农民的利益和实际情况,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未来,应当加强 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法律意识,从而实现政策法规制 定与执行的有机衔接,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和行动支持。 2.2推动农村生态产业发展 推动农村生态产业发展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对环 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农村生态产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农民的收入 水平。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产业,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 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有助于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动有机农业和 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减少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此外,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 投资,促进农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的增长。为了推动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需要 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农民积极参与,不断创新,推动农村生态产业逐步壮大,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鼓 励农民参与生态产业的发展,通过种植生态农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 农村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3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宣传

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

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 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 近年来,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给我国的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雾霾,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本文将分析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雾霾治理的困境 1.复杂多元的成因 雾霾污染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等。这些成因的复杂性使得雾霾治理变得困难,难以迅速找到根本解决方案。 2.区域间协调不足 雾霾污染常常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城市或地区,而是跨越多个地区。然而,不同地区之间的治理行动缺乏协调,导致雾霾问题无法全面、综合地得到解决。 3.技术与经济的矛盾 在雾霾治理中,技术手段的应用往往需要巨额的投入,因此经济问题成为制约雾霾治理的重要因素。政府需要在保证治理效果的同时,平衡技术投入带来的经济负担。 4.管理缺乏有效监管 雾霾治理需要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但我国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监管部门的执行不力导致治理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数据公开,使得治理行动缺乏科学依据。 二、雾霾治理的对策 1.从源头控制

雾霾治理的根本出路是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政府应该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排放控制,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2.加大科技投入 为了更好地解决雾霾治理中的技术问题,政府应大力支持科技研发,加大科技投入。例如,研发更高效的污染物去除技术、开发更环保的清洁能源等,以提高雾霾治理的效果。 3.强化区域协调 雾霾污染超越了地区的范畴,需要各地区之间加强合作、共同解决。政府应建立跨地区的合作机制,制定统一的治理标准和行动计划,共同应对雾霾挑战。 4.加强法律与监管 政府应加大对治理措施的法律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确保治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加强监测手段和数据公开,提供科学的治理依据。 5.提高公民意识 作为雾霾治理的重要主体,公民应提高对雾霾问题的认识,积极参与到治理行动当中。政府应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雾霾治理的合力。 总之,我国雾霾治理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但只有坚持从源头控制、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区域协调、加强法律与监管、提高公民意识等多个方面的对策,才能有效解决雾霾问题,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改善我国的空气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雾霾治理中,动力清洁能源的发展是重要的方向之一。传统能源的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是雾霾的主要来源

城市生态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城市生态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显现出来,人类要生存、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三者依然存在许多矛盾。本文以理论为指导,拟对我国城市居民面临的环境状况,提出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 关键词: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出路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ity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various problems brought by the city of emerged, human surviv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three still exist many contradictions. In this paper,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ory, intends to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facing our city residents,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face and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lemma; way out 1引言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的反馈效应。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无论是从产生原因、发生过程、影响范围、作用对象污染性质还是引起的后果都将更为严重和复杂。在现实的城市规划建设中,由于人们一些不科学的规划或者是视线短小贪图近利,从而破坏了许多美好的自然环境,由此,人们也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需要探讨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以理论发展推动管理机制创新,以技术进步保障城市环境、城市生态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城市生态简介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对外部的强烈依赖性和密集的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科学的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能使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呈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它注重的是城市人类和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它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

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环境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例如推出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旨在通过降低污染物排放、控制工业生产等手段来改善环境质量。 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也开始显现。例如,我国的 PM2.5 浓度连续多年下降,2019 年,我国 PM2.5 平均浓度为 42 微克/立方米,比 2013 年下降了 42% 左右;全国优良天数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此外,我国还大力推行环保产业和节能环保技术,促进了环保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惩戒措施,例如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进行罚款和停产整顿等,加大了惩治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 二、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十分复杂,治理措施需要全方位、多领域的协同作战。例如,治理大气污染,就需要从能源、交通、工业、农业等多个角度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减排、替代、节能等,才能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此外,我国治理环境污染也面临着技术壁垒较高、成本较高等问题。例如,目前针对某些有害物质的治理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而治理成本也相对较高,需要把握好经济与环保的平衡。

另外,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遏制环保违法行为的发生。 目前,一些企业存在着环保整治不到位、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环保治理效果欠缺。 三、环境污染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尽管环境污染治理面临许多挑战,但未来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前景依然乐观。 首先,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支柱产业来推进; 其次,我国逐步提高技术水平,掌握了一些污染治理技术,已经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再次,我国积极推进大气、水、土壤等多个领域环境治理,采取了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也更加显著。这些都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将是,一方面,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治理效果;另一方面,加大对环保产业和节能环保技术的扶持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同时,也需要在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企业环保自律等多个领域展开工作,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 结语 环境污染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一 些成效,但仍需面对许多挑战。未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将以技术创新、立法加强、综合治理等措施为主要手段,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构建更美好的环境。

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作者:党秀云郭钰 来源:《人文杂志》2020年第03期 关键词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现实困境创新路径 自社会秩序成为一种必需品以来,治理问题逐步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当今时代是全球化与区域化共同崛起、共同发展、共同深化的时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复杂变革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从国际视角来看,全球化浪潮使人才、资讯、信息等诸多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快速流动,促使各国从“国际社会”和“地球村”的整体视野来寻求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治理之路。从目前国内社会治理的现状出发,区域一体化、市场化、分权化诱发大量跨区域公共事务的不断涌现,跨区域合作治理就成为解决区域问题并实现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出路。 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是区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将实现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然而,生态环境治理并非“只争朝夕”,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另一方面新老环境问题交织,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凸显,再加上生态环境问题本身具有空间上、区域上的延展性、溢出性和外部性等特征,使得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已然演变为区域问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以往各区域唱“独角戏”的治理方式已经很难应对日益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就成为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跨区域治理(across boundary govemance)是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原有区域空间形态与规模发生变化或者重组,地方基础设施规模和社区结构发生重大转型,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日趋复杂和相互依赖的情形下,对原有的地方治理模式提出新要求和挑战的回应。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的价值与作用在于:一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生态安全乃是构成区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核心要件,旨在维持和保障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和谐、可持续状态,避免受到威胁、妨碍、破坏。作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催化剂”和“助推器”,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能够切实防范、抵御、消解区域生态危机,科学识别、规避、消弭生态风险,有效缓和、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对立、冲突,使区域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健康、有序状态,从而保障区域生态健康发展。二是促进区域生态公平。生态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志和价值体现。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的核心在于通过厘清生态责任,理顺利益关系,明确生态补偿,为形塑公平、正义、良善的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格局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能够推进区域达成治理共识,共同承担治理责任,避免陷入因责任与利益纠葛形成的合作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