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尼西亚音乐

印度尼西亚音乐

印度尼西亚音乐
印度尼西亚音乐

印尼

印度尼西亚概况

国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独立日:8月17日(1945年)

国庆日:8月17日(1945年)

国旗: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长与宽之比为3∶2。红色象征勇敢和正义,还象征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的繁荣昌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纯洁,还表达了印尼人民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

国徽:由一只金色的鹰、一面盾和鹰爪抓着的一条绶带组成。鹰象征创造力。鹰两翼各有17根羽毛,尾羽8根,这是为了纪念印度尼西亚的独立日——8月17日。鹰胸前的盾面由五部分组成:黑色小盾和金黄色的五角星代表宗教信仰,也象征“潘查希拉”——印尼建国的五项基本原则;水牛头象征主权属于人民;榕树象征民族意识;棉桃和稻穗象征富足和公正;金色饰环象征人道主义和世代相传。盾面上的粗黑线代表赤道。鹰爪抓着的绶带上用印尼文写着“异中有同”。

国家政要: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2004年10月当选;副总统优素福·卡拉,2004年10月当选;人协主席希达亚特·努尔·瓦希德,2004年10月当选。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万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陆地面积为1,904,443平方公里,素称千岛之国。领海面积约是陆地面积的4倍。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接壤,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部面临菲律宾,东南部是印度洋,西南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3.5万公里。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

人口:2.17亿(2004年),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民族语言和方言约300种。约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 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 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首都:雅加达(Jakarta),位于爪哇岛上;人口有838.5万(2000年)。

行政区划:1999年东帝汶从印尼分离后,印尼政府将马鲁古省、伊里安查亚省分别分割成2个和3个省份,又同意一些地区自立新省。现共有32个省(省级地区),即:亚齐特区、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廖内、占碑、朋古鲁、南苏门答腊、楠榜、雅加达首都特区、西爪哇、中爪哇、日惹特区、东爪哇、巴厘、西努沙登加拉、东努沙登加拉、北马鲁古、南马鲁古、东伊里安查亚、中伊里安查亚、西伊里安查亚、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东南苏拉威西、南苏拉威西、东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和西加里曼丹、万丹省、邦加-勿里洞省、哥伦打洛省。

简史:公元3-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先后侵入。1596年荷兰侵入,160

2年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设殖民政府。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八月革命,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47年后,荷兰与印尼经过多次战争和协商,于1949年11月签订印荷《圆桌会议协定》。根据此协定,印尼于同年12月27日成立联邦共和国,参加荷印联邦。1950年8月印尼联邦议院通过临时宪法,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屠华事件,最近一次于1998年5月13日。

政治:实行总统内阁制。人民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修改与颁布宪法和国家总方针政策,选举总统,副总统,监督和评价总统执行国家大政方针情况和在总统违背宪法时对其进行弹劾或罢免。成员700名,任期5年。国会(全称人民代表会议)是国家立法机构,行使除起草和修改宪法、制定国家大政方针之外的一般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最高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直接领导内阁,有权单独颁布政令和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法令;对外宣战或媾和等。

经济: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矾土、镍、铜和金、银等。已探明矿产储量为:石油500亿桶、天然气73万亿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煤360亿吨,亚太地区重要的产煤国和世界煤炭出口国。地热资源丰富,橡胶和椰子产量居世界第2位,棕榈油产量占世界需求量的2/5。森林面积为1.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4%。印尼工业发展的方向是加强外向型的制造业,主要部门有制造、采矿、纺织、轻工、加工业等。包括从事林业和渔业人口在内,全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5%。印尼重视旅游业,旅游业已成为印尼创汇的主要行业。主要旅游点有巴厘岛、婆罗浮屠佛塔、印尼缩影公园、日惹皇宫、多巴湖等。

English song

Baa baa ,black sheep,

Have you any wool?

Yes sir ,yes sir.

Three bags full,

One for my master,one for my dame,

And one for the little boy,

Who lives down the lane

印度尼西亚民歌教案

印度尼西亚民歌教案 1、印尼简介: 印度尼西,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约由17,508个岛屿组 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在亚 奥两大陆及太平洋印度洋之间。岛上居住着100多个民族。 印度尼西亚人口超过2.38亿,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 2、民歌特点 众多的民族致使印尼的音乐文化绚丽多彩,印度民歌的风格极为多样,题材以表现爱情,热带风光为多。旋律缓慢、悠扬、富于抒情性。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到苏门答腊岛的托巴湖上去感受那里的音乐文化欣赏一首印尼歌曲《星星索》, 世界名曲《星星索》是一首巴达克人的船歌。巴达克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地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他们主要从事渔业、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这首印度民歌是无伴奏合唱曲, 想一想“星星索”指得是什么?听一听歌曲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情感?(播放课件《星星索》)听后回答问题: ①歌曲中反复出现“星星索”的伴唱,“星星索”指得是什么? 以固定音型“星星索”作为伴唱,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浆起落节奏而发出的声音。 ②歌曲的音乐有什么特点?与我国民歌中的哪种体裁相似? ③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演唱者的声音属于男声中的哪一类? 曲调缓慢悠扬,略带忧伤。每句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上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优美动听的曲子,优美动听的曲子让人听了陶醉入迷,深受人们喜爱,邓丽君,田震,黑鸭子组合,童丽,张也等歌手都演绎过这首歌。在无伴奏合唱中,男高音以悠扬委婉的歌声,倾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极富诗意。优美抒情的旋律,简练集中的合唱手法,使它成为无伴奏合唱的保留曲目。 ,

浅谈印度尼西亚加美兰音乐地方样式的形成与发展

2011.1163 历的来历,太阴历是人类从古时开始源于农耕文化的历法,青铜时代的铜鼓同稻作农耕的关系在这里得到证明。 青铜文化之后,约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和中国的商人、僧侣往来于印尼,带来了印度文化,佛教与印度教相继传来,并与当地的稻作文化相融合,扎根于各地。印度文化是爪哇文化的基本源元。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在印尼广为流传的印度两大叙事史诗《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这两部史诗是爪哇文化艺术的基础。以这两部史诗为题材的舞蹈剧、皮影戏,与之相配合的加美兰音乐成为这一时期——印度?爪哇文化时期文化艺术的顶峰。并深远的影响着以后文艺的发展和爪哇人的世界观。14世纪兴起于东爪哇的马加帕希王朝(majapahit )是印度?爪哇文化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巴厘岛一直都处于马加帕希王朝的统治中,因而这时的爪哇与巴厘的佳美兰还都是基于印度教文化之上相同性质的音乐文化。 几乎同一时期,印度的商人将伊斯兰教从西爪哇的巽他(sunda )等地传入印尼。随着伊斯兰教的东进,中部爪哇也受到了影响,马加帕希王朝因而衰退。1514年左右,不愿接受伊斯兰改宗的一些马加帕希王室成员,带领印度教的僧侣、艺术家、舞蹈家、音乐家等逃亡巴厘岛,他们将宗教,艺术,甚至医药等带入巴厘岛,促成了日后巴厘岛文化活动的兴盛与繁荣。马加帕希王朝的末裔是巴厘人的先祖,因为他们的努力奠定了今天璀璨的巴厘艺术文化的基础。 另外,在被伊斯兰教渗透的爪哇有了两种变化。在中部爪哇的平原地带,以广阔的土地及丰富的人口为背景,16世纪后半叶建立了伊斯兰教的国家。同时,随着欧洲势力的进入后成为了荷兰的殖民地。政治权力的丧失使王室贵族们对自我民族艺术的重视空前的膨胀。以贵族为中心的宫廷音乐文化在这里发展、并辉煌起来。在苏丹的宫廷中集中供养了各种音乐、舞蹈、戏剧的艺人,以梭罗、日惹王宫为中心的爪哇宫廷文化竞相繁荣。 在西部爪哇,伊斯兰教虽然得到了认可,但由于山岳地形及人口稀少分散等原因,并没有出现象中部爪哇那样强权的王国。一般性大众、民俗音乐是这个地区的特色。这里加美兰乐队的乐器编制比较小型,不仅仅只限于打击乐合奏的演出形式,用1、2件打击乐并配以弦乐的歌曲演唱是这地方的音乐文化特色。从前述的历史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的加美兰音乐文化,首先是在以青铜器文化为基础的稻作农耕时期,乐器的制作方法及形状在这一时期定型。其次,印度文化给予音乐艺术以文学的、哲学的背景。伊斯兰教的到来,使之分化,形成了巴厘、中部爪哇、西部爪哇等不同的文化方向。使印度尼西亚的加美兰音乐形成了以下三种地方样式:1、巴厘(Bali )样式——基于印度教?爪哇的传统之上的宗教性音乐。2、中部爪哇(Jawa )样式——以伊斯兰教的苏丹宫廷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宫廷音乐。3、西部爪哇巽他(sunda )样式——分散于山岳地带的各个地方城市,有特色的地方民众音乐。二、乐器、音阶构成及音乐风格加美兰的乐器素材多以青铜(或铁)、竹、木等为主,因而它有着“青铜与竹的交响乐”的美称。一般的大多数加美兰乐器是青铜制,主要包括吊挂形和水平放置型的铜锣类(因表面有乳状凸起,又称乳锣)和金属排琴类乐器。这类乐器主要有大吊锣(Gong ageng )、中吊锣(Gong sieyem )、小吊锣(Kempul )、大釜锣(Ketuk )、小釜锣(Ketuk )、排锣(Bonang )、金属排琴(Saron )、共鸣筒排琴(Gender )等。除青铜类乐器外还有一些旋律性乐器。如弓弦乐器热巴布(Rebab )、拨弦乐器切连朋(Celempung )、竖笛(Suling )、木琴干班(Gambang )及双面鼓(kengdang )。每件乐器都担当着不同的演奏功能,横向的线性乐器,主要表现旋律的横向连贯及装饰,如:竖笛、木琴、排琴、热巴布、切连朋及人声的歌唱等。金属排琴则主要强调旋律的骨干音,吊锣及釜锣则担当了乐曲结构、句逗、节拍等诸多功能(藤井知昭编.民族音乐概论[M ].东京书籍,1992:144.)。在乐器的形制及构造方面,三个地方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音质方面因各自的喜好不同却大相径庭。以巴厘的吊锣和中部爪哇的吊锣为例,两者在体型上的几乎无太大差别,但 乐海拾贝

印度尼西亚 音乐

印度尼西亚音乐介绍 印尼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音乐形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尼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在政治经济。音乐文化等诸多方面有较为密切的交流。在成为荷兰殖民地后,荷兰的音乐文化渗透进来,融人印尼文化之中。此外,印尼自身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岛屿的国家,种种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使得印尼音乐文化演变成今天这种多样化的局面。提起印尼音乐,人们会很快想到(梭罗河)、《哎哟,妈妈》、《照镜子》、《星星索》等充满热带民族风情、优美动听的歌曲。 印尼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音乐形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尼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在政治经济、音乐文化等诸多方面有较为密切的交流。在成为荷兰殖民地后,荷兰的音乐文化渗透进来,融入印尼文化之中。此外,印尼自身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岛屿的国家,种种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使得印尼音乐文化演变成今天这种多样化的局面。 提起印尼音乐,人们会很快想到《梭罗河》、《哎哟,妈妈》、《照镜子》、《星星索》等充满热带民族风情、优美动听的歌曲。然而,这只是印尼音乐的一部分,而最具代表性的、最体现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特征的、在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大的音乐种类是甘美兰音乐,它是由中爪哇岛发起来并流行于全爪哇岛和巴厘岛的一种音乐。 甘美兰Gamelan-爪哇语主要是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泛指一切合奏音乐和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甘美兰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的佛教庙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兰乐队所使用的一些乐器。到了13世纪末至16世纪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朝时代,大型的甘美兰乐队的乐器已基本备齐,并分为室内、室外两种乐器组合的形式。到了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二者又逐渐统一起来,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它的音乐则用于戏剧、舞蹈、影戏的伴奏,同时也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在爪哇和巴厘岛上甘美兰乐队颇多,特别是民间群众自发的甘美兰乐队随处可见,如今它不仅成为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世界人民了解印尼音乐的一个窗口。 甘美兰乐队中最早的乐器是锣,其数目由单个逐渐发展为多个,现在乐队的乐器有以下四类,第一类:锣属乐器,包括大吊锣、中吊锣、小吊锣、大釜锣、排锣。第二类:排琴属乐器,包括木琴、共鸣筒、金属排琴。第三类:管弦乐器,包括列巴布(甘美兰乐队中唯一的弓弦乐器)、切连朋(拨弦乐器)、竖笛(吹管乐器)。第四类:鼓类乐器,甘美兰乐队中使用的是双面长鼓,大乐队中通常为大小两个鼓,小鼓的声音重于大鼓,而大鼓为雄性,担任主奏,小鼓为雌性,担任助奏。 在上述13种乐器中,第一类中的前五种为节奏性乐器,在合奏中用来划分句逗,第一类的第六种乐器和第二、三类中的全部乐器均为旋律性乐器。以上乐器是大型甘美兰乐队所必需的乐器,此外,还有一些大乐队和民间乐队偶尔还加入一些助奏乐器,如各种碰铃、铙钹、竹木或金属的拍子板等,然而,这些助奏乐器的存在与否,均对合奏声部的构成无大的

印度尼西亚音乐

印尼 印度尼西亚概况 国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独立日:8月17日(1945年) 国庆日:8月17日(1945年) 国旗: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长与宽之比为3∶2。红色象征勇敢和正义,还象征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的繁荣昌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纯洁,还表达了印尼人民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 国徽:由一只金色的鹰、一面盾和鹰爪抓着的一条绶带组成。鹰象征创造力。鹰两翼各有17根羽毛,尾羽8根,这是为了纪念印度尼西亚的独立日——8月17日。鹰胸前的盾面由五部分组成:黑色小盾和金黄色的五角星代表宗教信仰,也象征“潘查希拉”——印尼建国的五项基本原则;水牛头象征主权属于人民;榕树象征民族意识;棉桃和稻穗象征富足和公正;金色饰环象征人道主义和世代相传。盾面上的粗黑线代表赤道。鹰爪抓着的绶带上用印尼文写着“异中有同”。 国家政要: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2004年10月当选;副总统优素福·卡拉,2004年10月当选;人协主席希达亚特·努尔·瓦希德,2004年10月当选。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万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陆地面积为1,904,443平方公里,素称千岛之国。领海面积约是陆地面积的4倍。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接壤,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部面临菲律宾,东南部是印度洋,西南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3.5万公里。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 人口:2.17亿(2004年),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民族语言和方言约300种。约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 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 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首都:雅加达(Jakarta),位于爪哇岛上;人口有838.5万(2000年)。 行政区划:1999年东帝汶从印尼分离后,印尼政府将马鲁古省、伊里安查亚省分别分割成2个和3个省份,又同意一些地区自立新省。现共有32个省(省级地区),即:亚齐特区、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廖内、占碑、朋古鲁、南苏门答腊、楠榜、雅加达首都特区、西爪哇、中爪哇、日惹特区、东爪哇、巴厘、西努沙登加拉、东努沙登加拉、北马鲁古、南马鲁古、东伊里安查亚、中伊里安查亚、西伊里安查亚、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东南苏拉威西、南苏拉威西、东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和西加里曼丹、万丹省、邦加-勿里洞省、哥伦打洛省。 简史:公元3-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先后侵入。1596年荷兰侵入,160

印度尼西亚的民俗音乐

印度尼西亚的民俗音乐

————————————————————————————————作者:————————————————————————————————日期:

印度尼西亚的民俗音乐-音乐论文 印度尼西亚的民俗音乐 文/谢佳音 错落有致的甘美兰音乐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印度尼西亚,然而,甘美兰并不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骄傲,在成千个岛屿上的印度尼西亚人民沉醉在各式各样的音乐、舞蹈活动当中,其中,也不乏佼佼者,单以乐器为例,苏门答腊岛西部的尼亚斯岛上的木琴类乐器的始祖——多里多里;加里曼丹岛上的2弦琉特——金拜、竖琴琉特——恩克拉顿;罗提岛和迪莫尔岛上的由棕榈叶编制的六角形乐器——萨散冬等,都是印度尼西亚独特的民族乐器。安格隆可以说是西爪哇乐队里除甘美兰乐器外最著名的乐器了,它是由竹子制成的摇奏类乐器。通常情况下,由两根竹筒一上一下横置,做成一个起固定作用的支架,然后在竹筒上挖一些方形的孔,垂直插入几根上端被挖成舌状、下端呈凹形的粗细不一、长度不等的竹子,通过手摇,竹筒和竹子之间相互碰撞,发出“ 咯隆、咯隆” 的声响,连续摇奏时,更会发出华丽悦耳、宛如流动的泉水般的声音。由于竹子的粗细、长短各不相同,所以音高也不尽相同,竹长发音低,竹短发音则高。 印度尼西亚的安格隆历史悠久,大概已有500多年的发展历程。早期的安格隆形制比较简单,仅由几根普通的竹子做成,随着艺人们的不断改进,如今的安格隆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印尼独立后,雅加达的音乐家们不断进行着乐器的改造,全套30多个安格隆,已经可以演奏具有12个半音齐全的平均律制,音域可达三个八度。新型的安格隆乐队不但能演奏单线条的音乐,还能演奏出丰富的和声及自由的调性转换。大型的安格隆则需要十几、二十个人来演奏,更大的安格隆乐队甚至多达二三百人。

色彩迷离、意象重叠的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

色彩迷离、意象重叠的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 邢洁山西师范大学 摘要:东南亚民族音乐被有些学者称为“以敲击乐器为中心的大型乐队合奏”或“锣群音乐”,甘美兰音乐同样 有着这些特点。本文对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进行了概述,对于甘美兰音乐所使用的乐器以及音乐特点和风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旨在更好的了解东南亚音乐的分支。 关键词:甘美兰音乐风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J 633 文献标识码:A 一、 印度尼西亚简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Indonesia ),位于亚洲东南部, 地跨赤道,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90.44万平方 千米,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人口 2.12亿(2002 年),有爪哇、巽他、马都拉和米南加保等民族,讲印尼 语,89%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首都雅加达。 二、 甘美兰音乐 印尼音乐最受欢迎和著名的形式可能印尼甘美 兰,是一个打击乐器,包括组合形式,鼓、锣和斯派克 小提琴随着竹笛合奏,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类似 的合奏中普遍存在,然而甘美兰是起源于爪哇、巴厘 和龙目岛。 甘美兰(gamel ),作为印度尼西亚最独特的乐种, 印尼语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是指以打击乐为 主的合奏音乐,所用乐器大多数是青铜制乐器。最初 意为一种敲打的槌,就像工匠用的工具,同时也包含 着一种击奏的演奏方式,正如全部的甘美兰乐器几乎 都是击奏乐器一样。在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可以 直接体现印度尼西亚传统文化的特征,极具特色,在 世界上甘美兰音乐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甘美兰音乐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054-03 的历史,从公元8世纪的佛教寺庙的浮雕上,就可以 看到刻在墙上的甘美兰乐队在表演中使用到的一些 乐器。到了 13世纪至16世纪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 朝时代,大型的甘美兰乐队的乐器已基本完善。到了 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二者又慢慢结合起 来,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它的音乐可以 使用于为戏剧、舞蹈、影戏伴奏,同时也可以使用于各 种宗教仪式。由于缺乏文字与考古方面的史料,人们 已经很难证实8世纪以前关于甘美兰乐器形成与发 展的情况。现今甘美兰乐器中最早的事物也许就是始 建于公元8世纪中爪哇婆罗屠佛塔上的石刻图像铜 排琴萨戎、木琴以及柬埔寨吴哥窟上的石刻复调:锣 与编锣。爪哇的传统认为甘美兰音乐早在婆罗屠佛塔 和普冉斑南神庙建造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众多的乐 器种类中,铜锣在印尼音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锣成 为爪哇统治者权利与富有的象征,以编锣为主体的甘 美兰便成为印尼音乐文化品种的典型代表。其他提及 的乐器还有金属排琴、互击体鸣乐器克玛那克以及笛 等。 三、甘美兰乐器 54 Yi Shu Ping Jian

色彩迷离、意象重叠的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e9477613.html, 色彩迷离、意象重叠的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 作者:邢洁 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12期 摘要:东南亚民族音乐被有些学者称为“以敲击乐器为中心的大型乐队合奏”或“锣群音乐”,甘美兰音乐同样有着这些特点。本文对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进行了概述,对于甘美兰音乐所使用的乐器以及音乐特点和风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旨在更好的了解东南亚音乐的分支。 关键词:甘美兰音乐风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J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054-03 一、印度尼西亚简介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Indonesia),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90.44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人口2.12亿(2002年),有爪哇、巽他、马都拉和米南加保等民族,讲印尼语,89%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首都雅加达。 二、甘美兰音乐 印尼音乐最受欢迎和著名的形式可能印尼甘美兰,是一个打击乐器,包括组合形式,鼓、锣和斯派克小提琴随着竹笛合奏,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类似的合奏中普遍存在,然而甘美兰是起源于爪哇、巴厘和龙目岛。 甘美兰(gamel),作为印度尼西亚最独特的乐种,印尼语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 是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所用乐器大多数是青铜制乐器。最初意为一种敲打的槌,就像工匠用的工具,同时也包含着一种击奏的演奏方式,正如全部的甘美兰乐器几乎都是击奏乐器一样。在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可以直接体现印度尼西亚传统文化的特征,极具特色,在世界上甘美兰音乐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甘美兰音乐的历史,从公元8世纪的佛教寺庙的浮雕上,就可以看到刻在墙上的甘美兰乐队在表演中使用到的一些乐器。到了13世纪至16世纪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朝时代,大型的甘美兰乐队的乐器已基本完善。到了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二者又慢慢结合起来,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它的音乐可以使用于为戏剧、舞蹈、影戏伴奏,同时也可以使用于各种宗教仪式。由于缺乏文字与考古方面的史料,人们已经很难证实8世纪以前关于甘美兰乐器形成与发展的情况。现今甘美兰乐器中最早的事物也许就是始建于公元8世纪中爪哇婆罗屠佛塔上的石刻图像铜排琴萨戎、木琴以及柬埔寨吴哥窟上的石刻复调:锣与编锣。爪哇的传统认为甘美兰音乐早在婆罗屠佛塔和普冉斑南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