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竞争优势

简介

由于对发达国家的市场、资金和技术的依赖, 同时还面临着民族问题的困扰、社会结构变革中的调控失衡、引进技术受限和人才外流严重等方面的难题, 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要努

力发展经济, 壮大国家的经济力量和综合实力, 积极而稳妥地进行社会制度变革, 尽量减少国外经济波动的不良影响, 提高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 才能行之有效地保障其国家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和时代特征, 积极参与, 才能够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会。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拥有自己的主权,从根本上改变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从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中可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依赖性。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仍处于依附从属地位。在现存的国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实际上仍然处在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最有利的投资场所的地位。发达国家通过多边或双边的援助、官方或私人机构的贷款、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国际贸易、技术控制和技术转让等渠道,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仍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当今的各个国际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有关机构,都操纵在发达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多少发言权。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重视工矿业,忽视农业,不注意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忽视合理收入分配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过度依赖外部资金和国外市场,忽视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脱离本国实际,盲目举借外债,进行长期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使外债的投资效益低下,造成大量浪费。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大部分发展中的国家,由于人口增加过快,社会负担过重。增加的国民收入大部分被用作新增人口消耗,影响了生产的积累,难以在教育上更多的投入以用于国民素质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缓慢,影响人民的自信和引起人民对本国政府的不满和政治上的不信任,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投资不足和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使本国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下总是处于下风。由于资本的不足和技术上的落后,本国出口只能主要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生产,这意味着过渡开发而导致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所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往往也是每个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知识经济的到来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差别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是保证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也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基本手段。目前,全球化的进程虽然没有促使整体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但高层次管理人员和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动大大增强。这一趋势使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智力外流。这种“自由流动”使发达国家受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非洲这样的落后地区受损。自1990年以来,非洲每年流往发达国家的各类人才达2万人。目前,一方面非洲国家急需的人才十分短缺,聘用了约10万名外国专业技术人才在非洲工作,另一方面,有150多万非洲人才在发达国家工作。为此,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各种措施留住本国的技术人才,阻止人才继续外流,也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另一难题。

这样, 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同一时代, 共同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但发达国

家不但具有资本和市场优势, 而且拥有技术、信息和人才的绝对优势,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信息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主导着未来世界经济体系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动权。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 有些国家不但没有实现经济工业化的目标, 甚至还是比较落后的农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科学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并且有可能继续扩大。因此, 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经济体系中, 发展问题将日趋严峻和突出, 有可能成为最不稳定的因素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其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的理解,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经济增长及其速度。它是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竞争优势逐步形成的一个综合指标。人们通常讲的竞争力, 指的是创造增加价值的能力,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它最实在的内容就是经济增长, 而且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 比较优势利用越充分, 竞争优势也就越明显。许多国家不清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根据是什么, 一夜之间把本国的经济推向世界, 结果本国原有的资源配置机制遭到破坏的同时, 比较优势又无法得以充分展开, 开放的经济不但没有增长, 反而出现了不停的萎缩, 这是苏联东欧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受挫的最主要原因。比较优势得不到利用的对外开放不如不开放, 任何一种对外开放措施都必须能在经济增长上反映出来, 这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②增加就业机会。除极少数外,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拥有数量庞大的低素质劳动力,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都包括廉价的劳动力优势, 如何把这部分劳动力利用起来至关重要, 否则他们不但不是资源, 反倒会变成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包袱。只有让发展中国家的所有劳动力都获得就业的机会, 他们才能获得必要的收入用以改善生活、培养劳动技能、增强自身素质, 最终为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高度化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③经济效益。它是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一个最直接的指标, 同时由于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大小, 因而经济效益又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构筑竞争优势的基础。通俗地讲, 比较优势就是在生产力的要素禀赋结构中, 合理地使用那些成本相对低的资源,在竞争中取得那些成本相对低的资源, 这样在竞争中取得低成本优势, 再由成本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 所以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后必然会在经济效益上反映出来。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竞争优势远逊于台湾, 与韩国企业极低的资金利润率不无关系。

④自然资源的利用保护与人力资源的更新。这是反映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长远指标, 它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程度、教育培训情况、基础设施以及资产资本规模等内容。由于比较优势的高度化越来越脱离有形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而越来越难以被正确地加以预测, 本国保护的自然资源和更新的人力资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未来的比较优势中得到充分运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它们只能作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比较优势、获取竞争优势的辅助指标。

总结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已成为普遍趋势,发展中国家想要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有必要对外开放本国金融市场。然而,开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弊端,这就要选择好开放时机,在本国基本条件成熟时,再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以规避金融风险。另外,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进世界经济秩序的改革与调整。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应在多边协作领域就金融、贸易和债务问题不断加强协调和合作。在涉及新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制定的谈判中,要充分协调立场,共同提出一些反应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主张,增强与发达国家谈判中的地位,以促使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

第4讲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

第四讲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三世界崛起的过程和第三世界在世界的地位与作用,吸取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掌握不同时期南北关系的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南北矛盾的演变及其解决的途径。 4.1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4.11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殖民体系瓦解和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相连的,是以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并从此走上国际政治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战后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1945—1955年,一场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风暴首先在亚洲东部大规模兴起,继而席卷了整个亚洲,并带动了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地区的反帝反殖运动。 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是1951年3月伊朗争取石油国有化为中心内容的反帝运动,在这次运动的推动和鼓舞下,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等国也相继爆发了石油国有化运动,形成了50年代初期西亚地区石油斗争的第一次高潮。 在非洲,反帝反殖的战火首先在非洲北部燃起。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几乎席卷了整个非洲大陆,共有32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以至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在拉丁美洲,50年代初期各国各阶层人民纷纷投入到反帝斗争中,坚决推翻帝国主义的反动独裁统治。古巴、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国都爆发了武装斗争,一个新的反帝反独裁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拉美。加勒比海地区13个国家相继宣布独立。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斗争日趋激烈,第三世界成为霸权斗争的主要受害者,但也是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主力军,这一时期独立的国家已达到132个。 战后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沉重地打击了霸权主义,广大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作为一支新的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大标志 1、亚非会议的召开 亚非拉国家在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亚非拉国家要获取和维持国家独立和民族发展,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在这样的斗争意识觉醒下,在1955年4月18—24日,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0名代表参加的第一届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及增长的障碍分析

论文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障碍论文摘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着很多障碍。国内障碍: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国际障碍: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贸易条件的恶化、发达国家设置的种种障碍等。在上述诸多障碍因素中,制度障碍应是最根本的约束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与此同时,亚洲和拉美的一些新兴工业国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整个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什么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一、政治障碍1.政府稳定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国内政局的不稳定、战乱、政府更迭频繁,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2.政治独立。发展中国家即使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但在殖民时期,大多数殖民地政府只投入极为有限的资金,用于培训当地人民、开发电力资源或推动工业发展,殖民地的大众却从中受益甚微。3.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本身,尤其在早期阶段,会造成社会与政治的高度紧张,从而削弱增长所必需的稳定基础。政治与政策揉在一起,这是为什么某些国家能够有历史长久的经济发展,而另一些国家却不能的主要原因。二、经济障碍1.贫困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很低,生活贫困,教育落后,技术水平不高,机器设备短缺,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循环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在供给方面,形成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循环的需求方面来讲,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2.低水平均衡陷阱。(1)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过低,导致储蓄能力过低、投资量小和资本形成不足,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形成不足,由此可见,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主要障碍和关键所在,它实际上处于一种低水平均衡阶段。(2)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社会、经济、政治和制度等许多方面是产生低收入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以及收入分配制度上的不平等。低产出导致低收入,低收入进一步强化了经济贫困,使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收入与贫困的累积性循环困境之中。(3)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单一的经济结构,缺乏人力资源和适宜的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3.社会和历史因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较长的殖民统治,使它们具有相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种族、部落和宗教冲突和紧张局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总是存在,一国在民族和宗教方面的差异越大,它的内部冲突和政治不稳定也就越激烈,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一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较高,赡养负担沉重。[!--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 4.国际障碍。关于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国际因素,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有关。(1)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损失。在贸易产品的数量和品种方面,发达国家不断加以限制,实行逐步升级的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还利用不同环境标准,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发达国家运用关税和其它贸易政策,使发展中国家无法摆脱作为原料出口国的地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价格“剪刀差”继续扩大,使发展中国家很难得到自由贸易的实际利益。(2)沉重的债务负担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恶化。它们的自然资源收益不是用于自身的发展,而是用于偿付利息。(3)先进技术往往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手中,为获得竞争优势和最大利润,它们一般并不愿意与发展中国家分享。 三、制度障碍上面所述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制度障碍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更大的程度上由少数有权势的上层人物统治着。因此,收入分配制度就会极端不平等,对特权阶层的保护就会严重阻碍其经济发展。一国如没有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相应变革,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往

发展中国家特征

发展中国家特征 虽然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在历史、文化、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差异很大,但这些国家却拥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1)低下的生活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生活水平的低下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些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很低。其次,在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大多数的穷人与少数富人生活水平的鸿沟也较发达国家大。最后,大范围的贫困。所谓贫困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资源素质、资本存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率水平比较低下。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3。 (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一般都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出生率,同时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传染病的控制,两类国家在死亡率上的差别要小得多,这便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结果是在发展中国家儿童占总人口的比率较高,因此从业劳动力抚养的儿童和老人的数目也多,这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赡养负担。 (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却未得其用。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另一种是低度就业或不充分就业,指劳动者形式上虽然就业,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的时间少,或指劳动者虽然在形式上得到充分就业的工作时间,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却非常低,甚至接近于0。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从生产结构看,低收入国家(中国和印度除外)农业在GDP中份额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从就业结构看,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在发展中国家多达50%~70%左右;从城市化水平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要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贸易的类型,决定着国际关系的规则和形势。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低,国内储蓄不足,经济建设只能靠出口初级产品取得外汇。同时,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引进必要的技术、外援和外资,而这些资源的国际转移条件也是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受发达国家支配,依附于发达国家。 (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独立后政府干预不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运行不灵且受到严重扭曲,无法发挥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功能.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指原来经济落后,正处在由传统的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过渡的发展过程中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数过去都是受帝国主义直接统治或控制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当前正在为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发展,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而努力。 ?广义上发展中国家是指除经济发达国家之外的世界上其余一切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是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成员国。OECD是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国际组织。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区,一般又通称为南方国家。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加入联合国。 发展中国家的分组

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经济与政治

第九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重要概念: 1.第三世界 2.不结盟运动 3.七十七国集团 4.南北对话 5.石油输出国组织 6、民族主义思潮 7、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概况 1、概念 2、共同特征 发展中国家概念 在国际关系领域,发展中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或南方国家。泛指亚非拉和其他地区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的民族,在独立建国后所形成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总和。这是二战后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兴力量。这些国家在地域上多位于南半球,因而也常常被称为“南方国家”。 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在: 不结盟运动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坚决斗争;不结盟运动以反对霸权主义为重要内容,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的主权独立和世界和平;不结盟运动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共同特征 1、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灿烂的文化 在发展中国家中,埃及、巴比伦、中国和印度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广大亚非拉人民在数学、天文、医学、等多方面取得伟大成就、为当代社会文明与进步奠定了基础。 2、发展中国家具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历史命运 近代史上发展中国家几乎都在各种形式下遭受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剥削、压迫。第三世界的国家大都是原来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经过战后长期、艰苦的民族解放运动,遍及亚非拉的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争得了独立。 3、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 包括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捍卫国家 主权和民族独立。 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扶持本国国有经济的发展这对于维护其经济独立、推动其工业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国有经济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也许多弊端。因此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针对本国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各样的措施对国有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造并取得了很大成效。这之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一、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振兴民族经济推动本国工业化掀起了两次国有化高潮。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它是紧随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出现的主要矛头对着殖民企业和殖民地的经济管理企业包括海关、银行、税务机构以及原殖民者拥有的足以垄断或操纵国计民生的大企业。这次国有化高潮实际上是民族解放运动在经济领域的继续。第二次在20世纪70年代这是在中东产油国收回石油资源主权的斗争取得胜利的鼓舞下发展中国家掀起了收回自然资源主权的潮流。在这一潮流中一些国家把实际操纵本国经济关键部门的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并使一些矿山资源和农渔业资源回到本国手中。除了通过国有化没收、征收、赎买外资企业使之变为国有企业外更主要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由政府投资兴建了一大批重点企业和重要基础设施并逐渐使其成为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在拉美一些独立比较早、工业化起步也比较早的发展中国家战前国有经济就有了一定基础。

战后这些国家再度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使国家资本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例如在战后不到10年的时间内阿根廷工业部门的国有企业就从466家猛增到1478家。国内资本很快就在交通运输、金融、战略物资和基础工业等重要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国有企业的营业额占全国营业总额的比重钢铁工业为37%造船业为45%石油化工业为82%电力、煤气、电话为95%。(注:肖海泉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61)巴西在独立以后也大力发展国家资本特别是把国有经济的经营重点主要放在投资大、建设时间长、收益慢而私人无力经营的重工业和农业部门以及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业。据巴西《视野》杂志公布的调查材料1984年巴西最大的200家企业中国有企业为81家其总资产占200家大企业全部资产的74.2%其纯收入占200家大企业全部纯收入的56.3%。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度、韩国的国有经济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很突出的。早在印度独立之初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就提出了一个全国性的经济计划。该计划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应强调自力更生和实行以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混合经济国家应当拥有和控制所有关键工业、基础设施和其他公用事业同时也适当扶植私营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已垄断了铁路、航空运输、港口设施、邮电、军工、保险、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部门并在钢铁、有色金属、基础化工、机床、重型机械银行等部门居于主导地位。国有资本在全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60年代初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今世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利用好当前世界格局来发展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围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完善其应对策略。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表现,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探讨与之应对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围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遵循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主动协调好世界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产业升级的关系。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现代化进程。 第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有些跨国公司的发展甚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竞争优势 简介 由于对发达国家的市场、资金和技术的依赖, 同时还面临着民族问题的困扰、社会结构变革中的调控失衡、引进技术受限和人才外流严重等方面的难题, 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要努 力发展经济, 壮大国家的经济力量和综合实力, 积极而稳妥地进行社会制度变革, 尽量减少国外经济波动的不良影响, 提高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 才能行之有效地保障其国家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和时代特征, 积极参与, 才能够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会。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拥有自己的主权,从根本上改变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从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中可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依赖性。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仍处于依附从属地位。在现存的国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实际上仍然处在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最有利的投资场所的地位。发达国家通过多边或双边的援助、官方或私人机构的贷款、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国际贸易、技术控制和技术转让等渠道,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仍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当今的各个国际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有关机构,都操纵在发达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多少发言权。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重视工矿业,忽视农业,不注意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忽视合理收入分配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过度依赖外部资金和国外市场,忽视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脱离本国实际,盲目举借外债,进行长期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使外债的投资效益低下,造成大量浪费。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大部分发展中的国家,由于人口增加过快,社会负担过重。增加的国民收入大部分被用作新增人口消耗,影响了生产的积累,难以在教育上更多的投入以用于国民素质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缓慢,影响人民的自信和引起人民对本国政府的不满和政治上的不信任,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投资不足和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使本国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下总是处于下风。由于资本的不足和技术上的落后,本国出口只能主要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生产,这意味着过渡开发而导致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所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往往也是每个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知识经济的到来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差别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是保证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也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基本手段。目前,全球化的进程虽然没有促使整体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但高层次管理人员和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动大大增强。这一趋势使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智力外流。这种“自由流动”使发达国家受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非洲这样的落后地区受损。自1990年以来,非洲每年流往发达国家的各类人才达2万人。目前,一方面非洲国家急需的人才十分短缺,聘用了约10万名外国专业技术人才在非洲工作,另一方面,有150多万非洲人才在发达国家工作。为此,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各种措施留住本国的技术人才,阻止人才继续外流,也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另一难题。 这样, 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同一时代, 共同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但发达国

WTO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WTO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WTO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概述 1995年,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这是当今世界上成立时间最短的国际机构组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国际贸易进行时能够顺利、自由且可预测。国际贸易通过协商进行规则的确定,进行贸易时必须遵守这些规则。WTO的规则是通过WTO 全体成员国的协商制定出的各种协定。现在我们使用的规则是在1986-1994年间通过乌拉圭回合谈判制定出来的。在这些协议的保护下,保障了每个成员国的权益,如在别国市场上出口受到的待遇是公平的;每个成员国对待不同进口商品必须遵守一致性原则。 二、WTO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影响 1.WTO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1)WTO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提供给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条件及机会,更好的去吸引外商投资。有数据显示,WTO成立一年后,发展中国家吸引的外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5个百分点,超过2.85千亿美元。同时,从1990到1996年之间,国际私人资本向发展中国家的投入涨了6倍。国际私人资本占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的80%以上。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2)WTO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为其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在1983年到1987年四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平均在42亿美

元每年,1994年增至386亿美元,两年后到达510亿美元。(3)WTO 带来的经济全球化在带动本文由收集整理世界范围内促进了多种形式的自由经济区的发展。这些经济区数量超过230个,分布在全世界七十多个国家,其中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它们不但有利于吸引外资,同时,还有助于这些国家就业问题的解决。(4)WTO带来的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深化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这个机会,在以实际出发并展望未来的基础上,将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国内产业升级进行协调统一。不但要将发达国家具有先进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来,降低国内就业压力,努力增加出口总量,实现工业化进程;同时,通过经济全球化,增强引进及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培养,加大力度学习研究,推进国内现代化发展进程。(5)WTO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对有些跨国公司来说,经济全球化促使其迅速发展,涉足领域也不仅仅在贸易活动中,已进入国际生产及高科技领域,竞争力的增强使得这些跨国公司开始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出挑战。 2.WTO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WTO体制是通过GATT体制不断演化而形成的。一开始,GATT 就被叫做“富人俱乐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进行协调,进而实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矛盾的解决,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受重视。与此同时,战后的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一般都是长期无视国际经济关系,也不大关注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梁军 摘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逐渐受到关注, 不论发展本身的意义还是发展取得的成就, 越来越受到世界 的瞩目。但是, 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发 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后, 进一步阐述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若干要素。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 金融自由化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 重新审视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一度被认为是国际金融发展的潮流。但人们往往看到其利 益和好处, 而对其风险认识不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许多发展中国家一直努力把金融市场自由倒置于 经济政策议程的首位。但结果却使金融系统问题凸现出米, 自由化的结果使金融系统更加脆弱了。当然, 影响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因素还包括: 宏观经济的不协调发展, 有害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应付国际收支的能 力低。但是即使排除这些因素, 金融过度自由化仍对银行业的稳定有特别消极的影响。国际金融自由化虽曾经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但这种趋势也破坏了那些实施固定汇率的国家的货币主权。当私人银行和企业能以任意数量、任意期限和任意币种借款时, 就会增加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外汇储备的压力。金融过于自由就会使金融市场失灵加重。传统发展经济理论以完全信息为基础, 但现实是信息不完全, 因而市场也是不完全的, 经济系统也就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因此只有有效的政府干预才可使经济优化。金融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中枢神经系统, 只有成功的金融市场才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为此需要有强有力的宏观经济管理。鉴于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实施金融市场改革之前需要建立强大的机构, 加强金融监管, 只有当制度完善时, 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消极作用才会减弱。有法可依、严格执法、消除腐败和信守合同对保证经济稳定运行是特别重要的。在制度没有充 分建立的国家, 通向金融市场自由化之路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甚至应该是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之后 再搞金融市场自由化。一般来说, 在经济自由化初期应致力于制度与组织的建设, 不能盲目认为自由化 就是灵丹妙药, 自由化只有在法律和制度完善的国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二,再认识竞争与规则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对经济进行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 的基础性作用。而市场的作用机制是靠竞争发动的, 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极力强调竞争, 而忽视了竞争 的有序性。但东亚危机表明, 只强调竞争而没有制定健全的游戏规则往往适得其反。只有完善规则体系内的竞争才会使得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理论上可以这样解释: 完全竞争的前提条件是完全信息, 但是信息不完全是一个普遍现象, 因此, 完全竞争是不现实的。结论是经济发展必须有政府的干预, 这就需要首先制定游戏的规则。只依靠竞争不能克服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 无效率的税收和 金融系统, 贫乏的教育和科技知识, 缺乏可信赖的政府、政客和官僚集团对国家的控制。在一些部门, 特别是在金融部门, 规则对于增强竞争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具备强有力的规章制度, 自由化才能安全实施。缺乏宏观调控能力的国家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订者必须认识到,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和竞争应相互配合。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宏观调节组织, 则私有化将会破坏经济有效运行, 而且在调控软 弱的情况下,过度竞争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后果。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制度构架与促进有效竞争对经济发展是同样重要的。制度建立的指导原则应是透明性、独立性和专家监督性。这些制度必须在改革初期而 不是后期建立, 应当包括有效的管理机构, 合适的管理目标, 管理者定位明确, 投资者拥有可信赖的环境。

WTO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文题目:WTO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也愈来愈重要,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突出。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对WTO的基本原则、争端解决机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中的地位,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贸易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服务;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最终提高全球经济发展水平。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 虽然世界贸易组织在关于发展中国家享有的差别和优惠待遇方面作了新的规定和发展,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国际经济秩序的运行与影响,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WTO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是很显著。本论文对WTO 的各种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对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便从中汲取经验,发挥优势,找出不足,弥补差距。从而促使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积极进行内部经济改革,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新一轮谈判,让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协议中的优惠待遇真正得到有效履行并发挥作用。最终提高

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中的地位,促进经济发展。 三、文献综述: 在WTO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角度不一,有从整体角度分析WTO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也有从个别国家角度出发分析WTO对发展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中国加入WTO:机遇·挑战·对策》国务院研究室(2002)、《入世博弈共赢》刘光溪(2003)、《论WTO争议解决机制及我国入世后的对策》山西大学学报(2002)。整体角度的有《世界贸易组织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门洪华(2002)、《世界贸易组织与发展中国家》冯金华(2001)、《WTO中的发展中国家》黄震华译。本文拟从多角度、综合地看待WTO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加入了笔者的一些思路,以有所创新。 关键字:WTO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四、论文提纲: 1、WTO概述 1.1 WTO的相关概念及运行机制 1.2 WTO与发展中国家 2、WTO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2.1 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2.2 为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多边合作和参与机会 2.3 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享有更多的优惠待遇

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

摘要]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 (一)、当代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的统一的经济体系。 其特点有: 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 2、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 3、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 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复习思考题 1.结合实际谈谈哪些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绩。 2.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它有什么作用? 3.丹尼森对增长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中国为什么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参考答案: 1.结合实际谈谈哪些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绩。 (1)生产要素严重短缺。 一国拥有的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存在性状,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规模、速度和持久性。如果一个国家从低水平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起步,它将长期居于在这两方面具有较佳禀赋的国家之下。尽管不同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生产要素的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在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却普遍面临资本不足、劳动者素质较低等问题。 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物质资本积累不足影响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停滞又导致了物质资本积累不足,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许多非洲国家就是因为沉重的外债才导致经济停滞不前。 人力资本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虽然近20年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教育支出有所增长,净入学率也稳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教育水平的低下,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进而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2)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劳动生产率不高。 许多发展中国家爱要素使用效率及生产率的低下。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必须依靠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本来就面临生产要素紧缺,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样,经济增长越发显得吃力。 造成要素使用效率低下,劳动生产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方面的。尽管一些国家发挥了后发优势,实现了技术赶超。但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实现技术追随和赶超,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反而不断拉大。这使得众多发展中国家要素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3)结构性弱点。 经济的持续增长还依赖于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一国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等都对经济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结构性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农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农业生产部门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需要。二是外贸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初级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较低,贸易条件经常受进口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且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三是收入分配不均造成的国内需求结构畸形。各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条件不同,各自面临着各自的结构性弱点。 (4)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一体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世界经济之间联

人口快速增长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例来具体分析

人口快速增长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例来具体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16T10:02:39.873Z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文凯,徐艳虹,郭良[导读] 人口快速增长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例来具体分析 人口快速增长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例来具体分析 王文凯,徐艳虹,郭良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作者简介:王文凯、徐艳虹、郭良,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首先提出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两个理论,然后结合我国人口发展现状来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善措施来促进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作用。关键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阻碍;改善 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两个理论 1.1马尔萨斯人口论 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即:他以“两个公理”为前提: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为了维持人口增值力和土地生产力的平衡,他提出了三个命题:“①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②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③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1.2人口陷阱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只有当投资规模足够大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人均收入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上升,否则,人均收入的增长率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 2我国人口变动的五个阶段 从1950年到现在,我国人口变动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2年,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阶段,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 第二阶段:1952—1957年,第一次生育高潮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第三阶段:1958—1961年,第一次生育低潮阶段,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四阶段:1962—1973年,第二次生育高潮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第五阶段:1974—至今,第二次生育低潮阶段,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幅度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周期长,惯性大,我国还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面临人口压力大的问题。 3人口快速增长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作用 当前我国正经历人口增长转变的过渡型阶段,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造成人口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人口抑制经济发展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加大对资源的开发力度,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资源开发量的大小。我国长期以来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人口规模大,导致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近几年来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 第二,人口快速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生活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生活质量的下降会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第三,人口增长快,基数大,教育投资少造成人口素质低下,极大的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舒尔茨曾提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 第四,人口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人口快速增长,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使得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下降,收入减少自然消费也会减少,最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当新增的人口年老时,会带来严重的养老负担,养老压力增加年轻一代人的负担,会使年轻一代人的消费受到抑制,消费能力下降,生产也会下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4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改善措施 为了协调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加大教育投资,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在GNP中的比重。通过增加教育投资,较快的提高人口素质,使其更好更快的接受新的技术,促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尽管在短时期内可能会失去数量扩张型的增长,但却可以保障经济高效益的长期发展。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劳动力的需求,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同时扩大劳务输出。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扩大就业,这些企业所从事的生产服务项目大多数属于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我国从1978年以来,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不断的上升,这也正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但却是劳务输出小国,在劳动力利用方面,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国际这个大市场来增加劳动力的需求。第三,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保护环境。人口数量多、素质差,带来环境的严重破坏,针对此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制度来约束人们,久而久之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环境保护好了,用于环境方面的投资就可以用到其他方面。保护生态平衡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我国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的增长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如果任其人口过度增长,造成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严重不协调,最后导致经济的衰退也将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 田雪原.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着很多障碍。从国内来讲,有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从国际来讲,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贸易条件的恶化、发达国家设置的种种障碍也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政治障碍,包括政府稳定性、政治独立和有效的经济政策。帕金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政治障碍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1.政府稳定性。稳定的政府能够为现代企业创造和维持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中国家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国内政局的不稳定,长期的战乱,或是政府的更迭频繁,新的政策法规和其他限制不断替代原有的政策法规,投资风险性很大,从而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政治独立。发展中国家即使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但在殖民时期,宗主国在殖民地创造稳定的环境通常只是为了帮助那些来自殖民宗主国的商人和投资者们获取利益,而殖民地的大众却从中受益甚微。而且大多数殖民地政府只投入极为有限的资金,用于培训当地人民、开发电力资源或推动工业发展。所以,政治上的独立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经济政策。坏的经济政策,会阻碍经济的增长,使之无法进行,也可以使已经开始的增长停顿下来。经济发展本身,尤其在早期阶段,会造成社会与政治的高度紧张,从而削弱增长所必需的稳定基础。对政治环境的理解,是制定经济政策时最基本的要素。对政治环境的理解应始于一种认识,即政治是由政治家而非哲人领导的。哲人可以不管国内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在杰出的工程师和经济学家的帮助下,设计出使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发展计划。政治家则必须保证首先采取步骤,使那些选举他们当政的大众能继续支持他们,或者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免各种政策产生新的对立派,或者是旧的对立派别活跃起来。不同势力的要求和目标造成了经济政策抉择上的困难。所以政治与政策揉在了一起,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国家能够有历史长久的经济发展,而另一些国家却不能。二、经济障碍。 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英国经济学家H·辛格于1949年最早提出,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在其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中作了更充分的说明。该理论认为,资本形成(即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纳克斯认为,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由于这些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很低,生活贫困,教育落后,技术水平不高,机器设备短缺,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循环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在供给方面,生产率低导致人均真实收入少,真实收入少意味着用于储蓄的部分低,储蓄率低导致投资率也低,从而导致资本品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得到提高。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循环的需求方面来讲,真实收入低导致国内购买力低下,市场狭小,对投资品的需求也不高,也导致资本不足,生产率低下。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这两个循环中,真实收入水平低是共同的因素,不论从供给方面,还是从需求方面,它都是造成投资水平低、资本不足的原因。但这也导致真实收入永远保持在低水平之上,即不发达国家之所以贫穷就是因它贫穷。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要说明: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2.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1956年,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今世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利用好当前世界格局来发展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完善其应对策略。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表现,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探讨与之应对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遵循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主动协调好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第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有些跨国公司的发展甚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挑战。当然,从总体上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发展水平较低,普遍投资规模较小,生产规模不大,且产品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从发展趋势看,由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更积极地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时代指日可待。 第六,经济全球化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尽管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其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更是严峻,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部分利益的同时,却承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对本国经济的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主要有: 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经济体系,手里掌握着资金、技术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后面。第二,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