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简单介绍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简单介绍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简单介绍

1. 引言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是一种现代医学技术,通过内镜技术在呼吸道

内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肺癌、肺部感染和肺脓肿等。本文将简要介绍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

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技术原理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主要依靠内镜技术,通过将柔软的内镜引入呼

吸道进行观察和操作。内镜可以通过口腔或鼻腔进入呼吸道,经过气

管进入支气管和肺部。通过内镜可以观察呼吸道的病变部位,并进行

相关操作,如取材、止血、灌洗等。

3. 适应症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病症:

•肺癌:通过内镜可以观察肺部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并进行

活检以确诊肺癌。

•肺部感染:通过内镜可以观察肺部感染病灶的情况,并进行采样

以确定病原体和进行抗菌治疗。

•肺脓肿:通过内镜可以引导引流管进入脓液积聚部位,进行脓液

的引流和清洗。

4. 操作步骤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如下:

1.术前准备:包括术前检查、消毒和局部麻醉等。

2.内镜引入:将内镜经过口腔或鼻腔引入气管,经过导丝引导进入支气管和肺部。

3.观察和取样:通过内镜观察呼吸道病变部位,并进行活检或刷片采样等取材操作。

4.治疗操作:根据病情需要,在内镜引导下进行相关治疗操作,如肿瘤切割、止血或灌洗等。

5.术后处理:完成治疗操作后,将内镜取出,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

5. 注意事项

在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术前评估:患者应接受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呼吸功能和心肺功能的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术中监测: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

•消毒和无菌操作:手术操作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

•术后观察和护理: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定期随访: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检测复发情况。

6. 结论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内镜引导下对呼吸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肺癌、肺部感染和肺脓肿等疾病。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术前准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对于需要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带来的风险。

以上是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简要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简单介绍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简单介绍 1. 引言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是一种现代医学技术,通过内镜技术在呼吸道 内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肺癌、肺部感染和肺脓肿等。本文将简要介绍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 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技术原理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主要依靠内镜技术,通过将柔软的内镜引入呼 吸道进行观察和操作。内镜可以通过口腔或鼻腔进入呼吸道,经过气 管进入支气管和肺部。通过内镜可以观察呼吸道的病变部位,并进行 相关操作,如取材、止血、灌洗等。 3. 适应症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病症: •肺癌:通过内镜可以观察肺部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并进行 活检以确诊肺癌。 •肺部感染:通过内镜可以观察肺部感染病灶的情况,并进行采样 以确定病原体和进行抗菌治疗。 •肺脓肿:通过内镜可以引导引流管进入脓液积聚部位,进行脓液 的引流和清洗。

4. 操作步骤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如下: 1.术前准备:包括术前检查、消毒和局部麻醉等。 2.内镜引入:将内镜经过口腔或鼻腔引入气管,经过导丝引导进入支气管和肺部。 3.观察和取样:通过内镜观察呼吸道病变部位,并进行活检或刷片采样等取材操作。 4.治疗操作:根据病情需要,在内镜引导下进行相关治疗操作,如肿瘤切割、止血或灌洗等。 5.术后处理:完成治疗操作后,将内镜取出,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 5. 注意事项 在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术前评估:患者应接受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呼吸功能和心肺功能的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术中监测: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 •消毒和无菌操作:手术操作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

2020-2021现代儿科呼吸介入技术在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完整版)

2020-2021现代儿科呼吸介入技术在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 进展(完整版) 摘要 喘息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因气道腔内阻塞、管壁疾患、腔外压迫等原因引起。儿童喘息病因众多,临床医生诊治较为困难,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支气管镜是明确婴幼儿反复或持续性喘息病因的重要辅助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气管支气管局部病变,明确气道异常的类型、解剖位置以及病变严重程度,为儿童喘息性疾病病因诊断提供直观的诊断依据和有效呼吸介入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可弯曲支气管镜;儿童;喘息;介入呼吸病学 喘息(wheezing)是婴儿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有文献报道,大约有50%健康足月出生的婴幼儿在3岁前至少有1次喘息,其中约30%患儿出现反复或持续性喘息,部分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1]。儿童喘息病因众多,临床医生诊治较为困难,而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对此支气管镜检查术具有临床及影像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应用支气管镜既可诊断疾病又可进行治疗,目前已成为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诊治的有力手

段。 1 喘息发生的机制及常见病因 喘息发生的机制是气流通过气道狭窄部位形成涡流,引起气道壁振动而产生的高调、连续性的鸣音。儿童喘息的原因众多,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1)气道腔内阻塞:可由外源性异物吸入或内生性异物引起,如腔内肿瘤(黏液瘤、血管瘤)、血块、炎症分泌物甚至痰(脓)栓等阻塞。(2)管壁疾患:气道平滑肌痉挛,先天性管腔狭窄,喉、气管、支气管软化致吸气和(或)呼气时管壁塌陷,或由后天性原因导致气道狭窄,或由于长期气管受压而继发软化(插管时间过长)等。(3)腔外压迫:见于肺门淋巴结肿大、心脏疾患(血管环)、颈部肿瘤等压迫。喘息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主诉症状。它可能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过程,也可能是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喘息的病因鉴别诊断对治疗尤为重要。 2 呼吸介入技术在喘息性疾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儿童单次急性喘息常由感染或异物吸入引起,如毛细支气管炎,而反复或持续喘息首先考虑儿童哮喘,若患儿对常规抗哮喘治疗反应差或持续时间过长、特别是婴幼儿,应注意其他疾病的可能,胸部影像学检查如CT对腔外梗阻或纵隔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气道内病变所致的喘息常无法诊断,而可弯曲支气管镜在诊断气道内病变方面具有其他辅助检查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并且可进行相应的处理,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已被许多临床应用研究证明,目前已成为不明原因儿童喘息的一线筛查方法。

肺血管介入治疗

肺血管介入治疗 一、肺血管介入治疗的原理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血管穿刺将胆管插入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肺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针对肺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狭窄等疾病。介入治疗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肺血管介入治疗的目的及优势 目的:1、治疗肺血管疾病2、改善肺血管功能3、缓解症状4、提高生活质量5、延长生存期 优势:1、微创:创伤小,恢复快2、定位准确:实时监测,精确定位3、适应症广泛:适用于多种肺血管疾病4、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5、疗效显著: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三、肺血管介入治疗的方法 介入治疗设备:1、导管:用于引导导丝进入血管2、导丝:用于音带导管进入血管3、球囊:用于扩张狭窄的血管4、支架:用于支撑扩张的血管5、封堵器:用于封堵血管瘘或动脉瘤6、药物洗脱球囊:用于局部药物释放,减少再狭窄率 四、肺血管介入治疗的操作流程 1、术前准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介入治疗方案 2、穿刺: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穿刺血管 3、导管插入:将导管插入血管,通过血管到达目标部位 4、球囊扩张:使用球囊扩张狭窄的血管,改善血流 5、支架植入:在狭窄部位植入支架,支撑血管壁,保持血流通畅 6、术后处理:观察患者情况,进行抗凝、抗感染等治疗,定期复查 五、介入治疗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了解病史,进行影像学检查 2、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 3、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定期随访:术后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六、肺血管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1、适应范围:①肺动脉栓塞②肺动脉狭窄③肺动脉高压④肺动脉瓣膜疾病⑤肺动脉瘘⑥肺动脉肿瘤

支气管肺癌的介入治疗

支气管肺癌的介入治疗 支气管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响着全球许多人的健康。它通常起源 于支气管和肺组织中的恶性细胞,并且其发展和扩散速度较快。吸烟、环境污染 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都与支气管肺癌的发生有关。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和体重下降等明显症状。因此,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 (一)介入治疗的定义和分类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或其他器械进入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它通 常是通过小切口或血管插入点进入体内,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和恢复时间。介 入治疗可以分为诊断性和治疗性两种类型。诊断性介入治疗用于获取更多关于肿 瘤的信息,例如通过活检确定肿瘤类型。治疗性介入治疗则是通过介入手段直接 干预和治疗肿瘤,如消融肿瘤或栓塞供应肿瘤的血液。 (二)支气管肺癌中的介入治疗应用 在支气管肺癌中,介入治疗有多种应用方式。其中,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是 一种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插入到支气管中,进行活检、切 除肿瘤或放置支气管内支架,以恢复呼吸通畅。另外,射频消融治疗利用高频电 流加热肿瘤,以摧毁癌细胞。栓塞治疗则是通过将药物或物质注射到肿瘤血管中,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其萎缩和死亡。此外,内镜超声引导治疗和其他新兴的 介入治疗技术也在支气管肺癌中得到应用。 (三)介入治疗的优势和限制 介入治疗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首先,相比传统手术,介入治疗创伤小、恢 复快,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明显减少。其次,介入治疗通常可以在局部麻醉下

完成,减少了麻醉的风险和副作用。此外,介入治疗在一些无法手术切除或化学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提供了额外的治疗选择。 二、常见的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一)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 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它通过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道中,进行可视化检查和治疗。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肺部情况,获取活检样本以确定肿瘤类型,或进行切除肿瘤或放置支气管内支架来改善呼吸通畅。 (二)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加热的方法,用于破坏肿瘤组织。通过导入射频探针到肿瘤区域,电流会产生热量,将肿瘤内部的细胞破坏。这种治疗方法常用于肿瘤较小且局部化的情况,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三)栓塞治疗 栓塞治疗是通过将药物或物质注射到肿瘤血管中,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其萎缩和死亡。这种治疗方法常用于肿瘤较大、血液供应丰富的情况。栓塞治疗可以通过导管插入到肿瘤附近的血管,释放栓塞剂,从而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治疗的效果。 (四)内镜超声引导治疗 内镜超声引导治疗是一种结合内镜和超声技术的介入治疗方法。医生通过内镜插入到食道或支气管中,结合超声技术实时观察肿瘤位置和大小,并进行针刺活检或消融治疗。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定位和导航,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其他新兴的介入治疗技术 除了上述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外,还有许多新兴的技术在支气管肺癌的治疗中得到应用。例如,光动力疗法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光束破坏肿瘤组织。还有一

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进展

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进展 白冲 1897年,有“支气管镜之父”之称的德国科学家Gustav Killian首先报道了用食管镜为一名青年男性从气道内取出骨性异物,从而开创了硬直窥镜插入气管和对支气管进行内窥镜操作的历史先河。美国医生Chevalier Jackson对传统硬质支气管镜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并被誉为美国的“气管食管学之父”。1968年日本国立癌中心气管食管镜室主任池田茂人,在Johns Hopkins医学院向世人介绍了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这被誉为支气管镜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随后纤支镜技术在世界迅速普及,从最早异物摘除,发展到当前的多种检查和治疗方法,成为呼吸疾病病因诊断和局部治疗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有多项新技术被应用于临床,给我们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现介绍如下: 1 支气管镜在呼吸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1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 BAL是利用支气管镜向相应支气管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并随即吸出,收集肺泡表面衬液,检查其细胞成份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方法。用于:①弥漫性肺部疾病的病因诊断;②周围型肺部及转移性肿瘤的诊断;③肺部感染性病原菌检查。对于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可使用BAL,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F)中细菌量>103cfu/ml,有75%患者为肺炎,当BAF中细菌量>104cfu/ml,则可诊断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阳性。对于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用支气管镜来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72%(58-96%),并且有5%的患者只有通过气管镜才能明确诊断;45%的急性肺结核患者可通过支气管镜获得诊断,当然常规支气管镜的诊断率为10%,而与毛刷、冲洗、活检等结合则大于80%;支气管结核在诊断过程中往往会被漏诊,患者常常等到气管支气管狭窄到一定程度并引起气促症状才被发现,而此时易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对于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支气管镜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可帮助诊断和鉴别菌种。对于免疫抑制宿主类患者,经支气管镜明确肺部感染的几率为90%;在AIDS患者,BAL和支气管肺活检在获得病原菌诊断的敏感性相同,均>90%。 BAL技术在肺间质性疾病,如结节病、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泡蛋白沉着症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常用方法为分析BAF中细胞成分,如BAF中CD4/CD8可用于结节病的诊断,此时CD4/CD8高于10:1或20:1(有过敏性肺炎时),以后下降;同样的CD4/CD8见于AIDS和淋巴细胞侵袭性肺炎。 1.2 自荧光支气管镜(AFB) AFB是利用机体的自荧光现象来发现支气管粘膜病变。当粘膜上皮增厚、肿瘤细胞内含丰富血管、肿瘤组织中氧化还原反应作用改变,以及荧光载体减少后,反射光中绿光变弱,病变局部表现为红色光。适应证:①影像学或临床怀疑有肺癌;②支气管肺癌手术以后随访、监测;③痰细胞学有阳性发现病例;④怀疑有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⑤已知存在有支气管肺癌的分期;⑥年龄超过40岁并有COPD病史的重吸烟者。 常规的白光纤支镜(WLB)判断肿癌主要是根据支气管粘膜改变,如局部隆起、粘膜粗糙、水肿、出血等,再行活检、针吸活检、刷检等操作加以明确,但由于非典型增生或原位癌时,支气管粘膜局部的改变并不明显,因此诊断的阳性较低,仅为15%。随着光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20年来已研制出主要用于肺癌早期定位诊断的AFB,可查出微小的隐性肺癌。WLB基础上加用AFB,早期肺癌的诊断阳性率可增加到78%。 1.3 经支气管镜超声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 -TBNA) EBUS是用超声支气管镜或将微型超声探头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气管、支气管管腔,通过实时超声扫描,获得气管、支气管管壁各层次以及周围相邻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近年来,支气管镜操作管道内径有所扩大,而微型超声探头的外径愈来愈细(2mm左右),使得其经支气管镜插入气道成为可能;带囊型微型超声探头解决了气道内不能注水的难题;此外,超声支气管镜的研制已获得了成功,近期已在临床上应用。这些研究成果使得经支气管镜腔内超声成为支气管、纵隔病变诊断的手段之一。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是经支气管镜应用可回缩活检针穿刺对纵隔内肿大的淋巴结进行穿刺,抽吸涂片取得细胞甚至是组织标本,可明确肺部肿瘤的病理诊断,并可通过有无淋巴结转移来进行分期,指导临床后续治疗。TBNA操作简便、对患者的损伤小,其临床应用范围大于纵隔镜检查。 对于周围支气管小结节病灶,经支气管镜将微型超声探头进入病灶,获得EBUS图像,其诊断率高达87%;而探头靠近病灶,EBUS图像诊断率为42%,活检阳性率为82%。EBUS结合经支气管镜穿刺(EBUS-GS)对于直径>30 mm的周围支气管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为92%,对于直径≤30 mm的周围支气管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为74%。其中对于≤10 mn为76%,10~15 mm为76%,15~20 mm为69%,20~30 mm为77%,四组之间的诊断准确率相近,也就是说当病灶≤30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概述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概述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bronchoscopic interventional therapy)是 一种通过支气管镜技术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该治疗方法具有 创伤小、便于操作、可视化精确等特点,能够针对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进行 诊断和治疗。本文将从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适应症、治疗方法、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概述。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支气管镜引导下,通过组织病 理学检查、各种肺部病变的取材、肿瘤的治疗等方法,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支气管镜具有显微镜功能,可直接观察支气管、肺和胸腔内的病变, 并进行病变组织的采集和治疗。通过支气管镜可以进行肺泡灌洗、肺组织 活检、异物取出等操作,对于支气管病变、肺部炎症和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肺癌的早 期诊断和治疗,包括肺组织活检、肿瘤切除、肺干支气管扩张等操作;二 是支气管狭窄和梗阻的治疗,可以通过支气管镜引导下放置支气管内支架、气道扩张器、支气管球囊等器械来解除狭窄;三是肺部感染的治疗,可以 进行肺泡灌洗和异物取出等操作;四是其他疾病的辅助治疗,如经支气管 镜经皮气管切开术、切除肺结节、治疗纵膈疾病等。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经支气管镜气道内 异物取出,通过支气管镜引导下的各种器械和技术,可以将气管支气管内 的异物取出,保护患者呼吸道通畅;二是支气管镜引导下的肺泡灌洗,通 过支气管镜进入肺泡,进行肺泡内液体或药物的灌洗,达到清除痰液、抗菌、消炎等治疗目的;三是支气管镜下的肺组织活检,通过支气管镜引导 下的钳子或针吸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四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呼吸内镜已经渐渐成为呼吸内科诊疗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呼吸内镜可以通过受试者口腔、鼻腔或喉部自然孔道或切口插入,通过内镜及配套设备进入呼吸道进行检查、取样、治疗及其他操作。下面,我们将从呼吸内镜的种类、应用范围、检查方法、治疗方法等方面探讨一下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 一、呼吸内镜的种类 1. 支气管内镜 2. 气管镜 3. 支气管肺泡镜 4. 支气管声带 镜 二、呼吸内镜的应用范围 呼吸内镜适用于呼吸系统的大部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肺癌、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烟雾病、肺动脉高压等。 三、呼吸内镜的检查方法 1. 气道检查:呼吸内镜可以检查气道内的情况,如肿瘤、炎症、分泌物等。在进行气道检查时,需要使用支撑器或者吸氧装置等辅助性设备。 2. 病变取样:呼吸内镜可以通过吸取气道的细胞、组织 等样本进行检查,从而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3.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支气管肺泡灌洗的过程中,通过 呼吸内镜向患者的肺泡内注入液体,将支气管内部的有害物质溶解、清除,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作用。 四、呼吸内镜的治疗方法 1. 支气管扩张:使用支气管内镜进行支气管扩张,可以 治疗支气管内的狭窄、阻塞等疾病。 2. 支气管粘膜切除等治疗:在支气管粘膜切除治疗中, 通过呼吸内镜将切除术钳等设备进入支气管进行手术。 3. 消融治疗:通过呼吸内镜将射频消融棒等设备带入到 肺部内,使肺部病变细胞消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总之,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并且在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呼吸内镜的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技术操作的规范、设备的维护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内镜介入在呼吸疾病诊疗领域应用前景无限

内镜介入在呼吸疾病诊疗领域应用前景无限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内镜介入在呼吸疾病诊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变得愈发 广阔。内镜介入技术已经成为呼吸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包括肺癌、支气管疾病、肺部感 染等疾病在内的各种呼吸疾病都能够受益于内镜介入治疗。在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不断推出下,内镜介入在呼吸疾病诊疗领域发展前景无限,有能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内镜介入技术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前景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存 活率至关重要。内镜介入技术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镜超声断层扫描(EBUS)可帮助医生准确获取淋巴结和肺实质病变的组织,以进行定位诊断和细胞学检查。内镜介入技术在肺癌手术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支气管镜下经气管镜技术(TEMLA)和经皮经肺镜技术(TEMLA)等技术,能够让肺癌患者避免传统创伤手术,减轻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内镜介入技术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 要的应用前景,能够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和生存机会。 支气管疾病是一组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 炎等。在支气管疾病的治疗中,内镜介入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镜下支气管照射(brachytherapy)和内镜下支气管治疗(stent placement)等技术,可以为支气管疾病 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内镜介入技术还可 用于治疗特定的支气管疾病并预防其复发,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效果。内镜介入技术 在支气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望为支气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 生活体验。 内镜介入在呼吸疾病诊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无限,有能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内镜介入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有望为更多呼吸 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希望医学界和科研机构可以加大对内镜介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为呼吸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使他们能够早日康复并重返健康的生活。

呼吸道疾病的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

呼吸道疾病的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呼吸道疾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包括肺癌、支气管扩张症等。传统的手术治疗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恢复时间较长。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成为了呼吸道疾 病治疗的新选择。 微创手术是指通过较小的切口或者体腔自然孔道进行操作,减少了 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目前,微创手术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例如,对于早期肺癌患者,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切开肋 骨进行肺叶切除或肺部切除,而微创手术则可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 胸腹腔镜等工具进行,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大大提高了手术安 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微创手术,介入治疗也成为呼吸道疾病的有效疗法之一。介入 治疗是通过导管插入血管或体腔,经过仪器的引导和操作来完成治疗。对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常常出现支气管塌陷、黏膜增厚等情况,传 统治疗方法难以解决。而介入治疗则可以通过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 方式恢复支气管的正常通畅,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当然,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临床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该对治疗过程和风险有充分的了解,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在呼吸道疾病治 疗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它们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发生,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微

创手术和介入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不断完善技术和提高治疗水平。 总之,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为呼吸道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它们不仅可以有效治疗疾病,还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提高生活质量。然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仍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患者的共同决策。未来,我们期待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在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呼吸道疾病的手术治疗常见手术介绍

呼吸道疾病的手术治疗常见手术介绍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鼻腔、咽喉、 气管和肺部等部位。在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手术介入常常被采用。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手术治疗。 一、鼻甲肥大手术 鼻甲肥大是造成鼻塞和气促的常见原因之一。该手术主要通过切除 或缩小过长肥大的鼻甲来改善患者的呼吸问题。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 下进行,通过内镜等器械进行操作,切除过长的鼻甲组织并进行止血 处理,手术时间较短,恢复期一般在数天至数周。 二、中耳内窥镜手术 中耳疾病如慢性中耳炎、中耳息肉等常常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问题。中耳内窥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通过通过耳道将内窥镜引 入中耳腔进行检查和治疗。手术包括中耳清理、炎症处理、息肉切除 等步骤,手术创伤小、恢复迅速,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较轻,是一 种常见的中耳疾病治疗方法。 三、声带息肉切除术 声带息肉是由声带上的黏膜组织增生而形成的结节,会导致声音嘶 哑等症状。声带息肉切除术是一种针对这一问题的手术治疗方式。手 术通常采用喉镜或显微镜引导,通过声门镜引入手术器械切除息肉组织,术后患者需避免用力说话和吼叫,定期复查以确保声带恢复良好。

四、肺叶切除术 对于一些肺部疾病如肺癌、肺脓肿等,如果病变局限在某个肺叶,肺叶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会通过胸廓切口进入胸腔,经过切除器官病变组织、淋巴结清扫等步骤,手术时间较长,恢复期较为漫长,需要密切关注术后并进行康复训练。 五、喉癌根治术 喉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会对患者的呼吸和语言功能造成很大影响。喉癌根治术是一种彻底切除喉癌病变的手术,手术会通过颈部切口进入喉部,进行肿瘤切除、颈淋巴结清扫等步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和声门康复训练,以恢复呼吸和语言功能。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手术治疗方法,每种手术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症和手术技术。在接受手术治疗前,患者应当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由专业医生为其制定治疗方案。术后的康复期也非常重要,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手术介入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通过合理选择和规范操作,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然而,患者在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前需充分了解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等方面信息,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指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内镜介入诊疗护理配合技术规范

呼吸系统疾病内镜介入诊疗护理配合技术规范 1.引言 内镜介入诊疗是目前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常见方法,具有微创、准 确性高、恢复快等优点。然而,内镜介入诊疗的操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专 业的护理配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系统 疾病内镜介入诊疗的护理配合技术规范。 2.准备工作 2.1患者的相关准备工作 在进行内镜介入诊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 的基本情况了解、病史调查、相关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等。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术前专科护理,包括解释操作过程、知情同意、禁 食禁止误吸等。 2.2设备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内镜介入诊疗前,需要准备好必备的设备和药品,如内镜、光源、附件、麻醉药物、消毒液等。同时,还需要对设备和药品进行检查, 确保其完好无损、有效。 3.操作技术规范 3.1内镜的正确使用 在进行内镜介入诊疗时,护士应掌握内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内镜 的适应症、适宜插入方式、内镜的角度调整、内镜的灵活运用等。 3.2患者的正确体位

在进行内镜介入诊疗时,患者的体位对操作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十分重要。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体位,如卧位、仰卧位、俯卧位等。 3.3屏幕观察和记录 在进行内镜介入诊疗时,护士需要时刻观察屏幕上的细节变化,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医生。同时,还需要注意记录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3.4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内镜介入诊疗时,护士需要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具体包括操作的缓慢、稳定、灵活,注重操作的技巧和手法等。 3.5技术的规范性和规范 在进行内镜介入诊疗时,护士需要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诊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以便能够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和并发症。 4.结束工作 4.1术后护理 在内镜介入诊疗结束后,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包括清醒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和并发症的处理等。 4.2术后指导 在术后护理中,护士还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术后指导,如注意事项、饮食禁忌、药物使用等。

【病例讨论总结】呼吸内科行气管内介入治疗的麻醉

呼吸内科行气管内介入治疗的麻醉 一、此类手术麻醉特点 1、此类患者多为气管上段狭窄 2、术者与麻醉医师共享气道 3、气道高反应和出血可能 4、术后要求快速苏醒 二、麻醉管理: 1、静脉诱导,一般选择喉罩 2、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 3、麻醉维持阶段使用全凭静脉,用异丙酚、瑞芬太尼、芬太尼、肌松药维持,期间喉罩位置需相对固定,必要时常需手控呼吸 4、手术结束后肌松监测,待自主呼吸恢复,拔除喉罩 5、若遇到放疗病人行支气管介入治疗 此类病人因放疗后出现颈部僵硬、颈部活动受限且口腔黏膜易出血,不宜放置喉罩,可改用气管插管。插入比常人粗一号的气管导管,可保留病人自主呼吸,且仅插入声门下1cm,以便让术者操作。 气管上段(声门以下5cm 内)狭窄介绍 一、常见病因 外伤、医源性损伤、气管良、恶性肿瘤 二、分级及临床表现 分级:Myer–Cotton stenosis grading system Grade I:0–50% lumen stenosis; GradeII:51–70% lumen stenosis; Grade III:71–99% lumen stenosis; Grade IV:no lumen 临床表现主要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排痰不畅 三、治疗 内镜下腔内手术切除或支架置入较常用 硬质镜的使用 一、适应症 1、处理大咯血病人:可立即建立通畅的气道,使用大口径吸引器,直视下控制出血 2、处理恶性肿瘤造成的气道梗阻:建立安全通道,腔内活检钳钳除或电刀、激光治疗 3、处理良性气管狭窄:硬镜扩张,同时可以评估狭窄位置、口径大小、长度、僵硬程度及远端状况,有利于准确制定切除治疗计划 4、取异物 5、用于激光治疗、放置气管支气管内支架 6、用于肺气肿治疗、内镜肺减容术 二、禁忌症

最新:ERAB在硬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要点

最新:ERAB在硬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要点 摘要 硬质支气管镜是开展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重要工具,可在直视下进行多种操作。硬质支气管镜介入下治疗需在全凭静脉麻醉和喷射通气下操作,麻醉在硬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理论体系,提出加速康复支气管镜的理念。本文针对介入治疗的不同环节,从术前准备、麻醉、术中操作、术后观察等方面总结探讨治疗的最佳路径,提高硬质支气管镜围术期患者的安全性、舒适度,以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硬质支气管镜(rigid bronchoscopy,RB)是开展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重要工具,可在直视下进行支架释放、激光消融、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和冷冻等操作[1]。RB介入下治疗需在全凭静脉麻醉和喷射通气下操作,麻醉在RB介入治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围术期需麻醉医师、呼吸内镜医师、手术室和病房护士等沟通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手术、加速患者的快速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于1997年由丹麦Kehlet教授首次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其核心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多学科合作,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缩短围术期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2,3]。20多年来,这种多学科、多模式围术期康复干预的理念已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手术外科及麻醉科医师的广泛认可,并在结直肠外科、妇科、肝外科、乳腺外科、泌尿外科及脊柱外科等诸多腔镜外科领域得到应用[4,5,6]。近年来,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普通外科、麻醉科、胸心外科和神经外科等陆续发表了ERAS中国专家共识。 基于ERAS的理念,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理论体系,提出加速康复支气管镜(enhanced recovery after bronchoscopy,ERAB),希望能抛砖引玉,加速气道介入治疗学科的快速康复发展。针对介入治疗的不同环节,ERAB从术前准备、麻醉、术中操作、术后观察等方面总结探讨RB的最佳路径,提高围术期患者的安全性、舒适度,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ERAB的具体措施包括术前宣教、饮食准备,术前影像学检查、血液和呼吸专科检验测定,术中麻醉方式和药物的选择等。

《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专家共识》(2017)要点汇总

6.《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专家共识》 (2017)要点 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是指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原发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可导致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死亡。随着介入呼吸病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呼吸内镜介入已成为恶性中心气道狭窄诊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国内各家单位呼吸介入技术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治疗方法亦不统一,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差距,有些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国内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介入治疗技术亟需规范化,因此北京健康促进会呼吸及肿瘤介入诊疗联盟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数轮充分讨论后制定了本共识。 一、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病因 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常见病因为气管原发恶性肿瘤和转移性恶性肿瘤。原发性气道肿瘤依次为鳞癌、腺样囊性癌、类癌、黏液表皮样癌及腺癌。转移性肿瘤可来自全身各处,一是气道远端病灶累及近端或食管、纵隔、甲状腺、胸腺等肿瘤累及气管或压迫气管。最易转移至中心气道的肿瘤包括上呼吸道肿瘤、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肾细胞癌、转移性黑色素瘤以及淋巴瘤等。 二、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分类和分级 通常根据肿瘤是否为单纯的位于管腔内、管腔外、管腔壁、混合型而将中央气道狭窄分为四类,见图

1,分别为:①腔内型;②腔外型; ③管壁型;④混合型。 恶性气道狭窄严重程度的分级通常依据管径的狭窄程度(%)进行分级,管径的狭窄程度 = 狭窄管径/正常管径×100%。狭窄的严重程度用数字代码1~5描述(分为5级) ,中心气道狭窄的严重程度分级,见表 1。一般认为1级为轻度狭窄,可有轻度咳嗽等症状; 2、3级为中度狭窄,可有咳嗽、气短等症状;4、5为重度狭窄,则有严重呼吸困难,可出现三凹征、发绀,甚至窒息死亡。呼吸困难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狭窄气道的直径大小。 三、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分区和定位 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中心气道不同的分区,肿瘤有不同的好发部位。一般认为,Ⅰ区最常见的肿瘤是鳞癌和甲状腺癌,Ⅱ、Ⅲ区主要是鳞癌、腺样囊性癌和食管癌,Ⅳ、Ⅴ区是鳞癌和腺样囊性癌,Ⅵ区是鳞癌和黏液表皮样癌,Ⅶ区是鳞癌、食管癌、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而Ⅷ区是腺癌、食管癌和黏液表皮样癌。 四、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诊断方法 1. 病史采集:

现代儿科呼吸介入技术在呼吸系统肿瘤的应用进展(2020完整版)

现代儿科呼吸介入技术在呼吸系统肿瘤的应用进展(2020完整版) 摘要 儿童良恶性气道肿瘤并不少见,恶性气道肿瘤以原发性低恶性肿瘤为主,现代儿科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在儿童良恶性气道肿瘤全程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呼吸内镜介入技术;气道肿瘤;儿童 随着儿科呼吸内镜介入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儿童呼吸系统肿瘤尤其是气道肿瘤诊治微创化的比例也相应提高。对于良性气道肿瘤,呼吸内镜介入技术无疑是治疗的首选;对于恶性气道肿瘤,外科根治术仍是治疗的首选,但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已在诊断及微创治疗方面有了积极探索。本文主要介绍现代儿科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在儿童气道肿瘤全程管理方面的应用。 1 儿童常见气道肿瘤 1.1 常见良性气道肿瘤 1.1.1 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引起,乳头状瘤通常发生在纤毛上皮和鳞状上皮移行的部位。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喉部,喉外播散的常见部位为口腔、气管和

支气管。在极少数情况下,可因严重的气道阻塞、弥漫性的支气管肺播散导致呼吸衰竭以及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内镜下手术切除。手术的目的在于:减低瘤负荷、减少播散、建立一个安全开放的气道、改善声音质量以及延长手术间隔。 1.1.2 血管瘤血管瘤是胚胎期血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发病率约占良性肿瘤的10%。声门下及气管血管瘤,其位置特殊,尤其在婴幼儿,通常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如何能尽早改善其呼吸状况为治疗重点。普萘洛尔治疗无明显效果者需呼吸内镜下介入治疗[1]。 1.1.3 平滑肌瘤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瘤起源于支气管平滑肌组织,生长在管内的平滑肌瘤,常发生于气管支气管膜部,成带蒂的息肉状,生长缓慢[2]。 目前治疗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瘤主要采用镜下微创介入治疗,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应定期复查,以明确手术部位是否有因瘢痕引起粘连、狭窄、占位性病变情况。 1.2 常见恶性气道肿瘤 1.2.1 黏液表皮样癌黏液表皮样癌来源于支气管壁黏膜下腺体,属唾液腺型癌的一种,由黏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构成。根据其成分及异型性不同分为3种类型:低度、中度及高度恶性。儿童气管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常为低度恶性,多在气道内呈局限性生长,较少发生转移[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