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三角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与展望

长三角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与展望

长三角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与展望
长三角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与展望

长三角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与展望

陈国政*

摘要:

本报告详细分析长三角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从长三角上市公司的数量、市值、行业、板块分布、股价区间分布进行了分类,还对长三角资产证券化、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资产负债情况进行了描述。然后从提供就业岗位、财政税收和促进产业升级三个方面阐述了长三角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后对长三角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做了简要的展望。

关键词:

上市公司区域经济发展

长三角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经济总量在全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2014年数据来看,全国GDP总量63.61万亿,长三角两省一市合计为12.89万亿,占比高达20.26%。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独特的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密不可分。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是长三角区域拥有全国先进的生产力,体现在拥有众多的上市公司,我们知道上市公司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最新方向。本文从公司数量、市值、行业分布等指标对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的现状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长三角区域内的上市公司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展望。

一长三角上市公司现状概括

1、长三角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区域分布

截止到2015年11月30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为2780家,其中长三角两省一市上市公司总数为785家,所占比例为28.24%,全国其他区域上市公司总数1995家,所占比例为71.76%。长三角两省一市上市公司分布如下:上海219家(7.88%),浙江296家(10.65%),江苏270家(9.71%)。(见图1)

长三角上市公司2015年11月30日总市值为12.87万亿元,全国上海公司总市值为

*陈国政,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50.51万亿元,长三角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全国比重为25.48%。长三角区域内的按照两省一市市值计算:上海5.69万亿元(11.27%)、浙江3.89万亿元(7.70%)、江苏3.29万亿元(6.51%)。(见表1)

从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的分布情况看,可以发现在长三角区域中,上海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少,但是其上市公司市值最大。长三角范围内的三个区域的上市公司市值数量比1

情况如下:上海为259.82、浙江为131.42,江苏为121.85。从数据中可以发现上海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大,平均是浙江和江苏的两倍左右,而浙江和江苏两省的上市公司规模相差不大。

图1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区域分布 表1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市值区域分布

单位:万亿元,%

2、长三角区域两省一市证券化率差异巨大

证券化率2

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一般说

1

上市公司市值数量比指一个区域内上海市公司的市值除以上海市公司的数量,单位为亿元/企业数,可以反映出该区域内的上市公司的规模大小。 2

证券化率指一个国家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GDP 的比率,为了方便计算,一般用股票总市值与GDP 的比率表示,本文也是才用后者作为计算方法,在计算中,我们将以2014年的GDP 按照年增长7%的换算计算出2015年11月30的GDP 。

全国其他区域

199572%

上海2198%

浙江

29610%江苏27010%

全国其他区域上海浙江江苏

来发达国家的证券化率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全国范围看,我国证券化率为74.62%,长三角区域的证券化率为93.82%,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从长三角区域范围来看,两省一市之间的证券化率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上海证券化率为226.56%,浙江证券化率90.93%,江苏证券化率为47.79%,三地证券化率差异巨大,浙江与全国水平接近,江苏远远落后与全国水平,而上海几乎为全国水平的三倍。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集聚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大量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对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具有较大影响作用。

3、长三角上市公司行业分布

长三角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如下:按照数量从多到少排序为传统制造业(47.90%)、现代服务业(21.02%)、战略性新兴产业(17.71%)、传统服务业(6.37%)、其他(7.01%),其中传统制造业差不多占了长三角上市公司的一半。与全国相比,长三角上市公司中传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均高于全国,分别高出3.94个百分点和1.63个百分点。在长三角内部,两省一市之间的行业分布特征更为明显:上海最为明显的特点是服务业比较发达,其中现代服务业(37.44%)占比高,不仅是上海上海市公司中最多的一类企业,同时也比浙江现代服务业企业(17.23%)和江苏现代服务业企业(11.85%)占比高很多,充分体现了上海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举措取得的不菲成绩;另外,传统服务业也是上海(10.96%)占比高于浙江(3.72%)和江苏(5.56%)。相反,浙江和江苏两省的上市公司中以传统制造业占主体,江苏上市公司中传统制造业占比为54.44%,浙江上市公司中传统制造业占比为55.41%。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看,江苏(21.85%)排在第一,浙江(18.24%)排在第二,上海(11.87%)排在第三,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几乎只有江苏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全国(18.45%)的水平(见表2)。

表2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行业分布

单位:家,%

4、长三角上市公司板块分布情况

长三角上市公司中主板占50.19%(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占45.22%,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占4.97%),中小板占31.85%,创业板占17.96%(见表3)。从主板市场上沪深两个交易所的比例差距,可以看出长三角上市公司还是倾向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与长三角上市公司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空间距离较短,地缘关系导致长三角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比例远高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比例,特别是从上海、浙江和江苏三个区域看,更加明显,其中上海仅仅只有2家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述情况指的是主板市场,至于后来开通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由于制度的安排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2004年6月25日,新和成(002001)、鸿达兴业(002002)、伟星股份(002003)、华邦健康(002004)、德豪润达(002005)、精工科技(002006)、华兰生物(002007)和大族激光(002008)8只新股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交易,拉开了中小板交易的序幕,此后,主板上市公司逐步减少,中小板上市公司迅猛增长,到2015年11月30,共计有767家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交易,其中长三角250家,所占比例为32.59%。为了促进具有良好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降低这些新兴企业的上市门槛,开设创业板交易,2009年10月30日,28家高科技企业集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拉开成长性好,发展空间巨大,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企业上市的征程,到2015年11月30日,共计有484家高科技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其中长三角141家,所占比例为29.13%。从中小板和创业板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看,上海的创业板占上海上市公司总数的15.98%,中小板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2.79%,而江苏和浙江两地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比例均高于上海,数据表明了从2004年6月以后,江苏、浙江两地的企业上市的速度和进程要远远快于上海。

表3 长三角上市公司板块分布情况

单位:家,%

5、长三角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2015年11月30日,长三角785家上市公司总资产为24.13万亿元,全国上市公司总

资产169.12万亿,长三角上市公司总资产占比为14.27%,低于上市公司数量占比28.24%。从上市公司平均资产情况看:长三角上市公司平均总资产 307.40亿元,平均净资产53.10亿元,平均流动资产54.26亿元,平均固定资产22.63亿元,无形资产3.50亿元。从各类资产占上市公司总资产的比例情况看,长三角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占比均要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净资产占比(长三角,17.27%;总体,13.70%)、流动资产占比(长三角,17.65%;总体,11.52%)、固定资产占比(长三角,7.36%;总体,6.13%)、无形资产占比(长三角,1.14%;总体,1.10%)。(见表4)

上市公司总体算数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5.51%,而长三角上市公司算数平均资产负债率

为40.74%,长三角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水平略低于总体,表明长三角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要

高于总体水平。

表4 上市公司各类资产情况(平均)

单位:亿元,%

6、长三角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长三角上市公司2014年平均营业收入为52.89,营业成本为37.29亿元,营业成本占

营业收入比为70.50%;营业利润为5.8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12%;投资收益3.8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2%;利润总额为6.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73%;税后利润为4.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26%;存货为20.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79%;应收账款为8.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77%。(见表5)拿长三角上市公司与全国总体相比,长三角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高于全国水平(64.44%),可能与长三角区域内的事实公司商务成本较高有关,特别是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的房价高,房租贵,引起商务成本较高;另外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人工成本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点从上海的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可以得到明显的体现,因此,导致了长三角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占营业费用的比例高于全国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总体看来,长三角上市公司除了投资收益方面比全国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优势外,长三角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2%,略高于全国上市公司3.09%的水平外,其他方面的指标还落后于全国上市公司水平。比如长三角上市公司的存货水平也高于全国上市公司,可能与长三角上市公司中有相对外向型的经济有关,受到国外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出口贸易进一步萎缩有关,导致长三角上市公司的存货水平高于全国上市公司。

表5 上市公司经营指标

单位:亿元,%

7、长三角上市公司股价区间分布情况

2015年11月30日长三角上市公司股价区间分布情况如下:14.27%的上市公司股价位

于10元及以下,38.34%的上市公司股价位于10-20元之间,22.68%的上市公司股价位于

20-30元之间,24.71%的上市公司股价位于30元以上。股价10元以下的上市公司以江苏比例最高(14.81%),其次是上海(14.16%),最后是浙江(13.85%)。而股价30元以上的上市公司以浙江的比例最高(27.36%),其次是江苏(23.33%),最后是上海(22.83%)。(见表6)

表62015年11月30日长三角上市公司股价分布

单位:家,%

二长三角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长三角上市公司众多,到2015年11月30日,共计有上市公司785家,经济体量大,行业分布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长三角区域内的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沪市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1中指出:“就业方面,沪市公司创造了1100余万个就业岗位”,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983家,按照此标准估计,2015年11月30日,长三角上市公司提供就业岗位878万个。可见长三角上市公司对区域就业的贡献非常巨大,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2、提供大量的财政税收

长三角上市公司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除了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外,还在税收、投融资方面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光投资收益一项供给达到1585亿元。2014年利润总额为4868亿元,税后利润总额3844亿元,缴纳所得税1024亿元,上市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成为政府税收中的重要一部分。上市公司缴纳大量税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的支持。其中金融、保险等蓝筹企业成为上市公司中税收贡献最大的一类上市公司。

3、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长三角上市公司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近10年上市的企业大都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大部分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创业板大部分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在中小板或者创业板上市后,获得了大量资金,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的飞速发展,经过10多年的成长,不少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改变了区域产业发展的格局,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企业占整个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提升能源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带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布局中的比重。上市公司中的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快速成长,带到了长三角区域的现代服务业的高速成长,特别是区域中的上海,由于交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发展,不但服务了区域内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区域内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上海的经济结构转型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沪市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上海证券报,2015年5月8日

三长三角上市公司发展展望

长三角上市公司经历20多年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规模。在发展过程中,也由原来的传统服务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虽然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还占据上市公司一般以上的数额,但是随着中小板的推出,特别是产业版的推出,上市公司中传统产业企业数量占比逐年下降;相反,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逐步增加,并且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到2015年11月30日,长三角上市公司中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占比达到38.73%,可以预见,今后这一比例将会不断的上升。

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加速,以及新的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出现,长三角上市公司中也将会涌现出更多的代表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特别是新推出的新三板市场,绝大多数企业目前还是比较小,但是给予它们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机会,可以预测,用不了多久,其中将会产生不少伟大的公司,这些公司可能会进一步进入主板市场,提升长三角上市公司的质量。同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即将推出的战略性产业板块,由于地缘优势和特点,必将有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谋划进入该板块挂牌交易,等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的正式推出的时候,必将为长三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提供巨大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张平、张磊:《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苗晴:《中国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15。

3.中国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2)》,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4.杨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价值创造(第二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5.中国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4)》,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Abstracts:

This report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listed Corporation, from the number of listed Corpo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market value, industry, plate distribution, stock price range distribu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also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set securitization, listed Corporation operating situation and assets and liabilities. And then from the provision of employment, fiscal revenue and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o the three contribution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lly giving a brief outlook about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listed Corporation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长三角地区信息类产业知名企业

长三角地区信息类产业知名企业 51232p 郭方刚 13 实习公司介绍: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是以台湾知名企业家郭台铭所创办的鸿海精密(台证所:2317,LSE:HHPD,NASDAQ:HNHPF)为核心所构成的企业集团,成立于1974年2月。专注于电子代工服务(EMS),旗下多家企业在台湾证券交易所、那斯达克、香港证券交易所或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富士康科技集团在郭台铭独创的“eCMMS”(即 “Electronic Component Module Move and Service”的 缩写,意为“电子化-零元件、模组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 服务模式及严格的纪律与效率要求的领导下,提供客户囊 括共同设计(JDSM)、共同开发(JDVM)等,全球运筹及售后 服务等等之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透 过购并等方式进行产业上下游垂直整合,建立起巨大的经 济规模,并以出色的产品品质、服务效率及实惠的价格创 造出惊人的利润,2005年超越新加坡的伟创力 (Flextronic)成为世界上最大的EMS厂商。旗下各关系企业的制造领域涵盖精密电气连接器、电脑机壳及准系统、电脑系统与手机组装、光通讯元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等,营运据点遍及亚、欧、美三大洲,员工总数超过60万人,2006年集团总市值超过2.25兆新台币。 在大学里,我一直在不断的努力,我相信我可以做的更好的,可是一直以来我没有很大的进步,我好像进入了瓶颈期。我学习的是计算机技术专业,现实的情况是,只有计算机技术十分好,在社会上才可以做的更好,我需要更多的经历和实践来参加我的专业,那样我才可以做的更好! 我开始到富士康昆山厂区技术服务部实习。在部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慢慢了解了公司的组织机构、经营状况及管理体制,以及技术服务部的基本业务,并学到了许多计算机维护知识。 富士康是以苹果公司为投资母体组建的国内大型专业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富士康公司的服务承诺是: 全国联保,计算机出现故障时,用户可凭《品质保证书》在最近的富士康公司最近的各级富士康维修部以及各个授权维修中心获得维护服务。 在设有富士康计算机维修服务站的地区实行三日内修复的服务。 免费维修,在计算机不见保修期内且在正常使用下的故障,免收部件的成本费用和维修费用,超过保修期,免收服务费,只收成本费。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应邀出席民建中央主席、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主持的非公经济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7年,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业创造的GDP占全国60%,交纳税金占50%,在经济上可以说占据半壁江山。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66%,研发产品占82%,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中小企业不仅吸纳了75%的城镇人口就业,同时为75%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提供就业。?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一支基础力量。 2、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2008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和中国国内经济政策的转变,中国中小企业无不提前感受到了“寒冬”的降临。 出口订单的减少,人民币的升值,原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上涨,种种不利因素的重压,使广大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型中小企业困难更为突出,部分行业和企业大量出现了减产、停产或倒闭现象。 2007年底,关于珠三角地区鞋业企业倒闭的消息,让广大中小企业主最早意识到了寒流的到来。据亚洲鞋业协会的统计,当时珠三角地区关闭的大中型鞋企已超过1000家。在东莞,超过1/5的制鞋企业已经关门。在鞋企比较集中的惠东有3000多家鞋厂,两三个月内,中小型的制鞋、鞋材厂就关闭了四五百家。?在这股寒流的袭击之下,部分企业踏上了迁徙之路,有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向中西部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转移生产基地。 外商投资企业的撤离意愿尤其强烈,香港工业总会一份针对珠三角港商的调查显示,目前约8万家港企中,有37.3%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搬离珠三角,更有超过63%的企业计划迁出广东。香港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梁百忍也预言:未来两年,珠三角8万加工贸易型港企都将面临生死攸关的抉择。他呼吁港企尽快转型升级或迁移,越早行动越好。 2008年初,这股寒流开始吹向长三角及江浙一带。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孙秀春介绍:“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中小企业的平均利润降至5%以下,某些

纯碱概念股上市公司一览

纯碱概念股/上市公司一览 纯碱概述和用途 纯碱不是碱,是盐类。是碳酸钠,化学式:Na2CO3,俗名“苏打”,“纯碱”(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钠并不是碱,而是盐,其水溶液成碱性)。碳酸钠易溶于水,是一种强碱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并放出二氧化碳。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纯碱工业的主产品。通常为白色粉末,高温下易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纯碱在潮湿的空气里会潮解,慢慢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部分变为碳酸氢钠,所以包装要严,否则会吸潮结块,碳酸钠与水生成Na2CO3·10H2O,Na2CO3·7H2O,Na2CO3·H2O三种水合物,其中Na2CO3·10H2O最为稳定,且溶于水的溶解热非常小。多应用于照相行业,其商品名称为碳氧。Na2CO3·10H2O又称晶碱,以前,晶碱常用于家庭洗涤和洗羊毛,故又称“洗濯碱”。过去,我国民间习惯使用既能洗衣又能发面的“块碱”,那是用纯碱加大量水搅拌制成的小苏打(NaHCO3),其含水量在50%以上。碳酸钠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在空气中易风化。Na2CO3·7H2O不稳定,仅在32.5~36℃范围内才能从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析出。碳酸钠是弱酸强碱盐。用化学方法制出的Na2CO3比天然碱纯净,人们因此称它为“纯碱”。 纯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素有“化工之母”之称。纯碱的用途很广,一般都是利用它的碱性。它可用于制造玻璃,如平板玻璃、瓶玻璃、光学玻璃和高级器皿;还可利用脂肪酸与纯碱的反应制肥皂;在硬水的软化、石油和油类的精制、冶金工业中脱除硫和磷、选矿、以及铜、铅、镍、锡、铀、铝等金属的制备、化学工业中制取钠盐、金属碳酸盐、漂白剂、填料、洗涤剂、催化剂及染料等均要用到它,在陶瓷工业中制取耐火材料和釉也要用到纯碱。纯碱性质使它们被广泛地用于制肥皂、纺织、印染、漂白、造纸、精制石油、冶金及其他化学工业等各部门中。 1、普通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一般是用油脂在略为过量的烧碱作用下进行皂化而制得的。如果直接用脂肪酸作原料,也可以用纯碱来代替烧碱制肥皂。 2、印染、纺织工业上,也要用大量碱液去除棉纱、羊毛等上面的油脂。生产人造纤维也需要烧碱或纯碱。例如,制粘胶纤维首先要用18~20%烧碱溶液(或纯碱溶液)去浸渍纤维素,使它成为碱纤维素,然后将碱纤维素干燥、粉碎,再加二硫化,最后用稀碱液把磺酸盐溶解,便得到粘胶液。再经过滤、抽真空(去气泡),就可用以抽丝了。 3、精制石油也要用烧碱。为了除去石油馏分中的胶质,一般在石油馏分中加浓硫酸以使胶质成为酸渣而析出。经过酸洗后,石油里还含有酚、环烷酸等酸性杂质以及多余的硫酸,必须用烧碱溶液洗涤,再经水洗,才能得到精制的石油产品。 4、在造纸工业中,首先要用化学方法处理,将含有纤维素的原料(如木材)与化学药剂蒸煮制成纸浆。所谓碱法制浆就是用烧碱或纯碱溶液作为蒸煮液来除去原料中的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和树脂等,并中和其中的有机酸,这样就把纤维素分离出来。 5、在冶金工业中,往往要把矿石中的有效成分转变成可溶性的钠盐,以便除去其中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需要加入纯碱(它又是助熔剂),有时也用烧碱。例如,在铝的冶炼过程中,所用的冰晶石的制备和铝土矿的处理,都要用到纯碱和烧碱。又如冶炼钨时,也是首先将精矿和纯碱焙烧成可溶的钨酸钠后,再经酸析、脱水、还原等过程而制得粉末状钨的。 6、在化学工业中,制金属钠、电解水都要用烧碱。许多无机盐的生产,特别是制备一些钠盐(如硼砂、硅酸钠、磷酸钠、重铬酸钠、亚硫酸钠等等)都要用到烧碱或纯碱。合成染料、药物以及有机中间体等也要用到烧碱或纯碱。 此外,纯碱还用于食品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灌浆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模板

灌浆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灌浆工法作为防渗补强加固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灌浆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灌浆材料的种类及其使用性能作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对今后浆材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灌浆灌浆材料 注浆法出现于19世纪初,注浆工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多称灌浆法。采用灌浆技术以解决土建工程的有关技术难题,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浆液注入到地层中去的方式是该工法的关键。随着注浆技术的广泛应用,注浆材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注浆材料从最早的石灰和黏土、水泥,发展到今天的水泥--水玻璃浆液、各种化学浆液。而注浆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又反过来推动了注浆工法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的应用。通常说的注浆材料是指浆液中的主剂。注浆材料必须是能固化的材料。习惯上把注浆原材料分为粒状材料和化学材料两个系统。而浆液是同主剂、固化剂,以及溶剂、助剂经混合后所配成的液体,分为溶液型和悬浊液型两大类。 1 灌浆材料的种类及其特点 1.1 溶液型浆材 溶液型浆材又叫化学浆材,可分为水玻璃类、木质素类灌浆材料、丙烯酰胺类灌浆材料、丙烯酸盐类灌浆材料、聚氨酯类灌浆材料、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甲基丙烯酸酯类灌浆材料、脲醛树脂类、其它类化学灌浆材料。1.1.1 水玻璃类灌浆材料 水玻璃(硅酸钠)是化学灌浆中最早使用的一种材料,水玻璃类浆液是由水玻璃溶液和相应的胶凝剂组成。其无机胶凝剂有氯化钙、铝酸钠、氟硅酸、磷酸、草酸、硫酸铝、混合钠剂等,有机胶凝剂有醋酸、酸性有机盐、有机酸酯、醛类(乙二醛类)、聚乙烯醇等。二氧化碳亦可与水玻璃溶液在被灌体内生成硅酸凝胶。 灌浆用水玻璃模数在2.4~3.4之间为宜,水玻璃溶液的浓度在35~45°Be'为宜。 水玻璃类浆材主要特点及性能: (1) 胶凝时间从瞬间~24小时不等; (2) 固砂体强度可达6MPa; (3) 粘度从1.2~200×10-3Pa·s; (4) 可灌性好,渗透系数可达10-5~10-6cm/s,可灌入 0.1mm以上的土层。 (5) 毒副作用小,造价低。 1.1.2 木质素类浆液 木质素类浆液由纸浆废液、胶凝剂和促凝剂等组成。木质素类浆液包括铬木素和硫木素浆液两种。铬木素浆液的固化剂是重铬酸钠。但重铬酸钠毒性大,难以大规模使用。硫木素浆液是在铬木素浆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采用过硫酸铵完全代替重铬酸钠,使之成为低毒、无毒木质素浆液,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注浆材料。

长三角地区工业化概况

长三角地区工业化 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和东海之滨,集“黄金海岸” 与“黄金水道” 于一身,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自明清以来就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近代以来,这里与西方工业和文化最先接触,孕育了中国的近现代工商业文明,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初步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人口虽然只有全国的1/10,但经济总量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6和近1/4。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工业发展重点转移等因素的影响,两省一市的经济和工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发展步伐较慢。1952~1990年,两省一市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6.14%上升到16.56%;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也一直徘徊在1/4以内。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了现代化的新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提出了开发浦东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提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长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重大战略部署。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使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得到充分释放,现代工业和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重新恢复了这一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逐步形成一些新的竞争优势。有关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及其与其他6个经济区域的基本情况比较。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的扩散和江浙地区农工相辅的传统,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乡镇

工业与家庭工业迅速崛起,带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江苏省乡镇工业总产值在“六五” 期间(1981~1985)年平均增长27.07%,“七五” 期间(1986~1990)年平均增长22.07%,“八五” 期间(1991~1995)年平均增长43.61%。到“八五” 末期,乡镇工业产值占江苏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3,成为江苏省工业化的主导力量。浙江则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1998年,浙江省注册个体私营企业168万户,注册资本总额1404亿元,从业人员421万人,均居全国首位。全国首批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中,浙江占112家。2003年浙江9200亿元的生产总值中,个体私营经济为4790亿元,占52.1%。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使浙江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提升了浙江经济在全国的比重,而且有效地使当地居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缩小了城乡差距,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上海跃居全国第一位。上海市实施浦东开发开放战略之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九五”(1996~2000)和“十五” (2001~2005)期间,上海工业在“发展中调整”,实施战略性调整重组,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工业新高地建设,深化国企改革,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和地区经济保持了快速持续协调平稳发展态势。作为全国现代工业产业和先进技术来源的重镇和排头兵,上海工业发展不仅是保持一定的规模和高速度,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引导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工业的换代升级,不断推进工业的现代化步伐。依托上海市这个迅速崛起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市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等骨干产业,船舶产业、海洋装备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等战略产业,生物医药制造、新能源产业、生

浅析江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情况

浅析江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情况 刘旭阳,张陈燕 三江学院商学院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中国有企业无法代替的特殊战略地位。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发展,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扶持中小,小微发展的政策及各项税收优惠,以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各大商业银行也纷纷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在金融产品上不断进行创新。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方式单一等问题始终存在。融资障碍更是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融资困难 一、中小企业的状况 如今在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公司中,中小企业占了51%,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越来越趋向劳动密集型,这种趋向使中小企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由于资本的限制或其他原因,在很多方面远不如大企业,所以在他们经营过程中常会碰到资金周转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解决流动资金不足,二是扩大生产。中小企业在最初发展阶段时,主要资金是为解决资金不足,例如购买原材料或设备等。2005年工商联对江苏省中小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江苏地区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周转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目前江苏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内部融资能力较弱 内部融资就是指企业从企业内部获取资金进行融通资金转化为投资的方式,资金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现金流的留存积累转化为新的投资和折旧基金转化为重置投资以及股东的资本金。这三种方式的内部融资具有多种外部投资无法企及的优势:自主性更强,成本更低,抗风险能力更强。然而内部融资能力受到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资产规模影响较大,相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现状来说,我国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大多在五百万以下,并且面临着经营困难,行业竞争压力巨大等挑战,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不足以及外部体制制约,双重因素导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1)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1) 摘要:磁性材料是各种电子产品主要的配套产品,无论是消费家电产品和工业类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以及国防工业均离不开磁性材料。当前,中国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磁体产业整体情况,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中国钕铁硼烧结和粘结产业现状,以及中国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同时对我国磁体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 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

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XX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 20XX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著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地理062 06980130 王一龙 长三角指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 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杨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 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 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 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 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 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 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8年的GDP为53952.91亿人民币。 合7877.1249亿美元。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 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长三角的比较优势有: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适应了当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需求,适应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大趋势,特别是园区又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品牌效益,也利于对产品和行业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工业与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把园区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中心支撑。产业园区的推进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由于乡镇工业早期发展的分散性,使得原有乡镇企业延续不下来的多数企业缺少集聚效应,应当用工业园区加以整合。二是农业产业化是今后的方向,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以工业化思路和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因此,农业产业化也应注重规划和培植农业园区。与产业园区紧密相关的是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海全,秦佳佳,赵王林,付海燕,杨海韵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中医药;化学药物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由于相应的骨量减少、骨质量的降低及老年人对创伤的易感性等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59.89%,而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者约为9.6%,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名的认识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定性、定位较准确的当属“骨痿”。“骨痿”的提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痿论》中亦有关于“骨痿”的论述。至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骨痿》中进一步指出了“骨痿”与“骨痹”间的差异,认为“骨痹”是“骨痿”的进一步发展,其后张从正则从临床症状角度谈到了两者的不同,他在《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无说》中指出两者应分而论治。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当属于“骨痿”。 2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即以肾虚为主,同时伴有脾虚、肝虚、血淤之候的多虚多淤的疾病。《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不居集》中:“诸般腰痛皆属肾虚,……腰肢痿弱,身体疲倦,脚膝酸软,脉或大或细,痛亦隐隐而不甚,是其候也”均说明肾虚精亏,不能主骨生髓,骨失濡养而致腰脊酸痛,因其为虚痛,故痛势隐隐,绵延不绝;精舍神,精衰则神弱而致神疲乏力;精虚则不能化气,鼓动血脉无力,气血不行,痹阻经络而致腰背疼痛。现代研究亦证实[1],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为肾精不足,骨髓、脑髓失养,表现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控失常,包括下丘脑组织的细胞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充养五脏、运行血气,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消瘦、肢体痿弱不用,久痿必致骨无所用,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体虚气弱,易受外邪侵袭,导致气机不利,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脉中,使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故老年人脾肾俱虚的同时,往往伴随血淤的存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虚为主的病因病机,血淤与淤血也是其重要病因,而淤血更为重要病理[2]。肝虚与骨质疏松症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肝藏血,肾藏精。血的生化,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与血的病变亦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能引起肾精亏损,肾亏则髓空,骨骼虚损,而形成骨质疏松症。 3 辨证分型研究中医传统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系统是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中医证型的划分是依据中医理论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及其发展、转归、预后等特点进行分辨和概括的结果。江湧等[3]根据本病临床特征,把原发骨质疏松症按痿、痹、淤痉辨病分类。以无痛为痿,疼痛为痹,外伤为淤,抽搐为痉,再根据病因病机、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刘庆思[4]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积累的临床资料,对原发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归纳总结为4型,即肾阳虚衰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气滞血淤型。苏培基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淤血阻络6型进行辨证论治[5]。徐祖健等[6]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在其临床调查对象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肾阴虚型占47.25%,肾阴虚型占16.48%,肾阳虚型占10.99%,脾肾阳虚型占9.89 %,脾胃虚弱型占5.49%,其他类型占9.89%。除上述几种辨证分型以外,国内学者根据对骨痿病因病机的认识,对本病尚有其他几种不同的辨证分型。虽然这些辨证分型不尽相同,但其总体均以肾虚为主,并与脾虚、肝虚、血淤相关。 4 辨证论治研究中医药采用整体调整的疗法,多以补肾、健脾、活血为主要治则,辨证加减治疗本病,临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李茵等[7]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得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04首中药复方中,共使用106种药物1 204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与对策 1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与对策(1) 发布时间:2005-7-7信息来源: 浙江制造网12月20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文荟萃、城市密集、交通便捷,是我国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综合实力强的地区之一。目前,长三角以只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0%的国内生产总值、25%的财政收入和30%的进出口总额。进入新世纪,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同时长三角区域内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作为中国民族工业重要发祥地的长三角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 设立区域合作组织、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3月,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在上海成立,这个经济区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部分地区,目的是在上述区域内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加强协作、共同发展。当时我受江苏省委、省政府委托,参加经济区规划活动。这个机构到1988年被撤销为止,活动了五年多时间,为促进区域合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90年全国“两会”期间,费孝通同志和我领衔、30多名江苏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呼吁建立长三角经济区。在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我领衔江苏3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把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成为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具有同等意义的发展战略,由国务院从宏观上加强组织协调。 但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要很快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难度还比较大,制约因素比较多,而首先从企业之间特别是中小企业之间实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走专业化协作化之路,不失为一条渐进式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小企业合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对增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活力,提升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无论中外,中小企业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大活力的增长因素。在美国,有中小企业2000万家左右,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全美的39%,1/2的技术创新、2/3的新增就业来自中小企业;在日本,有中小企业650万家,占其企业数的99%,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0%以上。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量超过1000万家,其经济总量已占全国工业产值的60%、利税的40%、就业机会的75%、出口的60%。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地位特殊,作用巨大。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 (一)中小企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长三角地区较早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催生了大批中小企业,创造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

长三角地区建筑行业浅析及审查要点

长三角地区建筑行业浅析及审查要点 一、建筑业基本情况 1、建筑业定义 建筑行业是一个围绕建筑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包括建筑业本身及与之相关的装潢、装修等等。 本政策建筑业对应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标准中的“E建筑业”,主要包括房屋建筑业(E47)、土木工程建筑业(E48)、建筑安装业(E49)、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E50)。 2、建筑企业类型及行业特征 建筑业市场规模庞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规模分布呈现“金字塔”状,即极少量大型企业、少量中型企业和众多小型微型企业并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81141个,增长2.8%。 (1)中国建筑业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企业: 一是大型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其中一类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为代表的中央企业,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及自身侧重的专业建筑领域;另一类以省市的建工集团为代表,利用地方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是集体与新兴的建筑企业。这些企业多数完成了民营化改制,实现了经营者、管理和技术骨干的持股,企业机制更具活力,在完全

开放、竞争充分的环境中迅速发展。这些企业以中小型居多,从建筑施工起家,发展到建筑材料生产、钢结构生产和安装,到房地产开发及投资路桥、电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其他多元发展,有的已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上市公司。 三是跨国公司。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跨国经营的国际知名承包商在全球建筑业高端市场占据优势。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投融资与承建的联动,参与部分大型项目的竞争,抢占高端市场份额,但总体而言,跨国建筑公司在我国仍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 (2)中国建筑业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完全竞争性行业。中国建筑业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建筑企业数量众多,经营业务单一,加之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偏低。对于小型项目和普通住宅来讲,市场的供给能力超过了需求,竞争更为激烈。对于大中型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则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利润水平相对较高。 第二,专业化分工不足,竞争同质化明显。建筑企业同质竞争严重,经营领域过度集中于相同的综合承包目标市场。与此同时,专业化建筑企业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建筑业多层次专业化分工承包生产的需求不相适应。 第三,大型建筑企业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从总体上来看,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是具备技术、管理、装备优势和拥有特级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发达地区建筑强省的大中型建筑企业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课程名称:金属基复合材料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日期:2010/12/26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摘要: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优良的阻尼减震性能,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理想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镁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基体合金和常用的增强相。着重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力学以及阻尼性能,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基体镁合金;颗粒增强体;性能 1.前言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耐疲劳、热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主要有长纤维、短纤维、颗粒和晶须等,其中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微观组织均匀、材料性能各向同性且可以采用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进行二次加工等优点,已经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正在向工业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发展。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基体有铝、镁钛、铜和铁等,其中铝基复合材料发展最快;由于镁的密度更低(1.74 g/cm3),仅为铝的2/3,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而且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和电磁屏蔽等性能,镁基复合材料正成为继铝基之后的又一具有竞争力的轻金属基复合材料。镁基复合材料因其密度小,且比镁合金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受到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及电子等高技术领域的重视.自20世纪8O年代至现在,镁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与连续纤维增强、非连续(短纤维、晶须等)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力学性能呈各向同性、制备工艺简单、增强体价格低廉、易近终成型、易机械加工等特点,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商业生产的镁基复合材料。 2.制备方法 2.1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是把微细纯净的镁合金粉末和增颗粒均匀混合后在模具中冷压,然后在真空中将合体加热至合金两相区进行热压,最后加工成型得复合材料的方法。粉末冶金的特点:可控制增颗粒的体积分数,增强体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制备温度较低,一般不会发生过量的界面反应。该法工艺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不易制备形状复杂的零件。 2.2熔体浸渗法 包括压力浸渗、无压浸渗和负压浸渗。压力浸渗是先将增强颗粒做成预制件,加入液态镁合金后加压使熔融的镁合金浸渗到预制件中,制成复合材料采用高压浸渗,可克服增强颗粒与基体的不润湿情况,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弥补。无压浸渗是指熔的镁合金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不施加任何压力对增强颗粒预制件进行浸渗。该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但预制件的制备费用较高,因此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增强颗粒与基体的润湿性是无压浸渗技术的关键。负压浸渗是通过预制件造成真空的负压环境使熔融的镁合金渗入到预制件中。由负压浸渗制备的SiC/Mg颗粒在基体中分布均匀。

剖析长三角地区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结合国家、区域近年来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文本与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五大产业方向。 五大重点方向 一、集成电路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龙头,其产业销售规模占全国逾6成,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地区共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集成电路设计

业十大主干城市的行列,集聚了国内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80%的封装测试企业以及近50%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芯片产能占全国的63%,已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涌现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中微半导体等全国集成电路领军企业。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成立了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此外,三省一市科技部门还率先在全国开展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 二、生物医药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质量高,产值和技术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产业集聚化程度较高,建成了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并形成了以上海、杭州、泰州三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无锡“太湖药谷”为核心,苏州、连云港、湖州、金华等中医药、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以及上海临港、盐城、宁波、舟山等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为辅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区域品牌效

应,如江苏的扬子江药业、先声药业等。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达3046亿元,其中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9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江浙沪累计医药制造业已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5%,其占比27%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全国30%的利润总额,显示出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强大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产业协同上,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和长三角干细胞产业联盟已经成立。上海牵头,联合江浙两省共同发布了《江浙沪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跨省委托监管规定(试行)》,在药品监管政策及标准统一、检查员资格和检查结果互认、监管信息与资源共享方面跨出了第一步,对推进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融合、打造高质量的产业集群意义重大。 三、智能制造 在我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推动下,长三角地区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齐头并进,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成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核心区。

长三角地区国际航运业发展现状及出路的调研

如何走出寒冬——长三角地区国际航运业发展现状及出路的调研(节选) 作者:范子贝、唐慧颖、张迪刚、钟小伟日期:2013-11-14浏览:1 如何走出寒冬——长三角地区国际航运业发展现状及出路的调研 团队成员:范子贝、唐慧颖、张迪刚、钟小伟 指导老师:赵丽君 1.1调研背景及目的 自2008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国际航运业(以下简称国航)景气度始终未能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期间虽有反弹,盈利格局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各国航企业增收不增利,甚至个别公司的营业收入还出现了负增长。 当长三角国航业持续低迷数年,寒冬不过; 当长三角航运企业亏损突破80%,左右无策; 当长三角BDI数值远低于航运盈亏点,持续下落; 长三角国航正处于“不运等死、运了找死”的尴尬时刻。 国航的寒冰何时打破?前路如何抉择? 1.2调研地点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政府部门、港口、相关典型企业的实地调查分析,全面而系统的了解长三角国航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调研地从江浙沪三方各选了一个典型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宁波,上海,南通。 另外,除了具体的调研实点外,我们也进行了采访相关学者、参加海事展、港口走访等诸多非实点调研。 1.3调研方法 由于我们的调研主要是通过与航运业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采访,实地探访以及航运业数据与资料地采集、整理和分析。因此,我们主要采用的是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 1.4调研内容 国际航运业包括:海上运输、港口服务、航运辅助服务三大块。此次调研,重点就国航里面的最关键的海上运输做了重点调研,整个调研活动以主流航运为出发点开展,并同时就其他两部分做了关联性的大致了解,以此为海上运输寒冬的侧面反映和辅助性材料。 第2章长三角国航背景概述 2.1 优惠的政府政策 2008年9月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word版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三十多年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区域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但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以及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发展遇到了瓶颈。只有深刻剖析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出相应的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问题;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的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是指我国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一片平原区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2008年后,为了适应国家区域发

展的需要,再考虑到行政区划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广义的长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大到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全部,简称“江浙沪二省一市”或“大长三角区域”,其地域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公里。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后期2014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则更加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使之制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区域规划出现端倪,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经济的整体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等方面来分析,长三角区域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 30年来,在上海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大中小城市体系齐全,城乡比较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科教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十五”期间发布的《国家计委关于组织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公告》,通过100多个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商性能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核心产业。“十一五”期间又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趋势预计,新材料需求增长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按1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新材料产业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随着对外开放和与全球业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状态,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一批新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1.新一代钢铁结构材料 迄今为止,钢铁结构材料依然是国民经济各支柱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撑材料和应用范围最宽、使用量最大的材料,其生产和应用过程对全球资源、能源和人类生存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去年为例: 2007年生产钢材46719.3万吨,比去年增长16.2%。同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年生产冷轧薄宽钢带1740.27万吨,同比增长31.8%;冷轧薄板1563.83万吨,同比增长25.2%;镀层板(带)1754.58万吨,同比增长37.9%;涂层板(带)317.21万吨,同比增长36.1%;电工钢板(带)415.57万吨。同比增长23.5%。以上5个品种钢材合计生产5791.487吨,比上年增长31.28%,高于钢材生产总量增幅8.59个百分点。全年生产不锈钢720.6万吨,比上年增加190.6万吨,增长35.96%,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世界一流工艺装备的生产量达到7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全行业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体系,形成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的良好格局。全行业在高效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新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装备技术集成、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步。 2007年宝钢试制成功X120管线钢,实现电镀锌机组全面无铬化生产,年产150万吨生铁的COREX3000熔融还原工艺装置投产;鞍钢继续完善冷连轧自主集成成套工艺技术,开发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相关企业投入使用;武钢新一代取向硅钢、高效电机硅钢的研发和装备技术集成,高强度桥梁钢生产技术提高;太钢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不锈钢生产基地;攀钢转炉铁水提钒和半钢炼钢连续工业性试生产成品钒渣等均取得了工艺技术的新突破。 2007年在研发和扩大生产市场需求的短缺产品方面,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