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地产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房地产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房地产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房地产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王友明 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摘 要 房地产需求是指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房地产产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曲线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变动。从经济学原理可知,一般情况下价格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本文从市场需求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供给 需求 因素 由于住房价格既有一般商品特点却又有特殊性,虽然房地产价格也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由市场竞争形成的,但由于住房不能脱离土地而存在,而城市土地供给是有限的,特别是住房建设周期相对较长,这就导致了在短期内住房价格供给弹性较小,因此需求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非常大。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需求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全年农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40元和13786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分别比2006年增长9.5%和12.2%;2008年全年农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61元和15781元,分别实际上涨8.0%和8.4%。一方面收入的增长使更多的消费者对住房产生了需求,同时另一方面也使消费者对住房的要求和质量上有所提升。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根据马斯洛的 需求层次理论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对住房的要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居者有其屋 已不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对住房的质量、大小、结构、环境、交通条件、舒适程度、

建筑风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图1 1997-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图1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收入的提高对房地产需求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住宅的需求上,基本上是正相关关系,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产业发展进而扩大对生产性房地产的需求。我国的人均GDP 已超过1000美元,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明显,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房地产需求量会不断增大。

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对需求的影响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城镇居民的增加,因此对城镇的住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根据帅友良的计算,2003年至2020年期间,城镇新增人口对住宅提出了5O .3亿平方米的需求,其中农转非人口提出的需求是24.0亿平方米。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的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也将有效带动房地产需求。因为城市更新,城市需要进行大量的房屋拆迁工作,一部分居民 被迫 去买房或租房。如果考虑到农民进城打工,并在城市安家落户的情况,我国实际的城市化率还应更高一些。

从表2中可以看出,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阶段,1987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7.92%,1995年占了29.04%,到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45.70%,几乎快要近一半,我国城市化率以每年0.93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速度每年都在稳步上升,城市化率的提高必然会引发大规模的居住需求。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将会持续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所以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也会持续扩大。表2 1995-2008年全国人口统计数 单位:万人

年份总人数城镇人口

人口数比重%乡村人口

人口数比重%19951211213517429.048594770.9619961223893730430.488508569.5219971236263944931.918417768.0919981247614160833.358315366.6519991257864374834.788203865.2220001267434590636.228083763.7820011276274806437.667956362.3420021284535021239.097824160.9120031292275237640.537685159.4720041299885428341.767570558.2420051307565621242.997454457.0120061314485770643.907374256.1020071321295937944.947275055.062008

132802

60667

45.70

72135

54.3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三、房地产的投机需求

消费者的预期就是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前景和房地产价格的估计、

预测。房地产的需求者对未来的预期将直接影响对房地产的需求,同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房地产不同于一般商品,当价格上升时,人们预期今后价格还要上升,投资性房地产就会增加,房地产持有人惜售,供给量反而减少,这样就进一步刺激了房价的上涨。在价格下跌时,人们预期价格还要下跌,市场上投资性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减少,更多的投资型购买者就会持币观望,持有人纷纷抛售房产,造成恐慌性价格下跌,这时

无人肯接手买入而需求量减少,这样就加剧了价格的下跌。一般来说,消费者个体对房地产未来的预期各不相同,而且可能因为从众心理而趋向一致,造成未来需求的提前透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股市经历了大幅波动,再加上我国债券基金等投资渠道的缺失及房地产投资收益率的居高不下造成我国目前大量的房地产投机行为。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国内居民对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缺乏信心,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深感担忧;而储蓄利率低、通货膨胀压力大、物价上涨过快等因素,使得很多居民将可居可租可售的房地产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资产保值增值手段。不可否认,适量的房地产投机行为有利与整个行业的发展,实际上投机对房地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过度的房地产投机行为对房地产行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投机行为造成了公众对房价上升的预期,促使房地产需求的虚高,从而会导致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肖建月.需求主导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 行业研究 ,2005(8),32-35.

[2]姚先国,黄炜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J]. 中国土地 ,2001(9),33-35.

[3]高波,毛丰付.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检验:1999-2002[J]. 产业经济研究(双月刊) ,2003(3),19-24.

[4]郑翔.我国存量市场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 中国建设报 ,2006(7).

[5]费海江,蔡道城.从成本角度分析房地产价格走势[J]. 现代乡镇 ,2008(11),33-35.

134

产业经济

上海房地产总体市场分析现状

静安动力国际企划提案

壹、上海市总体市场现状分析 一、上海房地产市场最新经济政策 1.蓝印户口、住房信贷政策取消从2002年4月1日开始上海市出台的蓝印户口政策正式停止实施。从2002年5月1日起,建行上海分行宣布,将执行新的住房信贷政策。 2.上海调整购房契税规范,取消 政府补贴 2002年9月1日起,本市个人购买普通商品房按成交价格的1.5%征收契税,购买花园住宅按成交价格的3%征收契税。 3.上海高层建筑限“身高”,严 控高度和容积率 上海市政府强调要严格控制高度和容积率,特别是超高层。做好日照环境可行性分析和环境容量、城市景观评价,并适当提高规范。 4.投资50亿元,上海浦东将兴

建首条百公里铁路 上海将与铁道部共同投资50亿元,在浦东建造全程为113公里的铁路预计在2005年与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同步建成,年运输量可达100万规范集装箱。 5.上海——中环线规划工程 为了缓解上海中心城区的道路拥堵,在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将建设一条中环线,其中,中环线北段汶水路高架(共和新路—大柏树)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实施建设。整个中环线(浦西段)可望2005年完成。 6.“三环+三纵三横+十三射”上海中心城区的主体路网络将形成“三环+三纵三横+十三射”的格局,其要点是,内环线以内地区,实现高架道路交通快速疏解,逐步实现中心城“三纵三横”主干道机动车专用道,将非机动车道改建为公交专用道,在内环线之间,加快中环线路网的建设,建成内环线之间十三条放射状道路,与逐步

建设的市域高速公路相衔接。整个技术方案计划在2005年完成。 7.预售商品住房交易执行新规 定 从2002年7月1日起,本市预售商品住房交易将执行新的规定。其中包括预售商品房交付使用时,对共用部位分摊的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的实测结果与合同面积的差异处理办法。 8.市房地产颁布《关于推行上海 市商品房预订协议示范文本的通知》 2002年10月23日,市房地局颁布: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进行商品房预订的,均应采用预订协议示范文本,,房地产开发企业自制协议文本的,应报工商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 9.上海市配套商品房建设启动2002年,上海市“100万平方M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首批工程有5块基地共72万平方M。此工程建设拟每年新开工100万平方M,以多层住宅两室一厅建筑面积70平方M

房地产影响因素分析 (2)

东岳论丛 { ..加 ,. 论当前影响房价地因素及变动趋势 李立李永辉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关键词】房价构成;房地产市场;房价变化趋势 [摘要】房地产价格是由多种要素决定地,除土地费用、建安费用等项费用外,房地产价格与国家地经济 政策,居民地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地景气度等因素地变化也有重要地关联性.随着住房买方市场地逐步形 成,房价地走势在未来几年中将呈现若干与从前不同地特.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房价作为房地产商利润地直接来源和商品房购买者 地直接付出,牵动着房地产市场上买卖双方地神经,尤其 是在我国住房制度实施商品化改革之后,它更加成为~个 社会广泛关注地问题.本文由房价基本构成要素地剖析 人手,拟对其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层面上地影响因素,以 及未来一个时期地变动方向谈一点自己地看法. 一、房价地基本构成要素 房地产价格是由多种要素决定地.就其一般属性来 说,它通常包括六个重要构成要素. (一)土地费用 土地费用地高低对房价有直接影响.据北京、上海、 武汉、南京、长春、大连等城市测算,土地费用约占总房价 地%.其中,普通住宅价格中土地费用地比重一般要 高于公寓、商用住宅等.由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地土地 出让制度不够透明(%以上地属协议出让),土地资源分 配中人为性因素较大,导致商品房价格长期处于一种与市 场规则背离地不规则状态之中.目前,我国土地出让制度 改革已开始着手.在北京、青岛等市,土地已通过透明地 市场招标形式成功出让,这一举措对规范房地产价格起到 了积极地保障作用. (二)建安费 建安费(又称建安工程费)是建筑过程中地房屋建设 费用,大部分与房屋质量直接挂钩,约占房屋总价地 %.建安费通常是刚性地,不可能有太多地节省,否则 房屋质量便会打折扣.但随着新型建材行业地发展,各种 新材料地应用使房屋建设费用地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伴随房屋质量地提高,建安费在房屋总价格中所占地比重 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大量高品质建筑材料地使用会对房 价地构成产生重要地影响.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1、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类型: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3.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4.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5.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4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1.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管商品。 2.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给单一弹性。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 3.ES<1表明供给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和。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缺乏弹性。 4.ES=0表明供给量是一个常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供给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为完全无弹性。 5.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给量无穷大,供给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无穷大弹性。 影响因素:1.生产的难易程度。容易生产且生产周期短的商品供给弹性大,反之,不易生产且生产周期长的商品供给弹性小。2.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小,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小。3.生产采用的技术类型。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给较难,商品的供给商品较小,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给相对容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4.商品保管难易程度。容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给容易,其供给弹性较大,不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给困难,其供给弹性较小。 3、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如何?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二者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4.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如图: 横坐标为商品数量Q,纵坐标为商品价格P,AB为需求 曲线,如消费者购买Q1商品,则商品价格为P1,实际 支付总价格为OP1CQ1。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为Q2,则商品支付价格为P2,实际支付总价格为OP2DQ2。同样 购买Q2商品,按第二种购买比第一种多支付价格 P1P2DE。同理可证,如果对OQ1商品从少到多,一个一 个购买,则会比一次购买多支付价格为三角形面积AP1C。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5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 的组合。其特征: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坐标图上,任一点都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 2.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 4.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低,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高。 6.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涵义?为什么它是递减的?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 费时,而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用MRS 表示。如下式: 它表示为得到一单位X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因为随着商品X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同时,随着商品Y逐渐减少,Y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所以,随着X的增加,每单位X可以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7.城市由于水资源不足,自来水紧张,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回答这种措施: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应?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可用提高自来水的使用价格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一方面,用户会减少(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沙丘生产或供给。这样,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也许可能得到缓解或消除。(1)采取这一措施,会使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在图中,横轴代表自来水的数量,纵轴代表自来水的价格。直线D代表自来水的需求曲线。当自来水价格从P1提高到P2时,用户对自来水的需求量从Q1下降到Q2。于是,消费者剩余从三角形CP1B减少为三角形CP2A (2)对生产者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们更需要的用途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适更有效的使用,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体,现在要改变用电来冷却.的使用,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体,现在要改变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如果自来水价格提高过度,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这是不利的一面。(3)如果城市居民收入不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无异是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补救的办法,也许是给居民增加货币式资或予以价格补贴。 8.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分析

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波动情况及分析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分析 1 .一般因素 一般因素是指影响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有房地产价格的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因素。这些因素通常会对较广泛地区范围内的各宗房地产的价格产生全局性的影响。主要包括: (1)经济因素。首先,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指数等经济因素都会对地价的形成产生影响。在国民经济增长快、国民生产总值大、居民收入水平高、资金充裕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投资、消费的部分加大,用于生产性、投资性或消费性等方面的房地产支出增加,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繁荣,带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再有,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及利率也影响着房价。当居民实际收入(即扣除通货膨胀率后的收入)增加后,对其居住与活动的空间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利率水平的高低影响到社会上投资收益水平的高低。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状况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房地产需求的主体是人,人口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表现为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素质三个方面。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一般房地产的供给相对缺乏,供不应求,该 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水平趋高。再有,社会治安因素、城市化水平也影响着城市房地产的价格。 (3)行政因素。行政因素通过对社会、经济等行为施加一定的规范来影响房地产价格,这些规范主要指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制度、政策、法规、行政措施等因素。3.2 区域因素 区域因素指某一特定的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行政、技术等因素相结合所产生的区域特性,对该区域内的各块土地的价格水平会产生影响。区域因素是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影响因素。 (1)商业服务繁华程度。商服繁华程度与一个城市的城市性质、规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直接相关,并影响所在城市或地区的物质流、信息流和人流数量,从而影响到所在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商服繁华程度越高,该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水平也会较高。 (2)交通条件。交通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一个区域人流、物流的通达性及其交通运输成本,明显影响人们的出行方便度,因而影响房地产的价格。 (3)城市设施状况。城市设施分为基础设施、生活设施、文体娱乐设施。以上三类设施可以用对应的设施完善度等指标来衡量,这些指标一般都对房地产价格成正相关影响。 (4)环境状况。环境状况是指对房地产价格有影响的房地产周围的物理性状因素。主要有噪声、空气质量、水质量、景观、卫生状况。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条件成为人们选购房地产的重要因素,因而对房地产价格有明显影响。3.3 个别因素 个别因素是指具体影响某宗房地产价格的因素。这类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最小,但对具体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却是最直接、最具体。 (1)土地因素。土地是影响地价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区位有自然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区位之别,土地的自然地理区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其社会经济区位却会随着交通建设和市政设施的变化而变化。同等位置的两块土地,由于面积大小不等,价格会有高低差别。一般来说,凡土地面积过于狭小而不利于经济使用的土地,其地价必低。但在相邻土地合并的情况下可能有例外。土地面积大小的合适度因不同用途、不同地区、不同消费习惯而有所不同。土地形状是否规则,对地价也有一定影响。一般认为矩形地容易利用,因此,矩形地的价格较高,而其他形状的土地价格会偏低。 地质条件决定着土地的承载力,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造价和建筑结构设计。一般来说,土地平坦,地价较高;反之,土地高低不平,地价较低;地势高的房地产价格要高于地势低的房地产价格。容积率因素是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容积率越大,地价越高;反之,容积率越小,地价越低。容积率与地价的关系一般不呈线性关系。

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一: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因素: 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格不可能长时间偏离于价值,动态来看,价格的走势和价值的走势是平行的,静态来看,价格是偏离价值的,是由供给关系来决定的。所以需求是影响房地产价格走向的基本力量。 1、利率和房地产消费信贷 通过政府在利率和信贷政策上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政府意在抑制房价飞涨,但不希望房价大幅下跌,而要保持房价微涨,因此加息和调整的幅度不大,其造成的购房支出成本增加有限,因而对市场总体影响不大。 2、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由于不同物品的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发生将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对于可贸易品及国内产能充足的商品,主要是工业消费品,由于较大的供应弹性,价格将不会出现大的升幅。那么通胀压力将主要通过不可贸易品及资本品来释放。股市由于其存在的结构性难题尚未解决,不可能出现很大的升幅,那么唯一可预期的,就是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了。各个国家的有关研究也表明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是呈正相关的关系。 3、消费心理 中国人宁愿抛弃低廉的租金不去租房,而去买房,看似出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实则是由于中国的相对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人们对未来产生的不安全感。这一消费心理原来的表象就是居高不下的银行个人存款;这一心理在低利率时代又表现为对保值增值的资本性商品的偏爱,房地产也就成为人们消费的一个热点。而对通货膨胀的恐惧也加深了这一消费心理。 4、城镇居民储蓄存款 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的数量增长,那么购买住房的资金就会增加,从而会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反之,需求量会减少。2011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额度已有35万亿人民币,这是一个刺激点,有利于需求的增加。 二:具体数据分析 第一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1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我国房地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国内的投资速度放缓,但是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供给结构不合理,导致房价虚高,空置率居高不下。虽然我国房地产投资额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房地产销售额也以每年超出27%的速度增长,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却是:中国房价总体已高得离谱。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房地产蓝皮书》来看,中国的房地产的增幅一直保持在20%以上,同时房地产价格一直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2 房地产市场中博弈行为分析 2.1 房地产市场的内涵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很复杂的市场,是整个房地产产权交易的集合。房地产的交易过程就是房地产博弈过程,同时房地产的价格也是市场上主体之间博弈行为的结果。随着产权的受让方以一定的价格获取房地产产权,产权让渡方让渡房地产产权以获得相应的资金回报,交易的价格由此形成。 2.2 房地产市场的博弈主体 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主体有很多,一般包括房地产开发商、银行、房地产的消费者、房地产相关专业人员、政府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但是从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角度来看,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博弈主体还是开发商、政府和消费者。他们之间既有相互之间的博弈,也有同类主体之间的博弈,最终决定了房地产的价格。 3 博弈模型与博弈分析 3.1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来看一下土地价格为什么会如此高? 通过图形可以看出,土地的稀缺性,房屋开发量不足决定了房地产商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由demand1曲线向右移动变成demand2曲线),如今房地产商不惜投入大笔的资金进行土地的储备,大势“攻城掠地”的行为已经证明了他们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与此同时,政府也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拿到市场上进行拍卖和抛售,说明了土地的供给在不断减少,而政府对于农村郊区土地的开发和强制征用也证实了可用作开发的土地在减少,这样土地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左移(supply1曲线向左移动变成supply2曲线)。经过曲线的移动后,两条曲线的均衡点也由E1变成了E2,很容易得到土地的价格升高了。 模型分析:首先对于某一块土地,假设当地政府和开发商是信息完全的,双方都知道对于这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收益为多少,双方博弈的焦点就在于如何分配这个收益E。作为政府,这块土地的成本就是基本的行政费用,而作为房地产商,他的整个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地价、建安费、销售费用等等。假设土地市场的逆需求函数为p=a-b×Q(p),土地的固定成本为C,那么政府的收益函数为

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有

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有: (1)城市产业结构影响市场。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化,各类房地产的市场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某城市的第二产业发展很快,这时厂房的需求量就会增大。当该城市产业结构比重向第三产业倾斜时,办公用房和商业用房的需求量也会增大,而这时厂房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对于这类房产的投资,一方面要有预见性,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时机。 (2)政策变化影响市场需求。 房地产政策的变化,常常会给房地产经营带来商机。例如1998年,国家公布取消福利分房,实施货币分房的政策后,商品住宅市场需求量猛升,同时也刺激了市场价格的上涨。 (3)城市经济发展与旧城改造带来的需求变化。 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给房地产投资带来商机,房地产经纪人可利用对这些变化的预见,为房地产投资者提供旧房投资参考性建议,低价买旧房,以待获取高价拆迁赔偿。这方面的投资虽有商机,但也有风险,应当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投资的旧房最好是商品房,这样较容易获得正常的赔偿;二是如果投资旧房不是商品房,就要看当地政府的政策规定对旧房拆迁是否有利,如果赔偿过低会导致投资失败。 (4)经济发展进度与周期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房地产经纪人在帮助投资者进行房地产买卖投资时,应当关注当地经济发展的进度与周期变化。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周期处于低谷是购进的好时机,当经济发展进入高潮时是卖出的好时机。经济发展快速增长,会刺激房价不断攀升,如果提前入市买进,房价高涨时卖出,投资就成功;但如果在房价处于高峰时期购人房地产,投资被套牢的可能性就很大。 (5)城市土地供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 房地产买卖投资入市的时机与城市土地供应量的大小也有一定的关系。当土地供应量过大时,一手楼的市场供应量也相应过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供购买的一手楼新产品也多,选择余地大,二手楼的短期投资买卖也就相应难做。但有时一手楼市场也可能会因市场供过于求,而出现滞销,有的开发商会因银行逼债而急需资金回笼,降价抛售,投资者也可乘低吸呐。

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因素

(二)决定房地产需求量的因素 某种房地产的需求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除了随机因素,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有:①该种房地产的价格水平;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③消费者的偏好;④相关物品的价格水平;⑤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它们对房地产需求量的影响分别如下: (1)该种房地产的价格水平。一般地说,某种房地产的价格如果上升了,对其需求就会减少;如果下降了,对其需求就会增加。其他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一般也如此。由于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的这种关系很普遍,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的例外是炫耀性物品和吉芬物品。炫耀性物品是用以显示人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物品。因为这种物品只有在高价位时才能够起到炫耀作用,所以其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吉芬物品是指某种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成同方向变化。19世纪英国人吉芬发现,在1845年爱尔兰大灾荒时,马铃薯价格上升,但人们对马铃薯的需求却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特殊物 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为吉芬物品。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因为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支持的需要,所以需求量的大小还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正常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就会增加对该种商品的需求;相反,就会减少对该种商品的需求。但对于低档商品来说,其需求量可能随着收入增长而下降,即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反倒会减少对该种商品的需求。 (3)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产生于其需要或欲望,而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需要或欲望又有强弱缓急之分,从而形成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相似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当消费者对某种房地产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种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增加;相反,则需求就会减少。例如,如果城市居民出现了向郊区迁移的趋势,则对市区住宅的需求将会减少,而对郊区住宅的需求将会增加。但是,人们的消费偏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 (4)相关物品的价格水平。当一种房地产自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的物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种房地产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与某种房地产相关的物品,是指该种房地产的替代品和互补品。某种房地产的替代品,是指能够满足类似需要、可替代它的其他房地产,如经济适用住房与普通商品住宅之间、宾馆与写字楼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在替代品之间,一种房地产的价格不变,另一种房地产的价格如果下降,则消费者就会把需求转移到另一种房地产上,从而使另一种房地产的需求增加,该种房地产的需求减少。 某种房地产的互补品,是指与它相互配合的其他房地产或物品,如住宅和与其配套的商业、娱乐房地产,大城市郊区的住宅和高速公路收费。在互补品之间,对一种物品的消费如果多了,对另一种物品的消费也会多起来。因此,一种房地产的互补品的价格低时,对该种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增加。例如,大城市郊区的住宅,当降低或取消连接它与市区的高速公路 收费时,对其需求就会增加。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消费者的行为不仅受到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其预期的影响。例如,消费者的现时房地产需求不仅取决于其目前的收入水平和当前的房地产价

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变化的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变化的分析 工商1305 郝振亨学号:2013015145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兴衰。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房地产业的需求量经常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本文围绕房地产这一主题,简要地分析了影响房地产业需求的因素。 商品的价格会影响需求。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往往会减少。房价的上升可能会造成需求量的减少。房价在一般情况下变动较大,会引起需求量的巨大变动。近年来,房价上涨较快,导致房地产市场因为价格过高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使供给大于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买方市场”的局面,商品供不应求,卖家需要通过降价等途径来增加销量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会影响需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当居民收入增加时,房地产业的需求量会迅速增加;当国家经济衰退,居民收入水平下降时,需求量也会相应地减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由生存资料消费逐渐转向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因此房地产业的需求量呈迅速增长态势,房地产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大量的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不仅要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最终会给房地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小区大批营造、商业住房成片崛起、城市集群功能设施大规模兴建,这些无疑给房地产开发带来千载难逢之契机,会大大地增加城市住房的需求量。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中期迅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将会带来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工业用房、仓库等巨大需求,加上城市化引起的住宅需求,最终带来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我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我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几年,我市的房地产业在稳定中持续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居住品味和居住环境不断提升,房地产业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受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波及,国内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严峻考验。去年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党中央“保增长、促稳定、扩内需、调结构”的工作精神,积极开展调研,深入思考对策,及时制定并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22条意见。 我市目前有房地产开发企业70家,合计开发项目85个,开发面积332万平方米,08年计划新开工面积约万平方米。我处通过走访房地产企业以及数据比对,来分析发展趋势。下面就对2008年房地产状况、2009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状况、以及二手房交易情况进行比对分析。 一、2008年我市房地产市场状况 2008年是房地产市场销售行情跌宕起伏的一年,2007年的上涨行情延续至上半年,当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抑制楼市价格泡沫过度膨胀,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楼市行情萎靡不振,随后救市政策陆续出台,刺激恢复市场需求,确保市场运行的健康稳定,从而拉动经济发展。2008年我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总体情况,就经历了这样一个由热转冷的过程。据统计,2008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与去年同比减少%,新开工面积平方米,施工面积平方米,竣工面积平方米,预销售面积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 网上备案数据显示,我市商品房备案2602套,备案面积万平方米,备案金额万元。其中住宅1876套;备案面积万平方米。见下表: 1-12月商品房备案套数走势图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十月份十一月份十二月份1-12月住宅备案套数走势图

房地产销售地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房地产销售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而房地产市场几经发展高峰后,也迎来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在新形势下,房地产销售的项目由过去的“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风光时代转入了一个消费更加理性,销售更需技巧的阶段。房地产企业需要在及时、准确、广泛地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影响项目销售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和组织实施各项销售计划、策略,并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最终实现企业的销售目标。以下是对有关因素的简要分析。 一、影响房地产销售的宏观因素 影响房地产销售的宏观因素主要来自于项目营销直接环境的巨大社会力量,如自然、人口、经济、科技、政治法律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其中自然环境、区域经济与政治法律的作用力表现更为直接与明显。 1.自然环境因素 在房地产销售过程中,自然环境对房地产销售的影响非常重要,它可以给商品销售带来机会,也可以对商品销售造成威胁。这里,自然环境主要指房地产商品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能够影响该商品销售过程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包括楼盘所在地段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和各种配套设施条件等。自然条件是指房地产周围的空气和水源质量、清洁度、噪音污染程度及自然景观等;配套设施

条件是人们对土地投资的物化体现,包括交通运输、给排水、供电和邮电通讯设施,服务于居民的日常生活。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讲求生活质量,对居住环境的关注也日益增强。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消费者在置业消费过程中环境因素已成为消费者购房时的首要考虑条件,排在前几位的因素主要是:环境68%、总价格62.1%、户型41.7%、物业管理37.9%。。显然,消费者对环境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对其他因素的关注。 2.区域经济因素 区域经济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繁荣程度、房地产市场的完善度和活跃度、供求关系、金融市场、货币价值、物价、工资及就业率、科学技术等因素。市场不仅是由消费者构成的,还需要具有相当的购买力才能开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人民实际收不断增加,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使各阶层人员收差距拉大,导致不同收阶层的不同购买力与不同购房倾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居民家庭收入的高低,左右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态势,还制约着整个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价格水平,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及楼盘的销售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例如,我国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升幅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这是因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经济因素刺激了人们置房消费的欲望,从而带动了楼盘热销。

(完整版)房地产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房地产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中国房地产投资总额、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等一系列相关指标增幅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然而,透过市场观望气氛浓重的表象,伴随着住房市场化货币化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均收入的提高、对外开放的扩大等宏观大环境良好的发展态势,需求旺盛、潜力巨大仍然是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基本特征。 一、房地产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1.人口因素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人口增速也很快。截至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数超过13亿,自然增长率超过5‰。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房地产作为生产、生活必需品,必然需要大量的市场供给。这种由人口因素引起的刚性需求是带动房地产需求旺盛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果小康生活的居住标准按25平方米/人计算,那么我国现有居民达到小康生活标准的实际住房需求量超过300亿平方米,再加上这13亿人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需要的经营、生产和公共设施用房,这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婴儿潮在本世纪初已经逐渐开始步入工作、组建家庭、生儿育女,这无疑将释放大量的房地产市场需求。与此同时本

世纪初的新生儿出生总量仍然处于高位。因此可以判断在未来的三十年内,我国因人口因素而产生的房地产需求仍然强劲。 同时,随着近年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我国的家庭结构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家庭规模缩小、家庭数量增多的趋势。年轻人结婚后大都不愿意与父母同住,这使我国传统的多人口、大家庭的家庭结构得以改变;计划生育政策的沿用,使得三口之家、老人独居的家庭结构越来越普遍。因此,我国居住用房地产需求量在呈现扩大趋势的同时,套型结构趋于小型化。 2.城市化因素 目前,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时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4.9%,年均增幅约为1%。按“十一五”规划要求,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47%,预计2020年会达到60%。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必然带来新增城市人口首次置业需求。按照我国13亿的人口总量和年均1%的城市化率增速计算,保守估计每年将有超过1300万人成为城市新增人口,这部分人同样对房地产有着刚性需求。因此,城市化因素成为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的又一重要因素。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不仅使房地产的需求总量增加,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需求结构。例如,农民工青睐那些户型小、价格低的民工公寓;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更多选择单身公寓或经济适用房;白领阶层则更关注居住舒适、交通方便的中高档社区。 3.收入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国

深圳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分析现状

谨呈:深圳市######有限公司 #####市场调研报告 世联地产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2002年4月28日

深圳市总体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深圳市总体社会及经济发展状况 深圳2002年经济发展背景 GDP指标 2001年深圳市的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当年实现全市GDP总值1908亿元,同比增长了13.2%,高出预期目标的1.2个百分点。 2001年深圳市人均GDP达到4.5万元人民币。 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前年增长8.7%,其中基础建设投资增长 2.3%,房地产

投资增长16%,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明显高于基础建设投资增长。 消费指数 居民消费需求也明显转旺,200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亿元,比2000年增长13.2%。 消费指数自2000年第一次超过GDP增长速度后与之持平。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商品房、旅游、小汽车成为消费的热点,2001年汽车销售量增长3成,百户居民家庭小汽车拥有量比上年度翻了一翻。 外资利用程度 2001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圆,增长21.4%,世界对中国这个市场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加上WTO顺利加入,深圳作为中国大陆开放的前沿阵地,比邻香港这个金融经济中心的独特位置,对外资的吸引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存贷款 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93亿元,增长29.1%,在降息等因素的刺激下,逐渐富起来

的深圳人的消费也会不断的增长,消费指数也说明了这一点。 各项贷款余额2861亿元,增长24.8%,其中包含了企业、项目和个人贷款的增长,贷款的方式正在改变人们的生存观念。 产品销售与企业盈利 房地产业产品销售与企业盈利在各行业中持续位居高位,且在不断提高。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房地产几个影响因素分析 郑莹 (建筑工程学院,10工管本、20100550124)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房地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住房问题一直是老百姓重点关注的问题。房地产市场目前虽然仍旧处于发展的上升期,经济的增长迅速强烈的刺激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本文主要阐述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因素。 我国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房价飞涨,房地产业发展,大到影响市场交易能否顺利进行,国土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小到影响城市居民能否安居乐业。房地产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渡时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分析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原因,有助于对防止价格上涨的控制进行研究,使房地产价格健康长效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原因 一、房地产开发成本与费用价格影响 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过程都会对房地产的价格形成影响,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有土地交易价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物价水平,水费等因素,也有城市地理位置、城市设施、环境状况等区位因素。每一种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房地产业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大小是各不一样的。 房地产开发流程示 图1 (一)土地 作为生产四要素之一的土地这种稀缺资源,土地交易价格在房地产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土地交易价格是指房地产开发商或建设单位在进行商品房开发之前,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实际支付的价格,土地使用权的获取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合作四种方式。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居民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旅游

和娱乐用地及用于建造办公、教育、医疗科研、服务用房等其他综合用地四部分。由于房地产具有不可移动性,这一特性导致了房地产价格因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在农村和城市土地的使用价格就完全不一样,即使是建筑质量在同一档次的房地产,其价格也会因为房地产所处区位地段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二)前期开发工程费 前期开发工程费,前期开发工程费主要包括征用土地的拆迁安置费、勘察设计费、项目论证费,在中国还有“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费等。“三通一平”指临时施工道路、施工用电、施工用水的配置和平整施工场地。招投标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建造小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排水、照明、通讯、绿化、环境卫生等的建设费用。);公共配套设施准设费(建造小区内的非营业性的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这些费用一旦上涨房价就会跟着上涨。 (三)建筑安装工程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房地产建筑的造价,是房地产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主体工程费、附属工程费、配套工程费和室外工程费构成。这些费用占项目总费用的大部分,但是这部分费用早在开发前期就已经决定的,属于投资大但影响的工程费。而且不同工程这部分的费用相差不会太大,主要有相关材料供应市场和人才市场决定。 (四)项目开发管理费 项目开发管理费,开发管理费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职工工资支出、广告费和办公费构成。这部分费用影响和不会很大。 (五)利润和税金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和税金,由市场定价的商品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率是不固定的,它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我国对于由政府定价的安居房、解困房等,利润率则限定在5%以内。税金包含房地产交易的契税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所得税等。 二、风险因素 除了上述成本与费用构成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所在: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治安状况、人口密度、家庭结构、消费心理等。例如,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对住房需求多,价格也就较高;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增加了家庭单位数量,从而引起住房需求的增加,也会抬高住房的价格。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也影响着房地产的设计和开发建设,当人们消费心理倾向于经济实用型的时候,房地产的设计和开发都会以降低成本和售价为目标。当人们消费心理趋于舒适方便时,房地产开发则注重功能的完善和居住环境的美化。虽然这可能会增加开发成本,但同时也提高了售价。在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二者共同决定市场价格,而这只要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市场的房价就会变化以达到新的平衡。 (二)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指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的政策法规,包括宏观房地产价格政策、税收政

简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简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答: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包括: 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向变动)消费者偏好。(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大) 相关商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消费者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2.简述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影响商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正向变动)生产成本。(供给量与其成反向变动关系) 生产的技术水平。(供给量与其成正向变动关系) 相关商品的价格。(反向关系)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生产者对未来看好,认为预期商品价格上升,增加供 给量,反之则亦然) 4.简述厂商应如何利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选择价格策略? 答:厂商总收益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如下关系: 如果厂商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充分,厂商往往采取降价的策略,这会使市场需 求量有较大增加,即使单位利润减少,但总收益和总利润却会增加。如果厂商 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缺乏,厂商在有可能的时候往往采取提高价格的策略,这 会使厂商总收益和总利润增加。 5.简述边际收益递减律及其原因。 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不变时,连续增加一种可变 投入的数量,该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终将递减。其原因在于产出是在可变投入 与固定投入相结合共同作用于生产过程结果,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可变 投入与固定投入 6.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典型厂商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只能获得零经济利润?答: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典型厂商如果获得超额利润,则表明该行业的利润率高 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没有进出障碍,此时,行业外厂商将进

影响房地产行业利润因素分析

影响房地产行业利润的因素分析 一、引言 房地产业是进行房地产类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主要包括:土地开发、房屋的建设、转让、租赁、维修、管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市场。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1998年房地产业开始真正发展起来。从2002年开始,我国房价节节攀升,房地产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直备受关注。直到2007年底开始出现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的现象,紧接着就迎来了2008年的房市低迷。低迷到有些地区的金融受到冲击,在国家进行一系列政策调整后,2009年房市出现大反弹,房价一直飙升至2010年底。2011年以来,为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国家近几年来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房价涨幅得到控制,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下降趋势。 房地产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是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是增强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房地产业能够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也能带动房地产业的增长。房地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它的兴旺繁荣能够有力地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是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改善居住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物资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需求。房地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也在不断加大,它既是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因此,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利润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它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影响决策之一。企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这就需要企业必须探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提高利润的有效途径。因而对房地产行业利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十分重要。‘ 二、文献综述 Dhaoui Abderrazak,Ouidad Yousfi(2010)研究了目前的研发战略的决定因素和分析对财务绩效与盈余管理的权力下放的R&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研发权力下放,以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而管理人员的优势,可以得到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