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维护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问题的思考

关于维护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问题的思考

关于维护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问题的思考
关于维护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问题的思考

关于维护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问题的思考2009-01-22

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海外利益凸显

全球化给当今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和行为的动力,它具体可分为国家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和文化利益等几个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家利益亦突破传统的地理界限,呈现出扩展的态势,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一国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多地向本国领土以外延伸;二是一国国家利益的实现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国际环境等外部因素。延伸至一国领土之外的国家利益,即是该国的“海外利益”,它是一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日等发达国家将一国“海外利益”的范围界定包括:海外公民侨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国家在境外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利益;驻外机构和公司企业的安全;对外交通运输线及运输工具安全,等等。一国境外工作人员﹑侨民以及相关机构等是该国海外利益的主要载体。海外利益同样也可区分为海外政治利益、海外经济利益、海外安全利益和海外文化利益等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海外利益在国家利益中所占的份量增加,重要性在增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越来越关注本国海外利益的维护和拓展的问题。

二、海外经济利益现已成为中国海外利益的主要内容

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谋求国际社会的承认﹑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成为考虑国家利益的着眼点,国家利益体系中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占有突出地位,经济利益明显地从属于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明显地从属于对政治和军事利益的追求。国家利益的体现有较明显的地理界限,主要局限在本国疆域范围内实现并加以保护。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的国家利益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首先,中国认识到国家利益的维护最终取决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发展经济以提高综合国力成为中国政府最为关注的中心工作,经济利益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奠定了中国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坚实的台阶。其次,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相互关系的深化,中国国家利益体现的地理界限已被突破,日益呈现出区域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呈现出国内利益国际化和国际利益国内化的趋势。中国追求海外利益沿着全球化的路径蔓延,中国国家利益与世界整体利益日渐交融。中国拓展海外利益既能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又能使相关国家与中国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双边和多边友好合作关系更具有可持续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和谐世界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体系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和对外投资的加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凸显并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内涵,现已占据中国海外利益的主导地位。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在形式和内容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传统的以对外贸易为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内容与规模较之3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对外经济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大为增加。我国学者阎学通教授根据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中“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两个方向,将中国的国际经济利益划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经济利益,前者包括商品出口、劳务出口、技术出口和海外投资等,后者包括进口商品、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开发旅游、聘请专家等,还包括在经济体制上与国际接轨①。

中国对自身海外利益的关注在不断的加强。2004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要增强外交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进取性,维护和扩展我国国家利益;要加强经济外交,推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

略,深入开展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要增强对海外利益的保护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满腔热情为在国外的我国公民和机构服务②。

三、维护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的一般原则和对策

中国海外利益凸显的时代大背景,是我们开展中国海外利益维护和拓展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中国海外利益的凸显,一方面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致力发展经济和更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的客观要求。保护和拓展中国的海外利益,既是中国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必要途径,又是提高相关国家对中国依赖程度特别是经济依赖程度的必要途径。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由单一层面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因此,研究中国的海外利益的保护和拓展需要全面、客观和综合性地加以考虑,注意发挥市场力量和文化等“软权力”的作用,着重从以下方面采取对策:

1.开展国际合作,加强沟通与协调。在维护和拓展国家海外利益的对策分析中,强调开展国际合作是极为重要的。国家间能够实现合作,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它们之间存在共同利益(或者是对共同威胁存在着认同),而合作意味着既有利益冲突又有互补利益。当国家行为体调整它们的行为以适应对方的期望时,就会出现合作③。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既可以建立起中国与有关国家的沟通和协调,还可以利用国际组织的制度化力量减少中国和其他国家可能出现的冲突,推动涉及中国海外利益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保障中国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开展国际合作培育区域性组织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以充分发挥合作的功能,从而增强该组织其对成员国的吸引力,这是保证区域性组织持续发展的关键。合理的定位原则应该是既符合区域组织的宗旨精神,又符合成员国的共同愿望和需求。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该组织是由有关成员国为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加强边界地区信任和裁军问题发展而来的,顺应了地区安全的需要,但由于成员国各自国家利益不同,价值认同度不同,以及受到美国介入中亚事务和地区内各种国际条约、集团的存在等因素的影响,该组织内部凝聚力不强、结构性较为松散。又由于各成员国对该区域贸易依存度的不同,开展区域内经济合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但在能源领域,成员国间表现为互补、合作,该组织范围内的能源合作已经展开而且超出了组织所预想的结果。因此,如果上海合作组织加以合理定位,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使之成为一个地区能源合作组织,可能更加有利于上海合作组织持续发展,同时也适合中国在当前世界的地位,顺应中国能源发展的要求④。

2.为保障或实现国家利益打造良好“国家形象”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主动维护海外利益不仅是自身内在要求,也蕴含着对国际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中国要在关注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在国际社会中承担与其自身实力和外部世界期待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此,中国应从以下方面着力:(1)促进地区经济繁荣。中国应将自身的独特的地理因素转化为拓展海外利益的有利条件,将周边国家作为中国拓展海外利益的桥梁。中国应将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纳入自己发展的视野,更主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中国庞大而有序的市场,让周边国家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受益。(2)塑造和平的地区环境。首先,要重视缓解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包括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疑虑和担忧,高度重视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和安全关系,加强政治互信,逐步将“中国威胁论”转化为“中国机遇论”、“中国贡献论”。其次,发挥自身独特的影响力,推动地区热点问题逐步走向解决。(3)中国总体上是现存国际秩序的受益者,用实际行动维护并逐渐改变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实际上就是等于在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以主动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和被动地卷入国际事务其结果必然不同,前者有助于引导国际事务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后者则只

能被国际形势的变化推着走⑤。中国要更加主动地成为国际秩序中负责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机制制订、修改和完善,充分利用国际机制中于我有利的部分,加强对国际法律制度的的研究和运用,以国际通行规范开展活动,拓展利益空间。(4)中国应着力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战略对话,加深彼此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积极促使复合型相互依赖关系的发展。(5)中国有必要继续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加强与它们的集体对话和经济合作力度,为它们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权益和优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做到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对于中国利益攸关地区和国家要重点加强外交工作,妥善处理新出现的经济矛盾。(6)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塑造需要重视发挥文化等“软实力”的作用,加强与相关国家进一步的认同和沟通,最大限度地增进了解,消除误会;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久的耐心和高超的外交智慧。

3.在获取海外利益过程中,企业是拓展海外利益,特别海外经济利益的核心角色,政府则扮演引导和服务的角色,海外庞大的华人社群和网络以及在诸多国家已经形成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对华利益团体,是拓展海外利益可资利用的资源。企业应加强对开展经济合作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法律制度的研究,建立与当地政府、企业、媒体和民众良好的关系。政府所要做的工作,应依靠经济先行,辅以政治、外交、军事等手段紧密配合。一方面是在大的外部环境方面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这既包括争取国外政府、公众、媒体、企业等不同方面的认同,也包括为企业在海外营造良好的经营空间。政府应加强部门间协调,加强对企业拓展海外业务风险评估的指导工作,采取具体有效的政策,例如,在审批手续上、在取得贷款、引导国内企业发挥联合优势、设立风险基金等方面出台具体政策予以支持。海外华人群体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功不可没,继续发挥海外华人社团的作用以解决获取海外利益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可以避免产生外交纠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4.加强保护和拓展海外利益的理论研究,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同时,要加紧相关外交人才的培养。中国应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思想库参与外交决策的方式,进一步打通学者参与外交决策的渠道,使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和理论能够迅速地为外交部门所吸收。同时,学术界通过开展多边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宣传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增进国与国之间了解和信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

突出中国海外利益的“义利”特征,构建“多元化”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 ——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战略初探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参与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在日益扩大,国际影响力日增,海外利益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同时,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海外利益面临的激烈竞争,使中国传统上以政府为主的海外利益保护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海外利益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准确认识“海外利益”的内涵,在坚持中国特色保护原则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内容,并在保护手段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实现“海外利益”的有力保护,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战略与政策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于“中国的海外利益”,有的学者将之归结为“中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通过全球联系产生的、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以外存在的、主要以国际合约形式表现出来的中国国家利益”,并将“中国的海外利益”具体分为国际安全利益、海外公民权益、海外商业利益和国际社会认同等四类。从这个定义上看,“中国的海外利益”有三个特点:境外属性、国际合约属性、包容属性。同时,中国当前最显著的身份特征是“新兴的发展中大国”,这又使中国的“海外利益”体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中国的“海外利益”始终是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中国的海外利益还处于不完善的上升期,面临着诸多风险,需要更多的关注。因此,作为“新兴的海外利益行为体”,中国的“海外利益”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首先,“境外属性”对中国而言就意味着更强的不可控制性,也就是更强的风险性,这是海外利益与国家利益中的其他内容相比较所具有的最大不同,而中国在海外利益上又不同于西方海外利益强国是一个“后来者”,这就使其在海外利益拓展中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海外利益的集中地区主要是其他发达国家所不愿涉足的高风险地区,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国海外利益的高风险特征;其次,中国海外利益与其他既有海外利益强国的另一个不同是中国海外利益蓬勃发展的时期是以“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的全球化时代,而不是“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这就更加突出了中国海外利益中的“非强迫性”特征,与过去一些殖民主义强国获得海外利益的方式存在本质的不同,它不以违背海外利益所在国的意志为基础,强调的是国家主权的平等;最后,中国海外利益既有作为国家利益共性的“排他性”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包容”属性,海外利益与所在国或者国际社会的利益存在重叠和共容的地方。 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和保护之路是不同于既有的海外利益大国之路的,这是由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与发展之路所决定的。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与其他文明所不同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指导和影响着中国的国家战略和政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以内向、重视人、强调和谐和秩序为核心的价值观,具体体现为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整体性思维”、以“非宗教性”和“现世性”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以伦理政治思想为核心的“泛道德化”思维和以“内部稳定”为归宿的“内向化”思维等,这些价值观渗透在中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到国家战略与政策中,就是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个性特征的国家利益观,这种国家利益观就是以“义利”为核心特征的“利益观”。这种“义利”观,强调的是义在利先,义利合一,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重视“见利思义”,突出了利益各方的合作性和共容性,从而自然而然生发出了利益的“互利性”。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利益观,西方的利益观强调利在首位,突出了不同利益体之间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更多强调的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自利性”利益观。中国的这种价值观和利益观不仅体现在原则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政策行为中,中国在对外行为,包括追求海外利益的行为一贯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特别是“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就是一例。 在中国对“海外利益”的认识上,同样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国家利益的“义利”性。这种“义利观”具有内向性、自律性、非扩张性、非掠夺性、非军事性

浅析国际法中的外交保护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118408238.html, 浅析国际法中的外交保护制度 作者:玛柯芭莉·夏里甫汗 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3期 【摘要】国家对外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保护本国国民,而外交保护是国家履行这一职能最重要的法律手段之一。外交保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也是主权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体在国际法律关系中应享有的权利。根据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和属人管辖原则,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家有权通过本国外交机关对在国外的本国侨民或公民提供保护,特别是本国侨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在外国受到侵犯时,国籍国有权对该侵权国提起国际诉讼或进行其他外交交涉,并对有关损害要求赔偿,这就是外交保护权。中国的国际地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在提升,外交保护制度对于中国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认真研究外交保护制度对于保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外交保护国际法海外利益中国 1 外交保护的概念辨析 1.1 外交保护的政治渊源 外交保护(Diplomatic Protectior)作为国家保护本国国民的手段之一,是现代国际法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就发展历史而言,“外交保护,相比海洋法和领土法,在国际法中是一个年轻的事物。尽管该制度被确信在瓦特尔于1758年发表的论著中已被提及,然而就文献显示,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早期之前没有被记录下来的相关例子。“瓦特尔是第一个将注意力投向保护外国人及其财产利益的国际法经典学者。他在某种程度上是该制度的精神之父,因为他第一个为该制度提供了一种可以被接受的理论基础,即瓦特尔拟制。”作为一种文明的和相对完善的保护手段,外交保护在现代社会得以继续发展和进步,国际社会一直以来并没有制定过关于外交保护的国际条约。鉴于此,联合国大会在1995年同意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就外交保护问题进行长期研究,并编纂条款草案。经过不懈的努力,国际法委员会最终在2006年第58届会议上二度通过了《外交保护条款草案》。 1.2 外交保护的定义与弊端 外交保护是国际法上主权国家保护本国公民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长期以来围绕外交保护完整、全面定义的条件尚不成熟,外交保护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手段,目前为止在国际社会与学术界都存在比较大的分歧。目前该领域最权威的国际法文件《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的“准定义”已经是非常全面和完整了,这是因为它体现了外交保护的大部分形式要素:第一,外交保护的问责主体和责任主体都是国家;第二,外交保护的保护对象是属于本国国民的自然人或法人;第三,外交保护的手段是外交行动或其他和平解决手段。虽然在传统国际法中,“国家责任”只能由“国际不法行为”导致,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国家责任”也能由“国际法不加禁止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利益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利益 靳许峰 (天水师范学院工学院甘肃. 天水)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要认清经济全球化 及其相关因素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处理好世界上其他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和优秀成果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并正确确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世界定位。全经济球化条件下的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目标,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政治发展使中国政治本身呈现何种状态,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和境界。这样的战略目标既要适应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潮流,体现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政治民主化、政治法治化、政治稳定化和政治意识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治发展;政治民主;国家利益。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认清经济全球化、世界民主化潮流与西方国家民主战略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吸收其他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能够对中国政治发展有益的优秀文化成果。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相关因素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不仅受到国内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当前,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为民主化浪潮的推进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便利,从而使中国政治发展进程受到外来影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个纯经济的现象,它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着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文化渗透、价值变迁、制度移植等现象。俄罗斯学者艾莱拉·沙夫罗勒娃(Elena Safronova)认为:“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不仅是各个国家文化和文明一致性的增长趋势,也是各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一致性的增长趁势。”[1]这样,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就具有双重性,它一方面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带来较大的国际压力和负面影响。 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会推动中国确立一套更加民主和有效的政治机制,同时也便利了西方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对中国施加政治影响。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决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任何决策的做出都不能仅仅依靠少数人的知识、经验和才华,也使少数人难以对决策的实施后果进行全面的预测和总结,对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瑞士著名学者简-皮尔·莱曼(Jean-Pierre Lehmann)认为:“当一个国家寻求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和吸引更多国外直接投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时,改进制度和政治管理以及遵守法律规则的压力就会大大增强。”[2]随着中国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政府相应出台了许多顺应国际潮流的举措,以便在经济领域能与国际接轨,这一过程必然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美国视之

中国海外成功案例

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投资直接环境的分析 摘要: 随着美国经济危机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各国的经济遭受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实现“走出去”战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的一些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中国在今后的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在经济危机中海外投资的直接环境华为海外收购失败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 2007年上半年,以美国一些大的投资银行的倒闭为标志的次贷危机的到来,使得美国的股市动荡,楼市走低,大批的投资银行、保险等公司倒闭,随即波及到全球,冰岛破产、希腊债务危机等,西方国家陷入了经济停滞甚至是负增长时期。 中国随着对外开放的战略的实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的加深,也或多或少的在其中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在近三年中在海外投资和并购的过程中有失败也有成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案例 2010年1月6日,兖州煤业出资32亿美元并购澳大利亚菲力克斯(Felix)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2月24日,鞍钢集团投资亿澳元(约合亿美元)从澳大利亚金必达(Gindalbie)矿业公司手中拿到了卡拉拉(Karara)磁铁矿的终生开采权。 2010年2月26日,武钢集团出资约4亿美元认购巴西MMX公司约的股份并获得约6亿吨资源权益;3月12日斥资6846万美元收购利比里亚一处铁矿石项目60%的股权。 2010年3月13日,中海油以31亿美元收购阿根廷布里达斯能源控股有限公司(BEH)50%的股份;当月,中海油还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买入澳大利亚昆士兰LNG项目;前一个月,中海油以25亿美元收购英国塔洛石油乌干达油田股份。 2010年3月22日,中石油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宣布以3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煤层气生产商箭牌(Arrow)能源公司。 2010年3月25日,华东有色以亿美元收购伯迈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朱庇特(Jupiter)项目100%的产权。中铝集团2007年收购印度同业公司,获得储量达到1200万吨铜的世界级大铜矿;2008年,收购力拓英国公司52%的股权,成为力拓英国公司单一最大股东;2010年3月,以亿美元和力拓再次合作,联合开发几内亚世界级的铁矿山。 2010年3月26日,完美时空斥资约2100万美元收购日本网络游戏运营商C&CMedia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获得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2010年4月22日,国内最大的民营软件外包企业博彦科技集团全资收购了

维护中国海外利益的军事途径探析

维护中国海外利益的军事途径探析 本文认为通过军事力量维护海外利益势在必行。概述了外国维护海外利益的做法及经验,在借鉴国外维护本国海外利益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中国维护海外利益的四条途径:加强海外军事威慑;积极实施海外军事保护与救援;实施必要的海外军事打击;积极参与海外维和、维稳活动。 标签:维护;海外利益;军事途径 今年4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武装力量多样化运用》国防白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海外利益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能源资源、海上战略通道以及海外公民、法人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开展海上护航、撤离海外公民、应急救援等海外行动,成为人民解放军维护国家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方式。使用军事力量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 一、外国维护海外利益的主要途径 海外利益的维护,是所有大国都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大国发展过程中需经历的一个阶段。西方国家从“大航海时代”(又名探索时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开始,近600多年对海外利益的追寻史也是其海军的侵略史。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国家通过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剥夺其他国家发展权利来获得大量的利益。 1、通过军事力量存在和威慑保护以拓展海外利益 冷战后,美国一强独霸,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一时期,美国的国家利益遍及全球,其军事力量存在也遍布全球。一是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海外军事基地是维护其海外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部署了大量的海外军事基地,成为保护美国海外利益的坚强后盾。其军事基地兵力强弱直接与海外利益大小相一致。二是控制海上交通枢纽。使用军力控制全球石油战略枢纽,保证石油产地、输油管线和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2、缔结军事盟友共同维护 首先,美国的海外利益广泛分布于全球,但美国并没有全部都靠一己力量去维护,它通过结成盟友和组成国际组织的方式,减轻了自身的负担。如在“9·11”之后,美国就一直鼓励中亚各国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支持它们参与欧安组织、北约和其他西方组织。而且,在2010年5月27日奥巴马政府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就特别强调了加强同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振兴其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保持其海外影响力。

高一政治国家利益

高一政治国家利益 第二框: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教学目标:识记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国家力量的含义、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理解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决定作用、坚定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 学生讨论:思考P97,探究1,回答其中4个问题。 1、国家关系的含义、内容和表现形式(板书) (1)含义(板书)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2)内容(板书)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等。 (3)表现形式(板书) 竞争、合作和冲突。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板书) 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其中国家利益通常首先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如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维护的

是军火商、石油商等资产阶级的利益。 (1)国家利益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板书) 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其对外活动的主要目的。国际社会的最主要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一个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基本动因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从层次上划分,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一是主权利益,即涉及国家的独立、生存和安全的利益,这是国家最基本的利益;二是发展利益,即发展国内经济和加强对外的政治、经济等联系,增强对外竞争力,维护本国利益等;三是参与的利益,即塑造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形象,增强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于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因此,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是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 从领域上划分,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文化、安全等诸领域。国家利益的内容是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阶级性质的国家和不同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家利益的内容和目标有所不同。如我国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外交政策的变化。 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谋求和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

浅谈中国国家利益及其特性 《国际政治学概论》专题论文

浅谈中国国家利益及其特性 摘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各国的对外交往都必须立足本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重新审视国家利益就十分有必要了。中国必须牢牢把握住国家利益的主客观性、阶级性与民族性、国家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特性才能真正做到位中国人民、为世界谋利。 关键词:中国;国家利益;特性;内涵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国际交往中,立足改革大局,中国要想谋求“人民利益”,就必须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利益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变化,所以,界定国家利益内涵掌握其特性,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谋求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国家利益的内涵 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的重要主体有着特定的利益要求,这也是各个国家参与国际政治的根本动机与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核心因素。 在西方国家中大多采取汉斯·摩根索的观点,认为国家利益的概念包含两重因素。一个是逻辑上所要求的,即在逻辑意义上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一个是由环境决定的,是可变的。因此,前者有相对永恒存在的必然性,后者则依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必不可少”的利益就是国家的生存,它是相对永恒的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内核,是民族国家的最低要求。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一个国家生存的内涵应当包括:国家领土、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完整性[1]。 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立,中国学者对国家利益有着不同的看法。马克思认为: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际利益使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2]我国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满足国家全体人民物质、精神需要的东西。包括维护国家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国的国家利益最终是中国人民的利益。 二、中国国家利益的特性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 国家利益具有主观性。在分析和判断国家利益时,如何确定国家利益,何种对外政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分析-----TCL 【TCL 经典案例】对于TCL公司而言,越南是其海外直接投资生产第一站,1999年TCL便到越南设厂生产彩电。当年越南国内市场彩电需求量为65万台左右,其国内生产能力已超过300万台。在这样一个拥有将近4倍过剩产能、竞争激烈的市场上,TCL历时不久便站稳了脚跟。从2001年开始,TCL越南公司年年盈利。2009年底,据TCL越南公司总经理王成介绍,该公司有员工300余人,年产彩电30万台(越南目前全年彩电销量160-180万台),工厂与贸易合计,年营业收入3000余万美元,彩电市场占有率在越南已经连续数年名列前三名,在越南市场属于知名品牌。分析其有利与不利之因素:有利因素:海外投资需考虑多方因素,总的说来就是考虑投资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以及基础设施因素。一、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南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多优良港口。越南自然条件优越,又是世界第13人口大国,未来可望享受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根据其最新人口普查数据,2009年4月1日人口近8580万,比西欧头

号人口大国德国还多约500万,且人口正处于“黄金结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66%,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多近1倍,目前全国劳动人口4380万,占总人口的51.1%(中国驻越使馆经商处援引越南人口统计数据),且在数千年中国文化传统熏陶下越南国民勤奋程度在全世界位居前列,社会主义国家重视普及教育的传统使得越南劳动人口识字率高达96%。人口数量大,消费群体基数大,劳动人口多,素质也较高,劳动力资源充足,因此,越南的人口红利是实实在在。二、经济环境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越南历年实际GDP增长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9年更是全世界仅有的12个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IMF,WEO Database)及《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数据,2000-2009年,越南GDP总量(按美元现价计算)从311.96亿美元上升到971.8亿美元,人均GDP(按美元现价计算)从402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723美元,2009年进一步上升至1132.6美元。至此,越南已经跻身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属于中低收入国家。2009年越南国内商品零售和服务业市场总收入为1197.5万

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主要威胁与保护对策

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主要威胁与保护对策 在“走出去”战略指引下,我国政府、企业等对外投资与海外贸易逐渐增加,我国海外利益也持续拓展,重要性在增强。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因素增加情况下,中国海外利益现状如何,目前面临的潜在和现实威胁有哪些,如何保护海外利益等问题备受关注。 中国海外利益现状 “海外利益”实际上是“境外的国家利益”,属于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一国的海外利益主要包括:海外公民侨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国家在境外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利益、驻外机构及驻外公司企业的安全;对外交通运输线及运输工具安全等等。中国的海外利益,即在中国领土之外的中国国家利益。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海外利益主要体现在资产利益、人身利益、海外市场拓展和重要物资和能源的获取与运输等四个方面。 ——资产利益 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响应中国政府提出的“走出去”战略,近年来我国海外经济利益持续拓展。据商务部统计,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底,1.2万家中国境内投资者已在境外设立1.3万家企业,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海外直接和间接投资形成的资产总量已超过2万亿美元(不含银行贷款债权)。中国对外投资领域己由原来航运和餐饮为主拓宽到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领域,对外投资的形式已经从生产性投资为主逐步发展到境外上市、股权置换、跨国并购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 ——人身利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我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外人员流动频繁、民间交往日益增多,中国公民出境求学、务工、经商、投资、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1978年,中国公民出境仅为20万人次左右,而2008年中国公民出境达4000万人次,增长了200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华侨华人3300多万人以上,分布在150多个国家。其中,海外中国工人的数量已从2005年的350万人增至今天的550万人。 ——海外商品市场拓展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2010年我国对外商品出口额达到了1.5万亿美元,是1978年出口额的72倍,商品出口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论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法律利益的关系

论当代中国的国家利益与法律利益的关系 内容摘要国家利益是每个国家处理国际事务时的根本原则,从这方面来看国家利益出现场合对多的应该是国际社会。但我们不能否认国家利益的内部表现形式,即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等平行对等的场合。而法律利益是指国家内部社会的利益。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国家利益会对国内法律利益的内容产生影响,而且国际法律利益的发展也会促成国际法律的完善。因此,国家利益与法律利益这两种利益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而我们在探讨它们的联系的时候主要是关注当代在我国特殊社会意识形态下其相互冲突和相互影响的内容。 关键字国家利益法律利益影响 【Content abstract】national interests is every countries deal with international affairs fundamental principle, from this perspective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of many should appear occas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ut we can't deny that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s internal forms, namely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and the collective interests, personal interests, and the parallel equivalence occasion. But a legal interest refers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internal society. But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domestic law will aff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nt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egal interests will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law improvement. Therefore,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and legal interests both benefit a link exists. And we in discusses their contact is mainly concerned when contemporary Chinese special social ideology in the content of its influence each other. 【Keywords】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Legal interests Influence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就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国家发展道路即没有前例可循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得到了基本的发展。但是应该清醒认识到的情况是当前以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还将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的基本内部环境。外部背景方面,当前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国际事务中如果缺少中国的参与将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此外,国际安全,恐怖主义、贸易安全、国际能源问题、国际环境保护问题、国际核问题等国际问题的产生也要求作为国际一份子的中国参与到国际社会中去。同时这些问题也加强了各国的联系。这便是本文在探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法律利益的相互影响时的大背景。只有了解了此背景我们才能更清晰的分析出国家利益、法律利益以及它们相互联系中的脉络。 在探讨国家利益、法律利益时我们需要对利益进行定义。按照周旺生教授在《论法律利益》中的观点:“利益就是能够使社会主体的需求获得某种满足的生活资源,且这种资源是以客观规律、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所认可的范围为限度的。”【1】而利益对于法和国家的产生影响甚大,因为法和国家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对利益的配置和固化的结果。由于社会利益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原始社会只有社会共同利益的局面,从而出现了阶级利益分化,使原有反应整个社会利益的规范不敷需要,这样便终于引致首先和主要反应执政阶级利益的出现即国家的出现和新型规范的产生即法的产生。 法律利益作为利益的一种是由于作为满足社会主体的资源稀缺性、社会发展程度和人类天生的社会地位和智力的差异性以及各种利益群体的出现必然会导致矛盾和冲突需要法律对此加以规定而由法律加以选择和确认那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利益为法律利益并对此加以法律保护而产生的。因此法律利益区别于一般利益的特征是法律利益的法定性以及其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按照周旺生教授的观点:“利益从一般利益转化为法律利益,其主要且直接的原因在于,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需要发予以调节和处理。而发对利益的调节过程,也就是法将利益转化为法律利益并予以实现的过程。”【2】而博登海默的观点也与

中国海外投资的新趋势

中国海外投资的新趋势 2013年12月10日17:02来源:国际融资杂志 ■李诗洋综述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可谓异军突起,无论是在海外投资还是国际并购市场的表现都令世界刮目相看,各国都将中国列为最有前途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日前,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投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这令我们又看到了中国企业创下的新的纪录,同时该报告分析了中国私营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特别分析了税务筹划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作用 前期回顾:最有前途的FDI来源国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但寻求海外并购的中国投资者仍然充满信心。从全球来看,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又创历史新高,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3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相比于2012年上半年的313.4亿美元,同比增长34%,达421.2亿美元。安永因此对各国投资促进机构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被列为最有前途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 保持能源主题的交易多元化趋势 从行业来看,能源仍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关键主题,从2005年到2013年上半年,能源与金属行业对外投资额达30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70%。金融和房地产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类行业,约677.9亿美元,占同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16%。交通、农业、科技、化工也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行业,共占同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12%。对此,安永交易咨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管合伙人吴正希说:“无论是在交易数量还是交易总额上,资源(能源与采矿)行业仍然占据首位。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趋势有望延续。” 但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趋势:至2013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示出进入非能源行业的多样化迹象。在2009年,能源和金属共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78%,这一百分比至2013年上半年跌至64%。而农业与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涨幅巨大,占2013年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5%,而这一比例在2009年为4%。中国买家正对金融服务、高科技业、工业及化工产品、消费品、休闲产业显示出日益增强的兴趣,这些领域交易总量呈现出增长趋势,表明中国对外并购交易正变得更加多元化。安永中国海外业务部主管合伙人周昭媚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对于农业、技术与消费品行业的投资将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史无前例的增长。 具体而言,2013年前八个月矿业及公用事业相比上一年度呈现显著上升,主要是由于矿业在今年已录得九宗超亿美元的重大交易,包括:7月份中国洛阳钼业(603993,股吧)8.2

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主要威胁与保护对策

2012年第7期下旬刊(总第487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7,2012 (CumulativetyNO.487) 一、引言 在“走出去”战略指引下,我国政府、企业等对外投资与海外贸易逐渐增加,我国海外利益也持续拓展,重要性在增强。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因素增加情况下,中国海外利益现状如何、目前面临的潜在和现实威胁有哪些、如何保护海外利益等问题备受关注。 二、中国海外利益现状 “海外利益”实际上是“境外的国家利益”,属于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一国的海外利益主要包括:海外公民侨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国家在境外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利益、驻外机构及驻外公司企业的安全;对外交通运输线及运输工具安全等。中国的海外利益,即在中国领土之外的中国国家利益。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海外利益主要体现在资产利益、人身利益、海外市场拓展和重要物资和能源的获取与运输等四个方面。 (一)资产利益 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响应中国政府提出的“走出去”战略,近年来我国海外经济利益持续拓展。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底,1.2万家中国境内投资者已在境外设立1.3万家企业,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海外直接和间接投资形成的资产总量已超过2万亿美元(不含银行贷款债权)。中国对外投资领域己由原来航运和餐饮为主拓宽到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领域,对外投资的形式已经从生产性投资为主逐步发展到境外上市、股权置换、跨国并购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 (二)人身利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外人员流动频繁、民间交往日益增多,中国公民出境求学、务工、经商、投资、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1978年,中国公民出境仅为20万人次左右,而2008年中国公民出境达4000万人次,增长了200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华侨华人3300多万人以上,分布在150多个国家。其中,海外中国工人的数量已从2005年的350万人增至今天的550万人。 (三)海外商品市场拓展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2010年我国对外商品出口额达到了1.5万亿美元,是1978年出口额的72倍,商品出口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重要物资和能源的获取与海上运输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体,在资源的密集投入、工业化以及高速经济增长的互动发展过程中,对石油、铁矿石等基础性资源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1993年中国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为7.5%,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速,2009年,中国石油需求4.08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53.5%。中国对外铁矿石依存也度愈加高涨,从2002年的44%增至2010年的60%。因此,能否顺利获取到所需海外重要物资和能源,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而我国进出口这些重要物资和能源等货物运输总量的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进行的。 面对中国对重要物资和能源获取的需求不断上升趋势,切实维护台湾海峡、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等海上生命线的通道安全,直接关系中国崛起之路是否通畅。 三、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主要威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海外资产、人身、能源等海外利益的日益增多,我国海外利益受威胁的程度也越来越大。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海外利益面临的主要威胁有: (一)投资面临双重风险 一方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被设限,频频遭遇掺杂政治因素的“审查壁垒。”中海油、华为、鞍钢等国内著名大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都遭遇了以“国家安全”为名的投资审查。国际知名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为全球最高,达到11%。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公司2010年从事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 另一方面,海外投资收益遭受巨大损失。由于信息不对称、 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主要威胁与保护对策 梁 雷 (中国保利集团新时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2218) 【摘要】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海外利益面临日益复杂的挑战。投资风险、人身安全风险、贸易摩擦频繁、重要物资和能源及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威胁等不断出现,如何应对这些威胁,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海外利益 威胁 保护措施 Times Finance 303

中国海外投资(一级+二级市场)资金出境的政策

国内资金流动到国外需要经过一个不自由到自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上,首先我们要引入几 个概念: QDII(Qualified合格的Domestic境内Institutional机构Investors投资者),是指在人民币资 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设 立该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以创造更多外汇需求,使人民币汇率更加 平衡、更加市场化,并鼓励国内更多企业走出国门,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盈余”,直 接表现为让国内投资者直接参与国外的市场,并获取全球市场收益。 简单来说,QDII制度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实施主体较局限: 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分别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对其监管内的金融机构开展QDII业务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业内称为“QDII牌照”,目前有QDII牌照的主要是中国证监会监管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和中国银监会监管的信托公司。QDII产品本身,则 类似一个资产管理计划。 (2)投资目标有限: 按照相关的规定,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通过在境内向机构和个人募集资金,成立QDII,主要投资于境外的证券二级市场,且每一类QDII都有比较详细的关于投资目标的 约束性的规定。 (3)业务受主管机关监管: 每一个QDII产品,根据其具体情况,需要事先经过相应的行业主管机关的批准,或者事后向相应的行业主管机关备案。并且,主管机关对于QDII产品的管理、投资运作 也会有详细的业务指导规定。 QDII的优势在于可在批准的额度范围内在境内托管/保管银行直接办理购汇手续,无须就各个投资项目分别单独申请商务委员会、发改委、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审批。

关于维护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问题的思考

关于维护和拓展中国海外利益问题的思考2009-01-22 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海外利益凸显 全球化给当今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和行为的动力,它具体可分为国家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和文化利益等几个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家利益亦突破传统的地理界限,呈现出扩展的态势,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一国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多地向本国领土以外延伸;二是一国国家利益的实现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国际环境等外部因素。延伸至一国领土之外的国家利益,即是该国的“海外利益”,它是一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日等发达国家将一国“海外利益”的范围界定包括:海外公民侨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国家在境外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利益;驻外机构和公司企业的安全;对外交通运输线及运输工具安全,等等。一国境外工作人员﹑侨民以及相关机构等是该国海外利益的主要载体。海外利益同样也可区分为海外政治利益、海外经济利益、海外安全利益和海外文化利益等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海外利益在国家利益中所占的份量增加,重要性在增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越来越关注本国海外利益的维护和拓展的问题。 二、海外经济利益现已成为中国海外利益的主要内容 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谋求国际社会的承认﹑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成为考虑国家利益的着眼点,国家利益体系中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占有突出地位,经济利益明显地从属于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明显地从属于对政治和军事利益的追求。国家利益的体现有较明显的地理界限,主要局限在本国疆域范围内实现并加以保护。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的国家利益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首先,中国认识到国家利益的维护最终取决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发展经济以提高综合国力成为中国政府最为关注的中心工作,经济利益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奠定了中国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坚实的台阶。其次,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相互关系的深化,中国国家利益体现的地理界限已被突破,日益呈现出区域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呈现出国内利益国际化和国际利益国内化的趋势。中国追求海外利益沿着全球化的路径蔓延,中国国家利益与世界整体利益日渐交融。中国拓展海外利益既能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又能使相关国家与中国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双边和多边友好合作关系更具有可持续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和谐世界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体系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和对外投资的加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凸显并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内涵,现已占据中国海外利益的主导地位。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在形式和内容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传统的以对外贸易为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内容与规模较之3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对外经济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大为增加。我国学者阎学通教授根据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中“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两个方向,将中国的国际经济利益划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经济利益,前者包括商品出口、劳务出口、技术出口和海外投资等,后者包括进口商品、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开发旅游、聘请专家等,还包括在经济体制上与国际接轨①。 中国对自身海外利益的关注在不断的加强。2004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要增强外交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进取性,维护和扩展我国国家利益;要加强经济外交,推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策略汇集44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策略汇集44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仓库租赁合同书 一、订立合同双方 出租方:(以下称甲方) 承租方:(以下称乙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一致订立本合同,双方共同遵守。 二、出租库房坐落地址: 三、储存商品名称: 四、租赁面积: XXXX平方米的库房(与相临区域有通道隔离) 租赁期限:租期为此合同生效日至200X年X月XX日止。 五、租金及交付方式 1、租金以XXXX平方米为准,每平方米每天0.XX元,每月租金按月实际天数计算。 2、租金按月收取,每月的25日前一次付清当月租金。 六、甲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负责提供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治安防范的大环境(防火、防盗、防鼠、防雨、防洪、社会治安等)。如遇火灾、偷盗、损坏等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依据损失情况进行赔偿。甲方派看守人员,保留库房院落大门钥匙。 2、甲方负责对仓库的监护,并负责库房、地面、门窗等库房设施的维护、维修。 3、甲方负责提供所需水源、电源、照明设施等库房设施。 4、甲方负责按照乙方的要求对仓库进行定期的排风。 5、甲方所提供的仓库应符合如下条件:温度:常温库,相对湿度: 40~75%。 6、在乙方提取货物时,甲方必须认真核实,确认无误后经乙方签字确认放行。

七、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按照本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仓库。 2、提前终止本合同,需提前30天通知甲方。 3、乙方负责设备的运输和码放,提取货物时,需提前一周与甲方联系。 4、乙方按时支付仓库租金。 5、协议合同期满后,乙方如想继续承租,在同等条件下必须先租赁给甲方。 八、由于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直接影响货物的储存安全,甲方应及时将事故情况通知乙方,并在2天内提供事故详情,依据对乙方设备影响的程度,双方协商合理解决。 九、 1、本合同一式两份签字盖章生效。 2、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提交(XX城市)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3、本协议从甲、乙双方鉴订之日起生效。如协商期限未满,双方无终止协议的意向,则本协议自动延期。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