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沙拉嗪的合成

美沙拉嗪的合成

美沙拉嗪的合成
美沙拉嗪的合成

美沙拉嗪的合成

英文通用名称:Mesalazine 别名:马沙拉嗪

其它名称:5-氨基水杨酸、艾迪莎、氨水杨酸、美少胺、颇得斯安、5-Aminosalicylic Acid、5-ASA、Asacolitin、Claversal、Enterasin、Etiasa、Fisalamine、Mesalamine、Mesalazinum、Mesasal、Pentasa、Pentasa-R、Rowasa、Salofalk、Saloflk

化学名5-氨基-2-羟基-苯甲酸

化学结构

HOOC

HO NH2

理化性质:灰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微溶于冷水、乙醇。

美沙拉秦为抗溃疡药。本品通过作用于肠道炎症粘膜,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及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道壁起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发炎的肠壁结缔组织效果尤佳。

本药缓释片由乙基纤维素包衣的美沙拉秦微颗粒(直径为0.7-1mm)组成。在胃中开始崩解,微颗粒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在肠道内可持续均匀地释放美沙拉秦,约50%在小肠内释放,50%在大肠内释放。口服缓释片无需胃排空,无药物大量倾释现象,无血药峰浓度,在胃中残留时间短,服药后20分钟内血中即可测出美沙拉秦。缓释片还可防止美沙拉秦在近端小肠被过早吸收,从而保证它在远端小肠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本药栓剂由缓释微囊组成,可直接到达作用部位,缓慢释放,局部浓度高。

【药效学】本药为抗溃疡药,通过作用于肠道炎症粘膜,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及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道壁起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发炎的肠壁结缔组织效果尤佳。试验表明本药对维持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与柳氮磺吡啶同样有效,但不发生后者通常引起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和男性不育)。

【药动学】本药口服在结肠释放后转化为乙酰水杨酸。乙酸水杨酸一部分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从粪便中排出。另一部分由肠粘膜吸收,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在体内代谢生成乙酰化物,此乙酰化物约80%与血浆蛋白结合,从尿中排出,半衰期为5-10小时,很少透过胎盘和分泌入乳汁。

【不良反应】与柳氮磺吡啶类似,但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

1.过敏反应可出现不依赖剂量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物热、支气管痉挛、

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等。

2.心血管系统有报道患者同时服用本药和柳氮磺吡啶时出现胸痛和心电

图改变,单独服用柳氮磺吡啶时症状消失,再次合用时心脏症状又出现。

提示本药可能对心肌有影响。

3.精神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很少发生。个别患者可出现头晕、头

痛、定向力障碍。有个案报道用药后出现记忆力减退和精神集中障碍、下肢麻木等,停药2周后症状消失。

4.消化系统可发生口干、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个别患者可出现氨

基转移酶升高。也有引起胰腺炎的报道。

5.泌尿系统个别患者可出现血尿素氮升高。在动物实验中有肾脏毒性。

6.其它可出现瘙痒、关节痛、肌肉痉挛性疼痛等。本药的不良反应与柳氮磺吡啶类似,但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

【适应症】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和克隆氏病。

二、目的

1、掌握硝化、还原反应原理

2、熟悉硝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实验原理

文献报到,美沙拉嗪的合成主要有:1.从水杨酸经硝化、还原;2.苯偶氮水杨酸还原制取;3.对氨基苯酚与二氧化碳一步合成。方法2偶氮还原需要高压条件下合成,方法3的催化剂未明确,方法1在常压下即可操作,操作相对简单,实验室条件下,本实验采用方法1,并对传统方法进行一点改进。

HOOC

HO HNO

HO

HOOC

NO2

Na2S2O4

HO

HOOC

NH2

四、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及物理常数理化常数及性质

药品分子量熔点/℃沸点/℃性质

水杨酸 138 157-159 211 76℃升华。常压下急剧加热分解为苯

酚和二氧化碳。pH=2.4 浓硝酸 63.01 83 易挥发,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

冰醋酸 60.5 16.6 117.9 易挥发。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的无色液体

5-硝基水杨酸 183.12 229-233 浅黄色晶体,几乎不溶于水,热水中

微溶,溶于乙醇乙醚

保险粉 174.11 300 不溶于乙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遇

水发生强烈反应并燃烧。250℃自燃

美沙拉嗪 153.14 279-281 不溶于乙醇。溶于盐酸

试剂:水杨酸、浓硝酸、冰醋酸、保险粉、活性炭、40%氢氧化钠、冰水、亚

硫酸氢钠、活性炭、稀硫酸

仪器:磁力加热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标准口)、100ml三颈瓶(标准口)、减

压过滤装置(水泵、吸滤瓶、布氏漏斗、滤纸、玻璃塞、剪刀、玻璃棒)、滴液漏

斗(标准口)、称量纸、表面皿、熔点测定仪、100℃温度计(标准口)、天平、

50 ml量筒、100 ml量筒、50 ml烧杯、100ml 烧杯

五、实验方法

1、原料规格及配比

原料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水杨酸 CP 14g 0.1 2

浓硝酸 CP d201.526 bp86℃ 12ml 0.29 5.8

冰醋酸 CP d201.049 bp118℃ 3ml 0.05 1

5-硝基-2羟基苯甲酸自制 2g 0.011 1 保险粉 CP 3g 0.017 1.54 2、操作

2.1、水杨酸的硝化

在装有冷凝器(附有空气导管和碱吸收装置)、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100ml

三口瓶,加水杨酸14g(0.1mol)、水30ml,3ml冰醋酸,电磁搅拌下,升温至50℃时滴加1ml浓硝酸,升温至70时,继续缓慢滴加剩余的11ml浓硝酸,控制

温度在70-80℃,滴毕继续保温反应1h。反应完毕,稍冷,倒入冰水150ml中,放置1h。抽滤,用水洗涤,得粗品,将粗品加入150ml水加热至完全溶解,热抽滤,滤液充分冷却,抽滤,得浅黄色结晶11.2g(60%),mp227-230℃.

2.2、5-硝基水杨酸还原

在三颈瓶中加入5-硝基水杨酸2g,水20ml,加温至沸腾,得橙色悬浊液。然后一勺勺缓慢加入保险粉3g,5min加完。沸腾一小时后,冷却,醋酸(约10ml)调pH=7,然后改用稀硫酸调pH=1,有大量固体析出。NaCO3水溶液调pH=3,液面上漂着一层灰白色固体,抽滤,水洗,干燥,得粗品,mp274℃

2.3、精制

将粗品3g溶于35ml热水中,加亚硫酸氢钠0.33g、活性炭0.67,加热回流数分钟,趁热过滤,迅速冷却至5℃,保温1h后取出过滤,冰水洗涤两次,干燥,得白色针状结晶2.5g,测熔点。

注释

(1)、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滴加硝酸时,滴加速度要尽可能慢,同时电热套的电压应调节合适,以保持反应温度在70—80℃为宜。

(2)、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应先放在烘箱中烤热。过滤速度尽可能快,以免产物在漏斗上析出。

(3)、5-氨基水杨酸在PH2~3酸性环境中析出完全,可用硫酸调节PH2~3,使5-氨基水杨酸析出完全。

(4)、硝化过程应严格控制加料速度,控制硝化反应温度。硝化器应有良好的搅拌和冷却装置,不得中途停水断电机搅拌系统发生故障。

(5)、利用5-硝基水杨酸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的性质,选用水做溶剂进行重结晶,操作方便,成本低。

3、流程图

3.1、水杨酸的硝化

三颈瓶加水杨酸 14 g 水 30 ml 冰醋酸 3 ml

搅拌加1ml 缓滴剩余浓硝酸反应1h 稍冷倒入150ml 放置1h 粗品·加150ml 水

至全溶 热抽滤抽滤得淡黄结晶

3.2、5-硝基水杨酸还原

100ml 三颈瓶

5-硝基水杨酸2g

20ml

3g 加完)1h 冷却醋酸调稀硫酸调pH=12CO 3溶液调pH=3

3.3、精制

美沙拉嗪粗品3g

100ml 烧瓶

热水35ml

加NaHSO 30.33g 活性炭0.67g 回流 趁热过滤 水洗迅速冷却至5℃保温1h

过滤

六、其它合成路线及改进

1、水杨酸经硝化、还原制得MS

按文献水杨酸硝化反应用70%硝酸于70℃反应,收率仅为33%,且所用硝酸浓度高,腐蚀性大。陆涛等以冰乙酸为溶剂,用普通硝酸在适宜温度下反应,收率为31.15%。

第二步还原反应可用铁粉、盐酸进行。但存在后处理麻烦和三废问题。陆涛等以氯化钯催化氢化法还原,粗品收率达90%左右,且三废污染少,操作简便。

本法硝化收率偏低,且硝化的异构体产物易带入下步反应,成品难以纯化。

进行羧基化反应,一步合成MS。

2、对氨基苯酚与C0

2

此法收率高于90%,产品含量超过99%,主要的问题是反应条件需要高压,设备要求高,此外,所用催化剂没有报道出来。

3、苯胺经重氮化,偶合,还原制得MS。

本法以雷尼镍为催化剂,苯偶氮水杨酸溶液直接加氢还原,在强碱性

的苯偶氮水杨酸溶液中,雷尼镍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均高,而且催

化剂可以多次使用。本法的产品纯度高(>99%),但收率仍不够理想,仅

为60.5%(以水杨酸计)。

七、药物鉴别及结构确证

1、红外吸收光谱法、标准物TLC对照法。

2、核磁共振光谱法。

八、问题及讨论

1.写出硝化反应的机理。

答:芳香族化合物硝化的反应机理为:硝酸的-OH基被质子化,接着被脱水剂脱去一分子的水形成硝酰正离子(nitronium ion,NO

2

+)中间体,最后和苯环行亲电芳香取代反应,并脱去一分子的氢离子。

HONO2+2H2SO

4

H3O++2HSO4-+NO2+

NO2+

+H NO2

HSO4-+H

NO2

NO

2

+ H

2

SO4

2.水杨酸类抗炎药的构效关系。

答:

3.为什么要控制反应温度?

答:反应温度大于70℃时,会有棕色NO

2

气体产生,所得产品呈浅褐色,生成其它杂质,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注意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4.加水150ml加热至沸腾的目的

答:反应过程中除了有5-硝基水杨酸生成外,还有3-硝基水杨酸生成,而3-硝基水杨酸易溶于热水,5-硝基水杨酸不溶。所以可以借此分离。

5.加热溶解5-硝基水杨酸的粗品的目的是什么?

答:3-硝基水杨酸易溶于热水,5-硝基水杨酸不溶。所以可以借此分离。

6.在水杨酸的硝化步骤中是否必须分离出水杨酸?

答:5一硝基水杨酸与水杨酸在热水中的溶解度相差不大,此处分离会造成5一硝基水杨酸损失过大,又鉴于水杨酸对5一硝基水杨酸的还原反应无影响,故可不经提纯,硝化后产物直接还原。

九、相关资料

水杨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先微苦后转辛。熔点157-159℃,在光照下逐渐京变色。相对密度1.44。沸点约211℃/2.67kPa。76℃升华。常压下急剧加热分解为苯酚和二氧化碳。1g水杨酸可分别溶于460ml水、15ml沸水、2.7ml 乙醇、3ml丙酮、3ml乙醚、42ml氯仿、135ml苯、52ml松节油、约60ml甘油和80ml石油醚中。加入磷酸钠、硼砂等能增加水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水杨酸水溶液的pH值为2.4。水杨酸与三氯化铁水溶液生成特殊的紫色。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大肠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可能是通过环境因素中的感染,细菌产物等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由于遗传的易感性而使免疫应答的调节出现异常,反馈机制失调,从而激活靶细胞作出持续和明显的免疫反应导致发病。世界各地均有此病发生,尤以北欧和北美居多。近年来,该病在我国也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是治疗UC的最为的一类常用药物,自1942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它有五十余年的应用历史。虽然在临床上得到了肯定的疗效,但亦存在较强的毒副作用。近年来,为了增强该类药物的效力,降低毒副作用,并扩大其治疗范围,人们一直在继续寻找更为有效的前体药物,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沙拉嗪(mesalazine,MS)即为5-ASA,是SASP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治疗UC的成分。李世荣等在临床上进行了MS与SASP中治疗UC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者治疗效果相近,但服用SASP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服用MS组。由于MS去掉了SP,毒副作用减少,因而可以通过提高剂量或延长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此外,CannPA 等发现用MS代替SASP治疗UC后男性不育恢复,故认为服用MS对于许多服用SASP

致使生育力受损的青年男性患者来说是一种更为安全的治疗手段。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家采用MS替代SASP治疗UC,并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MS的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有报道认为MS作用在四烯酸代谢途径中的脂氧化酶和环氧化酶,抑制炎性介质白细胞三烯(LTB4)和前列腺素(PGE2)的生成,从而促进炎性肠病的转归。齐清会等研究认为MS是一种有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一个重要机理。此外,还有研究发现,MS在体外可诱导人中性粒细胞凋亡,避免这类细胞释放大量的酶和炎性介质,从而不会对肠粘膜产生损害。这也可能是MS产生抗炎作用治疗UC机理之一。MS直接口服后可被胃和小肠迅速吸收,这样不能有足够量的药物到达结肠而起抗炎作用,同时吸收入体内的药物易产生肾毒性。因此常用高分子材料包裹MS微粒后压片,口服后至结肠释出MS 发挥药效。也可以将MS制成栓剂或灌肠剂,局部给药,疗效好且副作用少。

十、参考资料

[1].郑玉梅,金锡然.美沙拉嗪的合成[J] .黑龙江医药,1999,12(4):204-205.

[2].朱志庆,吕自红,周聪颖.马沙拉嗪的催化氢解法制备[J] .中国医药工业,1999,30(1):8-9.

[3].莫芬珠,史益强,赵次英等.马沙拉嗪的合成新方法[J] .中国医药工业, 1997,28(8):341-342.

[4].颜延仁,武引文,耿慧琳等.马沙拉嗪合成工艺的改进[J] .中国医药工业,1994,25(12):539-540.

[5].谭载友,刘天穗,邹更新等. 混酸法改进美沙拉嗪的合成[J]. 广州化工, 2003,31(1):37-38.

[6].杨希雄. 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美沙拉嗪的合成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0.

[7].陈雷,肖艳红.美沙拉嗪生产过程中重氮反应及萃取过程的工艺研究[J].医药工程设计杂志,45-48.

美沙拉嗪的制备

学校代码:10226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美沙拉嗪的实验室制备 所在院系: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 专业:药学 年级: 2011级 学号:2011141076 姓名:熊江梅 指导教师:董乃维韩维娜甘春丽 日期: 2014 年 11 月

目录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2) 文献综述 (2) 材料方法 (4)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美沙拉嗪的制备 熊江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81) [摘要] [目的]药物化学实验合成美沙拉嗪,了解硝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和实验操作。[方法]以水杨酸为原料,控制硝酸硝化反应,在酸性条件下以铁粉进行硝基还原。[结果]第一步反应得到5- 硝基水杨酸收率为31%,美沙拉嗪的总收率为33%。 [结论]实验存在实验时间较长,硝化反应现象较为剧烈,但产品产率较低等问题。 [关键词]合成;美沙拉嗪;5- 胺基-2- 羟基苯甲酸 Synthetic Method of Mesalazine Jiangmei Xiong (Pharmacy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1, China) [Abstract][Purpose]Learn the mechanism and experiment methods of nitrification Reduction reaction of mesalazine in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Methods] Using salicylic acid as raw materials, control of nitric acid, nitration under acid condition nitro reduction with iron powder [Results]The 5-nitro salicylic acid yield was 31% in the first step, and the total yield of mesalazine was 33%. [Conclusions] Experiment exist for a long time, the nitration reaction phenomenon is relatively severe, but the product yield is relatively low. [Key words] Synthesis; Mesalazine; 5-Aminosalicylic acid; 美沙拉嗪(Mesalazine)又称为5- 氨基-2- 羟基苯甲酸、5- 氨基水杨酸等;对肠壁的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沙拉嗪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粘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作用。对有炎症的肠壁的结缔组织效果更佳。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和克罗恩病[1] 美沙拉嗪的合成实验安排在本科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硝化反应、还原反应及其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中通常以水杨酸为原料,通过硝酸硝化得到5- 硝基水杨酸,然后再用铁粉进行还原来制备美沙拉嗪[2-3],合成路线为:

美沙拉嗪的合成6页word

美沙拉嗪的合成 英文通用名称:Mesalazine 别名:马沙拉嗪 其它名称:5-氨基水杨酸、艾迪莎、氨水杨酸、美少胺、颇得斯安、5-Aminosalicylic Acid、5-ASA、Asacolitin、Claversal、Enterasin、Etiasa、Fisalamine、Mesalamine、Mesalazinum、Mesasal、Pentasa、Pentasa-R、Rowasa、Salofalk、Saloflk 化学名5-氨基-2-羟基-苯甲酸 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灰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微溶于冷水、乙醇。 美沙拉秦为抗溃疡药。本品通过作用于肠道炎症粘膜,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及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道壁起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发炎的肠壁结缔组织效果尤佳。 本药缓释片由乙基纤维素包衣的美沙拉秦微颗粒(直径为0.7-1mm)组成。在胃中开始崩解,微颗粒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在肠道内可持续均匀地释放美沙拉秦,约50%在小肠内释放,50%在大肠内释放。口服缓释片无需胃排空,无药物大量倾释现象,无血药峰浓度,在胃中残留时间短,服药后20分钟内血中即可测出美沙拉秦。缓释片还可防止美沙拉秦在近端小肠被过早吸收,从而保证它在远端小肠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本药栓剂由缓释微囊组成,可直接到达作用部位,缓慢释放,局部浓度高。 【药效学】本药为抗溃疡药,通过作用于肠道炎症粘膜,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及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道壁起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发炎的肠壁结缔组织效果尤佳。试验表明本药对维持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与柳氮磺吡啶同样有效,但不发生后者通常引起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和男性不育)。 【药动学】本药口服在结肠释放后转化为乙酰水杨酸。乙酸水杨酸一部分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从粪便中排出。另一部分由肠粘膜吸收,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在体内代谢生成乙酰化物,此乙酰化物约80%与血浆蛋白结合,从尿中排出,半衰期为5-10小时,很少透过胎盘和分泌入乳汁。 【不良反应】与柳氮磺吡啶类似,但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 1.过敏反应可出现不依赖剂量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物热、支气管痉挛、 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等。

美沙拉嗪的制备

美沙拉嗪的制备 1.实验目的及意义 试验目的:通过实验设计阶段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让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手, 勤查资料的好习惯;实验阶段通过学生的自我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对专业领域的再认识。 2.实验的注意事项 1、准时进入实验室,在任课教师指示下,由组长负责至准备室领取器材,并清点器材种类、数量。 2、不得携带饮料、食物入内。并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喧譁嬉戏。 3、在实验前应先了解实验内容与操作方法,并特留心各有关注意事项,俟无疑难后,始着手进行实验。 4、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实验态度与精神,认真观察且记细记录,并作适切演算、验证。 5、实验器材及药品之使用,必须谨慎,避免浪费,注意安全。 6、实验结束前应将仪器、水槽、桌面擦拭干净,并将废弃物分项投入指定桶槽,切勿随意丢掷,以免发生危险。 7、实验结束后,清点仪器再将仪器送回准备室。 3.1已有的合成路线 文献报到,美沙拉嗪的合成主要有: 1.从水杨酸经硝化、还原 HOOC HO HO HOOC NO 2HOOC HO NH 2 3 ; 硝基还原法收率较低,产物提纯困难,将逐渐被淘汰。水杨酸偶氮中间还原法适用性强,尤其适合小企业生产,将被继续采用。用氢气作还原剂,具有环境友好性,符合未来化工发展的要求,是发展的方向之一。Kolbe 法合成路线短,收率高,污染小,适合大规模生产,也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 2.苯偶氮水杨酸还原制取

; 3.对氨基苯酚与二氧化碳一步合成 优缺点: 硝基还原法收率较低,产物提纯困难,将逐渐被淘汰。水杨酸偶氮中间还原法适用性强,尤其适合小企业生产,将被继续采用。用氢气作还原剂,具有环境友好性,符合未来化工发展的要求,是发展的方向之一。Kolbe法合成路线短,收率高,污染小,适合大规模生产,也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 3.2选定的合成路线 选择以丙酮为溶剂用普通硝化合成5-硝基水杨酸。在常压下即可操作,操作相对简单,实验室条件下,本实验采用水杨酸经硝化、还原,并对传统方法进行一点改进。 以丙酮为溶剂用普通硝化合成5-硝基水杨酸具有如下优点: (1)没有采用水作为溶剂,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温度允许范围宽,反应过程易控制,减少硝酸的分解,产品收率高。(2)克服直接硝化时硝酸浓度高反应温度

美沙拉嗪制剂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溃疡性结

美沙拉嗪制剂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15T03:08:48.66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2期作者:宋征[导读] 目的:对美沙拉嗪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进行了分析,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使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有效率,复发率等进行对比。 宋征 海伦市人民医院 152300 【摘要】目的:对美沙拉嗪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进行了分析,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使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有效率,复发率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8.4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61.54%,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都有所降低,观察组更加突出(P<0.05)。结论: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率高,患者的复发率低,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关键词】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马来酸曲美布汀;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mesalazine combined with Bifidobacterium tetrad and trimebutine maleat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from January 2019 to November 2019,52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6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salazine,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salazine combined with Bifidobacterium tetrad and trimebutine maleate. The treatment situation,effective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symptom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46%,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1.54%,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 < 0.05).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ymptom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sults were different(P < 0.05). After treatment,the symptom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prominent(P < 0.05)Conclusion:mesalazine,Bifidobacterium tetrad and trimebutine maleate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patients is low. Keywords:mesalazine;Bifidobacterium tetrad;trimebutine maleate;ulcerative colitis;clinical effect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是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患者迁延难愈,存在腹痛,腹泻等症状,急性发作,部分患者有严重并发症[1],导致患者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中需要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2,3]。此次就我院的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析,有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对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析,共有20例女性和32例男性患者,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41.6±3.5)岁;将患者分成了两组,其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无影响。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沙拉嗪治疗,每天四次,每次1g;观察组患者除了美沙拉嗪还使用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每天三次,每次1.5g,马来酸曲美布汀,每天3次,每次0.1g,连续治疗12周。期间禁食辛辣生冷食物,停服其他药物。 1.3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 2.0系统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X2检验进行组内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8.4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61.54%,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都有所降低,观察组更加突出(P<0.05)。 3讨论

美沙拉嗪合成实验

目录 一、前言 (3) 二、物理常数.......................................... ..- 4 - 三、美沙拉嗪的药理作用 (4) 四、美沙拉嗪的临床应用...................................- 4 -

五、美沙拉嗪的不良反应...................................- 4 - 六、药物相互作用 (4) 七、美沙拉嗪的合成实验...................................- 5 - 实验目的.............................................- 5 - 美沙拉嗪英文通用名称:Mesalazine 别名:马沙拉嗪化学名5-氨基-2-羟基-苯甲酸 化学结构式为: HOOC HO NH2 二、物理常数

药品分子量熔点/℃沸点/℃性质 水杨酸 138 157-159 211 76℃升华。常压下急剧加热分解为苯 酚和二氧化碳。pH=2.4 浓硝酸 63.01 83 易挥发,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 六、药物相互作用 1、本药与华法林合用时可增加华法林的作用,其确切机制不明,可能为本药抑制华法林的吸收。 2、本药可增加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的降糖作用。 3、本药可能增加糖皮质激素对胃的潜在不良反应在。 4、本药与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合用时,可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在。联用时应注意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痛、消化不良等)的发生,必要时可减少本药的用量或停药。 5.本药与氰钴胺片剂(维生素B12片)同时服用时,将影响氰钴胺片的吸收。 七、美沙拉嗪合成实验

美沙拉嗪合成

美沙拉嗪的合成 一、美沙拉嗪的简介:美沙拉嗪由瑞典pharmacia AB开发,英国Tillots Labs 于1985年六月首先在英国上市(剂型主要为片剂和栓剂),随后引起各国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其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面的效果。美沙拉嗪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粘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作用。对有炎症的肠壁的结缔组织效果更佳。广泛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与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效果相似,且毒副作用小,病人更易耐受,治疗效果更好。 【化学名】5-氨基-2-羟基-苯甲酸 【别名】马沙拉嗪美沙拉嗪艾迪莎5-氨基水杨酸5-氨基水杨醇颇得斯安 【英文名】Mesa amine ,5-Amino Salicylic Acid 【CAS号】89-57-6 【化学结构】 【物理性质】灰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无臭或有轻微臭味,在空气中颜色变深。微溶于冷水、在乙醇,丙酮及甲醇中不溶。 【商品名】艾迪莎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用法用量】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1 g qid ;缓解期:0.5 g tid - qid。克罗恩病 缓解期:2 g/天,分3-4次口服。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轻微胃部不适。偶有恶心、头痛、头晕等。 【禁忌症】对水杨酸类药物及本品的赋形剂过敏者忌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硝化、还原反应原理 2、熟悉硝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实验原理 合成路线: 优点:合成路线仅两步反应,工艺流程简单 缺点:由于水杨酸的硝化反应很不稳定,反应温度过低时,不易进行,反应温度过高时,因反应放热,温度不易控制而致使反应急剧升温、猛烈,极易发生冲料和爆炸的现象,且收率较低,硝化的异构体产物易带入下一步反应,成品难以纯化

美沙拉嗪合成论文

美沙拉嗪的合成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文献综述 (3) 材料方法 (6) 结果 (9) 讨论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中文摘要 目的:掌握硝化还原反应的原理,熟悉硝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操作技能。 方法:以水杨酸为起始原料,经硝化得5-硝基-2-羟基苯甲酸,还原合成美沙拉嗪。 结果:本实验所得硝化粗品为4.0g、理论为6.6g、收率为60.6%、未得到还原样品。 结论:用水杨酸经硝化还原制备美沙拉嗪,此方法虽然可行,但收率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美沙拉嗪;合成;

The Research on the Synthesis of Mesalamine Abstract: Objective:To grasp the principles of nitrification and reduction reactions and to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skills in nitrification reduction reaction. Methods:Salicylic aci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by nitration, reduction and end up with synthesis of mesalazine. Results:the weight of nitrification production is 4.0 g,the theoretical yield is 6.6g.did not get the ideal production Conclusions:with this method,we can not get the ideal production,it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 Key words:Mesalazine synthesis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美沙拉嗪苯佐卡因磺胺等的合成

有机化学实验 在装有搅拌器二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三颈烧瓶中,加入4.0g 焦亚硫酸钠(0.021 m o l )和30.0m L 水,加热至80?左右, 搅拌使固体溶解三在搅拌下将上述粗油的乙醇溶液自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到三颈烧瓶中,加热回流15m i n ,得到透明溶液[4 ]三冷却让其结晶,抽滤,并用少量乙醇洗涤,得白色片状结晶,为4-苯基-2-丁酮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物三进一步提纯可用70%乙醇重结晶,干燥后得加成物纯品3~4g ,产率30%~40%三 本实验需8~10h 三 【注释】 [1 ]氯化苄二乙酰乙酸乙酯都必须是重新蒸过的,无水乙醇要经过进一步的无水处理三 [2 ]滴加速率不宜太快,以防止酸分解时逸出大量二氧化碳而冲料三[3]此粗产品可直接供后面加成之用,杂质可通过加成物的重结晶而除去三[4 ]如黄色油状物未作用完,则应补加少量焦亚硫酸钠,继续搅拌反应至油状物消失三 【思考题】 (1 )简述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用途三(2)反应完后,如果50%的氢氧化钠分解反应物,将会得到什么产物?请写出反应式和实验操作过程三(3)设计以乙酰乙酸乙酯和1-溴丁烷为原料合成己酸和2-庚酮的反应路线与实验操作步骤三 (4)设计以1,4- 二溴丁烷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环戊基甲酸的合成路线三(广西师范大学编写) 实验7-3 抗结肠炎药 美沙拉嗪的制备【实验目的】 (1 )掌握硝化反应的基本操作三(2 )掌握铁粉 盐酸还原反应的基本操作三【实验原理】 美沙拉嗪又名5-氨基水杨酸(M e s a l a m i n e ,5-A m i n os a l i c y l i ca c i d )三它对肠壁的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三美沙拉嗪通过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黏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作用三对有炎症的肠壁的结缔组织效果更佳三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二溃疡性直肠炎和克隆氏病三 目前美沙拉嗪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三一种是通过水杨酸与重氮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再还原的方法制备;另一种是通过水杨酸的硝化再还原的方法制备三本书采用后者制备美沙拉嗪,其合成路线如下? ?? : C OO H O H H N O ? ? ?? 3 C OO H O H O 2N F e /? ? ? ? H C l C OO H O H H 2N 178

美沙拉嗪合成工艺研究方法

美沙拉嗪合成工艺研究 美沙拉嗪 美沙拉嗪 中文名 称 Mesalazine 英文文 号 中文别 5-氨基水杨酸 名 5-Aminosalicylic Acid 英文别 名 分子式C7H7NO3 用途美沙拉嗪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粘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 作用。 进入实验室注意事项: 1、学生做实验前,应进行实验预习,指导老师须先向学生讲清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学生做实验时,必须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尤其是使用酒精灯、电炉等,更要注意安全。 2、对于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操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绝对禁止用口偿药品,带防毒面具。

3、实验剩余的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要及时送交实验室管理员妥善保管。对于有毒废液,应集中处置。 4、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严禁就餐。 5. 纸屑、棉花、火柴梗等固体废物,以及具有强腐蚀性、强毒性的废液,应投入废液缸(桶)里。 6、实验课结束后,学生一律不允许滞留在实验室,严禁学生将实验室仪器、药品带出实验室。 7、实验结束后,值日的学生必须关闭实验室的电源、水源、气源和门窗等,经指导老师检查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注意: 1.水杨酸切勿入眼,否则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2.硝酸取用时需带手套、口罩。 3.亚硝酸钠切勿口服。 已有合成路线: 1. 2.

3.水杨酸溶于氢氧化钠,在搅拌下慢慢加人重氮盐溶液, 进行偶合反应,加入50g氢氧化钠升温至60℃ , 加入130g保险粉, 加毕在80℃反应3h冷却, 静置分层回收上层对氨基苯乙醚油状物, 分取下层反应液, 用盐酸调至PH=4,冰箱放置过夜, 过滤, 水洗后得,美沙拉嗪粗品。再精制。 4.以邻氯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硝化、水解、还原反应后,制得美沙拉嗪。 5.苯胺经重氮化,偶合,还原制得美沙拉嗪。 我们组选择这种合成路线:水杨酸作原料

APRISO美沙拉嗪缓释胶囊说明书

HIGHLIGHTS OF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WARNINGS AND PRECAUTIONS ------ These highlights do not include all the information needed to use APRISO ? Renal impairment may occur. Assess renal function at the beginning safely and effectively. See full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for APRISO. of treatment and periodically during therapy (5.1) ?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litis symptoms can occur (5.2) APRISO? (mesalamine) extended-release capsules ? Use caution with pre-existing liver disease (5.4) Initial U.S. Approval: 1987 ---------------ADVERSE REACTIONS ---------------- -----------INDICATIONS AND USAGE ---------- ?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incidence ≥3%) are headache, ? APRISO is a locally-acting aminosalicylate indicated for the maintenance of diarrhea, upper abdominal pain, nausea, nasopharyngitis, flu or flu-like remission of ulcerative colitis in adults (1) illness, sinusitis (6.1) -------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 ----- To report SUSPECTED ADVERSE REACTIONS, contact Salix ? Four APRISO capsules once daily (1.5 g/day) in the morning with or Pharmaceuticals, Inc. at 1-800-508-0024 or FDA at 1-800-FDA-1088 without food. Do not co-administer with antacids (2) or https://www.doczj.com/doc/5315400081.html,/medwatch. ----DOSAGE FORMS AND STRENGTHS ---- -----------------DRUG INTERACTIONS ---------------- ? Extended-release capsules: 0.375 g (3) ? Do not co-administer with antacids (7.1) ------------CONTRAINDICATIONS ------------ --------USE IN SPECIFIC POPULATIONS --------- ? Hypersensitivity to salicylates, aminosalicylates, or any component of ? Use with caution in patients with renal disease (5.1) APRISO capsules (4) ? Monitor blood cell counts in geriatric patients (8.5) ? Advise patients with phenylketonuria that APRISO contains aspartame (17.1) See 17 for PATIENT COUNSELING INFORMATION Revised:10/2008FULL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CONTENTS* 1 INDICATIONS AND USAGE 10 OVERDOSAGE 2 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 11 DESCRIPTION 3 DOSAGE FORMS AND STRENGTHS 12 CLINICAL PHARMACOLOGY 4 CONTRAINDICATIONS 12.1 Mechanism of Action 5 WARNINGS AND PRECAUTIONS 12.3 Pharmacokinetics 5.1 Renal Impairment 13 NONCLINICAL TOXICOLOGY 5.2 Mesalamine-Induced Acute Intolerance Syndrome 13.1 Carcinogenesis, Mutagenesis, Impairment of Fertility 5.3 Hypersensitivity 13.2 Animal Toxicology and/or Pharmacology 5.4 Hepatic Impairment 14 CLINICAL STUDIES 6 ADVERSE REACTIONS 14.1 Ulcerative Colitis 6.1 Clinical Studies Experience 15 REFERENCES 6.2 Adverse Reaction Information from Other Sources 16 HOW SUPPLIED/STORAGE AND HANDLING 7 DRUG INTERACTIONS 17 PATIENT COUNSELING INFORMATION 7.1 Antacids 17.1 Patients with Phenylketonuria 8 USE IN SPECIFIC POPULATIONS 17.2 General Counseling Information 8.1 Pregnancy 8.3 Nursing Mothers 8.4 Pediatric Use * Sections or subsections omitted from the full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8.5 Geriatric Use are not listed

美沙拉嗪合成方案

美沙拉嗪的合成 2011年11月1日 美沙拉嗪广泛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和克隆氏病。文献报到,美沙拉嗪的合成主要有:1.从水杨酸经硝化、还原;2.苯偶氮水杨酸还原制取;3.对氨基苯酚与二氧化碳一步合成。方法2偶氮还原需要高压条件下合成,方法3的催化剂未明确,方法1在常压下即可操作,操作相对简单,实验室条件下,本实验采用方法1,并对传统方法进行一点改进。 化学名 5-氨基-2-羟基-苯甲酸 别名 马沙拉嗪 化学结构 NH 2 HOOC HO 外文名:Mesalamine ,5-Amino Salicylic Acid 药理作用及用途:对肠壁的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沙拉嗪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粘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作用。对有炎症的肠壁的结缔组织效果更佳。 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和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轻度的胃部不适。①对水杨酸类药物以及本品的赋形剂过敏者忌用。 ②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两岁以下儿童不宜用。 ③与氰钴胺片(VitB12片)同有,将影响氰钴胺片的吸收。 ④服药时要整粒囫囵吞服,绝不可嚼碎或压碎。 【通用名】 美沙拉嗪 缓释剂 【商品名】 艾迪莎 【药品类别】 其他消化系统药物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 本品在包肠衣后于肠中崩解,大部分药物可抵达结肠,作用于炎症黏膜,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和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对肠壁炎症有

显著的消炎作用,对发炎的肠壁结缔组织效用尤佳。 【药代动力学】本品由乙基纤维素包衣的美沙拉嗪微颗粒组成,在胃中开始崩解,微粒穿过幽门进入小肠,不需胃的排空,无药物大量倾释现象,在胃残留时间短,服药后20分钟内血中即可测出本品,在肠道内以常数持续均匀释放。已表明肠传送时间的降低对美沙拉嗪的释放影响极小,且吸收相对没有改变。【适应症】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克罗恩病)。 【用法用量】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1 g qid ;缓解期:0.5 g tid - qid。克罗恩病缓解期:2 g/天,分3-4次口服。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轻微胃部不适。偶有恶心、头痛、头晕等。 【禁忌症】对水杨酸类药物及本品的赋形剂过敏者忌用。 水杨酸 中文名称:水杨酸 英文名称:salicylic acid;SA 其他名称:邻羟基苯甲酸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晶体或毛状结晶性粉末。 CAS号:69-72-7 pH:2.4(饱和水溶液) 熔点(℃):160 相对密度(水=1):1.4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8 分子式:C7H6O3 分子量:138

实验12-美沙拉嗪的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三:美沙拉嗪的合成 一、前言 美沙拉嗪英文通用名称:Mesalazine 别名:马沙拉嗪化学名5-氨基-2-羟基-苯甲酸 化学结构式为: HOOC HO NH2 二、物理常数 药品分子量熔点/℃沸点/℃性质 水杨酸138 157-159 211 76℃升华。常压下急剧加热分解为 苯酚和二氧化碳。pH=2.4 浓硝酸63.01 83 易挥发,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 冰醋酸60.5 16.6 117.9 易挥发。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的无色液体 5-硝基水杨酸183.12 229-233 浅黄色晶体,几乎不溶于水,热水 中微溶,溶于乙醇乙醚 保险粉174.11 300 不溶于乙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遇 水发生强烈反应并燃烧。250℃自燃 美沙拉嗪153.14 279-281 不溶于乙醇。溶于盐酸 三、药理作用 本药为抗溃疡药,通过作用于肠道炎症黏膜,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道壁炎症起显著的消炎作用,对发炎的肠壁结缔组织效果尤佳。试验表明本药对维持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与柳氮磺吡啶同样有效,但不发生后者通常引起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和男性不育。 实验目的 1、掌握硝化、还原反应原理 2、熟悉硝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操作技能 3、掌握美沙拉嗪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

HOOC HO HNO3 HO HOOC NO2 Na2S2O4 HO HOOC NH2 实验器材 仪器:锥形瓶250ml 搅拌器温度计三口烧瓶水浴锅布氏漏斗长颈漏斗恒压滴液漏斗胶头滴管烧杯(500 ml,250 ml各一个,50 ml两个)电热套抽滤瓶量筒(10ml,50ml 各一个)PH试纸(一包)滤纸玻璃棒回流冷凝管乳胶管玻璃管弯形干燥管玻璃塞橡胶塞 实验药品 试剂:水杨酸、浓硝酸、冰醋酸、铁粉、亚硫酸氢钠、氢氧化钠、浓硫酸、活性炭、15%氨水、保险粉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1、水杨酸的硝化

美沙拉嗪基本性质

美沙拉嗪缓释剂 【通用名】美沙拉嗪缓释剂 【商品名】艾迪莎 【英文名】Mesalazine 【拼音名】Meishalaqin 【药品类别】其他消化系统药物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本品在包肠衣后于肠中崩解,大部分药物可抵达结肠,作用于炎症黏膜,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和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对肠壁炎症有显著的消炎作用,对发炎的肠壁结缔组织效用尤佳。 【药代动力学】本品由乙基纤维素包衣的美沙拉嗪微颗粒组成,在胃中开始崩解,微粒穿过幽门进入小肠,不需胃的排空,无药物大量倾释现象,在胃残留时间短,服药后20分钟内血中即可测出本品,在肠道内以常数持续均匀释放。已表明肠传送时间的降低对美沙拉嗪的释放影响极小,且吸收相对没有改变。 【适应症】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克罗恩病)。 【用法用量】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1 g qid ;缓解期:0.5 g tid - qid。克罗恩病缓解期:2 g/天,分3-4次口服。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轻微胃部不适。偶有恶心、头痛、头晕等。 【禁忌症】对水杨酸类药物及本品的赋形剂过敏者忌用。 【注意事项】1、肾、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两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出现皮疹时应暂停使用并尽快咨询医生。2、最好整粒吞服,也可掰开或水冲服;但绝不可嚼碎或压碎。若因故或遗忘漏服一剂量时,应尽快补服或与下次剂量同时补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致畸作用的研究数据不多。怀孕及哺乳的病人,慎用本品。

【儿童用药】两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本品,两岁以上儿童:20~30mg/kg,或遵医嘱。【老年患者用药】高龄患者用本品应酌减。 【药物相互作用】若在服用本品同时服用氰钴胺片,将影响氰钴胺片的吸收。 【药物过量】逾量的研究数据不多,一位3岁儿童误服本品2g,经催吐和服活性碳治疗未发生意外。逾量使用的危险罕见。 【贮藏】 【规格】 【制造商】爱的发制药 市场价:¥77.2元

美沙拉嗪的合成

题目:美沙拉嗪的制备和工艺条件的考察 学生:李忠莉 学号:201004040205 院(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制药 指导教师:常相娜 20013 年 3 月 11 日

题目:美沙拉嗪的制备和工艺条件的考察 一、美沙拉嗪的背景资料 1、1美沙拉嗪的简单介绍 别名:马拉沙嗪 化学名:5-氨基水杨酸 化学结构 外文名(含商品名及制剂名);Mesalamine ,5-Amino Salicylic Acid 药理作用及用途:对肠壁的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沙拉嗪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粘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作用。对有炎症的肠壁的结缔组织效果更佳。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和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轻度的胃部不适。①对水杨酸类药物以及本品的赋形剂过敏者忌用。②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两岁以下儿童不宜用。③与氰钴胺片(VitB12片)同有,将影响氰钴胺片的吸收。④服药时要整粒囫囵吞服,绝不可嚼碎或压碎。

美沙拉嗪为类白色、灰白色至微红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色渐变深。在水中极微溶解,在乙醇、丙酮或氯仿中不溶,在稀碱溶液和稀酸溶液中溶解。 1、2行业行情: 溃疡性结肠炎是(Ulcerative colitie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柳氮磺胺吡啶(SASP)是治疗溃肠性结肠炎的有效药物,柳氮磺胺吡啶在结肠部位被特有的细菌断裂其偶氮键,释放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1977年Azad Khan等发现5-氨基水杨酸是治疗溃肠性结肠炎的活性部分。5-氨基水杨酸口服后迅速由小肠吸收,经酰化后由尿排出,大部分不能到达结肠部分,为了临床的需要,研究出了一系列到达结肠才能释放出5-氨基水杨酸的剂型,同时也设计出了一系列的前体药物,这些前体药物的偶氮键在结肠部位被特有的细菌断裂,释放出5-氨基水杨酸而发挥药效。美沙拉嗪是治疗UC 的新型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E 及自由基的产生而发挥抗炎作用。这类药物的优点主要在于较SASP 有更大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仅相当于SASP 的50%。约80%对SASP 不耐受的患者能使用美沙拉嗪。 美沙拉嗪由瑞典Pharmacia AB公司开发,1985年,由英国Tillots Labs公司生产上市,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生产和使用。 国内一项纳入340 例患者的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美沙拉嗪在疗效上优于安慰剂,而国外的另一项研究提示其复发率较高。另

美沙拉嗪综述

美沙拉嗪剂型及其疗效的研究进展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该病在西方国家比较多见。因其病因不明,一直是消化科较为棘手的疾病。有关点认为IBD的病因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因素有关,目前多认为与免疫调节异常有关。近年来IBD在国人中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5-氨基水杨酸是临床治疗IBD并预防其复发的最常用的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应用最早的柳氮磺胺吡啶是5-氨基水杨酸前体药物,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由斯堪的纳维亚风湿病专家Suary发现并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上世纪40年代该药试用于UC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因而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IBD患者广泛应用的药物。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 柳氮磺胺吡啶(SASP)就一直是治疗IBD的有效药物,经口服后在结肠内被细菌分解为美沙拉嗪和磺胺吡啶,但由于磺胺过敏、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胰腺炎和精子动力异常等不良反应而影响了临床应用近年来新型5-氨基水杨酸前体药物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本文简要综述其进展情况。 1.1 SASP的代谢及其临床应用 SASP口服后,在上消化道一般仍保持完整,在小肠可有部分被吸收,但约90%经肠、肝循环,并以未被代谢的形式排入胆汁;抵达结肠后,连接水杨酸与磺胺吡啶的偶氮键在肠内细菌偶氮还原酶(

Azoreductase)作用下分裂,从SASP分子内释放出的磺胺吡啶大多在结肠被吸收,进入肝内被乙酰化后,以游离磺胺,乙酰化、羟化或葡萄糖醛酸衍生物等形式从尿液排出[3]。肝内乙酰化速度决定了SASP的乙酰化速度及血清中游离磺胺吡啶与乙酰化磺胺吡啶的比例。遗传学上,乙酰化速度慢者,其血清中游离磺胺吡啶水平较高,从而极易引发SASP的不良反应。磺胺吡啶单独口服时,在小肠很快被吸收,而以大便形式排出很少。 在结肠内,从SASP中释放的5-ASA仅小部分被吸收,约80%最后以大便形式排出。肠腔内的5-ASA在肠上皮细胞内被乙酰化,并以乙酰5-ASA(Acetyl-5-ASA)的形式再排入结肠;乙酰5-ASA不再被粘膜重吸收,而主要随大便排出。肠腔内的5-ASA 也有小部分可由细菌进行乙酰化。吸收后的5-ASA,约20%在肝内乙酰化,最后从尿液中排出使血清中5-ASA与乙酰5-ASA浓度的比值为尿液中比值的1/10。在结肠通过时间加快(如腹泻)时,该清除比值可发生改变,因此时细菌的偶氮键还原作用降低,使直肠内未裂解的SASP浓度增高,而尿液中SASP代谢物质排出减少。单独口服5-ASA后,其在胃、肠道近段即被迅速而完全地吸收。5-ASA的治疗作用与SASP相似,而无磺胺类不良反应。 SASP对治疗急性溃结及已获稳定的溃结维持缓解均有效,自其用作溃结的维持治疗药物以来,患者复发率降低了4倍,并极大改善了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SASP对轻、中度结肠克罗恩病(ThecolonicCrohn`sdisease)也有效(对小肠病变疗效可能不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