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筝等级考试曲《关山月》

古筝等级考试曲《关山月》

古筝等级考试曲《关山月》
古筝等级考试曲《关山月》

古筝等级考试曲《关山月》

【导语】《关山月》是一首具有文人气息的古典乐曲,有不少古琴曲的风格特点,演奏时气息要沉稳大方,不可为追求熟练而盲目将速度提升,这势必会破坏整首乐曲的气氛和艺术风格。

弹奏要点:

在这首乐曲中值得关注的技法有三:首先是左手慢“呤”的运用,其次是右手大指“托、劈”手法的组合运用,再者就是乐曲开始的右手中指“连勾”(“连勾”与上一节提到的“连托”除了中指、大指运指的不同,再一个就是音阶方向的不同,一个是上行,一个是下行)以及八度“双托”手法的使用。为了营造深沉旷远的氛围,乐曲一开始便是右手中指在倍低音区用“连勾”的技法缓速上行,勾勒出明月

出天山的意境,随后是左手在主音“do”上看似不经意的慢吟,从容而有度,一下子便使音乐显得格外庄重、开阔。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中指“连勾”时要用贴弦弹法连续奏出,不要离弦单弹;左手切忌使用速度较快、幅度更大的“揉”或“颤”等手法,以免使音乐显得局促和零乱。“揉”和“颤”适宜表达那些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作品,却不宜表达稳重古典的乐曲。

在第二行第二小节的三四拍上,“托、劈”连用的手法非常有特色。很多人认为,此处的“托、劈”为了减少负担也可以用“抹、托”替代,这也许是权宜之计,考虑到这首作品的风格和艺术效果,我建议还是“托、劈”连用为好。“抹、托”只有同音重复而无虚实变化,平稳有余而变化不足;“托、劈”连用却有了同音同指不同“声”的阴阳之比,音色显得多彩而富有动感,而且“托”的反向指法“劈”也更适宜营造苍老古朴的氛围。

第二行第一小节强拍上的八度“双托”手法也是第一次运用到的手法,这一技巧在北方风格的筝曲中极为常见。“双托”与“连托”这两个概念有时会引起大家的混淆,其实它们有本质上的不同。“双托”是大指两弦同奏得双音,而“连托”却是大指依序一弦一音奏出。“双托”更具强度上的意义,“连托”更具时值上的意义,两者切不可混为一谈。

古筝考级曲目

古筝考级曲目 ├<第一级> │ ├1.JPG │ ├凤翔歌.MP3 │ ├千声佛.MP3 │ ├卖报歌.MP3 │ ├小猫钓鱼.MP3 │ ├老六板.MP3 │ ├采茶歌(福建民歌).MP3 │ ├齐步走.MP3 │ ├龙船谣.MP3 │ ├龙船谣.pk │ └龙船谣.wma ├<第二级> │ ├一点红.MP3 │ ├上楼.MP3 │ ├哪里不平哪里有我.MP3 │ ├小鸟朝凤.MP3 │ ├挤牛奶.MP3 │ ├浪淘沙.MP3 │ ├紫竹调.MP3 │ └红星照我去战斗.MP3

├<第三级> │ ├三十三板(浙江).MP3 │ ├剪碇花(河南民乐).MP3 │ ├妆台秋思.MP3 │ ├小斑鸠(江西民歌).MP3 │ ├小猫钓鱼.MP3 │ ├小红花.MP3 │ ├彩云追月.MP3 │ ├渔舟唱晚.MP3 │ └纺织忙.MP3 │-<第四级> │├一点金(潮州).MP3 │├天下同(山东琴书小板曲牌).MP3 │├延边之歌.MP3 │├春苗.MP3 │├浏阳河.MP3 │├灯月交辉(浙江民乐).MP3 │├迎春舞曲(新疆民歌).MP3 │└风摆翠竹(山东筝曲).MP3 │

├<第五级> │ ├丰收锣鼓.MP3 │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陕北民歌).MP3 │ ├故乡的亲人(美国民歌).MP3 │ ├河南八板(河南).MP3 │ ├秋思曲(潮州).MP3 │ ├莺啭黄鹂(山东).MP3 │ ├采蘑菇得小姑娘.MP3 │ └高山流水(浙江).MP3 ├<第六级> │ ├云庆(浙江).MP3 │ ├出水莲(客家).MP3 │ ├梅花三弄.MP3 │ ├樱花.MP3 │ ├瑶族舞曲.MP3 │ ├花流水(河南).MP3 │ ├雪山春晓.MP3 │ └香山射鼓.MP3

古筝等级考试曲《孟姜女》

古筝等级考试曲《孟姜女》 【导语】孟姜女千里寻夫的动人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其坚贞的个性、苦难的经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因此在演奏这首作品时要注意到这些艺术表达上的特点,即使是“快四点”技法,也不要过于华丽和炫耀,深情、哀婉应该是这首作品的音乐基调。 弹奏要点: 在《孟姜女》这首乐曲中,要注意滑音度数的变化。虽然该曲全部使用的是“上滑音”,但却有大二度和小三度的区别。就这首作品来说,上滑音所达到的音高,基本都以相邻的高音弦为准,这是这首乐曲的五声音阶风格和古筝五声音阶的特性决定了的,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谱面并未明示,但还请注意认真区别之。再者,还要注意滑音的速度和

过程,弹出的“实”音和滑出的“虚”音时值要均等,节奏要平稳。演奏滑音时手、腕、臂、身应该充分配合,不能仅仅依靠手指的力量,不然不但难以达到所求的音高,而且会给整个身心带来不必要的紧张。 从第三行开始,音乐发生了变化.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的出现,创造出一种急切而又紧张的氛围。谱面标明了“勾”(大指)、“托”(中指)、“抹”(名指)、“托”(大指)依次快速奏出,这就是江浙筝派称为“快四点”的组合指法。这一指序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是古筝传统技法体系里较为常用的套路。由于此技法在演奏时需要一定的速度和耐力,因此还需有正确的方法加以训练。掌握好这个技法的关键,是处理好大指与其它手指的关系。从手的构造上来说,大指处在其它四指的对面。看起来虽然孤单,但作用却极其重要。有了大指从另一个方向带来的力,我们才能方便地拿捏起东西来。古筝的各种指序编排,都是利用大指和其他手指的关系来进行“顺”、“逆”的调整和转换,不断“化逆为顺”,从而顺利完成音乐的表现。“快四点”的弹奏要点,就是要协调好腕力,充分运用大指与中指、大指与食指的连接形成的“一来一回”的钟摆式摆动,利用其惯性,使快速弹奏变得轻松和连贯。

古筝考级标准与要求

古筝考级标准与要求 一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初步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手型和基本指法(如:托、劈、抹、勾、提、大撮、小撮、花指、揉弦、上滑音、下滑音等)的弹奏方法。 2、掌握最基本的节奏型、用指规律以及简单的左右手配合的小乐曲。 3、能够熟练地演奏考试所规定的传统曲目及创作或改编的曲目。 二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弹奏方法、手型、基本指法进一步熟练和提高,同时应加强四点、双手轮抹及左手按变音等技法的训练。 2、演奏中必须注重手指灵活性的训练,尤其要强调大指小关节的运用,并应加强左手弹奏方面的练习。 3、在风格性曲目的学习上,应着重注意培养起良好的民间音乐特有的音高概念,并尽可能多哼唱乐曲,从中感受它们鲜明的地方风味。 三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在进一步巩固前两级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出音的音质、弹性及手指的独立性。 2、初步掌握摇指(包括短摇)、轮指(三指轮勾抹托和四指轮提勾抹托)的正确演奏要领。 3、加强 4、7音准的训练,同时要强调校音能力的培养。 四级演奏提示与要求: 1、掌握琶音、分解和弦技法的正确演奏要领,注意音色、音量、速度的统一,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重心转换以及重心转换时自然过渡的训练;摇指技法的练习应注意腕部的松弛、点的均匀以及音色的统一。 2、加强各种节奏(大、小切分节奏以及含有三十二分音符的节奏等)和速度方面的练习。 3、加强视奏能力的提高和训练,演奏上要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五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进一步提高基本功,同时加强摇指演奏的歌唱性、快四点演奏的速度、左右手分指弹奏的独立性及各种指法弹奏的熟练程度等技术方面的训练。 2、演奏传统乐曲,应初步掌握各流派风格、指法、演奏的特点;演奏创作或改编乐曲,应注意两手配合的协调性及音色、音量的平衡。 3、乐曲演奏时必须按乐谱所提示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及情绪要求去做,并强调演奏的完整性及音乐的表现力。 六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加强各种音色变化、控制力的训练,并进行一些特殊定弦乐曲的练习。 2、学习各流派传统乐曲时,要重点强调左手韵味的特点,并加以练习,掌握其规律;演奏上必须按照其指法特点,如山东筝曲应运用大指小关节托劈,河南筝曲应运用大指大关节托劈、八度弹奏应运用剔托指法等,最终目的是希望更准确地表达其风格特别及掌握多种演奏技法。 3、演奏中应强调力度与音色的对比、演奏的投入及较好的音乐表现力。做到强而不噪、轻而不虚、快而不赶、慢而不拖。 七级的演奏提示及要求: 1、进一步提高各类摇指(短摇、长摇、扫摇、八度摇、多弦摇等)、快四点、快速分指弹奏、琶音等综合技法及双手配合的演奏能力。 2、传统乐曲要求在掌握风格特点上准确、到位;创作或改编乐曲要求技术娴熟、演奏完整。

古筝十级考级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一晴 前两天,我几乎整天都在练古筝,所以没有时间写作文。今天我和妈妈又高兴又紧张地去绵阳参加古筝十级的考试。 进入考场内,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坐在凉亭里乘凉,还有些考生在练习二胡、小提琴、萨克斯,琵琶、电子琴等等。因为古筝不方便带,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练习,只好坐在那里等候着2:30的到来。 期盼的2:30分终于到来了,考试工作人员点了名,依次序把我们带到了考室外。等了一个多小时,工作人员终于叫我进去了,我有点紧张,又想:不要紧张,一定能弹好。我咽了一口气,进入考室,满怀信心地想:只要不紧张,一定能考过的。 我第一曲弹的是《茉莉芬芳》,就是在快板的时候,有个地方头脑突然短路了,忘记了左手的弹法。停顿了几秒钟,我又接了弹了起来。因为弦有点滑,所以有些音也弹错了。 这次考试没有我在家里发挥得好,弹错的地方也比较多,我想很难考过吧。 (妈妈的话:如果是正常发挥的话,考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由于不准家长进场,所以根本不知道她到底弹得有多差!反正下来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可能考不过,那个琴弦好滑哦,我没有怎么弹清楚,还有个地方差点忘了。哎,她可从来没有这么不自信啊,看来希望真的不大哦。我只有说没关系啦,没有考过明年接着又来考,带上自己的琴去考。每次考级的时候琴行提供的琴都不好,影响了孩子的发挥。作好心理准备接受那残酷的事实吧~)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一晴 今天,天气晴朗,金黄的太阳照耀着大地,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去学古筝,我特别高兴,因为今天可能就可以拿到考级证书了! 到了于老师房间里,于老师就热情地把证书发给了我。我捧着证书,心里甜滋滋的。 回到家里,我从百宝箱里拿出以前的两个证书,仔细地比较着。我六岁的时候考过了三级,七岁的时候考过了七级,八岁的时候考过了十级。小小的我真棒!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以前练琴的经历:妈妈认真地指导我,老师耐心地教我,我还流了很多泪水,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功。因为我知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当然还有很多的泪水)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练琴,争取改掉以前的错误。

唐诗《关山月》原文及赏析

关山月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解】 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⑵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⑷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 ⑸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⑹戍客: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边色:一作“边邑”。 ⑹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思妇高楼上,悲叹有余哀。”此二句当本此。 【译文】 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 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白话译文】 一轮明月升起在天山之上,在苍茫的云海中徘徊。萧瑟的秋风吹着明月,东渡玉门雄关,照耀着守边的征人。在这苍凉的关塞上,不由得使征夫们想起在这边关上频起的战事:昔时汉高祖,曾遭匈奴的白登山之困;胡人的兵马,至今仍对青海湖虎视耽耽。从来这里就是夷夏的争战之地,多少战土抛身塞外,埋骨黄沙啊。征人们望着这月光下荒凉的边色,脸上现出思归的愁容。遥想家中的妻子,她一定是在倚楼盼望征人的归来,望月而兴叹 【创作背景】 李白看见征战的场景,因此他感叹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此诗就是在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古筝考级中的提示与要求(1——10级)

一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初步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手型和基本指法(如:托、劈、抹、勾、提、大撮、小撮、花指、揉弦、上滑音、下滑音等)的弹奏方法。 2、掌握最基本的节奏型、用指规律以及简单的左右手配合的小乐曲。 3、能够熟练地演奏考试所规定的传统曲目及创作或改编的曲目。 二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弹奏方法、手型、基本指法进一步熟练和提高,同时应加强四点、双手轮抹及左手按变音等技法的训练。 2、演奏中必须注重手指灵活性的训练,尤其要强调大指小关节的运用,并应加强左手弹奏方面的练习。 3、在风格性曲目的学习上,应着重注意培养起良好的民间音乐特有的音高概念,并尽可能多哼唱乐曲,从中感受它们鲜明的地方风味。 三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在进一步巩固前两级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出音的音质、弹性及手指的独立性。 2、初步掌握摇指(包括短摇)、轮指(三指轮勾抹托和四指轮提勾抹托)的正确演奏要领。 3、加强 4、7音准的训练,同时要强调校音能力的培养。 四级演奏提示与要求: 1、掌握琶音、分解和弦技法的正确演奏要领,注意音色、音量、速度的统一,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重心转换以及重心转换时自然过渡的训练;摇指技法的练习应注意腕部的松弛、点的均匀以及音色的统一。 2、加强各种节奏(大、小切分节奏以及含有三十二分音符的节奏等)和速度方面的练习。 3、加强视奏能力的提高和训练,演奏上要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五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进一步提高基本功,同时加强摇指演奏的歌唱性、快四点演奏的速度、左右手分指弹奏的独立性及各种指法弹奏的熟练程度等技术方面的训练。

2、演奏传统乐曲,应初步掌握各流派风格、指法、演奏的特点;演奏创作或改编乐曲,应注意两手配合的协调性及音色、音量的平衡。 3、乐曲演奏时必须按乐谱所提示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及情绪要求去做,并强调演奏的完整性及音乐的表现力。 六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加强各种音色变化、控制力的训练,并进行一些特殊定弦乐曲的练习。 2、学习各流派传统乐曲时,要重点强调左手韵味的特点,并加以练习,掌握其规律;演奏上必须按照其指法特点,如山东筝曲应运用大指小关节托劈,河南筝曲应运用大指大关节托劈、八度弹奏应运用剔托指法等,最终目的是希望更准确地表达其风格特别及掌握多种演奏技法。 3、演奏中应强调力度与音色的对比、演奏的投入及较好的音乐表现力。做到强而不噪、轻而不虚、快而不赶、慢而不拖。 七级的演奏提示及要求: 1、进一步提高各类摇指(短摇、长摇、扫摇、八度摇、多弦摇等)、快四点、快速分指弹奏、琶音等综合技法及双手配合的演奏能力。 2、传统乐曲要求在掌握风格特点上准确、到位;创作或改编乐曲要求技术娴熟、演奏完整。 3、演奏中强调乐句、乐段的划分;气口掌握的分寸;音乐层次的安排;气息的通顺及自如运用。处理好全曲音乐语句关系及表现方式。 八级演奏提示及要求: 1、巩固并熟练掌握各类技巧,加强指力、耐力、爆发力及速度等方面的训练,强调技术的完整性及把握性。 2、传统乐曲方面要求较准确地掌握山东、河南、潮州、客家、浙江等各流派代表曲目的技法、风格特点、加花变奏及调性规律等;创作或改编的乐曲方面应注意变化音、临时升降号掌握及训练,并要求做到演奏熟练,无明显技术障碍。 3、必须达到乐曲所规定的速度、力度及情绪要求,对音乐的表达要有一定的深度,并努力培养五线谱的视奏能力。 九级演奏提示与要求: 1、双手各类技巧更加巩固和熟练运用,快速弹奏时应尽量以最小的动作去完成最快的速

古筝考级曲目

[下载]免费下载(1-10级全套下载)( 发表于:2009-7-26 7:25:00 BT免费下载《中国古筝考级曲集10VCD》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https://www.doczj.com/doc/533634993.html,/s oft/39487.htm中文名称:中国古筝考级曲集 资源类型:ISO 版本:10VCD 发行时间:2004年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本曲集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目前最权威的古筝考级用书《中国古筝考级曲集》(共上下2册)与之相配套的VCD示范讲解影碟(10片)。自1994年上海筝会开始举行古筝业余定级考试以来,共有十余万人次参加了考级。通过循序的考级活动,学生的演奏水平有了相对衡量的标准,提高了他们学习古筝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去年底,为了提高古筝学习的整体水平,为了满足广大考生与爱好者学习的需要,筝会对中国古筝考级曲集进行了重新修订,以求更系统,更准确,并为此还录制了想配套的VCD共10片,以供参考与借鉴。该套VCD中的演奏和讲解,均是 由上海筝会会员,上海音乐学院历届古筝专业毕业生及在读的本科生与附中学生担当的,其中不少已成为目前舞台上的古筝明星。2005年起上海筝会的考级活动将按修订 版考试 演奏者:

王蔚顾婧罗小慈姚琼 祁瑶陈珏宋小璐倪蕾 赵一李捷雷焕然胡晓燕 谢涛金振瑶陆沙沙蒋文君 陆笑姿 目录: VCD1: 【一级】曲目 1.凤翔歌 2.穿花蜂 3.老六板 4.龙船调 5.浪淘沙 6.十杯酒 7.小猫钓鱼8.虞美人9.卖报歌 10.拔萝卜11.小饼干之舞 12.在北京的金山上 【二级】曲目 1.上楼 2.小鸟朝凤 3.一点红 4.开窗户 5.银纽丝 6.小开手 7.紫竹调8.挤牛奶9.三条腿的老鼠 10.放马山歌11.小小螺丝帽12.金蛇狂舞

唐诗赏析-李白《关山月》原文及赏析

李白《关山月》原文及赏析 '《关山月》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白《关山月》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

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戍客: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边色:一作“边邑”。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庞大,异域何其粗犷。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没完没了的战争,何时才能停息?因此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的描绘,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

古筝五级曲目

·分解和弦练习(流水);双手轮抹综.. ·丰收锣鼓讲解与示范 ·苏武思乡讲解与示范 ·春到拉萨讲解与示范 ·香山射鼓讲解与示范 ·庆丰年讲解与示范 ·平沙落雁(轻六调)讲解与示范 ·新开板讲解与示范 ·闹元宵讲解与示范 ·崖山哀(软弦)六十八板讲解与.. ·花儿与少年讲解与示范 一级: 传统曲目:凤翔歌、穿花蜂、老六板、龙船调、浪淘沙、十杯酒 创作曲目:小猫钓鱼、虞美人、卖报歌、拔萝卜、小饼干之舞、在北京的金山上 二级: 传统曲目:上楼、小鸟朝凤、一点红、开扇窗、银纽丝、小开手 创作曲目:紫竹调、挤牛奶、三条腿的老鼠、放马山歌、小小螺丝帽、金蛇狂舞 三级: 传统曲目:三十三板、灯月交辉、一点金、西厢词、剪靛花、天下同 创作曲目:纺织忙、小斑鸠、旱天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红河谷、洋娃娃与小熊跳舞 四级: 传统曲目:渔歌唱晚、风摆翠竹、小飞舞、倒骑驴、锦上花、妆台秋思 创作曲目:浏阳河、延边之歌、春苗、剪羊毛、八月桂花遍地开、渔光曲 五级: 传统曲目:高山流水(浙江),河南八板、莺啭黄鹂、秋思曲、昭君怨、小霓裳曲 创作曲目: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故乡的亲人、采蘑菇的小姑娘、香山射鼓、洞庭新歌、辽南情 六级:

传统曲目:花流水(河南),云庆、出水莲、大八板、苏武思乡、梅花三弄 创作曲目:丰收锣鼓、泼水、四季调、畲山茶歌、闹元宵、樱花 七级: 传统曲目: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打雁、山坡羊 创作曲目:战台风、秦桑曲、彝族舞曲、雪山春晓、春潮、月夜情歌、幸福渠水到俺村八级: 传统曲目:将军令、思凡、崖山哀、陈杏元落院、广陵散 创作曲目:蝶恋花、茉莉芬芳、侗族舞曲、伊犁河畔、包楞调、春到拉萨、银河碧波九级: 传统曲目:高山流水(山东),四合如意、海青拿鹤、陈杏元和番 创作曲目:庆丰年、铁马吟、井冈山上太阳红、东海渔歌、姜女泪、木卡姆散序与舞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塔塔尔族舞曲 十级: 传统曲目:月儿高、四段锦、柳青娘(活五)、汉江韵 创作曲目:林冲夜奔、打虎上山、钢水奔流、春到湘江、黔中赋、幻想曲、花蓝谣、秋夜思

2013年上海古筝考级考哪些曲目

很多学生参加古筝培训后都会去参加古筝考级,来证明自己的古筝水平到底到达了何种水平,那么古筝考级都考哪些曲目呢? 古筝的业余定级考试为十级:一级到十级,其中一级最低,十级最高。 考级有固定的可选的曲目,要求考生须按所报考的级别曲目范围自选四首乐曲。考级演奏。要求能严格按乐曲所规定的节奏、速度和技巧,熟练地、完整地背谱演奏全曲,并兼顾乐器的音色、风格和表现力。 以下是2013年上海古筝考级曲目:(资料来源——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办公室) 一级: 传统曲目:凤翔歌、穿花蜂、老六板、龙船谣、浪淘沙、十杯酒 创作曲目:小猫钓鱼、虞美人、卖报歌、拔萝卜、小饼干之舞、在北京的金山上 二级: 传统曲目:上楼、小鸟朝凤、一点红、开扇窗、银纽丝、小开手 创作曲目:紫竹调、挤牛奶、三条腿的老鼠、放马山歌、小小螺丝帽、金蛇狂舞 三级: 传统曲目:三十三板、灯月交辉、一点金、西厢词、剪靛花、天下同 创作曲目:纺织忙、小斑鸠、旱天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红河谷、 洋娃娃与小熊跳舞 四级: 传统曲目:渔舟唱晚、风摆翠竹、小飞舞、倒骑驴、锦上花、妆台秋思 创作曲目:浏阳河、延边之歌、春苗、剪羊毛、八月桂花遍地开、渔光曲 五级: 传统曲目:高山流水(浙江)、河南八板、莺啭黄鹂、秋思曲、昭君怨、 小霓裳曲、 创作曲目: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故乡的亲人、采蘑菇的小姑娘、香山射鼓、 洞庭新歌、辽南情 六级: 传统曲目:花流水(河南)、云庆、出水莲、大八板、苏武思乡、梅花三弄 创作曲目:四季调、泼水、丰收锣鼓、畲山茶歌、闹元宵、樱花 七级: 传统曲目: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打雁、山坡羊 创作曲目:战台风、秦桑曲、彝族舞曲、雪山春晓、春潮、月夜情歌、幸福渠水到俺村 八级:

李白《关山月》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白《关山月》阅读答案附赏析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 ①关山月,属乐府鼓角横吹曲,多写离别的哀伤。唐玄宗开元后期和天宝年间,唐王朝与外族不断爆发战争。李白借此乐府旧题,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②天山,祁连山,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匈奴语呼天为祁连,故祁连山亦称天山。 ③玉门关,为古时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此处泛指西北边地。 1.诗人借月夜高楼的叹息来抒发戍人的情感。(2 分) 2.赏析画线诗句的内涵和作用。(5 分) 【参考答案】 1.(2分)思妇思乡(一空1分) 2.(5分)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清冷苍茫的景象。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吹遍玉门关内外。诗人巧借长风把关山月三个相互独立的意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内涵2分,作用2分,语言表述1分) 赏析: 《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此诗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以怨情贯穿全诗,色调统一,浑然一体,气象雄浑,风格自然。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 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筝考级曲集mp3》

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533634993.html,/s/1sjr1mZN 内容简介编辑 《中国古筝考级曲集(上下)(最新修订版)》最大的特点是将原来的每一个级别的八首曲目,扩充为每一个级别十二首曲目,目的是让学习者了解更多的曲目,同时也让师生对曲目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除此还有这样三个特点:1、增加了作者与作品的涵盖与广泛性,但同时也为争使所选曲目更具代表性;2、在创作曲目的选择上,有意识地弥补了原版中的80年代后期以来的作品较少的缺憾,以使新版曲集能更全面、更丰富多彩、更具鲜明特色;3、在各级别的曲目安排上,我们根据这些年的考级经验做了适当的调整,力求便之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3目录编辑 《中国古筝考级曲集(上最新修订版)》目录: 原版前言 新版前言 一级(初级) 凤翔歌 穿花蜂 *老六板 龙船谣 浪淘沙 *十杯酒 *小猫钓鱼(动画片《劳动最光荣》插曲) 虞美人 卖报歌 拔萝卜 *小饼干之舞 *北京的金山上 二级 上楼 *小鸟朝凤 一点红 开扇窗 *银纽丝 小开手 紫竹调 *挤牛奶(电影《草原儿女》插曲)

*三条腿的小老鼠 放马山歌 小小螺丝帽 *金蛇狂舞 三级 三十三板 灯月交辉 一点金 *西厢词 剪靛花 *天下同 *纺织忙 *小斑鸠 旱天雷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剧《红灯记》选段)红河谷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四级 渔舟唱晚 风摆翠竹 *小飞舞 *倒骑驴 锦上花 妆台秋思 浏阳河 *延边之歌 春苗 *剪羊毛 八月桂花遍地开 *渔光曲 五级(中级) 高山流水 河南八板 *莺啭黄鹂 秋思曲 *昭君怨 小霓裳曲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故乡的亲人 采蘑菇的小姑娘 *香山射鼓 *洞庭新歌 *辽南情 六级 花流水 云庆 出水莲 *大八板 *苏武思乡 梅花三弄 *四季调 泼水 丰收锣鼓 *畲山茶歌 *闹元宵 樱花 七级 寒鸦戏水 汉宫秋月 *蕉窗夜雨 打雁 *山坡羊 战台风 秦桑曲 彝族舞曲 雪山春晓 *春潮 *月夜情歌 *幸福渠水到俺村 常用符号说明 《中国古筝考级曲集(下最新修订版)》目录:八级(高级) *将军令 思凡 崖山哀 陈杏元落院

陆游《关山月》赏析

陆游《关山月》赏析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一腔报国情怀,万首豪放诗词,放翁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 陆游一生坎坷,多不得志。仕途上,多次被秦桧打压;为官时,因主张抗敌与朝廷政见相左,数用数黜;感情上,爱妻唐婉因不受公婆喜爱而被逐出家门……然每念及那些慷慨激昂、脍炙人口的诗篇,我们所看到的,却只有满腔报国热血、忧国忧民、豪情奔放的陆游。 此诗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之时。短短数行,却将南宋的剪影呈现在读者面前,放翁构思绝妙、文字凝练、情感溢于表、爱憎分明,爱国、报国之思不言而喻。寥寥数十字,却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思想和形态,由小见大,这不就是当时的南宋? 全诗分为三层,每一层从某种人物描写。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只图享乐、荒废战备的将军;中四句为第二层,从边疆战士的角度出发,表现战士们报国无门、蹉跎年华的悲愤心情;后四句写沦为遗民的人们切盼收复,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议和的诏书已下十五年,将军来到边疆不为战斗,只图那深院紧锁、歌舞升平的奢靡生活,就算马肥死、弓弦断,又有谁去认真准备战备?岗楼阵阵更声,仿佛在催促着将落的圆月,正如那半年从军的战士,如今已是白发点点。谁又知道,那凄凉的笛声里,是壮士无奈无望的心声,沙场上那累累白骨,月光之中显得更加苍白。与胡人之战古来就有,可何曾沦落至此,中原的土地竟养着胡人的子孙!沦落的难民啊,切切期盼,何时能再回来祖国的怀抱,可就算他们夜夜垂泪,朝廷又能带给他们什么希望呢? 同一轮圆月下,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心境。诗人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入手,制造了强烈、鲜

古筝考级须知

古筝考级须知 有三个带普遍性问题须引起注意:一、克服紧张情绪。考试紧张是多数人的“临床易发症”,而且年龄愈大几率愈高,“症状”愈甚。分析其原因,无外乎是心理压力大、担心考不好;或者技术尚不过硬,担心演奏中发生故障;也有的人不适应陌生环境等等,都可能导致情绪紧张。克服紧张的根本办法,就是平时要苦练基本功,做到技术过硬,曲谱烂熟于心,演奏娴热自如,考试自然就有信心,有信心就不会紧张。所谓“艺高心胆大”就是这个最朴素的道理。实在不行,你就假装不紧张也有效果。另外,平时应该多找机会作表演性的锻炼,提高面对生人、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可行方法之一。二是作好考前准备。如梭查古筝定弦准不准,试验弦的张力软硬手感,指甲是否戴好了,琴架、坐凳是否搁置稳妥、高低是否合适等,尽量避免临场发生故障。三、最关键的是,演奏时一定要排除一切杂念、全神灌注、集中精力投入演奏。这是每个演奏者必须具备的艺术素质和表演作风。 考生入场后,应首先向评委老师交验准考证,报告自己的考号、姓名以及报考的曲目名称,以便评委验证和准备。考试完毕不要忘了带走准考证。 多数考生都比较注意礼貌、注意仪表,这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值得肯定。笔者注意到.来自某一地区的考生,全是十二、三岁的窈窕淑女,全穿各式旗袍,往筝前一坐,随着乐曲起浮跌宕,甚是赏心悦目,颇有置身于舞台音乐会的审美感觉;而今年的西宁考点又出现一道新风景:百余人的考生全部身着白色T恤衫,胸前印着一个偌大的“筝”字。在诸多专业考级峰会上尤其显得卓尔不群,格外生机蓬勃。它昭示着古筝学科正在掘起的张力和自信,给人以执着向上的群体冲击的鼓舞,值得称道。但我们对此没有提倡或禁止的义务。然而有些不良现象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如考试时衣着不整,或只穿背心、吊带裙、拖鞋等;演奏时口里大声唱着曲谱;脚下踏着拍子;钟摆似的摇头晃脑;眼睛向评委扫来扫去;窥视考级评语……等等,均属不正之风,切勿效仿。 古筝考级知识问答一 1、为什么要考级? 答: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伴随着经济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带来了文化生活的多元性选择空间,人们在衣食饱暖之余,更加注意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和文化艺术修养。业余爱好选择某种乐器,既可以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又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娱已娱人,何乐而不为?这就是掀起古筝热潮的原因。另外,在子女升学、就业等人生重大抉择中,往往对于具有某种特长的考生采取“特招”或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从而大大激发了青少年学习古筝的热情。古筝考级就是为了对众多学筝者的学习程度和艺术水平,有一个权威部门认可的评价,以作为自己业余学习古筝的等级鉴定和在社会招生、招工竞争中的合法有效凭证。 2、考级曲目到底分几级? 答:古筝考级曲目就目前所编辑出版的教本而言,一般分为9级或10级。如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编的教本分为9级;而中国民族管弦学会编的教本则分为10级。还

古诗文《关山月》赏析

古诗文《关山月》赏析 关山月 唐朝:鲍君徽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崔与之介绍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人,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人。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政治家。历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浔州司法参军,淮西提刑司检法官,建昌与新城知县,邕州通判,淮东安抚使,秘书兼太子侍讲,工部侍郎,焕章阁待制、学士,成都、潭州、隆兴知府,湖南、江西安抚使,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等职。召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均极力辞谢。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宵宫致仕,累封至南海郡公。卒年八十二岁。著有《菊坡集》行于世。与之曾节录刘皋语“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事杀百姓,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为座右铭。为官德威并施,军民悦服。曾是抗金功臣,金兵对其闻风丧胆。其生平事略《中国人名大辞典》、《宋史·列传》均有载。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人,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人。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政治家。历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浔州司法参军,淮西提刑司检法官,建昌与新城知县,邕州通判,淮东安抚使,秘书兼太子侍讲,工部侍郎,焕章阁待制、学士,成都、潭州、隆兴知府,湖南、江西安抚使,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等职。召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均极力辞谢。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宵宫致仕,累封至南海郡公。卒年八十二岁。著有《菊坡集》行于世。与之曾节录刘皋语“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事杀百姓,无

古筝业余定级考试考级曲目

上海筝会古筝业余定级考试考级曲目 一级: 传统曲目:凤翔歌、穿花蜂、老六板、龙船调、浪淘沙、十杯酒 创作曲目:小猫钓鱼、虞美人、卖报歌、拔萝卜、小饼干之舞、在北京的金山上 二级: 传统曲目:上楼、小鸟朝凤、一点红、开扇窗、银纽丝、小开手 创作曲目:紫竹调、挤牛奶、三条腿的老鼠、放马山歌、小小螺丝帽、金蛇狂舞 三级: 传统曲目:三十三板、灯月交辉、一点金、西厢词、剪靛花、天下同创作曲目:纺织忙、小斑鸠、旱天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红河谷、洋娃娃与小熊跳舞 四级: 传统曲目:渔歌唱晚、风摆翠竹、小飞舞、倒骑驴、锦上花、妆台秋思 创作曲目:浏阳河、延边之歌、春苗、剪羊毛、八月桂花遍地开、渔光曲 五级: 传统曲目:高山流水(浙江),河南八板、莺啭黄鹂、秋思曲、昭君怨、小霓裳曲 创作曲目: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故乡的亲人、采蘑菇的小姑娘、香山

射鼓、洞庭新歌、辽南情 六级: 传统曲目:花流水(河南),云庆、出水莲、大八板、苏武思乡、梅花三弄 创作曲目:丰收锣鼓、泼水、四季调、畲山茶歌、闹元宵、樱花 七级: 传统曲目: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打雁、山坡羊 创作曲目:战台风、秦桑曲、彝族舞曲、雪山春晓、春潮、月夜情歌、幸福渠水到俺村 八级: 传统曲目:将军令、思凡、崖山哀、陈杏元落院、广陵散 创作曲目:蝶恋花、茉莉芬芳、侗族舞曲、伊犁河畔、包楞调、春到拉萨、银河碧波 九级: 传统曲目:高山流水(山东),四合如意、海青拿鹤、陈杏元和番 创作曲目:庆丰年、铁马吟、井冈山上太阳红、东海渔歌、姜女泪、木卡姆散序与舞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塔塔尔族舞曲 十级: 传统曲目:月儿高、四段锦、柳青娘(活五)、汉江韵 创作曲目:林冲夜奔、打虎上山、钢水奔流、春到湘江、黔中赋、幻想曲、花蓝谣、秋夜思

李白《关山月》的赏析

李白《关山月》的赏析 的《关山月》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山月》的赏析。 关山月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注释 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⑵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⑷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 ⑸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⑹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⑺戍客: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边色:一作“边邑”。 ⑻高楼: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思妇高楼上,悲叹有余哀。”此二句当本此。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赏析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在一般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

古筝考级曲目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考级曲目 第一级 在北京的金山上…………………………………………………西藏民歌邱大成编曲孟姜女……………………………………………………………河北民歌邱大成改编关山月…………………………………………………………………古琴曲曹正移植穿花蜂……………………………………………………………山东筝曲邱大成编订小黄鹂鸟…………………………………………………………内蒙民歌邱大成改编十杯酒……………………………………………………………………………潮洲筝曲小河淌水…………………………………………………………云南民歌邱大成编订自由花………………………………………………………………河南筝曲曹东扶传南泥湾…………………………………………………………………马可曲曹正编订嗄达梅林…………………………………………………………内蒙民歌邱大成编订苏武牧羊………………………………………………………………古曲邱大成编订 第二级 小鸟朝风……………………………………………………………河南筝曲曹正订谱三十三板…………………………………………………………………………浙江筝曲开扇窗……………………………………………………………………………潮洲筝曲上楼…………………………………………………………………河南筝曲曹正编订蝶恋花………………………………………………………………潮洲筝曲郭鹰订谱小开手……………………………………………………………………………中州筝曲小花灯…………………………………………………………………………邱大成编曲画眉跳架…………………………………………………………………………潮洲筝曲天下同……………………………………………………………山东筝曲张鹤鸣传曲小飞舞……………………………………………………………………………中州筝曲 第三级 旱天雷……………………………………………………………广东音乐邱大成编订锦上花………………………………………………………………潮洲筝曲曹正编词西江月……………………………………………………………………………潮洲筝曲河南八板…………………………………………………………………………河南筝曲紫竹调……………………………………………………………江南民歌邱大成改编秋思曲………………………………………………………………潮洲筝曲郭鹰传谱劳动最光荣…………………………………………………………黄准曲史兆元改编西厢词……………………………………………………………………………潮洲筝曲绣金匾……………………………………………………………陕北民歌周延甲改编阳关三叠………………………………………………………………古曲田耕时改编

古筝等级考试曲《关山月》

古筝等级考试曲《关山月》 【导语】《关山月》是一首具有文人气息的古典乐曲,有不少古琴曲的风格特点,演奏时气息要沉稳大方,不可为追求熟练而盲目将速度提升,这势必会破坏整首乐曲的气氛和艺术风格。 弹奏要点: 在这首乐曲中值得关注的技法有三:首先是左手慢“呤”的运用,其次是右手大指“托、劈”手法的组合运用,再者就是乐曲开始的右手中指“连勾”(“连勾”与上一节提到的“连托”除了中指、大指运指的不同,再一个就是音阶方向的不同,一个是上行,一个是下行)以及八度“双托”手法的使用。为了营造深沉旷远的氛围,乐曲一开始便是右手中指在倍低音区用“连勾”的技法缓速上行,勾勒出明月

出天山的意境,随后是左手在主音“do”上看似不经意的慢吟,从容而有度,一下子便使音乐显得格外庄重、开阔。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中指“连勾”时要用贴弦弹法连续奏出,不要离弦单弹;左手切忌使用速度较快、幅度更大的“揉”或“颤”等手法,以免使音乐显得局促和零乱。“揉”和“颤”适宜表达那些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作品,却不宜表达稳重古典的乐曲。 在第二行第二小节的三四拍上,“托、劈”连用的手法非常有特色。很多人认为,此处的“托、劈”为了减少负担也可以用“抹、托”替代,这也许是权宜之计,考虑到这首作品的风格和艺术效果,我建议还是“托、劈”连用为好。“抹、托”只有同音重复而无虚实变化,平稳有余而变化不足;“托、劈”连用却有了同音同指不同“声”的阴阳之比,音色显得多彩而富有动感,而且“托”的反向指法“劈”也更适宜营造苍老古朴的氛围。 第二行第一小节强拍上的八度“双托”手法也是第一次运用到的手法,这一技巧在北方风格的筝曲中极为常见。“双托”与“连托”这两个概念有时会引起大家的混淆,其实它们有本质上的不同。“双托”是大指两弦同奏得双音,而“连托”却是大指依序一弦一音奏出。“双托”更具强度上的意义,“连托”更具时值上的意义,两者切不可混为一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