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公开课)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公开课)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公开课)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公开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1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

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3.《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讲解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像《三国演义》就曾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屏。而最受人们欢迎的,被演绎的形式最多的恐怕要数《红楼梦》了,有京剧、越剧、电影、电视剧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生活。

二、课堂活动设计

活动一、初读课文扫障碍

1.学生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见学案)

2.给加点字注音(见学案)

3.解释

形容:身体面貌。 便宜:bi ànyi ,这里是方便适宜的意思。 盥:洗。 罥:挂,缠绕。

放诞:行为放纵,不守规矩。 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

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 懵懂:不明了,糊涂。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学习资料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3.《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状况。【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法制教育】 【安全教育】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1.教师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2.简要介绍《红楼梦》开头四回的内容。介绍时,无需细述情节,只讲梗概,重要的是讲 清楚与课文有关的地方,使讲解确实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 (1)第一回,是全书的楔子,写了女娲补天、顽古转世、木石前盟的故事,既暗示了人物 性格,又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女娲补天,剩下一块“无材”的顽石,有一僧人施展幻术,把这块巨大的顽石变成了一块扇坠大小的晶莹的美玉,这块美玉就是和贾宝玉一起降生、又被贾宝玉随时佩戴的“命根子”“通灵宝玉”。作者用这块石头“无材补天”的特性来暗示贾宝玉是不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于国于家无望”的废物;用这块石头从天而降的顽劣性来暗示贾宝玉的与封建传统相对立的思想和叛逆性格。 “木石前盟”的故事,主要介绍了顽石和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降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编写:陈莉萍审核:聂水长20140306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 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3.《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像《三国演义》就曾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屏。而最受人们欢迎的,被演绎的形式最多的恐怕要数《红楼梦》了,有京剧、越剧、电影、电视剧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生活。 二、课堂活动设计 活动一、初读课文扫障碍 1.学生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见学案) 2.给加点字注音(见学案) 3.解释 形容:身体面貌。便宜:biànyi,这里是方便适宜的意思。盥:洗。罥:挂,缠绕。 放诞:行为放纵,不守规矩。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 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懵懂:不明了,糊涂。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3.《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法制教育】 【安全教育】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1.教师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要点 1.贾府与别家有何不同? 2.作者怎样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及其作用 3.分析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 4.学习古代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自上学以来,即使从语文课本上也读过古今中外小说,那么是否认真地考虑过这样两个问题: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意义?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指定一名同学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一段,要求全班同学标出:《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然后补充介绍如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

(完整版)林黛玉进贾府(公开课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 福州高级中学范云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分析林黛玉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小说刻画人物方法。 (2)了解小说通过渐进式人物塑造方法,多角度、全方位、有层次地展现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容貌、神态、风度。 2、过程和方法 (1)以林黛玉性格分析为突破口,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2)借助多媒体,运用诵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解读人物形象。 3、情感和价值观 深入感悟《红楼梦》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准确解读古典小说人物个性 二、教学重点 小说人物林黛玉性格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 通过林黛玉性格的分析,了解小说渐进式人物塑造方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先请大家看段视频,(播放视频《枉凝眉》)(3分钟)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借林黛玉的一双慧眼第一次展示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这节课我们将转入对人物形象的鉴赏。作为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脂砚斋曾评:“摹一人,一人必到纸上活见”,可见《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曹雪芹都能做到各具情态,栩栩如生。要做到这点,离不开高超的创作手法,而渐进式手法就是其中之一,何谓渐进式,即运用多种手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全方位塑造人物,实现人物形象从单薄呆板到丰满鲜活的塑造。今天,我们以林黛玉为例,通过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来了解渐进式人物塑造方法在文中的运用。(1分钟) 三、整体感知 师:视频中的黛玉秀外慧中、温婉动人。这样一个女子,初到贾府这一深宅大院中,她有着什么样的心理? 生:“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师: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请大家以黛玉的行踪为线索,结合文本来找找。 林黛玉的行踪是:贾母院——贾赦院——贾政院——贾母院。我们就分四个小组来讨论,待会派代表来陈述。(1分钟+3分钟讨论) (学生畅所欲言,讨论探究) 归纳如下: 1、语言描写: ⑴婉言拒绝邢夫人盛情的语言描写:邢夫人苦留黛玉吃过晚饭再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授课时间:9月8—17日第2、3周星期一2、7节星期三、四1、2、6、8节 授课班级:中职1、2班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地位。 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掌握初步鉴赏古代小说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一般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鉴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 2.理解小说的典型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3.对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慎态度的深入理解和对《西江月》词正文反作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自学、点拨、讨论相结合。 2.读、赏、写相结合。 媒体设计 1.《正定荣国府示意图》投影。 2.《贾府人物简表》投影。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解决阅读障碍。 2.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的录音,营造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兴趣。 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的历程中,《红楼梦》是我国举世公认的光辉顶峰,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勘称现实主义的创作的最巍峨的丰碑。这部120回的长篇巨著,以贾府为中心背景,真实地反映了我国18世纪中期的社会生活;贾府是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及其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林黛玉一起走进这座富丽堂皇的荣国府,结识生活在这里的主要人物吧。 板书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二、了解预习自学情况 1.作者简介及《红楼梦》的创作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

林黛玉进贾府精品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3.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4.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5.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是重点,体会《红楼梦》一书的反封建意义是难点。 第一课时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课文,初步感受。 二、导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故事,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三、作者简介及《红楼梦》创作: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江宁织造署。雍王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曹頫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着书时,已过着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四、解题: 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着的地位。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教学内容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过程和方法:通过分析黛玉行踪来整体了解贾府环境,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及出场来把握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和人物出场的方法 难点:分析贾府环境和人物出场的描写艺术。 【教学层次设计】三课时 第一课时:林黛玉的行踪所见窥见贾府环境——这种特点如何展现的第二课时:分析荣国府三代当家主妇性格——分析人物出场技巧 第三课时:分析黛玉和宝玉性格——总结人物出场技巧及刻画人物方法 【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们姑且把这首题诗看做红楼梦的创作动机,在

这种动机下,又经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辛苦劳动,才逐步形成《红楼梦》的雏形。可惜的是,直到作者泪尽而逝,也没有完成最后的定稿,还有一部分在传抄中散佚,被岁月的长河无情淹没。所以《红楼梦》绝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曹雪芹是饱含着血泪来写这部书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节。 二、知人论世(8分钟)PPT 一、作家作品 1.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练习

林黛玉进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词语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阜盛(bù)嫡亲(dí)贬谪(zhé) B.内帏(wéi)盥手(ɡuàn)洋绉(zhòu)胡诌(zhōu) C.惫懒(bèi) 瞋视(chēn)宫绦(tiāo)洗涤(dí) D.两靥(yè)纨绔(kuà)颦蹙(pín) 濒临(bīn) 答案:B 解析:A阜(fù);C绦(tāo);D绔(kù)。 2.下面句子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B.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C.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偏就去世了。 D.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答案:B 解析:态度:(古)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神态;(今)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可怜:(古)可惜;(今)多指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风骚:(古)姿容俏丽;(今)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3.从修辞的角度看,对下列语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②鼻腻鹅脂③似蹙非蹙罥烟眉④座上珠玑昭日月⑤堂前黼黻焕烟霞⑥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⑦寄言纨衤夸 与膏粱⑧“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A.①⑥/②④/③⑤/⑦⑧ B.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⑤/④⑦/⑥⑧ 答案:B 解析:对偶/比喻/夸张/借代 巩固提高 想一想,设问题 4.下面是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几段评语,评语与原文搭配一致的一项是() ①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好看煞。 ②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象至此者? ③声势如现纸上。 ④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跃纸上,此等非仙助非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a.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b.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c.(黛玉)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详细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 教学难点: 准确地把握黛玉和宝玉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引导、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 授课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单元阅读导言 2.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指定一名同学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一段,要求全班同学标出:《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然后补充介绍如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 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 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棉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

林黛玉进贾府试讲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试讲教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林黛玉进贾府》 一、导入 播放《枉凝眉》,问出自哪部文学作品,能否介绍故事情节。 二、知识积累 1.作家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自幼就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先后遭遇了革职、家产抄没、下狱、“枷号”等,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入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哭成此书”“书未成,芹为泪尽而绝”;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前八十回在曹雪芹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于世。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2.《红楼梦》文学地位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 着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说:《红楼梦》是一首无韵的《离骚》,也是一部“说”家之绝唱。自从《红楼梦》问世以后,中国的古典小说再也没有超越它的作品出现了。《红楼梦》是一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绝唱! 三、梳理结构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 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故事情节的发展与高潮,通过林黛玉初进贾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学教案82482

欢迎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过程和方法:通过分析黛玉行踪来整体了解贾府环境,通过分析人物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们姑且把这首题诗看做红楼梦的创作动机,在这种动

机下,又经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辛苦劳动,才逐步形成《红楼梦》的雏形。可惜的是,直到作者泪尽而逝,也没有完成最后的定稿,还有一部分在传抄中散佚,被岁月的长河无情淹没。所以《红楼梦》绝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曹雪芹是饱含着血泪来写这部书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节。 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

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 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三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林黛玉进贾府》精品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地位。 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掌握初步鉴赏古代小说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一般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鉴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 2.理解小说的典型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3.对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慎态度的深入理解和对《西江月》词正文反作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自学、点拨、讨论相结合。 2.读、赏、写相结合。 媒体设计 1.《正定荣国府示意图》投影。 2.《贾府人物简表》投影。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解决阅读障碍。 2.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的录音,营造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兴趣。 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的历程中,《红楼梦》是我国举世公认的光辉顶峰,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勘称现实主义的创作的最巍峨的丰碑。这部120回的长篇巨著,以贾府为中心背景,真实地反映了我国18世纪中期的社会生活;贾府是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及其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林黛玉一起走进这座富丽堂皇的荣国府,结识生活在这里的主要人物吧。 板书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二、了解预习自学情况 1.作者简介及《红楼梦》的创作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3.《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和合作探究能力。 4.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法制教育】 【安全教育】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1.教师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

(完整word版)林黛玉进贾府优秀公开课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公开课教案 2015-12-21 11:15 226次 共1课时 1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初步归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文本细读的习惯。 2学情分析 课前调查显示,全班43位同学,通读原著《红楼梦》的有20人:女生占多数,男生较低。男学生普遍感觉书本比较难读,感到繁缛,缺少激烈情节故事,阅读兴趣不高。女学生也都追求看宝黛的情节故事,不注重细节欣赏。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较好,平常有小组研究讨论的习惯。 3重点难点 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文本细读的习惯。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课文导入 师生一起观看《林黛玉进贾府》视频片段。 老师: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直观看到:林黛玉是一个柔弱,美丽,知礼节的女子。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除 了以上性格特点外,还有哪些性格特点呢?今天,我们就可以从《林黛玉进贾府》找到答案。 活动2【讲授】二、明确学习任务方法 1、画出体现人物性格的词句 2、初步归纳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研究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活动3【讲授】三、教师示范分析林黛玉性格特征 教师:认真研读课文,找出描写林黛玉的词句,说说你眼中的林黛玉是怎样的? 1.林黛玉的风采(外貌) 试从以下三方面初步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1)众人眼中的林黛玉 明确: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体弱多病、言谈举止不俗 (2)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 明确: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容貌标致、气派不凡(3)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 明确: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公开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1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 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3.《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讲解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像《三国演义》就曾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屏。而最受人们欢迎的,被演绎的形式最多的恐怕要数《红楼梦》了,有京剧、越剧、电影、电视剧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生活。 二、课堂活动设计 活动一、初读课文扫障碍 1.学生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见学案) 2.给加点字注音(见学案) 3.解释 形容:身体面貌。 便宜:bi ànyi ,这里是方便适宜的意思。 盥:洗。 罥:挂,缠绕。 放诞:行为放纵,不守规矩。 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 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 懵懂:不明了,糊涂。

林黛玉进贾府课程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方案 【综合板书设计】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前预习 现存的《红楼梦》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舒序本,这四个

版本。而提到《红楼梦》就不得不提到脂砚斋,可以说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批语是《红楼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今后的几天,老师将会结合脂砚斋批语和大家一起学习本篇课文。 现在,在“红学”这一学问当中,成就颇高的,除了“红学”创始人胡适之外,还有周汝昌、周思源、胡文彬、刘心武等人。希望大家可以从各方面了解一下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百家讲坛》中也有不少相关视频。 第一课时 贾府 一、新课导入(2分钟) 教师:《红楼梦》对于在座的每位同学应该都不陌生,正所谓“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大家从小学开始学习语文,相信多多少少对《红楼梦》都有所了解,对林黛玉也一定不陌生!黄梅戏中有一个经典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个林妹妹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呀?” 教师:相信大家经过昨天的预习,都知道这个林妹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了!那她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她来到贾府以后又发生了些什么?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一)文学常识提问(5分钟) 1.有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曹雪芹其人呢?(2分钟) 教师备答: 作者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

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王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2.刚才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曹雪芹,那么,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红楼梦》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呢?(3分钟) 教师备答: 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3.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4.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指导学生学习小说所运用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2.思想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认识《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反封建的重要意义。这种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则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特别是对贾宝玉的分析完成的。 3.《红楼梦》的开头四回是全书的序幕,为后面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作了铺垫。教师简要介绍开头四回的主要内容,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 4.以教师分析讲解为主。 教学时数: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作品、《红楼梦》开头四回的主要内容;认字解词;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2.简要介绍《红楼梦》开头四回的内容。介绍时,无需细述情节,只讲梗概,重要的是讲清楚与课文有关的地方,使讲解确实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 (1)第一回,是全书的楔子,写了女娲补天、顽古转世、木石前盟的故事,既暗示了人物性格,又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女娲补天,剩下一块“无材”的顽石,有一僧人施展幻术,把这块巨大的顽石变成了一块扇坠大小的晶莹的美玉,这块美玉就是和贾宝玉一起降生、又被贾宝玉随时佩戴的“命根子”“通灵宝玉”。作者用这块石头“无材补天”的特性来暗示贾宝玉是不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于国于家无望”的废物;用这块石头从天而降的顽劣性来暗示贾宝玉的与封建传统相对立的思想和叛逆性格。 “木石前盟”的故事,主要介绍了顽石和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降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用甘露浇灌了一棵绛珠仙草,使仙草能够久延岁月,脱离草木之态,变成了一个女子。后来,顽石要下世投胎时,绛珠也要同去走一遭,为的酬报顽石的灌溉之恩,把一生所有的眼泪都还给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过这段关系,本篇课文在写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初次见面时,都觉得对方眼熟、面善,好像曾经见过。“还泪”之说,也和课文中“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的话相照应。 (2)第二回,通过冷子兴的“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开列了人物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