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人教实验版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人教实验版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人教实验版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人教实验版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沉淀溶解平衡

二. 重点、难点:

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本节的重点

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和转化是本节的难点

三. 具体内容:

1. 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

2. 溶解平衡的概念

3. 溶解平衡的特征

4. 溶解平衡的移动

5. 溶度积的表达式

6. 溶度积的规律

7. 沉淀反应的应用: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

【典型例题】

[例1] 在有固体Mg(OH)2存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Mg(OH)2Mg2+(aq)+2OH-(aq)。向该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固体CH3COONa、NH4Cl时,固体Mg(OH)2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答案:固体质量增加;固体质量减少。

解析:考虑所加入物质的电离和水解问题对此溶解平衡的影响。

[例2] 298K时,AgCl的溶解度为1.79×10-3g·L-1,求该温度下AgCl的溶度积?

答案:1.56×10-10

解析:考察溶解度和溶度积之间的换算。

[例3] 为了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提示:氢氧化铁完全沉淀时的pH为3.7,氢氧化镁完全沉淀时的pH为11.1)()

A. NaOH

B. Na2CO3

C. 氨水

D. MgO

答案:D

解析:考虑除杂原则和溶解沉淀平衡的问题。

[例4] 将等体积的4×10-3mol/L的AgNO3溶液和4×10-3mol/L的K2CrO4溶液混合,是否能析出Ag2CrO4沉淀?

(已知:K sp(Ag2CrO4)=9.0×10-12)

答案:能析出Ag2CrO4沉淀

解析:考察Q C和K sp的比较应用。

[例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度积大的化合物溶解度肯定大

B. 向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AgCl溶解又达到平衡时,AgCl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C. 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

D. AgCl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AgCl为弱电解质

答案:B

解析:考察基本的概念辨析。

[例6] 已知在室温下,碘化铅的溶度积为7.1×10-9mol3/L3,计算室温下碘化铅饱和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

答案:1.2×10-3mol/L;2.4×10-3mol/L。

解析:考察溶度积和浓度之间的换算。

[例7] 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c (OH-)=K w,存在等式c(M+)·c(X-)=K sp,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20mL 0.01mol/L KCl溶液

B. 30mL 0.02mol/L CaCl2溶液

C. 40mL 0.03mol/L HCl溶液

D. 10mL蒸馏水

E. 50mL 0.05mol/L AgNO3溶液

答案:DACBE

解析:考察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例8] 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2+(aq)+2OH-(aq),加入以下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

A. Na2S溶液

B. AlCl3溶液

C. NaOH溶液

D. CaCl2溶液

答案:B

解析:考察溶解平衡的移动。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存在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两种形式。试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向Al(OH)3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

(2)向Al(OH)3沉淀中加入苛性钠溶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2. 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s)Ba2++2OH-。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少

B. 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小

C.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D. pH减小

3. 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gCl的溶解度增大

B. AgCl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

C. AgCl的K sp增大

D. AgCl的溶解度、K sp增大

4. 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 只有AgBr沉淀生成

B. AgCl与AgBr沉淀等量生成

C. AgCl与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沉淀为主

D. AgCl与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沉淀为主

5. 在下列溶液中,BaSO4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 1mol/L H2SO4溶液

B. 2mol/L H2SO4溶液

C. 纯水

D. 0.1mol/L H2SO4溶液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 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 把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Ca(OH)2(s)Ca2+(aq)+2OH-(aq).当向悬浊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 溶液中c(Ca2+)增大

C. 溶液pH值不变

D. 溶液pH值增大

8. 向5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A. AgCl=AgI=Ag2S

B. AgCl<AgI<Ag2S

C. AgCl>AgI>Ag2S

D. AgI>AgCl>Ag2S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一定温度下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B. AgCl的K sp=1.8×10-10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2·L-2;

C.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D. 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值变大。

10. 某混合溶液中KBr、KCl、KI的浓度均为0.01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AgNO3溶液,先后产生沉淀的离子次序为,其沉淀物的颜色分别为。

11. 已知25℃,AgI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mol/L,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25×10-5mol/L。若在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 0.01mol/L 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12. 要除去MgCl2酸性溶液里少量的FeCl3,不宜选用的试剂是()

A. MgO

B. MgCO3

C. NaOH

D. Mg(OH)2

试题答案

1. Al(OH)3的碱式电离为Al(OH)3Al3++3OH-,加入酸溶液,由于H+与Al(OH)

电离出来的少量OH-中和生成水,使该溶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l(OH)3的酸式电3

离为Al(OH)3H++AlO2-+H2O,加入碱溶液,由于OH-与H+反应生成水,使c(H+)

减少,使该溶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 A

3. B

4. D

5. C

6. C

7. C

8. C

9. C

10. I-、Br-、Cl-;黄色、浅黄色、白色

11. c(K+)>c(NO3-)>c(Cl-)>c(Ag+)>c(I-)

12. C

试题解析

3. 在一定温度和指定溶剂条件下,难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都为常数。

4. 由于浓AgNO3溶液是足量的,Cl-和Br-都会与过量的Ag+结合成沉淀,但AgBr的溶

解度相对更小,所以以AgBr沉淀为主。

5. 能使BaSO4Ba2++SO42-平衡发生右移的因素都能使BaSO4的溶解度增大。加入

H2SO4,由于同离子效应,使得平衡左移。

7. 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形成一样的平衡,所以pH和离子浓度不变,但因为

反应消耗了水,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水少了,溶质会析出,钙离子的数目会减少。

8. 沉淀转化的原理是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9. D中盐酸电离出Cl-,使得平衡向左移动。

10. 根据溶解度越小的沉淀越先产生。

11. 因为K+没有生成沉淀,所以浓度最大;而K+比NO3-的浓度大,因为其由两种物质

提供;而沉淀的溶解度是AgI更小,所以I-在溶液中最少;而Ag+与两种离子产生沉淀,所以比Cl-的浓度小。

12. C会引入新杂质Na+。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经典基础题] 1. 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 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化合物PbSO4PbCO3PbS 溶解度/g 1.03×10-4 1.81×10-7 1.84×10-14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为 () A.硫化物B.硫酸盐 C.碳酸盐D.以上沉淀剂均可 答案 A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PbS的溶解度最小,沉淀最彻底。 2.工业上用Na2CO3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使其中CaSO4能转化为CaCO3,下列有关CaSO4和CaCO3性质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CaSO4是一种强酸弱碱盐 B.CaSO4溶解度小于CaCO3 C.CaSO4溶解度大于CaCO3 D.CaSO4溶解度等于CaCO3 答案 C 解析C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生成更难溶的CaCO3。 3.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 A.NH3·H2O B.NaOH C.Na2CO3D.MgCO3 答案 D 解析Fe3++3H2O Fe(OH)3+3H+,调节pH,可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后除去。在①不引入新杂质,②Mg2+不沉淀的条件下,选用MgCO3,过量的MgCO3可一起过滤除去。也可选用MgO、Mg(OH)2等试剂。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AgI沉淀中加入饱和K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AgCl比AgI 更难溶 B.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蓝色Cu(OH)2沉淀,则K sp[Mg(OH)2]K sp[Cu(OH)2];C项加入的是饱和Na2CO3溶液,[CO2-3]比较大,会引起[CO2-3]·[Ba2+]>K sp(BaCO3),不能说明K sp(BaSO4)大于K sp(BaCO3);D 项加入的FeCl3溶液后,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所以能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 >Fe(OH)3 5.已知CuS不溶于醋酸、浓盐酸、浓硫酸,但在浓硝酸中溶解,溶液变蓝并有红棕色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结论及原因解释准确到位的是 () A.CuS不溶于弱酸,能溶于强酸 B.CuS不溶于非氧化性酸,能溶于氧化性酸

基础化学沉淀溶解平衡习题答案

7 沉淀-溶解平衡习题解答(p180-182) 1. 解答:(1)解:AgI (2)解:Mg(OH)2 2. 解答:(1) CaF 2 ? Ca 2+ + 2F - s+0.0010 2s K sp =(s+0.0010)(2s)2≈4?0.0010s 2 (2) Ag 2CrO 4 ? 2Ag + + CrO 42- 2s+0.010 s K θsp =(2s+0.010)2?s ≈0.0102?s 3. 解答: M 2X = 2M + + X 2- X 2-有酸效应: 4. 解答:(1) CaF 2 ? Ca 2+ + 2F - (2) BaSO 4 ? Ba 2+ + SO 42- (3) CuS ? Cu 2+ + S 2- ) L mol (104.1)L mol ()5.077.234104.1(11612 62 ----??=???==s K sp ) L m ol (102.1)L m ol ()32.581105.8(44)2(11113 33 2 ----??=????==?=s s s K sp 1 5111 L mol 102.8L mol 0010.04107.20.00104----??=???= ?= θsp K s 1 82 12 2L mol 100.2010.0100.2010.0---??=?==θ sp K s 19 2 12 2X(H)100.1Ka Ka ][H Ka ][H 1?=++=++α) L (mol 100.14100.1100.44)2(1103 19 493 X(H) sp X(H) sp 'sp 2---??=???=?= ?==?ααθθ θK s K K s s ) L (mol 102.14)10(107.24 )2(1010 8.6101][1133 2 2.1113 2 ) (2 ) (22 .14 2 ) (-----+??=??= ?= ?=?=?+=+=H F sp H F sp a H F K s K s s K H αααθθ) L (mol 104.110101.11010 2.10 .21][1142.210)() (22 .22 ) (24 24 224----+??=??=?=?==?+=+=--- H SO sp H SO sp a H SO K s K s K H αααθθ ) L (mol 102.21010610][][1189.1936)() (29 .192 ) (222 122---++??=??=?=?==++=--- H S sp H S sp a a a H S K s K s K K H K H αααθθ

习题8-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1 CaCO 3和PbI 2的容度积非常接近,皆约为10-8,故两者饱和溶液中,Ca 2+及Pb 2+离子的浓度近似相等。 1-2用水稀释AgCl 的饱和溶液后,AgCl 的溶度积和溶解度都不变。 1-3只要溶液中I -和Pb 2+离子的浓度满足[c(I -)/c θ]2·[c(Pb 2+)/c θ]≥K SP (PbI 2),则溶液中必定会析出PbI 2沉淀。 1-4在常温下,Ag 2CrO 4和BaCrO 4的溶度积分别为×10-12和×10-10,前者小于后者,因此Ag 2CrO 4要比BaCrO 4难溶于水。 1-5 MnS 和PbS 的溶度积分别为×10-15和×10-28,欲使Mn 2+与Pb 2+分离开,只要在酸性溶液中适当控制pH 值,通入H 2S 。 1-6为使沉淀损失减小,洗涤BaSO 4沉淀时不用蒸馏水,而用稀H 2SO 4。 1-7一定温度下,AB 型和AB 2型难溶电解质,容度积大的,溶解度也大。 1-8向BaCO 3饱和溶液中加入Na 2CO 3固体,会使BaCO 3溶解度降低,容度积减小。 1-9 CaCO 3的容度积为×10-9,这意味着所有含CaCO 3的溶液中,c(Ca 2+)=c(CO 32-),且 [c(Ca 2+)/c θ][c(CO 32-)/c θ]=×10-9。 1-10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 sp θ较大者可以转化为K sp θ较小者,如二者K sp θ差别越大,转化反应就越完全。 2.选择题 2-1在NaCl 饱和溶液中通人HCl(g)时,NaCl(s)能沉淀析出的原因是 是强酸,任何强酸都导致沉淀 B.共同离子Cl-使平衡移动,生成NaCl(s) C.酸的存在降低了()K NaCl SP 的数值 D.()K NaCl SP 不受酸的影响,但增加Cl-离子浓度,能使()K NaCl SP 减小 2-2对于A 、B 两种难溶盐,若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则必有 A.()()sp sp K A K B θθ> B.()()sp sp K A K B θθ< C.()()sp sp K A K B θθ≈ D.不一定 2-3已知CaSO 4的溶度积为×10-5,如果用 mol ·L -1的CaCl 2溶液与等两的Na 2SO 4溶液混合,若要产生硫酸钙沉淀,则混合前Na 2SO 4溶液的浓度(mol ·L -1)至少应为 A.5.0×10-3 -3 C AgCl 与AgI 的sp K θ 之比为2×106,若将同一浓度的Ag +(10-5 mol ·L -1)分别加到具有相同氯离子和碘离子(浓度为10-5 mol ·L -1)的溶液中,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Cl -及I -以相同量沉淀 B. I -沉淀较多 C. Cl -沉淀较多 D.不能确定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溶度积的相关计算及溶解图像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溶度积的相关计算及溶解图像 (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题1分,共22分) 1.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 3 (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M=-lg c(M),p(CO2-3)=-lg c(CO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gCO 3、CaCO 3 、MnCO 3 的K sp依次增大 B.a点可表示MnCO 3 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2-3) C.b点可表示CaCO 3 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2-3) [解析] 碳酸盐MCO 3 的溶度积表达式为K sp(MCO3)=c(M2+)·c(CO2-3),将表达式两边取负对数可得新的表达式:-lg c(M2+)-lg c(CO2-3)=-lg K sp(MCO3), 即p(M2+)+p(CO2- 3 )=-lg K sp(MCO3),以p(M2+)为纵坐标,p(CO2-3)为横坐标对新的表达式作图像可得一直线,图中三条直线是三种不同物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曲 线。当p(CO2- 3 )=0时,p(M2+)=-lg K sp(MCO3),此时-lg K sp(MCO3)是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截距越大,则-lg K sp(MCO3)越大,lg K sp(MCO3)就越小,K sp(MCO3)就越小,所以三种物质的K sp大小为MgCO3>CaCO3>MnCO3,A项错误。直线上任意 一点均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a点p(Mn2+)=p(CO2- 3 ),所以c(Mn2+)=c(CO2-3), B项正确。b点p(Ca2+)c(CO2-3),C项错误。该温度下, 直线下方任意一点有p(CO2- 3 )+p(M2+)<-lg K sp(MCO3),即-lg c(M2+)-lg c(CO2- 3 )<-lg K sp(MCO3),得lg c(M2+)+lg c(CO2-3)>lg K sp(MCO3),则c(M2

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 《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 内容分析 (1)沉淀溶解平衡内容既包括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溶解过程和沉淀过程,又牵涉到平衡知识。所以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化学平衡知识之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最后一单元。使得学生能够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溶解,离子生成沉淀,难溶强电解质溶解和生成沉淀速率相同而达到平衡状态三个层次上来学习研究这部分知识,即能用已学的离子反应和平衡的知识来帮助解决本节课中所遇到的化学问题。 (2)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无论对于化学本身还是对化工生产及人们的生活实际都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判断沉淀能否生成或是溶解;如何使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更加完全;如何创造条件,只使某一种或某几种离子从含多种离子的溶液中完全沉淀下来,而其余的离子却保留在溶液中,这些都是实际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3)沉淀溶解平衡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的补充使得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更加完整。 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订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理解溶度积的概念,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溶解; 3.知道沉淀溶解、生成和转化的本质; 4.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领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分析 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2.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3.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分析 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知道沉淀溶解、生成和转化的本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学习从接触化学学习就开始了,特别是通过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反应原理的学习,特别是学到整本书的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学习方法,他们在学习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块的时候,教师只要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如生活和工业生产真实的情境和探究实验,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就能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平衡的知识解决部分问题。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帮助他们设计该部分内容中必须要掌握的一些基本问题,指导他们解决问题方法,帮助、指导他们总结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方法,从而能从纯粹知识的学习上升到学习方法学习和提高化学问题解决能力上。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同步练习

2019年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同步练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做同步练习是非常重要,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9年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同步练习,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在100 mL 0.10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 mL 溶有 2.08 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解析:此题为一计算推断题。经计算AgNO3、BaCl2、CuSO45H2O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为0.01 mol,反应生成的AgCl和BaSO4各为0.01 mol,溶液中剩余的是0.01 mol 、0.01 mol Cl-和0.01 mol Cu2+,所以溶液应呈蓝色,故A、C 是错误的,三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增大两倍,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3 molL-1。 答案:B 2.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固体) Ba2++2OH-。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小 B.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小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D.pH减小 解析:氢氧化钡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的固体和氢氧化钡饱和溶液的溶解平衡,即氢氧化钡的固体溶解到溶液中电离生成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中的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沉淀出氢氧化钡的固体,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由于溶液中固体不存在浓度问题,平衡没有发生移动。可是选项中所描述的量都发生变化,与结论相矛盾。是否从该体系的另一方面分析,水的量发生变化考虑?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钡粉末在水中转化为结晶水合物,消耗了一定量的水,平衡发生移动。溶解的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钡的固体,引起溶解物质相应的量发生变化。选项A中的钡离子的个数随着水的量的减少,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都相应减少,其个数必然减少。 本题也可采用排除法,当平衡发生移动时,一定会引起相应物质的数量变化。若是讨论某种具体物质的数量,它应该绝对变化,如溶质微粒个数、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等。但若讨论两个量的比值,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不变,如溶解度、浓度等。 答案:A 3.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加入过量的难溶电解质FeS、MnS,使这些金属离子形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题.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 +浓度最大的是( )。 A 、AgCl(101056.1-?=sp k ); B .Ag 2CO 3(12101.8-?=sp k ); C .Ag 2CrO 4(12100.9-?=sp k ); D .AgBr(13100.5-?=sp k ) 2.与Na 2CO 3溶液作用全部都生成碱式盐沉淀的一组离子是( ) (A) Mg 2+,Al 3+,Co 2+,Zn 2+ (B) Fe 3+,Co 2+,Ni 2+,Cu 2+ (C) Mg 2+,Mn 2+,Ba 2+,Zn 2+ (D) Mg 2+,Mn 2+,Co 2+,Ni 2+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1.试比较AgI 在纯水中和在0.010mol ·dm -3KI 溶液中的溶解度。〔已知AgI 的溶度积=9.3 ×10-17〕 2.在下列溶液中不断通入H 2S ,计算溶液中最后残留的Cu 2+的浓度。 (1)0.10mol ·dm -3CuSO 4溶液。 (2)0.10mol ·dm -3CuSO 4与1.0 mol ·dm -3HCl 的混合溶液。 3.根据下列给定条件求溶度积常数。 (1)FeC 2O 4·2H 2O 在1dm 3水中能溶解0.10g ; (2)Ni (OH )2在pH=9.00的溶液的溶解度为1.6×10-6mol ·dm -3。 4.1gFeS 固体能否溶于100cm 3 1.0mol ·dm -3的盐酸溶液中?已知 (FeS )=6.0×10-18, (H 2S )=9.23×10-22,式量(FeS )=87.9。 5.求在0.50dm 3 1.0mol ·dm -3NH 4Cl 溶液中能溶解Mg (OH )2的质量。已知(NH 3·H 2O )=1.8×10-5,〔Mg (OH )2〕=1.8×10-11。 6.某混合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及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如下:

沉淀溶解平衡计算

1.(1)已知K sp(AgBr)=4.9×10-13,则将AgBr放在蒸馏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溶液中的c(Ag+)是多少? (2)已知常温时,K sp[Mg(OH)2]=4.0×10-12mol3·L-3, 则将Mg(OH)2放入蒸馏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溶液的pH 为多少? (3)在0.01 mol·L-1的Mg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刚好出现沉淀时,溶液的pH是多少?当Mg2+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多少? 2.已知K sp(AgCl)=1.8×10-10mol2·L-2, K sp(Ag2CrO4)=1.6×10-12mol3·L-3, 现在向0.001 m ol·L-1 K2CrO4和0.01 mol·L-1 KCl混合液中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通过计算回答: (1)Cl-、CrO2-4谁先沉淀? (2)刚出现Ag2CrO4沉淀时,溶液中Cl-浓度是多少?(设滴加过程中体积不变)

3.(2009·广东,18改编)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一定时,K sp(SrSO4) 随c(SO2-4)的增大而减小 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 sp(SrSO4)最大 C.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9. 已知:pAg=-lg[c(Ag+)], K sp(AgCl)=1×10-12mol2·L-2。 如图是向10 mL AgNO3溶液中 逐渐加入0.1 mol·L-1的NaCl 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 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变化的图像(实线)。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C.图中x点表示溶液中Ag+被恰好完全沉淀 D.把0.1 mol·L-1的NaCl换成0.1 mol·L-1 NaI 则图像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002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002 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学习目标】 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预习】 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写出氯化银、氢氧化铁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新课学习】板块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探究】 在学习初中化学时,我们曾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如氯化银、硫酸钡就属于难溶物。那么,它们在水中是否完全不能溶解? 请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将少量Agcl+cl-若改变条件,对其有何影响 外因: 板块二、溶度积常数

【交流与讨论】写出氯化银、氢氧化铁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归纳整理】二、溶度积常数 定义 2、表达式: 3、意义: 4、特点: 【当堂巩固】: 写出难溶物Baco3、Ag2cro4、g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方程式和溶度积的表达式。 将足量Agcl分别溶于下列试剂中形成Agcl饱和溶液①水中②10L0.1ol/LNacl溶液③5L0.1ol/L的gcl2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5、溶度积的应用: a、已知溶度积求离子浓度: 例1:已知室温下PbI2的溶度积为7.1x10-9,求饱和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在c=0.1ol/l的溶液中,Pb2+的浓度最大可达到多少? b、已知溶度积求溶解度: 例2:已知298时g2的sp=5.61×10-12,求其溶解度S。 c、已知离子浓度求溶度积: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鲁科版)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海南中学萱书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第3章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本节教材按照由简到繁、逐步递进的原则 构建。首先分析单一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建立起沉淀溶解平衡的概 念,引入描述这种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在此基础上分析沉淀的生 成和溶解,最后考虑比较复杂的沉淀转化问题。本节教材设计中始终依据 实际例子来诠释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分析带动原理的学习, 引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的一般规律一步步揭示沉淀溶解平衡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 2、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知道溶度积的含义, 知道溶度积是沉淀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可以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 溶解能力。 3、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过程进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溶度积常数的含义,沉淀的溶解、生成的本质 难点:沉淀溶解平衡 四、教学方法 习题练习、讲解启发、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当我们外出旅游,沉醉于秀美的湖光山色时,一定会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灰石岩层在经历了数万年的岁月侵蚀之后,会形成各种奇形异状的溶洞,如何形成? 小朋友吃糖不刷牙易形成蛀牙又什么原因?这都与我们要学习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有一定的关系。 【图片展示】千姿百态的岩石、溶洞、蛀牙。 【老师】现在学习沉淀溶解平衡之前,我们首先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问题一:在NaCl的水溶液中,再加入固体溶质,固体有没有溶解过程?【学生思考讨论】分两种情况:当溶液没有达到饱和时,固体能继续溶解;当溶液达到饱和时不能继续溶解。 【老师提出质疑】达到饱和后固体真的不能溶解了吗? 【图片展示】将形状不规则的NaCl固体放在饱和食盐水中过了一昼夜后发现变成形状规则的固体且质量不变。你得到什么启示? 【老师提示】联想如何改变固定形状的积木?拆——拼。 【学生】其实有溶解也有结晶的过程。质量不变说明这两种过程的速率相等。 【老师】可用NaCl(S) Na+ (aq) + Cl-表示 【老师】问题二:NaCl能不能与盐酸反应?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有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在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实验现象: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老师】你认为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联系问题一)

沉淀溶解平衡课时练1

沉淀溶解平衡课时练习{1课时} 1.下列有关Ks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②Ksp只与电解质的本性有关,而与外界条件无关 ③Ksp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计量数次幂之积 ④Ksp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2.下列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KSP(AB2)小于KSP(CD),则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 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SP增大。 C.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 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平衡不移动。 3.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时,为使Mg(OH) 2固体的量减少,可加入少量的() A.NaOH B.NH4Cl C.MgSO4 D.NaCl 4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 和X- 浓度之间的关系为Ksp=c(M+)?c(X-),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20 mL 0.01mol?L-1 KCl溶液;②30 mL 0.02mol?L-1 CaCl2溶液; ③40 mL 0.03mol?L-1 HCl溶液;④10 mL蒸馏水;⑤50 mL 0.05mol?L-1 AgNO 3溶液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D.AgCl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c(X—),故K(AgI)<K(AgCl) 6已知常温下:K sp(AgCl)=1.8×10-10,K sp(Ag2CrO4)=1.9×10-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 sp比在纯水中的小

沉淀溶解平衡计算及图像分析教学文案

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 1:已知一定温度下,Mg(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8 ×10-3g/L。 (1)求Mg(OH)2饱和溶液中的溶度积K sp (2)求Mg(OH)2饱和溶液中的pH和[OH-] (3)求Mg(OH)2在0.001mol/L的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 (4)求Mg(OH)2在0.001mol/L的MgCl2溶液中的溶解度。 2.(1)已知25 ℃时,K sp[Mg(OH)2]=5.6×10-12;酸碱指示剂百里酚蓝变色的pH范围如下: 25 ℃时,在Mg(OH)2____________。 (2)向50 mL 0.018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0 mol·L-1的盐酸,生成沉淀。已知该温度下AgCl 的K sp=1.0×10-10,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请计算: ①完全沉淀后,溶液中c(Ag+)=__________。②完全沉淀后,溶液的pH=__________。 ③如果向完全沉淀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50 mL 0.001 mol·L-1的盐酸,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3)在某温度下,K sp(FeS)=6.25×10-18,FeS饱和溶液中c(H+)与c(S2-)之间存在关系:c2(H+)·c(S2-)= 1.0×10-22,为了使溶液里c(Fe2+) 达到1 mol·L-1,现将适量FeS投入其饱和溶液中,应调节溶液中的 c(H+)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例1:已知:Cu(OH)2: Ksp为2.2×10-20, Fe(OH)3: Ksp为1.6×10-39 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 Cu2+、Fe3+的混合溶液, 1.6×10-39则: ⑴Fe3+开始沉淀时的c(OH-)=_____,完全沉淀时的c(OH-)=_____ , (离子浓度小于10-5时可看成完全沉淀) Cu2+开始沉淀时的c(OH-)=_____ 。 ⑵若要除去Fe3+,应将pH调节至____________ 例2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能源浪费,也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形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除去锅炉水垢。水垢中含有CaSO4,用酸很难除去。思考:如何去除CaSO4 ?写出相应方程式。 例3:BaSO4的Ksp比 BaCO3小,你认为能实现这一转化吗?已知常温下, BaCO3的K SP = 5.1×10-9 mol2?L-2,BaSO4的K SP =1.0×10-10 mol2?L-2 。现将0.233g BaSO4固体放入100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 ①溶液中c(Ba2+)= , ②若在上述体系中,实现BaSO4向BaCO3转化, CO32-浓度的取值范围是。

高中化学练习: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课时规范练25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8天津五区县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等体积的蒸馏水或0.01 mol·L-1盐酸洗涤AgCl沉淀,AgCl损失量相同 B.向MgCO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可以得到Mg(OH)2沉淀 C.向氨水中加入NH4Cl或NaOH固体,溶液的pH均增大 D.盐溶液加水稀释时,c(H+)、c(OH-)均减小 2.工业上向锅炉里注入Na2CO3溶液浸泡,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而后用盐酸去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的K W和c(OH-)均会增大 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aq)+CaSO4(s)CaCO3(s)+S(aq) C.在盐酸中,CaCO3的溶解性大于CaSO4 D.Na2CO3溶液遇CO2后,阴离子浓度均减小 3.(2018河南林州一中月考)已知常温下K sp(AgCl)=1.8×10-10,K sp(AgBr)=5×10-1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饱和AgCl、AgBr的混合溶液中:=360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浓NaBr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 C.AgCl在水中的K sp比在NaCl溶液中的大 D.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不相同 4.(2018湖北武汉部分重点学校调研)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Cl的K 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时,AgBr的K sp为4.9×10-13 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 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 5.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题

2210sp L mol 108.1K AgCl --??=的AgCl 2210sp L mol 108.1K --??=- +Cl Ag 和sp K sp K Solubility equilibrium 1(2010-11)往含I -和Cl -的稀溶液中滴人AgNO 3溶液, 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 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c(I -)/c(Cl -)的比值为 A. (V 2-V 1)/V 1 B. V 1/V 2 C. V 1/(V 2-V 1) D. V 2/V 1 2(2010-16)类似于水的离子积,难溶盐AmBn 也有离子积K sp 且Ksp =〔C (A n+)〕m ·〔C(B m-)〕 n 已知常温下BaSO 4的溶解度为2.33×10-4 g ,则其Ksp 为: A .2.33×10ˉ4 B .1×10ˉ10 C .1×10ˉ5 D .1×10ˉ12 3(201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何含固体的溶液中,c (Ag +)=c (Cl –) 且它们浓度的乘积等于 B . 在一定温度下AgCl 水溶液中,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C .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 +和Cl -浓度的乘积等于时,此溶液为AgCl 饱和溶液 D. 向饱和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变大 4(2013-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饱和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 值变大 B .在一定温度下AgCl 的水溶液中,Ag +和Cl -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C .25℃ 时K sp (AgCl)=1.8×10-10,K sp (AgI)=1.0×10-16,因此 AgCl 可以转化为AgI D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 +和Cl - 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 值时,此溶液为AgCl 的饱和溶液 5(2015-10)常温下,Cu(OH)2悬浊液中存在平衡:Cu(OH)2(s ) Cu 2+(aq)+2OH -(aq), K sp [Cu(OH)2]= 2.0×10-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Cu(OH)2悬浊液中加入少量CuSO 4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CuSO4 晶体的实验图片和PbI2 的实验设计帮助学生认识到难溶电解质也会部分溶于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和析出两个过程,二者会达到平衡状态,同时培养学生的微观分析和宏观辨识能力; 2.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平衡知识,帮助学生尽快将沉淀溶解平衡纳入到已有的平衡体系,学会用平衡理论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平衡思想。 3.掌握溶度积常数的概念,会根据溶度积常数判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通过Q 与Ksp 的比较,会从平衡移动的视角对沉淀的溶解和生成进行分析,进一步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4.通过小组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对实际生产生活中和沉淀溶解平衡相关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化学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弐.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沉淀溶解平衡概念的建立、溶度积的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溶度积的相关计算

参.教学过程

0.1mol/L 的KI 溶液,得到PbI2 黄色沉淀;上清液中滴加0.1mol/L 的AgNO3 溶液,得到AgI 黄色沉淀。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难溶电解质也会部分溶于水,难溶电解质也会 存在溶解平衡,得出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当Pb2+和I-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的速率和溶液中Pb2+和I-形成固体沉积下来的速率相等时,PbI2 固体的量不再减小,得到PbI2 饱和溶液。 我们把这种平衡状态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教师写出PbI2 的沉淀溶解平衡表示方法:PbI2(s)?Pb2+(aq)+2I-(aq) ,并与其电离方程式相对比,便于学生区分,之后学生类比写出BaSO4 和Mg(OH)2 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 找位学生来黑板上写,教师订正答案。 弐.迁移应用 【框架归属】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平衡体系:化对比分析,强化记忆,及时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 通过回顾已有的平衡知识,有助于学生将沉淀溶解平衡尽

2019-2020年高二化学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二化学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教案苏教版 【目标要求】 (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理解和掌握溶度积K SP的概念。 (3)能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4)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生成、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转化)。【教学重点、难点】 (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及特点。 (2)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及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B的溶液 B 0.01 0.1 m(g) 因而,难溶只是指其溶解度很小,而非绝对不溶。 思考:10mL 0.1mol/LAgNO3和11mL 0.1mol/LNaCl完合混合后,溶液中还有Ag+吗?如何证明? 一、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过程——速率v1 AgCl(s) Ag+ + Cl— 沉淀生成过程——速率v2 v1 >v2——沉淀溶解——溶液不饱和 v1 = v2——溶解的沉淀 = 生成的沉淀——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 v1 ﹤v2 ——沉淀生成——溶液过饱和 ▲1、概念: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溶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人们将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特点: 逆: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等:v1 = v2 动:v1 = v2≠ 0——动态平衡 定: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浓度不再变化。 变:当条件改变时,溶质的溶解平衡可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溶质本身的性质○1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山东科技版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学案含答案)

年 级 高三 学 科 化学 版 本 山东科技版 内容标题 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选修4》第3章 第3节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选修4》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 2、容度积及其计算。 3、沉淀反应原理及应用和计算。 二. 教学目的: 1、理解物质的溶解是可逆的,能用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溶解平衡。 2、从平衡的观点认识溶度积,并能用于计算。 3、理解掌握沉淀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三. 重点和难点: 1、溶度积的概念及其计算。 2、沉淀溶解平衡的认识。 3、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 四. 考点分析: 本节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查点是: 1、判断难溶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生成沉淀或沉淀能否溶解。 2、沉淀的转化。 3、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理论解释实验室及生活中的现象。 五. 知识要点: 1、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它的平衡常数叫______________,它是一个______________。 (2)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习惯上将溶解度______________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在一般情况下,相当量的离子互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时,可以认为反应完全了。 2、溶度积 (1)在难溶电解质达到______________时,溶液中______________的乘积为一常数,叫做______________常数,简称__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_____表示。 (2)表达式)s (B A n m )aq (nB )aq (mA m n -++ SP K ______________ (3)SP K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____________,同类型物质,SP K 数值______________,难溶电解质在水中______________。 (4)SP K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____无关。 3、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高二下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

高二下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 (一)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把PbI2固体放入水中时,PbI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PbI2表面上的Pb2+离子和I-离子,在H2O分子作用下,会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反过来在水中的水合Pb2+离子与水合I-离子持续地 作无规则运动,其中一些Pb2+(aq)和I-(aq)在运动中相互碰撞,又可 能沉积在固体表面。当溶解速率与沉淀速率相等时,在体系中便存有 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关系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 平衡一样,一种动态平衡,其基本特征为:(1)可逆过程;(2)沉积和溶 解速率相等;(3)各离子浓度不变;(4)改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平衡移动。 2、溶度积的一般表达式: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 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3、溶度积的影响因素: 溶度积Ksp的大小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它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 温度相关,与浓度无关。但是,当温度变化不大时,Ksp数值的改变不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室温18~25℃的常数。 4、溶度积的应用: (1)溶度积Ksp能够用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当化学 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sp数值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越强。 (2)溶度积Ksp能够判断沉淀的生成、溶解情况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移 动方向。

5、溶度积(Ksp)的影响因素和性质: 溶度积(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性质和温度相关,与沉淀的量无关,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使平衡发生移动,但不能改变溶度积,不同的 难溶电解质在相同温度下Ksp不同。 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例如: Ksp(AgCl) >Ksp(AgBr) > Ksp(AgI),溶解度:AgCl) > Ksp(AgBr) > Ksp(AgI)。 6、溶度积规则: 在一给定的难溶电解质溶液中,浓度商(Qc)和溶度积(Ksp)之间存有 三种可能情况。 (1)Qc=Ksp此时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溶液是饱和溶液。 (2)Qc>Ksp溶液中将析出沉淀,直到溶液中的Qc=Ksp为止。 (3)Qc 说明:浓度商(Qc)是非平衡状态下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所以Qc值 不固定。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 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能够使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实行解释。根据平衡 移动原理和溶度积规则可知,改变溶液中离子浓度,能够使沉淀溶解 平衡发生移动,实现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这两个相反的过程它们相互转化的条件是离子浓度 的大小,控制离子浓度的大小,能够使反应向所需要的方向转化。 (1)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沉淀溶解的条件是:Q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