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样本估计总体 训练-答案

用样本估计总体 训练-答案

用样本估计总体 训练-答案
用样本估计总体 训练-答案

1.把样本容量为20的数据分组,分组区间与频数如下:[10,20),2;[20,30),3;[30,40),4;[40,50),5;[50,60),4;[60,70],2,则在区间[10,50)上的数据的频率是( )

A .0.05

B .0.25

C .0.5

D .0.7

解析:选D.由题知,在区间[10,50)上的数据的频数是2+3+4+5=14,故其频率为14

20

=0.7.

2.(2014·高考广东卷)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①和图②所示.为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 )

A .200,20

B .100,20

C .200,10

D .100,10

解析:选A.该地区中小学生总人数为3 500+2 000+4 500=10 000,则样本容量为10 000×2%=200,其中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为2 000×2%×50%=20,故选A.

3.

某同学进入高三后,4次月考的数学成绩的茎叶图如图,则该同学数学成绩的方差是( ) A .125 B .5 5 C .45

D .3 5

解析:选C.由茎叶图知平均值为114+126+128+1324=125,∴s 2=1

4[(125-114)2+(125-126)2+(125-128)2+(125

-132)2]=45.

4.某厂10名工人在一小时内生产零件的个数分别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有( )

A .a >b >c

B .b >c >a

C .c >a >b

D .c >b >a

解析:选D.把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0,12,14,14,15,15,16,17,17,17,其平均数a =110×

(10+12+14+14+15+15+16+17+17+17)=14.7,中位数b =15+15

2

=15,众数c =17,则a

5.某地区为了解中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单位:h),随机选择了n 位中学生进行调查,根据所得数据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且从左到右的第1个、第4个、第2个、第3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依次构成公差为0.1的等差数列,又第一小组的频数是10,则n 等于( )

A .80

B .90

C .100

D .110 解析:选C.设第1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S , 则4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4S +4×3

2×0.1,

由题意知,4S +4×3

2×0.1=1,

故S =0.1,又因为10

n

=0.1,所以n =100.

6.已知甲、乙两组数据如茎叶图所示,若它们的中位数相同,平均数也相同,则图中的m +n =________.

解析:根据茎叶图,可得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20+22

2=21,根据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得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1=20+n ,解得n =1.又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m +20+22+284=80+m 4,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9+21+26

3

22,所以80+m

4

=22,解得m =8,所以m +n =9.

答案:9 7.(2015·湖北八校联考)对某市“四城同创”活动中800名志愿者的年龄抽样调查统计后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但是年龄组为[25,30)的数据不慎丢失,则依据此图可得:

(1)[25,30)年龄组对应小矩形的高度为________;

(2)据此估计该市“四城同创”活动中志愿者年龄在[25,35)的人数为________.

解析:(1)设[25,30)年龄组对应小矩形的高度为h ,则5(0.01+h +0.07+0.06+0.02)=1,h =0.04.(2)志愿者年龄在[25,35)的频率为5(0.04+0.07)=0.55,故志愿者年龄在[25,35)的人数约为0.55×800=440.

答案:(1)0.04 (2)440 8.(2014·高考江苏卷)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6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________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 cm.

解析:底部周长在[80,90)的频率为0.015×10=0.15,底部周长在[90,100)的频率为0.025×10=0.25,样本容量为60,所以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 cm 的株数为(0.15+0.25)×60=24.

答案:24 9.(2015·西安模拟)某校从参加高三模拟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将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组[90,100),[100,110),…,[140,150]后得到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分数在[120,130)内的频率;

(2)若在同一组数据中,将该组区间的中点值(如:区间[100,110)的中点值为

100+110

2

=105)作为这组数据的平均分,据此,估计本次考试的平均分;

(3)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分数段为[110,130)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将该样本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取2人,求至多有1人在分数段[120,130)内的概率.

解:(1)分数在[120,130)内的频率为

1-(0.1+0.15+0.15+0.25+0.05)=1-0.7=0.3. (2)估计平均分为

x =95×0.1+105×0.15+115×0.15+125×0.3+135×0.25+145×0.05=121. (3)由题意,[110,120)分数段的人数为60×0.15=9(人). 在[120,130)分数段的人数为60×0.3=18(人).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分数段为[110,130)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需在[110,120)分数段内抽取2人,并分别记为m ,n ;

在[120,130)分数段内抽取4人,并分别记为a ,b ,c ,d ;设“从样本中任取2人,至多有1人在分数段[120,130)内”为事件A ,则基本事件共有{m ,n },{m ,a },…,{m ,d },{n ,a },…,{n ,d },{a ,b },…,{c ,d },共15个.

则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m ,n },{m ,a },{m ,b },{m ,c },{m ,d },{n ,a },{n ,b },{n ,c },{n ,d },共9个.

∴P (A )=915=3

5

.

10.(2015·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调研)在数学趣味知识培训活动中,甲、乙两名学生的6次培训成绩如茎叶图所示:

(1)从甲、乙两人中选择一人参加数学趣味知识竞赛,你会选哪位?请运用统计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2)从乙的6次成绩中随机选择2个成绩,求选到123分的概率. 解:(1) x 甲=99+107+108+115+119+124

6=112,

x 乙=102+105+112+113+117+1236

=112,

s 2甲=16[(99-112)2+(107-112)2+(108-112)2+(115-112)2+(119-112)2+(124-112)2]=2063, s 2乙=16[(102-112)2+(105-112)2+(112-112)2+(113-112)2+(117-112)2+(123-112)2]=1483

, ∴x 甲=x 乙,s 2甲>s 2乙,

说明甲、乙的平均水平一样,但乙的方差小,乙发挥更稳定,故选择乙同学. (2)从6个成绩中随机选择2个,共有15个基本事件,分别是:

{102,105},{102,112},{102,113},{102,117},{102,123},{105,112},{105,113},{105,117},{105,123},{112,113},{112,117},{112,123},{113,117},{113,123},{117,123},

其中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有5个,故所求概率P =515=1

3

.

1.一个样本a ,3,5,7的平均数是b ,且a 、b 是方程x 2

-5x +4=0的两根,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 A .3 B .4 C .5 D .6

解析:选C.由x 2-5x +4=0的两根分别为1,4,

∴有?????a =1b =4或?

????a =4b =1.

又a ,3,5,7的平均数是b . 即

a +3+5+74=

b ,a +15

4

=b ,a +15=4b , ∴?????a =1

b =4

符合题意,则方差s 2=5. 2.(2015·安徽省名校模拟)一个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数据,它们组成一个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 },若a 3=8,且a 1,a 3,a 7成等比数列,则此样本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3,12

B .13,13

C .12,13

D .13,14

解析:选B.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d ≠0),a 3=8,a 1a 7=(a 3)2=64,(8-2d )(8+4d )=64,(4-d )(2+d )=8,2d -d 2=0,又d ≠0,故d =2,故样本数据为:4,6,8,10,12,14,16,18,20,22,平均数为S 1010=(4+22)×5

10

13,中位数为12+14

2

=13.

3.某班有48名学生,在一次考试中统计出平均分为70,方差为75,后来发现有2名同学的分数登记错了,甲实际得80分却记成了50分,乙实际得70分却记成了100分,更正后平均分为________,方差为________.

解析:因甲少记了30分,乙多记了30分,故平均分不变,设更正后的方差为s 2,则由题意可得

s 2=

1

48

[(x 1-70)2+(x 2-70)2+…+(80-70)2+(70-70)2+…+(x 48-70)2],而更正前有 75=1

48

[(x 1-70)2+(x 2-70)2+…+(50-70)2+(100-70)2+…+(x 48-70)2],化简整理得s 2=50.

答案:70 50

4.为了解本市的交通状况,某校高一年级的同学分成了甲、乙、丙三组,从13点到18点,分别对三个路口的机动车通过情况进行了实际调查,并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若定义“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则甲、乙、丙三组所调查数据的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值x 1,x

2,

x 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解析:根据题中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值的定义可得,x 1=0.3×13.5+0.2×14.5+0.1×15.5+0.1×16.5+0.3×17.5=15.4,x 2=0.2×13.5+0.2×14.5+0.3×15.5+0.2×16.5+0.1×17.5=15.3,x 3=0.1×13.5+0.3×14.5+0.3×15.5+0.2×16.5+0.1×17.5=15.4,故x 1=x 3>x 2.

答案:x 1=x 3>x 2

5.(2015·宁波模拟)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 甲:8,6,7,8,6,5,9,10,4,7; 乙:6,7,7,8,6,7,8,7,9,5.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2)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方差;

(3)根据计算结果,估计一下两名战士的射击水平谁更好一些. 解:(1) x 甲=1

10

(8+6+7+8+6+5+9+10+4+7)=7,

x 乙=1

10

(6+7+7+8+6+7+8+7+9+5)=7.

(2)由方差公式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可求得s 2甲=3.0,s 2

乙=1.2. (3)由x 甲=x 乙,说明甲、乙两战士的平均水平相当;

又∵s 2甲>s 2乙,说明甲战士射击情况波动大,因此乙战士比甲战士射击情况稳定.

6.(选做题)某高三年级有500名学生,为了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出若干名学生在一次测试中的数学成绩,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1)根据上面图表,求出①②③④处应填的数值;

(2)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85,155]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折线图;

(3)根据题中信息估计总体平均数,并估计总体落在[129,155]中的频率.

解:(1)由题意和表中数据可知,随机抽取的人数为

120.300=40.由统计知识知④处应填1,③处4

40

=0.100,应填0.100,②处1-0.050-0.100-0.275-0.300-0.200-0.050=0.025,应填0.025,①处0.025×40=1,应填1.

(2)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折线图如图所示.

(3)利用组中值算得平均数为:90×0.025+100×0.05+110×0.2+120×0.3+130×0.275+140×0.1+150×0.05=

122.5;总体落在[129,155]上的频率为6

10×0.275+0.1+0.05=0.315.

故总体平均数约为122.5,总体落在[129,155]上的频率约为0.315.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用样本估计总体巩固与练习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用样本估计总体巩固与练习 1.如图是某电视台综艺节目举办的挑战主持人大赛上,七位 评委为某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 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 .84,4.84 B .84,1.6 C .85,4 D .85,1.6 解析:选D.由茎叶图可知评委打出的最低分为79,最高分为93,其余得分为84,84,86,84,87,故平均分为84×3+86+875 =85,方差为15 [3×(84-85)2+(86-85)2+(87-85)2]=1.6. 2.(2009 组别 频数 (0,10] 12 (10,20] 13 (20,30] 24 (30,40] 15 (40,50] 16 (50,60] 13 (60,70] 7 A .0.13 B .0.39 C .0.52 D .0.64 解析:选C.由列表知样本数据落在(10,40]上的频数为52, 频率为0.52. 3.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测量了其中10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根据所得数据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那么在这100株树木中,底部周长小于110 cm 的株数是( ) A .30 B .60 C .70 D .80 解析:选C.底部周长小于110 cm 的频率: 10×0.01+10×0.02+10×0.04=0.7. 周长小于110 cm 的株数为:100×0.7=70. 4.(原创题)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4个小长方形,这4个小方形的面积由小到大构成等差数列{a n },已知a 2=2a 1,且样本容量为400,则小长方形面积最大的一组的频数为________.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能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遵循观察、探究、发现、总结式的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获取知识。由于内容较繁琐,所以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根据本节知识的特点,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随机抽样有哪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2.随机抽样是收集数据的方法,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估计总体的基本特征,即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3.高二某班有50名学生,在数学必修②结业考试后随机抽取10名,其考试成绩如下: 82,75,61,93,62,55,70,68,85,78. 如果要求我们根据上述抽样数据,估计该班对数学模块②的总体学习水平,就需要有相应的数学方法作为理论指导,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二)新课讲解 知识探究(一):频率分布表 【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通过抽样调查,获得100位居民2007年的月均用水量如下表(单位:t): 3.1 2.5 2.0 2.0 1.5 1.0 1.6 1.8 1.9 1.6 3.4 2.6 2.2 2.2 1.5 1.2 0.2 0.4 0.3 0.4 3.2 2.7 2.3 2.1 1.6 1.2 3.7 1.5 0.5 3.8 3.3 2.8 2.3 2.2 1.7 1.3 3.6 1.7 0.6 4.1 3.2 2.9 2.4 2.3 1.8 1.4 3.5 1.9 0.8 4.3 3.0 2.9 2.4 2.4 1.9 1.3 1.4 1.8 0.7 2.0 2.5 2.8 2.3 2.3 1.8 1.3 1.3 1.6 0.9 2.3 2.6 2.7 2.4 2.1 1.7 1.4 1.2 1.5 0.5 2.4 2.5 2.6 2.3 2.1 1.6 1.0 1.0 1.7 0.8 2.4 2.8 2.5 2.2 2.0 1.5 1.0 1.2 1.8 0.6 2.2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统计与统计案例9.2用样本估计总体教学案苏教版

第二节用样本估计总体 [最新考纲] 1.了解分布的意义与作用,能根据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常用统计图表 (1)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①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将数据分组.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频率分布的直方图(如图) 横轴表示样本数据,纵轴表示频率 组距 ,每个小矩形的面积表示样本数据落在该组内的频 率.各小矩形的面积和为1. (3)频率分布折线图和总体密度曲线 ①频率分布折线图: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相邻的矩形的上底边的中点顺次连接起来,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②总体密度曲线: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组数增加,组距减小,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2.样本的数字特征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中位数:把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

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平均数:把x = x 1+x 2+…+x n n 称为x 1,x 2,…,x n 这n 个数的平均数. (4)标准差与方差:设一组数据x 1,x 2,x 3,…,x n 的平均数为x ,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分别是 s = 1 n [x 1-x 2 +x 2-x 2 +…+x n -x 2 ]; s 2=1 n [(x 1-x )2+(x 2-x )2+…+(x n -x )2]. [常用结论] 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常见结论 (1)众数的估计值为最高矩形的中点对应的横坐标. (2)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3)中位数的估计值的左边和右边的小矩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 2.平均数、方差的公式推广 (1)若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那么mx 1+a ,mx 2+a ,mx 3+a ,…,mx n +a 的平均数是m x +a . (2)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为s 2 . ①数据x 1+a ,x 2+a ,…,x n +a 的方差也为s 2 ; ②数据ax 1,ax 2,…,ax n 的方差为a 2s 2 . 一、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 ) (2)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越集中. ( ) (3)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矩形的面积越大,表示样本数据落在该区间的频率越高. ( ) (4) 已知样本数据x 1,x 2,…,x n 的均值x =5,则样本数据2x 1+1,2x 2+1,…,2x n +1的均值为10. ( ) [答案](1)√ (2)× (3)√ (4)× 二、教材改编 1.一个容量为32的样本,已知某组样本的频率为0.25,则该组样本的频数为( ) A .4 B .8 C .12 D .16

高考必考题型复习 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38练用样本估计总体 [题型分析·高考展望]用样本估计总体在高考中也是热点部分,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或是与概率结合的综合性解答题,重点是频率分布直方图以及数字特征,属于比较简单的题目. 体验高考 1.(2015·湖南)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35名运动员的成绩(单位:分钟)的茎叶图如图所示:1300345668889 1411122233445556678 15012233 3 若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编为1~35号,再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7人,则其中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人数是() A.3 B.4 C.5 D.6 答案 B 解析由题意知,将1~35号分成7组,每组5名运动员,成绩落在区间[139,151]的运动员共有4组,故由系统抽样法知,共抽取4名.选B. 2.(2015·课标全国Ⅱ)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 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答案 D 解析从2006年起,将每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前一年作差比较,得到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7年排放量的差最大,A选项正确; 2007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6年降低了很多,B选项正确; 虽然2011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10年多一些,但自2006年以来,整体呈递减趋势,即C 选项正确;

自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负相关,D选项错误.故选D. 3.(2016·课标全国丙)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 ℃,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 ℃以上 B.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 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 D.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 ℃的月份有5个 答案 D 解析由题意知,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 ℃的有六月,七月,八月,故选D. 4.(2016·山东)某高校调查了200名学生每周的自习时间(单位:小时),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自习时间的范围是[17.5,30],样本数据分组为[17.5,20),[20,22.5),[22.5,25),[25,27.5),[27.5,30].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知,这200名学生中每周的自习时间不少于22.5小时的人数是() A.56 B.60 C.120 D.140 答案 D 解析由题图知,组距为2.5,故每周的自习时间不少于22.5小时的频率为(0.16+0.08+0.04)×2.5=0.7, ∴这200名学生中每周的自习时间不少于22.5小时的人数是200×0.7=140,故选D. 5.(2015·湖北)某电子商务公司对10 000名网络购物者2014年度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消费金额(单位:万元)都在区间[0.3,0.9]内,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直方图中的a=________; (2)在这些购物者中,消费金额在区间[0.5,0.9]内的购物者的人数为________.

必修三2.2.用样本估计总体(教(学)案)

. . . .. ..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案 A 第1课时 教学容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 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 在NBA的2004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原始记录如下﹕甲运动员得分﹕12,15,20,25,31,31,36,36,37,39,44,49,50 乙运动员得分﹕8,13,14,16,23,26,28,38,39,51,31,29,33 请问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否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比较稳定? 如何根据这些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研究、学习的主要容——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二、探究新知 探究1: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较为合理地确

(完整word版)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试题

第二节用样本估计总体 时间:45分钟分值: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13·重庆卷)如下图是某公司10个销售店某月销售某产品数量(单位:台)的茎叶图,则数据落在区间[22,30)内的频率为() A.0.2 B.0.4 C.0.5 D.0.6 解析由茎叶图可知数据落在区间[22,30)内的频数为4,所以数据落在区间[22,30)内的频率为4 =0.4,故选B. 10 答案 B 2.(2013·陕西卷)对一批产品的长度(单位:毫米)进行抽样检测,下图为检测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标准,产品长度在区间[20,25)上为一等品,在区间[15,20)和[25,30)上为二等品,在区间[10,15)和[30,35)上为三等品. 用频率估计概率,现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件,则其为二等品的概率是()

A.0.09 B.0.20 C.0.25 D.0.45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可知,样本数据在区间[25,30)上的频率为1-5×(0.02+0.04+0.06+0.03)=0.25,则二等品的频率为0.25+0.04×5=0.45,故任取1件为二等品的概率为0.45. 答案 D 3.(2013·四川卷)某学校随机抽取20个班,调查各班中有网上购物经历的人数,所得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以组距为5将数据分组成[0,5),[5,10),…,[30,35),[35,40]时,所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是() 解析由茎叶图知,各组频数统计如下表:

分组 区间 [0,5)[5,10) [10, 15) [15, 20) [20, 25) [25, 30) [30, 35) [35, 40) 频数 统计 1142433 2 答案 A 4.(2014·河南郑州预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图是据某地某日早7点至晚8点甲、乙两个PM2.5监测点统计的数据(单位:毫克/每立方米)列出的茎叶图,则甲、乙两地浓度的方差较小的是() A.甲B.乙 C.甲乙相等D.无法确定 解析由茎叶图可知甲数据比较集中,所以甲地浓度的方差小,选A. 答案 A 5.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某运动会射击项目选拔赛,四人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如下表所示: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完美版)

在线分享文档 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够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 断和推测,能与同学进行交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根据有关问题查找资料或调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能用 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从而对总体有个体有个合理的估计和推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问题:2010年北京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请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该年的30 天,记录并统计这30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求出这30天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 据此估计北京2010年全年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请同学们查询 中国环境保护网。 二、新课 师生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定如下表中的30天,通过上网得知北京在这30天的空 气污染指数及质量级别,如下表所示: 这30个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为107,据此估计该城市2010年的平均空气污染 指数为107,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 讨论: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算一算自己选取的样本的污染指数为多少?根据 样本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估计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2、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下面是老师抽取的样本的空气质量级别、所占天数及比例的统计图和该城市 2010年全年的相应数据的统计图,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两张统计图,体会用样 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经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从样本获得的数据与总体的不完全一致,但这样的误差还 是可以接受的,是一个较好的估计。 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抽取的样本绘制统计图,并和2010年全年的相应数据 的统计图进行比较,想一想用你所抽取的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合理? 显然,由于各位同学所抽取的样本的不同,样本的污染指数不同。但是,正如我 们前面已经看到的,随着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的增加,由样本 得出的平均数往往会更接近总体的平均数,数学家已经证明随机抽样方法是科学 而可靠的 . 对于估计总体特性这类问题,数学上的一般做法是给出具有一定可

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用样本估计总体 学案

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A 版 用样本估计总体 学案 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1)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①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将数据分组。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折线图和总体密度曲线。 ①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频率分布折线图。 ②总体密度曲线: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组数增加,组距减小,相应的频率分布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即总体密度曲线。 (3)茎叶图。 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是从茎的旁边生长出来的数。 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中位数: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若有奇数个数,则最中间的数是中位数;若有偶数个数,则中间两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3)平均数:x - =x 1+x 2+…+x n n ,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4)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s =1 n [(x 1-x -)2+(x 2-x -)2+…+(x n -x - )2 ]。 (5)方差:s 2 =1n [(x 1-x -)2+(x 2-x -)2+…+(x n -x - )2 ](x 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 x - 是样本平均数)。 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与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 (1)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是众数。 (2)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 (3)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3.平均数、方差的公式推广

用样本估计整体

这就是说。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显然。所有张方形面积之和等于1. 为了了解全部产品中优等品所占比例。可以统计出内径尺寸在区间25.325到25.475内的个体数载样本容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就是他的频率。从表中容易看出,这个频率值等于0.12+0.18+0.25+0.16+0.13=0.84,于是可以估计出所有生产的钢管中有84%的优等品、工厂可以根据质量规范。看看是否达到优等品率的要求,如果没有达到。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当然。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时。要使样本能够很好的反应总体的特征。必须随机抽取样本。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可以想到(参考本届练习A第三题),如果随机抽取另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所形成的样本频率分布一般会与请按一个样本频率分布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可以近似的看做总体的分布。 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分布的总体态势,但是从直方图本身得不出原式的数据内容。所以,把数据表示成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 把频率分布直方图各个张方形上边的中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为了方便看图。一般习惯于吧频率分布折线图化成与横轴相连。所以横轴上的左右两端点没有实际的意义。 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表明了所抽取的100件产品中内径尺寸落在各个小组内的产品个数与100的比值大小。如果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图中表示的频率分布就越接近于总体在各个小组内取值的个数与总数比值的大小。设想如果样本容量不断增大,分组的组距不断缩小,则频率分布直方图实际上越来越接近于总体的分布,他可以用仪表光滑取消Y=f (x)来描绘。这条光滑曲线就叫做总体密度曲线。总体密度曲线精确地反映了一个总体在各个区域内取值的规律。产品尺寸落在(a,b)内的百分率就是图中带斜线部分的面积,对本例来说,总体密度曲线呈中间高两边低的“钟”形分布,总体的数据大致呈对称分布,并且大部分数据都集中在靠近中间的区间内。 抽样后的样本数据汇总。号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准确、快速的作出,图就是运用前面所讲到的画直方图的步骤,在工作表中对样本数据汇总得出的结果。 茎叶图: 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甲的得分: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 乙的得分:8,13,14,16,23,26,28,33,38,39,51. 上面的发数据可以用图来表示。他的中间部分像一棵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这个植物茎上生长出来的叶子。用中间的数字表示两位运动员得分的十位数,两边的数字分别表示两个人各场比赛得分个位数。例如。用3|389就表示了33,38,39这三个数据,通常把这样的图焦作茎叶图,根据上图可以对两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

2020年初三数学下30.2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题1(华东师大版)

一. .2用样本估计总体 二. 选择题 1. 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60只灯泡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 A. 这一批灯泡 B. 抽取的60只灯泡 C. 这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D. 抽取的这6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 2. 如果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x ,那么另一组数据x 1+1,x 2+2,x 3+3,x 4+4,x 5+5的平均数是 ( ) A.x . B. 2x + C.3x +. D.15x + 3. 为了考查某地区初中毕业生的数学毕业会考情况,从中抽查了2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在这个问题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总体是被抽查的200名考生 B. 个体是每一个考生的数学成绩 C.样本是2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D. 样本容量是200 4.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11人到校外采集植物标本,其中2人每人采集到6件,4人每人采集到3件,5人每人采集到4件,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采集到的标本是( ) A. 3件 B. 4件 C. 5件 D. 6件 三. 填空题: 1. 样本1,0,2,1,3,5,的平均数是________. 2.某地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为了估计平均成绩,在抽取的部分试卷中,有1人得10分,3人得9分,8人得8分,12人得7分,9人得6分,7人得5分,则样本容量是___,样本平均数是_________. 3.某班共有学生50人,平均身高为168cm,其中30名男生平均身高为170cm,则20名女生的平均身高为___________. 四. 解答题: 1.大连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为鼓励市民珍惜每一滴水,某居民委员会表彰了100个节约用水模范户,5月份这100户节约用水情况如下表所示,求5月份这100户居民的平均节约用水量. 2.某甲鱼养殖专业户共养甲鱼200只,为了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对自已所养甲鱼的总重量进行估计,随意捞了5只,称得重量分别为1.5, 1.4, 1.6, 2, 1.8,(单位:千克). (1)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甲鱼的总重量约是多少千克? (2)如果甲鱼的市场价为每千克150元,那么该专业户卖出全部甲鱼的收入约为多少元?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能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遵循观察、探究、发现、总结式的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获取知识。由于内容较繁琐,

所以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根据本节知识的特点,由于学生 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随机抽样有哪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2.随机抽样是收集数据的方法,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估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即用样本估计总体,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3.高二某班有50名学生,在数学必修②结业考试后随机抽取10名,其考试成绩如下: 82, 75, 61, 93, 62, 55, 70,68, 85, 78. 如果要求我们根据上述抽样数据,估计该班对数就需要有相应的数学学模块②的总体学习水平,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样本的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二)新课讲解

用样本估计总体

用样本估计总体一、基础知识 1.频率分布直方图 (1)纵轴表示频率 组距 ,即小长方形的高= 频率 组距 ; (2)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率 组距 =频率; (3)各个小方形的面积总和等于1 . 2.频率分布表的画法 第一步:求极差,决定组数和组距,组距=极差组数 ; 第二步: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取闭区间; 第三步:登记频数,计算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 3.茎叶图 茎叶图是统计中用来表示数据的一种图, 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就是从茎的旁 边生长出来的数. 4.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定义 (1)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3)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n个数据x1,x2,…,x n的 平均数x=1 n(x1+x2+…+x n).

5.样本的数字特征 如果有n个数据x1,x2,…,x n,那么这n个数的 (1)平均数x=1 n(x1+x2+…+x n). (2)标准差s=1 n[(x1-x) 2+(x 2 -x)2+…+(x n-x)2]. (3)方差s2=1 n[(x1-x) 2+(x 2 -x)2+…+(x n-x)2]. 二、常用结论 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常见结论 (1)众数的估计值为最高矩形的中点对应的横坐标. (2)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3)中位数的估计值的左边和右边的小矩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 2.平均数、方差的公式推广 (1)若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则mx1+a,mx2+a,mx3+a,…,mx n+a的平均数是m x+a. (2)若数据x1,x2,…,x n的方差为s2,则数据ax1+b,ax2+b,…,ax n+b 的方差为a2s2. 考点一茎叶图 [典例](优质试题·山东高考)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 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 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和y的值分别为() A.3,5B.5,5 C.3,7 D.5,7 [解析]由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可得65=60+y,解得y=5,又它们的平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题含答案

25.2用样本估计总体 一. 选择题 1. 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60只灯泡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 A. 这一批灯泡 B. 抽取的60只灯泡 C. 这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D. 抽取的这6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 2. 如果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x ,那么另一组数据x 1+1,x 2+2,x 3+3,x 4+4,x 5+5的平均数是 ( ) A.x . B. 2x + C.3x +. D.15x + 3. 为了考查某地区初中毕业生的数学毕业会考情况,从中抽查了2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在这个问题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总体是被抽查的200名考生 B. 个体是每一个考生的数学成绩 C.样本是2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D. 样本容量是200 4.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11人到校外采集植物标本,其中2人每人采集到6件,4人每人采集到3件,5人每人采集到4件,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采集到的标本是( ) A. 3件 B. 4件 C. 5件 D. 6件 二. 填空题: 1. 样本1,0,2,1,3,5,的平均数是________. 2.某地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为了估计平均成绩,在抽取的部分试卷中,有1人得10分,3人得9分,8人得8分,12人得7分,9人得6分,7人得5分,则样本容量是___,样本平均数是_________. 3.某班共有学生50人,平均身高为168cm,其中30名男生平均身高为170cm,则20名女生的平均身高为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大连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为鼓励市民珍惜每一滴水,某居民委员会表彰了100个节约用水模范户,5月份这100户节约用水情况如下表所示,求5月份这100户居民的平均节约用水量. 2.某甲鱼养殖专业户共养甲鱼200只,为了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对自已所养甲鱼的总重量进行估计,随意捞了5只,称得重量分别为1.5, 1.4, 1.6, 2, 1.8,(单位:千克). (1)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甲鱼的总重量约是多少千克? (2)如果甲鱼的市场价为每千克150元,那么该专业户卖出全部甲鱼的收入约为多少元?

用样本估计总体测试题

《2.2用样本估计总体(2)》测试题 、选择题 1. (2012安徽理)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5次,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贝U (). A.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 B.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 的成绩的中位数 C.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 D.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 的极差 考查目的:考查统计图的识读,以及对数字特征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答案:C. —J + 5 + 6 + 7^8 工—5x316+9 二+ y- —______________ —Q x —___________ — & j 解析:「匚' - ,甲成绩的方差为:, f >3 + 32xl.— -------------- = 乙成绩的方差为* . 2. (2012江西理)样本("V '二)的平均数为」,样本-'人)的平均数为,C~),若样本(b P =,心P '-)的平均数「」:",其中 Q -C 氓—

2,贝U n,m的大小关系为().

A.;!—; B. : - W C. !八; D.不能确定 考查目的:考查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样本(“ V 宀'■■-)的平均数为 M - ffl - 咖十M m 十闰P ,又?.? £ = m 丰(1 「即,?—「:,答案应选A. 3. (2012陕西理)从甲乙两个城市分别随机抽取16台自动售货机,对其销售 额进行统计,统计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图),设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 r -,中位数分别为J ,冷匸,则(). 甲 乙 ?65 0 1 028 75 2 i 2 C2337 E0Q 1 3 12443 3 1 4 238 A.怎甲弋冥己,叨甲 > 叫 B.怎甲丈龙己,丹3甲c 烧乙 C.怎甩〉工邑,用甲〉临己 D.忙甲〉蛊巴,廉零c 烧乙 考查目的:考查茎叶图的结构特征和作用,以及从茎叶图中提取样本数字特征的能力 答案:B. 18+22 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易计算出",又???「」 上 27 4-31 = ??答案应选B. MJ+JJ27 jn+z! m m +xi

必修三2.2.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③必修 2. 2 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案 A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2. 2. 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 图和茎叶图 .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 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 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 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 在NBA的 2004 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原始记录如下﹕ 甲运动员得分﹕ 12, 15,20, 25, 31, 31, 36, 36, 37, 39, 44, 49, 50 乙运动员得分﹕ 8, 13, 14, 16,23, 26,28, 38,39, 51,31, 29, 33 请问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否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比较稳定? 如何根据这些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二、探究新知 探究 1: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 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 准a,用水量不超过 a 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 a 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 如果希望大部分居 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 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较为合理地确 1

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 教学重点: 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了解样本频率分布与总体分布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正确画法,体会分布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问题情境: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武汉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 二、操作讨论,构建新知 <知识探究1 改良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表> 问题1:如果标准太低,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标准太高,则不利于节水.那么你认为,为了较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了解哪些相关信息,做哪些工作? 【学生活动1】探究讨论,得到结论: ①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a,需要知道每个家庭的用水量 ②如何获得家庭用水量的有关信息?对家庭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③抽样时,样本容量定为多少比较合适?武汉市1000万人口,抽样10000比较合适 课堂上为了处理数据的方便,我们理想化地抽取100个数据的样本,比如: 通过抽样调查,获得100户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如下表(单位:t) 3.1 2.5 2.0 2.0 1.5 1.0 1.6 1.8 1.9 1.6 3.4 2.6 2.2 2.2 1.5 1.2 0.2 0.4 0.3 0.4 3.2 2.7 2.3 2.1 1.6 1.2 3.7 1.5 0.5 3.8 3.3 2.8 2.3 2.2 1.7 1.3 3.6 1.7 0.6 4.1 3.2 2.9 2.4 2.3 1.8 1.4 3.5 1.9 0.8 4.3 3.0 2.9 2.4 2.4 1.9 1.3 1.4 1.8 0.7 2.0 2.5 2.8 2.3 2.3 1.8 1.3 1.3 1.6 0.9 2.3 2.6 2.7 2.4 2.1 1.7 1.4 1.2 1.5 0.5 2.4 2.5 2.6 2.3 2.1 1.6 1.0 1.0 1.7 0.8 2.4 2.8 2.5 2.2 2.0 1.5 1.0 1.2 1.8 0.6 2.2 问题2:从表中随意记录下的数据中很难直接看出规律,因此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回顾你看到全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单后是怎样分析的?

用样本估计总体学案

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点梳理(预习学案) 1.频率分布直方图 (1)通常我们对总体作出的估计一般分成两种, 一种是用 .另一种 是用 . (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 ,数据 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用 表示. 各小长方形的面积总和 (3)连结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 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随着 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 增加,相应的频率分布折线图就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的曲线, 统计中 称之为 ,它能够更加精细的反映出 . (4)当样本数据较少时,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它不但可以 ,而且 可以 ,给数据的 和 都带来方便. 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 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 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 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 . 平均数:样本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即 = .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 . (2)样本方差、标准差 标准差s= 其中n x 是 ,n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x 是_______________ 是反映总体波动大小的特征数, 样本方差是标准差的 .通常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当 时,样 本方差很接近总体方差. 基础自测 1.一个容量为32的样本,已知某组样本的频率为 0.375,则该组样本的频数为 ( ) A.4 B.8 C.12 D.16 2.已知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1,0,4,x,7,14,中位数为5,则这组数 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 A.5,24 B.5,24 C.4,25 D.4,25 3.某雷达测速区规定:凡车速大于或等于70 km/h 的汽车视为“超速”,并将受到处罚,如 图是某路段的一个检测点对200辆汽车的车速进行检测所得结果的 频率分布直方图,则从图中可以看出被处罚的汽车大约有 ( ) A.30辆 B.40辆 C.60辆 D.80辆 ,])()()[(122221x x x x x x n n -++-+-

用样本估计总体知识讲解

用样本估计总体 【学习目标】 1.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 2.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3.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4.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5.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要点梳理】 要点一、频率分布的概念 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其一般步骤为: 1.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要点诠释: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 1.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分布的总体趋势. 2.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内容,把数据表示成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 要点二、频率分布折线图、总体密度曲线 1.频率分布折线图的定义: 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2.总体密度曲线的定义: 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 要点诠释: 总体密度曲线能够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分比,它能给我们提供更加精细的信息,能够精确的反映一个总体在各个区域内取值的规律. 要点三、茎叶图 当数据是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因此通常把这样的图叫做茎叶图. 要点诠释: 茎叶图的特征: (1)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两个优点:一是在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 (2)茎叶图只便于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的数据,而且茎叶图只方便记录两组的数据,两个以上的数据虽然能够记录,但是没有表示两个记录那么直观,清晰. 要点四、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1.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如果变量是分类的,用众数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班委会要作出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_2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2 (新版)华东师大版

用样本估计总体 三维目标 1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对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作合理的解释 2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问题提出 1. 对一个未知总体,我们常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其中表示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折线图、茎叶图 2. 美国NBA 在2006——2007年度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在随机抽取的12场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如下: 甲运动员得分:12,15,20,25,31,30, 36,36,37,39,44,49. 乙运动员得分:8,13,14,16,23,26, 28,38,39,51,31,39. 如果要求我们根据上面的数据,估计、比较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得比较稳定,就得有相应的数据作为比较依据,即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知识探究(一):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思考1:以上两组样本数据如何求它们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思考2:在城市居民月均用水量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你认为众数应在哪个小矩形内?由此估计总体的众数是什么? 思考3:中位数左右两侧的直方图的面积应有什么关系? 思考:在城市居民月均用水量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从左至右各个小矩形的面积 0.5 频率 组距0.40.30.2取最高矩形下端 中点的横坐标 2.25作为众数.

分别是0.04,0.08,0.15,0.22,0.25,0.14,0.06,0.04,0.02.由此估计总体的中位数是什么? 0.5-0.04-0.08-0.15-0.22=0.01,0.5×0.01÷0.25=0.02,中位数是2.02. 思考5: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从直方图估计总体在各组数据内的平均数分别为多少? 0.25,0.75,1.25,1.75,2.25, 2.75,3.25,3.75,4.25. 思考6: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与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积相加,就是样本数据的估值平均数. 由此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是什么? 0.25×0.04+0.75×0.08+1.25×0.15+1.75×0.22+2.25×0.25+2.75×0.14+3.25×06+3.7 5×0.04+4.25×0.02=2.02(t). 平均数是2.02. 思考7:从居民月均用水量样本数据可知,该样本的众数是2.3,中位数是2.0,平均数是1.973,这与我们从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出的结论有偏差,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频率分布直方图损失了一些样本数据,得到的是一个估计值,且所得估值与数据分组有关.注: 在只有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按上述方法估计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并由此估计总体特征. 思考8 (1)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般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优点,但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会成为缺点,你能举例说明吗? 如:样本数据收集有个别差错不影响中位数;大学毕业生凭工资中位数找单位可能收入较低. (2)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大于(或小于)中位数说明什么问题? 平均数大于(或小于)中位数,说明样本数据中存在许多较大(或较小)的极端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