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法实务教程

知识产权法实务教程

知识产权法实务教程
知识产权法实务教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知识产权法实务教程

篇一:知识产权法推荐书单

价值观的力量:全球电子商务教母梅格?惠特曼自传-梅格·惠特曼史蒂夫?乔布斯传(steveJobs:Abiography)-沃尔特?艾萨克森烧掉舰船:微软称霸全球的知识产权战略-马歇尔·菲尔普斯谁生谁死:中国网络诸侯乱战的未来-徐刚商标战略管理:公司品牌的法务支持-袁真富

著作权:战略?管理?诉讼-李德成

专利:战略?管理?诉讼-黄贤涛

企业专利工作实务(第2版)-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同法实务-鲁叔媛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朱雪忠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第3版)-冯晓青

木腿正义(增订版)-冯象

政法笔记(增订版)-冯象

网络与电子商务法-吴伟光

抛弃版权文化产业的未来-约斯特·斯密尔斯

(Joostsmiers)创新及其不满:专利体系对创新与进步的危

害及对策-亚当·杰夫美国专利法-martinJ.Adelman 免费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劳伦斯·莱斯格

媒体、技术和版权:经济与法律的融合-迈克尔?A.艾因霍恩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王迁

网络广告:互联网上的不正当竞争和商标-马特斯尔斯·w·斯达切尔中国版权新问题:网络侵权责任、google图书馆案、比赛转播权-宋数字著作权论: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中心-梁志文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责任研究-陈明涛

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反思与超越-曹伟

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版权法危机与对策-吴伟光

网络版权法-王迁

版权法与因特网(套装上下册)-米哈依·菲彻尔

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罗森诺(RosenoerJonathan)网络法律评论(第14卷)-张平

欧盟知识产权法-李明德

知识产权法:专利商标和著作权(影印本)(第3版)-阿瑟·R·米勒知识产权法(第4版)-吴汉东

信息财产:数字内容产业的法律基础高富平著

虚拟财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刘惠荣著

捍卫信息社会中的财产—信息财产法原理齐爱民著

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莫斯可著,黄典林译

网络黼黻与比特研究计划:对中国西南的媒介人类学反思周雷著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荷)穆尔(mul,J.)著,麦永雄译

篇二:知识产权法课程介绍

知识产权法课程介绍

知识产权法课程是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

和完善而发展和壮大的,是随着知识产权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成为一门显学。

我校知识产权法课程开设较早,发展很快。1992年3月张玉敏教授主编了我国最早一批《知识产权法》教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我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法》必修课程,课时也增加到50学时。此后,我校又先后增加了知识产权双语教学、著作权法、商业标志法、商业秘密法、知识产权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外国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选修课。2000年,为了整合我校知识产权法教师资源,成立了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该中心全国范围内都有较大的影响。现在,《知识产权法》课程已成为师资力量强大、配套课程齐全、深受学生欢迎的本科课程。目前,该课程已经成为我校法学重点发展的课程,成为在西南乃至在全国都有相当影响的一门课程。

我校从1997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法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截至今年7月份,共培养知识产权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多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其中包含1名美籍和1名我国台湾地区攻读本方向的博士生。从目前来看,我校已经形成了一支政治过硬、治学严谨、勤于耕耘、整容强大的教师队伍。目前,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课程已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年龄、学历合理的教学和科研梯队:在师资配置上,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1人,其中博导2人,硕导9人,另聘请5名境内外知识产权法专家作为兼职教授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取得博士学位或者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有: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师资队伍强大,发展后劲很足。3、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先进,教学方法先进。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有以下三大特点:1、讲授内容总则与分则相结合,国内首创。2、强调讲授知识产权传统理论的同时,关注知识产权发展的最新动态。3、讲授知识产权理论的同时,强调知识产权实务操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强调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强调师资队伍建设,实行以老带新的教学模式。4、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

技术进行授课,5、利用网络拓展教学空间。6、邀请知识产权法专家以多种形式传授最新知识。7、知识产权庭审观摩。

总之,我校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教学实验设施方面均有自身优势和特色,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篇三:知识产权书目推荐

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XX 年版。

《知识产权论》是我国已故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教授写给法学研究生的。主要内容涉及两方面: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理论上从知识产权产生的历史、特点、与有形财产权的比较几个方面,整体反映它在民法中的地位,以及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价值的发展中,它在民法地位的变化。

实践上涉及侵权、价值评估与国际保护等问题。例如分析了“侵权认定的四要件”,在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是否改为“侵权损害赔偿四要件”才顺理成章?这里有许多观点可能更符合各国立法与司法的实际,却与国内一些传统看法有差异。其目的是引导读者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出路。但书中决不在人们已普遍认可的概念或用语上展开“讨论”。诸如:“将信息高速路改称知识高速路”,这类与传统看法颇有差异的“新论”,本书则没有涉及。

2.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教学案例(高等院校法学

案例丛书)》,法律出版社20XX年版。

研读本书,您将得到如下收获:在保持学科完整系统前提下,把握重点、难点、考点;精选典型、疑难案例,强化理论与实务结合;设问准确科学,直击争议焦点,洞悉探讨价值;评注全面透彻,启迪思维,提高法律分析能力;明确备考需要,满足应试需求,锻造法律职业素质。

3.蒋坡主编:《知识产权法案例教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XX年版。

长期以来,两大法系由于法律渊源不同,法学教育模式迥异。从法律渊源来看,大陆法系以制定法为其主要法律渊源,判例一般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对法院审判无约束力;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其正式法律渊源,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有约束力。基于这一差异,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采用的是演绎法,教师多以法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为主,即使部分采用了案例教学,也重在通过案例分析法律规定,很少涉及法学原理的分析。而英美法系采用的是归纳法,判例就是法源,通过学习判例学习法学原理。

我国是以制定法为主要法律渊源,长期以来,沿用大陆法系的演绎法教学模式。鉴于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目标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为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成为必然。多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这套模式,根据大陆法系成文法的教学要求,借鉴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模式,将两大法系的教学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既能系统掌握法学原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郭禾主编:《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第二版)》,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本书是“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的案例分析教材之一。自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我国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相继修订,此外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的行政法规。在修订二版中,作者根据相关的立法、教学研究的发展,对案例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本书分为导读篇和案例篇。导读篇系统扼要地介绍了本书的主要知识体系,与后面的案例篇相互呼应。案例篇又分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部分。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贴近现实,从活生生的案例中学习法律,全面了解有关案件的真实情况,编者在本书中力图客观描述案情,在此基础上将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评析,在评述中对相关概念加以解释。本书所收集的案例大多采自法院判决或有关执法机构的决定或裁定,也有一部分案例来自学者们的著述。

5.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三庭编:《知识产权诉讼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年版。

本书是北京市各级法院知识产权法官们学术研究的成果,这不是一般的学术论文集,而是法官们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审判实践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实务论述。本书按知识产权案件的类型共分七个部分:专利诉讼研究、商标诉讼研究、反不正当竞争研究、著作权诉讼研究、知识产权合同诉讼研究、网络知识产权诉讼研究、其他知识产权诉讼研究。虽然本书中有些观点还有待商榷,或存在巨大争议,但这些文章确实可以反映出知识产权案件中的疑难问题以及法官们在审理这些案件时

总结出的经验和思路,这些经验和思路无论对于实务界、还是学术界都会大有裨益。

6.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人民公安大学20XX年版。

本书立足于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制度、原则和规范,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哲学层面,以劳动理论、人格理论、激励理论和平衡理论为视角,深入而系统地论述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理性,特别是这种制度存在的正当性。从法哲学角度比较全面地透视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和原理,是一部研究知识产权法学的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理论专著。同时,该书从法哲学层面剖析和提炼了大量案例与知识产权立法

规范,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书是法学工作者、政法院系师生和对知识产权感兴趣的人士提升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理

性认识的重要读物。

7.刘艳萍编译:《美国专利法——英美法经典判例选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XX年版。

所谓英美法系,其法律渊源主要以判例为主,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主要代表。判例在这些国家的历史和现在一直表演着重要角色。产生着重大影响,决定着本国政治、文化、经济的走向,有的判例甚至对世界法律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书聘请国内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等精通法律英语的教授及相关专家、学者亲力亲为。内容上先将契约法进行概括性介绍,然后对每个经典判例给出精彩导读,再附英美原版判例(或精选部分),并对其中生涩难懂的词汇进行注解,使读者不

但对该法有总体认识,尽快了解契约法,而且中英文结合的方式省却了阅读的劳累,兼顾了学习性和趣味性,保证了裁减有度、难易结合。

8.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研究》,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年版。

本书精选29篇作品,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与地名商标、专利体制与战略,专利审查与实践、专利保护与诉讼等

方面着手,为读者提供了一年来国内外专利法及相关知识产权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情况。

9.文希凯主编:《专利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

年版。

本书集我国实施专利制度近20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

我国20XX年最新修改的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法

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有关司法解释和TRIps等国际条约,系统讲解了专利申请、专利审批、专利权维持和专利权保护的全过程。本书注重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了专利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有关重点、难点、疑点。

本书每章附有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思考题,以有利读者清楚了解我国专利制度的基本规定,把握重点。

10.程永顺、罗李华:《专利侵权判定:中美法条与案例比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年版。

本书由中国知识产权法官和美国知识产权律师合作撰写,通过对中美两国近百个专利侵权诉讼案例的详尽分析,比较了两国判定专利侵权各项原则的异同,提出了作者的独到

见解。本书对我国专利侵权诉讼的判案人员和涉案双方,均具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专利司法制度,将起有益的推动作用。

知识产权法阅读参考书目

阅读参考书目 教材类 1、张玉敏:《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李雨峰、王迁、刘有东:《著作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汤宗舜:《专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著作类 1、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李扬主编,《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陶鑫良、袁真富著,《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6、吴汉东、胡开忠著,《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金海军著,《知识产权私权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阳平著,《论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从知识产权特征出发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郑成思著,《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10、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吴汉东、胡开忠等著,《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2、王先林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3、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4.郭禾:《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 版。 15.刘华:《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分析与绩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 16.盛世豪:《知识产权与竞争优势――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7.梁彗星,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1 月版 18.冯晓青:《知识产权法热点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9.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自测题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第一章自测题单选题 1. 下列国际公约中,TRIPS不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守并执行的是(10分) A.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B.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 C. 〈〈世界版权公约〉〉 D. 〈〈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 2. 下列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辖的国际公约与TRIPS共同遵守的是(10分) A. 最惠待遇原则 B. 对权利合理限制原则 C. 透明度原则 D. 对行政终局决定的司法审查和复审原则 3. 下列措施中,TRIPS没有强化的是(10分) A. 知识产权的执法程序和保护措施 B. 协议的执行措施 C. 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D. 知识产权的权利用尽原则 4. 狭义的知识产权贸易的主要形式是(10分) A. 进口知识产权产品 B. 销售知识产权产品 C. 知识产权许可和知识产权转让 D. 出口知识产权产品 5. 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大支柱是(10分) A.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品贸易 B.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 C.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 D.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边境贸易 6. 我国内地第一部〈〈著作权法〉〉颁布于(10分) A. 1988年 B. 1989年 C. 1990年 D. 1991年 7. 世界第一部专利法诞生于(10分) A. 英格兰 B. 威尼斯共和国 C. 美国 D. 法国 8. 《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10分) A. 强制许可原则 B. 自动保护原则 C. 宽限期原则 D. 临时保护原则 9. 根据《巴黎公约》的优先权原则,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优先权期是(10分) A. 12个月 B. 6个月 C. 18个月 D. 3个月 10. 广义的版权不包括(10分) A. 作者权 B. 表演者权

知识产权法电子文档

知识产权法 第一章著作权概述 第一节著作权的定义 著作权,是指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所有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主体、客体和著作权的内容是著作权的基本构成要素。版权来源于《安娜女王法令》。 一、著作权的主体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的主体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作者,是指通过自己的抽象思维活动,采用一定的客观表现方式直接创作作品的人。 二、著作权的客体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所谓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创作。其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众多领域。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物质形态,如书刊、磁带、胶片、模型等,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口头语言、形体动作等,既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是在原作基础上的改编、翻译、编辑等方式再创的;既可以是已经发表的,也可以是未公开的。这些不同领域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人类智力创作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著作权法保护的实质是人类的智力劳动。 三、著作权的内容 著作权的内容,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其内容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部分(一些国家的著作权法只规定财产权利)。 第二节著作权法的概念 著作权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著作权法是调整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著作权主管机关在作品的创作传播、使用、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第二章著作权主体 第一节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和分类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著作权主体,又称为著作权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作品享有著作权并

二、著作权主体的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一)按主体形态分 1、公民。没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未成年人即使属于民法理论中的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也可以因为创作这一事实行为而依法享有著作权。如幼儿园儿童的绘画、书法、唱歌、跳舞等活动均可产生著作权。案例: 2、法人。法人必须符合〈民法通则〉第37条的规定: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结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非法人单位。〈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不具备法人资格,经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或者组成法人的各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包括两种:一是依法进行登记单位或团体,如分公司、合伙企业、研究会等,这在合同法和诉讼法中也能成为主体,被称为“其他组织”;二是组成法人的相对独立的分支机构,如大学的系、学院、教研室,法院的审判庭等。对第二类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与诉讼法不协调的问题,有学者表示反对,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春田在最高人民法院著作权法培训班上的讲话(〈著作权法讲要〉,法律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73页)。他反对的理由是这类主体没有独立的财产承担责任。这理由不能成立,5岁幼儿也没有财产承担责任,但世界上基本上均承认其成为版权主体。有趣的是,〈著作权法讲座〉一书的封面上赫然印着“最高人民法院著作权法培训班编”,把培训班这种临时机构也作为著作权人。 (二)按是否直接创作分: 1、作者 2、其他著作权人 (三)按权利产生方式分 1、原始著作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直接享有著作权。 2、继受著作权人。依照合同或继承方式间接享有著作权。 (四)按国籍分: 1、本国人 2、外国人 第二节作者 一、作者的概念

(完整版)知识产权法考试大纲

《知识产权法》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编号:0322617/0322322 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三、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四、考试对象:法学专业学生 五、教学时数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周3学时,第四学期或六学期开,共18周。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1.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现行《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及其相关法规。 七、教学主要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总论 1.知识产权的概念。 2.TRIPs协议给出的知识产权范围。 3.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4.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及基本特点。 二.著作权 5.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概念和种类。 6.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和不保护的客体。 7.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和特殊规定。 8.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人的各项具体权利的内容;著作权的保护期。 9.邻接权的概念及其范围、内容。 10.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概念、种类。 11.著作权侵犯行为的认定。 12.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及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 13.著作权的转让、许可使用、质押的概念及其辨析。 三.专利权 14.专利、专利权、发明人(设计人)、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职务发明、现有技术、优先权日、首次销售、初步审查、实质审查的概念。 15.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共同发明、委托发明的专利权归属。16.我国专利法保护的三种专利的概念及其相互区别;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的概念。17.专利申请的原则:先申请原则与优先权原则。 18.授予专利的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 19.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程序;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程序。 20.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21.专利权的限制制度。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可以授予专利强制许可的情况。22.专利纠纷的解决。假冒专利问题的解决。 四.商标权 23.商标的含义、功能。 24.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识的辨析。

知识产权法全文word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著作权 第一节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第二节著作权归属 第三节权利的保护期 第四节权利的限制 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 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 第一节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二节表演 第三节录音录像 第四节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条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七条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八条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二章著作权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 知识产权指的是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也称著作权)、商业秘密专有权等人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法,就是保护这类民事权利的法律。这些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利。其中,专利权与商标权又被统称为"工业产权"。它们是需要通过申请、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才产生的民事权利。版权与商业秘密专有权,则是从有关创作活动完成时起,就依法自动产生了。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其现状 (一)概况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1979年,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三部法律同时开始起草。在1979年的《刑法》中,规定了禁止冒用他人的注册商标,使商标从这时起就被赋予了"专用权",成为一种"从刑法中产生的民事权利"。顺便说一句,在我国刑法较发达而民法不发达的相当长的历史中,许多民事权利都是依刑法产生,仅仅受刑法保护的。1982年,我国颁布了《商标法》(并于1993年2月与现在两次修订);1984年,我国颁布了《专利法》(并于1992年9月与2000年8月两次修订);1986年,我国颁布

了《民法通则》,其中明文规定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990年,我国颁布了保护版权的《著作权法》,1991年6月国务院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3年9月我国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始明文保护商业秘密;1997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除了几部单行法律与行政法规之外,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还列有专章,规定了对严重侵犯商标权、侵犯版权、侵害商业秘密及假冒他人专利者进行刑事制裁。至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法规已经具备了。

知识产权法课件课后思考题答案

【绪论】 第一讲 1、知识产权的概念。 一种是概括式,即下定义的方法,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对自己创造性智力活动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传统) 另一种是列举式,即用列举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方法表达知识产权的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重要国际公约:《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与TRIPS协议。 2、如何正确理解知识产权的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 3、如何全面理解知识产权的特征? 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可复制性 著作权 第二讲 1、什么是作品及其构成条件? 作品是作者基于表达思想、情感、理论、学说而创作的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的智力创造成果。 作品的构成条件 ①作品必须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即作品往往是作者为表达其学术观点、情感而创造,其目的并不直接用于工业上的应用和商业上的使用。 ②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也称原创性,它是作品的首要构成条件。独创性的基本含义是指:作品必须是作者独立创作的成果。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是作者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而不是对他人已有作品的复制、抄袭或剽窃。 ③作品的可复制性,是指作品必须以一定客观形式表现出来为第三人所感知。 2、简述作品的分类(新旧著作权法比较) ①一般作品。a文字作品b口述作品c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音乐作品指交响乐、歌曲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d美术、建筑作品。e摄影作品。f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g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h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②特殊作品。a计算机软件。b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第三讲 1、什么是作者及如何认定? 作者是指基于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创作,依法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认定:一般原则:本法有规定的除外,著作权属于作者 2、论述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原始主体继授主体 第四讲 1、简述著作权人的人身权的内容; 著作权人的权利主要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四项人身权利 2、简述著作权人的财产权的内容; 1、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主要标的除外。 4、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展览权主要适用于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2020我国知识产权法现状及建议

我国知识产权法现状及建议 在经济、政治、科技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和综合作用下,知识产权法因应时代之变迁,也愈加显出其重要性。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遭遇到诸多尴尬,一方面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频频出台,另一方面,知识产权领域的盗版侵权活动却依然猖獗。 一、知识产权法概念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二、知识产权法发展的现状 1,知识产权法在权利客体上的发展 知识产权法之初始,仅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为其主干,随着时间的发展,知识产权法之初始,仅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为其主干。如商标法,早期仅保护商品商标,其后扩及服务商标,现在又延及地理标志和证明标记,包括范围日见其长。 知识产权客体的范围传统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创造性的知识产品,比如专利技术、文艺作品等;一是识别性的知识产品,比如商标、商号等。因此知识产权的客体要具有创造性和识别性,并非只要是具有无形性或非物质性特点的财产都会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但近年来的知识产权立法,开始缓慢的动摇知识产品传统上应具有的创造性或识别性特征。 2,知识产权法在权利归属上的发展 知识产权法的目的之一在于激励知识创新,知识产权因此归属于创造者。1791年法国专利法前言宣称:“任何新的想法,其实现或者开发可以变为对社会有用的,主要应属于构思出这种想法的人。如果认为工业发明不是发明人的财产,从实质上来

说,那是违反人权的。”但是随着知识产品的商业化生产,知识产权归属于创造者的原则,渐渐让位于保护投资者的需要。 在著作权法上,美国从实用主义出发,为保护投资于创作的产业者利益,其雇佣作品制度直接规定雇主为作者。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第2款之规定与其几乎类似,而第16条第2款则规定了职务作品的经济权利由作者的受雇单位 享有。知识产品的真正创造者在被剥夺了获得知识产权的权利后,只能从其雇主(投资者那里获得工资、奖励等报酬。 知识产权法在权利归属上的发展,与知识产品生产方式的转变密切相关。一方面,知识产品的商业价值日益凸现,知识产品的商业投资也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单靠个人自身的创造性发挥,已难以适应社会对知识产品的巨大需求。因此,从事知识产品生产的企业应运而生。投资者开办企业,雇佣职员,有组织的从事技术开发、作品创作。知识产品的现代生产方式,逐渐从个性创造向投资创造转变。 3,知识产权法在权利内容上的发展 在经济、政治和科技的推动下,知识产权的权利类型日益丰富,一面通过颁布新法,增加权利种类;一面通过调整旧法,增加新的权项。比如专利法上增加了许诺销售权;著作权法上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禁止规避技术保护措施权等。同时,知识产权的权利内涵也日益拓展。作品的复制权也延及到将作品数字化的权利。从整体的知识产权法来看,知识产权的触角越伸越远,有向无形财产法渗透的趋势。 4,知识产权法在权利限制上的发展 识产权关涉社会利益甚巨,为防止权利人垄断其权利,侵害或减损社会利益,法律在一定条件下,准许第三人在支付适当报酬的情形下,可以不经其许可即能利用其知识产品,从而增进社会利益。因此,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同时,对于知识产权设有一些限制,除了依赖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和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还设计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制度,著作权合理使用、专利强制许可即其典型。近年来,令人关注的是在知识产权权利行使限制上的新进展。

2019年知识产权法课本.doc

第一章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1、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智慧创作物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私权) 2、更好的定义:人们对于自己智力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力。 3、理解其定义: ①客体是智力成果/商业标识等非物质性客体,不是有形物质,这是区别于物权的特征; ②不要理解成对知识的财产权; ③知识产权客题分两类:创造性智力成果、识别性商业标识。 4、并非一切智力成果都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如点子、创意,但知识产权也非常注意在赋予创新者 知识产权的同时,避免这种保护的范围扩大,将本来属于公众可以自由利用的信息纳入专有范围。达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利益平衡原则是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帝王原则”。 5、知识产权客体就是智慧创造物,是人民利用其智慧、时间、资金和劳动创作出来的智力成果。 具有以下特征:无形性(本质特征)、智慧性、传承性、共享性。 6、知识产权的内容:一是积极权利二是消极权利 ①积极权利,指知识产权所有人依法享有的许可他人实施其智慧创作物的权利; ②消极权利(禁止权),指知识产权所有人依法享有的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擅自实施其受法律保护的智慧创作物的权利。 7、知识产权特征:知识产权空间效力的有限性,知识产权保护期的有限性(发明专利权20年、外 观制作权10年、著作权有生以来及死后50年),知识产权的独占性,知识产权的法定性(国家授予性)。 8、知识产权性质:是一种民事权利,是私权。 9、分类(基础知识):文学产权、工业产权 著作权: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特征:①单点效力,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权之效力,只能及于某一件具体的作品,既能禁 也有权许可他人以某种方式利用其作品,但不能阻止他人对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也不能禁止他人对其独立创作的作品正常地行使其版权②双重内容(也称为一体两全),即著作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两个方面的内容。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是相互独立的③自动取得,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即刻自动产生著作权,不必履行任何手续。 作品:指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作品是人类智力成果;作品是必须能够被别人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只有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才是作品。构成条件:形式条件:必须是我国《著作权法》或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作品形式实质要件:一个具体的文学艺术表达形式须具备独创性并能以有形形式复制。类别:文字作品、口述作品、戏曲作品、美术作品、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不适用著作权法的对象: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 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一定情况 原始著作权人:在作品创作完成后,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直接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除作者外,还有视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委托作品中的合同约定人、特殊职务作品创作者所属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他情形)视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委托作品中的合同约定人:委托作品,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合同委托他人创作的作品。特殊职务作品创作者所属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职务作品,是指自然人为完 普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全部归属于创作作品的自然人,其所属之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2年的优先使用权;特殊职务作品的自然人享有署名权,其他的权利属于自然人所属之法人或其他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试题

一、判断题(0 道) 二、单选题(20 道) 1. 某企业在未证得《虎》图著作权人许可情况下,擅自将该图作为商标申请注册使用在白酒上,并获得核准注册。该企业的行为属于 A. 模仿他人的作品作为商标进行注册 B. 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进行注册 C. 虚构事实真相伪造申请进行注册 D. 使用商标法禁止使用的图形进行注册 2. 在某公司的商标注册申请公告后,第三人对此提出异议,商标局裁定异议成立。该公司对此裁定不服,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该异议人对复审裁定不服,则 A. 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B. 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 可以请求国家工商局再复审 D. 也必须服从 3. 外观设计专利权人甲向人民法院起诉乙侵犯其专利权,乙在提交答辩状的同时,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正确的说法是 A. 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是终局决定 B. 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甲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C. 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乙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D. 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甲乙双方都不服的,可以请求专利局再审 4. 申请人自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申请之日起()、()、()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可以享有优先权。 A. 12个月、6个月、6个月 B. 12个月、12个月、6个月 C. 12个月、12个月、12个月 D. 12个月、6个月、12个月

5. 1998年5月4日,陈某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其后,陈某对该发明作了改进。陈某于1999年5月4日又就其改进发明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时,可享有 A. 两项专利权 B. 优先使用权 C. 国际优先权 D. 国内优先权 6. 下列关于著作权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只有作者和被视为作者的单位才可能成为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B. 文字作品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可能成为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C. 电影作品的制片者不可能是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D. 事实上的作者不一定享有著作权 7. 某软件公司开发的《财务之星》管理软件,在我国受法律保护的依据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8. 邓某于1970年4月1日创作了一幅国画,1973年6月22日将该画的原件出售与曹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曹某自购得原件之日起享有该画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 B. 国画是美术作品,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故曹某不能因为 购买原件而取得任何著作权 C. 曹某因为购买该画的原件而取得该原件的展览权 D. 曹某因为购买该画的原件而取得该作品的展览权 9. 新疆哈蜜地区果农生产的哈蜜瓜系地方名特产品。果农张某欲以“哈蜜”二字作为甜瓜的商标,并向有关部门申请注册。根据有关规定,就“哈密”二字 A. 张某可以取得注册商标权

知识产权法课程介绍

知识产权法课程介绍 知识产权法课程是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而发展和壮大的,是随着知识产权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成为一门显学。 我校知识产权法课程开设较早,发展很快。1992年3月张玉敏教授主编了我国最早一批《知识产权法》教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我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法》必修课程,课时也增加到50学时。此后,我校又先后增加了知识产权双语教学、著作权法、商业标志法、商业秘密法、知识产权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外国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选修课。2000年,为了整合我校知识产权法教师资源,成立了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该中心全国范围内都有较大的影响。现在,《知识产权法》课程已成为师资力量强大、配套课程齐全、深受学生欢迎的本科课程。目前,该课程已经成为我校法学重点发展的课程,成为在西南乃至在全国都有相当影响的一门课程。 我校从1997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法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截至今年7月份,共培养知识产权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多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其中包含1名美籍和1名我国台湾地区攻读本方向的博士生。从目前来看,我校已经形成了一支政治过硬、治学严谨、勤于耕耘、整容强大的教师队伍。目前,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课程已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年龄、学历合理的教学和科研梯队:在师资配置上,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1人,其中博导2人,硕导9人,另聘请5名境内外知识产权法专家作为兼职教授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取得博士学位或者正在攻读博 士学位。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有: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师资队伍强大,发展后劲很足。3、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先进,教学方法先进。

知识产权法课件

知识产权法课件内容 课程大纲: 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总论( 6学时)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2学时) 重点掌握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内容(2学时) 重点掌握 第三节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体系(2学时) 一般了解 第二章著作权法(20学时) 第一节著作权法引论(3学时) 一般了解 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3学时) 熟悉掌握 第三节著作权的内容和限制(4学时) 重点掌握 第四节著作权的归属和转移(4学时) 熟悉掌握 第五节邻接权(3学时) 熟悉掌握 第六节著作权的保护(3学时) 重点掌握 第三章专利法( 15学时) 第一节专利法引论(3学时) 一般了解 第二节专利权主体和客体(3学时) 重点掌握 第三节专利权的取得(3学时) 熟悉掌握 第四节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3学时) 重点掌握 第五节专利权的法律保护(3学时) 一般了解 第四章商标法(8学时) 第一节商标法引论(2学时) 一般了解 第二节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2学时) 重点掌握 第三节商标权的取得、行使和管理(2学时) 熟悉掌握 第四节商标权的保护(2学时) 重点掌握 第五章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4学时) 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保护(2学时) 熟悉掌握第二节原产地名称与知识产权保护(2学时) 一般了解

第一章 1.教学目的: 知识产权法是一门重要的法学学科,通过学习了解其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内容,掌握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和发展历史,形成对知识产权法的初步认识。 2.教学要求: 通过知识产权法总论的学习,要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和内容,了解知识产权法的概念,掌握关于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 3.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比较方法;研究方法。 3.内容要点: 知识产权法是法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法律特性,了解知识产权包括的内容,熟练掌握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了解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渊源及其产生和发展,熟悉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等。 4.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概念、法律特性,以及知识产权包括的内容;还有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和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渊源及其产生和发展,熟悉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第3版)教材精讲(著作权的保护)【圣才出品】

第九章著作权的保护 9.1 本章要点 ■理解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特征 ■掌握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种类 ■掌握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9.2 重点难点导学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 1.著作权侵权行为概述 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相关权侵权行为),是指侵犯著作权或者相关权的行为。具体而言,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或者相关权人许可,擅自实施其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包括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广播电视节目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征 (1)侵权对象的多重性 著作权侵权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包括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和相关权三个方面的权利。 (2)行为的违法性 此处所说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所为之行为违反了《著作权法》的规定,行为人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擅自实施了他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3)行为的作为性 我国《著作权法》第47、48条总共规定了19种侵权行为,只有第47条第7项规定的“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行为属于消极的不作为。 (4)行为的多样性 著作权是一个权利束,包含的权利种类非常多,因此著作权侵权形式呈多样性,一个行为可能同时侵犯著作权人的若干项权利。 3.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种类 (1)分类 一般情况下,著作权侵权行为可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两种。 ①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针对著作权作品所实施的行为直接侵犯了被实施对象的著作权。 ②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本身并不一定构成对他人著作权的侵犯,但是却可能促成了第三人所为侵权行为的发生,或者使第三人所为的侵权行为得以继续或持续。间接侵权行为可以分为帮助侵权、替代侵权和辅助侵权等。 (2)直接侵权行为的种类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直接侵权行为有19种,且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别:只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须承担民事责任,可能还须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①仅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此类侵权行为有11种,它们分别是: a.侵犯发表权的行为,即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发表其作品的行为。 b.侵占合作者著作权的行为,即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行为。

知识产权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 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课程编号:2414221 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分/周学时:2/2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 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概况,了解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现状,掌握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学会运用知识产权法理论正确分析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产权纠纷。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 本课程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创造性能力和独立学习钻研能力。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吴汉东等编知识产权法通识教材(第一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 2.王迁、王利明等编知识产权法教程(第3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王兵编知识产权基础教程(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与案例分析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须改变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方法,采取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方法。 四成绩考核办法 本课程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计36学时,为考查课。考试分为平时作业(含课程设计)、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比例为20%、20%、60%。评定学期成绩时结合平时出勤情况得出该门课成绩。 五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总论(4学时)

电大试题《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6分) 1.我国商标法规定,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未经------ 的,不得在市场销售。 2.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 和------------- 3.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 4.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特点作出---------贡献的人。 5.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分为——和——两种。 6.作者著作权中的署名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7.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包括————、——————一、——、 8.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 ,不得损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 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享有的商标权主要包括( )。 A.专用权B.禁止权C.转让权D.许可使用权 2.我国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有( )。 A.酒精饮品B.人用药品C.卷烟D.食品 3.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注册商标有异议,其申请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法定期限为( ) A.1年B.2年C.3年 D.5年 4.实用新型是指对( )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A.产品的形状·B.产品的构造C.产品形状与构造的结合D.产品的图案5.我国专利法规定在专利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发生以下情形的( ),不丧失新颖性。 A.在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B.在学术会议和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C.在国际学术刊物上首次发表的D.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漏其内容的6.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 )的内容为准。 A.摘要B.说明书C.权利要求书D.附图7.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的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 ) A.作者终生及其死后20年B.作者终生及其死后3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后40年D.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 8.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作品的情形包括( )。 A.为介绍某一作品在作品中全文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B.报纸刊登其他报纸期刊已经发表的时事性文章 C.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D.为科学研究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科研人员使用 9.商标法规定,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包括( )。 A.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标志性建筑物名称B.本商品的通用图形 C.本商品的通用名称 D.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功能的 10.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包括( )。 A.盗窃权利人的商业秘密B.以利诱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C.诋毁他人的商业秘密 D.使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第3版)教材精讲(著作权的限制)【圣才出品】

第六章著作权的限制 6.1 本章要点 ■理解著作权限制的缘由 ■掌握著作权限制的种类 ■准确掌握合理使用制度 6.2 重点难点导学 一、著作权限制概述 1.概念 著作权限制,就是法律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利用其版权作品或受相关权保护之对象,且不构成侵权的制度。 2.著作权限制的缘由 根据权利哲学理论,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民事权利体系中的所有权被称为绝对权,实际上也是相对的。 作为著作权客体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虽然是创作者独创的,但却是在现有文化财富基础上创作的,没有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任何人都无法进行创作。著作权限制就是为了平衡、协调和均衡著作权人、作品的使用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而设立的制度。 3.被限制的对象

根据著作权基本理论,受著作权限制的权利,既可以是著作财产权,也可以是著作人身权,还可以是相关权。 4.著作权限制的种类 法律规定的著作权限制包括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著作权穷竭、强制许可和公共秩序保留等。在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的限制有三种,即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和公共秩序保留。 二、合理使用 1.合理使用概述 (1)合理使用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2)理解这项制度应当注意: ①合理使用人不特定。 ②被合理使用的客体为已发表作品。 ③合理使用必须有法律依据。 ④合理使用目的是非营利性的。 ⑤合理使用者使用他人的版权作品,既不必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⑥合理使用他人的版权作品时,使用者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2.合理使用的条件 (1)使用的目的是非营利性的。

中国知识产权法权威教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知识产权法权威教授 篇一:知识产权名校排名 知识产权名校排名 目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识产权建设是全国一流的,领军人物是吴汉东,博导很多,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学院.应该说从人员配备和科研力量,物质条件看是最好的.也是这个大学重点发展的学科.北大知识产权学院也很强,以郑胜利和曲三强(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博士)为首中国政法大学的知识产权法是在民商法分支中,实力也很强,以冯晓青为首,留学加拿大的博士后.还有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的著作权研究应该说是全国领先的,其博导刘春田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是以世界知识产权案权威郑成思为首的,现郑教授已经去世,但其它的老师也很牛,因为多是郑成思的大弟子.我的目标是中国政法大学.呵呵 篇二:尔雅通识课《法学人生》参考答案 1

《论解放区战场》的作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朱德 D、刘少奇 我的答案:c 2 日本统治大连时期对于占领区人民实行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A、贵族教育 b、平民教育 c、精英教育 D、奴化教育 我的答案:D 3 日本人称占领区人民为 A、日本人 b、中国人 c、满洲人 D、关东州人 我的答案:D 4

吕世伦老师初中时期文章的主要宣传的内容不包括A、中苏友好 b、人民政府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我的答案:D 5 吕世伦老师的祖母认为他们是什么人 A、日本人 b、中国人 c、大清人 D、伪满洲人 我的答案:c 6 吕世伦老师在人民日报上批判西方自然法学是在A、1963年 b、1964年 c、1965年 D、1966年 我的答案:A 7 《论解放军战场》是谁的作品:

知识产权法实务教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知识产权法实务教程 篇一:知识产权法推荐书单 价值观的力量:全球电子商务教母梅格?惠特曼自传-梅格·惠特曼史蒂夫?乔布斯传(steveJobs:Abiography)-沃尔特?艾萨克森烧掉舰船:微软称霸全球的知识产权战略-马歇尔·菲尔普斯谁生谁死:中国网络诸侯乱战的未来-徐刚商标战略管理:公司品牌的法务支持-袁真富 著作权:战略?管理?诉讼-李德成 专利:战略?管理?诉讼-黄贤涛 企业专利工作实务(第2版)-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同法实务-鲁叔媛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朱雪忠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第3版)-冯晓青 木腿正义(增订版)-冯象 政法笔记(增订版)-冯象 网络与电子商务法-吴伟光 抛弃版权文化产业的未来-约斯特·斯密尔斯

(Joostsmiers)创新及其不满:专利体系对创新与进步的危 害及对策-亚当·杰夫美国专利法-martinJ.Adelman 免费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劳伦斯·莱斯格 媒体、技术和版权:经济与法律的融合-迈克尔?A.艾因霍恩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王迁 网络广告:互联网上的不正当竞争和商标-马特斯尔斯·w·斯达切尔中国版权新问题:网络侵权责任、google图书馆案、比赛转播权-宋数字著作权论: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中心-梁志文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责任研究-陈明涛 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反思与超越-曹伟 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版权法危机与对策-吴伟光 网络版权法-王迁 版权法与因特网(套装上下册)-米哈依·菲彻尔 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罗森诺(RosenoerJonathan)网络法律评论(第14卷)-张平 欧盟知识产权法-李明德 知识产权法:专利商标和著作权(影印本)(第3版)-阿瑟·R·米勒知识产权法(第4版)-吴汉东 信息财产:数字内容产业的法律基础高富平著 虚拟财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刘惠荣著 捍卫信息社会中的财产—信息财产法原理齐爱民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