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色小镇建设内容和目标

特色小镇建设内容和目标

特色小镇建设内容和目标
特色小镇建设内容和目标

1.建设内容及目标

1.1智慧园区

1.1.1智慧园区建设内容

(1)信息资源建设:光纤宽带网络、无线宽带网络、公共数据中心、数据采集实施的建设

(2)智慧办公:综合信息门户、办公管理、招商管理

(3):信用与金融服务:搭建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用机构与入园企业之间的桥梁,为入园企业投融资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4)技术公共服务:企业需求管理(项目、外包需求)、企业服务管理(外包、知识产权等)、园区服务管理、在线交易管理、合同

在线签署管理、企业管理、企业平台账号管理。

(5)智慧物业:1)物业管理2)安防管理3)园区导视系统:

利用APP终端、标牌导视屏,以人流动线的方式提供物理纵深位置

坐标指引4)交通管理

(6)园区生活服务:身份识别:推进智能卡、NFC、指纹、视网膜、虹膜、声音等生物识别技术,实现生活消费、超市购物、停车计费

等支付服务。

(7)园区生态服务:能源管理、环境监控、循环经济

(8) 园区日常保障措施: 园区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与培训管理、客

户关系管理、资产与物料管理、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园区突发

事件应急调度指挥

(9) 园区智慧人才培养: 创新数字教学:数字氛围、备课、教学、

学习、沟通、管理、现实世界,创新人性化、个性化尽量适合个人口味的教育,是让每个人拥有智慧的人才培养体系。

1.1.2 智慧园区建设目标

(1)以产业信息化为主线,通过小镇智慧园区建设,依托小镇街道特有的文化和资源促成养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养生产业链的形成;

(2)以优惠的政策、高效专业的企业平台、便捷的服务,促成高端企业的汇集;

(3)利用良好的创业政策优先引进产业企业入驻,打造特色、先进、可持续性的城镇智慧化体系;

(4)依托小镇园区平台搭建,为企业提供从技术、投资、人力、制造、营销、产品售后、等一条龙服务,实现带着点子和专利“拎包”入驻,以促进产业的孵化和迅速发展。

1.2 智慧社区

1.2.1智慧社区建设内容

平台建设总体概括为:以“一县一图,一幢一码”为基础,以“三种终端”为媒介,构建“三个应用”,贯通“三级政务”,服务“三层用户”。

一县一图:社区房屋居民数据三维地图

一幢一码:社区每楼幢唯一的二维码

三种终端:PC端(浏览器)、手机APP客户端、手机微信

三个应用:综合管理软件、APP软件、手机微信轻应用

三级政务:县各部门、街道、社区三级政务贯通

三层用户:政府各部门、社区、居民实现互通

1.2.2智慧社区建设目标

(1)引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互联网思维,以“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暖民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政府的服务与管理

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机APP、手机微信轻应用和当地完

善后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将政府、社区管理、居民服务整合在一起,让政府、社区、居民通过条线化社会管理体系和信息互动平台完成

实体互动和信息交互,实现以居民为中心的智慧政务共享服务,将

政府的服务和治理延伸到每家每户;

(2)智慧社区平台依托于正在实施的“互联网+”创新型、服务型政

府的大背景,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覆盖

全街道社区的“人、户、地、事、绩效、组织”等全要素的管理信息

系统,推进习总书记强调的“三融合五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

数据融合;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

理和服务。

1.3 智慧景区

1.3.1智慧景区呼叫中心:旅游呼叫中心以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

服务手段与客户进行交流,并记录客户的基本信息和消费取向信息,形成市场决策所需的分析报表,以便进行市场需求、动态分析,从

而达到提高旅游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的目的。

1.3.2智慧景区智能广播系统:可用于手动或自动播放优美的背景

音乐,广播寻人,宣传旅游安全、环保、防火知识、发布或转播

各种新闻消息。为创建文明景区,提高景区品味、品质及景区知名度和宣传介绍景点发挥作用,也肩负着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的应急预告、应急指挥、应急疏散、应急安顿的重要任务。

1.3.3智慧景区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车道管理设备搭建的一套对景区停车场车辆出入、场内车流引导、收取停车费进行管理的网络系统,是景区智能管理的一个基础应用。它通过车牌自动识别记录车辆出入记录、场内位置,实现车辆出入和场内车辆的动态和静态的综合管理。

1.3.4智慧景区WIFI服务平台

(1)Portal页面定制:景区可以定制个性化portal登录页面,展示景区LOGO,提升景区形象。景区可以根据不同位置、不同时间段配置不同页面;发布商家促销等各项信息;

(2)用户无感知认证:用户仅需要首次认证输入手机号、短信验证密码,后续接入认证无需用户任何手工操作由系统自动完成,为用户提供最大便利性;

(3)广告宣传:为商户打造7秒广告营销,充分展示客户个性化信息推送,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从而达到营销推广目的;

(4)大数据分析:围绕着新老游客客流量、游玩时间等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来诊断景区的运营情况,帮助管理者找出影响客流的关键因素,进而对景区运营进行有效的调整。

1.3.5智慧景区视频客流量分析系统:视频客流统计分析系统应用于

对出入口的客流数进行统计,获得出入口客流量,并提供预警功能。集成景区LED、游客体验系统、自助游APP软件等发布平台,进行

游客引导、分流,实现人员清点、智能疏导、辅助决策。

1.3.6智慧景区短信营销平台:旅游短信平台,为广大游客智能推送

旅游服务信息,为应急事件及时公布和游客调度提供便利支撑,同

时为管理人员推送办公。

1.3.7智慧景区游客互动体验中心:通过高交互性的声光电、多点触

摸等技术,深度挖掘景区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趣味、生动的景区

文化历史传说故事讲述服务,增强游玩乐趣。

1.3.8智慧景区电子票务系统:以数据中心为全电子票务系统的核心;以售票点(窗口售票、自助购票、网络购票)检票点(通道检票、

无线检票、移动检票)作为操作中心。

1.3.9智慧景区电子商务分销平台:景区门票、客房、餐饮产品在电

子商务分销系统上架之后可同步在全国各类旅游电商网站同步上架;同时还可以实现产品数据全网同步更新(价格、产品类型等数据的

发布、修改、管理、删除等实现全网各类电商平台同步覆盖、更

新)

1.3.10智慧景区社交网络营销平台:社交网络智能营销平台汇集豆瓣、开心网、人人网、知乎、51游戏社区、百度空间、腾讯微博

等多种社交网络平台客户端,通过开发统一的信息发布窗口,将旅

游营销信息批量、统一地发送到注册的社交网络平台上,实现社交

网络智能营销。

1.4智慧政务公开高效:初步建成小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形成高效、集约、便民的服务型政府运营模式;

1.5智慧产业集聚发展:引进智慧经济企业,建设智慧应用项目,实施产业智慧化项目,智慧经济平台达到4万平方米,初步实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6智慧民生服务便捷:建立3-5个信息惠民社区示范区,光纤、无线宽带、移动宽带100% 全面覆盖,实现用户终端畅享高速的网络

服务,提高社区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50%家庭享受智能家居服务;探索社区消费服务新业态,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提升30%;

1.7基础设施泛在完善:互联网宽带接入率达到95%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80% 以上;建成完备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建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1.8智慧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建成社区、景区和园区环境质量在线监测平台,建成小镇“五水共治”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横向打通,

纵向统一管理;基本建成社会能源监测管理平台;

1.9运营管理优化持续:优化创新网上审批和网上办事系统并实现四级联动,非涉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理;实现基础设

施建设、信息整合、流程整合、服务整合、人员整合。

2、特色小镇的作用与意义

2.1 “五个一”理念的作用

特色小镇建设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脉相承,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延伸和拓展。既特色小镇创新发展“五个一”的理念,即“一域一系统、一镇一平台、一物一节点、一业一模式、一类一体验”。

2.1.1“一域一系统”是指特色小镇的信息化建设应当与区域及中心城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确保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确保数据共融共享。特色小镇因其体量小、系统简单、决策流程短等特点,在智慧化建设中往往可以超前一步、先建先用,但应当在区域或中心城市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下推进实施,确保整体“一盘棋”,避免形成新的“孤岛”和“碎片”。

2.1.2“一物一节点”是在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行中,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成果,基于物联网通用体系架构,建设特色“物联港”。将小镇每一个智能设备作为一个物理节点,全面接入网络,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TNS物体域名解析系统,对其统一建模和普适描述,实现特色小镇的万物互联,形成全新的网络运行支撑环境,提升小镇的智慧化水平。

2.1.3“一镇一平台”是指每个特色小镇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一个综合运营管理平台,连接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社会服务、产业经济等各项资源,以网络化的方式统筹协调小镇运行管理,实现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小镇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

2.1.4“一业一模式”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按照小镇特色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模式,有机融入区域和全球市场以及产业

分工,在更大范围内统筹配置创新资源,促进生产、加工、销售、

运输、售后等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使得特色小镇专业更专、特色

更特、精品更精,形成鲜明的产业形态。

2.1.5“一类一体验”是指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

和成果,广泛挖掘利用社会治理、产业经济、民生服务、创新创业

等各方面的融合态数据,针对特色小镇定位和发展需求提供类型丰

富的精准化服务,提升小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未来,互联网一定会引领特色小镇朝着‘更广泛的共享、更深入的融合、更可靠的安全、更活跃的创新’方向发展。

2.2特色小镇的重要意义

2.2.1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特色小镇是经济

社会发展中孕育出的新事物,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的探索和实践。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

破解资源瓶颈、聚集高端要素、促进创新创业,能够增加有效投资,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形成新的

经济增长点

2.2.2建设特色小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益探索。特色小镇是改革创

新的产物,也是承接、推进改革的平台。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可以

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创业者的

创新热情和潜力,也能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

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开发建设格

局。

2.2.3建设特色小镇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特色小镇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特色产业再造,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既能增加有效供给,又能创造新的需求;既能带动工农业发展,又能带动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既能推动产业加快聚集,又能补齐新兴产业发展短板,形成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2.2.4建设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是联接城乡的重要节点和产城人文一体的复合载体。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能够推动产业之间、产城之间、城乡之间融合发展,有利于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功能定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速农民就地城镇化进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独具魅力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样板。

3.小镇融合的八个方向

3.1旅游:旅游:智慧旅游,智慧景区、电子商务;

3.2贸物:商贸电商、仓储物流、跨境平台、社区商圈;

3.3教育:智慧教育、会场智能化;

3.4制造:企业大数据、企业服务平台、项目申报平台、产业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环境监测、智造机器人;

3.5科技: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等园区孵化器、管理平台,物业管理、楼宇经济、产业经济。

3.6双创:创客空间、企业服务APP 、科技项目人才大数据、商圈

平台;

3.7健康:智慧医疗、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

3.8农业:综合整治平台、环境监测治理、产品溯源、品牌大数据、民宿分销、电子商务。

4.小镇六类主体

4.1政府:政府搭建发展平台,多规合一系统、招商管理积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平台、项目管理系统、提供政策创新与支持平台、提供高效行政服务是特色小镇实施的重要保障;

4.2 镇村经济组织:循环经济、能源平台、项目管理系统、商业合作分成分销管理;

4.3房产商:智慧社区、社区O2O、物业管理、能耗管理;

4.4 投资商:投资管控平台;

4.5产业基金:产业孵化大数据、项目人才企业数据;

4.6 产业服务商:税收数据、工商数据、企业服务平台、商圈平台。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它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特色小镇的开发与建设绝不是单一的项目,它是综合产业链体系。在这条产业链体系之上,如何盈利一直是众人关心的问题。特色小镇能够作为创新平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信息、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升级;也能通过大型集团企业长期投资、吸引聚集特色产业、改造历史经典产业等方式推动产城融合、产城互利,改造、改进当前我国小城镇的面貌。 据统计,第一批特色小镇中部分小镇的平均投资额达65 亿元(浙江省规划每个特色小镇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亿元),按照住建部规划,到2020 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小镇,那么到时候总投资将远超万亿。根据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到2020年特色小镇总计建设1900 个左右,按照省份、经济条件等具体细拆,总投资至少4.8 万亿元。 六大盈利模式 一、工程收益-建造收益是开发的前提 这里主要是指土地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收益。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公共道路、供电厂、供排水厂、供热网络、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服务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如华夏幸福受政府委托对小镇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变毛地为熟地后,通过政府回购,获得盈利。 二、土地升值-区域开发是小镇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这里主要指一级开发,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方式。

特色小镇的发展成熟必将带来周边土地的溢价,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可以获得大量收入。 除了这些财政收益以外,特色小镇将为地方带来更多无形的收益,如城市环境的优化、民生的改善、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就业增加和更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等等,这些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善,是政府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动力。 以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例,该小镇根据金融人才国际化、精英型的特点,坚持市场化运作、产业链招商、生态圈建设的模式,通过联合政府性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知名中介,开展海内外招商及合作业务,快速推动私募金融集聚发展,一批涵盖股权投资、商品期货、固定收益等方面的金融精英汇聚小镇。自2015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正式揭牌之后,已经有1000多家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在小镇注册,资金管理规模达5800亿元(约合840亿美元)。由于一般的基金公司都可以得到30%的税费补贴,更增加了其吸引力,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现在已然成为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外中国最大的对冲基金聚集地。2015年税收超过4亿元,而2016年第一季度税收就超过了3亿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其与杭州云栖小镇一样都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和经营环境,通过特色产业(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对冲基金为主导产业,云栖小镇以云计算为主导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企业聚集、产业优惠政策和优质环境塑造,使小镇经济迅猛发展,税收猛增,并带动小镇及周边土地的溢价。 三、房产收益-房地产是产城,一体化中必需的蛋糕 这里主要指二级开发,即企业通过地产销售和自持物业经营获利。包括工业地产租售、居住地产租售、商业地产租售、休闲地产租售。 虽然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以地产运作的理念去打造小镇是为人排斥的,从企业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快速实现投资回报的模式,且通过特色小镇政策可以获得土地,这也是不少房地产等开发商进入特色小镇开发的原动力,因此这也是一种较为重要和普遍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由地产商或地产主导的投资商操盘,在开发地产的同时,配套度假型项目实现盈利,由于休闲度假市场和传统商业地产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和磨合,所以这类小镇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阿那亚是此类型的典型代表,通过地产销售以及后期多元度假活动业态消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典型案例: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目前我国特色小镇中存在的问题 1、开拓创新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上,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众多区域的职能部门对特色小镇一直处于理论观望的阶段,没有相关方案规划的出台,具体建设工作更是无从谈起。此外,即使部分区域存有一定的理论规划,但其大多直接照搬其他区域的经验,创新意识严重缺乏。 2、对特色小镇建设重视不够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益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与建议。举例而言,在我国各区域都有建设一定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高新科技园区,并确立多方面的创新示范基地。同时,我国还设有经济自贸区、大数据统计审核区域等

经济型区域。而部分区域尽管对特色小镇有一定的关注与支持,但由地方政府组织的相关规划却没有较好落实,尤其是部分区域呈现出明显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 3、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未能突出体现 我国是历史文明四大古国之一,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保有无数的经典著作,动人心弦的各族音乐艺术,以及各民族区域的特色文化等。本文仅举几例,以供各职能部分开展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首先,“竹林七贤”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群体,可适用于各类具有文化特色背景的特色小镇主体建设。其次,我国有数量庞大的诗词曲赋,不论是唐朝的李白、杜甫,还是宋朝的苏轼、辛弃疾,都是十分适合文化内涵的特色小镇建设主题。尽管我国的文人墨客各具特色,但仅使用一两位文人作为特色小镇的建设依据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可利用我国大型、综合性较强的文学著作,作为特色小镇的文化背景。如《诗经》,包含各方向的文化诗集,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能够探寻出更多属于我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并利用好其中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提升特色小镇的价值,以期更好将我国文化传承发扬的同时,为我国社会人民群众贡献不一样的文化产业园区。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地对特色小镇进行了大量探索,做出了一些成绩。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那么,如何搞好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我想结合自己10多年来对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和策划设计实践,谈谈如下体会: 一、什么是特色小镇? 我认为:特色小镇,就是有特色的小地方。“有特色”主要是指产业有特色,不管是制造还是服务,也不管是文化还是旅游,其实都是产业,都必须有特色;“小地方”主要是指有一定数量的人口,集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空间上。这个空间不一定就对应某个行政区划,但在这个空间里活动的主体,一定有极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联系。由业而聚人,由人而兴文,由文而引游,最后自然地、历史地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的有机体,生态、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的生态圈。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开发建设特色小镇的独特意义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目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将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成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 特色小镇顾名思义即为有特色的较小的城镇。从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来看,国家鼓励支持建设的“特色小镇”有两种类型: 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文)所指的特色小镇。这类特色小镇一般为县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主要特点是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二是浙江省模式的特色小镇。根据浙江的经济结构、地域产业关系,浙江版的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定义: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综观全国各地的实践和国家三部委的文件精神,我们认为,特色小镇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可以包括不同模式的探索。它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它不是单一的旅游景区或产业园区,也不完全是建制镇,而是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功能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浙江特色小镇的特征和建设经验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 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03-08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出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打通三方金融渠道:保障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利益捆绑,在特色小镇平台上共同运行,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和运营。那么,如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解决特色小镇投融资问题,选择适当的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为特色小镇培育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呢?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项目融资属于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出于风险隔离及可操作性考虑,特色小镇投融资应以项目为主体,以未来收益和项目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融资安排和融资成本直接由项目未来现金流和资产价值决定。经过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定风险分配,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等前期工作以及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及运营,相互协调,对项目的整个周期负责。由SPV根据特色小镇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相应担保扶持来安排融资。融资规

模、成本以及融资结构的设计都与特色小镇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价值直接相关。可用的融资方式包括政策性(商业性)银行(银团)贷款、债券计划、信托计划、融资租赁、证券资管、基金(专项、产业基金等)管理、PPP融资等。模式一:发债根据现行债券规则,满足发行条件的项目公司能够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永(可)续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券等债券融资,能够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后发行项目收益票据,也能够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企业债和项目收益债,还能够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或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债券产品结构设计模式二:融资租赁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融资租赁集金融、贸易、服务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金融功能,是国际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结构设计 融资租赁的三种主要方式:直接融资租赁,能够大幅度缓解建设期的资金压力;设备融资租赁,能够解决购置高成本大型设备的融资难题;售后回租,即购买有可预见的稳定收益的设施资产并回租,这样能够盘活存量资产,改进企业财务状况。模式三: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国务院在《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62号)中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多利用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形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产业投资基金相比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以下特点:◎产业投资基金具有产业政策导向性;◎产业投资基金更多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竞争力。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求精,不贪大。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建设特色小镇理论研究报告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带来的效应逐渐增强,强劲的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全国性特色小镇建设风暴。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出现在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特色小镇。例如,有“云技术”、“PE”、智慧科技等高端产业类的科技金融类小镇;有温泉、禅休、养生等传统产业类的文化旅游类小镇,也有其他如“黄瓜”、“窩瓜”、“木雕”等地方特产类的文化经济小镇……可谓如雨后春笋,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态。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建设,不得不令人担忧,甚至有些小镇只是刚起步就已显颓势。何以如此?其主要原因有五,一是盲目模仿;二是定位偏差;三是政绩行为;四是规划失误;五是既不知理论之意涵,更不知小镇建设之意义。特色小镇的形成是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的,是一种社会现代化和后现代社会为背景的一种社会发展方式,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普及率”的一种结晶。在不同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方式。中国人口纵多,需要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多元并举的发展道路。但是,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因地置宜、走分类指导、多元化、多类型、多层次发展的道路。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特色小镇的概念、涵和外延,总结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工作创新和启示,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思路、策略选择和文化支撑。 关键词:特色小镇;核心思路;策略选择;文化支撑 目录 1

1 1 2 2 5 5 6 6 6 7 8 9 9 10 11 11 13 13 14 14 16 16 18 21 23 24

特色小镇之旅游小镇建设规划方案

特色小镇之旅游小镇建设 规 划 方 案

目录 1、小镇的概念与分类 (1) 1.1.小镇概念 (1) 1.2、小镇分类 (2) 2、旅游小镇的内涵与特点 (3) 2.1、旅游小镇概念 (3) 2.2、旅游小镇特点 (4) 2.2.1、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聚集大量的旅游要素 .. 4 2.2.2、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小镇产业链完整 (4) 2.2.3、旅游小镇发展,政府主导作用突出 (4) 2.2.4、地域区位影响旅游小镇分布规律 (5) 3、旅游小镇开发动因 (6) 3.1.开发旅游小镇是城市发展政策影响的必然结果 .. 6 3.2.开发旅游小镇是旅游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需要 .. 8 4、旅游小镇行业开发动态 (9) 5、旅游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5.1.旅游小镇——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推手 (11) 5.2.旅游小镇——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路径 (12) 5.3.旅游小镇——优化区域旅游产品供给结构 (13) 5.4.旅游小镇——带动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4) 5.5.旅游小镇——传承地方文化特色 (15)

6、旅游小镇的规划要点 (16) 6.1.主题化开发 (16) 6.2.合理化布局 (16) 6.3.景区化设计 (17) 6.4.休闲化业态 (17) 6.5.特色化生活 (17) 6.6.信息化管理 (18) 6.7.完善的保障体系 (18) 7、旅游小镇发展的未来趋势 (19) 7.1.旅游小镇主题文化鲜明化 (19) 7.2.旅游小镇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 (19) 7.3.旅游小镇发展过程中多元角色互动性增强 (20) 7.4.旅游小城镇将更加注重体验性项目的建设 (21)

河南特色小镇政策文

河南省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2017年12月05日特色小镇地方政策中研普华 (此文件为河南特色小镇主要文件) 为深入贯彻省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豫发〔2014〕1号)、《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选择68个建制镇作为我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加快推进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示范范围。以纳入全国重点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范围的镇为重点,兼顾其他特色镇,选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人口规模和发展潜力较大、区位优势较为突出的非县城驻地建制镇,作为全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二)主要思路。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最大限度向县城集中的基础上,以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为重点,推动示范镇通过完善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城镇功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强示范镇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副中心地位,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服务区域“三农”发展的重要载

体,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为全省小城镇发展提供示范。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产业为基。把增加示范镇就业岗位作为人口转移的基本前提,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为重点,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公共资源配置,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示范镇流动。 2.规划先行、提高质量。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发展潜力、产业特色、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风貌,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修编完善示范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3.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根据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突出产业和地域特色,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矿业、旅游、农产品加工、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产业。 4.改革创新、示范先行。纳入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范围的镇,重点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制镇投融资体制、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纳入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范围的镇,重点围绕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等开展改革探索;其他镇重点围绕完善规划管理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升辐射带动能力等开展实验示范。 5.市县为主、形成合力。尊重省辖市、县(市、区)发展规划布局和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发挥省辖市、县(市、区)主体地位作用,充分调动示范镇积极性,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细化责任分工,推进示范镇建设。

特色小镇建设商业计划书

2017年12月

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 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

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2020年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一、河南省特色小镇的概况 (3) 二、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资源优势突出 (9) (一)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文化资源丰富 (9) (二)河南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迅速 (10) (三)河南区位优势突出 (11) (四)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类别齐全,产品丰富多样 (12) 三、河南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 (14) 1.历史文化小镇 (15) 2.运动休闲小镇 (16) 3.民俗风情小镇 (17) 4.生态度养小镇 (18) 四、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0) (一)政策保障不足,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20) (二)思想认识滞后,参与热情有待进一步激发 (20) (三)特色产业不强,支撑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21) (四)配套建设落后,组织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21) 五、推动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23) (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顶层设计 (23) (二)出台专项政策,完善法律法规 (23) (三)突出地方特色,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24)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25)

特色小镇发端于浙江,近几年顺应时代潮流,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蓬勃发展。它对于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有重要意义,是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河南省以建制镇为基础,开展工、农、旅、商多种类型的特色小镇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工业园区特色小镇、商贸物流特色小镇、矿业资源加工特色小镇、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小镇、养殖种植特色小镇,特色突出,产业鲜明,生态良好。目前河南省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在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河南的特色小镇中,4个小镇都属于文化特色鲜明、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特色小镇。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河南的11个特色小镇中,在公布名单的同时也出台了专家评审意见,明确提出以“文化”作为小镇建设关键词的有5个,以“生态”“环境”作为建设关键词的有5个,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占全部特色小镇的93%,可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是河南省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也是河南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培育的特色小镇模式,对于河南省特色小镇的整体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河南省特色小镇的概况 目前,河南省共有国家级特色小镇18个,其中住建部选出两批共15个特色小镇、国家体育总局评出3个特色小镇。国家级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2个(安阳水冶镇和信阳明港镇),河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100个,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68个,河南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0个。

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河北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第一条总则 根据《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要求,为加快打造一批体现河北特点、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助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和旅游强省建设,特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申报条件 (一)产业定位:特色小镇要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兼顾皮衣皮具、红木家具、石雕、剪纸、乐器等历史经典产业。每个小镇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突出“一镇一主业”。 (二)规划布局:以现有城镇、景区、产业园区为依托,根据产业和人口聚集发展趋势和连片开发条件,合理确定规划布局。一般位于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建设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特色打造,突出“一镇一风格”。 (三)有效投资:三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金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创意、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放宽到不低于15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

年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20%。 (四)功能定位:立足特色产业,培育独特文化,衍生旅游功能以及必需的社区功能,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有机融合。一般特色小镇要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建有特色小镇公共服务APP,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加快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五)运作方式: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要有明确的投资建设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尽可能采取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引导和服务到位,统筹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统计数据审核上报等方面工作。 (六)综合效益:创建过程中能够带动和形成大规模有效投资,建成后能够创造大量的新增税收、新增就业岗位、营业收入,集聚一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条申报材料 (一)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范围、产业定位。 (二)建设计划:有分年度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经营模式研究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经营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3T16:08:17.6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作者:赵明华1 杨建华2 冯志全3 [导读] 本文就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经营模式展开探讨。 1、2、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3沈阳高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创建特色小镇成为破解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是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突破点。本文就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经营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特色小镇;经营模式引言 小城镇是城乡发展的重要纽带,建设发展好小城镇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特色小镇建设正是关键着力点。 1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标尺,在城市化历史长河中,各种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特)大城市聚集,也带来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城市病的压力,以城镇导向为代表的“逆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希腊的圣 多里尼小镇都是全貌精致独特,产业极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是特色小镇的标杆。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我国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奇迹,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不到18%,城镇常住人口1.7亿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57%,城镇常住人口接近8亿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成绩有目共睹。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多数是80%-85%,日本用了大约40年走到这个阶段,韩国用了将近30年完成跨越,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在一定意义上讲,就近、就地城镇化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双向城镇化”的流动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实施乡村振兴首先要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促进以农业为主线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把附加值更多地藏富在乡村,由此带动乡村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实现新时代的乡村现代化。因此乡村振兴需要一个明确而又强有力的龙头拉动,把乡村的青山绿水、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特色资源等集聚在一个空间上,增强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对接城市两小时消费圈。 2梳理典型模式 2.1模式一:政府主导的内生型特色小镇经营模式 政府通过对独有的内生型资源进行挖掘和配置,主导特色小镇的经营平台。关于小镇的定位、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引入和培育,对外宣传,甚至是招商引资过程都由政府来经营。形成这种政府主导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府较为强势,在小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导力;二是,很多小镇在发展初期需要较大规模的投入,规划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收益薄、回报慢。 2.2模式二:政府主导的外生型特色小镇经营模式 一种典型的模式是:政府是重要参与者,主导其建设、经营和产业培育全过程。以政府搭建平台,再引入特色产业的经营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政府直接参与投资,其行为对小镇建设、产业发展、投资者等产生直接影响的发展模式称之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直接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行政审批服务,引进社会资本建设特色小镇。具体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直接投资,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二是政府通过产业等各种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帮助企业成长;三是政府搭建小镇产业发展和创新平台,为企业创造转型和创新的环境。 2.3模式三:政企合作的内生型特色小镇经营模式 由于“乡财县管”,镇级政府的财政实力有限,并且在管理经营上相关专业化企业更具优势。但小镇规划、建设、发展、运营一系列流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所以另一种典型模式是相关专业化企业与政府合作,成立专门的机构(平台公司)经营特色小镇。在这个专门的机构中,企业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政府对于小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系列便利,在对外宣传、产业发展中都依靠这个平台公司来经营。 2.4模式四:企业主导的外生型特色小镇经营模式 特色小镇建设资金需求很大,普遍存在短缺或没有落实的问题。农民进入城镇,要住房,要配建水、电、气、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还要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来推动不太现实。政府引导,充分调动、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由专业化企业搭建平台,待平台成形后再引入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渐形成,称之为企业主导的外生型特色小镇经营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华夏幸福公司的产城融合模式。在该模式下,特色小镇与企业联合设立特色小镇的项目公司SPV,企业向项目公司注入注册资本金与项目开发资金。通过特许协议,项目公司作为投资及开发主体,主导特色小镇的设计、投资、建设、经营、维护一体化市场运作,着力打造小镇品牌;小镇政府履行政府职能,负责决策重大事项、制定规范标准、提供政策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的监管等,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对豫中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中建筑文化传承的研究——以许昌禹州神垕镇为例

对豫中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中建筑文化传承的研究——以许昌 禹州神垕镇为例 摘要:特色小镇是以产业建镇的创建初衷而创立,在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假设如 火如荼,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其中私搭乱建现象比 较严重,再有各个特色小镇建筑风格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所以重视特色小镇建 设中的建筑文化传承,因地制宜地开发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就凸显的尤为重要。 其不仅能够促进传承历史文化脉络,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还能在市场条 件下将传统文化转化成为文化资本,形成产业聚集的优势,本文章以特色小镇发 展为经,以特色小镇建筑文化传承为纬,从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对许昌禹州神垕镇 的建筑文化进行评估,为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筑文化传承神垕镇 一、神垕古镇的钧瓷文化与建筑文化 河南禹州神垕镇位于河南中南部的伏牛山浅山丘陵地区,该地区的土地上拥 有着大量的瓷土资源、森林资源、和煤矿资源,并且水利资源也是比较丰富,非 常适合进行制瓷业的发展。早在唐、宋、金、元等时期,这一地区制瓷业就较为 发达,并且神垕镇是最早生产钧瓷的地方。2003年9月,禹州市神垕镇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钧瓷之都”的荣誉称号,2005年11月12日被建设部、国家 文物局共同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然而现如今各个年代生产制造的钧瓷瓷 器大多被收藏,或者被毁坏,但是神垕镇的古建筑却还鲜活地存在于古镇的老城区,神垕镇的建筑文化还一直不断的在传承,神垕古镇的传统古建筑风格迥异, 或是豪华气派的窑神庙,或是严谨布局的三进合院,尤其是它们的建筑材料的选 取也都离不开神垕镇的钧瓷文化,极具特色,两者紧密相连。在神垕镇,无处不 钧瓷。传统建筑大多的是就地取材,大多是当地居民用当地随处可见的建筑材料 兴建而成的民居建筑,这些材料不仅仅有石材,木材这些常见的建筑材料,甚至 还有制作失败的次品瓷器,烧制钧瓷后残破的笼盔(匣钵,当地人惯称笼盔), 还有黄土和秸秆等材料。在神垕镇传统式建筑的建造上,不管是大商户建造豪宅,还是大戏台、窑神庙,都会运用一些烧制瓷器之后损坏的笼盔和碎瓷片。在神垕镇,许多的传统建筑并不是形状规则的石料堆砌而成的,而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 石料做基础,笼盔在石料上方,用砂石、黄泥、秸秆混合作为黏合剂,然而正是 这些材料的巧妙组合运用成就了神垕镇自己独有的独特的建筑文化。并且在当下,古镇里还留存下来了明代住宅三座,庙宇一座,清代深宅大院四十余座。古镇人 民早在古时就能运用这些生活常见的建筑材料,甚至是工艺废弃品,建造出一座 又一座能够百年不倒的精美建筑,甚至在一些古建筑内还能够进行以古法烧制传 统瓷器的工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当下这些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学习和铭记的。 二、特色小镇建设中建筑文化传承的意义 1、建筑文化传承对特色小镇经济发展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来说,特色小镇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神垕古 镇的传统文化渊源流长,拥有着雄厚的文化基础。现神垕镇以钧瓷文化产业为基础,旅游业为主导实现古镇经济的迅猛发展,据实地调研得知,现古镇共有制瓷 企业276家,并且在2015年总产值达到142082万元。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钧瓷 生产地。神垕古镇在制瓷产业的大力发展之外,旅游业也是古镇产业的重要支柱

特色小镇发展规划指南

特色小镇发展规划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附件:《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 附件:《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年度计划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中山市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规范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我市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我市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基于居民体验视角的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研究

基于居民体验视角的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研究 摘要:特色小镇如何在发展热潮中夯实群众根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特色小 镇的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小镇多元主体的共建共享和产业建设的协调可视是本文 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居民体验视角;特色小镇;建设模式 一、基于居民体验的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研究 1、居民体验的概念及引申 居民体验通常是指居民对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是一种心理感受。居民的生 活环境由自然环境、环境设施与人文生态构成,自然环境是指人生存的自然生态 空间,包括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及与动植物相联系的生态系统在内的公共生存环境;环境设施是指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公共服务及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医疗 服务与设施、教育服务与设施和休闲服务与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人文生态 是指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公共秩序、文化观念、道德规范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制度、体制、机制及组织等构成的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主要由物质实体、精神 实体和管理及体制三方面构成。目前国内外没有明确给出居民体验的概念,对特 色小镇居民体验的系统研究也较为缺乏,但从居民生活环境出发对居民体验的某 一方面如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进行分析的研究较为广泛,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 健康、旅游和公共服务方面。实际上,居民体验的内涵包括又不局限于居民幸福 感等内容,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居民体验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为研究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特色小镇的最初形成往往是由于产业集聚而促使人们聚集在特定小范围区域 内共同生产生活,仅以经济发展、物质满足为目标的特色小镇建设不符合时代发 展的新要求,也无法为小镇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更依赖于 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交关系和社会态度等 非经济因素。提高居民体验就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生活质 量的定义认为:“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和福利状况的一种标志,它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内容。”生活质量的自然方面是指人们生活环境的美化、净化等;生活质量的社会方面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 尚和社会治安秩序等,社会方面又具体表现为环境设施和人文生态两方面。新时 代特色小镇居民体验是指在提高小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鼓励居民积极参与 小镇的建设活动,满足居民对小镇特色内涵建设、精神风貌层次、生产生活生态 空间、社区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从而获得心理上在特色小镇中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等,进一步促进个人精神风貌、自我发展动力 的提升及共同体意识、态度和行动的形成。如此良性循环,实现特色小镇的共建 共享、内涵提升,为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夯实群众基础。 2、居民体验的特性 2.1目标预期性。预期性是指当个体根据以往社会经验和自身愿望自觉不自觉地对于个人未来生活、社会将来发展做出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个体成 员的信念、情绪和行为抉择,这是个体的预期。这种预期带有目标性,短期目标 表现在内部个人对于自我提升的需求和外部外界认可的获得;从长期看则体现在 对下一代发展的规划需求,包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如收入的提高、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