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浅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摘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文化产业成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产业转型这个时机,推动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开发区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打造国际化新城区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时机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以生产和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为特征,以文化市场为导向,以文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为主体,并通过投入产出模式,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营利性经济部门。从文化产业的定义中,我们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经济与文化的普遍的和全面的互渗。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逐渐显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重心和一股新力量,大有取代第二产业的趋势。文化产业,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又是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为其他产业增加了大量的产品附加值。

青岛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经过26年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然而,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正面临着大规模城市化和高速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渐渐地超出了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承受能力,能源紧缺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短缺将成为青岛经济开发区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青岛经济开发区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由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一、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和正在编纂的“十二五”规划中都对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

的可行性做了研究报告,制定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同时,青岛开发区提出“文化立区”的战略。面对加入WTO的战略格局,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至一个新高度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文化体制改革,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目前,文化正面临着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在与世界接轨,在这个转型期,也为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果开发区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必将为开发区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整个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确立“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

青岛经济开发区确立了“文化立区”的战略指导思想,开发区区委、区政府明确了把青岛经济开发区打造成高文化品位城区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的确立为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指导。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必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中就包括在税收、管理、审批等相关方面的相应优惠措施。

(三)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青岛经济开发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金沙滩、银沙滩和唐岛湾滨海公园、齐长城、马濠运河、徐福石屋等,还有大学生艺术节、春节文艺晚会、元宵灯会、民间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另外,青岛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处处充满着活力和生气,不同文化的融合培育出了独特的开发区精神。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岛经济开发区也开始着眼于未来——争取建设国际化城市。经过开发区人民多年的努力,开发区的工业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开发区中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根据恩格尔系数推断,开发区人民的消费倾向会逐渐青睐于文化消费品,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

二、青岛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青岛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已经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迹象,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改善。

(一)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青岛经济开发区至今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政企不分,文化企业没有承担起市场主体的责任。长期以来,青岛经济开发区由于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也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茫然,无法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积极作用。行业指导和管理比较混乱,这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相适应,与发展先进的文化产业、搞活区域间的文化流通、实现国际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渐接轨所需要的资金扩张能力和运行机制之间严重格格不入,弱化了对文化的创新能力。

(二)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分析,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南部地区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占了开发区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大半江山。与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地区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南部地区,没有实现南北协调发展,使开发区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三)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资本在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产业发展初期,资金的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亦然。然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我们把文化仅仅视为宣传教育工具,使得政府对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限制过严,这种情况至今仍未完全改变。目前,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仍然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缺少企业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而且,开发区文化企业资本市场开放晚,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开发区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四)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青岛经济开发区虽然现有32万多常住人口,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数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区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全国3 543人的平均值。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

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所以,总体上看,开发区文化产业还没有跳出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的圈子,高素质人才短缺,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管理的人才。这成为了制约开发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对策和建议

面对青岛经济开发区发展文化产业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抓紧时间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改善。

(一)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是要增植大型文化服务企业政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没有大型文化企业是不行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旧理念,多维度培育大型文化企业;制定文化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政策,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二是制定扶持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一般来说,文化事业部分是靠政府来投入,文化产业部分应向市场要效益。但目前青岛开发区文化产业组织还较弱小,需要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予以扶持,可对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实施财政优惠政策、税金减免政策、税利返还政策、差别税率政策,同时设立文化发展基金。三是市场管理政策。规范文化服务市场的政策,注重文化市场的培育,规范市场秩序,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建议由开发区有关部门牵头,在开发区建立若干文化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专门服务。

(二)拓展融资渠道,调整和优化产业的所有制结构

在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中,要基本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非国有文化企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支持和鼓励私营、个体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有计划的适量的外资进入的格局。首先是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确立国有经济投资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充分发挥开发区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实施全方位开放政策,借助于民营的力量制定和实施以“国退民进”的文化产业民营发展策略。最后开发区还要积极利用外资发展文化产业,针对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比较紧缺的现实,引进外资成为了筹措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开发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要扩大教育和科技成果的输出,发展对外商业演出,增加图书和影视音像制品出口等。

(三)抓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开发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突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突破口。根据开发区特有的经济、资源基础,应当以文化旅游产业、影视文化产业、节庆文化产业为重点行业。通过这些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体育竞技、动漫、大众传媒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是青岛开发区着力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也是青岛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切入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发展金沙滩、银沙滩和唐岛湾滨海公园、齐长城、马濠运河等景点。在此基础上,开发区要不断提升它们的竞争力,加紧推进配套项目的开发,成为以滨海旅游为主的休闲文化产业。金凤凰奖颁奖典礼永久落户凤凰岛也为青岛开发区把凤凰岛打造成影视基地添加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在文化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方面,继续抓好以开发区南部为中心的海滨文化产业集聚区。同时,各地还应根据其资源特点及市场发育程度,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区域,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政策法规论文

科目名称: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论文题目:电视剧管理法律制度引导下电视剧产业的发展 学号 2012410899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年级 2012级文管一班 姓名杜肖颖

题目:电视剧管理法律制度下电视剧产业的 发展 内容摘要:中国电视剧产业经过近 20 年的市场化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构成主体主要包括:电视剧 制作商、电视剧播放平台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以及电视剧广告商和 消费者,其电视剧产业也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电视剧制作环节、销 售运营环节、消费环节。电视剧制作行业虽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制 行业,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电视剧制作业务的 准入许可逐步放开,对境内资本从事电视剧制作业务已基本放开,电 视剧产业活力四射。 一,电视剧产业环境分析 (一)法律政策环境 电视剧制作行业虽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制行业,但随着文化体 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电视剧制作业务的准入许可逐步放开, 对境内资本从事电视剧制作业务已基本放开。目前政策准入门槛较 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比较充分。?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指导、《电视剧管理规定》为基础,涵盖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审 查、行业质量管理、产业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目 前对电视剧业务的开展较为重要的法律法规如下表所示:生效时间?法律法规政策名称?文件编号/颁布机构?1997.9.1?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7]第 228? 号? 2000.6.15?电视剧管理规定?国家广电总局令[2000]第 2? 号 ? 2001.10.27?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国家主席令[2001]第 58? 号? 2003.12.3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 产业 国办发[2003]105? 号?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 通知 2004.6.15?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国家广电总局令[2004]第 39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部门特别是会展业和企业从事文化产业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2、具备较好的文化产业管理基础知识以及良好的理论素养,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管理新理念,了解本学科相关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形成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整体性思维方法。 3、初步掌握科学合理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能够进行专业的社会调查分析,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4、初步具备使用外语文献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扎实的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技能。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宽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三、主干学科 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简介:管理学原理是本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知识体系,能综合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在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 2、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简介:中国文化概论主要阐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方法;概述关于文化的概念及结构;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状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质以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主要讲授儒、释、道、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主要思想内容,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学号《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目录 摘要 (1)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 (1)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1) (三)、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 (2) (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2) (五)、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发展动力不足 (2)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3) (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3) (四)、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度 (3) (五)、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 (3) (六)、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 (4)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现状、措施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初级的状态,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文化消费偏低 农民劳作之余,除看电视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将、打牌等活动。多数农民没有文化消费概念。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农村专业文化干部人员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瓶颈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如原材料的供应链和加工环节,而高附加值的创意、研发和品牌营销即“微笑曲线"的两端多在城市的文化企业或公司。近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doc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实施细则 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 一、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可参照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执行。正文字数为5000字以上。 二、选题 工商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内容应当在经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范围内。为方便学生选题,特提供如下题目供参考: 1 提高我国广告业设计水平的对策思考 2 论企业管理人员选拔与培训机制建设 3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模式探索 4 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若干思考 5 论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灵活应用 6 体验营销方案策划与实施策略研究 7 论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8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9 项目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研究 10 论建筑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 11 因特网数据中心的市场分析与市场营销策略 12 “壳”资源重组有关问题的研究 13 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14 我国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5 论我国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和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16 中国企业的民族品牌策略研究 17 论我国企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18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19 某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析 20 论企业产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21 论现代企业的管理激励机制建设 22 现代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2017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2017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电影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2.改制视域下文化事业单位发展路径分析 3.提高我国影视剧产品竞争力对策分析 4.**文化企业治理问题研究 5.**文化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6.文化企业营销模式探析 7.论文化产业中创意人才的培养 8.文化项目团队的建设与思考 9.文化产品延伸产业链的发展策略 10.浅析文化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11.技术创新下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变迁研究 12.浅析文化项目成本控制 13.文化产业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14.文化产业创新模式探析——以×××文化产业为例 15.基于技术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6.文化产业(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7.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的特性分析 18.浅议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势和路径 19.浅析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20.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分析 21.文化产业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分析 22.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风险控制 23.文化(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分析 24.XXX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再利用)的对策 25.基于价值链理论探析(影视,传媒,出版、动漫等)的发展策略 26.XX(影视、出版、动漫等)产业营销策略分析 27.工业遗产与城市文化空间的构建(个案研究)

28.新媒体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研究 29.动漫产业衍生品市场研究 30.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31.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 32.实景演出转型升级探索(个案研究或总体研究) 33.影视衍生品市场研究 34.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 35.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分析 36.京津冀视域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37.河北省(或某地)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 38.河北省(或某地)小微演艺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 39.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研究 40. 河北省(或某地)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41.河北省(或某地)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42.河北省(或某地)旅游演艺产业提升策略研究 43.石家庄市(某市)城市建设中文化元素开发与融入战略研究 44.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企业经营环境研究 45.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产业品牌策略探讨 46.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7.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研究 48.河北省(或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49.河北省(或某地)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研究 50.河北省(或某地)演出市场发展趋势 51. 河北省(或某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 52.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研究 53. 河北省文(或某地)化产业创意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54.河北省(或某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5.河北省(或某地)文化资源结构与特色分析 56.河北(或某地)宗教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开发前景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课程论文

本科课程论文 西方文化渗透见之于中国社会 课程名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 开课学期:2016 ~ 20 17 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姓名:马浚鑫学号:2014310478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2014级 论文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西方文化渗透见之于中国社会 如若笼统地将所谓文化渗透与文化入侵划上等号,那就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毕竟,“渗透”这个字眼带有“入侵”的嫌疑,而且它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也相应的暗示了出来。文化入侵顾名思义即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它国或另一民族通过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达到的征服行为1。文化渗透是指较发达国家或地区以传媒、跨国公司等为载体,向别国推行自己的文化,从而达到既取得经济效益,又同化其他国家的目的2。 显而易见的是,文化概念即人类社会在历史和当下不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东西(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至少这种书面化的定义听起来或许让人厌烦,因此,作为学者我们也可以姑且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在生活中你能够触及的一切(包括知识、器物等具有客观形态的东西,还有那些在潜移默化中深远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难以形容和描述的东西。) 文化不是无源之水,也不可能是无本之木。它需要不断更新才能永葆青春。中华文化蕴涵在传统的历史长河中,并伴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中继承和发展。现代西方国家(尤其是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某种程度上而言与,可能存在有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相互冲突的部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种制度都是由最基本的国情影响和决定的。 比如将美国作为一个比较对象,不难看出在全球化的背景和趋势下,随着产品、贸易、资本和人力等在不同区域和世界的每个角落扩散和传播,诸如较为知名的牛仔文化等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不胜枚举。在产品输出过程中潜藏着文化的传播途径。由早期的政治霸权主义演变而为如今的文化霸权主义,企图通过文化入侵的方式腐蚀中国的青年一代,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氛围。因此,当下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针与指导思想爱呼之欲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同时必须意识到“任重而道远”,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反思一下,活跃在大众传媒中的各种“达人秀”、“某某好声音”之类的,其版权正是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国内缺少了真正具有中国本土化的原汁原味的节目。就我我所知道的周围人中,大多数都是韩剧迷、欧剧迷;看着日本动漫,为美国大片买单。而较少有关注国产影视作品的朋友。(不过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的关注面比较窄吧)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国产影视高度的商业化。比如:要么就是广告植入太多且时间较长并要求付费去广告,另外就是人情关怀太少,即便是广告也是大肆吹嘘的商业广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题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与发展 ——以影视文化产业为例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4年1月1日 装 订 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以影视文化产业为例 摘要:影视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对外传播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分析,以影视类文化产业为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突破文化创意产业的瓶颈,实现振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文化创意泛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而出的作品。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延伸至产业领域,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基于文化创意作品,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而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横跨电影业、广播电视业等多个行业,与音乐产业、时尚等产业又相关。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产业、核心产业,也是最为活跃和最为复杂的产业。所以说,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2005年就有统计显示,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每天创造着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占全球GDP总量超过7%。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被冠上“朝阳产业”或者“黄金产业”的称号,各国政府都鼎力支持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该产业的发展乘风破浪。 我国的创意产业萌芽于2005 年,随后的2006 年成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元年,同时也是创意产业广泛普及并开始为更多人所关注的第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首次将“创意产业”写入其中。以此为指导,各地也纷纷制定扶持创意产业的各种政策,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逐渐孕育,发展实践不断推进。2009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有明确表示将重点支持文化创意等产业,表明创意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以影视业为例,中国影视业起步较晚,而且无论从资本积累、创意生产,还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航空公司的危机管理

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我国航空公司的危机管理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工商管理 所在系: 管理系 指导教师: 年月

浅析我国航空公司的危机管理 摘要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多种危机,并且无论哪种危机发生,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对于企业来说,危机管理迫在眉睫,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处理突发性事件,而注重挖掘企业管理的深层次原因日渐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危机管理呢?法国管理学家费尧曾说过,“管理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是相互联系的运动过程。”危机管理也是这样,它的过程是消除企业危机因素的系列活动。事实上,懂得应对危机与创造财富一样重要。企业危机一旦爆发,将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航空企业更是如此,因此本文通过认识危机、解读现状、制定尽量完备的危机预处理方案三方面,阐释关于危机管理的一些理论。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现状;危机预案

An analysis on the crisis management of the airlines ABSTRACT Enterprises is facing with multiple crise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And no matter what the crisise are, they are likely to bring about fatal blows to enterprises. It is urgent for enterprises to introduce crisis management, which is not only used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events but also to mine the deep-seated reasons for corporate management ,ans this is becoming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n, How to deal with the crisis of management scientifically? French management scientists Feja once said, "Management is not a point, but a line , It is a interrelated movement process." This is also true of Crisis management. The process of crisis management is a series of activities.to eliminate business risk factors . In fact, knowing how to respond to crisises is as important as the creation of wealth. Once enterprise crisis breaks out, it will have a devastating impact on businesses. Much more was this the case with aviation enterprises.This article inlustrated some crisis management theories by recognizing the crisis ,interpreting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pretreatment for crisis as far as possible. Key words: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the status quo, the crisis plan

文化产业管理毕业论文

2011届 毕业综合训练 (论文部分) 论文题目:品牌形象力在教育培训 中的运用 —以多伦艺校为例 姓名: 学号: 专业:文化事业管理 年级: 撰写日期: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引言 (1) 一.如何提升品牌形象力 (1) 二.上海虹口多伦艺.. (1) 第二章案例分析 (2) 一.多伦艺校的品牌经营 (2) 二.教育培训行业中品牌形象力建设的几种途径 (2) 第三章建议 (3) 参考文献 (5) 致谢 (5)

摘要 在当今教育培训市场,想要有一定的竞争力,就一定要创建一流的品牌课程。因为品牌是承诺,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不同的品牌课程,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一流”的品牌课程包括: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创立一个好的教育培训品牌,不仅仅是针对消费者,更是对旗下员工的向心力的把握。 关键词:品牌、教育、管理、质量、培训

第一章引言 一. 提升品牌形象力的重要性 教育质量是艺校品牌的第一要素,学生的素质就是培训学校的“品牌”。对于培训学校来说,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只有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因此树立“品牌”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品牌策划,来达到学校品牌形象力的提升和延伸。策划是一种很重要的谋略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也是招生策划的基本内容。 培训手段多样化也是提升品牌形象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目前,培训方式手段的创新,一是体现在培训方式上,传统的培训方式更多的是课堂培训,后来各类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始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包括网上培训、到学生现场内训,以及量身定做一些专门的培训项目;二是体现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三是体现在多种培训方法的整合:实习式、演讲式、游戏式、个案分析式等培训方法综合运用。 二.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培训部 我实习的公司是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培训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由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局创建,是一个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和服务的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是一个当代艺术国际化交流的平台。她以 " 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 " 为办馆理念,以 " 传承历史文脉、创新当代艺术 " 为宗旨,具有展览、研究、教育、收藏、交流五大功能,是中国第一个为当代艺术服务的专业化现代美术馆。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创建国内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学术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艺术理论家、学者、批评家、策展人举办当代艺术学术报告,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建设。现代美术馆建设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家资料库,建成最完备的中国当代艺术活动文献资料和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人艺术档案,为国内外文化艺术机构和策展人、评论家、学者查询资料提供方便。现代美术馆进行中国当代艺术实验教育课题研究,全面展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状况,推进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多伦现代美术馆是我国第一个政府平台的专业现代美术馆,为推动中国当代

浅谈文化产业研究论文

浅谈文化产业研究论文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文化发展百舸争流、各显神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体制改革仍不到位、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差等。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发端于西方国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 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兴起和发展的。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文化发展百舸争流、各显神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清醒地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出对策,实现较快的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国际国内的良好发展条件,我国文化产业获得发展,日益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发展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提供就业机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2021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GDP 增长速度,平均年增加值1000亿元左右,增长幅度15%~20%,占GDP比重年均提高 0.15%。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1.48%,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为4.0%。2021年至2021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普遍快速增长,其中北京市年均增速17.4%,上海市年均增速15%,江苏省年均增速24%,湖南省年均增速20%左右,山西省年均增速24.5%,安徽省年均增速20%以上,各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均高于GOP的增长速度,呈现出总体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种全面的增长势头雄辩地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己经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党和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逐步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文化产业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形成。 近年来,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

【完整版毕业论文】财务管理专业论文:企业财务危机分析

本科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企业财务危机分析 学生姓名:马龙 学号: 1006990139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财管1001 指导教师:徐玮 完成日期:2013年8月25日

摘要: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或企业集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能实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地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发现财务状况异常的征兆,并迅速报警,及时采取应变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在上市公司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可以发挥财务监测作用、财务诊断作用、财务治疗作用、保健作用。公司的财务困境并非一时突发,任何企业发生财务困境均是一个渐次显露弊端、渐次恶化的过程。因此,在企业财务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财务预警体系是现实所需要的。 本文通过对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研究,分析我国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的基础上,对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化步伐不断加快,使得各大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不少企业面临着财务危机情况,为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财务预警分析监管系统,随时跟进和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财务危机所带来的损害。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主要是针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因素进行持续的跟踪、监测和管理,一旦某相关指标的值超出了允许值时,就会有危机警报发出,并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解决。其可对财务危机的风险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并及时进行报警,可以对同财务相关的所有环节内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其实就是一种规避风险机制,它集预测、报警、应警于一体,不仅可以预测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因素,还可以通过独特方式对企业利益相关人员进行提醒,并为其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以便于及时控制风险。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 1、从资产存量角度看,企业总资产的账面值相当于或小于账面记录的负债金额,即企业净资产小于或等于零。当企业净资产为负值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1]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 姓名 专业 入学时间 教学点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 (1)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1) (三)、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 (2) (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2) (五)、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发展动力不足 (2)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3) (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3) (四)、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度 (3) (五)、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 (3) (六)、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 (4)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现状、措施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 摘要: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也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吸纳就业,而且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必须从加强规划、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培育龙头、搭建平台等多方面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品牌;产业园区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产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潜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但整体实力偏弱。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占GDP的比重是2.5%,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人,占全部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1.5%。2007年我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超过30万家,初步形成由娱乐业、演出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等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但总体看,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仍不大,实力偏弱。相比之下,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或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或接近20%。 (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围绕发展创意产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民族特色等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在东部,积极构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在中部,在弘扬晋商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上做文章,促进演艺业、影视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部的云南走以地域性民族文化为内涵、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综合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数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分别占全部的66%和69%;从实现的增加值看,东部占74%,中西部占26%。同时,部分地区还存在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如,盲目发展动漫游戏业等,缺少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企业品牌的声誉和品牌危机管理文献翻译-中英文对照翻译

中文4030字 标题:Corporate brand reputation and brand crisis management 原文:For some years, the what, why, and how of recognising and addressing brand crisis – particularly corporate/organisational brand crisis –has occupied my research attention (note to reader: “corporate”and “organisational”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Numerous corporate and non-profit entities have provided public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confronting serious reputational crises. Examples over recent decades include Exxon (the Valdez oil spill incident), Union Carbide (the Bhopal explosion), Perrier (benzene traces), Tylenol (deaths from tainted pills), the US Catholic Church (priest sex abuse), Martha Stewart OmniMedia (executive misbehaviour), Arthur Andersen (accounting scandals),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bribery issues), and many others. All faced threats to their brands from deterioration in consumer and business customer approval and from decline in public trust. While some were more product brand-rooted (e.g. Tylenol), all found their corporate brand affected, and efforts to rescue the brand were undertaken at the corporate level (e.g. Johnson and Johnson for Tylenol, marketed by J&J's McNeil Laboratories Unit). Thus these incidents provide a rich source of insight into the corporate brand. They illustrate a key dimension of corporate-level marketing. “Can we as an institution, have meaningful, positive and profitable bilateral on-going relationships with custom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 groups and communities?”. That was a central question of an organisation's corporate-level marketing orientation posed by John Balmer and myself in our treatment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marketing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Balmer and Greyser, 2006). We held (among other points) that corporate marketing is indeed a boardroom and CEO concern. In reflecting on corporate identity and reputation in times of brand crisis, one recognises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wide orientat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EO and company-wide managers. Sources of reputational trouble Let me offer an anatomy of the kinds of reasons brands can be in reputational crisis, how to know that the situation is serious, and what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学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持、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广播电视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3、了解媒介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全媒体的知识; 4、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 (二)能力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广泛的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 1、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方法,具备采访、写作、摄录、编辑、评论、现场报道与主持、节目策划等专业能力,熟悉广播电视节目采制技术,熟悉新媒体传播业务,在此基础上具备全媒体内容的生产、发布能力; 2、具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视听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镜前表现能力、声画组合等方面的能力; 3、具有较好的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4、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1、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2、学习和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4、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新闻学、传播学 (二)核心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采访、新闻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新闻影像采集、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融合报道四、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一)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毕业总学分要求 (一)学分要求: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有关课程及环节,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程41学分,通识选修课程8学分,专业基础课程3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3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8学分,毕业实习5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创新学分2学分,劳动1学分。 (二)毕业条件: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且不违反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六、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七、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别与结构比例表

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浅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摘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文化产业成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产业转型这个时机,推动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开发区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打造国际化新城区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时机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以生产和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为特征,以文化市场为导向,以文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为主体,并通过投入产出模式,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营利性经济部门。从文化产业的定义中,我们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经济与文化的普遍的和全面的互渗。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逐渐显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重心和一股新力量,大有取代第二产业的趋势。文化产业,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又是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为其他产业增加了大量的产品附加值。 青岛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经过26年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然而,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正面临着大规模城市化和高速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渐渐地超出了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承受能力,能源紧缺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短缺将成为青岛经济开发区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青岛经济开发区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由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一、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和正在编纂的“十二五”规划中都对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 的可行性做了研究报告,制定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同时,青岛开发区提出“文化立区”的战略。面对加入WTO的战略格局,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至一个新高度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文化体制改革,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目前,文化正面临着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在与世界接轨,在这个转型期,也为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果开发区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必将为开发区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整个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确立“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 青岛经济开发区确立了“文化立区”的战略指导思想,开发区区委、区政府明确了把青岛经济开发区打造成高文化品位城区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的确立为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指导。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必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中就包括在税收、管理、审批等相关方面的相应优惠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