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详细说明文:把握详细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详细说明文:把握详细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详细说明文:把握详细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详细说明文:把握详细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考点探寻:

说明文考什么?笔者收集到的80余套2006年中考试题中有40个地市涉及到了说明文阅读,经过比较、归类,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基本规律,下面做以简单介绍。

(一)选文关注的题材

1、关注生命及仿生。此类计13篇,占比例最大,约达32.5%,分别是福建南平的《抑郁是把软刀子》,广东佛山的《物种灭绝》,江苏盐城的《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喜获破译》,锦州市《令人惊叹的细胞》,山东临沂的《功能仿生建材》,深圳的《运动的新发现》,新疆乌鲁木齐的《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山东泰州的《微波辐射的危害》,山东潍坊的《神秘的运动常数》,四川乐山的《测谎仪》,浙江宁波的《生命需要等待》,资阳市的《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宁波市的《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这类题材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表现对人类生命的关注。尤其从该类试题在2006年中考试题中所占的比例来看,明年仍会成为中考命题的重点。

2、关注传统及生活文化。此类计10篇,约占25%,分别是河南的《说窗》、《谈汉字》,浙江嘉兴的《北京的古柏》,河北的《金字塔之谜新说》,山西太原的《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浙江绍兴的《掀开“巫山人"神秘的面纱》,北京市的《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荆州市的《茶马古道》,兰州市的《汉文化与筷子》,山西的《山西刀削面》。这类题材的文章,多方位展示了人类传统及生活文化,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需要一提的是,我们河南的中考命题,在经历了地方文化(如《乡音自多情》、《钧瓷》、《内乡县衙》)的热点之后,传统文化的登台应是一种新的命题走向。

3、关注生态及生存环境。此类计9篇,约占22.5%,分别是江苏苏州的《雪球地球》,江西的《城市给了我们什么》,烟台的《胡杨林》,福建厦门的《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四川成都的《城市视觉污染》,四川攀枝花的《“能吞能吐”的森林》,湖北黄冈的《如何给地球降温》,百色市的《银河系的巨星》,随州市的《请重视“弹性水库”》。此类题材的文章,是近年来的一个焦点及热点问题,在以后的中考命题中仍会给予一定的关注。

4、关注新兴科技及其应用。此类计4篇,约占10%,分别是河北课改区的《二维条形码》,江苏淮安的《当航天科技应用于生活》,山东莱西的《绿色塑料》,黔东南州的《电磁武器主宰星球大战》。科技文阅读一度曾是中考说明文阅读命题的热点,尽管在2006年中考命题中有些变冷,但仍有不小的出现几率,所以仍应适当关注。

5、关注自然景物风光。此类仅2篇,约占5%,分别是江苏常州的《飞瀑激流》,江苏宿迁的《清清骆马湖》。随着社会旅游业的发展,此类文章的比例也会适当增加。

6、关注新能源及其开发。此类也是2篇,约占5%,分别是沈阳的《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江苏南通的《太阳能的开发及利用》。关注新能源及其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我们应时刻关注此类文章,只要此方面有新的突破,其文章就有可能走进中考的命题范围。

(二)设题的角度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中考命题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题。

1、明对象。重点考查对说明对象及其内容的概括。如①随州市《请重视“弹性水库”》阅读第22小题: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主要说明它在和方面的功用。②沈阳市《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阅读第19小题: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2、抓特征。重点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如①四川乐山《测谎仪》阅读第第17小

题:测谎仪记录的有哪三个指标,各有什么特点?②山东临沂《功能仿生建材》阅读第16小题:从文中介绍看,功能仿生建材与常规建材相比,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理结构。重点考查说明的顺序及结构。如黔东南州课改区《电磁武器主宰星球大战》阅读第13小题:这篇说明文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随着课改的推进,说明文阅读训练考查的重点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类试题慢慢地开始呈现“淡出”趋势,笔者收集到的40篇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中,仅黔东南州涉及到了这一点。

4、析方法。重点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作用。如①广东佛山《物种灭绝》阅读第21小题:第④段除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述其作用。②河南省《说窗》阅读第13小题:第4段中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结合具体句子说明其作用。

5、品语言。重点围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进行设题。如①河南省实验区《谈汉字》阅读第15小题:请对画横线的(甲)、(乙)两句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甲句平实,乙句生动,这道题是从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与平时这个角度来进行考查的。)②江苏南通《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阅读第9小题: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请从文章两处加点的词语中任选一处,写出它的表达效果。(这道题是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进行考查的。)一般来讲,说明文阅读的命题,都是围绕这几方面展开的,当然,具体到试题中呈现出来的变式则又多种多样。在这五类之中,除“理结构”呈现“淡出”趋势之外,其它几类均为说明文阅读必考的内容。

重点题型方法例释: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的有哪些重点题型?如何解答?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试题加以介绍。

1、概括类。在各类文体的阅读中,其实都会涉及到这一类试题,但是,在说明文阅读中其包含的范围更广,出现的频率更高。一般涉及到对说明对象的内容、类别、特征、范围、构造、功用等多方面的概括。不过,做这类试题,仍然可以按照我们在记叙文阅读中提到的“中心句,关键词,精简全面最可行”的基本思路来组织答案。即在认真阅读文段的基础上,要善于围绕问题抓住相关的中心语、关键词来进行概括,并且要遵循精练、准确、简洁、全面的基本原则。如深圳市《运动的新发现》阅读第9小题: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运动为什么能改善大脑机能。做这道题时,我们就可以围绕“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生成神经细胞”这个关键性的句子来回答即可。

2、指代类。如①山东临沂《功能仿生建材》阅读第18小题:第③段中画横线句中的“这样”,具体指代什么内容?请用文中原句回答。②江苏淮安《当航天科技应用于生活》阅读第7小题: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此”指代的具体内容。①便携式电脑的雏形就此诞生。答:②但由此引发的电脑技术的高度发达足以回报投入的成本。答:

精点:回首望月找前句,拨草寻蛇细搜求,

答案需用原词句,小心错失某一头。

这一类题都是围绕“某一代词”设题,让我们找出其具体指代的内容。在解答时,应把握住以下三点:①回首望月找前句,拨草寻蛇细搜求。这一类题的答案,都在“代词”前的句子中,要么是某个词语,要么是整个句子,有的和“代词”紧紧相连,有的还需往前找几个句子,所以一定要认真搜求,不可盲目作答。②答案需用原词句。这一类题在作答时,一定要用原文中的词句,或者是根据具体情况借用原词句来概括,不能随意发挥,因为“代词”指代的内容一定在原句之中。③小心错失某一头。在做题时,针对一个代词指代多项内容的情况,一定要看仔细,列全面,切不可抓住一点就自认为完事大吉。

3、删词类。如①百色市《银河系的巨星》阅读第14小题:文段划线句子中的“也许”一词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②山西太原《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阅读第17小题:“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

么?

精点:说清含义或作用,点明去后何不同,归结语言准确性。

解答这类试题时,首先要说清楚这个“词”在文中的含义或作用,然后角度一转,点明如果去掉后会有什么影响,最后一般要归结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如例②就可这样做答:“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如果去掉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就会破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比较类。如①河南课改区《谈汉字》阅读第15小题:请对画横线的(甲)、(乙)两句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甲)句:(乙)句:②河北课改区《二维条形码》阅读第14小题:二维条形码和一维条形码相比,有哪些进步?

精点:定准比较点,析清异同处。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我们应确定一个比较点,如上例①中的比较点就是两句的语言特点,而例②的比较点则可定为两种条形码的特点;接着,我们就需要通过认真阅读文本,弄清比较双方各自的特点;最后,通过比较,析清其异同处,根据题意完成答案。

5、说明方法作用类。如①山西太原《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阅读第16小题:文章举北京故宫和天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②河北课改区《二维条形码》阅读第17小题: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

精点:掌握常规格式,了解表达用语。

说明方法的作用一般都可总结为“……的突出(表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我们应掌握这一常规格式,但不同的说明方法,又有其各自相对固定的表达用语,如列数字——准确地;打比方——生动形象地;举例子——用事实具体地;分类别——条理清楚、具体详实;作比较——通过对比鲜明地突出了;做图表——直观准确地……等,只有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选用恰当的表达用语,变通使用常规作用,我们才能解答好这一类题。如上例①就可以这样做答:作者以故宫和天坛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北方建筑色彩善于运用对比和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探究类。如江西《城市给了我们什么》阅读第26小题:城市化是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请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围绕“中国城市化中应重视的问题”提出2个观点。

①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时,一味强调的是要“做大做强”,要争做“国际大都市”、“区域中心城市”。

②中国古代筑城设市都是经过精心规划的,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各具特色。

③2005年9月,据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介绍,目前全世界20个污染最重的城市有10个在中国。

④我国许多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先后公布了99座历史名城。到2000底,我国共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27处,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和城市发展相连的。

⑤发达国家对城市化建设有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但这是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获得的。

精点:围绕问题,综合材料,不同角度,提炼观点。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探究类问题会逐渐成为说明文阅读中的一个重点。此类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我们在解答时,既有一定的自主性,又受具体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基本的解题思路可分为两步:①围绕问题,综合材料。首先要围绕需要探究的问题,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并做出综合性分析。②不同角度,提炼观点。在认真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试题要求,从不同角度提炼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观点。如上题答案示例:(1)政府须注重城市的科学规划。

(2)城市发展中既要继承民族传统,也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3)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4)处理好城市发展中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问题。(其它能从材料中引出的合理观点均可给分)

7、献策类。如①江苏南通《太阳能的开发利用》阅读第10小题:以“环保奥运、科技奥运”为理念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为此,某校拟开展“我为奥运献计策”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请结合对本文的阅读理解,向本届奥运会组委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并将你建议的主要内容及理由写在下面。②湖北黄冈《如何给地球降温》阅读第17小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

精点:扣紧问题,切合实际,鼓励创新。

此类题涉及到提建议、找方法、拟措施等,解此类题,一般应抓住三点:①扣紧问题。即紧紧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想办法,拟措施,如果自己的设想脱离了题中的具体要求,即使答案再完美都不能算正确。②切合实际。我们在设计答案时所提的建议、措施等,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力求能够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不要只做一些无用的空想。③鼓励创新。此类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这样,我们在解题时就应该追求想出新点子,找到新方法,提出新建议,拟定新思路。如上例②答案示例:①鼓励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普及使用太阳能),用以吸收紫外线;②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③给机动车辆安装吸收尾气设备,减少热量的排放;④按国家提倡的度数使用空调,减少热量排放,节约能源。⑤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8、创意类。如①河南课改区《说汉字》阅读第16小题:第③段中,作者说汉字“很多字相似难辨,如自己的‘己’、已经的‘已’,就差那么一点”。请举出其他“相似难辨”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②黔东南州《电磁武器主宰星球大战》阅读第17小题: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如何阻止“电磁武器用于实战”?谈谈你的一点看法。

精点:围绕主题,大胆设想,追求特色,实践性强。

此类题可能出现的形式很多,但总的来说,其设题的目的在于直接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间接考查其综合实践能力。这类题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低之别。因此解题时,首先要围绕主题酝酿答案,只要自己的创意围绕题中要求的主题展开,那么这个答案就算“正确”了。但是,要想提高答案的质量档次,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大胆设想,敢于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在追求自己的个性特色的同时,努力提高创意方案的实践性。如上例②答案示例:熟悉电磁武器生产、组装、运载、发射的系列过程,然后研制出干拢、破坏它的“武器”;联合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使其不敢擅自使用。(所述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简明即可。)

我们在此列举了一些说明文阅读中的常见题型,若是综合来看,说明文诸多题型在设题时,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实际上还都是与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相关联的,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认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住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针对不同问题,选择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说明文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及特征 【复习目标】 1、分析文章内容,准确判断说明对象,并能分析其特征。 2、归纳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答题方法。 【复习导学】 一、考点解读 读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简单的说,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备的特点。对于说明文对象及其特征的考察往往比较直接。 二、题型梳理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1、《中国石拱桥》全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4、5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6、7、8段的说明对象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例文: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 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1、③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一.知识概说 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把握说明类别,然后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大纲》规定,初中生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 落实到说明文阅读上,具体地说,知识和能力训练点是:1.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复习指路 (一)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 2.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中属于事物说明文的有《松鼠》、《中国石拱桥》等七篇,属于事理说明文的有《死海不死》、《天气陛下》等六篇。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我们学过的说明文,不少文章的题目就标明了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人类的语言》等。所以,把握文章说明对象,一般可从分析标题入手。当然,也有例外,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说明对象并不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中考中要求分析的说明文常常并无标题,那又怎么办呢那还得认真阅读课文(语段),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对象。须要提醒的是不要将文章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视为全文的说明对象,例如《蜘蛛》一文的说明对象是蜘蛛,而不能以偏概全,只将蜘蛛的生活习性这一方面作为全文的说明对象。

(二)如何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 那么,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也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食物",同时引领读者阅读课文,不难看出"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一句点明了"食物"的特征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气陛下》一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称天气为"陛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天气的威风。 第二,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又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美"。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须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0种) 一、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将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分类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作用在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的特征。 二、打比方作用:生动形象、印象深刻 打比方是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作用在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三、举例子作用:使语言通俗易懂,更具有说服力 举例子是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实例,反映事物的一般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 四、列数字作用:把事物说明得更准确、更具体、更科学 列数字是列举具体准确的数字对事物进行说明。 其作用是使说明具体化,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五、作比较作用: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作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六、下定义作用:使说明语言科学、准确,让读者在具体了解被说明对象前,能对被说明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它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了大概的了解。 七、引用作用: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来说明,更容易让人信服 引用是借用别人已说过的话来进行说明。作诠释是用解说性的语言对事物或事理的特征进行阐述。 八、画图表作用:比任何单纯的文字说明更一目了然 画图表是指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说明。 九、作诠释作用:作诠释能使说明语言更全面、更充分、更具体。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阅读说明文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阅读说明文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抓住事物(即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写作的首要注意事项。阅读说明文自然也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事物的特征主要体现于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说明文对事物特征的概括有几种情况:一是说明单个事物的特征,二是综合说明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三是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那么在阅读说明文时怎样找出事物的特征呢? (1)从文中的语句中找出文章的说明要点,而这个要点往往就是该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比如《苏州园林》,文中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句正是的核心。它就是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有的文章还常常用下定义的方法来提醒事物的基本特征。这个定义就是事物的特征。如《巧妙的克隆》一文,作者以简洁准确、概括性极强的语言,给“克隆”下了一个定义,提醒出克隆这一事物有别于有性繁殖的本质属性,使“克隆”的基本特征明晰地展现了出来:“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 (2)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基本物征。文中假如没有明显交待事物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或提炼。为了弄清作者说明的事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进行介绍的,这就要求读者自己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阅读训练: 荷花之谜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外表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外表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净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荷花能本身加热,即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本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安康荷株,沉睡了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子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能修理细胞自己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假使能从莲子中别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训练习题: ⑴本段文字说明了荷花的哪些特征? ⑵试分析文段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⑴不受污染,能本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⑵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

说明文的对象及特征阅读训练

说明文阅读训练(一) ————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内容 一、知识导航: 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说明内容:就是说明了什么,什么怎么样。 例如:《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内容: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对象+特征) 这个知识点一般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3、找出中心句。 4、概括说明全文或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苏州园林》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 注意:“说明的对象”不同于“说明的主要内容”,前者是具体事物,而后者则是对象加上特征。二、方法引领: (一)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二)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之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讲解

说明文阅读训练 (一 ————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内容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说明内容,准确判断并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 一、知识导航: 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说明内容:就是说明了什么,什么怎么样。 例如:《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内容: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对象 +特征 这个知识点一般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3、找出中心句。 4、概括说明全文或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 注意:“说明的对象”不同于“说明的主要内容” ,前者是具体事物,而后者则是对象加上特征。 二、方法引领: (一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 (二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首先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其次,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 从中心句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基本物征。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不少课文中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阅读时必须抓住它。 另外,也有在过渡的句子中有具体的概括,一般用“不但,而且”这样递进关系的句子。 (三如何概括说明内容

说明对象及特征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 (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中招考点: 综合历届安徽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 1、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2、信息筛选与整合 3、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 4、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5、把握说明顺序 6、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7、赏析说明文语言 8、语段的作用 9、拓展探究。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说明文已有所了解,对说明文阅读的题型及答题的方法,及其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掌握不好。 二、复习目标: 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总结答题方法,并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针对复习目标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回顾练习,能准确概括出说明对象及特征,总结答题方法,并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正课 一、复习巩固说明文相关知识点 二、明确中考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考查方式 1、常见问法有哪些? (1)本文(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2)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2.归纳找准说明对象的方法 (1)先从标题入手。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题目就表明了说明对象。 (2)抓首段。往往在首段结尾处点出说明对象。 (3)找结尾段。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找不出来,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点出说明对象。(4)抓关键句。如用中心句或总结句来点明说明对象。 (5)归纳总结。若以上方法都不行,可认真研读,逐段分析,归纳总结,从而确定说明对象。

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

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 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以下是XX为您整理的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 一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说明死海的长、宽、深的文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也用一系列数字来说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作用: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5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例如《统筹方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统筹方法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语言简明、扼要、准确。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写作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 2.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把……比作……,体现了……的……特点……)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4.列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5.诠释法 诠释法又称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引.....的例子,说明…….....的…….....的特点。)甲=乙,乙≠甲 6.作比较 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2、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7.摹状貌(现在学校大多不提倡这个方法,文章中很少遇到。)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8.引言论/引用/引资料

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两种事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一种事物比做另一种事物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可列确数或约数)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 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说明文阅读(二):说明对象概括法 一、直击考点 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把握说明类别,然后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大纲》规定,初中生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 落实到说明文阅读上,具体地说,知识和能力训练点是: 1.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说明对象概括法 (一)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 2.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中属于事物说明文的有《松鼠》、《中国石拱桥》等七篇,属于事理说明文的有《死海不死》、《天气陛下》等六篇。 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我们学过的说明文,不少文章的题目就标明了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人类的语言》等。所以,把握文章说明对象,一般可从分析标题入手。例外:《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说明对象并不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注:不要将文章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视为全文的说明对象,例如《蜘蛛》一文的说明对

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一、说明文简介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分类 a、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b、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二、说明文的特点 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往往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所以阅读说明文时,理清结构层次与把握说明顺序是一致的。 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文。可以说,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三、说明文的结构: 连贯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四、说明的顺序: 空间顺序(也可称事实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也可称逻辑顺序)。说明文中也会出现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现象。 五、说明的方法 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阅读在各类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受命题老师的青睐。纵观全国各地中考,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试卷中考查了说明文阅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说明文阅读的训练和指导,使学生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阅读说明文的一些技法,在中考中取得高分。 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说明文阅读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要求学生指出文中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②辨析说明方法并能指出该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③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④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层次,概括文章的文意、层意、段意。 ⑤体味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⑥捕捉文中重要信息。 ⑦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解、发现、创新或提出建议。 一、明确对象,抓住特征,提取信息 (一)说明对象:所谓的说明对象,就是一篇说明文作者到底要向我们介绍什么,这个被介绍的事物或事理就是说明对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就是题目,也有些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极少数需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归纳提取。如:《苏州园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文章根据文题就可以判断出说明的对象。也有根据文章内容判断的,这就要通过阅读全文,概括段意,归纳各部分内容,找出说明对象。《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条理清晰而又生动、富有文采的科普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从对全文的理解我们明确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云和天气的关系。 (二)抓住事物的特征 1、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事物的特征不止一个,要仔细观察、研究、分析。 2、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 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 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习性和用途。 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三)提取文本信息 提取文本信息,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从分析标题或关键语句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有些句子直接说出了事物的特征。 ②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文中加以提炼。 二、例题解析: 【例一】 云计算 钟华 1

九年级语文下册 说明文之说明对象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

说明文之说明对象、方法、说明文的分类 表述感受,能力迁移

2. 把握说明的对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看标题②看首尾段③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 3.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①注意标题中的修饰性词语。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巍巍中山陵》,标题中的修饰语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②文章的开头部分。如《松鼠》的开头“漂亮”“驯良”“乖巧”即为说明对象的特征。③分散在各段中,要求学生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 4.说明文内容的概括方法: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特征。(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例题:下面文段中画线部分说明了信息高速公路具有哪些特点? (信息高速公路每秒钟可以传输30亿比特的信息——相当于在1秒钟内传输整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信息的失真。) 5、方法总结 1、自主思考:针对此类题型,我们应该在答题和复习中注意哪些问题?学生根据答题规律思考总结。 2、组内交流: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3、班上展示:各组成果交流,全班梳理归纳。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 掌握说明方法,辨析具体作用。 1.分类别:(即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作用: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2举例子:(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作用: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3.打比方:(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A.速度快; B. 容量大; C. 质量高。 方法导航 (一)找说明对象、说明特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看标题 2.抓中心句(总括句、总结

说明对象及特点概括

说明对象及特点概括 近年来,上海中考语文卷中现代文阅读会从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两种体裁中选择其一。《2015年中考上海卷语文考试手册》对现代文阅读能力有如下要求: 2.6能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具体到说明文阅读上,即是对说明对象及特点概括的考察。明确说明对象,抓住事物特征,这也是做好说明文阅读的第一步和基础。 读一篇说明文,要明确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还要知道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说明对象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部分段落的。在说明文阅读中,能够明确说明对象、概括对象特征是我们进行有效阅读的重要能力,也是近年来中考说明文阅读检测的常规考题,主要考查我们提取信息的能力。 其中明确说明对象的考点分值不是很大,一般在2分左右,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是很高,试题的呈现方式多以客观题为主,只要学生基本读懂了文章内容,那就不是很难;概括说明对象特征这个考点考的比较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它是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发展过程及内在事理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的一种实用文体。 2、说明文的类型 (1)根据说明的对象的分类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说明文。这类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特征,如《苏州园林》。 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说明文。这类说明文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如《死海不死》,科学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2)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类 ①实用性说明文——如说明书之类。 ②科学小品文——主要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内容。 ③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如数学、自然教科书,科技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 ④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如知识小品,科学小品等。 3、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1)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因此说明文首先具有说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的更明确、更生动、更形象,也可以用其它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 (2)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然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明文给人的知识是直接的、集中的。 (3)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所以说明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4)通俗性:说明文是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知识的,要是大多数人易于接受,文章必须通俗。 二、说明对象及特点 (一)明确说明对象 1、什么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说明内容

说明文阅读练习(一) -----------说明文分类及说明内容 一、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可分为: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 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 2.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类 ①、实用性说明文--如说明书之类。 ②科学小品文--主要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内容。 ③、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如数学、自然教科书,科技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 ④、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如知识小品,科学小品等。 二、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1.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2.明确说明对象方法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一般说来,说明的对象是文中所要具体介绍的事物或要解释的事理。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万紫千红的花》却说明的是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颜色及花为什么会变色的原因等。 有时一个段落也有一个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全文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而第三段说明的是园林里的建筑,第四段说明的是假山和池沼,第五六七八九段的说明对象都各不相同。 三、问题考察方式: ①指出说明对象是什么。 ②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找出中心句。 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区别问题的范围是全文还是段落,然后针对不同的范围作出相应的解答。 另外,“说明的主要内容”不同与“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等于说明对象加上其特征,事理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则需要从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 有时段落的中心句就是本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答题方式: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 事理说明文: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中心句)。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的中心): 1.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2.概括方法: 1)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2)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 3)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注意: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总结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一、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答题思路:举------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的------的特点。 二、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答题思路:对------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的特点-。 三、列数字。 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字,准确严密地说明了------的------的特点。 四、作比较。 用具体的或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事物特征在比较中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答题思路:把----和----进行比较,更加突出------的------的特点。 五、画图表。 对复杂的事物可以用图表来弥补文字表达的缺欠,对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答题思路:把------用图表分解,直观形象地说明------的------的特点。 六、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相似之处,突出事物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和生动性。 答题思路:把------比喻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点。 七、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 答题思路:对------进行状貌摹写,生动形象地说明------的------的特点。 八、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资料说明。 答题思路:引用------,确凿充分地说明了------的------的特点。 九、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答题思路:给------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揭示了说明------的------内涵和本质。 十、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可不相等。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不能互换,就是诠释。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颠倒。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 答题思路:对---做诠释,通俗准确地说明----------的--------特点。 通套: 运用①说明方法,把对引给举②,③地说明了④的⑤特点,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说明文之说明对象(知识+题目)

说明文之说明对象 一、知识结构 一、考点解读 “把握说明内容”即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联系语境,筛选提取说明信息。 二、考查形式 典式: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2.请给“……”下个定义。 变式: 1.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介绍了事物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3.文章某几段讲述的什么内容?请加个小标题。 4.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5.“……”的原因是什么? 6.选出下面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三、方法指导 1.判断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1)看题目。一般来说,事物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全文所阐述的事理,可以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题目来思考并加以概括。 (2)抓第一段,概括提取。 (3)抓中心句、首括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关键句子。 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1)看题目,抓说明对象修饰语。说明文的拟题往往较为明确,以说明对象直接作为题目的情况比较常见。在这种情况下,修饰语往往具有揭示或暗示说明对象特征的作用。(2)审开头、结尾,抓全文中心句。说明文较为常用的结构方式是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因此,开头、结尾两处往往会概括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从而形成全文中心句。

(3)划分段落层次,抓段落中心句。说明内容依照说明对象的特征依次展开,分层揭示,抓住段落中心句,加以组合,就能概括出说明对象的全部特征。 答题格式: 事物说明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提取说明信息。 一般步骤为:(1)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即文中的具体位置。这样可以跳过无关的信息,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2)认真比较,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3)归纳整合,按要求对信息进行重组。 答题格式:有三种:(1)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回答(可联系原文中的有关词句)。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由土与火淬○1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 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2韵味、趣味。 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

说明文对象及其特征

3.1说明对象及特征 【复习目标】 1、分析文章内容,准确判断说明对象,并能分析其特征。 2、归纳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答题方法。 【复习导学】 一、考点解读 读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简单的说,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备的特点。对于说明文对象及其特征的考察往往比较直接。 二、题型梳理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1、《中国石拱桥》全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4、5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6、7、8段的说明对象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例文: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 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1、③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说明文10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说明文10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双引号的基本用法 1)基本用法有以下几种: 1.表示直接引用。 2.表示特殊含义。 3.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4.表示特定称谓。 5.表示否定和讽刺(也属特殊含义一类) 2)基本用法举例: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直接引用 ) 2、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 特殊含义 ) 3、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特殊含义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