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导论

1.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奥尔波特(美)

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揭示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因素,并探讨制约个体行为的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机制对个体发生的影响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库兹明(前苏联)

社会心理学应采用社会方法研究个体行为,主要陈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个体社会心理活动与其外部条件的联系

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主义模仿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C.C.Homars根据经济学规律提出,社会行为是互相强化的结果。

人的特定行为受到的强化越多,这一行为就会更多被表现出来

报偿(reward)- 代价(cost)= 后果(outcome)

公平理论:R/C(自己)=R`/C`(对方)

认知格式塔

场论与群体动力学:心理动力场论认为部分与整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心理关系,人可

以对部分进行整合,即通过场来进行,心理场包括环境和个体两

个方面

认知相符理论:以认知趋向一致或认知相符的状态来解释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变化

→认知失调说:认为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信息,主脑中同时出现两种相反信息和认知时就会发生不愉快,并会激发人们解除这种不协调→认知一致性理论

→认知–情感理论

归因

内隐人格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

自我类化理论

精神分析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

新精神分析:沙利文,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

人际行为的三维理论:舒茨

→主要观点:基本的人际需要(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里,

包容是最重要的

人际关系的类型

包容

群体的形成与瓦解(瓦解=情感需要的破裂)

人本马斯洛

符号交互作用理论:符号即有意义的语言动作姿势等。该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

分支角色理论角色期望

镜像自我:从他人的表情态度中去认识自我

角色采择: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

角色内冲突

角色间冲突

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即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

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戏剧理论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

客观与微观相统一

交往原则

人道原则被试必须是自愿参加

不能让被试做风险大的事

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承担的风险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

4.研究问题及问题意识

科学研究要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问题意识的形成从研究的欠缺入手

从现实生活中要求解释的现象入手

从对比中发现问题

好的问题与恰当的方法

第二章

1.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来源

德国民族心理学:认为有一种“超个体的灵魂”的实体存在,它从属于叫做民族的“超个体的整体”;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是民族精神,社会与文化的心理学应该

被称为民族心理学

法国群众心理学:以群众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对群众和公众的时尚,风俗,舆论,传说等社会现象所表现出的共同行为进行研究

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孤,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出发,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归结为人的本能

第三章

1. 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的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 社会化的特点

以遗传素质为基础

具有独特个性

具有普遍共性

具有能动性

贯穿人生全程

3. 社会化的类型

早期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

再社会化

反向社会化

4. 社会化的途径

社会教化: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教育

共同内容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导行为规范

培养社会角色

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

类别系统的正规教育

非系统的非正规教育

个体内化:社会教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机。外因通过内引起作用,个体必须接受社会影响,并把外部现实或客观现实转化为内部现实或主观现实的过程

个体内化的重要机制

①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个体社会化不只源于自身社会实践及其结果受到的直

接强化,很多时候人们通过观察外部世界作用于与自己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其他

人的过程和结果,来获得大量的社会化经验,这就是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和

替代强化。随着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我评价的标准和系统逐步形

成,人们的自我强化也开始成为社会化经验中具有自我引导性质的重要机制,

使整个社会化过程带有个性化色彩

②认知加工和主观认同。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把外部世界的

信念内化,所以社会化程度受制于其认知发展水平;个体在发展中与谁认同或

以谁自居也决定着自己仿效的榜样,弗洛伊德曾以此说明道德内化和性别角色

发展

③社会比较。当人们不能确定自身状况的评价意义时,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

会特征相同的人进行比较,进而明确自己所处环境中的他人及客体应该怎样行

为。社会比较不仅有即时的行为效应,而且会导致稳定的观念改变,经社会比

较获得的规范概念在独处时也会继续起作用。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我体验又会

影响个体后继社会比较的倾向,进而影响个体社会化的方向

5.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遗传物质基础:个体习得社会角色,进行社会化的前提条件

社会环境与教育:社会文化大前提

家庭社会化的起点

学校进行系统教育,传承社会文化;儿童由家庭进入社会;儿童首次接

受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

同辈群体青少年社会化,青春期后

大众传播媒介

6.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观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的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内容:自我觉察使人们依照标准来审视,评估自己;适当的进行自我关注

自尊对自身价值的认可程度

自我效能对于自己技能使用的自信程度

自我控制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主控权—儿童自控能力

7.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物–我知觉分化物–我感觉分化:

1岁末幼儿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

随意动作出现出现最初的主体意识

人–我知觉分化3个月,微笑,对他人的刺激发生反应,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

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6个月,认识父母;7.8个月关注镜中自我;

10个月与镜中自我play;1岁零8个月区分同伴;2岁零2个月准确

认识自我形象,即最初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出现

有关自我词的掌握1岁,对自己的表象性认识

2岁末,抽象和概括能力

5.社会角色

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适应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

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

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的调整自我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第四章

1.社会认知

个人对人们(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测判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

社会认知

人际认知

对人知觉

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产生社会知觉–形成社会印象–进行社会判断

产生社会知觉

对他人知觉:内容对他人情绪、感情的认知(人际知觉);对他人人格的判断

过程a寻找意义:(刺激物的)有意义印象,“中心品质的影响”意义和情

境的关系

b注重显著性信息: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消极信息的作

用往往大于积极信息的作用(负向效果)

c对信息进行类别化:加快信息加工速度,但易陷入过度概括化

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群体中的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固定看法

d运用图式:

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

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视觉材料或其他具体材料

功能: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加速信息加工速度和问题的解决

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信息

图式一:当人接触外界事物时,常在记忆中简缩那些与输入信息最

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加以理解和解释

图示类别:他人图示;自我图式;角色/群体图式;事件图式

自我知觉:相关理论符号互动论(米德):他人期望一个人以一定的角色,按角色规范办

事,自我知觉反映他人对个体的态度

镜像自我:自我知觉的形式包括个体想象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和个体

想像对自己评价的形象,以上两者结合产生自我感觉

自我知觉理论(贝姆):①个体对自己的态度,情感以及内在状态的

认识,部分是根据他们对自己的外显行为或该行为发

生的环境而推断出来的②在某种程度上,内在的线索

是微弱的模糊的,因此个体需要站在外部观察者的角

度依据外部线索推断人的行为

内容态度的自我知觉

情绪的自我知觉

对其他方面的心理特征的认识

自我知觉之易受暗示性与不准确性

巴纳姆效应:人们通常认为一种虚假的一般性描述十分准确的揭示了自

己的某种特性

形成社会印象

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接触对象的认识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

综合性和完整性

社会印象:间接性综合完整性一旦形成则不易发生改变(社会刻板印象)

vs

社会知觉:直观性单一零散性

形成:好恶评价(印象形成的最重要维度)好–坏

强–弱

主动–被动

相信第一印象的原因人们之间的陌生感会增加其相互吸引力

新异刺激给人的印象最深

第一印象是人们首次交往的产物,受外界及他人影响较小

人们认为有足够的信息进行判断,就不会太注意之后的信息

首因效应即先入为主

平均法则

累加法则

加权平均法则

进行社会判断

特点:预见性预见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在某种情境中是否发生

超标准化趋势我们的判断经常会受到现实的冲击

影响因素:社会信息

社会规范

推论过程:信息搜集–信息取样–综合–判断

3.认知启发

人加工信息的能力有限,在认识他人时不能对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重要的原因

4.表征性启发

人们根据当时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基率谬误

5.获得性启发

人们根据某种信息更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进行判断的方法

6.锚定启发

人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个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7.印象管理

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即有意义地留给别人一个印象

8.印象管理的方法–寻求社会一致的心理状态

保持形象的一致性“登门槛效应”当人们一旦接受了别人无关紧要的小要求后,常常也会接受其第二个较大而且较麻烦、不合心意的要求

“门面效应”一个有很好的自我形象的人,拒绝了一个大要求后,发现有损形象,就会接受一个小要求,来保持自己的社会一致性

讨好恭维;在意见、判断和行为上尊重他人;自我表现;给予好处(琼斯)

恰当的自我表露个体在与人交往时自然的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行为

对等原则(性别差异:女性多于男性)

9.十大认知偏差

首因效应:与人接触时(特别是首次)首先被反应的信息

近因效应:最后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新)

信念固着:一旦形成第一印象就难以改变,并且会寻找更多信息来证实该印象

晕轮效应:一旦对某种特征形成或好或坏的印象后,更倾向于据此推断其他方面的特征扫帚星效应

光轮效应

刻板印象:类别化的产物,指人们对于某一群体中的人形成一种比较笼统而概括的看法

积极性偏差(宽大效应):个体在评论他人时更易作出积极性评价,特殊的宽大倾向

证实偏差认知证实偏差:人们总是选择地解释和记忆那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信念的信息行为证实偏差:人们对某人的行为总是有一定的图式,这种图式使人在交往时做

出符合图式的新行为,即行为表现符合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自

我实现预言)

后视效应:人们在回忆自己曾经作出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这种判断比实际上的更为准确投射偏差(虚假一致性偏差):高估或夸大自己信念判断和行为的普遍性(普遍化)

自我中心偏差:夸大自己在某一事件中的作用

10.归因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非共同性效应:不同的行为产生的效应不同

非共同性效应越少,相应判断的可靠性越高

一个人的行为结果越不利于他个人,或其行为违反了社会规范社会赞许性:社会赞许性越低,本体归因的可能性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选择自由性:行为是自由选择的,相应推断就越容易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p105)

三维:思索行为原因的过程需考虑行动者&情景&客观刺激物,三方面构成立体框架,遵循共变性原则协同作用

原则:区别性原则针对刺激物,考虑同类其它刺激

一致性原则针对情景,anywhere&anytime

一贯性原则针对人

11.常见的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原因社会规范要求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行为者比其他因素更为突出(对背景及社会关系的忽视)

行为者–观察者效应: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倾向易作出外在归因(自我防御归因)

观察者对他人行为易作出内在归因

自我防御性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归因易因自尊心的需要而带上偏见

成功归因于自己,失败责任推卸

自我贬损,用各种消极办法来逃避个人的责任

拟人化错误:社会中某些自然现象根本不具社会意义但人们会做出拟人化归因

第五章

1.社会态度

一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成分: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象因素

特征:社会性

对象性

价值性

稳定性

持续性

内在性

2.改变态度之劝说之劝说情景模型

差异会产生压力,引起内心冲突(或不协调、不平衡、不一致),为减少这种差异,减少压力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恢复

第六章

1. 侵犯即攻击: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所许可的行为

伤害行动—外显行为

伤害意图—有动机指使

社会评价

2. 侵犯理论

本能论:进化论影响,把人类动机归因于先天本能

威廉·詹姆斯,人类好斗的劣根性,只能通过替代性活动使侵犯倾向得到控制

弗洛伊德,把人类破坏行为和攻击行为归咎于死的本能

侵犯的生物理论:康德拉,掠食行为&争斗行为

雄性激素分泌

社会学习论:伦纳德,攻击性倾向和后天习得的反应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函数

班杜拉,侵犯行为是社会习得的结果:强化是侵犯行为的一个主要促进者 传达者:专长性 可靠性

喜爱性

沟通:差异性 恐惧唤起 情境:强化作用

预先警告

分心 信奉 预防注射 人格

信息学习

感情转移

相符机制

反驳 态度学习 信息反馈 信息曲解 掩盖拒绝

外部情境 目标靶 中介过程 结果

模仿在儿童行为的行程中是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

挫折–侵犯论:挫折引起侵犯;剥夺,“相对剥夺”;认知作用

3.减少侵犯

4.减少攻击性行为的途径

宣泄:通过攻击行为疏导压抑的攻击能量

报复与惩罚

提供非攻击性的榜样

培养对他人的感情移入

感情净化

第七章

1. 人际交往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互相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2. 人际交往中的社会交换论

G·霍曼斯,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包括物质商品和非物质商品的交换;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既想付出最少的代价,同时又希望获取更多补偿;提出“公平理论”存在着一种制约社会交换的普遍理论,人们指望通过交往,得到的报酬与他们付出的代价成比例

3.人际吸引的原则

接近性: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则往往容易引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

相似性:

互补性:

喜欢:亲

密感

熟悉性:

能力:能力与被喜欢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比例关系

外貌:

个人性格特质:

4. 爱情三角论 罗伯特·斯滕伯格认为,爱情是一个三角形 三边分别代表亲密,激情和承诺 亲密:两人的关系中感到亲近,彼此相互关联 激情:强烈的情绪体验,浪漫,身体吸引,性驱动

承诺:保持彼此关系的决定

5. 群体

个体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就形成了群体,如家庭、社团、班级等。

6. 群体心理

7.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社会促进: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提高 社会抑制:相反于社会促进 ↑=动机水平不同,认知加工

社会堕化:当个体参加群体活动,其绩效不能被单独评估时,往往比单独一个人完成时的努力程度小一些

8. 竞争心理的优势224

第八章

1.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把帮助他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2. 利他行为中的社会交换理论

G ·霍曼斯,在助人行为上,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施予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

3.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利他者:性别 – 男VS 女

年龄 – 6至12岁 由“自我中心化”向“互惠化”

人格特征 – 社会责任感;积极性情绪,共情能力,高自我效能感

助人者心境 – 弥漫性的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

被帮助者:性别 – 女性>男性

魅力和人品 – 正向人格

值得帮助的人 – 老人和孩子

迷恋:一见钟情,激情 空洞的爱情:只有承诺

浪漫的爱情:激情+亲密 愚昧的爱情:激情+责任,没有亲密感的培养 同伴的爱情:亲密+承诺 完美的爱情

相似性–与相似经历的人产生共情

环境:物理环境–天气,小城市,人口密度大

时间压力

社会文化因素–东方文化赞扬利他行为VS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

旁观者效应: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其他人在场,不仅不会使个体利他行为增强,反而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从而产生集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

旁观者心理分析

社会抑制作用:比较,保守

社会影响的结果:由于周围环境或团体压力产生的一种为符合团体而改变自己态度与行为的从众社会心理现象

多数的忽略:他人在场和出现的行为影响对紧急事件判断和认知

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时个人救助他人的责任会减少。这是因为见危不救所产生的罪恶,内疚往往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由于责任扩散,个人的责任相对减少,个人不帮助受难者的代价也会减少,因此会减少助人行为

4.如何让人互相关怀

社会现象中的社会心理学

公交车让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字:从众心理心理学道德素养 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造成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众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都有所表现。 现实生活中我们坐公交,在车上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有人需要座位时,如果前座的没有人让座,那么,其他人都不会轻易起来让座;如果有一个人起身的话,那么后面马上会有其他人站起来。不去让座的人总会有某些素质,道德缺失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这种人我们暂且不去理会,因为我们研究的不是这部分人,而是那些让座位的人。在表扬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同时,我们是否能够清楚地分析到这些好心人最原始的动机和致使他们让座的原因呢?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人们日常行为活动中的根本的引导性和固然的高尚性,但支撑其行为进行的直接心理因素我们还是要经过一番讨论。 当我们在音乐厅里欣赏演奏时,一曲完毕,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即使你不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你还是会不自觉地跟随大家一起鼓掌?这是一种极为简单的从众行为。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但是,就让座而言,当一个青年为一位老人起身让座之后,一定会有第二第三个青年站起了,尽管最初他们并不想移动自己的屁股,又是什么导致这种不动则已,一动皆动的现象呢?也可以用从众来解释吗?社会传染效应模式之一“变色龙效应”可以说明这一从众心理,即当你看到其他人一些行为时常发生时,你也许会不知不觉的加入其中,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最根本要件是,起引导作用的是群体而不是少数个体。像我们所研究的这种情况,单个个体影响引导其他人,最主要的前提还是需要建立使社会某群体都认可尊重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 现象 学生:朱晨迪 系别:健康与运动科学系 班级:2010级应用心理班 学号:141008130104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摘要:本次报告中以2011级心理班的“冬至圣诞欢乐行”为现实事例,将本学期我们学习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与之相结合。从群体、角色、社会化、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分析了我们身边的社会心理学现象。也让我们加深了对班级活动的理解。另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这个班级的深入思考的机会。我相信通过我们班的不懈努力和多进行一些这样的练习,我们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会获得双丰收。也希望通过此次报告能够让大家更加客观的看待班级活动,更加积极的参与我们的班级活动。使大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班更加美好! 关键词:班级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因知识而有力。那么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我们生活的点滴,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基石。 2011年12月21日,10级心理班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了“冬至圣诞欢乐行”的活动。 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本次活动的宗旨意在:在传统节日之际,大家都会有一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为了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能够在远离家乡的天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增加班级凝聚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最终达到使同学们在节日的时候能够开心快乐,班级氛围更加和谐,凝聚力更加强大,使得班级和大家能够取得更大更多的辉煌。 从班级活动透视“社会化”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首要角色是一个社会人,我们必须要能够很好的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有效地的参与社会生活,成为为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那么在大学生活中,班级对于班级成员的社会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班级活动,就是班级帮助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更好的进行社会化的手段。 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可以让个体知道班级这个社会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比方说我们期待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够去,因为在班级中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了哪个同学都是不完整的。其次就是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会安排很多活动分配给班级成员,这些任务能够让同学们体现他们在班级中的价值,也是班级对于他的期待。 另外,作为一个正式群体,每一个班级都有他的规范,虽然不是成文的,但是通过班级活动,大家就会将这种比较模糊的规范明晰化。这就为同学们在今后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做好了铺垫。 在任何一个群体活动中,都会出现类似于意见不合,意见不统一等这些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协商,去统一。那么就会有人做出退让。或是大家都各让一步,从而让我们的活动更顺利,更好的进行。这些经历都会使得大家能够更好的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适应社会,学会如何更好的在群体中生存。 社会文化对于社会化的进程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应用到我们的班级,班级中有班级文化,宿舍有宿舍文化等等。班级文化对于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影响都是显而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1862年美国心理学家K.W.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态度现象,认为是一种先有之见;1885年,丹麦社会心理学家C.G.朗格在关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被试者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对刺激物的反应不一样。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与F.W.兹纳尼茨基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09)一书中首次使用态度概念。 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认知论者将态度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特点 社会态度有以下特点: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

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性。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4种功能: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般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也经常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完全处于对应的关系,其相关程度并不高。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态度测定及调查等方法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个体心理、人格因素。②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两类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

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觉得与调整。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能够观察和测量。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量表

一.自尊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2 )大体上,我对自己满意。 2.( 1 )有时候我对自己一点也不好。 3.(4)我感到我有一些好品质。 4.()我可以像其他大部分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我没有很多值得骄傲。 6.()我有时确实感到自己没有用。 7.()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其他人在一个同等水平上。 8.()我希望我可以对自己有更多尊重。 9.()总而言之,我倾向于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10.()我对自己持正向态度。 二.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我总是尝试了解我自己。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风格。 3.()大体上,我不太关注自己。 4.()我总是反省自己。 5.()我关心我所呈现出自己的方式。 6.()我经常是我自己的幻想的主体。 7.()我从不仔细审视自己。 8.()我自己意识得到自己看起来的样子。 9.()我通常关注我的内在感受。 10.()我通常担心自己是否给人好印象。 11.()我经常检验自己的动机。 12.()我离开家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镜子。 13.()我有时感到我在某个地方看着我自己。

14.()我关心其他人怎么想我的。 15.()我很警觉自己情绪的改变。 16.()我通常都注意自己的外表。 17.()当我思考问题时我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尴尬易感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 “1”为“完全不像我”,“7”为“完全像我”。 1234567完全不像我完全像我 1.()我对自己没有自信。 2.()在公众场合,除非我的衣服、发型都很合适,否则我会感到不安。 3.()在人群中时我会感到不安。 4.()我不介意自己是大家注意的焦点。 5.()我太过于关心怎么和别人相处了。 6.()我觉得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刚刚认识的人谈话。 7.()在社交情境中,我觉得我很笨拙。 8.()当没有表现出我的最好一面时,我会感到不安。 9.()有时候我觉得我完全暴露在大家的眼光下。 10.()如果我在一群人面前犯了错,我会感到羞耻。 11.()当要面对一群人说话时,我会感到慌乱。 12.()在公众场合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常常觉得会暴露出自己的情绪。 13.()成为大家的注意焦点会让我感到不安。 14.()仅仅是想到自己要做一个演讲就会使我紧张。 15.()当出现轻微的难堪时,我会感到羞耻和窘迫。 16.()在公众场合,我非常担心会犯错。 17.()我不喜欢待在人群中。 18.()我不容易脸红。 19.()我常常担心自己看起来很傻。 20.()我觉得自己很敏感。 21.()我很关心别人怎么看我。 22.()我很担心自己说的事情听起来很傻。 23.()我生怕把自己弄得像个傻瓜一样。 24.()别人对我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25.()我不容易感到尴尬。 四.自我监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若句子所描述的内容符合您的实际情况,请在句子的左边标记“T”,反之则标记“F”。 1.()对我而言,模仿别人的行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个常见心理学效应

1、“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2、“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仍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3、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4、“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渔港时,发现大多数的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怎么办呢?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时,总先准备几条活跃的鲶鱼,一旦把捕获的沙丁鱼放入水槽后,便把鲶鱼也放入水槽,鲶鱼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呢,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自然紧张,四处逃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

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人怎会变成“狼”? [现象实例] 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心理点评] 人们不禁会问,这位8岁的女孩,她原来是人呀,怎不具人的禀性变成“狼”了呢?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这位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机构,但没有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狼孩卡玛拉被带回人群中生活后,经精心护理和培养,逐渐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二、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三、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1 五年级数学老师吴老师上个周末给全班学生布置了一个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编应用题并解题。星期一上课的时候,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编的题目。她第一个叫小东上讲台说,小东大胆地上讲台介绍自己编的数学题,并向全班同学演示他解题的过程。当小东在台上讲的时候,另一名学生小王一直在和其他同学讲话,破坏班级秩序。吴老师已经警告过他了,这次小王又不听话。吴老师不允许他打扰小东的讲话,让他到楼道里站着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小东介绍完数学题,给其他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吴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上台介绍时,很多学生都举手了。 接下来,吴老师让一个擅长数学的学生童童讲自己编的题目,以及解题的过程。童童满脸通红地站起来,当走到讲台边时,全身都在发抖。童童站了好几秒钟才开始说话。但是他太紧张了,根本讲不下去。童童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吴老师知道童童经常在很多人面前不敢张口。但是吴老师想,童童的数学学得不错,他应该能够讲清楚他的题目。但吴老师错了,童童最终还是很窘迫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且其他同学也变得不敢上前说了。 吴老师决定帮助童童恢复自尊。她让童童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问题。她说很多学生都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她开始教书时也感到害怕。后来她问了童童设计的数学题是什么,童童用非常小的声音回答了。吴老师说:“非常好,童童!那你是怎么解这个题的?”童童受到了老师的鼓励,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胆子也变大了,接着把自己解题的过程完整地向同学们演示出来了。 童童讲的过程中,吴老师发现站在走道里的小王一直贴着后面的窗户认真听课,就在童童讲完后让他回到了教室。 问题:请使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等理论分析本案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案例2 考试过后,试卷发下,学生们开始议论各自的成绩。 “你考得怎样,小郭?”小康问道。 “很糟糕,“小郭感到有些难为情,“我不是做这个的料。我从来都不擅长写她所要求写的这种东西。我根本学不好。” “我这次也没有考好,”小康回应说:“不过我早料到这次会考不好,因为我这段时间学习太不用功了,我就知道我这次会有麻烦了。不过我可不像这样的事情下次再发生。” “简直难以置信!”小蓉抱怨说:“真见鬼了,我居然只得B。她到底有没有认真读我写的东西啊!” “我才得C,”小冲补充说,“不过我倒不觉得有多糟糕,我从来就没好好学过这门课,让我及格,我已经谢天谢地了。” 问题:请根据归因理论分析案例中四名学生对考试成败的归因特点。如果你是他们的老师,你如何改变案例中消极归因学生的归因倾向? 案例3 小雨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智力正常,二年时成绩还可以,属中等水平,但三年后成绩开始下滑。四年级更明显。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是应付老师和父母。每次试卷和作业发下来,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老师批评他,他无所谓。小童爱看电视,爱玩电脑游戏,每天匆匆忙忙做完作业就想看电视,爱玩游戏。父母均为某企业职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孩子读书期望较高,一直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

近期社会心理现象分析

近期社会心理现象分析 我是一个足球迷,对足球很感兴趣也很了解,下面我想针对足球场上的恶势力——球迷骚乱和足球暴力事件进行分析。 足球自诞生以来,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精神鼓舞,它几乎被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所普遍接受,而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足球赛场中球迷骚乱和暴力的出现,给这项运动蒙上了阴影。世界各国的球迷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英德足球流氓更是臭名昭著,南非的足球流氓更是世界闻名。就连赛场纪律一向比较严明的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也出现了球迷骚乱和暴力事件,如1985年中国足球上最为严重的“5·19”暴力事件。当时曾雪麟执教的中国足球国家队只要在当天小组赛最后一战中与香港队打平即可出线,结果中国队以1:2输给了香港队。比赛结束后,许多现场的观众压抑不住内心的悲愤,情绪激动,要求与足协领导对话,他们在看台上哄闹、投掷杂物达40多分钟。退场后又哄砸汽车28辆并殴打司机,并砸坏地铁站公安通岗亭,辱骂、殴打公安干警,共有40余名干警被打伤,酿成了所谓“5.19”事件。这是中国球迷的第一次球场闹事。事后警方共抓获127名肇事者,对7名构成犯罪的依法逮捕,拘留38人(——摘自百度贴吧)。又如1995年9月,泰达在主场输给了国安这对老对手,导致天津球迷十分愤怒,他们开始哄闹,点燃了报纸和衣物,并砸坏数辆北京牌照的汽车。可见,球迷骚乱和暴力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一种社会问题。足球暴力像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地蔓延,它不但违背了足球运动的宗旨,还危及了人们本身的安全,因此而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著名人类学家瑞德·罗雷兹证实:体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侵犯性冲动得到释放。而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也认为: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系统,而相互联系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紧张和冲突。冲突的起因是作为不平衡的社会系统中的下层成员,对这一系统产生怀疑,并起来进行斗争。在对影响冲突的各种变量的分析上,他认为,缓解社会不满的渠道越少,转移不满的内部组织越少,一般社会成员成为特权阶层成员的流动性越少时,则这种冲突就可能越激烈,并且冲突越是围绕着现实问题发生,则其激烈性越大,情感介入越多,冲突越激烈。 根据他们说的,我认为引起骚乱的一个原因就是球迷们对比赛不满意。他们认为球迷花钱买票进来看比赛,比赛不能让他们看的舒服,带来享受。可能是因为不满支持球员在场上的懈怠,不积极;可能是不满意裁判不公平的执法;还可能是场上球员直接起的冲突间接带给场下球迷也起冲突。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这个导火索被引燃,炸弹被引爆,骚乱就必然会产生,后果往往不可预计。 球迷在球场上看球,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态势,从其在现场看球的目的看,本人将球迷划分为一下六类人群: (1)求知型。求知比赛结果是此类观众的主要动机,此外还包括有偏重对比赛技术、战术和规则的求知,这类人一般属于比较爱球,一般不会挑起事端; (2)审美型。这类球迷把足球比赛,当成艺术品来欣赏,他们和求知型球迷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常常是观众席上的“斯文派”。这类人一般属于比较懂球会因为场上球员的某些行为举动而大呼不职业、不专业,但是不会因为输球或者裁判等因素而引发骚乱,他们往往在赛后主动分析自己喜爱球队的不足进行反思。 (3)娱乐型。这类球迷来到球场,是为了娱乐、消遣、度过余暇。有的人甚至不懂足球规则,只知道进球就是好的,在场下经常表现为大喜大悲 (4)求同型。人们有一种求得社会归属和他人认同的社会心理。求同型与娱乐性球迷往往随赛场气氛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其行为一般表现为随波逐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认同与比赛结场果的功利关系相一致;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社学心理学发展至今,有基础性影响的理论不外乎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决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论社会心理学等几种,每一种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论,也就是说每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S.E.Taylor、L.A.Peplau和D.D.Sears 所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看法:“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3]。相对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困难更大,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始终以

心理学中各种常用的效应定律

各种效应、定律 【月曜(yào)效应】(也称为月曜病) 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在星期一上课时往往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双休日中,学生在心理上开始自我放松,原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被悠闲随意的玩乐所取代,于是,晚睡晚起,精神不振。到了星期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物钟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结果出现了不少学生在星期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纪律散漫等现象。因为我国古代把星期一又叫做“月曜”,所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 “月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双休日(包括其他假日),家长要精心安排孩子的生活,既不能施加太大的压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学习负担过重,孩子疲于奔命,身心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完全不管,孩子过分放松,便很难适应星期一的紧张学习生活。另外,家长最好在星期一上学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引导他们调整生物钟,从而更好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 【酝酿效应】:所谓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件事情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是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但我们茅塞顿开的时候突然会有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放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里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