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精品)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精品)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精品)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精品)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关键性步骤;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参加毕业设计的人数增加,有待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对“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请遵照执行。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目标与要求 1.1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技术、经济、环境、市场、管理于一体的大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2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和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

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1.3 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方案设计、资料查阅、实验研究、理论计算、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计算机使用、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2 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 全校的毕业设计工作应在主管教学的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全面的组织和管理。各院部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的院长(主任)任组长,对本院部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等全面负责。校、学院的工作职责分别为: 2.1 学校工作职责: a.教务处负责研究制定有关管理文件。 b.汇总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安排,协调有关问题。 c.制作毕业设计(论文)样表,安排布置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并及时通报情况。 —9—

《自动控制理论II》课程教学大纲(精)

《自动控制理论II》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2315168 【英文译名】: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II 【适用专业】:自动化 【学分数】:2.5 【总学时数】:40 【实践学时】: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自动控制理论II》是自动控制理论I的后续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在离散系统分析、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线性变换及规范化、状态方程的求解、系统可控性与可观测性的研究以及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的设计等方面具备必要的知识,为学生深入研究线性系统及其他有关现代控制理论的后续课程和从事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 基本原理 1.熟悉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离散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分析方法; 2.熟悉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3.会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了解通过线性变换变成标准型法; 4.掌握状态转移矩阵法,会求解线性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5.掌握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的概念及判据; 6.掌握状态反馈方法,了解状态观测器; 7.理解控制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概念。 (二) 获得以下基本技能 1.初步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方法; 2.掌握线性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法; 3.能用状态空间法进行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 4.基本学会用MATLAB对控制系统进行典型分析。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要求,后继课程等) 前修课程:自动控制理论I,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后继课程: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四、课程内容 1.离散控制系统 知识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采样过程;采样定理;零阶保持器;Z变换定义及计算方法;Z变换基本定理;Z反变换及计算方法;线性差分方程及求解;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纯)离散系统方框图及其简化;Z平面的稳定性分析;朱利稳定判据;数字控制系统的暂态、稳态、误差分析。 重点:采样定理、零阶保持器;带有零阶保持器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计算;闭环脉冲传递函数计算;系统性能分析。 难点:绘制(纯)离散系统方框图;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2.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知识点:状态空间描述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输入输出描述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状态方程的标准形。 重点: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状态空间的标准形。 难点:状态空间的概念及状态方程的建立;状态转移阵和系统性能的关系。 3.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 知识点:状态空间描述的传递函数矩阵计算;特征多项式和特征值;线性定常系统的运动分析、状态转移阵、脉冲响应阵;线性连续系统的离散化;离散状态空间分析。 重点:状态转移矩阵及其计算。 难点:状态转移矩阵和系统性能的关系。 4.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知识点: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定义;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标准形;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判据。 重点:能控性和能观性标准形,能控和能观判据。 难点:能控性和能观性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 5.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综合 知识点: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引入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特性。 重点:状态反馈、极点配置法设计线性控制系统。 难点:极点配置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6.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知识点:李亚普诺夫意义下运动稳定性的基本概念;李亚普诺夫第二法主要定理;系统运动稳定性判据。

机电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主编任同 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年11月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1) 实验二按行程自动往返循环控制实验 (3) 实验三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的练习 (8) 实验四 PLC控制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起动控制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南科技大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掌握线路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方法。 2.了解互锁的概念,学会连接继电器控制互锁电路。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采用DZSZ-1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台及其相应组件: 1.实验设备 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 D61、D62 三、实验简介 1.实验要求及内容 (1)三相异步电动机要反转,只要产生一个与原来转向相反的磁场即可。实现 的方法是只须改变定子电源的相序,即任意调换电源的两个接头即可实现。 (2)按照线路图接线,接线完成后进行检查,再用万用表检查有否不通的地方, 确认无误后请示老师接通电源进行实验。 (3)书写实验报告,分析故障的排除方法。 2.实验线路图 如图1-1所示. 四、实验步骤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1.按图1-1接线。图中SB1、SB2、SB3、KM1、KM2、FR1选用D61件,Q1、FU1、FU2、 FU3、FU4选用D62挂件,电机选用DJ24(△/220V)。经指导老师检查无误后,按 下“开”按钮通电操作。 2.合上电源开关Q1,接通220V三相交流电源。 3.按下SB1,观察并记录电动机M的转向、接触器自锁和联锁触点的吸断情况。 4.按下SB3,观察并记录M运转状态、接触器各触点的吸断情况。 5.再按下SB2,观察并记录M的转向、接触器自锁和联锁触点的吸断情况。 1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关键性步骤;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参加毕业设计的人数增加,有待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对“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请遵照执行。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目标与要求 1.1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技术、经济、环境、市场、管理于一体的大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2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和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

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1.3 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方案设计、资料查阅、实验研究、理论计算、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计算机使用、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2 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 全校的毕业设计工作应在主管教学的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全面的组织和管理。各院部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的院长(主任)任组长,对本院部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等全面负责。校、学院的工作职责分别为: 2.1 学校工作职责: a.教务处负责研究制定有关管理文件。 b.汇总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安排,协调有关问题。 c.制作毕业设计(论文)样表,安排布置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并及时通报情况。 —2—

西南科技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单元式多层住宅设计 一、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部分的理论教学、参观和设计实践,使学生了解建筑的设计原理,初步掌握建筑设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完成方案设计草图。 根据方案设计草图,进行部分施工图设计,熟悉施工图的内容、表达方法及工作步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条件 本设计为城市型住宅楼,位于城市居住小区内,地点:绵阳。 1、面积指标:一套建筑面积80㎡—90㎡,另一套建筑面积100㎡-120㎡,一梯两户。 2、层数:6层。 3、3个单元。 4、层高:2800mm。 5、结构类型:框架。 6、套型及套型比由设计者自定。 三、设计要求 1、建筑的主体部分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朝向,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各个房间的位置,交通疏散符合防火规范。 2、造型大方,反映时代特色 四、设计方法与步骤 1、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及条件。 2、广泛查阅相关设计资料,参观已建成的住宅建筑,扩大眼界,打开思路。 3、在学习参观的基础上,根据住宅各房间的功能要求及各房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草图设计。 4、在草图设计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发展为完善的平、立、剖、详图等。 五、设计内容 本设计采用工具线手工绘制。 1、方案设计草图: (1) 平、立、剖草图,标注主要尺寸,比例为1:200。 (2)单元放大图1:50,标注所有尺寸。 2、施工图设计图纸 (1)底层平面图1:100或200,标注所有尺寸。 (2)标准层平面图1:100或200,标注所有尺寸。 (3)屋顶平面图1:200,标注所有尺寸。 (4)立面图1:100或200,标注所有尺寸。 (5)剖面图(要剖楼梯) 1:100或200,标注所有尺寸。 (6)墙身大样图1:20,标注所有尺寸。 (7)楼梯详图1:50,标注所有尺寸。 3、门窗表、设计说明。 六、施工图设计深度 1、平面图(标准层、底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 1:100或1:200 (1)纵横轴线及轴线编号。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期末答案

西南科技大学2012—2013学年第 1 学期 《 工程力学 》期末考试试卷答案(A 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2.悬臂梁;外伸梁;(顺序可变化) 3.强度;稳定性(顺序可变化);抵抗变形; 4. (143 )或7.928; 5.14 ; 6. 12ql ;23 l ;21 6ql ; 7. (220,0); 8. 3Fl EA ;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C A A A B C D 三、作图。(共10分) 1. 画出轴的扭矩图。(10分) 四、计算题(1题10分,2题15分,3题15分,共40分) 课程代码 1 9 1 9 9 0 0 2 0 命题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力学教研室 3 3 7 T/kN ·m x

1. 解:①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4分) 由 0x F ∑=,0Ax F = 0y F ∑=,40Ay B D F F F q F ++--= 0A M ∑=,286420B D F F F q +--?= ②取CD 为研究对象(取AB 为研究对象也行), 受力如图所示。(4分) 由0C M ∑=,420D F F -= ③联立上述四个方程,可解得:(2分) 0Ax F =,()5Ay F kN =-↓,()50B F kN =↑,()5D F kN =↑ 2. 解:因为BD 和BC 杆的两端均是铰支约束,而且两端之间没有其他外力作用,所以它们均是二力杆,承受轴力的作用。可以通过对B 点的受力平衡分析,得到杆BD 和BC 的所受轴力的大小。 (1)B 点的受力分析图及坐标选取如右图所示(1分): BD F 根据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建立如下平衡方程(2分): 0x F =∑,cos450o BC BD F F --= 0y F =∑,sin 450o BD P F -+= BC F P =-;2BD F P =。即,杆BC 受压;杆BD 受拉。 (2分) F Ax F Ay F B F D F D F Cx F Cy P BC F 45o B x y O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范文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 当代汽车服务营销策略的探究----以北京现代汽车4S店为例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来源□教师科研□社会实践 □实验室建设■其它 题目 类型 □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设计开发□其它 选题背景及目的 到2010 年,我国汽车服务市场总额可以达到3000 亿元,汽车服务产业已经进入中国国民经济主流,成为一个战略性支柱行业。能否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业服务体系,关系到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未来。特别是当国际销售潮流已经出现的历史性变化都与越来越细化的服务有关时,一个全新的服务的世纪就到来了。有观点认为,21 世纪的世界经济是出售服务的经济,在这个“出售服务”的年代,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看谁的服务更到位、更有特色、更受消费者欢迎。服务营销工作本身可以给公司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有正确战略指导的、全方位的服务营销工作,可以确保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因此,服务的竞争必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竞争的主战场。以服务为导向,服务营销为途径,创建4S店自身的品牌是汽车4S店发展之战略措施。 多年以来,对汽车的热门话题几乎都倾注在制造业和产品上,对汽车销售及其服务业的关注度相对较小。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单凭产品的独立优势赢得竞争己非常困难,汽车售后服务建设已成为当今所关注的重心。本文运用市场营销、服务营销等理论,通过对现代汽车4S店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分析,构建汽车4S店服务营销策略的理论框架,为4S店服务营销实践提供理论资源和指导。 工作任务及要求 (一)总体要求 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难易度适当,具有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2.论文必须文题相符,概念清楚,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论据充分、可靠,引用正确,论证有力。 3.论文符合写作规范。 4.论文的字数要求在0.9万字以上。 5.论文必须清楚反映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水平,严禁抄袭。 (二)进度要求 2011年10月中旬——2011年11月中旬:选题,写论文提纲和开题报告; 2011年11月下旬——2012年4月初:写作论文初稿,论文修改及定稿; 2012年4月中旬——4月下旬:毕业论文答辩。

西南科技大学钢结构课程设计 真正完整版跨度30米长102

钢结构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2 指导老师: 2012年12月30日

梯形钢屋架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1) 题号72,屋面坡度1:10,跨度30m ,长度102m ,,地点:哈尔滨,基本 风压:0.45kN/m 2,基本雪压:0.45 kN/m 2。该车间内设有两台200/50kN 中级工作制吊车,轨顶标高为8.000m 。 (2) 采用1.5m ×6m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80mm 厚泡沫混凝土保护层, 卷材屋面,屋面坡度i=1/10。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7kPa ,血荷载标准值为 0.1 kN/m 2,积灰荷载标准值为0.6 kN/m 2。屋架绞支在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为400mm ×400mm 。 (3) 混凝土采用C20,,钢筋采用Q235B 级,焊条采用 E43型。 (4) 屋架计算跨度:l 0=30m-2×0.15m=29.7m (5) 跨中及端部高度:采用无檩无盖方案。平坡梯形屋架,取屋架在30m 轴 线处的端部高度m h 210.20=',屋架的中间高度h=3.710(为lo/8)。屋架跨 中起拱按500/0l 考虑,取60mm 。 二、结构形式与布置 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如下图:

梯形钢屋架支撑布置如下图: 1、荷载计算

屋面荷载与雪荷载不会同时出现,计算时取较大值进行计算,故取屋面活荷载0.7 kN/m 2进行计算。 屋架沿水平投影面积分布的自重(包括支撑)按经验公式2(0.120.011)/k g l kN m =+计算,跨度单位为米(m )。荷载计算表如下: 荷载名称 标准值(kN/m 2) 设计值(kN/m 2)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1.4×1.35=1.89 三毡四油防水层 0.4 0.4×1.35=0.54 找平层(厚20mm) 0.2×20=0.4 0.4×1.35=0.54 80厚泡沫混凝土保护层 0.08×6=0.48 0.48×1.35=0.648 屋架和支撑自重 0.12+0.011×030=0.45 0.45×1.35=0.608 管道荷载 0.1 0.1×1.35=0.135 永久荷载总和 3.23 4.361 屋面活荷载 0.7 0.7×1.4=0.98 积灰荷载 0.6 0.6×1.4=0.84 可变荷载总和 1.3 1.82 设计屋架时,应考虑以下三种荷载组合 (1) 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 kN F 629.5565.1)82.1361.4(=??+= (2) 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 全跨节点永久荷载: kN F 249.3965.1361.41=??= 半跨节点可变荷载: kN F 38.1665.182.12=??= (3)全跨屋架(包括支撑)自重+半跨屋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 全跨节点屋架自重: kN F 47.565.1608.03=??= 半跨接点屋面板自重及活荷载: kN F 83.2565.1)98.089.1(4=??+= (1)、(2)为使用节点荷载情况,(3)为施工阶段荷载情况。 4、内力计算 屋架在上述三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下:

西南科技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井巷工程 课 程 设 计 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设计目的: ⒈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 使其理论联系实际。 ⒉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和运用科技文献资料、正确编写专业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⒋熟悉煤炭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等, 充分开发智力潜力, 建立全面经济观念, 为毕业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采用标准: 本次设计依据《井巷设计基础》、《煤矿安全规程》及《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内容: ⒈巷道断面设计 首先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并进行风速验算; 其次, 根据支护参数, 计算出巷道的设计掘进断面尺寸, 并按允许的超挖值, 求出巷道的计算掘进断面尺寸, 然后布置水沟和管线; 最后, 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 编制巷道特征和每米工程量及消耗量表。 ⑴钻眼爆破工作 ①爆破后所形成的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光面爆破要求巷道超挖不大于150毫米,欠挖不得超过质量标准的规定。 ②爆破的岩石块度应有利于提高装岩生产率(一般不大于300毫米);有时还要求堆积状况便于组织装运和钻眼与装岩平行作业。 ③爆破后围岩震裂较小,不崩倒棚子和损坏设备。 ④爆破单位岩石所需炸药和雷管的消耗量低,钻眼工作量小,炮眼利用率

要达到85%以上。 (2)施工组织与管理 内容: 概论、矿井的基本情况,矿井建设的准备工作,矿井建设的施工程序,列表详细阐述,确定井巷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管理: 推行招标承包制和积极展开建设监理工作,深入了解招标投标方式与技术程序,加强设计管理,建立修改设计管理制度,加强材料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管理和建立技术档案,做好隐蔽工程的原始记录和工程验收工作,切实做好劳动力的培训与调配,切实做好工作平衡,认真抓好”概算、预算、决算”工作。 (3)安全生产 包括: 开采水平巷道、井巷的维修、通风、安全监测、爆破材料的储存、井下放炮、平巷运输,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安全出口。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至少有两个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道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为建成两个安全出口的不沟。 目录 第一章巷道断面设计 (3) 第一节巷道断面选择及其它计算 (4) 第二节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材料消耗 (9) 第二章钻眼爆破设计 (11) 第一节炮眼布置图 (11)

露天开采课程设计完美版

目录 1.1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和因素 (2) 1.1.1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 (2) 1.1.2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的主要因素 (3) 1.2露天开采境界主要参数的确定 (3) 1.2.3开采深度的确定 (3) 1.2.2最小底宽 (3) 1.2.3露天矿台阶要素与最终边坡角验算 (4) 1.2.4绘制露天矿底部周界 (4) 1.2.6绘制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 (4) 2、露天开拓方法设计 (5) 2.1矿床露天开拓的影响因素 (5) 2.2矿床开拓方案的确定 (5) 2.2.1选择开拓方案的原则 (5) 2.2.2 矿床开拓方案的确定 (5) 2.3.1出入沟的布置 (5) 3、露天矿主要开采工艺设计 (6) 3.1穿孔工作 (6) 3.1.1穿孔设备选择 (6) 3.1.2穿孔设备数量计算 (6) 3.2爆破工作 (7) 3.2.1爆破材料 (8) 3.2.2爆破方法选择 (8) 3.2.3钻孔形式和布孔方式 (8) 3.2.4爆破参数的确定 (8) 3.2.5装药、填塞、起爆方法 (10) 3.2.6爆破网路设计 (11) 3.2.7一次爆破量的确定 (12) 3.3采装工作 (13) 3.3.1 电铲及运输设备类型的选择 (13) 3.3.2挖掘机数量确定 (13) 3.4采装工作面参数及工作平盘的配线方式 (14) 3.4.1台阶高度 (14) 3.4.2采区长度 (14) 3.4.3采掘带宽度bc (15) 3.4.4最小工作平盘宽度及工作平盘宽度 (15) 3.4.5平盘配线方式 (15) 参考文献 (15)

1、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1.1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和因素 1.1.1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 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圈定的露天开采境界要保证露天采场内采出的矿石有盈利,即采用的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 (2).要充分利用资源,尽可能把较多的矿石圈定在露天开采境界内,发挥露天开采的优越性; (3).所圈定的露天采矿场的帮坡应等于露天边坡稳定所允许的角度,以保证露天采矿场的安全生产; (4).用经济合理剥采比圈定的露天开采范围很大,服务年限太长时,应按矿山一般服务年限确定初期露天开采的深度; (5).下列情况可适当扩大露天开采境界: 按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圈定露天开采境界后,境界外余下的工业矿量不多,经济上不宜再用地下开采; 矿石和围岩稳固性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量大,矿石和围岩有自燃危险等,在安全上和技术上不适合于地下开采; (6).下列情况可适当缩小露天开采境界 开采境界边缘附近有重要建筑物、构筑物、河流和铁路干线等需要保护或难于迁移至露天采场影响范围之外; (7).当矿体极不规则,沿倾向厚度变化大,矿体上部覆盖层较厚或地形复杂(如境界内有孤立山头等)时,用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初步确定境界后,再用平

西南科技大学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试题

课程代码223994160命题单 位 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西南科技大学2011-2012-2学期 《电气控制与PLC》本科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接触器根据励磁线圈供电方式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 2、电气控制线路根据电路通过的电流大小可分为 和 两种,在画按钮、触头等电气元件时,均按照 的 原始状态画出。 3、S7-200 PLC的定时器有 、 、 三 种类型。 4、S7-200PLC中,子程序可以嵌套,嵌套深度最多为 层。 5、PLC运行时总是ON的特殊功能寄存器是 。 6、S7-200PLC中,中断优先级别最高的是 中断。 7、S7-200PLC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有 、 、 等。 8、在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设计中,段转移指令的操作码是 , 段结束指令的操作码是 。 9、S7-300PLC在结构上属于 结构,在S7-300PLC的系统配置 中,包含CPU模块的机架称为 ,若采用IM360/361型接口 模块是,最多可以扩展 个扩展机架。 10、在S7-300PLC中线性化编程的特点是整个用户程序放在 中。 二、判断(共10分,每题1分) 1、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就是其触点的额定电流。 ( ) 2、接触器是具有短路保护、失压保护和过载保护功能的电器

( ) 3、PLC的可靠性很高,但抗干扰能力不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 ) 4、步进顺控指令是唯一用来编制复杂的顺控程序的方法。 ( ) 5、OLD指令用于串联电路块的并联连接。 ( ) 6、字整数比较指令比较两个字整数大小,若比较式为真,该触点断 开。 ( ) 7、数据发送指令XMT的操作数PORT指定通讯端口,取值为0或1。 ( ) 8、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的单极性数据格式为-32000~+32000。 ( ) 9、CTUD计数器的当前值大于等于预置数PV时置位,停止计数。 ( ) 10、并行数据通信是指以字节或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方式。 ( ) 三、梯形图和语句表的转换(共5分,每题5分) 1、把下面梯形图程序转化为语句表(共5分)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交流电磁线圈误接入直流电源,直流电磁线圈误接入交流电源,会 发生什么问题?为什么? 2、可编程序控制器有哪些特点? 3、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4、什么是全双工和半双工通信方式? 五、综合题(共45分)

工程力学习题集

《工程力学》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工程力学》(编号为09004)共有单选题,填空题1,计算题,简答题,填空题2,填空题3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填空题2,填空题3]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部分的基本研究对象是() A. 刚体 B. 质点 C. 弹性变形体 D. 变形杆件 2.工程力学静力学部分的基本研究对象是() A. 刚体 B. 质点 C. 弹性变形体 D. 变形杆件 3.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物体的一条直线上,这是()。 A. 二力平衡公理 B. 力偶的定义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 D. 二力杆约束反力的特性 4.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一条直线上,这是()。 A. 二力平衡公理 B. 力偶的定义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 D. 二力杆约束反力的特性 5.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条直线上称为()。 A. 二力平衡公理 B. 力偶的定义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 D. 二力杆约束反力的特性 6.刚体上作用着三个力并且保持平衡,则这三个力的作用线一定满足()。 A. 共线 B. 共面 C. 共面且不平行 D. 共面且相交于同一点 7.下列四图中矢量关系符合F4=F1+F2+F3的是图()。

8. 下列四图中矢量关系符合F 2+F 1=F 4+F 3的是图( )。 9. 下列四图中矢量关系符合F 3+F 1=F 4+F 2的是图( )。 10. 柔所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点是柔索的联接点、方向在柔索的( )方向。 A. 垂直 B. 平行 C. 牵拉 D. 倾斜 11. 柔所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点是柔索的联接点、方向在柔索的( )方向。 A. 垂直 B. 平行 C. 牵拉 D. 倾斜 12. 光滑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和方向的特征是( ) A. 一个大小方向均未知 B. 两个大小未知 C. 两个大小未知方向已知 D. 一个未知 13. 光滑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和方向均未知,受力分析中常将其表达为( )的力。 A. 一个大小方向均未知 B. 两个大小未知 C. 两个大小未知方向已知 D. 一个未知 14. 滚动支座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线过铰链中心、方向( )。 A. 与活动方向垂直 B. 与活动方向平行 C. 为铅锤方向 D. 为水平方向 15. 二力杆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点铰链中心、方向( )。 A. 未知 B. 平行于两个铰链的中心连线 C. 垂直于两个铰链的中心连线 D. 为水平方向 16. 力对坐标轴的投影和分力的概念不同,投影和分力分别对应于( )。 F 1 F 2 F 4 F 3 F 1 F 2 F 4 F 3 F 1 F 2 F 4 F 3 F 1 F 2 F 4 F 3 A B C D F 1 F 2 F 4 F 3 F 1 F 2 F 4 F 3 F 1 F 2 F 4 F 3 F 1 F 2 F 4 F 3 A B C D A B C D

课程设计-蒸发器

过程设备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NaOH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 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系别: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 过控1102 学生姓名:周伟 学号: 20116201 指导老师:张健平 设计时间: 2014/7/4

《过程设备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NaOH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 一、设计原始数据 (1)设计任务:处理量:7.92×104(吨/年)(7.92×104,9.95×104,1.667×105); 料液浓度: 4.7% (4.7%,10.6%)质量%; 产品浓度:23.7% (23.7%,30%)质量%; 加热蒸汽温度151 (℃)(151,158.1); 末效冷凝器的温度49 (℃)(49,59.6)。 (2)操作条件:加料方式:三效并流加料; 原料液温度:第一效沸点温度; 各效蒸发器中溶液的平均密度:ρ1=1014kg/m3,ρ2=1060kg/m3,ρ=1239kg/m3; 3 加热蒸汽压强:500kPa; 冷凝器压强:20kPa; 各效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K1=1500W/(m2?K), K2=1000W/(m2?K), K3=600W/(m2?K); 各效蒸发器中液面的高度:1.5m; 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3)设备型式: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4)厂址:四川绵阳。 (5)工作日: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二、基本要求 (1)设计方案的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 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按规范格式完成的通知 各教学班: 按西科大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按规范格式完成。现将有关问题再次强调如下: 一、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必须将《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手册》发给每个学生,并认真给学生进行讲解、指导。所有规范都写在管理手册中,因此这是必读文件。 二、从总体上看,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即要求学生设计(写)什么、怎么设计(写),通常由指导教师填写; 二是设计说明书(论文),工科设计形题目要含有相应设计的图纸; 三是要求具备的各种附件材料,如:考核表(评定成绩用),目录,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参考文献,附录,注解,致谢,等。其中的附录、注解不是必备项目,有就写,没有可以不写。 三、西科大对毕业设计(论文)各程序的完成有很严格的时间规定,务请各教学班必须遵照执行,延误者责任自负。 四、为了说明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以及其中各种表格如何填写,现提供一份装订好的“毕业设计(论文)”做参考。 五、专科字数不少于4000字,本科字数不少于6000字。

六、论文不能从网上直接下载抄袭。 (封面——由西科大提供,可到学习中心领取)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例如)浅谈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年级:(例如)2004秋层次:□本科□专科(打勾)学生学号:(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填写) 学生姓名:(由学生填写)技术职称:(由指导教师填写) 学生专业:(由学生填写)学习中心:昆明学习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由指导教师填写)

现代控制技术基础汇编

《现代控制技术基础》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现代控制技术基础》(编号为03206)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 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量变化与否来分类,可分为( A ) A、随动系统与自动调整系统 B、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C、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 D、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2.自动控制系统按系统中信号的特点来分类,可分为( C ) A、随动系统与自动调整系统 B、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C、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 D、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3.普通机床的自动加工过程是( C ) A、闭环控制 B、伺服控制 C、开环控制 D、离散控制 4.形成反馈的测量元器件的精度对闭环控制系统的精度影响( B ) A、等于零 B、很大 C、很小 D、可以忽略 5.自动控制系统需要分析的问题主要有( A ) A、稳定性、稳态响应、暂态响应 B、很大 C、很小 D、可以忽略 6.对积分环节进行比例负反馈,则变为( D )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比例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 7.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A )

A 、1 )(+= Ts K s G B 、K s G =)( C 、Ts s G 1)(= D 、Ts s G =)( 8. 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B ) A 、1 )(+=Ts K s G B 、K s G =)( C 、Ts s G 1)(= D 、Ts s G =)( 9. 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D ) A 、1 )(+=Ts K s G B 、K s G =)( C 、Ts s G 1)(= D 、Ts s G =)( 10.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是(C ) A 、1 )(+=Ts K s G B 、K s G =)( C 、Ts s G 1)(= D 、Ts s G =)( 11. 对于物理可实现系统,传递函数分子最高阶次m 与分母最高阶次n 应保持( C ) A 、n m < B 、n m > C 、n m ≤ D 、n m ≥ 12. f (t )=0.5t +1,则L [f (t )]=( B ) A 、s s 15.02+ B 、s s 1212+ C 、25.0s D 、s s +221 13. f (t )=2t +1,则L [f (t )]=( B ) A 、s s 122+ B 、s s 122+ C 、22s D 、s s +221 14. 通常把反馈信号与偏差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式之比,定义为( C ) A 、闭环传递函数 B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 C 、开环传递函数 D 、误差传递函数 15. 在闭环控制中,把从系统输入到系统输出的传递函数称为( A ) A 、闭环传递函数 B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 C 、开环传递函数 D 、误差传递函数

工程力学-试卷B

《 工程力学 》期末考试试卷(B 卷) 学院: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 某段梁的横截面上既有剪力又有弯矩,这种弯曲形式称为 。 2. 铸铁抗拉能力 抗剪能力,抗剪能力 抗压能力。(低于,高于) 3. 在工程上,主要承受 变形的细长杆件,称为轴。 4. 图1为低碳钢Q235的应力-应变曲线,当应力加至曲线上k 点后卸载时,相 应的弹性应变如图中的 所示,塑性应变如图中 所示。 图1 图2 5. 图2示正方形截面悬臂梁,若梁的截面边长a 增大一倍(其它条件不变), 则梁的最大弯曲正应力降至原来的 ,最大切应力降至原来的 。 6. 图3所示的受扭圆轴横截面上最大扭矩 max T = ,若其横截面为实心圆,直径为d ,则最 大切应力max τ= 。 7.为了保证工程结构或机械的正常工作,要求构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 和 。 8. 对于平面力偶系,独立的平衡方程个数为 。 9. 矩形截面梁发生弯曲变形时,在横截面的 中性轴处,弯曲正应力为 。 10. 图4中阶梯形杆总变形量=?l 。 σ 图3 图4

《工程力学》期末考试试卷( B 卷)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对称截面直梁发生纯弯曲,其弯曲刚度EI沿杆轴为常量,则变形后梁轴()。 A. 为圆弧线,且长度不变; B. 为圆弧线,长度改变; C. 不为圆弧线,但长度不变; D. 不为圆弧线,且长度改变。 2. 图5所示梁段上,BC梁段()。 A. 有变形,无位移; B. 有位移,无变形; C. 既有位移,又有变形; D. 既无位移,又无变形。 图5 图6 3. 图6所示梁,若力偶矩Me在梁上移动,则梁的()。 A. 约束力变化,B端位移不变; B. 约束力和B端位移都变化; C. 约束力和B端位移都不变; D. 约束力不变,B端位移变化。 4. 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应变是位移的度量; B. 应变是变形的度量; C. 应变分正应变和切应变两种; D. 应变是量纲一的量。 5. 作用于弹性体一小块面积(或体积)上的载荷所引起的应力,在离载荷作用区较远处,基本上只同载荷的主矢和主矩有关;载荷的具体分布只影响作用区域附近的应力分布。这就是著名的()原理。 A. 平截面假设; B. 均匀性假设; C. 圣维南原理; D. 各向同性假设。 6. 图7示三铰刚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则支座B约束力方向为()。A.沿BC连线;B.沿AB连线;C.平行于AC连线;D.垂直于AC连线。 7. 悬臂梁及其 形截面如图8示,其中C为截面形心,该梁横截面的()。A.中性轴为z1,最大拉应力在上边缘;B.中性轴为z1,最大拉应力在下边缘;

西南科技大学自动化课程规划

?第一学期计划课程 类别课程性 质 课程号课程学位课 理 论 实 践 上 机 学 分 开课学 院 P.1公共课必修161990021高等数学B1 96 6.0理学P.2公共课必修555900010军事课36 1.0保卫P.3公共课必修565900010入学教育16 1.0学工P.4公共课必修185990011体育1 28 1.0体育P.5公共课必修255900051形势与政策1 80.5政治P.6公共课必修25190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 2.0政治P.7公共课必修201990011综合外语A1 64 4.0外语P.8公共课限选528900010大学计算机基础2210 2.0计科P.9公共课限选528900020计算机文化基础1616 2.0计科P.10专业课必修223990151自动化专业导论1 80.5信息 ?第二学期计划课程 类别课程性 质 课程号课程学位课 理 论 实 践 上 机 学 分 开课学 院 P.1公共课必修161990111大学物理B1 48 3.0理学P.2公共课必修161990022高等数学B2 64 4.0理学P.3公共课必修531990040工程训练D 16 1.0工程P.4公共课必修231990030工程制图C 48 3.0制造P.5公共课必修25190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 3.0政治

类别 质课程号课程学位课 论践机分院 P.6公共课必修185990012体育2 28 1.0体育P.7公共课必修161990080线性代数A 48 3.0理学P.8公共课必修255900052形势与政策2 80.5政治P.9公共课必修201990012综合外语A2 48 3.0外语P.10公共课限选218900020美术欣赏16 1.0文艺P.11公共课限选218900030美学概论16 1.0文艺P.12公共课限选218900040书法入门16 1.0文艺P.13公共课限选218900010音乐欣赏16 1.0文艺P.14专业课必修223940010C语言程序设计3216 3.0信息P.15专业课必修223994040电路分析1 32 2.0信息P.16专业课必修223995131电路实验1 80.5信息P.17专业课必修223990152自动化专业导论2 80.5信息P.18专业课必修223995010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16 1.0信息 ?第三学期计划课程 类别课程性 质 课程号课程学位课 理 论 实 践 上 机 学 分 开课学 院 P.1公共课必修161990112大学物理B2 48 3.0理学P.2公共课必修163990160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32 2.0理学P.3公共课必修16199007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 32 2.0理学P.4公共课必修25190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8 3.0政治P.5公共课必修255900060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2 2.0政治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复习要点

2010-2011 学年《西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复习要点 填空、选择与判断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力是物体间相互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基本计量单位是牛顿(N)或千牛顿(kN )。 3.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作用线)三要素。 4.若力F对某刚体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F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每个力都是 F 的分力。 5.平衡力系是合力(主矢和主矩)为零的力系,物体在平衡力系作用下,总是保持 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6.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常用带有箭头的线段画出。 7.刚体是理想化的力学模型,指受力后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8.若刚体受二力作用而平衡,此二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 9.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线重合,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10.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该约束所能限制运动的方向相反。 11.受力物体上的外力一般可分为主动力和约束力两大类。 12.柔性约束限制物体绳索伸长方向的运动,而背离被约束物体,恒为拉力。 13.光滑接触面对物体的约束力,通过接触点,沿接触面公法线方向,指向被约束 的物体,恒为压力。 14.活动铰链支座的约束力垂直于支座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心,其指向待定。 15.将单独表示物体简单轮廓并在其上画有全部外力的图形称为物体的受力图。在受力图上只画受力,不画施力;在画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受力图时,只画外力,不画内力。 16.合力在某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这就是合力投影定理。若有一平面汇交力系已求得 F x和 F y,则合力大小F R=________。 17.画力多边形时,各分力矢量首尾相接,而合力矢量是从第一个分力矢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分力矢量的终点。 18.如果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在该力系作用下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1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垂直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20.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等类型。 21.力矩是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效应的度量,它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其常用单位为 N m 或 kN m 。 22.力矩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臂长度两个方面。 23.力矩等于零的条件是力的大小为零或者力臂为零(即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 24.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力,力偶向任何坐标轴投影的结果均为零。 25.力偶对其作用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 26.同平面内几个力偶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 27.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重合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它只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不产生移动效果。 28.力偶没有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矩是转动效应的唯一度量; 29.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作用面三个要素。 30.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称为原力系的主矢,它作用在简化中心,且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这个力偶称为原力系对简化 中心的主矩,它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31.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何一点的主矩分别等于零;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选择一个研究对象最多可以求解三个未知量。 32.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