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教育管理专业中外教育管理史(20200618200110).pdf

自考教育管理专业中外教育管理史(20200618200110).pdf

自考教育管理专业中外教育管理史(20200618200110).pdf
自考教育管理专业中外教育管理史(20200618200110).pdf

自考教育管理专业中外教育管理史

填空

1教育管理一般指对教育进行管理和教育过程中的管理

2史载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虞舜有痒

3夏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学校的名称有“序”和“校”

4学校发展到商代又创设了瞽宗和学

5.视学包括两种:一是天子象征性的视学,还有就是督导性的视学

6《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7教育教学管理思想《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8.儒家创办的私学,遵循“有教无类”原则

9.稷下学宫办学实行门户开放,学术自由原则《管子》中的《弟子职》是目前所知最早

的学生守则

10.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朝廷为博士置弟子50人是汉太学建立的标志. 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

11. 太学的办学目标是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

12.汉代的私学有初级程度的蒙学和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启蒙阶段的教育主要在私学里进行.承担这一阶段教育的私学主要是书馆和乡塾.广为流传并留下来的只有元帝时史游作的《急就篇》

13. 南北朝时周兴嗣《千字文》是有影响的蒙学课本,颜之推《颜氏家训》是专门论述

家庭教育的

14.至隋炀帝大业二年始置进士科.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是生徒和乡贡

15《五经正义》是科举考试的标准,其考试方法是贴经,墨义,对策,诗赋

16.唐代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

关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薄等

17.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建讲堂斋舍,创办书院

18.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制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

19.洋务派最早创立也最为重视的新式学堂是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政府创建

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近代学校的产生

20.湖南时务学堂聘请梁启超为总教习,教育通晓古今中外的广博知识和治理国家的专

门人才

21.天津中西学堂是中国设立中学的先声。南洋公学是我国采用分级教育制度的开始,

也是近代学制的雏形。

22.蒙学在经过初步的识字、读写训练后,即开始教授《孝经》和《论语》以及《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这也是蒙学主要的材料。

23.洋务派能顶住顽固派官僚的反对,突破封建教育的樊篱,率先引进教育制度和教学

内容,办起我国第一批新式学堂,不仅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新型的人才,推动中国近代工业

化的进程,而且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

24.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

这是中国第一个颁行全国的近代学制。1902年,清政府命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寅年学制

25.清王朝于1905年下诏各省停止科举考试

26.学务公所是省教育行政机关。使劝学所是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关

27.1906年,学部设立图书局编辑教科书,这是近代由政府编慕教科书之始

(完整版)自考教育管理原理专业

教育管理原理资料(一)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概述 1.管理的含义: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2.管理的属性:A非政治性(指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B政治性(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联系的属性) 3.管理的特点:A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B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C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D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4.教育管理的含义:是属于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全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宏观:教育行政;微观:学校管理) 5.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 6.教育管理的产生:学校管理的产生较之于教育行政的产生来说要早;教育行政虽然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但不是一有国家就有了教育行政,它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作为标志的。进入19C,各国纷纷设立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行政制度,建立了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1817年,普鲁士的教育部脱离了内政部而独立;1828年法国也设立了教育部;中国在1905年也设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 7.世界各国纷纷在19C设立教育部的原因:A从需要方面来说,在政治上,19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兴盛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重视人的培养问题;在经济上,为增进教育投资的效益,教育就有由政府统筹计划的必要;就教育本身来说,自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公共教育后,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和机构来解决,于是建立国家管理教育的制度就不可避免了。B从可能方面来说,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

2018年自考中外教育管理系统史模拟试地的题目及详解

2011年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时天子设立的大学中,习乐之所是( ) A.辟雍B.东序 C.成均D.上庠 2.两汉最经常性的察举科目是( ) A.孝廉B.秀才 C.明经D.童子 3.建立郡国学校制度是在( ) A.北魏B.西晋 C.南朝D.北朝 4.科举考试创立的标志是设置了( ) A.秀才科B.明经科 C.进士科D.明法科 5.宋代文教政策的核心是( ) A.兴文教B.抑武事 C.儒佛道三教并用D.程朱理学 6.属于明代最为着名的书院是( ) A.漳南书院B.诂经精舍 C.学海堂D.东林书院

7.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是( ) A.天津水师学堂B.福建船政学堂 C.天津武备学堂D.江南水师学堂 8.科举考试废除于( ) A.1902年B.1905年 C.1912年D.1915年 9.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于( ) A.1911年B.1912年 C.1914年D.1920年 10.民国初年,教师检定制度的施行对象是( ) A.幼稚园老师B.小学老师 C-中学老师D.大学老师 11.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北京大学在改革管理制度中贯穿的核心思想是( ) A.学生自治B.分任任务 C.教授治校D.教学改革 12.蔡元培创立大学院制的目的是( ) A.教育官僚化B.学生自治 C. 教授治校D.教育学术化 13.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没有产生于( ) A.希腊B.意大利 C.法国D.英国 14.四段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中外教育管理史

《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规定取消各级毕业生以科举出身奖励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戍学制 答案:C 2、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 A.汉代的太常寺 B.北齐的国子寺 C.隋代的国子监 D.唐代的国子监 答案:B 3、科学管理理论促成美国教育管理朝着成绩测量和()的方向发展 A.心理测量 B.行政 C.量化 D.提高效率 答案:D 4、到19世纪末,法国已形成了以等级十分明显的()为特征的教育体系。 A.双轨制 B.单轨制 C.私立学校 D.贵族学校 答案:A 5、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形成了以等级十分明显的()为特征的教育体系。 A.双轨制 B.单轨制 C.私立学校 D.贵族学校 答案:A 6、到20世纪初,英国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 B.地方分权 C.中央与地方结合 D.放任自流 答案:C 7、英国现代教育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44年颁布的()。 A.费舍法案 B.工厂法 C.巴尔福教育法 D.巴特勒法案 答案:D 8、美国建国以来,教育以升学与就业并重,逐渐形成了以()为特征的教育体系。 A.双轨制 B.单轨制 C.私立学校 D.贵族学校 答案:B 9、法国于1833年颁布了《国民教育法令》,又名(),提出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 A.费舍法案 B.基佐教育法 C.巴尔福教育法 D.巴特勒法案 答案:B 10、贯穿“中体西用”精神的近代学制是 A.壬寅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戍学制 答案:A

11、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是()。 A.1902年 B.1904年 C.1905年 D.1906年 答案:C 12、卢梭以小说体裁反映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社会契约论 B.忏悔录 C.新爱洛绮丝 D.爱弥儿 答案:D 13、在计划经济和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条件下,前苏联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 B.地方分权 C.中央与地方结合 D.放任自流 答案:A 14、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忏悔录 D.普通教育学 答案:B 15、柏拉图是()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古印度 答案:A 16、1786年,俄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国民教育的法令是()。 A.国民学校章程 B.国民教育法 C.巴尔福教育法 D.巴特勒法案 答案:A 17、开放系统学说认为,影响学校组织的发展有着()变量和内部变量两个因素。 A.学生 B.教师 C.家庭 D.环境 答案:D 18、1843年,马萨诸塞州教育厅长贺拉斯·曼于考察德国教育回来后,发起了(),建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 A.国民学校运动 B.国民教育法 C.公立学校运动 D.巴特勒法案 答案:C 19、1870年,英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教育法令是()。 A.初等教育法 B.中等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职业教育法 答案:A 20、宋代掌管一路州、县学政的机构是()。 A.提举学事司 B.提学使司 C.社学 D.提学官 答案:A 2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朝的教育指导思想。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 D.汉

2012年10月全国自考00449《教育管理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管理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4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有法治的方法、预测规划的方法、经济的方法以及 A.计划的方法和行政的方法 B.组织调度的方法和激励的方法 C.指导的方法和权变的方法 D.科学的方法 2.在教育管理学产生以后的一段时间(20世纪初)受孔德和斯宾塞科学观的影响,教育管理研究颇看重 A.演绎的方法 B.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 C.文献方法 D.归纳的方法 3.不少国家注重建立庞大的信息咨询中心,为地方教育提供丰富的统计数据和教育资料,进行各种教育咨询,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的 A.计划职能 B.指导职能 C.服务职能 D.经营职能 4.避免教育经费预算中随意性的关键是 A.制定政策 B.遵守法律 C.积极创收 D.加强管理 5.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础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德尔菲预测法的提出者是 A.达顿和斯奈登 B.达尔奇和赫尔默 C.卡伯利和佩恩 D.雪恩和克里奇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考核要求)

中午教育管理史 上篇中国教育管理史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管理 1.识记:夏、商学校的名称;西周学校系统;西周教学内容的特点;“学在官府”的含义。 2.理解:“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的成因;视学制度和选贤贡士制度的教育管理功能。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管理 1.识记:用士养士制度的含义、性质、管理特点;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名称和主要内容。 2.理解:教育体制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官学衰败和私学兴起的原因);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及其私学的管理特点;墨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及其私学的管理特点;稷下学宫的管理特色。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管理 (一)秦汉的文教政策 1.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汉代为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采取的措施。 2.理解: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3.应用: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给后人的启示。 (二)汉代的教育行政体制与学校管理 1.识记:汉代学校系统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汉代教育行政管理的特点;汉代官学的名称和性质;汉代地方官学的职能及其管理的特点;汉代私学的类型及其管理的特点。 2.理解:以儒术取士的教育管理的意义;汉代私学兴盛的原因。 3.应用:汉代太学的管理经验。 (三)汉代的宏观教育管理措施

1.识记:察举制度的含义;左雄改制或阳嘉改制的含义;察举的主要科目及其标准;策问与对策的含义;汉代规范经学内容的主要手段及其具体内容 2.理解: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管理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管理的发展 1.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管理发展的主要表现 2.理解:魏晋南北朝教育管理的历史地位 (二)“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1.识记:九品中正制的含义;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条件;《人物志》的作者及该书的历史价值。 2.理解: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管理 (一)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1.识记:隋唐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理解:隋唐采取重振儒术兼容佛道文教政策的背景;《师说》问世的背景;重振儒术兼容佛道文教政策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1.识记: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科举报考的程序;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2.理解:科举制产生的原因;科举制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三)隋唐时期的教育行政体制与学校管理 1.识记:隋唐时期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隋唐学校系统的特点;隋唐官学管理完备的主要标志。 2.应用:唐代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的经验 第五章两宋时期的教育管理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45)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最早的学校“序”和“校”创立于 A.原始社会束期 B.夏朝 C.商朝 D.周朝2.我国古代视学制度的创立,最早可以溯至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代3.在施教原则上,强调以“强说人”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对“农与工肆之人”进行说教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4.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是兴太学、重选举和 A.独尊儒术 B.以法为教 C.无为而治 D.三教并用 5.史籍记载,我国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始于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北魏6.唐代具体负责地方官学管理的行政长官是 A.三老 B.司徒 C.长史 D.教谕7.王安石主持熙宁一元丰兴学时期,为整顿太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采取的重要措施是实行 A.“三舍法” B.升斋等第法 C.学官考课法 D.升斋计分法 8.清代阮元曾经创办了两所讲求实学的书院,它们是诂经精舍和 A.漳南书院 B.南洋公学 C.时务学堂 D.学海堂9.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的核心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中西学包括 A.西艺、西政 B.谣政、篮史 C.西文、西艺 D.西文、

全国4月自考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4月自考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5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 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奋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诮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教育管理的内容具有 A.教育性 B.主体性 C.复杂性 D.互动性 2、科学管理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者和代表人物是 A.泰勒 B.卡斯特 C.德鲁克 D.梅奥 3、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的奠基人"的是 A.马斯洛 B.法约尔 C.赫兹伯格 D.韦伯 4、将组织分为疏远型组织、精打细算型组织、道德涵养型组织的依椐是

A.组织对其成员控制的方式 B.组织的规范化程度 C.个体参与组织活动的程度 D.组织的结构与层级 5、学校管理者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并根据教育规律适时调整学校发展战略,创造性地设计学校的发展蓝图。这是学校管理的 A.效益性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前瞻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6、教师在自然情境下,用自己的感官和相关的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进行考察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研究法 7、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校情分析和设计的,有一定目标导向的,学校全面改革发展和持续改进的行动计划,称为 A.学校目标 B.学校前景 C.学校架构 D.学校规划

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全国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管理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工作机构和方式都是以 A.执行国家的既定政策为目的B.执行政党的既定政策为目的 C.执行教育的既定政策为目的D.执行校长的既定政策为目的 2.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设置的通习学科为 A.教育制度B.教育政令机关 C.教育法令D.教育政策 3. 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这说明系统具有 A.集合性B.目的性 C.层次性 D.相关性 4. 依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令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管理行为,从而使教育管理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的 A. 方向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规范性原则 D. 有效性原则 5. 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教育管理部门采取的非法行为可以有效,体现了教育行政执法的 A.合法性原则 B. 合理性原则 C.应急性原则 D. 越权无效性原则 6.对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等内容进行的预测从类型上属于 A.宏观教育预测B.定性教育预测 C.长期教育预测D.多对象教育预测 7.教育规划的主要特点包括 A.系统性、发展性、客观性B.系统性、预见性、主观性 C.长期性、预见性、客观性D.系统性、预见性、客观性 8.教育的规范体系是建立并保证教育机构正常运转的规章制度,规定着教育机构的职责权限和机构内人员的 A.工作职级B.岗位贵任 C.职务高低D.权利性质 9.根据国家规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编制教育预算,应采用的编制办法是 A.学生加专项B.师生加专项 C.定额加人数D.定额加专项 10.国家教育财政拨款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 A.主渠道B.辅助渠道 C.唯一渠道D.专项渠道 11.教育行政部门的横向沟通,一般以商榷和协调为主,不带有命令色彩而具有相互支持的性质,所以一般采用的沟通途径是 A.星形途径B.轮形途径 C. 树形途径D.矩形途径 12.督学人员的职权受法律保护和支持,由 A. 法律授予B.政府授予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管理史完整得复习资料 第一章先秦时期 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得学校,名称有(序)与(校) 商朝除继承已有得(庠)与(序)外,有创设了(瞽宗)与(学) 又称学术官守,就是夏、商与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得共同特点。即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五学。学在官府主要表现为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 能力兼求得特点。 ,尤其要重视仁得教育,即伦理道德教育。内容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主张要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得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得人以受教育得机会与权利。 就是齐国在都城临淄稷门之下设立得养士之所,以招揽天下名士。各派师徒汇集于此,自由讲学,相互研讨,从而使这个养士之所又成为一所学术水平高、研讨气氛浓得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在教育体制、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再由她们分别去教其她弟子,这样可以二传、三传甚至更多,这种教学方式叫做“次相授受”。 西周继承与发展了夏、商得教育,形成了以“六艺”为主得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相当于政治伦理课程,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与宗教礼仪等。乐就是与礼得教育密切配合得教育内容,主要起到精神陶冶得作用。射与御为军体训练。书、数为传授语言文字与科学文化知识得课程。 西周以“六艺”为主要内容得教育,讲求文武兼备,重视礼乐道德教育、知识与能力兼求,这就是西周政治、经济与文化得发展在教育上得体现,也就是对教育得要求。 视学包括两种,一就是天子象征性得视学,以示尊老敬德,重视教育。二就是督导性得视学。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视察得内容都包括德行与道艺,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而且遵循循序渐进得原则,逐渐提高考查得标准,以督促、引导学生得学习。 选贤贡士制度:即西周实行得人才选拔制度,由诸侯与地方民政长官选拔德行、道艺兼优者贡于天子,或升入大学深造。这就是我国最早实行得人才选拔制度。 学在官府得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得产物。当时,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得物质生产资料与精神生产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为其所垄断,文化知识掌握在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官员受理,教学所用之“书”“器”(教具)则为官师占有。只有奴隶主贵族得子弟,才有受教育得权利。而世卿世禄制度又使这种垄断得到世袭,官师代代相传。因此学术一直为官府垄断,民间不可能有学。加之,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无力供养、也不需要为官以外得精神生产者,也无力再民间普及教学所需得“书、器”,这就是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根本原因。 1、稷下学宫就是齐国在都城临淄稷门之下设立得养士之所,以招揽天下名士。各派师徒汇集于此,自由讲学,相互研讨,从而使这个养士之所又成为一所学术水平高、研讨气氛浓得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在教育体制、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2、教育体制:稷下学宫就是齐国创办得,一切教学设施及教学、生活所需经费,都由齐国提供。但就是学宫得讲学、研讨则由私人主持。 3、办学原则:稷下学宫办学实行门户开放、学术自由得原则。 4、学生管理:稷下学宫门户开放,学术自由,为学者提供了宽松得环境与氛围。但并不就是毫无规矩。稷下学宫得学则—《弟子职》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遵守得行为规范作了全面、详细得规定。一就是,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二就是要求学生饮食起居要有良好得习惯,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要有修养。三就是规

中外教育管理史

1.西周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书,数,御) 2.魏晋南北朝选拔人才制度: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产生于何时:隋唐 4.古希腊的柏拉图教育理想中最高的目标:培养哲学王 5.西方教育史上首先明确的提出教育立法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 6.19世纪西方新大学运动最光辉的榜样是:柏林大学 7.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普鲁士) 8.北美第一所高等大学是:哈佛大学 9.欧洲近代学校管理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奠基人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10.俄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具有影响的大学是:莫斯科大学 11.俄国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汉堡协定》 12.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点:学在官府 13.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是:八股文取士 14.辽金元官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官府拨给学田和钱粮 15.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学制 16.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发展趋势:社会化,终生化,民主化,理性化,专业化。 17.在教育对象方面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孔子 简答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基本含义是:不分贵贱,华夷,扩大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并且在经济上,时间上有条件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这打破权力制对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简答孔子对”学而优则仕”主张??? ——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概括了孔子教育的目的,主张把官职与学习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受过教育,受教育的人应该得到官职,这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为平民开拓了重振的道路,有利于改革社会政治,但也有消极影响,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思想,使中国知识分子从入学读书开始就产生了严重的名利思想。 18.稷下学宫创办的时间是:战国 稷下学宫学生守则的名称叫《管子》中的《弟子职》。主要内容是:1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2要求学生饮食起居要有良好习惯,言谈举止要有修养。3规定了学习的规则。 19.中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开始于:魏晋 20.洋务派最早创立,也最为重视的新式学堂是:外国语学堂 21.我国对小学教师施行教师资格检定制度开始于:清朝末年 22.古罗马的修辞学校培养目标是:演说家 23.欧洲最早的师范教育设施出现在:法国 24.在西方义务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17世纪 25.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人是:赫尔巴特 26.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人 27.斯巴特教育制度的性质是:军事专制 28.在欧美中等教育中最典型的学校是:文法学校 29.提出教育管理的纯粹性原则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30.采取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对大学进行管理的国家是:法国 31.东汉时期察举制改为:推荐和考试相结合 32.德国现代教育制度中地方分权行管理制度比较典型

中小学教育自考真题

2012年1月自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两大分支:一是教育行政学;二是( ) A.教育财政学B.教育督导学 C.教育领导学D.学校管理学 2.在管理过程理论中,提出了“五职能说”的是( ) A.亨利·法约尔B.罗伯特·孔茨 C.乔治·梅奥D.奥古斯特·孔德 3.运用形容词或评语等能反映出程度的语言作为标度来表示管理质量指标的方法,称为 ( ) A.数量表示法B.程度表示法 C.专家判定法D.集体讨论法 4.由研究人员和教育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对当前问题解决、评价和改正过程的研究方法,称为( ) A.实验研究法B.经验总结法 C.行动研究法D.调查研究法 5.我国教育行政机关机构改革的关键在于( ) A.合理转变职能B.精简组织机构 C.提高人员素质D.提高决策能力 6.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培养与提供为目标值来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方法是( ) A.社会需求法B.人才需求预测法 C.教育投资效益分析法D.国际比较法 7.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为执行教育法规,对特定对象作出能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处理或决定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称为( ) A.教育行政处罚B.教育行政监督 C.教育行政措施D.教育救济 8.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提出,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 ) A.4%B.5% C.6%D.7% 9.根据参与评价的立体构成,可以将教育评价分为( ) A.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B.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C.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D.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 10.通过督导,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证实和估价所取得的结果,以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这体现了教育督导的( ) A.导向性功能B.沟通性功能 C.促进性功能D.鉴定性功能 11.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 ) A.校长B.德育主任

【自考真题】最新2018年4月自考教育管理原理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2)

2018年4月自考教育管理原理真题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4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毎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美国的行政学着重研究行政工作的 A.合理性与效率性 B.干预性和控制性 C.合理性与干预性 D.技术性与控制性 2、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方式不同,管理的 A.方式和方法也不同 B.社会性质也不同 C.管理者也不同 D.被管理者也不同 3、教育管理活动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这是教育管理的 A.动态原理 B.系统原理

C.人本原理 D.效益原理 4、教育管理活动必须以国家的教宵方针政策为依据,它体现的是教育管理的 A.科学性原则 B.思想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5、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由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所组成的,其层次结构排列的特点是 A.由高到低 B.由低到高 C.由远及近 D.由近到远 6、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教育方针 B.教育原理 C.教育管理 D.教育体制 7、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对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计划有重要作用的教育预测属于 A.微观教育预测 B.宏观教育预测 C.定性教育预测 D.定量教育预测 8、将若干名教育专家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预测教育前贺的方法是 A.教育专家个人预测法 B.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 C.德尔菲预测法 D.问归预测法 9、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结合到一起,就构成为一国的 A.教育制度 B.教育体系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201604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45)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周时期官师不分,兼任各级乡学最高行政长官的是 A.大司乐B.大司徒C.乡大夫D.师氏 2.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腐》 3.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是独尊儒术、重选举和 A.兴太学B.禁私学C.无为而治D.三教并用 4.我国流传至今最早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 A.《颜氏家训》B.《太公家教》C.《教子家训》D.《家范》 5.唐代中央官学的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是 A.博士B.博士祭酒C.司业D.国子祭酒 6.北宋时期庆历兴学的主持人是 A.范仲淹B.王安石 C. 司马光D.蔡京 7.元代各行省设置的统管诸路、府、州、县学祭祀、教养、钱粮等事的行政机构是 A.长史B.提督学攻C.儒学提举司D.劝学所 8.明朝地方官学有着严厉的学规,禁止生员结交地方官、妄言军国政事等,其中于洪武年间颁布的“卧碑”是 A.《训士卧碑文》B.《卧碑八条》 C.《学校禁例十二条》D.《训士八条》 9.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的核心思想是 A.中体西用B.西体中用C.扬中抑西D.扬西抑中 10.《癸卵学制》规定师范学堂划分为两级,即初级师范学堂和 A.高级师范学堂B.中级师范学堂C.高等师范学堂D.优级师范挚堂 11.明清时期,既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的是 A.礼部B.国子监C.太学D.尚书省 12.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 A.教授B.教习C.博士D.先生 13.只有婆罗门教僧侣才能教授《吠陀经》的文明古国是

2018年10月自考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小学教育管理试卷 (课程代码00458)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积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过程,称为 A.教育治理 B.教育管理 C.教育行政 D.学校管理 2.将理论重心放在组织制度的科学化和体系化上的学者是 A.韦伯 B.泰勒 C.巴纳德 D. 梅奥 3,人际关系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A.赫茨伯格 B.彼得·圣吉 C.麦格雷戈 D.梅奥 4.学校组织的功能和技术核心是 A.文化 B.政治. C.教与学的过程 D.管理的过程 5.教师在自然情境下,用自己的感官和相关的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进行考察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行动研究法 D.比较研究法 6.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要求的,结合校情分析和设计的,有一定目标导向的,学校全面改革发展和持续改进的行动计划,称为 A.教育规划 B,学校前景 C.学校架构 D.学校规划 7.将学校所从事的活动与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优质校、品牌校、知名校进行比较,找出差距,针对差距学习先进经验并制定改进方案,以提高自身水平的管理方法,称为 A.德尔菲法 B.标杆分析法 C.SWOT分析法 D.问题树分析法 8.有效沟通的保障是 A.尊重 B.理解 C.倾听 D.表达 9.《有效学校运动相关观点》一文的研究结论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引用,其作者是 A.埃德蒙兹 B.威尔伯 C.莱文 D.特曼 10.学校领导通过与教师谈心、家访、探病、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发展愿望和遇到的种种困难,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教师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这是教师激励策略中的

2020年自考《教育管理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自考《教育管理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 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和() A. 教育属性 B.管理属性 C. 教育属性 D.客观属性 2. 教育的质量,既是教师教出来的,也是学生学出来的。这反映 了教育管理特点的() A. 管理对象和“产品”的主体性 B. 管理内容的教育性 C.管理过程的复杂性 D.管理形式的复杂性 3.在目标管理过程中,根据每个成员和每个部门的具体工作目标,明确规定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授予实施目标应该具备的相对应 的权力,这种行为称作( ) A.论证决策 B.分解目标 C.定责授权 D.协调平衡 4.192020年发表的标志着管理过程理论产生的作品是() A.《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B. 《管理实践》 C. 《教室管理》 D.《学校报告与学校效果》 5.按调查方式划分,教育管理研究中的调查法包括访谈调查、问 卷调查和( ) A.描述性调查 B.预测性调查

C.成品分析调查 D.普遍调查 6.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条件与可能性,为实现其社会发展总目标而作出的相关教育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对策,被称为( ) A.教育发展规划 B.教育发展计划 C.教育发展战略 D.教育发展决策 7.教育行政处罚的原则不包含( ) A.处罚法定原则 B.一事不再罚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责任追究依事而定原则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教育经费占国名生产总值的比例为()A. 2% B. 3% C. 4% D.5% 9. 教育评价的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 A. 促动功能 B. 反馈功能 C. 鉴定功能 D.沟通功能 10.通过收集输出的教育信息的执行情况,对教育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这体现了教育督导的( ) A.反馈性功能 B.促动性功能 C.鉴定性功能 D.沟通性功能 11.下列不属于上级领导应对校长负责制的态度是() A.给予学校办学自主权 B. 改变上下之间的领导管理方式 C. 支持群众参与监督和管理 D.承认学校是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答案解释完整版同名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答案解释完整版同 名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45)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宋涂均无分。 1.根据考古材料的证实,中国有大学、小学教育机梅的分设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2.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是《管子》中的篇章 A.《劝学》 B.《劝学篇》 C.《学而篇》 D.《弟子职》

3.汉代太学的学生有正式生和非正式生之分,其中正式生称为“博士弟子”,而非正式生被称为 A.“诸生” B.“弟子” C.“生员” D.“附学生”4.南朝宋文帝时期设立了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四馆”,这“四馆”分别是玄学、史学、文学和 A.律学 B.医学 C.儒学 D.书学 5.曹魏时期出现的集人才研究之大成的着作《人物志》的作者是 A。刘劭 B.曹操 C.周兴嗣 D.刘毅 6.汉代察举制由推荐发展为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其重要转折的标志是东汉顺帝时期的改革,通常称之为 A.阳嘉改制 B.元嘉新政 C.熙元新政 D.嘉佑变法7.唐代地方官学中除设有儒学性质的府、州、县学外,还设有专科性质的崇玄学和 A.律学 B.医学 C.书学 D.算学 8.洋务派最早创立的军事学堂是 A.福建船政学堂 B.江南水师学堂 C.天津水师学堂 D.湖北武备学堂 9.明朝地方官学有着严厉的学规,禁止生员结交地方宫、妄言军国政事等,其中于洪武年间颁布的“卧碡”是 A.《训士卧碑文》 B.《卧碑八条》 C.《学校禁例十二条》D.《训士八条》 10.《癸卯学制》规定师范学堂划分为两级,即初级师范学堂和

(完整版)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201104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 00445) 1、2、6、10、11、12、15、16、17、19、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民国初年教育部设立的教育行政视导机构名称为【】132 A.视学室B.视导处C.督学处D.督导室 2.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大学名称为【】3 A.上庠B.頖宫C.乡学D.辟雍 3.在教育对象方面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 4.稷下学宫创办的时期是【】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5.汉代太学中执掌经书教授弟子的教师称为【】 A.教授B.博士C.直讲D.先生 6.中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始于【】37 A.西汉B.东汉C.魏晋D.唐朝 7.唐朝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是【】 A.六经B.四书五经C.五经正义D.三经新义 8.我国古代的学田制创行于【】 A.唐朝B.宋朝C.隋朝D.元朝 9.洋务派最早创立也最为重视的新式学堂是【】 A.外国语学堂B.军事学堂C.技术学堂D.师范学堂 10.我国对小学教师施行教师资格检定制度始于【】 A.清朝末年B.民国初年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 11.我国普通学校校长资格等级制创立于【】 A.清朝末年B.民国初年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 12.苏区时期小学在领导体制上实行乡教委领导下的【】192 A.委员会负责制B.校长负责制 C.党支部书记负责制D.指导员负责制 13.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王宫为了培养王子王孙而设立了【】 A.职官学校B.宫廷学校C.书吏学校D.寺庙学校 14.古希腊城邦斯巴达教育制度的性质是【】 A.民主制B.共和制C.寡头制D.军事专制 15.古罗马的修辞学校的培养目标是【】223 A.教士B.演说家C.商人D.教师 16.西方提出“自由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是【】228 A.古埃及人B.古印度人C.古希腊人D.古罗马人 17.欧洲最早的师范教育设施出现在【】

(完整版)教育管理原理自学考试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2011年教育管理原理自学考试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多处于( b) A.无组织有政府的状态 B.无系统无组织的状态 C.独立的状态 D.有组织无政府的状态 2.教育管理学在我国作为独立形态的学科始于(A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初 D.20世纪末 3.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是指(C ) A.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B.教师的主导地位 C.教师是学校的主体 D.学校领导的主体地位 4.使教育管理活动正规化的一个重要职能是(D ) A.计划职能 B.监督职能 C.经营职能 D.法治职能 5.教育管理原理的体现是指(B ) A.教育管理方法 B.教育管理原则 C.教育管理对象 D.教育管理职能 6.从生产关系的变化来看,教育管理方法的特点是( C) A.差异性与稳定性 B.发展性与稳定性 C.差异性与发展性 D.相对平衡性 7.第一次提出了我国近代的教育宗旨的是( B) A.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B.1906年《奏定宣示教育宗旨折》 C.1912年《对教育方针之意见》 D.1915年《颁定教育宗旨》8.提出我国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是(A ) A.《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B.《政府工作报告》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9.教育预测中的中心环节是(B ) A.选取合适的预测方法 B.实施预测 C.明确预测的目的 D.搜集预测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10.教育机构个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是( B) A.教育机构 B.教育机构 C.教育行政体制 D.学校教育体制 11.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由(B ) A.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 B.地方政府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体制 C.地方政府合作管理的体制 D.地方政府实行分级办学、合作管理的体制 12.教育行政的核心内容是(C ) A.教育财务行政 B.教育信息及其管理 C.教育人事行政 D.人 13.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标准是( C) A.才能 B.勤奋 C.德才兼备 D.品德 14.教育财务行政的首要职能是(A ) A.筹措教育经费 B.配置教育资源 C.改善教育投资效益 D.增设投资渠道 15.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是( C) A.征收教育附加费 B.学校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 C.国家教育财政拨款 D.捐资助学 16.教育行政过程是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经反馈到再次输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行政工作实际上就是以(B ) A.事的管理为中心的工作 B.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 C.人的管理为中心的工作 D.时间、空间的管理为中心的工作 17.每个单位或个人都与其他四个单位或个人沟通的形式,称为(D) A.树形沟通 B.聚合形沟通

2011年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卷

2011年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A. 礼部 B. 国子监 C. 门下省 D. 祠部 答案:B 2. 八股文起源于()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答案:B 3. 我国近代最早自己编写的一批工科大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 茅以升 B. 刘仙洲 C. 竺可桢 D. 梅贻琦答案:B 4. 我国最早的学校创立于() A. 五帝时期 B. 虞舜时期 C. 夏朝 D. 商朝 答案:C 5. 隋唐时期最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A. 科举制 B. 世袭制 C. 察举制 D. 九品中正制答案:A 6. 创办诂经精舍的是() A. 顾宪成 B. 王夫之 C. 颜元 D. 阮元答案:D 7. 洋务派创立的中国最早的专门的技术学堂是() A. 福建船政学堂 B. 上海机器学堂 C. 上海电报学堂 D. 南京矿务学堂 答案:B 8. 苏区最早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 A. 湘赣边区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教育部 B. 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 C. 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 D. 中央教育宣传部 答案:A 9. 汉代采用最多,最经常化、制度化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A. 世袭制度 B. 私人荐举制度 C. 皇帝征召制度 D. 察举制度答案:D 10. 北宋庆历兴学运动的主持者是() A. 范仲淹 B. 王安石 C. 司马光 D. 蔡京答案:A 11. 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作为教育方针的学校是() A. 中央党校 B. 苏维埃大学 C. 延安大学 D.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答案:D 12. “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出自于() A. 《论语》 B. 《墨子》 C. 《孟子》 D. 《荀子》答案: A 13. 汉代太学创立于() A. 公元前136年 B. 公元前124年 C. 公元4年 D. 公元178年答案: B 14. 1922年颁行新学制后,普通教育特指() A. 初等教育 B. 中等教育 C. 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D初等高等和高等教育答案;C 15.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起于()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B 16. 清末创办浦东中学堂,实行董事会制的是() A. 盛宣怀 B. 张伯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