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月牙儿》中月牙意象

浅谈《月牙儿》中月牙意象

浅谈《月牙儿》中月牙意象
浅谈《月牙儿》中月牙意象

浅谈《月牙儿》中月牙意象

发表时间:2011-05-19T11:22:43.32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第3期下作者:王洁饶靳

[导读] 《月牙儿》描写的是母女两代人为生活所迫,均沦为暗娼的的悲惨故事。

◎王洁饶靳(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50-01

摘要:《月牙儿》描写的是母女两代人为生活所迫,均沦为暗娼的的悲惨故事。月牙儿在文中反复出现,而它每一次出现都代表了主人公不同的心境。老舍借“月牙儿”的意象营造一种凄凉而又具有艺术美感的意境。

关键词:月牙儿;意象;凄凉

老舍的《月牙儿》是用情感与美感构筑起来的现实内容与艺术高度统一的小说精品。小说采用“臆想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真切的展示了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月牙儿》写一对良家母女如何被生活所迫相继沦为暗娼的悲剧,它所要表现的是城市底层妇女生活的艰难与内心的悲苦。它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自我展露,着重于一种意绪的表达。残缺的月牙儿凄冷孤寂,与主人公的凄苦命运相映照,主人公与月牙儿之间无言的对话,饱含着难以名状的人生酸楚。

《月牙儿》九次直接描写月牙儿,表达了主人公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心态。“在小说里,月牙儿实际上是直接沟通人物心灵深处的物象,是作者用以刻画人物心理的一种手段。” 有三个阶段没再看见月牙儿,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把主人公凄凉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月牙儿在小说中的不断的重复与变换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浅金。” 小说开篇就带出月牙儿,而且是带着寒气的,为整篇小说的悲凉氛围埋下了伏笔,这种寒气并非仅仅是月牙儿散发出来的寒气,更是主人公生命中充溢着的寒气。

“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 这是主人公第一次看见月牙儿,那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第一个寒气是确是意义上月牙儿所带的寒气,而第二个寒气则是环境所致。

“妈和我还穿着白袍,我又看见了月牙儿。” 这是主人公和她妈妈出城去看她爸爸的坟,这时月牙儿放出的是一道冷光。

“不敢高声地哭,我看着天,啊,又是月牙儿照着我的眼泪。” 几乎当完了家里能当的东西,尽显主人公的孤独、悲哀与无助。

“我坐在她旁边,看着月牙,蝙蝠会在那条光底下穿过来穿过去,像银钱上穿这个大菱角,极快的又掉到暗处去了。” 月牙儿已经上来了,可妈妈还在给别人洗衣服,月牙儿也给她带去了一点光亮,她们母女的生活也正是因为妈妈给别人洗衣服才有了一点希望,可最终它还是掉到了暗处,是悲惨生活的预兆。

“这次月牙儿比哪一回都清楚,都可怕。” 这次月牙儿比哪回都清楚是因为妈妈改嫁,未来有了着落,生活也更稳定了;比哪一回都可怕,是因为主人公对妈妈找的这个新爸爸以及那个新家有一种无知的恐惧。

“我敢在院中走了,一个春天的月牙在天上挂着。我看出它的美来。” 主人公在几经挫折、绝望之后,真正明白了妈妈,也真正原谅了妈妈,并明白了活着的可爱,为了活着,她什么也肯干。她认为羞耻并不是她造出来的,这也暗含了生活的无奈,她能坦然面对生活,不是因为生活中没有羞耻,而是她认为羞耻并非她造成的,这也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无奈与悲哀。

“他的笑唇在我的脸上,从他的头发上我看着那也在微笑的月牙。......月儿忽然被云遮住,我想起来自己。我失去那个月牙儿,也失去了自己。” 在前面,微笑的月牙中可看出主人公的欢快,舒畅的心情,可后来月牙忽然被云遮住,是一个极大的转折,一下子后回到了黑暗之中,表现出了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心境。

“在这里,在这里,我又看见了我的好朋友,月牙儿!” 在狱中,又看见了月牙儿,反衬出了主人公前面那段日子的黑暗,在对世界的绝望,甘愿在监狱里了结一生的心境下,他又看见了月牙儿。

二、看不见月牙儿的三个时期

“我在三四年里似乎没再看见月牙儿。新爸对我们很好,他有两间屋子,他和妈妈在里间,我在外间睡铺板。” 这是主人公第一个阶段没有看见月牙儿,因为在这段日子里,生活过得比较安稳,有饭吃,有地方住,甚至还可以上学,这与主人公之前的生活相比已是很幸福,很安稳的了。因此,她不需要月牙儿来安慰她,也不需要月牙儿那点微弱的光来照亮生活。这段日子,是她童年中最美好的时候。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个新爸爸的不辞而别,让母女俩重新回到黑暗的日子,甚至生活变得更加可怕。

“我又老没看月牙了,不敢去看,虽然想看。”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里是因为生活得安稳而无心再去看月牙,那么,接下来便是因为生活的黑暗,可怕而看不见月牙。妈妈因为新爸爸的离走而沦为暗娼。后来,她竟给了她的女儿—主人公两个选择::一是让她出卖肉体,她们母女可以继续一起生活;二是各过各的生活,以为她的妈妈又要嫁人,而这一次,已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把她一起带过去。主人公选择了后者。小学毕业后,她先在学校打工生活了一段时间,可后来换了校长,她不得不离开另谋出路。可又找不到事做,生活过得还不如一条狗。这段日子,她想看月牙儿,可不敢看。不敢二字,将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微妙的表达了出来:月牙是她生活中的一点希望,而她却不敢看。

第三的一个时期应是主人公生活中最低潮、最黑暗的时期,她也在万般无奈之下承袭了她妈妈的职业,沦为暗娼,在那些日子里,她的生活完全是漆黑的,连月牙儿的那一点光亮甚至是萤火虫的光亮也不会有。她干着自己最不愿意干的事,麻木的生活。如何才能生活下去是她唯一的追求,而怎样的生活方式对她来说已不再重要。她也早已无心再看月牙儿了,也可以说是她已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月牙儿已不在她的生活之内。

虽然这三个阶段都没看见月牙,但没看见的原因是迥然有别的,这三个时期的生活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从不看月牙到不敢看到看不见,是主人公生活环境的变化,更是她人生悲剧加深的一个过程。

三、月牙儿总体意象

贯穿全篇的“月牙儿”是一个具有多种意象的象征体,凄冷的月牙儿照出来的光虽然很微弱,但比起无边的黑暗来,它多少还能给人一点亮。从这个角度来说,月牙儿有曾一度是主人公微薄希望的象征。月牙儿是主人公生活的见证,是她不同情感经历的回忆。月牙儿对主人公而言,不仅起到唤醒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它折射了小说人物不同时期不同境遇后产生的不同感受,月牙儿是人化的意象,同时又是立体多维的意象,在主人公生活的不同时期,它分别赋予色彩不同、基调不同的意义内涵。老舍通过对月牙儿这一本土意象的立体多维的开放式构建构,使月牙儿这一意象在小说中成为叙事的主线,月牙儿不只是在小说的开头结尾对作品起到首尾呼应的结构功能,而且始终贯穿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

(完整版)古典诗词中月意象

诗词中咏“月”的佳句顺手拈来,细细品味起来,作者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月”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而蕴蓄了多重含义,成了一个立体的情感寄托物:失意人眼中的“冷月”,正气者心中的“日月”,别离者泪中的“残月”,欢娱者笑中的“明月”。如果按月的蕴含不同而分类,“月”意象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月”的时间意象 月有阴晴圆缺,又有规律的循环,因而古人早有以月计时的历法,诗词中用“月”单纯表示季节的也非常多:“二月春风似剪刀”、“毕竟西湖六月中”、“八月秋高风怒号”等等。但人事的兴衰,朝代的更迭,与那亘古不变依旧东升西落的月相比如白驹过隙,千百年来,有多少人发出时光飞驰、人生苦短的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张若虚)人间不知流转了多少英雄豪杰、凡人庸才,而“月”仅是相似,其实又何止是相似,而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啊!面对那“年年今夜,月华如练”(宋·范仲淹)的永恒意象,多少人“惯看秋月春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是李白的质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苏轼的探询。有人问其始,自有人问其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但前不见其始,后不见其终,那“秦时明月”尚照汉家宫阙,那古时明月,今日依旧朗照九州。“长沟流月去无声”,物换星移人不同。 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

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操问怎么有为,但生活中更多的却是无数的人成为“鸡声茅店月”下的匆匆早行人。 (二)月的空间意象 月挂中天,月光铺洒大地,或朦胧,或明亮,于是物质上的月又成了占据巨大空间的月,更在文人笔下拥有了文化的内涵。“月出惊山鸟”的幽静明亮,“明月如霜”的冷艳凄迷,“月光如水”的清丽迷人,无不令诗人们挥毫写意,写下“天阶月色凉如水”的清凉感受,写出“月华如练”的流动质感。 月,凭借那月光的普照,往往形成一种广阔的境界,给人以恢弘雄壮的美感。杜甫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空阔,李白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辽远,王维守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谢灵运品着“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冰寒。就在这一泻千里的月明中,多少故事在演绎着多味的人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那月下是有情男女的相视相恋;“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宋·苏轼)是失意之士的对月感叹;“月黑雁高飞,单于夜遁逃”(唐·卢纶),是失利时的仓皇保命;“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唐·杜甫)是明月中的思妇望归…… 面对无限的月色,诗人涌发了多少灵感,不仅月本身的辽远令人产生无限向往,那月色下的万事万物也因之而拥有无穷诗意。夜因月而有了生气,月因夜而尽显其意。诗人的心灵正是在无边的月色中才得以思接千古,慨天地之茫茫,收万物于心间。

月牙知我心老舍《月牙儿》赏析

月牙知我心――老舍《月牙儿》赏析(网友来稿) 张桂兰 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中篇《月牙儿》,以高悬于空中的月牙儿为主旋律,通过主人公对它的不同感受,谱写了一曲天上人间哀怨的悲歌。其情之感人,艺术技巧之精湛都令人叹为观止。 月牙儿本是自然之物,然而在作家笔下它却成了主人公孤独寂寞时唯一而又不可缺少的伴侣,成了主人公向黑暗社会控诉的代言人。总之,它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全文中月牙儿出现了达十几次之多,其中有三处是说没再看见月牙儿,而这又恰恰划清了主人公性格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 “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小说中此时的主人公还只是个七岁的孩子,这时她感觉到那月牙儿是带着寒气的是因为饥寒和丧父的巨大不幸正降临到这个只知道冷、饿和没人理是悲惨的事的女孩子身上。或许此时她还不懂得那装着爸爸的木匣被埋到城外的哪个地方是件多么值得悲哀的事,她只是因为冷、饿和没人理而感觉到那月牙儿是带着寒气的。接下来作家又写了月牙儿的第二、三、四次出现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出现时带给小主人公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悲惨命运。当“我”拿着妈仅剩得惟一不可当的东西――银簪,坐在那严严关闭着的大门前时,月牙儿在天空中歪歪着照着“我”的泪,当妈哼哧哼哧给人洗脏衣服时“我”更爱这个月牙儿,爱它给地上的那点小影子。 由上可见,此时的主人公还只是个孩子,她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孤独、寂寞、可怜和不幸,她对自己所遭遇的不幸还没有任何准备和认识,每当她孤独寂寞时,她便去看月牙,因为只有它还能给她些许的安慰。 “我”再一次看见月牙儿是在“妈坐了一乘红轿”,“被抬到城外去”,一个陌生的男人扯着“我”走时,此时的月牙儿“象个要闭上的一道大眼缝”。这时,妈为了不饿死“我”再嫁了,她不知等待她的会是什么,此时她的脑海里一片迷茫混沌,这个世界也是迷迷朦朦看不清楚的,这月牙儿的形象恰是“我”心灵的折射,至此作家已完成了对主人公童年形象的塑造。 接下来文中写道“我”在三四年里似乎没再看见月牙,这是文中第一次提到“我没看见月牙”,此时她有了她的小屋,好久没去当当,有吃有喝甚至还上了学,生活似乎变得美好了,她已不再需要月牙的陪伴与安慰了,因而这次月牙的出现成了主人公性格发展过渡期的标志,从此作家便进入了对少年主人公心理的揭示。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 2013 ——2014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任课教师:龚世俊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论文题目: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内容摘要: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苏轼的词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词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一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在苏词以前,北宋前期的词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这类词在抒写个人胸襟、拓宽表现领域、丰富艺术技巧方面均直启北宋中期的柳永及其后的苏轼。宋词至柳永而进入了繁荣期,其通俗普及非前代可比,但其词境却嫌狭窄,不过于离愁别绪之外增添了描绘都市的一面,仍未出“艳科”的藩篱。 词至东坡,始有意挣脱传统题材的束缚,把词从花前月下和香软丽蜜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新的范式。 (1)扩大表现功能与开阔词境。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美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人性;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他不止一次的浩叹“人生如梦”。所谓“人生如梦”既是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是指

苏轼词的意象浅析

苏轼词的典型意象浅析 09中文一班 唐淳 摘要:苏轼是我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词人之一,他的词风格多变,有最具代表性的豪放词,也有清新的田园词,更有清丽婉转的婉约词。作为一位风格多样的北宋的代表词人,他的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词中的艺术手法,典故,意象都达到了词作中的最高水准。意象是诗词中作者情感的载体,而本文则旨在通过苏轼词中的几个典型意象来分析苏轼的内心状态和人格理想 关键词:苏轼词、意象、明月、孤鸿、风雨 一、 引言 诗词最重要的在于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诗词中,作者一般都不会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中间就需要一个载体,而这个载体,就是诗词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意象。所谓意象,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明清后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南朝梁刘勰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① 此为意象一词最早出现。诗词的创作是无法离开意象的,而苏轼的诗词中,则有大量的意象,这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就选几个苏轼词中最为典型的意象来分析。 二、明月意象:思念、追求与理想、人生波折中的憾恨悲愁。 明月意象是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在历代的诗词曲赋中,写明月的篇章不计其数。“好诗多在明月中”② 清代文学家黄宗羲一语道破了这期中的奥秘。苏轼作为词作大家,其咏月词也是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苏轼对月的意象的描写大多出现在因“乌台诗案”遭贬谪后的词作中。苏轼的词作在“乌台诗案”前后有着一个风格的变化,由前期的豪放超逸,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感悟。在这些词作中,苏轼通过“月”的意象来描写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宦海风波,人生旅途中的退与进,沉与浮,荣与辱,苦与乐。“月”这一意象在苏轼词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而这些“月”意象的使用,也使得苏轼的词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婉约的审美色彩

古典诗词中的水意象

★在宋词中,。秦观的名作《鹊桥仙》中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从人间到天上,水与爱情真是 一水牵情万里长。佳期如梦,胜却人间无数,咏唱的便是天上之水与爱情了。#历史上,多情的人却以水为缘,演绎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宋】李 之仪 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深于情、专于情的女子。其芳心早以有所属,但心上人却与她天各一方,别多会少。“我住长江头”二句便揭示她们之间的地理距离,言外颇有憾恨之意。接着,“日日思君不见君”句则将这种憾恨之意和盘托出,令人想见女主人公徒自伫立江头,翘首企盼的怨望情态。“共饮长江水”句复作自我慰解:两地情思,一水相牵;既然同饮长江之水,自必心息相通。跌宕之间,深情毕见。“此水几时休”二句仍旧寄情江水,却又推进一层,以江 水之永无竭时,比喻离恨之永无绝期。#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 色,而自成高致。极写了有情人相思的绵绵-只希望你的心能象我的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一份深浓相思的情意。寄望伊人“君心似我心”,表明自己至诚的意愿,情深意重,此心所寄,永生不渝。 ★自白居易以来,《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上片全是写景,暗寓恋情。前三句以流水比人,写少妇丈夫外出,随着汴水、泗水向东南行,到了遥远的地方,同时也暗喻少妇的心亦随着流水而追随丈夫的行踪飘然远去。 词调多用于抒写男女情爱,而将情爱与水结合起来表现却又十分出色的,当数林逋这位单身贵族。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恋爱带给她幸福,也带来了忧愁。山头红遍,象一团火在烧,给人以热烈的感觉;山下,一江春水拍山流过,是水对山的依恋。表面写景,景中却蕴涵着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意。 前三句以流水比人,写少妇丈夫外出,随着水、泗水向东南行,到了遥远的地方;同时也暗喻少妇的心亦随着流水而追随丈夫的行踪飘然而去.

浅析古诗文中的月亮意象

浅析古诗文中的月亮意象 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陈希凤 【摘要】古诗文中,月亮是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她是人们情感的载体,意蕴十分丰富:她的阴晴圆缺,象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清幽柔和的月光,既能表现人的悠闲自在,也能烘托人的凄凉心情;她亘古不变,蕴含时空永恒,人生短暂……这种种不同的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不同的情怀。 【关键词】月亮相思离愁感伤悠闲永恒 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对古代诗文情有独钟。考察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就会发现,“月亮”这个意象频频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教学之余,我便有意无意地搜索资料,对这一现象作了一个粗浅的分析。 月亮,作为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她的阴晴圆缺,象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清幽柔和的月光,既能表现人的悠闲自在,也能烘托人的凄凉心情;她亘古不变,蕴含时空永恒,人生短暂……月亮的种种不同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不同的情怀。 一、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从月亮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何等相似!月亮的圆缺,自然会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宁静的月夜,沐浴在清幽的月光之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月亮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游丈夫的闺情诗。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杜甫的《月夜》,安史之乱中,他流离失所,寄居长安,这里借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思念自己,实际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乡怀人之情。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想念自己,所谓“月圆人不圆”,这是夫妻离别后的共同感叹!诗人通过望月把自己真挚而凝重的相思之情流露无疑。 月亮还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李白的《静夜思》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客旅他乡,夜不成眠。这时月亮悄悄地升起了,皎洁的月光穿堂入户,来到诗人的面前,恍如在地上下了一层霜。诗人不禁抬头仰望,那凝然不动的月亮似乎也在深情地看着他呢!这样的情景何其熟悉!自然而然,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朋故友,想起了曾经熟悉的一切的一切。这样的望月思乡的过程,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水调歌头.中秋》是苏轼的咏月名篇,其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是埋怨月亮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实际上表达了对弟弟子由刻骨的思念。但很快,词人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 第1页

(完整版)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 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 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

月牙儿评论

论老舍《月牙儿》主题思想 哈申格日勒 内容提要老舍名著《月牙儿》描写了一个城市底层善良纯洁女孩———月牙儿由于社会的黑暗,最终沦为暗娼的故事。本从“月牙儿起落”的三个不同阶段来分析女主人公一生悲惨的运,分析老舍对城市底层贫民的同情以及造成她甚至是旧社会女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从而指出旧社会扭曲美好人性、毁灭好人格的黑暗。 关键词月牙儿人性旧社会 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中篇《月牙儿》,以高悬于空中 的月牙儿为主旋律,通过主人公对它的不同感受,谱写了一曲天上人 间哀怨的悲歌。其情之感人,艺术技巧之精湛都令人叹为观止。 月牙儿本是自然之物,然而在作家笔下它却成了主人公孤独寂寞 时唯一而又不可缺少的伴侣,成了主人公向黑暗社会控诉的代言人。 全文中月牙儿出现了达十几次之多,其中有三处是说没再看见月牙 儿,而这又恰恰划清了主人公性格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并且这三个 时期是层层递进的。第一时期:月牙儿带着寒气,却还有一丝浅金光”, 就像主人公月牙儿虽然生活悲惨,却还是有微弱的希望,保持着单纯 善良,勤奋好学的品质。第二时期:月牙儿带着灰影,不时常出现了,

时常被黑云吞没,就像主人公受尽人情冷暖,被迫无奈,“实在挣不上饭吃,女子得承认自己是女子,得卖肉”。她挣扎在生存与道德之间。第三时期:月牙儿不再出现,就像我的生活失去了光明,生命已经黯淡,“我”卖的痛痛快快后,进入监狱,死在哪都一样。通过一层层的深入,表现了作者老舍对城市底层贫民的深切同情,月牙儿母女两代的悲惨遭遇,更是对万恶旧社会扭曲美好人性、毁灭善良人格的血泪控诉。“月牙儿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七岁那年,月牙儿的父亲去世,从此她的生活便是酸苦。一个小女孩要承受多少害怕,遭受多少挨骂,要多么小心才能走到当铺的高长柜台。要一个小姑娘用尽全身力量,放下全部尊严的社会又是怎么样的社会。当月牙儿的母亲为了谋生,洗完像硬牛皮似的臭袜子时,就吃不下饭去,可见女性的生存是何等的艰辛。以为嫁了一个好男人,生活终于有了出路时,他又悄然离去。月牙儿终于问出了一句另人心酸的话:“妈!你看这个月牙儿,爸死的那天,它就是这么斜斜着。为什么她老是这么斜斜着呢?”是啊,在那个把穷苦人放在砧板上鱼肉的吃人世界,穷苦人民永远看不到月圆的一天,生活永远是“斜斜的”,不圆满的,甚至是黑暗无光的。妈妈做了暗娼,却仍旧养不活我们时,母亲竟提出了要我“替她挣钱”。我不禁想起鲁迅的“救救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试问有哪一位父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走上这一条不归路,是什么逼迫她产生这个想法,是嘴,“为我们的嘴,我们得受着一切的苦楚,好象我们身上没有别的,只有一张嘴。为这张嘴,我们得把其余的一切都卖了”;是社会,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苏轼是北宋词坛巨匠,他的词在题材内容、主题风格、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为中国词文化的发展,开启了崭新的一页,造就了两宋词坛的辉煌。作为开启一代新词风的先驱者,苏轼在词坛地位不可动摇。《四库全书总目纲要》中有这样的记载:“词至轼而又一变”。一个“变”字,或许是对苏轼对中国词坛贡献的最好概括。 一、打破“艳科”藩篱,革新奢靡词风 北宋以前,词风多华靡。中晚唐以来骄奢华靡的世风,以及知识分子政治理想的幻灭,最终促使词的委婉言情的文体特征形成。五代十国时期世风的华靡浮艳继续为词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这时期的词词风浮艳,以《花间集》为代表,其中描写恋情相思与男欢女爱的作品占有相当比重。温庭筠作为花间词人的典范,其词长于以密集的意象、华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来描摹事物,艺术风格华美秾艳。温庭筠代表作《菩萨蛮》能集中体现其秾艳的词风:“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宋初词风虽不及前朝华靡浮艳,但朝廷提倡享乐,君臣晏安,词风继承花间一派的婉约绮靡而视为正宗。如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多为流连风月、感伤时序的闲情闲愁,缺乏现实意义。苏轼的出现,真正打破了“艳科”的藩篱,革新浮靡词风,给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其更具有生命力。他主张诗文应“有为而作”,在“文以意为主”的前提下,自由自在地表现世间万物,抒写主体情性;“冲出常言,法度去前规”,使得“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把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带到词坛,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以诗为词”,提高词的地位 “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主要武器,他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中比较成功的表现是用题序和用典。面对“诗庄词媚”的局面,苏轼致力于改变词的题材与境界,使词能兼而能表现阳刚之美。在柳永开拓疆界、扩大体制的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加以变革。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已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而且可以直接用以言情、述志。从整体上看,词的发展进程,是逐渐向诗靠拢的过程、努力跨越“言志”与“言情”界限的过程。苏轼以前,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至苏轼却是一种突飞猛进的演变。苏轼外出打猎,满怀豪情地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至此,“词庄诗媚”的传统被苏轼打破。 三、开拓词境,扩大词的表现功能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 的社会内容。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

论 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教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晋中分校太谷辅导站 本汉语言专业 师范类方向题目论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 发表日期2009 年12 月20 日 撰写日期2009 年12 月22 日开始 2010 年4 月25 日结束答辩日期年月日 学生姓名魏晓智学号081080852 指导教师白润仙职称中一

目录 论文提纲……………………………………… 3-6页内容摘要、关键字(中、英文) …………………… 7-8页正文…………………………………………… 9-17页参考文献…………………………………………… 18页

论文提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议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一序论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作为大自然最美丽,最可爱,最撩人情怀的物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用的最多的意象之一。她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的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意象在苏轼词中反复出现,成为鉴赏苏词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二本论 岷江水流的流动不息与峨嵋山峰的峥嵘含蕴,融入了苏轼的血液,造就了他既稳重又洒脱,既执着又旷达的气质,母亲程氏的教育深深的影响了他,家庭的熏陶和先贤的榜样激发了他,使他少时便有“奋力有当世志”的理想,这一理想贯穿在他的整个一生中,因此成人后的苏轼,更是以天下为己任,怀着满腔的热忱和宏大志向,开始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但是现实很不如意,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认为有很多弊端,结果被一贬再贬,“乌台诗案”如晴天霹雳加害于苏轼,使他险些丧命,大难后的苏轼感到了现实的无情和幻想的破灭,促使他从儒家思想走向道与禅寻求安慰和寄托,面对这么多的不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月亮这一意象是作者寻求出路的一条道路。 一通过把月亮人间化,人格化的描写,来张显词人独特的个性,同时也表现出他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 首先,词人拉近天上事,使之人间化,借此传达词人的人生理想。以《水调

唐诗中月亮的意象

唐诗中月亮的意象 一、抒发作者个人情感的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不直抒胸臆,而是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当天边的一轮圆月打上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能动地反映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月”的意象在这方面总结起来有五点: 其一是借“月”的意象表现作者对于自然世界的思考。作者通过月亮表达的思考是双重的,一方面借月亮的意象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大自然。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的“月”反映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对天地寄予无限希望的真实流露。李白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则把月亮升华到了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在人类的印象中,月的盈亏往往又与圆满、欠缺等事物相联系,所以借月亮表现的是对茕茕孑立,回避自然,消极出世的思考。尽管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谢灵运也写过“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但是对月抒发愁苦的思索在唐代的诗歌中依然有很大的反映。除了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外,还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的凄恻孤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的潸潸泪下……在历代文人的笔下,月作为人类对于自然的思考所表露的意象,构思巧妙而想象丰富,笔法空灵而抒情婉转,从而获得了后人极高的评价和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其二是送别之作中以“月”体现离别的意象。古人离别之苦甚于其他,“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离别时的那种落寞与惆怅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面对即将离去的亲朋好友,只能是“我寄愁心与明月”,此时此刻的月亮相应的更带有几分凄切伤感的色调。由于古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往往“劝君更尽一杯酒”之时就是今生诀别之日,因而这些送别作品中所写的月亮都具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月”的意象都并非象征团圆的“圆月”、“满月”,而是所谓的“残月”、“新月”。萋萋满别情,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从纯自然科学角度分析,古人远行时,大多启程于黎明之时甚至夜半时分,此时月将西斜,月亮表现出来的特点便是残缺的、朦胧的,因此,运用“残月”、“新月”等意象是符合实际的,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描写。二是从心理角度分析,“残”与“缺”同意,“残月”即“缺月”,“残月”与“新月”这些都是不团圆的象征,所以,天边显现的一弯钩月,正是对应了分离的痛楚,是离别之人内心伤感的生动而贴切的写照。 其三是关于“月”的情爱意象。古人认为天人感应,因而月就变成了心中爱情的倾诉对象。恋人孤枕难眠,夜之将半,能陪自己的或许就只有那天边的那一轮圆月了。对月形单,多少人在月的柔光中继续着自己梦一般的爱情。爱情作为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历代诗歌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空间,那些描写男女间纯真爱情生活的作品,读来让人有一种纯朴温馨之感,回味无穷。而在这类表达爱情的唐诗作品中,“月”的意象除了用来烘托渲染幽会时那种恬静温馨、柔情蜜意的氛围之外,也是借月亮的皎洁无瑕来象征青年男女间爱情的纯真,给人以美的享受。“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的缠绵,“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的悲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寂寥,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月是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孟郊的“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深挚的情与爱,化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

老舍月牙人物形象浅析知识分享

老舍月牙人物形象浅 析

内容摘要 《月牙儿》取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最底层人民生活的境况,小说通过主人公母女两代被迫先后沦为暗娼的残酷经历,展现所有贫苦人民为并不能温饱的嚼谷而拼命地挣扎的故事。可以说,这是老舍最具本色的作品。它的根源深扎于黑暗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揭示了那无声吃人的黑暗社会。同时也展开一幅变态社会下母女之间爱的消失、扭曲;对善良、美好的放弃;对自食其力生活的否定的心酸画 卷。 黑暗沉没了月光 ———简析月牙儿的悲剧形象 摘要:在老舍的作品中,像《月牙儿》这样的风格独特的作品是不大见的。在这个短篇中描写了一个天真善良,具有上进心的姑娘。一心想要通过自己劳动挣的饭吃,反被黑暗残酷的社会所逼迫。最终沦落为暗娼的故事。通过“我”的悲剧,否定整个旧社会,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制度。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对封建礼教中男尊女卑思想的彻底控诉。 关键词:老舍月牙儿悲剧人物形象 一“我”的悲剧 月牙儿性格形成,发展以及她悲剧的命运与她所处的时代,家庭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在月牙儿的悲剧塑造中老舍将一个积极进取,有上进心且天真单纯的,

完美的,有个性的女性形象,一点点,慢慢的撕开。展示了月牙儿的悲剧,不是其个人造就的,而是这个黑暗社会所造成的悲剧。月牙儿为了改变现状,不断奋斗,最终被社会罪恶所吞没。可见在黑暗的时代,个人的奋斗是扭转不了罪恶的,只能酿成罪恶的悲剧。 (一)残酷生活的逼迫: 现实主义一般能“真诚的,深入的大胆的看取人生并写出他的血和肉来”【2】要求作家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塑造典型的形象,揭示出生活的本质。《月牙儿》中我自小死了父亲,寡母孤女难以度日,生活戚戚惨惨。只好以当家什过活。当我们“再也没有第二件东西了”时,我妈便替人洗衣洗牛皮样的袜子来挣钱糊口。可如此辛苦劳作仍没法来维持我们俩的生活。为了不能让我饿死,只好再次嫁人。在新爸家“果然不再挨饿”,我还上了学。但是好景不长。新爸又离家不归了。我们娘俩又失去了依靠。我妈妈为生活所迫,便只好去做暗娼。我不想和妈妈一样,便和她分开了。我得到一份抄写的工作,可仅供一人糊口而已。后来校长更换了,我依旧没了工作。我出去找工作却换来了一身的尘土和自己的眼泪。我怀着希望到饭店应招,被老板相中。做了女招侍。因不愿卖笑,再次失业。我找不到工作,流浪街头了。但是我饿,于是我也步妈妈后尘做了暗娼。如果说,最初她的努力和挣扎表现了她对现实曾有过希望和幻想的话,那么,当她经受了现实生活对她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打击之后,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世界虽然很大,但于她却无立足之地。在她所生活的地狱般的世界中“肚子饿是最大的理由”。“是的,我开始卖了,把我的所有东西都卖了,买了一身行头,我的确不难看,我上市了”就这样,我为了生活,在这个病态的社会中毁灭了自己。在金钱交易成为普遍通行原则的社会中,一切都可以作

月牙儿读书笔记

永远的月牙儿 初听“月牙儿”这带着老北京儿化音的词觉得很亲切,认为这应该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轻松闲适的小说。但是看了才发现这个故事是个悲剧,让我去思考人的堕落是由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多一点,还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多一点。 《月牙儿》开篇是以倒叙的手法,引起了我阅读的兴趣。开头是这么说的:“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到结尾我才知道主人公这时已被关在监狱里,回想着物是人非,看着这依旧未曾改变的月牙儿。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讲述了一个幼年丧父的穷人家女孩与母亲过着潦倒的生活。刚开始母亲靠典当东西,替人洗衣为生,后改嫁又被抛弃,最后沦为暗娼。而“我”厌恶母亲干这种卖肉的行当,心里又恨又矛盾。小学毕业以后,母亲嫁给馒头铺老板。“我”离开了母亲自己谋生,不料陷入感情陷阱,遭人抛弃后也干起了母亲曾经的营生,成为了暗娼。后来官府抓暗娼,“我”最后锒铛入狱。 小说从一开始就以“冷”奠定了基调,似一直就未曾暖过。月光的清冷笼罩着全文。带着的月牙儿见证着一切,父亲的病,母亲的泪。而“我”总是倚着小屋的门垛坐着,望着月牙儿生气落下。给“我”最大的感觉不是因为父亲的去世的悲戚,而是饥寒交迫的深切感。“我”的心也是凉凉的。最终“我”的生父的遗体被四处露着缝隙的薄板包住葬在一个小山包里。后来“我”随母亲给父亲烧纸,作者很形象的用细节刻画着北方的冬天的严寒。“妈那天对我特别的好,我走不动便背我一程,到城门上还给我买了一些炒栗子。什么都是凉的,只有这些栗子是热的;我舍不得吃,用它们热我的手。”体现了作者在努力塑造一个渴望温暖的女孩,不仅仅是生理方面还有精神层面。但是在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没有,又 “我立怎么能寻到精神层面呢?给我最真实的感受是作者一直在加强月牙儿在文中的存在感。 到月牙儿落下去。什么也没有了”“我看见了月牙儿。四外漆黑,没有声音,只有月牙儿放出一道儿冷光”“妈!你看这个月牙;爸死的那天,它就是这么歪歪着。为什么她老这么斜着呢?”。“我越可怜妈妈,便越爱这个月牙,因为看着它,使我心中痛快一点”…….无数的月牙笼罩着一天天,月牙儿伴着“我”去当东西。,直到当无可当,月牙儿伴着“我”陪母亲改嫁。月牙儿消失了一段时间,因为母亲的改嫁,“我”上了学,继父对“我”很好。我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就不在凄苦的时候望着月牙儿。可是好景过了三,四年,继父失踪,母亲成为暗娼的时候月牙儿又出现了,一直出现到主人公成为暗娼被抓进监狱。这时候,我才明白月牙儿代表着一个意象,是主人公的精神寄托,或者是主人公悲惨命运的见证。 我还认为作者将文中的“饿”表现的淋漓尽致。文中写到:“我准知道她每逢交给我个小包,锅里必是连一点粥底儿也看不见了。我们的锅有时干净得像个体面的寡妇。”这一情节写到母亲几乎天天派“我”去当铺当东西维持口粮。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把锅比喻成体面的寡妇,体现出主人公渴望最基本的温饱。母含着泪说:“不能叫你饿死!”这里让我深切体会到下层劳动妇女的悲哀。母亲为了家里的温饱走上了暗娼之路,“我”最后也因为讨口饭吃走上了母亲的老路。“我们娘儿俩就像两个没人管的狗,为我们的嘴,我们得受着一切的苦处,好像我们身上没有别的,只有一张嘴。为这张嘴,我们得把其余一切的东西都卖了。”这段话是全文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母子俩为了“嘴”,卖了身。我想文中这“饿”是真切的。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家莫言小时候就是对“饿”有着深刻的印象。在他的童年中,饥饿是一件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据他回忆到小时候,外婆给他们姐弟分发霉了的红薯干,自己总认为姐姐手里的红薯干比自己的大。于是抢姐姐的红薯干,抢到手才发现还没自己原来的大。他又把自己的抢了回来,把姐姐弄哭了。莫言小时候一直长到五六岁才断了奶,都是因为“饿”的影响,他以自己为原型写了《丰乳肥臀》这本书,刻画了母亲的形象。其实,我发觉当人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他们的底线也很难保留。文中的母女俩刚开始也是以正当方法谋生,可是社会不需要她们,她们无法存活,被迫为娼。我想这并不全是她们的过错。 读完《月牙儿》,每看月亮时便多了几份感触。一直有个疑问,月亮也有阴晴圆缺,文中

唐诗中诗人写月的用意 唐诗中月的意象

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曾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意象之于诗歌无疑是关键的,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先秦已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先秦故人曾通过“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分别发出了“劳心悄兮,劳心骚兮,劳心惨兮”之叹,“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明月何皎皎》以“明月”演义出一代复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而“披月踌躇”、“揽月自赏”、“望月凝思”、“抚月痴想”……这些从古籍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三五明月夜,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气至》),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 月在唐朝中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李白最爱月,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唐?王定保《摭言》),尽管后人考证此说不可信,但李白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月里更洁,月里更黑,人生有时,月光无极。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常是一卷在手,餐风饮月,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或惑之,或寄之,或怀之,或思之,或忆之,沐一身月辉,纳一空月光,旨趣益远,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同时也造就了唐诗的盖世名声,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月的激扬、推动和烘托。 首先,月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唐诗的题目有一大批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如《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望月怀远》、《古朗月行》、《拜新月》、《把酒问月》……难以尽数,可以说,是月给了唐诗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若无月意象的沾溉,就没有上述诗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丽的仙葩,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把酒问月》、张继《枫桥夜泊》等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也就无缘产生了。 其次,从诗的内容上说,月成为唐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月在唐诗意境的追求历程中,实现了“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月在唐诗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唐诗中的月意象在以下两个方面有广泛的体现: 一、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杜牧《润州二首(其一)》也说: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浅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浅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12级倪石凤 12520305162 内容提要:老舍先生创造的市民世界是丰富多样的,在他的笔下有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和城市贫民形象等几种不同的人物系列。本文从这几方面对老舍小说人物作以系统整理分析,从而进一步感受作家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和感染力,以及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人民艺术家创造题材艺术风格创作个性 一、引言 老舍先生的身体虽然永远消逝在人间,但他的名字以及他“人民艺术家”的著称却没有被忘记,相反却被更多的人记起,甚至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他笔下的市民形象更吸引人们的视线。 二、老舍的生平和历程 老舍先生在现当老舍先生的身体虽然永远消逝在人间,但他的名字以及他“人民艺术家”的著称却没有被忘记,相反却被更多的人记起,甚至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他笔下的市民形象更吸引人们的视线。 老舍先生在线代文坛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却有着不寻常的背景。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满清皇城的一名护军,一家七口就靠父亲的一点微薄收入过着困苦的日子。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父亲阵亡,从此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便落到母亲肩上,母亲靠给人缝洗衣裳和在小学里当佣工勉强维持生活,那时老舍还不到两岁。可以说,早年这一段穷旗人生活给他的一生打下了许多特殊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道路。 老舍的一生都为文坛的工作而奉献。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三、老舍小说平民取向生成的原因 (—)独特的成长环境 老舍生活在下层劳动人民之中,下层劳动者的苦难,他感同身受;对于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这一类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对于他们的愿望,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生活“心态,他可谓体会得最为深切,最为熟悉,最为了解他们的生活“心态”。并且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为它们的魅力所吸引。他从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了与现代中国大多数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艺术启蒙。这些,都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并在他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印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