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试卷,第10-15课)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试卷,第10-15课)

陈村职业技术学校2011学年第二学期

10 级《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试卷(第10-15课)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3分,共60分)

1、“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德国诗人莱辛的这句话

告诉我们( )。

A.有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走得快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下列对人生目标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人生目标对人的成长有鼓舞和激励的作用

B. 人生目标确立以后要不断奋斗才有可能实现

C. 人生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D. 人生目标是绝对不能变的

3、鲁迅先生由医学转为从事文学活动,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陈毅同志由酷爱文学而走上革命道

路,成为卓越的军事家。这些事实说明()

A、人生目标可以不考虑社会现实

B、人生目标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C、只考虑自己的个性,不必考虑国情

D、只考虑自己的兴趣,不必考虑社情

4、“我想生活得好一些!”这属于( )。

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

5、人们对未来工作的向往和追求是()。

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

6、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A.付之行动,投身实践B.空想C.不断抱怨D.只等机会成为富二代、官二代7、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建立的基础是()。

A.朴素的阶级感情B.父母的决定C.理性的思考和选择D.无能为力

8、球王贝利在青年时期被人骂是“蠢货”,他并没有屈服,也不怨天尤人,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磨

砺自己,最后练出了神奇的脚下功夫,驰骋球场,被誉为“黑珍珠贝利”。他成功的关键在于()。

A.人穷志短B.有勇无谋C.他是天才D.意志坚强

9、双耳失聪却坚持创作的贝多芬和高位截瘫的张海迪,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他们成功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大的抗挫折能力B.超强的意志力C.对人生有追求D.只是运气好

10、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它的培养归根到底要靠()

A、社会环境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磨砺

11、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

A、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

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

12、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很丰富,但不.包括()

A、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改善

B、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改善

C、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D、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13、某同学专业技能很出色,但纪律很差,他属于()

A、全面发展的人

B、自由发展的人

C、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D、片面发展的人

14、一个人要追求个性发展,应当()

A、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B、突破所有的约束

C、要求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D、在遵纪守法,顺从公德的前提下自由发展

15、2012年5月29日,在高速公路,十多斤重的铁片突然如弹片袭来,击破挡风玻璃后又刺入了

吴斌的腹部,瞬间肝脏碎裂,身受剧痛,减速、停车、打起双闪灯、拉好手刹、打开车门,杭州客车司机吴斌用尽生命的最后力气,挽救24名乘客的壮举感动中国。6月5日,是送别“最美司机”吴斌的日子,数千杭州市民,以及众多周边城市的老百姓纷纷赶到杭州殡仪馆送英雄最后一程。这说明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于()

A、成为富二代

B、成为官二代

C、成为腐二代

D、受到人们的敬仰

16、“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这句话反映的人生观是()

A、人只能奉献

B、人只能索取

C、索取但也要奉献

D、只奉献从不索取

17、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B、只有集体利益,不能有个人利益

C、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D、个人、他人、集体利益兼顾、考虑、统一起来

18、在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中,不.道德的是()

A、先他人后自己

B、先国家后自己

C、损人利己

D、大公无私

19、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个人的欲望,不择手段;对他人无关爱之心。这种表现属于()

A、集体主义

B、现实主义

C、共产主义

D、极端个人主义

20、每个学生都会在现实中扮演多种角色:在校是学生,在家是孩子,在社会是公民。人的衣食住

行等也离不开社会。这说明()

A、人要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

B、人具有自然属性

C、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D、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了实现人生目标,人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朝着目标去奋斗。()

2、人生目标一旦确立就应坚持到底,无论是不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3、没有理想的人是一个不完全的人。()

4、所有理想都是美丽的,所有现实都是丑陋的。()

5、信念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所以是不可变更的。()

6、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7、义和利是针锋相对的,是不可兼顾的。()

8、苦是获得乐的手段,乐是艰苦劳动的目的()

9、“生得伟大,死得光荣”道出了人们对待生与死的正确观念。()

10、只有正确对待人生问题,才能自觉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美好人生。()

三、名词解释:(2小题×5分=10分)

1、信念

2、人的全面发展

四:简答题(10分)

有人说“人多力量大”。也有人说“人多力量未必大”。请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言之有理,150字以上。(10分)

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试题库(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试题库(二)考试卷模拟考 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要走好人生路,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脚踏实地。( ) 2、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 ) 3、是非善恶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要想辨别是非善恶是不可能的。( ) 4、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 5、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在战胜人生挫折的过程中将他的坚强意志表现出来。( ) 6、现实物质世界发展有多样性,但人生道路只能有一条。( ) 7、只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 8、“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这句千古绝唱体现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在运动变化过程中,都有规律可循。( ) 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告诉我们,亲耳听到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亲眼所见才是事物的本质。( ) 10、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案、新理论都属于创新思维。( ) 11、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 12、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就是要热情善待一切朋友。( ) 13、无论什么样的认识,都会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 ) 14、因为历史事件随机发生又不可重复,所以社会历史发展没有规律可循。(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句话说明() [单选题] * A学会哲学,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 B哲学是艺术的一个种类 C哲学与生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 D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 2、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分别是() [单选题] * A、有神论和无神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答案)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3、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单选题] * A.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B.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正确答案) C.对社会有益,对己无利 D.给别人带来幸福,给自己带来不便 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单选题] * 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正确答案)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5、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说明() [单选题] *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正确答案) 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 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够性发挥的程度 6、农历丁家年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这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单选题] *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正确答案) B.联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关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7.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 [单选题]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人际和谐的重要性(正确答案) C.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D.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8、专家指出,人们随手扔的一次性卫生筷,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单选题] *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试卷,第10-15课)

陈村职业技术学校2011学年第二学期 10 级《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试卷(第10-15课)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3分,共60分) 1、“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德国诗人莱辛的这句话 告诉我们( )。 A.有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走得快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下列对人生目标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人生目标对人的成长有鼓舞和激励的作用 B. 人生目标确立以后要不断奋斗才有可能实现 C. 人生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D. 人生目标是绝对不能变的 3、鲁迅先生由医学转为从事文学活动,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陈毅同志由酷爱文学而走上革命道 路,成为卓越的军事家。这些事实说明() A、人生目标可以不考虑社会现实 B、人生目标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C、只考虑自己的个性,不必考虑国情 D、只考虑自己的兴趣,不必考虑社情 4、“我想生活得好一些!”这属于( )。 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 5、人们对未来工作的向往和追求是()。 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 6、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A.付之行动,投身实践B.空想C.不断抱怨D.只等机会成为富二代、官二代7、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建立的基础是()。 A.朴素的阶级感情B.父母的决定C.理性的思考和选择D.无能为力 8、球王贝利在青年时期被人骂是“蠢货”,他并没有屈服,也不怨天尤人,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磨 砺自己,最后练出了神奇的脚下功夫,驰骋球场,被誉为“黑珍珠贝利”。他成功的关键在于()。 A.人穷志短B.有勇无谋C.他是天才D.意志坚强

哲学与人生试卷

《哲学与人生》前六课测试题 1、下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妄自菲薄 B 、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 D 、量力而行 2、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的 B 、强大和完善的 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 华 D 、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3、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 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4、“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 、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 5、人们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 从哲学上讲分别是()A、“本质”和“现象” B 、“现象”和“本质” C、“客观”和“主观”D 、“主观”和“客观” 6.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 A. 指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过程 B. 天体运 动 C. 自然变 化 D. 人类活动 7. 人生发展同样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句话是说() A.人的发展有时是前进的,有时是倒退的 B.人生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曲折发展过程 C.人生发展只有上升,没有下降 D. 人生发展复杂多变,只有成功不能失败。

8, 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是:() A. 前进新与曲折性 B. 顺境和逆境 C. 前进与落后 D. 进步与后退 9、“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10. 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 A.事物自身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 系 B. 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 C.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相互依存关 系 D. 事物之间相互排斥的关系 11. 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 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12. 下列不能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的有() A.唇亡齿寒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刻舟求剑

哲学与人生试卷

哲学与人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D、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3、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总是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客观总结了教训 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5、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6.”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7.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 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 D ) A、物质和意识 B、有神论和无神论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B ) A、客观实在 B、运动 C、可知的 D、事物的现象 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 D )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不能把事物的部分当作整体 D、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规律 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A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5、鸟能筑巢,人能盖房。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 B )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 6、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 A )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7、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 A )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哲学与人生-单元测验

哲学与人生-单元测验1(答 案)(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试卷(一) 哲学与人生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座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32分=2分/题×16题) 题号12345678 答案C B D A C A A A 题号910111213141516 答案C C B A A B C C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5.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6.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7.右图是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图,这条曲线告诉 我们在学习中的记忆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进程是不均 衡的,“先快后慢”。在学习中,我们应该()。 A.按照规律办事 B.改变和废除记忆遗忘规律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可 D.创造记忆遗忘规律 8.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选项中,主张积极的人生行动的有()。 ①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实事求是 ④学而不思则罔 A.①② B. ①②③

《哲学与人生》模拟卷二

《哲学与人生》模拟卷二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府要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勤政务实,杜绝假大空,不盲目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这表明政府工作必须()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C、从主观愿望出发。 D、坚持发展的观点。 2、右边的漫画“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告 诉我们面对人生逆境时应该() A、马上放弃。 B、将逆境和挫折视为进步的阶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 C、安逸懈怠,骄奢放纵。 D、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 3、以下做法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有() ①与人为善,以友好的态度与人相处。②为人真诚,注重信誉,承诺的事能努力做到。 ③能与人平等相处,不歧视他人,不欺负他人。④以自己为中心,事事需要别人迁就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财会专业的小罗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数学是学好会计的基础。面对这一难题,小罗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多问多练多听,和数学老师一起探究一些共性的规律,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从矛盾分析法角度看,该材料体现的人生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矛盾,促进自身发展。 C、矛盾是由对立统一的双方构成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5、2014年4月22日,记者从浙江省高校招生工作视频会议获悉,基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文化素养+职业技能”选拔新生的要求和我省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我省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职业技能考试。这则信息要求中职生() A、只需提升文化素养。 B、只需提升专业技能。 C、坚持知行统一,在科学理论知识指导下提高实操能力。 D、树立提高职业技能比文化素养更重要的理念。 6、下列说法中属于本质的是() A、水往低处流。 B、苹果落地。 C、小李每天7:20前到教室,4:30放学。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7、人一生关注的焦点都在变。少年重在人格教育,青年重在技能学习,中年重在实现理想,老年重在延年益寿。下列选项与以上观点反映的哲理一致的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8、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代表用的铅笔是用旧报纸做的,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 (开卷)答题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30分) 1、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生前如何痛苦、死后如何 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得有价值和意义的。 2、哲学关注着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规律,关注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3、在空间尺度上,现代科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 4、事物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态: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宇观世界的星云系团,从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到有生命的生物形态,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5、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境界的高低决定于对客观实际的理解和把握。 7、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包括客观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在实际生活中, 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9、在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在具体的交往实践中,就要遵守交往原则。 10、心态是以情感为主要形式的价值取向。就这种取向的方向说,一是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肯定的,还是消极的、否定的。二是内心的体验,是快乐的、幸福的,还是无所谓的、麻木或嫉妒的。 11、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

二、判断题(10分) (√)1、在我国古代,启蒙教育和哲学教育几乎是同步的。(√)2、人们通常所具有的世界观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地。(√)3、哲学的主题是人。 (×)4、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客观映像。 (×)5、静止的绝对性和运动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6、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历史规律是主观的。 (√)7、说一个人不需要实践,不需要学习就可以把自我的潜能发掘出来,这是唯心主义的天才论。 (×)8、“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说明矛盾的对立性。(×)9、楚人即认为自己的矛无坚不摧,又认为自己的盾牢不可破,是一种辩证关系。 (√)10、真相和假象都是客观的现象。 三、多选题(20分) 1、关于“人之初,性本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 )A人有趋善、向善之心B这句话是孟子说的 C人的本性是善良的D这句话是孔子说的 2、人生条件的选择性,意味着个人的人生选择只能根据(AB ) A客观实际B自身实际 C随心所欲D无所作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时有规律的 C规律是客观的 D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方式 4、关于自觉能动性说法正确的是(ACD ) A人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B动物也有自觉能动性 C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人的目的的变化 D创造出许许多多世界本没有的东西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试题试卷

课程考试试卷 年月 适用专业:课程名称:哲学与人生命题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该题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入以下答题栏内,答题栏内不得涂改,填在答题栏以外的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0小题,总计60分。) 答题栏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 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 自身的性格 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5.人生行动是()。 A、自觉能动的生命运动 B、本能的生命运动 C、无意识的生命运动 D、人的主观意识活动 6.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7.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A. 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现象与偶然的关系 C. 直接的关系 D.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8.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孤立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不可知论观点 9.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说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10.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体现了事物之间的什么联系() A 一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间的横向联系 B 一事物前后相继的纵向联系 C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D 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 11.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与“瑞雪兆丰年”的俗语说明()。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当中,不是孤立存在的 B.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所在的集体 C.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联系可以改变、决定事物的性质; B.人际交往关系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最高形式; C.个人的秉性具有稳定性,人际交往关系不能改变、决定身处这种关系中的个人; D. 运动是绝对的 13.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

欢迎阅读 《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4、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D客观总结了教训 5、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静止是一种不显着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 6、“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劲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成为一颗星宸吧!”这段话告诉我们,选择人生奋斗目标应该 ( ) A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B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C从自身的需要出发 D从自己的理想出发 7、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 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B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C要有坚定的信念 D 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 8、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 9、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有最受人欢迎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10、下列选项中,符合“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是() A小明初中毕业后来到职业学校读书,感觉学习有困难,上课经常睡觉

哲学与人生试卷A

学校2016-2017 学年度下学期 中职二年级期末考试《哲学与人生》试卷(A卷)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将正确选项编号填入对应表格中) 1、“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规律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 2、下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妄自菲薄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量力而行 3、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4、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的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最受人欢迎的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6、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了()。 A、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B、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C、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总是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 A、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B、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C、客观总结了教训 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 B、运动 C、可知的 D、事物的现象 9、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说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10、鸟能筑巢,人能盖房。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 11、我校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了幼师、计算机、营销、篮球、高铁乘务、汽修等专业,并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专业规模,这样做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联系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12、“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 A、知人知面就行了 B、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

哲学与人生试卷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卷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卷及答案 【篇一:哲学与人生试卷】 t>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指() 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 c.“实践”和“理论”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科学的本质是( ) a.创新 b.发明 c.思维 d.创造 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 a.比较分析法 b. 矛盾分析法 c. 分析综合法 d. 类比法 4.对社会主 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5.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6.理想之所以能激发人们去追求、奋斗,能指

导 现实的发展,能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是因为( ) a.理想属于人的意识 b.理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c.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d.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7.理想信念是一种() a.精神现象 b.物质现象 c.经济现象 d.逻辑现象8.社会性作为人的属性,它是人类()属性a.最根本的、特有的 b.一般的、非特有的 c.特殊的、短暂的 d.比较常见的 9.歌德的名言:“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句话的哲学 寓意是() a.人只有首先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去实现社会价值 b.人只有首先实现了社会价值,才能考虑实现自我价值 c.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 值是统一的 d.自我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 10.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的发展。a.个别人b.大部分人 c.杰出人物 d.全体社会成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____________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2. 理想实现的主观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等。 3、______________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 3. 矛盾可以被消灭()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3. 互联网是新事物() 4. 顺境、逆境都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5.“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中,兔子撞树而死是必然现象() 6.

哲学与人生第15课教案

第十五课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4由 第一课时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会陷入片面发展的误区,这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走出片面发展的误区,成为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从教材第五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的主题来看,教材第五单元人生问题的核心是正确把握人生价值。而本课中的全面发展也是围绕着实现人生价值这个核心来展开的,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人自身全面发展是人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基本条件。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教学难点是成为德能兼备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二、学情简要分析 首先,本课是全书的最后一课,通过前面14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哲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用哲学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本课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知识是能够理解的。 其次,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全面发展,中职学生同样也追求全面发展。但由于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往往是考不上高中才上的职校,对自己信心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 因此往往容易陷入片面发展的道路,这样对其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努力成为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实现自身全面的发展。 最后,学生对全面发展从小就有自己的理解,一直以来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家长和学校也是努力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对于全面发展学生是非常熟悉的。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往往又会出现片面发展的情况。这些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从理论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要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克服片面发展。中职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的正确观点和方法的指导,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哲学与人生试卷

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校 2014 年(秋)《 哲学与人生 》期末考试题 适用班级: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 1、本质与现象是既( ),又( )的( )关系。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 )。 3、(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 )与( )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5、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 )、( )、( )。 6、( )的矛盾、( )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7、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 )、( )、( )。 8、人存在双重进化:( )和( )。 9、个人价值是指( );社会价值是指( )。 10、( )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二、单选题(12分) 1、“一叶知秋”是运用( )的结果。 A 、发散思维 B 、原点思维 C 、联动思维 D 、逆向思维 2、“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的例子。 A 、发散思维 B 、联动思维 C 、原点思维 D 、逆向思维 3、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历史事件有重复性 B 、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 C 、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 D 、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 )所在。 A 、国家利益 B 、集体利益 C 、自己的利益 D 、他人的利益 年级及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哲学与人生》复习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考试复习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概念题: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客观实际—— 3、实事求是—— 4、人生选择—— 5、运动—— 6、规律—— 7、自觉能动性—— 8、人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填空题: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相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要求、和依据。 2、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条件。 3、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就要认识自己,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合自己的,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4、人生选择具有性和可能性。 5、物质和是不可分的。 6、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就必须。 7、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8、思想意识是人脑对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

是的。 9、自信是人的的表现,它可以产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发展起着 的作用。 10、要做到自强不息必须不断激励。要做到自强不息必须战胜,克服 。 三、单项选择题: 1、“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是指()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2、下列选择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个人的性格 3、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4、先进人物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1)、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作出贡献。 (2)、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把先进人物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 (3)、以先进人物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 (4)、以先进人物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A、(1)(2)(3) B、(1)(2)(4) C、(1)(3)(4) B、(2)(3)(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