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微生物期末复习

环境工程微生物期末复习

环境工程微生物期末复习
环境工程微生物期末复习

1.酶:是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生物体内合成的,能在体内或体外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并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团的生物催化剂。是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

包括蛋白质类酶和核酸类酶。

2.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小部分氨基酸微区,对酶的催化作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酶行使催化功能的结构基础。

3.新陈代谢: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变成细胞的组分,同时产生废物并排泄到体外,这是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一般称为新陈代谢,简称代谢。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进行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总成,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4.光能自养微生物:依靠体内的光合作用色素,利用阳光(或灯光)做能源,以H2O和H2S作供氢体,CO2为碳源合成有机物,构成自身细胞物质。

5.光能异养微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为供氢体,还原CO2,合成有机物的一类厌氧微生物,也称为有机光合细菌。(少数)

6.化能自养微生物:不具有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是氧化S、H2S、H2、NH3、Fe等无机物时,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的ATP。CO2是唯一碳源。

7.化能异养微生物: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8.生长因子:一类调节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维生素(vitamin)、氨基酸与嘌呤与嘧啶三大类。9.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物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

10.选择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各种化学物质的敏感程度的差异而设计、配置的培养基,加入染料或化学物质,用以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所要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繁殖。

11.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就叫鉴别培养基。

12.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渗透酶的逆浓度梯度积累营养物质的过程。是膜外低浓度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运送方式。

13.基团转位:指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类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而不同于一般的主动运输。

14.基质(底物)水平磷酸化:微生物在基质氧化过程中,可形成多种含高自由能的中间产物,这一中间体将高能键(~)交给ADP,使ADP磷酸化而生成A TP。此过程中底物的氧化与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生成ATP,成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15.氧化磷酸化:微生物在好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时,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 TP的过程。

16.光合磷酸化: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或菌紫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产生A TP的过程。

17.生物氧化:本质是氧化与还原的统一过程,是细胞内一切产能代谢的总称。

根据最终电子受体(受氢体)的不同,将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分为三类。

底物失去电子被氧化(供氢体),接受电子的物质被还原(受氢体),这是生物氧化的统一过程。

18.发酵: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此过程中有机物仅发生部分氧化,以它的中间代谢产物(分子内的低分子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保留在最终产物中。

19.好氧呼吸:有外在电子受体(O2)存在时,对底物(能源)的氧化过程。

20.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电子传递体系末端的受氢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这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产能效率极低的特殊呼吸。

21.糖酵解作用:又称EMP或E-M途径,即在无氧条件下,1mol葡萄糖逐步分解而产生2mol 丙酮酸、2molNADH+H+和和2molATP的过程,几乎是所有具细胞结构的生物所共有的主要代谢途径,是发酵过程的第一步。

22.三羧酸循环(TCA):又称柠檬酸循环(CAC),是丙酮酸有氧氧化过程的一系列步骤的总称。丙酮酸经氧化脱羧作用并乙酰化形成乙酰辅酶A和1mol的(NADH++H+)。乙酰辅酶A (CH3CO~SCoA)的乙酰基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六碳的柠檬酸(高能键推动这一反应),经过脱水、脱羧、氧化(脱氢)反应,脱下2molCO2,最后形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又重新成为乙酰基受体,从而完成三羧酸循环。

23.电子传递体系:也称呼吸链,由

其功能是接受电子供体提供的电子并传递,最后借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催化反应,传递给最终电子受体O2;合成ATP,把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储存起来。

24.世代时间:两次细胞分裂的时间间隔,称为世代时间

25.分批培养: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在一个有定量液体培养基的封闭容器内生长繁殖。

26.恒浊连续培养:维持培养液中细菌的浓度恒定,以浊度为控制指标的培养方式。

恒浊——培养基浊度恒定(实质是细菌数量恒定)。

27.恒化连续培养:维持进水中营养成分恒定。以恒定流速为控制指标的培养方式。

28.灭菌:是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的物理、化学因素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的芽孢或孢子全部杀死。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

29.消毒:用物理、化学因素杀死致病菌,或者是杀死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或一部分芽孢。消毒法有:巴斯德消毒法、煮沸消毒法、紫外辐射消毒法。

30.互生关系: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共存于同一环境中,相互提供营养和其他生活条件,双方互为有利,相互受益,两者分开时各自可单独生存。如,氨化细菌、亚硝化菌和硝化菌。31.共生关系:两种不能独自生活的微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各自执行优势的生理功能,在营养上互为有利而组成的共生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叫共生关系。是互生关系的极端表现。如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

32.拮抗关系:共存于同一环境中的两种微生物,甲方对乙方有害,乙方对甲方无任何影响。一种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代谢产物,有的产物对一种或一类微生物声场不离,或者抑制或杀死对方。如乳酸菌和其他腐败细菌。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拮抗(偏害)。

33.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与它们的生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组成的一个自然体。

3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在较长时间趋于相等,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虽然各生物群落有各自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过程,但群落的种群、数量均保持相对恒定。即使有外来干扰,也能通过自行调节的能力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35.土壤自净:土壤对施入其中一定负荷的有机物或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能力,通过各种物理、生化过程自动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净化过程。

36.土壤生物修复:利用土壤中天然的微生物资源或人为投加目的菌株,甚至用构建的特异降解功能菌投加到污染土壤中,将滞留的污染物快速降解和转化,恢复土壤的天然功能。

37.水体自净:水体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叫水体自净。任何水体都有其自净容量,即水体正常生物循环中能够净化有机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38.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氮、磷等营养元素排入水体,促使水体种藻类过量生长,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在淡水水体中表现为水华,在海水中表现为赤潮。

39.氨化作用:有机氮化物转化成氨(铵)的过程。微生物、动物和植物都具有氨化能力,可以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中进行。

40.硝化作用:在好氧条件下,化能自养的硝化细菌(硝酸和亚硝酸细菌)将氨基酸等脱下的氨转化为硝酸或硝酸盐的过程。

41.反硝化作用: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菌将硝酸还原成NO2-,并进一步还原成N2的过程。

42.固氮作用:在固氮微生物的固氮酶催化作用下,把分子氮转化为氨,进而合成为有机氮化合物。

43.硫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硫细菌的作用将硫化氢氧化为元素硫,再进而氧化为硫酸。参与硫化的微生物有硫化细菌和硫磺细菌。

44.反硫化作用:在缺氧条件下,硫酸盐等可被微生物还原成H2S。硫酸盐还原产物被结合到细胞组分中称为同化硫酸盐还原。硫酸盐作为末端电子受体还原成不被同化的H2S称为异化硫酸盐还原。硫酸盐还原菌主要有脱硫杆菌、脱硫叶菌。

45.好氧活性污泥: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的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有机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称绒粒。

46.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由于丝状细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颗粒体积膨胀,继而分裂为沉降性很差的小颗粒污泥,引起二沉池池面飘泥严重,出水水质急剧变差的现象。

47.好氧生物膜: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粘附在滤料或盘片上的一层带粘性、薄膜状的微生物混合群体。

48.厌氧活性污泥:由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与污废水中的有机杂质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颗粒污泥。

49.聚磷菌:能吸收磷酸盐,并将磷酸盐聚集成多聚磷酸盐贮存在细胞内的一群微生物。

50.反硝化细菌:以NO3-为最终电子受体、利用低分子有机物作供氢体、将NO3-还原为N2的细菌。

51.亚硝化细菌:以NH3为供氢体,O2为最终电子受体,产生HNO2的细菌。

52.堆肥化: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

1什么是酶?酶有哪些催化作用特性?

酶:是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生物体内合成的,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并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团的生物催化剂。

(1)具有一般催化剂的共性: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平衡时间,不改变平衡点。

(2)催化效率高:是无机催化剂的几千至百亿倍。

(3)酶的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一种酶只作用一种或一类物质,或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产生相应的产物。两种类型: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

(4)对环境条件敏感:酶是由细胞产生的生物大分子,凡是能使生物大分子变性的因素都能使酶丧失活性;不同的酶所需的反应条件可能相差甚远。

(5)催化条件温和:常温、常压、近中性的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反应。

2 按国际标准分类方法,酶可分为哪6大类?

根据各种酶的催化反应类型,划分6大类:

水解酶类

氧化还原酶类

异构酶类

转移酶类

裂解酶类

合成酶类

3 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类型。

4 三种生物氧化类型比较。

5 当处理某一工业废水时,怎样考虑和着手配给营养?

为了保证污(废)水(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要按碳氮磷比配给营养。

有些工业废水缺乏某种营养,造成营养量不足,应供给或补足。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好氧微生物群体(活性污泥)要求碳氮磷比为BOD5:N:P=100:5:1,厌氧消化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群体对碳氮磷比要求BOD5:N:P=100:6:1。

若缺少氮,可用粪便污水或尿素补足,若缺磷则可用磷酸氢二钾补充。

但如果废水中不缺少营养,切勿添加上述物质,否则会造成反驯化,影响处理效果。

6 膜的四种主要运输方式的比较。

7 按用途培养基一般可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基础培养基:由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大多数微生物菌可在其上生长。

选择培养基:利用微生物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使所要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如在培养基中加入胆汁酸盐,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有利于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如将埃希氏菌属、柠檬酸细菌属、克雷伯氏细菌属、肠杆菌属接种到含乳糖的远藤氏培养基上,由于它们分解乳糖的能力不同,可呈现不同的颜色,使四种菌可以区分。

富集培养基:用特别的物质或成分配制而成,促使微生物快速生长的培养基。如纤维素富集纤维分解细菌、石蜡油富集可分解石油的微生物。

8 葡萄糖在好氧条件下是如何彻底被氧化的?各过程中通过哪些途径产能?

葡萄糖在好氧呼吸过程中,氧化分解分两个阶段:

1. 葡萄糖经EMP途径酵解。这一过程不耗氧,形成中间产物——丙酮酸。

2. 丙酮酸的有氧分解。氧化过程的一系列步骤总称为三羧酸循环(即TCA)循环。

1细菌生长曲线主要分几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1)停滞期

少量微生物接种到新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细胞数目不增加的时期。

特点:

停滞期初期,一部分细菌适应环境,而另一部分死亡,细菌总数下降。

停滞期末期,存活细菌的细胞物质增加,代谢活力强,细胞中RNA含量高,嗜碱性强,对不良环境条件敏感,呼吸速率、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速率接近对数期细胞,并开始细胞分裂。(2)对数期

又称指数期,是指在生长曲线中,紧接着停滞期的细胞数量以几何级数增加的一段时期。

特点:

①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因而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的世代时间(G)最短;

②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内各种成分最为均匀;

③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3)静止期

又称稳定期或最高生长期。

特点:

?细胞数目不增加,即处于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的细胞数相等,或正生长与负生长相等的动态平衡之中。

?菌体产量达到了最高点

(4)衰亡期

又称内源呼吸期。在静止期之后,由于营养物质被耗尽,细菌因缺乏营养而利用储存物质进行内源呼吸,即自身溶解。细菌在代谢活动中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特点:死亡率增加,活菌数减少,常出现多形态,呈畸形或衰退型,有的细菌产生芽孢。

2试述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兼性微生物与氧的关系。

(一)好氧微生物

必须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微生物。

氧气的作用:

1.最终电子受体;

2.参与物质合成

好氧呼吸过程中会产生毒害物质如: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和羟自由基等。但由于好氧微生物体内有相应的酶可以分解上述物质,因此,不致引起自身中毒。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即DO。溶解氧与大气压力及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氧越低,因此夏季水体更容易缺氧。

(二)厌氧微生物

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的微生物叫厌氧微生物。可分为两种,一种要在绝对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有氧就要死亡,称为专性厌氧微生物;另一种,有氧无氧无所谓,生活过程中,不利用氧,也不会中毒,称为耐氧厌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体内不具有过氧化氢酶,会被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杀死。

(三)兼性厌氧微生物

既具有脱氢酶也具有氧化酶,有氧无氧都能生存。但在这两种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生理状态不同。

在好氧条件生长时,氧化酶活性强,电子传递体系正常存在;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色素和电子传递体系的其他组分减少或全部丧失,氧化酶无活性,通过发酵产能。

3在污水生物处理中,为何一般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

对数期:

优点:生长繁殖快,代谢活力强,能大量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缺点:要求有机物的浓度高,出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由于代谢活力强,细胞表面的粘液层和荚膜尚未形成,不易凝聚成菌胶团,沉淀性能差,出水水质较差。

静止期:

特点:代谢活力也较强,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较好;

自我凝聚能力强,沉淀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4微生物与温度的关系如何?高温和低温对微生物有何影响?

温度是微生物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之一。

适宜的温度能使微生物以最快的生长速率生长,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会降低代谢速率及生长速率。

?高温(超过微生物的最高生长温度)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高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微生物机体的基本组成物质-蛋白质、脂肪等。

?低温对嗜中温和高温的微生物生长不利。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极微弱,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但不至死。温度升高时,其活性可恢复。

5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什么原因使培养基pH下降?什么原因使pH上升?在生产中如何调节控制pH?

随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的进行,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分解葡萄糖,产生有机酸会引起培养基的pH下降,培养基变酸。微生物在含有蛋白质、蛋白胨及氨基酸等中性物质培养基中生长,这些物质可经微生物分解,产生NH3和胺类等碱性物质,使培养基pH上升;另外,细胞选择性的吸收阳离子或阴离子,也会导致pH变化。

在生产过程中,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污泥中含有蛋白质,可不加缓冲性物质。如果不含蛋白质、

氨等物质,处理前就要投加缓冲物质。缓冲物质有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铵及氨等。以碳酸氢钠最佳。

对于连续运行的厌氧处理系统,需要定期投加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等。

酸性或碱性工业废水处理前应考虑进行中和处理。

6好氧微生物培养中,如何控制溶解氧浓度?

设置充氧设备充氧,用振荡器(摇床)充氧

工程上,通常采用曝气的形式向水中强制充氧。主要有鼓风曝气、机械曝气和射流曝气等。 对于生活污水厂,BOD5200~300mg/L。如果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浓度在2000~3000mg/L时,溶解氧必须保证在2mg/L以上。通常控制在3~4mg/L。

当供氧不足时,废水处理效果下降,也会造成污泥的丝状菌膨胀。(不少丝状菌都是微量好氧的,在缺氧条件下也可生长良好)

7 重要的生存因子(温度/pH/氧) 对微生物的影响。

8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竞争

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对食物等共同要求的物质互相竞争,互相受到不利影响。如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中的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

互生

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共存于同一环境中,相互提供营养和其他生活条件,双方互为有利,相互受益,两者分开时各自可单独生存。如,氨化细菌、亚硝化菌和硝化菌

共生

两种不能独自生活的微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各自执行优势的生理功能,在营养上互为有利而组成的共生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叫共生关系。互生关系的极端表现。如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

寄生

一种生物需要在另一种生物体内生活,从中摄取营养才能得以生长繁殖。如噬菌体和细菌

拮抗(偏害)

共存于同一环境中的两种微生物,甲方对乙方有害,乙方对甲方无任何影响。如乳酸菌和其他腐败细菌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拮抗(偏害)

捕食

不是通过代谢产物对抗对方,而是吞食对方。如原生动物吞食细菌、藻类等。

4 分析下水道的混凝土管和铸铁管腐蚀的原因。

排水管中有硫酸盐存在,管的底部因缺氧而被还原为硫化氢,硫化氢上升到污水表层(或逸出空气层),与污水表面溶解氧相遇,被硫化细菌或硫细菌氧化成硫酸,再与管顶部的凝结水结合,使混凝土管和铸铁管受到腐蚀。

6 什么是AGP?有何作用?

AGP-藻类的潜在生产力把特定的藻类接种在天然水体或废水重在一定的光照度和温度条件下培养,使藻类增长到稳定期为止,通过测干重或细胞数来测其增长量。

衡量富营养化倾向的一个重要指标。

1 好氧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作用机理

好氧活性污泥的净化作用类似于水处理工程中混凝剂的作用,能絮凝有机和无机固体污染物,能同时吸收和分解水中溶解性污染物。

第一步,有氧条件下,活性污泥绒粒中的絮凝性微生物吸附污废水中的有机物;

第二步,活性污泥绒粒中的水解性细菌水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污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直接被细菌吸收,在细菌体内氧化分解,其中间代谢产物被另一群细菌吸收,进而无机化。

第三步,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吸收或吞食未分解彻底的有机物及游离细菌。

2 原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指示作用

原生动物数量、种类、优势种、个体活性等与处理水质具有相关性。

①根据原生动物出现顺序可以判断污泥培养成熟程度;

②根据原生动物的种类,判断活性污泥和处理水质的好坏;

③根据个体形态及其变化过程,判断进水水质变化和运行中的问题。

净化作用

①直接参与废物的去除捕食水中的悬浮的有机废物颗粒

②吞噬细菌,净化出水水质

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

原生动物分泌一定的粘液物协同和促进细菌发生絮凝作用。

3 好氧生物膜的净化作用机理。

净化。

4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及控制对策。

主导因素是丝状微生物的过度生长。

温度

丝状细菌与其他构成活性污泥主要成分的细菌的最是生长温度接近

溶解氧

丝状细菌是好氧和微量好氧菌,对环境适应性强。有机废水中溶解氧缺乏,丝状细菌呈优势生长,容易引起~膨胀。

可溶性有机物及种类

集合所有的丝状细菌都能吸收可溶性有机物,在运行过程中,有机物因缺氧不能降解彻底,累积大量有机酸,为丝状细菌创造营养条件,是丝状细菌优势生长。

有机物浓度

抑制措施

(1)控制曝气量,使曝气池中保持适量的溶解氧;

(2)调整pH;

(3)如氮、磷的比例失调,可适量投加氮化合物和磷化合物;

(4)投加一些化学药剂;

(5)改革工艺。

5 甲烷发酵的三阶段理论和四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水解酸化阶段,微生物为水解和发酵细菌,包括纤维素分解菌、碳水化合物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为专性、兼性厌养菌,分解产物为简单小分子的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CO2、H2等。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微生物为产氢产乙酸菌(为专性、兼性厌养菌),分解产物为乙酸、丙酸、甲酸、乙醇、丙醇和CO2、H2等。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微生物为二组生理作用不同的产甲烷菌,为绝对厌养菌,包括甲烷杆菌、球菌、八叠球菌等。其中一组把氢和CO2转化为甲烷和水;另一组使乙酸脱羧产生甲烷和CO2。

第一阶段:水解和发酵性细菌群将复杂有机物水解发酵。微生物群落是水解发酵性细菌群,有专性厌氧的,有兼性厌氧的。第二阶段:产氢和产乙酸细菌群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分解为乙酸和氢气。微生物群落是产氢,产乙酸细菌,只有少数被分离出来。第三阶段:将第一阶段发酵的三碳以上的有机酸,长链脂肪酸,芳香族酸及醇等分解为乙酸和氢气的细菌和硫酸还原菌。微生物群落是两组生理不同的专性厌氧的产甲烷菌群。第四阶段:为同型产乙酸阶段,是同型产乙酸细菌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酸的过程。正在研究中。

6 微生物脱氮原理、微生物及脱氮工艺条件。

8 叙述好氧堆肥的机理、微生物、工艺条件。

在通气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分解大分子有机固体废弃物为小分子有机物,部分有机物被矿化成无机物。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温度升高至50~65摄氏度,如不通风,温度会高到80~90摄氏度。这期间发酵微生物不断的分解有机物,吸收利用中间代谢产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生长繁殖。以其更大数量的微生物群体分解有机物,最终有机固体废弃物完全腐熟成稳定的腐殖质。

微生物:发酵初期有中温好氧的细菌和真菌,分解碳水化合物等,同时释放热量,使温度升至50摄氏度;好热性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温度升至60摄氏度时,真菌停止活动,继续由好热的细菌和放线菌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温度升至70摄氏度时,致病菌和虫卵被杀死,此时,一般的嗜热高温细菌和放线菌也停止活动,堆肥腐熟稳定。

9 卫生填埋的机理是什么?

利用好氧微生物、兼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通过水解和发酵等作用,将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的有机酸、腐殖质和CH4、CO2、NH3、H2S等。

2018年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我们来了解一下。 选择题 1.碳源和能源来自同一有机物的是(D)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化能异养型 2.以下有关氮源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氮源是提供微生物细胞组分中氮素的来源B.氮源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C.氮气是固氮微生物的唯一氮源D.氮源是少数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3.硝化细菌属于(C)型的微生物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4.以下不属于细菌内含物的是:(C) A、异染粒 B、PHB C、核糖体 D、硫粒 5.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B) 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6.在普通培养基里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用以区别微生物的是(A)。 A、鉴别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补充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7.噬菌体是侵染(B)的病毒 A、植物 B、细菌 C、动物 D、动物和植物 8.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

A、基内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孢子 9.能够利用利用现成有机物中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叫(D)型细菌、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10.反硝化作用(A) A、是将硝酸根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B、是反硝细菌和硝化细菌共同完成的 C、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可发生 D、可在废水处理的曝气池阶段发生 11.能够利用光能并以CO2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的细菌叫(A)型细菌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12.地衣是微生物间的(B) A、竞争关系 B、共生关系 C、互生关系 D、寄生关 系 13.供氧不足时产生有机酸的主要原因A A、微生物发酵 B、微生物有氧呼吸 C、微生物无氧呼吸 D、细菌死亡 14.测定水样中活细菌数的方法B A、计数器直接计数法 B、平板菌落计数法 C、染色涂片计数法 D、比浊法 15.催化反应的酶属于B A、氧化还原酶类 B、转移酶类 C、裂解酶类 D、合成酶类填空题 1.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坦孢子和节孢子。 2.细胞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是磷脂和蛋白质。 3.一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可产生3分子二氧化碳和15分子ATP。 4.细菌的荚膜通常在生长曲线上的稳定时期时期产生。 5.原核生物能量产生的部位在细胞膜,而真核生物能量产生的部位在线粒体。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重点总结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1、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 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2、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答:(一)个体极小。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范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二)分布广,种类繁多。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三)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在物种竞争上取得优势,这是生存竞争的保证。(四)易变异。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者变异为优良菌种,或使菌种退化。 3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答: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结

构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又分三层: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内壁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化学组成: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肽聚糖,含独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肽聚糖,含独脂多糖,不含磷酸壁。 4、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答:将一大类细菌染上色,而另一类染不上色,一边将两大类细菌分开,作为分类鉴定重要的第一步。其染色步骤如下: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掉浮色。3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min,倾去多余溶液。4用中型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酸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成无色5用蕃红染液复染1min,格兰仕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和格兰仕阴性菌即被区分开。 5、何谓放线菌?革兰氏染色是何种反应?答: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的菌种,成为放线菌。除枝动菌属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红色外,其余全部放线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紫色。 6、什么叫培养基?按物质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类?按试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答: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后练习题全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第三版_周群英 课后习题目录 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1)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1)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3)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6)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8)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12)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6) 第二篇微生物生态 (20) 第一章微生物生态 (20) 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2) 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26) 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28) 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31) 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34)

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 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 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还含有脂质和多糖。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4叙述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有:吸附、侵入、复制、聚集与释放。首先,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以它的尾部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的化学成分,或是细胞壁,或是鞭毛,或是纤毛。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不能按自身的遗传特性复制和合成蛋白质,而由噬菌体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借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复制核酸,进而合成噬菌体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聚集合成新的噬菌体,这个过程叫装配。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合成含DNA的头部,然后合成尾部的尾鞘、尾髓和尾丝,并逐个加上去就装配成一个完整的新的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噬菌体的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壁而使宿主细胞破裂,使菌体被释放出来重新感染新的宿主细胞一个宿主细胞可释放10到1000个噬菌体粒子。 5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 答: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毒性噬菌体。 侵入宿主细胞后,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温和噬菌体。 6 什么叫溶原细胞(菌)?什么叫原噬菌体? 答: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被称作溶原细胞。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 7 解释Escherichia coli K12(λ)中的各词的含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答案.docx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 油镜指的是为了减少高倍镜的折光,在物镜和玻片之间滴上松节油等。所以油镜其实就是给高倍镜物 镜和玻片之间加油。而所有高倍镜之前都先要用低倍镜观察,是因为低倍镜下好找目标。低倍镜放大 10 倍,高倍镜放大40 倍,油镜放大100 倍,先用低倍镜、高倍镜,既便于找到目标,又方便调焦距。 要使显微镜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加大聚光器光圈,同样设置下低倍物镜比高倍物镜视野亮 把材料切薄一点透光较好 使用滤光片,增加反差和清晰度。 向上调节聚光器。 2.怎样区别活性污泥中的几种固着型纤毛虫 大多数情况下,会遇到钟虫、柄纤毛虫、累枝虫等。三种虫形态均类似钟的形状,钟虫每个都是独 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连接;柄纤毛虫类似钟虫,量很大,只是在根部汇聚在一根柄上,可以理解成一 根柄上分出很多个钟虫;而累枝虫就像是树,一根柄上分出很多个柄,然后很多个柄上又分出很多个 “钟虫”。 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时注意什么问题 1. 使用的载玻片和盖玻片都要干净; 2. 制成的标本片不能有气泡 4. 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如果不固定的话你进行染色后水洗去多余染料的同时会将菌体一并冲走 注意的就是不要弄死细胞咯!不知道你用什么方法,如果是用火,那就是不要烧死它们,用 载玻片背面靠近火源,过两次就好。 Over 一般我都是用酒精灯的外焰烤的但是要注意温度。温度过高挥出现变形细胞。温度已载玻片接触手背,手背不觉得烫为宜。加热只水分蒸发完全后,再在酒精灯外焰上通过两到三次,就成了。 革兰氏染色法中若只做1~4 步,不用番红染液复染,能否分辨出革兰氏染色结果为什么 能。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革兰氏染色原理和番红复染本身并无关系。 但是,但是, 你能指着一片空白的照片说这些细菌没有被结晶紫染色所以是阴形吗鬼 知道那里有没有细菌。 革兰氏染色在微生物学中有何实践意义 细菌大多可以按照革兰氏法划分,在杀菌方面自然管用, 还有实验方面, 比方说,实验需要G阳性细菌作为研究材料,如果最后需要杀死细菌获取什么代谢产物,已知是G阳性细菌,那就有目的地杀除了,摒除了盲目手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卷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2-2003年度上学期)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20×2=40) 1、对微生物的概念,以下最正确、最完整的叙述是。 A、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的生物。 B、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生物。 C、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 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生物。 D、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结构或非细胞 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的生物 2、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包括。 A、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B、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C、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D、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3、以下微生物属于环境工程微生物范畴的是。 A、病毒、蓝细菌、真细菌、粘细菌。 B、原生动物、蓝细菌、真核藻类、放线菌、粘细菌。 C、微型后生动物、酵母菌、霉菌、真细菌。 D、病毒、螺旋体、细菌、放线菌、 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4、关于细菌的形态和大小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细菌的形态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B、杆菌有长杆菌、短杆菌、弧杆菌、链杆菌和芽孢杆菌之分。 C、在任何情况下,细菌的形态都是稳定的。 D、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2.0μm。 5、以下物质属于细胞质内含物的是。 A、细胞膜 B、核糖体 C、荚膜 D、异染粒 E、气泡 6、荚膜具有的功能包括。 A、荚膜可以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 B、荚膜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C、荚膜是细菌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它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 当营养缺乏时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被利用。 D、细菌的荚膜有生物吸附的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7、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描述菌落特征应包括。 A、菌落的形态 B、菌落的大小 C、菌落的光泽 D、菌落的颜色 E、菌落的质地及透明度 F、菌落的边缘特征 8、古菌具有的特点有。 A、古菌有精确的方角和垂直的边构成直角几何形态的细胞; B、古菌的细胞膜组分大多数是脂蛋白,蛋白质是酸性的;

最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3

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原核微生物只有 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不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包括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 答:①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②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③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④动物界、⑤植物界。 5、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 Escherichiacoli。 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答: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 Escherichiacoli,桔草芽孢杆菌的名称是 Bacillussubtilis。 7、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答:(一)个体极小:(二)分布广,种类繁多:(三)繁殖快:(四)易变异: 8、什么是病毒,有什么化学组成?结构是什么样的? 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生活的敏感宿主体内,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大小在0、2μm以下的超小微生物。 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核酸内芯。 9、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 答:毒性噬菌体:就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是正常表现的噬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试卷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 试卷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5x3) 1.AGP:藻类生产的潜在能力;把特定的藻接种在天然水体或废水中在一定光照度和温度条件下培养,使藻类增长到稳定器为止,通过测定干重或细胞数来测定其增长量。既AGP高,富营养化程度高。 2.荚膜:是一些细胞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这层粘性物质叫。。 3.硝化作用:是指氨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形成硝酸的微生物学过程。硝化作用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铵氧化成亚硝酸;第二个阶段为亚硝酸氧化成硝酸。 4.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诉诸染色体上,与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5.定向培育:在培养基中不断补充新鲜营养物质,并不排出部分培养物(包括菌体和代谢产物),以保持长时间生长状况的一种培养方式。 二.填空题(20x1) 1.PHB是细菌细胞内含物质之一,是______碳源和能源_____的储藏物质,易被脂溶性染料染色鉴定。 2.放线菌的菌丝可分为___基内菌丝_____,气生菌丝________和_孢子丝_______。 3.污染水体的污化带可分为____多污带_____,中污带和__寡污带_____。

4.病毒的化学结构有____蛋白质___和_核酸______组成的核衣壳,个体大的还有_被膜______. 5.菌落特征是分类鉴定的依据,可以根据____表面特征______,_边缘特征________和纵剖面的特征三方面来描述。 6.细菌的形态有_球状______,__杆状_____,___螺旋状______和丝状。 7.水体有机污染的指标有_BIP指数_________,____细菌菌落总数 _____和大肠菌群。 8.P/H指数可用于衡量___水体污染和自净指数______________,其中P代表__光和自养微生物__________,H代表___异样型微生物 _________. 9.新陈代谢包括__同化作用___________和__异化作用_________,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三.选择题。(10x1) 1.细菌中参与光合作用的是(A )。 A.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 B.大肠杆菌 C.放线菌 D.立克次氏体 2.微生物稳定生长期,(B )。 A.细胞分裂速度增加 B.细胞分裂速度降低 C.群体在最旺盛阶段 D.群体在最少阶段 3.下列细菌都被认为是真菌除(D )外。 A.蘑菇 B.酵母菌 C.霉菌 D.变形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A卷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 A卷 一、名词解释 1、致死时间:当孢子或菌体细胞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的作用下达到一定致死率所用的时间。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是地球表面进行生命活动的有机圈层,包括了生活于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以及三圈界面的所有生命体。 3、溶原性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被称为溶原性细胞。 4、厌氧菌:一类只能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和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5、微生物的命名: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词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6、化能异养型:一群依靠氧化有机物产生化学能而获得能量的微生物,它们的碳源也是其能源,包括绝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及全部的真菌。 二、填空题 1、微生物对含氮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作用包括: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2、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焚烧法、填埋法和堆肥法。 3、微生物培养基的分类:按培养基组成的性质分类: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分类: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和用途分类: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 三、选择 1、微生物学发展史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定期和发展期。其中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列文虎克。列文虎克是最早发现微生物的人。 2、噬菌体是侵染细菌的病毒。 3、放线菌。大多数放线菌为腐生菌,少数是寄生菌。放线菌菌丝体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似。 4、丝状真菌俗称霉菌,无性孢子是丝状真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 5、凡能供给微生物碳素营养的物质,称为碳源。碳源的主要作用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的含碳物质(碳架)和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及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6、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化学变化)。 7、一般情况下,活性污泥驯化成熟期最多的原生动物是钟虫。 8、细菌的光合作用:环式光合磷酸化,主要参加的细菌为紫细菌和绿硫细菌。 9、代谢产生ATP不需要DNA和RNA的参加。 10、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 121摄氏度、15~30分钟。 11、腐生菌属于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从已死的动、植物或其他有机物吸取养料,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属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腐生细菌大大促进了自然界的生物循环。 12、主动运输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13、在废水分析过程中,大肠埃希氏菌作为水中粪便污染的指标。 14、纯培养是其中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15、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须,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1.微生物学初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C )。 A.巴斯德 B.科赫 C.列文·虎克 D.维诺格拉德斯基 2.噬菌体是侵染(B )的病毒。 A.植物B.细菌 C.动物 D.动物和植物 3.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状;螺旋状;丝状四种。 2 3.各种微生物有一些共同特点,包括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繁多;繁殖快,易变异。 4.细菌的呼吸类型分为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 5.细菌营养物质吸收和运输的四种途径分别是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6.列举几种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维生素C;氨基酸;嘌呤;嘧啶;(生物素;烟酸)。 7.细菌连续培养有恒浊连续培养;恒化连续培养两种。绝大多数污(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均采用恒化连续培养 8.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碳素营养源;氮素营养源;无机盐;生长因子。9.菌种保藏方法有定期移植法;干燥法;隔绝空气法;蒸馏水悬浮法;综合法5种。 10.生态系统有四个基本组成: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或转化者。 1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2.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核酸。少数个体大的病毒,还含有类脂质;多糖13.微生物按照细胞结构的有或无可划分为非细胞结构生物;细胞结构微生物;按照细胞核膜、细胞器及有丝分裂等的有无,可划分为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14.细胞质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无机盐;水。

15.细菌表面带负电荷。 16.原生动物可划分为四类: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孢子纲 17.酵母菌有发酵型;氧化型两种类型,其中前者是将糖转化为乙醇;二氧化碳的一类酵母菌。 18.各种辅酶和辅基中,作为电子传递体系的组成成分的有NAD和NADP;FMN和FAD;辅酶Q,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传递氢;传递氢;传递氢和电子。 19.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好氧活性污泥要求碳氮磷比为BOD :N:P=100:5: 5 :N:P=100:6:1。 1,厌氧消化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群体为BOD 5 20.细菌衰亡的原因包括营养物被耗尽,细菌进行内源呼吸;有毒代谢产物积累,抑制生长繁殖。 21.细菌的营养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异养型 22.根据细菌对温度的最适生长需求,可将细菌分为4类:嗜冷菌;嗜中温菌;嗜热菌;嗜超热菌。 23.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关系;原始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偏害关系;捕食关系;寄生关系 24.好氧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是菌胶团 25.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的部位,鞭毛的功能是运动。 1.病毒(Virus): 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大小在μm以下的超微小生物。 2.菌胶团: 多个细菌个体排列在一起,由公共荚膜包藏形成的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6、微生物有哪些特点?1.个体极小 2.分布广,种类繁多。3.繁殖快4.易变异 7、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 1.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的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的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 2.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少量蛋白质和脂肪。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分为三层:最外层脂多糖,中间层磷脂层,内层脂蛋白;内壁层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 8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有以下两点:(1) 革兰氏染色与等电点的关系G+菌的等电点低于G-菌,所带负电荷更多,因此,它与结晶紫的结合力较大,不易被乙醇脱色。(2) 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的关系G+的细胞壁脂类少,肽聚糖多,G-则相反,故乙醇容易进入G-细胞,进行脱色。 8、藻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它分为几门? 根据藻类光合色素的种类、个体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将藻类分为10门: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 9、真菌包括那些微生物?它们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各起什么作用? 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及各种伞菌。酵母菌既处理了废水,又可得到酵母菌体蛋白,用作饲料。还可以用酵母菌监测重金属。美军在对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有的霉菌还可以处理含硝基化合物的废水。真菌在处理有机废水可以用于培养食用菌的菌丝体,这样既处理了废水和固体废物,还获得了食用菌。 10、酵母菌有哪些细胞结构?有几种类型的酵母菌?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核、细胞质及内含物。酵母菌有发酵型和氧化型两种。 11、霉菌有几种菌丝?如何区别霉菌和放线菌的菌落? 整个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放线菌菌落:是由一个孢子或一段营养菌丝生长繁殖出许多菌丝,并相互缠绕而成的,有的呈戎状或密实干燥多皱,整个菌落像嵌入培养基中,不易被挑取。霉菌菌落:呈圆形、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其他微生物的菌落都大,菌落疏松,与培养基结合不紧,用接种环很容易挑取。 12、什么叫定向培育和驯化? 定向培养是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不断将它们进行移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驯化是经过长时间地定向培养后,微生物改变了原来对营养、温度、PH 等要求,产生了适应酶,利用各营养,改变了代谢途径。 13、什么叫水体自净?可根据那些指标判断水体自净程度? 河流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学的和水生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这叫水体自净。1、P\H 指数,2、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 14、水体污染指标有哪几种?污化系统分为那几“带”?各“带”有什么特征?1.BIP 指数2.细菌菌落总数3.总大肠菌群 多污带:位于排污口之后的区段,水呈暗灰色,很浑浊,含有大量有机物,BOD 高,溶解氧极低,为厌氧状态。 α-中污带:在多污带下游,水为灰色,溶解氧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机物减少,BOD 下降,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有氨、氨基酸及H2S ,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多。 β-中污带:在α-中污带之后,有机物较少,BOD 和悬浮物含量低,溶解氧浓度升高,NH3和H2S 分别氧化为NO3-和SO42-,两者含量均减少。 寡污带:在β-中污带之后,标志着河流自净作用完成,有机物全部无机化,BOD 和悬浮物含量极低,H2S 消失细菌极少,水的浑浊度低,溶解氧恢复到正常含量。 15、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几种? 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使水体中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使淡水中发生水华,使海洋中发生赤潮,叫富营养化。观察蓝细菌和藻类等指示生物、测定生物的现存量、测定原初生产力、测定透明度和测定氮和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 16、什么叫活性污泥?它有哪些组成和性质?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由各种微生微、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和各种有机无机的固体物质混凝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绒粒.即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由外到内水解细菌、发酵细菌、氢细菌和乙酸菌、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厌氧原生动物其中产甲烷丝菌是厌氧活性污泥的中心骨架。 17、叙述好氧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机理?1.在氧化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绒粒中的絮凝性微生物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2.活性污泥绒粒中的水解性细菌水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直接被细菌吸收,在细菌体内氧化分解,其中间代谢产物被另一群细菌吸收,进而无机化。3.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吸收和吞食未分解彻底的有机物及游离细菌。 42、叙述氧化塘和氧化沟处理污水的机制 氧化塘和氧化沟一般用于三级深度处理,用以处理生活污水和富含氮、磷的工业废水。有机污水流入氧化塘,其中的细菌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H2O 、CO2、NH3、NO3-、PO43、SO42-。细 菌利用自身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的NH3和环境中的营养物合成细胞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藻类利用H2O 和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再吸收NH3和SO42-合成蛋白质,吸收PO43-合成核酸,并繁殖新藻体。 43、菌胶团、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在水处理过程中有哪些作用。菌胶团的作用: 1、有很强的生物絮凝、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2、菌胶团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3、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栖息场所 4、具有指示作用 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 1、指示作用 2、净化作用 3、促进絮凝作用和沉淀作用 44、叙述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作用机制 生物膜在滤池中是分层的,上层生物膜中的生物膜生物和生物膜面生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吸附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将其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生物膜生物吸收溶解性有机物和经水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体内,并进行氧化分解,利用吸收的营养构建自身细胞。上层生物膜的代谢产物流向下层,被下层生物膜生物吸收,进一步被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老化的生物膜和游离细菌被滤池扫除生物吞食。通过以上微生物化学和吞食作用,污水得到净化。 45、什么叫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微生物有哪些? 由于丝状细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称为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经常出现的有诺卡氏菌属、浮游球衣菌、微丝菌属、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 46、促使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1、温度 2、溶解氧 3、可溶性有机物及其种类 4、有机物浓度 47、为什么丝状细菌在污水生物处理中能优势生长? 因为几乎所有的丝状细菌都能吸收可溶性有机物,尤其是低分子的糖类和有机酸。在运行过程中,有机物因缺氧不能降解彻底,积累大量有机酸,为丝状细菌创造营养条件,使丝状细菌优势生长。 48、如何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1、控制溶解氧 2、控制有机负荷 3、改革工艺 49、污水为什么要脱氮除磷? 在水体中氮、磷量过多,危害极大,最大的危害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有的蓝细菌产生毒素,毒死鱼、虾等水生生物和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它们的死亡、腐败,引起水体缺氧,使水源水质恶化。不但影响人类生活,还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50、微生物脱氮工艺有哪些? A|O 、A2\O 、A2\O2、SBR 等 51、叙述污水脱氮原理? 脱氮是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NH3转化为NO2--N 和NO3--N 。再利用缺氧段经反硝化细菌将NO2--N (经反亚硝化)和NO3--N (将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 52、什么叫捷径反硝化?何谓短程硝化-反硝化?在生产中它有何意义? 捷径反硝化:即通过限制充氧量和缩短曝气时间等条件,抑制硝化细菌生长,促使亚硝化细菌优势生长,迅速将氨氧化为HNO2 后,随即利用有机物将HNO2 还原为N2的过程。捷径反硝化不仅可缩短曝气时间,减少能耗,还节省碳源,从总体上节省运行费用。 Q10:温度每升高10度酶促反应速率相应升高的因数。

重庆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2-2012

重庆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56 科目名称:环境微生物学 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聚磷菌 2.贫营养型微生物 3.共代谢 4.Escherichia coli K12 5.寡污带 6.污泥膨胀 7.同化作用 8.无氧呼吸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如何从粪便污染的水体中将大肠杆菌群中的四种菌逐一鉴别出来?(15分) 2.专性厌氧微生物为什么不需要氧?氧对专性厌氧微生物有什么不良影响?(15分) 3.蓝细菌与其他光合细菌的代谢特征和特点有什么不同?各自在富营养池塘中的可能作用是什么?(15分) 4.在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微生物之间存在哪几种关系?举例说明。(15分) 5.如何培养活性污泥和进行微生物膜的挂膜?(15分) 三、分析题(每题35分,共35分) 1.在无锡城镇污水处理厂将出水水质由一级B标准升级在一级A标准以强化生物除磷脱氮效果的改造工程中,常在好氧区人工投加生物填料,形成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的生物处理工艺。试从微生物角度对此生物处理工艺改造措施进行分析。(35分) 重庆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56 科目名称:环境微生物学 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兼性厌氧微生物 2.同化作用 3.辅酶 4.内源呼吸 5.反硝化细菌 6.菌胶团 7.P/H指数 8.三羧酸循环

二、问答题(共110分) 1.微生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生理功能?(15分) 2.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主要有哪些类群?这类生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有哪些作用?(15分) 3.什么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微生物类群在环境工程中可起什么作用?(25分) 4.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菌有何特征?控制微生物生长阶段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上有什么意义?(25分) 5.试分析A2/O工艺中硝化菌与聚磷菌在污泥龄上的矛盾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法。(30分)重庆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56 科目名称:环境微生物学 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原生动物 2.酶活性中心 3.异化作用 4.内源性呼吸 5.主动运输 6.水活度 7.纯培养 8.拮抗作用 9.质粒10.遗传型 二、问答题(共100分): 1.什么叫无氧呼吸?环境微生物中有哪些无氧呼吸类型?无氧呼吸有哪些类型?常见于哪些环境中?无氧呼吸对农业生产及环境有何影响?(15分) 2.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特点?不同生长时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影响细菌代时的因素有哪些?(15分) 3.厌氧微生物为什么不能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如何培养厌氧菌?(15分) 4.请叙述堆肥的主要过程和考虑的主要参数,并说明原因。(15分) 5.请叙述活性污泥膨胀的机理。(15分) 6.这是活性污泥法中的A2/O工艺的流程图。请答出各段中主要的微生物类型和发生的反应,并回答该工艺的特点和不足有哪些?(25分)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考试必备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 考试必备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绪论1、微生物的含义: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统称。 2、分类地位:五界系统:1969年魏克提出微生物五界分类系统:(1)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2)原生生物界: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3)真菌界(酸性土壤中真菌较多):酵母菌、霉菌(4)动物界(5)植物界。三域系统:(1)古菌域(Archaea):“三菌”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嗜热嗜酸菌(2)细菌域(Bacteria):细菌(化)、蓝细菌(光)、放线菌(化)、立克次氏体(寄生)、支原体(人工培养基,最小)、衣原体(寄生)、螺旋体(原核,是细菌与原虫的过度)“三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3)真核生物域(Eukarya):真菌、藻类、动物、水生植物(原生动物、真菌、藻类) 3、按细胞结构的有无分为分为:非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类病毒是比病毒小的超小微生物)和细胞结构微生物。 按细胞核器、有丝分裂的有无分为:原核和真核 4、分类单位:域界门纲目科属种(柱) 5、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2)分布广,种类繁多(3)吸收多,转化快(4)生长旺,繁殖快(5)适应性强(6)易变异 6、解释EscherichiacoilK12(λ)中的各词的含义。 答:溶原性噬菌体的命名是在敏感菌株的名称后面加一个括弧,在括弧内写上溶原性噬菌体λ。大肠杆菌溶原性噬菌体的全称为EscherichiacoilK12

(λ),Escherichia是大肠杆菌的属名,coil是大肠杆菌的种名,K12是大肠杆菌的株名,括弧内的λ为溶原性噬菌体。解释EscherichiacoilK12(λ)中的各词的含义。 答:溶原性噬菌体的命名是在敏感菌株的名称后面加一个括弧,在括弧内写上溶原性噬菌体λ。大肠杆菌溶原性噬菌体的全称为EscherichiacoilK12(λ),Escherichia是大肠杆菌的属名,coil是大肠杆菌的种名,K12是大肠杆菌的株名,括弧内的λ为溶原性噬菌体。 第一章:病毒 1、病毒的特点以及分类: (1)大小在微米以下,故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必须在电子显微镜。(小) (2)可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简) (3)必须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寄) (4)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的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 答: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 根据专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功能菌(絮凝菌)的分离、筛选与性能研究 实验须知* 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 2. 训练学生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建立无菌概念并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能够独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基本要求 1. 每次实验前必须对实验内容进行充分预习,弄清实验目的、原理及操作步骤,以免手忙脚乱,影响实验课效果。 2. 实验前,按内容要求仔细检查所需仪器、药品是否齐全,若有问题及时提出。 3. 整个实验过程要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不得马马糊糊,否则会造成错误,甚至出现事故。 4. 实验过程中要做好记录,特别是对于连续观察的实验,必须认真记下每次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5. 使用贵重精密仪器时要特别小心,注意保护,用毕要复原,并进行登记。实验使用的一切物品实验完毕均放回原处。损坏仪器照价赔偿。 6. 实验室要保持整洁、干净,不准大声喧哗,勿随意走动,严禁吸烟,不许吃东西,不准随便乱丢废物。 7. 实验过程中,一些易燃品如乙醇、丙酮等切勿接近火焰。如遇火险,要先切断火源,再用沙土或湿布灭火,必要时应使用灭火器。 8. 使用过的废液及琼脂培养基不得直接倒入水池内,应先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再将废液倒入下水道,将琼脂培养基埋掉。 9. 离开实验室前要将桌面擦净,清扫卫生,检查电源、火源、自来水、门窗

是否关闭,以确保安全。 实验一、絮凝菌分离、筛选准备实验 (器皿的包装、无菌水、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器皿的包装 (一)实验目的 学会微生物技术实验中所用器皿的包装方法及意义。 (二)包装方法 1.培养皿的包装 用牛皮纸或旧报纸进行包装。包好后灭菌备用。 2. 吸管的包装 在已干燥的吸管的平头端距0.5cm处,塞长约1.5cm的棉花,松紧要合适。过松,棉花易脱出;过紧,吹吸费力,甚至吹吸不动。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吸管中的细菌吸入口中,同时又防止口中的细菌吹入管中。将塞好棉花的吸管的尖端,放在裁成4cm ~ 5cm宽的长报纸条的一端,吸管与纸条约成45o角。折叠纸角,包住吸管尖端,然后以螺旋式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搓转,纸条将吸管包紧,余下的纸尾打成结。将这样包好的几根或几十根吸管放一起,再用一张牛皮纸或两张报纸包装,然后干热灭菌。 3.三角瓶的包装 在三角瓶的瓶口上塞上合适大小的瓶塞(棉塞或泡膜塑料塞),在瓶口外面包上2层至 3层报纸,扎好灭菌。若进行湿热灭菌,最好再包一层牛皮纸或铝铂,以免打湿棉塞。 二、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方法。 2.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3.了解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二)材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题库(全面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2.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 3.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 而继续生长 4.溶原性:病毒感染细菌后,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在宿主内进行复制并且引起细菌细胞的裂解 5.质粒:是核以外的遗传物质,能自我复制,把所携带的生物形状传给子代 6.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某个生长阶段或某些细菌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在细胞质内生成的内生孢子 7.菌胶团:细菌之间按一定排列方式互相粘结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的细菌集团 8.菌落: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形成的一个由无数细菌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 9.酶:由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 10.酶的活性中心: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小部分氨基酸微区 11.酶的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类似,影响底物和酶的结合,使反应速率下降 12.新陈代谢:生物从外界环境不断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转变成细胞的组成,同时产生废物并排除体 外 13.内源呼吸:外界没有供给能源,利用自身内部贮存的能源物质进行呼吸 14.EMP途径(糖酵解):在无氧条件下,1mol葡萄糖逐步分解产生2mol丙酮酸、2molNADH+H+、2molATP的过程 15.TCA循环(三羧酸循环):丙酮酸有氧氧化过程的一系列步骤的总称。由丙酮酸开始,先经氧化脱羧作用,并乙酰化形 成乙酰辅酶A和1molNADH+H+,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并最终氧化为CO2和H2O 16.底物水平磷酸化:微生物在基质氧化过程中,可形成多种含高自由能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将高能键交给ADP,使 ADP磷酸化生成ATP 17.氧化磷酸化:微生物在好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 18.光合磷酸化: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或菌紫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 19.分批培养: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一个封闭的、盛有一定体积液体培养基的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温度、pH和溶解氧量, 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 20.恒浊连续培养:使细菌培养液的浓度恒定,以浊度为控制指标的培养方式 21.恒化连续培养:维持进水中的营养成分恒定,以恒定流速进水,以相同流速流出代谢产物,使细菌处于最高生长速率状 态下生长的培养方式 22.灭菌: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芽孢或孢子全部杀死 23.消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致病菌或所有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24.光复活现象:经紫外辐射照射的菌体或孢子悬液,随即暴露于蓝色区域可见光下,有一部分受损伤的细胞可恢复其活力 25.抗生素: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杀死其他微生物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的化学物质 26.生长限制因子: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营养物 27.竞争关系: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对食物等营养、溶解氧、空间和其他共同要求的物质互相竞争,互相受到 不利影响 28.互生关系: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共存于同一环境中,相互提供营养及其他生活条件,双方互为有利,相互受益 29.共生关系:两种不能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共同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各自执行优势的生理功能,在营养上互为有利而所组成 的共生体 30.拮抗关系:共存于同一环境的两种微生物,一种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其中有些产物对一种(或一类) 微生物生长不利、抑制或者杀死对方 31.捕食关系:微生物不是通过代谢产物对抗对方,而是吞食对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