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事管理习题集(含答案)

药事管理习题集(含答案)

药事管理习题集(含答案)
药事管理习题集(含答案)

1.精神药品:系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精神依

赖性的药品。

2.处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3.药品零售机构:是指将购进的药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药品经营企业。

4.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

反应。(中国的定义)

5.药品不良反应:是一种有害的和非预期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在人类预防、诊断或者治疗

疾病或为了改变生理功能而正常使用药物剂量时发生的反应。

6.ADR:是ascerse drug reaction (药品不良反应)的简称。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

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7.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2006年6月由SFDA发布。

8.药品销售渠道:指药品从生产者转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途径。

9.法律责任:指人们对自己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10.药品标准:指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及检验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

及检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11.医疗机构制剂: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制剂。

12.行政法规:是调整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

13.医疗用毒性药品: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

的药物。

14.药品生产:指将原料加工制备成能供医疗用的药品的过程。

15.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护人们健康为宗旨,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

社会组织。

16.新药:指未在中国境上市销售的药品,已在中国境上市销售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

途径、增加适应症等也要按照新药管理。

17.医药分业:医药分业:指药学从医药职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卫生事业中的独立分支,社

会中的独立职业。

18.补充申请:指药品申请,已有药品标准的申请或者进口申请经过批准后,改变、增加或

者取消原批准事项或容的申请。

19.行政处罚: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

罪的相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0.新药技术转让:是指新药证书的持有者,药品批准文号的取得者双同时提出注销其药品

批准文号的申请。

21.药品委托生产:是已经取得批准文号的企业,委托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该药品品种的

行为。委托生产的药品,其批准文号不变,质量责任仍由委托承担,受托只负责按照委托要求生产。

22.药品管理立法:指由特定的机关,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认可、修订补充和废

除药品管理法律规的活动。

23.药事组织:广义:以实现药学社会任务为共同目标的人们的集合体;狭义:为了实现药

学社会任务所提出的目标,经由人为的分工形成各种形式的组织机构的总称。

24.放射性药品: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化合物。

25.药事管理学:是应用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法,

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是以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为重点、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1.简述药品的概念。

答:具《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药品和诊断药品等。

2.如对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进行分级管理。

答: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共分三级:

一级: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

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

三级:资源重减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

4.我国现行药品管理法中关于药品标准是如规定的?

答:据《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按照药品标准进行生产;药品必须符合药品标准;不符合药品标准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规炮制的,不得出厂。

5.简述药品专利的类型。

答:根据《专利法》规定,药品专利包括一下类型:

1、发明专利发明指对产品、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案。发明专利包括产品发明和法发明两类。

2、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两者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案。实用新型专利在创造性上较发明专利低,也常称为“小发明”

3、外观设计专利外观设计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6.简述药品监督管理的主要职能。

依据法律法规对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药事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对违反药事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据法定的程序和式,追究其法律责任。

7.简述我国现行药品管理法中有关药品广告容的规定。

解:一、答:药品广告中关于广告容的原则性规定:

(1)广告容必须真实、合法、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为准,不得任意扩大围,不得含有虚假的容。

(2)药品广告中必须标明药品的通用名称,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禁忌语,忠告语、药品广告批准文号,药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广告主名名称。

(3)只出现药品名称的药品广告,必须标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和广告批准文号,药品商品名称不得单独进行广告宣传,广告宣传需要使用商品名称的,必须同时使用药品的商品名称。

(4)规定应该在指导下使用治疗性药品的广告中,必须标明“按医生处购买和使用”。

(5)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应该列为广告容同时发布。

二、药品广告容的禁止性规定:

(1)不得含有淫秽、迷信、荒诞的语言、文字画面。

(2)不得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

(3)不得贬低同类药品、不得与其他药品进行功效和安全性对比,不得进行药品使用前后比较。

(4)不得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药之”之类的语言和表示。

8.什么是假药?什么药品按照假药处理?

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药品所含成分与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合的。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假药论处: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局部分规定禁止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3)变质的

(4)被污染的

(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6)所表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过规定围的

9.简述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类型

药品监督检验是法定的药品检验机构为了药品监督管理的需要所进行的药品检验。主要有抽查性实验,委托实验、药品注册检验,进口药品检验等类型。

10.简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任答五种)

1、用药不对症多数情况属于选用药物不当。

2、使用无确切疗效的药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给病人使用疗效不确定的药物

3、用药不足首先是指剂量偏低,达不到有效的治疗剂量再就是疗程太短,不足以彻底治愈疾病

4、用药过分包括用药剂量过大、疗程太长、无病用药及轻症用药等

5、使用毒副作用过大的药

6、合并用药不适当

7、给药案不合理

8、重复给药多名医生给同一病人开相同的药物等。

11.简述申请中药一级保护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答:1、对特定的药物有特殊疗效的

2、相当于一级保护野生物种的人工制成品

3、用于预防和治疗特殊疾病的

12.简述药品注册申请人的条件

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是指提出药品注册申请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构。境申请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合法登记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机构,境外申请人应当是境外合法制药厂商。境外申请人办理进口药品注册,应当由其驻中国境的办事机构或者由其委托的中国境代理机构办理。办理药品注册申请事务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药品注

册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

13.简述我国新药申请实行快速审批的情形。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下列申请可以实行快速审批:

(1)未在国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未在国外获准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品

(3)用于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的新药

(4)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5)突发事件应急所必需的药品。

14.简述学习药事管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公众的意义:药事管理是保障公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便、及时和生命健康的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

对于的意义:保护公民健康是宪法规定的责任。

对于药事组织的意义:宏观药事管理为药事组织的微观药事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法定标准和程序。

15.特殊药品有哪些?这些药品为什么要进行特殊管理?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这些药物具有特殊的毒副作用,若管理不当,滥用或流入非法渠道,将会危害服用者个人的健康,并造成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6.《药品管理法》共分几章?每章有哪些容?

总则;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药品管理;药品包装的管理;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药品监督;法律责任;附则

1.试述目前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药事组织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功能与作用。

1.药品生产、经营组织:生产药品和经销药品

2.医疗机构药房组织:通过给病人采购药品、调配处、配置制剂、提供用药咨询等活动,以保证合理用药。

3.药学教育组织:教育,是为维持和发展药学事业培养药师、药学家、药学工程师、药学企业家和药事管理干部。

4.药学科研组织:研究开发新药、改进现有药品,以及围绕药品和药学的发展进行基础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发展药学事业。

4.药品管理行政组织:代表对药品和药学企事业组织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意志的贯彻执行。

5,药学社团组织:统一药学行为规、监督管理、对外联系、协调等作用。

2.药事管理采用的手段?

(1)运用行政手段依法行政,加强管理,主管部门采用格审批等有效的管理措施,引导和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增强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完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如审批核发可证、认证证书;审批新药,颁发新药证书;审批核发药品批准文号、药品包装材料注册证、新药临床批件、进口药品注册证等,发布药品质量公告等。

(2)运用法律手段制定和颁布法律、法规、规章,规行为,明确责任,依法治药。通过厉打

击制假、售假行为,依法惩违法者,增强对制假售假行为的管理威慑力,增强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约束力。坚决查处违法案件,对触犯刑律的,必须依法予以惩。

(3)运用技术手段通过采用先进的质量检验仪器,运用新的检验法,提高技术监督水平,以实现对药品质量的有效控制,提高监督管理效率。

(4)运用宣传手段指导人民群众提高对假劣药品的防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舆论的力量,加大监督力度,共同监督药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假劣药品如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无处躲藏。

(5)运用咨询手段组织咨询顾问或专家委员会已成为现代管理必要的常规的管理手段之一,以此可吸收各面专家或群众代表,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及时反馈并发挥其主要作用。

3.什么是药品质量特性和商品特性

质量特征:

均一性:指药物制剂的每一单位产品都符合有效性、安全性的规定要求。

有效性:指在规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

安全性:指按规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

稳定性: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

商品特征:

①生命关连性:药品是与人民的生命相关连的物质。这是药品的基本商品特征。

②高质量性:药品只有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区分。法定的药品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划分药品合格与不合格的唯一依据。

③公共福利性:药品是防治疾病、维护人们健康的商品,具有社会福利性质。药品的社会福利性还体现在对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保证人们买到质量高、价格适宜的药品。

④高度的专业性:药品和其他商品不同的又一特征是高度专业性。

⑤品种多样性:品种多是药品与其他商品又一不同之处。

4.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论述生产销售假药的法律责任。

答:a没收假药和违法所得

b并处罚款,药品货值金额2~5倍

c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d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e情节重的吊销可证

5.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论述生产销售劣药的法律责任。

a没收劣药和违法所得

b并处罚款,药品货值金额1~3倍

c情节重的吊销可证,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6.试阐述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及药品生产的特点。

解: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分为原料药生产阶段和将原料药制成一定剂型的制剂生产阶段。

药品生产的特点:

(1)原料、辅料品种多,消耗大

(2)机械化、自动化要求程度高

(3)卫生要求高

(4)药品生产的复杂性、综合性

(5)产品质量要求格、品种规格多、更新换代快

(6)生产管理法制化

7.结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举例分析现行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案。

制度落实不谨;人员资质偷梁换柱;人员培训不到位;设施设备验证不规;计算机系统未发挥作用;验收入库不规

加强检查员培训;格执行标准;对检查员不定期考评及年度考核;拓宽检查员聘任渠道

加强执业药师的培养

搭载全国诚信体系建设平台;及时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和人员动态;配备信息化设备,及时更新企业的认证跟踪记录及检查情况。

对企业质量建设实行检查,不过关的企业,GSP认证书被收回。加大惩处力度,解决经营企业在GSP认证后管理松懈问题;增加企业及个人违法成本。

对整改多次也未能达到新修订GSP认证要求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帮助其认清形势,退出药品经营市场;引导一些有实力、有规模、管理规的药品连锁、零售企业向农村、偏远地延伸。

建立健全专业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机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实现社会共治。

8.试述药品制售中的无“三证”经营行为,依据我国的《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此行为应如处罚。(提示:三证是指《药品生产可证》、《药品经营可证》和《医疗机构制剂可证》)

未取得三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售额的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为商业贿赂?依据我国的《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在药品购销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应如处罚?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与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2违法行为情节重的吊销医师执业证书3行政处分4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0.目前,社会对药品价格比较关注,结合药品管理法中有关药品定价原则的规定,分析药价虚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财政补贴不足使得医院依赖卖药增加收入

(二)公立医院对病人和药企的双重垄断关系

(一)建立第三网络服务,缓解信息不对称

(二))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医疗行业,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精编版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关系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对病人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它是通过医疗风险分析,寻求风险防范多事,尽可能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整个医疗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医疗风险识别 医疗风险识别是发现、认可并记录医疗风险的过程,是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系统或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事件或情况。一旦医疗风险得以识别,组织应对现有的控制措施(人员、过程和系统等)进行识别。医疗风险识别过程包括识别那些可能对目标产生重大影响的医疗风险源、影响范围、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的后果,及组织因素也应被纳入医疗风险识别的过程中。 二、医疗风险评估 医疗风险评估就是测定医疗风险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它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风险识别发现医疗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确认风险性质,并获得有关数据。风险评估通过对这些资料和数据的处理,得到关于损失程度和发生概率的信息,为选择处理方法,进行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风险评估一般用概率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来完成。 三、医疗风险分析 医疗风险分析是确定医疗风险是否需要处理以及最适当的处理策略和方法。医疗风险分析要考虑导致医疗风险的原因和医疗风险源、医疗风险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识别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还要考虑现有的医疗风险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然后结合医疗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

后果来确定医疗风险水平。一个医疗风险事件可能产生多个后果,从而可能影响多重目标。医疗风险分析通常涉及对医疗风险事件潜在后果及相关概率的估计,以便确定医疗风险等级。 常见以下几种因素 1.疾病的严重性及病情变化的复杂性。疾病的自然过程或发展而导致不幸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些情况有时会被病人或其他非医疗人员视为医疗事故。比如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会因与疾病有直接关系的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加上治疗前的解释不足或病人的家人难以接受丧亲之痛,则事件很可能被视为医疗事故。因此,必须正确地认识很多医学治疗并不都能治愈病人,治疗的成功率也会因人而异,病人的期望值高和医患沟通不足都可能成为“医疗事故”的因素。 2.医疗检诊和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要认识到即使在最好的医疗单位内由最富有经验的医生检查,出现并发症的内在风险仍难以完全清除。主要存在于有创诊疗操作。 3.仪器和器械故障一些医疗事故是由仪器或机械故障导致的。 4.医疗服务系统和组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计算机系统未建立可靠的后备系统,加之药房及护理人员查对制度的疏忽,可能导致医疗事故。 5.人为错误大部分的人为错误是由于思想和思维功能方面出现偏差,主要有三点:一是与技术有关的错误,称为“失误”。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习惯的操作程序出错。注意力不集中而产生失误的原因包括疲乏、厌倦、失望、过度疲劳或紧张等。二是与规则有关的错误,通常在解决问题时发生,因为对问题解决使用错误的规则,或错误地应用一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2016年工作计划(精简版)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20XX年工作计划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20XX年工作计划 1、组织《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培训,通过培训,对于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增强广大医务人员法律意识,促进知识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监督药品招标采购执行情况,审核本机构拟购入药品的品种、规格、剂型等,审核申报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的申请。 3、对全院使用的药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处理涉及药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严重事件。 4、建立新药引进评审制度,制定本机构新药引进规则,建立评审专家库组成评委,负责对新药引进的评审工作。 5、制定20XX年药品目录。 6、根据20XX年药品目录,制定《药品处方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7、根据药事质量管理考核办法,每月对临床各科室从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处方书写、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加强了临床各科室的药事质量管理,并把合理用药作为考核医师的一项内容。 8、定期分析本机构药物使用情况,组织专家评价本机构所用药物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提出淘汰药品品种意见。 9、每年至少2次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全员培训,做到全员知晓。定期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动态监控、评价并记录,协助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并依据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并提出整改措施。 10、完善处方点评制度,每月1次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并提出整改措施。 11、每季度对科室、医师用药情况进行排序、公示、监控,促进合理用药。 12、组织检查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发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特点与主要内容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特点与主要内容 1.关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A. 提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一系列配套措施 B.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C. 公共卫生服务群众要主导 A. 国家药物政策、基本药物制度正在逐步实现 B. 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将有重大改革,实行“管、办”分开 C. 医院药事管理在“以医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稳步发展 A. 医疗技术、诊疗水平显著进步、质量提高 B. “全民医保”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C. 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医疗技术规范的实施

A. 大量药品低水平重复生产,良莠难辨,遴选难度增加 B. 药品流通领域缺乏竞争 C. 医务人员用药知识明显不足 A. 2011 B. 2012 C. 2013 A. 医师、药师、护士是核心成员,但医师为主导 B. 参与团队的药师,主要是临床药师 C. 调剂药师对促进合理用药无明显作用 A. 编写规范 B. 水平低、质量差、问题多

C. 急需规范,急需提高质量 A. 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B. 促进临床诊断和治疗 C. 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干预与教育作用 A. 1981年 B. 1987年 C. 1989年 A. 明确提出制定“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B. 规定要“建立药品遴选制度” C. 规定“调整药品品种或供应企业”不需要经PATC审定

A. 《药事管理规定》作了明确、详细论述 B. 临床药师不参与临床药物治疗 C. 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A. 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 B. 不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 C. 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任何不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 A. 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对患者的损害 B. 由于患者用药过程中不遵循医嘱造成的对患者的损害 C. 由于药品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造成的对患者的损害 A. 药品调剂工作是药学技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门

4.2.4.1(1、2).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及医务人员自身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医疗风险的概念 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医疗目的之外的危险因素,而这种因素虽然存在,但不一定会造成不良后果,有人称其为“遭受损害的可能性”。笼统称为医疗不良事件,或者称为医疗缺陷。 二、医疗风险管理的概念 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疗系统,多指医院,有组织地、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对病人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的活动。换言之,它是通过医疗风险分析,寻求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 三、医疗风险管理的程序,医疗风险管理包括医疗风险识别、评估及处置。 第一章医疗风险识别 医疗风险分类识别 医疗风险识别是医疗过程中超前防范医患纠纷,确保医疗安全的有效方法进而达到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差错的目的。 一、诊疗护理过程 1.门(急)诊医师对于经3次就诊仍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未请上级医师复诊。 2.危重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未在3分钟内开始抢救。 3.门(急)诊医师对危重患者未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对病情涉及多科的患者,首诊医师未按患者的主要病情收住相应科室。 4.门(急)诊医师未见患者即开具“住院证”或病房医师不查看患者即开医嘱。 5.对于危重患者,会诊医师和医技科室的医(技)师在接到会诊邀请后,未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诊查患者。

6.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或未诊查患者进行“电话会诊”、“病历会诊”。 7.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或记录内容不规范。 8.科室二线或三线值班人员不明确或联系通讯工具不通畅或不能及时到位。 9.患者病情突然恶化且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查看病人或请相关科室人员会诊。 10.对疑难、危重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病例讨论或科间会诊。 11.需马上执行医嘱未向护士交待清楚,导致延缓执行。 12.对危重患者未做床头双交接班,或未将危重患者的病情、处理事项写入交班记录或存在漏交、漏接情况。 13.高风险、高难度的择期手术未在术前上报医务科。 14.麻醉师缺少术前、术后麻醉访视记录,或术后患者返回病房24小时内未诊查患者。 15.手术医师在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患者,或3日内无三级医师查房记录。 16.对术后患者观察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出血、异常渗血。 17.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进行。 18.未落实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或检验项目不齐全,或知情同意书签署不规范。 19.护士未正确执行医嘱或违反“三查九对”制度。 20.错发、漏发药物。 21.处方中药物出现用法错误、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或用量超过极量而未注明。 22.违反相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 23.采取体液标本时,采错标本、贴错标签、用错试管、非患者原因导致

2019年药事管理工作计划

2019年药事管理工作计划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领导小组2019年将在医院领导的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加强药品管理,规范药品采购渠道,保证临床用药安全,针对医院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持续改进药品管理工作,加快医院健康快速发展,为此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全面做好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健全各项管理资料和台账。 二、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依法执业、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每季度召开一次药事会议,讨论药品管理工作,审查药品采购计划,分析药物使用情况,研究持续改进措施。 四、继续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增加药品价格透明度,规范购销行为,杜绝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拒绝商业贿赂。做好药品网上采购的各项工作。 五、加强药品质量及疗效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加强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工作,对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实行严格的监控,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情况。 六、加强处方书写质量的管理,每月不定期抽查并评析处方,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及我院处方点评制度,规范处方书写,对不合理情况进行实时通报。 七、进一步加强对麻精等特殊药品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麻精药

品严格执行“五专双锁”管理。 八、加强药学工作开展的深度,更全面做好窗口及临床的药学服务工作,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报告工作。 保洁员协议书 甲方:村村民委员会 乙方:,身份证号: 为了确保本村的清洁卫生得到正常有序地运行,使全村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净。切实做好全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特订如下协议: 一.垃圾收集范围: 屯主要道路的路边.溪边经常保持整洁,及时清理白色污染.无明显垃圾堆积物:清除屯主要道路两边杂草: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特点与主要内容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特点与主要内容1.关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A.提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一系列配套措施 B.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C.公共卫生服务群众要主导 A.国家药物政策、基本药物制度正在逐步实现 B.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将有重大改革,实行“管、办”分开 C.医院药事管理在“以医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稳步发展 A.医疗技术、诊疗水平显着进步、质量提高 B.“全民医保”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C.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医疗技术规范的实施

A.大量药品低水平重复生产,良莠难辨,遴选难度增加 B.药品流通领域缺乏竞争 C.医务人员用药知识明显不足 A.医师、药师、护士是核心成员,但医师为主导 B.参与团队的药师,主要是临床药师 C.调剂药师对促进合理用药无明显作用 A.编写规范 B.水平低、质量差、问题多

C.急需规范,急需提高质量 A.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B.促进临床诊断和治疗 C.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干预与教育作用 年 年 年 A.明确提出制定“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B.规定要“建立药品遴选制度” C.规定“调整药品品种或供应企业”不需要经PATC审定

A.《药事管理规定》作了明确、详细论述 B.临床药师不参与临床药物治疗 C.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A.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 B.不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 C.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任何不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 A.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对患者的损害 B.由于患者用药过程中不遵循医嘱造成的对患者的损害 C.由于药品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造成的对患者的损害 A.药品调剂工作是药学技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门 B.住院调剂注射剂按日配发,口服剂按单剂量配发

【免费下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全文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全文)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 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军区联勤部、各军兵种后勤部卫生部,总参三部后勤部卫生处,总参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卫生局,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院(校)务部卫生部(处)、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总后直属单位卫生部门: 2002年,卫生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定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实施8年来,在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合理用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总结各地《暂行规定》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药物政策以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对《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关情况请及时报卫生部医政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和总后卫生部药品器材局。 附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doc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勤部卫生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三十日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药物合理应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第三条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解读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解读 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 1、采购管理不包括() A、计划 B、订货、购买 C、验收 D、入库 2、医疗机构药剂管理包括() A、采购、贮存 B、研究、调剂 C、制剂、特殊管理 D、以上都是 3、关于购进药品应符合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从合法渠道采购药品 B、购进产品具有法定的批准文号 C、包装与标识符合有关规定 D、药材不用标明产地 4、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程序不包括()A、投标 B、开标 C、评标 D、中标5、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 剂型各不得超过( )种 A、2 B、3 C、4 D、5 6、不属于分配管理的是() A、出库 B、申请 C、分配 D、使用 7、保管养护属于() A、采购管理 B、库存管理 C、分配管理 D、使用管理 8、精神药品、贵重药品及自费药品属于()级 药品 A、一 B、二 C、三 D、四 9、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目标不包括() A、保证医疗、科研所需的药品供应及时、准确 无误 B、贯彻药事法规,保证所供应的药品质量好, 安全有效 C、医院和药房有丰厚的经济效益 D、符合医院经济、财政管理政策和制度 10、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类型分为()种 A、2 B、3 C、4 D、5

医疗机构药剂管理 1、全球医院合理用药共识5个正确不包括() A、正确的药品 B、正确的医务人员 C、正确的给药途径 D、正确的剂量 2、截止到2011年的9月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超过()% A、80 B、85 C、90 D、95 3、临床用药过程不包括() A、药品选择 B、药品调配 C、药品试验 D、临床用药监测 4、《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颁布部门是() A、卫生部 B、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C、总后勤部卫生部 D、以上都是5、医疗机构以()为宗旨 A、救死扶伤 B、防病治病 C、保护人们健康 D、以上都是 6、《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共()章46条 A、7 B、9 C、10 D、11 7、开办医疗机构必须依照法定程序()领取《医 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A、申请、审批、登记 B、申请、登记、审批 C、登记、申请、审批 D、登记、审批、申请 8、《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在()年正式颁 布 A、2010 B、2011 C、2012 D、2013 9、2011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 是每人()元 A、80 B、100 C、150 D、200 10、关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转变叙述错误的是 () A、从以药物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 B、从简单的收方发药转向以调剂为主 C、从传统药学到临床药学 D、从科学规范管理到经验事物管理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在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风险的责任人或受害者。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我院医疗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难以避免风险的诊疗,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 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院长承担分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3. 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4. 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 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组织学习现有的诊疗指南、操作规范、流程,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6. 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即时召开专题会,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方法。各科可自行解决者自行解决并向医务科备案,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至医务科。在医疗活动中,查找出的风险、

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工作计划

2015年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工作计划 2015年医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将在各位委员努力下和临床各科室干部职工的支持下,对照“二甲评审标准”积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物作为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头等任务 定期召开临床用药方面的相关药事管理工作会议,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有目的地研究、解决和通报医院药事工作方面的相关问题,并根据评审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修定我院《基本用药目录》和《医院处方集》,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测工作和考评机制,使药事管理工作逐渐与标准接轨,提高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二、强化药品质量基础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进一步加强对特殊药品、抗菌药物及高危药品的管理。按照药事管理标准逐条梳理管理细则,规范工作行为。药事管理委员会将组织临床药师对药品使用和药品基础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检查、督导。 严格药品采购、新药引进等程序和措施,保证购进药品质量。对药品储存、流通和使用全过程加强监管,层层把关,责任落实到人,严防各个环节出现质量事故和安全隐患,加强退药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转变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思路,强化合理用药、药学服务意识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应逐步从保障药品供应向以临床药学为主体方面转移和过渡。应紧密围绕“安全合理用药”这个主题,深化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强化药学服务意识,把病人的利益、安危放在首位。积极探索门、急诊窗口优质服务流程和管理模式。药事管理委员会要在合理用药、行风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率领药学人员对对抗菌药物、血液制品、激素类及其它高风险药品进行重点监测、调查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措施,减少医药资源浪费,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鼓励并引导药剂科开展临床需要并为患者所欢迎的形式多样的新型药学服务,如患者用药教育等,并在临床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配合临床开展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有目的地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和临床预警,协助临床规避可能的药品使用风险,把药品质量安全落实在具体的细节和行为上,使临床药师真正成为临床医生和护士的好帮手。 推进临床药师制建设,不断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重视对临床药师的培养,指导和帮助临床药师顺利开展临床用药分析和调查,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执行情况,重视临床药师的意见。为他们更好地开展药物咨询、治疗药物监测等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临床药师应定期向药物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包括用药调查结果等,并做好相应的工作日记、药历及疑难病例讨论的准备材料和相应记录。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一)总则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界定 是指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二)组织机构 1.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组成、职责 (1)组成 (2)职责

2、药学部门的设置和工作职责 (1)设置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功能、任务、规模设置相应的药学部门,配备和提供与药学部门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和设施。 三级医院设置药学部,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二级科室;二级医院设置药剂科;其他医疗机构设置药房。 (2)职责 药学部门具体负责药品管理、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和药事管理工作,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组织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3)药学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三)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1.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界定 是对医疗机构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 2.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原则 医疗机构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尊重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3、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具体规定 (1)医疗机构应当依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本机构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并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 (2)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3)医疗机构应当遵循有关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使用药物;对医师处方、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4)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临床药师。临床药师应当全职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四)药剂管理 ★★★1.药品采购的规定 (1)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处方管理办法》、《国家处方集》、《药品采购供应质量管理规范》等制订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编制药品采购计划,按规定购入药品。 (2)医疗机构应当制订本机构药品采购工作流程;建立健全药品成本核算和账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购入检查、验收制度;不得购入和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3)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药品应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审核同意,核医学科可以购用、调剂本专业所需的放射性药品。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药品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药品。 2.药品保管、养护的规定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营山县人民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在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风险的责任人或受害者。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我院医疗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主管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

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现有的操作规章、流程指南的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6、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即时召开专题会,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方法。各科可自行解决者自行解决,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至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政科(病房科室)。在每月活动中,查找出的风险、隐患,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科内或病区内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选择最优方案落实,并将所采取的措施通报科内。 7、院长每半年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以询问方式了解科室员工对所记录的已施行的改进措施的知晓情况。检查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其有效性、实际性及便捷性进行评估。对于不完善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分析、整改,直至完善。协助科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主站首页本站首页机构职能政策法规规划计划行政许可卫生标准卫生统计通告公告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信息>医疗质量评价管理>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https://www.doczj.com/doc/5d14640180.html,

(二)审议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三)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四)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 第十一条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配备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和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负责对本机构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二级以上医院应当配备抗菌药物等相关专业的临床药师。 临床药师负责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的临床微生物室。 临床微生物室开展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等工作,提供病原学诊断和细菌耐药技术支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加强涉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等相关规定及技术规范,加强对抗菌药物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未经备案的抗菌药物品种、品规,医疗机构不得采购。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数量。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列入供应目录。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确因临床工作需要,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规定的,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详细说明原因和理由;说明不充分或者理由不成立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得接受其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的备案。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品种结构,并于每次调整后15个工作日内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调整周期原则上为2年,最短不得少于1年。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能选用基本药物(包括各省区市增补品种)中的抗菌药物品种。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临床上不得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 第二十二条因特殊治疗需要,医疗机构需使用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应当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例次。如果超过5例次,应当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后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医疗机构应当每半年将抗菌药物临时采购情况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医疗机构遴选和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门提出意见后,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并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 抗菌药物品种或者品规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率高、性价比差或者违规使用等情况的,临床科室、药学部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可以提出清退或者更换意见。清退意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二分之一以上成员同意后执行,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更换意见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者品规原则上12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第六师奇台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2015 年)在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风险的责任人或受害者。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我院医疗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对现有的操作规章、流程、指南等

进行培训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6、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即时召开专题会,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方法。各科可自行解决者自行解决,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至医教处。在每月活动中,查找出的风险、隐患,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科内或病区内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选择最优方案落实,并将所采取的措施通报科内。 7、院长每半年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以询问方式了解科室员工对所记录的已施行的改进措施的知晓情况。检查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其有效性、实际性及便捷性进行评估。对于不完善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分析、整改,直至完善。协助科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医院,对科内提出问题或意见24 小时内给予答复。 8、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析,上报主管院长,年终将全年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下一年度的医疗风险管理重点。 三、医疗风险预警标准(以下情况应当预警) 1、危重病人抢救及高风险病人。 2、急、重、危病人应做特殊检查和处理的,转诊病人具有一定风险的。 3、输液、药物使用异常反应的。 4、界于多学科之间、又一时难以确诊的重症患者,在执行首诊 负责制后,存在一定风险的 5、对于自知或他人的提示下,有违反规章或操作规程,可能发生医疗风险的。 6、对诊疗效果不满意,可能引起医疗争议的院内以及对操作较复杂,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及治疗效果难以准确判断的。 7、对相关检查不健全,各项指征与相关检查不一致、报告单不准确、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精修订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六师奇台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方案(2015年) 在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风险的责任人或受害者。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我院医疗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对现有的操作规章、流程、指南等进行培训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计划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计划 篇一:药事管理委员会2014年工作计划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 药事管理委员会2014年工作计划 为更好的对我院药品和药事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维护人们的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现制定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等国家的药 政法规,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不断完善我院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促进合理用药,使医院药品管理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继续落实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2013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果,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活动成果,坚决避免出现“反弹”现象。将活动重点转移到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三、继续认真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增加药品价格透明度,规范购销行为,杜绝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拒绝商业贿赂。 四、制定2014年度医院的药品目录,并根据药品引进与淘汰情况修订目录。 五、每月对药库、药房及各病区急救药品进行检查,保障药品质量。

六、组织对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不规范使用的情况。 七、保证药品供应,并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及基本药物制度的工作,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并每月统计采购数据上报市招标办。 八、每月对临床各科室从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处方书写、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加强临床各科室的药事质量管理,并把合理用药作为考核医师的一项内容。 九、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参与查房、处方医嘱点评、以及书写药历,全面做好窗口及临床的药学服务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十、按照镇江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要求,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 报工作。 十一、对药学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培训,以提高医院药事服务水平。 十二、加强医院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合理诊断,合理治疗。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2014年5月14日星期三 篇二:2015年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工作计划 2015年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工作计划2015年医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将在各位委员努力下和临床各科室干部职工的支持下,对照“二甲评审标准”积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物作为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头等任务

医疗保健风险管理方案

医疗保健风险管理方案 在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 ,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风险的责任人或受害者。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 , 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 改善医院管理 , 特制订我院医疗保健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医务人员是医疗保健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 , 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 , 注意发现医疗保健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 , 关注高风险环节 ,力求控制。对于不可控风险 , 要权衡利弊 ,降低风险。难以避免的风险 , 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 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保健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 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 , 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 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 , 规避、控制、上报风险 , 提出改进措施 , 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 通过院科两级管理 ,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 , 每月结合实际工作 , 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 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现有的操作规章、流程指南的学习 , 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6.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 , 即时召开专题会 , 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方法。各科可自行解决者自行解决 , 若需医院协调 , 则上报至医务科或保健部在每月活动中 , 查找出的风险、隐患 , 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 , 并在科内或病区内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 , 选择最优方案落实 , 并将所采取的措施通报科内。 7.院长每半年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进行检查 ,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 , 并以询问方式了解科室员工对所记录的已施行的改进措施的知晓情况。检查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 对其有效性、实际性及便捷性进行评估。对于不完善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分析、整改 , 直至完善。协助科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工作 , 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医院 , 对科内提出问题或意见 24 小时内给予答复。 8.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对检查结果进行汇 总、整理分析 , 上报主管院长 , 年终将全年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 提出下一年度的医疗风险管理重点并制定年度工作方(三)医疗保健风险警示范围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儿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0% 5、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6、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 7、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8、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9、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10、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1、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抗菌素限制使用率<50%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1、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相关质控人员)监控。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养每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到自己科内,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 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检查存在问题及乙级、丙级病历上报质控办。相关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如连续不上报的则扣科室当月一定的考核总分,与科室奖金挂钩。促使大家重视并互相督促,避免和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3、落实病历检查制度,突出重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