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武汉

1 总论

1.1 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 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

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西段正线长12.478km,车站10座。东段正线长6.99km,车站6座。

本次环评阶段设计中,与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复的环评报告书工程设计的变化情况: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

1.2.2 建设单位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项目原设计概况

(1)项目范围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解放大道中间布设,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五环路转向北,再沿五环路跨过东吴大道,最后到达终点金山大道站。西段线路

全长11.658km,沿线设有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舵落口、额头湾、四明路、东吴大道、金山大道共10个车站,在古田布置一号线车辆段。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至岔路口,沿汉黄路至终点堤角。东段线路全长7.518km,沿线设有头道街、二七路、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堤角共6个车站。二期工程设古田车辆段,在古田四路增设110kV 主变电所一座,

(2)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①西段线路全长11.658km,东段线路全长7.518km,均为高架线;

②16座车站,均为高架站;

③车辆段1处,即古田车辆段及其出入线、试车线;

④ 1座主变电所。

(3)项目投资:44.66亿元。

2.1.2 本次设计变化情况概况

本次设计阶段,1号线二期部分工程内容设计情况发生变化,具体内容如下: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线路从宗关沿解放大道高架至吴家山开发区;东段线路以高架形式从黄浦路下穿长江二桥后沿解放大道至堤角。

(1)西段调整线路段:二期工程西段线路工程起点经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至东吴大道站间线路发生变化,线路设计变化里程为YK0+000~YK1+308(WK0+130)~ WK1+824,长度为3.002km;另根据招商项目规划要求,在额头湾站(WK3+479)至舵落口站(WK5+230)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WK4+423),与原可研文件相比,考虑了新设计的汉宜铁路工程净空要求,该路段高架桥设计高度有所变化,该区段长度为2.513km;

(2)东段调整路段: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线路进行调整,里程为EK5+735~EK6+995,长度为1.26km;

设计变更后,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共设17座车站,线路全长19.468km。其中西段线路长度12.478km,设11座车站;东段线路长度6.99km,设6座车站。

工程变更部分沿线声环境、振动环境及电磁噪声敏感点分布见表2-1,2-3。表2-2 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汇总表

表注:1. 表中水平距离为敏感点与噪声源外轨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2.2 工程污染源分析

2.2.1 环境影响概要

本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施工期环境影响及运营期环境影响,具体如下:

施工期环境影响示意图

→ →

居民生活影响

运营期环境影响示意图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见表2-5。

表2-5 环境影响分析

2.2.3 运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高架段(线路、车站)的环境影响:列车运行噪声传播至环境敏感目标;列车运行产生振动通过桥梁传播至地面环境敏感目标;车站清扫水、消防废水及出入口雨水排至地面市政雨水管道,生活污水排至地面市政污水管道;车站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系统收运处置。

2.2.4 主要噪声源分析

(1)噪声源

①施工期噪声源

本次调整工程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场地挖掘、装载、运输等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类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见表2-6。

表2-6 施工机械及车辆噪声源强

②运营期噪声源

轨道交通噪声污染源主要由列车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及桥梁结构振动噪声构成,其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本次评价在充分研究本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上海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以及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等作为本次评价的主要类比工点,将主要噪声源类比调查与监测结果汇于表4-8和4-9中。

根据类比监测结果,确定本次评价高架线路噪声源强:不设声屏障)距轨道中心线7.5m为90dB(V=70km/h,整体道床,参考点离地高度1.2m)。

(2)振动源

①施工期振动源

本次调整工程施工期振动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各类施工机械振动源强见表2-9。

表2-9 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

②运营期振动源

高架线路区段列车运行时,由于车轮与钢轨之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轨枕、道床传递至桥梁及其基础,再由基础传递给地面,从而引起附近地面建筑物振动。

高架段选择武汉1号线太平洋至硚口路站区间、上海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张江高科站区间进行高架线段振动源类比调查和监测,本次预测评价中,高架线路区段振动源强VLz10取值为67dB(列车速度55km/h,距轨道中心线7.5m)。

(3)大气污染源

①施工期大气污染源

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为:一是施工过程中开挖、堆放、运输土方及运输堆放和使用黄沙、水泥等建材所产生的扬尘;另一类是施工机械和重型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燃油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 X)和碳氢化合物(C n H m)。

②运营期大气污染源

本工程建成后,不新增燃煤(气、油)锅炉,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无机车废气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只有车辆段配属的内燃机车排放的少量废气,主要污染

物有NO2、SO2和烟尘。。

轨道交通运输客运量大,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替代大量的汽车客运量,从而可相应地大大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改善地面空气环境质量形成有利影响。

(4)水污染源

①施工期水污染源

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下雨时冲刷浮土及建筑泥沙等产生的地表径流污水等。如管理不善,污水将使施工路段周围地表水体或市政排水管中泥沙含量有所增加,污染周围环境或堵塞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虽然水量不大,但影响时间较长。

根据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废水排放情况的调查,建设中一般每个车站各有施工人员100人左右,排水量按每人每天0.04m3计,每个工点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4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动植物油、SS等;施工还排放道路养护废水、施工场地冲洗废水、设备冷却水。施工点废水排放情况见表2-11。

表2-11 每个工点施工废水排放预测

②运营期水污染源

本工程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车站。

车站排水分两部分,一是清扫水、消防废水等,经排水管集中排至市政雨水管道,这部分废水量较大,但水污染物含量极低;二是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经排水管集中排至市政污水管道,这部分污水量较小,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动植物油、氨氮等。

(5)固体废物

车站固体废物主要有乘客丢弃的少量生活垃圾,以及工程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候车乘客在站停留时间极短,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少,其主要成分为饮料瓶罐、纸巾、水果皮、车票残票及灰尘等。停车场固体废物主要为客车清扫垃圾、生产人员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和少量电力动车用蓄电池。

各站、车辆段等生活垃圾由环卫工人收集后,统一交由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置;车辆段机械加工和维修作业固体废物由段内清扫回收利用,不能回用则交由废品收购站,电力动车使用后废弃的少量蓄电池由生产厂家定期(每年1~2次)运回厂家处置。地铁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很小。

(6)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本工程的主要污染物为污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其排放总量如下:

①污水

本次调整工程的污水主要是沿线各车站的生产和生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为油类、COD和氨氮,本次调整段工程后车站污水排放量62m3/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BOD5、动植物油分别为:14.45 t/a、4.76 t/a、0.64t/a。

②废气

本次调整工程建成后,不新增燃煤(气、油)锅炉,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无机车废气排放。

③固体废物

本工程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旅客及工作人员产生的无毒生活垃圾,其主要成分为饮料瓶罐、纸巾、水果皮及灰尘等。本次调整工程范围所属的4个车站固体废物排放量为0.2~0.4t/a。

3 城市生态及城市景观环境影响评价

本次调整工程建设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关于城市布局规划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因此本次调整工程的建设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相容的。

本次调整工程的建设对改善人民的出行条件,提高乘车舒适度,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缩短出行时间,并直接或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加速旧城改造步伐,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景观美学分析及类比调查分析,在设计中如能充分考虑城市性质及土地利用格局,并充分运用融合法、隐蔽法,本工程新建竹叶海车站出入口、调整的高架桥段线路区间等地面建筑物可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

4 声环境影响评价

4.1 现状评价

19处噪声敏感点的环境噪声现状值昼间为52.1~75.5dBA,夜间为46.5~70.6dBA,昼间10处敏感点超过GB3096-93的4类、2类标准,其他敏感点昼间均达标;夜间13处敏感点噪声超标。造成声现状监测点超标的原因主要是道路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影响。

4.2 预测评价

(1)工程实施后,沿线受轨道交通高架噪声源的影响,环境噪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昼间环境噪声初、近、远期分别增加0.1~7.5dB、0.1~8.1dB、0.1~8.7dB;夜间运营时段环境噪声初、近、远期分别增加0.1~14.7dB、0.1~16.4dB、0.1~16.4dB。昼间超标量分别为0.4~12.7dB、0.7~12.7dB、0.1~12.7dB;夜间运营时段超标量分别为2.6~19.8dB、0.5~19.8dB、0.5~19.8dB。

(3)本次调整路段沿线周围受轨道交通噪声影响的人数约1.75万居民、12980名学生。

4.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方案

(1)强化噪声污染防治设计

针对沿线噪声敏感点采取以下工程防治措施:对处超标敏感点设置1.76m 高倒L型声屏障、设置4m高直立式声屏障或设置5.5m高折板式声屏障措施,降噪效果可达到4~12dB,措施后敏感点处环境噪声可达标或是维持现状。

为降低桥梁结构噪声,结合减振需要,对距离敏感点较近的的高架路段设置

弹性支承块、Lord减振扣件的减振措施。

(2)城市规划及建筑物合理布局

按照表5-15中所列的高架噪声防护距离,在新开发区,限制在轨道交通噪声影响范围内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点;结合旧城区的改造,应优先拆除靠声源较近的居民房屋,进行建筑物合理布局和功能配置。

5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5.1 现状评价

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环境振动昼间VL z10值在52.1~64.2dB 之间、夜间VL z10值在51.3~62.9dB之间,可达到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及“混合区、商业中心”标准。其环境振动主要来自道路交通振动和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各种无规振动,其中道路交通振动为其最主要的振动源。

5.2 运营期预测评价

工程后,沿线各敏感点的环境振动预测值VL z10昼、夜间为56.9~67.2dB。对照各敏感点相应的评价标准,所有敏感点处环境振动均可达标。

5.3 污染防治措施

本次调整线路段环境振动可满足相应标准要求,设计对沿线较敏感地段结合降噪要求仍采取了减振措施,主要推荐弹性支承块道床,同时对部分减振地段,进行与WJ-2型扣件配套Lord减振扣件试铺,待运营后进行对比测试,积累经验,以备后期更换。

6 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次调整工程涉及的竹叶海站、新荣站、堤角站车站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可以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的要求,经城市污水管网纳入既有污水处理场处理后达标排放。而五环大道站、东吴大道站、金山大道站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放,水质超过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要求。鉴于当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的现状,且本次调整工程建成后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少,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将不会引起下水道水质的变化,对最终受纳水体影响甚微。建议五环大道站、东吴大道站站、金山大道站污水暂按设计处理深度,随着武汉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而集中深度处理。

7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1)本线所经地区为空气质量二类控制区,根据2008年武汉市环境质量公报,其SO2、NO2年均浓度基本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值要求。

(2)由于本工程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没有机车废气排放;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也将显著地减缓地面公交压力,有效地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武汉

1 总论 1.1 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 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西段正线长12.478km,车站10座。东段正线长6.99km,车站6座。 本次环评阶段设计中,与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复的环评报告书工程设计的变化情况: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

武汉市地铁总体规划

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至2017年,我市每年都将建成开通一条地铁线。2012年,开通地铁2号线一期,从常青花园至鲁巷广场。2013年,开通地铁4号线一期,从武昌火车站至武汉火车站;2014年,开通地铁4号线二期,从汉阳黄金口至武昌首义路;2015年,开通地铁3号线,从沌口至三金潭;2016年,开通地铁8号线一期,从三金潭至梨园广场;2017年,开通地铁6号线一期,从三角湖到东西湖区假日广场。建成7号线,从金银湖至南湖 研究了下12号线各地区的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图仔细看了看,很完美,很好非常好,1号线大汉口线,2号线连通汉口武昌,3号线连通汉口汉阳,4号线高铁线,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连通武昌汉阳,5号线大武昌线,六号线连通金银湖沌口未来两大卫星城,7号线是武汉未来的机场线,实现飞机地铁无缝换乘,8号线连接盘龙城,南湖两大居民区以及华侨城和大学城,9号线横跨汤逊湖,贯穿整个东湖高新,打通光谷到纸坊的直线,带动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片发展,10号线联动常福,沌口,阳逻三大卫星城,11号线实现蔡甸和豹澥到中心城区首尾相应,12号线为1号线大汉口线的补充,在汉口地区和一号线组成一个内环线,汉口同时拥有1号线和12号线实现汉口小循环 武汉唯一的三条地铁线转乘站香港路超级地铁站即将开建咯。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线一期,共计70公里,构成“工”字型轨道骨架。 到2013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建成后,常青花园、武广、江汉路、中南、鲁巷、徐东、建二等七大商圈将连成串,形成武汉一条新的“地铁经济带”。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把从江汉路到鲁巷的武汉七大商圈转个遍。 当2015年,武汉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期、4号线、8号线一期5条地铁,形成近150公里的轨道网,比2013年“工”字形轨道通车里程翻了一番。 2017年,待连通三环线外围的地铁6号线建成后,武汉地铁线路又将新增32.8公里。届时,6条快速轨道贯通江城,三镇通车地铁网络将超过180公里。 ◆地铁1号线 横穿汉口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和东西湖区,沿长江和汉江北岸横贯汉口东西城区。全长29.7公里,设站27座。 一期工程于2000年12月开建,全长10公里,沿京汉大道,从东往西设10座站点:黄浦路站、三阳路站、大智路站、循礼门站、友谊路站、利济北路站、崇仁路站、硚口路站、太平洋站和宗关站。二期全长19.468公里,西段设汉西一路站、古田四路站、古田三路站、古田二路站、古田一路站、舵落口站、竹叶海车站、额头湾站、五环大道站、东吴大道站至金山大道站止,全长12.478公里,设11座车站;东段自一期工程黄浦路站起,沿解放大道向东,设头道街站、二七路站、徐州新村站、丹水池站、新荣站至堤角站止,全长6.99公里,设6座车站。 ●2010年7月建成试运营。 ◆地铁2号线一期 一期工程线路贯穿武汉市西北-东南,是武汉市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起点为汉口常青花园北侧的金银潭站,终点为武昌鲁巷站,线路全长27.98公里,全线设21座车站。 分别为:金银潭站、常青花园站、金色雅园站、汉口火车站站、范湖站、青年路站、航空路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江汉路站、积玉桥站、螃蟹甲站、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宝通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虎泉站、名都站、光谷广场站。

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

武汉规划部门公布2013-2049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两个初步方案,2013年8月28日两套方案亮相市民之家。 (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 《武汉2049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 【初步方案一】 【初步方案二】

轨道线网方案一技术指标表 线路名称起点止点线路长度(km)基本网 1号线径河汉口北40 2号线金银潭佛祖岭37 3号线文岭三金潭32 4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36 5号线青山郑店46 6号线体育中心吴家山45 7号线前川、机场纸坊85 8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43 机场线金银潭天河机场20

9号线磨山左岭39 10号线常福阳逻78 11号线蔡甸葛店70 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57 13号线金银潭左岭56 14号线走马岭后湖43 15号线武汉火车站阳逻北29 16号线径河龙泉山68 17号线径河豹澥57 18号线阳逻邾城26 19号线阳逻双柳16 20号线青菱金口22 21号线国博中心纱帽36 合计981 为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昨日,两套方案在市民之家亮相,广征民意。 ■ 深远意义 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次修编规划到2049年 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功能,实施“三镇三城”发展战略,全面构建“1+6”城市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门,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精编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X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武汉

1总论 1.1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壹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壹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壹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且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X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X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壹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 【发布部门】武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07.16 【实施日期】2008.09.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失效依据】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武汉市人民政府令 (第188号)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已经2008年7月7日市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阮成发 二00八年七月十六日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运营秩序,维护乘客和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运量的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设施,是指为保障轨道交通系统正常安全运营而设置的轨道、隧道、高架道路(含桥梁)、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风亭、风井、车辆段与维修基地、车站设施、车辆及机电设备系统等设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四条市轨道交通管理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管理、协调和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管工作。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项目报批工作。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市国土房产、交通、公安、城管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的有关工作。

武汉地铁线路图(最新)

2016年武汉最值得期待的城建是什么?! 请大声喊出来! 地铁!地铁!还是地铁! 大武汉太任性! 今年共有13条地铁在建! 不废话,先上个表格给大家了解整体情况。 它们分别什么时候完工?

再来看看各条地铁的直观线路图和最新进展吧! 6号线一期预计2016年12月开通 目前,地铁6号线已有21个车站主体完工。 3月4日凌晨2时许,由中铁二局承建的武汉地铁6号线15标段三眼桥北路~香港路站左线盾构机顺利始发,这也是该标段始发的最后一台盾构机。同时,三眼桥北路站附属结构的出入口已开始钻桩施工,该站共设计4个出入口2组风亭,预计在8月30日完成后恢复路面交通。

地铁6号线全线连接汉阳和汉口,由沌口开发区的体育中心站至东西湖区环湖西路站,横跨汉江,全长35.95km,设站27座,主要有体育中心南站、国博中心、钟家村、古琴台、武胜路、汉正街、六渡桥、江汉路、大智路、香港路、常青花园、东方马城等站。 机场线预计2016年底通车 机场线设站7座,投资估算总额为94.37亿元,长约19.5公里,始于天河机场站,终于常青车辆段站,共设天河机场站、航空总部站、佳海工业园站、管委会站、盘龙城站、宏图大道站、常青车辆段站、共7座车站(高架站2座、地下站5座)。 机场线全线设3座换乘站:三条地铁汇聚宏图大道站,宏图大道站与地铁3号线同台换乘,同时与8号线通道换乘,汉阳、武昌、汉口三镇市民可经此换乘至机场;管委会站与7号线通道换乘;另外,天河机场站与汉孝城际铁路通道换乘。今年年底,开通运营。到时武汉三镇将通过地铁与天河机场“一线牵”。 8号线一期预计2017年底通车

目前,地铁8号线宏图大道站盾构机始发。未来,该站点将成为3号线、8号线和机场线3条地铁的换乘中心站。 8号线一期起于北三环以北、府河以南的三金潭车辆段,线路沿宏图路、塔子湖东路、中一路进入黄浦大街,之后斜穿赵家条地块,沿永清路、芦沟桥路穿越长江进入武昌,再沿团结路转至徐东大街,沿徐东大街至梨园站。全线预计明年建成通车。届时,8号线一期跑完全程约半小时。 8号线一期共12个站点,其中7座为换乘站。具体为:宏图大道站换乘3号线和机场线,全民健身中心站换乘规划中的12号线,竹叶山站换乘规划中的10号线,赵家条站换乘3号线,黄浦路站换乘1号线,徐家棚站可换乘7号线和规划中的5号线,岳家嘴站换乘4号线。 11号线武昌段预计2020年底通车

武汉地铁施工组织设计(投标)

一、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总体部署及施工方案 1、工程总体部署 1.1工程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穿越了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等4个城区,沟通武昌到汉阳的交通,形成贯穿城市西到东北的重要交通走廊。四号线串联了本市重点旧城改造区晒湖小区、主要的商业中心、东湖新城开发区、国家级风景名胜东湖风景区,一期工程联系两大重要交通枢纽武昌站和武汉站。二期工程线路全长16.85公里,共设有车站13座。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线路起于走向为:从黄金口工业园附近向东跨琴断口小河、三环线孟家铺立交,沿汉阳大道向东,过孟家铺站后转为地下,过永安堂、玫瑰苑、王家湾、十里铺、七里庙、五里墩、五琴路,向北偏转穿老汉阳火车站,线路下穿京广铁路和琴台路,经过琴台公园,从闽东国际东侧转入鹦鹉大道向南前行,过翠微路后转向东沿腰路堤路前行,然后下穿长江,沿紫阳路前行,过首义路后至设二期工程线路设计终点即4号线一期工程设计起点首义路站。 本标段为四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项目中的第四标段,概况如下: 钟家村站里程区间为右CK11+750.787~右CK12+075.787,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CK11+849.187,外包总长为325.000m,车站主体标准段总宽24.100m,车站新建出入口6座,风亭3组,车站总建筑面积为31155.000m2,主体建筑面积为24075.000m2,风亭建筑面积为3340.000m2,出入口通道建筑面积为3740.000,汉阳大道与鹦鹉大道交叉路口为全盖挖法施工,其余为半盖挖法施工。 本工程总工期: 32个月。 1.1.1站址环境 (1)地面环境 钟家村是汉阳地区最繁华的商业区,车站位于汉阳大道与鹦鹉大道交叉口,鹦鹉大道两侧有汉阳商场、新世界百货、家乐福等大型商场,闽东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年)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年) 武汉市作为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要支点,面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创建公交都市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按照“顶层设计、地铁引领、独立成市”的要求,借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隔一定时期修编轨道线网的经验,落实市领导“地铁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的指示,我院开展了《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年)》的编制工作。 1、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总体架构 根据武汉2049提出的国家中心城市具备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要求,以及未来城市空间中心体系布局,通过开展规模匡算、客流走廊分析、国铁利用、快线运营实施规划、公交一体化等专题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在维持原线网方案总体架构稳定的基础上,与城市远景空间布局高度协调,确定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为“一环十射、三快穿城、环网交织、轴向放射”。市域快线编织结构外围,设置环线、实现了环线与快线之间的良好布局。环线串接多中心和对外枢纽,疏导核心区客流,强化主城功能和三镇沟通;市域快线引导新城发展方向。 图1 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总体构架 2、线网方案

图2 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远景年市域轨道线网规划方案线路数为25条,总长1100km,站点585座。其中主城区范围内线网规模533km,站点365座。 表1 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线路一览表

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相适应,继承和发扬了上轮轨道线网确定的“环网结合、轴向拓展”的结构。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方案保留了上轮线网规划确定的3条市域快线,快速联系主城与六大新城组群,重点锚固城市重点功能区和对外客运枢纽,适应城市客运主要流向,引导区域一体化发展;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方案继承了上轮线网规划确定的9条市区线,加密主城线网密度,全面促进主城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实现主城用地的集约发展,切实起到了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引导城市空间拓展、促进城市功能提升的作用。

武汉市轨道交通阳逻线(21号线)道路恢复改造工程(二次)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及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3、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2 施工场地准备 3.3 人员、机械准备 3.4 物资准备 4、道路施工方案 4.1 道路恢复施工程序 4.2 道路结构构造 4.4 管线恢复施工方案 4.5 道路垫层施工方案 4.6 道路基层施工方案 4.7 道路面层施工方案 5、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5. 1 安全、质量目标 5. 2 质量保证措施 5. 3 安全保证措施 6、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1、编制依据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 2013年版; 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3年版); 3)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 4)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 5)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 6)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 7)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194-2013); 8)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9)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10)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 11) 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及规程。 2、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及概况工程工期紧,战线长,任务量大,道路、排水、绿化、管线等的新建、破损修复、铣刨加铺沥青混凝土(全线10 个高架站23公里,外加一座桥梁拆除和原址新建)。全线跨黄陂,新洲,阳逻经济开发区三个区域,对外协调量大。10 个高架站点土建工程均未玩,影响的有,外架、钢结构桥体安装、站点材料、施工后留下的砼块基座、施工垃圾堆场影响,新项目班子人手少、新管理模式、新劳务班子之间的磨合是本工程重、难点。 针对本工程工期紧,工程量大,施工场地分散的特点。按照工程总体要求,结合施工场地及交通条件,本工程分5 个施工区同步施工施工,其中: 武湖大道站,梅教街站、为第1 施工区;武湖站、沙口站、为第2 施工区;军民村站、武生站、为第3 施工区; 武生站-- 绕城高速、施岗站、金台站、为第4 施工区;新汉公路(绕城高速—二炮训练基地)高架区间、为第5 施工区。各站点作业区采取同时施工:尽量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各作业之间衔接的时间差,力争多开工序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优先保证十

武汉L6-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设备选型表_10

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主要设备供货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选型设备单 位 数 量 备注 一、数据汇聚节点 1. 接入MLC 项 1 包含3号线MLC承包商的配合工作量 2. 通信服务器 Stratus ftServer 4500 容错服务器 双路Intel Xeon四核 2.0GHz 处理器, 前端总线1333MHz,二级缓存为4MB; 内存配置为2GB,最大至少可扩充到 24GB; 2 × 146GB 15krpm SAS硬盘; 20 英寸黑色TFT LCD显示器; Windows 2008简体中文企业版操作系统 套 2 3. 防病毒服务器IBM System x3850 X54颗2GHz CPU, 可扩展至8颗;16G内存,可扩充至 32GB;3块600G硬盘;2块100/ 1000Mbps网卡; 台 1 4. 报表服务器同一、3 防病毒服务器规格型号一致台 1

5. 工作站 联想ThinkStation D30(4223FV8) 2颗6核2.5GHZ主频Intel E5-2620CPU; 8G内存,可扩展至256G; 1TB硬盘; 22英寸液晶显示器,全封闭无风扇散热 方式,支持USB启动; Intel 82579千兆网卡; 12个USB接口; 联想USB键盘、鼠标一套; 7×24小时连续运作。 套8 6. 汇聚交换机 迪普DPX8000-A5 24端口GE(12光+12电)交换业务板1 块 32端口GE电口交换业务板1块 6个多模SFP千兆模块 6个单模SFP千兆模块 台 2 连接MLC系统 7. 中心路由器迪普BR30 套 2 8. 入侵防御设备迪普DPX8000-A5 IPS业务板 套 2 9. 防火墙迪普DPX8000-A5 防火墙业务板 套 2 10. UPS不间断电源蓄 电池 套 1 含电池柜/架 11. 机柜 华腾定制 与3号线一期工程一致 个 1 配件、配线设施

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

武汉规划部门公布2013-2049 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两个初步方案,2013 年8 月28 日两套方案亮相市民之家。 (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武汉2049 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 【初步方案一】

初步方案二】

轨道线网方案一技术指标表 线路名称起点止点线路长度(km )基本网 1 号线径河汉口北40 2 号线金银潭佛祖岭37 3 号线文岭三金潭32 4 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36 5 号线青山郑店46 6 号线体育中心吴家山45 7 号线前川、机场纸坊85 8 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43 机场线金银潭天河机场20

9号线磨山左岭39 10号线常福阳逻78 11号线蔡甸葛店 70 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57 13号线 金银潭左岭56 14号线 走马岭后湖43 15号线 武汉火车站阳逻北29 16号线 径河龙泉山68 17号线径河豹澥 57 18号线阳逻邾城 26 19号线阳逻双柳 16 20号线青菱金口 22 21号线国博中心纱帽36 合计981 为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昨日,两套方案在市民之家亮相,广征民意。 ■ 深远意义 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次修编规划到2049 年 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功能,实施“三镇三城”发展战略,全面构建“ 1+6 ”城市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门,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 根据《武汉2049 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到2049 年,武汉人口到2020 年将达到1150 万-1200 万,到2030 年将达到1300 万-1400 万,到2049 年将达到1600 万-1800 万。届时,武汉将形成“大临

武汉地铁2号线广告招标案例

武汉地铁2号线广告招标引质疑地铁公司:报价太高让人心里没谱武汉地铁集团纪委书记表示,已接到上级纪委转来的投诉材料,将对此次招标过程进行调查。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湖北省成套招标有限公司昨晚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部分媒体刊发的《武汉地铁广告招标遭质疑,报价高出3亿元却落标》的新闻报道作出回应,称本次招标是依法依规、在有效监督下进行的。至于报价最高者反而出局,原因之一是报价太高让人心里没谱。 为何高分变低分? 据介绍,招标评分分为三大部分:报价评审60分——深圳报业报价10.188亿/10年,比所有投标者都高。因此,以高于人家11分居首。 商务评审15分——无异议。 项目经营建议书25分——深圳报业主要丢分有三处:公益广告、合理化建议和超范围经营。 公益广告得零分。地铁招标文件关于公益广告的要求是“乙方需在经营许可期内保证不低于广告媒体总面积的5%用于发布公益广告,如果5%的媒体面积不能满足政府对公益广告要求时,以政府规定或要求为准。” 深圳报业投标书中只强调“不低于5%”,没有承诺“如果5%的媒体面积不能满足政府对公益广告要求时,以政府规定或要求为准。”因此专家给此项零分。 超范围经营。深圳报业集团在经营计划中提出“部分线路、站点、车厢广告一年刊发权拍卖”,但招标文件明确规定,招标不包括车厢广告。专家为此给了低分,认为属于超范围经营。 合理化建议。深圳报业在标书中未按要求列出合理化建议。专家给了零分。 综合算下来,深圳报业总分列第二。据招标代理方湖北成套公司介绍,按评审标准,专家可给出零分。 价高为何出局? 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底建成通车。去年11月,该工程站内平面广告媒体代理经营权开始招标。深圳报业集团投标报价为人民币10.1888亿元/10年,而其它两家竞标公司的投标报价则在7亿元左右。最终深圳报业集团落标,中标单位为参与竞标的上市企业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人民币7.05033726亿元/10年。 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川昨日介绍,根据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是广告资源经营权招标,不属于法定必须公开招标的项目。但为了给广告经营商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运营公司决定公开招标。 在过去武汉轻轨1号线广告资源经营中,曾出现拍卖竞得人刻意报高价以获取项目,但竞得人由于报价过高,在后期经营中难以为继、屡屡毁约,影响业主的整体经营。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地铁2号线上出现,招标方从一开始就摒弃了“价高者中标”的原则,而是强调综合评估投标人的报价、首期预付款、综合实力、诚信履约和营销策划等来确定该项目的广告运营商。虽然深圳报业集团报价最高、报价得分最高,但价格分只占总分的60%,深圳报业集团综合得分并不是第一名。 陈川介绍,深圳报业集团的报价可谓“天价”。据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前期市场调研,目前全国各城市地铁广告经营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目前地铁平面广告收入,上海每车站每年收入约为333万元,北京277万元,广州358万元,深圳233万元,成都283万元,西安365万元。按深圳报业集团的报价,武汉地铁2号线每车站每年广告收入高达485万元,远远高于全国其它城市,让人心里没谱;而按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的报价,武汉每车站每年收入为335万元,与当前地铁广告行情较吻合。 部分媒体刊发的报道中还披露,在一些小项目的较量上,深圳报业得分居然为零分。深圳报业对此十分不解,要求公布此次招标的评委名单,请第三方重新评分。 对此,武汉地铁表示,深圳报业是在其它合理化建议等项目上“得零分”。在深圳报业投标文件中,未发现“其它合理化建议部分”。 为何不公布评委名单?湖北省成套招标有限公司表示,根据招投标法规定,评委名单不能对外公开。若是纪委等部门调查,可提供给相关部门。 【事件回放】 据楚天金报报道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由汉口常青花园至武昌光谷广场,全长27.73公里,设站21座,预计2012年底建成通车。 2011年11月18日-25日,武汉地铁集团网站和成套招标网站上发布招标公告,对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21个车站内常规灯箱、数码灯箱、梯牌、墙贴、屏蔽门贴等平面广告媒体的代理经营许可权进行招标。 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共有上海雅仕维广告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报业集团3家单位递交了投标保函及投标文件。 2012年1月11日,武汉地铁集团运营公司纪委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了评标专家。12日13时前,评标专

武政规[2011]3号 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

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经研究,现将《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三日 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使轨道交通与周边地区建设相协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运量的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包括地下、地面、高架部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轨道交通及与之相关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第四条 市轨道交通管理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轨道交通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的规划管理工作。市发展改革、城乡建设、土地等部门负责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轨道交通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应当配合做好轨道交通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轨道交通及其周边地区建设规划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整体规划、功能合理、集约土地”的原则。鼓励大型建(构)筑物与轨道交通有机结合,共同开发,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和城市功能综合效益,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第二章 规划编制 第六条 轨道交通规划体系包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用地控制规划、线路综合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七条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轨道交通建设的基础,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对轨道交通线路走廊、换乘节点以及车辆基地等重要设施用地进行控制,以保障轨道交通的建设。 第八条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是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的依据,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以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九条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组织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规划、近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远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规划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协调,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近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远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审查。

武汉地铁规划图

武汉地铁规划图(应该是终极版) 研究了下12号线各地区的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图仔细看了看,很完美,很好非常好,我很满意,1号线大汉口线,2号线连通汉口武昌,3号线连通汉口汉阳,4号线高铁线,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连通武昌汉阳,5号线大武昌线,六号线连通金银湖沌口未来两大卫星城,7号线是武汉未来的机场线,实现飞机地铁无缝换乘,8号线连接盘龙城,南湖两大居民区以及华侨城和大学城,9号线横跨汤逊湖,贯穿整个东湖高新,打通光谷到纸坊的直线,带动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片发展,10号线联动常福,沌口,阳逻三大卫星城,11号线实现蔡甸和豹澥到中心城区首尾相应,12号线为1号线大汉口线的补充,在汉口地区和一号线组成一个内环线,汉口同时拥有1号线和12号线实现汉口小循环 武汉唯一的三条地铁线转乘站香港路超级地铁站即将开建咯。。 2017年 6条“巨龙”舞三镇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线一期,共计70公里,构成“工”字型轨道骨架。

到2013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建成后,常青花园、武广、江汉路、中南、鲁巷、徐东、建二等七大商圈将连成串,形成武汉一条新的“地铁经济带”。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把从江汉路到鲁巷的武汉七大商圈转个遍。 当2015年,武汉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期、4号线、8号线一期5条地铁,形成近150公里的轨道网,比2013年“工”字形轨道通车里程翻了一番。 2017年,待连通三环线外围的地铁6号线建成后,武汉地铁线路又将新增32.8公里。届时,6条快速轨道贯通江城,三镇通车地铁网络将超过180公里。 ◆地铁1号线 横穿汉口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和东西湖区,沿长江和汉江北岸横贯汉口东西城区。全长29.7公里,设站27座。 一期工程于2000年12月开建,全长10公里,沿京汉大道,从东往西设10座站点:黄浦路站、三阳路站、大智路站、循礼门站、友谊路站、利济北路站、崇仁路站、硚口路站、太平洋站和宗关站。二期全长19.468公里,西段设汉西一路站、古田四路站、古田三路站、古田二路站、古田一路站、舵落口站、竹叶海车站、额头湾站、五环大道站、东吴大道站至金山大道站止,全长12.478公里,设11座车站;东段自一期工程黄浦路站起,沿解放大道向东,设头道街站、二七路站、徐州新村站、丹水池站、新荣站至堤角站止,全长6.99公里,设6座车站。 ●2010年7月建成试运营。 ◆地铁2号线一期 一期工程线路贯穿武汉市西北-东南,是武汉市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起点为汉口常青花园北侧的金银潭站,终点为武昌鲁巷站,线路全长27.98公里,全线设21座车站。 分别为:金银潭站、常青花园站、金色雅园站、汉口火车站站、范湖站、青年路站、航空路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江汉路站、积玉桥站、螃蟹甲站、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宝通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虎泉站、名都站、光谷广场站。 ●2013年建成试运营。 ◆地铁3号线 是武汉市第一条跨汉江线路,线路穿越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等4个城区,起于汉口三金潭,止于汉阳沌口,全长27.8公里,设站23座。 分别为:市民中心站、后湖大道站、兴业路站、二七路站、科技馆站、赵家条站、惠济二路站、香港路站、菱角湖路站、范湖站、王家墩北站、王家墩中心站、双墩站、宗关站、王家湾站、蔡家湾站、王家畈站、四新大道站、客运中心站、升官渡站、体育中心北站、体育中心南站、沌阳大道站 ●2014年建成试运营。 ◆地铁4号线 一期工程,起点为武昌站,终点至武汉站,全长16.488公里,设站15座。分别为:武昌站、梅苑小区站、中南路站、洪山广场站、周家大湾站、青鱼嘴站、东亭站、岳家嘴站、铁机路站、罗家港站、园林路站、工业大道站、工业四路站、

武汉地铁2号线各站公交换乘表

武汉地铁2号线各站公交换乘表■地铁金银潭站 A出入口—— 新设公交站: 金银潭大道地铁金银潭站(往金银湖方向)距离: 约30米 停靠线路: 216、" 527、"623 B出入口—— 新设公交站: 金银潭大道地铁金银潭站(往姑李路方向)距离: 出口即是 停靠线路: 216、" 527、"623 ■地铁常青花园站 B出入口—— 新设公交站: 花园中路地铁常青花园站(双向)距离: 约30米

停靠线路: 待定 ■地铁长港路站 A、J出入口—— 新设公交站: 长港路地铁长港路站(双向)距离: 约50米 停靠线路: 211、" 296、" 535、"568 B出入口—— 新设公交站: 新湾二路地铁长港路站(往红旗渠路方向)距离: 出口即是 停靠线路: 211、"296 E出入口—— 新设公交站1:常青三路地铁长港路站(双向)距离:约100米 停靠线路:729

新设公交站2:新湾二路地铁长港路站(往姑嫂树路方向)距离: 约50米 停靠线路:620 G出入口—— 公交站: 常青五路新湾二路(往常青花园方向)距离: 约50米 停靠线路:620 ■地铁汉口火车站 A、 B、 C、 E、F出入口—— 公交站1:汉口火车站公交枢纽(往武汉三镇各个方向)距离:200米内不等始发线路: 9、"1 0、"3 8、"4 7、"7 9、" 292、"

411、" 509、" 519、" 533、" 536、" 542、" 561、" 610、" 648、" 713、" 730、"736 公交站2:银墩街发展大道口(往各个方向)距离:步行至银墩街约400米 停靠线路: 10、"3 8、"4 7、" 411、" 519、" 542、"

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围护结构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css

xx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 xx站围护结构 编制: 审核: 编制单位:xx建工股份工程有限公司 xx地铁站项目部 编制时间:xx年xx月

目录 第一部分地下水控制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2.1 场区地形地貌 2.2 工程地质条件 2.3 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地下水控制思路 3.1 概述 3.2承压水控制思路 3.3承压水控制方法 xx章降水方案设计 4.1 综述 4.2 设计依据 4.3 设计原则 4.4 降水井设计 4.5 明排设计 4.6 天汉软件复核 第五章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封井措施 附1 降水井剖面示意图 附2 天汉降水CAD(2003.2)输入文本信息 附3 降水计算图(天汉软件) 附4 降水井平面布置

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第二章施工部署 2.1管理目标 2.2项目组织机构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2 生产准备 3.3施工现场准备 xx章施工工艺 4.1降水井施工 第五章工期目标及控制措施 5.1工期目标 5.2主要控制措施 第六章施工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6.1施工质量目标 6.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措施 7.1安全生产目标 7.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八章文明生产目标及保证措施 8.1文明生产目标 8.2文明生产保证措施

第九章其他施工措施 9.1雨季施工 9.1环境保护措施 9.4现场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处理 9.5防火措施 9.6保卫措施

编制单位:xx建工股份工程有限公司 xx地铁站项目部 编制时间:xx年xx月

武汉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围护结构比选

武汉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围护结构比选 董俊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63) 摘要:根据武汉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的地质条件,给出了基坑围护结构的两种设计方案:地下连续墙-排桩组合方案和全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通过有限元模拟了两种围护方案下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响应,结果表明:排桩-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变形严重不对称,地下连续墙变形较大;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变形合理,变形值满足规范要求,从而确定全地下连续墙为最终支护方案,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围护结构,排桩,地下连续墙,有限元法 中图分类号:T U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3152(2011)03-0013-04 1工程概况 武汉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与商业用房同时建设,地面建筑覆盖整个基坑,其地上为7层框架结构,地面建筑总高度约30m(商业用房,层高较高);地下结构分车站和物业开发两部分,车站部分基础采用一柱多桩(钻孔灌注桩),物业开发部分基础采用一柱一桩(扩底桩);物业部分最大柱下轴力16 MN,车站部分最大柱下轴力21M N。车站部分基坑深度约24m,物业开发部分基坑深度约16m;整个地下结构的围护结构同步施工,分期开挖,即在统一围护结构内,先施工车站部分的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做,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再施工物业开发部分。 本文主要针对车站部分的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展开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对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的内力和地下连续墙的变形问题,并以此评价设计方案。 2设计方案的提出 2.1排桩)地下连续墙围护方案 整个基坑范围,分期开挖,即先明挖顺做车站部分主体结构,然后再逆做施工物业。先开挖的车站部分和后开挖的物业部分用灌注桩(深40m)隔开,即明挖车站部分左线采用连续墙(深60~65m)作为围护结构,右线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基坑土体加固情况如下: (1)车站局部外挂三层基坑底采用5850@6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方式采用裙边+抽条形式,加固深度为基坑开挖底面以下3m,置换率为83.0%。 (2)桩后土体采用5850@6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加固方式结合各道对撑的布置形式采用抽条形式,加固至桩体后方外围连续墙,加固土体范围从场地平整标高至坑底标高,置换率为23.5%。 该方案的平面设计简图如图1(a) 所示。 图1基坑围护结构平面图 收稿日期:2011-03-02 作者简介:董俊,男,1980年生,工程师,地下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

附件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 (2019-2024年) 一、线网规划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2049年)线网总长约1100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与土地集约开发相协调,多元复合、衔接高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60/60客运目标”,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轨道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总长198.4公里,其中:地铁项目4个(含延伸线)、总长81.7公里;市域快线项目4个、总长116.7公里。到2024年,形成14条线路运营、总长606公里的轨道网。 12号线工程自武昌火车站至武昌火车站(环线),线路长59.9公里,设车站37座,投资583.8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6号线二期工程自金银湖至富民南路,线路长7公里,设车站5座,投资45.5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8号线三期工程自野芷湖至黄家湖,线路长4.9公里,设车站2

座,投资25.9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11号线三期工程分为三段实施,其中武昌段首开段自武昌火车站至白沙洲,线路长4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79.8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新汉阳火车站段自黄金口至新汉阳火车站,线路长2.2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39.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葛店段自左岭至葛店南,线路长3.7公里,设车站1座,投资16.2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7号线北延线工程(前川线)自马池路至黄陂广场,线路长33.6公里,设车站9座,投资175.5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16号线工程自国博中心至周家河,线路长32.3公里,设车站12座,投资154.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19号线工程自武汉火车站至高新二路,线路长20.6公里,设车站6座,投资171.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新港线工程自工业四路至桃桥湖,线路长30.2公里,设车站11座,投资176.8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等延伸线路与原线路设计标准一致,采用A型车,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12号线等新建线路研究采用A型车,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采用市域快线制式,列车最高运行时速160公里。 (三)资金安排 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469.07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0%,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