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充电系统的元器件和模组综合解决方案

无线充电系统的元器件和模组综合解决方案

无线充电系统的元器件和模组综合解决方案
无线充电系统的元器件和模组综合解决方案

是德科技

用 Keysight ENA 系列网络分析仪直观呈现无线充电效率

主要特征

– 选件 006— 基于 Keysight E5072A/E5061B/E5063A 网络分析仪的无线充电分析软件– 实时的测量结果显示– 用户可定义任意负载阻抗– 支持共振器耦合效率RCE 测量– 先进的 2D/3D 仿真

模式 1:实时无线充电分析

模式 2:先进的 2D/3D 仿真

2D 仿真结果示例

3D 仿真结果示例

234

1

24

31. 同时测量多达四个参数

2. 用户自定义的任意的信号源电压和负载阻抗

3. 可选择无线功率传输分析所需参数。可提供线圈/谐振器耦合效率测量

4. 用数学函数显示测量结果

1. 2D/3D 功率传输效率仿真

2. 灵活选择待扫描参数

3. 设定 频率,R 和 X 的扫描条件

4. 定义仿真参数和格式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无线充电分析的测量设置

被测件

端口1

端口2

02 | 是德科技 | 利用 Keysight ENA 系列网络分析仪直观呈现无线充电效率 — 海报

For information, visit

https://www.doczj.com/doc/5f10385862.html,/find/ena-wpt

采用 E5072A 进行大功率测量的设置示例

E5061B 中的选件 3L5和选件 005增强了产品的多样性

E5063A 是经济可行的无线充电分析解决方案

使用 E5072A 在器件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大功率测量

– 可以灵活配置测试仪,通过外部功率放大器提高输出功率– 直接接入所有的内部源和接收机,消除功率放大器的温度偏移影响

采用 E5061B 进行组合分析

– 选件 3L5 LF-RF 网络分析提供 5 Hz 至 3 GHz 的网络分析能力– 选件 005 增加阻抗分析功能

– 无线功率传输分析,集功率完整性测量和阻抗测量于一体

E5063A 实现成本与性能的最佳平衡

–为量产提供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 频率支持 100 KHz 到 0.5/1.5/3/4.5/6.5/8.5/14/18 GHz ,频率可升级

E5072A/E5061B/E5063A ENA 系列网络分析仪中现已配备选件 006—— 无线功率传输分析软件。每个型号都具备独特的硬件功能,ENA 网络分析仪可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对无线充电系统的元器件和模组进行表征。

多种机型支持

配置

E5072A 4.5GHz 型号

E5061B 配备选件 3L5(5 Hz 至 3 GHz )和选件 005(阻抗分析)E5063A 500 MHz 型号选件 006 ––

无线功率传输分析

源输出RCVR R 输入

RCVR A 输入

大功率衰减(可选)

被测件

直流电源

外部功率放大器

向前

向后

大功率耦合器

本文中的产品指标和说明可不经通知而更改

? Keysight Technologies, 2015

Published in USA, September 1, 2015出版号:5992-1028CHCN https://www.doczj.com/doc/5f10385862.html,

高集成度IDT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https://www.doczj.com/doc/5f10385862.html,/news/196649.html 高集成度IDT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大比特导读】IDT无线充电技术解决方案是一款高集成度、单芯片SOC解 决方案,支持QILOGOWPC认证,并且兼容POWERMATE模式,具有加密通讯,异物检测模式功能。IDT目前是英特尔整个平台无线充电技术唯一的合作伙伴。现已有多家厂商使用IDT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IDT无线充电技术解决方案是一款高集成度、单芯片SOC解决方案,支持QILOGOWPC认证,并且兼容POWERMATE模式,具有加密通讯,异物检测模式功能。IDT目前是英特尔整个 平台无线充电技术唯一的合作伙伴。现已有多家厂商使用IDT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IDT无线充电系统 发送端(TX):接收端(RX): DC转AC,频率110-205KHz。线圈感应磁场产生AC。 AC经线圈产生磁场。 AC转DC,经稳压输出5V。 通过线圈接收调制信号,解调后的信息决定发送功率通过线圈发送调制信号。 控制开关频率来调整功率 IDTP9025A接受演示版

采用1mm厚RX-A线圈 2层PCB 5V/1A输出 USB输出 FON封装,外围0402电容 无需EEPROM IDT无线充电接受端-方案特点 1、高度集成单芯片系统。量产只需外接18个电容+1个电阻+1个线圈。 2、PCB的面积可控制20mmX18mm,并可用普通FR4双面板。 3、经WPC认证符合WPCv1.1标准。 4、集成同步桥式全波整流器。 5、集成5V/1A线性稳压器。 6、异物检测(FOD)。 7、可通过外接电阻或I2C配置FOD。 8、过温过压过流保护。 9、充满电可自动关闭发送。 10、可外接NTC热敏电阻检测温度。 11、LED状态指示。 12、I2C借口可读取电压电流和频率值。

医院无线网络整体解决方案修订版

医院无线网络整体解决 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医院无线网络整体解决方案 一.应用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在我国已得到了较快发展,国内多数医院已建立起以管理为主的HIS 系统,建立了以管理为主的HIS 系统,当前的发展重点则是建设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CIS(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临床信息化系统包括医生工作站系统、护理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医学图像管理系统(PACS)等子系统,而这些系统将以病人电子病历EM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为核心整合在一起。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医院正朝着以终末质量管理向环节质量管理转变,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缓和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与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相适应,医院信息化也从传统的内部管理为主的HIS 系统,向以病人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化系统转变。伴随着临床信息化,医院正逐步地实现无纸化、无胶片化和无线化。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无线局域网在全球范围内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作为医院有线局域网的补充,无线局域网(WLAN )有效地克服了有线网络的弊端,利用PDA 、平板无线电脑和移动手推车随时随地进行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医护数据的查询与录入、医生查房、床边护理、呼叫通信、护理监控、药物配送、病人标识码识别,以及基于WLAN 的语音多媒体应用等等,充分发挥医疗信息系统的效能,突出数字化医院的技术优势。

办公楼无线局域网覆盖解决方案

办公楼无线局域网覆盖解决方案——————————————————一、概述: 随着企业办公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办公走向移动话的趋势,很多企业正在逐渐改善提升以往的有线固化接入连网方式,开始建设更加方便、便捷、先进、移动性强的无线接入网络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办公职员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在办公区内随时随地接入企业内部网络和Internet公网,来完成各种业务工作的处理,另外WLAN网络解决以往的有线端口接入限制、硬件维护工作繁琐、线路多、可移动性弱等问题,对企业网络管理人员也是一个实质性的变革。目前Bitwave针对不同企业无线WLAN接入网络建设根据客户的项目需求设计了多种网络架构解决方案和WLAN优化方案,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二、项目需求: 现有一栋16层单位办公楼,要求:每一层单独接入;用户之间安全访问隔离;无线用户使用笔记本、手持终端(PDA、PAD、手机)接入该无线网络;保证每一层无线覆盖的信号效果;实现该无线网络的可管理、可监控。 三、需求分析: 1、无线接入点分布: 该办公楼无线覆盖网络属于一个典型的分布型无线覆盖组网方式,每一层需要放置两个BW A601,分别位于每一层楼道的走廊两端。BWA601外接室内覆盖天线用以保证楼道内无盲区强信号覆盖,多设备覆盖是因为手机、PDA、PAD等无线终端内置无线天线的接收面和增益都比较小,功放功率比较低,所以中心设备要做到很强的信号强度才能保证正常连接上网。 2、微波损耗计算方式: 在办公室环境, 802.11b / g/n, 2.4千兆赫, 的近似衰减值: 石膏板墙体:3dB 玻璃幕墙与金属框架:6dB 煤渣砌块墙体:4dB 办公室的窗户:3dB 金属门:6dB 砖墙+金属门:12.4dB 其他因素会影响2.4GHz的射频信号范围, 包括混凝土纤维板墙,铝墙板,管材和电线,微波炉和无绳电话。 3、无线组网方法: 以为该办公楼原有有线网络,所以从机房通过竖井到每一层都有线路供无线BW A601接入使用,每一层的两端各使用一根原有线路连接到BW A601,BW A601外接室内覆盖天线固定在墙壁之上,天线朝向走廊,室内用户通过反射、穿射的无线信号上网。 4、无线网络规划: (1)信道:奇数楼层两个BW A601信道划分为1和9信道;偶数楼层两个BW A601信道划分为3和11信道,最大化减少每一层和任意层之间的同频 干扰。

关于“无线充电”项目介绍方案

“无线充电”项目介绍方案 2013-1-13

一、无线充电项目概述 二、无线充电项目远景分析 三、无线充电项目近期进展 四、目前国内外公司研究状况

一、无线充电项目概述 我们都知道,无线能源似乎是一个听起来很棒的新奇概念,但是我们很 难想象会很快将它实现商业化。 据engadget 报道,美国宾州的一家公司,目前靠着这个Powercast 技术,已经和超过 百家的主要电子产品公司,签下内容尚未公 开的合作案,包括一些耗电量“相对较低” 的电子产品,诸如手机、MP3 随身听,还有汽 车零件、温度传感器、助听器,甚至是医疗 仪器等的制造业者。 基本上整个系统包含了两件东西,一个是 插在插座上的发信器,另一个是整合在电子 产品上,跟硬币大小差不多的接收器(技术 核心),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目前是在 1 米的距离内,美国可达到10米左右),电能可 以瞬间自发信器传到对应的接受器。 该项技术之所以会得到这么多家厂商的 青睐,原因是在他独特的电磁波接收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负载、电场强 度来作调整,同时还能维持稳定的直流电压,这也表示在空中散射的电磁 波功率, 能够被 减到最 低。(据 说这种 设备已 经获得 了FCC 认证) 最 神奇的是,这种接收器的制造成本只需要 5 美金。由于价格昂贵、产品笨重以及 不完善的解决方案,无线充电产品一直都没有能够真正的进入消费市场。 另外对于经常在外奔波的移动设备使用者,将来也可以在无线上网的同时,通过无线网络对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2010 年9 月1 日,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 充电联盟在北京宣布将Qi 无线充电国际标准率先引入中国。信息产业部通 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加入该组织。

无线充电系统仿真

2.(20分)设计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要求: 1)给出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2)设计系统功率2.2kW,输入电压220V,输出电压300V; 3)给出系统simulink仿真图及关键部分波形图; 4)给出系统主要参数设计过程。 1、设计方案 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功率为2.2kW,输入电压为工频交流220V,输出电压为直流300V。根据设计要求,需要该系统有一定的自调压能力。 整体设计方案为:先通过一个交直交变频器输出高频交流电,将这个高频交流电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仿真中用耦合电感代替)传输到汽车内置的接收装置。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最后通过一个带负反馈的调压电路输出300V电压并能控制充电电流。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2.1、首先使用一个二极管不控整流模块,将220V电转化为直流电,并使用LC滤波,滤波后的电压约为350V。 二极管不控整流模块如下图: 经过LC滤波之后的输出电压:

2、使用IGBT全控器件搭建单相逆变模块,将直流350V转化为高频交流电,频率为20kHz。一般来说,频率越高,传输同样的能量使用的耦合电感越小,能量的损失也越小。由于受到器件开关速度的显示和工业标准的限制,使用电磁感应方式的无线充电系统频率不超过100kHz。在这里我的传输频率为20kHZ,符合要求。 前半部分的整体仿真模型。包括二极管整流模块,高频逆变模块,耦合电感作为无线传输模块: 经过逆变模块后产生的高频方波交流电,频率为20kHz:

经过耦合线圈传输到副边的高频交流电,由于耦合线圈相当于一个电感,电压传输到副边后稍微有些畸变。另外耦合线圈相当于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600V 左右。 无线能量传输模块的设计非常复杂,在这里不做具体设计。仿真中只使用耦合线圈作为无线传输模块,接受前端的高频交流电,并通过第二个整流电路变为直流电,在这里我使用了全控型器件搭建第二个整流桥,这样可以通过改变移相角使其具有一定的调压能力。 耦合线圈副边,使用IGBT搭建单相全控整流电路: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一)—家庭无线网络 一般来说,单台无线路由器可以满足普通家庭环境(单层,70平米以下一套一)的网络需求。但对于较复杂的户型(如三室两厅、四室两厅、大平层、复式楼、别墅等),因为有承重墙、隔墙、挡板等障碍物,导致信号传输过程中衰减较大,单台路由器无法完全覆盖每个角落。 本文针对较复杂的户型提供多种无线网络组网方案,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方案一、无线路由器+无线扩展器 [1] 方案介绍 使用一台无线路由器加一个或多个无线扩展器来扩展无线覆盖范围。无线扩展器相当于一个信号放大器,可以将接收到的较弱的信号放大。无线扩展器与路由器之间不需要连接网线,只需将设置好的扩展器在信号较弱的位置插上电源即可。 [2] 优势与不足

优势:无需额外布线,墙插式设计,美观大方;可扩展性好,可根据需要添加扩展器数量;成本较低。 不足:扩展器没有有线接口,仅扩展无线信号。如果扩展器数量较多会影响稳定性。 [3] 适用环境 适用于单层70~90平米的户型。 [4] 产品推荐 方案二、多台路由器组网 使用两台及以上路由器进行组网有两种方式:WDS无线桥接或LAN-LAN有线级联。其中,LAN-LAN有线级联最大的优势是稳定性好,可以增加无线带机量,但路由器之间必须通过网线连接,扩展性不佳,详细的设置方法请参考:路由器当作无线交换机使用的方法。本文介绍WDS无线桥接的应用。 [1] 方案介绍 WDS无线桥接是将两台或多台无线路由器通过无线的方式桥接,路由器之间不需要连接网线。桥接后,网络中可以是只有一个无线信号,实现无线漫游,也可以是不同的无线信号。

[2] 优势与不足 优势:无需额外布线;扩展性好,可根据需要添加路由器(建议不超过3级);增加4个有线接口。 不足:设置较为复杂;如果路由器数量较多会影响稳定性。 [3] 适用环境 适用于单层80~100平米的户型。 [4] 产品推荐 注:我司无线路由器均支持WDS无线桥接功能。 方案三、HyFi智能无线套装

小区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

小区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取自:河南迅罗通信

概述 随着小区住宅的不断发展,小区的管理人员也对小区内部的通讯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在工作区域无盲区、无干扰、语音清晰,小区的安保、后勤都能够随时在小区的地下室和室外工作区域、任何时间进行通信。提高小区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业主对小区的满意度,给业主入住的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这对小区行业的专业通讯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方案介绍 讯罗通信提供的小区住宅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是基于MOTOTRBO数字常规通讯系统和楼宇内部无线信号微功率覆盖系统,充分结合了MOTOTRBO数字常规通讯系统在通讯及数据应用方面的安全性和楼宇内部无线信号微功率覆盖系统(以下简称天馈分布系统)在信号覆盖方面的全面性。 解决方案 1、采用XIR R8200数字无线对讲系统基站异频中转技术扩大对讲机通信范围当对讲机之间由于距离较远或建筑物阻挡而无法实现通信时,基站可将对讲机信号进行异频中转,然后通过天馈分布系统将信号发送出去,由此扩大了对讲机之间的通信距离;

2、小区地下室布设天馈分布系统,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问题天馈分布系统由室内全向天线、平板定向天线、耦合分配器、功率分配器、干线放大器、连接器、低损耗射频电缆、射频同轴电缆等设备组成,结合国家电磁辐射标准和小区建筑结构,将天线分布在小区地下室的每个角落,然后通过电缆与基站中心相连,使无线信号通过天线进行接收或发射,以此达到整个酒店区域内的无线信号覆盖;

3、小区室外区域,采用室外玻璃钢全向天线进行覆盖。可以覆盖小区的室外空旷区域,对于物业工作区域进行良好的信号覆盖。 4、天馈共用系统,增加通讯容量天馈共用系统由合路器、分路器和宽带大功率双工器组成,可将多达八台数字基站信号集成到同一套天馈分布系统上进行接收或发射,节省材料、重复布线、调试等不必要的投入,从而降低成本;

(完整版)无线AP覆盖解决方案

无线AP覆盖解决方案 无线AP覆盖方案 作为传统布线网络的一种替代方案或延伸,无线局域网把个人从办公桌边解放了出来,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员工的办公效率。一般而言,对比于传统的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 可移动性:由于没有线缆的限制,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移动工作,网络用户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时地访问信息。 - 布线容易:由于不需要布线,消除了穿墙或过天花板布线的繁琐工作,因此安装容易,建网时间可大大缩短。 - 组网灵活:无线局域网可以组成多种拓扑结构,可以十分容易地从少数用户的点对点模式扩展到上千用户的基础架构网络。 - 成本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用户网络需要租用大量的电信专线进行通信的时候,自行组建的WLAN会为用户节约大量的租用费用。在需要频繁移动和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无线局域网的投资更有回报。 室内无线覆盖方式:

无线AP/网桥室外覆盖型: 1、网络拓扑 一般的无线覆盖我们分为两层结构:接入层和汇聚层。接入层主要有无线AP构成,用来实现用户无线终端的接入;汇聚层主要有无线网桥构成,主要用来实现将各个无线AP接入的信号汇聚到网络出口。在保证覆盖的基础上,为了降低可能的故障率,汇聚层的无线级联层数要求越少最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通过一级网桥直接将AP的信号汇聚至网络出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如下图1所示。

2、无线接入层 由于建筑的面积,建筑数量,建筑机构,楼层高低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环境会采用不 同的无线覆盖方式。我们可以将整个社区进行分类细化,先建立单个的覆盖单元模型,再根据根据实际的环境来进行组合。 对于8层以下、一梯两户到3户,每栋3单元的楼房,可通过一个AP来进行整栋的覆盖。如图1。对于一梯4户以上,两面结构的楼房,需要在两面各配置一台AP来进行双面的覆盖。依此模式组成最小的覆盖单元,在实际覆盖中可将高层或者单栋单元数较多建筑,可以将整栋楼分割为一个基本的覆盖单元进行分别覆盖。如图3、图4。

医院无线网络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1. 应用需求------------------------------------------------------------------------------------------------ 2 2. 无线网络整体设计方案------------------------------------------------------------------------------ 3 2.1医院中WLAN的设计要求 -------------------------------------------------------------------- 3 2.2 用于病区移动查房-------------------------------------------------------------------------- 3 2.2.1用于床边护理 --------------------------------------------------------------------------- 4 2.2.2无线网络用于呼叫通信 --------------------------------------------------------------- 4 2.2.3无线网络用于护理监控 --------------------------------------------------------------- 4 2.2.4 无线网络用于药库管理 -------------------------------------------------------------- 5 2.2.5无线网络用于临床教育科研 --------------------------------------------------------- 5 2.2.6 无线网络用于病人识别与资产管理 ------------------------------------------------ 5 3. LECI无线网络的设计思想 ------------------------------------------------------------------------- 6 4. 无线网络总体描述------------------------------------------------------------------------------------ 6 4.1 AP电源的供给 ------------------------------------------------------------------------------- 7 5.1 AP的集中管理与自动配置 -------------------------------------------------------------- 10 5.1.1用户认证及加密 ---------------------------------------------------------------------- 10 5.1.2 基于策略的用户访问控制 ---------------------------------------------------------- 12 5.1.3用户漫游及QoS保障 --------------------------------------------------------------- 12 5.1.4用户动态负载均衡 ------------------------------------------------------------------- 13 6. 无线信号自动优化与调整------------------------------------------------------------------------ 13 7.无线网络的可扩展性 ------------------------------------------------------------------------------- 14 8. SmartPass ------------------------------------------------------------------------------------------- 14 9. 无线覆盖示意图------------------------------------------------------------------------------------- 15 10. 拓扑结构 -------------------------------------------------------------------------------------------- 17 10.1设备选型和配置---------------------------------------------------------------------------- 18 10.2交换机连接---------------------------------------------------------------------------------- 18 10.3 接入层AP部署--------------------------------------------------------------------------- 18 10.4用户接入策略------------------------------------------------------------------------------- 19 10.5 无线网络对医疗仪器的影响------------------------------------------------------------ 19 10.6 最高扩容性及投资保障 ---------------------------------------------------------------- 20 11.参考文献 --------------------------------------------------------------------------------------------- 21

酒店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的要求

领先的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酒店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的要求 在无线对讲系统中,用于增大通讯距离,扩展覆盖范围的设备有效发射功率,而酒店作为提供安全、舒适,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的空间的商业机构,如何有效的给客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这就对酒店的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编来和您来聊聊酒店无线系统解决的方案。 便捷的通讯是酒店服务和管理人员日常业务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但是随着现在酒店行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酒店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协调相应的资源。因此现代酒店/商超对传统模拟对讲机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客户要求 ★无盲区,能够随时在酒店内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通信。覆盖区域为地下室、裙房及主楼标准层的客房区域及救生楼梯和电梯箱体内,要求达到全方位覆盖。 ★要求提供5组信道供安保部、工程部、保洁部及管理等部门使用,5个频道同时在线,相互通讯时,无需切换通信的工作频道,并不会互相产生干扰。 ★语音清晰。 ★降低维护时的成本和人力花费。 解决方案 上海曙腾无线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室内分布覆盖系统”,实现无盲区、无干扰、清晰的语音通信,能够随时在酒店内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提高酒店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领先的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1、“室内分布覆盖系统”采用专业数字通讯设备。根据现场情况情况,设计出最优的布线方式。在通讯盲区布置线路,理论上能够达到酒店/商超要求100%覆盖。 2、针对设置多信道问题。利用多信道自动切换通信组网方式,采用异频转发方式,用IP链路进行链接。信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增设基站的方式完成。 3、室内分布系统采用的布线方式能够达到近距离信号传输,信号清晰,加上数字无线通信设备系统内部具有错误校正功能,能够达到清晰的通话质量。 4、设备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可根据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大大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 方案特点 1、覆盖范围广,信号无盲区。 2、分组调度管理。 3、直通(同频模式)和中继模式(异频模式)相结合,用户可根据需要在终端设备上面自由进行切换。 4、室外信号强度可控制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5、设备简单,可方便随时扩容升级。 6、实现无人值守。

某广场无线AP覆盖系统解决方案

某广场无线AP覆盖系统解决方案 智 一、系统概述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成熟并投入商用,既可以作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在某些环境也可以替代传统的有线网络。对比传统的有线传输解决方案,使用WLAN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简易性:WLAN网络传输系统的安装快速简单,可极大的减少敷设管道及布线等繁琐工作。 灵活性:无线技术使得WLAN设备可以灵活的进行安装并调整位置,使无线网络达到有线网络不易覆盖的区域。 综合成本较低:一方面WLAN网络减少了布线的费用,另一方面在需要频繁移动和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已有投资。同时,由于WLAN技术本身就是面向数据通信领域的IP传输技术,因此可直接通过百兆自适应网口和企业内部Intranet相连,从体系结构上节省了协议转换器等相关设备。

扩展能力强:WLAN网络系统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及平滑扩容,可以十分容易地从小容量传输系统平滑扩展为中等容量传输系统。 二、需求分析 为了适应内部人员及来访客户的无线上网的需要,XX 广场的无线网络设计考虑WIFI的全覆盖,采用无线网络技术搭建无线局域网平台。该平台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通过多个接入点分别与有线网络联接,形成以有线网络为主干的多接入点的无线网络,所有的无线终端都可以通过就近的无线接入点接入客户网,并访问网络资源。 三、系统设计说明

3.1 无线组网 根据实际需求,XX广场为办公人员及来访客户无线提供上网服务,其无线网通过无线AP接入点的设置,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方便用户使用移动智能设备上网。 设计采用AP就近接入的原则接入弱电间交换机,由带POE功能的交换机接入AP,并同时完成POE供电的功能。

中功率15W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无线充电联盟15W的Qi无线充电方案 今年,针对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当你着急为手机充电时,最终还是会选择使用手机充电线。主要原因是,尽管无线充电很方便,并且无线充电站和支持无线充电技术的设备在逐步完善,但是这些系统充电速度还是无法跟快充电线相比。 现在,无线充电联盟(WPC)则公布了最新无线充电新标准,欲将无线充电速度大幅提升。可惜的是,WPC表示目前这个规格只开放予联盟的成员参考,理论上15W 应能为大家提供更快的无线充电效果。WPC指出「某些」厂商(国际厂商诸如Freesacle,Rohm,国内厂商上海新捷半导体NewEdge Techology等)已为设备配上快速的无线充电功能,明显地是暗示高通的Quick Charge 2.0 ,能在 30 分钟内充至 60% 电,而他们的 15W 无线充电规格也可以做到同样的效果。 尽管该组织还没公布具体的细节,但是据悉,他们开发出的15瓦无线充电系统能够为平板电脑等“大块头”设备无线充电,它的充电功率是常见无线手机充电系统的3倍,因此充电速度自然比较快。当然了,除了平板电脑外,这套系统还支持智能手机,便携式工业和医疗设备等。这些IC厂商表示,他们所开发的无线充电系统支持15W Qi标准以及无线充电

联盟标准。 (NewEdge Techology 15W无线充电方案原理) 事实上,无线充电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获得无线充电联盟的支持,将有助于无线技术的渗透。同时,也暗示了,无线充电产业也意识到了他们所面临的来自快速有线充电技术的竞争压力。 目前还不清楚我们何时能够看到支持这种全新高能Qi无线充电标准手机和充电器。但是,我们期望有一天,当我们下班回家,将没有电的手机放到充电垫上后,能够为我们快速充满电。

无线充电系统的元器件和模组综合解决方案

是德科技 用 Keysight ENA 系列网络分析仪直观呈现无线充电效率 主要特征 – 选件 006— 基于 Keysight E5072A/E5061B/E5063A 网络分析仪的无线充电分析软件– 实时的测量结果显示– 用户可定义任意负载阻抗– 支持共振器耦合效率RCE 测量– 先进的 2D/3D 仿真 模式 1:实时无线充电分析 模式 2:先进的 2D/3D 仿真 2D 仿真结果示例 3D 仿真结果示例 234 1 24 31. 同时测量多达四个参数 2. 用户自定义的任意的信号源电压和负载阻抗 3. 可选择无线功率传输分析所需参数。可提供线圈/谐振器耦合效率测量 4. 用数学函数显示测量结果 1. 2D/3D 功率传输效率仿真 2. 灵活选择待扫描参数 3. 设定 频率,R 和 X 的扫描条件 4. 定义仿真参数和格式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最大功率传输效率 无线充电分析的测量设置 被测件 端口1 端口2

02 | 是德科技 | 利用 Keysight ENA 系列网络分析仪直观呈现无线充电效率 — 海报 For information, visit https://www.doczj.com/doc/5f10385862.html,/find/ena-wpt 采用 E5072A 进行大功率测量的设置示例 E5061B 中的选件 3L5和选件 005增强了产品的多样性 E5063A 是经济可行的无线充电分析解决方案 使用 E5072A 在器件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大功率测量 – 可以灵活配置测试仪,通过外部功率放大器提高输出功率– 直接接入所有的内部源和接收机,消除功率放大器的温度偏移影响 采用 E5061B 进行组合分析 – 选件 3L5 LF-RF 网络分析提供 5 Hz 至 3 GHz 的网络分析能力– 选件 005 增加阻抗分析功能 – 无线功率传输分析,集功率完整性测量和阻抗测量于一体 E5063A 实现成本与性能的最佳平衡 –为量产提供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 频率支持 100 KHz 到 0.5/1.5/3/4.5/6.5/8.5/14/18 GHz ,频率可升级 E5072A/E5061B/E5063A ENA 系列网络分析仪中现已配备选件 006—— 无线功率传输分析软件。每个型号都具备独特的硬件功能,ENA 网络分析仪可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对无线充电系统的元器件和模组进行表征。 多种机型支持 配置 E5072A 4.5GHz 型号 E5061B 配备选件 3L5(5 Hz 至 3 GHz )和选件 005(阻抗分析)E5063A 500 MHz 型号选件 006 –– 无线功率传输分析 源输出RCVR R 输入 RCVR A 输入 大功率衰减(可选) 被测件 直流电源 外部功率放大器 向前 向后 大功率耦合器 本文中的产品指标和说明可不经通知而更改 ? Keysight Technologies, 2015 Published in USA, September 1, 2015出版号:5992-1028CHCN https://www.doczj.com/doc/5f10385862.html,

物业小区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优选.)

物业小区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 概述 随着酒店业态的不断发展,酒店的管理人员也对酒店内部的通讯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无盲区、无干扰、语音清晰,酒店的迎宾、前台、客房、餐饮、安保、后勤都能够随时在酒店内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通信。提高酒店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客户对酒店的满意度,给入住的客人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这对酒店行业的专业通讯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方案介绍 我们提供的酒店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是基于MOTOTRBO数字常规通讯系统和楼宇内部无线信号微功率覆盖系统,充分结合了MOTOTRBO数字常规通讯系统在通讯及数据应用方面的安全性和楼宇内部无线信号微功率覆盖系统(以下简称天馈分布系统)在信号覆盖方面的全面性。 解决方案 (1)采用XIR R8200数字无线对讲系统基站异频中转技术扩大对讲机通信范围 当对讲机之间由于距离较远或建筑物阻挡而无法实现通信时,基站可将对讲机信号进行异频中转,然后通过天馈分布系统将信号发送出去,由此扩大了对讲机之间的通信距离; (2)酒店内部布设天馈分布系统,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问题 天馈分布系统由室内全向天线、平板定向天线、耦合分配器、功率分配器、干线放大器、连接器、低损耗射频电缆、泄漏电缆等设备组成,结合国家电磁辐射标准和酒店建筑结构,将天线分布在酒店的每个角落,然后通过电缆与基站中心相连,使无线信号通过天线进行接收或发射,以此达到整个酒店区域内的无线信号覆盖;

(3)天馈共用系统,增加通讯容量 天馈共用系统由合路器、分路器和信号汇接控制器组成,可将多达八台数字基站信号集成到同一套天馈分布系统上进行接收或发射,节省材料、重复布线、调试等不必要的投入,从而降低成本; (4)CapacityPlus多信道共享系统,充分利用信道资源(可选) 通过嵌入基站内的复杂控制逻辑软件实现动态信道分配和系统信道管理,只有当用户发起呼叫时,才会占用信道,通话结束则立即释放信道,所有系统用户可共享所有信道资源。信道利用率远高于常规用户只能使用固定信道的方式。 (5)IP互联系统,扩大通讯范围 借助IP基站互连漫游,就可以实现分散的地理位置和存在物理障碍的广大区域内通话,或在高耸林立的大楼内实现完全覆盖。 (6)数字电话互连系统,改进沟通(可选) 通过 MOTOTRBO?数字电话互连,您可以无缝地利用数字对讲机连接固定电话和手机。这种新功能可在 MOTOTRBO数字常规通讯系统、IP Site Connect 和 Capacity Plus 数字系统上工作。(7)定制开发与其他系统的融合(可选)

学校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案样本

XX学校 无线网络覆盖项目 实 施 方 案 xx月xx日

目录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 1.2 项目背景 (1) 1.3 建设目标 (1) 第二部分需求分析 (2) 2.1 高质量、高性能的无线网络覆盖 (2) 2.2无线AP集中管理 (2) 2.3无线网络高安全性 (2) 2.4 灵活部署,易于拓展 (2) 2.5支持多业务接入 (3) 2.5.1 设备可视化管理 (3) 2.5.2 上网认证、统一管理 (3) 第三部分技术方案 (3) 3.1 智能分布式无线组网 (3) 3.2 交换机智能集群 (3) 3.3 无缝漫游 (4) 3.4 安全策略 (4) 第四部分建设原则 (4) 4.1 实用性 (4) 4.2 可靠性 (4) 4.3 安全性 (5) 4.4 可扩容 (5) 4.5 可维护 (5) 第五部分网络规划 (6) 5.1 网络拓扑图 (6) 5.2 网路架构介绍 (6) 5.2.1 无线接入层 (6) 5.2.2 网络控制层 (6)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1.2 项目背景 对于生长在网络时代的学生来说, ”饭能够一日不吃, 网不可一日不上”已成为其真实写照, 教室上课需查询资料及在图书馆写论文也需用到WiFi, 传统校园网已不能满足需求; 同时, 无线网络覆盖也是建设”智慧校园”的需要, 经过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的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管理一体化的实现。 优信无限专业为各类学校提供专业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1.3 建设目标 无线网络建设目标: 建设一套安全、高性能的无线网络, 对办公楼、教学楼、宿舍、图书馆、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实现无线全覆盖并覆盖部分公共区域, 满足师生上网和教学要求, 实现无线网络统一管理、统一配置。

关于无线充电技术方案实现的几点建议

关于无线充电技术方案实现的几点建议 一般见到的无线充电,运用的是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原理。1819 年,丹麦科学家厄斯特观察到一段导线上如果通有电流,四周将会产生磁场,可以让指北针偏转。后人则进一步发现,将导线围成环状,甚至绕成线圈,产生的磁场将会更强、更集中,这称为电流磁效应。 至于电磁感应,则是在1831 年由法拉第发现的。让一块磁铁或其他的磁场来源靠近一段没有电流的线圈,线圈上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称为电磁感应。值得注意的是,电磁感应的成立要点是磁场要有变化,例如磁铁愈来愈靠近(愈来愈远离其实也可以)。外加磁场若是一直保持不变,是不会有感应电流的。 总而言之,电流磁效应就是电流的流动在四周产生磁场,电磁感应则是不断变化的外加磁场使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利用电磁感应来充电 这两种物理现象同时运用,就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目前的无线充电设备,都包含一个充电座,里面其实正是线圈。将充电座接到家用插头后,线圈周围会因为电流磁效应而产生磁场。要充电的电子产品,里面也都有一个线圈,当它靠近充电座时,充电座的磁场将透过电磁感应,在电子产品的线圈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导引到电池,就完成了充电座和电子产品间的无线充电。 你可能会问,磁场不是要改变才能有电磁感应吗?可是充电座与充电的对象距离却始终保持不变,这样为何会有电磁感应呢?原来,家用插座中流出的电是交流电,也就是说电流的方向不断的交替变化,一会儿顺着流,一会儿反着流。正因为如此,充电座线圈产生的磁场随之不断在变换方向,并非保持不变,符合电磁感应的要件。 近来愈来愈多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开始提供无线充电的功能,但是不幸的是,它们充电

无线充电系统仿真演示教学

无线充电系统仿真

2.(20分)设计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要求: 1)给出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2)设计系统功率2.2kW,输入电压220V,输出电压300V; 3)给出系统simulink仿真图及关键部分波形图; 4)给出系统主要参数设计过程。 1、设计方案 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功率为2.2kW,输入电压为工频交流220V,输出电压为直流300V。根据设计要求,需要该系统有一定的自调压能力。 整体设计方案为:先通过一个交直交变频器输出高频交流电,将这个高频交流电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仿真中用耦合电感代替)传输到汽车内置的接收装置。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最后通过一个带负反馈的调压电路输出300V 电压并能控制充电电流。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2.1、首先使用一个二极管不控整流模块,将220V电转化为直流电,并使用LC滤波,滤波后的电压约为350V。 二极管不控整流模块如下图:

经过LC滤波之后的输出电压: 2、使用IGBT全控器件搭建单相逆变模块,将直流350V转化为高频交流电,频率为20kHz。一般来说,频率越高,传输同样的能量使用的耦合电感越小,能量的损失也越小。由于受到器件开关速度的显示和工业标准的限制,使用电磁感应方式的无线充电系统频率不超过100kHz。在这里我的传输频率为20kHZ,符合要求。 前半部分的整体仿真模型。包括二极管整流模块,高频逆变模块,耦合电感作为无线传输模块:

经过逆变模块后产生的高频方波交流电,频率为20kHz: 经过耦合线圈传输到副边的高频交流电,由于耦合线圈相当于一个电感,电压传输到副边后稍微有些畸变。另外耦合线圈相当于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600V左右。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投标)

AVAYA WIRELESS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具有可靠、新颖、以及符合未来趋势的通信组网设备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侯都更迫切, 愈来愈多的人开始使用无线技术进行组网,并享受到无线技术 增长趋势所带来的好处。 AVAYA WIRELESS无线系列产品是由朗讯贝尔实验室研制,符合IEEE802.11标准的、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 全性的无线网络产品,AVAYA WIRELESS无线网联解决方案,可在不同的行业内应用,实现随时随地的传送信息;无论在哪 个行业,AVAYA WIRELESS都可以很好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它可以为你提供所需的性能、 灵活性和移动等特性。 拟采用AVAYA WIRELESS无线产品为贵公司设计无线局域网互连方案,给你们提供参考。 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想 1. 以高质量的产品灵活的设计思路及出色的性价比。为贵公司提供 无线局域网互联方案。 2. 选择最能够适应贵公司网络的拓扑结构,满足用户的应用,有效 的实现其通信的需要。

3.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案,并为企业的网络的未来扩充提供 方便和利用性。 4.设计的网络能够处理各种综合业务、数据、话音/传真、图像, 将所有的业务综合起来,降低通信成本,简化网络管理和减少整体维护费用。 5. 网络配置灵活,带宽利用率高,最大限度的利用通道资源。 6. 用足够的专业经验和技术为贵公司作出的正确选择,助一臂之 力。 三、AVAYA WIRELESS产品的优点 1.AVAYA WIRELESS业界的领先技术: AVAYA WIRELESS产品是采用射频(RF)技术和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网络产品系列。这些产品包括WavePOINT无线接入点,用于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卡,天线系统和WaveMANAGER网络控制软件。AVAYA WIRELESS可以为末端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连接,并可实现和有线系统相同的高性能,但它具有无线系统所特有的灵活性,移动性和成本地等优点。由于AVAYA WIRELESS可以与现有的有限网络和无线网络互相兼容,用户可以利用它来构建一个纯粹的无线局域网结构,并将它加入现有的无线网络之中,或者在现有的有线网络中利用它们来实现无线网络的延伸。 2.可靠的通信 抗射频干扰性能。理想的接收灵敏度,宽范围天线能提供强大的、

浅谈ti无线充电芯片及方案

浅谈ti无线充电芯片及方案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至今在电子领域已经被深入研究应用,虽然还未曾大范围普及,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手机厂商也纷纷在自家旗舰机上加入这一革新性的先进充电技术,如三星S6、索尼Xperia Z3+、谷歌Nexus 6、诺基亚Lumia 930 等手机均采用了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电源可在应用中带来实际的系统优势,例如,移除连接器以提高可靠性和耐用性、使系统能够防水以方便清洁并通过提高方便性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其他应用则可受益于移除接触点而带来的更高安全性,以及在极具挑战性的接口上传送电力甚至数据的能力。TI 是无线电源领域久经考验的行业翘楚,可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来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汽车、工业和医疗应用。 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一款支持业界首款全面集成型10 W无线充电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的接收器及相应发送器更为高效,可帮助工业、医疗及个人电子产品的设计人员让设备在摆脱所有连接器的同时,更快、更高效地充电。此次推出的bq51025和bq500215目前都已投入量产,它们不仅支持防水、防尘以及便携式设计,而且还更快的为1节及2节(1S和2S)锂离子电池充电且不会产生过热。此外,该充电解决方案还兼容于市场上任何符合5W Qi标准的产品,有助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可以更为灵活的在比以往更多的地方充电。 10W高效率无线充电Bq51025接收器不仅支持4.5V至10V的可编程输出电压,而且与TI bq500215无线电源发送器相结合,还可在10W功率下实现高达84%的充电效率,从而可显着提高散热性能。该功能齐备的无线电源接收器解决方案尺寸仅为 3.60 毫米 2.89毫米,可设计应用在众多便携式工业设计方案中,包括零售终端扫描仪、手持式医疗诊断设备以及平板电脑和超级本等个人电子产品。 最新发布的bq500215是一款专用的固定频率10W无线电源数字控制器发送器,兼容于5W Qi接收器。该发送器采用增强型异物检测(FOD)方法在发送任何电源之前可进行异物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