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第二学期管理学概论期末A卷试题及答案

2020-2021第二学期管理学概论期末A卷试题及答案

河海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强化理论

2.非程序化决策

3.组织

4.GE矩阵

二、简答题(共7题,每题8分,共56分)(共6题,每题8

分,共48分)

5.什么是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通常在哪几个层次进行?

6.培训有哪些目的?

7.说明员工与组织间的“以劳动合同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8.讨论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含义与优缺点。

9.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0.控制由哪三个步骤所组成?

11.简述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2.结合实际阐述控制职能的重要性。

13.论述迈克尔·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内容及其在某一企业中的应用?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他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其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的强化结果。因此管理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自然取消、惩罚等几种类型。强化理论的观点和使用方法极为简单,正因为它的简单,它受到了许多行为科学研究者的怀疑和许多管理者的欢迎。

2.非程序化决策是指涉及的是例外问题的决策,主要解决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如组织结构变化、重大投资、开发新产品或开拓新市场、长期存在的产品质量隐患、重要的人事任免以及重大政策的制定等问题。这种决策不是经常发生的,缺乏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和资料,而且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也不足。这种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组织是指由复数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组织的成员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形成一种整体的力量,共同努力去完成依靠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所不能完成的各项活动,实现不同于个人目标的组织总体目标。(1)各种组织均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①每一个组织都有其存在的目的;

②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所组成的;

③每一个组织都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调节和限制组织成员的行为。(2)组织的系统观

组织是一个系统,具体而言,是存在于环境中的,由包括个人、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目标、职权、资源等相互依赖的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即组织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着持续的相互作用。一个组织从环境中获取输入(资源)并将其转换为输出,这种输出被分配到环境中。系统的观点对于组织的管理最起码有三方面的启示:

①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协调组织中各个部分的活动,以确保所有的相互依存的部分能够在_起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②组织的某一个部分所采取的决策和行动会影响到组织的其他部分;

③管理者必须认识和理解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个组织忽略了政府的法规、供应商关系或者各种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那么它是不能长久生存的。

4.GE矩阵即“事业视屏”(businessscreen)矩阵。GE矩阵的一个坐标轴是产业吸引力,取决于诸如行业增长率、边际利润、技术等因素;另一个坐标轴是竞争力,用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及劣势、管理绩效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来衡量。产业吸引力及竞争力分别区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这样矩阵就被分割为九个象限。根据某一事业在GE矩阵中的位置,可以对其经营状况进行判断。两个指标都取高值或一高一中的单位可视为“优秀”;两个指标

都取低值或一中一低的单位应视为“差”,属于放弃或清理的对象;两个指标都取中值或一高一低的属于临界状态,可能被放弃,也可能被保留,但必须予以严密的监视。

二、简答题(共7题,每题8分,共56分)(共6题,每题8分,共48分)

5.成功的培训始于对培训需求的清楚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培训的目的。

(1)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活动或过程。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因而成为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2)培训需求分析的进行

培训需求分析通常在组织层次、个人层次和战略层次三个方面进行。

①组织层次的分析。培训需求在组织层次的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对组织的目标、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准确找出组织存在的问题,发现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并确定培训是否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目标、人员素质、目标达到程度、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等。

②个人层次的分析。个人层次的分析是将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照,找出差距,在此基础上确定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及培训的内容。这种分析的信息来源包括员工绩效考核记录、员工技能测试成绩、个人填写的培训需求问卷等。

③战略层次的分析。通常的培训比较关注组织的当前需求。战略层次的分析关心的则是组织及个人为了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6.培训是保持人员与岗位相匹配的关键环节。培训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得到提升,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使员工与组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是培训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有了文化和观念上的认同,才能激发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力,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3)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今世界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技能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没有一种知识与技能可以终身受用。因此,必须通过持续的培训,才能使人们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4)促进个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在于人的发展,反过来,人的发展对组织和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通过培训可以发现和发掘每个人的潜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增强员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7.知识型员工的这些新特点要求领导方式的根本改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体现为简单的劳动合同,而要求建立一种以劳动合同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要依据市场法则确定员工与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另一方面企业与员工一道建立共同愿景,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和发展:达到双赢的目标。

8.(1)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含义

这种结构是根据按职能划分部门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因而它继承了职能部门化的长处和短处。职能制组织结构如图所示。

职能制组织结构

(2)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每个管理者只负责一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专业管理工作可以做得细致、深入,对下级工作指导比较具体。职能机构的作用如若发挥得当,可以弥补各级行政领导人管理能力的不足。

缺点:各部门容易过分强调本部门的重要性而忽视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忽视组织的整体目标,,部门间的协调比较困难。当组织规模不断扩大而达到某一程度时,职能制结构的适用性将会越来越差。再就是容易形成多头领导,削弱统一指挥,且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综合管理人才的培养。

9.(1)强化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其基本观点为:斯金纳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其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的强化的结果。因此管理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自然取消、惩罚等几种类型。强化理论的观点和使用方法极为简单,正因为它的简单,它受到了许多行为科学研究者的怀疑和许多管理者的欢迎。

(2)强化理论的几点启示

①正强化的科学方法是:应使强化的方式保持间断性,间断的时间和数量也不固定,亦即管理人员应根据组织的需要和职工的行为状况,不定期、不定量地实施强化。

②负强化的科学方法是:要维持其连续性,对每一次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都应及时地给予处罚。

③强化理论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点:a.要依照对象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b.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c.及时反馈。

10.无论在哪种类型的组织中,无论控制对象是什么,控制工作的基本过程都包括三个步骤:

(1)制定标准

制定标准是控制过程中一项重要且难度较大的工作。首先,选择关键控制点就是一种管理艺术,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控制的有效性。其次,各类组织各有其特殊性,其内部的控制对象也是千差万别,因而也就不可能找到一个适合于所有组织、所有控制对象的标准。(2)根据标准衡量活动成效

有了标准之后,首先必须明确衡量的手段和方法是什么,落实进行衡量和检查的人员,然后通过衡量实践工作的成效,获得大量的信息。这样,一方面可以反映出计划执行的进程,使主管人员了解到每个部门的工作成效,以便对它们进行相应的奖惩;另一方面,可以使主管人员及时发现那些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偏差。

(3)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偏离标准和计划的情况。

如果制定的标准反映了组织结构中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在实际的衡量中,通过用该标准与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比较,能够将那些对产生偏差负有责任的人找出来,那么就能对偏差做出迅速纠正,因为主管人员能够根据组织结构而准确地知道必须在什么地方采取纠正措施。

11.(1)企业家的含义

企业家(entrepreneur)是指那些善于把握机会,勇于创新、尝试和冒险的创业者和开拓者。

(2)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去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的欲望和能力。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内涵:

①对机会的追求和把握,那些典型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士都善于把握环境的趋势和变化,而且往往是尚未被人们注意的趋势和变化。

②创新。创新意味着变革、革新、转换和引入新方法,即新产品、新服务或者是做生意的新方式。

③增长。创业者们不满足于停留在小规模或现有的规模上,希望其事业能够尽可能增长,他们致力于不断寻找新的趋势和机会,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的经营方式。

企业家精神对于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组织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追求机会、创新和增长。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2.在管理工作中,作为管理职能之一的控制工作,是指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或随组织环境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

斯蒂芬·罗宾斯曾这样描述控制的作用:“尽管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整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都按计划执行,不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职能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控制。因为理想的状态是不可能成为企业管理的现实的,无论计划制定得如何周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在执行计划的活动中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与计划不一致的现象。管理控制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下述原因决定的:

(1)环境的变化

如果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静态的环境,其中各个影响企业活动的因素永不发生变化,例如,市场供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那么,企业管理人员便可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以相同的方式组织企业经营,工人可以以相同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生产作业。因而,不仅控制工作,甚至管理的计划职能都将成为完全多余的东西。事实上,这样的静态环境是不

存在的,企业外部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对原先制定的计划进行调整,从而对企业经营的内容作相应的调整。

(2)管理权力的分散

只要企业经营达到一定规模,企业主管就不可能直接地、面对面地组织和指挥全体员工的活动。时间与精力的限制要求他委托一些助手代理部分管理事务。由于同样的原因,这些助手也会再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工作。这便是企业管理层次形成的原因。为了使助手们有效地完成受托的部分管理事务,高一级的主管必然要授予他们相应的权限。因此,任何企业的管理权限都制度化或非制度化地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和层次。企业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控制系统可以提供被授予了权力的助手的工作绩效的信息和反馈,以保证授予他们的权力得到正确的利用,促使利用这些权力组织的业务活动符合计划与企业目的的要求。如果没有控制,没有为此而建立的相应的控制系统,管理人员就不能检查下级的工作情况,即使出现权力不负责任地滥用或活动不符合计划要求等其他情况,管理人员也无法发现,更无法及时的采取纠正行动。

(3)工作能力的差异

即使企业制定了全面完善的计划,经营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也相对稳定,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也仍然是必要的。这是由不同组织成员的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差异所造成的。完善计划的实现要求每个部门的工作严格按计划的要求来协调地进行。然而,由于组织成员是在不同的时空进行工作的,他们的认识能力不同,对计划要求的理解可能发生差异,即使每个员工都能完全正确地理解计划的要求,但由于工作能力的差异,他们的实际工作结果也可能在质和量上与计划要求不符。某个环节可能产生的这种偏离计划的现象,会对整个企业活动造成冲击。因此,加强对这些成员的工作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13.(1)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基本内容:

根据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在一个行业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进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以及行业中现有竞争者间的抗衡。其关系如图所示。

五种力量模型

①潜在的进入者。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潜在的进入者或新加入者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带来新的物质资源,从而对已有的市场份额的格局提出重新分配的要求。特别是,那些进行多种经营的企业从其他的行业进入后,常常运用已有的资源优势对新进入的行业产生强有力的冲击。结果是,行业内产品的价格下跌或企业内在成本增加,使得行业的获利能力降低。

②替代品。指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功能或类似功能的产品。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替代品的价格会比被替代品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替代产品投入市场后,会使企业原有产品的价格处在较高的水平,降低了企业的收益,替代产品的价格越具有吸引力,价格限制的作用就越大,对企业构成的威胁也就越大。

③购买者。对于行业中的企业来说,购买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购买者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有:要求降低价格,要求较高的产品质量或更多的服务,甚至迫使作为供应者的企业互相竞争等。所有这些都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重要的购买集团对行业所产生的竞争能力,取决于该集团所处市场的特性,取决于该集团在该行业的购买活动与其整个业务相比较的重要程度。

④供应者。供应者通过扬言要抬高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或降低出售的质量,对作为购买者的企业进行威胁,以发挥他们讨价还价的能力。

⑤行业内竞争者。行业内部的抗衡是指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与程度。常见的抗衡手段主要有价格战、广告战、引进新产品以及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等。企业之间形成抗衡主要是企业感到竞争的压力或看到了改善其竞争地位的机会。

波特在行业竞争五力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了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从而使企业管理者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行业竞争结构和竞争状况,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a.分析确定五力(潜在的进入者、供应者、购买者、替代产品、行业内的竞争者)中哪一个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集团;b.在确定了关键集团之后,企业高层管理者又需从与这一集团相关的各因素中找出需要立即对付或处理的威胁,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2)以济南的某建筑企业为例分析该企业在济南建筑市场的生存和发展。

①行业内的竞争。济南建筑市场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大约三百多家,其中比较有实力的企业包括中建八局、山东建工、平安建设、山东天齐、中铁十四局等,这几家企业都具有国家一级建设资质,其中山东建工、中建八局还具有国家特级资质。并且这几家企业基本上垄断了济南的建筑市场,由于市场分额有限,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要在济南建筑市场中获得一席,必须仔细分析济南建筑市场的行业竞争状况,有多少家企业,谁是市场的领先者,有哪些市场可以进入,进入市场后会不会有生存空间。

②潜在进入者。在建筑市场上,虽然竞争激烈,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济南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推进,建筑市场还具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只要拥有充裕的资金,很多企业可以进入该行业。因此,原来并不从事建筑行业的一些企业纷纷进入建筑行业,例如与建筑相关的一些建筑设计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和一些并不相关的一些国有企业公司。因此,该企业还必须认真研究潜在进入者,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自身的市场份额遭到蚕食。

③供应者。对于建筑公司来讲,供应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工程项目的投资者,也就是所谓的甲方;二是原材料供应者。投资者是建筑企业的主要博弈对手,如果建筑企业拖延工期或者建筑质量达不到甲方的要求,甲方就有权利扣减工程款或者要求建筑商重新建设,因此,投资者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建筑企业必须按照甲方的要求建设工程。对于原料供应商来讲,建筑企业拥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建筑企业可以在不同的供应商中选择原料来源,可以说,原料供应商对于建筑企业的压力相对较小。

④购买方。建筑企业的购买方主要是投资者的顾客。顾客的要求对建筑企业的压力相对也是比较大的。因为顾客如果认为建筑质量达不到要求,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撤销原来的合同,并且通过合法途径索取赔偿,那样,工程的投资者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建筑企业施加压力,从而使建筑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综上所述,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理论对于企业在确定市场地位和制定企业战略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0-2021第二学期管理学概论期末A卷试题及答案

河海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强化理论 2.非程序化决策 3.组织 4.GE矩阵 二、简答题(共7题,每题8分,共56分)(共6题,每题8 分,共48分) 5.什么是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通常在哪几个层次进行? 6.培训有哪些目的? 7.说明员工与组织间的“以劳动合同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8.讨论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含义与优缺点。 9.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0.控制由哪三个步骤所组成? 11.简述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2.结合实际阐述控制职能的重要性。 13.论述迈克尔·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内容及其在某一企业中的应用?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他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其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的强化结果。因此管理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自然取消、惩罚等几种类型。强化理论的观点和使用方法极为简单,正因为它的简单,它受到了许多行为科学研究者的怀疑和许多管理者的欢迎。 2.非程序化决策是指涉及的是例外问题的决策,主要解决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如组织结构变化、重大投资、开发新产品或开拓新市场、长期存在的产品质量隐患、重要的人事任免以及重大政策的制定等问题。这种决策不是经常发生的,缺乏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和资料,而且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也不足。这种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组织是指由复数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组织的成员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形成一种整体的力量,共同努力去完成依靠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所不能完成的各项活动,实现不同于个人目标的组织总体目标。(1)各种组织均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①每一个组织都有其存在的目的; ②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所组成的; ③每一个组织都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调节和限制组织成员的行为。(2)组织的系统观 组织是一个系统,具体而言,是存在于环境中的,由包括个人、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目标、职权、资源等相互依赖的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即组织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着持续的相互作用。一个组织从环境中获取输入(资源)并将其转换为输出,这种输出被分配到环境中。系统的观点对于组织的管理最起码有三方面的启示: ①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协调组织中各个部分的活动,以确保所有的相互依存的部分能够在_起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②组织的某一个部分所采取的决策和行动会影响到组织的其他部分; ③管理者必须认识和理解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个组织忽略了政府的法规、供应商关系或者各种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那么它是不能长久生存的。 4.GE矩阵即“事业视屏”(businessscreen)矩阵。GE矩阵的一个坐标轴是产业吸引力,取决于诸如行业增长率、边际利润、技术等因素;另一个坐标轴是竞争力,用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及劣势、管理绩效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来衡量。产业吸引力及竞争力分别区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这样矩阵就被分割为九个象限。根据某一事业在GE矩阵中的位置,可以对其经营状况进行判断。两个指标都取高值或一高一中的单位可视为“优秀”;两个指标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人才资源: 2.延展性: 3.独特性: 4.职责: 5.岗位: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包括:。 2.工作环境包括:。 3.基本信息包括:O 4.薪酬基本理论:O 5.薪酬体系的构成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以及不同的时期会不尽相同,但一般而言应包括O 6.薪酬指的设计的原则:。 7.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表现为:。 8.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9.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包括:O ]0.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O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2.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3.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4.工作能力的简述。 四、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组织结构。 2.员工招聘的含义和目的。 3.绩效诊断。 4.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分类。 5.日常薪酬管理工作具体包括那些?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人才资源:是指一个人国家和地区所拥有的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的那部分人,这部分人通常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它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是人力资源中较突出、较优质的部分,这部分人在人力资源中所占比例越大,说明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越高。 2.延展性:是指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中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3.独特性:独特性又称异质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二、为企业所特有,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 4.职责:是指员工在某一方面承担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相关任务的集合,如 打字员的职责是打字、校对、机器维护与维修等。 5.岗位:是指由员工来完成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职责组成的集合。例如,人力资源经理这一岗位,它所承担的职责有以下几个方面:员工的招聘录用、员工的培训与发展、企业的绩效管理、企业的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包括:(工作概要)、(工作范围)、(职责范围)、(工作设备及工具)、(工作流程)、(人际交往)、(管理状态)。 2.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工作环境的危险)、(职业病)、(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 3.基本信息包括:(职务名称)、(职务编号)、(所属部门)、(直接上级)、(职务等级)、(制定日期)。 4.薪酬基本理论:(抑制说)、(生存说)、(工资基金说)、(边际效用说)、(剩余说)、(期产相互配套的体系,不能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相互重复,要尽量使其形成一个完善、封闭的系统。 5.薪酬体系的构成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以及不同的时期会不尽相同,但一般而言应包括(基本薪酬)、(奖励薪酬)、(附加薪酬)、(员工福利)。 6.薪酬指的设计的原则:(公平原则)、(安定原则)、(激励原则)、(经济原则)、(竞争原则)。 7.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表现为:(获取)、(整合)、(激励和保持)、(控制和调整)。 8.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

2020-2021《管理学原理》期末课程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0-2021《管理学原理》期末课程考试试卷 说明: 1.适用班级: 2.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3.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数。答题纸正反面均可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最合题意。共8题,每题1分,共8分) 1. 某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包括生产部、营销部、采购部、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则该公司采用的部门划分方式是 ( ) A. 按产品划分 B. 按职能划分 C. 按顾客划分 D. 按工艺划分 2. 下列哪个决策过程的先后顺序是正确的?( ) A. 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比较选择方案―执行方案―检查处理 B. 发现问题―拟订方案―确定目标―比较选择方案―执行方案―检查处理 C. 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比较选择方案―拟订方案―执行方案―检查处理 D. 发现问题―拟订方案―确定目标―执行方案―比较选择方案―检查处理 3.被称为是科学管理之父( ) A.亚当·斯密 B.泰罗 C.赫伯特·西蒙 D.亨利·法约尔 4. 汪力是一民营企业的职员,他工作中经常接到来自上边的两个有时甚至相互冲突的命令。以下哪种说法指出了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本质原因?( ) A.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职能型结构 B.该公司在组织运作中出现了越级指挥问题 C.该公司的组织层次设计过多 D.该公司组织运行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 5.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二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哪一种最恰当? ( ) A 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 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 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D 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6. 假设你召集下属开会,研究解决领导所布置的一项紧急任务,结果有位比较罗嗦的人在会场大讲特讲与主题无关的理论,耽误了很多时间。你认为如何应付这种情况为好?( ) A.任其讲下去,让其他与会者群起而攻之。 B.不客气地打断其说话,让别人发言。 C.有策略地打断其讲话,指出时间很宝贵。 D.允许其畅所欲言,以表示广开言路。 7. 高级工程师李华在一家研究所工作,该所拥有一流的研究条件。根据双因 素理论,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措施最能对李华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 ( ) A .给李华配备性能更为先进的个人电脑。 B .调整工资水平和福利措施。 C .整设计工作流程使李华可以完成完整的设计而不是总重复做局部的设计。 D .以上各条都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8.企业管理人员的来源可以采用外部选聘与内部培养这样两种不同的做法,从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的影响来看,其中内部培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 会打击外部应聘人员的应聘积极性 B. 不利于企业骨干人员的稳定 C. 不利于对选聘对象的全面了解 D. 会引起同事不满并造成近亲繁殖 二、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2分) 1.计划 2.组织 3.领导 4.创新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 2. 简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点。 3.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4.简述管理方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考试地点:_________ 装 订 线

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 (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家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计划在重庆建立汽车制造厂,建设周期为一年,需完成基 础建设、设备安装、生产线调试等系列工作,()技术最适合来协调各项活动的资源 分配。 A.甘特图B.负荷图C.PERT网络分析D.线性规划 2、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组织”(organization)所共同具有的三个特性?()A.明确的目的或目标 B.精细的结构 C.文化 D.人员 3、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面临这样一种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决策者能够估计出每一种备择方案的可能性或者结果。我们称这种决策制定条件为()决策。 A.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风险性 D.概率性 4、()是第一个将管理定义为一组普遍适用的职能的人,他认为管理是人类所从事的一种共同活动。 A.明茨伯格B.法约尔C.德鲁克D.韦伯 5、以下哪一种组织结构违背了“统一指挥”的组织原则?() A.直线职能制 B.直线职能辅以参谋职能制 C.事业部制 D.矩阵制 6、公司产品设计部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该任务的完成需要进行严密的控制,同时又要争取时间和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合采用哪种沟通网络?() A.Y式沟通网络 B.全通道式沟通网络 C.轮式沟通网络 D.环式沟通网络

7、归因常常存在各种偏差。当管理者高估内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而低估外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时,管理()。 A.表现出自我服务偏见 B.犯了基本归因错误 C.曲解了员工的控制点 D.犯了假设相似性的错误 8、()不属于创业精神所主要强调的三个方面的主题。 A.对机会的追求B.创新C.增长D.拼搏 9、以下哪一个不是激发组织创新力的因素?() A.结构因素 B.人力资源因素 C.技术因素 D.文化因素 10、()的结构设计使企业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做得最好的业务上,而把其他业务活动外包给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公司。 A.网络组织B.虚拟组织C.无边界组织D.项目型组织 二、名词解释 11、创造力(Creativity)与创新(Innovation) 12、决策

2020-2021某大学《管理学原理》期末课程考试试卷合集(含答案)

2020-2021《管理学原理》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过管理提高效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表明管理学是一门( ) A.软科学 B.硬科学 C.应用性学科 D.定量化学科 2.在生产力系统中,作为独立的实体要素的是( ) A.科学 B.技术 C.管理 D.生产者 3.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社交需要 4.布莱克和穆顿认为,领导者应客观地分析企业内外条件,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把自己的领导方式改造成为( ) A.任务型管理方式 B.中间型管理方式 C.战斗集体型管理方 D.乡村俱乐部型管理方式 5.管理关系主要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断变化着的 (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财的关系 C.人与信息的关 D.人与物的关系6.人们的行为所要达到的道德结果的主观意图是( ) A.道德手段 B.道德责任 C.道德目的 D.道德品质 7.建立在权威与服从关系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权力支配关系的是( ) A.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 C.行政手段 D.思想教育手段 8.具有“压制个人目标,使组织目标凌驾于个人目标之上”特征的是 ( ) A.传统管理 B.现代管理 C.目标管理 D.组织管理 9.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 ) A.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B.以监督控制为中心 C.以岗位设置为中心 D.以人员编制为中心 10.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是实现了( ) A.管理现代化 B.管理专业化 C.统一指挥 D.统一领导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滚动方式计划 2.部门化 3.管理信息系统的报告系统 4.激励 5.职能 权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根据韦伯的观点,被社会接受的合法权力有哪几种类型?

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管理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简答管理的特征; 答:第一,管理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实践的组织形式; 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是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第三,管理既是一个有机系统,又是一个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 第四,管理既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第五,现代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二者的统一; 2.简答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战略; 2规模; 3技术; 4环境; 5权力控制; 3. 简答领导的组织功能; 答:组织功能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合理地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把组织的三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组织功能是领导的首要功能,没有领导者的组织过程,一个组织中的人、财、物只可能是独立的、分散的要素,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通过领导者的组织活动,人、财、物之间的合理配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简答对领导定义的理解; 答:第一,领导包含领导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领导活动的主体是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与组织者,领导客体则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领导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 第二,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人们的行为过程,是领导者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去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过程; 第三,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者必须有追随者,领导者必须有影响其追随者的力量;第四,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群体的行为来达到组织的目标; 5.简答决策的特点; 答:1目标性; 2可行性; 3选择性; 4满意性;

XXX《城市管理学》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6)

XXX《城市管理学》2020-2021期末试题 及答案(试卷号:1186) XXX《城市管理学》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6)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得分)1.城市往往在一个地区的(。)中居于主导地位,代表和展示着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高度。A.文化B.政治 C.社会D.经济 2.城市化,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转变的过程,是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 A.工作方式B.居住方式 C.生活方式D.生产方式 3.(。)属于我国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 A.市人大B.市政府 C.市委D.市司法机关 4.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关键问题是(。)。 A.自主性B.责任 C.消费者导向D.市场导向

5.以下关于城市发展战略说法正确的是(。I。A.城市发展战略是关于现代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途径j措施和步骤的高度归纳综合B.城市发展战略是市政管理中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根本大计C.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发展具有方向性、长远性、总体性的指点作用D.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各项工作的指南和纲领6.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配合性功能,首要是以(。)为主导,为百姓经济效劳。A.第一产业B.第四产业 XXX 7.一般情况下,把城市人口年龄划分为(。)。A.中小学年龄B.老龄 C.劳动年龄D.托幼年龄 8.城市规划是伴随着(。)的产生而出现的。A.农业B.工业 C.服务业D.城市 9.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 C.视觉净化D.大气净化 10.(。)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树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A.伦敦B.迈阿密

武汉纺织大学2020级《管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武汉纺织大学2020级《管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 C )。 A. 科学性 B. 复杂性 C. 实践性 D. 精确性 2.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数的数量为( B )。 A. 管理层次 B. 管理幅度 C. 管理要素 D. 管理部门 3.主要依靠个人经验来进行管理是( A )的特点。 A. 传统管理阶段 B. 科学管理阶段 C. 现代管理阶段 D. 当代管理阶段 4.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D )。 A. 提高工资 B. 使用标准化工具 C. 实行职能工长制 D. 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劳动分工思想,对于人性的假设,他认为人是( A )。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有限理性人 D. 复杂人 6.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B )。 A. 马斯洛 B. 卢因 C. 弗鲁姆 D. 亚当斯 7.下列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的是( C )。 A. 盈亏平衡分析法 B. 乐观法 C. 后悔值法 D. 决策树分析法 8.“5W1H”所描述的是哪个管理职能的内容( A )。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9.在四分图理论中,认为最有效的是( D )领导方式。 A. 高定规高关怀 B. 高定规低关怀 C. 低定规低关怀 D. 低定规高关怀 10.与外部环境相比,任务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具体,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任务环境 的因素是( C )。 A. 供应商 B. 顾客 C. 经济环境 D. 竞争者 1.在BCG矩阵中,能给企业带来大量现金流的产品是( C )。 A. 问题类产品 B. 瘦狗类产品 C. 明星类产品 D. 金牛类产品 12.某公司设立了华东分部、华中分部、东北分部、西南分部四大部门负责公司在全国各地 的业务,这种划分部门的方法是( B )。 A. 职能部门化 B. 地区部门化 C. 产品部门化 D. 顾客部门化 13.小王是一名合资企业的职员,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接到来自上边的两个有时甚至是相 互冲突的命令。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本质的原因很可能是( B )。 A. 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层次设计过多 B. 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职能型结构 C. 该工作在组织运作中出现了越级指挥问题

2020-2021《工程管理概论》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

某大学《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考试试卷A 适用专业: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试卷总分:100分 一、简答题(共55分) 1、管理及工程管理的含义?(10分) 2、建筑业如何分类?(10分) 3、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10分) 4、工程管理专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10分) 5、我国工程咨询单位资格服务范围包括哪些内容?(15分)二、论述题(共45分) 1、土木工程实践过程?(15分) 2、工程造价实践过程?(15分) 3、建筑业的工程管理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15分)

某大学《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考试试卷A答案 一、简答题(共55分) 1、管理及工程管理的含义?(10分) 答:管理:是指关于事物的基本原理和事实的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其任务是研究关于实物和事实(自然界和社会)的本质和机理,以及探索他们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用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实践,普遍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 工程管理:是指对工程的前期、设计、建设、运行和拆除的全过程实施的管理。其一般过程包括工程项目的提出、初步可行性及可行性研究、评审与决策、基本设计与技术交流合同谈判、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与施工、设备调试与试车、生产准备与投产、运行、报废或拆除。 2、建筑业如何分类?(10分) 答:建筑业分为三大类:一为土木工程,包括房屋、矿山、铁路、公路等其它土木工程的建筑社工活动;二为线路、管道和设备,包括电力、通信线路、石油、燃气等管道系统和各类机械设备、装置的安装活动;三为建筑装修、装饰,包括建筑物装修、装饰的设计、施工等活动。 3、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10分) 答:掌握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熟悉投资项目前期决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掌握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掌握工程概、预、算、标底价、投标报价的编审,具备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及建设监理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的高层次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4、工程管理专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10分) 答:工程管理专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和拓宽知识构成。如掌握了解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马克思基本原理,具有人文素质理论知识和修养,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理论基础,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能力等,总之应具备自学能力、业务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 5、我国工程咨询单位资格服务范围包括哪些内容?(15分) 答:我国工程咨询单位资格服务范围包括8项内容:1规划咨询2编制项目建议书3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和资金申请报告4评估咨询5工程设计6招标代理7工程监理、设备监理8工程项目管理。 二、论述题(共45分) 1、土木工程实践过程?(15分) 答:包括描述所实习建筑物的工程概况、工地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分部分项目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求,工程各部分分项目工程易出问题的质量问题与处理方法、安全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措施、质量验收标准,掌握有关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方案,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方法。2、工程造价实践过程?(15分) 答:掌握土建工程识图,描述各节点房屋建筑构造,计算实际工程分部分项目工程量,预算定额计价模式和清单计价模式计算工程造价,了解各分部分项目工程的施工内容,了解各种定额、工程造价构成、建筑水、暖、电的造价计算以及涉及工程造价的其他内容。 3、建筑业的工程管理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15分) 答:掌握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关的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与方法、法律法规,运用计算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的主体是() A.员工B.管理工作 C.组织D.管理者 2.在个人道德发展阶段中,个人已做出明确的努力,摆脱其所属团体或社会权威,确定自己的道德准则,这属于() A.前惯例阶段B.惯例阶段 C.后惯例阶段D.原则阶段 3.陈述“企业是干什么的”和“应该干什么”是指企业的() A.使命B.目标 C.政策D.程序 4.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是() A.确定目标B.估量机会 C.确定前提条件D.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企业利用过去的资料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A.外推法B.内推法 C.因果法D.直观法 6.“l+1>2”体现了系统特性中的() A.目的性B.整体性 C.开放性D.交换性 7.被后人尊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的是() A.法约尔B.韦伯 C.泰罗D.梅奥 8.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抽象出管理的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 A.社会合作学派B.经验或案例学派 C.决策学派D.权变学派 9.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组织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是() A.使命B.战略 C.政策D.程序 10.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某家电生产企业将其经营业务扩展到医药、金融、餐饮等领域,这种做法属于() A.集中多元化B.横向多元化 C.同心多元化D.混合多元化 11.“确立一种正式的、用来协调各种活动和任务的框架,以便明确人们在其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这属于管理的哪项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2.下列不属于 ...战略管理特点的是() A.系统性 B.长远预见性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的主体是() A.员工B.管理工作 C.组织D.管理者 2.在个人道德发展阶段中,个人已做出明确的努力,摆脱其所属团体或社会权威,确定自己的道德准则,这属于() A.前惯例阶段B.惯例阶段 C.后惯例阶段D.原则阶段 3.陈述“企业是干什么的”和“应该干什么”是指企业的() A.使命B.目标 C.政策D.程序 4.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是() A.确定目标ﻩB.估量机会 C.确定前提条件D.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企业利用过去的资料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A.外推法 B.内推法 C.因果法D.直观法 6.“l+1〉2”体现了系统特性中的() A.目的性B.整体性 C.开放性ﻩD.交换性 7.被后人尊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的是() A.法约尔B.韦伯 C.泰罗D.梅奥 8.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抽象出管理的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 A.社会合作学派ﻩ B.经验或案例学派 C.决策学派 D.权变学派 9.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组织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是() A.使命ﻩB.战略 C.政策ﻩD.程序 10.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某家电生产企业将其经营业务扩展到医药、金融、餐饮等领域,这种做法属于() A.集中多元化ﻩB.横向多元化 C.同心多元化ﻩD.混合多元化 11.“确立一种正式的、用来协调各种活动和任务的框架,以便明确人们在其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这属于管理的哪项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2.下列不属于 ...战略管理特点的是() A.系统性 B.长远预见性

天津财经大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金融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天津财经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速动比率 2.不确定型决策 3.绩效评估 4.保健因素 5.强化理论 二、简答题(共8题,每题7分,共56分) 1.人际关系学说早期有哪些主要的贡献者?各自的贡献是什么? 2.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什么叫有界理性? 4.什么是管理宽度? 5.组织结构的协调与整合有哪些途径? 6.试述活性化的含义。 7.知识型员工有哪些特点? 8.什么是平衡计分卡?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从管理学的角度,根据组织结构和组织变革理论,论述大部门制改革的实质、阻力和对策。 2.评述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当企业有大量存货且这些存货周转率低时,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精确地反映客观情况。 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 2.不确定型决策是指面对可能出现不同的客观状态而且概率是未知的条件下进行的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所用的决策标准为: ①大中求大标准,即比较各方案的最好效果,然后选出最理想者。这是一个乐观的标准,也是最冒险的标准。 ②最大最小标准,选用该标准时,要先找出各方案的最坏后果,然后选出相对较好者,这是一个保守的标准。 ③现实主义标准,选用此标准时,先由决策者根据其对客观可能性的乐观程度的估计,设定一个“乐观系数”(在0和1之间取),计算各方案的现实估计值。现实估计值=最好结果×乐观系数+最坏结果×(1-乐观系数),然后选出现实估计值最好的方案。该方案属于折中标准,困难在于没有一个设定乐观系数的客观办法。 ④推理标准,其依据是“不充足理由原则”,即认为既然没有什么充足理由可以证明哪个客观状态的出现概率较大,所以只能假定它们的概率是相同的,故又称等概率标准。选用此标准时,先按等概率假设来计算各方案的假定期望值,然后选出假定期望值最好的方案。 ⑤最小最大后悔值标准,决策者往往都有因客观状态的实际出现不符合愿望而后悔决策没有选好的体验,因此如何使决策后可能出现的后悔值最小,就可以作为一个决策标准。 3.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等,是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考察、分析、评估与传递的过程。其在本质上就是考核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或者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进行评价,它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为提高员工能力与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的的一种管理沟通活动。 绩效考核的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评价和开发。评价的目的在于正确评价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以便适时给予奖惩,如提薪、发奖金、晋升等。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如更新员工知识结构与技能,激发创造力等,最终提高员工的绩效。 绩效考核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职业发展;②改善人际沟通;③做好用人决策;④完善激励机制;⑤体现组织政策;⑥形成人力体系;⑦增进员工满意;⑧引导员工行为;⑨保证依法行事;⑩实现组织战略。 绩效考评的原则有:①公开的原则;②客观性原则;③重视反馈的原则;④可行性和实用性原则;⑤避免“鞭打快牛”的原则;⑥以工作为重点的考评原则;⑦重视时效性原则。

北京理工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金融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2.学习型组织 3.全面质量管理 4.战略 5.保健因素 二、简答题(共8题,每题7分,共56分) 1.简要说明波特-劳勒模式。 2.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3.讨论水平型组织的特点。 4.培训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5.什么是六西格玛管理?其具体做法如何? 6.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7.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8.权力和职权的区别和联系。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学派及其核心观点。 (1)现代管理理论中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和主要观点。(中南大学2011研) (2)试述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过程。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谈谈我国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形成过程。 2.试述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中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产生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2)管理是“协调”,是“带领”人们去实现目标,绝不是把人“管住”。管理活动既追求效果,又追求效率。效果意味着选择“做正确的事”,效率则是指“正确地做事”。有效的管理就是要“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 (3)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称为管理的职能。 2.学习型组织是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所倡导的一种组织类型。它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由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社群,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 在学习型组织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联,相互反省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模式,不为眼前近利所诱,同时辅以使成员振奋的远大共同愿景,以及与整体动态搭配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在真正的学习中领悟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周遭的世界产生一体感。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创建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3.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由质量管理学家戴明(W. Edwards Deming)和朱兰(Joseph M. Ju-ran)提出,指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该质量管理办法有两个核心:持续不断地改进质量和不断地满足或超出用户的期望。全面质量管理的要点包括:①高度关注顾客。这里顾客的含义不仅包括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外部的个人或机构,还包括企业内部相互提供服务的部门;②坚持持续改进。TQM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承诺,使已经是“非常好”了的还不够,质量总还能改进;③关注过程。商品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要求关注工作过程;④改进组织各项工作的质量。TQM采用广泛的质量定义,它不仅涉及最终产品的质量,而且涉及企业如何进行产品运输,如何对顾客抱怨作出迅速回应;⑤精确测量。TQM 采用统计技术度量组织运营的每一个关键变量,并与标准或业界最佳基准进行比较;⑥向雇员授权。TQM吸收一线工人参与改进过程,团队作为授权的载体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的组织形式被广泛采用。

北京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金融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领导 2.管理的二重性 3.德尔菲法 4.团队 5.X—Y理论 二、简答题(共8题,每题7分,共56分) 1.简述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产生的背景。 2.简述组织职能的含义。 3.简要讨论扁平型结构与高耸型结构。 4.什么是参谋职权? 5.什么是职位权力和非职位权力? 6.预算有哪些种类? 7.简述人际关系论的主要观点。 8.什么是公司层、事业层、职能层战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波特(M.Porter)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各自的特点、实现途径与适应条件。 2.组织中的集权或分权总是相对的。有学者指出,适度的分权(或集权)需要综合考虑“知识转移的成本”和“目标不相容的成本”。你是如何认识这个观点的?试分析这个观点对组织设计及其变革可能提供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领导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并充满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领导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领导是一种人际关系,意味着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味着指挥与服从的对立统一。领导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因为领导从制定目标开始,直到实现目标,贯穿于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全过程。领导需要领导者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①有效地并以负责的态度运用权力的能力;②对人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景下需要有不同的激励因素能够了解的能力;③鼓舞人们的能力;④以某种活动方式来形成一种有利的气氛,以此引起激励并使人们响应激励的能力。 2.①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管理过程就是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组合、协调和利用的过程;另一方面,管理是人类的活动,而人类生存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和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必然要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 ②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客观存在。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第二,管理在社会劳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把实现劳动过程所必需的各种要素组合起来,使各种要素发挥各自的作用。这也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没有直接联系的。③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在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管理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紧密相连。 ④管理二重性之间的关系。管理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管理的自然属性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中;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了;从另一方面来讲,管理的二重性又是互相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对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产生影响。 3.德尔菲法(特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是采用通讯方法将所需预测的问题征询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信息交换,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果的一种预测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进行预测的具体步骤是:①拟定调查表;②选择专家;③通讯调查;④预测结果的处理。德尔菲法的特点包括:①采用通讯调查的方法,参加预测的专家数量可以多一些,具有较强的代表性;②经过反复几个来回,得出的预测结果的科学成分、正确程度必然较高;③具有匿名性质,预测结果受权威的影响较小;④最终的预测结果综合了全体专家的意见,

华北电力大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金融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华北电力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标杆管理 2.霍桑试验 3.价值链 4.直线职能制 5.指挥链 二、简答题(共8题,每题7分,共56分) 1.什么是“范式”?为什么强调“范式的转变”?今天的组织范式有哪些主要转变?2.社会责任的含义是什么?它与社会义务是否相同? 3.试述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4.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哪几个基本原则? 5.计划活动的作用有哪些? 6.组织的战略如何影响其结构? 7.说明菲德勒的权变理论。 8.简述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什么是价值链管理,并简述其目标和要求。 2.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标杆管理(Benchmarking)是指通过学习他人而寻求生产改进和提高的管理方法。20世纪70年代最先由美国施乐公司开始实施,80年代后期在美国企业中广泛推行。标杆管理的主要内容为:选定一个值得学习的企业,立下一个发展的目标,通过建立学习网络观摩学习,将该企业的长处纳入到自己的行为之中,使组织获得全面革新,最终达到领先的目的。标杆学习的内容涵盖流程、产品、服务以及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功能发展和协调。 标杆学习在空间范围上可分为内部的标杆学习、外部的标杆学习、功能(通用)的标杆学习三种。①内部的标杆学习是与组织内表现最好的企业相比较,进行学习改进;②外部的标杆学习是对相同产业中最好的企业(往往是直接的竞争对手)的比较与学习;③功能的标杆学习是对拥有最先进的产品、服务、流程的企业(可以是产业内的,也可以是产业外的)的比较与学习。 2.霍桑试验是指由梅奥教授所参与并于1927~1932年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系列试验。 (1)试验过程:这个试验包括这样几个阶段①照明试验;②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③大规模访问交谈;④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这一项由国家研究委员会赞助的研究,最初目的是要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但试验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地促使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 (2)霍桑试验的主要结果: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3)霍桑试验的意义:①梅奥主持的霍桑试验是管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推翻了自泰罗以来把人看作“经济人”的假设,为管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开始重视人、研究人的行为;②霍桑试验使人际关系的研究逐渐闻名于世,使其成为了行为科学的先驱,使管理学从此进入了行为科学的新时代。 3.价值链这一概念,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 ①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