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新闻学概论

名词解释

1.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性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

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产生和演化取决于多种社会因素。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指导新闻

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思想,毛泽东新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

4.新闻价值:事实所具有的,满足社会和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这些

要素通常指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其实现过程包括发现、呈现和检验三个阶段。

5.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主要功能是

新闻传播、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6.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

7.党性原则(P86)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

精髓。

8.宣传(P108):行为主体借助媒体传播特定内容,旨在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

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9.对外新闻宣传: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向国际社会

传播有关中国的信息和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认识、观点和态度,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10.舆论导向(P134):新闻媒体依据一定的思想和立场,运用新闻手段引导社

会舆论的传播行为。

11.社会舆论(P140):反映并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和利

益取向。

12.社会热点(P141):一段时间内公众强烈关注的的事态或问题。

13.重大突发事件(P141):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14.舆论监督(P152)

广义:公民通过各种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狭义:专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监督形态。

15.新闻出版自由(P171):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言论、出版

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16.采访权(P191):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权利,记者搜集信息的过程就是其行

使采访权的过程。

17.隐私权(P199):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

活动信息的权利。

18.名誉权(P199)指的是公民和法人对其自身名誉所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不受

他人侵害的权利。

19.隐私权(P199):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

活动信息的权利。

20.肖像权(P200):是自然人和法人依法享有的个人或法人各种形象不受侵害

的权利。

21.新闻事业管理(P205):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能

行为,包括对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职业行为和所制作传播的精神产品等进行的管理。

简答题

1.新闻学的四种理论

(1)西方主流的新闻理论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

(2)1930年代后提出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修正,否认绝对自由、肯定政府拥有对媒体进行干预的权力。

(3)二战后兴起了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发展新闻学.

(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随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兴起及无产阶级新闻带来的创立与发展形成的,是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2. 社会责任媒介理论原则

(1)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2)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反映出社会各个地区集团的典型画面。

(4)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源于前苏联,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

(2)核心理论: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

(1)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2)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3)坚持二为方针,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4)坚持三贴近原则

(5)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6)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7)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际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8)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

(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与活力

(10)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

5.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

(1)新鲜性(P51)

(2)重要性(P52)

(3)显著性(P52)

(4)接近性(P52)

(5)趣味性(P53)

6. 影响人类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决定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影响其发展的条件涉及诸多方面,既有经济、政治因素,也有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因素。但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及其所能提供的传播手段;二是社会交往和阶级斗争的现实需要,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内容。

7.坚持三贴近原则

(1)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原则(P100)

(2)贴近实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3)贴近生活:新闻工作者深入现实生活

(4)贴近群众:新闻工作者扎根于群众之中

基本要求(P102)

1)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2)立足于基本国情

3)体现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4)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5)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

8.宣传五要素(P108)

1)主体:宣传活动的实施者

2)内容:事实及依据事实所阐明的道理和思想

3)媒体:宣传内容的载体及中介

4)形式:主体所采用的手法、传播途径、具体方式

5)对象:指向的个人或群体

9.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基本任务

1)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

2)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

3)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

4)增进了解、消除误解

10.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要求

1)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2)坚持以我为主、用事实说话

3)有的放矢、讲究实效

4)努力掌握主动权、话语权

5)讲求传播艺术

6)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11.福祸论与利误论

1)江泽民的福祸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

之祸。

2)胡锦涛的利误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

误民。

12.怎样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1)宣传思维向信息公开思维转变

2)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的新格局和新机制

13.新闻传播活动主体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

1)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与公民的知情权

2)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3)公民、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与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

4)新闻作品的著作权

14.新闻传播活动主体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义务

1)新闻报道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2)新闻报道不得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3)新闻报道不得妨害司法公正和司法程序

15.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及管理特点

管理机制(P217)

1)舆情分析机制(基本职能)

2)调研引导机制

3)调控统筹机制

4)协调互动机制

5)内部激励机制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特点

1)党委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2)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3)法律法规管理与政策管理相结合

4)社会管理和行业自律相结合

5)新闻行业行为规范管理与道德准则学习教育管理相结合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改革创新

1)大力推动管理观念的创新

2)深化新闻事业宏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3)深化新闻事业微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绪论:

?新闻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新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和意义

一、新闻学的产生与发展

?新闻传播活动: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性的信息传播活动,是

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产生与演化取决于多种社会因素。二、新闻事业与新闻理论

?新闻事业

?新闻理论

1.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活动,与信息传播技术发展水平有关,与社

会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是在资产阶级报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资产阶

级报纸于15世纪出现于地中海沿岸的城市,以手抄方式提供有关航海、贸易等方面的信息,其理论体现为自由主义理论。

2.新闻理论

?西方主流的新闻理论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

?1930年代后提出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修正,否认绝

对自由、肯定政府拥有对媒体进行干预的权力。

?二战后兴起了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发展新闻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随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兴起及无产阶级新闻带来

的创立与发展形成的,是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1) 自由主义媒介理论

?起源于欧洲,盛行于北美。

?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源头,强调人的理性力量,坚持个人的重要性,坚持天

赋人权。

?传媒的目的是帮助发现真相、通过提供各种证据和意见,来协助解决政治

和社会问题。

?前提是不受政府的控制操纵。

自由主义媒介理论的原则

?媒体不受政府干涉。

?媒体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对事实的信念。

(2) 社会责任媒介理论

?资本的自由化建立在两个前提上:自由而公平竞争的公开市场;顾客有充

分鉴别商品的能力。

?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报刊自由委员会所写《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报刊》

正式构建,19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西方多数国家的主

导性理论。

社会责任媒介理论原则

(1)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2)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反映出社会各个地区集团的典型画面。

(4)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3、发展传播学(P3)

?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

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

?具体表现:新闻媒介应与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注重媒介

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促进"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等目标的实现

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源于前苏联,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

?核心理论: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

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思想革命性意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P4):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指导

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思想,毛泽东新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

?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舆

论阵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坚持二为方针,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坚持三贴近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

?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际

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与活力

?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

五.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1、研究对象(P11)

?广义的新闻学指的是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

应用新闻学三部分

?狭义的新闻学指的是理论新闻学,即新闻理论,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

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学科体系中的理论基础

2、学习方法(P12)

?理论联系实际

?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把握规律

3、意义

?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章新闻本源

一、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

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1、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2、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3、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二、新闻的本源是事实(P17)

1、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

?新闻本源的事实有两类(P18):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实;纯粹的

自然现象。

?新闻事实的三个特点(P18):客观性、可认知性、可反映性。

2、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P19:事实是反映的对象,新闻是反映的产物。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

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和

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P20:对事实进行选择不能歪曲事实,背离事实,改变事实,要按照事实

的本来面目,力求全面、准确、深入地反映事实,以求更接近事实本身。

三、新闻的定义(P23)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43年9月,由中共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总编陆定一在《我们

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肯定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

的,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新闻本源观。

?指出事实必须经过报道者的主观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强调事实是新近发生的这一时间因素。

四、新闻的基本特征

?真实准确

?内容新鲜

?报道及时

?传播公开

第二章新闻真实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第一性的,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第二性的,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报道。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一、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

?对事实的报道准确无误(P37)

?总体、本质、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P38)

?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P39)

?新闻报道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P42)

二、新闻真实是媒体公信力的前提

?人民的信任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新闻真实是评价新闻媒体公信力的首要标准

?反对虚假新闻,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第三章新闻价值(P49)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其实现过程包括发现、呈现和检验三个阶段

一、新闻价值学说类型(P50)

?素质说(强调事实):新闻价值是指事实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素质

的总和

?标准说(强调传播者):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用以衡量新闻

的标准

?功能说(强调受众):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后最终所能取得的社会效果

?源流说(三者结合):新闻价值因素和新闻价值表现

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

?新鲜性(P51)

?重要性(P52)

?显著性(P52)

?接近性(P52)

?趣味性(P53)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新闻事实与价值要素是客观的:要素来源于事实

?社会与受众的新闻具有客观性

?社会与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二、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发现

?呈现

?检验

1、新闻价值的发现

?取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

?把事实放在社会与公众需要的坐标上衡量

2、新闻价值的呈现

?准确判断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制成新闻文本

?寻求恰当的传播方式,展示新闻文本

3、新闻价值的检验(P57)(受众享有对新闻信息的选择权和接受权,新闻价值实现的程度如何,同受众选择及接受的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表现为四种情况:)

?受众和传播者对新闻价值理解的向度完全不同

?不予选择导致新闻价值的耗散

?部分接受导致新闻价值部分实现

?完全接受导致新闻价值的实现

三、新闻价值取向

?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

?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1、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

?阶级立场是根本因素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影响因素

?新闻政策和新闻宣传价值是影响因素

?新闻媒体定位是影响因素

2、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P6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新闻工作的政治原

则,也是新闻工作的价值尺度

第四章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P63):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其主要功能

是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现代新闻事业包括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通讯社、新闻图片社、

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互联网新闻网站等新闻机构及业务活动。

?广义的新闻事业还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

动。

一、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统治阶级对新闻事业具有支配权,并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控制新

闻事业的发展方向

※人类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决定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影响其发展的条件涉及诸多方面,既有经济、政治因素,也有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因素。但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及其所能提供的传播手段;二是社会交往和阶级斗争的现实需要,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内容。

二、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马克思认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

性质:

1、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

3、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媒,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社会属性(P75)

?体现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和社会文化事业的特征

?决定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和行为方式

※政治属性

?体现新闻事业作为一种阶级舆论工具的特征

?决定新闻事业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P7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

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经济属性

?从新闻事业中剥离出来的经营部分作为信息与文化经营机构的特征

?决定新闻事业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

4、新闻事业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5、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

?传播信息、报道新闻

?反映舆论、引导舆论

?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P81)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

?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

第五章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P86)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的精髓。

?只有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正确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1、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

?新闻工作具有阶级性和党性是一种普遍现象

?支持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二为方针和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

?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

?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

坚持为人民服务(P96)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一致

为社会主义服务(P97)

?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P99)

?深入宣传大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为大局服务的自觉性

?深入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深入宣传四项基本原则

?深入宣传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深入宣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

?深入宣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工人选部署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原则(P100)

?贴近实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贴近生活:新闻工作者深入现实生活

?贴近群众:新闻工作者扎根于群众之中

基本要求(P102)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立足于基本国情

?体现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

四、正面宣传为主(P104)

?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

?让人民群众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

?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第六章新闻宣传

?新闻宣传是宣传的一种特殊形式

?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实施其宣传职能。

一、宣传

?宣传(P108):行为主体借助媒体传播特定内容,旨在影响他人意识和行

为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宣传五要素(P108)

?主体:宣传活动的实施者

?内容:事实及依据事实所阐明的道理和思想

?媒体:宣传内容的载体及中介

?形式:主体所采用的手法、传播途径、具体方式

?对象:指向的个人或群体

宣传价值

?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一致性

?针对性

?普遍性

?典型性

?时宜性

新闻宣传

?宣传的一种类型

?通过报道和评述事实进行的宣传

?恪守真实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在具有宣传价值的同时必须具有新闻价

值。

?一定阶级、政党和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

二、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

?主要使命是动员和组织群众

?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

三、谋求宣传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以人民群众是否接受和满意为检验标准

?讲求艺术、端正文风

?力戒虚夸,防止片面性

四、对外新闻宣传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向国际社会传播有关中国的信

息和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认识、观点和态度,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基本任务

?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

?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

?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

?增进了解、消除误解

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要求

?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坚持以我为主、用事实说话

?有的放矢、讲究实效

?努力掌握主动权、话语权

?讲求传播艺术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第七章新闻舆论导向

?新闻舆论三要素(P132)

?舆论主体:公众

?舆论客体:最新事态

?舆论表达形式:媒体表达

一、新闻舆论形成的过程(P132)

?酝酿阶段:新闻事件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并引发不同意见

?形成阶段:经过思想交流、酝酿讨论形成意见,通过媒体传播形成新闻舆

?产生效应阶段:通过媒体及时充分广泛地传播

新闻舆论基本特征(P133)

?现实性:新闻舆论反映对象的时新性和传播效果的现实指导作用。

?导向性: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影响力:新闻舆论对公众精神和道义上的感染力与感召力。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P134):新闻媒体依据一定的思想和立场,运用新闻手段引导

社会舆论的传播行为。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形式,新闻舆论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和倾向性。

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意义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党和人民的福与祸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是巩固和加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

?有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福祸论与利误论

?江泽民的福祸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

民之祸。

?胡锦涛的利误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

国误民。

2、政治导向是新闻舆论导向核心

?把理论导向放在首位

?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时重视文化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知识导向等

3、重大主题宣传

?定义(P138):新闻媒体为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任务、

重大工作部署所进行的集中的、大规模的新闻宣传。

?加强舆论引导的重要形式

?提升媒体权威性、思想性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4、做好典型宣传

?典型宣传(P139):对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同类事物和人物中最突出、最具

代表性的事物和人物所做的重点报道,具有时代性、先进性、普遍指导性。

?典型宣传的要求(P139):典型要真实可信、深入挖掘、不断创新宣传方

5、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P140):反映并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和

利益取向。

?社会热点(P141):一段时间内公众强烈关注的的事态或问题。

?重大突发事件(P141):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6、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对网上有倾向性的、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及早主动进行引导

?加强正面引导,唱响网上主旋律

?着力增强网上引导的亲和力、感染力

三、怎样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传媒体制的改革

?利益格局的调整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受众需求的多样化

?统筹国内国际宣传两个大局

1、宣传思维向信息公开思维转变

?宣传思维:新闻报道必须是正面宣传,政府部门只接待来做正面报道的记

者;官员高高在上,将政府掌握的信息或者要发布的正面报道形象,从上至下灌输给媒体与民众;要求媒体自觉地站在政府一边。

?信息公开思维:公众知情权的权利诉求不断高涨;是政府放下身段,要平

等地与民众对话,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公开信息不应取决于政府官员的意愿,而是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媒体站在舆论监督的前沿,为全社会守望。

2、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3、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新闻舆论的权威性

?增强新闻舆论的时效性

?提高舆论引导的艺术性

4、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的新格局和新机制

?健全新闻宣传管理部门的领导机制,通过宏观指导和重大议题设置把握舆

论主导权

?健全政府发言人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新闻发布制度,把握舆论主导权

?以主流媒体为主力军,唱响主旋律、增强引导力

?建立报网互动机制,依法管理网站,通过社会热点网上引导机制把握舆论

主导权

?强化舆情监测分析机制,掌握全面详备、准确科学的舆情

?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机制

第八章新闻舆论监督

?党内监督

?人大监督

?司法监督

?群众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P152)

?广义:公民通过各种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狭义:专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

务进行监督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监督形态。

新闻舆论监督四性(P153)

?公开性:新闻信息向公众开放,并通过公开传播达到公共监督和社会制约

的目的。

?群众性:直接诉诸人民群众而形成社会舆论力量。

?广泛性:主体的广泛性、监督内容的广泛性、影响的广泛性。

?及时性:报道及时、反馈及时、重塑形象及时。

新闻舆论监督四功能

?监测社会

?约束权利

?警示民众

?反馈信息

二、新闻舆论监督主客体和任务

1、监督主体:人民群众(P158)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新闻记者是人民群众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代言人,不能“越位”也不能“缺

位”。

2、客体:新闻舆论监督对象

?公共权利

?公共事务

?公共人物

3、任务

?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

?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

?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

?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监督

三、新闻舆论监督原则与方法

1、原则

?准确监督

?科学监督

?依法监督

?建设性监督

2、方法

?批评与表扬相结合

?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相结合

?反映群众意见,引导群众参与

?既要适时,又要适度

?依靠党的领导,争取被监督部门上级党委的支持

?公开批评与内参相结合

?争取执纪执法部门的配合

四、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

?遵守纪律和法律,恪守新闻道德

?接受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九章新闻出版自由

?新闻出版自由是新闻出版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新闻出版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国情、不同社

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新闻出版自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和具体国情的制约

一、新闻出版自由

?新闻出版自由(P171):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言论、出

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言论自由: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按照自己意愿通过语言形式自

由发表意见和交流信息的权利。

?出版自由: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创办印刷媒体或电子媒体并通

过它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的权利。

二、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

1、具体性(P174)

?具体的阶级自由:新闻出版自由是由占有精神生产资料的特定阶级所决定

?内容具体: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四项标准即采访自由、传播自由、

出版自由和表达自由;我国的新闻出版自由包括公民所拥有的获知自由、表达自由、批评自由和传播自由;新闻人所拥有的采访自由、写作自由、传播自由和批评自由。

?处于具体时空环境中:新闻出版自由的实现程度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连。

2、相对性(P176)

?受宪法和法律的制约: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集体的利益和其它

公民的合法权益。

?受国家利益的制约:维护国家利益,新闻出版自由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

益。

?受社会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制约:各国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有民族禁忌和宗教戒律,不能触犯。

三、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出版自由

1、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实质

?资产阶级垄断财团的权利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媒体干涉别国内政的手段

2、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建立新中

国后发展起来的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P181)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活动实现的言论、

出版自由

3、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

?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反对停滞不前、故步自封和盲目超前、不顾实际的观点。

第十章新闻法治

?法制(Rule by law):法律制度的简称。

?法治(Rule of law):与“人治”相对的概念,指依法治理国家和管理社

会的状态和手段。包括社会具有普遍遵守的法和保证法得以正确运用和遵守的国家权力机关与司法体系。

一、新闻法治的内涵(P187)

?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执行相关法律:宪法指导下建立的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对各类新闻主体权利、义务的具体调整而形成

二、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包括公民和法人。

公民: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媒体、新闻工作者

1、新闻传播活动主体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

?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

?典型特征:与义务相依存——权利的实现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义务的承

担者也必然享有法律保护的相应权利。

(1)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与公民的知情权

?采访权(P191):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权利,记者搜集信息的过程就是其

行使采访权的过程。

?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手段

?采访权是言论自由的应有之义

?采访权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权利

(2)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报道权(P192):也称为发表权、表达权或传播权,指新闻工作者在符合

社会规范和媒体宗旨的前提下,通过采访获得新闻素材后,其新闻作品享

有在媒体上发表的权利。

(3)公民、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与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

?舆论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及其成员、公众

人物等。

?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享有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被监督者承担

不得妨碍监督的义务。

?主体在行使监督权时也对被监督者承担义务,即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不

得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不得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而且被监督者享有申辩的权利。

(4)新闻作品的著作权

?著作权(P193):也称版权,是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

享有的专有权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作权法》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

?著作权人的权利内容:著作人身权(作者依法享有的以人身权益为内容的

权利,是基于作品的产生而生效的)和著作财产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是著作权人依法拥有以各种形式使用其作品的权利,主要包括使用权、许可权、转让权、报酬获得权等)。

※补充:新闻法四权

?知晓权:1945年肯特·库柏提出,50年代成为一个法律概念,1967年美国

国会通过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1976年通过Government of Sunshine Act

?隐私权:1890年美国大法官Louis Brandeis和哈佛法学教授Sameul Warren

提出

?隐匿权:为新闻来源保密

?更正与答辩权:1948年通过《国际新闻错误更正公约》

2、新闻传播主体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义务

?新闻报道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新闻报道不得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新闻报道不得妨害司法公正和司法秩序

三、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

1、规范新闻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内容)

?行政管理的权力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

?行政管理行为必须依法进行

?行政权力主体在管理中出现违法行为时必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保护被报道者及受众的合法权益(含义)

?新闻媒体不得侵害当事人的人格权及债权等其他权利,给当事人造成损害

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侵害名誉权

?名誉权(P199)指的是公民和法人对其自身名誉所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

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

?媒体侵害名誉权:新闻侵权行为人的传播行为造成了他人名誉权被损害;

所传播的内容有特定的指向性;所传播的内容具有诽谤性,即行为具有不法性。

(2)侵害隐私权

?隐私权(P199):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

人活动信息的权利。

?媒体侵权的表现:未经采访对象同意,公开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使他人足以

辩论出当事人;不恰当地公开采访对象的财产状况、生理缺陷、家族病史等私人信息;未经采访人同意在媒体上公开其已经成为历史的犯罪行为或不光彩行为;未经本人同意而刻意渲染的社会名流的婚恋信息;不当公开

他人的婚外情和婚外性关系。

涉及公共利益与新闻价值关系的协调(P200)

?划清一般公民与政治人物的界限:可以公开的有政治人物的私人财产状

况、私人生活中某些不良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家庭成员中涉及公共利益的私生活。

?划清普通公民与社会知名人士的界限:可以公开的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社

会知名人士的事业、生活情况。

?划清普通人在正常与特殊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隐私范围:可以公开的是

普通人违反法律或对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

(3)侵害肖像权

?肖像权(P200):是自然人和法人依法享有的个人或法人各种形象不受侵

害的权利。

?侵害肖像权的表现:未经本人同意拍摄与新闻报道无关、不具有新闻价值

的照片和录像,即侵害他人肖像制作专有权;未经本人同意,在新闻媒体中使用与新闻内容无关的肖像;三是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4)新闻侵害报道对象的债权和其他权利

?恶意新闻报道侵犯他人的债权和其他经营权利造成损失时,新闻媒体需要

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此类侵权行为的要件是侵权人主观上是恶意的。

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基本特征(P202):从法治管理原则看,我国

社会主义新闻法治管理应当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是一切新闻活动的最高准则;从法治管理效果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追求两者兼顾的全面效果。

?充实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治内容

增强新闻传播中的守法意识

?新闻工作者要防止在新闻采访活动、新闻写作活动和新闻编辑中侵害他人

的合法权益,并善于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法律明文规定的禁区,绝对禁止使用隐性采访手段:国家机密、公民隐

私权、未成年人。

第十一章新闻事业管理

?新闻事业管理(P205):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

能行为,包括对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职业行为和所制作传播的精神产品等进行的管理。

?包括两方面:一是由党和政府的新闻主管部门、机构及相关团体依据法规、

政策纪律、道德规范,从外部对新闻事业进行的管理;二是各新闻媒体管理层对本媒体的内容管理

一、新闻事业管理的对象(P205)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 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1分) 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5分) 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1分) 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5分) 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4分) 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1分) 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 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3分)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3分) 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5分)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5分)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4分)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2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4分)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价值:是事实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价值取向:是新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要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按照什么导向、标准对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取舍、和呈现的问题,表现为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倾向性。新闻事业:1、狭义的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2、广义的新闻事业还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新闻本源:人类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证明,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通过提供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1、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2、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一)新鲜性(二)重要性(三)显着性 (四)接近性(五)趣味性 3、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 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4、新闻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其次。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再次,社会与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5、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新闻媒体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内涵,把新闻真实性原则落实到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提高公信力。 6、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 四、论述题 1、请你谈谈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答:首先,它肯定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从根本上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本源观和唯心主义新闻本源观的界限。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也就意味着,新闻一定要符合客观事实,不符合客观事实就不是新闻。 其次,定义明确指出,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通过一个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报道。 第三,定义强调,新闻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学年第学期) 考核科目新闻学概论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方式闭卷卷别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和国营媒介。 2、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包括:传递信息、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和提供娱乐。 3、从时间性的角度看,新闻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 4、新闻选择的标准包括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 5、我国新闻事业的工作路线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舆论 2、新闻真实性 3、宣传 4、受众 5、新闻体制 1、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3、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5、新闻体制:媒介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其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1、(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2分)(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2分) (3)实施舆论监督。(2分)(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2分)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2分) 2、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是什么? 2、(1)时新性。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2分)(2)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2分)(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接近和心理上接近。(2分)(4)显著性。包括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2分)(5)趣味性。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等。(2分) 3、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的影响? (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2.5分)(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2.5分)(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2.5分)(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2.5分)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A )。 A.《工作与时日》 B .《胜利颂》 C .《神谱》 D .《牧歌》 2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B A .《长征记》B.《神谱》 C .《工作与时日》 D .《胜利颂》 3 .古希腊古典时期文学成就最大的是( D)。 A .抒情诗 B .散文 C .寓言D.戏剧 4 .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 C)。 A .维吉尔 B .贺拉斯C.萨福 D .奥维德 5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的是(C )。 A .个人情感 B .贵族与奴隶主的情趣 C .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D .市民的思想感情

6 .古希腊被称为“历史之父”的作家是(A )。 A .希罗多德 B .修昔底德 C .色诺芬 D .苏格拉底 7 .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是( A)。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卢克莱修 8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代表作品是(C )。 A .《理想国》 B .《伊安篇》 C .《诗学》 D .《诗艺》 9 .“希腊化时期”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 A)。 A .米南德 B .阿里斯托芬 C .普劳图斯 D .泰伦斯 10 .泰伦斯的代表作品是(C )。 A .《双生子》 B .《一罐黄金》 C .《婆母》 D .《恨世者》 11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A )史诗。 A .文人 B .英雄 C .民族 D .悲剧

12 .贺拉斯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B)。 A .《诗学》 B .《诗艺》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3 .奥维德的代表作品是(B )。 A .《爱经》 B .《变形记》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4 .《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开篇写的是(A )。 A .阿喀琉斯的愤怒 B .希腊联军节节败退 C .阿喀琉斯重上战场 D .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 15 .《奥德修纪》是一部( B)。 A .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B .反映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斗争的史诗 C .悲剧史诗 D .英雄传说 16 .奥德修斯的形象是一个(A )。 A .被理性化了的早期奴隶主的形象 B .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形象 C .战胜自然的形象 D .漂泊者 17 .被称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是( C)。

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考核新闻学概论期末试题

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考核 新闻学概论试题 注意: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本卷与答题纸一并收回;试卷满分100分; 请认真作答;考试时间100分钟;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法治: 2、新闻价值: 3、出版自由: 4、言论自由: 5、新闻事业管理: 二.简答题: 1、简答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所主要采取的方法 2、简述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几个主要因素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 4、阐释新闻法治应该从哪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5、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做具体解说。 三.论述题: 1、何为媒体审判?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谈谈你对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审判的看法。 2、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谈谈如何协调公民的隐私权和公众的知情权之间的矛盾关系。四.案例分析题。 我国将优化服务推进二孩“生得出生得好” 2017年01月27日14:1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王宾)全面两孩政策迄今已落地一年,全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已逾四成。如何才能让二孩“生得出、生得好”?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我国将继续调整扩增助产服务资源,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 2016年,中国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高危产妇比例增加,生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显,出生人口达到2000年以来最高峰。 产科床位够不够?数据显示,2016年,中央投资29.1亿元,支持45个市级和202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司长秦耕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力争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新增产科床位8.9万张,力争在“十三五”前期解决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供需矛盾。 母婴安全怎样保障?2016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9/10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7.5‰和10.2‰。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全面推广使用全国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据了解,我国共有8.8亿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要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案例中所体现出的新闻传播学理论。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 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10分 1.儿童文学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作用、--------------作 用、----------作用、------------作用。 2.童话形象主要是指-------------,其中主要有-------------,----------------,--------- --------三大类。 3.寓言由本体和寓体两部分组成,本体是作者要说明的----------,寓体是寓意 的载体,也就是-------------.. 4.儿童科学文艺的体裁多种多样,主要有科学童话、科学小说、------------、--- -----------等。 5.儿童小说是以-------------为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 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小说。 二,选择16分 1,儿童美术电影有很多种形式,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卡通片B木偶片C折纸片D生活片 2,“找哇找,找哇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这首儿歌是() A摇篮曲B连锁调C数数歌D游戏歌 3,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的是() A婴幼儿文学B童年文学C儿童期文学D少年期文学 4,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的选项是() A爱的母题B顽童的母题C自然的母题D幻想的母题

5、选择下列中不属于儿童小说对主题的要求的一项是() A鲜明B积极性C针对性D单一 6、请选择对寓言的特征表述错误的一项() A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强烈的讽刺性B具有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C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精练D通过幻想折射式的反映现实 7、《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 8、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我国的寓言作品() A《南辕北辙》B《望洋兴叹》 C《滥竽充数》D《朋友的获得》 三、判断10 1.儿童文学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每一个儿童读者心目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都是不同的。()3,儿童文学作家可以划分为两大群体:“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家群和“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家群() 4,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是在其语言质朴而活泼。() 5、一则完整的寓言应包括故事、寓意、寓示三个要素。() 6、童话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假定。() 7、儿童故事着重于故事情节,儿童小说着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8、6岁以前是学龄前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婴幼儿文学。() 9、儿童小说一般只允许有1个情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2019-2020年电大考试《文学概论》考题库

《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100%通过 《文学概论》是电大期末考试的上机考试的机考课目,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A.信息论 B.摹仿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 A.观众 B.情感 C.文采 D.文化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 B.象征 c.假设 D.蕴藉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 ) A.独创性 B.指意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A.剧本 B.小说 C.散文 D.诗 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 B.书面语 C.IZl语 D.标准语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李良荣

PGC (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 互联网术语。指专业生产内容(视频网站)、专家生产内容(微博)。用来泛指内容个性化、视角多元化、传播民主化、社会关系虚拟化。也称为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PGC模式,分类更专业,内容质量也更有保证;现电商媒体,特别是高端媒体采用的也是PGC模式,其内容设置及产品编辑均非常专业。 UGC (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 UGC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联网领域,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UGC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兴起的。它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业务,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即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 OGC (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职业生产内容) 通过具有一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行业人士生产内容,并领取相应报酬。视频、新闻等网站中,以提供相应内容为职业(职务),如媒体平台的记者、编辑,既有新闻的专业背景,也以写稿为职业领取报酬。 OGC不属于UGC,而是与UGC相对立。

绪论 四种主导性理论必考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社会责任论 1.“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4.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 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守望、整合、教育 党报理论 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无条件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 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28、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B ) B.客观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传媒业经营活动的三大基本原则() A.普遍服务B.编营分离C.受众中心 2、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的正规途径有() A.司法控制B.行政控制C.资本控制D.媒体的自律 3、新闻媒介受众的独有特征() A.广泛性B.混杂性D.隐蔽性 4、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四个鲜明的基本特点是() A.从自发走向自觉 B.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更新 C.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 D.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 5、新闻媒介所有制基本类型()。A.私营媒介B.公营媒介C.国营媒介 6、目前世界新闻学的主导理论有()。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B.发展新闻学C.社会责任论D.党报理论 7、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 亲身传播B. 大众传播D. 群体传播 8、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有()A.魔弹论 B.选择性理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 1、寓言: 2、儿歌: 3、颠倒歌: 4、讽刺诗: 5、儿童文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 C.夸张反复写实 D.夸张写实幽默 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A.诗歌 B.小说 C.童话 D.散文 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A.主题集中而鲜明 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C.情节曲折而单纯 D.语言质朴而活泼 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A.管桦 B.王统照 C.任大星

D.马丁 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 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 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 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 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 6.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 A.作者 B.表现形式 C.内容 D.读者对象 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作有。 A.《快乐王子》 B.《七色花》 C.《豌豆上的公主》 8.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 A.《诺言》 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 C.《小儿郎,小儿狼》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4分) 1.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幻想性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2.儿童文学批评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 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童话分类的角度很多,从作者看,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称为民间童话,由作家整理、加工、创作的称为创作童话。() 5.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规范、优美。() 6.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七色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7.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情节曲折而单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考试 论述题题库 33.以电影《魂断蓝桥》最后一段剧本文本为范例,谈谈你对影视文学特征的认识。 五十八(场) 滑铁卢桥上。 夜雾浓重。, 玛拉独自倚着桥栏杆,似乎向桥下望着什么…. 一阵皮鞋声。一个打扮妖艳但面孔浮肿的中年女人走来,她看见玛拉。 女人:(很熟识地)是你啊,玛拉,你好。……你不是嫁人了吗? 玛拉:(嗫嚅地)没有。 女人:那个凯蒂跟我说的,说你跟了个体面的人。我说,哪有这好事? 玛拉:是啊一 女人:别泄气,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到火车站去吗?唉,我现在是到哪儿都没法啦…… (她耸耸肩叹息着走开) 玛拉两眼滞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望啊望着……对她来说,一切都绝望了,她脸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镇静神情。 桥上,一长队军用汽车亮着车灯,轰轰隆隆地向桥头驶来。 玛拉转过头去,望着驶来的军用卡车。 车队从远处驶近。 玛拉迎着车队走去。 车队在行驶,黄色车灯在浓雾中闪烁。 玛拉继续迎着车队走。 车队飞速行进。‘ 玛拉迎面走去。 车队轰鸣,越来越近。 玛拉迎着车队走,越来越近。 玛拉宁静地向前移动,汽车灯光在她脸上照耀。 玛拉的脸,平静无表情的眼神。 巨大的刹车闸轮声,金属相磨的尖厉声。 车戛然停止,人们惊呼。 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有着红十字标记的卡车拥去,顿时围成一个几层人重叠的圈子。(镜头推进)人群纷乱的脚。 地上,散乱的小手提包。一只象牙雕刻的“吉祥符”。(化) 一只手拿着“吉祥符”(《一路平安》音乐声起)。 二十年后的罗依,头发已班白,面容衰老,穿着上校军服,凄切地站在滑铁卢桥心栏杆旁。他望着手里拿着的“吉祥符”,苍老的两眼闪现出哀愁、悲切和无限眷恋的心情。 (画外玛拉的声音)我爱过你,别人我谁也没爱过,以后也不会。这是真话,罗依!我永远也不…… (强烈的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将玛拉最后的声音淹没。) 歌声在夜雾弥漫的滑铁卢桥上空回荡……桥上,孤独地走着苍老的罗依。 罗依坐上汽车。 汽车驶去…… 《魂断蓝桥》是一部爱情经典片,表现上尉军官罗依和舞蹈演员玛拉之间,由于战争的灾难、社会的压力、道德的束缚,相亲相爱却生离死别,心心相印但难成眷属的悲剧。上面这段是玛拉从罗依处出走后第一次露面,并走向死亡的重场戏。它要表述的内容很多,——社会环境对孤独无依的玛拉的逼迫;她如果苟且偷生,未来将会是怎样的结局;玛拉对罗依坚贞不渝又无法实现的爱;她自杀的全过程;她死时人们的反应;罗依怀念玛拉时的痛苦;以及这种悲剧在人世间的普遍性等等。 答案要点: ①语言的视觉性;(4分) ②蒙太奇结构;(4分) ③动态的造型性。(4分) (要点分数12分,其余为答案组织与分析所得分数。) 33.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答案要点: ①反复阅读文本。 ②寻找突破口。 ③条理化。 ④确定结论。 ⑤文字表述。 评阅参考:观点提出:(5分) 论述过程:(15分) 结合实际:(4分) 注:评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酌情给分。只要能够提出观点,并能够围绕观点进行必要的论证,能够持之有椐,论证合理,自圆其说即可给较高分数。 33.下面这些关于“文化文本特征”要点的归纳,是分属于“大众文化文本”、“高雅文化文本”、“民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学年第学期) 考核科目新闻学概论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方式闭卷卷别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和国营媒介。 2、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包括:传递信息、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和提供娱乐。 3、从时间性的角度看,新闻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 4、新闻选择的标准包括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 5、我国新闻事业的工作路线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舆论2、新闻真实性3、宣传4、受众5、新闻体制 1、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3、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5、新闻体制:媒介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其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1、(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2分)(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2分) (3)实施舆论监督。(2分)(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2分)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2分) 2、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是什么? 2、(1)时新性。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2分)(2)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2分)(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接近和心理上接近。(2分)(4)显著性。包括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2分)(5)趣味性。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等。(2分) 3、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的影响? (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2.5分)(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2.5分)(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2.5分)(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2.5分) 4、大众化报纸的特征。 大众化报纸的特征:①强调报纸是“独立舆论”。(2分)②实行企业化管理。(2分)③以市民为读者对象。(2分)④追求趣味性。(2分)⑤文体简洁,以新闻报道为主。 四、论述题:(共30分,每题15分) 谈谈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3分) (2)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3分) (3)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3分) (4)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3分)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 及答案 -3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三部分 三、填空题 1.十九世纪末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梁启超的反思,他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倡导“新 小说”,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杂志。 2.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3.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此后,他的《药》、《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 等接连发表,引起巨大反响。 4.在受到老师们主办《新青年》影响而创办的北京大学学生刊物《新潮》上,出现了一个活跃的作家群,创作 出新文学早期的一批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5.五四时期表现青年男女情感纠葛的小说主要有鲁迅的《伤逝》、庐隐的《海滨故人》、郁达夫的《沉沦》、郭 沫若的《喀尔美罗姑娘》、张资平的《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等。 6.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到四十年代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和八十 年代古华的《芙蓉镇》、张炜的《古船》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7.创造社初创时期,有两座高峰,一是以《女神》闻名的郭沫若,一是以《沉沦》闻名的郁达夫,他们共同建 构了创造社重主观抒情和浪漫主义的特色。 8.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9.1921年7月,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 10.郁达夫的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系列。 11.30年代前期的叶灵凤,和张资平一样,创作了《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等一批现代言情小说,将新文 学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成为海派文学的重要作家。 12.叶绍钧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13.13.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 文学社团。 14.乡土小说,最初得名于鲁迅的命名。 15.同样着力于乡土文学,却走着诗意化道路的废名(原名冯文炳)是“浅草社”成员。 16.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胡适的八首白话诗,这被视为新诗的起点。 17.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开端,那么,郭沫若的《女神》则是自觉实践并取得决定性 成果的标志。 18.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9.宗白华写作小诗的直接渊源是冰心的影响。 20.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昨日之歌》。 21.1926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创办《诗镌》专栏,请闻一多任主编,开始新月社的新诗创作和理论建 设,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形成早期新月诗派。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A.独立说B.再现说 C.体验说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布洛B.英加登 C.荣格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童庆炳B.英加登 C.凯塞尔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A.王维B.李白 C.司空图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A.省略B.停顿 C.概略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

是( ) A.格雷马斯B.康德 C.歌德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 C.创作才能D.创作个性 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是( ) A.刘勰B.曹丕 C.曹植D.曹操 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 A.多样性B.单一性 C.稳定性D.独创性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 A.八体B.十体 C.十二体D.二十四体 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A.刘勰B.苏轼 C.苏辙D.郑板桥 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 C.文学作品D.作家 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A.小说B.诗歌 C.戏剧D.散文 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创作过程,是一种( ) A.建构性活动B.追寻秩序的活动 C.内容追寻形式的活动D.形式创造内容的活动 E.纯粹创造形式的活动 2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层面是( ) A.语音层面B.文法层面 C.辞格层面D.词法层面 E.意义层面 2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A.前者依存于后者B.后者决定前者

新闻学概论(复习考试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第一节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 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 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