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芭蕾舞教学大纲

古典芭蕾舞教学大纲

古典芭蕾舞教学大纲
古典芭蕾舞教学大纲

古典芭蕾基础训练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限选课程,本课程共计128学时,8学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训练、跳跃训练、素质训练、这五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从增强自身素质为目标,真正明白和理解芭蕾基础训练的科学性,通过系统的训练,全面强化腿部肌肉组织的力量,提升双腿外开的能力,协调身体、手臂和头部姿势的正确摆放,使身体具有协调性。虽然每年、每学期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但它的最终的教学目标还是通过各种训练手段培养出全面的发展的舞蹈艺术人才。

三、教学内容

章节名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地面训练勾绷脚组合

转开组合

屈伸组合

头部组合

抬腿组合

压腿组合

踢腿组合

身体基本形态

手位组合

脚位组合

走步组合

行礼组合

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

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寻找

肌肉外旋.延伸的运动感

觉;掌握运动的的正确方

法;为芭蕾基础训练打下

一个良好的基础。

章节名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扶把训练双手扶把

双手扶把准备组合

双手扶把普利也组合

双手扶唐究地组合

双手扶把小热泰组合

双手扶把隆德让组合

双手扶把丰究组合

双手扶把昂莱而组合

双手扶把压腿组合

双手扶把阿达究组合

双手扶把大热泰组合

双手扶把雷立维组合

单手扶把

单手扶把普利也组合

单手扶把一、五位唐究组合

单手扶把一、五位隆德让组合

单手扶把小热泰组合

单手扶把空中45°、90°、120°丰究组合

单手扶把空中45°、90°昂莱而组合

单手各个方向的弗拉佩组合

单手漫板阿达究组合

单手扶把大热泰组合

双手扶把组合是主要

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而实

施的,以单一动作元素为

主要组合形式而进行练

习,其目的是达到动作规

范,能力的协调统一。

单手扶把的组合主要

是以芭蕾的基本形态、动

作的基本要求为主要教学

任务,使学生能够较好的

独立掌握芭蕾的规格要

求,为把下的教学任务打

下基础。

章节名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把下训练动作

把下四个位置普利也组合

把下五位唐究组合

把下小热泰组合

把下隆德让组合

把下找中心组合

把下丰究组合

把下昂莱而组合

把下小阿达究组合

把下大阿达究组合

把下大热泰组合

转圈

皮鲁埃特准备动作组合

二、五、四位皮鲁埃特组合

大舞姿阿拉贝斯皮鲁埃特组合

大舞姿阿提究皮鲁埃特组合

一、二、五位小跳组合

阿桑布莱组合

日呆组合

二位、五位埃沙佩组合

向前、向后弗尔梅组合

法依阿桑布莱组合

跳跃辅助动作组合

西松丰究组合

格朗热日呆巴代沙组合

把下训练是进一步强

调学生对动作的正确理解

和规格的掌握,锻炼学生

身体的稳定性和重心感

觉,进一步领会动作之间

的联系和协调性,使身体

更加灵活自如。为剧目表

演技巧和表现能力奠定基

础。

章节名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素质训练腹肌组合

背肌组合

两头起组合

控腿组合

控腹肌组合控背肌组合

压腿组合

抬腿组合

踢腿组合

压胯组合

压小胯组合

压肩组合

通过本章的训练,使

学生加强身体素质的能

力,而且运用正确的方法

提高控制能力和柔韧性。,

四、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形式百分比

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训练素质训练结业考试25

40

40

21

2

课堂身授

课堂身授

课堂身授

课堂身授

独立展示

1%

1.5%

1.5%

1.5%

1%

五、考核安排

(一)考核的依据:

以本课程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综合训练组合展示的方法,体现出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表演能力。

(二)考核内容、方式与要求

1.考核内容及比例

综合训练组合展示:80%

平时课堂表现:20%

2.考核方法及要求

(1)综合训练组合展示

运用芭蕾基训大课的形式,根据考试当天的展示状态和表现能力进行评分评分标准

考试内容评分标准

(第一学期)

综合训练组合展示98分-90分:基本技术正确,音乐表现完美、组合非常熟练、临场表现都非常好90分-85分:基本技术正确,音乐表现较好、组合熟练程度较好、临场表现较好

85分-75分:基本技术正确,音乐表现一般、组合熟练程度一般、临场表现一般

75分-65分:基本技术基本正确,音乐表现不到位、组合不够熟练、临场表现力不强65分-60分:基本技术不正确,音乐表现不到位、组合不熟练、临场毫无表现力

(第二学期)

综合训练组合展示98分-90分:基本技术正确,音乐表现完美、组合非常熟练、临场表现都非常好90分-85分:基本技术正确,音乐表现较好、组合熟练程度较好、临场表现较好

85分-75分:基本技术正确,音乐表现一般、组合熟练程度一般、临场表现一般

75分-65分:基本技术基本正确,音乐表现不到位、组合不够熟练、临场表现力不强65分-60分:基本技术不正确,音乐表现不到位、组合不熟练、临场毫无表现力

(2)平时课堂表现

根据每节课的出勤情况和平时上课表现情况进行评分。

六、必要的说明

(一)本课程学生服装必须是芭蕾舞专业服装。

(二)本课程的教学过程音乐由钢琴伴奏老师准备。

(三)本课程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个人能力决定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上课可选择男女分

开上课,也可以单独授课。

(四)音乐作为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出它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仅要合着音乐做动,作而且要理解音乐,将音乐与动作融为一体。

七、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1、芭蕾舞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2

2、古典芭蕾舞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3、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9

执笔人:胡水

2007年7月18日

古典芭蕾基本功课的训练特点

古典芭蕾基本功课的训练特点 古典芭蕾基训课中舞姿训练的运用非常普遍。古典芭蕾基本舞姿包括crosé、effacé、écarté、arabesque、attitude、a la seconde 等。 按动力腿抬腿的高度可以划分为点地的、450、900或者更高;按主力腿做法不同又可划分为直腿的、带plié的、带relevé的、带转身的、带大舞姿的和带pirourette等。芭蕾基本功训练中把这些舞姿通过不同的节奏和连接动作编排成舞蹈组合进行练习。 舞姿的准确性是舞姿训练的目的。扶把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和技术技巧这些训练内容中都包含舞姿。 扶把练习目的在借助于把杆的力量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舞姿腿 部的基本概念和做法,为中间练习舞姿的准确性做好准备。扶把练习内容包括battement tendu、battement tendu jeté、battement fondu、battement frappé、battement développé和grand battement tendu jeté等动作。训练顺序是按腿部动作的难易程度来安排。从最简单的tendu开始训练点地的舞姿,到battement tendu jeté 来训练25度的舞姿,再到battement fondu训练45°的舞姿,最后进入90度和90度以上舞姿的训练——battement developpe和grand battement tendu jeté。 课堂中间练习部分脱离把杆舞姿进行完整概念的高级训练。除了腿部基本的点地、25°、45°和90°的做法外,要求头、手和身体共同参与形成完整舞姿,例如crosé、effacé、ecarté、arabesque、

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

一、蹲的练习 “蹲”是腿的屈伸和弯直的训练。通过蹲的练习使腿的关节韧带与肌肉富有柔韧的弹性,这是男、女舞蹈演员掌握技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不仅跳跃要有弹性,几乎所有的技巧都离不开蹲的动作。同时“蹲”还具有增强后背力量的作用。 教材内容: 双腿蹲: 1、小八字步半蹲、全蹲 2、大八字步半蹲、全蹲 3、踏步半蹲、全蹲 4、弓箭步蹲(正、旁) 5、移动穿掌扑步(男)单腿蹲: 1、端腿蹲 2、掖腿蹲 3、跨腿蹲 4、环动掖腿蹲(旁腿环动到后面成后抬腿后再掖蹲的动作) 教材的组织范围: 1、“蹲”是离把练习的第一个动作,要求练习时的动作徐缓、连贯。因此,宜采用慢速或中速音乐伴奏。 2、分别将双腿蹲或单腿蹲中的(2)至(4)项动作组合起来练习。 3、双腿蹲可与下列动作组合起来:大八字步的前、后、旁下腰及涮腰。在小八字步蹲和大八字步蹲之后立半脚尖。蹲后接90度以上前、旁、后腿的舞姿。 4、单腿蹲可与下列组合练习:单腿前、后下腰。踏步旁下腰;大踏步旁下腰。蹲后接90度以上的前、旁、后腿,斜探海,后腿侧身等的碾转。蹲后接各种单腿变身和90度以上的抬腿环动动作。 二、腰的练习 腰是身体运动和舞蹈动作的轴心,而腰的动作又是掌握繁难舞姿和技巧的动作基础,如:风火轮、卧鱼、斜探海、探海、紫金冠跳、双飞燕跳以及翻身......等都是以腰为主的动作。腰的训练目的是增强舞蹈演员腰部柔韧性和灵活性。此外,腰的动作也常是舞台表演上直接采用的舞蹈动作。 教材内容: 1、大八字步前、旁、后下腰 2、丁字步拧腰 3、大八字步涮腰(女,1-3次) 4、弓箭步涮腰(男,1-3次)

5、踏步旁腰 6、大踏步旁腰 7、单腿重心前、后下腰 8、单腿跪前、后下腰 9、卧鱼 10、八字步风火轮(女,1-3次) 11、弓箭步风火轮(男,1-3次) 教材的组织范围:1、腰的训练先可采用慢速或中速音乐伴奏,然后再用快速音乐,这样可以训练腰部具有灵巧的运动能力。 2、可将两项以上不同舞姿的腰的动作,组合起来练习。 3、常用的组合如:涮腰卧鱼,穿掌扑步风火轮 4、可以作为各种舞姿、大踢腿、旋转和跳跃等组合的衔接动作或结束动作。 三、大踢腿 中国古典舞蹈中的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有腿部的深厚功底。“大踢腿”是训练“腿功”的重要教材。通过大踢腿练习,可使舞蹈演员腿部肌肉柔韧、有力而富有弹性,并可增强腿、腰、背等的控制能力。这部分练习动作也是舞台表演可以直接使用的舞蹈动作。 教材内容: 1、踢前腿(勾脚、绷脚) 2、踢旁腿(勾脚、绷脚和向左、右转身四分之一的踢旁腿) 3、踢后腿 4、踢十字腿(勾脚、绷脚) 5、踢蹁腿(勾脚、绷脚和带转身的蹁腿) 6、踢盖腿(不转身与带转身的盖腿) 7、踢紫金冠 8、踢冲天炮(男) 教材的组织范围: 1、大踢腿是腿部超过90度较大幅度的动作。由于运动量较大,每条腿在每一姿态上不宜连续超过8次。用不同舞姿连接起来的大踢腿动作或左、右两腿交替做时,不宜超过24次,先采用中速音乐,之后可以采用快速音乐伴奏。 2、首先,结合每一种手的姿态单一的反复踢腿(可以原地做也可以行

舞蹈系本科班芭蕾舞基训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系本科班芭蕾舞基训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学时:本科大一第一、第二学期 总学时数:共学习两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6个课时,共计216课时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地位:芭蕾舞基本功课在舞蹈专业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这门课主要训练身体各部分肌肉能力,解放关节,使学员能自如地完成舞蹈表演的各种基本技术、技巧动作。同时培养学员的舞蹈感觉,努力使形态动作富有艺术表现力。 性质:本课程在全部舞蹈表演训练中既是基础又是主干,它与舞蹈技巧互促互补,为《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现代舞》等科目的学习和训练提供必备的形体要求和扎实的技术技能,同时也是《剧目排练》和学员的舞台表演中具有长期作用的素质基础。 任务:考虑到本科生的特殊情况,学员都具有一定功底,但个别学员对芭蕾基训接触不一。首先,应采取灵活教学方案,要根据学员情况进行施教。开始应着重注意基础训练,而后加入更复杂和难度较大的动作训练。使学员在一年的芭蕾基本功训练里,达到学员了解动作的规格和要领,在掌握躯干的开、绷、直及重心感觉基础上,通过地面、把杆与中间的训练过程,锻炼学员的肌肉能力,从而尽可能的完成多种旋转和跳跃等各种技术技巧。走向舞台或从事舞蹈事业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以结合教学法进行古典芭蕾舞动作的训练教学,帮助不同舞种的

学生掌握如何教授芭蕾的初学者,使他们懂得脚、上肢、躯干等部位的基本姿势,寻找肌肉外旋、延伸的运动感觉,为古典芭蕾的基础教学打下良好的基本功。 三、各章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地面训练 教学内容: 1、地面勾绷脚训练 2、地面腿部外开训练 3、地面吸伸腿训练

古典芭蕾教学法

绪论 第一章概述 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动作技术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 三、关节的柔韧性和应用方向 四、外开性 五、肌肉的伸展 六、稳定性 七、舞蹈运动中的发力 八、课堂的安排 第二章基本概念 一、身体的方向位置 二、脚的位置(Positions des pieds波西雄德皮耶) 三、立(半)脚尖Releve(雷勒韦) 四、手臂的位置 五、舞姿 六、向外和向内(en dehors和an dedans) 七、扶把(Exercices a la barre) 第三章蹲(plie普利埃) 一、半蹲Demi—plie(德米普利埃) 二、深蹲Grand—plie(格朗普利埃) 第四章脚的打开和收回(Battement巴特芒) 一、Battements tendu(巴特芒唐究)擦地 二、Battement tendu jete(巴特芒唐究热泰)小踢腿 三、Grand battement jete(格朗巴特芒热泰)大踢腿 四、Battement jete balance(巴特芒热泰巴朗塞)带身体摆动的踢腿 五、Pointe(普安特)点地 六、Pointe tendu(普安特唐究)绷脚点地 七、Battement jete pointe(巴特芒热泰普安特)小踢腿点地 八、Grand battement jete pointe(格朗巴特芒热泰普安特)大踢腿点地 九、Battement frappe(巴特芒弗拉佩)击打 十、Petit battement sur le cou—de—pied(珀蒂巴特芒絮勒库一德一皮耶)连续的击打 十一、Battement battu(巴特芒巴丘)连续的击打 十二、Battement fondu(巴特芒丰究)单腿蹲 十三、Battement soutenu(巴特芒苏特纽) 十四、Battement developpe(巴特芒代弗洛佩)吸伸腿 十五、Battement releve lent(巴特芒雷勒韦朗)腿的直起向上 十六、Battement developpe tombe(巴特芒代弗洛佩通贝)倒落重心 十七、Battement divise en quarts(巴特芒蒂外斯昂卡特尔)带四分之一的碾转 第五章腿的环动 第六章换脚舞步和手臂动作的组合 第七章连接动作和辅助动作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教学方法 中国古典舞则是在建国以后,以我国戏曲舞蹈为基础,融合了中国武术 中的因素,动态,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舞等外来的有益成分,以传统美学思想为审美原则,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具有强烈而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体系。经过许多艺术家的努力实践,形成了今天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几十年来,中国古典舞日新月异,舞蹈家们的创作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为了使中国艺术文化以及舞蹈家们的智慧结晶,这一成果永远传承下去,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作用首当其冲,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地去完成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的教学法。 1.教学法突出了科学性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科学性原则表现在:一是它同其它学科的教学法一样,首先明确该科目教学法的定义,以及教学法与单科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包括的内容。接着,了解舞蹈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舞蹈教学法课的内容,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阐述,掌握其整体结构,包括概述,动作剖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 划及组合范例。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把握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A、“拧、倾、圆、曲”的身体形态。B、“内聚性”的内核。C、身韵。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舞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学法的内容的科学性,我们经过研究探讨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舞蹈动作剖析和动作律动的阐释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教学法对动作的剖析,运用了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普遍的观点,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其中,对基本功体态,如:步、位、手。软开度训练如:射燕,探海及其作用和意义。基本动作如: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训练,功能训练等作了详尽的描绘。特别是对功能训练的阐释最为科学,每个动作的描述都遵循动作的目的和作用到动作的衔接、到由此引发出的动作种类、到动作的做法,再到动作的感觉,最后是动作的节奏及易犯的毛病等逻辑顺序来进行。就拿“蹲”来讲,其目的和作用针对人体科学中的腿部肌肉全面均衡发展以及为跳作准备等。就其种类来讲一位蹲、二位蹲、踏步蹲、弓箭步蹲等等。动作的做法被规定到某部位、某关节,甚至是指尖大的地方。感觉要到位,蹲时身体要有内在的对抗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节奏要把握清晰,这对教员的教学意义重大。蹲的科学节奏一般为舒缓的,丰富的节奏。如:2/4,6/8拍皆可。蹲还可与转、跳、控制等结合,易 犯毛病为身体未提住,重心在脚跟上等。其蹲的幅度由不同种类的蹲与动作连接决定。这些都是经过精心的探讨和实践的结果。

《芭蕾基训》教学大纲

《芭蕾基训》备课 一、课程名称:《芭蕾基训》 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 三、本课与相关课程得关系:芭蕾基训就是一门基本能力训练课程,就是各种各 类舞蹈训练得基础。 四、设置目得:芭蕾基训就是各类舞蹈训练得基础,通过这门课程得学习可以训 练学生身体各部分肌肉得能力,改变学生原有得自然体态,解放肢体、获 得必要得技术、技能与规范得动作形态。 五、教学内容: 这一学期主要训练学生对芭蕾基训得规范性与对开、绷、直、立得意 识。 教学目标: 第一学期分四个单元 (1)掌握双手扶把得基本体态,正确得舞台方位,头肩得方向;(2)掌握手位、脚位、手形得准确位置; (3)将站姿,手位,脚位,编成双手扶把得组合,做到身体直立、手脚协调 配合; (4)在双手扶把得基础上第四个单元进行单手扶把训练,解决中间站立得体态。 重点:体态、正确得手位、脚位 难点:掌握身体得直立,手位中两臂得延伸 第一周 1、站姿:可以在把杆与中间练习。

2、方向:舞台得8个点、enface(正面)、epaulement(头与肩得位置)、en dehors、endedans(向外与向里)、croise与efface(交叉与敞开) 3、脚位:先学习一、二位脚,在学三、五位脚,最后学习四位脚。 4、手位:先学习一、二、三、七位手,在学四、五、六位手。 5、扶把:扶把得手行与姿态。 6、将站姿,手位,脚位编组合训练。 7、tendu(擦地):先学一位向旁得,再学前、后得。先学双手扶把得再学单手扶把得,用4/4;2/4得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8、plie(蹲):先学demi plie(半蹲)再学grandplie(深蹲)。先学一、二、五位得再学四位得,先学双手得再学单手得。用2/4、3/4、4/4得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9、tendu(五位):与一位tendu训练方法相同。用2/4、3/4、4/4得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10、allonge(延伸):在把下训练手位时加上。 第二周 1、jete(小踢腿):先练前、后得再练向旁得。。用4/4得音乐进行分解练习。2、plie: 继续学习,开始grand plie得训练,并将demi plie与grand pli e编成一个组合。 3、a tere(划圈):先学习demiatere(半圈),先练习前、旁、后得再练习后、旁、前得, 。用3/4、得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4、port de bras(手与腰得组合):在中间进行。用2/4、3/4、4/4得音乐进行分解练习。练习可以与手位、脚位综合起来练习,用2/4、3/4、4/

芭蕾舞学习:扶把练习顺序

芭蕾舞学习:扶把练习顺序 在世界各地,开始实行一堂古典芭蕾动作的训练课程,都是从扶把练 习开始,扶把练习能保持技术和促使技术发展,而且是演出前必须做 的准备动作,扶把动作练习必须循序而进,通过不同速度与难易度的 交替实行,使增加身体的控制水平及动作的准确性与准确度,并增加 学习者的注意集中力。虽然练习能够千变万化,但是传统的顺序却始 终存有,以下提供一个传统的练习顺序: 扶把练习 一、Plie(弯曲) Plie是一个股关节向外转开、身体重心下沉的活动,不可停在蹲 的姿势,下沉时,背部同时相对拉长并提气,Plie是踝关节、股关 节和膝关节的暖身动作以及为一切跳跃作准备的动作。 注意事项 执行Plie动作时脚背必须垂直向上,不可前倾或后倒。 1、Demi Plie(一半弯曲) 舞蹈动作:膝盖往脚尖的方向尽可能的弯曲,直到脚跟不离地为止,脚掌要很确实的在地板上。一个好的Demi Plie应有一种弹性、 伸缩自如的动作质地。没有好的Demi Plie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芭蕾 舞者。 2、Grand Plie(大、深弯曲) 舞蹈动作:膝盖完全弯曲到大腿接近水平线的位置,身体保持在 正上方,第一、第四、第五这几个位置的Grand Plie脚跟会被动且 自然上升而离地,第二位置Grand Plie的脚跟不提起且平踩在地面。

Grand Plie的目的在于增加和延伸踝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的柔软度和张力。 二、Battement Tendu(靠合延伸) 活动脚和支撑脚有靠合的动作,我们大都会加上Battement,分为Grand Battement(大靠合)和Petit Battement(小靠合)。Tendu 是延伸、拉长、伸张的意思。 舞蹈动作:将活动脚在地板上滑行,往外到一个延伸、拉长的脚 尖点地位置,能够向前、旁、后,脚尖不可离地,再用同样的方法 擦地板回到本来的位置,能够是从第一、第五位置出发。 1、Battement Tendu Releve(上升)或称Battement Tendu Double(复数) 舞蹈动作:活动脚作Battement Tendu往外延伸到点地的位置, 再重新提起脚跟变成Battement Tendu点地的位置,然后再回到原来 的第一或第五位置,这个动作可称为Battement Tendu Releve,因 为活动脚的脚跟再往上升;也能够称为Battement Tendu Double, 因为活动脚作了两次的Battement Tendu。 2、Battement Tendu With Demi Plie 舞蹈动作:执行Battement Tendu回来的同时作一个Demi Plie。 三、Battement Tendu Degage(意大利学校说法) Battement Tendu Jete(法国学校说法) Battement Tendu Glissade(俄国学校说法) 这三种说法基本上是同一个动作,但是要仔细区分的话,区别如下: 1、Battement Tendu Degage(解脱、离开)

古典芭蕾参赛必选剧目

古典芭蕾参赛必选剧目女独舞 《魔符》 作曲:里卡德.德里戈 编舞:佩蒂帕 《魔符》女变奏 《威尼斯狂欢节》 作曲:尼可罗.帕格尼尼 编舞:佩蒂帕 《威尼斯狂欢节》女变奏 《戴安娜与阿克顿双人舞》 作曲:普尼(变奏音乐:德里戈) 编舞:瓦冈诺娃 戴安娜变奏

《吉赛尔》 作曲:亚当(变奏音乐:明库斯) 编舞:佩蒂帕 《吉赛尔》中的女变奏 《舞姬》 作曲:明库斯 编舞:佩蒂帕 第三幕“影子王国”三人舞中任意一个变奏 《堂·吉诃德》 作曲:明库斯 编舞:佩蒂帕,哥尔斯基 《堂?吉诃德》中的女变奏 《天鹅湖》 作曲:柴科夫斯基 编舞:伊万诺夫 《天鹅湖》中的女变奏

《睡美人》 作曲:柴科夫斯基 编舞:佩蒂帕 《睡美人》中的女变奏 《雷蒙达》 作曲:格拉索诺夫 编舞:佩蒂帕 《雷蒙达》中的女变奏 《古典大双人舞》 作曲:奥贝尔 编舞:格佐夫斯基 女变奏 《巴黎的火焰》 作曲:阿萨费耶夫 编舞:瓦伊诺宁 第四幕中的让娜变奏

《海盗》 作曲:亚当 编舞:佩蒂帕 《海盗》中的女变奏 《葛蓓莉娅》 作曲:德里布 编舞:哥尔斯基 第三幕中的斯旺尼尔达变奏 《巴基塔》 作曲:明库斯 编舞:佩蒂帕 《巴基塔》中的女变奏 《百万小丑》 作曲:德里戈 编舞:佩蒂帕 女变奏

《关不住的女儿》 作曲:郝特尔 编舞:佩蒂帕、哥尔斯基 丽莎女变奏 《胡桃夹子》 作曲:柴可夫斯基 编舞:佩蒂帕 糖果仙子女变奏 《艾斯米拉达》 作曲:普尼(变奏音乐:德里戈)编舞:佩罗/贝利奥索夫 女变奏 男独舞 《魔符》《Talisman》 作曲:里卡德.德里戈 编舞:佩蒂帕 《魔符》男变奏

尔雅通识舞蹈鉴赏考试答案

1 现代舞最重要的“审丑”方式是()。
? A、变形 ? B、诙谐 ? C、和谐 ? D、狞厉
我的答案:A
2 舞蹈《海棠依旧》是下面哪一项芭蕾:()
? A、当代芭蕾 ? B、现代芭蕾 ? C、古代芭蕾 ? D、民间芭蕾
我的答案:A
3 舞蹈动作除采用夸张延长外,()形式也可以进一步展现舞蹈的主题。
? A、收缩延长 ? B、平缓渐进 ? C、快速调度 ? D、放大延长
我的答案:A
4 下列不属于舞蹈欣赏路径中“细读身体”的是()。
? A、姿势 ? B、表情 ? C、服饰 ? D、动作
我的答案:C
5 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民间舞的身份群体的是()。
? A、舞蹈爱好者 ? B、民间艺人 ? C、二老艺人 ? D、职业舞者
我的答案:A

6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A、魅力飞天 ? B、闻法飞天 ? C、涅槃飞天 ? D、赞法飞天
我的答案:A
7 舞蹈欣赏的主要欣赏对象是()。
? A、生活形态的舞蹈 ? B、规训形态的舞蹈 ? C、审美形态的舞蹈 ? D、作品形态的舞蹈
我的答案:D
8 中国民间舞思维混乱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民间舞形式多样 ? B、中国民间舞内容混乱 ? C、中国民间舞术语错误 ? D、中国民间舞缺乏专业舞者
我的答案:C
9 以下属于舞蹈中服饰的作用的是()。
? A、社会身份的表征 ? B、作品质量的保障 ? C、故事情节的推进 ? D、舞台的美观
我的答案:A
10《秦王点兵》中棱角型的舞台调度是为了展现唐代武舞的()主题。
? A、尚武性 ? B、矛盾性 ? C、和谐性 ? D、攻击性
我的答案:D

《芭蕾舞基本训练》教学大纲

《芭蕾舞基本训练》教学大纲 6、《》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E85062 课程名称:芭蕾舞基本训练 课型:专业选修 学时:96 学分: 3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芭蕾基本训练是舞蹈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为训练学生身体的基本形态、熟悉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巧,解芭蕾基本动作的规范和审美要求,并且为其他门类的舞蹈课训练基本能力。 舞蹈教育专业芭蕾基本训练课程共开设二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 (一)任务 训练学生身体的基本形态,脚、手臂的基本位置,扶把、离把的基础练习,初步掌握点地舞姿,双脚的半脚尖练习,简单的port de bras,最简单的跳跃和单一的舞步训练。

(二)具体动作 扶把练习: 一、脚的位置:一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 二、demi-plie和grand plie用一、二、四、五位做音乐2/4或3/4四至二小节 三、Battement tendus 1、一位、五位往旁、往前、往后音乐4/4一小节或2/4二小节 2、带demi plie的一位、五位往旁、往前、往后音乐2/4四小节 四、Battement tendu jete 1、一位、五位往旁、往前、往后音乐2/4二小节 2、带demi plie一位、五位往旁、往前、往后音乐2/4四小节 3、pigue点地往前、旁、后做(一位、五位) 音乐2/4二小节pigue每1/2小节做一次 五、第一、第三port de bras 六、Rond de jambe pas terre 1、Demi - rond

de jambe pas terre en dehors和en dedans 音乐3/4二小节 2、Rond de jambe pas terre endehors和en dedans 3、带Demi - plie的rand de jambe pas terre en dehors 和en dedans 七、Plie - soutenus一位、五位往前、旁、后,全脚和带半脚尖做的音乐2/4或3/4四至二小节 八、Sur le cou - de - pied前和后的位置(包、勾、绷的) 九、Battement fondus往前、旁、后点地和45的音乐4/4一小节或3/4四小节 十、Battement soutenus往前、旁、后点地和45的音乐4/4一小节或3/4四小节 十一、Battement frappe往前、旁、后点地和45的音乐2/4二小节 十二、Petit battement sue le cou - de - pied音乐2/4二小节,用平均节拍做 十三、Battement retire音乐3/4四小节 十四、Battement releve lents 45和90从一位、五位开始往前、旁、后音乐2/4或3/4八小节至四小节 十五、Battement developpe 45和90往前、旁、后音乐2/4或3/4八小节至四小节

芭蕾舞基础:芭蕾舞来源详解

芭蕾舞基础:芭蕾舞来源详解 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女演员舞蹈时常用脚趾尖点地。意指:①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持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 19 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脚尖舞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②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 20 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即使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③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使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ballet 一词,源于古拉丁语ballo 。最初,这个词只表示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17 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这种宫廷芭蕾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业的舞蹈教师设计,国王和贵族担任演员,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场地在皇宫大厅中央,观众则围绕在大厅周围观看; 演员戴皮制面具标志不同角色,故又称假面芭蕾。 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学院。17世纪70 年代芭蕾演出开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宫廷剧场。演出场地和观众观看角度的改变,引起了舞蹈技术和审美观点的变化,演员站立的姿势越来越外开,由此正式确定了脚的 5 个基本位置,这 5 个外开的位置成为发展芭蕾舞技术的基础。专业芭蕾演员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了贵族业

比较西方古典芭蕾时期和现代舞时期之间艺术特点的区别

比较西方古典芭蕾时期和现代舞时期之间艺术特点的区别 芭蕾舞和现代舞作为西方舞蹈史上发展的主要艺术形式,二者都有着各自的发展背景、艺术审美及艺术特色等。从13、14世纪芭蕾舞的出现到20世纪一个新的舞种现代舞的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两种舞种,在艺术特色上存在着很大特区别。 西方芭蕾舞的艺术特色与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芭蕾作为欧洲的一种古典舞蹈,起源于14世纪,是欧洲的一种舞蹈形式,诞生于意大利,发展于法国的宫廷,兴盛于俄罗斯。芭蕾的发展是14世纪到20世纪,最重要的是19世纪到20世纪这段时间,而西方芭蕾发展最顶峰的时期主要是19世纪,1801~~1899年。从它的发生和发展来看,一开始就有非常明显的宫廷贵族的印记,尤其是法国皇帝路易十四,亲自参与芭蕾的表演并确定了芭蕾的基本手、脚的位置和基本规范。在后来数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芭蕾的“开、绷、直、立”的审美特征。这些都使得芭蕾代表着它产生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阶层的审美取向和文化特征。它那挺直的躯干,绷紧的脚背,外开的下肢,直立的双膝,无不透射出那高贵的宫廷贵族的气质和对完美人体的向往。芭蕾最具艺术特色的表现方式是哑剧,用哑剧来叙事,在此期间他也找到了自己最好的抒情方式,那就是双人舞。所以所有的古典芭蕾里爱情是它们永恒不变的主题,恰恰双人舞满足满足了这种抒情的

需要。 而正是芭蕾这种一成不变的王子公主的爱情主题加上越来越偏离思想内容,单纯追求形式和技巧,不光是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就连芭蕾本身的革新家也认为古典芭蕾成了舞蹈发展的障碍,亦认为有改革的必要。人们也急欲打破中世纪以来对人体的束缚,无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行为规范,都需要一场革命来应和解放身体与追求自由的呼声。就在这个时期,以伊莎多拉.邓肯为主导者的自由舞蹈开始出现了,她抛却了紧身胸衣和芭蕾舞鞋,穿上了图尼克衫,赤足而舞,掀起了20世纪一场波澜壮阔的人体文化的复兴。其影响也非常之大,人们称之为——现代舞。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喧嚣中,艺术家们热衷于回归自然,田园和古代文化,去寻找一种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西方现代舞的最鲜明特点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因为现代舞不是一种固定的舞蹈形式,它的特征不仅表现在创作方法上,也不只是训练体系的不同,它强调发挥艺术的个人特色,不存在普遍规律,每个艺术家都可以创造他自己的“法典”。艺术家们根据他们这种独特的舞蹈行为称之为现代舞,。 现代舞是提出的“反芭蕾”的口号和灵魂肉体高度结合的宣言,是与当时人们内在需求和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是对自然的憧憬,是自然情感对社会习惯的胜利,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真正意义上的

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手臂的训练

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手臂的训练 摘要:中国古典舞教学是舞蹈教学中比较难教的舞种之一。手臂的训练又是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最重要的核心之一。笔者在长期的舞蹈实践与教学中,总结出一套针对中国古典舞手臂训练的教学方法。此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已有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从手臂的基本位置、指的训练、腕的训练、肘的训练、肩的训练五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中国古典舞教学尽自己的一点儿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舞蹈教学手臂训练 中国古典舞的手臂是―个复杂而极富表现力的部位。由于手臂具有运用灵活、支配自如的特点,使得它成为整个身体动作中被发展得最丰富,也是最优美的一部分。“手臂动作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在传情达意方面有着极为细腻的表达方式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并且,还有着自己独立而完整的表现程式。尤其在古老的东方舞蹈中,这一特点更为鲜明”。①我国戏曲艺术中对手臂动作的发展和运用,其形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仅手掌运动的形态描述就有各种各样的形容。如:切、分、盖、推、摊、提、压、撩、绕、盘、转、抹、劈、托、穿等等。著名戏曲表演大师梅兰芳就总结出上百种手的造型。通过若干表演艺术家的积累、总结发展、越发使得戏

曲舞蹈中的手臂动作多姿多彩,在表现力上独占优势。同时也增强了它的表演难度。一个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的演员,是不可能很好地支配和运用于臂动作的。身韵在吸取大量的戏曲身段和武术的同时,训练上要根据舞蹈发展的需要,从科学性、系统性及训练性等方面去重新认识和整理传统中的手臂动作。比如传统教学中的许多口诀,体现了在审美上、动体现范上以及动作方法上对手臂的严格要求,是供我们研究分析、建立手臂训练教材的极好基础。“六方圆满、三节白然、手、眼相随、大方舒展”这是对手臂动作的总的要求。还有很多很细致的要求如对手臂的形,讲“形圆”,动作过程则要“残圆”,“形圆接线圆,线圆落形圆。”避免僵直,但又忌过于弯曲,要做到圆而舒展,又如对“劲”的要求,“虽发力于腰,必须达于梢”。意即在动作过程中,力量要一直贯通到手指尖上,反对将力量停留在肩或大臀上,形成笨拙、僵硬的状态。 一、手臂的基本位置 要使学生树立手臂在运动过程中基本位置的正确概念,必须从一开始学习舞蹈时就教给他们,并反复进行练习,形成习惯,直到巩固下来为止。准备位:双背手,两手手臂在身后轻靠于髋骨上。下侧位:简称―位。手垂于体侧,离骨盆约12公分。平侧位:简称二位。手在体侧抬与肩平,开度与胸平。上侧位:简称三位。手上举于体侧上方,离头约16公分。体前位:简称四位。手位于胸前,高度抬与肩平,

表演与教育专业《芭蕾基训教学大纲》

表演与教育专业芭蕾基训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三年) 表教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芭蕾基训是从扶把训练开始逐渐到中间到跳跃以及较复杂的技巧。他包括多方面的训练,主要训练腿的肌肉能力——开度、伸展,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配合和动作的协调性。通过训练可以达到身体直立感和稳定性,比较准确的移动重心最后达到目的,就是能够自如的支配自己的身体,让学生通过本课程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理解芭蕾动作的规格与要领,加强自身的舞蹈表现力,为今后教学示范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对于表教的学生,我们要在训练课中体现学生不仅能够很好的示范动作,而且可以独立授课,并掌握每个动作的规格与要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表教专业学生的特性。 第一学年 二、各年级教学大纲 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基本要求是:复习、规范和统一。第一学期中教学要求的重点是:统一、规范。因为目前学生的来自全国各地,自身的专业条件不统一,因此对于表演与教育的学生而言,应尽快的、尽可能的使全班有一个统一的起点,为以后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首先,通过简单的扶把和中间练习培养动作协调性、节奏感和音乐感。在下半学期中学生已有了一个规范、统一的框架,应在规范的基础上突出动作的特征,加强控制与脚底灵活的训练。 (一)扶把练习 1、双手扶把Battement Tendu 2、Plie C Demi . Grand pile (一位、二位、四位、五位) 3、Battement Tendu Demi Plie 4、Battement Tendu Jete En Tournant 5、Rond de Jambe Par terre (CEn dehorse . En dedans) 6、En Laiv (单一) 7、Battement Fondu (在releve上的45°—90°) 8、Battement Frappe 9、Battement Double Frappe 10、Petit Battement sarle cou de pile 11、Temps Leve 45°—90° 12、Battement developpe 90° 13、Grand Battement Jete (二)中间练习

关于8、9岁孩子学习芭蕾舞的教学训练

关于 8、9岁孩子学习芭蕾舞的教学训练 学生从几岁开始芭蕾训练最好,他们应按何种进度进行训练,这些虽没有严格规定,但仍有某种通常的准则。8岁或9岁是开始正规训练的最佳年龄,当然,早期训练还可更早些。那个年龄孩子的肌肉松软而富弹性,骨骼柔韧易弯,大脑协调手脚动作的天性尚未消失。最初的训练在于使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随后就要训练对一名芭蕾舞蹈家来说至关重要的两项素质:平衡和外开。无论舞蹈者做什么姿态,是用单腿还是双腿支撑重心,躯体均须平衡地植于髋部,由支撑腿或双腿擎起身体的重量。这就是为什么“扶把动作”如此重要。平衡训练就走从把杆上开始的。“外开”指的是在髋部不动的情况下,整条腿从髋关节向外的扭转。两腿朝向反方向扭转的姿势,使舞蹈者的腿部获得最大的活动自由,从而可以踢得很高。发展和保持外开,需进行多年的训练。两三年后,就要练更难的动作和姿态。对姑娘们来说,将开始接触脚尖动作。脚趾长得较齐的女孩会发现自己的优越性;而如果谁的一个脚趾特别长,突出在其它脚趾之外,她在练习脚尖动作时就会感到困难。以后几年,动作和姿态的训练逐渐变得更富挑战性,学生将要练习很多类似“阿拉贝斯克”这样的新姿势。但是在此以前,各种重要的训练始终没有间断。学生们做动作时更注重外开,已能离开把杆到中间做动作。对手臂姿态的练习提出了更复杂的要求,舞蹈者要通过胳膊传递自己的感情和某种意味。在保持身体姿势的状况下,两臂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优美的手臂姿态练习,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动作。学生们同时还进行增强力量的训练。对一名舞蹈者来说,力量的标准不只是力度,还包括耐力;而且这种力度和耐力在表演中应以非常轻松的表情显示出来。芭蕾是一门艰苦的艺术,训练中肌肉有时会感到酸痛,特别是在初学一种新动作时。但是舞者绝不应该觉得疼痛,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那意味着可能出现了偏差;不是你的姿势不准确,就是你所做的练习对你来说过难。每一节课,每个姿势或每个练习看起来似乎彼此没有什么联系,可是任何一种芭蕾教学法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它们是几百年经验的积累。每一种练习都有它直接的训练目的:或为训练外开,或为锻炼平衡,或为加强脚、踝和腿的力量,或为活络关节,再不就是为强化舞蹈所需的多种素质中的一种。所有的练习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甚至它们之间连接的顺序也是十分重要的。上个世纪,意大利和丹麦的舞蹈者以"大踢腿"作为扶把练习的第一个动作,而俄国人却把它放在扶把的最后一个练习。俄国芭蕾舞团的舞蹈家之所以具备有力而苗条的腿,而意大利和丹麦舞蹈者的大腿看起来显得肿胀、粗笨,这也是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即使是练习的顺序在舞蹈训练中也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由于所有的姿势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所以它们可以按照各种顺序连接成组合;它们一个连着一个,在观众眼前呈现出一幅诱人的动态形象。很多舞蹈学校都举办年度演出,招待朋友和亲属。这种演出不光是汇报学生的学习成果,它还是为培养舞蹈家作准备的芭蕾训练的一部分。姿势和练习,不仅是古典芭蕾中的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每种姿势和练习就象拼板游戏中的一块板,单看似乎没什么意义,但把它与其它的板块组合在一起,就能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西方芭蕾史复习

一、填空题 1、这门艺术已有多年的历史。追溯其起源,大体可以举出以下几个方面:古希腊的、古罗马的和意大利的、中世纪杂耍者的艺术、法国和意大利宫廷舞会上的舞蹈以及欧洲各国的民间舞蹈。(答案:三百舞蹈拟剧表演职业戏剧) 2、Ballet一词是从1581年开始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法国亨利三世的王后命令宫廷小提琴师编排的被史家称为第一部。兼有、、诗歌朗诵和杂耍表演。(答案:王后的喜芭蕾真正的芭蕾音乐舞蹈) 3、法国皇家舞蹈学院对形成中的起到了规范,奠基的历史作用,也可以说它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开辟了道路。 (古典芭蕾芭蕾) 4、惹奈是英国芭蕾的元老之一,是卡马戈学会的创始人,曾担任英国的首任院长长达三十多年之久,由于她的杰出贡献,英国女王授予她荣誉称号,受此称号的还有,是世界级着名舞蹈家。 (皇家舞蹈学院女爵士马戈·芳婷) 5、诺维尔是18世纪前浪漫主义芭蕾的杰出代表、法国着名舞蹈革新家,于年在里昂和德国的斯图加特同时发表了引起轰动,其理论主张的核心是。 (答案:1760 舞蹈与舞剧书信集情节芭蕾) 6、舞剧是活在今天芭蕾舞台上的、是古老的芭蕾名作、也是最早一部反映当时法国第三等级平民百姓的现实题材舞剧,编导是,是的弟子和继承人。(答案:关不住的女儿多贝瓦尔诺维尔) 7、由编导的舞剧是浪漫主义芭蕾的奠基性的作品,它实现了浪漫主义舞剧在和上的变革。 (答案:菲利浦·塔利奥尼仙女内容主题戏剧结构) 8、舞剧《吉赛尔》代表着浪漫主义芭蕾时期的最高成就。吉赛尔这个角色也被称 为 。在群舞的编排上,编导显示出了思维的萌芽。(答案:鼎盛考验女舞蹈家是否成熟的试金石交响舞蹈) 9、浪漫主义芭蕾是整个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个部分。与前一时期相比,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变得更加富有,更直接、更深刻地诉诸观众的感情。这种诗意更浓的舞蹈风格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的迅速改进。 (答案:诗意舞蹈技术) 10、舞剧是浪漫主义芭蕾衰落阶段的代表作品,编导,从题材上讲,这 部 舞剧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芭蕾舞剧。 (答案:葛蓓莉娅圣列翁木偶题材) 11、17世纪下半叶,俄国使臣在西欧见到了芭蕾演出,颇为欣赏。把它引入俄国。由于芭蕾没有台词,兼有、和成分,通俗易懂,很快就传播开了。 (答案:音乐舞蹈哑剧) 12、1731年在彼得堡开办一家贵族特权学校——。它同时也成了俄国的摇篮。为了适应毕业生将来交际的需要,这所学校非常重视包括的艺术教育。(答案:陆军武备学堂芭蕾舞蹈)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舞蹈 广义的舞蹈指的是凡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组织美化、具有节律的动态的人体文化现象,均可看做是舞蹈或亚舞蹈,它既可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兼有其他功能。狭义的舞蹈指的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生活、创造艺术形象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舞蹈是文化也是艺术,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行为之一,舞蹈是人类历史累积和演进的结果,它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层面,就像考古学中的“历史文化层”,今天的舞蹈是累积演进和层层叠加的结果,不同历史形态和功能的舞蹈产生于与之相应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并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沿着各自进化线路发展着,有的消失,有的并行发展,有的被改变;有的发展迅速,经过进化成为今天舞蹈艺术的主体;有的自然传衍,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变化缓慢,前者是今天的剧场舞蹈,而后者是舞蹈中最复杂和最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部分。 原始舞 广义地说,原始舞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舞蹈,它与原始社会人类的刀耕火种、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紧密相关,也同当时人类的宗教信念和七情六欲等精神需要密切相连。狭义地说,原始舞是对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后所跳舞蹈的总称,时间跨度大约在数百万年之前至公元前4000—5000年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入现代时期,全球范围内仍有某些地区的部落处在原始社会的状态之中,因而继续保持着原始舞的形态和功能。原始舞可谓原始人类“感觉方式”、“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最直接、最本能、最鲜明、最形象的身体形式与综合表现。 民间舞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 民间舞常以自娱性和仪式性为特征,并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 原生态民间舞 指完全土生土长,不曾受到任何外来经济、文化影响的民间舞。因此,在当代的大工业社会中,当乡村日益城市化,农业日趋工业化,人们以消除城乡差别为己任之时,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及其舞蹈可谓早已荡然无存,仅具有相对的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 宗教舞

古典芭蕾舞教学大纲

古典芭蕾基础训练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限选课程,本课程共计128学时,8学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训练、跳跃训练、素质训练、这五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从增强自身素质为目标,真正明白和理解芭蕾基础训练的科学性,通过系统的训练,全面强化腿部肌肉组织的力量,提升双腿外开的能力,协调身体、手臂和头部姿势的正确摆放,使身体具有协调性。虽然每年、每学期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但它的最终的教学目标还是通过各种训练手段培养出全面的发展的舞蹈艺术人才。 三、教学内容 章节名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地面训练勾绷脚组合 转开组合 屈伸组合 头部组合 抬腿组合 压腿组合 踢腿组合 身体基本形态 手位组合 脚位组合 走步组合 行礼组合 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 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寻找 肌肉外旋.延伸的运动感 觉;掌握运动的的正确方 法;为芭蕾基础训练打下 一个良好的基础。

章节名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扶把训练双手扶把 双手扶把准备组合 双手扶把普利也组合 双手扶唐究地组合 双手扶把小热泰组合 双手扶把隆德让组合 双手扶把丰究组合 双手扶把昂莱而组合 双手扶把压腿组合 双手扶把阿达究组合 双手扶把大热泰组合 双手扶把雷立维组合 单手扶把 单手扶把普利也组合 单手扶把一、五位唐究组合 单手扶把一、五位隆德让组合 单手扶把小热泰组合 单手扶把空中45°、90°、120°丰究组合 单手扶把空中45°、90°昂莱而组合 单手各个方向的弗拉佩组合 单手漫板阿达究组合 单手扶把大热泰组合 双手扶把组合是主要 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而实 施的,以单一动作元素为 主要组合形式而进行练 习,其目的是达到动作规 范,能力的协调统一。 单手扶把的组合主要 是以芭蕾的基本形态、动 作的基本要求为主要教学 任务,使学生能够较好的 独立掌握芭蕾的规格要 求,为把下的教学任务打 下基础。

中国古典舞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舞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 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中国古典舞范本一: 1高伟;雷娟;;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元素”教学的积极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 年05 期 2刘青弋;;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金浩;;论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后身韵时段” [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季鹰;;对身韵教学在中国古典舞学科中功能与价值的再认识[J];北京舞蹈学院学 报;2007 年03 期 5刘曼利;;从《扇舞丹青》看舞蹈呼吸” [J剧影月报;2006年04期 6杨瑞燕;;对中国古典舞身韵基础教学的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 年S1 期 7汪丽红;;谈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征与基础训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任亦男;;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01 期 9陈煜芳;;试谈当前高校中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J];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03期 中国古典舞参考文献范本二: 1. 资华筠:《舞蹈生态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年版。 2. 资华筠、王宁、资民筠、高春林:《舞蹈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年版。 3. 叶宁:《舞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