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际政治过程之中。政治权力是权力在政治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它是一种政治力量,所要实现的目的与政治相联系。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在本质上表现为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形式上呈现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具有公共性,强制性,特殊性和合法性等特点。

政治权力的作用:

1.从哲学角度:

1)体现为政治权力整合作用:把分散的政治要素整理成完整的整体。包括:

A.利益整合:形成共同的利益要求。

B.意志整合:形成统一的认识,主张。

C.组织整合:形成整体的队伍。

D.行为整合:形成统一的步调.

2)社会控制作用:维护公共秩序.包括:控制,缓和冲突;缓和,化解矛盾;理顺基本关系。

3)分配和影响利益分配的作用。

2.政治关系中的作用

(1)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借。

(2)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3.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而展开的;

(2)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

(3)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

(4)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4.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分配共同利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2)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反作用;

(3)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

(4)政治权力还能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等社会生活其他方面。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政治权力教学要点

第六章政治权力 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本质和特性 一、权力的含义和构成 (一)权力的含义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权力是具有一定资格的人(权力主体),为了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制约或支配他人(权力客体)行为的能力。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体现的是权力拥有者和权力客体两个意志主体不平等的关系。 (二)权力的构成 1.权力主体 2.权力客体 3.权力目的 4.权力作用的方式 (1)强制的方式 (2)报偿的方式 (3)信仰方式 5.权力的实现 二、政治权力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是在阶级社会里,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原则,凭借国家这种物质的强制力,对其他阶级或个人进行控制和制约的能力。政治权力体现的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二)政治权力的特征 1.政治权力和其他权力的共同性 (1)相关性 (2)工具性 (3)价值性 (4)资格性 (5)不确定性 (6)不对称性 2.政治权力的特殊性 (1)阶级性 (2)强制性 (3)公共性 (4)反抗性 (5)动态性 第二节政治权力的产生、基础和分类

一、政治权力的产生 权力是在横向协作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纵向指挥力量。 政治权力的产生与一般的公共权力的产生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相同点是,都根源于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其不同点是,政治权力除了上述根源外,还有自身的独特根源,这就是社会成员利益的分裂和阶级的产生。 政治权力不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表现。 二、政治权力的基础 政治权力的基础,就是政治权力主体获取和维护权力的条件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权利是政治权力的总基础。但是政治权力主体之所以能获取或维护权利,还需要凭借其他的条件: 1.暴力 2.组织 3.政治理论 三、政治权力的类型 按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来划分,可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按政治权力主体的层次来划分,可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中央权力、地方权力和基层权力。 按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强制型的、报偿型的和信仰型的。 按照政治权力作用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国内权力和国际权力。

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就战争是政治继续,即战争的政治本质问题有着诸多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一)战争是政治性质的行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中,曾深刻地指出: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页)。这段话,说明战争不是单纯的暴力行为,而是和政治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它告诉我们,在战争和政治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由于政治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抗性矛盾,又包括非对抗性矛盾,并贯穿阶级社会的始终,因而相对战争来说,属于共性的范畴;而由于战争只是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表现,因而它属于个性的范畴。又由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包含任何共性的个性,任何个性总要这样或那样地包含着共性,体现着共性,因此,为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政治本质,毛泽东首先在共性的范围内,从战争与其它社会各种现象的联系中考察和研究战争。显然,战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自然等诸因素都有着广泛而多样的联系,但其中最直接、最深刻的联系则是政治。这是因为,从实践上看,古今中外的战争都不能离开一定阶级的政治而独立存在,政治总是贯穿、渗透、表现在战争之中。比如,任何战争都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目的,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总方针,离不开政治思想的动员,也离不开国内外—切同情和赞助者在政治上与道义上的声援。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到帝国主义时代以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点就显得更加突出。从理论上看,毛泽东所说的战争和政治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战争和政治的阶级性。毛泽东指出: “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政治,不论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个人的行 为”(《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6页)。这就是说,在阶级存在的历史时期内,一切政治斗争都不可避免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都要打上阶级的烙印。而按照马

读《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政治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你很难定义它是科学,因为它总是根据发生过的事件来梳理规律,很难通过规律来预判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件。很多政治学家“活久见”,晚年时会推翻早年提出的观点。特别是所谓的“第三波民主浪潮”之后,目睹了冷战结束后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学家纷纷开腔;而中国的崛起、拉美的衰落、非洲的迟滞、美国的霸权、欧陆的困境,都给他们的认知产生了新的影响。政治学的发展简直不能再波澜壮阔一些了。 当代政治学讲述政治学史的时候,起始往往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落脚点往往都是福山。幸好福山是一个平易的讲述和评议者,也是一个各种学科都能涉猎的杂家。他写的两部皇皇巨著《政治秩序的起源》《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横跨几大洲、纵跨几千年,系统梳理了国家、民主、权力、自由等概念,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免去了“爬楼”看史的痛苦。 关于“社会契约论” 霍布斯、卢梭、洛克作为西方政治制度设计的理念基础,明确提出人类个体原本是“自由人”“个体”,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获取利益,形成了国家,让渡了自己的自由、平等、权利甚至是财产和生命,来获取国家机器的保障。这也是西方政治学说的基点:国家在保障“个体”

安全的同时,必须最大程度的赋予“个体”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权利。 然而,福山从生物学、人类学和考古学出发,提出人类和黑猩猩一样,生来就是群聚的,并不是“个体”“自由人”,因此也不存在“生来自由”,更不存在让渡自己的权利来获得国家保障的“契约”。 所以,自由的程度、民主的程度、权利的多寡,不应该成为评判一个制度优劣的标准;与之相对的,国家能力的强弱、法治制度的规范、政府部门的负责,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符合人类福祉的。 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现代理性选择理论经济学家都认为,物质利益享有优先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带动了思想理论的发展。然而,这种观点很难解释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为何有同样的宗教信仰;也很难解释宗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如此重要的地位。 以韦伯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学家认为,不管经济发展到何种阶段,思想观念,特别是宗教和宗教观念,是人类行动的动力和社会身份的来源。同样的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涌现的法家、儒家、道家、墨家,都根植于同一个生产水平;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现在,我们还是离不开

政治学原理主要概念

政治学原理主要概念 1、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 分配的过程。对这一概念做如下解释: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3.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4.政治博弈 5.政治学 2、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的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 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对此概念应作如下解释: 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 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1.权力的主体只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权力主体主要指国家,即作为统治阶 级工具的政府。 2.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权力客体与权力主体的关系是相对的。 3.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强制力。 4.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5.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所述,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政治权力的类型:①强制性权力②功利性权力 ?③操纵性权力④人格型权力 ?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政治权力的基础:①武力②财富③技能④动机⑤知识⑥制度基础 ?政治权力的分配 ?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历史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理解政治文化有一下几方面:?政治文化主要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 ?政治文化的内容:①政治认知性成分②政治情感性成分 ?③政治评价性成分 ?政治文化的类型:①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 ②狭隘型文化、顺从性文化和参与型文化 ?社会资本是新型的政治文化

政治的本质

第一节政治的本质 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在总体上讲,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政治现象很复杂,各时代的政治学家和政治家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它作过各种论述,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政治随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进程而发展,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向前发展,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完整准确地掌握政治的真正本质,有利于揭秘人类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 一、“政治”名词的演变 不少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都来自希腊语,起初指城堡或卫城,后来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而被赋予“邦”或“国”的意义,再衍生出政治、政治制度、政治家等词。因此,“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的总和。 中国先秦诸子也使用过“政治”一词,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指实现安定状态等。而将“政”与“治”两个词结合使用,则始于中国近代,代表人物是孙中山。他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马克思认为,“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

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权力不过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 西方的政治学家为政治下过许多定义,例如:①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②认为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③认为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④认为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⑤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⑥一群人借以控制另外一群人的按照权力组织的关系和安排。⑦“政治”是指规则制定、维系或修正(即以和平的方式讨论)的特定方式。 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①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 ②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全部政策和策略。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个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④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等。⑤政治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国家, 政权),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 虽然,政治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政治总是跟国家

政治社会学——政治权力的基础及来源

政治社会学第二章第二节政治权力的基础及来源政治学与行政学2班贾察荃 20103718 来源: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产生了多种关于政治权力来源的理论。 替奴隶制和封建制的专制制度辩护的神权论或“君权神授论”,认为政治权力来源于上帝。 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启蒙学者则用契约论解释政治权力的来源,以反对专制制度的神权说。特别是j.-j.卢梭,从契约论中引出人民主权的思想。他提出,国家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契约建立起来的,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而人民的权力则是天赋的。人民主权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理论基础。 当代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把权力的来源归结为对政治资源的拥有和掌握。所谓政治资源则包括:金钱、信息、武力、威胁、职业、友谊、社会地位、立法权、投票权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东西。人们掌握了一定的政治资源,便具有影响他人行为的一定力量,拥有一定的权力。人们所拥有的权力的差别可以归结为人们掌握政治资源的差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权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而政治权力的直接来源则是社会的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中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实际结果。革命的政治权力最初直接来源于人民群众有组织的革命斗争。最初的斗争指挥中心便是革命权力的萌芽。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革命的权力也在发展,直至建立全国性的革命政权,形成完整的革命政治权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理论上和逻辑上说,革命的政治权力又来源于人民的信任和委托。这一点在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各种类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其选举和授权的形式和程序,则是其经常的表现。 基础 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等。同时,权力依赖于运转的制度本身的好坏,这也直接决定了权力的性质和权力的力量。 1、武力: 武力是政治权力的首要基础。“弱国无外交”就是鲜明例证。 在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之际,武力最强者得天下。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军队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国际政治中,作为国家实力象征的武力更是扮演着关键角色。 2、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政治活动产生的前提是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培育了政治权力。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政治权力的性质。更为重要的是,经济权力制约着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性质不但由经济决定着,政治权力的大小在很多时候也由经济财富决定的。 邓“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 3、技能: 政治技能是获取政治权力的重要因素,无可否认政治谋略在获取权力和运用权力过程中的作用。 4、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在政治上就是以权力基础的身份出现。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权力的重要基础。事实上,那些具有更多知识(有时甚至垄断某种知识)的人总是能够更好地控制局面。 5、动机: 动机是政治权力的重要基础。 动机是个人所渴望的体验或占有某种事物的愿望,是行为的动力。权力动机是个人对取得、占有或行使政治权力的一种愿望。人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可能会形成强弱不同的权力动机。 6.、制度基础: 作为一个国家政治权力衡量指标的综合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绩效。新制度主义研究表明,国家的兴衰成败与政治制度及其决定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制度本身是政治权力的最根本基础,它直接决定了作为权力基础的武力、财富、知识等因素。 小结 总之,随着政治过程的复杂化,必须审慎地对待作为政治权力基础的诸多因素。越来越多的政治活动需要的是技巧和专门知识,而不是权力的最原始的形式暴力或武力。成功的政治活动并不是显示令人生畏的力量,而是更多地运用技巧与知识的过程。但要记住,建立在财富之上的暴力永远是权力运动的最坚实的后盾。

以政治权利制约政治权力的思考

以政治权利制约政治权力的思考 摘要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都有着悠久的形成历史,他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互动关系。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政治权力的不断扩张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政治权力无限度的扩展和增长最终会侵蚀政治权利,导致政治权力的异化。因此,制约政治权力的自我膨胀,保护公民权利,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政治权力政治权利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并进入攻坚阶段的社会发展关键时期,但政治权力的不合理增长及一定程度的失控却是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如何继续推进,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权力制约机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所谓权力制约,就是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民主与法制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政治权力行使者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目前,权力制约机制主要包括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三个方面。由于以权力制约权力机制无法最终解决“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其缺点与不足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凸显。而与政治权力相比,道德缺乏刚性,在政治权力尤其是异化的政治权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我们转向于求助政治权力之根源———政治权利。 一、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而政治权利实质就是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互动性关系。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对立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两者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矛盾,政治权力常常侵蚀政治权利。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政治权限总量是一定的,政治权力本身具有的扩展延伸性使得政治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膨胀,因此相对而言政治权利只能缩小。另一方面体现在两者的互相制约关系上。首先,从政治权力产生的过程来看,政治权力是人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特定力量对比关系中对其他权力客体的制约中形成的。特定的力量对比中的制约关系则意味着一方(即作为权力主体的一方)凝聚的力量要远超过另一方(即权力客体一方)所聚集的力量。这种特定力量对比关系使得政治权力在产生之初就有一种强制性的支

政治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14、(B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本质:a.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c.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最能揭示意识本质的)。 注意: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b.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无论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还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无论是“复制”当前的对象还是追溯过去、推测未来,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c.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意识的作用: 表现:a.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2)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世界观】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5、(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与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3)重要性: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4)措施:a.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际中检验和发展真理。b.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c.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 (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实为对象的物质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 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

高考政治总复习《透过现象看本质》教案

高考政治总复习《透过现象看本质》教案 ◆教学目标和要求1.现象与本质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3.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 展规律的正确认识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5.分析与综合相结合6.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重点: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2.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难点:.如何区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讲解法结网法 ◆教学过程: ◇启发引导,析考纲 考场回眸,析考纲 认识论部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既唯物又辩证的认识论。主观能动性内容属于唯物论部分。高考考查侧重考查了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等有关内容。从高考考查的题型上看,除辨析题外,其它题型都有。高考对本课内容的考查,多与其他各课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考查,题目综合性比较强。在能力要求上几乎涉及到高考考查能力要求中的所有能力。特别是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两个知识点能力要求较高。特别要注意认识论内容与唯物论、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特别要注意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当年时政热点问题。近几年高考题都突出这一特点。 教材回归,建网络

◇尝试指导,破考点 考点1 : 现象和本质 1.(2006 D ) 必然性是偶然性的表现形式 ④投掷次数越多,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接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 2、现象―― 3、本质―― 4、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2)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现象和本质的联系表现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5、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科研的必要性)依据------现象和本质的对立 (2)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科研的可能性)依据-------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3)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科学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6、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形式 (06文综全国卷Ⅱ)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通过研究,科学家们根据自然界中的原型黄河构建了数字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是对原型黄河的数字虚拟,模拟黄河即在实验室建造原型黄河的模型。通过虚拟和模型实验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原型黄河的规律,为我国治理黄河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回答2题。 2.借助虚拟与模型方式认识对象,是现代科学认识的重要方法,深化了关于认识过程的哲学思考,表明(C) ①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刻再现和反映 ②理性认识可以通过感性形式表现出来 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 ④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者已没有本质区别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05广东卷)下列典故最能够表达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D) A.目不识丁 B.目不见睫 c.目不窥园 D.目无全牛 4.(06·全国Ⅰ·25)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在这道趣味智力题中,能否得到正确答案,主要取决于B ①逻辑思维的严密性②形象思维的随机性 ③理性认识的创造性④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读书报告

回望历史,发现社会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读书报告一.导语:真理的预见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一方面,时代在飞速发展,人类正在创造着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另一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问题却一次次地颠覆了我们对和平世界的认知——此起彼伏的社会动荡,残酷严峻的金融危机,纷争不断的国际形势,还有民不聊生的第三世界……如果这些纷繁复杂的表象令人困惑,那么,卡尔·波兰尼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清晰的线索,使我们从一个客观、全面、实证的角度,重新理解这些社会现象。 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成书于20世纪40年代,全书探讨并分析了19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文明的“大转型”——经过两次世界大战,19世纪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旧工业文明的衰落和20世纪以保护主义、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新工业文明的建立。本书的主题极具前瞻性,因为直至今日,对不同意识形态的比较与探索还在激烈地进行;作者的见解又极具创造性——他在将近一个世纪以前就提醒人们,如果盲目地深信“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我们的社会很可能落入一场巨大的灾难。 现在,许多问题正在逐渐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现象印证了这位思想巨人的预见。因此,对这一部经典著作的回顾也就尤为必要,它带给我们的思路和启示,或许将会帮助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二.主题与中心:“建立在乌托邦之上的错误” 全书主题即“发现社会”,作者认为,社会是比经济和市场更为广阔、也更为核心的关注对象。作者的核心论点可以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19世纪文明的解体,是因为社会为了使自己不被自发调节的市场的作为所毁灭而采取的那些措施”1。基于这一核心论点,作者展开了实证的论述,具体回答了为什么自由市场是一个乌托邦,经济与社会的嵌入式关系,劳动力、土地和货币为什么不能成为商品、以及为什么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产生了如此强大的破坏性张力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规范性建议与展望。 全书用三篇、二十一章来阐述这一主题,其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为导言部分,作者对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国际动荡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在欧洲,一段长期的相对和平繁荣时期(1815-1914)会突然让位于一场尾随着经济崩溃的世界大战;第二篇是全书论证的核心部分,作者运用详细的论证试图阐述几个主要观点,诸如“自发调节的市场从未真正存在过”、“政府干预是保护社会的一种必要”,以及“市场建立过程所导致的社会变迁会引发巨大的灾难”等等。第三篇是结语,作者否定了“自由市场”所谓的“自由”,却又满怀乐观精神地为我们指明了新的自由,引用文中原话就是:“社会的发现既是自由的终结,也是自由的重生。”2 三.主要观点 1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2

[权力,政治]试论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区别

试论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区别 一、关于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定义 1、关于权力的定义 权力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很早就对权力这个概念进行过探讨。在中国权的概念有三种基本的含义: 一是指衡量审度之义, 如孔子说:谨权量, 审法度, 修废官, 四方之政行焉。二是制约或控制别人的能力。如早期法家人物慎到认为, 贤而屈于不肖者, 权轻也。又如《庄子天运》说:亲权者不能与人柄。三是指平均或平衡,如清代学者刘大櫆在《井田》一书中说:取天下之田,与天下之民,合计其数而权之,而民各分其可得之田。在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学者彼德布劳认为:权力是个人或群体将意志强加于其他人的能力,尽管有反抗,这些个人或群体也可以通过威慑这样做。德国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就是一个行动者所拥有的不顾反对而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不管这种可能性所依据的基础是什么。迈克乐罗斯金认为: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只有在人的活动涉及他人的时候才存在权力,权力总是具有人指向性的,意味着权力主体对他人实施控制以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 2、公共权力的定义 恩格斯认为:原始形态的公共权力就是人们所共同掌控的、协调和管理社会共同生活的权力;原始形态的公共权力产生于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其基本功能是调解和处理人们共同生活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争端和纠纷;原始形态的公共权力以确认和保障自然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平等地位、民主权利为前提和基础。近代社会中早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权力的公共性做出了充分的理论证明,形成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共识,比较典型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观点有君权神授论天赋****论人民主权论等。 3、政治权力的定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公共权力这一概念突出的是权力主体与客体间公的关系, 即这一权力是众人赋予的,权力必须为众人服务,也必须受众人的监督,这样,公共权力的行使就不可能是单向的,而必须与权力的授权者即社会公众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政治权力这一概念突出的是权力主体对客体治的关系,即对众人的管理权,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单向权力,这种管理权很容易演变为****、统治甚至压迫,产生权力的滥用。政治权力是历史的产物,它具有历史性。 二、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的不同点 1、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的本质不同,公共权力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而政治权力是建立在阶级利益之上的 公民、权力机构与官员之间的关系是:公民将公共权力委托给权力机构,权力机构由具体的官员负责实施,对公民负责,受公民监督。在这种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中公民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所有者。在人类政治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君权神授论、暴力说、社会契约说等。政

《政治主体论》读书笔记

《政治主体论》读书笔记 写在前面的话: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阶段——人的依赖[自然空间](农业社会:人敬畏自然,与其相比处于弱势,人们只有结成共同体的形式才能生存和生活)、物的依赖[社会空间](工业社会:所谓的法的精神、主体间的关系、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都异化成物的关系,主体也就只有了对物的依赖){马尔库塞对异化的批判:正常的社会具有双向度,一是肯定性向度,一是否定性向度;而所谓单向度的人是指在发达工业社会,人们失去了批判意识,活在单向度的虚假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是如此。}、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未来:历史空间——时空)。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主体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劳动政治论”、“人本政治论”和“主体生成论”为理论依据,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层面研究政治主体,将其与政治主体性研究有机结合起来。①在政治主体的历史演进部分,作者从个体主体形式和群体主体形式去阐述马克思的三大依赖问题。②在分析政治主体的张力时,将其定位为复合实体,结合了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分析了政治主体中个体性与群体性、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实践等内在张力关系,分析了政治主体中国家与社会、公共与个人、权力与权利等外在的张力关系。③从政治主体生成的动态过程入手,分析了主体生成基础和内容、目的与动力、场域和路径等问题,贯穿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并且找到主体的利益诉求动力,上升到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未来走向,即公共利益问题。 绪论 政治学说起源于西方,同古希腊政治文明的历史发源直接相连,并先后经历了古希腊的城邦道德政治观(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的神权政治观(奥古斯丁)——天赋人权的社会契约政治观(洛克、卢梭)——国家与法的政治观(波普尔、奥克肖特)——功利主义政治观(边沁)——阶级主义政治观——政治的社会学观(莫斯卡、韦伯)——行为主义、后行为主义(伊斯顿、阿尔蒙德、普莱福德)的政治观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自恢复政治学学科以来的30多年,政治学先后经历了“阶级政治观——利益政治观——公共政治观”三大阶段,研究方向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大领域展开。在理论层面,主要集中探讨了政治本质、国家理论、民族理论、政治思想、民主理论、政治文明、政治价值、政治意识等领域;在实践层面,主要集中探讨了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执政党建设、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城乡二元结构、政权建设等重大现实问题。 政治主体的本质规定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政治主体本质上是指进入政治生活、承担政治关系、并能动改造政治关系的现实的人。政治活动中团体组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承载现实的人的政治主体。作为政治主体的人,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大基本属性,在政治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同时,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中表现出自主性与为我性的价值取向特征、能动性与创造性的本质规定特征和自由性与意志性的本真存在特征。(P18)

政治权力 -内容

政治权力 第一节权力与政治权力 一、权力的含义及特征 (一)权力的词源追溯与发展 1、中国古代: 权,从木从雚,衡器。 本义:黄花木,因其坚硬、难以变形,被用于秤之杆、锤之柄、拄之杖。 引申:衡器。 权力,权为衡器,权力是平衡的力量、平衡的能力。 衡量审度:“权,然后知轻重”——孟子 2、英语:英语中的权力(Power)一词来源于法语的pouvoir,后者源于拉丁文的potestas或potentia,意思指的是“能力”。 今天的英语语境中,权力通常作为能力(capacity)、技巧(skill)或禀赋(talent)的同义词。 3、20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对权力的界定: 马克斯·韦伯:“一般地说,我们把权力理解为:一个人/一些人在社会行为中,甚至不顾参与该行为的其他人的反抗而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 拉斯韦尔:“权力是施加影响的过程,既借助于因不遵从所欲政策,予以(实际或威胁予以)严厉剥夺,从而影响他人政策的过程。” 权力,简言之,就是一种A迫使B实施B不受强迫本不会去实施的行动的能力。 (二)理解权力的角度 1、理解权力的两个角度: (1)power to,做某事的能力,或者得到想得到的东西的能力。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政治权力就是政府利用公民认可而实现集体目标(如建立法律和秩序、保护国民免受攻击、谋求经济增长等)的能力。” (2)power over,对某人的控制能力。 罗伯特·达尔(R. Dahl):“权力就是影响力,凭借这种影响力,A以某些方式改变了B的行动或倾向。” 2、解释权力的三个层面: (1)从微观的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个人所具有的品质或属性,表现为能力或潜力。 (2)从中观的组织理论和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控制、统治和支配,表现影响力或控制力。 (3)从宏观的国际政治角度看:不平等的分配物;“霸权”和“实力”; 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 3、权力的本质:影响力。

福山 政治秩序的起源 1-5章

政治秩序的起源 —从史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福山 第一章:政治之必需 第三波的民主化,时人对自由民主制前景的担忧;左右两派憧憬政府的消亡,发展中国家却在身受该憧憬之实现;我们视各式机构为理所当然,但对其来龙去脉,却一无所知。 1970年到2010年的40年间,世界上民主国家的数量历经一次高涨。1973年,世界151个国家中,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评估为自由国家的,仅占45个。《自由之家》是一家非政府机构,每年就世界各国的公民权和政治权,提供量化的评选。(1)该年,西班 牙、葡萄牙和希腊是独裁政权;苏联和其东欧卫星国仍显得强大和凝聚;中国正卷入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一群腐败的“终身总裁”正在非洲巩固他们的统治;大部分拉丁美洲处于军人独裁之中。到了下一代,人们则亲眼目睹巨大的政治变化。民主制和市场导向的经济,在中 东阿拉伯之外的世界各地蓬勃兴起。20世纪90年代後期,约有120个国家——占世界独立 国家总数的60%——成为民主制。(2)这一变化,即是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讲述的第三波民主化。自由民主制作为首选,已成为21世纪初普遍接受的政治环境。(3) 潜行于体制变化之下,是一项巨大的社会转型。世界上一度消极的千百万民众,组织起来,参与他们各自社会的政治生活,其结果是大幅转向民主制。此次社会大动员,背後有众多因素:广为普及的教育,使民众意识到自我和周遭的政治环境;信息技术,使思想和知识得到迅速传播;廉价的旅行和通讯,让民众得以运用他们的脚来参与选举,如果他们对政府不满;经济繁荣,诱发民众渴望获得更齐全的保障。 第三波在20世纪90年代後达到顶峰。21世纪第一个10年则出现“民主衰退”。参与第三波民主化的国家中,约有五分之一,不是回复到威权主义,就是看到它们的民主机构遭受严重的侵蚀。(4)《自由之家》提及,2009年是世界自由程度连续下跌的第四年,这是1973年创建以来的首次。(5) 21世纪第二个10年初,民主制的病状以若干形式呈现。第一种焦虑,取得民主进展的某些

论政治权力结构

论政治权力结构 政治学研究 !刘津洁 杨 龙 内容提要:政治权力是权力主体对权力客体的一种支配能力。本文认为对权力结构的研究应从现实的权力现象运动入手,研究政治权力的运行,运行中各种权力间以及主体与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关键词:政治权力结构 特 点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政治权力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现象,是权力主体对权力客体的一种支配能力,其发生作用时体现为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特定的时刻或场合一旦形成,这种权力关系就变成了一种权力结构。对权力结构的研究应从现实的权力现象运动入手,研究政治权力的运行、运行中各种权力间以及主体与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运行的规律。近年来我国政治学界对权力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对于权力的结构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有关政治如何以权力的方式作用于经济、不同的政治权力结构以及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的变动对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等,政治学界基本上还没有涉及到。 一、政治权力结构的涵义 政治权力结构是指特定社会中各种政治权力之间以及各个权力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构成。在政治权力结构中,权力主体间关 作者:刘津洁,南开大学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杨龙,南开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邮编:%""")’收稿日期:!""’年’!月.日

系设定了政治行为藉以活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政治行为相互作用的政治关系体现了该政治权力结构的内容。在一定的政治关系中,处于主动和支配地位的即是权力主体。一般来说,国家是最经常意义上的权力主体,除此之外,阶级、集团、组织、机构等都可以成为权力主体,甚至一个政治个体在他作为阶级、集团、组织、机构的代表时,也可以成为政治权力主体。具体而言,立法、行政、司法等机构,军队、政党、团体等组织,都可以是权力的主体,这些机构和组织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不同的权力结构。一种政治权力结构在纵横两个方向展开。纵向表现为建立在等级制基础上的科层制,及其他非正式的政治垂直关系;横向表现为各种权力主体之间以及权力主体与其他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政治权力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基本关系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比如:从中央到地方直到基层,纵向权力等级体系构成一个政治体系;政治权力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体现为按不同级别和层次、同一个级别层次上的各种权力机构或权力组织、或者在同一权力机关中各权力分支或权力要素的组合及政治行为的相互作用。 一般而言,政治权力结构是有中心的。政治权力结构的核心是一个权力中心,它处于垂直权力结构的顶部,水平权力结构的中心。权力结构中其它成份按纵向隶属关系和横向分布关系围绕着权力中心展开。权力中心不但在政治权力结构等级排列中处于最高地位,而且在整个政治权力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权力中心统治全社会是通过政治权力结构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权力结构对全社会有支配性作用。进而,作为政治权力结构的中心,通过支配整个政治权力结构,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 从静态上讲,政治权力结构反映的是特定社会中的政治关系:即各种权力主体在权力格局中的地位;从动态上讲,政治权力结构是一种决策机制,政治权力结构反映的是强制和服从所构成的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之间政治行为相互作用的特定运行方式。在这种决策机制中,反映了政治权力结构内部的权力配置关系和政治行为运行的特点。由于各类权力主体对政策影响不全都以正式的、制度化的方式进行,它们往往以某种非制度化的方式,如惯例等等影响政策或介入政治权力结构。因此,政治权力结构并不仅限于正式的组织形式。 政治权力结构又是一种利益体现与分配机制。掌握着权力,就意味着权力主体能够调动和配置社会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性资源,就必然有利益相伴而生。政治权力主体通过政治权力所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为获取利益,它构成政治权力运行的内在动力。社会中的各个利益群体、各个阶层通过其在政治权力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得到相应的利益份额或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不同权力结构体现的是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政治权力结构改变会导致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最终将会导致一种利益关系模式发展到另一种利益关系模式,达到新的利益的平衡。因此,政治权力结构变动的动因是一种利益驱动,变动的结果是利益的某种平衡。权力结构的核心是一种利益结构,即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均衡。 政治权力结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照权力在政治权力结构内中央和地方间的配置,可以将权力结构分为最极端的两种类型,即集权型和分权型。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又有许多过渡类型,他们便是集权与分权混合的各种形式。按照政治权力结构和社会整体间的关系来划分,又可以分成全面覆盖型和有限规模型等。 二、政治权力结构的特点 政治权力结构既具有结构的一般特点,又具有政治权力结构独有的特点,大体上包括网络性、方向性、边缘变动性和内部动态性等几种。 (一)政治权力结构的网络性 政治权力结构中纵向不同级别的权力主体之间的垂直关系和横向上不同类别的权力主体之间的平行关系,构成了政治权力结构纵横交错的网络构造。这种网络性结构呈现出从一点向外向下的发散性状。也就是从权力中心出发,按纵横两个方向展开。在纵向上呈现出显明的层次性,体现出政治权力结构纵向等级制基础上科层制及政治垂直关系的特点。一个具体社会的政治权力结构在纵向上至少分为三个层次:处在最底层的是基层政治权力,它们是政治权力结构的末稍,把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触及社会中的各个角落。其次是中间层次的公共权力,它是地方性的或部门性的。处于最高层的是公共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治权力,又称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掌握在社会的统治集团或领导集团手中,是对整个社会加以集中的统治、管理和协调的最高层的、最强大的公共权力。

思想政治教育起源

思想政治教育起源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问题,学界从不同维度与视域分别作了论述,但都没有把握到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历史维度。有学者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利益维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是处理利益冲突的需要,其起源于统治阶级利益最大化追求的需要,起源于开展利益活动的需要。但依旧没有明确提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较为准确的历史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问题的探讨,显然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历史的探讨,即说明在历史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如何呈现,推动其从无到有的历史动因又是什么?当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探讨也是比较重要的,它影响着推理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原因、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何时、推演着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必然性。因此,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就必须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做一定性,在涵义的规约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就更为严谨。 一、思想政治教育起源探究的理论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它绝对不会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纵观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和每一个社会阶层,都会出现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不过他们是为了维护各自不同阶级的利益而产生的。就如同秦朝时期的法家思想让秦国迅速崛起并统一了六国,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帝国的正统思想。要想深刻地探析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就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涵義,即其具体所包含的内容及其指向。“思想政

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①在实际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将其统治思想及理念传播和根植于被统治阶级的头脑中,使其形成一种对统治阶级思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产生的,也是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的生活必须依赖于社会这个大群体,也就必须遵守有社会大多数人制定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我们也就必须时刻学习这个社会群体的主流思想,接受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按照这个社会固有的政治文化模式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每一个社会个体接受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和阶级统治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是维护自己生存的利益。这就必然会出现两种不一样的结果,一种是当个体来到这个社会中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社会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这个框架是由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文化所构筑出来的。那么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的繁荣稳定,统治阶级就必然会采取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一种方式将自己的政治理念得以传播和灌输,使每一个个体都接受和认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理念。另一种就是,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和利益博弈,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融入到社会的主流思想当中,主动地去学习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以便自己能够跻身于统治阶级的行列中,以自己的意志和思想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人的政治社会化,用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就是一个人接受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