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答案(forstudents)分解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答案(forstudents)分解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答案(forstudents)分解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答案(forstudents)分解

第一章习题

1-1什么是仿真?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仿真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技术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的系统进行试验,并借助专家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性的试验性科学。

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似原理。

1-2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仿真法与解析法有何区别?各有什么特点?

答:解析法就是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控制系统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计算。它是一种纯物理意义上的实验分析方法,在对系统的认识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由于受到理论的不完善性以及对事物认识的不全面性等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往往有很大局限性。

仿真法基于相似原理,是在模型上所进行的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的实验方法。

1-3数字仿真包括那几个要素?其关系如何?

答: 通常情况下,数字仿真实验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实际系统,数学模型与计算机。由图可见,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称之为一次模型化,它还涉及到系统辨识技术问题,统称为建模问题;将数学模型转化为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仿真模型,称之为二次模型化,这涉及到仿真技术问题,统称为仿真实验。

1-4为什么说模拟仿真较数字仿真精度低?其优点如何?。

答:由于受到电路元件精度的制约和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模拟仿真较数字仿真精度低

但模拟仿真具有如下优点:

(1)描述连续的物理系统的动态过程比较自然和逼真。

(2)仿真速度极快,失真小,结果可信度高。

(3)能快速求解微分方程。模拟计算机运行时各运算器是并行工作的,模拟机的解题速度与原系统的复杂程度无关。

(4)可以灵活设置仿真试验的时间标尺,既可以进行实时仿真,也可以进

行非实时仿真。

(5)易于和实物相连。

1-5什么是CAD技术?控制系统CAD可解决那些问题?

答:C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将计算机高速而精确的计算能力,大容量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与设计者的综合分析,逻辑判断以及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用以加快设计进程,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的技术。

控制系统CAD可以解决以频域法为主要内容的经典控制理论和以时域法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控制理论。此外,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以及最优控制等现代控制测策略都可利用CAD技术实现有效的分析与设计。

1-6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它与仿真技术的关系如何?

答: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学科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完善,为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1-7什么是离散系统?什么是离散事件系统?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它们?

答:本书所讲的“离散系统”指的是离散时间系统,即系统中状态变量的变化仅发生在一组离散时刻上的系统。它一般采用差分方程,离散状态方程和脉冲传递函数来描述。

离散事件系统是系统中状态变量的改变是由离散时刻上所发生的事件所驱动的系统。这种系统的输入输出是随机发生的,一般采用概率模型来描述。1-8如图1-16所示某卫星姿态控制仿真实验系统,试说明:

(1)若按模型分类,该系统属于那一类仿真系统?

(2)图中“混合计算机”部分在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3)与数字仿真相比该系统有什么优缺点?

答:(1)按模型分类,该系统属于物理仿真系统。

(2)混合计算机集中了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的优点,它既可以与实物连接进行实时仿真,计算一些复杂函数,又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反复迭代计算。其数字部分用来模拟系统中的控制器,而模拟部分用于模拟控制对象。

(4)与数字仿真相比,物理仿真总是有实物介入,效果逼真,精度高,具有实

时性与在线性的特点,但其构成复杂,造价较高,耗时过长,通用性不强。

指令与控制台

角度读出装置

转台电子驱动器

陀螺

力矩器

星敏感器

地球模拟器

指令译码器

星光模拟器

姿态控制系统电子装置

射频敏感器

太阳敏感器

混合计算机

射频模拟器

太阳模拟器

数字部分接口卫星动力学

三轴机械转台

模拟部分

地球敏感器

题1-8卫星姿态控制仿真试验系统

第二章习题

2-1 思考题:

(1)数学模型的微分方程,状态方程,传递函数,零极点增益和部分分式五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微分方程是直接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量之间的制约关系,是连续控制系统其他数学模型表达式的基础。状态方程能够反映系统内部各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传递函数是零极点形式和部分分式形式的基础。零极点增益形式可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利用部分分式形式可直接分析系统的动态过程。

(2)数学模型各种形式之间为什么要互相转换?

答:不同的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数学模型形式。

(3)控制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他们的区别和特点是什么?

答: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大体有三种:机理建模法,实验建模法和综合建模法。机理建模法就是对已知结构,参数的物理系统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或定理,经过合理的分析简化建立起来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该方法需要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特性完全的了解,精度高。实验建模法是采用归纳的方法,根据系统实测的数据,运用统计规律和系统辨识等理论建立的系统模型。该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受数据量不充分,数据精度不一致,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完善,很难在精度上达到更高的要求。综合建模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

(4)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中的“实现问题”是什么含意?

答:“实现问题”就是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精度,采用某种数值计算方法,将模型方程转换为适合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公式和方程,通过计算来使之正确的反映系统各变量动态性能,得到可靠的仿真结果。

(5)数值积分法的选用应遵循哪几条原则?

答:数值积分法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在满足系统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数值运算的速度和并保证计算结果的稳定。

2-2.用matlab语言求下列系统的状态方程、传递函数、零极点增益、和部分分式形式的模型参数,并分别写出其相应的数学模型表达式:

(1) G(s)=

32

432

72424

10355024

s s s

s s s s

+++

++++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X=

2.25 -5 -1.25 -0.54

2.25 -4.25 -1.25 -0.252

0.25 -0.5 -1.25 -12

1.25 -1.75 -0.25 -0.75 0

X

????

????

????

+

????

????

????

u

y=[0 2 0 2] X

(1)解:(1)状态方程模型参数:编写matlab程序如下>> num=[1 7 24 24];

>> den=[1 10 35 50 24];

>> [A B C D]=tf2ss(num,den)

得到结果:A=

-10 -35 -50 -24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

??

??

??

??

??

,B=

1

??

??

??

??

??

??

,C=[]

1 7 24 24,D=[0]

所以模型为:

.

X=

-10 -35 -50 -24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

??

??

??

??

??

X+

1

??

??

??

??

??

??

u,y=[]

1 7 24 24X

(2)零极点增益:编写程序>> num=[1 7 24 24];

>> den=[1 10 35 50 24];

>> [Z P K]=tf2zp(num,den)

得到结果Z= -2.7306 + 2.8531i , -2.7306 - 2.8531i ,-1.5388

P= -4, -3 ,-2 ,-1

K=1

(3) 部分分式形式:编写程序>> num=[1 7 24 24];

>> den=[1 10 35 50 24];

>> [R P H]=residue(num,den)

得到结果R= 4.0000 ,-6.0000, 2.0000, 1.0000

P= -4.0000, -3.0000 , -2.0000 ,-1.0000

H=[]

G(s)=

4621

4321 s s s s

-

+++

++++

(2)解:(1)传递函数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

2.25 -4.25 -1.25 -0.25

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 B=[4 2 2 0]';

>> C=[0 2 0 2];

>> D=[0];

>> [num den]=ss2tf(A,B,C,D)

得到结果

num = 0 4.0000 14.0000 22.0000 15.0000 den =1.0000 4.0000 6.2500 5.2500 2.2500

32432

4 s + 14 s + 22 s + 15

()s + 4 s + 6.25 s + 5.25 s + 2.25

G s =

(2) 零极点增益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

2.25 -4.25 -1.25 -0.25 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 B=[4 2 2 0]'; >> C=[0 2 0 2];

>> D=[0];

>> [Z,P,K]=ss2zp(A,B,C,D)

得到结果Z =-1.0000 + 1.2247i -1.0000 - 1.2247i -1.5000

P=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1.5000

-1.5000

K = 4.0000

表达式 ()()

()()()

4s+1-1.2247i s+1+1.2247i ()s+0.5-0.866i s+0.5+0.866i s+1.5G s =

(3)部分分式形式的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

2.25 -4.25 -1.25 -0.25 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 B=[4 2 2 0]'; >> C=[0 2 0 2];

>> D=[0];

>> [num den]=ss2tf(A,B,C,D)

>> [R,P,H]=residue(num,den)

得到结果R = 4.0000 -0.0000 0.0000 - 2.3094i 0.0000 +

2.3094i

P = -1.5000 -1.5000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H =[]

4 2.3094 2.3094() 1.50.50.8660.50.866i i

G s s s i s i

=

-+++-++

2-3.用欧拉法求下面系统的输出响应y(t)在0≤t≤1上,h=0.1时的数值。

',(0)1

y y y

=-=

要求保留4位小数,并将结果与真解()t

y t e-

=比较。

解:欧拉法

1

'

00

*(,)

(,)

()

k k k k

k k

y y h f t y

y f t y

y t y

+

=+

?

?

=

?

?=

?

(前向欧拉法,可以自启动)其几何意义:把f(t,y)

在[,

k k

t y]区间内的曲边面积用矩形面积近似代替。利用matlab提供的m文件编程,得到算法公式。如下所示

(1)m文件程序为h=0.1;

disp('函数的数值解为'); %显示…?中间的文字%

disp('y='); %同上%

y=1;

for t=0:h:1

m=y;

disp(y); %显示y的当前值%

y=m-m*h;

end

保存文件q2.m

在matalb命令行中键入>> q2

得到结果函数的数值解为

y= 1 0.9000 0.8100 0.7290 0.6561 0.5905 0.5314 0.4783 0.4305 0.3874

0.3487

(2)另建一个m 文件求解t

y e-

=在t∈[0,1]的数值(%t

y e-

=是',(0)1

y y y

=-=的真解%)

程序为h=0.1;

disp('函数的离散时刻解为');

disp('y=');

for t=0:h:1

y=exp(-t);

disp(y);

end 保存文件q3.m

在matalb命令行中键入>> q3

函数的离散时刻解为

y= 1 0.9048 0.8187 0.7408 0.6703 0.6065 0.5488 0.4966 0.4493 0.4066 0.3679

比较欧拉方法求解与真值的差别

欧拉

1 0.9000 0.8100 0.7290 0.6561 0.5905 0.5314 0.4783 0.4305 0.3874 0.3487 真值

1 0.9048 0.8187

0.7408

0.6703

0.6065

0.5488

0.4966

0.4493

0.4066

0.3679

误差

0 -0.0048 -0.0007 –0.0118 –0.0142 –0.0160 –0.0174 –0.0183 –0.0188 -0.0192 -0.0192 显然误差与2h 为同阶无穷小,欧拉法具有一阶计算精度,精度较低,但算法简单。

2-4用二阶龙格库塔法求解2-3的数值解,并于欧拉法求得的结果比较。

解:我们经常用到 预报-校正法 的二阶龙-格库塔法, 1

12121'()2

(,)(,)(,)k k k k k k h y y k k k f t y k f t h y hk f t y y

+?

=++???

=??=++?=??此

方法可以自启动,具有二阶计算精度,几何意义:把f(t,y)在[,k k t y ]区间内的曲边面积用上下底为k f 和1k f +、高为h 的梯形面积近似代替。利用matlab 提供的m 文件编程,得到算法公式。如下所示

(1)m 文件程序为 h=0.1;

disp('函数的数值解为'); disp('y='); y=1; for t=0:h:1

disp(y); k1=-y;

k2=-(y+k1*h); y=y+(k1+k2)*h/2;

end

保存文件q4.m

在matlab 的命令行中键入 >> q4 显示结果为 函数的数值解为

y= 1 0.9050 0.8190 0.7412 0.6708 0.6071 0.5494 0.4972 0.4500 0.4072 0.3685

(2) 比较欧拉法与二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误差为绝对值)

真值

1

0.9048 0.8187 0.7408 0.6703 0.6065 0.5488 0.4966 0.4493 0.4066 0.3679

1 0.9050 0.8190 0.741

2 0.6708 0.6071 0.5494 0.4972 0.4500 0.4072 0.3685

0 0.0002 0.0003 0.0004 0.0005 0.0006 0.0006 0.0006 0.0007 0.0006 0.0006

明显误差为3h得同阶无穷小,具有二阶计算精度,而欧拉法具有以阶计算精度,

二阶龙格-库塔法比欧拉法计算精度高。

2-5.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题2-3数值解,并与前两题结果相比较。

解:四阶龙格-库塔法表达式

11234

1

21

32

43

(22)

6

(,)

(,)

22

(,)

22

(,)

k k

k k

k k

k k

k k

h

y y k k k k

k f t y

h h

k f t y k

h h

k f t y k

k f t h y hk

+

?

=++++

?

?

=

?

??

=++

?

?

?

=++

?

?

=++

??

,其截断误差为5h

同阶无穷小,当h步距取得较小时,误差是很小的.

(1)编辑m文件程序

h=0.1;

disp('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解函数数值解为');

disp('y=');

y=1;

for t=0:h:1

disp(y=);

k1=-y;

k2=-(y+k1*h/2);

k3=-(y+k2*h/2);

k4=-(y+k3*h);

y=y+(k1+2*k2+2*k3+k4)*h/6;

end 保存文件q5.m

在matlab命令行里键入>> q5

得到结果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解函数数值解为

y= 1 0.9048 0.8187 0.7408 0.6703 0.6065 0.5488 0.4966 0.4493 0.4066

0.3679

(2)比较这几种方法:

对于四阶龙格-库塔方法

1 0.9048 0.8187 0.7408 0.6703 0.6065 0.5488 0.4966 0.4493 0.4066 0.3679

1 0.9048 0.8187 0.7408 0.6703 0.6065 0.5488 0.4966 0.4493 0.4066 0.3679

误差 0 0 0 0 0 0 0 0 0 0 0

显然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精度很高,基本接近真值。三种方法比较可以得到 精度(四阶 ) 〉精度(二阶) 〉精度(欧拉)

2-6.已知二阶系统状态方程为.1111210111.2222021222(0);;(0)

x a a x x b x u x b x x a a x ??

????

????????=+=??????????????????????????

写出取计算步长为h 时,该系统状态变量X=[12,x x ]的四阶龙格-库塔法递推关系式。

解:四阶龙格-库塔法表达式1

12341213

243(22)6

(,)(,)22(,)22

(,)

k k k k k k k k k k h y y k k k k k f t y h h k f t y k h h k f t y k k f t h y hk +?

=++++??

=???

=++??

?

=++??=++??

所以状态变量的递推公式可以写作:

A=11122122a a a a ??????

,B=12b b ??????,12x x x ??

=????可以写成.X AX Bu =+

则递推形式1

12341213

2

43*(22)6

(*/2)(*/2)(*)k k k k k k h X X k k k k k AX Bu k A X k h Bu k A X k h Bu

k A X k h Bu +?=++++??

=+??

=++??=++??=++??

2-7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已知如下

2

5100

()( 4.6)( 3.416.35)

s G s s s s s +=

+++ 用matlab 语句 、函数求取系统闭环零极点,并求取系统闭环状态方程的可控标准型实现。

解:已知开环传递函数,求得闭环传递函数为

2

5100

()( 4.6)( 3.416.35)5100

s G s s s s s s +=

+++++

在matlab 命令行里键入>> a=[1 0];

>> b=[1 4.6];

>> c=[1 3.4 16.35]; >> d=conv(a,b); >> e=conv(d,c)

e = 1.0000 8.0000 31.9900 75.2100 0

>> f=[0 0 0 5 100]; >> g=e+f

g = 1.0000 8.0000 31.9900 80.2100 100.0000

%以上是计算闭环传递函数的特征多项式% >> p=roots(g) %计算特征多项式的根,就是闭环

传递函数的极点%

p =

-0.9987 + 3.0091i -0.9987 - 3.0091i -3.0013 + 0.9697i -3.0013 - 0.9697i >> m=[5 100]; >> z=roots(m)

z = -20 %计算零点%

综上:当闭环传函形如1111

11...()...n n n

n n n n

b s b s b G s s a s a s a ----+++=++++时,可控标准型为: 1010...00001...00;00101n A B a a ??????????????

??==??????

????

??--?????? ;[]11;0n n C b b b D -??==??

所以可控标准型是.11.22.33.44123401000

001000

001010080.2131.9981

[100500][0]

x x x x u x x x x x x Y u x x ???????

????????????????

???=+??????????????????----??????

??

??

????

??

????=-+???????

?

2-8用matlab 语言编制单变量系统三阶龙格-库塔法求解程序,程序入口要求能接收状态方程各系数阵(A,B,C,D ),和输入阶跃函数r(t)=R*1(t);程序出口应给

出输出量y (t )的动态响应数值解序列

01,,......,n y y y 。

解:m 文件为:function y=hs(A,B,C,D,R,T,h) %T 为观测时间,h 为计算步长,R 为输入信号幅值% disp('数值解为'); y=0; r=R;

x=[0;0;0;0]; N=T/h; for t=1:N;

k1=A*x+B*R;

k2=A*(x+h*k1/3)+B*R; k3=A*(x+2*h*k2/3)+B*R;

x=x+h*(k1+3*k3)/4; y(t)=C*x+D*R; end

在命令行里键入A= B= C= D= R= T= h= y=hs(A,B,C,D,R,T,h) 得到结果。

2-9.用题2-8仿真程序求解题2-7系统的闭环输出响应y(t).

解:A=0

1000010000110080.2131.998?????

???

??

----??

,B=0001????????????,C=[100500]-,D=[0] 在命令行里键入>> A=[0 1 0 0

0 0 1 0 0 0 0 1

-100 -80.21 -31.99 -8]; >> B=[0 0 0 1]'; >> C=[-100 5 0 0]; >> D=[0]; >> T=1; >> R=1; >> h=0.01;

>> y=hs(A,B,C,D,R,T,h) 数值解为 0

8.3333e-007

5.8659e-006

1.8115e-005

3.9384e-005

7.0346e-005 。 。 。

。 %仅取一部分%

2-10.用式(2-34)梯形法求解试验方程'1

y y τ

=-,分析对计算步长h 有何限制,

说明h 对数值稳定性的影响。

解:编写梯形法程序为1

1212

()2

111()k k k k k h y y k k k y k y y h τττ+?

=++??

?

=-??

?=--??

得到2

12(1)2k k h

h y y ττ

+=-+ 稳定系统最终渐进收敛。

系统稳定则2

2112h

h ττ

-+< 计算得02h τ<<。

h 的选取不能超出上述范围,否则系统不稳定。

2-11如图2-27所示斜梁滚球系统,若要研究滚球在梁上的位置可控性,需首先建立其数学模型,已知力矩电机的输出转矩M 与其电流i 成正比,横梁为均匀可自平衡梁(即当电机不通电且无滚球时,横梁可处于θ=0的水平状态),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简化后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解:设球的质心到杆的距离为0,该系统为特殊情况下的球棒系统。另令

12,,I m I 分别表示棒的惯量、球的质量和球的惯量。则球质心的位置和速度为

(cos ,sin )

(cos sin ,sin cos )

c c x x x v v x v x θθθωθθωθ==-+

其中x

v = ,θω= 。因而动能的移动部分为 因而动能的移动部分为 222

2

1

1()22

trans c K mv m v x ω==+ 球棒系统的旋转动能为 221211()22rot v K I I r

ω=+ 因而,系统总的动能trans rot K K K =+等于

222111

()22

K I mx mv ωλ=++

其中2

2

11I mr λ=+

>为常数。 此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组为

()sin ()cos d T T

mg dt x x

d T T ki mg dt θθθθ?????-=-?????

???-=-????

综合以上公式的系统的方程组为

221

sin()0()2cos()m x mx mg I mx mxx mgx ki λθθθθθ?-+=?

?+++=?? 设系统在平衡点附近0θ?

≈,cos 1θ≈,sin θθ≈,则系统方程可化为

21

0()m x mg I mx mgx ki λθθ+=??++=?

对上式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并化简后可得到

()()

X s I s 。 参考文献:

[1] Hauser, S. Sestry, and P. Kokotovic. “Nonlinear control via approximate input-output linearization”. 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 vol.37:pp.392-398, 1992.

[2] R. Sepulchre. “Slow peaking and low -gain designs for global stabilization of nonlinear systems”. submitted for IEEE TAC 1999.

[3] R. Sepulchre, M. Jankovic, and P. Kokotovic Constructive Nonlinear Control. Springer-Verlag, 1997.

[4] R. Teel. “Using Saturation to stabilize a class of single -input partially linear composite systems”. IFAC NOLCOS'92 Symposium, pages 369-374, June 1992.

2-12如图2-28所示双水箱系统中,in q 为流入水箱1的液体流量,out q 为流出水箱

2

的液体流量,试依据液容与液阻的概念,建立

112()[(),(),(),()]out in Q s Q s H s Q s H s ∝的系统动态结构图。 解:根据液容和液阻的概念,可分别列出两个水箱的数学模型

1

1122112

112

2in out out dh C q q dt dh C q q dt h h q R h q R ?=-??

?=-??

?-?=

?

??=??

对上式进行在零初始条件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

11122

1121122()()()()()()

()()

()()

()in out out C sH s Q s Q s C sH s Q s Q s H s H s Q s R H s Q s R =-??=-??-=

??

?=?

?

化简后可得

2

1122112221()1

()()1

out in Q s Q s R C R C s R C R C R C s =++++ 122()1

()1out Q s Q s R C s =

+ 11222()1

()1out Q s H s R R C s R =

++ 22

()1

()out Q s H s R =

11C s

21C s

1

1R ()

out Q s ()

in Q s 1()Q s 1()

H s 2()

H s +++--

-

第三章 习题

3-2设典型闭环结构控制系统如图4-47所示,当阶跃输入幅值 20R =时,用sp4_1.m 求取输出()y t 的响应。

()

y t ()

r t 2

4323025

0.0160.864 3.27 3.421

s s s s s +++++

解:用sp4_1.m 求解过程如下:

在MA TLAB 语言环境下,输入以下命令语句 >> a=[0.016 0.864 3.27 3.42 1]; >> b=[30 25];

>> X0=[0 0 0 0]; %系统状态向量初值为零 >> V=2; %反馈系数2v = >> n=4;

>> T0=0;Tf=10;

>> h=0.01;R=20 ; %仿真步长h=0.01,阶跃输入幅值20R =

>> sp4_1 %调用sp4_1.m 函数 >> plot(t,y) 运行结果为:

01234567891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附:sp4_1.m 函数为

b=b/a(1);a=a/a(1);A=a(2:n+1);

A=[rot90(rot90(eye(n-1,n)));-fliplr(A)]; B=[zeros(1,n-1),1]'; m1=length(b);

C=[fliplr(b),zeros(1,n-m1)];

Ab=A-B*C*V; X=X0'; y=0;t=T0;

N=round((Tf-T0)/h); for i=1:N

K1=Ab*X+B*R;

K2=Ab*(X+h*K1/2)+B*R; K3=Ab*(X+h*K2/2)+B*R; K4=Ab*(X+h*K3)+B*R;

X=X+h*(K1+2*K2+2*K3+K4)/6; y=[y,C*X]; t=[t,t(i)+h]; end

3-4系统结构图如图3-55,写出该系统的联结矩阵W 和0W ,并写出联结矩阵非零元素阵IJ W 。

1()

G s 2()

G s 3()

G s 4()

G s 5()

G s 6()G s 7()

G s 10()

G s 9()

G s 0

y 8()

G s 7

y

解:根据图3-55中i u ,i y 拓扑连结关系,可写出每个环节输入i u 受哪些环节输出i y 的影响,

现列如入下:

10

2

193243854

6510768697

107

u y u y y

u y u y y u y u y y u y u y u y

u y =??=-??=?

=-??=??

=-??=?

=??=??=? 把环节之间的关系和环节与参考输入的关系分别用矩阵表示出来,

00U WY W Y =+

123456789100000000000

0100000000100100000000000100000

10000010000000000010000010000010000000000100000000000100000

0000010

000u u u u u u u u u u ????????-????????????-??????????=??-?????????????????????????????????12345067891010000**00000y y y y y y y y y y y ????

????

????????

????

????????

??+??????????

????

????

??

??

????????

???????

即W =0

000000000010000000010010000000000010000010000010000000000010000010000010000000000100000000000100000

0000010

000????-????

??-????

?

?-??????

??????

????,0W =1000000000??

????????

??

??????

??????

????????,10

121129132143148154

165161017618619711071IJ W ??

??????-????????-????=??????-??????????????

??

3-6若系统为图4-5b 双输入-双输出结构,试写出该系统的联接矩阵W ,0W ,说明应注意什么?

1

4

6

5

3

2

01y 02

y 1

u 2

u 3

u 5

u 4

u 6

u 3

y 6

y 5

y 1y 2

y 4y

解:根据图4-5b 中i u ,i y 拓扑连结关系,可列写如下关系式:

10152

132

40235664

u y y u y

u y u y y u y u y =+??=??=??

=+??=?=?? 转换成矩阵形式为

11223301440255660

000101

0100000000100000

0**001000010000010

000010000u y u y u y y u y y u y u y ????????

???????

?????????

??????????=+???????

????????????????????????????

????

?????????

???? 所以联接矩阵W =0

000101000000

10000001000000001000100????????

?

?????

??????,0W =1

000000

1000

0?????????

??????

?????

此时应注意输入联接矩阵0W 变为62?型。

3--8求图3-56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响应y(t),并与无非线性环节情况进行比较。

0.50.1

s s ++20

(2)(10)

s s s ++5

-5

()10

r t =()

e t ()

u t ()

y t 解:(1)不考虑非线性环节影响时,求解过程如下:

1) 先将环节编号标入图中。

2) 在MATLAB 命令窗口下,按编号依次将环节参数输入P 阵; >> P=[0.1 1 0.5 1;0 1 20 0;2 1 1 0;10 1 1 0];

3) 按各环节相对位置和联接关系,有联接矩阵如下:

0001100001000

10W -?????

?=??????, 01000W ??????=??????,所以非零元素矩阵 10

114

1211321431I J W ??

??-????=?

???????

>> WIJ=[1 0 1;1 4 -1;2 1 1;3 2 1;4 3 1] ;

4)由于不考虑非线性影响,则非线性标志向量和参数向量均应赋零值; >> Z=[0 0 0 0];S=[0 0 0 0];

5)输入运行参数:开环截至频率1L c ω约为1,故计算步长h 取经验公式值,即

1

0.0250c

h ω≤

=,取h=0.01;每0.25秒输出一点。故取1L =25。 >>h=0.01; >>L1=25; >>n=4; >>T0=0 >>Tf=20; >>nout=4; >>Y0=10; >>sp4_4;

>> plot(t,y,'r') >> hold on

运行结果如图中红色实线所示。

(2)考虑非线性环节N 影响时,只需将非线性标志向量Z 和参数向量S 的相应分量正确输入即可。

在MA TLAB 命令窗口中输入下列语句:

>> Z=[4 0 0 0];S=[5 0 0 0]; %第一个线性环节后有饱和非线性,参数值为5。

操作系统教程_孙钟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首页入门学 习 程序 员 计算机考 研 计算机电子书 下载 硬件知 识 网络知 识 专业课程答案 下载 视频教程下载 第一章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IMB 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 ,每个用户进程各占200KB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 % ,若增加1MB 内存,则CPU 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 的百分比为P ,则n 个进程同时等待刀O 的概率是Pn ,当n 个进程同时等待I/O 期间CPU 是空闲的,故CPU 的利用率为1-Pn。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 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 % , 故: CPU利用率=l-(80%)4 = 0.59 若再增加1MB 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 个用户进程,此时:cPu 利用率=l-(1-80%)9 = 0.87 故增加IMB 内存使CPU 的利用率提高了47 % : 87 %/59 %=147 % 147 %-100 % = 47 % 2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 先开始做,程序B 后开始运行。程序A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打印100ms 、再计算50ms 、打印100ms ,结束。程序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输入80ms 、再计算100ms ,结束。试说明(1 )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 2 )程序A 、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 至150ms 之间(见图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2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二 1. 考虑如图所示的典型反馈控制系统框图 (1)假设各个子传递函数模型为 66.031.05 .02)(232++-+=s s s s s G ,s s s G c 610)(+=,2 1)(+=s s H 分别用feedback ()函数以及G*Gc/(1+G*Gc*H)(要最小实现)方法求该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2) 假设系统的受控对象模型为s e s s s G 23 )1(12 )(-+=,控制器模型为 s s s G c 32)(+=,并假设系统是单位负反馈,分别用feedback ()函数以及G*Gc/(1+G*Gc*H)(要最小实现)方法能求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如果不能,请近似该模型。 2. 假定系统为: )(0001)(111000100001024269)(t u t x t x ????? ???????+????????????----= [])(2110)(t x t y = 请检查该系统是否为最小实现,如果不是最小实现,请从传递函数的角度解释该模型为何不是最小实现,并求其最小实现。 3. 双输入双输出系统的状态方程:

)(20201000)()(20224264)(75.025.075.125 .1125.15.025.025.025.125.425.25.025.1525.2)(t x t y t u t x t x ??????=????? ???????+????????????------------= (1)试将该模型输入到MATLAB 空间,并求出该模型相应的传递函数矩阵。 (2)将该状态空间模型转化为零极点增益模型,确定该系统是否为最小实现模型。如果不是,请将该模型的传递函数实现最小实现。 (3)若选择采样周期为s T 1.0=,求出离散后的状态方程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 (4)对离散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连续变化,测试一下能否变回到原来的系统。 4. 假设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222 )(2+++=s s s s G 系统状态的初始值为?? ????-21,假设系统的输入为t e t u 2)(-=。 (1)将该传递函数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 (2)利用公式 ?--+=t t t A t t A d Bu e t x e t x 0 0)()()()(0)(τττ求解],0[t 的状态以及系统输出的解析解。 (3)根据上述的解析解作出s ]10,0[时间区间的状态以及系统输出曲线。 (4)采用lsim 函数方法直接作出s ]10,0[时间区间的状态以及系统输出曲线,并与(3)的结果作比较。 5. 已知矩阵 ???? ??????----=212332110A (1)取1:1.0:0=t ,利用expm(At)函数绘制求A 的状态转移矩阵,看运行的速度如何? (2)采用以下程序绘制A 的状态转移矩阵的曲线,看运行的速度如何? clc;clear; A=[0 1 -1;-2 -3 3;2 1 -2]; t=0:0.1:2; Nt=length(t);

系统与设计复习题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面向对象的特点主要概括为(C )。 A. 可分解性、可组合性、可分类性 B. 继承性、封装性、 多态性 C. 抽象性、继承性、封装性、多态性 D. 封装性、易维护性、 可扩展性、可重用性 2.信息按照( C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3.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B )和管理 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4.在开发一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首先要进行用户调查,调查 中收集的主要信息包括( D )。 A. 管理目标、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信息 B. 组织结构、功能体系、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信息 C. 企业性质、客户资源、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信息 D. 管理目标、功能体系、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信息 5.系统流程图也称为业务流程图,它表达的是(B )。 A. 数据在系统各部件间的流动情况 B. 对数据进行加工

处理的控制过程 C. 逻辑数据流图 D. 白盒子形式的组成系统 的每个部件 6.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C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 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 7.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D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图 8.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C )的关系即可 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A. 第一范式 B. 第二范式 C. 第三范式 D. BC范式 9.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 10.用户开发应用系统的主要手段是( A )。 A. 生命周期法 B. 原型法 C. 第四代语言 D. 面向对象 方法 11.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控制系统仿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习题参考答案 1-1什么是仿真?它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它所遵循的基本康JM是什么? 答:所谓仿耳,畝是使用其它相似的系统来樓仿曳实的需要研究的系统.计算机仿真是指以数字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编写并且运行反映真实系统运行状况的程序.对计算机■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实际系统运行状杏和演化规律进行編合评估与预测.它是非的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或甘评价系统性能和功能的一种技术手段. 仿真的主要优点是,方便快捷、成本低巌、工作效車和计算II度都很高.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似性原理. 1-2你认为计算机仿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各;向模型更加准确的方向发展,向虐拟现实技术,以及高技术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尺.向更加广■的时空发展. 1-3计算机敷字仿真包括■些要素?它们的关系如何? 答,计算机仿真的三要素是:系一丸的对象、模一系统的抽象、计算机一真的工具和手段.它<1的关系是相互依存. 2-1控制算法的步长应该如何选择? ?:控制算法步长的选择应该怡当.如果步长太小,就会增加迭代次数,增加计算量;如果步长太大,计算碳養将显著堆加,甚至造成计算结杲失真. 2-2通常控制系统的建模有■几种方法? 4t. i\ *?、1、绘厶 2-2通常控制系统的建模有■几种方法? I)机理建模法,2)实鲨麓模法;3)综合建模法. 2-3用欧拉法求以下系统的■出响应)?(/)在0W/W1上"0.1时的效值解? y + y = 0, y(0) = 0.8 解,输入以下语句 dt=0. 1; X set step y=0.8; % set initial value for 1=1:10; 尸y-y拿dt; yl (i+l)=y; end t=0:0. 1:1; yl (1)=0. 8; plot (t,yl)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答案

习题1 1.单项选择题 (1)大中小型计算机是以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 A、CPU B、存储器 C、系统总线 D、通道 (2)以下关于操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批处理系统是实现人机交互的系统 B、批处理系统具有批处理功能,但不具有交互能力 C、分时系统是实现自动控制,无须人为干预的系统 D、分时系统即具有分时交互能力,又具有批处理能力 (3)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 A、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接口 B、对用户的命令作出快速响应 C、作为服务机构向其它站点提供优质服务 D、防止有人以非法手段进入系统 (4)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 A、可靠性和灵活性 B、实时性和可靠性 C、优良性和分配性 D、灵活性和分配性 (5)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分布式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B、在一台处理器上并行运行多个程序 C、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6)以下关于并发性和并行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并发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B、并发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C、并行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D、并发性是指进程,并行性是指程序 (1)B (2)B (3)A (4)B (5)D (6)B 2.填空题 (1)微机是以总线为纽带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2)在批处理兼分时系统中,往往把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把由批处理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3)在分时系统中,若时间片长度一定,则用户数越多,系统响应时间越慢。 (4)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协同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分解问题成为子计算并使之在系统中各台计算机上并行执行,以充分利用各计算机的优势。 (5)用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网络通信、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3.简答题 (1)什么是操作系统?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并发性 (2)什么是批处理系统,衡量批处理系统好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及时性 (3)试述分时系统的原理及其特性。时间片原则交互性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

系统建模与仿真考试题

1.信息时代认识世界(科学研究)的三种方法是:理论研究、(_实验研究_)、(__ 仿真___)。 2.根据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是连续性还是间断性的,可将系统划分为(_连续系统_)、 (__离散系统__)。 3.系统仿真中的三个基本概念是系统、(__模型_)、仿真。 4.拟对某系统进行研究,首先要对系统作出明确的描述,即确定系统各个要素:实体、 属性、活动、(__状态_)、(_事件___)。 ?阶段性知识测试 5.系统仿真有三个基本的活动,即系统建模、仿真建模和(__仿真实验__),联系这 三个活动的是系统仿真的三要素,即系统、模型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6.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是:(1)调研系统,明确问题、(2)(___设立目标,收集数据 __)、(3)建立仿真模型、(4)编制程序、(5)运行模型,计算结果、(6)(_统计分析,进行决策__) ?阶段性知识测试 7.仿真软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高级程序语言阶段;(2)仿真程序包、初级仿 真语言阶段;(3)商业化仿真语言阶段;(4) (_一体化建模与仿真环境_)阶段。 8.常用的仿真软件有Arena、Automod、MATLAB、Promodel、(__WITNESS______)、 (______FLEXSIM___)。 9.求解简单系统问题的“原始”方法是(___解析解决____),借助(___实验__)可大大 提高该方法的效率和精度。 ?阶段性知识测试 10.排队系统可简化表示为A/B/C/D/E。其中A为到达模式;B为(服务模式)、C为服 务台数量、D为系统容量;E为排队规则。 11.常见的排队规则有:先到先服务、后到后服务、优先级服务、最短处理时间优先服 务、随机服务等。请以连线方式将下列排队规则名称的中英文对照起来。 先进先出FIFO 后进先出LIFO 随机服务SIRO 最短处理时间优先SPT 优先级服务PR ?阶段性知识测试 12.模型中,习惯称实体为成分。成分可分为主动成分和被动成分。请问排队系统中的 随机到达的顾客属于(主动)成分(主动/被动)。 13.事件是改变系统状态的瞬间变化的事情。一般指活动的开始和结束。事件可分为必 然事件(主要)、条件事件(次要)、系统事件。其中(______)一般不出现在将来事件表中(FEL)。 14.活动是具有指定长度的持续时间,其开始时间是确定。排队系统主要活动有 (_______)和服务活动。 ?阶段性知识测试 15.仿真时钟表示仿真时间的变量。Witness仿真系统中仿真钟用系统变量(TIME)表 示。 仿真策略,也称仿真算法。离散事件系统适用的仿真策略有(_事件调度法_)、活动扫描法、进程交互法、三阶段法等。 16.建立输入数据模型需要4个步骤:(1)从现实系统收集数据;(2)(_确定输入数据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相关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答案: C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答案: B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答案: A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答案: D 14.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答案: A 16. 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 A. 纠错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答案: C 1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答案: A 20.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 用户的决策方针 B. 用户的分析方案 C. 系统设计说明书 D.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答案: C 21. 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中用户必须参与的原则是用户必须参与()。 A. 系统建设中各阶段工作 B. 系统分析工作 C. 系统设计工作 D. 系统实施工作答案: A 22.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A. 系统开发周期长 B. 缺乏标准、规范 C. 用户参与程度低 D. 主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答案: A 23. MIS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A.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 B. 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资源分配 C. MIS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系统目标 D.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要分析,资源分配答案: A 28.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 A. 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 B. 系统开发时间短 C. 对用户需求的变更不能做出迅速响应 D. 适合大型复杂系统答案: C 29.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测试工作应该由以下人员来承担()。 A. 原程序作者 B. 专门的测试人员 C. 系统设计人员 D. 用户答案: B 30. 系统维护中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 A. 系统分析阶段 B. 系统设计阶段 C. 系统实施阶段 D. 三者都包括答案: D 31.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A. 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 B. 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3及答案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三及答案 1.已知系统 )24(32)(21+++=s s s s s G 、2 103)(2+-=s s s G 求G 1(s)和G 2(s)分别进行串联、并联和反馈连接后的系统模型。 解: clc;clear; num1=[2 3]; den1=[1 4 2 0]; num2=[1 -3]; den2=[10 2]; G1=tf(num1,den1); G2=tf(num2,den2); Gs1=series(G1,G2) Gp1=parallel(G1,G2) Gf=feedback(G1,G2) 结果: Transfer function: 2 s^2 - 3 s - 9 ------------------------------ 10 s^4 + 42 s^3 + 28 s^2 + 4 s Transfer function: s^4 + s^3 + 10 s^2 + 28 s + 6 ------------------------------ 10 s^4 + 42 s^3 + 28 s^2 + 4 s Transfer function: 20 s^2 + 34 s + 6 -------------------------------- 10 s^4 + 42 s^3 + 30 s^2 + s – 9 2.某双闭环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利用feedback( )函数求系统的总模型。 解: 模型等价为: 编写程序: clc;clear; s=tf('s'); G1=1/(0.01*s+1); G2=(0.17*s+1)/(0.085*s); G3=G1; G4=(0.15*s+1)/(0.051*s); G5=70/(0.0067*s+1); G6=0.21/(0.15*s+1); G7=(s+2)/s; G8=0.1*G1; G9=0.0044/(0.01*s+1); sys1=feedback(G6*G7,0.212); sys2=feedback(sys1*G4*G5,G8*inv(G7)); sys=G1*feedback(sys2*G2*G3,G9) 结果: Transfer function: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

题目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 1. 组成UML有三种基本的建筑块是:(?A ),事物和图 A、关系?????????????????? B、类 C、用例?????????????????? D、实体 2、UML体系包括三个部分:UML基本构造块,(?A )和UML公共机制 A、UML规则????????????? B、UML命名 C、UML模型????????????? D、UML约束 3、UML中的事物包括:结构事物,分组事物,注释事物和( D) A、实体事物?????????? ???????? B、边界事物 C、控制事物?????????????????? D、动作事物 4、( A)模型的缺点是缺乏灵活性,特别是无法解决软件需求不明确或不准确的问题 A、瀑布模型?????????????????? B、原型模型 C、增量模型?????????????????? D、螺旋模型 5、下面哪个不是UML中的静态视图(A? ) A.状态图??????????????????? B.用例图 C.对象图??????????????????? D.类图 6、(?A )技术是将一个活动图中的活动状态进行分组,每一组表示一个特定的类、人或部门,他们负责完成组内的活动。 ? A、泳道??????????????????? B、分叉汇合 ? C、分支??????????????????? D、转移 7、下列关于状态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状态图是UML中对系统的静态方面进行建模的五种图之一。 B. 状态图是活动图的一个特例,状态图中的多数状态是活动状态 C.活动图和状态图是对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进行建模,描述对象随时间变化的 行为。 D. 状态图强调对有几个对象参与的活动过程建模,而活动图更强调对单个反应 型对象建模 8、对反应型对象建模一般使用(?A )图 A、状态图??????????????????? B、顺序图 ?C、活动图??????????????????? D、类图

控制系统仿真

5.2设222(x,y,z)4y z f x x y z =+++,求函数f 在(0.5,0.5,0.5)附近的最小值。 解: >> fun=inline('x(1)+x(2)^2/(4*x(1))+x(3)^2/x(2)+2/x(3)','x'); >> x0=[0.5,0.5,0.5]; >> [x fval]=fminsearch(fun,x0) x = 0.5000 1.0000 1.0000 fval = 4.0000 → 函数f 在(0.5,0.5,0.5)附近的最小值为:4.0000 6.8求方程组1221x y z x y z x y z ++=??-+=??--=? 的解。 解: >> A=[1 1 1;1 -1 1;2 -1 -1]; >> b=[1;2;1]; >> B=[A,b]; >> rank(A),rank(B) ans = 3 ans = 3 >> X=A\b X = 0.6667 -0.5000 0.8333 → 方程组的解为:0.6667x =,=-0.5000y ,=0.8333z 6.11求函数3()sin t f t e t -=的拉普拉斯变换。 解: >> syms t; >> ft=exp(-3*t)*sin(t); >> Fs=laplace(ft) Fs = 1/((s + 3)^2 + 1) → 函数3()sin t f t e t -=的拉普拉斯变换为:21(s 3)1 ++

7.11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s)(0.1s 1)(0.001s 1) G s =++ 应用Simulink 仿真系统构建其阶跃响应曲线。 解: 模型仿真图 1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 1 7.7用S 函数创建二阶系统0.20.40.2(t)y y y u =+=,0y y ==,()u t 为单位阶跃信号,使用Simulink 创建和仿真系统的模型。 解: function [sys,x0,str,ts] = sfun1(t,x,u,flag) switch flag, case 0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case 3 sys=mdlOutputs(t,x,u); case {1,2,4,9} sys=[]; end function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sizes=simsizes;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部分习题标准答案

第一章: 一、3、10、15、23、27、35 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操作系统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并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主要作用 (1)服务用户—操作系统作为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 (2)进程交互—操作系统作为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 (3)系统实现—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或虚拟机 (4)资源管理—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10.试述系统调用与函数(过程)调用之间的区别。 (1)调用形式和实现方式不同; (2)被调用的代码位置不同; (3)提供方式不同 15.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有什么特点?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作业(程序)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内存并执行交替计算的方法。从宏观上看是并行的,从微观上看是串行的。 (1)可以提高CPU、内存和设备的利用率; (2)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率,使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作业数目增加; (3)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并行性,使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和CPU之间均可并行工作。 23.现代操作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请简单叙述之。 (1)处理器管理; (2)存储管理; (3)设备管理; (4)文件管理; (5)联网与通信管理。 27.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 内核是一组程序模块,作为可信软件来提供支持进程并发执行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通常驻留在内核空间,运行于内核态,具有直接访问计算机系统硬件设备和所有内存空间的权限,是仅有的能够执行特权指令的程序。 35.简述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资源复用技术。

系统中相应地有多个进程竞争使用资源,由于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资源是宝贵和稀有的,操作系统让众多进程共享物理资源,这种共享称为资源复用。 (1)时分复用共享资源从时间上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供进程使用; (2)空分复用共享资源从空间上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供进程使用。 . 二、2、5 2、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 (见图中有色部分)。 (2)程序A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有等待。程序B有等待时间段为180ms至200ms间(见 图中有色部分)。 5、答:画出三个作业并行工作图如下(图中着色部分为作业等待时间):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题库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题库 一、填空题 1. 定义一个系统时,首先要确定系统的边界;边界确定了系统的范围,边界以外对系统的作用称为系统的输入,系统对边界以为环境的作用称为系统的输出。 2.系统的三大要素为:实体、属性和活动。 3.人们描述系统的常见术语为:实体、属性、事件和活动。 4.人们经常把系统分成四类,它们分别为:连续系统、离散系统、采样数据系统和离散-连续系统。 5、根据系统的属性可以将系统分成两大类:工程系统和非工程系统。 6.根据描述方法不同,离散系统可以分为:离散时间系统和离散事件系统。 7. 系统是指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实体的有机组合。 8.根据模型的表达形式,模型可以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二大类,其中数学模型根据数学表达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二种,分别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9、采用一定比例按照真实系统的样子制作的模型称为物理模型,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系统内在规律 的模型称为数学模型。 10.静态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一般是代数方程和逻辑关系表达式等,而动态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一般是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 11.系统模型根据描述变量的函数关系可以分类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12 仿真模型的校核是指检验数字仿真模型和数学模型是否一致。 13.仿真模型的验证是指检验数字仿真模型和实际系统是否一致。 14.计算机仿真的三个要素为:系统、模型与计算机。 15.系统仿真的三个基本活动是系统建模、仿真建模和仿真试验。 16.系统仿真根据模型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物理仿真、数学仿真和数学-物理混合仿真。 17.根据仿真应用目的的不同,人们经常把计算机仿真应用分为四类,分别为: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理论验证和人员训练。 18.计算机仿真是指将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的过程。 19. 仿真依据的基本原则是:相似原理。 20. 连续系统仿真中常见的一对矛盾为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 21.保持器是一种将离散时间信号恢复成连续信号的装置。 22.零阶保持器能较好地再现阶跃信号。 23. 一阶保持器能较好地再现斜坡信号。 24. 二阶龙格-库塔法的局部截断误差为O()。 25.三阶隐式阿达姆斯算法的截断误差为:O()。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1. 信息按照(C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B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D ) 的支持。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C )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B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 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D )。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 B. 帮助理论的证明 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 D. 优化组织过程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A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 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C )。 A. 功能内的BPR B. 组织间的BPR C. 功能间的BPR D. 功能内的BPR 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 A. 逻辑方式 B. 物理方式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D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 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 C )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A. 第一范式 B. 第二范式 C. 第三范式 D. BC范式 12.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C ) A. 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 C. 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 B. 生命周期结构(Lifecycle Architecture)里程碑 D. 产品发布(Product Release)里程碑 13.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指( D )。 A. 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规模与效益不断增长的过程 B. 社会上进行交换的信息量不断增长的过程 C. 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D. 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以致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试题B卷.doc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0—2011学年度第 一学期期未考查试卷 科 目:控制系统仿真 (B )卷 考试形式:上机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所属学院:自动化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答题注意事项:以下题目请大家在计算机上完成,并将结果写成电子文档上交。电子文档中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仿真程序代码、仿真结果截图、仿真实验结论。 1.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2()(2++= s s s K s G k ,试确定分别使 闭环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的取值范围。(20分) 程序如下: num=1; den=conv([1 2 0 0],[1 5]); G=tf(num,den); k=0:0.05:100; rlocus(G) [K,P]=rlocfind(G) 题 目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标准分数 20 20 20 20 20 100 实得分数 评卷人 装 订 线 考 生 答 题 不 得 超 过 此 线

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 0.0024 + 0.3230i K = 1.0607 P = -4.9857 -2.0838 0.0347 + 0.3176i 0.0347 - 0.3176i 运行结果:

K=1.0607; t=0:0.05:100; G0=feedback(tf(K*num,den),1); step(G0,t)

由上图分析可得,系统的临界稳定增益是1.0607,因此该闭环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的取值范围是0~1.0607,随着增益的增加系统趋于发散统系统 2、试求以下单位负反馈系4 1 )(2++=s s s G k 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求其动态性能 指标r p s t t t %σ。 num=1; den=[1 1 4]; G=tf(num,den); Gk=feedback(G ,1) figure(1);

操作系统教程第版课后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课后答案 费祥林、骆斌编着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习题一 一、思考题 1.简述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层次结构。 答:现代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是硬件和软件相互交织形成的集合体,构成一个解决计算问题的工具。硬件层提供基本可计算的资源,包括处理器、寄存器、内存、外存及I/O设备。软件层由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系统软件是最靠近硬件的。 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可分成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答: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硬件资源分为处理器、I/O设备、存储器等;信息资源分为程序和数据等。 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起4个方面的作用。 (1)服务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提供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 (2)进程交互观点——操作系统是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 (3)系统实现观点——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或虚拟机 (4)资源管理观点——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4.操作系统如何实现计算与操作过程的自动化? 答: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能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单道系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5.操作系统要为用户提供哪些基本的和共性的服务? 答:(1)创建程序和执行程序;(2)数据I/O和信息存取;(3)通信服务;(4)差错检测和处理。为了保证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使得多个应用程序能够有效的共享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效率,操作系统还具备一些其他的功能:资源分配,统计,保护等。 6.试述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口。 答:操作系统通过程序接口和操作接口将其服务和功能提供给用户。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可获得操作系统的低层服务,访问或使用系统管理的各种软硬件资源,是操作系统对外提供服务和功能

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简介

系统建模与仿真 开课对象:工业工程开课学期:6 学分:2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课学时:40学时; 实验学时:0 学时;上机学时:8学时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材:系统建模与发展,齐欢,王小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参考书: 【1】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顾启泰,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现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刘兴堂,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王维平,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4】系统仿真导论,肖田元,清华大学出版社 【5】建模与仿真,王卫红,科学出版社 【6】仿真建模与分析(Simulaton Modeling and Analysis)(3rd eds.),Averill M. Law, W.David Kelton,清华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建模与仿真是当代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其技术已渗透到各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本课程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让学生掌握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建模与仿真的一般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 1.掌握建模基本理论; 2.掌握仿真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一种仿真语言及仿真软件; 4.能够运用建模与仿真方法分析、解决工业工程领域的各种常见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建模与仿真的作用和发展,理解组成要素。 2.掌握建模的几种基本方法,及模型简化的技术手段。 3.掌握建模的一般系统理论,认识随机数的产生的原因及统计控制方式。 4.能对离散事件进行仿真,并能分析运行结果。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3学时) 1.系统、模型、仿真的基本概念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 一、复习要点 1.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 合。 2.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 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是,在系统规划后,循环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构建与实施、系统评价工作。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可分为三大类:一次性收益,非一次性收益和不可定量的收益 3.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组织的环境、战略、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组织 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于确定的信息系统项目,要明确其目标,并对目标进行权衡和量化。 4.系统分析的主要活动有系统初步调查、系统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研究和新系统逻辑方案 的提出,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弄清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规定新系统应当做什么。 5.常用的调查研究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召开调查会、业务实践、专家访谈、电子问卷。如果系 统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拟开发项目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时,可向主管单位提出系统开发建议书,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安排。 6.可行性研究又叫可行性分析,它是所有工程项目在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可行性研究 是指项目正式开发之前,先投入一定的精力,通过一套准则,从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合理性,以及项目所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系统开发任务书。 7.需求分析是强调用户对新开发的信息系统的需要和要求,结合组织的目标、现状、实力和技术 等因素,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确定出合理可行的信息系统需求,并通过规范的形式描述需求的过程。需求分析结束时,应当提出需求分析报告交上级审查。信息系统需求分为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两类。 8.系统设计用来确定系统的结构,即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详细设计用来 确定模块内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产生描述各模块程序过程的详细设计文档。系统设计是对系统分析的深化和细化,其目的是提出能够指导信息系统实现的设计方案。系统实施以系统分析

控制系统仿真matlab第六章习题答案

控制系统仿真第六章课后题 作业6.1 在图6.1中,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1001.0)(11.0()(++=s s s K s G 试编写matlab 程序,设计系统的超前矫正器Gc(s),要求: 1)在斜坡信号r (t)=2t 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ess<=0.002; 2)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Pm 范围为:45~55; 3)绘制系统校正后的bode 图和阶跃响应曲线。 程序: >> s=tf('s'); >> G=1000/(s*(0.1*s+1)*(0.001*s+1)); >> margin(G) % 绘制校正前的bode 图 >> figure(2) >> sys=feedback(G,1); >> step(sys) %绘制校正前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 [Gm,Pm]=margin(G); %该句值计算bode图的增益裕量Gm和相位裕量Pm >> [mag,phase,w]=bode(G); %该句只计算bode图上多个频率点w对应的幅值和相位>> QWPm=50; %取矫正后的相位为50 >> FIm=QWPm-Pm+5; >> FIm=FIm*pi/180; >> alfa=(1-sin(FIm))/(1+sin(FIm)); >> adb=20*log10(mag); >> am=10*log10(alfa); >> wc=spline(adb,w,am); >> T=1/(wc*sqrt(alfa)); >> alfat=alfa*T; >> Gc=tf([T 1],[alfat 1]) %校正器的传递函数 Transfer function: 0.01794 s + 1 ------------- 0.00179 s + 1 >> figure(3) >> margin(Gc*G) % 系统矫正后的bode图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试卷(A卷)

上海海洋大学试卷 姓名:学号:专业班名: 一.简述题(共40分) 1.什么是事件?在单通道排队系统中,哪两个典型事件影响系统的状态?这两个典型事件分别发生时,可能会改变系统哪些状态?(5分) 事件是指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行为或者事情 在单通道派对系统中的典型事件是:顾客到达和服务结束 顾客到达发生,系统可能会由闲开始变为忙,可能引起队长发生变化 服务结束,系统的状态可能有忙变为闲,可能引起队长发生变化 2.分析FMS(柔性制造系统)中的实体、状态、事件和活动。要求每一项写出2个。(8分) 实体:机床、工件 状态:空闲、加工 事件:工件到达、加工结束 活动:工件到达与工件加工开始这之间的一段事件是一个活动

3.在排队模型中,假定用链表来存放排队等待服务的顾客。链表中只有“到达时间”这样的单属性,当前CLOCK =10,已用空间表和可用空间表的情形见下图1,并且任何时候队列中的顾客数不会超过4位。若已知排队系统中依次发生的事件如下表1。 请根据表1中列出的事件画出CLOCK =15,CLOCK =20,CLOCK =25时的已用空间表和可用空间表的情形(注意:画出的图形中必须标上行号)。(8分)

4.库存系统仿真中有哪4种类型的事件?当这4种事件同时发生时,系统如何处理4种事件?(4分) 1 货物到达 2 顾客需求 3 仿真结束 4 月初清库 5.请问输入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并简述各个步骤的基本内容?(6分) 输入数据收集 分布的识别 参数估计 拟合度检验 6.在稳态仿真中,哪两种方法能够提高仿真结果的精度?(4分) 重复运行次数和增加运行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