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陋室铭 习题(答案)

陋室铭 习题(答案)

陋室铭 习题(答案)
陋室铭 习题(答案)

《陋室铭》习题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类比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

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问答题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比兴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5、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6、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7、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

10、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11、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五、拓展题:

1、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开放题,不设答案。

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3、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3、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答:(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4、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答:(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5、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致?

答:(作者追求精神,一致)。

《陋室铭》课堂实录根据录音整理

2012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课《陋室铭》课堂实录根据录音整理 金华四中郑永威 师:讲关于刘禹锡的故事。 他的诗与白居易起名,他的词与柳宗元起名,据说他被贬到安徽,按当时朝廷规定,他可以住三室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力小人。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可以给双小鞋穿穿,以显示 自己的威风。于是就在城南给刘禹锡安排了三间小房。对此,刘禹锡大人大量,不以为意。还根据驻地的 美好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了门上。 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非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变本加厉。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且把住房面积减去 了一半。此住房位于德胜河旁,山青水秀,景色怡人。刘禹锡一见,顿来灵感,挥笔又是一副好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好诗传到乡里,策知县大怒。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既没有山又没有水。 在半年的时间里,刘禹锡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搬家折腾了三次。激怒愤慨之下,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足以为快,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并请人碑刻立于大 门之外! 师:昨天我们预习过了,我想请同学读一读,古人写诗文是没有标点的,我想请同学读一读没标点的文章,你来吧。 生读没有标点的文章。 师:好,读得不错,你不仅读出男子汉的气概,而且字词读的也很准,抑扬顿挫,还读出了韵文的味道, 韵文一般是用韵的,我们来齐读这篇文章吧。 生齐读。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并屏显出示【“铭”的解释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师:请大家看标题,这里有一个铭字,你能用铭来组词吗? 生1:铭文 生2:刻骨铭心 师:很好 生3:铭刻 师:不错 生4:座右铭 师:不错,还可以组什么词?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山不在(1)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4)是陋室, 惟(5)吾德馨(6)。苔痕上(7)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11)。无丝竹(12)之(19)乱耳(13),无案牍(14)之劳形(15)。南阳(16)诸葛庐(17),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8)?” 注解 (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著名。 (3)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只有,只要,唯独。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德馨:品德高尚。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 (8)鸿儒:即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同“洪” 大。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浅薄无知的人。 (10)调(ti do)素琴:调,弹奏;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 (11)金经:泛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这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乱,扰乱。 (14)案牍(d u):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芦,简陋的小屋子。 (18)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本文只用“何陋之有”,兼含着“君子之居”的意思。此处 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

(完整word版)《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点睛句: 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 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本文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问答题: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练习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环境、交往、情趣三方面描写陋室的。 5.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0.“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陋室铭》练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仙则名.⑥无案牍 ..之劳形. ②惟吾德馨 ..之乱.耳 ..⑦无丝竹 ③往来无白丁 ..⑧可以调.素琴 ④无案牍之劳.形⑨斯.是陋室 ⑤谈笑有鸿.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③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3. 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我的理解: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 我的归纳: 5.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我的畅谈: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7.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8. 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 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9.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陋室铭》教学实录

《陋室铭》教学实录 本文第四部分发表于《语文学习》2008年第5期,标题是:《陋室铭》解读 一、交流座右铭导入《陋室铭》 师:老师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板书:我思考我存在),这是老师的座右铭。知道什么是座右铭吗? 生:就是用来激励自己的话。 师:对。同学们,你们的座右铭又是什么呢?来,把你的座右铭写下来,让大家共同分享。 (投影展示,课堂交流。) 师:还有的同学没有写,希望大家学了这一课后都能拥有自己人生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被尊为铭辞中的长者的铭文——(板书:陋室铭、刘禹锡)。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是“铭”呢? 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有注释嘛。 师:你很会学习,你注意到了书上的注释。器物之铭是用来述功纪行的,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别具一格,它虽以自己的住室命题,但是用意却在自述其志。 二、初读《陋室铭》结识刘禹锡 师:与刘禹锡结交的人,都是“鸿儒”,没有学问的白丁,是与他无缘的。因此,要结识刘禹锡,首先要把《陋室铭》烂熟于心。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自行疏通课文。借助注释还不能解决的字句,就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疏通课文,约3分钟) 师: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没有人举手啊?我可要考考大家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谁来翻译翻译? 生:谈笑的都是大学问家,往来的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师:是吗?还记得《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怎样翻译吗? 生: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师:这种修辞手法叫—— 生:互文。 师:现在谁再来翻译刚才的这句话。

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 译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译文: 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显示灵异。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主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

《陋室铭》习题

《陋室铭》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从而引出全文的主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以孔子的话作结,具有雄辩的力量,既巧妙的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答案】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最新《陋室铭》比较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比较阅读(附答案) (一)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哂:讥笑。 1.解词 (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 (3)不营产业()(4)欢守志弥固() 2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二】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解词 (1)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 (3)每移案(4)余稍为修葺 2翻译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绘陋室幽雅,乙文用“”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手法。 4,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公开课教案《陋室铭》讲课教案

《陋室铭》教案 一、导入: 在大唐的历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三十四岁那年,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正感到春风得意的他,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十年后,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写了一首惹祸的诗:紫陌红尘扶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因为这首诗又被贬到连州。一贬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岁再回到长安时,玄都观里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乱草。这不怕惹祸老先生,又写了一首《再游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郎指的是谁?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老先生的文章《陋室铭》。 2、出示学习目标。 3、请学生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多媒体显示) 写作背景: 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曾参加王叔文组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和州策县令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就故意刁难。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

《陋室铭》阅读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徳),是(唐)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在于)(名:著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上)(入:进入)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大。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琴:不加修饰的琴)(金经: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由于)室主人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于高不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4.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无误的一项是( D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在)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之乱耳主谓词组不能断开)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写室主人与人交往的高品位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写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六、这段文字从哪几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幽雅的室外环境、高品位的与人交往和高雅的日常生活三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表达了作者高洁伟岸、安贫乐道的情操。) 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作者的交友方式,你认为可取不可取? (可取,与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不可取,作者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陋室铭》原文

陋室铭》原文 转:《陋室铭》原文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妻铭》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