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名著之 聊斋志异版本一览

文学名著之 聊斋志异版本一览

诗言志发表于 2008-6-11 21:55 只看该作者
https://www.doczj.com/doc/6411586848.html,/viewthread.php?tid=434&extra=page%3D2

聊斋志异版本一览
第一辑 稿本 抄本

蒲松龄作《聊斋志异》历时四十馀年。由于无力刊行,稿本藏于家。早在他陆续
写作之际,即有抄本传出,他逝世后,远近慕名借抄者更多,是书遂以传抄形式走向
四方。近世先后发现者,除蒲松龄自订手稿本外,刻本出现以前之早期抄本凡六种。

一、聊斋志异手稿本
蒲松龄自订稿本。原系蒲氏迁至辽宁西丰之后裔蒲文珊旧藏。稿中字迹与蒲氏其
他遗墨相同, 确为手稿,仅有7篇字迹各别,殆其子孙代抄者。全稿原装八册,除一
册首有高珩、唐梦赉二序,并“聊斋自志”,正文首页书“聊斋志异一卷”,显为第
一册, 其馀各册均无卷次,表明蒲氏生前未厘定卷次。八册共收文237篇,其中《猪
婆龙》 篇重出, 《木雕美人》篇有目无文,《牛同人》残缺。汇总诸抄本、刻本,
《聊斋志异》 共494篇,约为此稿篇数之倍,是为原稿之半部。其中一些篇之篇名、
文字有所涂改,《狐谐》、《续黄梁》涂改特重。此系作者手稿,又有涂改的情况,
对整理和研究这部文学名著,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原书现藏辽宁省图书馆。
影印本有:《选印聊斋志异原稿》,满州银行袁金铠编,1933年用珂罗版影印手
稿24篇,后附史锡华撰“校勘记”。《聊斋志异》,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照手
稿本影印,分装四册,册次参照铸雪斋抄本总目和青柯亭刻本目录编排,后附一册补
印手稿本所残缺之文字。《聊斋志异》,香港南天书业1969年据文学古籍刊行社本影
印。《聊斋志异手稿本》,台北世界书局1972年据文学古籍刊行社本影印。

二、康熙抄本
直接据手稿本过录本。其抄写格式、行款与手稿本基本一致,若干字体亦照手稿
本抄写。现存四册,另两小册。以《考城隍》为首篇的一册,一如手稿本首册,首页
标明“聊斋志异一卷”,篇目仅少《海大鱼》一篇,且事出有因,手稿本此篇有勾删
符号。以《王者》为首篇的一册,首页首行写明“聊斋志异卷二”,卷尾有张笃庆、
王士?G题辞,“ ”字不避讳,而没有一般抄本、刻本所有之朱缃题辞,是则为康熙
年间抄本。 此抄本大小六册,共收文260篇。其中两册,即写明“聊斋志异一卷”的
和以《酒虫》为首篇的两册,为与手稿本所共有,另两册和两小册之篇目,则为手稿
本所佚失者,是则有助于借以窥知手稿本之原貌。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三、《异史》
《聊斋志异》易名抄本,凡六卷,抄主不详。卷首有高珩、唐梦赉二

序并“聊斋
自志”。高、唐二序中有极少量异文,是抄主为改易书名而改动的字句。六卷末附有
王士?G、张笃庆、朱缃三家题辞,及高凤翰跋文。“ ”字缺末笔,避雍正讳;正文
中前五卷“弘”、“历”二字不避,末卷“弘”字则经涂抹,变为缺末笔,是则抄于
雍正末、乾隆初。此抄本收文最齐全,比《聊斋志异》现知全目仅少《跳神》、《丐
仙》、《人妖》等篇。在现存诸抄本中,亦为最早之厘定卷次者。原书现藏北京中国
书店,曾于1990年影印发行。1993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标校本,仍用“异史”题名。

四、铸雪斋抄本
历城张希杰乾隆抄本。张希杰,字汉张,号练塘,作有《铸雪斋集》(稿本)。此
抄本卷末有殿春亭主人跋、高凤翰跋,还有署“练塘老人”的自作识语,后题“乾隆
辛未九月中浣”。殿春亭主人为朱缃之子,跋语中叙明经其家西宾张元借得蒲氏手稿,
由抄手抄成,并厘定卷次之始末,是为济南朱氏抄本。张希杰与朱氏兄弟有交往,可
知其抄本是依据朱氏抄本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 抄成的。 全书12卷,卷首总目计
488篇,而正文则缺少14篇,实收474篇,且有的卷篇目次第与总目不尽一致,殆由于
抄成后曾经受火而有所残损,所损毁篇章未抄补齐全,补抄者也未尽行复位。其卷首
总目当录自据手稿本过录之朱氏抄本,虽经朱氏分卷,但篇目次第有助于窥知手稿本
各册之原次第,对重新整理此小说名著甚有参考价值。

五、二十四卷抄本
乾隆抄本。1962年发现于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卷末除了附有王士正 (即王士?G,
为避雍正讳官定名字)、张笃庆、朱缃三家题辞,又有钱塘包 、金坛王乔两家题辞。
两者题辞亦载于王金范于乾隆三十二年做长山(治所在周村)县丞时所刻18卷本。包 
从乾隆十三年起任长山典吏。此抄本当抄成于乾隆三十二年前几年。此抄本分卷最多,
共收文474篇, 与铸雪斋抄本相等,两者有13篇互为有无,而抄写则较之认真,与手
稿本对勘,异文较少。原书现藏山东人民出版总社。
齐鲁书社1980年据之影印出版。1981年又排印发行。

六、黄炎熙选抄本
乾隆选抄本。 原书12卷,现存10卷,卷1、卷12两卷佚失。扉页左题“淄川蒲留
仙先生著” , 中大字篆书“聊斋志异”,左下题“榕城黄氏选尤”。各卷目录页题
“古闽黄炎熙斯辉氏订”。黄炎熙,乾隆间福建闽侯贡生。所选篇目有18篇不载青柯
亭刻本,
与手稿本比勘,异文极少,且两者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字避乾隆讳,“弘”字缺末
笔,“ ”作“历”。可断为乾隆间青柯亭刻本刊行前之抄本。内

有《猪嘴道人》、
《张牧》、《波斯人》等三篇,其他本子皆无,经考证,系误收他人的作品,原书现
藏四川大学图书馆。

七、聊斋志异遗稿
旧抄本残帙,裱做卷子,分花、月、雪三卷,收文17篇。日本庆应大学聊斋文库
藏。似应尚有“风”之卷,当是已佚失。格式、行款颇类康熙抄本。“雪之卷“末有
淄川孙锡嘏同治壬戌跋语,中云:“今于渐逵蒲表侄书笥中,得睹《志异》原稿一卷,
舒而观焉,竟被鼠伤之过半。今由残缺章幅中选择整片最佳者,仅此数十篇,装订成
册,庶几以传永久,免作散纸矣。”裱作卷子当在其后,原装一册也非止此17篇。抄
写字体与手稿本不同,不是出自蒲氏手笔,然既使出自其后裔,亦甚可宝贵。


第二辑 刻本

蒲松龄逝世约50年,《聊斋志异》方有刻本,先是赵起杲、鲍廷博刻于杭州,是
为青柯亭刻本,继有王金范刻于山东长山,为18卷本。青柯亭刻本影响最大,据之翻
刻、评注本丛出,近二百年来之刻本、石印本和铅印本,多依其规模。

一、青柯亭刻本
《聊斋志异》最早刻本。扉页右下题“青柯亭开雕”,世称青柯亭刻本。主其事
者为赵起杲,亦称赵刻本。赵起杲,山东莱阳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官浙江睦州
(今建德)知府,府衙后院旧有亭,又有树绿叶常荫,故以青柯亭名其斋。卷首有余集
序、赵起杲“弁言”,次高珩、唐梦赉二序、“聊斋自志”及《淄川县志?蒲松龄传》,
继有赵起杲作“刻书例言”,16卷总目。卷末附蒲立德乾隆五年所作跋。“弁言”说
明:底本系据郑方坤(字荔芗,福建人,乾隆初曾官山东兖州、沂州知府)得自淄川蒲
家的“原稿”(当非手稿)之过录本,出资赞助刻书的是出版家鲍廷博,担任校勘的是
其幕宾余集等人。“刻书例言”中讲到;“原本凡16卷,初但选其尤雅者,厘为12卷。
刊既竣,再阅其馀,复爱莫能舍,遂续刻之。”“删汰单章只句、意味平浅者,计48
条。”“弁言”作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赵起杲旋即病卒,全书之刻行最
后是由鲍廷博完成的。经近世研究者校勘,此刻本在文字上也做了些窜改,改变了原
稿中有违时忌的词句。但它对《聊斋志异》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山东图书馆有
藏本。
嗣后,相继出现了数种重刻本。一种扉页题“乾隆乙巳(五十)年重镌,青柯亭藏
版”,行款、边栏与初刻本相同。卷首余集序末页刻“杭州油局桥陈氏刊”,另在唐
梦赉序之后,增有得闲居士鲍廷博“刻聊斋志异纪事”,记述青柯亭刻书始末,谓乾
隆三十年五月,刻成12卷,赵起杲病卒,“未竟之

绪,予竭 踵其后。”是则后四卷
是鲍廷博编成的。此外,还有乾隆乙卯(六十)年重刊本,道光八年(1828年)敬业堂
重刻本。近世有台北艺文印书馆1956年影印本。

二、王金范刻十八卷本
乾隆分类刻本。扉页题“乾隆丁亥孟夏,介景堂藏版”。丁亥为乾隆三十二年。
是则此本较青柯亭初刻仅迟数月。卷首王金范序云:“辛巳(乾隆二十六年)春,余给
事历亭,同姓约轩,假得曾氏家藏抄本,公退之馀,爰择其可观者,删繁就简,分门
别类,手抄而点窜之,阅寒暑,始得成帙。同人怂恿付梓,公诸同好。”末题“乾隆
丁亥孟夏横山王金范书于周村且居书屋”。题辞甚多,除诸本皆有之王士?G、张笃庆、
朱缃三家外,还有余允睿、王升(即王约轩)、包 、王乔、包 、王廷华、李维梓、
陆同文诸家,末附宋允睿跋。其时,王金范为长山县(治所在周村)丞,包 为典史,
其他诸人大都为二人之亲友或当地文人。此本为选刻本,宋允睿跋称之曰“摘抄”,
版心上端亦留有“志异摘抄” 字样。全书收文275篇,其中11篇系从原篇分出之后附
文。与其他不同处是打乱原来的篇目次序,仿《太平广记》“采摭菁类,裁成类例”
之方法,将所选篇目分做孝、悌、智、贞、义、贤、梦征、勇、情痴、书痴、炎凉等
26类,其中“不孝”一类无文,故只有25类。最不可取处是擅自改篇名、窜改原文。
这大概是此本流传不广之原因。浙江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有藏本。
另有乾隆乙已(五十)年郁文堂重刻本,光绪间王毓英改题《聊斋志异新本》之重
刻本。

三、聊斋志异精选
乾隆选刻本。扉页左题:“淄川蒲留仙先生著,古剿(当为 )小芝山樵选”,中
刻“聊斋志异精选”。卷首有选刻者自序,末署“乾隆甲寅(五十九年)夏四月浴佛后
三日,小芝山樵序于珠溪之廿砚山房”。选入58篇,分做六卷,所选都为篇幅较长、
叙事委婉的篇章,名篇如《娇娜》、《叶生》、《婴宁》、《促织》、《王桂庵》、
《梦狼》等,皆在其中。北京王利器先生有藏本。黄山书社1991年出版校点本。

四、步云阁刻本
乾隆选刻本。扉页题“乾隆乙卯(六十年)重镌,步云阁梓行”。全书10卷,选文
140篇, 目次与青柯亭系统的本子变化较大。特点是版面较大,与普通古籍版相同。
山东图书馆有藏本。


第三辑 评注本 绘图本



清嘉庆以后,《聊斋志异》广泛流传,引起众多文士的重视,适应社会上更大范
围的读者之需求,相继出现了何守奇、吕湛恩、何垠、但明伦、冯镇峦等人评注本,
继有铁城广百宋斋的图咏本,底本均

为青柯亭系统的本子。这种情况表明,《聊斋志
异》在19世纪里已成为小说中的畅销书。

一、何守奇批点本
最早出之青柯亭本的评点本。扉页左题“道光三年新镌”,中题“批点聊斋志异”,
右下题“经纶堂藏版”。全书16卷,版心下刻“知不足斋原本”,各卷首页均题“淄
川蒲松龄留仙著,新城王士正贻上评,南海何守奇批点”。何守奇,生平无考。卷首
有唐梦赉、赵起杲、高珩序和青柯亭“刻书例言”、“聊斋自志”,及王士?G、张笃
庆、朱缃题辞。卷末附蒲立德跋。惟独没有何守奇序跋。
此《批点聊斋志异》,又有天德堂重刻本,版心下亦刻“知不足斋原本”。惟增
有道光乙未(十五年)绣谷杨慎修题辞。

二、吕湛恩注本
首出之青柯亭本的注释本。先有观左堂刻本,只刊注释,不载原文。卷首有梁溪
蔡培序,注者文登吕湛恩序,皆作于道光五年(1825年),据蔡培序,可知吕湛恩,
字叔清,山东文登人,髫年应童试受知于山东学政阮元,成诸生,久困场屋,志不得
伸,与聊斋先生等,乃注其书,“以发其抑郁之气”。自序谓喜读《聊斋》成癖,披
阅之下,于其所征引,搜摭无间,卒以成书。又有“例言”,说明由于原书卷帙浩繁,
遂取注而不释之体,故止于注出章句典故、近世人事、僻奥字音义,“使阅者得此更
无翻阅之劳”。吕注虽然尚有应注未注之处,但有开创之功,并且即此对阅读者亦甚
有裨助。其后,旋即有苏州步月楼重刻本,魅文堂增补重刻本。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广州五云楼将吕湛恩注与《聊斋志异》原文合刻,道光二
十六年三让堂又据之重刻,后来诸家坊本亦多用其注。

三、何垠注本
青柯亭本注释本。初刊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扉页右上题“道光己亥“,中
刻“注释聊斋志异”,左下题“版存花木长荣之馆”。卷首有何垠“自题”及沈道宽、
陈元富、何彤文诸序。各卷首页题“淄川留仙蒲松龄著,江宁地山何垠注释,鄞县栗
仲沈道宽校订,南陵芰亭何彤文校刊”。何垠,生平不详。自序云:“读《聊斋志异》,
即以无注释为憾,嗣见吾友亦言,用择其一二易知者,勉为考订,游幕中岁月五匝,
集成卷帙。”可知其为一做幕之人。其注重注字词音义,很少注典故、人事。此书的
特点是版式分上下两栏,上栏为注文,下栏为原文。初刊后,何垠又对其注文做了许
多订正,有道光庚子(二十年)、道光癸卯(二十六年)重刊本。
《注释聊斋志异》,又有光绪七年(1881年)邵州经 书屋评注合本。

四、但明伦评本
继何守奇评本又一独家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