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庄哲学 演讲

老庄哲学 演讲

老庄哲学 演讲
老庄哲学 演讲

哲学与人生之——老庄之道

---------读《哲学与人生》有感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谈到哲学,大家一定觉得不陌生。因为经常赵老师会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哲学,那是什么哲学。以他画龙点金似的阐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哲学的重要。

我们有时也许会疑惑于哲学的范畴。因为不仅文学中有着最纯的哲学,我们也经常在别的领域找到它的影子。在数学,物理,化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说某某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超越了物理本身进入了哲学。而有人困惑了,说化学中也有哲学?当然!你忘了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表?鲍林的共价半径,金属半经,电负性等概念的提出?其实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哲学似乎无处不在,而听了刚才所谈到的,大家脑中似乎会有一个认识:“哲学驾驭一切学科之上,是最终的境界”,确实是如此。举例来说,英文中“博士学位”的英文是Ph.D(doctor of philosophy),,即------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图书馆把哲学类书编号为1,正是暗示了它基础性和整合性的特点。

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是由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所合成的,意思是“爱智”,爱好智慧。就是要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很多人就此觉醒了,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也就是哲学的由来。

下边说说《哲学与人生》这本书。

这是一本内容十分丰富的书,大家听书名应该就可以感觉到,的确,它包含了有关基础哲学的方方面面,从起源和本质谈起一直讲到哲学的各个分支和影响以及其发展,一共有十五章分别是:1哲学的意义,2思想方法,3人性的真相,4神话与悲剧,5苏格拉底,6存在主义,7荒缪之超越,8中国哲学的起源于特质,9儒,10道,11艺术与审美,12宗教与永恒,13教育与自我,14文化的视野,15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宽度。

显然讲不了那么多,我就从中选取了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联的两部分:1哲学的意义,2道家。关于哲学的定义,傅先生在书中是这样阐述的一是关于其意义。

真正的智慧来自生命的试炼

在希腊人的想法中,智慧是“属灵的”(spiritual) 属神明的。人因为是身心合一的,而身体是一个物质,有重量、有惰性。例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类的身体是软弱的,会妨碍人拥有智慧。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呢?柏拉图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当然,这不是要我们去自杀。所谓的“练习死亡”,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西方强调“爱好智慧”是灵性上的追求,的确有道理。人到了最后要离开世界时,应该检视自我,是不是全面降低了身体的影响程度,而让心灵完全自由地翱翔于永恒真实的领域。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代表这个人的生命已经度过了各种试炼,取得最后的成全。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

有人说,人生就像在求学,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脱,否则人生的辛苦有什么必要性呢?举例来说,人为什么要念书?念书的目的难道是为了念更多的书吗?当然不是。念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

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有一个人叫作宁越,他十几岁时开始替别人做工,每天从早做到晚非常辛苦,工资却仅足温饱。他眼看着一生这样下去毫无希望,于是请教一位朋友,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痛苦的人生。这位朋友告诉他,如果愿意念书,三十年后可以免除这种痛苦。宁越听了,从此每天夜以继日地念书,十五年后变得很有学问,有个贵族请他当家教,生活就此改观。

这个故事当然是一个特例,因为大多数人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早就忘了自己曾经立过什么志向。然而,这也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和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人的本质在于心灵,因为身体会老化,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如果要依靠身体,只会一步步走向坟墓,一点希望都没有。相反的如果了解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世界,那么不管身体如何变化,心灵都有另外一个可以翱翔的天空。

如此说来,哲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需的,因为人类天性之中就有一种哲学的倾向——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要爱好智慧。爱好智慧就是运用哲学思维,它像人生的指明灯,让我们明确方向。

二是关于其基本描述(概念)

分为三方面(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

这些概念学术性比较浓,但作者为了让我们更好理解不至于睡着,用了大量引喻,语言十分幽默。下面我以印证价值为例。

印证价值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凡是有规律之物就是必然的,它不可能离开固定的轨道。所谓自然就是必然。举例来说,手上拿了一张纸,放开手,纸“自然”会往下掉。我也可以说,放开这张纸,它“必然”就会往下掉,这其实是一个意思。

如果自然界“脱轨”会如何?

西方有一篇所谓的“最短的科幻小说”,这篇小说只有十一个字,即“那天早晨太阳从西边升起”。为什么这叫科幻小说?因为它充满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如果太阳真的从西边升起,那代表地球的整个生态要颠倒过来:北极变成赤道,赤道变成南极。日夜颠倒还算小事,这很快就可以调适过来,然而气候完全失常,整个地球的生态全部倒置过来,这才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这篇科幻小说的震撼力怎可谓不大?

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生命的特色却和其他动物不同,亦即人有自由。有自由代表需要选择,而通过选择,就能够使某些价值显现出来。有一位女同学问我:“老师,我今年大四了,认识五个男朋友,我应该选择那一个?”这种问题我怎么可能回答?挑选男朋友和到菜市场卖猪肉是不一样的。

人生的问题往往要靠自己去印证。举例来说,有些人说:“能够关怀别人,稍微牺牲一下自己的享受,那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如果有一天你在载满人的公交车上遇见一个老太太上车,这时候你正好有一个位子,坐的很舒服,你的心里开始挣扎:“到底要不要让座呢?”你有两个选择:如果选择不让座,那就无从印证那句话的真假;如果选择让座,那就是选择“印证价值”———也许当你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太太的时候,忽然觉得心情豁然开朗,觉得自己展现了人格的尊严。从此以后你就相信,原来帮助别人真的是快乐的,然后这个道理就变成了你的真理,因为它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证明。

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

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相反的,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借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而准确。

由此可见傅佩荣先生为了我们体会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花了大气力。终于,我们走进了本次演讲的高潮,“道家的处事之道”。

记得上一次在孔孟交流会上,我说的是孔孟哲学。其实,相比孔孟,本人对老庄哲学更为感兴趣。我了解到在我之后的张羽同学要讲“哲学与死亡的关系”,在他之前我就先谈谈“人还没死的时候”如何哲学处世。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时代背景:

在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矛盾尖锐,民不聊生的春秋战国时期,活跃着许多思想流派,号称‘百家争鸣’。其中有一些哲人,精通事理,练达人生,博通古今,见识卓越,洞察祸福玄机,深明成败之道,对国家、社会、历史,人事有着深刻地理解和分析,他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人生的价值,认为只有远离现实社会不受外物诱惑才能维护和保全自己的清白品德高洁人格和淳朴天性。于是,他们或主动或被迫地逃避尘世生活,有的躬耕垄亩自食其力;有的寄情山水,友风子雨,有的甚至出入庙堂,却大隐于市......他们虽避世,但能冷静认识和批判社会弊端,揭示矛盾根源并以无道自然为法式。提出疗治社会的主张,挑战传统,否定君权。思想上开拓以“贵生存身”为核心的道家思想,理论体系。

我们看看“道”家中两个核心人物老子和庄子

在庄子之前,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老子《道德经》(或《德道经》)第一章就有所阐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为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无,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可谓玄妙幽深。玄妙而玄妙,正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总源头)。

然而,老子对道只是给了名字,缺少具体阐释,似乎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高举无道,扑朔迷离,玄妙空灵。

《老子》第四章:

道中,而用之或不盈。渊合,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道是空虚的,然而使用它或许不会穷尽。深邃啊!好像万物的宗主;隐秘啊!又好似实有而存在)。

老子尽力地去解释“道”这样一种接近虚无的存在,他的思想代表他个人悟道的心得,许多篇章显得精微奥妙,难以捉摸。幸好,他在人生的具体作为方面提出了“三宝”之说供我们参考。

《老子》六十七章: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慈,慈爱;俭约,俭朴这两个概念好理解。而为何“不敢为天下先”呢?大家都知道武汉精神——“敢为人先”。其实这是很矛盾的事,我们到底要不要走在他人,走在天下之前呢?道家是反对的,因为为天下先不仅代表着责任与荣誉。期望与勇气,这些看似很伟大的词语,其中也代表着误解,耻辱甚至死亡。为天下先即要当领袖,而领和袖通常也是最脏的部分,也象征了作为领袖往往要面临更多历练,经受更多打击。

关于“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这种思想又称为“正言若反”。正话说得像反面的话,用意

不在乎劝人,而是希望我们全身保身,活尽天年。

而关于其“小国寡民”的观点,其实也体现了其局限性。

与老子独善其身自厥式的保身哲学不同,庄子则更乎对道的进一步禅悟和自己精神的逍遥。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胡文英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得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剑锋的残忍到极致,他的毛峰也就荒唐到极致。

由此可见庄子的哲学十分特别,也比较矛盾,他必须用最无懈可击的语言来阐释心中激进的观点。最终页促成了他《庄子》一书中经典的段落。

下面从“辩证手法”和“哲学思想”上对庄子进行一个具体说明:

辩证手法

上面讲到庄子的言论要无懈可击,举一个《齐物论》中的例子。译文是这样的:

假如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你果然就对吗?我果然就错了吗?假如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果然就对吗?你果然就错了吗?这其中是有一个人对,有一个人错呢?还是我们两个人都对,或者都错了呢?我和你都无法知道,而别人原本就暗昧不明,我们找谁来判断是非呢?如果让观点和你相同的人来评定,既然他已经和你相同了,怎么能来评定呢?假使请观点和我相同的人来评定,既然他已经和我相同了,怎么能来评定呢?如果让观点的你我都不相同的人来评定,既然他已经跟你我都不相同了,怎么能来评定呢?假使请观点跟你我都相同的人来评定,既然他已经跟你我都相同了,怎么能来评定呢?那么你我和他人都无从知道谁是谁非了,恐怕只有等待造化了吧。

庄子的辩证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前后的相互照应,螺旋式的程度加深,精神自在的逍遥,在书中碰撞、交织,智慧的火花在翻旋.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赵老师讲“庄生梦蝶”时举的例子: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

太多太多......海德格尔说过:“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所谓“我思故我在”,庄生了悟了哲学之真谛也....这当然也从侧面体现了世界哲学的“相通性”。

总之《庄子》一书,可以说是一部杰出、优美、生动,充满怪奇的创作手法,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的散文集,它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无与伦比,是值得我们永久开发的艺术宝藏。

关于庄子的哲学思想,比较多,在此我仅对“无用之用,无为而无不为”作一些自己的见解:先举个例子,《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尧想要把天下让给许由,对他说:“日月都出来了,而火烛还不熄灭,他要和日月争辉,这不是很难吗?适时之雨已经普降,而人们还在汲水灌田,这对于禾苗的滋润,岂不是多此

一举吗?倘若您登上大位,天下就会安定,而我还在站着您的位子,自己感到太不够格了。请让我把天下交给您吧。”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得到了治理,这时还让我来代替您,我将要求名吗?名这东西,不过是实的附庸,然道我将要充当附庸吗?鹪鹩在茂林中筑巢,只需占用一颗树枝就够了,鼹鼠到河边饮水,只不过喝饱肚皮就够了。您请回吧!我要天下做什么呢?厨师虽然不尽职守,主祭的人不会替他去烹调。”

这一段充分说明了庄子认为淡泊名利,清净无为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只有(三无)的无所依赖的生活才是逍遥自在的真正含义。这里的三无不是今天所谓的”无房、无车、无票子”,而是“无名、无功、无已”。

大家可能都听过务实吧,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可你听过务虚吗?孔子强调入世,其实也就是务实。而庄子的出世相应的就是一种务虚。

古代那些温习功课准备科考的士子们,他们桌子上摆着“四书五经”之类的高头讲章,但若我们去翻翻他们枕头底下,一定放着一本《庄子》。有庄子垫底,他们的心里踏实多了。考中的,便高谈阔步得去治国平天下,做儒家;考不中的,回到陋室,凄凄凉凉,头枕庄子,坐一回化蝶之梦,或南柯之梦,也是一剂镇痛良方。而梦醒之后,悟出“世事庄周蝴蝶梦”,齐贵贱,等生死,则眼前无处不是四通八达的康庄大道,身旁无处不是周行不殆的造化之机——庄周庄周,本既是康庄大道周行不止之意也!

可否说,相对于孔孟的实际行动,庄子的务虚更接近人的本质。人穷则反本。当一个人穷逢陌路时,就“原形毕露”,蜕去事功的外衣,取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所以,与其说庄子的哲学构成民族心理最底层的基石,不如说庄子哲学本身就是人类精神最本质的哲学体现。普通人总是世事牵绊,不能进入纯粹的务实境界,必难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其实清静无为这一点在国家建设上也有延用,比如汉朝的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因为经济低靡实行了“无为之治”,竟收到了意想不到成效,经济也很快复苏,促成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终于迎来了汉武帝时期的鼎盛。而如今的中国政治就是恰与之相反,管得太多了,比如高速公路收费问题太严重。据说,全球共有十四条收费高速公路,其中十条在中国。这主要就是因为政府不愿意放掉一点收税的机会,建立了详细地收税制度,导致中国物流业一蹶不振。相反,没有被政府主意到的领域反而蓬勃发展。所以,庄子两千年前提出的观点在我们如今依然是条真谛。

对道家的阐释到此结束,也行我尚有许多不得当之想法,希望仅作大家参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在课后多了解老庄之道,相信一定会受益匪浅,潇洒一生,超脱物外。

哲学是一汪博大经深的海,我之所以将之比作海,是因为它之广、之深,凡是思想的触角所能触及的,都构成哲学,它之深,因为思想是无止尽的。

希望我今天的演讲能给大家有所启发,谢谢!

浅谈老庄思想及所感

浅谈老庄思想及所感 道家思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哺育陶铸下,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哲理和信仰体系。道家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是由老子创立,而庄子是集大成者。二者的思想既有共同处,也有不同点。首先,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官”,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汉族,宋国蒙(蒙又称萧蒙或小蒙,一说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河南商丘人)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关于庄子的思想,《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他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则阳》)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

哲学与人生期中复习

学年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中复习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要求是什么?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4.什么是自觉能动性?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中职生如何做到积极发挥自觉能动性,创造美好人生? 6.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7.如何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走好人生路? 8.什么是联系?联系具有哪些特点? 9.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如何区分新旧事物? 二、材料分析题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运用物质世界多样统一性的知识,说明上述寓言对我们人生选择的启迪。 答:事物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人生的客观实际,对各种可能性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取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自称“圣神皇帝”。一日,武则天在花园赏雪,忽觉清香扑鼻,原来是腊梅花开了。武则天大悦,下了一道御旨,令园中各花跟腊梅一样为她开放。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权势不敢违抗,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第二天一大早,各处群花大放,只有牡丹含苞未开。武则天大怒,将牡丹贬去洛阳。 毕业于花卉种植专业的中职生齐韵,通过仔细研究,懂得了花卉取决于日照、温度,可以创造或破坏花开的条件,提前或延后花开,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她培育的牡丹花经常销售一空,不预定都买不上,她用辛勤的劳动装扮着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1)从哲学角度看,作为皇帝的武则天为什么也不能令牡丹在冬天开放? (2)从哲学角度,说明齐韵可以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的道理。 (3)结合齐韵的事迹,说明中职学生如何在把握规律、善于行动中实现人生成功? 答:()自然界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武则天作为皇帝也不能违背规律。 ()规律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人可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齐韵掌握了鲜花开放的规律,从而可以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 ()善于行动,就要把握规律,掌握方法,学会做事,克服盲目性。要确立目标,要做精心准备。 .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孩子即使勉强上了学习班,学习效果也不明显。依据材料,说

论述老庄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论述老庄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文化之魂,在中国文化史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常说,儒家重礼乐,道家贵自然。可见,“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云“道法自然”,“道”“自然”是同一的。“自然”具有“道”本体的品格,“道”的本性是“自然”,“白然”就是天然、白成、自然而然。道家在哲学上以“自然”为理法,表现在审美观上,便是对自然美的崇慕和追求,以及对浮华矫饰的反对。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是老子美学意蕴的主要源泉。在“自然”的基础上,老子又生发出"素"、“朴”、“淡”、“拙”等儿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并把它们归结为“道”的品格。这些美学范畴反映到卜法审美上,便形成了后世追求真朴自然和反对雕饰、姿媚书风的精神依据。宋代以“平淡”为美的审美观、黄庭坚“伟要拙多于巧”的创作观以及傅山“丑”、“拙”、“直率”的书学观,于此都不无关系。 庄子在继承了老子美学观的基础上,对道家的美学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发展。从道家崇尚自然真美的思想出发,他提出了“大美”和“贵真”等重要的审美范畴。“大美”虽是“不言”的,但它却表现出“白”、“无为”、“天成”的特点。因而,在庄子看来,自然、天真就是美的最高标准和尺度,这也是历代二书论在进行书法品评时,为何把“自然”作为最高艺术品位的依据。而要实现“大美”、“至美”,“贵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真实的才是自然的,书法贵天成自然,贵在写出真情性。否则,就难免流于做作和安排。受庄子“贵真”论的影响,历代书家都以真性情的抒发为尚,盛唐草书家,宋代苏、黄、米,晚明的徐渭等,无不在其作品中一任真情性的抒发。而真情性的抒发,则需要书者不受外物的干扰,实现对主体的超越,以虚静空明的心怀去观照艺术形象之本源,使其与“道”融合为一,这种境界即庄子所说的“心斋”和“坐忘”。 庄子从道家“法自然”的理论出发,认为宇宙本体的“道”是自然的、无为的,因此,在“道”统摄下的“天、地、人”系统中的“人”也应当是自然的。而儒家和统治阶级所提倡的名教礼乐则是对个体自然“本性”的损害。所以,他反对以仁义礼乐束缚“人性”,要求“任其性命之情”的人性自然,这一思想在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些反名教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家,都曾以此为依据,作为向封建名教挑战的武器,先有晋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后有晚明的李赞、公安三袁提出的“自然人性论”和“独抒性灵”说。前者突破了荒诞经学的禁锢而走向率性自然,后者则兴起了晚明思想解放的思潮。值得注意的是率性自然的魏晋人创造了韵高千古的魏晋书法,后者则以轰轰烈烈的晚明浪漫主义书风打破了明中前期书坛死气沉沉的局面。 “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最高范畴,一直是历代学者和哲人关注的重点,现当代的诸多学人也分别对此作了颇为系统的论述。但所论大多局限于文学、哲学和美学。综观整个书法史,不难发现,道家自然观对两千多年来书法艺术的审美和创作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自然美一直是书法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历代书家书论对此都有涉及,但大都散见于众多的古代书论中,鲜有系统的论述。从我目前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来看,陈方既先生是当代书家中对此给予较多关注的一个。他在《中国书法精神》一书中,以其丰富的学识,对书法与道家的美学思想作了较为精辟的论述。但他的论述涵盖了道家思想的方方面面,并没有就道家自然观作专题研究,且他的论述仅是围绕老庄二人的经典著述来展开论述的。本文在研究这个问题时,试图从道自然观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出发,考察道家自然观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人们审美观点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历代书家书论对自然美追求的文献资料,来考察道家自然观对书法审美的影响。 由于影响书法审美的不光是道家思想,还有儒家、禅宗等众多学说,故在研究过程中,为了避免所论主题出现混乱,通过分析比较,只选取了有关道家的观点而较少兼顾其它诸家学说。另外,文章中涉及了较多的古代哲学、美学方面的观点和众多的书家书论,故而较多地采用了引证的方法。 通过研究发现,历代书家书论都以自然为尚。“自然”,是中国书法传统的审美理想,是书法艺术的 最高品位。 一、老庄自然观及其蕴涵的美学思想 (一)“道法自然”的老子自然观 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文化之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不仅在哲学上以其伟大的思想建树,被誉为“中国哲学之父”,而且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思想与思维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含 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 (开卷)答题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30分) 1、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生前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 那么,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得有价值和意义的。 2、哲学关注着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规律,关注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3、在空间尺度上,现代科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微观世界、宏观世界、 宇观世界。 4、事物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态: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宇观世界的星云系团,从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到有生命的生物形态,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5、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境界的高低决定于对客观实际的理解和把握。 7、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包括客观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在实际生活中, 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9、在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在具体的交往实践中,就要遵守交往原则。 10、心态是以情感为主要形式的价值取向。就这种取向的方向说,一是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肯定的,还是消极的、否定的。二是内心的体验,是快乐的、幸福的,还是无所谓的、麻木或嫉妒的。 11、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 和科学实验活动。 二、判断题(10分) (√)1、在我国古代,启蒙教育和哲学教育几乎是同步的。 (√)2、人们通常所具有的世界观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地。 (√)3、哲学的主题是人。 (×)4、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客观映像。 (×)5、静止的绝对性和运动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 (×)6、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历史规律是主观的。 (√)7、说一个人不需要实践,不需要学习就可以把自我的潜能发掘出来,这是唯心主义的天才论。 (×)8、“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说明矛盾的对立性。

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

“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 〔内容提要〕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间的“因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关注的则是如何通过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老庄思想去进一步理解海德格尔。从海德格尔关于“真理”与“非真理”或“解蔽”与“掩藏”的论述中,我们能够倾听到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间的“共鸣”。不恰当地讲,海德格尔类似西方哲学与老庄思想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前者试图通过理性抽象达到最高的普遍性以揭示真理,后者要求回归本源,持守原始的混沌,海德格尔则追求的是通过揭示或解蔽去接近遮蔽或掩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将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解释为“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包括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次翻译老庄的高潮。老子与庄子的影响最初发生在文学家和艺术家圈内,逐渐扩展到了哲学领域。[1]海德格尔通过译本熟悉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能够引用老庄,可以作为旁证。 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之间的“因缘”,与他的思想转向有一定的关联。人们公认1930年海德格尔所作的讲演《论真理的本质》是其思想转向的标志,在这篇讲演的初稿中,海德格尔曾经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第28章:“知其白,守其黑”,后来因故删去了。[2]然而,或许海德格尔对老子这句话太过钟情,以至于他念念不忘,20多年后终于还是让这句话“脱口而出”了: “我们冷静地承认:思想的基本原则的源泉、确立这个原则的思想场所(Ort)、这个场所和它的场所性的本质,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讲都还裹藏在黑暗(Dunkel)之中。这种黑暗或许在任何时代都参与到所有的思想中去。人无法摆脱掉它。相反,人必须认识到这种黑暗的必然性而且努力去消除这样一种偏见,即认为这种黑暗的主宰应该被摧毁掉。其实这种黑暗不同于昏暗(Finsternis)。昏暗是一种赤裸裸的和完全的光明(Licht)缺失。此黑暗却是光明的隐藏之处(Geheimnis,隐秘),它保存住了这光明。光明就属于这黑暗。因此,这种黑暗有它本身的纯洁和清澈(Lauterkeit)。真正知晓古老智慧的荷尔德林在他的诗‘怀念’第三节中说道:‘然而,它递给我/一只散发着芬芳的酒杯,/里边盛满了黑暗的光明’。 此光明不再是发散于一片赤裸裸的光亮中的光明或澄明:‘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困难的倒是去保存此黑暗的清澈;也就是说,去防止那不合宜的光亮的混入,并且去找到那只与此黑暗相匹配的光明。《老子》(28章,V·v·斯特劳斯译)讲:‘那理解光明者将自己藏在他的黑暗之中’〔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知晓的、但鲜能真正理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3] 不仅如此,还有庄子。 同样是1930年,同样与《论真理的本质》有关。海德格尔在不来梅作《论真理的本质》的演讲之后,第二天又在凯尔纳(kellner)家中举行了学术讨论会。当讨论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置于另一个人地位上去”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于是,海德格尔向主人索取德文版的《庄子》。后来皮采特(H·Petzet)回忆了当时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海德格尔突然对房屋的主人说:‘请您借我《庄子》的寓言集用一下!’在场的听众被惊呆了,他们的沉默让海德格尔感觉到,他对不来梅的朋友们做了一件不很合适的事情,即当众索取一本根本无人知晓的书并因而会使凯尔纳先生

老庄哲学与现代人生

老庄哲学与现代人生 生活在如今这样一个社会,我偶尔的确会感受到一丝丝的压迫感,常常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看看周围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心中不免充满焦虑与自卑。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得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有一部分人对待生命的态度陷入迷惘、苦苦挣扎的困境之中。近来来,关于社会上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等事件屡见不鲜,社会的诸多问题萧然而生,酿成诸多悲剧。这个时候不得不令我们怀念儒家的处世之道,现在我们很需要一个做人的标准做君子的标准,这是现代人所缺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儒家思想给了我们一个积极为社会努力的态度同时给了我们一分对“家”的责任感,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到的。 读老庄,就是读人生,就是读人生哲学。 老子的人生智慧教会了我们该如何为人处世,而庄子的人生态度则引导我们看清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理解不了别人无关紧要,但重要的是你必须得认识自己。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待人生,所有的荣华富贵、是 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不应该为了追逐名与利而煞费苦心,而应该挣脱名利的缰锁,去追求崇高的理想,追求心灵的自由与逍遥。人生路途中,遭遇坎坷不可避免,我们应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以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去看待一切,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创造意义非凡

的人生。 虽然我们在生活中达不到清心寡欲的高度而且有些思想也与如今的社会有了冲突。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样而排斥这类伟大的哲学对我们生活的作用。老庄思想可以让你在这纷繁的世界里得以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和有效的自我调节是减轻自我压力的良药,可以说是非常科学的心理疗法,免去了您花昂贵代价去孝敬心理医生何乐而不为呢? 现代人眼中,人活一世,无非“生死”、“利禄”、“功名”。如果把这三者参透了,其他皆可泰然处之。 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这两个字。身处社会之中,人人都会面临利益的纷扰和诱惑,因为每个人都会遭遇经济的问题,生存的困窘。庄子也不例外。庄子的生活一直是相当贫困的,但他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他的内心并不真正在乎这种贫困。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庄子身边不乏有钱人,但庄子把这些看得很淡。“利”束缚不了他,因为他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利”。他认为,为“利”辛苦,为“利”奔波,却丧失了自己很多的自由、很多的快乐,导致“心为形役”,太不值得了。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容易,破名就更难了,有多少人可能不为利所惑,但却为名所累。人的一生只能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拘束住。如果你不在乎,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束缚你?如今的人为了名和利,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其实都是心存私欲,正所谓“名

所谓老庄之道

所谓老庄之道,是指以老庄为首的道家学派的学说;而孔孟之道当然就是以孔孟为首的儒家学派的学说。概括起来,老庄之道讲出世;孔孟之道讲入世;所谓“学而优则仕”讲的就是孔孟的的学说了。由此,分别拿老庄和孔孟来做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东西;老庄之道:1、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讲“有物生于宇宙,先天地……吾不知其名,而名之道。”还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观《老子》全书,可以看出,老子对于世人、对于世俗、对于社会,他主张以“道”为体,所谓“顺道自然”;而道又是一种先于宇宙而存在的东西。有人就会问“道”是什么呢?老子也说“吾不知其名……”但他知道“道”是干什么的。所谓“道”是宇宙间不变的规律,是万物生存的依据,是自然的最高法则。所以人也要顺应“道”而存在,否则违背了规律的下场是世人皆知的;2、庄子主要讲“无为”,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要无为呢?人要无为,那还活着做什么呢?讲道家思想消极最早也就是从此始。但若仔细想想为什么要无为,你就会发现,庄子讲的“无为”不是要你不要做事,反而是要求你只做正确的事,也就是“顺应规律的事”由此可发现庄子的思想其实是对老子思想的深入。正如庄子讲“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孟之道:1、孔子主张“行仁政”,以圣人君主为国体,君爱民、民拥君。君主应是圣人之体,体恤百姓,爱惜子民;君主于臣民之间应该类似父子的关系,也就是后人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礼仪为体制,以伦常为纲教,君主有过失臣民应该提出意见予以纠正,臣民有过失,君主则可以处罚之,臣民不得违反其间规律,否则就是谋反;2、孟子主张“王道治国”,即君主应以满足百姓需求为己任,满足了百姓需求则百姓安康,百姓安康则国家稳定,国家稳定则朝廷兴盛,朝廷兴盛则社稷无忧。但世俗体制上,孟子依然同孔子为同一主张,既宣扬“礼仪、伦常”。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二者观念的异同。老庄之道在于探索人类社会的最原始,也既最为本的规律,要求人们按此规律办事做人;孔孟之道则是探询人类社会的治理规则,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只找到了一个圣人君主体制。而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从世俗文化出发,去探求人类社会各近来有一部大片种矛盾的解决方法;去寻找一种怎样才能达到“大同社会“的方法。一说起国学,总是令人想起四书五经等儒家的经典著作,其实国学的范围浩瀚淼茫,百家争鸣。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我却独对老庄之学颇感兴趣。 人们总是喜欢将孔孟之道连在一起说,其实孔子和孟子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孟子继承了儒家的学说并发扬光大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三岁丧父,是母亲仉氏把他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三迁择邻”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不怕麻烦地搬了三次家。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还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这一点他比孔子更接近现代的民主思想。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如果说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话,那么,老庄学说则充满了出世、甚至厌世的思想。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其中心思想。

论老庄自然观

论老庄自然观 10工试2班周忆莲 1001400231 “自然”是早期道家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而老庄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其自然观自是奠定了道家“自然观”的基础,荟萃了道家“自然观”的精华。然而,老庄的自然观研究长期以来以这样一种理解为主:老庄之“自然”就是事物本然之性,天然之性,是对自然界存在状态的描述,是人们要去效法,遵循的原则或规律,甚至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性的实体自然界。其实这种解读只看到了“物之自然”,却遗忘了“人之自然”,只强调人去因顺物之自然,却忽视了顺物之自然遗迹遵循自然法则或规律过程中人自身之自然。但是,强调个体的自觉精神与独立精神,放抗制度化的奴役与驯化,反省文明的过程,抵制人的异化,积极追寻自由,向往源自本性的自然生活状态,这才是老庄自然观念中最重要的精神 六十四章“辅万物之自然”中的“自”的先行词是“万物”,即“然”乃万物自身的状态。“自”强调万物的这种“然”是根源于万物自身的,是万物的本性。因此,“自然”在这里体现了对万物根源性即本性的认同和尊重。然而,这种认同与尊重并非是对“人”的否定。“自宾”、“自均”、“自化”、“自正”这些词的先行词在句中都能找到,“万物”、“民”、“天下”等正是“自”的先行词。由此可知,自然的主词包括了“天下”、“道”、“德”、“民”、“百姓”、“圣人”、“万物”等等。总而言之,“自然”乃一切存在者之自然。从“自觉性自然”的角度来看,真正拥有“自己”的只有人,因而人才能真正地“自己而然”、“自觉而然”。与此相应,在《老子》文本中也应该只有圣人、百姓(民)才是真正有意识的存在者,能反思与追问自身,真正做到自觉行动,是为“人之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重要命题。在这一命题中,“自然”作为一个名词,指代的是一种行为者自身主导的状态或过程,“道”所法的这个过程或状态正式“道”自身发展,变化带来的。因此,在这一命题中的“自”的先行词是“道”,“自然”乃“道”之“自己而然”。“道法自然”的命题表明,“道”本身还有要去效法的对象,但这个对象并非超越“道”之上,而是“道”自身的一个动态过程和状态,这个状态就是“自然”。 “自然”就是道作为一种生命之源在万物之中的流转于眼底。天地万物以生生不息的生命延续方式承负着道、体现着德,天地万物之本性的呈现正式它们的正常存在状态,亦即“道”之自然的过程。“自然”作为一种价值或原则是从“道法自然”中提取的,其内涵就是生命本根之“道”在天地万物之中的不断呈现与运作过程。换言之,自然就是道不断展现的过程。“自然”根源于“道”,抛弃道就无所谓自然。从根源性自然地角度来看一切生存个体值本性源于“道”,因此,万物之自然因道而可能。但万物之本性不是由一个外在的主宰者或实体赋予的,因为“道”就内在于当下生存个体之中,万物之本性根源于一切生命自身。然而这种本性毕竟还只是一个基础,自然能否真正的以实现关键还在于拥有自觉之知的人。人之本性同样源自本根之道,作为当下拥有自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才是“道”的真正现时担当者与守护者。因为在一切生命体中,只有人清晰的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意识到一切生存个体本源于道同时又再不断地传承与延续着道。因此,人自觉地与天地万物等一切生存个体之原初本性(物之自然)得以存留与显见。如果说“道”是物之自然地根源的话,那么人之自然便是维系这个根源并且使得这个根源真正得以彰显的关键。“自然”作为一种价值也正是体现在人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追求与天地万物等一切生存个体实现真正自然状态的诸种活动中。 “无为”是道家思想研究中的另一个重点,谈及老子思想时,人们常说“自然无为”,那么“自然”与“无为”究竟有何关联呢?老子之“自然”包括物之自然与人之自然。万物本性即物之自然,本性之呈现方式即无为。由此可见,物之自然与无为的生产方式是统一的。

浅谈孔子思想和老庄思想

浅谈孔子思想和老庄思想 电商1101 1203110121 王佳玲1.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2.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隼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隼”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史上有着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试卷姓名:班级: 60分) 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2、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 A、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B、天体运动 C、自然变化 D、人类活动 3、哲学上所讲的规律是: A、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思维规律 4、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C、唯物论与辩证法 D、主观与客观 5、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很难企及 D、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7、“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是指: A、主观愿望 B、客观规律 C、正确观点 D、客观实际 8、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必须: ①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②认识人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③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④与大多数人的选择保持一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下列属于联系的特点的是:

①条件性②客观性③多样性④普遍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0、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积极的态度表现为: ①合作②接纳③和睦④和谐⑤排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平等、宽容、互惠、诚信的原则 B、交互原则 C、利人利己原则 D、损人利己原则 12、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13、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4、“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15、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6、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 A、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9、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最受欢迎的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20、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 A、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 B、对立统一 C、敌对阶级之间相互斗争的关系 D、自相矛盾 2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这个案例说明() A、失败后一定会成功 B、失败越多越有利于成功 C、对待成功和失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失败和成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12中本6班林天黎11号 一、道家思想起源的特性 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批判的思想家。“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道家学的现实意义 (一)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二)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可见,在道家哲学中,“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自

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 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道法自然”最一般的涵义,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解读,就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显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哲人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所预设的根本价值原则,它深刻地反映了道家哲学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三)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足知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与“心”(欲)关系的思想主张,也是非常可贵而独特的价值取向。 《老子·四十四章》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兵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名声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身体哪个更有害过分地爱惜名声必定造成很大的精力耗费,过分地贮藏财货必定导致惨重的损失。因此,知道满意知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导致危险。这样,就可以长长久久。 可见,“知足知止”思想的可贵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用辩证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对待成功,如何把握名利财富,如何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12中本6班胡怡静2012014626 读老庄,就是读人生,就是读人生哲学。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也不过是一个偏于人生智慧(老子),一个偏于人生态度(庄子),老庄的思想就像永不枯竭的清泉,只要我们把桶放进去,一定可以满载而归。 儒家给我们热情,引我们奋发有为;道家却给了我们境界,教我超然。这种淡泊与超逸使人胸襟宏大。庄子提倡“无为”,他揭示:世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都有用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顺着他自然的天性来运用它。《圣经》里的魔鬼撒旦是个大坏蛋,但它也有用处,因为他可以测试出一个人可信任的程度和爱的真伪。所以,尽管他作恶很多,上帝依然让他存在着。 用“无为”定位人的品性,就是质朴。质朴是人的一种禀赋,是一种由内及外的美好品性。衣着修饰的质朴,往往别有一种美韵。但是,衣饰之类的朴素,并非是判定一个人禀赋质朴的可靠标志。违反人的爱美的天性,拂逆自己的性情,只是出于某种意念和精明的打算,而蓄意地艰苦朴素,这种人的内心其实并不质朴。灰姑娘穿上华丽的公主裙装,并没有消泯她内心的质朴;她的质朴和丽服相辉映,前者使后者更彰显清纯的高雅。 服饰新奇不如天生丽质;才华横溢,不如品德出众;常保富贵不如常保真心。只要保持仁爱的天性,即使没能建功立业,写不出千古文章,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人。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真心,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追求“无为之境”。 庄子追求“逍遥”,“逍遥”二字,犹如庄子人生哲学的题解,古往今来,凡是痴迷于庄子思想的人,无不醉心于“逍遥游”。然而,逍遥游只是一种境界,境由心造,要想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摆脱名缰利索,超越现实的局限,有一个淡泊的心态。对于我们这个追求中庸、适度的民族来说,“逍遥游”具有无法言说的精神魅力,那种悠游自在、徜徉自得的心境,让生活在压力与责任中的人们,不断有想过和大鹏鸟一样展翅高飞的渴望。 人这一生,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复杂与简单,只是对人生理解的角度不同而已。我们从一出生,都要经历婴、幼、少、青、壮、老六个阶段,学走路、学说话、拼命读书、认真工作、谨慎为人处世,再恋爱、结婚、生子、奉

陈省身数学教学教育思想与老庄哲学

陈省身数学教学教育思想与老庄哲学 1.陈省身教育思想 1.1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源于诸葛亮给他儿子诸葛瞻《诫子书》。其实质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洁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又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陈省身喜欢读历史,很欣赏诸葛亮,他认为诸葛亮最伟大之处是完全能够篡位而没有篡位。他真正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省身不平凡的一生充分显示了大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地位,他为中国数学事业倾注了心血,为推动中国数学能走向世界做了不可抹灭的贡献,而自己视名利如粪土,将自己藏书的一万余册捐增给南开数学所,自己获得“邵逸夫奖”的一百万美金全部捐赠到世界各地的数学研究所,他获得“沃尔夫奖”的五万美金全部捐赠给南开大学。他说“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1.2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所列举的“无为”与“有为”相对,强调人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去解决纷繁的人事矛盾,做一个社会有贡献的人。 关于“有为”与“无为”对立的辩证观,陈省身是一位处理得非常好的成功者。陈省身说:“一个人的一生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应该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他说:“老庄讲究无为,我尽量少做。”与他相濡以沫60年的老伴郑士宁去世后,他用充实的生活冲淡心中的悲伤,用加紧工作充分利用属于自己的剩余时光。他说:“我自己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他不仅做了数学,而且将数学做的更好,建立了大范围微分几何。他从中国到德国,到法国,到美国,落叶归根,最后又回到自己的祖国。从20多岁走上数学之路,与数学结缘,直到93岁去世,他研究的就是数学这件事,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世界数学界人士的尊敬,这就是他的“有为”的一面。而他“无为”的一面则表现在他对名利的淡漠。2004年11月,陈省身先生最后一次出席数学活动,将原定的5分钟发言扩展了6倍,他呼吁数学界要淡泊名利。他说:“数学家主要看重的应该是数学上的工作,对社会上的评价不要太关心。”“数学没有诺贝尔奖是一件幸事,数学是一片安静的天地,没有大奖,也是一片平等的世界。”这种富有哲理式的想法和他的做法正符合老子所说的“无为”,这种“无为”的智慧,实际上也是从“无为”到“有为”,是“无为而无不为”。杨振宁认为:“什么叫无为而治”陈省身做所长的原则是“无为而治”,就是小事情他就不管了,可是大事情他抓的很紧。这个我想是他一生做人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接触他的人都觉得他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对于事情看得很公平,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人。 1.3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道德观 “少私寡欲”在老子看来,人的欲望很难填平,正是追名逐利,乐此不疲,而这种损害人类纯净淳朴的自然品性,会使人的身心备受摧残。 人若遵循道的无私奉献精神去做事,心无杂念,就能做成事,做好事,成就大事业。反之,私欲霸天违背安全观规律,做事就会败北,最后还是要步入罪恶的深渊,无可挽回。陈省身对待人生,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他创立的南开数学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这其中倾注了陈省身不少心血,而自己却不求回报。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15×2,共3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9、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