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高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集合

职高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集合

职高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集合
职高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集合

职高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 第1讲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如图K13-1-1,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 图K13-1-1 2.(2010年广东惠州调研)用若干个体积为1的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其正视图、侧视图都是如图K13-1-2所示的图形,则这个几何体的最大体积与最小体积的差是( ) 图K13-1-2 A .6 B .7 C .8 D .9 3.如图K13-1-3的正方形O ′A ′B ′C ′的边长为1 cm ,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原图形的周长为( ) 图K13-1-3 A .6 cm B .8 cm C .(2+4 2) cm D .(2+2 3) cm 4.(2010年广东惠州调研)如图K13-1-4,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直径为1的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全面积为( ) 图K13-1-4 A.3 2 π B .2π C .3π D .4π 5.如图K13-1-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BD 1的中点,则△P AC 在该

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射影可能是()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图K13-1-5图K13-1-6 6.如图K13-1-6,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是2,E,F分别是AB,A1C1的中点,则EF的长是() A.2 B. 3 C. 5 D.7 7.(2010年福建)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K13-1-7,则其侧面积等于() A. 3 B.2 C.2 3 D.6 图K13-1-7 图K13-1-8 8.如图K13-1-8,直三棱柱的主视图面积为2a2,则左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9.如图K13-1-9,图(1)是正方体木块,把它截去一块,可能得到的几何体有(2),(3),(4),(5)的木块. 图K13-1-9 (1)我们知道,正方体木块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请你将图(2),(3),(4),(5)的木块的顶点数、棱数、面数填入下表: 图号顶点数棱数面数 (1)812 6 (2) (3) (4) (5) (2)观察你填出的表格,归纳出上述各种木块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之间的关系; (3)看图(6)中正方体的切法,请验证你所得的数量关系是否正确?

中职数学《集合概念》说课稿

中职数学《集合概念》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职数学《集合概念》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的概念》是人教版第一章的内容(中职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集合以及集合有关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初中数学课本中已现了一些数和点的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等,但学生并不清楚“集合”在数学中的含义,集合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也是也是中职数学的开篇,是我们后续学习的重要工具,如:用集合的语言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上点的集合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让学生领会到数学语言的简洁和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客观,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以及有关概念; b、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元素与集合关系的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 a、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 b、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b、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难点: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对于中职生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从学生较熟悉的实例出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认知策略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集合概念的形成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四、学习指导(说学法) 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数学的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生动脑思考、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的意识,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进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a、创设情境,揭示本课主题,同时对集合的整体性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b、介绍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尔 2、究竟什么是集合?(实例探究)切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熟悉的事物(物体),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进行探究,为本课教学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接待探究过程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作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实例中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总结能力范围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为下面水到渠成的介绍集合概念做好铺垫。 3、集合的概念,本课的重点。结合探究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集合和元素各是什么?知识的呈现由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熟悉元素与集合的概念,让学生分清实际问题中的集合和元素为后面学习两者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完整版)职高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集合 一、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A a ?∈, 二、集合之间的关系 注:1、子集:一个集合中有n 个元素,则这个集合的子集个数为n 2,真子集个数为12-n 。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之间的运算 1、交集:{}B x A x x B A ∈∈=且|I 2、并集:{} B x A x x B A ∈∈=或|Y 3、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四、充要条件: q p ?,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q p ?,p 是q 的充要条件,q 是p 的充要条件。 第二章 不等式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加法法则: 2、乘法法则: 3、传递性: 4、移项: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注:当0<-<>?>>a x a a a x a x a x a a x )0(||)0(||或 第三章 函数 一、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两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 函数定义域的条件: (1)分式中的0≠分母;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0≥; (3)对数的真数0>,底数10≠>且; (4)零指数幂的底数0≠。 2、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一设二求三判定 设:21,x x 是给定区间( )上的任意两上不等的实数 函数为减函数函数为增函数00) ()(121 2??-=?-=?x y x y x f x f y x x x (2)奇偶性: 判断方法: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x f 与)(x f -的关系: )()(x f x f =-偶函数 ;)()(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非奇非偶 图象特征: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二、一次函数 1、 )0(≠+=k b kx y

职高数学集合运算习题

职高数学集合运算习题 一、选择题: 1.设集合{}{}32A B ==的倍数,的倍数,则A B 是 ( ) A .{}偶数 B .{}23被或整除的数 C .{}6的倍数 D .{}23和的公倍数 2.已知集合A ,B ,C 为非空集合,M=A ∩C ,N=B ∩C ,P= M ∪N ,则 ( ) A .一定有C ∩P=C B .一定有C ∩P=P C .一定有C ∩P=C ∪P D .一定有C ∩P=? 3.{|24}A x x =-<<,{|}B x x a =≥,若A B ?=?,且A B 中不含元素6,则下列值 中a 可能是 ( ) A .4 B .5 C .6 D .7 4.2 {|60}A x x x =+-=,{|10}B x mx =+=且A B A =,则m 的取值范围 ( ) A .? ?????-21,31 B .110,32??--????, C .110,32??-????, D .11,32?????? 5.2 {4,21,}A a a =--,{5,1,9}B a a =--且{9}A B ?=,则a 的值是 ( ) A .a =5或3 B .a =5或3- C .a =3± D .a =5或3± 二、填空题: 6.设U ={}1,2,3,4,5,6,7,8,{}3,4,5A =, {} .8,7,4=B 则:()()U U C A C B ?= ; ()()U U C A C B ?= . 7.设U=A B ,试用A 与B 表示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 图1为 ;图2为 . 8.设{}(){} 2 2 20,6250A x x px q B x x p x q =-+==++++=,若12A B ???=???? ,则 A B = . 9.已知集合{ } 2 10,A x x mx A R =+=?=?若,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10.已知A={1,1+d,1+2d },B={1,q ,2 q },若A=B,求p ,q 的值. 11.设A={ }{ } 2 22 |40,|2(1)10,x x x B x x a x a +==+++-= (1)若A B B ?=,求 a 的值; (2)若A B B =,求 a 的值.

职高数学一轮复习集合

集合 第1讲 集合的含义与基本关系 1.(2011年江西)若全集U ={1,2,3,4,5,6},M ={2,3},N ={1,4},则集合{5,6}等于( ) A .M ∪N B .M ∩N C .(?U M )∪(?U N ) D .(?U M )∩(?U N ) 2.(2011年湖南)设全集U =M ∪N ={1,2,3,4,5},M ∩?U N ={2,4},则N =( ) A .{1,2,3} B .{1,3,5} C .{1,4,5} D .{2,3,4} 3.已知集合A ={1,2a },B ={a ,b },若A ∩B =?????? 12,则A ∪B 为( ) A.??????12,1,b B.??? ? ??-1,12 C.??????1,12 D.??? ? ??-1,12,1 4.已知全集U =R ,集合M ={x |-2≤x -1≤2}和N ={x |x =2k -1,k =1,2,…}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K1-1-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 图K1-1-1 A .3个 B .2个 C .1个 D .无穷多个 5.(2011年广东)已知集合A ={(x ,y )|x ,y 为实数,且x 2+y 2=1},B ={(x ,y )|x 、y 为实数,且y =x },则A ∩B 的元素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6.(2011年湖北)已知U ={y |y =log 2x ,x >1},P =???? ??y ?? y =1 x ,x >2,则?U P =( ) A.????1 2,+∞ B.??? ?0,12 C.()0,+∞ D.()-∞,0∪????12,+∞ 7.(2011年上海)若全集U =R ,集合A ={x |x ≥1}∪{x |x ≤0},则?U A =________________. 8.(2011年北京)已知集合P ={x |x 2≤1},M ={a }.若P ∪M =P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含答案)

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含答案) 近年来,单招考试作为国家正规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逐渐被大家所了解和认可,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条进入高校的便捷之路。单招考试相对高考来说,竞争相对没有那么激烈。同样的学习能力水平,通过单招往往能进入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为美好的人生之路开启新的篇章! 根据近几年的真题可见,考试内容还是我们高中所学内容,但是难度比高考有大幅度的降低,相当于或略低于学业水平考试难度。因此复习的时候要跟着教材走,弄懂课文内容,搞懂教材的练习题和习题(部分较难的除外)。搞定课本,应对单招也就足够了!如果一定要买资料,请注意选择简单的。 下面,我将针对近年来的单招考试数学真题,对命题的角度做一些简要的分析,并附上相应的练习供同学们使用。 一、集合的运算 主要考察最基本的子、交、并、补关系及运算。 练练手: 1. 已知集合 ,设 的真子集有 个,则 A. B. C. D. 2. 已知集合 ,,则 A. B. C. D. 3. 已知集合 ,,则 A. B. C. D. 4. 已知全集 ,,则 A. B. C. D. 5. 已知集合 , ,则 A. B. C. D. 6. 已知集合 , ,那么 A. B. C. D. 7. 已知全集 , ,则 A. B. C. D. 8. 已知集合 ,,则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 为 . 9. 已知集合 ,,则 . 10. 若全集 且 ,则集合 . 二、函数部分 这部分内容较多,具体可能考察 定义域的求法 函数记号)(x f 、奇偶性、单调性、函数的零点,以及指数对数的运算。有可能以解答题形式考察。 练练手1:

最新整理职高数学知识点总结复习课程

职高数学概念与公式 初中基础知识: 1. 相反数、绝对值、分数的运算; 2. 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xy-3x=(y-3)x 十字相乘法 如:)2)(13(2532 -+=--x x x x 配方法 如:8 25 )41(23222-+=-+x x x 公式法:(x+y )2=x 2+2xy+y 2 (x-y)2=x 2-2xy+y 2 x 2-y 2=(x-y)(x+y) 3.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 代入法 (2) 消元法 6.完全平方和(差)公式:222)(2b a b ab a +=++ 222)(2b a b ab a -=+- 7.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8.立方和(差)公式:))((2233b ab a b a b a +-+=+ ))((2233b ab a b a b a ++-=- 第一章 集合 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注:?描述法{},|3 21321取值范围 元素性质元素 {?∈?=x x x ;另重点类型如:}{]3,1(,13|y 2-∈+-=x x x y 3. 常用数集:N (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N (正整数集)、+Z (正整数集) 4.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 元素与集合是“∈”与“?”的关系。 (2) 集合与集合是“?” “”“=”“?/”的关系。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做题时多考虑φ是否满足题意) (2)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5. 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 (1)}|{B x A x x B A ∈∈=且I :A 与B 的公共元素(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 (2)}|{B x A x x B A ∈∈=或Y :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相同元素只写一次)。

职高数学概念公式(最全)

职高数学概念与公式 预备知识:(必会) 1. 相反数、绝对值、分数的运算 2. 因式分解 (1) ?十字相乘法 如:)2)(13(2532 -+=--x x x x (2) 两根法 如:)2 5 1)(251(12 --+- =--x x x x 3. ?配方法 如:8 25)4 1(2322 2 - +=-+x x x 4. 分数(分式)的运算 5.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 代入法 (2) 消元法 6.完全平方和(差)公式:2 2 2 )(2b a b ab a +=++ 2 2 2 )(2b a b ab a -=+- 7.平方差公式:))((2 2 b a b a b a -+=- 8.立方和(差)公式:))((2 2 3 3 b ab a b a b a +-+=+ 9. ?注:所有的公式中凡含有“=”的,注意把公式反过来运用。 第一章 集合 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注:?描述法 },| 取值范围 元素性质元素 {?∈?=x x x ;另重点类型如:}{]3,1(,13|y 2 -∈+-=x x x y 3. 常用数集:N (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 N (正整数集)、+ Z (正整数集) 4.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 元素与集合是“∈”与“?”的关系。 (2) 集合与集合是“?” “”“=”“?/”的关系。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做题时多考虑φ是否满足题意) (2)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5. 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 (1)}|{B x A x x B A ∈∈=且 :A 与B 的公共元素(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

职高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实用标准文案 职高数学概念与公式 初中基础知识: 1.相反数、绝对值、分数的运算; 2.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 xy-3x=(y-3)x 3 252(31)(2) 十字相乘法如: x x x x 配方法如: 2x2x 32( x 1 )225 48 公式法:(x+y)2=x2+2xy+y2(x-y)2=x2-2xy+y 2 x 2-y 2=(x-y)(x+y) 3.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法 (2)消元法 6.完全平方和(差)公式:a22ab b2(a b)2a22ab b 2( a b) 2 7.平方差公式:2 b 2()( a ) a a b b 8.立方和(差)公式: a3b3(a b)(a2ab b 2 ) a 3 b 3(a b)( a 2ab b 2 ) 第一章集合 1.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注: { x |x,x} ;另重点类型如:{y | y x23x1, x( 1,3]}描述法 元素元素性质取值范围 3.常用数集: N (自然数集)、 Z (整数集)、 Q (有理数集)、 R (实数集)、 N *(正 整数集)、 Z (正整数集) 4.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元素与集合是“”与“ ”的关系。 (2)集合与集合是“” “ ”“ ”“ ”的关系。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做题时多考虑是否满足题意)( 2)一个集合含有 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 2n 1 个,非空真子集有 2n2 个。 5.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 ( 1) A B { x | x A且x B} :A与B的公共元素(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 (2) A B { x | x A或x B} :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相同元素只写一次)。

职高数学《集合》练习题

(一)集合及表示方法 1、“①难解的题目;②方程012 =+x ;③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四象限的一些点;④很多多项式”中,能 组成集合的是 ( )。 A .②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① ② ④ 2.下列选项中元素的全体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 A.学校篮球水平较高的学生 B.校园中长的高大的树木 C.2007年所有的欧盟国家 D.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 3、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 (1)很小两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1|{2-=x y y 与}1|),{(2 -=x y y x 是同一集合 (3)5 .0,21,46,23,1-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数; (4)集合},,0|),{(R y x xy y x ∈≤是指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4.集合{(x ,y)|y =2x -1}表示 ( ) A .方程y =2x -1 B .点(x ,y) C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D .函数y =2x -1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5.已知集合}{,,S a b c =中的三个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那么ABC ?一定不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6.设集合M ={x ∈R|x≤33},a =26,则( ) A .a ?M B .a ∈M C .{a}∈M D .{a|a =26}∈M 7.方程组? ?? x +y =1 x -y =9的解集是( ) A .(-5,4) B .(5,-4) C .{(-5,4)} D .{(5,-4)} 8.方程组20{=+=-y x y x 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 ) A .)}1,1{( B .}1,1{ C .(1,1) D .}1{ 9.下列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集合的是( ) A .{0} B .{y|y 2 =0} C .{x|x =0} D .{x =0} 10.由实数x ,-x ,x 2 ,-3x 3所组成的集合里面元素最多有________个. 1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 }01{2=-x x ; (2){1,2,3} N ;

职高数学一轮复习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 第1讲 弧度制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tan 25π6的值为( ) A .-3 3 B.33 C. 3 D .- 3 2.已知cos θ·tan θ<0,那么角θ是( ) A .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B .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C .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D .第一或第四象限角 3.若α=5 rad ,则角α的终边所在的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1,m ),且tan α=-2,则sin α=( ) A.5 5 B .-5 5 C.2 5 5 D .-2 5 5 5.设α是第四象限角,则以下函数值一定是负值的是( ) A .tan α2 B .sin α2 C .cos α 2 D .cos2α 6.若sin α<0且tan α>0,则α是(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7.已知两角α,β之差为1°,其和为1弧度,则α,β的大小分别为( ) A.π 90和π 180 B .28°和27° C .0.505和0.495 D.180+π360和180-π 360

8.α的终边经过P (-b,4)且cos α=-35 ,则b 的值为( ) A .3 B .-3 C .±3 D .5 9.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必相等;②终边不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必不等;③若sin α>0,则α必是第一、第二象限角;④如果α是第三象限角, 则tan α2 <0.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 (1)tan125°·sin278°;(2)cos 7π12tan 23π12sin 11π12 . 11.已知扇形的周长为20,当圆心角θ为何值时,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12.已知sin θ=1-a 1+a ,cos θ=3a -11+a ,若θ是第二象限角,求实数a 的值.

职高数学集合练习题

(一)集合及表示方法 一、选择题: 1、“①难解的题目;②所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③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靠近第四象限的一些点;④很长的多项式”中,能组成集合的是 ( )。 A.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① ② ④ 2、下列选项中元素的全体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 A.学校篮球水平较高的学生 B.校园中长的高大的树木 C.2007年所有的欧盟国家 D.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 3、下列集合中有限集的个数为…………………( )。 (1)方程0322=--x x 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2)能被3整除的整数组成的集合; (3)一年之中四个季节的名称组成的集合; (4)满足80<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各章节复习提纲

第一章集合与充要条件 一、集合的概念 (一)概念 1. 集合的概念:将某些的对象看成一个就构成一个集合,简称为。 一般用表示集合。 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 一般用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2. 集合与元素之间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A,记作;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A,记作。 3. 集合的分类: 含有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含有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二)常用的数集:数集就是由组成的集合。 1. 自然数集:所有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 2. 正整数集:所有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 3. 整数集:所有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 4. 有理数集:所有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 5. 实数集:所有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 (三)应知应会: 1.自然数:由和构成的实数。 2.整数:由和构成的实数。 偶数: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奇数: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3.分数:把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或 的数叫做分数。分数中间的叫做分数线。分数线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分数线的数叫做分子,表示 。 4.有理数:和统称有理数。 5.无理数:的小数叫做无理数。 6.实数:和统称实数。

【几个常用集合的表示方法】

定 义 一般地,如果集合B A 集合 的元素的元素,那么把集合 B 的子集。 A 叫做集合 如果集合 B 是集合A 中A ,并且 的 元 有 ,那么把B 属于 素的真子集。A 叫做B 一般地,如果两个集, 合的元素那么就说这两个集合 相等。 符号表示 B A (或A B ) B A (或A B ) )B A (或A B 读 作 B A ) B A (或 B A ) B A (或 ———————— 图 示 明 确 1. 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自身的 。 2.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 ;是任何 集合的 。 3. 一个集合中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的数目为 ; 真子集的数目为 。 四、集合的运算 (一) 交集 1. 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 、B ,由 的 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交集。 2. 记作:A B ;读作:A B 。 3. 集合表示: 。 4. 图示:用阴影表示出集合A 与B 的交集。 5. 性质:由交集的定义可知,对任意的两个集合A 、B ,有 (1) ; (2) ; (3)。 (二)并集 1. 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 、B ,由 的 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 2. 记作:A B ;读作:A B 。 A B A B A B

(完整版)杭州市2013职高对口升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试题一(含答案),推荐文档

杭州市2013职高对口升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试题一(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2|||{a x x B x x A <=≤=,A B A =I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B. 2-a D. 2-≤a 2. 已知角θ的终边过点43-(,) ,则θcos =( ) A . 54 B . 5 4- C . 53 D .53 - 3.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12345640,20a a a a a a ++=++=,则前9项之和等于( ) A .50 B .70 C .80 D .90 4.设函数)(x f 为偶函数,且当)2,0[∈x 时x x f sin 2)(=,当),2[+∞∈x 时 x x f 2log )(=,则=+-)4()3(f f π ( ) A .23+- B. C. 3 D. 23+ 5. 函数()3sin 2f x x π? ?=- ?3? ?的图象为C ,①图象C 关于直线1112x =π对称;②函 数()f x 在区间5ππ?? - ?1212?? ,内是增函数;③由3sin 2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 位长度可以得到图象C ,以上三个论断中,正确论断的个数是 ( ) A. 0 B. 1 C. 2 D. 3 6. 已知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βαβα//,,则⊥⊥m m ; ②若βαβα//,//,,则n m n m ??; ③若βαγβγα//,,则⊥⊥; ④若m 、n 是异面直线,βααββα//,//,,//,则n n m m ?? 其中真命题是 (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④ 7. 已知曲线1 :(0)C y x x =>及两点11(,0)A x 和22(,0)A x ,其中210x x >>.过1A , 2A 分别作x 轴的垂线,交曲线C 于1B ,2B 两点,直线12B B 与x 轴交于点

职高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

不等式 第1讲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 1.(2011年浙江)若a ,b 为实数,则“00(n ∈N ),公比q ≠1.则( ) A .a 1+a 8>a 4+a 5 B .a 1+a 80;bc -ad >0;c a -d b >0(其中a ,b ,c ,d 均为实数),用其中 两个不等式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可组成的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5.(2010届湖北八校联考)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1a >1b B.1a -b >1b C.-a >-b D .|a |>-b 6.(2011年湖北黄冈质检)已知x >y >z ,且x +y +z =0,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xy >yz B .xz >yz C .xy >xz D .x |y |>z |y | 7.若不等式(-1)n a <2+(-1)n + 1 n 对于任意正整数n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2,32 B.? ???-2,32 C.????-3,32 D.? ???-3,32 8.用若干辆载重为8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2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8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则有汽车______辆. 9.a >0,b >0,求证????a 2b 1 2+????b 2a 1 2≥a 1 2+b 1 2. 10.已知α∈(0,π),比较2sin2α与sin α 1-cos α 的大小.

-中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doc

职教单招数学总复习 中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预备知识: 1.完全平方和(差)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2.平方差公式:a2-b2=(a+b)(a-b) 3.立方和(差)公式:a3+b 3=(a+b)(a2-ab+b2) a3-b3=(a-b)(a 2+ab+b2) 第一章集合 1.构成集合的元素必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法、描述法、像法(文氏)。 3.常用数集: N(自然数集)、 Z (整数集)、 Q(有理数集)、 R(数集)、 N +(正整数集) 4.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的关系: (1)元素与集合是“”与“ ”的关系。 (2)集合与集合是“í” “ ”“=”“/í”的关系。 注:(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做多考Ф是否足意) ( 2)一个集合含有 n 个元素,它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 2n-1 个,非空真子集有2n-2 个。 5.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的方法) (1)A B = { x | x 挝A且x B}:A与B的公共元素成的集合 (2)A B = { x | x 挝A或 x B}:A与B的所有元素成的集合(相同元素只写一次)。 ( 3)C U A:U中元素去掉A中元素剩下的元素成的集合。 注: C U(A B) C U A C U B C U(A B)=C U A C U B 6.会用文氏表示相的集合,会将相的集合画在文氏上。 7. 充分必要条件: p是q的??条件p 是条件, q 是 如果 p q,那么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 如果 p q,那么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第二章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性:(略) 注:( 1)比两个数的大小一般用比差的方法;另外可以用平方法、倒数法。 (2)不等式两同乘以数要号!! (3)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加(不能相减),同正的同向不等式可以相乘。 2.重要的不等式: ( 1)a2b22ab ,当且当 a b ,等号成立。 ( 2)a b ab a b R 2 ( , ) ,当且当 a b ,等号成立。(3) 注:a b (算平均数)ab (几何平均数)2 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略) 4.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保二次系数正 (2)分解因式(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求根公式法),目的是求根:

职高数学一轮复习直线与圆

直线与圆的方程 第1讲 直线的方程 1.直线l 过点(-1,2)且与直线y =2 3 x 垂直,则l 的方程是( ) A .3x +2y -1=0 B .3x +2y +7=0 C .2x -3y +5=0 D .2x -3y +8=0 2.已知直线ax +by +c =0不经过第二象限,且ab <0,则( ) A .c >0 B .c <0 C .ac ≥0 D .ac ≤0 3.直线x tan π 3 +y +2=0的倾斜角α是( ) A.π3 B.π6 C.2π3 D .-π3 4.(2010年安徽)过点(1,0)且与直线x -2y -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x -2y +1=0 C .2x +y -2=0 D .x +2y -1=0 5.过点P (1,2),且在两坐标轴的截距是相反数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6.若直线l 沿x 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再沿y 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后,又回到原来位置,那么直线l 的斜率是________. 7.曲线y =x 3-2x +4在点(1,3)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__________________. 8.(2011年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x 与y 都是整数,就称点(x ,y )为整点,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存在这样的直线,既不与坐标轴平行又不经过任何整点; ②如果k 与b 都是无理数,则直线y =kx +b 不经过任何整点; ③直线l 经过无穷多个整点,当且仅当l 经过两个不同的整点; ④直线y =kx +b 经过无穷多个整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k 与b 都是有理数; ⑤存在恰经过一个整点的直线. 9.(2010年宁夏银川)设直线l 的方程为(a +1)x +y +2-a =0(a ∈R ). (1)若l 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求l 的方程; (2)若l 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职高数学《集合》练习题

(一)集合及表示方法 1、“①难解的题目;②方程012 =+x ;③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四象限的一些点;④很多多项式”中,能 组成集合的是 ( )。 A .②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① ② ④ 2.下列选项中元素的全体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 A.学校篮球水平较高的学生 B.校园中长的高大的树木 年所有的欧盟国家 D.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 3、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 (1)很小两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1|{2-=x y y 与}1|),{(2 -=x y y x 是同一集合 (3)5 .0,21,46,23,1-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数; 《 (4)集合},,0|),{(R y x xy y x ∈≤是指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4.集合{(x ,y)|y =2x -1}表示 ( ) A .方程y =2x -1 B .点(x ,y) C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D .函数y =2x -1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5.已知集合}{,,S a b c =中的三个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那么ABC ?一定不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6.设集合M ={x ∈R|x≤33},a =26,则( ) A .a ?M B .a ∈M C .{a}∈M D .{a|a =26}∈M 7.方程组? ?? x +y =1 x -y =9的解集是( ) , A .(-5,4) B .(5,-4) C .{(-5,4)} D .{(5,-4)} 8.方程组20{=+=-y x y x 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 ) A .)}1,1{( B .}1,1{ C .(1,1) D .}1{ 9.下列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集合的是( ) A .{0} B .{y|y 2=0} C .{x|x =0} D .{x =0} 10.由实数x ,-x ,x 2,-3 x 3所组成的集合里面元素最多有________个. 1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职高数学知识点总结

职高数学概念及公式 初中基础知识: 1. 相反数、绝对值、分数的运算; 2. 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3(3)x 十字相乘法 如:)2)(13(2532 -+=--x x x x 配方法 如:8 25)41(23222- +=-+x x x 公式法:()22+22 ()22-22 x 22=()() 3.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 代入法 (2) 消元法 6.完全平方和(差)公式:222)(2b a b ab a +=++ 222)(2b a b ab a -=+- 7.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8.立方和(差)公式:))((2233b ab a b a b a +-+=+ ))((2233b ab a b a b a ++-=- 第一章 集合 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注:?描述法 },| 取值范围 元素性质元素 {?∈?=x x x ;另重点类型如:}{]3,1(,13|y 2-∈+-=x x x y 3. 常用数集:N (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 N (正整数集)、+Z (正整数集) 4. 元素及集合、集合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1) 元素及集合是“∈”及“?”的关系。 (2) 集合及集合是“?” “”“=”“?/”的关系。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做题时多考虑φ是

否满足题意) (2)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5. 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 (1)}|{B x A x x B A ∈∈=且 :A 及B 的公共元素(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 (2)}|{B x A x x B A ∈∈=或 :A 及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相同元素只写一次)。 (3)A C U :U 中元素去掉A 中元素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注:B C A C B A C U U U =)( B C A C B A C U U U =)( 6. 逻辑联结词: 且(∧)、或(∨)非(?)如果……那么……(?) 量词:存在(?) 任意(?) 真值表: q p ∧:其中一个为假则为假,全部为真才为真; q p ∨:其中一个为真则为真,全部为假才为假; p ?:及p 的真假相反。 (同为真时“且”为真,同为假时“或”为假,真的“非”为假,假的“非”为真;真“推”假为假,假“推”真假均为真。) 7. 命题的非 (1)是→不是 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不是) (2)?……,使得p 成立→对于?……,都有p ?成立。 对于?……,都有p 成立→?……,使得p ?成立 (3)q p q p ?∨?=∧?)( q p q p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