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运维成本测算示例

软件运维成本测算示例

软件运维成本测算示例
软件运维成本测算示例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范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范》xx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省尚无科学统一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标准体系以指导、规范、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项目的研发成本,较大程度导致做预算时无据可依,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或预算不足;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项目招评标过程中,由于无法界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工程项目的合理成本范围,常常出现恶意低价或超高价格竞标现象;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范的出台,其意义在于: 统一预测算口径,明确运维服务内容,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计算运维费用,使信息系统运维费用测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有效利用资金,保障相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的信息化运维工作正常开展,确保对信息化运维工作的有效支撑和业务持续。 因此,该规范的制定将是河南省信息系统运维服务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将为河南省信息服务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本标准借鉴国内成熟经验,针对河南省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目,规定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方法,包括运维成本的构成、度量公式、参数取值,以满足河南省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2018年3月,由中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向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制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范》地方标准立项申请, 2018年7月,该标准列入2018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2018〕236号),立项编号:065,由中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软件服务业协会信息技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负责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标准的编制原则:

1.在规范制定过程中,对大量各种案例和场景进行了分析,提炼出符合河南省信息系统运维项目实际情况的成本度量方法。 2.编制组对国内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电力标准成本度量等标准和规范进行了研究和学习,总结并借鉴了其中成熟的做法。 依据和参考的主要标准有: 【1】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2】GB/T 28827.1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 通用要求 【3】GB/T 28827.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 交付规范 【4】GB/T 28827.3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 应急响应规范 【5】GB/T2844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 【6】GB/T 29264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7】ISO/IEC 20926软件和系统工程-软件度量 【8】SJ/T11463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

软件开发费用计算方法

软件开发项目计算方法 () 广东软件行业协会 二○○六年八月

目录

1前言 目的 规范软件市场行为,维护价格公平竞争,同时为软件项目建设经费概算提供科学可信的依据。 软件项目建设类别 软件产业发展到现今阶段,技术已经很成熟,产品也已经很丰富,同时由于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平台的可选择性,软件项目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同样是软件项目,完成途径和开发手段不同,其费用也会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类别的软件项目,其费用构成和概算方法也不同。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和方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新开发项目:从项目的需求分析开始直至产品完成正式交付使用,其工 作覆盖软件产品的分析、设计、测试、实施、运行维护各 阶段。 二次开发: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改造。 软件移植:已有产品从一个操作系统平台转移到另一个操作系统平台,或者从原来的运行环境切换到另一个新的运行环境所 需要进行的调整和变动。 产品集成:将多个现有软件产品构件整合在一起,组装成比较复杂的或者更加完整的产品。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应用类定制软件的新开发项目,项目应覆盖软件开发全过

程(包括立项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编码实现、安装实施、运行维护各个阶段工作)。其中人月成本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项目。 本指南是站在行业的角度,去评估一个应用软件项目的开发费用应该是多少,而不是站在开发商的角度去计算某企业开发软件时的成本支出是多少。虽然这两者之间会有关联。 对于同一软件开发项目,不同的开发商由于各自的技术、能力、管理、积累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其实际成本支出会有较大差异。而这不在本指南考虑之内。 名词解释 应用软件:是指针对特定领域开发,为特定目的服务的一类软件。 软件开发:指从软件项目启动到项目实施前这一时间段的工作。其内容包括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系统调试等方面的工作。 系统实施:指软件项目开发完毕进行安装到项目正式验收这一时间段的工作。其内容包括系统安装、个性化配置、用户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但不包括各实施点的本地化开发工作。 运行维护:指从软件项目正式验收到合同规定的项目维护期结束的这一时间段的工作。其内容包括在此期间所需要提供的原系统完善性修改 和服务等工作(不包括新增需求和原功能的重大变更)。如:运 行管理、系统平台维护、应用软件维护、数据维护等 验收测试:确定项目是否符合其验收准则,使客户能确定是否接收此项目的正式测试。 功能点(FP):功能点是对软件功能和大小的间接度量单位,一般通过必须和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要求规范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省尚无科学统一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标准体系以指导、规范、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项目的研发成本,较大程度导致做预算时无据可依,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或预算不足;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项目招评标过程中,由于无法界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工程项目的合理成本范围,常常出现恶意低价或超高价格竞标现象;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范的出台,其意义在于:统一预测算口径,明确运维服务内容,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计算运维费用,使信息系统运维费用测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有效利用资金,保障相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的信息化运维工作正常开展,确保对信息化运维工作的有效支撑和业务持续。 因此,该规范的制定将是河南省信息系统运维服务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将为河南省信息服务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本标准借鉴国内成熟经验,针对河南省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目,规定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方法,包括运维成本的构成、度量公式、参数取值,以满足河南省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2018年3月,由中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向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制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范》地方标准立项申请,2018年7月,该标准列入2018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2018〕236号),立项编号:20181210065,由中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软件服务业协会信息技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负责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标准的编制原则: 1.在规范制定过程中,对大量各种案例和场景进行了分析,提炼出符合河南省信息系统运维项目实际情况的成本度量方法。 2.编制组对国内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电力标准成本度量等标准和规范进行了研究和学习,总结并借鉴了其中成熟的做法。 依据和参考的主要标准有: 【1】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2】GB/T 28827.1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3】GB/T 28827.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

DBT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

ICS L 77 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424—2017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oftwar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estimat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s 2017 - 06 - 29 发布2017 - 10 - 01 实施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构成 (3) 运维费用构成 (3) 直接人力成本构成 (4) 直接非人力成本构成 (4) 间接人力成本构成 (4) 间接非人力成本构成 (4) 毛利润构成 (4) 5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 (4) 测算过程 (4) 规模测算 (5) 工作量测算 (5) 费用测算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功能点计数基本规则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参数表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测算示例 (11) 参考文献 (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有限公司、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北京科信深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卫生信息中心、北京爱知之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青、于铁强、代寒玲、胡才勇、刘东华、许宗敏、冯军红、李培圣、张超辉、唐坤良、崔婷婷、王伟欣、刘俊、王忠福、王宗凯、吴新平、董丽、陈祖家、廖为民、孙莉、张海彤、王丽辉、陈石、张艳、彭欣华、秦思思、彭涛、曾以蓁、王楠、汪喜斌、李炯锋、张坤、曹晖、戴悦、朱默、孔垂柳。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范方案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 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省尚无科学统一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标准体系以指导、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项目的研发成本,较大程度导致做预算时无据可依,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或预算不足;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项目招评标过程中,由于无法界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工程项目的合理成本围,常常出现恶意低价或超高价格竞标现象;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的出台,其意义在于:统一预测算口径,明确运维服务容,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计算运维费用,使信息系统运维费用测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有效利用资金,保障相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的信息化运维工作正常开展,确保对信息化运维工作的有效支撑和业务持续。 因此,该规的制定将是省信息系统运维服务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将为省信息服务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本标准借鉴国成熟经验,针对省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目,规定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方法,包括运维成本的构

成、度量公式、参数取值,以满足省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2018年3月,由中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制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成本度量规》地方标准立项申请,2018年7月,该标准列入2018年第一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2018〕236号),立项编号:20181210065,由中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省软件服务业协会信息技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负责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标准的编制原则: 1.在规制定过程中,对大量各种案例和场景进行了分析,提炼出符合省信息系统运维项目实际情况的成本度量方法。 2.编制组对国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电力标准成本度量等标准和规进行了研究和学习,总结并借鉴了其中成熟的做法。 依据和参考的主要标准有: 【1】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2】GB/T 28827.1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3】GB/T 28827.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 地方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工作组 二〇一七年十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的编制任务来源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标准计划编号为“成质监标[2017]6号”。 (二)参加单位 软交所信息服务、安全可靠信息技术联合会、创立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久远银海软件股份公司、市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迈信通科技、中科大旗软件、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安美勤信息技术股份、三泰智能科技、川大智胜软件股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中兴软件、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等作为主要编制单位参加了本标准的编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等,负责标准相关资料的搜集和调研、标准框架编制、标准容起草、反馈意见整理等工作。 (三)编制过程 标准编制过程分为:工作组成立、标准调研、标准起草、征求意见、标准修改五个阶段。 1、工作组成立 2017年5月18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成立。2017年5月20日,《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标准组启动。 2、标准调研 自2017年5开始,各标准编写单位组织专家、企业及相关人员研究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的构成,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毛利润的构成,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的测算过程、测算原则和测算方法,信息项目软件服务市场的需求和现状,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的需求,逐步形成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标准体系。 3、标准起草 (1)确定标准编制框架及编制计划 2017年7月,包括软交所信息服务、安全可靠信息技术联合会、创立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久远银海软件股份公司、市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迈信通科技、中科大旗软件、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安美勤信息技术股份、三泰智能科技、川大智胜软件股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中兴软件、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等单位参加了《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编写第一次封闭。本次封闭参照局《市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北京地标2017.3.20报批稿)

I ICS35.080 L7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 XXXXX—XXXX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oftwar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estimat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7-03-20)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DBXX/ XXXXX—XXXX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构成 (3) 4.1 运维费用构成 (3) 4.2 直接人力成本构成 (4) 4.3 直接非人力成本构成 (4) 4.4 间接人力成本构成 (4) 4.5 间接非人力成本构成 (4) 4.6 毛利润构成 (4) 5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 (4) 5.1 测算过程 (4) 5.2 规模测算 (5) 5.3 工作量测算 (5) 5.4 费用测算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功能点计数基本规则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参数表 (9) 附录C(资料性附录)测算示例 (11) 参考文献 (13) I

DBXX/ XXXXX—XXXX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有限公司、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北 京科信深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卫生信息中心、北京爱知之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青、于铁强、代寒玲、胡才勇、刘东华、许宗敏、冯军红、李培圣、张超辉、唐坤良、崔婷婷、王伟欣、刘俊、王忠福、王宗凯、吴新平、董丽、陈祖家、廖为民、孙莉、张海彤、王丽辉、陈石、张艳、彭欣华、秦思思、彭涛、曾以蓁、王楠、汪喜斌、李炯锋、张坤、曹晖、戴悦、朱默、孔垂柳。

软件项目中的成本构成及估算方法

软件项目中的成本构成及估算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软件业迅猛发展。商品化、资本化、资产化的计算机软件的价值评估的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由于系统软件通常是一些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人一机系统,因此,系统软件的开发、使用、维护、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需要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这一特点是在系统软件评估中应予充分考虑的,也是从成本途径评估系统软件价值时应予着重关注的。据统计,软件成本在软、硬件总成本中的份额,已从50年代的百分之十几,上升到近期的百分之七八十,而且还在持续上升。软件成本中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比例,也从50年代的接近1:1,达到了近期的1:2。系统软件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份额。本文对上表的数字作了部分调整。主在维护阶段剔除了完善性维护成本。这一项成本不应列入委托评估系统软件的本次价值评估。这样,开发、维护成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份额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一、系统软件的成本构成系统软件的成本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应反映软件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项费用,为原材料、燃料、动力、折旧、人工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待项开支的总和。从财务角度来看,列入系统软件的成本有如下的项目:(1)硬件购置费如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购置,不间断电源、空调器等的购置费。(2)软件购置费,如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和其它应用软件的购置费。(3)人工费,主要是开发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4)培训费。(5)通讯费,如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线路器材、租用公用通讯线路等的费用。(6)基本建设费,如新建、扩建机房、购置计算机机台、机柜等的费用。(7)

计算机系统软件成本构成及估算方法

计算机系统软件成本构成及估算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软件业迅猛发展。商品化、资本化、资产化的计算机软件的价值评估的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由于系统软件通常是一些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人一机系统,因此,系统软件的开发、使用、维护、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需要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这一特点是在系统软件评估中应予充分考虑的,也是从成本途径评估系统软件价值时应予着重关注的。据统计,软件成本在软、硬件总成本中的份额,已从50年代的百分之十几,上升到近期的百分之七八十,而且还在持续上升。软件成本中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比例,也从50年代的接近1:1,达到了近期的1:2。系统软件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份额。 本文对上表的数字作了部分调整。主在维护阶段剔除了完善

性维护成本。这一项成本不应列入委托评估系统软件的本次价值评估。这样,开发、维护成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份额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一、系统软件的成本构成 系统软件的成本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应反映软件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项费用,为原材料、燃料、动力、折旧、人工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待项开支的总和。 从财务角度来看,列入系统软件的成本有如下的项目:(1)硬件购置费如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购置,不间断电源、空调器等的购置费。(2)软件购置费,如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和其它应用软件的购置费。 (3)人工费,主要是开发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4)培训费。(5)通讯费,如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线路器材、租用公用通讯线路等的费用。(6)基本建设费,如新建、扩建机房、购置计算机机台、机柜等的费用。(7)财务费用。(8)管理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交通费。(9)材料费,如打印纸、包带、磁盘等的

政府部门信息化运维费预算标准研究

政府部门信息化运维费预算标准研究 一、政府部门信息化运维费预算标准工作背景 某市政府部门信息化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整体水平已全国领先,成为“强政”“惠民”“兴业”,促进某市和谐进步,科学发展的有力保证。伴随着政府部门信息化逐步进入运维阶段,运维管理以及外包服务的性质与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政府部门信息化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对如何保证政府部门信息化良性发展;如何实施“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建设和谐社会任务;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等,既是该市当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也是各政府部门所面临的重要且现实的研究课题。该市领导批示:“我市信息化进程本质上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突出地是内涵与外延、集约与粗放的增长方式问题。其次是现有资源如何协调整合发挥效益。再次是各区县、部门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对信息化的知识、技能掌握和培训。”。按照该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该市决定启动关于运维管理和外包机制研究项目,集各界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人员的才智,为政府出谋划策,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自主创新之路,用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带动或激励其他课题的研究,并指导其他相关的任务完成。 项目要求: 一、通过调研和分析,翔实指明目前市政府运维管理以及规范外包服务机制的现状及差距,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和走向。 二、阐明未来市政府运维管理以及规范外包服务机制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运维管理以及规范外包服务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 三、整体规划(设计)运维管理以及规范外包服务机制的参考方案,从技术、设备、人员、岗位、运营操作、监督监控和量化管理、成本核算等,给出明确的可信服的指标和参数。

DB11!T_1424-2017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

ICS 35.080 L 77 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424—2017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oftwar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estimat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s 2017 - 06 - 29 发布2017 - 10 - 01 实施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构成 (3) 4.1 运维费用构成 (3) 4.2 直接人力成本构成 (4) 4.3 直接非人力成本构成 (4) 4.4 间接人力成本构成 (4) 4.5 间接非人力成本构成 (4) 4.6 毛利润构成 (4) 5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 (4) 5.1 测算过程 (4) 5.2 规模测算 (5) 5.3 工作量测算 (5) 5.4 费用测算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功能点计数基本规则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参数表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测算示例 (11) 参考文献 (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有限公司、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北京科信深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卫生信息中心、北京爱知之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青、于铁强、代寒玲、胡才勇、刘东华、许宗敏、冯军红、李培圣、张超辉、唐坤良、崔婷婷、王伟欣、刘俊、王忠福、王宗凯、吴新平、董丽、陈祖家、廖为民、孙莉、张海彤、王丽辉、陈石、张艳、彭欣华、秦思思、彭涛、曾以蓁、王楠、汪喜斌、李炯锋、张坤、曹晖、戴悦、朱默、孔垂柳。

系统软件项目成本构成及估算方法

系统软件项目成本构成及估算方法 责任编辑:李倩作者2009-06-11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软件业迅猛发展。商品化、资本化、资产化的计算机软件的价值评估的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由于系统软件通常是一些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人一机系统,因此,系统软件的开发、使用、维护、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需要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这一特点是在系统软件评估中应予充分考虑的,也是从成本途径评估系统软件价值时应予着重关注的。据统计,软件成本在软、硬件总成本中的份额,已从50 年代的百分之十几,上升到近期的百分之七八十,而且还在持续上升。软件成本中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比例,也从50年代的接近1:1,达到了近期的1:2。 系统软件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份额。 本文对上表的数字作了部分调整。主在维护阶段剔除了完善性维护成本。这一项成本不应列入委托评估系统软件的本次价值评估。这样,开发、维护成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份额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一、系统软件的成本构成 系统软件的成本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应反映软件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项费用,为原材料、燃料、动力、折旧、人工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各项开支的总和。 从财务角度来看,列入系统软件的成本有如下的项目: (1)硬件购置费如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购置,不间断电源、空调器等的购置费。 (2)软件购置费,如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和其它应用软件的购置费。

(3)人工费,主要是开发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 (4)培训费。 (5)通讯费,如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线路器材、租用公用通讯线路等的费用。 (6)基本建设费,如新建、扩建机房、购置计算机机台、机柜等的费用。 (7)财务费用。 (8)管理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交通费。 (9)材料费,如打印纸、包带、磁盘等的购置费。 (10)水、电、汽、气费。 (11)专有技术购置费。 (12)其它费用,如资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咨询费。 从系统软件生命周期构成的两阶段即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看,系统软件的成本由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构成。其中开发成本由软件开发成本、硬件成本和其他成本组成,包括了系统软件的分析/设计费用(含系统调研、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实施费用(含编程/测试、硬件购买与安装、系统软件购置、数据收集、人员培训)及系统切换等方面的费用;维护成本由运行费用(含人工费、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专有技术及技术资料购置费)、管理费(含审计费、系统服务费、行政管理费)及维护费(含纠错性维护费用及适应性维护费用)。 二、系统软件的成本测算程序 1、根据待开发软件的特征、所选用硬件的特征、用户环境特征及以往同类或相近项目的基础数据,进行软件规模测算。 2、由系统软件的成本构成,结合成本影响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以往同类或相近项目数据分析,进行软件成本测算。其中包括了安装、调试的人力和时间表、培训阶段的人力和时间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