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化学导论

绿色化学导论

绿色化学导论
绿色化学导论

绿色化学结课论文

绿色化学论文 题目绿色化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年级 2012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5年 10月26日 绿色化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xxxxxxxxxx,xx,xxxxxx)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化学取得了十分辉煌的进步。同时,受传统发展观影响,化学工业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以及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绿色化学”的研究和实施正在全球兴起,并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化学是20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现已成为当前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且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而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称为绿色技术、环境友好技术或清洁生产技术,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防止污染的一门学科[1]。其研究的目的为,通过一系列的原理与方法来降低或除去化学产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绿色化学包括所有可以降低对人类健康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方法、技术和过程。与传统的污染处理不同,绿色化学通过改变化学产品或过程的内在本质,来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这种方法是非常科学的, 因为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其毒性具有内在联系。由于这个联系,绿色化学家可以设计或重新设计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使其具备所需的特性又避免或减少有毒基团的使用与产生。同时,绿色化学追求高选择性反应,极少生成副产品,甚至达到原子经济性,实现零排放。 1绿色化学的发展以及现状 20世纪末期,人们开始留意到可以通过化学方式减少化学污染,这种方式很快在西方国家推广起来。1990年美国国会率先通过了“污染预防法案”,明确提出“污染预防”这一新概念,并将其确立为国策。这种改变过去将污染控制着重于末端处理转向源头削减,并将废物的源头削减、循环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三者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一种“绿色意识”,加之化学面临的挑战,很快便出现了“绿色化学”这一新概念,这是化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绿色化学的论文

绿色化学的论文 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 摘要: “绿色化学”是指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教师应将绿色化学知识自然、生动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推动绿色化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绿色化学教育环保意识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而紧迫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化学会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绿色化学”口号。“绿色化学”是指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使绿色化学的观点与新课标的教学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一、联系地方环境状况,树立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利用化学学科优势,教师可以密切联系当地实际,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以及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县工业和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但随

之而来的城市污水、工业“三废”的无节制排放,不仅阻碍了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给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危害,严重危及了人体的健康。我们应组织学生成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闲暇时间对空气和附近工厂的废水进行采样分析化验,指导学生写出有关环保方面的调查报告。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实施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明确发展经济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要提倡绿色化学,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树立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内容 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绿色化学知识,教师要时刻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例如: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中,多余的氯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教师可同时讲解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等;在“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教学中,教师可讲解酸雨的危害与防治、大气的污染与防治;在“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介绍硝酸型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危害,以及汽车尾气的处理;在“原电池”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出化学电源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倡导回收旧电池,减少污染;在讲“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时说说能量的开发与利用、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应合理应用化学,用绿色化学观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并为人类在绿色的地球上生存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绿色化学论文

绿色化学 摘要 建立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转向治本。为此,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物料,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从“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当今,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在20世纪发现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是2285万多种,是此之前发现的所有化合物总数的41倍强。但“化学家太谦虚”,20世纪化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未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可。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原子经济性回收利用 Green Chemistry Summar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green chemistry from saving resources and prevent pollution standpoint, review and reform the traditional chemistry, so that ou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an turn from carbohydrates. To do this, industry, agriculture, daily life, such as using non-toxic,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recyclable materials, chemical reaction of green, is from the "this" 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important ways. Today, chemical development very quickly. In the 20th century, discovery and synthetic compounds of species is 2285 million, is this before all the compounds found in the total number of 41 times. But the chemists so modest, chemical obtained in the 20th century of achievement, has not been recognized by society.

绿色化学论文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Introduction to Green Chemistry”课程报告 学生班级:10级材料创新班学生姓名:李智豪成绩: 题目:Expound How to Approach the Goal of Risk Reduction via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Involving Green Chemistry 报告时间:Friday, Nov. 23, 2012 完成者:李智豪 绿色农药化学 摘要绿色化学是从根本上消除环境污染的必由之路。由于某些传统农药是引起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对农药化学中的绿色化学进行研究和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绿色化学原理 对农药化学中的一些绿色化学方法和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农药化学;绿色化学;环境污染 农药化学是化学与农药学、生物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研究农药的设计、合成、分析、构效关系、降解代谢等有关化学的问题。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吸取近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最新成就,用化学物质来影响、控制和调整各种有害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过程,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合理的生态平衡前提下,使有益生物得到有效的保护,有害生物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促使农业现代化向更高层次发展[1]。由于一些传统农药往往是引起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对农药化学中的绿色化学进行研究和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农药研制过程中对人与环境的有害影响;其次,通过绿色技术可以制得具有高效、高选择性、低毒、低残留等特性的绿色化学农药,从而使化学农药获得可持续发展。 1. 农药设计中的绿色化学 农药的研制一般要经过设计、合成、生物活性测试、工业化生产等环节,其关键在于设计过程,因为它是整个农药开发过程的基础和灵魂,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合成、降解、代谢、经济效益等。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目标分子,既保证了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又有利于农药的合成和生产。合理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置换等电排原子 等电排置换是设计更加安全的化学农药的有效方法之一。硅是自然界存量丰富、价格

化学专业论文-浅谈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

浅谈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 摘要:对绿色化学化工的定义、原则、绿色度的定量化以及绿色化学研究中出现的“绿色非绿”等基本问题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是否需要做必要的补充、绿色化学是否应该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定量描述和评价产品的绿色度(绿色化学)和制造过程的绿色度(绿色化工)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绿色化学的十二原则仍然是今后绿色化学化工研究的指导原则,但应增加设计并制备可回收并反复使用的物质,如催化剂、手性试剂等,以及使用过程强化及集成方法,改进原有化工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能耗等两条原则;绿色化学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发展;绿色化学中的绿色度是可以量化的,但要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参数和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研究和克服离子液体等绿色化学研究中出现的“绿色非绿”问题。 关键词: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化工;绿色度定量化;绿色非绿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n basic issues of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JI Hongbing1,SHE Yuanbin2 (1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China; 2Institute of Green Chemistry and Ffine Cchemicals,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22,China) Abstract:The paper firstly reviewsed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n the basic issues,such as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s of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as well as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greenness extend and “non-green problems”in the research of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and secondly exploresd and studiesd the questions,above issues based such as how to make a necessary complementarities theo present basic principles,i.e.,like the twelve principles,whether the green chemistry should be separated into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or not,and how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effectively the greenness extend of green products (green chemistry) and green processes (green chemical technology). In the view of our points, tThe twelve principles are consideredwould be still the guidinge principles to study green chemistry aftertime,but two new principles cshould be added,that is,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aterials which could be reclaimed and used time after time,such as catalysts,chiral reagents etc.et. al,as well as improvement of former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es and techniquecs by using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etc.et. al..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should be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to beas that we can studiedinvestigate it more deeply. The greenness extend of products and processes could be quantitative described,but we must choose different parameters and methods must be chosen depending on different objectives. In the same time,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tudying and solvinge the problems of “non-green problems”,such as in research onf ionic liquids etc.et. al..

《绿色化学》课程要求

《绿色化学》课程要求 一、阅读参考书并完成下述思考题(要求用A4纸,手写) 1.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绿色化学的关系。 2.简述绿色化学的内涵及中心内容。 3. P.T.Anastas和J.C.Warner提出的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是什么?4.目前已经被应用的绿色化工强化技术有哪些? 5.人类面临的12个环境问题,哪些可以通过绿色化学或化工技术得到解决?举2个例子加以说明。 6.绿色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5个方面? 7.E-因子的概念。 8.原子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9.如何对一种化学或化工原料进行绿色化学评价? 10.举一实例说明绿色原料的应用。 11.何为超临界流体? 12.举一例说明超临界流体的应用。 13.何为离子液体?它有何优点? 14.用哪些指标表征离子液体的性能? 15.举一例说明离子液体的应用。 16.目前得到应用的绿色催化剂有哪些种? 17.与传统的能源相比,目前已得到应用的绿色能源有哪些种?18.目前提高有机合成效率的技术有哪些? 19.举1~2例说明生物技术在绿色合成中的应用。

主要阅读书目: 1.沈玉龙等编.绿色化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徐汉生编.绿色化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张钟宪等编.环境与绿色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闵恩泽等编.绿色化学与化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5.朱宪编.绿色化学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6.Kenneth.M.Doxsee等著,任玉杰译.绿色有机化学——理念与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二、结合自己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撰写1篇与绿色化学有关的综述 性文章。要求: 1. 主题明确,切忌主题不明,内容庞杂; 2. 层次和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 综述的是该方向与绿色化学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阅读并引用 的英文原文文献至少5篇,中文原文文献10篇以上,原则上 必须是2004年以后的文献);切忌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更不 能抄袭; 4. 字数5000~8000字。 5. A4纸打印,格式要严格符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的要求。

化工导论

《化工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4103 课程名称:化工导论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系或教研室: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的了解现代化工概貌及其工程与技术基础的导论性学科基础课。课程系统介绍了化工的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的方向,化工的专业技术基础;还对绿色化学与化工在全球的兴起,传统化工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科技化的现代化工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化工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了介绍。 2.课程任务:使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生通过本课程认识到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与作用,了解本专业各领域,并对化工高等本科教育的科学体系有基本了解。 该课程作为本科生必修课强调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达到提高学生对化工专业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事业观。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化工导论》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教材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学生选读三部分,其中课堂讲授部分由教师在教学计划学时内进行课堂教学,作为基本要求内容;学生自学部分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学,作为一般要求内容;学生选读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进行课外选读,不作要求。 本课程教学计划总学时32学时,课堂讲授32学时。 本课程作为考核课,采用课程结束后每人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篇小论文的考核方式,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三、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化工的地位与发展史、无机化工、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高分子合成材料、天然气化工与煤化工、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环境化工、化工发展前景、化工高等教育改革等。 (一)化工的地位与发展史

绿色化学论文浅谈绿色化学大学毕设论文

学《绿色化学》后的感想 姓名:陈海香 学号:200914120235 系部: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2班 指导老师:何笃贵

浅谈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同时,绿色化学实现污染预防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科学手段,包括许多化学领域,如合成、催化、工艺、分离和分析监测等。建立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转向治本。 【关键字】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物技术 一、绿色化学是一种理念,它说明了化学对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是可以避免的。 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这种预防化学污染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正日益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重视。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它研究污染的根源--污染的本质在哪里,它不是去对终端或过程污染进行控制或进行处理。绿色化学关注在现今科技手段和条件下能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类型的化学过程。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

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实现防止污染。很明显,绿色化学要求负作用尽可能小,它是一种理念,是人们应该倾力追求的目标。 要预防化学污染,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从小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学生最早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是在中等基础教育阶段,这就需要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教育的全过程中。把绿色化学融合于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之中,使绿色化学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崭新课题。要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化学教育之中,首先,化学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绿色化学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化学教育必须体现绿色化学的新内容,要在课程教材中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使绿色化学的思想和内容贯穿于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始终。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验等方面,要始终贯彻绿色化学的思想;要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树立起绿色意识,培养学生从事绿色化学研究与开发的能力。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来看,中学化学中许多物质的制取反应、化学工艺等等都是值得讨论和重新考虑的。这给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绿色化学不但有重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而且说明化学的负面作用是可以避免的,显现了人的能动性。绿色化学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学科学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的产物,对化学本身而言是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作为新世纪的一代,不但要有能力去发展新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以防止化学污染;而且要让年轻的一代了解绿色化学、接受绿色化学、为绿色化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

绿色化学概论

一、绿色化学概论 (一)绿色化学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也高度发展。然而,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也逐渐出现,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人们开始厌恶化学,害怕、逃避与化学挂钩的物质,在西方甚至还出现了Chemophobia (化学恐惧症)[1]。其实这在理论上是荒谬的,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和环境作用的各环节中,“绿色化学”就是化学工作者在研究环保方法的过程中诞生的,是化学工作者献给环境的一份厚礼。 “绿色”不仅代表一种颜色,如今更赋予了它生产、生活、经济的内涵。“绿色化学”这个名称首先在美国环保局的官方文件中出现。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计划”,于1996年颁布了第一届奖项[2],同年,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在绿色化学研究中有重大突破和成就的集体和个人,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由此,“绿色化学”广为流传。 (二)绿色化学的涵义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两者都是为了保护环境提出的,但本质上却不同。环境保护是采用化学手段治理已有的环境污染,是从末端治理,这种治理不仅会对资源和能源造成浪费,而且还可能带来新的污染。而绿色化学是利用一系列原理来消除或降低化工产品生产及应用中有害物的使用及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 绿色化学又称无害化学、清洁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原子经济性化学等,即是用化学方法和技术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产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3]。概括地说,绿色化学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和实现零排放,这也是其最大的特点。 (三) 绿色化学的研究任务 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等四个方面研究的,闵恩泽用下图[4]予以说明:→

绿色化学论文范文关于绿色化学的论文

绿色化学论文范文关于绿色化学的论文: 浅论“绿色”化学教育 摘要:在中学阶段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是培养具有绿色意识和环保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提出了几点在中学化学教育过程中渗透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设想,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这项工作,共同努力,使中学绿色化学教育成为可能。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教育绿色化学教育 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了当代世界共同面临的两难选择,成了对21世纪人类最严峻的挑战,人类不得不面临新的环境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必须依靠近年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关注的化学领域——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y)。 一、“绿色化学”的提出和内涵 “绿色化学”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美国环保局的官方文件中,以突出化学对环境的友好。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副总统戈尔专设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以推动社会各界进行化学污染预防和工业生态学研究,鼓励支持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化学污染源。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绿色化学”这个名称广为传播。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原子经济性)。原子的利用率越高,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量越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小。 把绿色化学融合于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之中,便绿色化学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崭新课题。 二、“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中的渗透 1、立足课堂,渗透绿色知识。 化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的好场所。而绿色化学要求与环境教育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要向学生阐明绿色化学的观点、要求,使他们树立起防治污染、保证人类生存质量的责任感。化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环保知识内容,采取渗透的方式,在介绍某种物质或操作方法时自然地引入相关的环保知识,让学生增长环保知识。如讲二氧化硫时,我就向学生说明它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它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空气中二氧化硫70%来源于工业燃料,12%来源于工业燃油,其余则来源于生活燃煤等。它既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又可以导致水质酸化,水生动物减少或绝迹,树木、庄稼枯死,还能腐蚀建筑物和文物。最后让学生讨论:如何防止和减少SO2的污染。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立足实验,培养绿色习惯。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在实验教学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1)、药品的贮存方法的规范化。如易挥发的液溴、浓硝酸、浓盐酸等用钟罩封闭贮存;

绿色化学和化工过程绿色化可行性研究

绿色化学和化工过程绿色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定义 1.项目名称 绿色化学和化工过程绿色化 2.项目领域 本项目属于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 二、项目背景 1.项目意义 绿色化学是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科学和新技术,是使环境与生态的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三者处于一个协调平衡、持续发展状态的核心战略之一。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是对传统化学和化学工程的创新和发展,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环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个新领域,同时吸收了材料、信息、生物、物理等科学中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是利用化学科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上世纪,人们凭借着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方式来追求高消费、高享受。这种发展方式正使人类遭受着有史以来自然界最严厉的报复和惩罚。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不仅使经济损失巨大而且已经危机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就是寻求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抑制和改进日益恶化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还给地球一个清新安宁、赏心悦目的自然生态环境。

2.国际国内发展水平和本项研究所处的地位 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是具有明确的社会需求和科学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化学科学基础内容的更新;从环境观点看,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看,它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绿色化学作为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和基础,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关注。 与国际石油化工绿色化学主要发展趋势相比,我国绿色化学的研究范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仅限于利用无毒、无害原料和可再生资源生产有机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合成的原子经济反应,从功能和安全角度设计和合成化工产品以及废物的重复利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在国外, 政府大力资助, 企业也积极开展, 从已取得的工业化进展即可看出其所作的努力。如采用伯胺和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以及碳酸二甲酯代替剧毒光气制造异氰酸酯或聚碳酸酯等;以谷物制造的葡萄糖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合成1,3-丙二醇,又如以农业废物(小麦杆)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合成乳酸再进一步生产聚乳酸制造生物降解的塑料等;采用“原子经济”反应把原有的六步法合成消炎药成分“布洛芬”简化为三步法;又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由采用原子经济性为47%的两步“丙酮-氰醇法”改为原子经济性为100%的甲基乙炔一步碳基化合成甲基丙烯酸酯。从功能和安全角度合成的环境友好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从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获奖项目中亦可看出,在研究环境安全的产品如船舶生物防垢剂,全新的低毒性、能快速降解的杀菌剂,安全高效、选择性杀虫剂系列,新型天然杀虫剂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对于废物的回收利用,国外已从废塑料、废纤维回收单体原料,如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苯乙烯单体,从废聚酯回收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原料,从废尼龙纤维等回收己内酰胺单体等。 关于化工过程的集成化,如把催化反应和产品蒸馏分离集成于一个塔中进行,早已广泛应用于甲基叔丁基醚等的生产,已建成几十套

绿色化学论文

材料与化工学院 10化学 201004034043043 任羽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一、文献综述 薄膜电池是实现太阳电池的主要途径,多晶硅薄膜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大幅度降低成本而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多晶硅薄膜电池研究的关键技术是发展性能优良的廉价衬底材料【1】,多晶硅薄膜电池除采用了再结晶工艺外,另外采用了几乎所有制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这样制得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明显提高。目前制备多晶硅薄膜电池多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包括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和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此外,液相外延法(LPPE)和溅射沉积法也可用来制备多晶硅薄膜电池【2】。 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国外的研究现状 德国费莱堡太阳能研究所采用区馆再结晶技术在FZ Si衬底上制得的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为19%,日本三菱公司用该法制备电池,效率达16.42%。半导、芯片、集成电路、设计、版图、芯片、制造、工艺、制程、封装、测试、液相外延(LPE)法的原理是通过将硅熔融在母体里,降低温度析出硅膜。美国Astropower公司采用LPE制备的电池效率达12.2%【2】。

1.2我国的研究现状 中国光电发展技术中心的陈哲良采用液相外延法在冶金级硅片上生长出硅晶粒,并设计了一种类似于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称之为“硅粒”太阳能电池,但有关性能方面的报道还未见到【3】。 2、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4】 2.1优点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兼具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高光转化率,稳定长寿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并且没有污染,可大面积生长等优点于一身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1缺点 多晶硅薄膜的晶粒尺寸、晶粒形态、晶粒晶界、膜厚以及基本有害杂质的含量及分布方式严重地影响着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仍落后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因。 3.电池工作原理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将多晶硅薄膜生长在低成本的衬底材料上【5】,,用相对薄的晶体硅层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激活层,不仅保持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高性能和稳定性,而且材料的用量大幅度的下降,明显地降低了电池的成本,多晶硅薄膜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其它太阳能电池一样,是基于太阳光与半导体材料的作用而形成光伏效应【6】。光与半导体

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docx

谢谢你的观赏 绿色化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采用物理方法处理废弃物的缺点是( C )。 A引入新污染 B设备费高 C速度慢且不彻底 D劳动强度大 2.我国化工行业比较通行的“无废少废工艺”又被称作( B )。 A 绿色工艺 B 清洁生产工艺 C源消减工艺 D生态工艺 3.催化技术中最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是( B )。 A 均相催化 B 非均相催化 C 相转移催化 D酶催化 4.清洁生产过程包括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毒性以及不再使用( B )。 A废弃物 B有毒材料 C不可再生资源 D生物质资源 5.在原子经济理论中,AU值表示( D )。 A 排放因子 B产品收率 C 原料转化率 D 原子利用率 6.下列不属于绿色化工原料的是( D )。 A 乙醇 B 纤维素 C 碳酸二甲酯 D光气 7.城市垃圾治理要真正做到的目标除了减量化和无害化外还有(A )。 A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B彻底零排化 C垃圾完全粉碎化 D垃圾全部焚烧化 8.使用化学法处理废弃物的主要优点是( D )。 A成本低 B适用范围广 C 不引入新污染 D速度快,彻底 9.现代污水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 B )。 A三大类 B四大类 C五大类 D六大类 10.臭氧空洞对人体健康所带来的主要危害是(A )。 A大量紫外线辐射 B臭氧中毒 C 氧气稀薄 D空气中物质易被氧化成有毒物 11.21世纪各国都追求实现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速率趋于( C )。 A 缓慢增长 B 快速增长 C零增长 D负增长 12.根据原子经济理论,AU值越大,则副产物( A )。 A越少 B越多 C不变 D不确定 13.E—因子为每产出1Kg产物所产生副产物的(D )。 A 摩尔数 B 毫升数 C克数 D千克数 14.绿色涂料是指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C )。 A再生料 B金属离子 C有机物 D 水 1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主要是脱除水中的( C )。 A重金属污染物 B无机物污染物 C有机物污染物 D 生物污染物 16.欧洲现行的汽油标准中硫含量低于( B )。 A 30×10-6 B 50×10-6 C 80×10-6 D 100×10-6 17.目前应用最多的超临界流体是( B )。 A 超临界水 B 超临界二氧化碳 C 超临界乙醇 D 超临界甲烷 18.目前生物脱硫的最大优点是( B )。 A无二次污染 B费用低 C可副产单质硫 D可提高十六烷值 19.绿色催化剂选择的原则是首先考虑催化剂的(B )。 A毒性 B选择性 C活性 D耐久性 20.目前人类使用的三大能源是( A )。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石油,煤炭,生物质能 C石油,煤炭,核能 D石油,太阳能,核能 21.目前常用来代替酚醛树脂的低甲醛含量树脂是( A )。 A脲醛树脂 B酮醛树脂 C醇醛树脂 D乙二醛树脂 22.化工反应过程使用超声波设备有可能的负作用是( A )。 A减慢反应速率 B收率低 C 操作困难 D选择性差 23.酸雨主要是因为人为排出的(B )。 谢谢你的观赏

有关绿色化学的论文

有关绿色化学的论文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大学化学论文 环境污染与绿色化学 摘要 当工业文明进入21世纪后,它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对资源的使用走向了滥 用。针对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从而提出了绿色化学这个概念。从绿色化学的原子 经济性, 12项原则, 5R原则及研究成果上我们不难看出,绿色化学具有良好的发 展前景。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由治标转向治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环境污染;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成果;绿色化学的发展 1 引言 当今,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在20世纪发现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是2285 万多种。而随着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但是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终要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一 些着名的环境事件多数与化学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 化等。 随着当今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工污染日趋严重,已给全球的生态平衡带来了巨 大的破坏,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如何对化工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突 出的问题之一。化学工业,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财富,满足了人们越来越高 的生产和生活要求。但在全球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化学工业又首当其冲, 成了人们抱怨的罪魁祸首。我们不能因为化学工业的成绩而回避现实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也不能因为污染问题而对它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从化工污染的特点入手,采取积极的措施,使化学工业能够扬长避短,不断前进,踏上时代发展的“绿色快车”。当前,世界各国正在使用和生产的化学化工产品有十多万种。这么多的化工产品,其生产 过程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其生产原料中,大约有三分之二可以转化为产品,约三分 之一则转化为废物和污染物。由此可见,一方面化学工业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确

绿色有机合成化学

绿色有机合成化学 摘要:随着化工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为人类带来的益处越来越大。例如:药品的发展有助治愈不少疾病,延长人类的寿命;聚合物科技创造新的制衣和建造材料;农药化肥的发展,控制了虫害,也提高了生产。然而,制造这些化学品时,亦带来了新的问题,也就是对环境造成污染。今天,研究人员正努力应付各种环境问题,探讨各种物质对环境造成之影响及研究怎样清除污染。对持久的发展来说,补救环境工作是必要的,但仍有不足之处。于是,“绿色有机化学”的理念被提了出来。 关键字:绿色化学有机合成原子经济性应用 1.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的定义 绿色有机合成化学是指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 选择具有高选择性、高转化率, 不生产或少生产副产品的对环境友好的反应进行合成, 其目的是通过新的合成反应和方法, 开发制备单位产品产污系数最低, 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的先进合成方法和技术, 从合成反应入手, 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 2.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内容 绿色有机合成化学是对传统化学的挑战, 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 因此, 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是从反应原料、反应条件、转化方法或开发绿色产品等角度进行研究, 打破传统的化学反应, 设计新的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包括: ①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利用可再生资源; ③新型催化剂的开发研究;④不同反应介质的研究; ⑤寻找新的转化方法; ⑥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化学产品。 3.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的合成目标 绿色合成的目标,应当是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实现理想的合成。实现理想的合成,有两个定量的指标:其一是原子经济性;其二是E 指数。 3.1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概念是化学家Trost 提出的,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即原料分子尽可能百分之百地转变为产物,不需要附加,或仅仅需要无损耗的催化剂,使排放接近零。合成中原子的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 原子经济性/ % = (预期产物的分子量/ 反应产物的原子量总和) ×100 % 原子经济性这一概念,引导着人们在设计合成途径中,如何经济地利用原子,避免使用保护基团,避免离去基团产生,从而保持与环境友好。 3.2 E 指数 E指数是化学家Sheldon 提出来的。它是从化工生产中的环保、高效、经济角度出发,通过化工流程的排废量来衡量合成反应的。 E 指数= 废弃物(kg) / 预期产物(kg) 这里的废弃物是指预期产物之外的任何副产物,包括反应后处理过程产生的无机盐。显然,要减少废弃物使E 指数较小,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改变许多经典有机合成中以中和反应进行后处理的常规方法。 3.3 理想的合成 单纯用原子经济性和E 指数这两个概念去评价合成反应是否理想是不够全面的,至少还应考虑到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及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器体积生产物质量。为此,Wender 教授对理想合成作出了完整的定义[7 ] :一种理想(最终是有效的) 合成是指用简单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操作,快速、定量地把价廉、易得的起始原料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定义提出的标准,也正是绿色合成的目标。绿色化学的应用

【最新版】[0979]《绿色化学化工导论》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

[0979]《绿色化学化工导论》第一批次 [多选题]海洋能包括()。 A:潮汐能 B:波浪能 C:洋流能 D:地热能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哪些物质可以作为超临界流体?( ) A:二氧化碳 B:氨 C:丁烷 D:水 参考答案:ABD [多选题]哪些物质可以作为超临界流体?( ) A:一氧化二氮 B:氯化氢 C:乙烷 D:乙烯 参考答案:ACD [多选题]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湿式催化氧化技术的氧化剂?( ) A:空气 B:臭氧 C:二氧化氯 D:双氧水

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 哪些反应属于非原子经济反应?( ) A:取代反应 B:Claisen重排反应 C:消去反应 D:Beckmann重排反应 参考答案:AC [多选题]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包括()。 A: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B:化学工艺的循环性和闭路性 C:化工生产的可持续性 D:化学反应的清洁性 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包括()。 A:化学反应的清洁性 B: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C:化学反应技术的可持续性 D:化学工艺的循环性和闭路性 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哪些属于环境友好的绿色助剂?()A:石油醚 B:超临界流体 C:离子液体

D: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BC [多选题] 哪些能源属于二次能源?()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乙醇 参考答案:CD [多选题]哪些能源属于一次能源?( ) A:风能 B:太阳能 C:柴油 D:石油 参考答案:ABD [多选题]哪些催化剂属于绿色催化剂?( ) A:硫酸 B:杂多酸 C:氢氟酸 D:分子筛 参考答案:BD [多选题]哪些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 A:煤 B:海洋能 C:石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