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公布蚌埠市2018年度

关于公布蚌埠市2018年度

关于公布蚌埠市2018年度
关于公布蚌埠市2018年度

关于公布蚌埠市2018年度

市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通知

各县(区)教体局(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学校(幼儿园):今年我市共有153个课题组参与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其中108项经蚌埠市教科所组织专家审查批准,确定为2018年蚌埠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现予公布。为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课题组应尽快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3个月内组织开题,并将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报送市教科所。课题的重要活动、重要变更和重要成果均需经学校签署意见后报市教科所。

二、各课题组要按照文件规定的时间完成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完成的,必须在规定结题期限的3个月前向市教科所递交书面延期申请,经批准后方可适当延期,延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否则,撤销立项,课题主持人在2年内不得申报新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三、评审专家对部分课题进行了合并和重组,部分课题的名称和结题时间作了调整,课题组要依据正式下达的课题名称和结题时间调整研究重点和课题设计方案。

附件:蚌埠市2018年市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名录

2018年10月23日

蚌埠市2018年度市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名录

事业单位临时用工协议书2018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事业单位临时用工协议书2018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 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 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订立协议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从制度上乃至法 律上,把双方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事业单位临时用工协议书2018,欢迎大家阅读!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乙方(劳动者)姓名:年龄:性别: 户籍所在地: 居民身份证号:现住址: 甲方因工作需要,同意聘用乙方为临时用工,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和规定,双方在平等白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本协议。 一、协议期限:本协议期限为年,白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工作内容:甲方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在 岗位工作。乙方应服从甲方安排,完成本岗位所要求的工作。根据工作需要,甲方可以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 三、劳动报酬:甲方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按月支付乙方工 资报酬。工资标准为每月元,甲方每月15日前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 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甲方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因工作任务确需加班的,给予加班补助费,甲方保证乙方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 规定,享受各种休息休假。 五、保险和福利待遇: (一)甲方为乙方办理用工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份。 (二)节日福利待遇与本单位正式职工相同。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课件资料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2013-05-04 23:35:41) 转载▼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 一、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蚌埠市所辖的三县四区范围,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1776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模 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 2030年,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9.5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 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 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 (1)整合外部优势: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标签: 铺镇 形态 快速路 县城 第三极 分类: 发展经济

合同制工作人员笔试试题库

合同制工作人员笔试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井盖标有“网络通讯”字样井盖属于:(A) A网络通讯井盖 B.通讯交接井盖 C.网络井盖 D.通讯井盖 2.下列哪一类不属于部件类园林绿化的:(B) A.行道树B地灯C.街头坐椅D.雕塑 3.井盖标有“路灯”字样井盖属于(D)。 A.网络通讯井盖 B.电信井盖 C.网络井盖 D.路灯井盖 4.下列不属于事件市容环境的是(C)。 A.暴露垃圾 B.焚烧垃圾、树叶 C.沿街乞讨 D.道路保洁 5.下列不属于事件类市容环境的(D)。 A.暴露垃圾 B.积存垃圾渣土 C.道路遗撒 D.乱涂乱画 6.施工废弃料属于下列哪种分类( A )。 A事件施工管理 B事件街面秩序 C部件扩展部件 D事件市容环境 7.中心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城管业务受理系统执行以下哪些操作(C) A. 案件受理 B. 案件立案 C. 案件派遣 D. 案件登记 8.发生案件派遣错误时,可通过哪项操作将案件撤回重新派遣。(A) A回退 B 办理 C 查询 D 申请 9.巡查员核查未完成应执行以下哪项操作?(A) A派遣B结案C巡查员核查D回退 10.责任单位延期申请案件,申请期限最长可达(A) A 3个月 B 六个月 C 7天 D 15天 11.下列属于事件市容环境类的是(A) A道路保洁 B 乱摆卖 C 施工占道 D 占道经营 12.Word文档以文件形式存放于磁盘中,其默认的文件扩展名为(C)。 A、txt B、exe C、doc D、sys 13.Word文档转换成纯文本时,一般使用(D)项。 A、新建 B、保存 C、全部保存 D、另存为

14.在Word中,选定文档内容之后单击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键,是将选定的内容复制到(C)。 A、指定位置 B、另一个文档中 C、剪贴板 D、磁盘 15.将回收站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A) A被删除的位置 B 桌面上 C “我的文档”中 D内存中 16.对处于还原状态的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不能实现的操作是(D) A最大化 B 最小化 C移动 D旋转 17.在计算机插U盘的接口通常是(C)标准接口。 A USP B UPS C USB D UBS 18.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D) A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B 主机、键盘、显示器 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D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9.在Windows系统中,回收站用于(C)。 (A)接收网络传来的信息。(B)临时存放使用的资源。(C)临时存放删除的文件夹及文件。(D)接收输出的信息 20. 回收站中的文件(A )。 (A)可以还原(B)只能清除(C)可以直接打开(D)可以复制 21.在Windows中,关于文件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文件夹是用来组织和管理文件的 B“计算机”是一个系统文件夹 C文件夹中可以存放驱动程序文件 D同一文件夹中可以存放两个同名文件 22.从高层决心和公众自觉方面看,大气污染治理的步伐不断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政府更有所作为,这是无可争议的重头。同时,作为每位公民却可做到少些抱怨,多些从自身做起,比如不放鞭炮、多乘坐公共交通等等。作者通过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B )。 A.每位公民在大气污染治理中都应承担相应责任 B.大气污染治理需要政府与每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C.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应承担起最主要的责任 D.政府与公民都已经开始积极投身于大气污染治理中 23.当前意义上的人民福祉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简单的温饱状态,而是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既包括人民的权利和尊严,也包括人民的收入和消费,同时也涉及自由、安全、社会保障和精神生活等方面。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引言 一、编制的背景与必要性 2005年8月,建设部颁发《关于抓紧组织开展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为了配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保持城市总体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的衔接,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各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将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作为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凡在规定期限内未按要求完成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和备案工作的,停止新申请建设项目的选址,项目不符合近期建设规划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选址意见书。” 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总体规划从宏观调控走向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特点,且在编制期限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一致,是经济社会活动在地域和空间上进行落实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支撑,二者通过紧密结合、高度协同,一并组成“十一五”期间指导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统筹财政与空间两大资源,共同构筑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双平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部等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批准施行,蚌埠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2006~2010年近期建设规划,将规划、计划、建设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期作为对城市近期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基本法定依据,并通过对近期建设规划的滚动编制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 二、工作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略) 第一篇回顾、评析与继承(略) 第二篇目标与策略 一●蚌埠市各区政府和省级开发区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 规划期限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期限保持一致,即2006~2010年 (三) 规划范围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确定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包括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两个层次: 1、城市规划区:包括市区行政辖域(601.50平方公里),以及涂山风景区和沫河口精细化工园的部分用地(78.50平方公里),面积共计680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西至黑虎山,并由规划的东外环路、南外环路和北外环路围合的空间,面积为238.72平方公里。 鉴于本次近期建设规划的侧重点需要,行动计划及用地、设施安排等规划内容主要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环境协调、生态保护等内容相应延伸至城市规划区范围。 二、城市发展问题与发展机遇分析 (一) 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慢进则退是蚌埠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基本发展态势。蚌埠是我省最早通铁路的城市、最早设市的城市,多年与合肥、芜湖并列为安徽三大综合性中心城市。20世纪50~70年代,蚌埠的城市地位和经济实力居与芜湖市不相上下。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发展开始相对滞后,但直到1990年落差还不是很大。1990年蚌埠市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五位,是合肥的73.2%,芜湖的 125.7%;人均GDP居全省第7位,是合肥的94.1%、芜湖的87.5%。此外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分居全省第6、4、2位。

蚌埠市总体城市设计任务书

蚌埠市总体城市设计 任务书 蚌埠城乡规划局 二零一三年八月

蚌埠市总体城市设计任务书 一、编制背景 蚌埠市城市空间结构长期以来呈现以老城为核心的单中心圈层式空间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东部高铁站商贸中心、政务中心、大学城以及北部商贸中心等新的功能片区的建设完成,城市空间结构正由“拥河发展”向“跨河拥湖”的多中心结构转变。 随着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编制完成,规划明确提出“将蚌埠建设成为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和建设“六个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对中心城区建设提出了构建“两主四副”的空间发展框架。为了落实总体规划的空间发展目标,加强城乡统筹,优化城市结构,突显城市山水格局,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面貌和形象,特要求对蚌埠市区的整体空间环境、土地开发和景观塑造等方面做全面梳理和总体设计,为全市发展建设提供城市设计的规划引导及管理依据。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和内容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市区1776平方公里,重点研究“1城3镇”

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结构形态和城市设计要求,并对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和建设发展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建议与对策。 第二层次:中心城区468平方公里,重点研究中心组团和四个外围组团的功能、空间特色和土地开发承载力,进行整体城市设计。 第三层次:重点地区包括特色片区、重要节点、城市出入口、重要城市轴线的示范性城市设计。(具体重点地段与规划局商定后确定)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5、蚌埠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 年—2020 年) 6、蚌埠市绿道规划 7、蚌埠城市色彩规划 8、蚌埠城市照明专项规划 9、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及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 —2030 年)》 (2013-05-04 23:35:41) 转载 ▼ 标签:分类:发展经济 铺镇 形态 快速路 县城 第三极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 一、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 年,中期至2020 年,远期至2030 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蚌埠市所辖的三县四区范围,总面积为5952 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 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1776 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模 2030 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 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 2030 年,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9.5 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 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 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 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 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 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 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 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 (1)整合外部优势: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蚌埠市近期建设规划

蚌埠市近期建设规划 一·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1、规划背景:在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开发沿淮,促进全省,以“两淮一蚌”为龙头,以大基地、大项目、大投资带动和加速重化工业发展,优先发展三大支柱经济即能源经济、生物质经济和循环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2、规划范围和规模:本次规划、环评的评价范围为蚌埠市域,包括五河、固镇和怀远3个县,以及淮上、龙子湖、蚌山和禹会4个市辖区。面积5952.13平方公里。 二·《蚌埠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 近期建设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稳步推进“华东地区交通枢纽之一、安徽省重要加工业基地、皖北中心城市”三大城市主要职能的实现,加快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分别达到105万人左右和105平方公里左右。 2.分项目标 中心城区至2010年新增道路长度约14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0.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3%;城市给水供应能力达56万m3/天,人均生活用水量220升/日,供水普及率99%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27.5万m3/天,集中污水处理率73.3%,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

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城区电网供应能力48.15万千瓦;河流湖泊水质达标率70%以上,城市给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以上;淮北大堤和城市防洪堤防防洪能力100年一遇。 三、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在综合分析城市的形势、阶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轮近期建设规划提出近期发展需要重点施行的“城市涅盘”、“工业乘龙”、“阳光水岸”、“资源保障”和“和谐住区”五大行动。 1.“城市复兴”行动――纲领行动 (1)行动主旨:以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产业经济发展为基石,再创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辉煌。 (2)行动指引: a.配合国家和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疏理城市内、外部交通,全力打造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b.抓住中心城市的本质,全力推动金融、信息、商贸等服务业和产品研发中心的建设与升级,奋力创建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c.以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努力创建京沪铁路沿线重要的物流中心、加工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级园区。 2.“工业乘龙”行动——配套行动一 (1)行动主旨:推行工业强市战略,强调工业的园区化积聚发展和区域内分工协作,构建蚌埠沿淮工业经济带。 (2)行动指引: a.蚌埠市与淮南、淮北两市在资源配置、功能划分、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较强

(完整版)蚌埠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

蚌埠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使用管理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五章建筑退让 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第七章绿地控制 第八章公共建筑停车场和建设基地出入口设置 第九章居住区配套设施 第十章城市景观和环境 第十一章城市空域保护和地下空间利用 第十二章附则 附录一名词解释和计算规则 附录二建筑间距图示 附录三建筑离界距离图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依法规范行政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及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是与《城市规划法》和《省实施办法》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本市旧住房修建、临时建设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村民建房等,市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另行规定的,从本规定 第三条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实施均应符合本规定。编制重要或特殊地区的详细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补充规定。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在符合本规定的同时,必须符合建设、消防、防洪、交通、卫生、环保等相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和使用管理 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及建设用地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与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尚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应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适建性划分,经法定程序批准后使用。凡需改变建设用地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符合《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的,按规定程序报批。《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凡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园林绿化及生态防护用地,河、湖、水域及文物保护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主要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均不得调整。 第六条毗邻城市河道、道路两侧进行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代征、代拆上述河道、道路中心线一侧内的用地和建筑(包括与河道、道路配套的绿化带)。

-2030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主要内容 一、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蚌埠市所辖的三县四区范围,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1776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模 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 2030年,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 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 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

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 (1)整合外部优势: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2)交通枢纽借势:借助高铁、淮河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 (3)适度极化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县城,发挥规模效应,不断强化蚌埠在皖北地区的优势地位; (4)设施超前:落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高标准配置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服务市域、辐射皖北。 2、产业经济跨越发展战略。 (1)立足优势: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的地位; (2)凸显创新:利用创新优势建设皖北新兴产业高地; (3)增速提质: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3、空间圈层与集聚拓展战略。 (1)产业园区化与集群化:培育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 (2)设施城乡网络化集聚:通过设施的服务能力集聚引导产业和人口的集聚; (3)区域统筹:加强区域统筹,尤其是中心城区与怀远、凤阳的统筹发展; (4)区域协调:东融沪宁、南联合淮、西引皖北、北接苏北。 4、新型城镇化战略。 (1)科技创新:彰显科技教育优势,建设智慧城市; (2)低碳示范:建设低碳示范区,打响蚌埠“低碳城市”新名片; (3)彰显山水:保护重要生态区域,凸显蚌埠山水园林城市格局; (4)弘扬文化: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建设沿淮文化名城。 五、统筹发展 (一)市域空间统筹发展。 规划期内,构筑1个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3个产业重点镇、7个其他重点镇、10个一般镇、350个中心村(社区)的城乡空间格局。(详见“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项目名称蚌埠市城市供热规划(2013-2030年)

项目名称:蚌埠市城市供热规划(2013-2030年) 委托方:蚌埠市城乡规划局 承担方: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所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设计等级:甲级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57)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14年12月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

蚌埠市城市供热规划 (2013~2030) 文本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4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热负荷 (4) 第三章城市供热能源结构分析 (6) 第四章热源规划 (7) 第五章供热管网系统 (11) 第六章热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14) 第七章环境评述 (15) 第八章项目投资估算 (16) 第九章规划实施 (17)

第一章总论 第1条规划背景 蚌埠市中心城区现有供热热源结构不合理,热源效率不高,同时工业蒸汽的需求发展很快,工业蒸汽管线的架空敷设与城市快速、高标准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对采暖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存在天然气采暖、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电采暖等多种供热方式,民用供热是否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及是否采用蒸汽供热管线都需要做深入研究。为促进蚌埠市供热的合理有序发展,节约能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供热方式,并通过规划控制的形式,为热电联产项目及热网建设预留建设用地和规划路径。 第2条规划范围 本供热规划范围为蚌埠市中心城区及沫河口镇、马城镇、新马桥镇-曹老集镇组团。至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总人口数22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0平方公里以内;沫河口镇规划人口19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8平方公里;马城镇规划总人口12.2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36.44平方公里;新马桥镇-曹老集镇组团规划人口43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65平方公里。 第3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第4条规划原则 (1)与城市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要求; (2)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3)综合考虑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连续性,充分考虑现有供热系统(包括热源和热力管网)改造、调整的过渡性和可行性; (4)蚌埠为非强制采暖地区,以工业供热为主,以民用供热为辅;

蚌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蚌埠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调整方案 蚌埠市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区域基本情况 (3) 第一节地理位置 (3) 第二节自然环境条件 (3) 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 (4) 第四节土地利用现状 (5) 第二章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7) 第一节现行规划指标 (7) 第二节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7) 第三节现行规划实施评价结论 (9) 第三章规划调整完善指导思想和原则 (14) 第一节指导思想 (14) 第二节基本原则 (14)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16) 第一节规划调整目标 (16) 第二节规划指标分解说明 (18) 第三节县区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21) 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结构和布局调整 (24)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4) 第二节农用地布局调整 (26) 第三节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29) 第四节生态用地布局调整 (32) 第六章市中心城区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 (34) 第一节中心城区发展目标方向 (34) 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和布局调整情况 (34)

第三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情况 (36) 第七章“三线”划定 (38) 第一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 (38) 第二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39) 第三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40) 第八章规划调整方案可行性分析 (41) 第一节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目标影响分析 (41) 第二节规划调整完善对土地利用布局变化影响分析 (42) 第三节规划调整完善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4) 第四节规划调整完善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45) 第五节规划调整完善与相关规划衔接情况 (46) 第六节规划调整完善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 (48) 第九章规划实施管理保障措施 (53) 第一节落实规划目标责任制 (53) 第二节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4) 第三节加强实施监管与基础建设 (56) 附表 (58) 表1 蚌埠市重点生态保护区名录 (59) 表2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表 (60) 表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61) 表4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62) 表5 规划调整控制指标分解表 (73) 表6 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情况表 (74) 表7 市中心城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表 (75) 表8 耕地面积规划平衡表 (77) 表9“三线”划定面积统计表 (78)

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近期建设规划.doc

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近期建设规划 (2018~2023)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委托单位: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环评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九月北京

目录 附图: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图 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示意图 内容提要 1、规划概述1 1.1 规划背景1 1.2 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1 1.3 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主要内容2 1.4 近期建设规划与线网规划推荐方案的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 2、区域环境现状3 2.1 自然地理3 2.2 环境质量状况4 2.3 环境敏感区5 3、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6 3.1 规划协调性分析 6 3.2 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指标6 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 4、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10 4.1 环境合理性论证 10 4.2 优化调整建议11 5、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13 6、评价结论13

谢谢你的关注 图1 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图

谢谢你的关注 图2 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示意图

[内容提要] 经蚌埠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审议,2016年3月26日,蚌埠市人民政府以蚌政秘[2016]34号文对《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4-2030年)》进行了批复。2017年1月,受蚌埠市发改委委托,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开始进行《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同步开展了线网和近期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于2017年9月初步形成了《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次评价的《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包括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三个层次,主要评价对象为远景规划方案,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轨道交通线路全长187.3km,其中蚌埠市中心城区内总长145.3km,共设车站107座。 本次评价的《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由1号线一期工程(长青北路-中环线,18.85km)、2号线工程(怀远长途汽车站—汽车客运南站,33.4km)两条线路组成,线路总长52.25km,全线为高架线路,设车站41座。近期建设车辆综合基地2处,停车场1处,开闭所2座,主变电所1座,牵引变电所23座,控制中心1处。车辆制式全线采用跨座式单轨。 规划实施存在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1)线网规划1号线和3号线穿越省级龙子湖风景名胜区。(2)线网规划2号线穿越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保护区(国家级)的试验区。(3)线网规划2号线穿越市级闸上饮用水水源陆域二级保护区和县级怀远县新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的陆域二级保护区。 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对规划线路沿线的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