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和重点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和重点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和重点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和重点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及重点

感觉障碍。

(包括面部)感觉障碍,偏瘫及同向性偏盲。

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病变时产生Horner征,表现为眼裂缩小、眼球轻微内陷、瞳孔缩小或伴同侧面部少汗或无汗。

A起始段、两侧颈内A末端、两侧大脑后A借前、后交通A连通形成,使颈内A系与椎-基底A系相交通。正常情况下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相混合,当某一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时,可一定程度通过willis 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后交通A和颈内A交界处、前交通A和大脑前A的连接处是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主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损害)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症(交感N下行纤维损害)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

, 导致运动笨拙和不协调, 并非肌无力,累及躯干、四肢和咽喉肌时可引起身体平衡、姿势、步态及语言障碍。共济运动由小脑、脊髓、前庭、锥体外系共同参与协调。

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双侧锥体束和皮质脑干束均受累。患者意识清醒,因运动传出通路几乎完全受损而呈失运动状态,眼球不能向两侧转动,不能张口,四肢瘫痪,不能言语,仅能以瞬目和眼球垂直运动示意与周围建立联系。可由脑血管病、感染、肿瘤、脱髓鞘病等引起。

,由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以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电报式语言,讲话少,讲话费力,找词困难,发音\语调障碍,语法差,口

语理解相对保留,复述\命名\阅读\书写障碍.

,由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以严重听理解障碍为特点,表现为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别人和自己的讲话,口语表达流利,语量多,发音和语调正常,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较多语义错语,难以理解,答非所问,复述障碍与听理解障碍一致, 存在不同程度的命名\阅读\书写障碍.

,由优势侧颞中回后部病变引起,主要特点为命名不能,找词困难,赘语,在供选择名称中能选出正确的名词,听理解\复述\阅读\书写障碍轻.

~,表现为双眼视力下降或完全消失\眼底正常\双眼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III、IV,脑桥V~VIII,延髓IX~XII,还有传导深感觉的中继核(薄束核、楔束核)及与锥体外系有关的红核和黑质等

大题部分

1.一般感觉:浅感觉(痛\温\触觉)来自皮肤\粘膜;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关节;皮质感觉(复合感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重量觉)。特殊感觉(视\听\嗅\味)。

2.感觉传导通路:共同点:均经3个神经元传导,第2级神经元纤维交叉到对侧;不同点:传导径路不同是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受损, 触觉保留)的基础;深感觉\精细触觉纤维自后根神经节发出, 在同侧后索上行, 至薄束核\楔束核;后角细胞司痛温觉,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脊髓丘脑束上行。

3.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脊髓丘脑束自外向内骶\腰\胸\颈(SLTC)排列;薄束\楔束自外向内颈\胸\腰\骶(CTLS)排列

4.节段性感觉支配:①皮节:每个脊神经后根的输入纤维来自一定的皮肤区域,该区域称为皮节(共31个)②每个皮节均由3个后根重叠支配--三根定律(图2-17)③脊髓损伤上界比查体平面高1-2个节段(胸骨角T2\乳头T4\剑突T6\肋弓下缘

T8\脐T10\腹股沟T12和L1)。

5.不同部位感觉障碍:临表:

①末梢型(四肢对称性的末端各种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②节段型:后根型(单侧节段性完全性感觉障碍);后角型(单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前连合型(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③侧索型(分离性感觉障碍)④传导束型:脊髓半离断型(即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横贯性损害(病变平面以下全部感觉障碍→截瘫或四肢瘫,尿便障碍)⑤脑干型(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对侧偏身分离性感觉障碍→延髓背外侧综合症)⑥丘脑型(对侧偏身,包括面部,完全性感觉障碍)⑦内囊型(三偏综合症)⑧皮质型(病灶对侧的复合感觉障碍,局限性皮质损害→单瘫)

6.躯体感觉障碍分类:抑制症状(完全性感觉缺失、分离性感觉障碍);刺激症状(感觉过敏\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疼痛--局部性\放射性\扩散性\牵涉性\幻肢痛\烧灼性)

脑的动脉:分为颈内动脉系、椎-基底动脉系。①颈内动脉系: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主要分支有(眼A脉络膜前A后交通A大脑前A大脑中A);②椎-基底动脉系:供应大脑半球后2/5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椎动脉分支(脊髓前\后A小脑后下A)基底动脉分支(小脑前下A迷路A脑桥A小脑上A大脑后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局灶性短暂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24h内完全恢复,不留任何症状和体征,但常有反复发作.

TIA临表:1.一般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50~70),男多于女.①发病突然②历时短暂③24h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④反复发作。2.颈内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对侧面瘫,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或大脑中动脉-前动脉皮层支分水岭区缺血表现;特征性症状:①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朦、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和Horn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rner征、对侧偏瘫)②主侧半球受累出现失语症;可能症状:①对侧偏身麻木或感觉减退②对侧同向偏盲。3.椎-基底A系统TIA①最常表现是:中枢性眩晕\小脑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眼外肌麻痹→眼球运动异常和复视\单侧或双侧口周麻木\交叉瘫(脑干缺

血)\意识障碍,伴或不伴瞳孔缩小\吞咽困难②特殊表现:跌倒发作→下部脑干网状结构缺血,短暂性全面遗忘,暂时性皮质盲.

TIA辅助检查:CT\MRI检查大多正常,部分病人可有小梗死灶或缺血灶;

CTA\MRA\DSA\TCD检查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见血液成分改变.

诊断:绝大多数TIA病人就诊时症状已消失,故诊断主要靠病史,有典型病史者诊断不难,但要进一步查找病因,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治疗:①病因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②药物治疗:a.抗血小板聚集剂:阿司匹林,小剂量应用,一般50~300mg/d,噻氯匹定、奥扎格雷钠、潘生丁等;b.抗凝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钙/钠)、华法林;c.其他:扩血管药物,扩容药物,钙拮抗剂(尼莫地平、西比灵),中医中药类③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包括①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炎)②脑栓塞(栓子)③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子)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类型,其基本病因是动脉硬化(尤粥样硬化)。1.临表:一般特点: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性脑梗死以中青年多见②常静息状态发病,部分病人有TIA前驱症状如肢体无力及麻木、眩晕等③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④多无意识障碍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脑干梗死及大面积脑梗死除外)⑤神经系统体征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症状。

2.辅助检查:①血液化验和心电图检查②影像学检查:颅脑CT:多在24~48h 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脑干、小脑的梗死,CT往往不能正确分辨);脑MRI:脑梗死数小时后,即可于梗死区发现长T1长T2信号,对后颅凹的梗死诊断意义优于CT;DSA、CTA、MRA,CSF,TCD及颈部动脉彩超可发现血管狭窄、闭塞及其他血管病变③其他:如血流变学检查,SPECT / PET等.

3.诊断:多静态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超过24h,症状体征符合脑血管解剖,脑CT或MRI发现与症状、体征定位相符的梗死灶可明确诊断;排除出血、肿瘤及炎性疾病;注意查找病因和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

病\高脂血症\吸烟等)。

4.治疗:1.急性期治疗原则:①超早期治疗:3~6小时内溶栓,控制脑水肿,保护脑细胞②个体化治疗③防治并发症④整体化观念:对症、支持治疗,早期康复,危险因素的预防性干预等。2.治疗方法:一般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维持生命功能和处理并发症,①血压:急性期除非血压过高,一般不用降压药②防治脑水肿:当大面积梗死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应用脱水剂③防治并发症:感染、应激性溃疡、症状性癫痫等④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特殊治疗:①超早期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药物):静脉溶栓药物:尿激酶100~150万IU,半小时内滴入;适应证:发病3~6 h内,年龄<75岁,肌力≦3级,SBP<200mmHg 或DBP<120mmHg,CT无出血及与临床定位相符的低密度灶,无出血倾向或血液疾病,近期无脑出血病史及手术史;并发症:a.梗死灶继发出血,b.再灌注损伤及脑水肿,c.再闭塞。②脑保护治疗:Ca2+通道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抗兴奋性氨基酸递质,亚低温治疗(32~34℃)③抗凝治疗:主要用于进展型卒中,预防血栓扩展、溶栓后再闭塞,目前常用的为低分子肝素钙,5000IU ih qd~bid④降纤治疗:巴曲酶、降纤酶等⑤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100~300mg/d,主张晚间服药,抗凝、溶栓时不宜同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⑥中医中药:银杏、丹参等⑦外科治疗:开颅减压术⑧康复治疗、预防性治疗

脑栓塞:

1.临表: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②多在活动中发病③发病最急,数秒至数分钟达高峰④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⑤栓塞血管多为主干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尖常见,出现闭塞血管相应供血区功能障碍。

2.辅助检查:①CT在发病后24~48h可见病变区低密度灶,发生出血性梗死时可见低密度区出现1个或多个高密度影;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②CSF检查一般压力正常,增高提示大片脑梗死,出血性梗死CSF可呈血性③常规心电图作为确定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的依据,脑栓塞常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④心脏/颈动脉彩超、DSA、血常规等

3.诊断:骤然卒中起病,数秒至数分钟达高峰,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有心源、非心源性等栓子来源,可作出临床诊断。CT和MRI检查可

确定栓塞部位、数目及是否伴发出血,有助于明确诊断。

4.治疗:①脑栓塞的治疗:改善循环、减轻脑水肿、防止岀血、减小梗死范围,若合并出血性梗死应停用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药②原发病的治疗:对症治疗,感染性栓塞应用抗生素,并禁用溶栓抗凝治疗;脂肪栓塞采用肝素、5%碳酸氢钠及脂溶剂以溶解脂肪颗粒;空气栓塞者用高压氧治疗③抗凝治疗,应用肝素预防再栓塞或栓塞继发血栓形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病因颅内动脉瘤(尤粟粒样)

1.临表:①动脉瘤者破裂好发于30~60岁,A VM者多见于青少年②诱因:过劳、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等③先驱症状:部分病人动脉瘤破裂前有轻微头痛;后交通动脉瘤可压迫动眼神经出现动眼神经麻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可损害III~Ⅵ脑神经;大脑前动脉瘤可有精神症状;大脑中动脉瘤可有偏瘫、抽搐等;椎-基底动脉瘤可出现脑神经受累;A VM病人常有癫痫发作及局灶性体征④典型临床表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腰穿为血性CSF,眼底检查可有玻璃体膜下出血。

2.并发症:①再出血:是SA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10~14d易发生②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病后10~14d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导致偏瘫等局灶性体征③脑积水,抽搐,电解质紊乱等。

3.辅助检查:①脑CT:首选,可见外侧裂、前后纵裂池、鞍上池和环池高密度出血征象,明确有无脑积水或脑梗死②腰穿:CSF检查是确诊SAH重要依据,肉眼呈均一致血性,压力增高,12h后CSF开始黄变,但腰穿有诱发脑疝的风险③DSA:可发现动脉瘤或A VM,为病因诊断提供可靠证据,并对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④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凝分析、肝功及免疫学等检查有助于发现出血的其他原因。

4.诊断:①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②查体:脑膜刺激征(+),无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眼底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③CT发现脑沟、裂、池内血样征象④腰穿压力明显增高和CSF均一血性

5.治疗:原则(目的):控制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去除病因,预防复发及再出血;内科处理:①一般处理:绝对卧床4~6周;足量镇静、镇痛

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一切可引起ICP增高的诱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②降ICP治疗:可用20%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甘油制剂等。必要时可去骨瓣减压或侧脑室引流术③防治再出血:常用抗纤溶药④防治脑血管痉挛:可用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等⑤脑脊液置换疗法:可降低ICP,降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发生率,并可缓解病人头痛症状。手术治疗:是去除病因、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手术方法:①动脉瘤:瘤颈夹闭术、动脉瘤切除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等②A VM:全切除、供血动脉结扎术、血管内介入栓塞及γ-刀治疗等。

脑出血( ICH):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病因)。好好发于基底节区(即壳核和内囊区) 70%,脑叶、小脑、脑干各10%。

临表:1.55-65岁好发,2.活动.激动.饮酒后起病多,3.起病急进展快.数小时达高峰.多伴BP↑,4.全脑症状(见于出血量较大者):颅高压征+意识障碍,5.局灶症状:部位不同表现有异,6.并发症:消化道出血.通气障碍及肺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不同出血部位的临床表现:

1.基底节区出血: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常见部位。

外侧型(壳核):三偏征及病侧凝视

内侧型(丘脑):意识障碍重.丘脑受压征,继而颞叶沟回疝→枕骨大孔疝

尾状核头出血:头痛、呕吐、脑幕刺激征

2.脑叶出血:颅压高(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局灶征、失语、癫痫、精神症状

3.脑桥出血:①轻:交叉瘫(病侧面.展周围性瘫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及病侧凝视、闭锁;②重:四肢瘫.去脑强直.针尖样瞳孔.高热,呼吸改变→深昏迷或死亡(深小四高)

4.小脑出血:后枕部头痛.频繁呕吐.眩晕.眼震.小脑性共济运动失调.出血量大者(即重型),可突然昏迷去脑强直(桥脑受压枕骨大孔疝表现)。

5.脑室出血: 继发性多见,是指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多由脉络丛血管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所致。临表取决于脑室出血量:不同程度意识

障碍,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四肢瘫,去脑强直,生命征不稳,汗多等。

辅助检查:1.CT: 首选,高密度影;2. 腰穿CSF检查:压力↑血性.选择性检查;

3.MRI对检测脑干和小脑小量出血优于CT;

4.血管造影DSA用于动脉瘤、

A VM等;5.EEG肝肾功等有利于相应脏器功能判断

诊断:①中老年急性起病;高血压病史②NS局灶体征:偏瘫,失语等③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④CSF\CT检查结果

治疗:原则: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1.一般措施:①安静.就地抢救②呼吸道:吸痰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③支持:保出入量.水电解质平衡.鼻饲④检测R.P.BP.瞳孔.血气.心电⑤防治并发症,呼吸泌尿道感染,消化道出血,ADH分泌异常;

2.调血压:收缩压稳定在180~200,舒张压稳定在100~110;

3.降颅压:①高渗脱水剂:注意心肾功能,20%甘露醇125-250ml,每6-8h静滴一次,甘油、白蛋白②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mm静注③利尿剂:速尿20-40mm静注④外科手术:颅高压突出.符合指征者血肿穿刺术,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

4.恢复期:理疗.针灸.康复训练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常见的CNS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

临表:①本病多发生在60岁以后,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龄较早②隐袭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③主要表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步态异常等④静止性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由一侧手部开始,渐波及同侧下肢和对侧上下肢,呈节律性“搓丸样”动作,4~6次/s,静止状态出现,情绪紧张时加剧,随意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⑤肌强直:呈均匀一致的阻抗称为“铅管样强直”;如肌强直伴有震颤则其阻抗有断续的停顿感,称“齿轮样强直”⑥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笨拙迟缓,始动困难,“面具脸”,“小写征”⑦姿势步态异常:特征性屈曲姿势;慌张步态,上肢联带动作消失⑧其它症状:Myerson征(反复叩击眉弓上缘产生持续眨眼反应);眼肌阵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精神症状和智能障碍(抑郁多见,智能缺陷,严重时痴呆)。

诊断:①中老年发病,缓慢进行性病程②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四项中必具备两项,前两项其一,症状可不对称③左旋多巴治疗有效④无锥体系、小脑、周围神经等损害症状,排除帕金森综合症。诊断必具其二,且前两项必具其一。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

诊断:病史;发作时程及表现,包括姿态、面色、肢体抽搐、舌咬伤、尿失禁等;EEG (定性),最重要的的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CT、MRI、PET(病因)。

分类:

部分性发作:痫性放电源于一侧大脑半球,是成年人常见类型。

1.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时程短,多1分钟左右,无意识障碍。分为四型:

①部分运动性发作:Jackson发作:痫性放电从局部开始,沿大脑皮质运动区逐渐扩展,常表现为抽搐自对侧拇指沿腕、肘、肩、口角、面部逐渐扩展。严重痫性发作后遗留暂时性(0.5~36h)局部肢体无力或轻偏瘫,称为Todd瘫痪;

②部分感觉性发作③自主神经性发作④精神性发作

2.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起始出现精神症状、特殊感觉症状或自主神经症状,随后出现意识障碍,自动症或遗忘症,有的开始即为意识障碍,发作通常持续1~3分钟。病灶多在颞叶。

3.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全面性发作:痫性放电源于双侧大脑半球多伴有意识障碍。

1.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即大发作,突发意识障碍、全身肌肉对称性抽搐为特点。①强直期: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窜,呼吸停止,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上肢内收,下肢伸直,持续10-20秒后,出现震颤。EEG棘波样节律;

②阵挛期:肢体震颤幅度渐加大,并延及全身变为间歇性肌肉收缩,持续1分钟左右。EEG示慢波伴间歇发作棘波。以上两期可发生舌咬伤,伴自主神经征象;③惊厥后期:最后一次阵挛后,抽搐突然终止,出现尿失禁。呼吸、心率、瞳孔、意识逐渐恢复,约经历5-10分钟。EEG示明显脑电抑制。

2.失神发作:①典型失神发作:即小发作,表现为突发短暂的意识中断,呼之不应,双目凝视不动,持物跌落,可伴有自主性动作,持续3-15秒钟,自然恢复,事后对发作无回忆。EEG呈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②不典型失神发作:意识障碍发生及停止均较典型者缓慢,常伴肌张力降低。EEG示较慢的不规则棘-慢波或尖-慢波。

癫痫持续状态SE: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持续30分钟以上不能自行停止。

分类及临表:

1.全面性发作持续状态:①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最常见、最危险②强直性发作持续状态③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④肌阵挛发作持续状态⑤失神发作持续状态

2.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①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持续状态②边缘叶性癫痫持续状态③偏侧抽搐状态伴偏侧轻瘫

治疗:(抢救原则和方法)

1.紧急处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窒息;防止坠床与舌咬伤;全面电生理监护,做好必要化验;快速建立静脉给液通路;

2.药物:首选地西泮10~20mg静注;10%水合氯醛:25~30ml口服或保留灌肠;

3.对症、支持治疗:降颅内压,处理高热,预防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4.维持治疗:痫性惊厥症状控制后,再选用苯巴比妥钠0.1-0.2g肌注,每日2次,巩固和维持治疗,达稳态血药浓度(约一周)逐渐停用肌注用药。

急性脊髓炎:(以胸髓T3~5最为常见),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

临表:1. 一般表现: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和疫苗接种史,有诱因如受凉、过劳、外伤等;2.运动障碍:早期常呈脊髓休克表现,可为数日至数周或更长(多2~4w)。肢体肌力由远端开始逐渐恢复;3.感觉障碍:病变髓节以下的深浅感觉皆消失;4.植物神经损害:早期出现大小便潴留,后出现反射性膀胱,受累节段以下的皮肤干燥,无

汗或少汗等;5.上升性脊髓炎:病变迅速上升波及延髓,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呼吸肌瘫痪,甚至可致死亡;6.脱髓鞘性脊髓炎:其临表与感染后脊髓炎相同,但进展较缓慢。

周围神经疾病:

三叉神经痛:临表:①中老年多见,女多于男②常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或两支分布区③以二、三支(即上颌支、下颌支)最多见④间歇期完全正常⑤发作时表现为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突发突止⑥轻触可诱发,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⑦严重病例可因疼痛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⑧病程呈抽搐性⑨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

治疗: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

吉兰-巴雷综合症(GBS),即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常累及脑神经,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组织小血管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神经纤维脱髓鞘,严重病例可激发轴突变性。临表:①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4周常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②首发症状多为肢体对称性无力(为四肢完全性对称性瘫痪),自远端向近端发展或自近端向远端发展,常由双下肢开始逐渐累及躯干肌、脑神经,多2周达高峰,最严重为呼吸肌麻痹③发病时患者多有肢体感觉异常,如烧灼、麻木、刺痛等,可先于或与运动症状同时出现,感觉缺失相对轻,呈手套-袜子样分布④脑神经受累以双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较明显⑥多为单相病程

Fisher综合症(MFS):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腱反射消失三联征,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多可检出抗GQ1b抗体。

辅助检查:①脑脊液检查:特征表现为蛋白-细胞分离(Pr↑而细胞数正常),发病数天内蛋白正常,1~2周后Pr开始↑,4~6周可达峰值;②肌电图提示脱髓鞘改变、轴索受损;③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速和T波改变最常见④腓肠神经活检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及神经脱髓鞘。

诊断要点:①急性或亚急性起病②病前1~4周有感染史③四肢完全性对称性迟缓性瘫痪④末梢性感觉障碍伴脑神经受损⑤脑脊液提示蛋白-细胞分离⑥肌电图

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⑦应与脊髓灰质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低钾性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

治疗方案:①血浆交换(PE),直接去除血浆中致病因子如抗体,轻者2次/w,中重者4次/w,禁忌症为严重感染\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②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0.4g/(kg.d),连用5天,免疫球蛋白过敏或先天性IgA缺乏患者禁用③皮质固醇类,甲泼尼龙500mg/d静滴,连用5日④累及呼吸肌时应辅助呼吸⑤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防止褥疮、痤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肢体挛缩畸形等,控制抑郁、焦虑、疼痛等。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

临表: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常见诱因有感染\手术\精神创伤\全身性疾病\过劳\妊娠\分娩等,甚至可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特征为①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肌肉连续收缩后出现严重无力甚至瘫痪,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呈波动性肌无力,晨轻暮重②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以脑N支配的肌肉最先受累,首发症状常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如上睑下垂、斜视和复视,重者甚至眼球固定),但瞳孔括约肌不受累,四肢肌肉受累以近端无力为重(如抬臂、梳头、上楼梯困难),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感觉正常③重症肌无力危象:指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用呼吸肌辅助通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④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重要特征)⑤病程特点:起病隐匿,整个病程有波动,缓解与复发交替,少数2~3年自然缓解,大多数迁延不愈。

临床分型:成年型

I眼肌型(15~20%)病变仅限于眼外肌→上睑下垂、复视;

IIA轻度全身型(30%)累及眼、面、四肢肌肉,无明显咽喉肌受累;

IIB中度全身型(25%)四肢肌群受累明显,伴眼外肌、咽喉肌受累,但呼吸肌受累不明显;

III急性重症型(15%)急性起病,常有重症肌无力危象,需做气管切开,死亡率较高;

IV迟发重症型(10%)病程达2年以上,常由I、II型发展而来,症同III型,常合并胸腺瘤,预后较差;

V肌萎缩型:少数患者肌无力伴肌萎缩。

诊断要点:①MG患者受累肌肉的分布与某一运动神经受损后出现肌无力不相符合②据受累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受累加重、休息减轻、昼轻暮重,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缓解的临床特点③结合药物试验、肌电图以及免疫学检查的典型表现可以作出诊断④疲劳试验、新斯的明实验有助于诊断⑤行胸腺CT、MRI检查确定有无胸腺增生或胸腺瘤,并排除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肌无力危象:指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为最常见的危象,疾病本身发展所致,多由于抗胆碱酯酶药量不足,如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减轻则可诊断→加大抗胆碱酯酶药物用量,维持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不需气管切开。

胆碱能危象:由于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引起,患者肌无力加重,并且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如肌束颤动及毒蕈碱样反应(多汗、流涎、腹痛、瞳孔缩小),新斯的明试验无效或加重→立即停用,待药物排除后可调整剂量。

反拗现象:由于对抗胆碱酯酶药物不敏感而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大剂量激素疗法

真性\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

瘫痪:

据病因分类: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性、肌源性

神经源性瘫痪: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比较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即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及其下行纤维病变所致。

①皮质型:皮质局限性病变时可出现一个上肢或下肢的中枢性瘫痪→单瘫

②内囊型:三偏综合症③脑干型:交叉瘫④脊髓型:横贯损害时→截瘫或

四肢瘫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指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以及它们的轴突组成的前

根、神经丛及其周围神经受损所致。

高颈髓C1~4: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瘫

颈膨大C5~T2:双上肢周围瘫,双下肢中枢瘫,C8~T1侧角细胞受损产生Horner 征

胸髓T3~12:双下肢痉挛性瘫

腰膨大L1~S2:双下肢弛缓性瘫,双下肢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各种感觉障碍脊髓圆锥S3~5,马尾神经根:不瘫,无锥体束征,大小便受影响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

神经病学Neurology 名词解释 ●缺损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刺激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刺激后引起的过度兴奋的表现。 ●释放症状:是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断联休克症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 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Wallenberg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眼震;②病灶 侧软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睑下垂,同侧额部无汗);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缺血。 ●闭锁综合征:即去传出状态,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表现为双侧中枢性瘫痪,只能以眼球 上下运动或瞬目示意,不能说话,双侧面瘫,四肢全瘫,但意识清醒,语言理解能力无障碍。 ●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表现为病灶侧除外直肌和 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四肢瘫痪。 ●Brown-Sequard综合征:即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 元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Millard-Gubler综合征: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主要累及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 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一个半综合征: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 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但可以外展。 ●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椎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 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轴突,是接受锥体系统、 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冲动的最后通路,是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通路,损伤可产生周围性瘫痪(迟缓性瘫痪)。 ●去皮质综合征:因双侧皮质广泛受损导致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留。表 现为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姿势呈去皮质状态(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伸直、足屈曲)。 ●真性球麻痹:即延髓麻痹,是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唇、腭、 舌和声带麻痹或肌肉无力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假性球麻痹:是指当双侧皮质脊髓束损伤时出现的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 的现象。 ●Broca失语:即运动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 非流利,口语理解能力相对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Wernicke失语:即感觉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严重听理解 障碍,听觉正常,表达流利但难以理解,言语混乱,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晕厥: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常 在白天、站立时发作。

传染病学重点名解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稽留热sustained feve r: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回归热relapsing fever:是指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但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undulant fever。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 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毒血症状:(toxemic symptom)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内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外的各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及休克等表现,有时可有肝肾损害,表现为肝肾功能改变。 散发sporadic occurrence: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一般发病水平 流行epidemic: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暴发流行epidemic outbreak: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大流行(pandemic):若某种传染病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和洲界。 人兽共患病(zoonosis):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如鼠疫。恙虫病。人类进入这些地区可受感染,也叫自然疫源性疾病。 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和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人常见于肺和脑。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传染病学: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的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预防规律的学科,以求达到治病救人,防治结合的目的。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_3

神经病学Neurology 名词解释 ●缺损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刺激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刺激后引起的过度兴奋的表现。 ●释放症状:是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断联休克症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 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Wallenberg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眼震;②病灶侧 软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睑下垂,同侧额部无汗);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缺血。 ●闭锁综合征:即去传出状态,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表现为双侧中枢性瘫痪,只能以眼 球上下运动或瞬目示意,不能说话,双侧面瘫,四肢全瘫,但意识清醒,语言理解能力无障碍。 ●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表现为病灶侧除外直肌 和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四肢瘫痪。 ●Brown-Sequard综合征:即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 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Millard-Gubler综合征: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主要累及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脊 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一个半综合征: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 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但可以外展。 ●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椎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 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轴突,是接受锥体系统、 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冲动的最后通路,是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通路,损伤可产生周围性瘫痪(迟缓性瘫痪)。 ●去皮质综合征:因双侧皮质广泛受损导致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留。表 现为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姿势呈去皮质状态(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伸直、足屈曲)。 ●真性球麻痹:即延髓麻痹,是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唇、腭、 舌和声带麻痹或肌肉无力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假性球麻痹:是指当双侧皮质脊髓束损伤时出现的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 的现象。 ●Broca失语:即运动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 非流利,口语理解能力相对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Wernicke失语:即感觉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严重听理解 障碍,听觉正常,表达流利但难以理解,言语混乱,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晕厥: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 【名词解释】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1.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毒力(virulence):内外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3.数量(quantity):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神经病学 名词解释及简答

1.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包括上、下两个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的锥体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下行至脊髓的称皮质脊髓束,至脑干运动神经核的纤维为皮质核束。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引起痉挛性瘫痪,肌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早期不出现肌萎缩。 2.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它们的轴突分别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支配全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出现弛缓性瘫痪,肌力降低、肌萎缩,深反射消失。 3.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成学改变,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 4.一个半综合征(one-and-a-half syndrome):又称脑桥麻痹性外斜视,若一侧桥脑侧视中枢(外展旁核)及双侧侧纵束同时受到破坏,则出现同侧凝视麻痹(一个),对侧核间性眼肌麻痹(半个),即两眼向病灶侧注视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收,向病灶对侧注视时,对侧眼球能外展,病灶侧眼球不能收,两眼聚运动仍正常。 5.帕里诺综合征(Parinaud综合征):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由中脑上丘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皮质下中枢病变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累及上丘的破坏性病灶可导致两眼向上同向运动不能。 6.阿-罗瞳孔(Argyell-Robertson瞳孔):发生在神经梅毒病人中,在半数左右的脊髓痨或者麻痹性痴呆病人中出现,主要是瞳孔缩小、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调节反射是在看东西有远向近时,两眼向中间辐辏、瞳孔缩小)。 7.艾迪瞳孔:又称强直性瞳孔,其临床意义不明。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只在暗处用强光持续照射时瞳孔缓慢收缩,停止光照后瞳孔缓慢散大。调节反射也缓慢出现喝缓慢恢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常伴四肢腱反射消失(下肢明显)。若伴节段性无汗和直立性低血压等,称为艾迪综合征(Adie syndrome)。 8.膝状神经节损害时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舌前2/3味觉障碍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可伴有听觉过敏、耳后部剧烈疼痛,鼓膜和外耳道疱疹,称亨特综合征(Hunt Syndrome)。 9.华勒变性:是指神经纤维受各种外伤断裂后,远端神经纤维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断端远侧的轴突由于得不到胞体的营养支持,只能生存几天,以后很快发生变性、解体。残骸由施万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断端近侧的轴突和髓鞘可有同样变化,但仅破坏l~2个郎飞结即停止。轴突断裂的胞体发生一系列改变(如染色质分解)准备修复断裂的轴突。靠近胞体的轴突断裂也可以使细胞体坏死。 10.三叉丘系:传导头面部皮肤、黏膜的痛、温、触觉。起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和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位于侧丘系外方上行,止于背侧丘脑腹后侧核。 11.薄束、楔束:薄束、楔束位于脊髓白质后索,传导同侧的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其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其中第四胸节以下的形成薄束,来自胸4以上的组成楔束,向上分别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 1.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症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 3.闭锁综合症:是指基底动脉的脑桥支闭塞致双侧脑桥基底部梗死。 4.腔隙性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基础上,血管比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空腔,故称腔隙性梗死。 5.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1.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脚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椎体细胞及椎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病。 2.额颞叶痴呆:指一组与额颞叶变性有关,以明显的人格,行为改变和认知障碍为特征的非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综合征。 3.路易体痴呆:指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波动性认知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和以视幻觉为突出代表的精神症状。 4.血管性痴呆:指包括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或者是心脏和循环障碍引起的低血流灌注所致的各种临床痴呆,Hachinshi缺血评分量表》7分。 5.多系统萎缩:指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症状。 1.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一组脑和脊髓以髓鞘破坏或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重点

1、传染病:就是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得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得疾病。2、感染:又称传染就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得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与 所处得环境三个要素。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得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3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得病原体感染。 4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得基础上再被别得病原体感染。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得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 位而到达其她寄生部位,可引起宿主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 6、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就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得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7、显性感染(临床感染):又称临床感染,就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 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得作用或机体得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 床表现。 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9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与持续时间得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得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得传染源。 10、传染源:就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得人与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得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 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得人称为易感者,她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得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与合适得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3、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得方式到达新得易感染者体内,即为传染性。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免疫状态等有关。就是传染病得基本特征。 14、传染期:指感染者或病人有能力把病毒传染给其她人得那段时间就是针对传染病而言得不同得传染病传染期具有不同得特点 15、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得时期. 16、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就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得、由共同得病原体引起得、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得一类疾病。 15、三区两通道:指传染科为隔离病人与易感者所划分得特殊区域与通道,三区即清洁区、污染区与半污染物,两通道就是指医务人员通道与病人通道. 16、消毒:就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得方法 17、隔离:将处于传染病期得传染病病人、可疑病人安置在指定得地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便于治疗与护理。通过隔离,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得机会。如传染病流行时得疫区、传染病院等。保护性隔离就是指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得易感染者置于基本无菌得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如器官移植病区等。 18、Dane颗粒:就是指完整得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

神经病学 名词解释大题 必备 必考

古茨曼综合症:Gertmann 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或椎骨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症,随病变进展出现脊髓半切综合症和横贯性损害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和血管不同程度受累 缺血半暗带:位于急性脑梗死灶周围,其仍存在侧支循环,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可存活的脑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使脑功能改善,损伤仍然可逆,脑神经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 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症,可由脑退行性改变(AD,额颞叶变性等)引起,也可由其他原因(脑血管病,外伤,中毒等)导致。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叠性,刻板性的特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CT MRI)检查无责任病灶 脊髓休克:由于脊髓横贯性损害,出现损害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及尿潴留,一般持续2~4周 重症肌无力:MG 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 晕厥:是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的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可很快恢复 扳机点,触发点:患三叉神经痛时,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Jackson发作:异常运动从局部开始,沿大脑皮质运动区移动,临床表现抽搐自手指—腕部—前臂—肘—口角—面部逐渐发展 脊髓半切综合症:脊髓半侧损害,亚纶引起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再灌注损伤:脑血流的再通超过了再灌注时间窗,则脑损伤继续加剧 贝尔征:由于面神经瘫,眼轮匝肌无力,闭眼时双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见于面神经炎 意识障碍:中枢对刺激作出应答的能力减退或消退,包括觉醒度下降,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以及意识内容变化,表现为意识模糊,谵妄 开关现象:症状在突然缓解(开期)与加重(关期)之间波动,开期常伴异动症,与服药时间,血浆药物浓度无关,处理困难 肌无力危象: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口咽肌无力和呼吸肌乏力者易发生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症GBS临表:1、感染、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四肢对称性驰缓性瘫,呼吸肌麻痹3、未梢型感觉障碍,主观重于客观4、脑神经麻痹:常见双侧面神经瘫,其次是延髓麻痹5、自主神经症状:多汗、皮肤潮红、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等6、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治疗:1血浆置换 2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3皮质类固醇 4抗生素 5辅助呼吸 6对症治疗并预防并发症 重症肌无力辅助检查:1血,尿,脑脊液检查正常,常规肌电图检查基本正常,神经传导速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讲解学习

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四组症状:即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休克症状。 缺损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 释放症状: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交叉性瘫痪,即病灶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感觉障碍。 三偏综合征:内囊完全损伤导致病变对侧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常见于脑出血和脑梗塞。 体象障碍是指:患者基本感知功能正常,但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存在、空间位置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认识障碍。表现有自体部位失认、偏侧肢体忽视、痛觉缺失和幻肢症等。多见于非优势半球顶叶病变。 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Wallenberg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表现为:①眩晕、恶心、眼震;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 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睑下垂,同侧额部无汗); 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缺血。 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又称动眼神经交叉瘫。 表现为病灶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四肢瘫痪。 Millard-Gubler综合征: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主要累及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大题必考资料讲解

医学院的同学们子名词解释超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CT MRI)检查无责任病灶脊髓休克:由于脊髓横贯性损害,出现损害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及尿潴留,一般持续2~4周 古茨曼综合症:Gertmann 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或椎骨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症,随病变进展出现脊髓半切综合症和横贯性损害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和血管不同程度受累 缺血半暗带:位于急性脑梗死灶周围,其仍存在侧支循环,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可存活的脑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使脑功能改善,损伤仍然可逆,脑神经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 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症,可由脑退行性改变(AD,额颞叶变性等)引起,也可由其他原因(脑血管病,外伤,中毒等)导致。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叠性,刻板性的特点 重症肌无力:MG 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 晕厥:是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的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可很快恢复 扳机点,触发点:患三叉神经痛时,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神经病学名词及问答题 1、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2、定位诊断:即确定神经系统损伤的部位、如脑、脊髓、周围神经还是肌肉,并应判 断病变为弥散性、局灶性、多灶性还是系统性。 3、定性诊断:是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根据病史、主要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进一步确定疾病的病因及性质。 4、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椎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 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 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5、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轴突,是接受锥体系 统、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冲动的最后通路,是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通 路,损伤可产生周围性瘫痪(迟缓性瘫痪) 6、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 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玻璃 体下片状出血。 7、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特征为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 痛,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对声光刺激敏感,安静环 境、休息可缓解,特异性药物为麦角类制剂和曲普坦类药物。 8、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 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 9、痫性发作:是指癫痫临床上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的全过程,一个患者可有一种或多 种形式的痫性发作。 10、癫痫综合征:是指在癫痫中由特定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特定癫痫现象,包括各类痫 性发作的组合。 11、癫痫持续状态(SE)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一次 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称“癫痫持续状态”或“癫痫状 态”。 12、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 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也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病损水平以下肢 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征。 13、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 ,TH):又称肌收缩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 主要为双侧性轻中度的压迫性或紧束性非搏动性头痛,不伴有恶心,呕 吐,可伴有或不伴有头部肌群的痉挛性收缩及压痛或肌电图改变。14、重症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患者有些在发病早期迅速恶化或进展过程中突然加 重,出现呼吸肌逐受累,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的换气功能时称重症肌无力。 15、脊髓休克:脊髓急性横贯性病变时,受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肌张力减低,深浅 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截瘫肢体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 伴二便潴留,常见于急性脊髓炎早期。 16、缺血半暗带:位于急性脑梗死灶周围,其仍存在侧支循环,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 尚有大量可存活的脑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使脑功能改善,损伤 仍然可逆,脑神经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如脊髓病变位于T9-11,可致 下部腹直肌无力,患者在仰卧位用力抬头时,可见脐孔被上部腹直肌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1. 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①轻微的刺激即引起强烈的感觉②因对触觉、痛觉的敏感性↑或感觉阈↓引起 2. 感觉过度(hyperpathia):①刺激阈↑与反应时间延长,刺激须达很强程度才有感觉,刺激后需经一潜伏期才能感到强烈、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②患者不能辨明刺激的部位、性质与强度③可感刺激点向四周扩散并有“后作用”,即持续一段时间后才消失。 3. 感觉异常(paresthesia):①没有外界刺激而发生的感觉异常②例如麻木感、蚁走感、触电感、针刺感等。 4. 放射痛(radiating pain):①神经根或神经感受病变刺激时,疼痛除出现在刺激部位外,尚沿该受累感觉神经扩散到其支配区②如后根受肿瘤压迫时引起的神经根痛,腰骶神经根受脱出的椎间盘压迫时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 5. 牵涉痛(referred pain):①内脏病变时同罹病内脏相当的脊髓节段所支配的体表部分也发生疼痛②如心绞痛时引起左胸及左上肢内侧疼痛等。

平侧向(同向)凝视就有困难;①一侧内侧纵束上行纤维受损,造成前核间眼肌麻痹。表现为双眼侧向(水平)注视时,同侧眼球可以外展(可伴有眼震),对侧眼球不能内收,但两眼内直肌的内聚运动正常②一侧内侧纵束下行纤维受损,造成后核间眼肌麻痹。表现为双眼侧向(水平)注视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可以内收。 11. 折刀样强直(clasp-knife rigidity):①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呈痉挛状态称为痉挛性瘫痪②体检可感觉肌张力类似“折刀”样改变,即在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较大,终末时突感减弱,也称折刀样强直④见于锥体束损害。12. 肌强直(rigidity):由于一个紧接一个连续运动冲动,干扰肌肉松弛,导致肌肉持续性的收缩。其中,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强表现为伸肌和屈肌都增强。 13. 铅管样强直(leadpipe rigidity):①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强是伸肌和屈肌俱增强②铅管样强直指在做被动运动检查时,增强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像弯曲软铅管样的感觉。 14. 齿轮样强直(cogwheel rigidity):①锥外

传染病护理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组织操作或病理损害轻微, 临床上无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只有经免疫学检验才发现已被感染。 2、潜伏性感染:又称潜在性感染。在传染过程中,人体与病原体在相互作用时,保持暂时 的平衡状态,不出现临床表现,一旦人体防御机能降低,原已潜伏在人体内的病原体便乘机繁殖,引起发病。 3、显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病原体及其毒素的作用或机体变 态反应而产生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4、重型肝炎:黄疸迅速加深,肝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肝功能异常,多数患者出现酶 -胆分离现象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起病两周内出现II度以上肝性脑病表现。5、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肝炎或肝炎肝硬化病史、体征和 肝功能损害,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6、传播途径: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到达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水 平传播-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虫媒、血液体液和垂直传播-母婴。 7、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由霍乱弧菌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 传播。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泻吐、排泄大量米泔水样肠内容物、脱水、肌痉挛少尿和无尿为特征。严重者可因休克、尿毒症或酸中毒而死亡。在医疗水平低下和治疗措施不力的情况下,病死率甚高。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 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9、黑尿热: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红蛋白血症,出现腰 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毒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亦称黑尿热。9、后遗症: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10、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 11、D ane颗粒: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 核心两部分。包膜上蛋白质(小球状、管状颗粒)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 12、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 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13、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 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14、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 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15、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 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 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 16、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中枢 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17、主动免疫:将特异性抗原,如菌苗、疫苗、类毒素等接种于人体,使人体在接种后l~ 2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称为主动免疫。 18、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艾 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1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 器系统的特殊肺炎,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性呼吸综合征。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疾病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简答重点

1、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3、PYLL:潜在减寿年数,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 4、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5、epidemic: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6、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 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 7、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也称患病率研究,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8、Census:普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生态学谬误:是生态学研究的最主要的缺点,其是由于生态学研究是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 10、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11、cohort study: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2、危险因素: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13、SMR:标准化死亡比,即用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人数用总人口率算出的期望发病或死亡数字求标化比。 14、观察终点(end-point):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这个观察终点.不再对该研究对象继续随访。 15、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EF,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暴露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16、病例对照研究:选定一组欲研究疾病的病例和一组没有该疾病的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与该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或特征的有无、频度或剂量水平,以检验其与疾病的关系。 17、over-matching:把不必要的因素列入匹配,不但丢失了信息增加了工作难度,反而还降低了研究效率。这种情况称为匹配过度 18.OR:比值比OR,是暴露者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者的多少倍。 19、分层分析:是把研究人群根据某些特征或因素分为不同层,然后分别分析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 20.AF:归因分值.是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指标.反映了人群中随机抽取一个病例.可能因研究暴露引起的概率。 21、实验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区、工厂、学校等现场为实验室的实验性研究,因在研究中施加了认为的干预因素,又称“干预性研究”。 22、Hawthorne effect:霍桑效应,是指正在进行的研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常常是有利的影响)。研究对象知晓研究工作的内容,常常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23、双盲:指研究对象和给予干预或结局评估的研究人员均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24、RCT: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平行对照试验 25、类实验:在一些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所限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这种研究称为类实验。 26、screening: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27、金标准: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的方法,也称为 标准诊断。 13、灵敏度: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 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 分比,反映筛检试验发现病人能力 28、特异度: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 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反映 筛检试验确定非病人的能力。 29、似然比: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 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出 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 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该指标全面反 映了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非常稳 定,计算只涉及灵敏度与特异度,不 受患病率的影响。 30.发病率(incidence rate):一定 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 的频率。 31.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 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 占的比例。 32.死亡率(mortality rate):某人 群在一定期间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 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33.病死率(fatality rate):一定时 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 死亡的比例。 34.散发(sporadic):某病在某地区 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病例 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 之间无明显联系。 35.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 区或集体单位,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 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36.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 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 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37.队列(cohort):有共同经历或有 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群人.分为固定队 列和动态队列。 38.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指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 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 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39.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 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所 经历的全部过程 40.效度:是指研究收集的数据、分 析结果和所得结论与客观实际的符 合程度。 41.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从 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 性的一部分人进行调查,以所得的结 果估计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 特征的情况,即以局部推论总体的调 查方法。 42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 由 于混杂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 究因素与疾病事件之间的真实联系。 43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是在研 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 不当导致入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 间存在系统差异。 44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又 称测量偏倚、观察偏倚。是在收集整 理信息过程中由于测量暴露与结局 的方法有缺陷使收集到的信息不准 确即不完全真实造成的系统误差。 45突发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 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 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 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 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6疾病暴发:是指在某拒不地区或集 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异常多 的相同病例。这些病例多有相同的传 染源或传播途径,对于传染病暴发来 讲,大多数病人出现在该病的最短和 最长潜伏期之内。 问答:1、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 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答:⑴产生原因:①主观选择研究对 象;②任意变换抽样方法;③调查对 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拒绝参加;④ 调查到的对象均为幸存者,无法调查 死亡者;⑤回答不准确或回忆不清; ⑥调查偏倚;⑦测量误差。⑵偏倚的 控制:①严格遵照抽样方法要求,确 保随机化原则;②提高研究对象的依 从性和受检率③正确选择测量工具 和检测方法④培训调查员,统一标准 和认识⑤做好资料的复查复核工作; ⑥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 2、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答:流 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3、 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 些?答: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① 病程延长;②发病率升高③病例迁 入;④健康者迁出;⑤诊断水平提高; ⑥报告率提高;⑦未治愈者寿命延 长;⑧易感者迁入。影响患病率降低 的因素:①病程缩短;②发病率下降; ③病例迁出;④健康者迁入;⑤治愈 率提高;⑥病死率提高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 种?有何区别?答:⑴年龄分布出现 差异的原因:传染病中不同年龄的人 群暴露导致疾病年龄分布差异、免疫 水平、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 病固有的发病特征。⑵疾病年龄分布 的分析方法:①横断面分析:是分析 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 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多 用于传染病。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 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 染病来说,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 年龄的关系。②出生队列分析:是对 同时期出生的一组人随访若干年,观 察其死亡情况。该方法可明确呈现致 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在评价疾病年 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 线索方面有很大意义。 5、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 病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有: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 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②在其他地 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 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迁入该地区 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 居民一致。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 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⑤ 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 病。 6、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 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 因素? 答:⑴原因:①多见于人口复杂交通 拥挤的大中城市、有相当数量的易感 者。②传播机制易实现的疾病人群受 感染的机会多。③可形成稳固的病后 免疫,故流行后发病率可迅速下降。 ⑵间隔长短取决于:①易感者与免疫 者的比例大小②新易感者补充积累 的速度③人群免疫持续时间长短。④ 取决于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7、简述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 么? 答:⑴目的:①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 或健康状况的分布;②提供疾病病因 研究的线索;③确定高危人群;④评 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效 果;⑵特点:①开始时一般不设对 照组;②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③在 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④对不会 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 联系。 8、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原因 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答:⑴产生原因:①主观选择研究对 象;②任意变换抽样方法;③调查对 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拒绝参加;④ 调查到的对象均为幸存者,无法调查 死亡者;⑤回答不准确或回忆不清; ⑥调查偏倚;⑦测量误差。 ⑵偏倚的控制:①严格遵照抽样方法 要求,确保随机化原则;②提高研究 对象的依从性和受检率③正确选择 测量工具和检测方法④培训调查员, 统一标准和认识⑤做好资料的复查 复核工作⑥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 9、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 本特点。 答:⑴基本原理:根据研究对象是否 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 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 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 局发生率的差异,以分析暴露因素与 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⑵队列研究的 基本特点是: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 组、由因及果,符合时间顺序、能确 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 10、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比 较。发病率患病率 定义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 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指某特 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新 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分子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新旧病例之和 分母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 被观察人数 数值理论上发病率可以大于 1 小于等于1 应用常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提出 病因假说,探索可能的病因;评价防 治措施的效果;疾病监测资料;前瞻 性研究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 程两个因素。常用于表示病程长的慢 性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 施规划、估计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 人力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费 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 11、简述RR与OR的含义及其各自的 流行病学意义.答:RR含义:暴露组 的危险度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更 具有病因学意义OR含义:暴露组发 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 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 量的疾病发生。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 共卫生学上的意义。RR意义:①暴露 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 多少倍②RR值↑暴露的效应↑暴露 与结局关联强度↑OR意义:①暴露组 与非暴露组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 发生数量②AR值↑暴露因素消除后 所减少的疾病数量↑ 1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及 其特点。答: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 理是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 作为病例,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 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 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素 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 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 有意义,则可认为该因素与疾病之间 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病例对照 研究的特点有:①观察法;②设立对 照:患病与否分组;③观察方向由 “果”→“因”,回顾性研究;④不 能验证病因。 13、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 性。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①特 别适用于少见病、罕见病的研究;② 省力、省钱、省时间,并易于组织实 施;③还可用于疫苗免疫学效果考核 及暴发调查等;④可同时研究多个因 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⑤对研究对象 多无损害;病例对照研究的局 限性:断,信息真实性差;④存在回 忆偏倚;⑤不能测定暴露和非暴露组 疾病的率; 14、试述以社区为基础的和以医院为 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各自的相对优 点。 16、简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研 究对象的主要原则。答:①对干预措 施有效;②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好;③ 预期结局事件发生率较高;④容易随 访的人群;⑤干预措施对其有益或至 少无害;⑥依从性好、乐于接受并坚 持试验; 17、试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点与 其局限性。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 优点:①随机分组,能够较好地控制 偏倚和混杂。②为前瞻性研究,因果 论证强度高。③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 然史,并且可以获得一种干预与多种 结局的关系。实验流行病学研 究的局限性:①难以保证有好的依从 性。②难获得一个随机的无偏样本。 ③容易失访。④费用常较观察性研究 高。⑤容易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18、在病因研究中,一般认为实验流 行病学比队列研究论证强度高,为什 么?答:因为: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为随机分组,两组之间的可比性较 高。②实验流行病学的暴露因素在研 究者的控制下,测量更准确。 19、试述预测值同患病率、灵敏度和 特异度的关系。答:在同一患病率的 情况下,筛检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 性预测值越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越 高,阳性预测值越高。当患病率不变, 降低灵敏度时,特异度将提高,此时 阳性预测值将下降,阴性预测值将升 高。当灵敏度与特异度一定,疾病患 病率降低时,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 预测值升高。 20、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 原则是什么?答:确定筛检试验阳性 结果截断值的原则是:①如疾病的预 后差,漏掉病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且目前又有可靠地治疗方法,则临界 点向左移,以提高灵敏度,以发现更 多的可疑病人,但会使假阳性增多; ②如疾病预后不严重,且现有诊疗方 法不理想,临界点可右移,以降低灵 敏度,提高特异度,尽可能将非患者 鉴别出来,但会使假阴性增多;③如 果假阳性者作进一步诊断费用太贵, 为了节约经费,可将临界点向右移; ④如果灵敏度和特异度同等重要,可 将临界点定在非病人的分布曲线与 病人的分布曲线的交界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